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适应植物新品种筛选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防沙治沙适应植物新品种筛选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防沙治沙适应植物新品种筛选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防沙治沙适应植物新品种筛选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登记号:200303

完成单位:植物园

主要人员:石雷、张金政、张会金、张称意、冯桂强、谷卫彬

起止时间:2000年11月至2003年11月

登记日:2003年12月8日

内容摘要:本项目为国家科技部首都圈(环北京)防沙治沙应急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共性技术课题“防沙治沙适应植物新品种筛选、配套栽培技术及沙区植物病虫鼠害重大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于2003年11月6日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本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围绕首都圈的防沙治沙,进行适应性植物的筛选以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为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项目的实施,建立了示范区防风固沙植物的引种技术体系,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和内蒙古正蓝旗建立了引种和优良品种繁育实验点;开展了抗旱、耐瘠薄的沙生物种和抗逆性强的经济植物的引进和筛选工作,从118种引入植物材料筛选出了41种在沙区生长良好的植物种(品种),并基本上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与技术规范;同时建立了防风固沙植物的栽培实用技术体系,包括直播技术、定植技术、免灌溉条件下的植被稳定技术;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5篇。另外,会议摘要17篇,送审和已接收的论文10篇,另有一些文章正在整理阶段。完成著作1部。

筛选出的能适应首都圈大部分地区的优良固沙植物有山杏、柠条、沙棘、沙榆、火炬树、复叶槭等6个种;筛选出的ALGONQUIN苜蓿、CRESTED冰草、蒙古冰草、披碱草、肥披碱草、老芒麦和羊草等7个种均适宜进行大区种植,均有优良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产量,抗干旱、耐瘠薄、抗风沙,可用于浑善达克沙区退化草地的治理和基本饲草料基地的建设。这些植物材料包括栽培繁殖技术,均已达到可以应用的程度。

植物的筛选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长期的适应与实验过程,三年的实

验的结果只是一个初步的结果,还要持续地坚持工作,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本项目已经初步筛选出了一些优良的植物,但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对特别有价值的植物也需要进行扩繁研究,迫切需要科技部进一步的支持,特别是初步筛选出的植物材料急需进行应用示范,本项目计划申请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的支持,使项目能够持续进行下去。

防沙治沙工作总结

法库县位于辽宁北部,东邻铁法,隔辽河与昌图相望,西与彰武毗连,南与新民、新城子区接壤,北靠康平, 全境处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全县区域面积348万亩,其中有林面积100 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8.7%。自然地貌为 “三山一水六分田”。法库县生态位置十分重要,是阻挡科尔沁沙地风沙南侵,保护省城人民安居乐业的一道生态 屏障。 多年来,历届法库县委、县政府都十分重视防沙治沙工作,从1978年国家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开始,在国家、 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法库人民就走上了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的征程,参与了国家三北防护林1-4期工程、国家退耕 还林工程及省、市造林工程的建设,法库人民从中获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法库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 建设“山水法库”,创建生态县,强力推进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 一、5年来沙化土地治理任务完成情况 法库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是我省沙化县之一,经过多年的治理,土地沙化情况有所好转。我县土地沙化乡 镇为12个,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辽河、秀水河流域。目前,第四次沙化普查结果国家还未发布,据第三次沙化普查 结果我县沙化土地面积为32.2万亩,其中,固定沙地为15.2万亩,沙化耕地为17.0万亩。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75.7 万亩。与第二次沙化普查相比,慈恩寺、孟家两个乡镇的土地沙化现象已经基本消失,沙化范围缩小,大部分地区

沙化危害程度减轻,沙化治理效果较为显著。 一是植树造林不断加快。全县累计实施人工造林35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其中,实施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 11.1万亩,国家退耕还林工程4万亩。有效的增加了全县的森林总量,从“十五”末有林地90万亩,森林覆盖率 25.9%,到“十一五”末有林地增加到10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8.7%。全县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2010年, 在省、市的关心、指导下,特别是在市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围绕实现“山水法库”的战略目标,强力推进以 “消灭”宜林荒山为重点的大规模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工程,完成造林11.2万亩。 二是小流域治理成效显著。对具备条件的地区,采取机械整地、整流域治理、规模造林、林果开发等措施,先 造林、再建水利设施,实行林水综合治理,全县累计实行林水综合治理面积为3万亩,较为典型的有包家屯乡十家子 村老李大山小流域治理1000亩,法库镇红土砬子村的许状果园500亩、北山小流域造林2000亩,慈恩寺乡汪户屯村粉 笔沟小流域治理500亩,慈恩寺村八路军坟100亩等。 三是合理利用沙地资源。根据第三次沙化普查结果我县有沙化耕地17万亩,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75.7万亩,如 何利用好这部分土地,对防沙治沙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县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入手,一抓旱作农业,着力发展 辣椒、花生等覆地膜生产的作物,减少水份蒸腾,提高经济效益,全县发展面积为20多万亩。二抓设施农业,大力 发展冷棚和暖棚,种植反季蔬菜、水果等,全县设施农业发展面积为12万亩。三抓养殖业,我县与辉山乳业合作, 总投资40亿元,要建设20个养牛基地和1个乳制品加工基地,目前部分基地已经开始运营。同时,大力扶持养殖小区

土地沙化与林业防沙治沙措施2300字

土地沙化与林业防沙治沙措施2300字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我国面临的土地压力越来越大。在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中,林业作为拥有可循环、可再生森林资源的重要经济模式被广泛利用,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对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导致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土地开发利用的现状,基于防沙治沙的相关措施,对我国土地现存沙化问题进行解决,以此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 关键词:林业;防沙治沙;措施 中图分类号:S793.6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https://www.360docs.net/doc/bc2332192.html,ki.jlny.2018.01.051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针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理念逐步建立,并积极投身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工作中。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治理土地沙化的问题,但土地沙化问题仍然存在。在林业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还存在过度使用和使用不当的问题,人为的加剧了土地沙化现象。土地沙化不仅危及生存环境,还阻碍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妥善处理。 1 造成土地沙化的因素 1.1 自然因素 土地沙漠化的形成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天气条件的不稳定、土地沙质状况以及大风所带来的风沙等。在我国的华北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由于大风天气居多,地表沙土被肆意扩散,大风干旱气候导致地表植被生长的外部环境过于恶劣,地表植被的覆盖率比较低,土壤被风蚀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气候干旱、降水量少,地表植被生长的条件恶劣,下水位也因为降水量少,储备不足而不断下降,土壤被严重侵蚀,土地沙漠化的情况不断加剧。 1.2 人为因素 土地沙漠化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为因素。我国土地沙漠化状况越来越严重,恶化进程越来越快的重要原因就是人类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不合理行为。包括人们在经济生产中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进行过度围垦土地,不合理的放牧和过度的樵采;为了开发建筑用地对土地进行过度开垦和挖掘,肆意砍伐和使用森休资源以及对水资源进行不合理开发和使用,这些因素都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不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开采和开垦会对水土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高、环境法律知识不足、环境保护措施方法不全面有很大关系。土地沙漠化人为因素的解决,需要人们的共同调整和努力。 2 防沙治沙的措施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衍生了很多环境问题,其中土地沙化已经开始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防沙治沙是我国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需要国家不断出台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防止土地沙漠化的相关制度,对造成土地沙漠化和加剧土地沙漠化的行为和现象进行及时制止。建立严格的高效的奖惩制度,对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惩治,对土地沙漠化治理成功的人员进行相应的鼓励与奖励。此外,还要在具体的经济生活中加强防沙治沙的措施。 2.1 设置围栏休养生息 针对土地资源滥用,过度使用草原资源。过度开采和使用植被、破坏植被的现象可以在

《药用植物栽培学》试卷A

药用植物栽培学》试题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20 分) 1、植物的发育 2、顶端优势 3、连作 4、春化现象 5、临界日长度 6、生物产量 7、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8、休眠 9、生物防治 10、土壤肥力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根据植物对水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方式,可将植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四种类型。 2、药用植物的营养繁殖方法主要有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种。 3、药用植物种子生活力检测的主要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打破种子休眠常用的方法有、

5、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生长素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常用的细胞分裂素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三、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对打“/”、错打“X”) 1 、长日性植物北移后会提前开花,南移后则发育推迟。()2、植物一般在幼苗期和花期抗寒能力较弱。() 3、南方植物温度三基点较北方植物高。() 4、密环菌是天麻的共生菌,它是一种好气性的兼性寄生菌。() 5、植物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无限增加,而光合速度不断加快。() 6、影响药用植物需水量多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 7、不论那种类型的植物,给予光饱和点或高于光饱和点的光照强度,植物光合 积累多,生长发育健壮。()8、全草类药用植物的采收多在植物生长最旺盛行将开花前,或花蕾初放而未盛 开前。() 9、温度对植物的影响主要是气温和地温两个方面。() 10、药用植物营养繁殖的繁殖系数较低,有的容易引起品种退化。()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0 分) ) 1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人参是属于 _____ 植物。 A、阳生; B、阴生; C、中间型; D、中日性 )2、光同期现象中以 _____ 最有效。 A 、红光; B 、远红光; C 、蓝光; D 、绿光 )3、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性植物的是 _____ 。

防沙治沙10万亩项目建议书(用)

古浪县北部防沙治沙项目建议书 1 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古浪县北部防沙治沙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依据:武威市《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古浪县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 项目规模:腾格里沙漠沿民调渠向北纵深10公里塌井槽至大路塘以北,完成工程治沙造林10万亩,修建护林站3个, 造林道路18公里。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1134.2万元,其中:工程治沙造林10800万元,修建护林站30万元,造林道路304.2万元。资 金筹措计划为:中央投资10800万元,自筹334.2万 元。 项目建设期限:3年(2013年—2015年) 项目实施单位:古浪县林业局 项目负责人:王兴古浪县林业局局长 项目技术负责人:冯得平古浪县林业局副局长

2 项目背景 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国土总面积5046.5平方公里。全县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南部是祁连山区,中部是绿洲区,北部是腾格里沙漠,山、川、沙各约占三分之一,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荒漠化重点监测县。境内沙漠化土地面积247.1万亩,风沙线长达132公里,重点风沙口20多个,沙害面积大,沙丘类型复杂多样。由于境内自然条件严酷,农业生产条件差,环境治理难度大,成本高,致使沙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效益处于低度徘徊状态,人民生活相对困难。土地沙漠化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根治沙漠化的问题,就要对导致的沙漠化恶性循环链条的各个环节同时治理,把沙漠化治理同经济发展相结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加快全县防沙治沙步伐,彻底扭转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在认真总结生态环境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治理沙漠化方面的经验以及技术措施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编制本项目建议书。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项目建设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古浪县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全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对绿洲区的经济

药用植物栽培种类

药用植物栽培种类 中国现有药用植物约250种,分属菊科、豆科等80余科。其中既有大量的草本植物,又有众多的木本植物、藤本植物、蕨类植物和低等植物菌藻类,而且种植方式和利用部位各不相同。因此,药用植物的种植分类方法亦多种多样。可依照植物科属、生态习性、自然分布分类,也可按照种植方式、利用部位或性能功效的不同来分类。一般常依照其药用部位或性能功效的不同进行分类。现简介如下:(一)药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以及全株均可加工入药。按其不同入药部位,可分为8大类: 1.根与根茎类:其药用部位为地下根茎、鳞茎、球茎、块茎和块根等,如人参、三七、大黄、当归、地黄、川芎、甘草、附子、麦冬、云木香、黄芪、党参、白术、白芷、黄连、天麻、延胡索、贝母、丹参、牛膝、巴戟天、北沙参、板蓝根、西洋参、太子参、玄参、郁金、黄芩、柴胡、桔梗、半夏、紫菀、明党参、射干、百合、知母、玉竹、白芍、姜、泽泻和山药等。 2.全草类:其药用部位为植物的茎叶或全株,如穿心莲、细辛、广藿香、薄荷、荆芥、泽兰、肾茶、紫苏和紫花地丁等。 3.叶用类:其药用部位为植物的叶,如毛花洋地黄和古柯等。 4.花类:其药用部位为植物的花、花蕾或花柱,如金银花、款冬、番红花、红花、洋金花、菊花和辛夷等。 5.果实及种子类:其药用部位为成熟或未成熟的果皮、果肉或果

核、种仁,如栝楼、山茱萸、木瓜、五味子、酸橙、酸枣仁、枸杞、砂仁、使君子、罗汉果、补骨脂、水飞蓟和葫芦巴等。 6.皮类:其药用部位为树皮或根皮,如金鸡纳、杜仲、厚朴、肉桂、地骨皮、黄柏和牡丹皮等。 7.树脂和乳汁类:有安息香与罂粟等。 8.真菌类:为药用真菌,如灵芝、茯苓、银耳、猴头菌等。 (二)按中药性能功能不同分类:中药由于含有多种复杂的有机、无机化学成分,所以决定了每种中药材具有一种或多种性能和功效。按其不同的性能功效,可分如下11类: 1.解表药类:凡能疏解肌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中药材,称解表药。如麻黄、防风、细辛、薄荷、菊花、柴胡等。 2.泻下药类:凡能引起腹泻或利胃肠,促进排便的中药材,称泻下药。如大黄、番泻叶、火麻仁、郁李仁等。 3.清热药类: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中药材,称清热药。如知母、栀子、玄参、黄连、金银花、决明子、地骨皮等。 4.化痰止咳药类:凡能清除痰涎或减轻和制止咳嗽、气喘的中药材,称化痰止咳药。 如半夏、贝母、杏仁、桔梗、枇杷叶等。 5.利水渗湿药类:凡以通利水道、渗除水湿为主要功效的中药材,称利水渗湿药。如茯苓、泽泻、金钱草、海金沙、石苇等。 6.祛风湿药类:凡能祛除肌肉、经络、筋骨的风湿之邪,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中药材,称祛风湿药。如木瓜、秦艽、威灵仙、海风

简述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1.简述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 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 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技术涉及学科范围广 2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 3 药用植物栽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特殊性 4 中药材的地道性 5药材市场的特殊性 4.概述中药材GAP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 1.阐述植物生长的Logistic曲线的含义及其意义? 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后,由于内部和外部环境(包括空间、 水、肥、光、温等条件)的限制,使植物生长的基本的方式呈现“慢—快—慢”的“S”形变化曲线,这种曲线称为植物生长的Logistic曲线。这种生长速度呈周期性变化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过程称为生长大周期, 或称大生长周期(grand period of growth)。 利用这些关系,可以通过栽培措施控制产品器官(块茎、果实等)的生 长速度及生长量,以达到高产的目的。植物生长周期的规律表明,任何 需要促进或抑制生长的措施都必须在生长速度达到最高前实施用,否则 任何补救措施都将失去作用。 2.简要介绍碳氮比假说及其意义? 体内糖类与含氮化合物的比值(即C/N)高时,植株就开花;而比值 低时,植株就不开花即通过控制肥水的措施来调节植物体内的C/N, 从而适当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在果实类木本药用植物栽培管理中 ,可利用砍伤或环剥树皮等方法,使上部枝条累积较多糖分,提高C/N,促进花芽分化而提高产量。 3.概述植物个体发育过程? 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到再收获种子为止的过程称为个体发育1.种子 时期指从种子的形成至开始萌发的阶段。2.营养生长时期指植株的根 、茎、叶等营养体生长旺盛期、休眠期。3.生殖生长时期指植物在营 养生长基础上,内部开始发生一系列质的变化,逐渐转向生殖生长, 孕蕾、开花、结实。这一时期可分为花芽分化期、开花期、结果期。

防沙治沙先进个人

树在毛乌素沙地上的丰碑 ——记鄂托克旗林业局局长包金山 包金山,男,1965年出生,蒙古族,中共党员,现为鄂托克旗林业局局长。多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全力投入到鄂托克旗防沙治沙工作,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一、生态建设的鼓动者 包金山,出生在一个牧民家庭。广袤的鄂尔多斯高原给了他宽广的胸怀,淳朴的父母亲从小就教育他要做一个有抱负的男子汉。他深深地爱着养育他的草原。在草原上他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在草原上他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着成长的历史。1990年,他从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新闻专业毕业,回到了他热爱的草原。回到家乡以后,他并没有从事新闻工作,而是来到了苏木工作。他前后共在4个苏木工作过,在基层工作期间,他和广大农牧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他当了林业局局长后,能够很方便的和农牧民交往,他从一个青年干部,成长为一个苏木党委书记。2004年初,包金山走上了鄂托克旗林业局局长的岗位,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次创业。 鄂托克旗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北,地处毛乌素沙地中,这里少雨,多风,属于大陆性干旱草原气候。历史上的鄂托克旗曾经“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是个美丽而富足的牧区。自清朝开始,土地沙化已日趋严重,草原赤地千里,沙浪滚滚,鼠害猖獗。一位生态专家到了这里后,认为“是不宜

于人类居住的地方”。包金山激动地说:“不适于人类居住,那么农牧民去哪居住?搬到何处?哪儿是他们的家?”怀着对家乡深厚的感情和神圣的使命感,他一上任,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林业建设中。 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黄河中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鄂托克旗也在工程区内。2002年,又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工程。两大工程的实施,为鄂托克旗的生态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包金山在接任时,仍然有许多牧民思想观念没有转变过来。这也难怪,要让世代以放牧为生的牧民种树,让以游牧为主的牧民舍饲圈养牧畜,转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生产方式,难度是很大的。为了转变牧民的观念,保护草原,包金山不辞辛苦,每年用50-60天时间,走访50-60个嘎查村,反复向农牧民讲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好处。他在基层工作多年,深知农牧民对羊群和草场有着极深的感情。现在要让他们放下羊鞭,投入到种树的行列中来,农牧民根本不愿意。在一个嘎查,当他不厌其烦地给牧民讲退耕还林的好处时,一个牧民问他:“不让我们养羊,那我们吃什么?”包金山告诉他:“政府每1亩给补助160元钱,你们的草场沙化这么严重了,退出一部分地种上树和灌木,不是既能保护草场又有收入吗?”他还带领林业技术人员到嘎查村里,手把手地教农牧民种树。广大农牧民被他的真诚和热心感动了,明白了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意义。包金山又对林业局的职工讲,“政府投入这么多资金,我们林业人一定

防沙治沙造林方式及技术措施

防沙治沙造林方式及技术措施 作者:刘焕玲郝利平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33期 陕西省靖边县处于毛乌素沙漠南缘,长期受风沙肆虐、土地贫瘠的影响,影响到当地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为修复生态环境,需做好防沙治沙造林工作。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选用科学的防沙治沙造林技术,有效控制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一、防沙治沙造林工作的开展意义 沙漠化会显著減少地表径流量,缩小湖泊面积,畜牧业、农业的正常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荒漠化治理的有效途径为植树造林,但荒漠化会导致植树造林的难度大幅度增加。因此,首先要科学利用防沙治沙技术,对裸露地表面积进行减少,从而促进造林工作的顺利实施。总之,通过防沙治沙造林工作的开展,可以促使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济水平得到提高,均衡发展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防沙治沙主要方式 目前在防沙治沙工程中战术性纺沙治沙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综合运用封禁、屏障物搭设等手段,科学管理防治区域,逐渐恢复当地生态。 1、封禁管理。要全封闭式管理沙区,将警示标志设置起来,避免治理区域内随意进入车辆或行人。放牧、伐木活动也禁止在本区域内开展,否则保护屏障将会遭到破坏,治理效果得不到保证。通过封禁管理的实施,可以将大自然自愈功能利用起来,促使土壤、植被的恢复能力得到提高,有效保护与调节生态环境。 2、屏障物搭设。通过合理搭设屏障物,可以促使风速、风蚀得到有效控制,地表粗糙度得到提高。受风力的影响,会有凹型结构形成于屏障两侧,避免前移沙丘。其中,前挡后拉式、草绳沙障式是主要的屏障搭设技术。前者是将乔灌木等种植于防治区域,实施造林固沙工程,且一般于流动沙丘底部开展,这样沙丘的移动速度将会显著延缓。同时,要将固沙植物、微生物等种植于沙丘的迎风面,促使固沙作用得到强化。后者则是连接草绳,在风蚀严重的区域固定。结合风蚀方向合理设置沙障方向,通过对地表的阻力和粗糙度进行提高,有效减缓风蚀速度,且向草绳两侧分流流沙。相较于传统黏土沙障、网格沙障等技术,本种方式的经济性、实用性较强,能够发挥出显著的固沙效果,且苗木成活几率得到提高。 3、林木栽种。要将地区地质地貌条件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对栽种技术合理选择。首先,沙柳栽种技术。沙柳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成活率,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成本。将栽植区域

最新药用植物栽培学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药用植物栽培学课堂练习一名词解释 1中药材GAP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 2 SOP标准操作规程 3生育期: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 4生育时期:生产上,把田间管理和伴随着药用植物不同器官的分化、形成,达到田间植株50%勺时期 5营养生长阶段:植物种子萌发、生根并形成茎叶,植物的体积和质量增加,是植物的营养生长过程,称为营养生长阶段 6生殖生长阶段:营养器官生长停止,并达到最大量,进入生殖器官的充实、晚熟阶段,是植物的生殖生长过程,称为生殖生长阶段 7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伴随着营养器官的生长到一定阶段, 植物开始生殖器官的分化、开花并形成果实和种子等,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若收获营养器官(增施氮肥);收获生殖器官(后期增施磷钾肥)(钾肥是品质元素) 8植物发育理论的四种假说:成花素假说,开花抑制物假说,碳氮比率假说,阶段发育学说 9叶片功能期:单叶片自叶片定型至1/2叶片发黄的时期。 10 LAI :叶面积指数,药用植物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其所对应的土地面积

之比。 11最适叶面积指数:干物质产量最高时的叶面积指数。 12植物生命周期:从合子经种子发芽,进入幼年期、成熟期,形成新合子的过程。 13植物生长Logistic曲线: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后,由于内部和外部环境的限制,使植物生长的基本的方式呈现“慢一快一慢”的“ S ” 形变化曲线。 14根冠比(R/T):植物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质量(鲜重或干重)之比。15再生能力:植物体离体的部分具有恢复植物体其他部分的能力。 16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17光饱和点:光合作用达到最强时所需的最低的光强度。 18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吸收的CQ和呼吸放出的CO相等时的光强度。 19光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光暗循环格局(昼夜长短)的反应。 20临界日长:指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时数 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时数。 21蒸腾系数:指每形成1 g干物质所消耗的蒸腾水分克数。 22需水临界期:药用植物在一生中(1、2年生植物)或年生育期内(多年生植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23 土壤肥力:土壤供给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水、肥、气、热的能力。 24有效肥力: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在栽培植物当季产量上的综合表现。

浅谈草方格沙障防沙治沙效果.

浅谈草方格沙障防沙治沙效果 年级 :08级 姓名 :张志强 专业 :水土保持 指导老师 :葛云辉 二零一一年六月 摘要 荒漠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 困扰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而风沙运动所引起的土壤风蚀是沙质荒漠化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沙漠造成的危害,归根结底还在于风沙流的风蚀、搬运、堆积的作用。为了防止沙丘的移动,首先应该控制沙丘表面疏松的沙粒不被风蚀吹扬,可以利用杂草、树枝以及其它材料,在沙丘上插设风障或覆盖在沙面上。凡此一类的措施, 都属于工程治理。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 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 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草方格沙障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关键词:草方格 ; 沙障;荒漠化 目录 摘要 ....................................................................................1 1 草方格沙 障 (1) 1.1草方格沙障防风固沙的机理和作用 (2) 2 草方格沙障植护的方法 (2)

3草方格沙障植护的规格 (3) 4 草方格沙障对植物的影响 (3) 5草方格沙障对沙的影响 .........................................................2 结 论 ............................................................................................3 参考文 献 (4) 1草方格沙障 草方格沙障沙区群众把沙障统称为“风墙”,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 1.1草方格沙障防风固沙的机理和作用 在新设置的草方格沙障上, 当气流或风沙流经沙障时, 均有涡旋产生, 并伴有积沙现象。过充分蚀积, 最后形成较为光滑凹曲面 ( 蚀积平衡的洼面 ,方格沙障沙区群众把沙障统称为“风墙”,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 1.1.1增大地表粗糙度,削弱近地面层风速。 地面扎制草方格改变了下垫面性质的第一个反映是加大了地面粗糙度。转化风沙运动条件阻滞近地面层的风速。 1.2引起流场结构的变化,目前,学术界虽然对草方格的研究较多。 但对草方格工程布设后附近流场的结构变化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看法 , 一般认为柔性草 ( 尤其草头部在风中的抖动。能“ 击碎” 顶部流场。使顶部加速区的能量聚集不起来。 1.3导致草方格沙障内气流场地和地表形态变化。 从沙丘上设置沙障地段的剖面来分析 , 在新设置的草方格

防沙治沙工程作业设计

防沙治沙工程作业设计 内蒙电力鄂尔多斯审图线 263#?281#段2008-2009年度防沙治沙工程 作业规划设计 建设单位:中国绿化基金会 实施单位:鄂尔多斯市林业治沙科学研究所设计单位:鄂尔多斯市林业治 沙科学研究所 二OO八年九月?东胜 设计项目名称:鄂尔多斯市审图线263#?281#段2008年度防沙治沙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项目建设单位:中国绿化基金会 设计编写单位:鄂尔多斯市林业治沙科学研究所 设计证书等级编号:乙级一09号 项目编号:鄂林沙设一2008—184号 设计单位负责人:高崇华(正高级工程师) 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赵雨兴(正高级工程师) 报告编制人:贺振平(工程师) 参加人:赵雨兴(正高级工程师) 贺振平(工程师) 审稿人:赵雨兴(正高级工程师) 制图:贺振平(工程师) 打印:贺振平(工程师) 校对:赵雨兴(正高级工程师)

第1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审图线263#?281#段2008年度防沙治沙营造林作业设计 1.2项目建设单位: 中国绿化基金会 1.3项目捐资单位: ABB仲国)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 1.4项目实施单位:鄂尔多斯市林业治沙科学研究所 1.5项目实施单位法人:高崇华(市林研所所长) 1.6项目建设地点: 审图线263#?281#地段。 1.7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区位于乌审旗图克镇110KV审图线263#?281#地段,长3.3公里,宽200米,总控制面积990亩。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现有植被采用封禁、保护和补植,盐碱滩地种植柽柳,流动沙地采用沙柳网格以固带造、植苗造林和种子撒播造林相结合的方法一次性固定流动沙丘,以达到建成高压线绿色走廊的目的,保障线路不受风沙危害,安全运行。 1.8建设进度: 2009年3?5月份完成柽柳、沙地柏和沙柳网格造林,雨季(6?7月)完成杨柴、沙打旺和籽蒿的撒播,8月份进行验收。 1.9投资预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额60.1326万元。其中,工程费55.1326万元,工程管理费5.0万元。资金由ABB (中国)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捐助。 第2章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2.1.1地理位置 项目区地处毛乌素沙地,地理坐标从北纬38° 54',东经109° 14'到北纬38° 55',东经109° 16'。项目区所在镇图克镇位于乌审旗东部。 2.1.2地形地貌 项目区各种沙丘覆盖在各类地形之上,沙丘、滩地彼此纵横交错,表现出毛乌素沙地特有的自然地貌景观。 2.1.3气候条件 项目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热。春秋气温变化剧烈, 冬春风大,寒潮活动频繁,雪雨稀少。年平均气温7.1 T,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C,极端最低 气温—33r。年平均风速3.5米/秒,年大风日数在30?45天左右。全年日照时数为2000?3000 小时,大于或等于10C的有效积温为2800?3000C。年平均降水量280?350毫米,且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为2591.9毫米,是降水量的8?9倍。无霜期125?135 天。 2.1.4 土壤 土壤地带分异不显著,风沙土分布较为广泛,约占土壤面积的78.4%,其它依次为草甸土、栗钙土、盐土、黄绵土、沼泽土等。风沙土营养成份差,有机质不足,氮、磷少,钾相对有余。 2.1.5植被

防沙治沙工程作业设计

内蒙电力鄂尔多斯审图线 263#~281#段2008-2009年度防沙治沙工程 作业规划设计 建设单位:中国绿化基金会 实施单位:鄂尔多斯市林业治沙科学研究所 设计单位:鄂尔多斯市林业治沙科学研究所 二○○八年九月·东胜 设计项目名称:鄂尔多斯市审图线263#~281#段2008年度防沙治沙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项目建设单位:中国绿化基金会 设计编写单位:鄂尔多斯市林业治沙科学研究所 设计证书等级编号:乙级—09号 项目编号:鄂林沙设—2008—184号 设计单位负责人:高崇华(正高级工程师) 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赵雨兴(正高级工程师) 报告编制人:贺振平(工程师) 参加人:赵雨兴(正高级工程师) 贺振平(工程师) 审稿人:赵雨兴(正高级工程师) 制图:贺振平(工程师) 打印:贺振平(工程师) 校对:赵雨兴(正高级工程师)

第1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审图线263#~281#段2008年度防沙治沙营造林作业设计 1.2项目建设单位: 中国绿化基金会 1.3项目捐资单位: ABB(中国)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 1.4项目实施单位: 鄂尔多斯市林业治沙科学研究所 1.5项目实施单位法人: 高崇华(市林研所所长) 1.6项目建设地点: 审图线263#~281#地段。 1.7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区位于乌审旗图克镇110KV审图线263#~281#地段,长3.3公里,宽200米,总控制面积990亩。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现有植被采用封禁、保护和补植,盐碱滩地种植柽柳,流动沙地采用沙柳网格以固带造、植苗造林和种子撒播造林相结合的方法一次性固定流动沙丘,以达到建成高压线绿色走廊的目的,保障线路不受风沙危害,安全运行。 1.8建设进度: 2009年3~5月份完成柽柳、沙地柏和沙柳网格造林,雨季(6~7月)完成杨柴、沙打旺和籽蒿的撒播,8月份进行验收。 1.9投资预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额60.1326万元。其中,工程费55.1326万元,工程管理费5.0万元。资金由ABB(中国)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捐助。

防沙治沙自查报告

防沙治沙自查报告 防沙治沙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整理了防沙治沙自查报告,欢迎欣赏与借鉴。 根据市林业局《转发省林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防沙治沙执法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阳林通[2017]97号)文件精神,我局领导非常重视该项工作,立即组织相关执法人员对我区的沿海沙区管理和防沙治沙执法工作开展了自查,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沿海沙区的基本情况 我区沿海岸线约十五公里,其中沿海沙区海岸线长约10公里,沿海沙区面积约3000亩,90%以上种有木麻黄。 二、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广东省2017年防沙治沙执法工作专项督查实施方案》要求,我局组织营林与生态股、林政股、政策法规股、保护站相关人员组成一支执法队伍,对我区的沿海沙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执法检查,检查中没有发现有沙区林木被砍伐和沙区被毁的情况。 三、近几年破坏沿海沙区案件情况 我局历来重视沿海沙区的保护工作,经查派出执法人员到沿海沙区进行巡查,严禁毁林、取沙取矿、挖虾池鱼池、乱办旅游开发等现象,从源头上制止违法行为,有效地保护了我区的沿海沙区资源,近年来未有出现上述的违法情况。

2月17日,旗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门听取全市防沙治 沙工作会议精神。会上,旗委常委、常务副旗长@@传达了全市防 沙治沙会议精神,并就今年防沙治沙工作与各部门领导进行了认 真讨论,会议强调指出: 一、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坚决克服防沙、治 沙工作是林业部门事情的思想,各负其责,加快防沙、治沙的治 理进程。 二、积极编报防沙治沙项目,尽快完成项目规划,并力 争纳入到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三级总体规划之中。多渠道 争取项目资金,争取社会各界、各方面的支持。 三、加强管理,抓好项目落实。认真做好封山育林2万亩,沙地治理7000亩,总投资210万元工程项目的实施。重点在 完工镇所在地、哈日干图嘎查、东乌珠尔苏木沙地治理上下功夫,局部实施,逐渐扩大。 四、要把退牧还草、退耕还林项目与治沙工程结合起来,要把千村扶贫项目与治沙工程结合起,要把节水灌溉、人畜给水 项目与治沙工程结合起来,使防沙治沙工程有更多的项目支撑, 扩大治理面积,真正做好治理一片成功一片。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绿化、转化、产业化的路子,制定沙地治理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企业能人开发沙产业,通 过沙地治理开发沙产业,让更多的投资者得到实惠,达到治理与 开发双赢。 六、治理与管理同时抓,在认真细致地实施项目的同时,更加注重项目后期管理,实施属地管理、林业管理,年终考评的 管理制度,对管理好、效果好的给予奖励。并加大对沙化地带人 畜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减少人畜活动。

药用植物栽培学名词解释

药用植物栽培学 第一章绪论 药用植物:是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道地药材:指大家公认的、生长于某特定地区的、质量优良和疗效好的正品药材。GAP的概念: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此过程的简称。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的行业管理法规。 标准操作规程(SOP):各生产基地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中药区划的概念:研究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地域系统,通过分析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生产规律,从自然、经济和技术角度,进行生态环境、地理分布、区域特征、历史成因、时空变化、区域变异,以及与中药数量、质量等相关因素的综合研究,按区域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级别的中药资源保护和中药生产区域。 第一章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基础 生长:是植物植物体积和重量的量变过程。生长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发育:是植物一生中形态、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经过一系列的质变以后,产生与其相似个体的现象。发育的结果,产生新的器官—花、种子、果实。 定根:是由种子的胚根直接发育来的。 不定根:是由茎、叶或其他部位生长出来的,其产生没有一定的位置。 直根系:主根发达,垂直向下生长,侧根小而少。如:桔梗,党参等。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侧根发达,根系簇生。如:龙胆,麦冬等。 根的变态:药用植物的根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其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等方面产生了许多异常的变化,形成了变态根。 贮藏根:指根的一部分或全部肥大肉质,其内贮藏营养物质。依形态不同可以分为圆锥形根(白芷、桔梗)、圆柱形根(丹参、菘蓝)、块根(麦冬、乌头)等。 气生根:生长在空气中的根,如石斛等。 支持根:自地上茎节处产生一些不定根深入土中,并含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增强支持作用,如薏苡等。 寄生根:插入寄主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如菟丝子、列当、桑寄生等。 攀缘根:不定根具有攀附作用,如常春藤等。

防沙治沙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防沙治沙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防沙治沙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沙漠视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大敌,同时又把沙漠作 为向自然索取的对象。人们在“人类征服自然”错误观念的胜利 喜悦中沾沾自喜,殊不知却在客观上走着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 环之路。过度的采伐、放牧使土地荒漠化、沙化日益加重,成为 了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内蒙古更是深受其害。八百里 的米粮川-河套平原分成大大小小的沙漠、沙丘不计其数,多年 来不断吞噬着我们的良田,使多少良田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沙漠。 沙漠在不断与人类争夺着土地,沙漠治理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中 的一个重要瓶颈。随着国家治沙力度的加大,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土地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内蒙古杭锦后旗头道桥镇 新建三社有一个400多亩的沙窝,里面住着一户人家,在十几年 的艰辛努力下,这户人家硬是将这400多亩的沙窝变成了树的海洋、草的摇篮,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里已经成为现 有各类树木2万多株、年产草30吨的农业型沙产业基地。这户人 家的家庭主妇李淑珍同志就是改造沙漠,变沙漠为宝库的主要决 策者和实施者。一位农村妇女何以有这样的决心和恒心呢?这还 得从她的家庭情况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起。李淑珍是一位小学毕 业生,由于家穷无法上学,18岁即19XX年嫁入新建村三社,生了

三男一女,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家庭压力越来越重,80年代后期,他的孩子逐渐开始由小学升初中、高中,而在他的心里,农 村娃只有考学校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她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有 信心念书,我就是再苦再累也保证你们上学的学费。86年迫于压力,丈夫到乌海市打工,家中的30多亩承包田全部落在了她一个 人的肩上。孩子们都在念书,只有农忙季节才能帮一点忙,其余 时间都是她一个人在地里干活,可想而知她的担子有多重。87年 丈夫在乌海市开了一间无线电修理与组装门市部,效益十分可观。88年丈夫动员她,准备举家迁往乌海市专门经营门市部。还在打 主意的时候,正巧来了买树的,他家周围正好有十几棵大杨树, 她说把这几苗树买了再说哇,经过协商,每苗树以XXX元的价格 卖出去了,收入了3400多元,晚上睡觉过程中,一个新的想法在 她的脑海里诞生了,十几苗树就可以卖3000多元钱,自家房周围 这么大的空地,而且全靠沙畔,如果全栽上树,十几年以后能卖 多少钱呀?第二天,她把这个想法同丈夫说了,趁咱们现在还年轻,家中又有点积蓄,不如就在这里种地,房周围全部栽上树, 我算了一下,大致能栽1000多苗,如果全部成活,十几年后,就 是20多万元的收入,顶如一个银行在那里为咱们生财。几经协商,丈夫同意了她的想法,丈夫也从乌海撤回了摊子,夫妻二人开始 了植树的第二步。当年栽植的1000多苗树全部成活了,而且长势 良好。88年冬天,坚强好胜的她又有了新的想法,自家周围400 多亩的沙窝一直空着,而且每到冬春季节,黄沙飞扬,严重威胁

药用植物栽培学

注:1、蓝色字体为大家出题频率比较高的 2、答案仅供参考,请大家一定结合课本 3、整理的时候直接复制的大家的作业,格式有点乱,希望大家理解。O(∩_∩)O~ 4、有什么问题请大家及时和我联系!一切为了考试(*^__^*) 嘻嘻…… 药用植物栽培学 第一章 1、药用植物、药用植物栽培学P1(名词解释)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P1(简答) 2、药用植物栽培核心内容和任务P5第五段(简答) 3、实施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目的P8第三段(简答) 4、中药材GAP的含义P8(简答) 5、在制定中药材GAP各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时,因遵循的原则P9(填空) 6、中药材GAP实施过程中,SOP制定应注意哪些环节P9倒数第五段(简答) 7、中药材GAP基地的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P10第七行(填空) 8、中药材GAP基地的环境质量要求应符合的标准:P10倒数第四行(填空) 9、确定中药材GAP基地和品种要遵循的原则是?P10第三行(简答) 10、中药材GAP基地的环境质量要求,具体的检测指标包括P10最下面(填空) 第二章 1、临界日长P18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P16(简答) 3、春化现象(名词解释)P19 4、春化作用主要条件之一是低温,对于大多数要求低温的植物而言,最有效的春化温度是P19(填空) 5、昼夜周期含义。。。(名词解释或填空)简述植物生长昼夜周期性的原因P15(简答) 6、P19倒数第三段第一行感受低温的部位是。。。。(填空) 7、花芽分化的类型:夏秋分化类型、冬春分化类型、当年一次分化的开花类型、多次分化类型、不定期分化类型 8、简述什么是顶端优势P17 9、植物的极性(名词解释)P17 10、P13倒数四、五行。。(填空或选择) 11、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的反应不同,将植物分为三种类型P18(填空) 12、什么是地上部分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P15(简答) 13、施磷肥的作用P16(选择)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系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地点: 指导老师:

题目: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正文: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药用植物栽培计划的制定、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和适时采收等一系列基本农事操作,了解不同类别药用植物的栽培措施;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农事操作过程。 2.了解药用植物栽培基本种植制度的含义和功能,掌握常见药用植物种的植制度。 3.了解药用植物栽培土壤耕作的基本原理,学习基本土壤耕作措施,掌握一定的土壤耕作技术。 4.了解药用植物繁殖的过程,掌握药用植物繁殖的方法。 5.了解药用植物田间管理的内容,掌握各类药用植物田间管理的基本措施和方法。 6.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种可能出现的病害和虫害,掌握基本的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7.了解各类药用植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及调查方法,掌握各类药用植物田间测产技术及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的计算方法。

8.了解各类药用植物的最佳采收期,掌握常用药用植物的采收和加工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 (一)材料 1.葫芦巴、大黄、板蓝根、白芷、决明子、荆芥、王不留行、牛膝、紫苏、黄芪和红花种子。 2.鸡粪、复合肥、多菌灵等各类常用肥料、抗菌剂和农药。 3.育苗盘、遮阳网、竹竿、绳子等。 (二)仪器 1.锄头、铲、锹、镐、耙等基本耕作农器具 2.水桶、喷雾器等灌溉用农器具。 三、操作步骤 (一)耕作和整地技术 1.土壤基本耕作 在药用植物种植以前,要对土壤进行疏松,包括翻耕、深松和上翻下松3种方法。 翻耕:对全田整个耕作层进行土层翻转。 深松:用铲子对耕作层进行上下层不翻转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