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2-06-06T08:28:06.153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1月(下)供稿作者:李继娜

[导读] 离合词到底是词,是短语,还是词和短语的中间状态,一直是语法学界争论的焦点。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李继娜(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012-01

摘要:离合词的教学研究早就引起了语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对外汉语的发展,离合词的研究也愈加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本文针对常见的离合词的偏误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要有计划有系统地对离合词进行训练,要把研究成果有效地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去,使留学生真正地掌握离合词。

关键词:离合词;词;短语;对外汉语教学

一、关于离合词成因以及定性研究

1.离合词的成因。

曹保平、冯桂华说:“离合词的形式,归根到底是与古代汉语单音节特点密不可分的,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语长时间连用,慢慢定型,成为今天的双音节合成词,今天人们又会利用各种合成词各成分内部联系还不太紧密的特点,拆开来使用,表达更复杂更丰富的内容。”这主要是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来分析离合词的成因的。李宗江把离合词的产生称为“去词汇化”,他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韵律作用和句法作用竞争的结果”,韵律作用导致了汉语双音节短语词化。但是,现代汉语常用动词单音节这一因素,又导致了双音节动词去词汇化的发生。这两种观点是从历史的层面解释离合词成因的,其实,离合词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各类词在汉语中产生的时间不同,原因也是不同的。

2.离合词的定性问题。

离合词到底是词,是短语,还是词和短语的中间状态,一直是语法学界争论的焦点。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主要是与汉语的词与短语的特点相关联的。对于离合词的界定问题,各语言学者有不同的界定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词说”,林汉达在《动词连写问题》中将这一组命名为“结合动词”,认为“凡是动词跟附加语合成,中间可以插入某些音节的动词称为结合动词,动词跟自身受词连写为结合动词”;张宝林和赵淑华则把离合词看作是有一定特殊性的词。

第二种说法是“短语说”。王力在提到词和仂语的界限时,认为“打仗”“睡觉”之类应属于仂语,不能作为词来看待,判断方法是“插入法”。吕叔湘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里指出“睡觉”“打仗”之类最好还是归入短语,张静早在其所著的《汉语语法问题》中指出“任何一个合成成分都不能扩张”这些词应算作短语。

第三种说法就是“离为短语合为词”。陆志韦在《汉语构词法》中正式论述了“离合词”的含义:“合起来是一个词,在同形式的结构里,两段分开就是两个词”。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认为“理发”是一个词,而把扩展后的格式看做词组。胡裕树编著的《汉语语法修辞词典》中指出:“这类词合则为一,离则为二,即合的时候是词,分开的时是短语。

二、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的偏误原因分析

由于离合词的性质尚无定论,扩展形式也不尽相同,使离合词成为预科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与其他偏误相比,离合词的问题更为普遍,因为外国人没有或者很少有语感。对外汉语离合词的教学方面存在问题,离合词的教学,合的方面并不难,重点和难点都在离的方面。离合词偏误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学生受母语影响和知识负迁移的干扰。

由于汉语是语素文字,语素是构词的基本单位,语素与语素组合成词,又由于汉语是孤立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且词与短语的界限本来就模糊不清,也无法通过语音及形态变化来区分词与短语,更无法看出哪些词是离合词,而是把他们当作普通动词来使用,以至于在组词造句的过程中出现偏误。外国留学生受本族语的语言习惯的影响,总是力图用已经掌握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来描写和分析第二语言,那么在有丰富形态的语言中,词与短语有着明确的界限,留学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把离合词看作是一个普通的词,而不善于把词分开来使用。

2.已有汉语知识不足以及教师讲解的不全面也可能造成偏误。

这主要是由于留学生很少有汉语的语感,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会求助于老师或者求助于工具书,这个时候我们就对工具书提出了要求,但是离合词始终都是语言教学的一个盲点,许多教材和词典都采取了回避的政策,再加上字典生词表中翻译的一些缺陷,如无法在英文翻译中区别“帮忙”和“帮助”,常常使学生对这类词不够注意,经常将其视为一般的复合词,在运用中出现偏误,再者,离合词的特性是其他语言的词汇所没有的,是汉族人使用的一种习惯,这种错误是汉族人不能犯的错误,因此教师在给留学生讲解离合词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甚至会造成对汉语的错误理解。

3.过度泛化造成离合词的误用。

这种偏误,实际上与汉语教材的有意回避有很大关系,比如前面说的“散步散步”,像这类偏误是因为有些动词可以重叠,重叠以后表示容易、时间短较轻松之意,由于这条规则的过度泛化,造成了离合词的偏误,其实里面深层原因是新规则——动宾式离合词重叠只能是“AAB”到“A-AB”和“A了AB”的格式,学生不知道“散步”是一个特殊类型的动词——动宾式离合词,它的重叠只能是“散散步”,最终造成偏误。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离合词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始终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使得对外语教学体系也一直无法确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学生们对于离合词的用法并没有完全掌握,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偏误。

三、对外汉语中离合词教学的对策

鉴于离合词的教学难点,要使留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离合词的用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学生正确掌握离合词的各种离析方式。因此教学中要注重“离”的研究。

1.首先在生词表中标注离合词。

当离合词在生词表中与一般的复合词相区别时,就会引起留学生对它的高度重视,同时通过词组、以及列举它的扩展形式来明析每一个离合词的用法,这样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加深对离合词的印象,如对“睡觉”“吃饭”进行标注。通过这样的组合来培养对离合词的语感,在教

离合词的教学

离合词 常见的离合词: 1.洗澡、刷牙、洗脸、睡觉、起床、见面、聊天、帮忙、上课、开会 2.道歉、生气、认错、操心、吵架、撑腰、争气、吹牛 3.生病、看病、发烧、住院、受伤、养伤 4.跳舞、唱歌、游泳、骑马、跑步、散步、打球、打拳、跳绳 5.照相、录音、保密、打工、当兵 6.招手、鼓掌、理发、点头、抬头、喘气 7.请假、考试、放假、毕业、出国、结婚、离婚、做寿、成家、打仗、办事 8.下雨、下雪、让座、谈话、带头、超车、带路、过瘾、出力、争光、 常用介词搭配:(离合词后面有宾语) 1.注:加黑:常用。 下划线:有重复。 2.(比较)生气:生他的气 对他生气

使用特点: 例1:帮忙 例2:游泳

练习:改错 (留学生常见错误) (1)误带宾语:如: *作为班长,他经常帮忙我们。 *她唱得很好,大家都鼓掌他。 *昨天我们谈话了很多事情。 (2)动态助词“着、了、过”位置放错。如: *我们都鼓掌着欢迎他们。/我看见他时,他正跑步着。 *我们下课了就去操场踢球。/我们见面了以后,谈了很多事情。 *我们见面过。/我从来没有撒谎过。 (3)重叠形式有误。如: *爷爷饭后经常散步散步. *他对点头了点头了。 (4)结果补语位置有误。如: *上课完,我们去看电影吧。 *理发完我去洗澡。 (5)时量补语位置有误。如: *我们洗澡了一个小时。 *她生病了三个星期。 (6)带情态补语时有误。如: *她唱歌得非常好。 *她跳舞得非常出色。 (7)趋向补语“起来”位置有误。如: *他突然鼓掌起来。 *我同屋一感冒,就发烧起来。 (8)动量补语位置有误。如: *他结婚过两次。 *我抽烟过几回。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 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是指一种集词法与句法于一体的,其内部语素可离可合的,中间可插入某些成分进行扩展的特殊语言现象。离合词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汉语学习者在进行离合词的学习时往往困难重重,然而汉语教学界目前尚未提出科学、系统的离合词教学法。针对这一点,笔者从教材编写、教学原则、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离合词的教学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善方法。 标签:离合词教材编写教学原则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离合词是指一种集词法与句法于一体的,其内部语素可离可合的,中间可插入某些成分进行扩展的特殊语言现象。离合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有一定的数量,据赵金铭先生统计,《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2500多条[1],而且还在增加。有相当数量的离合词是高频词,而且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就必须进行教学的,再加之其自身的特殊性,使离合词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从教材编写、教学原则、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离合词的教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以使汉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離合词。 一、教材编写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教材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在“离合词”教学方面做得较好的却寥寥无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汉语教材的编写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离合词在生词表中应有所标注 据调查,目前大多数汉语教材对离合词不标注词性,只以拼音分写的形式加以提示,这种做法常常使留学生在使用离合词时不知所措。因此,我们应当在生词表中对离合词有所标注,可采用《现代汉语词典》里标注离合词的方法,将离合词标注为“/”,或者在离合词后面直接加“离合词”字样,如“懂/事”“狠心(离合词)”等。另外,高书贵、任雪梅认为应同时兼顾离合词的“相对固定”和“可分离”两种特性,除整体标注外,对组成成分中的自由语素应单独标注。“将单纯动词‘游’‘唱’等做主要词条处理,而动宾结构离合词附着其后,也便有了在生词表中存在的理由。”[2]相信这一方法也会行之有效。 (二)离合词扩展式及其搭配要着重安排 截至目前,笔者所看到的教材中,大部分在离合词的扩展形式方面做得较少,即便是有所体现,也比较凌乱,没有规律性可言,只有陈灼老师主编的《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一书在“词语搭配与扩展”一项内容中,收入了离合词搭配与扩展的变式。因此我们在教材中应当着重安排离合词的扩展式及其搭配,确保离合词及其扩展式在教材中能够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如第14课出现的生词“握手”,在第15和第25课课文中便应再次出现了其重叠形式“握握手”。这样就能巧妙地

方位-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内容:指路,方向方位(前边,后边,左边,右边,往前走,往左转,往右转等) 教学对象:初级,欧美,年龄8至16岁。 教学时间:1课时(40-45分钟) 教学目标:对象初步掌握各方向方位的说法,所有学生能听懂指令,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基本正确说出指令。对汉字暂不做要求(或日后再学习)。 教学要求基础:已掌握一定的建筑物名称,例如学校,医院,超市,银行等。 教学材料:课堂必要教具(桌椅,黑板,粉笔等),一个球(或类似物体),一条手绢。 教学步骤: 1. 学生椅子排列成圈状。学生围坐。教师站在中间。教师一边做示范一边说:“球(或任何学生已经学过的物体名称)在我的前边。球在我的后边。球在我的左边。球在我的右边。” 慢速重复若干次以后,学生自然能理解“前边,后边,左边,右边”的意思。 2. 请一位学生(例如Tom)站到中间,教师说指令:“球在Tom前边”,Tom需要将球置于自己前边。如果他做得对,其他学生需要予以肯定,做错了也需要指出。以此类推。请几位学生轮流上来做。 3. 请两位学生上来比赛。此时不再采用球。只需要用手指示方位即刻。两位学生闭起眼睛(以防互相抄袭)。教师说一个包含方位词的句子,例如:“学校在前边!”,学生手指前边。看谁先做出来,就算获胜。以此类推。做了几次之后,可以请下面在座的同学来喊口令,视学生原有水平而定,如果原来水平较高,可以喊整个句子,如果原来水平很低,只要喊出方位词“前边”等就可以了。 4. 教师一边做示范一边说:“往前走”,自己往前走一步。“往左转”,自己往左转身。慢速重复几次,学生就会明白。可能有学生对于“前边”和“往前走”的区别不太明白,教师可以适当解释,“前边”是静态的,“往前走”是动态的。(先用动作解释,学生仍不明白,则可以辅以适当的学生母语)。 5. 教师用学生的母语(英语)声情并茂地讲一个故事(此步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教学设计目标而定,年龄较小的孩子适用,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视情况而省略;有些学校的教学要求是尽量不说英语,则省略,有些学校允许说英语,则可以讲):有一天Tom去看望住在森林里的朋友Jerry。但是他走进漆黑的森林后迷路了。他正在害怕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小仙女,对他说:“往前走”,于是Tom往前走,小仙女说“往左转”,于是Tom往左转,然后??哈哈,他找到了Jerry的家! 〔教师一边说故事,一边在事先站在台上的学生身边做动作,例如说到“漆黑的森林”时,教师突然拿出一条手绢系住该学生的眼睛;说到“小仙女说”的时候,教师声音放轻,显得神秘,故作附在该学生耳边说话的样子,但要保证全班都能听到;说到“Tom就往前走”时,如果该学生本身没有自然做出反应,教师就在背后轻推其一下,示意其往前走一步。以此类推。学生很快就能明白教师的意图,并且都会积极踊跃尝试。〕 6. 教师自己先充当小仙女若干次,引导台上的学生走到指定的“朋友”家(就是某个坐在台下的学生)。如果时间允许,并且学生对该指令已经比较熟悉时,教师可以选择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充当小仙女,事先告诉其要走到哪个“朋友”家。

离合词

离合词

第一章汉语部分词类及其教学 三.离合词及其教学 (一)什么是离合词 离合词是由一个动词性成分(或语素)和其所支配的名词性成分(或语素)组成的语言形式。如“散步”、“睡觉”、“游泳”、“起床”、“鼓掌”、“唱歌”、“跳舞”等。从词汇意义的角度看,它们很像一个词,但从语法的角度看,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语法学界有的认为这种语言形式是词;有的认为是短语;还有的说是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过渡成分。由于“离合词”的说法已为大家所熟知,我们仍称之为“离合词”。 (二)常用离合词 为了便于大家熟悉离合词,我们把常用离合词列举如下: 帮忙、过瘾、成家、出力、喘气、道歉、见面、做寿、招手、唱歌、照相、谈话、让座、争光、受伤、带路、抬头、打工、带头、开会、操心、点头、请假、跑步、做操、打拳、洗澡、散步、聊天、跳舞、离婚、生病、撑腰、睡觉、争气、打球、看病、骑马、认错、刷牙、跳绳、洗脸、起床、录音、游泳、住院、超车、打仗、当兵、坏事、理发、吹牛、考试、鼓掌、毕业、发烧、生气、吵架、放假、养伤、办事、出国、下雨、下雪、上课、保密。 (三)留学生离合词偏误 留学生在学习离合词时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是很多的,而且所出现的偏误也有一定的共性。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留学生在离合词方面所出现的偏误:(1)误带宾语:如: *作为班长,他经常帮忙我们。 *她唱得很好,大家都鼓掌他。 *昨天我们谈话了很多事情。 (2)动态助词“着、了、过”位置放错。如: *我们都鼓掌着欢迎他们。/我看见他时,他正跑步着。 *我们下课了就去操场踢球。/我们见面了以后,谈了很多事情。 *我们见面过。/我从来没有撒谎过。 (3)重叠形式有误。如: *爷爷饭后经常散步散步. *他对点头了点头了。 (4)结果补语位置有误。如: *上课完,我们去看电影吧。 *理发完我去洗澡。 (5)时量补语位置有误。如: *我们洗澡了一个小时。 *她生病了三个星期。 (6)带情态补语时有误。如: *她唱歌得非常好。 *她跳舞得非常出色。 (7)趋向补语“起来”位置有误。如: *他突然鼓掌起来。 *我同屋一感冒,就发烧起来。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 1.介绍与说明:“是”字句 (1)基本句式:肯定式:A是B。否定式:A不是B。疑问式:A是B+吗?(2)用法:介绍或说明自己或他人的身份;说明时间;说明处所;说明或介绍国籍与籍贯。 2.疑问句(1) (1)基本句式:陈述句+吗? (2)用法:用“肯定句+吗”,用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的肯定式或否定式回答。用“否定 句+吗”问时,认为对方否定是对的就用“对/对了”回答;如果认为否定是错的就用“不 /不对”回答,表示回答是肯定的;疑问时语调要上扬。 3.否定的表达 (1)基本句式:不+动词+宾语/ 不+形容词 4.限制与修饰:定语+中心语 汉语的定语是位于名词前边的修饰语。定语用来表达对中心语的数量、时间、处所、归属、领属、范围的限制和对中心语的性质、状况、特点、用途、质料、职业等的描写。 对中心语限制的定语回答的是“哪一个”的问题,而对中心语描写的定语回答的是“什么 样的+中心语”的问题。 所属关系的表达(1):名词/代词+的+名词 所属关系的表达(2):“的”的省略,“我(们)、你(们)、他(们)”等在表示和人 相关的词语(亲属词、人组成的单位)前表示所属关系时,“的”常省略。 5.疑问句(2):特指问句 (1)基本句式:特指问句用疑问代词来询问。所用疑问代词有:谁、什么、哪、哪儿、 多少、几、怎么、怎么样等。 (2)用法说明:当对特定事物不知道时,就用特指问句,语序与陈述句一样。询问句子 的哪个成分就把疑问代词放在哪个位置上。 6.所有关系的表达:“有”字句 疑问式:主语+有+宾语+吗?肯定式:主语+有+宾语。否定式:主语+没有+宾语 7.汉语数字的读法 (1)1~100数字的读法 (2)询问10以内的数目:用“几” (3)询问10以上的数目:用“多少” (4)“二”和“两”的用法:都表示2,但用法不同。 二/两+量词二十/百第二、二月、二楼 (5)100以上数字的读法

离合词及其教学

离合词及其教学 (一)什么是离合词 离合词是由一个动词性成分(或语素)和其所支配的名词性成分(或语素)组成的语言形式。如“散步”、“睡觉”、“游泳”、“起床”、“鼓掌”、“唱歌”、“跳舞”等。从词汇意义的角度看,它们很像一个词,但从语法的角度看,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语法学界有的认为这种语言形式是词;有的认为是短语;还有的说是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过渡成分。由于“离合词”的说法已为大家所熟知,我们仍称之为“离合词”。 (二)常用离合词 为了便于大家熟悉离合词,我们把常用离合词列举如下: 帮忙、过瘾、成家、出力、喘气、道歉、见面、做寿、招手、唱歌、照相、谈话、让座、争光、受伤、带路、抬头、打工、带头、开会、操心、点头、请假、跑步、做操、打拳、洗澡、散步、聊天、跳舞、离婚、生病、撑腰、睡觉、争气、打球、看病、骑马、认错、刷牙、跳绳、洗脸、起床、录音、游泳、住院、超车、打仗、当兵、坏事、理发、吹牛、考试、鼓掌、毕业、发烧、生气、吵架、放假、养伤、办事、出国、下雨、下雪、上课、保密。 (三)留学生离合词偏误 留学生在学习离合词时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是很多的,而且所出现的偏误也有一定的共性。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留学生在离合词方面所出现的偏误: (1)误带宾语:如: *作为班长,他经常帮忙我们。 *她唱得很好,大家都鼓掌他。 *昨天我们谈话了很多事情。 (2)动态助词“着、了、过”位置放错。如: *我们都鼓掌着欢迎他们。/我看见他时,他正跑步着。 *我们下课了就去操场踢球。/我们见面了以后,谈了很多事情。 *我们见面过。/我从来没有撒谎过。 (3)重叠形式有误。如: *爷爷饭后经常散步散步.

离合词

第一章汉语部分词类及其教学 三.离合词及其教学 (一)什么是离合词 离合词是由一个动词性成分(或语素)和其所支配的名词性成分(或语素)组成的语言形式。如“散步”、“睡觉”、“游泳”、“起床”、“鼓掌”、“唱歌”、“跳舞”等。从词汇意义的角度看,它们很像一个词,但从语法的角度看,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语法学界有的认为这种语言形式是词;有的认为是短语;还有的说是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过渡成分。由于“离合词”的说法已为大家所熟知,我们仍称之为“离合词”。 (二)常用离合词 为了便于大家熟悉离合词,我们把常用离合词列举如下: 帮忙、过瘾、成家、出力、喘气、道歉、见面、做寿、招手、唱歌、照相、谈话、让座、争光、受伤、带路、抬头、打工、带头、开会、操心、点头、请假、跑步、做操、打拳、洗澡、散步、聊天、跳舞、离婚、生病、撑腰、睡觉、争气、打球、看病、骑马、认错、刷牙、跳绳、洗脸、起床、录音、游泳、住院、超车、打仗、当兵、坏事、理发、吹牛、考试、鼓掌、毕业、发烧、生气、吵架、放假、养伤、办事、出国、下雨、下雪、上课、保密。 (三)留学生离合词偏误 留学生在学习离合词时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是很多的,而且所出现的偏误也有一定的共性。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留学生在离合词方面所出现的偏误: (1)误带宾语:如: *作为班长,他经常帮忙我们。 *她唱得很好,大家都鼓掌他。 *昨天我们谈话了很多事情。 (2)动态助词“着、了、过”位置放错。如: *我们都鼓掌着欢迎他们。/我看见他时,他正跑步着。 *我们下课了就去操场踢球。/我们见面了以后,谈了很多事情。 *我们见面过。/我从来没有撒谎过。 (3)重叠形式有误。如: *爷爷饭后经常散步散步. *他对点头了点头了。 (4)结果补语位置有误。如: *上课完,我们去看电影吧。 *理发完我去洗澡。 (5)时量补语位置有误。如: *我们洗澡了一个小时。 *她生病了三个星期。 (6)带情态补语时有误。如: *她唱歌得非常好。 *她跳舞得非常出色。 (7)趋向补语“起来”位置有误。如: *他突然鼓掌起来。 *我同屋一感冒,就发烧起来。

对外汉语教案设计方法

对外汉语教案设计方法 备考汉硕可以交流扣~壹贰玖八叁陆七零四五 1. 教学目标与要求: l “目标”是笼统的,如:能正确地辩音辩调,扩大词汇量,掌握新的表达方式,加强口头和笔头成段表达的技能训练。 l “要求”是具体的,如:学习多少个词语,掌握多少个语法点,能运用某种句式进行会话。 * 可以将目标与要求合在一起写,所用的动词是:学习、掌握、了解、理解、区别、分辨、拼读、使用、运用、表达----- 2 . 教学重点: 抓语言项目: l 语音:声调、轻声、儿化、语流变调; l 词汇:近义词、同音词、多义词、联绵词、成语、惯用语 l 语法:量词、语气词、助词、“把”字句、各类补语、特殊句式、语序 l 功能——意念(介绍、请求、同意、反对、感谢、道歉、看法、意愿---) 3 . 教学方法(包括辅助教学手段) l 直接法:用词典上的定义,用学生已学的旧词解释…… l 直观法:教具、图表、动作、表情、多媒体课件…… l 情景法:设计情景、利用实地情景…… l 其他:模仿、重复、替换、对比;问答、启发、引导、归纳、演绎…… 4 .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时间分配) 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以教学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为基础。语言课的教学有五个主要环节: * 步骤: 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 * 各环节所占的时间比重、内容方式(以100分钟为例) (1)组织教学:2分钟~5分钟 * 点名、问候、用轻松的话题活跃气氛、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 内容导入: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景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 * 方法:提问、回忆、讲述、对比、游戏……

对外汉语教学中方位词教学的策略探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方位词教学的策略探究 摘要:方位词因其在语法属性和语义功能上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其成为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外国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问题。本文基于教学方法给对外汉语方位词的教学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以期对汉语方位词教学提供有效的实践依据,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习得水平。 关键词:对外汉语方位词教学策略 一、留学生学习方位词产生的偏误类型分析 1.语音方面的偏误。在现代汉语词汇一书中列出的双音节化,将会对同其组合的方位词之间有一定影响。例如说:(1)如上所述,我们了解到了代沟的成因与处理办法。举例句子(1)中的真正运用方式是“如上”,就是由于未曾理解词汇音节相应的韵律组合的规律进而出现了用词偏误。 2.语义方面的偏误。留学生对扩展含义有一定的学习认知以后,因为会受到来自于母语结构词语或者是目标语规定太过于普遍的影响。比如说,了解到“上衣”便制造出对应的“下衣”进而表达裤子。并且还有部分是和用“上、左、下、右”当作是语素搭配的词汇间的分析。如下面这些举例句子:(2)以上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团队合作才是属于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单单只是看例句(2),“以上”几乎未曾发现错误,不够综合文章里面的实际情况,前面文章只存在了一个故事,因此利用“上面”较为合理,“以上”是用来归纳前面文章若干个事例的。 3.语法方面的偏误。鲁健骥于《国外人学习汉语的词汇语法偏误研究》一书当中表示,对于外汉语教学相应的语法课程存在两种形式,在这当中的词语类型(含有形容词、助词、连词等虚词)运用,含有短语、构架等。鲁健骥把偏误全体分成是遗漏、误加、误带、错序。我们同样能把偏误依据这种方式进行划分。(4)猫趴在地。(遗漏)(5)如此一来时间太久,上下便会产生代沟。(误代)在(4)例句中,遗漏了“上”字,在(5)例句中把“上下”不正确的表示成“上下两代人”,“上下”能代表上下级别,不过若是未曾规定具体条件,便无法代表两代人的。 二、留学生学习方位词产生的偏误原因分析 1.教师教学方面的影响。首先,教师不准确和不规范的讲解易造成偏误。例如说老师在诠释“里/上”与“在什么里面/在什么上面”的过程中,有可能会直接把英语里面的“in”与汉语里面的“里”与“在什么里面”、“on+N(名词)”与“on”、“上”、“in+N(名词)”与“在什么上面”分别对应使用,如此一来便可能发生语法上的偏误。 2.教材教辅编写的影响。例如说《体验汉语生活篇》(2006)一书中在第八课“你的新家在哪儿”中,知识于生词表里面里举出方位词中的“里”与“上”,按时未曾对其实施更加进一步地诠释与供应对应的应用句式,未曾把方位词的诠释具体地陈列出来,进而导致外国留学生常常出现错误。 三、对外汉语方位词教学策略 1.方位词的语音教学策略 (1)对大纲和教材编写的建议。通过语音层次而言,单音节方位词属于根基,初级学识时期需要尽量举例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单音节方位词,完全熟练之后,便设定后置“边”、“面”与“头”组合形式的双音节方位词。 (2)增加教师对认知语言学知识的学习。把人类的理解范畴当作是起始点去诠释语言充裕的组织构架以及应用方法存在其特殊所在,因此增添老师对于认知语言学基础理论的了解,有利于老师在对外汉语学生教教导期间诠释。

浅析汉语中离合词的结构类型_郭艺丁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3年1月 第1期 V o1.1 January 2013 -73- 浅析汉语中离合词的结构类型 郭艺丁 新乡学院文学院 【摘 要】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独有的现象。它是指“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单一性,但结构上有时可以分开或扩展的语素的组合”。虽然这一定义揭示了离合词的本质和特点,但人们对离合词的具体结构类型却不甚清楚。 【关键词】离合词 结构类型 插入成分 一 离合词的性质 “离合词”的叫法最早由陆志韦提出,即动宾格的复合词,如能扩展,在扩展时是一个词,扩展后它们至少是两个词,这类词即为离合词。笔者较为赞同张宝琳、赵淑华的观点,即“离合词是词,不是短语,但它又可以扩展,不同于一般的词,而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词”,“一种特殊的,可以具有两种不同形态的词”。 二 离合词的结构类型(未拆分时) 语言学界习惯于按照离合词的内部结构即构成离合词的语素之间的语法关系把离合词分为动宾式离合词、动补式离合词、联合型离合词和偏正式离合词。本文介绍前三种形式。 1.动宾式离合词 第一,动宾式离合词的分类动宾式离合词是由单音动词性语素和单音宾语构成,两个语素之间为动宾关系。常见的离合词中动宾式占主要部分。动宾式离合词根据动词所带宾语的性质可以分为动名式、动动式、动形式和动副式等四种类型。本文介绍前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动+名”式离合词。动名式离合词指的是动词性成分所带的宾语是名词性质的,如:撇嘴、挖角、犯规等,这种离合词在数量上远远超出动形式和动动式离合词。根据构成动名式离合词的两个语素的粘着程度可以将动名式离合词进行更进一步的分类。一类是两者皆为粘着语素,这类离合词较少,如:措辞、集邮、募款、鞠躬、保密、负责、劳驾等。构成离合词的两个语素都不能单独成词,但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可以离析,意义相互依存。另一类是动词性语素是自由语素、名词性语素为粘着语素。动词性语素可以独立成词,构词能力强,而名词性语素相对来说不可以独立成词。这类离合词主要有救驾、借款、调职、拜堂、修面、塌方等。 第二种类型:“动+动”式离合词。动宾式复合词,除了“动+名”形式外,还有“动+动”式,即动词性语素所带宾语也是动词性质的。“动+动”式离合词如:罢教、报到、抱怨、备战、补缺、布防、撤防、成交、出诊等。 第二,动宾式离合词的插入成份。动宾式离合词的插入成分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句中用“了”、“着”、“过”扩展。如果强调动作已经完成,用“了”扩展。例如,“劳动人民翻了身了。”“他辞了职了。”这种情形,一般有句尾“了”,或者后面还有其他动作紧接着发生。如果强调的是动作的持续,用“着”扩展。例如,“他正吃着饭呢。”“门口有两个人站着岗。”能用“着”扩展的离合词,比用“了”和“过”扩展的数量少。 第二种情况:插入时制助词“的”。这里笔者采用了张谊生中的观点,他认为“几点收的摊、什么时候毕的业、在那儿洗的澡、当时怎么结的婚”中的“的”都是“时制助词”,作为动词性成分的后缀。例如,“刘巡长,上两次的钱,可都是您经的受!”“这搁往年都是大成帮的忙。” 第三种情况:动宾型离合词原式前一般不能加定语,而扩 展式动词性成分与宾语之间可以插入定语。其中,定语可以是名词性成分、疑问代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形容词、“这么”+形容词、“那么”+形容词、数量短语等,有的时候定语还不是一个,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插入疑问代词“谁”、“谁的”、“什么”等。例如,“你又要告谁的状了?”“他中了什么邪?”两个语素之间插入“什么”时,如果是动词性语素重读,语调平缓,一般表示对动作和行为的否定、不满、不高兴、不赞成、不愿意或不屑等,“什么”表达的是虚义。如果动宾式离合词之间插入数量短语、形容词等成分后充当动词性成分的补语,形成“动词+补语+形容词”结构。这些补语主要包括:数量补语、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可能补语。 2.动补式离合词 一种是动趋式离合词,即动补结构中的补语为趋向动词。前一字为有表述功能的动字,后一字往往表示动词性成分的趋向,如“上来”、“下来”、“回去”、“回来”、“下去”等。这里的动趋式本身大多有几种意义,但作为离合词来使用的时候,其意义不是其构成语素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这种离合词有两种扩展方法,扩展后为动补结构的短语,中间插入“不”、“得”。例如能跨过这道沟吗(合)——“跨得过这道沟吗”(分)。另一种是动结式离合词,即前一字为有表述功能的动字,后一字往往表示动词性成分的结果,这时动补结构中的补语为形容词或者动词。这类离合词有:揭穿、推翻、打倒、抓紧、挨近等。 这种离合词也有两种扩展方法:中间只能插入“得”或“不”,表示动作或行为能不能实现。例如:“能搬动它吗?”(合)——“搬得动它吗?”(分)类似的还有:“分得/不清、”“离得/不开、”“打得/不败”等。 3.联合式离合词 一种是合时为联合式合成词,离时一般为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四字格。这样的离合词的两个构词成分大多为名词。例如:“噢,这么大的事可得和牛志诚商量好啊。”“老人家昏花的小眼七凄八惶扫描。”句中的“凄惶”一词中插入“八”构成“七凄八惶。不论是合还是离,其结构均为联合型。 另一种是合时为联合式合成词,离时为动补式短语。两个构成成分都是动词性的,这些词合时为动词,分开扩展时,就不是并列形式,而是构成动补结构的短语。这种类型中间插入“不”“得”。例如,“他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合)——他达不到这个要求(分)”。 参考文献 [1]张涤华、胡裕树等.汉语语法修辞词典[K ].合肥:安徽 教育出版社,1988 [2]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9

离合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技巧

离合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技巧 摘要: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法单位,既有词的性质,也有短语的性质。如“散步”、“睡觉”、“游泳”、“起床”、“鼓掌”、“唱歌”、“跳舞”等。从词汇意义的角度看,它们很像一个词,但从语法的角度看,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离合词从结构上通常可分为两大类:动宾型如“散步”、“聊天”和动补型如“推翻”、“提高”。动宾型离合词数量大。扩展形式多样,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在动宾型离合词的各类偏误中。重叠式偏误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将动宾型离合词重叠式偏误作为考察对象,对偏误类型、偏误成因进行归纳与分析,探讨减少偏误的教学策略,并重视对离合词重叠式的讲解与强化练习,为对外汉语离合词重叠式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离合词;偏误类型;偏误成因;教学技巧 1偏误类型 从形式语法的角度来考察,鲁健骥把偏误可归结为四类:“遗漏”、“误加”、“误代”和“错序”。综合各方面对离合词偏误进行分析。 1.1离合词没有离的用法偏误 在离合词的使用中由于受母语负迁移,目的语泛化等的影响,离合词该离的未离的现象很多。

1.1.1人称代词放在了离合词之后 如:①误:请不要生气我,我以后不再伤心你。正:请不要生我的气,我以后不再伤你的心。 上述两个句子出现偏误的原因是把人称代词放在了离合词之后。当离合词表示的动作涉及了人称代词时,应该把人称代词放在离合词两个语素之间,一般人称代词后要加“的”,即离合词动词语素+人称代词(的)+离合词名词语素;或是用介词引出对象,把离合词放在介宾短语之后。如:帮忙:帮他(的)忙/给他帮忙;伤心:伤我(的)心/让我伤心。 1.1.2了、着、过等助词顺序错误 ②误:我们见面了以后,谈了很多事情。正:我们见了面以后,谈了很多事情。 ③误:孩子们鼓掌着欢迎我们。正:孩子们鼓着掌欢迎我们。 ④误:我已经理发过了。正:我已经理过发了。 此类偏误的成因是不了解助词“了”“着”“过”的用法。由于很多语言中没有助词有时态标记这种用法,因而留学生常常对它们在句中的顺序感到迷惑。在母语负迁移的过程中,留学生常常对这些词手足无措。了、着、过等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如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在离合词中插入“了”。如例句:我们见了面以后,谈了很多事情。表示动作的持续,正在发生时,离合词中间插入“着”,如例句:孩子们鼓着掌欢迎我们。如表示动作的完成,在离合词中间加入“过”,如:我吃过饭了。

离合词

离合词 lí hé cí 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是涉及到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的一种特殊现象。在以前的语法书上,都把现在所提的“离合动词”放在十大结构中的“述宾结构”叙述。就是目前也还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是词,有的认为是词组,有的认为既是词又是词组,有的认为是动宾式的粘连短语,还有的认为是短语词。其实,“离合词”或“离合动词”的提法未尝不可! 这些词的大致共同的特点是: 1. 从概念上讲,似乎应该看成词,表达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完整的概念。 2. 从用法上讲,常作为一个词使用,即两个字挨着出现(这是所谓的“合”),但也可以拆开来不紧挨着出现(这是所谓的“离”)。譬如“吃饭”:“饭吃了吗?”,这时“饭”跟“吃”的位置颠倒过来了。还可以说“一天吃了两顿饭”等等。 相对“离合词”而言,汉语中大量的词是不能离合使用的。譬如“修辞”、“改善”、“得罪”、“抱歉”等等,就很难把这个词的两个字拆开了用。 跟这种所谓离合词相关的语法问题是: 1. 什么因素决定一个词可以或者不能离合?譬如“道歉”跟“抱歉”,前者能离合使用,后者却不能,原因何在?按我的理解,这首先与该合成词的词素组成有关。比如支配式合成词:洗澡、帮忙、投票、立足、中毒、冒险、干杯、出神、讨好等可以离合使用;而培育、制造(并列式),囊括、瓦解(修饰式),攻克、改善(补充式)等合成词则不能离合使用。其次,跟语言习惯的发展变化有关。例如“道歉”、“鞠躬”等等当初也是不能离合的,而现在离合的现象就很多见。当然,不能离合使用的词不叫离合词,这里只是用它们来进行比较以便于讨论。 2. 在可以有离合用法的词中,还存在离合程度的不同。譬如:典型的“离”的用法是在两个字中间加入一些成分,如“吃了一顿饭”之类的。可以说,所有的离合词都可以在中间加入一些成分,造成“离”的用法。还有的“离”的用法,就是干脆位置也颠倒了,“离”得更远。譬如“你的发是什么时候理的?”。但并非所有的离合词都具有这种“离”的用法。譬如“担心”,我们可以说“为儿子担了不少心”,但似乎很难把“心”给“离”到“担”前面去。再比如“留意”似乎比“担心”还要难“离”一些,但我们可以说“留点儿意”(在两字中插入一些成分)。是什么因素造成离合词中有的离合词更能“离”,有的“离”的程度稍差一些呢?这有待于深入探讨。

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

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是涉及到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的一种特殊现象。在以前的语法书上,都把现在所提的“离合动词”放在十大结构中的“述宾结构”叙述。就是目前也还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是词,有的认为是词组,有的认为既是词又是词组,有的认为是动宾式的粘连短语,还有的认为是短语词。其实,“离合词”或“离合动词”的提法未尝不可! 这些词的大致共同的特点是: 1. 从概念上讲,似乎应该看成词,表达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完整的概念。 2. 从用法上讲,常作为一个词使用,即两个字挨着出现(这是所谓的“合”),但也可以拆开来不紧挨着出现(这是所谓的“离”)。譬如“吃饭”:“饭吃了吗?”,这时“饭”跟“吃”的位置颠倒过来了。还可以说“一天吃了两顿饭”等等。相对“离合词”而言,汉语中大量的词是不能离合使用的。譬如“修辞”、“改善”、“得罪”、“抱歉”等等,就很难把这个词的两个字拆开了用。 跟这种所谓离合词相关的语法问题是: 1. 什么因素决定一个词可以或者不能离合?譬如“道歉”跟“抱歉”,前者能离合使用,后者却不能,原因何在?按我的理解,这首先与该合成词的词素组成有关。比如支配式合成词:洗澡、帮忙、投票、立足、中毒、冒险、干杯、出神、讨好等可以离合使用;而培育、制造(并列式),囊括、瓦解(修饰式),攻克、改善(补充式)等合成词则不能离合使用。其次,跟语言习惯的发展变化有关。例如“道歉”、“鞠躬”等等当初也是不能离合的,而现在离合的现象就很多见。当然,不能离合使用的词不叫离合词,这里只是用它们来进行比较以便于讨论。 2. 在可以有离合用法的词中,还存在离合程度的不同。譬如:典型的“离”的用法是在两个字中间加入一些成分,如“吃了一顿饭”之类的。可以说,所有的离合词都可以在中间加入一些成分,造成“离”的用法。还有的“离”的用法,就是干脆位置也颠倒了,“离”得更远。譬如“你的发是什么时候理的?”。但并非所有的离合词都具有这种“离”的用法。譬如“担心”,我们可以说“为儿子担了不少心”,但似乎很难把“心”给“离”到“担”前面去。再比如“留意”似乎比“担心”还要难“离”一些,但我们可以说“留点儿意”(在两字中插入一些成分)。是什么因素造成离合词中有的离合词更能“离”,有的“离”的程度稍差一些呢?这有待于深入探讨。 汉语中有一些述宾结构的词,如“放心、帮忙、洗澡、睡觉、散步、跳舞、起床、见面、上当、吃亏、游泳”等,它们在意义和结构上跟复合词是一样的,但在用法上其可分离和插入其他成分的特点,又与一般的述宾式复合词明显不同。例如:“请你放心”,“这件事我一定帮忙”,“你洗澡了吗?”,其中“放心”、“帮忙”、“洗澡”都是词。但“放心”又可以说“放不下心”,“放不放心”等;“帮忙”也可以说“帮不上忙”、“帮了大忙”等;“洗澡”还可以说“洗了个澡”、“洗不洗澡”、“洗过澡”、“洗洗澡”、“洗了两次澡”等;在用这类词语造句时,如果把它们与一般动词等同起来,就可能会出现类似下面的错误: *我见面了他几次。(跟他见了几次面。) *他今天起床得特别早。(起床起得特别早) *咱们去散步散步。(散散步) *大家都鼓掌起来。(鼓起掌来) 又如,述补结构中有一些动趋式和动结式的复合词,像“进来、出去、下来”(动+趋向)和“看见、听懂、看准”(动+结果)等,其可扩展性也与一般的述补式复

离合词整理(完成)

离合词整理 甲级词 动宾式 发烧 他发了一天的烧。 放假 我们国庆节放了七天假。 今年我们公司放了三次长假。 见面 我只见过他一面。 请你告诉他,我想在他有时间的时候和他见个面。 看病 他从没去医院看过病。 现在,看一次病要花很多钱。 劳驾 劳您的架帮我一下。 留念 这件礼物送给老师,留个念。 录音 你说的话已经录了音。 录一次音。 跑步 跑了一会儿步,我就累了。 起床 起了床,他就看电视。 请假 他病了,请了三天假。 这个月我都请了5次假了。 散步 我想去散会儿步。 今天天气好,我们去散个步怎么样? 上课我喜欢上英语课。 上学 他病得很重,上不了学了。 睡觉 我刚刚睡了一觉。 跳舞 刚才他们跳了一个民族舞。 我上次和他跳过一次舞。 听说 听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大雨。 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我应该去看看这个电影。 问好 代我问你妈妈好。 握手点头拍手张嘴 他只跟我握了握手。 洗澡 我喜欢洗冷水澡。 有的人喜欢一天洗三次澡。 下课 下了课,我就回宿舍了。 游泳 每天下午他都要游两个小时泳。 有意思 这件事有点儿意思。 照相 我们在天安门广场照了一张相。 动补式 变成 我永远也变不成他那样的人。 得到 这次我得不到奖学金。 看见

你看得见我吗? 离开 这孩子离不开妈妈。 听见 你听得见我说话吗? 遇到/碰到 你在学校门口遇得到他吗? 乙级词 动宾式 安心 他总是安不下心来学习。 办公 放假的时候,我们还要办两天公。 办事 我今天办了不少事。 帮忙 请帮一下忙好吗? 报名 我妹妹去学校报了个名。 毕业 你是什么时候毕的业? 补课 这个星期我们补了一次课。 吃惊 在这儿看到他,我吃了一惊。 出口 两国关系恶化,这些大米出不了口了。 出席 今天的会议经理出不了席了。出院 前天她就出了院了。 打针 医生给他打了一针,他就好了。 担心 你担什么心,这是他的事。 道歉 你得赶快向他道一个歉。 动身 事情太多,他也许动不了身了。 动手 家里的事我从来都没动过手。 警察刚走,他们俩就动起手来了。 读书 家里穷,读不起书了。 发言 开会的时候,每人都要发一次言。 放心 我对你还是放不下心。 干杯 我们一起来干了这杯吧。 鼓掌 他演讲过程中,大家鼓了三次掌。 挂号 一到医院,我马上就挂了个号。 过年 过了年,我就开始上班了。 滑冰 我每天只能滑一小时的冰。 回信

离合词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离合词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经陆志伟先生首次提出后便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于离合词的语法性质问题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在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存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状况。本文致力于对离合词的定性及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离合词是词而非短语的看法,并着重阐述了离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和方法。 标签:离合词性质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 一、引言 汉语是一种不依赖于形态变化的孤立语,很多词和短语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楚。“离合词”便是处于这二者之间的一类语素组合,所构成的两个语素合在一起时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又可以分离开来使用。例如:“革命、洗澡、理发、睡觉、请假、见面”等等。这种可“离”可“合”的特殊性质使“离合词”的界定问题长期以来受到争议,也使得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身跨“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两个范畴。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离合词”的教学也是相对薄弱的一环,而“离合词”又是汉语研究及汉语教与学中不可回避的,故关注“离合词”及其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离合词的定性问题 “离合词”这一术语由陆志韦先生于1957年在《汉语构词法》中首次提出。它是一种既可以分开用,又可以合起来用的双音节语素组合。对于“离合词”的语法性质问题,语言学界存在着多种看法,未形成一致的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3种:1.“短语”说:这一类可“离”的语素组合都应算作短语;2.“词”说:离合词无论是分是合都是词;3.中间状态说:“合”时为词,“离”时为短语。由此可见,离合词的性质问题其实是词和短语的分界问题,尽管这个问题带有特殊性而不同于一般词和短语的划界。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一书,把“词”定义为:“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单位;把“短语”定义为:词的组合,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也叫词组。”①同时,也提出词和短语的分辨方法——“扩展法”,简单来说,就是词不能扩展,短语可以扩展。词不能扩展包括:两个语素彼此不能分离,形式上不能分离,如“忧愁”一词;或形式上能分离扩展,但扩展后表达的语义改变,例如:“白菜”扩展为“白的菜”不等于原义。又如:“骑马”可以扩展为“骑匹马”,意义基本不变,则“骑马”为短语;“骑兵”不能扩展,为一个词。又如“铁路”虽看似能扩展为“铁的路”,但已和原义不符,故也不能说是可扩展,则”铁路“为词而非词组。 语法界对词和短语的分界通常采用以下几条标准:1.从形式上说,看该语言单位能否扩展,且扩展后词汇意义是否改变。2.从结构成分看,其组合成分中是

汉语离合词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06-04-17【作者简介】魏伟,女,1982年生,山东德州人,辽宁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 第4卷第4期2006年11月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 inzhou Medical College (Social Science Editi on )Vol 14No 14Nov .,2006 汉语离合词研究综述 魏 伟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摘 要】近十年来,汉语离合词的研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离合词的本体研究;另一方面,是离合词的 多角度研究。认真总结离合词研究的成绩与不足,对于汉语习得、汉语教学和汉语词语检索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离合词;本体研究;多角度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569(2006)04-0080-04 离合词是汉语词汇中“可分可合”的一个特殊类型。它们虽然保持了词的意义的整体性,却破坏了词的结构的定型性,这一特点影响了人们对其语法性质的认识。离合词在现代汉语中为数众多,因此,其特殊性的研究在汉语习得、汉语教学和汉语词语检索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一、汉语离合词的本体研究 1.离合词的语法性质。明确离合词的语法性 质,就是明确词和短语的划界问题。离合词究竟是 词,是短语,还是属于“词与短语之间的中间状 态成分”,一直是语法学界争论的焦点。[1]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语法学界就存在关于离合词语法性质的不同认识。一种观点认为,离合词不论分合都是词;另一种观点认为,应把它们一律看作短语;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它们合起来是一个词,分开就是两个词。从近十年来发表的论文看,专家们对离合词语法性质的认识依然如故,其分歧依然存在。“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这一语法特点,常常导致词与非词的界限难以划分,这是造成上述 分歧的根本原因之一。 [2] 2.离合词的类型。许多论文都涉及到离合词的分类问题。从构词语素组合方式的角度对离合词进行分类,首先划分出来的就是动宾式离合词。动宾式组合是离合词研究的重点,其数量在离合词中占有绝对优势,其扩展方式也最为丰富。近十年来 的许多论文都是直接以动宾式离合词为研究对象的。此外,还有动补式、动趋式、联合式、主谓 式、偏正式离合词,但这些都是有争议的。例如,动补式和动趋式的离合词,因为其插入语只限于“得”和“不”,许多学者不把它们看作离合词,而分别称之为“动结式粘连短语”和“动趋式粘连短语”。至于汉语中是否存在联合式离合词,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段业辉根据拆分后的性质,把联合式离合词分为两类———“情绪、惶”为第一类,拆分后介于词和短语之间;“洗澡、游泳”等为第二类,拆分后为短语。段业辉、付士勇认为,“‘情绪’‘惶’是联合式合成词,都可以拆 分,却不能是离合词”;[3] 而“游泳、洗澡、睡觉、考试、鞠躬、登记”等,形式上为联合式而扩展运用时类似于动宾式,把它们当作联合式离合词有 形式主义之嫌。[4] 赵淑华、张宝林则认为“洗澡”等“本来不是动宾式,而是联合式,后来却被人们用作动宾式,带有一种‘强制转换’的意味,而且多是得到人们普遍承认的离合词”,赵文中将 其称为“非动宾式而用如动宾式的动名组合”。[5] 刘顺的《论现代汉语的“离合词”》,对“心烦、心狠、嘴硬、心细”等主谓式离合词的语法特征及扩展方式做了分析,认为其扩展方式十分有限,仅限于在“主”、“谓”之间加入副词,整个功能 大体相当于形容词。[6] 相似论点还在吴道勤、李忠初的文章《“离合词”的语法性质及其界定原

对外汉语离合词教学

一离合词及其构成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很特殊的语言现象。陆志韦首先提到了“离合词”这 个概念,之后吕叔湘、赵元任等语言学家也都对此作出过讨论。 现代汉语复合词的构成与短语的构成方式基本一致。有些组合形式,如“理发、散步、洗澡、睡觉”等,介于复合词和短语之间。它不分开时是词,分开(扩展)时是短语,但不分开时较多,拆分要受到条件的限制,跟自由组合的短语也有所不同。我们把这部分语法形式叫“离合词”。 我们认为,所有的离合词都要符合一个条件,即构成成分中必须有一个具有表述功能(即谓词性成分)。 (一)从构成离合词的语素来看,分为带有粘着语素和无粘着语素(构成成分都为自由语素)两类。 1有粘着语素朱德熙先生(1982)指出组成成分里有粘着语素的都是复合词,不是句法结构。如“吃亏、吵架、理发、散步、上当、睡觉、跳舞、洗澡”等,后一个成分都是粘着语素;而像“鞠躬”两个语素都是粘着语素的比较少。 2无粘着语素朱德熙先生(1982)认为:组合成分都是自由语素整个结构可能是句法结构,也可能是复合词。而现代汉语中这种情况大量存在,除了明显的词组之外,有的则是介乎词与词组之间。因此学者们对词与词组区分的看法不一致,所以对离合词范围和数量的确定也不一致。 离合词和一般词组的区别在于:一般词组可以无限扩展,而离合词只能有限扩展;一般词组的意义是它组成成分的意义的综合,而离合词的意义却不一定能从组成成分的意义看出来。如:“操心、关心、忘掉、拼命、谈心”等。(二)从构成方式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主谓式前一部分为名词性成分,后一部分为动词、形容词成分。如:“嘴硬、眼红、手软”等,这类词合时为一个形容词,拆开使用时为主谓结构的短语。(中间能加入程度副词“真”、“很”,否定副词“不”等),如: (11)他还真嘴硬(合)———他嘴还真硬(分) (12)别看别人有什么就眼红(合)——别看别人有什么眼就红(分)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离合词语义的一致性。如果拆开时的语义和未拆开时不一致,我们不把它们看成是同一个语言形式。例如: (13)这件事真让人头疼(合)——今天我头很疼(分) 这里我们不能说“头疼”是离合词,因为拆开时的意义不是原来的意义。前一个我们认为是主谓结构的形容词,后一个我们认为是主谓结构的短语。 2动补式前一部分的构成成分为动词性,后以购成成分为动词性或形容词性。如:“躲开、搬动、降低、叫醒、看见”等等。动补结构中的补语又分为表示趋向的和表示结果的。 (14)他想挽回我的感情(合)——他再也挽不回这些损失(分) (15)你能搬动那台冰箱吗(合)——这个箱子搬得动(分) (16)叫醒她,我们出发了(合)——叫不醒她怎么办(分) 这里我们把例(14)中的“挽回”看成表示趋向的动补式离合词,(15)(16)看成是表示结果的动补式离合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