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孩子抵抗力——运动篇

增强孩子抵抗力——运动篇
增强孩子抵抗力——运动篇

增强孩子抵抗力——运动篇

现在的孩子的的确确是属于“温室里的小花”,风吹不到、雨打不到,夏天家长带去北方避暑、冬天去南方消夏,美其名曰:旅游长见识。其实孩子感受不到四时变化,冻不着饿不着的,对于孩子自身抵抗力的形成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去年我带孩子去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恒生医院看儿科医生,因为孩子总是咳嗽、鼻塞,也没有发烧没有其他症状,排除感冒,最后儿科医生说去看耳鼻喉科,应该是过敏性鼻炎,果然是过敏性鼻炎,耳科的专家说现在的孩子抵抗力太差,鼻炎本是成年人的病,近年来,趋于幼儿化,家长需注意为孩子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于是向医生讨教了一些生活中怎样为孩子调理身体,预防鼻炎复发的小招数,医生就说最重要是增强孩子自身抵抗力,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动。

下面来说说运动为孩子增强抵抗力那点事。

1、爬山。这是一项很好锻炼孩子身体的方式,山上空气好,花草树木,鸟语花香,

既可以锻炼孩子身体,又可以让孩子近距离感受大自然。

2、散步。晚饭后不要着急给孩子写作业、看电视,和孩子一起出去走走,趁着这

个机会,和孩子聊聊天,即消化了食儿又沟通了心灵,岂不美哉!

3、和小伙伴户外跑跑跳跳。孩子学业压力大,但是也要劳逸结合,每个礼拜抽出

一个上午或下午,约几个小伙伴在小区、广场等地方做做游戏、跑跑跳跳,锻炼了身体,还放松了心情。

4、遇到下雨、下雪,不要阻止孩子出去踩水、打雪仗。穿上雨衣雨中走走,戴上

手套雪中玩玩,都是感受大自然、锻炼身体的好时机。

5、拒绝乘坐电梯。上楼下楼,尽量走楼梯,将手脚伸展开来,一边运动一边调整

呼吸,既环保又炼体格,何乐而不为?

这些运动方式都不用特意跑到大老远,也不用配备各种装备,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把身体锻炼了,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的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环保无害、经济有效,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尝试。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免疫力是指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感染的能力。免疫系统由胸腺(青春期以后即逐渐萎缩、退化)、脾脏和淋巴组织等组成。健全的人体免疫系统主要作用之一是机体防御功能,即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免疫力是一个从弱到强,再从强到弱的动态发展过程。0~12岁前的儿童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体内有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分泌量少,免疫功能不健全,这时的孩子极容易生病。13~45岁期间是免疫功能相对稳定期,免疫功能相对完善。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人容易受到生活、学习、工作的压力影响,使体内的抗体和生长因子分泌量大幅度波动,这种就会造成体内的免疫球蛋白含量不稳定,导致免疫力下降而生病。46岁以后人体的免疫器官功能开始衰退,体内有抗体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和生长因子分泌下降,免疫力下降,开始诱发老年性疾病。各种原因使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保护作用,在此情况下,极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因此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因经常患病,加重了机体的消耗,所以一般有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表现,生病、打针吃药便成了家常便饭。每次生病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常常反复发作。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不良,还易

诱发重大疾病。枸杞,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是一味传统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谓其补肾、润肺、生精、益气。《圣惠方》载枸杞子酒补虚损、强筋骨、悦颜色、健身体。枸杞味甘,性平,主要归肝、肾、肺经。其甘补平和,质润多液,入肾可益精充髓助阳;走肝能补血明目;归肺以润肺止咳;凡肝肾不足和肺肾阴虚所致诸症,均可应用。为滋阴助阳,益精补血之良药。其化学成分主要含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谷甾醇、亚油酸、玉蜀黍黄素、甜菜碱、酸浆果红素及微量元素等。现代医学通过大量药理实验和临床实验证明,枸杞的确具有促进调节免疫功能、保肝功能,抗衰老功能及抗疲劳等药理作用。桑葚,为多年生桑科桑树的成熟果穗。桑葚的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铁、钙等矿物元素及人体必需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并含有果胶、无机盐类和紫红色色素等,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寒,具有补肝益肾、养血生津、滋阴补血、 润肠通便,生津止渴等功效。现代研究认为,桑葚具有调节免疫、降血糖、降脂、抗衰老、护肝等作用。女贞子,为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女贞的成熟果实,其味甘、苦,性凉,入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之功效, 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等症。女贞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女贞子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

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 摘要:一个世纪以来,运动性疲劳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中重要的课题,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预防及恢复手段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进行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运动疲劳;身体机能;恢复 Abstract: Exercise fatigue is always a key subject of sports science for a century. This paper analyzes mechanism, prevention and recovery of exercise fatigue in order to provide beneficial references for making deeply research. Key words: exercise; fatigue; body function; recovery 1. 研究目的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是当代竟技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我们常说,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或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为了提高运动员承受负荷的能力,就要及时消除负荷后产生的疲劳。负荷后或过度负荷后不采取有效措施使运动员的机体得到必要的恢复。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过度疲劳,所以“没有恢复就不可以继续训练”【1】。恢复与训练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而负荷—疲劳一恢复始终是运动训练中紧密相连的过程,是决定训练成败的最基本因素。训练必须达到一定的疲劳,训练时的消耗即要接近人体生理极限,又必须在极限内进行,这使得我们对负荷、疲劳与恢复三者既统一又复杂的关系很难掌握。因此,研究疲劳的发和加快机体恢复的措施已与运动训练本身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运动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与恢复措施进行研究,目的是提高对恢复过程在训练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把训练和恢复过程统一起来作为一个训练的整体,加速运动疲劳的恢复速度,促进运动员机能水平的提高。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理和生物化学机制 3.1.1 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肌肉运动能力下降是运动性疲劳的基本标志和本质特性【2】。 疲劳概念的研究与人类探索疲劳的研究是同时起步的,它一开始就成为疲劳问题研究的热点。1880年,莫桑( Mosso )就开始了对人类疲劳的研究,在1915年他就提出了:疲劳是细胞内化学变化衍生物导致的一种中毒现象;1980年,Karlsson提出【3】,疲劳是丧失保持所需或预想的输出功率。经过近100年的历史,直至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近些年来,对运动性疲劳概念的提法已较为明确,这些提法的共同点,即生理性疲劳是由于工作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已区别于诸如疾病、环境、营养等原因所致。我国学者,把“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叫做运动性疲劳。 3.1.2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a.“衰竭学说” 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在某一大强度运动中,起主要供能作用的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所致。例如百米跑运动,由于运动强度极大,运动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磷酸肌酸的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规范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规范 第一部分功能学评价程序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本程序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统一程序。 2、本程序适用于评价保健食品的增强免疫力功能,辅助降血脂功能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抗氧化功能,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缓解视疲劳功能,促进排铅功能,清咽功能,辅助降血压功能,改善睡眠功能,促进泌乳功能,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功能,增加骨密度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祛痤疮功能,祛黄褐斑功能,改善皮肤水份功能,改善皮肤油份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促进消化功能,通便功能,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 3、本程序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人体试食实验规程。 二、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基本要求 1 对受试样品的要求 1.1应提供受试样品的原料组成或/和尽可能提供受试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有关资料。 1.2 受试样品必须是规格化的定型产品,即符合既定的配方、生产工艺及质量规范。 1.3 提供受试样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资料以及卫生学检验报告,受试样品必须是已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确认为安全的食品。功能学评价的样品与毒理学评价、卫生学检验的样品必须为同一批次(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和功能学评价实验周期超过受试样品保质期的除外)。 1.4 应提供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营养成分的名称及含量。 1.5 如需提供受试样品违禁药物检测报告时,应提交与功能学实验同一批次样品的违禁药物检测报告。 2 对实验动物的要求 2.1 根据各项实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常用大鼠和小鼠,品系不限,推荐使用近交系动物。 2.2 动物的性别、年龄依实验需要进行选择。实验动物的数量要求为小鼠每组10-15只(单一性别),大鼠每组8-12只(单一性别)。 2.3 动物应符合国家对实验动物的有关规定。 3 对给受试样品剂量及时间的要求 3.1 各种动物实验至少应设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必要时可设阳性对照组。剂量选择应合理,尽可能找出最低有效剂量。在3个剂量组中,其中一个剂量应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折算为每公斤体重的剂量)的5倍(大鼠)或10倍(小鼠),且最高剂量不得超过人体推荐摄入量的30倍(特殊情况除外),受试样品的功能实验剂量必须在毒理学评价确定的安全剂量范围之内。 3.2 给受试样品的时间应根据具体实验而定,一般为30天。当给予受试样品的时间已达30天而实验结果仍为阴性时,则可终止实验。 4 对受试样品处理的要求 4.1 受试样品推荐量较大,超过实验动物的灌胃量、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的承受量等情况时,可适当减少受试样品中的非功效成分的含量。 4.2 对于含乙醇的受试样品,原则上应使用其定型的产品进行功能实验,其三个剂量组的乙醇含量与定型产品相同。如受试样品的推荐量较大,超过动物最大灌胃量时,允许将其进行浓缩,但最终的浓缩液体应恢复原乙醇含量。如乙醇含量超过15%,允许将其含量降至15%。调整受试样品乙醇含量应使用原产品的酒基。 4.3 液体受试样品需要浓缩时,应尽可能选择不破坏其功效成分的方法。一般可选择60-70℃减压进行浓

保健食品增强免疫力的评价方法

保健食品增强免疫力的评价方法 一、实验内容: 1.细胞免疫 2.体液免疫 3.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4.NK细胞活性 二、评价指标 1.体重和免疫脏器重量的测定: 称量实验动物在实验的初,中,终期的体重,测量胸腺和脾脏重量,评价受试动物的一般情况,脏器/体重比,包括胸腺/体重比,脾脏/体重比 2.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1)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2)迟发性超敏反应(DTH) 3.体液免疫功能 1)抗体生成细胞检测 2)血清溶血素测定 4.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 1)小鼠廓清实验 2)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 5.NK细胞活性测定 三、动物选择 1.正常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模型动物进行实验。 2.一般选择小鼠,品系不限,推荐使用近郊系动物,性别为单一性,6-8W,体 重18-22g。 3.动物数量每组10-15只,清洁级以上。

四、实验剂量 1.至少设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也可加阳性对照组。 2.尽可能找出最低有效剂量。 3.3个剂量中,有1个剂量应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折算为每公斤体重的剂 量)的10倍 4.最高剂量不得高于人体推荐摄入量的30倍 5.剂量必须在毒理学评价的安全剂量范围内 五、实验时间 一般30天 六、结果判定 1.细胞免疫功能 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DTH反应实验结果均为阳性,或其中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则可判定样品具有增强细胞免疫作用 2.体液免疫功能 抗体生成细胞实验和血清溶血素测定如结果均为阳性,或其中一个实验的2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具有增强体液免疫作用。 3.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实验 小鼠碳廓清实验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结果均为阳性,或其中一个实验的两个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4.NK细胞活性 一个以上剂量组结果阳性,可判定具有增强NK细胞活性作用 5.在1-4项实验中,若有2个功能检测呈阳性(其中1,2,3应在以上单项功 能判定的基础上),可判定该样品具有增强免疫作用。 6.对1-4任何一项实验,具有抑制作用,可判定该样品具有免疫抑制效应。 七、实验方法 1. 细胞免疫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及恢复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及恢复 【摘要】: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强度越来越大,运动性疲劳也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了解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化机制及恢复手段对提高运动成绩有重要价值,对运动实践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通过资料文献法着重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和恢复手段做综合分析。 【关键字】:运动疲劳产生机制中枢疲劳外周疲劳恢复方法 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运动持续一段时间后,机体不能维持原强度运动,即为运动性疲劳。在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上才正式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一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某一运动的特定强度。从生物化学方面看:一是运动时能量体系输出的最大功率下降;二是运动能量下降或内脏器官功能下降而不能维持运动强度。 2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2.1中枢疲劳:近几十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系统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腺上腺素乙酰胆碱以及代谢物氨和细胞介素是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神经生物学因素。2.11脑5-HT浓度升高对唤醒,失眠和心境有重要作用,可能与运动性疲劳产生有重要关系。此外,5-HT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机能 2.12 DA是一种重要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李倩茗等发现大鼠尾核DA代谢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增加。NE 和DA下降共同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下丘脑的活动,这是中枢疲劳产生的可能原因。ACH是人体内普遍存在的神经递质。如马拉松在比赛中其血浆水平约下降40%,如果补充血浆胆碱水平或补充适当胆碱饮料,其疲劳发生将会延迟。当中枢ACH浓度下降时中枢疲劳就会发生。

2.2外周疲劳。从神经-肌肉接点致肌纤维内部的线粒体等,都是外周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 2.21神经-肌肉接点:乙酰胆碱是调节运动神经末梢及纤维之间的必须神经递质,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不足会导致运动终极板的去极化过程不出现,使骨骼肌不能产生收缩,这一现象称为“突触前衰竭”。 ACH在接点后膜堆积,导致后膜持续性去极化的代谢障碍,引起做功能力下降。 2.22肌细胞膜:及细胞膜结构、机能的完整性直接影响肌肉的功能。研究认为,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血脂游离脂肪酸和儿茶酚胺的浓度升高、胰岛素浓度下降、肌细胞失钾等都对酶得活性具有潜在影响,从而引起及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降低了动作电位峰的高度和传导速度。 2.23田野等认为肌质网的生物化学功能是调节胞浆内钙离子的浓度。钙离子的转移是指肌质网钙离子的释放和重摄取。肌质网钙离子的释放导致胞浆中钙离子不足,可引起兴奋收缩脱偶联,从而影响肌丝的滑行。当肌质对网钙离子重摄取能力下降时可表现为肌纤维舒张期的延缓,进而影响横桥的摆动频率。 2.24神经内分泌学说: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是造成过度疲劳的主要机制。 2.25兴奋收缩偶联:神经冲动可以引起肌细胞膜兴奋,却不能引起肌肉收缩,可能是兴奋收缩-偶联所致。细胞内钙离子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钙离子减少和再释放钙离子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脱偶联,出现运动性疲劳。 2.26自由基损伤学说:高强度或衰竭运动导致机体自由基代谢增强,有学者认为氧自由基与膜性结构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脂质过氧化物,可破坏膜结构的完整性和正常生理功能,并可能参加以下病理性改变:运动性贫血和血红蛋白尿、血清酶和肌蛋白升高、肌肉疲劳、延迟性肌肉酸痛等。 3 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在运动训练结束后, 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仍然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 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恢复到运动前的安静状态。这段时间的机能变化叫做恢复过程, 运动的恢复

-保健食品各功能需要做的动物及人体试验

保健食品各功能需要做的动物及人体试验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卫生学试验、稳定性试验、复核检验 (一)只要求动物实验的项目有: 1. 增强免疫力功能检验方法 主要指标:细胞免疫功能 体液免疫功能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 NK细胞活性测定 判定:四项指标中任两项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不认可增强单项免疫力功能。 2. 改善睡眠功能检验方法 主要指标:戊巴比妥纳睡眠时间实验 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 戊巴比妥钠(或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判定:3项实验中任2项阳性,且直接睡眠作用。 注意事项:对动物进行直接睡眠实验时,也要同样注意进行30天灌胃。 3. 缓解体力疲劳检验方法 主要指标:血乳酸 血清尿素 肝糖原/肌糖原 动物负重游泳实验 判定:负重游泳实验结果阳性,血乳酸曲线下面积、血清尿素、肝糖/肌糖原3项生化指标中任2项指标阳性。 注意事项: (1)对同批受试样品进行违禁药物的检测。 (2)在负重游泳实验时,酒类样品测试当天可以不灌胃。 4. 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检验方法 主要指标:常压耐缺氧实验 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 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 判定:三项试验中任二项实验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每批实验动物的体重尽量保持一致。 5. 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检验方法 主要指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骨髓细胞DNA含量或骨髓有核细胞数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 血/组织中SOD活性实验 血清溶血素含量实验 判定:以上5项实验中任3选项进行实验,3项实验中任何2项实验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选用小鼠,受试样品于照射前给予14~30天,照射后仍然给予

受试物,必要时可延至45天。 6. 增加骨密度功能检验方法 根据受试样品作用的原理不同,分为方案一(补钙为主的受试物)和方案二(不含钙或不以补钙为主的受试物)两种。 主要指标:体重 骨钙含量 骨密度 判定:(方案一)骨钙含量/骨密度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且不低于相应剂量的碳酸钙对照组,钙的吸收率不低于碳酸钙对照组。 (方案二)①不含钙的产品:骨钙含量/骨密度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加,其它指标(体重除外)不显著低于卵巢切除+溶剂组。②不以补钙为主(可少量含钙)的产品:骨钙含量/骨密度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低于相应剂量的碳酸钙对照组,其它指标(体重除外)不显著低于卵巢切除+溶剂组。 注意事项: (1)使用未批准用于食品的钙的化合物,除必做主要指标外,还必须进行钙吸收率的测定;使用属营养强化剂范围内的钙源及来自普通食品的钙源可以不进行钙的吸收率实验。 (2)必须使用单光子骨矿密度仪或双能X线骨密度仪或其它相关仪器测量股骨中点及股骨远心端的单位面积骨矿含量。 7.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检验方法 根据样品的用途进行选择,方案一(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和方案二(酒精肝损伤模型) 方案一 主要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判定:模型成立的前提下,ALT或AST任一项指标阳性,病理结果阳性。 方案二 主要指标: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甘油三酯+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判定: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可判定该受试物具有对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性保护作用①肝脏MDA、GSH、TG三项指标结果阳性;② 肝脏MDA、GSH、TG三指标中任2项指标阳性,且肝脏病理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报告中需提供列表详细描述肝脏病理情况。 (二)只要求人体实验的项目有: 1. 缓解视疲劳功能试验 受试对象:为儿童、青少年或成人,长期用眼,视力易疲劳者。排除患有眼部疾病者、短期内服用与受试物功能有关的物品者或长期服用其它有关治疗视力的药物或使用其它治疗方法者。 要求: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均衡性检验。 2. 祛痤疮功能试验 受试对象:选择临床痤疮I-III度的自愿健康受试者,排除因病理性原因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要求:

运动生理学习题15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一)填空题 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精神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 体力疲劳主要是长时间劳动、工作和健身运动,运动系统过度活动,骨骼肌能源物质大量消耗,代谢产物大量堆积造成的骨骼肌细胞活动能力下降。 3. 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4. 生理性疲劳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经过休息和可以消除。 5. 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中发展提高。 6.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7. 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直至运动神经元。 8.从神经-肌肉接点直至肌纤维内部的等,都是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9.通过整理活动,可减少肌肉的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利用。 10.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11. 整体和局部有密切的协作关系,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但整体疲劳并非是局部疲劳的,整体疲劳更为。 12. Brooks认为,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肌工作能力降低的表现,其原因从运动到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13. 爱德华兹(Edwards 1982)形象地将运动性疲劳发生原因定位于从系统到联结部位,直至骨骼肌内部,形如一条链。 1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15. 高频电流刺激,能引起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 16.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 17.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18.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19. 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疼痛等征候; 20.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等征候。 (二)判断题 1.在竞技体育领域中“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没有效果的,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这句话不正确。() 2.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3.健身运动对身体功能的刺激与竞技运动一样深刻,产生的疲劳同样很复杂。() 4.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生理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动态变化中发展提高。() 5.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肌工作能力降低的表现,其原因从运动中枢到骨骼肌各个环节都有可

实验三十四增强免疫力功能试验

实验三十四增强免疫力功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熟悉动物实验的操作技术与要求; 2 掌握保健食品增强免疫力功能检验与评价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免疫力是人体免疫系统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主要的作用之一是指身体抵抗细菌或病毒等感染的能力。健全的免疫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 (1)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2)稳定清洁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3)监控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和癌变的发生。 2 机体的免疫力功能包括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细胞活性4个方面,通过检测动物实验后免疫系统的变化来判断样品是否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1) 200目筛网; (2) 24孔培养板; (3) 96孔培养板(平底); (4)玻片架; (5)微量血凝实验板; (6)血色素吸管; (7)手术器械; (8)打孔器; (9)计时器; (10)二氧化碳培养箱; (11)超净工作台; (12)恒温水浴; (13)离心机; (14)酶标仪; (15) 721型分光光度计; (16)显微镜。 2 试剂 (1)生理盐水; (2)丙酮; (3)甲醇; (4)盐酸; (5)异丙醇; (6) DNFB; (7)麻油; (8)硫化钡; (9) Na2CO3; (10) RPMI1640细胞培养液; (11)小牛血清; (12) 2巯基乙醇(2ME); (13)青霉素;

(14)链霉素; (15)刀豆蛋白A(ConA); (16) Hank s液; (17) PBS缓冲液(pH7.2~7.4); (18) SA缓冲液; (19)琼脂糖; (20)印度墨汁; (21) SRBC; (22)鸡红细胞; (23) YAC1细胞; (24)补体(豚鼠血清); (25) MTT; (26) Giemsa染液; (27)乳酸锂或乳酸钠; (28)硝基氯化四氮唑(INT); (29)吩嗪二甲酯硫酸盐(PMS); (30) NAD; (31) 0.2mol/L的TrisHCl缓冲液(pH8.2); (32) 1%NP40或2.5%Triton。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样品处理与给予方式 (1)对于水溶性样品,用蒸馏水配制成溶液或悬浮液灌胃给予动物;对于脂溶性样品,用调和油配制成溶液或悬浮液灌胃给予动物。 (2)受试样品推荐量较大,超过实验动物的灌胃量、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的承受量等情况时,可适当减少受试样品中的非功效成分的含量。 (3)对于含乙醇的受试样品,原则上应使用其定型的产品进行功能实验,其三个剂量组的乙醇含量与定型产品相同。如受试样品的推荐量较大,超过动物最大灌胃量时,允许将其进行浓缩,但最终的浓缩液体应恢复原乙醇含量。如乙醇含量超过15%,允许将其含量降至15%。调整受试样品乙醇含量应使用原产品的酒基。 (4)液体受试样品需要浓缩时,应尽可能选择不破坏其功效成分的方法。一般可选择60~70℃减压进行浓缩。浓缩的倍数依具体实验要求而定。 (5)对于以冲泡形式饮用的受试样品(如袋泡剂),可使用该受试样品的水提取物进行功能实验,提取的方式应与产品推荐饮用的方式相同。如产品无特殊推荐饮用方式,则采用下述提取的条件:常压,温度80~90℃,时间30~60min,水量为受试样品体积的10倍以上,提取2次,将其合并浓缩至所需浓度。 (6)必须经口给予受试样品,首选灌胃。如无法灌胃则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中,计算受试样品的给予量。 (7)以载体和功效成分(或原料)组成的受试样品,当载体本身可能具有相同功能时,应将该载体作为对照。 2 动物实验 (1)动物选择:推荐用近交系小鼠,20g±2g,单一性别,每组10~15只。 (2)剂量分组: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为其中一个剂量组,另设两个剂量组,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 (3)样品给予时间:所有试验动物均食用全价营养配合饲料,动物自由摄食、摄水。给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与消除

浅谈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与消除 黄江镇中心小学黄志强 摘要: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暂时下降的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须出现的生理变化,是训练效果的具体表现。人体要经过一定程度的疲劳,才能获得超量恢复,机能得到提高。消除疲劳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心理法、休息和睡眠和加强膳食营养,还有利用药物消除,都是消除疲劳恢复身体运动能力比较有效的方法。研究消除疲劳的方法有利于运动后尽快地恢复体力。 关键字:运动;疲劳;恢复;消除 前言:现代竞技体育的首要任务便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的运动潜能,不断提高运动成绩。随着竞技运动竞争的日趋激烈,运动水平也越来越高,许多运动成绩,特别是体能类项目的成绩已逼近人体极限,以致于提高1厘米或缩短百分之一秒都变得非常艰难。向人体极限挑战,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任务,愈发突现出来。为了不断地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依靠科学化、现代化的方法与手段,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竞技体育的极限化训练模式必然给机体带来最大限度的疲劳,如何快速地消除疲劳并达到超量恢复,一直是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追求的目标。随着现代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运动的强度越来越大,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适度的疲劳施以合理的恢复手段,不仅可以促进人体机能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更有利于人体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过度的运动性疲劳不及时消除会引起运动疲劳的积累,不仅对提高运动成绩不利,而且有可能形成运动损伤,最终对健康形成损害,从而和体育运动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对运动性疲劳进行研究,了解运动疲劳的发生机制,掌握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消除疲劳对提高运动成绩、增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运动性疲劳研究首先解决的是疲劳的概念问题。疲劳概念的研究与人类探索疲劳的研究是同时起步的,它一开始就成为疲劳问题研究的热点。1880年,莫桑(Mosso)就开始了对人类疲劳的研究,在1915年他就提出了:疲劳是细胞内化学变化衍生物导致的一种中毒现象;1980年,Karlsson提出,疲劳是丧失保持所需或预想的输出功率。经过近100年的历史,终于在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有了一个明确而统一的概念,大会认为运动性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现象。而有别于精疲力竭:指肌肉或器官完全不能维持运动。近些年来,对运动性疲劳概念的提法已较为明确,这些提法的共同点,即生理性疲劳是由于工作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已区别于诸如疾病、环境、营养等原因所致。我国学者,把“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叫做运动性疲劳。 2.疲劳产生的机制 2.1 能源物质的消耗 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在某一大强度运动中,起主要供能作用的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所致。例如百米跑运动,由于运动强度极大,运动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磷酸肌酸的分解供能,当跑至60-80米处,无论是一般运动员还是世界优秀运动员都会出现跑速降低的现象,即出现了运动性疲劳。究其原因是体内储存的高速率供能物质——磷酸肌酸被大量消耗,人体运动中需要的能量不得不依靠糖的无氧酵解,由于糖本酵解供能的速度约为磷酸肌酸的二分之一,所以跑的速度出现了下降。 2.2 代谢废物的积累

提高免疫力的研究

提高免疫力的研究 摘要:人要有一个好的免疫力才能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投入工作中这篇论文主要才介绍免疫力、免疫力降低的原因和症状与如何提高免疫力等几个方面阐述出如能能更好的去在身体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提高免疫力。 关键词:免疫力提高食品健康 21世纪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年轻忙着时间学习在高速的时间运转中生活,上班族在赶忙的的工作节奏中生活,中年人在家庭与事业中忙碌。只有到老年了,才能安详的静坐在庭院中,但是那时的身体机能已经不堪重负,抵抗力与免疫力每况愈下。所以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更注重自身的免疫力,这篇论文,我就用我微薄的知识浅析现在的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免疫力。 在讲如何提升免疫力的同时,我们应该先从最基本的说起:什么是免疫力,免疫力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现代免疫学认为,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人体内执行这一功能的是免疫系统。数百万年来,人类生活在一个既适合生存又充满危险的环境,人类得以存续,也获得了非凡的免疫力。所以说免疫力是生物进化过程的产物。 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条件都如此的优越,又是什么会导致我们的免疫力日益的下降?你是不是觉得每日的食物都很有营养,而且每日都在学习工作,并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看似好好的生活为什么会使自己的免疫力下降,现在就来说说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1. 心理紧张。不安、焦急等心理劳累会给植物性神经造成不良的影响,而植物性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及免疫力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积劳造成的疾病往往是很难治愈的。 2. 肉体劳累。睡眠不足或过度劳累,会跟心理紧张一样加重植物性神经的负担,而且也会给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带来不良的影响,从而造成免疫力下降。 3. 消极悲观。过于消极悲观的性格会造成免疫力降低,所以保持心情舒畅很关键。 4. 饮食失衡。饮食混乱、进食时间不规律。挑食等都会使提供人体免疫力系统所需的营养不足。 5. 运动不足。运动不足导致体力下降,体力跟不上就很难抵抗劳累,进而造成免疫力下降。 6. 过度抗菌。现在社会会给人们提供充足的抗菌药品和商品,但也不要过度清洁,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旦适应饿过于清洁的环境,那么免疫力就会下降。 7. 身体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病后恢复较慢或容易患感冒,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老化后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从上述的7点原因告诉我们原来造成免疫力低下可以很简单很容易,了解了造成免疫力降低的原因之后,应该看看免疫力低下的集中症状。在科学上把免疫力低下的症状分为三种,前两者属于病态,需要治疗。而生理性免疫低下一般不需要治疗。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三种症状: 症状一:先天免疫力低下。先天免疫力低下,医学上也称为免疫缺陷,是由于组成免疫系统的某种或多种成分因为基因突变等因素而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呢个,发生免疫力低下,病情较为严重。这类疫病在免疫低下的孩子中比例较少,但病情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 症状二:后天继发性免疫力低下。这类症状不是由于其他因素引起的,这类疫病经过去除引起免疫力低下的病因后,免疫功能往往都可以恢复。引起后天继发免疫低下的原因常见于感染、药物、营养不良和其他某些疾病。

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及判定方法

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及判定方法 二里九年制学校孙永胜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生理生化机制、中枢疲劳机制、外周疲劳机制;运动性疲劳的简易判断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自感用度。 【关键词】运动疲劳消除 1前言 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运动能力或者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的生理过程。疲劳易导致损伤的发生和影响训练效果。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对疲劳的准确判定是非常重要的。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査阅大量与运动性疲劳相关的资料。 2.2通过对大量样本的观察,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和可能机制。 3.1.1生理生化机制。 3.1.1.1衰竭说:疲劳因体内能源物资的耗尽所致。特别是糖原和磷酸肌酸(PCr)的消耗。其依据是,在长时间运动产生的疲劳,常伴随着血糖的降低,而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现代生理学的许多实验材料也支持了这个假说。伯格斯特龙发现A TP和CP的储备率低于使用率时,运动就不能持久,且发现当疲劳时ATP只略微下降,而CP下降十分明显,表明CP的消耗对疲劳的产生更为重要。 3.1. 1.2堵塞说:认为疲劳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堆积造成,主要是乳酸积累。其依据是已疲劳的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而乳酸堆积会引起肌肉功能下降,使肌肉收縮减弱。 3.1.1.3 "内环境稳态失调"说 内环境里温度,酸碱度,离子浓度,渗透压等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它依靠细胞与器官的自身调节,内分泌,植物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的调节实现动态平衡,即维持自身稳定。当这种稳定状态被打破,造成失调时,被认为是疲劳。 3. 1.1.4 "保护性抑制"学说:巴甫洛夫学派认为无论是体力的或脑力的疲劳,是大脑皮质保护性抑制发展的结果,当工作时大量冲动刺激皮质相应细胞,神经细胞长期兴奋导致"消耗"增多。为了避免进一步消耗,这对大脑皮层有保护性作用。 3.1-1.5 "突变"说:"突变"理论认为当身体能量物质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兴奋性突然崩溃了,使身体的输出功率突然下降。在细胞遭受损害之前以疲劳出现迫使运动停止,起到保护作用。 3.1-2中枢疲劳机制: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大脑皮层直至脊髓运动神经元。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改变运动神经的兴奋性,使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减少,转而抑制。 3.1.3外周瘐劳机制:外周疲劳是对发生在外周(肌肉本身)的运动性疲劳的一种粗略的定位。当前,对外周疲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肌细胞膜、T管与肌浆网(SR)、线粒体、横桥等部位. 3.1.3.1神经一肌肉接点:肌肉兴奋依赖于肌肉细胞膜上运动 3.1.3.2肌细胞膜:细胞膜是运输及产生动作电位的门户。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和儿茶酚胺的浓度升高,胰岛浓度下降,肌细胞失钾、自由基的产生等都可以对钠泵的活性具有潜在的影响,从而引起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兴奋性发生改变,导致肌肉疲劳。 3.1.3.3肌质网: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钙离子及调节细胞浆钙离子浓度的作用,在肌肉收縮和

增强免疫力功能试验

增强免疫力功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动物实验的操作技术与要求; 2掌握保健食品增强免疫力功能检验与评价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免疫力是人体免疫系统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主要的作用之一是指身体抵抗细菌或病毒等感染的能力。健全的免疫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 1)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 2)稳定清洁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 3)监控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和癌变的发生。 2机体的免疫力功能包括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细胞活性4个方面,通过检测动物实验后免疫系统的变化来判断样品是否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样品处理与给予方式 (1)对于水溶性样品,用蒸馏水配制成溶液或悬浮液灌胃给予动物;对于脂溶性样品,用调和油配制成溶液或悬浮液灌胃给予动物。 (2)受试样品推荐量较大,超过实验动物的灌胃量、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的承受量等情况时,可适当减少受试样品中的非功效成分的含量。

(3)对于含乙醇的受试样品,原则上应使用其定型的产品进行功能实验,其三个剂量组的乙醇含量与定型产品相同。如受试样品的推荐量较大,超过动物最大灌胃量时,允许将其进行浓缩,但最终的浓缩液体应恢复原乙醇含量。如乙醇含量超过15%,允许将其含量降至15%。调整受试样品乙醇含量应使用原产品的酒基。 (4)液体受试样品需要浓缩时,应尽可能选择不破坏其功效成分的方法。一般可选择60~70℃减压进行浓缩。浓缩的倍数依具体实验要求而定。 (5)对于以冲泡形式饮用的受试样品(如袋泡剂),可使用该受试样品的水提取物进行功能实验,提取的方式应与产品推荐饮用的方式相同。如产品无特殊推荐饮用方式,则采用下述提取的条件:常压,温度80~90℃,时间30~60min,水量为受试样品体积的10倍以上,提取2次,将其合并浓缩至所需浓度。 (6)必须经口给予受试样品,首选灌胃。如无法灌胃则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中,计算受试样品的给予量。 (7)以载体和功效成分(或原料)组成的受试样品,当载体本身可能具有相同功能时,应将该载体作为对照。 动物实验 (1)动物选择:推荐用近交系小鼠,20g±2g,单一性别,每组10~15只。 (2)剂量分组: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为其中一个剂量组,另设两个剂量组,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 (3)样品给予时间:所有试验动物均食用全价营养配合饲料,动物自由摄食、摄水。给予受试物的灌胃体积为20ml/(kg·Bw)。受试样品给予时间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天,免疫模型动物实验可适当延长。 指标检测 A 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 1)试剂配制 i完全培养液:RPMI1640培养液过滤除菌,用前加入10%小牛血清,1% Pen/Strep/Glutamine (100×, liquid)及5×10-5mol/L的β-巯基乙醇,用无菌的1mol/L的 HCl或1mol/L的NaOH调pH至7.0~7.2,即完全培养液。 ii ConA液:用双蒸水配制成100μg/ml的溶液,过滤除菌,在低温冰箱(-20℃)中保存。 iii无菌Hank’s液:用前以3.5%的无菌NaHCO3调pH7.2~7.4。 iv MTT液:将5mg MTT溶于1ml pH7.2的PBS中,现配现用。 v酸性异丙醇溶液:96ml异丙醇中加入4ml 1mol/L的HCl,临用前配制。 2)脾细胞悬液制备:无菌取脾,置于盛有适量无菌Hank’s液平皿中,用镊子轻轻将脾磨碎, 制成单个细胞悬液。经200目筛网过滤,或用4层纱布将脾磨碎,用Hank’s液洗2次,每次离心10min(1000r/min)。然后将细胞悬浮于1ml完全培养液中,用台酚蓝染色计数活细胞数(应在95%以上),调整细胞浓度为3×106个/ml。 3)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将细胞悬液分两孔加入24孔培养板中,每孔1ml,一孔加75μl ConA 液(相当于7.5μg/ml),另一孔作为对照,置5% CO2,37℃ CO2孵箱中培养72h。培养结束前4h,每孔轻轻吸去上清液0.7ml,加入0.7ml不含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同时加入MTT(5mg/ml)50μl/孔,继续培养4h。培养结束后,每孔加入1ml酸性异丙醇,吹打混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思考题 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3、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有哪些?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 6、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第二章骨骼肌肌能 1、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2、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传导的。 4、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

传递的。 5、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6、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7、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8、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 9、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10、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 1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 12、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第三章血液 1、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2、何为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意义。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4、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5、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6、如何应用红血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 第四章循环机能 1、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2、分析从身体立体到卧位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心动周期过程中,左心室内压力、容积改变和瓣膜开闭情况。 4、试述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 5、如何评价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导语:运动性疲劳这种症状主要是发生在缺乏运动的朋友身上,因为你们长期不运动,突然想要运动就会引起你们大喘气或者能量消耗过大以及神经系统疲 运动性疲劳这种症状主要是发生在缺乏运动的朋友身上,因为你们长期不运动,突然想要运动就会引起你们大喘气或者能量消耗过大以及神经系统疲劳等症状。对于这种运动性疲劳,只要患者在平时适当的进行运动,每天坚持下去就可以慢慢缓解的,希望你们可以了解一下它的产生机制。 运动性疲劳产生,由于人在进行重体力劳动、大运动量锻炼或比赛时,肌肉过度紧张,机体能量消耗过多,身体就会产生疲劳感。 人体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与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紧密联系。身体素质就是人体各功能器官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各器官功能的下降,必然影响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譬如,长时间的肌肉活动导致肌肉功能下降时,力量速度等当然下降,于是在完成练习时,往往会力不从心而感到疲劳;再耐力运动中,如果心肺功能下降,承受耐力负荷的能力就会降低,机体就会疲劳而降低工作能力。 当人体从事运动导致疲劳时往往伴随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如极量运动2-3分钟至非常疲劳时,肌肉内的磷酸肌酸可降至最底点;长时间的持续运动中,由于糖的大量消耗,肌糖元及血糖均下降。能源储备的消耗与减少,会导致各器官功能的降低。加之肌肉活动时代谢产物的堆积及水盐代谢变化等影响,机体工作能力就会下降而出现疲劳。 运动中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指挥下完成的神经系统功能的降低会使疲劳加深。例如,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体育活动过程中,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