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殷惠平一、课程内容标准

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第二部分内容:“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是表格数据处理之后对表格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深化。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具体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认识图表的作用与适用特点,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数据和图表的关系,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和价值,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图表的分析及应用。

2.难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图表数据的分析。

五、教法学法:采用讲授、探究、任务驱动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网络微机室

七、教学过程:

老师总结(1分钟):针对同一组数据,通过改变不同的统计任务,得到的图表表达信息有明显的不同。由此可见,对于同一组数据,我们如果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目标来审视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就会有不同方

面的结果,这就是利用图表加工信息的价值所在。

★ 任务3:合作探究:图表的灵活应用

(1分钟)老师:在学习和工作中,各种表格、图表被大量运用到报告或文档中,不同的任务需求,设计的图表会不同,不同的图表表达的息

也不同。下面请同学根据你对图表理解,选择合适的图表分析工作表。 我们的资料:“自行车品牌统计” “绿色出行 人数变化” “绿色出行 人数比例”。分两步进行,首先请小组长搜集本组同学讨论一下,确定图表

类型(2分钟),基次,同学们按讨论结果,将工作表转成图表,并得出结论。

3.1 选择合适图表类型分析工作表“自行车品牌统计”,得出结论?

3.2 选择合适图表类型分析工作表“绿色出行 人数变化”,得出结论? 3.2 选择合适图表类型分析工作表“绿色出行 人数比例”,得出结论? 3.4选做: 3.

4.1做完上述任务的同学,请将“图表”进行适当修饰,例如:

更改图表背景;

3.4.2 做一下工作表”选做题”中的任务。

选做题,看时间是否演示。

学生讨论确定图表类型(2分钟) 学生练习(6分钟) 学生演示(3分钟) 学生回答(3分钟)

老师:上面我们综合运用了三种图表类型,下面请同学们参考p54表格,对上述三种图表类型进行总结。

★任务4:图表的用途

通过前面对各种类型图表的运用,总结各种图表有哪些作用?

类型 具体用途

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 学生回答

合作探究 学生讨论:确定

图表类型。

学生练习

学生总结

也称折线图,按时间轴表现数据的变化趋势

也称为扇形图,适应于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

分配关系

学生总结(4分钟,时间可调)

学生回答(2分钟)

当堂检测(3分钟)

知识梳理(2分钟)

自我评价

课堂小结(1分钟)

本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常用的三种图表类型如何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然后根据图表来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从而挖掘更有价值的信息,为我们决策问题或解决问题提供帮助。检测

知识梳理

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课后自评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对应于《纲要》中“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模块,承接前两节的Excel的数据的加工操作,在表格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基础上,通过与文字和表格表达信息的方式进行对比,了解使用图表表达数据的优点,并且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认识三种图表类型的特点,培养选择合适的信息表达方式和图表类型的能力,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在教材分析中体现了教材的地位、作用和内容。但在三中图标类型中可以细化:哪三中图标,有什么特点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使用文字、表格和图表表达信息的特点及使用场合。 ②掌握图表制作、修改和美化的方法。 ③知道柱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应用于不同的数据表达。 过程与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对不同图表类型进行比较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动手和探究的能力。 ③通过奥运会金牌数据的分析,培养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图表的制作、修改和美化方法。这是本节内容的操作部分,也是任务设置的主要内容,通过将教师的示范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教师演示一个例子,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可以运用到其他两种方法上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重点设置的过多,本节课的重点就一个图表的制作一般步骤,因为无论是什么图表其基本操作步骤是一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在第一个任务中教师直观的演示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图表制作的过程,在通过任务2、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加以巩固的目的。】 教学难点:图表的三种类型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学生在学习图表的制作时,不仅应该知道我该怎么去做,也该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上思考,设置比较的任务,通过表格填写和相互交流,最终能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表达数据信息。【难点设计的比较得当,学生掌握了不同图表的制作过程的同时,更要了解不同图表的特点和使用场合,其到活学活用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比较不同图表特点的任务,通过表格填写和相互交流,最终能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表达数据信息】 补充【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和情境导学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同学们,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办,你知道那一年中国拿到多少金牌吗? 老师这里有三分资料,分别描述了1988年至2008年中国获得奥运会金牌的枚数。 2.分组,一二组阅读文字资料,第三组获得表格资料,第四组获得图表资料。 3.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最先找到那一年中国获得了28枚金牌?这一年的奥运会在哪个 国家哪个城市举办?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殷惠平一、课程内容标准 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第二部分内容:“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是表格数据处理之后对表格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深化。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具体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认识图表的作用与适用特点,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数据和图表的关系,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和价值,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图表的分析及应用。 2.难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图表数据的分析。 五、教法学法:采用讲授、探究、任务驱动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网络微机室 七、教学过程:

(1分钟)学生看幻灯片回答,转置前后不同. 老师总结(1分钟):针对同一组数据,通过改变不同的统计任务,得到 的图表表达信息有明显的不同。由此可见,对于同一组数据,我们如果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目标来审视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就会有不同方 面的结果,这就是利用图表加工信息的价值所在。 ★ 任务3:合作探究:图表的灵活应用 (1分钟)老师:在学习和工作中,各种表格、图表被大量运用到报告或文档中,不同的任务需求,设计的图表会不同,不同的图表表达的息 也不同。下面请同学根据你对图表理解,选择合适的图表分析工作表。 我们的资料:“自行车品牌统计” “绿色出行 人数变化” “绿色出行 人数比例”。分两步进行,首先请小组长搜集本组同学讨论一下,确定图表 类型(2分钟),基次,同学们按讨论结果,将工作表转成图表,并得出结论。 3.1 选择合适图表类型分析工作表“自行车品牌统计”,得出结论? 3.2 选择合适图表类型分析工作表“绿色出行 人数变化”,得出结论? 3.2 选择合适图表类型分析工作表“绿色出行 人数比例”,得出结论? 3.4选做: 3.4.1做完上述任务的同学,请将“图表”进行适当修饰,例如: 更改图表背景; 3.4.2 做一下工作表”选做题”中的任务。 选做题,看时间是否演示。 学生讨论确定图表类型(2分钟) 学生练习(6分钟) 学生演示(3分钟) 学生回答(3分钟) 老师:上面我们综合运用了三种图表类型,下面请同学们参考p54表格,对上述三种图表类型进行总结。 ★任务4:图表的用途 通过前面对各种类型图表的运用,总结各种图表有哪些作用? 类型 具体用途 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 合作探究 学生讨论: 确定图表类型。 学生练习 学生总结

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作者:郑家敬发布日期:2008-12-19 匚324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doc 一、案例背景信息 1 ?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2 ?年级:高一年 级 3 ?学时数: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针对广东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进行教学的设计。本节内容体现的课程内容标准是:(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2)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和基本特征。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 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通过本节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图文排版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教材的本节内容是在安徽《衔接教材》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提炼和提高,对软件的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不再详细介绍,而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问题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各种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三、学生分析对于表格加工软件的使用,我校是农村高一年级学生明显觉得困难,几乎没有学生懂得图表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对于根据图表呈现的分析结果用文字来加以组织,并形成丰富的报告形式,他们大多数缺乏问题分析、组织文字和设计制作的能力。因此《 3.2.5 形成报告》在下节课讲,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中提出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让学生们在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利用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体会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①了解表格加工与表达的基本流程。 ②能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图表来呈现表格的分析结果。 ③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④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 2、过程方法目标①懂得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即从明确任务 ——建立表格——图表展示等一系列环节的一般方法。 ② 懂得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并结合图表展示科学准确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中学信息技术《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案例 让图表“说话”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案例■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 4 章数据统计与分析,第 4 节数据图表与分析,这也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内容,属 于《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中“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模块。因 此在整个 Excel 的学习中是个重难点。建立图表的四个步骤并不难,难点在 于学生对于图表类型的选择,源数据的选择以及图表选项的理解。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柘汪中学七年级( 1)班的学生,在这之前,该班学生 对于 Excel 应用软件的窗口组成以及利用该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都 已掌握的比较好!而且学生们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该班级还有一个较 大的特点就是班级凝聚力强,相互协作能力强,因此本节课要充分利用这一 特点展开教学。同时,他们对于图表在其它的学科的学习中也有接触,为本 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利用图表向导选择正确的图表类型分析不同的数据。 2.理解并掌握图表(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类型的选择,能根据数据 内容选择相应的图表类型进行创建。 3.能对于图表进行简单的美化和修饰,使其更加美观、得体。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游戏教学法”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2.通过“任务驱动法”将任务有层次的一一呈现,让在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通过“小老师”帮助的方式,让掌握好的学生帮助理解能力稍微差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息,提高课堂整体效益。 1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2.让学生体验 Excel 图表功能在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应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目标,逐渐养成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3.激发学生参与到环保行列中来,从自我做起。 行为与创新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逐步培养环保意识和审美观念。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根据所分析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图表类型。 2.源数据的正确选择。 3. 图表的美化。 (重点成因:由于不同图表反映的重点不同,因此,要想利用数据分析图表,前提就要选择好恰当的图表,因此,图表类型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 知道了图表的类型,不明白数据与图表的生成关系,也将前功尽弃,因此数 据源的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学难点 1.源数据的正确判断和选择。 2. 审美意识的培养。 (难点成因:七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限制,在理解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引导,尤其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而这些恰恰有事突破重点的核心,因此,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并形成报告 运城中学王庆【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粤教版高一第三章“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第2课时,它既是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延伸,又为后面数据库的学习奠定基础。表格信息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常用的一种方式,而采用图表方式更方便分析数据、挖掘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因此,表格信息加工是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加工、处理及分析,能从中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提升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但对表格数据的挖掘、提炼能力欠佳,将所学知识迁移至实际生活中应用更是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体验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一般过程; ②知道图表的类型、用途及特点; ③能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图表来快速提炼信息;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一般过程,并能 结合图表科学准确地得出合理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 正确分析、评价数据的价值观及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使用恰当的图表类型来呈现数据;(2)总结各类图表的适用范围;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 【教学方法】 教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学校德育处每月都要进行文明班集体的评选,现有图1的数据需要同学们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以下信息: 哪个班总成绩最好? 哪个班三周成绩趋于平稳? 哪个班进步最快?? 请同学们比较分析下:图1和图2哪个更容易帮助我们完成任务。显然,图2的图表直观明了,可以快速挖掘出我们所需信息。下面我们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及形成报告。 我们来复习下图表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一般流程: ——— ———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本环节围绕3个知识点通过3个任务的学习来完成,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 主学习、小组协助实现。 ( 图1) (图2) 明确任务 建立表格 分析数据 形成报告

大数据分析报告中常用地10种图表

数据分析中常用的10种图表 1折线图 折线图可以显示随时间(根据常用比例设置)而变化的连续数据,因此非常适用于显示在相等时间间隔下数据的趋势。 图1 数点折线图 图2堆积折线图 图3百分比堆积折线图 2柱型图 柱状图主要用来表示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二维柱形图、三维柱形图、圆柱图、圆锥图和棱锥图。

图4二维圆柱图 3堆积柱形图 堆积柱形图不仅可以显示同类别中每种数据的大小还可以显示总量的大小。 图5堆积柱形图 图6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百分比堆积柱形图主要用于比较类别柱上每个数值占总数的百分比,该图的目的是强调每个数据系列的比例。 4线-柱图

图7线-柱图 这种类型的图不仅可以显示出同类别的比较,更可以显示出平均销售量的趋势情况。 5两轴线-柱图 图8两轴线-柱图 操作步骤:01 绘制成一样的柱形图,如下表所示:

图1 操作步骤02: 左键单击要更改的数据,划红线部分所示,单击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打开盖对话框,将【系列选项】中的【系统绘制在】更改为“次坐标轴”,得到图4的展示结果。 图2

图3 图4 操作步骤03: 选中上图4中的绿色柱子,更改图表类型,选择折线图即可,得到图5的展示

结果。 图5 主次坐标柱分别表示了收入情况和占比情况,对比更加明显,同时在一个图表中反映,易于分析。 6条形图 图9条形图 条形图类似于横向的柱状图,和柱状图的展示效果相同,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主要用于各项类的比较,例如,各省的GDP 的比较或者就针对我们的客户来说: 主要是各个地级市的各种资源储量的比较或者各物料类型的客户数量的比较 7三维饼图 以1月份3种家用电器的销售量占比为例,具体饼图如下所示: 图10 三维饼图 主要用于显示三种电器销售量的占比情况。有分离和组合两种形式。 8复合饼图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案课程.doc

授课教案 班级: 17 计 1 班课程:office2010授课教师:黄媚课题名称 第七章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 第二节数据处理与分析 知 识 1、掌握数据的查找、替换、排序、筛选 目 2、学会使用合并计算、分类汇总和条件格式 标 教能 1、通过课件讲解,让学生了解数据处理的步骤,理解其中的力 学操作含义 目 目2、准确判断使用正确的方法,正确处理数据 标 标 素 1、在实际操作中提起每个操作的兴趣,有 欲望了解之后的操质 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 2、能自觉完成课堂练习 标 课的类型理论加实践课程 1、数据自定义排序 教学重点2、合并计算和分类汇总 3、条件格式 1、正确排序 教学难点2、正确区分合并计算和分类汇总 3、使用正确的条件格式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具及材料多媒体机房、课件、习题 课时8 课时理论课, 8 课时实践课,共720 分钟课前准备了解学情,备好教学素材,操作习题 教学反思1、授课期间应在授课过程中多注意学生的情况,对于学生露出困惑较多的地方再次加深讲解。 2、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应多鼓励会的同学多多指道不会的同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被教的学生也会比较容易接受。 3、习题要跟进,这样学生才会及时打好基础。 4、复习要及时,这样才会印象深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导入新课(3 分钟)讲授新课(20 分钟)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通过一个与该节相同的例子观看,教师示范操作当堂的师生互动能导入本次新课。学生认真听课并回让学生更能加深对第七章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操作步骤的印象, 7、2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其中运用到的按 7.2.1 数据的查找与替换钮印象更深刻 1、数据查找 单击任意单元格 - 开始 - 【编辑】组 - 查 找和替换-查找-在 “查找和替换”的 对话框输入查找内 容 - 选择“查找全 部” 2、数据替换 单击任意单元格 - 开始 - 【编辑】组- 查找和替换-替换- 在“查找和替换”的“替换”对话框输 入查找内容和替换内容- 选择“全部替 换” 序 选 7.2.2数据排序 1、使用排序按钮快速排序 开始 - 【编辑】组 - 排序和筛选 表示数据按递增顺序排 列,使最小值位于列的顶端 表示数据按递减顺序排 列,使最大值位于列的顶端 2、使用“排序”对话框进行排序 选择需要排序的单元格- 数据 -【排序和 筛选】组 - 排序 - 确定 列——选择要排序的列 排序依据——选择排序类型 次序——选择排序方式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案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数据图表与分析》教学设计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廖桂萍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四章第四节——“数据图表与分析”。图表是一种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特征和趋势的表现形式,它能把枯燥的数据表现得栩栩如生,在数据统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决定了本节课在本章内容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中通过数据描述的多样性与图表的制作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建立图表、编辑图表的操作,并且在众多类型的图表中重点介绍了常用的柱形图、折线图、饼图,并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体会柱形图、折线图、饼图适合表达的数据关系、适用的场合。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熟悉了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自主探究,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个别学困生不能适应整体节奏,需要老师及时的帮助,以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图表类型的选取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有一定难度。 三、设计思路: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是新教材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接受“新”(新知识、教师教学的新方法)的幸运儿,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工作表数据的处理,并且每一位学生都能独自操作。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据图表的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领悟计算机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我在教授时尽量多的以课件展示,用数据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为题引,展开了教学。在技能知识的传授中,我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会学习的好习惯。本节课我是沿着以下思路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引入课题---步步为营,导学达标---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利用图表向导,创建柱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方法; ②理解柱形图、折线图、饼图在反映数据上的区别; ③能根据所要反映的数据情况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并建立图表; ④能根据需要对图标进行修改和美化。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来制作图表; ②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不同类型图表的适用范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善于分析、乐于尝试、独立思考的自学品质,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②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③以探究学习方式了解数据分析的有关知识,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品味有关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等知识,树立努力学习好信息时代的技术,做一名新时期的人才的观念。 五、教学重点: 1.根据图表向导制作柱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 2.图表的修改与美化。 六、教学难点: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教学设计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李福军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第二部分内容:“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是表格数据处理之后对表格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深化。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没有图表制作的操作过程;对于数据图表类型的选择及应用仅有简单的设问。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水平方面有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Excel的基本使用,如表格数据的统计等,所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一些,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陌生,所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稍微有些吃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这一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Excel图表的制作方法,学会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达,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会合理地使用技术产品。 五、教学重点: (1)图表的制作方法(2)图表的分析及应用 六、教学难点 (1)图表类型的选择(2)图表选项的设置(3)图表数据的分析 七、教法和教学策略 利用好任务驱动法,充分发挥小组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展示,教师及时精讲点拨,与学生合作,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起到引领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八、整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和经济为主线,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学生对“关于高中生带手机问题的问卷调查”的现场投票导入正课,通过利用现场采集

初中信息技术学会分析数据——Eexcel生成图表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初中信息技术学会分析数据——Eexcel 生成图表教案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Junior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ciety analysis data- Eexcel generated chart teaching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初中信息技术学会分析数据——Eexcel生成图 表教案 一、教学内容设计背景与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采北师大版信息技术初中第二册第一单元《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第五课《生成图表》为教学依据。在本课教学中,将数学课有关知识融入到信息技术课中来,通过观察、思考、想象,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本课的教学对象初三年级学生在学习excel图表的过程中,我发现图表可以直观地反映各数据的分布变化情况及对比关系,而学生在数学课(初二)《统计的初步认识》一章中学会如何用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的大小、百分比结构、变化趋势和规律等知识,因此,我利用excel的创建图表功能来快速地绘制出各种类型图表,帮助学生分析处理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这样把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

同时也使信息技术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结合教学统计图的知识,能学会利用excel 创建图表的方法;能掌握各种图表类型的特点。 2、技能目标: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解决数学知识; 能选用合理的图表类型分析数据,做出合理决策。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用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图标类型 2、创建图表的源数据的选择 四、教学策略 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为本,贯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发挥教师的引导、辅导、组织参与、评价等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解决数学知识。整个教学可按照以下模式进行: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实践反馈——教师评价分析——学生巩固、提高练习。 五、教学媒体 教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的配合使用

数据透视表和图表汇总

第11次课 数据透视表和图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数据透视表的创建、使用和设置。 2、掌握图表的创建、使用和设置。 教学重点和难点:图表的创建、使用和设置 教学方法及手段:实例教学,讲授与演示结合。 教学内容: 19.1 数据透视表 数据透视表报表是用于快速汇总大量数据的交互式表格。用户可以旋转其行或列以查看对源数据的不同汇总,还可以通过显示不同的页来筛选数据,或者也可以显示所关心区域的明细数据。 图1是一个简单数据透视表报表的示例。源数据在左边的数据清单中。 图19-1 19.1.1创建数据透视表 例1、如下表所示的销售数据表,分加油站按油品与销售方式计算销售金额的合计数。 销售数据表

操作步骤如下: ①按“加油站、油品名称、销售方式”进行排序。 ②单击菜单栏中的“数据”→单击菜单项“数据透视表和图表报告”如图2所示,→弹出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确定“数据来源”为“Microsoft Excel数据清单或数据库”→单击“下一步”。 图19-2

图19-3数据库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步骤之1 ③弹出图4所示的对话框,在“选择区域”处输入参加汇总的数据单元格,一般取缺省值即整个数据表,单击“下一步”。 图19-4数据库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步骤之2 ④弹出图5所示的对话框,再单击该对话框中的“版式”按钮,弹出图6所示的对话框。 图19-5数据库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3步骤之3 ⑤对图6所示的对话框,将“金额”拖到“数据区”,将“油品名称”拖到“列”位置,将“销售方式”拖到“行”位置,将“加油站”拖到“页”的位置,单击“确定”,回到图27所示的对话框,单击“完成”便得到图7所示的结果。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版信息技术教材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4.学时数:本节内容为1课时,非上机时间为15分钟左右,上机操作时间为15分钟左右,陈述与展示时间为10分钟左右。 二、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内容是利用图表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结果,旨在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服务,为其提供一种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适应现在乃至将来的社会生活,对于学生来讲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概括与提高,是对社会生活的预适应。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课内容选自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中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其内容主要介绍怎样为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并利用图表呈现数据,通过生成的图表分析数据,得到分析结果,形成报告。 (二)学情分析 1.学习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年龄:16~17岁。 2.知识技能: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过本节相关内容的学习,参加过初中升高中的信息技术考试,对excel软件的各种功能、基本操作都颇为熟悉。 3.学习风格:对新鲜的事物抱有好奇心;有较为强烈的好胜心和进取心,富有激情;思维敏捷、灵活,记忆力好;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Excel中有关图表的各项操作,掌握四种常见图表的类型的用途和特点。 (2)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分析图表,利用图表呈现结果,得出结论。 (3)学会使用计算思维的转化和约简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和讨论,回顾和熟悉excel中有关图表的操作,并结合和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解决问题,逐步将新的学习内容与旧的学习内容链接起来。 (2)通过解决问题的实践练习,了解怎样使用计算思维的转化和约简等策略,通过灵活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发掘自己的非智力因素。 (3)通过外显思维过程和对比思维过程,了解他人的思维过程,比较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对图表的正确认识。 (2)体会自己与他人在解决问题、处理信息和思维上的差异,关注自己思维质量的提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用恰当的图表类型呈现数据信息,通过分析图表,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撰写用语规范、描述准确的结论。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 1.使用讲授教学法,配合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树立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思维过程的意识,并明确学习目标。 2.使用自学指导法,配合教材的实操步骤,帮助学生回顾和复习图表的创建和转置等操作,以便为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做好铺垫。 3.使用讲授教学法,配合使用范例教学法,配合相应的实例,通过创建和分析图表,得出结论的过程,给学生作出示范,并介绍其中使用到的思维方法,以便为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做好铺垫。 4.使用思维外显化教学的方法,上机实践,解决设置的问题,使用口语报告法,学生和教师将个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外显出来,帮助学生对比自己与他人思考方式的差异,改进自己的思维过程,提高自己的思维质量。 (六)教学资源 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课件(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ppt),学生练习的数据(活动1.xls,课堂练习.xls)。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 过程的观察 和考察 媒体 运用 预期效果 导用问师:大家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学生比较感PPT希望通过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案

授课教案 班级:17计1班课程:office2010 授课教师:黄媚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及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 3分钟) 讲授新课 ( 20分 钟) 通过一个与该节相同的例子观看, 导入本次新课。 第七章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处理 7、2 数据处理与分析 7.2.1 数据的查找与替换 1、数据查找 单击任意单元格-开始-【编辑】组-查 找和替换-查找-在“查找和替换”的对 话框输入查找内容-选择“查找全部” 2、数据替换 单击任意单元格-开始-【编辑】组-查 找和替换-替换-在“查找和替换”的“替 换”对话框输入查找内容和替换内容- 选择“全部替换” 教师示范操作 学生认真听课并回 答教师提出的问 题。 当堂的师生互动 能让学生更能加 深对操作步骤的 印象,对其中运用 到的按钮印象更 深刻

序 选 7.2.2 数据排序 1、使用排序按钮快速排序 开始-【编辑】组-排序和筛选 表示数据按递增顺序排列,使最小值位于列的顶端 表示数据按递减顺序排列,使最大值位于列的顶端 2、使用“排序”对话框进行排序 选择需要排序的单元格-数据-【排序和筛选】组-排序-确定 列——选择要排序的列 排序依据——选择排序类型 次序——选择排序方式 数据包含标题——排序时保留字段名称 通过学生自主练习,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7.2.3 数据筛选 1、自动筛选 按值列表、按格式、按条件 选择所需单元格-数据-【排序和筛选】组- “筛选”下拉按钮-选择所需值-确定 2、自定义筛选 选择所需的单元格区域或表-数据-【排序和筛选】组-筛选

数据的分析复习教案

数据的分析复习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复习学案 重庆市接龙中学校 刘利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是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的特征,会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进行数据处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形成一定的数据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特征数据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的归纳及其应用。 【难点】:方差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复习、查漏补缺(若对这些知识有遗忘,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视频学习) 本章知识体系归纳: 1、若n 个数 的权分别是 则: 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2、在求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x 1出现f 1次,x 2出现f 2次,…,x k 出现f k 次(这里 f 1+ f 2+…+ f k =n )那么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_______。 3、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 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 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中位数是一个 。如果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可以知道,小于等于或大于等于这个中位数的数据各占一半。 4、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__________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n x x x ,, , ?21n w w w ,, , ?21

第20章-数据的分析全章教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从《标准》看,本章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对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本套教科书独立于“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领域编写,共有四章。这四章内容采用统计和概率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三章是统计,最后一章是概率。统计部分的三章内容按照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来安排。我们在7年级上册和8年级上册分别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描述”,本章是统计部分的最后一章,主要学习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常用方法。 在前两章中,我们学习了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常用方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组、列表、绘图等处理工作后,数据分布的一些面貌和特征可以通过统计图表等反映出来。为了进一步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和规律,还需要计算出一些代表数据一般水平(典型水平)或分布状况的特征量。对于统计数据的分布的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分析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数据向其中心值(平均数)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是分析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数据远离其中心值(平均数)的趋势,三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这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了数据分布特征的不同侧面。根据《标准》的要求,本章从就前两个方面研究数据的分布特征。 二、重难点分析 统计中常用的平均数有算数平均数(简单算数平均数和加权算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根据《标准》的要求,本章着重研究了加权平均数。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 2.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3.会计算极差和方差,理解它们的统计意义,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波动情况; 4.能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计算,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5.会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课时安排 全章教学约需15课时,具体内容和课时分配如下: 20.1 数据的代表约6课时 20.2 数据的波动约5课时 20.3 课题学习约2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约2课时 20.1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 1 / 18

3.2.4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3.2.4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西藏之旅 揭西县河婆中学黄波 一、指导思想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信息技术课必须遵循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要让学生能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怎样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贴切生活实际的、同时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是教师备课时得精心准备的一项关键工作。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实现了全路试运营。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线沿线海拔高度”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这堂课我用播放西藏图片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两种形式的“青藏线沿线海拔高度表”(表格形式和图表形式)引出图表表达信息的特点(简单、直观、清晰、明了、形象、生动、快速)。然后布置任务,从西藏的节日、气温、降雨量三方面的数据用图表来分析什么时间最适合去西藏旅游,整个课堂实际上就是一次“西藏之旅”探索。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探究,从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之间的蕴含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采用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编著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节内容是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上)中的《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二课时《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利用表格信息处理软件Excel加工和处理表格类数据信息,能利用不同类型的图表直观形象地呈现分析结果,并附上分析报告,能够根据具体需要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达到能用表格软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 我校虽然处在贫困的边远山区,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经过观察,系统操作,软件操作对我校高一年级学生觉得并不困难,在前面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学会利用EXCEL创建表格,并能利用SUM函数和AVERAGE函数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对于根据任务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进行问题分析、整体规划,如何科学地表达意图这是学生所欠缺的能力。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本节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高一必修)3.2.4小节的内容。该内容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图表直观形象地表达数据,呈现结果,并发现数据的规律和价值。而能够采用图表这种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也是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一,掌握这项基本技能,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非常有益。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初步具备操作EXCEL软件的能力,但是根据任务需求分析际问题、解决问题、表达意图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教师要在分析任务中蕴含的信息需求、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和策略、表达意图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加强引导渗透。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图表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揭示事物特性、规律和本质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数据和图表的关系,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和价值,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利用图表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工表达的思想和方法;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2.图表的分析及应用。 难点: 1.图表类型、数据源、图表选项的恰当选择。 2.图表数据分析。 五、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2' 师:幻灯片演示2014韩国仁川亚运会 幻灯片演示图表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

那么,如何生成这些图表呢?我们来学习“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学习如何用图表更好地表达数据,呈现结果。 【自主探究1:图表的类型】4' 图表有多种类型,刚才的四个图表分别是什么类型呢?柱状图、饼图(扇形图)、曲面图气泡图。不同类型的图表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适用于不同情况,请同学们利用课本自主探究。 [学生活动] 自主探究图表的类型和用途 [双向活动]请同学阐述不同图表的用途和特点,老师补充纠正,强调其形象与用途的关系。并指出制作图表时,要根据问题的需求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表达。 同学们对图表类型的掌握非常好。下面我们来探究各类型图表的制作方法。 【自主探究2:图表的生成】4' 请同学们打开“任务4”,看任务一工作表,任务一要求将“高一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得分统计表”数据生成柱形图。哪位同学先告诉大家制作图表的命令在哪儿?提示:菜单或按钮。 请同学们试着完成任务4。注意:图表的生成共有四步,请注意观察图表向导的标题栏,留心是哪四个步骤,第一次可以不作任何改变,直接点击下一步,生成默认柱形图。 [学生活动] 自主探究生成图表 【合作探讨:图表的修改】10' 如果图表不合我们的意,能不能让该图表变得更符合需求?大家看有没有修改建议,如果学生提的不全面,老师可补充自己的建议, 如果要改成条形图,到哪个步骤修改? 如果只想一班和二班的数据,如何改变数据源? 在哪个步骤可以给图表添加标题和数据标志? 你会对图表进行修饰,让其更美观吗?如添加背景,改变字体、颜色?同学们不妨小试。 请同学们完成任务5 图318改成图319 点评做得有特色的图表给予适当评价,指出其有特色或有创意之处。鼓励同学大胆创新。 【问题挖掘:图表的探究】8' 下面请看任务6,你能将“高一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得分表”数据做成示例的折线图

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作者:家敬发布日期:2008-12-19 3.2.4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doc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必修)2.年级:高一年 级3.学时数:1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针对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的容进行教学的设计。本节容体现的课程容标准是:(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2)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和基本特征。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 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通过本节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图文排版等操

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教材的本节容是在《衔接教材》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提炼和提高,对软件的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不再详细介绍,而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问题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各种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三、学生分析 对于表格加工软件的使用,我校是农村高一年级学生明显觉得困难,几乎没有学生懂得图表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对于根据图表呈现的分析结果用文字来加以组织,并形成丰富的报告形式,他们大多数缺乏问题分析、组织文字和设计制作的能力。因此《3.2.5形成报告》在下节课讲,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中提出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让学生们在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利用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体会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了解表格加工与表达的基本流程。 ②能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图表来呈现表格的分析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