《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了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南面百、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初读长城介绍纪录片、国歌磁带。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导入,初读课文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看看。

2、据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二、再读课文以读字词

1、自由读课文:

圈出生字,认读生字

2、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它们。

3、重点点拨:

⑴字形:

隔砖旋

⑵字义:

垛口瞭望射口

三、练习朗读课文

要求:

1、准确。

第二课时

一、播放介绍长城的纪录影片,整体感知

老师激导入课题:

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它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简短的纪录影片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你能用书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长城吗?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板书:

气魄雄伟

17、长城

伟大奇迹

二、精读课文,剖析语言,加深认识

1、出示重点词句、质疑: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针对这个评价,你能提出哪些关键问题供大家学习讨论?

(学生提出问题)

2、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⑴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第一个问题,发表见解。

(引导学生说出长城的长、高、弯、坚固。引导学生细致读课文,全面考虑问题,并鼓励学生从自备资料中选择相应内容进行补充。)

⑵品读课文,读出理解:

你能通过朗读反这种气势表达出来吗?

⑶再次观察文中插图:

以小导游的身份,指图向大家介绍长城的气魄雄伟。

3、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过渡:

长城仅仅中为它的气魄雄伟就被称为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吗?你能用书上一句话概括出其他原因吗?

(指名说)

⑴出示: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迈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⑵齐读:

从这句话里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赶紧和身边的同学说一说。

(互相交流)

⑶班内交流:

指名谈谈自己的看法、想法。

⑷让我们饱含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这句话。

四、整体把握全文,升华认识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指导学生整体认识。)

2、激发自豪之情(播放国歌):

长城,己被写过了国歌之中,融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她像一座宝贵的历史丰碑,闪烁着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光彩,她是中华民族的魂,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让我们一起来唱响国歌。

3、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说的?有什么想写的?

【板书设计】

17、长城

伟大的奇迹气魄雄伟

血汗与智慧

《长城》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激趣。

1.师: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师: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3.师出示课件,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子。

谱写:__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__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__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

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五、读第二部分。

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桌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六、讨论探究。

1.师:作者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2.为什么会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呢?

3.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4.指名汇报交流。

5.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6.生齐读这两句话。

七、全班配乐朗读全文,会背者可背诵。

八、总结质疑。

1.师: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汇报并质疑。

3.师小结。

九、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奇迹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像绸带)

《长城》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CAI出示第一幅图:

⑴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⑵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⑶小组讨论,并说说。

2、CAI出示第二幅图:

⑴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⑵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⑴小声朗读课文:

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⑵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

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五、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

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⑴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⑵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

(一是使学生感受到“长”而“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二是感受到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3、下面是几位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前总统里根)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五、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板书设计】

形态像条长龙

城墙顶上气魄雄伟

长城构造高大坚固城墙外沿

方形城台伟大奇迹

联想血汗、智慧凝成

《长城》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

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重点: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丽。

教学难点: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都谁去过长城?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二、自主探究

(一)指名初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生评读,纠错。

(二)在组内读一读带有新词的句子,讨论不理解的词语意思。

(三)找小组汇报自学成果,师对于有争议的词义加以指导。

(四)默读课文,把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自特点的语句用曲线画下来。

1、找生说特点,提示:先读书,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间作补充。

2、在小组内合作读一读描写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的段落,加深了解,找生作小导游,用自己的话介绍两处长城的特点。

三、交流展示

1、把你见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介绍给组内的同学听。

2、把收集的长城的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大家看。组内评出说得好、展示好的同学,全班发言,对于他发言的内容,其他同学可提问参与,互动对话。

四、积累词句

1、选择你喜欢词句画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

2、试背词句,看谁记得快、记得牢。

《长城》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技能目标:

⑴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⑵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

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力求体现知识、技能、情感的多元统一,挖掘《长城》这一篇课文中的科学和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

一、________导入,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据28年前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板书课题:

长城

(运用名人名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观察彩图,了解图意:

(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两幅彩图或直接用挂图展示。)

⑴介绍观察点:

运用教室的布置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观察点。

第一幅图的观察点在哪里呢?

(在长城外或太空等)

第二幅图又是在哪里观察的呢?

(在长城上)

⑵看第一幅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

(抓住观察重点:长城。)

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

(长、大、弯)

再看第二幅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

(高大、坚固)

(可以适当地引入远景图和近景图的概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刚才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第一幅图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图与第二自然段相对应。)2、分组讨论: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为什么没有和它相对应的图片?

(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⑴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

(像一条长龙)

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长城?

(比喻)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学生可能无法说出来,老师应当适当地引导。)⑵作者为什么列举出“一万三千里”这个数据?(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

⑴此景是作者在什么地方(观察点)看到的?

(作者走在长城上)

⑵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结合课文来说)

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

根据文意和学生搜集的资料异型想象,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子、瞭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情入文,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假如你登上了长城,面对这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触摸着巨大的条石,脚踩着平整的方砖,领略那巧妙的设计时,你会想起什么?

(让学生畅所欲言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⑵默读第三自然段:

想想为什么说“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凝结”

提示:

“凝结”是句中的重点词语。长城是由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是因为:

①条石多,多到“数不清”。

②条石重,每块“有两三千斤重”。

③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就__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了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南面百、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初读长城介绍纪录片、国歌磁带。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导入,初读课文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看看。 2、据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二、再读课文以读字词 1、自由读课文: 圈出生字,认读生字 2、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它们。 3、重点点拨: ⑴字形: 隔砖旋 ⑵字义: 垛口瞭望射口 三、练习朗读课文 要求: 1、准确。

第二课时 一、播放介绍长城的纪录影片,整体感知 老师激导入课题: 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它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简短的纪录影片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你能用书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长城吗?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板书: 气魄雄伟 17、长城 伟大奇迹 二、精读课文,剖析语言,加深认识 1、出示重点词句、质疑: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针对这个评价,你能提出哪些关键问题供大家学习讨论? (学生提出问题) 2、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⑴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第一个问题,发表见解。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 《长城》教案篇一 内容摘要 本课例是在互联网开放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实践课。本课以《万里长城》一文为基点,引发出开展以“游世界名胜”为主题的拓展阅读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站,通过便捷、资源丰富的网络,让学生扮演导游、游客或其他主体参与型的社会角色,通过收集阅读有关某一世界名胜的大量资料,了解并体验那里的人文景观、历史故事、文化气息、风俗习惯等,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并以不同的形式向大家阐述,以求在拓展阅读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例属于情境回归性质的拓展阅读学习,包含着课例提出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资源、设计思路、探究过程五大部分,并后附教学总结反思一则。 一、课例提出背景 互联网以其全新的技术特质介入教学,它的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分配方式,对我们的教育观念、学习方式、师生关系、教学模式,乃至对整个课程与教育体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龙游西门小学早在2000年就建立了四个多媒体实验教室,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添设一个计算机教室,全都已加入广电网。次年学校又建立了局域网,完成完善好学校自己的网页。今年学校又添置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较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配置。鉴于此,我们也应时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实践探究活动,并取得了些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效。本课例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诞生的。 《万里长城》(六年制义教版第9册第11课)是一篇介绍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的说明文。全文按“总—分—总”的写作思路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重点介绍长城的三大特点: (1)气魄雄伟。 (2)年代久远。 (3)工程浩大,施工艰难。最后部分由物联想到人,写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本文是一则进行热爱祖国、激发民族自豪感教育的好材料。学生们在学习本篇课文过程中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产生了想了解全国乃至全世界名胜古迹的愿望。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游世界名胜为主题的拓展阅读课,应用网络,开展了一次十分有趣的'“世界之旅”。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1、通过阅读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激发学生了解世界名胜古迹的求知欲; 2、通过自己选择的阅读专题,培养学生体验景点特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历史故事,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并对之产生喜爱之情; 3、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名胜所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民族风俗; 4、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工与合作的意识和习惯,初步培养自我反思的精神。 (二)阅读目标 1、通过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最喜爱的世界名胜,粗知文章大意,并能用文中关键词句来概括描述1—2个名胜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故事等。通过深入阅读,学生能找到与研究专题相符合的资料,并能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故事等2—3个方面,选择、摘录相关的语句、段落,按照顺序整理,并写上1—2句自己的感受,做成读书卡片。有重点、有选择地用不同方式向大家介绍读书卡片; 2、根据景点的特征,参考例文,以导游、游客及其他社会角色,完成有关某一景点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与历史故事的导游报告、游记,并以此内容为依据,制成一组图文并茂的

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5篇

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5篇 《长城》是一篇知识性的写景文章,它的教学重点在认识长城的雄伟,感受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的骄傲,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非凡创造力的赞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1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讲授法.观察法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材录音带.幻灯片.挂图.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课文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出示第一幅图,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四.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9篇)

长城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9 篇) 篇 1:《长城》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克拉玛依市第三小学李秀娟 教学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德育目标: 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搜集长城资料。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

同学们,据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说: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项就是我们中国的长城。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齐读生字词。指导书写生字。 4.教师介绍有关长城的简介。 二、整体感知,心生赞叹 自读课文,交流长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文的.作者给予了长城最 高的评价是哪句话?) 三、朗读课文,体会特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长城远景图学生给图起名(长龙、蜿蜒盘旋、气势雄伟……) 引导:借图理解蜿蜒盘旋、崇山峻岭 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句。 2.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长城的长?(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 会) 引导:列数字的准确打比方的形象 3.指导朗读 生:交流内心升腾的情感 4.渗透写作方法: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具体 的数字,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而壮观的气势,这也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5.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远处)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长城》教案15篇

《长城》教案15篇 《长城》教案1 目标: 1、学习从前向后安排画面,表现简单的重叠,初步尝试表现近大远小 2、进一步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 准备:黑色水彩笔、8K纸、欣赏图片《长城》、教师勾线范例过程: 一、欣赏重现 1、欣赏长城图片:这是什么地方?有一首古老的歌: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故乡。为什么说长城是万里长呢?它造在一个山头上,还是许多山头上?故乡又是哪里呢? 2、教师介绍: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用来抵抗敌人的侵略。每当敌人来侵犯的时候,哨兵就在一个个烽火台上点起火,拿起武器,隐藏在长城里,打退敌人。现在长城已经不是用来抵抗敌人,而是给全世界人民游览的名胜古迹。人们会来到长城脚下,爬上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因为不到长城非好汉。 3、观察范例:怎样才能爬到最高峰?有哪几条线路呢?

讨论:山顶上的烽火台有大有小吗?(相同大小,近大远小) 4、师生共同示范登长城T:山头可以一个一个画,也可以连成一片。画最近的'山头、烽火台和一边的城墙。 C:画另一边的城墙(注意城墙与山坡的垂直,不让城墙倒塌。)T:添画烽火台和城墙C:画稍远的山头 二、创作联想 1、今天大家来做登长城比赛,谁画到最后一个烽火台就是好汉。 2、引导幼儿画上许多山头,把长城画得长一些。 3、注意城墙与山坡垂直,不要倒塌。当幼儿画到最高峰时,启发想象往下会看见些什么,并进行添画。 三、引导今天每个小朋友都登上长城了,真了不起,长大后一定会登上真正的长城,看到我们故乡的美丽。 《长城》教案2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长城》教学设计14篇

《长城》教学设计14篇 《长城》教学设计篇1 教学设想: 整合各学科资源,体现新课程理念,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统一。 学习这个专题,要引起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初步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辩论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对__能作深层次的理解,提高思辩能力,学会综合和概括,吸收丰富的文化营养。 在本课学习中,充分发掘学生资源,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小型课件,介绍三个历史时期的长城有关情况,并展开一次关于长城问题的辩论,让学生从这一系列活动中真正深入__作探究,并自主地合作,实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及网上查找资料等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歌曲《长城长》导入 教师导语: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长城,去了解长城吧! 二、感知、探讨: 1、课前预备:学生分三组制作有关三个历史时期长城的一些资料。

2、接下来就由我们当中的同学自己当导游,去感受一番长城的古老历史。 3、三组学生分别派两名代表,一生操作微机,播放长城的有关资料,一生充当讲解员,向大家依次介绍先秦长城、秦长城、明长城的历史及相关轶事。 三、研究、探讨: 播放近年来关于长城被人为或自然毁坏的画面及报道,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应不应该重修长城”,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综合、概括: 1、学生总结发言。 2、教师提问: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北京去游玩,你想不想去看一看长城? 3、学生回答,并说说想看一看的原因。 4、教师概括: 长城是古代建筑典范的代表,它也是金戈铁马、民族争和的见证;它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虽然我们现在无缘登上长城,做一回好汉,但接下来可以先通过屏幕来睹长城的风采。 5、观看纪录片《长城》片段。 五、宣布下课 《长城》教学设计篇2 【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等词语。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4篇 篇一:《长城》教学设计篇一 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教学流程: 整体阅读本单元: 1、这一单元我们重点学习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本单元的学习提示。 2、交流:主题是《我国的世界历史遗产》 3、你所知道的我国的世界历史遗产有哪些?

4、走进《长城》课后的阅读资料袋。 5、这一单元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其中的三个世界历史遗产,分别是: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这节课让我们先走进伟大的长城。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说说你对长城的了解: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被列为世界文物保护遗产之列 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 2、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长城,对长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温馨提醒:这课书的生字挺难的,同学们一定要想办法读准 2、交流、反馈 出示词语:/蜿蜒盘旋、崇山峻岭(读准音、看课文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垛子、瞭望口、城堡、射口(看图指导他们的位置样子及其作用) 屯兵、嘉峪关(简单的介绍一下) 气魄雄伟(放在阅读教学是理解)

3、指名分读课文,读完一段,简单的说说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使学生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学了些什么?) 三、书写生字, 1、同桌检查,互帮互助 2、重点指导:旋、隔、嘉 四、课堂练习: 作业本:1、2、3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国世界遗产的第一扇窗口:长城吧。 二、细读,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 1、自由读全文,画出最能高度概括长城的一句话。 2、出示: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自由读,你觉得这一句话中哪几个词是非常重要的。 (2)交流: 过度: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文本,领略这一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城的气魄雄伟,

长城教学设计9篇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9篇 长城的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读中理解“长龙、血汗、智慧、凝结、气势雄伟、伟大的奇迹”等词语。体会是怎样在观察的基础上有条理、有重点、抓住特点、准确运用词语进行描述的。 2、图文结合,学习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的特点、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反复读文,在品词析句中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以及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2、围绕“气魄雄伟的工程”、“伟大的奇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感悟“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等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它的雄伟、坚固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深深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长城》这篇课文,一起来感受它举世闻名的景观。齐读课题。 二、感悟文本: 1、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师:在游览长城时,被长城雄伟的气势,壮观的景象所感染。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用直线画出文中写出长城带给他巨大震撼的句子。 生:浏览课文,动笔画句子。 3、指生汇报,读中体会第四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的句子?(指生说) 生:我找到的是最后一自然段的。这句话: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同学们和他找的一样吗?那好,请看大屏幕,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句话!(指另外生读) 生: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你再来读读! 生: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023年《长城》教学设计13篇

2023年《长城》教学设计13篇 《长城》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4、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城》这篇课文,说到长城,你首先想到了什么?你对长城的了解有多少。 2、板出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本课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词。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理解词语意思; 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雄伟 3、观看教学录像(课件出示)。教师现场配上文字介绍,学生认真欣赏并谈感受,激发起民族自豪感。 (1) 文字介绍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不到长城非好汉”,无数中外游人远道而来,均以能登上长城、目睹这一天下奇观为快慰。登临长城不但可以饱览长城的宏伟雄姿,古战场的壮丽图景等,同时,还可深切体察与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古代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去为振兴中华、谋求全人类的和平幸福事业而努力奋斗。 登上万里长城,你可以看到脚下的长城依山就势,蜿蜒起伏,如一条不见首尾的巨龙在绵绵山岭上翻滚爬动,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令人叹止。望关山,无限古今情,却不解,今古何所别。万里长城万里长,两千历史不尽言;欲要看尽数千古,长城不登好汉无。 (2) 教师读完,学生谈感受,说说自己此刻的心情如何。教师适当引导其说出“骄傲、自豪”等感受。 (3) 顺势提问: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自豪?请你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要注意把这种自豪感表现在脸上。 三、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大意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看图学文。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可依自然段分成四部分阅读。第一部分,配合第一幅图,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二部分,配合第二幅图,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三部分,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预设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课程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2、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组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2、难点: 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长城》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城》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长城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第三自然段是由长城展开的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的文章,更像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现出长城的雄伟

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长城远、近景图的课件 二、设计理念: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凸显学生的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本节课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以情为重点,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 四、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教学中准备采用“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展示资料,在历史情境中激情 于漪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 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课文教学我以交流资料为起点。请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长城的资料与信息,交流完之后,把它贴在后黑板的读书角。学生可能搜集到的资料有:“盂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好汉坡上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碑刻、曾有宇航员说,从月球俯瞰地表,惟有两处建筑遥遥可见,其中之一就是我们中国的万里长城!长城经过的省市、修长城的目的、时间……齐读大屏幕长城背景图上老师搜集的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期待,为本堂课的学习打下情感和价值取向方面的铺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6篇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6篇 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技能目标: 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潜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我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透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据28年前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这天,我们就一齐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2、观察彩图,了解图意。 介绍观察点。运用教室的布置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观察

点。 第一幅图的观察点在哪里呢? 第二幅图又是在哪里观察的呢? 看第一幅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再看第二幅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刚才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2、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为什么没有和它相对应的图片? 第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远看长城是什么样貌?用什么方法来描述长城?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注:学生可能无法说出来,老师应当适当地引导。 作者为什么列举出"一万三千里"这个数据? 2、第三次看近景图。 此景是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的? 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你明白

《长城》的教学设计

《长城》的教学设计 《长城》的教学设计篇1 【教材简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建议】 1、布置课前收集有关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资料。 2、经过自己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我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 ⑴让学生自己初步读文,理解每一句话,再弄清各自然段的大体意思。 ⑵教师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学生齐读,让学生填空如下: 这样()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 让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依据。再一次仔细去默读课文。 ⑶同学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读出长城的气魄雄伟。 【教学设计】 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去默读课文,看一看作者为什么说长城的气魄雄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学生仔细读文,找出有关的语言。 生: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师:一万三千多里有多长呢大家想过吗?让我们来作个比较大家就明白了。从阳泉到荫营只有12里,13000多里是12的多少倍呢?1000多倍,大家想一想这有多么长啊!

长城课文教案

长城课文教案

长城课文教案 【篇一:长城教案】 《长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课文以精炼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长城,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认识到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字词。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及写作特点。 3、理解长城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长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 教学准备:课件

(2)蜿蜒盘旋 师:这写出了长城的什么?(形状) a、结合图片,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 师:崇山峻岭是怎样的山?长城就是建造在这崇山峻岭之上,请大家可按插图,你们看,长城顺着山势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它就是这样弯弯曲曲地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课文中用一个词语是?(蜿蜒盘旋)长城就是这样一条(长龙) b、理解为什么把长城比作长龙,将两者进行比较,找到相似之处。体会长城的雄伟、坚固。 师:作者把长城比作长龙,咱们来找一找,长城跟巨龙之间哪些地方是一样的?(长、高、蜿蜒、雄伟) 师:同学们,在现在生活中真有巨龙吗?巨龙只能是人们的一种想象,而我们的长城确是实实在在地巍然屹立在我国北方的峻岭之上,他是那样雄伟,那样坚固。你能把这种感受送进去吗?指名读,生齐读。 2、近看长城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1)学生朗读第二段,思考:近看长城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师:好一条东方巨龙,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去看一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段,思考:远看长城有怎样的感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高大坚固? (2)找出长城的结构(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墙、堡垒) 师:长城不但高大坚固,而且作为一项防御工程,它的构造也非常合理,请大家默读第2段,圈出课文具体描写了哪些地方? 学生交流,读这些词语(生交流,教师出示) (3)在图中把这些地方标出来,说说这些设计有什么作用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6篇

《长城》教学设计优秀6篇 《长城》教学设计篇一 《长城》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看图学文由两幅长城的彩图和一篇短文紧密配合,赞美了长城的雄伟气魄,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能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其中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概括了全文内容,是全文的总结段。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结合图画和课文内容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比喻句描写的形象和联想句、总结句的作用。 2、智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借助声像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创新能力。重视观察和思维及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 3、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有感情朗读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如能身临其境,儿童的学习欲望、探究热情会被极大地激发起来。课前,教师利用这样的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搜集资料,激发兴趣。让学生从中国地图上找一找长城的起止点,即山海关和嘉峪关的位置,数一数长城经过我国哪些省市,收集长城的邮票、图片及各种实物模型。 2、绘制图画,激发兴趣。喜欢绘画的同学自画长城图片,并能体现课文

第二段中建筑的位置和构造特点。 3、制作模型,激发兴趣。喜欢搞制作的同学根据图片自己设计、制作出长城的模型。 4、收集故事,激发兴趣。让学生查找春秋战国至今劳动人民修筑长城、连贯长城、修缮长城的历史资料,收集关于长城的各种传说故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激情导入,激趣唤知: 教师课前板书好课题,课始教师用这样的语言导入: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它和意大利的比塞塔、埃及的金字塔,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因此,长城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大家都想饱览一下长城的壮丽风光,欣赏一下长城的建筑艺术,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你们谁游览过长城?想不想去观赏一番? (这样的导入旨在使学生对长城有一个整体感知并唤起学生的已有感知。)2、学生畅谈: 学生在教师的语言感染下畅谈游览长城的印象或从课前搜集的资料中畅谈自己的感受,使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课堂气氛得以激活。 3、揭示目标,激发求知欲: 教师这样引导: 刚才大家说得很好,都想去长城游览,那我们今天就和作者一起去游“长城”。然后借势揭示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任务有一个整体感知,并激发其求知欲。 二、观察欣赏,发展思维 1、观察图画: ⑴指名学生上台从中国地图上找出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的确切地理位置,并在黑板上写出长城经过我国的哪几个省市。 ⑵书上的两幅彩图观察点各在什么地方?各画了哪些景物? 要求概括出第一幅图是俯视,观察点在高处,是远看;第二幅图是平视,

《长城》教学设计(通用5篇)

《长城》教学设计(通用5篇) 《长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CAI出示第一幅图: ⑴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⑵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⑶小组讨论,并说说。 2、CAI出示第二幅图: ⑴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⑵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⑴小声朗读课文: 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⑵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 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五、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 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人教版长城教学设计(共篇)

篇一:长城教学设计 《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俺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 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同学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教学重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同学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长城》,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介绍长城的短片。 (播放短片) 2、过度: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简短的记录影片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现在,你能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 3、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二、精读课文,剖析语言、加深认识。 (一)质疑: 针对这个评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供大家讨论、学习?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随机板书:伟大的奇迹)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学习? 过度:我们回忆一下其它的段落是从什么角度写的长城(随机板书:远望、近观、联想)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好,现在我们就先站得远一点,高一点,看看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1、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 2、“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第一幅远看长城图,用手势表示出来。 3、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打比方、列数字) 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读出长城的雄伟气势?(指名读、男生读、齐读,给予学生鼓励。) 过渡:让我们继续随着作者从更近的角度去认识长城。 (三)学习第二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长城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高大坚固) 2、长城的高大坚固体现在哪儿?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生: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成的。生: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生: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在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暸望台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a、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句子或词语令你感到很新奇吗? (1)老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垛口、嘹望口、射口 (2)听了老师说的后,你们试着用简笔画画出长城的结构图:垛子、瞭望口、射口吧!(同桌讨论学习)

《长城》语文教案

《长城》语文教案 《长城》语文教案1 一、提问激趣导入: 1、了解英语TheGreatWall的含义,提问:单词Great、Wall 分别为何意,(伟大的、墙)这个词组真正的意思是什么?(长城)从而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2、为什么外国人称长城为伟大的墙?(播放长城风光的短片) 3、欣赏了《万里长城》风光片,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长、壮观) 二、重点赏析深入读——品味长城 1、那课文里是怎么赞美长城的呢?引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提问出示学生讨论学习的方法:(自由小声读) 讨论学习: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2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说长城是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②、划出描写长城气魄雄伟的句子,并写写自己的体会。 ③、试着读出长城气魄雄伟的气势来。 (找到以后,可以同桌或前后互相交流交流。) 交流(一) (1)、同学们,有谁找到了描写长城气魄雄伟的句子?(生说“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板书:像一条龙 作者这是从哪里看长城的?板书:远看 (2)、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写出长城的长呢?(比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读出有关句子。 师:作者为什么把长城比作龙而不是其他呢?(龙的形态长而弯,样子很威武) 师:同学们,看课文插图,长城在崇山竣岭之间蜿蜒盘旋,多像一条长龙啊!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课文把长城比作长龙,写出了它雄伟的气势,谁来读?(指名读)

3、在这一段中,作者还采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呢?(列数字)“一万三千里”(结合地图理解其长。)是的,这个数字让我们知道了长城的具体长度,从地图上我们知道山海关在河北省和辽宁省的交汇处,而嘉峪关在甘肃省,这中间经过了11个城市,从这里我们就能感受到长城非常的——长(生说)生带着惊叹读这段话。同学们,读完这段话,让我们闭上双眼,展开想象:长城东到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这条巨龙舞动着一万三千多里长的身躯,在蓝天下飞腾,在大地上起舞,在崇山峻岭中蜿蜒盘旋。 师:是啊,这样一座绵延万里的长城真是气魄雄伟,怎能不称之为伟大的奇迹呢?同学们,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好吗?(配乐齐读第一段。) 交流(二)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气势雄伟,那么走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板书:高大坚固),这是在哪里看长城的?板书:近看。请你读出相关句子。重点来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以及五六匹马的宽度相当于有多宽从而理解长城的坚固。(结合城墙图片理解) 2、长城的结构(设计)到底如何?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插图理解(瞭望口、射口、垛子),并出示课件与之对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5篇) 长城教学设计1 知识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词语。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力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情感目标: 1、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读文讨论,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理解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长城录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__年,我国航空飞天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中国首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从而我们认识了一位英雄,他是谁?那你们知道杨利伟叔叔在太空中看到的唯一的人工工程是什么吗?对,是长城!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长城,去领略长城的风采! 二:整体感知,心生赞叹 播放录像,谁来说说长城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 过渡:文中又是怎么评价长城的呢?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画出那句话。课件出示: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指导朗读(齐读,指名读,再读这句话的时候应该重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