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把萤石纳入稀土类矿石-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类管理背景初探

国家把萤石纳入稀土类矿石-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类管理背景初探
国家把萤石纳入稀土类矿石-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类管理背景初探

国家把萤石纳入稀土类矿石-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类管理背景初探

国家把萤石纳入稀土类并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储备管理背景初探

一.萤石的作用与用途

萤石直接用于钢铁、玻璃、陶瓷和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助熔剂,间接用于交通运输机械、电解铝、石油化工、原子能、建筑材料、电子产品、农业和医疗等各个行业。酸级萤石是生产氢氟酸的关键原料,氢氟酸是氟化工业的基础原料,聚四氟乙烯等上千种氟化工产品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目前中国萤石储采比小于8(储量与产量之比),只是世界萤石储采比(约等于41)的五分之一。

二、世界萤石资源分布

自然界中含氟矿物大约有150种,近代开发利用的主要是萤石,理论上萤石含钙51.1%、含氟48.9%,是地壳中含氟量最高的矿物。萤石资源在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已探明储量分布在40多个国家,南非、墨西哥、中国和蒙古萤石储量列世界前4位,世界萤石储量2.3亿吨,储量基础4.7亿吨。磷酸盐岩矿床中赋存氟磷灰石,世界磷酸盐岩储量180亿吨,含氟当量6.3亿吨,相当于含萤石当量12.9亿吨。中国萤石资源分布最广,已发现萤石矿床最多,探明萤石可采储量列世界第三。全国已探明储量萤石矿区有500多处,储量约2000万吨(约占世界的1/1000),基础储量约3500万吨(约占世界的1/1400),资源量约1.2亿吨。中国已探明萤石资源分布在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为三大矿带(东南沿海、中部、北部),东南沿海矿带开发最早,90年代过度开采,已基本枯竭。

中国于1917年开始开采萤石,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萤石生产国。占世界产量的半壁江山犹多。现在我国实行年

开采总量控制在1000万吨的水平。英国历经200多年的萤石开采,现储量不足60万吨,美国历经70多年的开采,萤石资源已经枯竭.英国、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已经不开采了,主要采取进口氢氟酸等氟化工上游产品解决化工生产所需。法国萤石开采已尽,2006年该国,澳柯玛集团(Arkema)因萤石资源枯竭被迫宣布关闭在法国Pierre—Benite的工厂。意大利唯一的萤石开发商Nuova Mineraria SiliusSpA 于2006年停止了萤石开采,该公司的萤石矿山在西里尤斯(Silius)自治区,萤石浮选厂在撒丁岛卡利亚利市附近。

三.萤石的应用前景

萤石的氟化钙含量决定了萤石的用途,按品位分为酸级萤石(CAF2>97%),冶金级萤石(CAF265%一85%)和陶瓷级萤石(CaF:85%~95%)。70年代以前萤石主要用于钢铁冶炼,随着氟化学工业发展,世界萤石消费于钢铁冶炼的比例下降到小于35%,消费于氟化工行业比例上升到大于50%,消费于玻璃和水泥等行业的比例约15%。人类最初认识到萤石能够降低难熔矿物熔点的性质,早期萤石主要用于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作为助熔剂,增强炉渣的流动性,近年来钢铁冶炼采用白云石和石灰为助熔剂替代部分萤石,萤石在世界钢铁冶炼行业的消费量下降;少量萤石直接用于陶瓷、玻璃和水泥生产过程中作为助熔剂。近30年来伴随着世界氟化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氟化学工业对氢氟酸需求持续增加,对酸级萤石需求量增加,目前世界萤石产量的一半以上用于制取氢氟酸。在无机氟化学工业中,用氢氟酸合成氟化铝、人造冰晶石、氟化钠和氟化镁用于电解铝生产;用氢氟酸生

产喷气机液体推进剂,导弹喷气燃料推进剂用于航天航空工业,用氢氟酸提纯核燃料用于核能源工业,氢氟酸用于石油化工、半导体制造、金属加工、非金属提纯和玻璃加工等。在有机氟化学工业中,氢氟酸主要用于生产含氟烷烃,含氟烷烃(如HFC一134a)用于工业和民用制冷系统,含氟烷烃也是含氟聚合物的主要原料,也用于生产超强环保清洗剂。含氟聚合物(如氟塑料、氟橡胶和氟涂料)有高热稳定性、高化学惰性、强电绝缘性和低摩擦系数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船、飞机、化工、农业、防火纺织品和医疗设备等。氟化工产品是高新技术产业所必须的基础材料,氟化学工业是具有先导性和战略地位的基础产业,氢氟酸是氟化学工业的关键基础原料之一,萤石是制取氢氟酸最经济、最关键的矿物原料,萤石供应能否足够持久关乎世界工业可持续发展,关乎核工业、军事工业、航天航空工业的未来。

四、萤石开采加工存在的问题(政策出台背景)

问题之一是中国萤石储量不能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需要。由于90年代开始的过度开采,过量出口,造成中国萤石储量静态可采年限不足8年(有很大部分的储量实际上不具备开采价值);世界萤石储量静态可采年限是41年,中国萤石的储采比只有世界的五分之一。

问题之二,2010年以前,缺失全国萤石开发与氟化工协同发展长远规划。受世界氟化工行业价格不断飚升的影

响,全国氟化工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造成全国萤石和氢氟酸产能严重过剩,拥有萤石资源的地方政府为了眼前局部利益,鼓励企业新建萤石矿和氢氟酸生产厂,为转移到中国的外国氟化工企业提供廉价原料,削弱了我国氟化工企业的竞争力。

问题之三,萤石系法定检验商品,我国从2001年开始对萤石出口实行出口配额制度,要求出口商必须获得萤石出口许可证,并且出口数量不得超过许可证规定的数量(允许有一定比例的溢重)。执行萤石出口配额招标制并没有减少萤石出口量,而是变相为高耗能高污染的氢氟酸出口。中国若不尽快停止萤石及氢氟酸出口或严格的配额指标出口的话,10年后中国很可能需要进口萤石,一旦中国需要进口,萤石的价格就不是现在的价格了,那时萤石的价格就很可能是现在的10倍以上,中国人不应该忘记2008年国际市场钾盐价格最高是15年前的10倍多。

问题之四,萤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是世界级稀缺资源,从1999年起,国家将萤石作为战略资源进行保护,国家对萤石的保护使得国外企业氟化工产品的产能被迫向我国转移。国外氟化工企业因萤石资源枯竭面临生死存亡,于是纷纷谋求在萤石资源拥有国建氟化工厂。中国正在迅速崛起阶段,又拥巨大的萤石资源,所以首先被盯上。我们很矛盾,要发展,想被盯上;要持续发展,又担心被盯上,所以掌握一个度,把握一个平衡,也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问题之五,由于氟学品的重要应用,特别是在核工业、制冷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军事工业等尖端领域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都不遗余力地要去控制和拥有萤石资源。

鉴于以上原因,为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尽管在1999年起,国家就把稀缺性的萤石资源列为国家战略储备保护资源,但是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萤石的过度开采日趋严重。到2009年的时候,国家终于按耐不住,于是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萤石、氢氟酸相关严控政策,试图从制度上着手,来遏制萤石资源的快速流失。客观地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长远来说可能还会起到更大的作用。但从短期来看,表面上制止住了萤石及氢氟酸的出口问题,但是却促使大量国外大型氟化工企业往中国大陆迁移,从而顺利解决了国外氟化工企业萤石资源缺乏的问题,加速了全国各地萤石资源的竞相开采,氟化工项目的竞相上马。

五、萤石开采加工相关政策发布情况。

时间相关政策

1999

年1

对国内萤石出口实行配额许可制度

2003

不再发放新的萤石开采许可证

年1

2004

年7

萤石出口退税由原来的13%降到5%

2006

年2

国家发布财税[ 2006] 139 号,取消萤石出口退税

2007

年1

开始征收10%的萤石出口关税

2008 年3 月上调萤石出口关税至15%,同时,萤石开采明确列为禁止

外商投资目录。

2009

年1

氢氟酸产品出口关税提高到25%

2009

年7

将氢氟酸的出口关税降到15%

2010 年1 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采取综合措施对耐火粘土萤石的开采和生产进行控制的通知》(国办发〔2010〕1 号),对开采和生产实行双总量控制。

2010 年2 月工信部联合多家部委联合公布《萤石行业准入标准》公告(工联原[2010]87 号)明确指出单条选矿生产线选矿能力大于100吨/天,回采率、回收率等要求,2010年3月1

日起实施。

2010 年4月国土资源部下发《2010 年高铝黏土矿萤石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明确指出2010 年萤石生产控制指标为

萤石

块471 万吨、萤石粉244 万吨,萤石矿开采总量为1 100 万吨(矿石量)。这是我国第一次对萤石矿实行开采总量

制管理;该通知还表示,今后原则上不再受理新的萤石矿

的勘查、开采登记申请

2010 年5 月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调整耐火粘土和萤石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的通知》,自2010 年6 月1 日起,两部委将萤石的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由3 元/吨

调整为20 元/吨

2011

年5

《化工矿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公布

2010 年5 月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编制省级稀土等矿产勘察专项规划,对稀土等7 种稀有矿产资源的勘察做出规划。

2010 年6月取消部分氟化工产品出口退税,主要是R411、R500等含

氟混合物。2010财税57号

2010年10月12个萤石矿区列入国土资源部资源开发整合2010省级重点挂牌督办矿区,并要求2010年底前完成整合工作。

2010 年11月工信部《氟化氢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控制氟化氢产业扩张、淘汰落后产能

2010年12月

《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部分5000或10000万吨/年氟化氢生产装置,及5000吨以下氟化铝生产装置。

2011 年3月《氟化氢行业准入条件》正式公布实施,不得新建、扩建非原料用氟化氢,新建氟化氢企业总规模不低于5万吨/年,新建装置规模不得低于2万吨/年。

2011 年4月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下达2011 年高铝黏土和萤石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确定2011 年全国萤石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50 万吨(矿石量),其中下达各省1 000 万吨,预留50 万吨机动指标,总量比2010 年降低了50

万吨

2011 年9 中国化学矿业协会《化工矿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磷、萤石、重晶石为主要矿种,以整装大、中型矿区(床)为对

月象,以新查明矿产资源储量为重点,建立重要化工矿产地

储备机制。

2011

年9 月26日工信部《耐火粘土(高铝粘土)萤石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

办法》公布实施,

2012

年5月28日工信部《氟化氢生产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实

施。

2012

年10

《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公布实施。

2012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依法做好金属非金属矿

山整顿工作意见的通知

2013

年12月30日国土资源部关于铁、铜、铅、锌、稀土、钾盐和萤石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的公告2013年第21 号,萤石开采回采率定了两项指标。

六.对策与措施。

未来中国核心问题是资源和环境问题,为了保证我国萤石资源能够保障国民经济发展之需要,应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减少直至停止出口萤石和氢氟酸。支持进口萤石,有序开发国内萤石。鉴于萤石在传统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鉴于萤石资源供应能否足够持久关乎工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从严执行现行相关政策,并不完善之。

七.萤石开采加工企业管理办法

1.萤石行业实行准入管理政。

2.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工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单位)萤石生产经营企业准入公告申请的受理、审核和推荐工作,监督检查准入条件保持情况。

3.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符合准入标准的萤石生产经营企

业进行公告并实行动态管理。

4.申请与审查

①申请准入公告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

(三)具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标准规范的生产装置;

(四)具有采矿权和土地使用权;

(五)符合准入标准的规定;

(六)具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设施和管理制度;

(七)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八)按生产指令性计划组织生产;

(九)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②符合以上规定的萤石生产经营企业可向生产装置所在地省级工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规定提交《萤石行业准入公告申请书》及相关材料。

③申请企业应对申请材料真实性负责。

④申请准入公告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准入公告申请书;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有效证明文件;

(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证明文件;

(五)企业生产经营及生产指令性计划执行情况;

(六)项目建设备案(或核准)文件复印件;

(七)项目建设土地审批文件或土地使用权证复印件;

(八)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审批文件和竣工验收文件复印件;

(九)采矿权证复印件,或长期供货合同及供货方采矿

权证复印件;

(十)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或长期供货合同及供货方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十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⑤申请企业提供申请材料复印件的,应同时提供申请材料原件。受理机关验证材料复印件的真实性后将材料原件退还申请企业。

⑥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规定的,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通知书。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的,应在五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企业需要补充的全部内容。

⑦省级工业主管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及时将审核意见和申请材料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⑧审核意见应当对照准入标准,在企业设立、生产布局、生产规模、工艺和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社会责任等方面明确是否符合规定。

⑨工业和信息化部收到省级工业主管部门报送的审

核意见和申请材料三个月内,组织开展复审、核实。

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名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上公示十个工作日后,以公告方式予以发布。

⑩工业和信息化部、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在受理和

审查过程中对申请材料存有质疑的,可以对申请企业有

关情况进行实地查验,查验时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

员进行。申请企业应当配合查验活动。

5.监督管理

①进入公告名单的企业(以下简称公告企业)要严格按照准入标准的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并对照准入标准开展自查。每年12月10日前将本年度自查报告报送省级工业主管部门。

②自查报告是监督检查公告企业保持准入标准情况的重要依据,应说明以下情况:

(一)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二)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

(三)法人代表、股权或资本金、资质、主要产品品种及生产能力等变更情况。

③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审查企业自查报告,对公告企业保持准入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每年12月31日前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将监督检查结果和企业自查报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④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对公告企业实行监督检查时,应当记录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由监督检查人员和公告企业代表签字确认。

⑤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公告企业或正在申请公告的企业有不符合规定的,可向各级工业主管部门举报或投诉。

⑥公告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省级主管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报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撤销其准入公告资格。

(一)不能保持准入标准;

(二)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等要求的行为;

(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和污染环境事故;

(四)填报相关材料有弄虚作假行为;

(五)不按生产指令性计划组织生产;

(六)拒不接受监督检查。

被撤销准入公告资格的企业,整改合格后满 1年方可重新提出准入公告申请。

⑦萤石年度生产指令性计划指标优先向公告企业配置。

⑧公告企业若被撤销准入公告资格,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应立即收回其未完成的生产指令性计划指标。

国有大型银行二级分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国有大型银行二级分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知识经济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导,企业需要高效地利用员工与设施资源,才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显得更为重要,它主要关注组织内部人员的管理,更侧重于政策和系统,负责人才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与福利制度等业务,此外,它也关注组织变革与产业关系,保证企业正常发展。然而,由于企业的扩张与人才的稀缺,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改变人力管理流程繁琐且不规范、制度不完善、人力重复工作量大等现状,本文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基本职能(人员配备、培训发展、激励与维护)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规范招聘流程、智能管理员工、及时 监控数据,以期满足企业对具有全局性、及时性、可扩展性、安全性的人力资源 管理系统的需求,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更加高效地管理,突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针对某国有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优化人员配备、培训发展、激励与维护 的智能,从招聘管理、人员管理、数据报表、权限管理与个人管理五个模块完成 功能设计与业务架构设计。 将Web开发技术应用于系统开发,结合银行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业务的特点,充分考虑该系统的性能需求,包括完整性、高效性、实用性、易用性、易维护性 以及易部署性等,选择采用Struts、Spring、Hiberna集合框架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Server,B/S)架构的集中式管理模式、面向服务的架构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J2EE应用框架与XML映射,通过战略管理层、业务管理层与数据库层组成的三层结构设计,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实现。最后进行系统的模块与性能测试,达到系统可支持每天连续10小时左右的操作

勘查行业技术标准汇编

一、固体矿产调查勘查行业标准目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1-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铝土矿、冶金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2-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砂矿(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8-200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3-200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4-2002)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199-200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6-200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07-2002)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磷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9-2002)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0-2002)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1-2002)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2002)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1994)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质矿产钻探岩矿芯管理通则(DZ/T0032-1992)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档案立卷归档规则(DZ/T0222-2004)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0216-2010)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0、1∶10000、1∶50000)(DZ/T0175-1997)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1980年颁布实施) 27、国土资源部发文矿区矿产资源出量规模划分标准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2-1994)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3-1994)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1∶50000和1∶200000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6-1994)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DZ0130.13-1994)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煤层气田开发方案编制规范(DZ/T0249-2010)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报告【免费】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报告 说明:本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报告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引言:实施本系统的公司的背景介绍等 2.项目章程: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项目范围、进度表、预算等 3.系统详细设计说明,包括: 系统功能说明、系统结构说明、DFD图、ER图、操作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详细的数据表(包括主键、外键、数据类型、默认值、取值范围等) 引言 编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详细设计报告》(下称报告),是为了得出对目标系统的精确描述,设计出程序的蓝图,使程序员能够根据此蓝图写出代码。 本《报告》的读者是:参与系统开发的管理人员以及系统设计人员、代码编制人员和系统实施人员。 背景介绍 A公司是一家主营全国VSAT卫星通信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拥有信息产业部颁发的VSAT、ISP、SP和ICP服务许可证。 A公司成立于1994年,经过12年的迅速发展,已经在全国建立了金融、出版、航空机票预定、远程诊断等六个专用子网系统,并建立了八百多个卫星终端站,同时,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数据、图象、话音等通信传输业务。到目前为止,A公司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VSAT通信服务企业之一。 项目章程 1.项目的参与者 该项目是对A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前期主要的项目参与者包括:A公司一名副总经理担任项目经理,A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A公司人力资源部两名副主管,高级系统分析人员2名,系统设计人员2名。 2.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该系统之前,A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较低 系统实施前,A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通过手工完成,只使用了office等基本的办公软件,文档的整理和归档方面完全是存储原始的文本资料。 (2)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公司缺乏统一的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部门的大部分精力仍从事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不具备履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现代人

萤石矿资源上市公司一览

萤石矿资源及上市公司分析(一) 萤石又称氟石,是一种常见的卤化物矿物,它是一种化合物,它的成分为氟化钙,是提取氟的重要矿物。在 紫外线、阴极射线照射下或加热时发出蓝色或紫色萤光,并因此而得名。晶体常呈立方体、八面体或立方体的穿 插双晶,**体呈粒状或块状。浅绿、浅紫或无色透明,有时为玫瑰红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至不透明 。八面体解理完全。摩氏硬度4,比重3.18。 一、萤石矿用途 萤石的用途十分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目前主要用于冶金、化工和建材三大行 业,其次用于轻工、光学、雕刻和国防工业。因此,根据用途要求,目前我国萤石矿产品主要有四大系列品种, 即萤石块矿、萤(氟)石精矿、萤石粉矿和光学、雕刻萤石。 1、冶金工业 萤石具有能降低难熔物质的熔点,促进炉渣流动,使渣和金属

很好分离,在冶炼过程中脱硫、脱磷,增强 金属的可煅性和抗张强度等特点。因此,它作为助熔剂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及铁合金生产、化铁工艺和有色金 属冶炼。冶炼用萤石矿石一般要求氟化钙含量大于65%,并对主要杂质二氧化硅也有一定 的要求,对硫和磷有严格的限制。硫和磷的含量分别不得高于0.3%和0.08%。其产品质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标准GB8216-87《萤石块矿》执行。 2、化学工业 萤石另一重要用途是生产氢氟酸。氢氟酸是通过酸级萤石(氟石精矿)同硫酸在加热炉或罐中反应而产生出来 的,分无水氢氟酸和有水氢氟酸,它们都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和强烈的腐蚀性。它是生 产各种有机和无机氟化物和氟元素的关键原料。 在制铝工业中,氢氟酸用来生产氟化铝、人造冰晶石、氟化钠和氟化镁。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一、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一)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特点 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就是指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一定技能、技术水平和业务熟练程度的银行职工所拥有的能为银行发展作出贡献的能力。 人力资源与货币资本、实物资本都是社会再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但是,人力资源与上述其他资本有明显区别。人力资源来源于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其他资本来源于社会再生产。同时,商业银行又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人力资源的属性与商业银行的特性决定了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具有一下特点。 1.能动性。 2.动态性,又称时态性。 3.智力性,或称可投靠性 4.可积累性。 5.社会性,又称时代性。 (二)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当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100,000多家营业网点和140万员工,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然而构成悖论的是,它们面临来自其他本土银行和外资银行最为迫在眉睫的威胁,尽管在各种软性壁垒和法律法规的保护下,他们将继续主导本土银行市场,但他们最有利可图的客户可能会流向更具有创新能力的同行。 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遍步全国,市场信誉无与伦比,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但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性弊病严重,人浮于事,结构设置重复,非生利资产比重过高。服务质量低下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资银行大量进入中国, 现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机构规模会被迫压缩,银行就业人员的下岗现象也会普遍化。 各类专业人才的组合构成现代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商业银行人才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对人才的需求是:①改革创新的决策型人才;②奋力开拓的经营管理型人才;③面向未来的科技型人才;④熟练精干的实务型人才;⑤适应市场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国有商业银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一)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日前,虽然外资银行与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竞争已相当激烈,但由于外资银行在国内的业务还受到相当的限制,中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并没有真正开始。2007年在WTO规则下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之后,外资银行将摆脱各种经营限

《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

《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暂行)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二○一六年十月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与开发秩序,提高勘查成果质量,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更好地发挥勘查成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对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资源储量分类的原则性意见,在以往我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开发成果利用的基础上,参考类似矿种及兄弟省工作经验,编制《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暂行)(以下简称《暂行技术要求》),可作为该类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评审的暂行依据。对《暂行技术要求》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请及时反馈给省储量评审中心,以便统一修正。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本技术要求起草人:宋锋、尚玉忠、李军、王卫、翟丹丹。 本技术要求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河南省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暂行) 1 范围 《暂行技术要求》规定了普通建筑石料矿产的分类、地质勘查工作要求、资源储量估算等方面的内容。 《暂行技术要求》的地质勘查主要指为了满足矿山开发而进行的地质勘查工作。 《暂行技术要求》适用于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勘查设计编制、资源储量估算、勘查报告编写。可作为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成果验收、评审的依据;还可作为普通建筑石料矿山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 《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10)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矿权评估准则-指导意见CMV13051-200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 18341-2001)

中国萤石的行业情况

一、我国萤石行业概况 萤石又称氟石,是工业上氟元素的主要来源,是世界上二十几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原料之一,许多国家都将萤石视为战略资源加以保护。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出台了包括整顿采矿秩序,将萤石出口纳入配额管理等多项措施,来保护萤石资源。 (一)萤石的主要消费市场 我国萤石矿产品主要有四大系列品种,即萤石块矿、萤(氟)石精矿、萤石粉矿和光学、雕刻萤石。目前主要用于冶金、化工和建材三大行业,其次用于轻工、光学、雕刻和国防工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萤石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图 资料来源:中国萤石网 (二)萤石的可采储量和基础储量 目前世界已探明萤石矿物储量约5亿吨,中国萤石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南非、墨西哥(见表1)。中国萤石矿品位一般在35%~40%;其中≥65%的富矿只有3000万吨,约占保有储量的23.8%;而≥80%的高品位富矿不到1000万吨。 (三)萤石矿床分布 我国现已发现各类萤石矿床、矿点约874处。湖南萤石矿最多,内蒙古、浙江次之,大中型矿床主要集中在湖南柿竹园、湖南桃林、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和浙江湖山(见图2、表2)。 表12008年世界各国和地区萤石可采储量和基础储量资料来源:M INERAL COM M ODITY SUM M ARIES2009 NA表示未统计 图2中国萤石矿床分布图 资料来源:中国萤石网 表2中国主要萤石矿床统计表 资料来源:河南省有色金属网 (四)资源开采现状 1.存在过度开采现象。我国萤石基础储量仅为世界的1/4,可采储量仅为1/10,而产量却高达1/2,资源量和开采量不成比例。 中国萤石的行业情况及发展前景 袁野 (北京中安伟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100022) 【摘要】目前,我国萤石的基础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针对我国新的行业政策,详细了解我国萤石行业的状况是十分必要的。文章结合中国萤石行业的发展情况,对未来的市场进行了预测展望。 【关键词】萤石行业;前景;市场;政策;储量 【中图分类号】F4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10)02-0190-02 【收稿日期】2009-02-12 【作者简介】袁野(1984-),女,吉林长春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硕士,供职于北京中安伟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中央银行、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分析和资本市场等。

江西省赣州市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

江西省赣州市 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规划 (2005—2010年)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政府 2005年9月 正文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萤石资源开发利用形势 (2) 一、社会和经济发展简况 (2) 二、萤石资源基本情况 (3) 三、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4) 四、萤石资源勘查、开采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五、萤石资源需求预测及保证程度分析 (6)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8) 三、2010年规划目标 (9) 四、2015年远景目标 (10) 第四章萤石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11) 一、政府投资的区域性萤石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预查 (11) 二、政府投资的重点萤石矿产资源勘查区及预期成果 (12) 三、重要矿山接替资源勘查 (15)

四、商业性萤石矿产资源勘查 (15) 五、勘查资金来源 (16) 第五章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16) 一、开发利用区域布局 (16) 三、企业规模结构调整 (19) 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 (19) 五、严格矿山准入条件 (20) 六、萤石资源保护 (21) 七、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22) 第六章规划实施保证措施 (23) 附表目录 附表1:赣州市萤石矿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表2:2004年萤石矿山基本情况表 附表3:赣州市萤石精选厂基本情况表 附表4:萤石资源规划开采区基本情况表 附表5:萤石资源规划勘查区、开采区、储备保护区坐标表

附图目录 江西省赣州市萤石矿产规划图(2005-2010) 1:500000

国内外矿石资源分布状况及铁矿选矿现状与趋势

国内外矿石资源分布状况及铁矿选矿现状与趋势 吕鸿 (1.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10) 摘要:铁矿资源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是钢铁工业的命脉。近10多年来,我国铁矿石产量始终居世界第一,从2003年起成为世界进口铁矿石最多的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铁矿选矿技术的进步与革新,特别是我国铁矿资源的主要特点是“贫”“细”“杂”,平均品位低,复杂难选的铁矿石资源所占比例大。近年来,国内矿物加工工作者针对铁矿石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开发了许多先进的选矿技术、工艺、装备和药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Domestic and Foreign Mineral Resources Distribu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Trend of Iron Ore Beneficiation LV Hong (1.College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SUST,Qingdao,Shandong 266510, China) Abstract:Iron ore resource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in our country, and the lifeblood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n recent 10 years, China's iron ore production always the first in the world, starting in 2003 to become the world's most imported iron ore in the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greatly promoted iron ore beneficiati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novation.The key features of the iron ore resources in China are "poor" "fine" "miscellaneous", the average grade is low, complex ore makes the larger proportion of iron ore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the domestic mineral processing worker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ron ore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system's research work, has developed many advanc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ocess, equipment and reagents. 1.1国内外矿石资源状况 1.1.1国内铁矿石资源的特点 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1]。 1.1.2国内铁矿资源的分布 铁矿资源在我国的分布较广并相对集中,在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探明有铁矿资源储量,但是这些铁矿查明资源储量主要集中于辽宁(124.38 亿t),截至2008 年底的查明资源储量,下同)、四川(98.30 亿t)和河北(73.94 亿t),三者合计占全国总量的47.55 %;如果加上安徽、山西、云南、内蒙古、山东、湖北,9 省(区)总计占全国的80 %[2].各省的保有资源储量以辽宁、四川、河北最多,分别为121.47 亿t、99.48 亿t 和72.61 亿t,三者占我国保有资源量的一半;其次为山西、安徽、云南、湖北、内蒙古、山东,其它省份保有资源较少。其中辽宁、河北、内蒙古的保有基础储量多于资源量,表明其工作程度高,开发前景好,其矿石类型主要是沉积变质性和接触交代-热液型,以易选的磁铁矿石为主;而四川、山西、安徽、云南、湖北等省份其保有基础储量少于保有资源量,这与其资源利用率较差有关;四川主要是选冶难于磁铁矿石的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山西的袁家村铁矿选冶难度较大,云南的惠民铁矿也没有被大规模开发利用,湖北的宁乡式沉积型铁矿属难选矿石[3]。 1.1.3国内铁矿资源的分类 国内的含铁矿物种类很多,目前已发现的铁矿物和含铁矿物约300 余种,常见的有170多种.但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工业上有开采利用价值的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钛铁矿、褐铁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原文)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绪论 (1) 1.1 统开发背景 (1)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 第二章系统设计相关原理 (2) 2.1 技术准备 (2) 2.2 JSP (2) 2.3 SQL Server (2) 第三章系统分析 (3) 3.1 需求分析 (3) 3.2 可行性分析 (3) 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 (4) 4.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4) 4.2 数据库规划与设计 (4) 第五章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 5.1 用户登录模块 (5) 5.2 人员管理模块 (5) 5.3 招聘管理模块 (5) 5.4 培训管理模块 (5) 5.5 奖惩管理模块 (6) 5.6 薪金管理模块 (6)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7) 6.1 总结 (7) 6.2 展望 (7)

图表1 (4) 图5-1 用户登录模块流程图. (5)

0第1章序论0 第一章绪论 1.1 统开发背景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及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诸多的企业竞争要素中,人力资源已逐渐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直接地反映为人才战略的竞争。在此背景下,现代企业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更加灵活、快速反应的,具有决策功 能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开发使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1可以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以给企业带 来以下好处: 1)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2)可以优化整个人力资源业务流程; 3)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工作环境。 1 HumanResourceManagementSystem

氟化工上市公司一览(萤石资源概念股)

生产粘土和萤石的上市公司 (2010-05-25 21:42:49) 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2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委采取综合措施对耐火粘土萤石的开采和生产进行控制。通知说,耐火粘土和萤石是可用尽且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近年来,一些企业对耐火粘土、萤石过度开采和生产加工,导致资源保有储量快速下降,环境污染严重。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资源和环境,有必要从矿山开采、生产计划管理、税收、环保、产业准入、出口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缩减耐火粘土、萤石的开采量和生产量。类似淘汰落后产能一样,大型上市公司将从良方面受益该项政策:1、小企业被关停,竞争压力降低;2、萤石价格上涨。以下两个巨化股份、亿利能源值得关注: 巨化股份(600160) 简介:中国最大的氟化工生产基地,位于集聚了全国40%左右萤石资源的"中国氟都"浙江衢州, 萤石(氟化钙CaF2)是氟化工之根本,工业上用萤石和浓硫酸来制造氢氟酸,加热到250摄氏度时,这两种物质便反应生成氟化氢(HF),氢氟酸溶解氧化物能力极强,在电解铝中用作电 解液,而锂电池电解液也是氟化物.巨化股份拥有六氟磷酸锂全套生产技术,并生产六氟磷酸 锂上游原料无水氟化氢, 巨化股份公司网站和巨化股份在浙江衢州统筹的招商引资项目中 都有六氟磷酸锂项目, 锂离子电池的兴旺将拉动上游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的氟化工产业链,巨化股份正迎来巨大机遇.氟化工产业排头兵! 萤石资源全国最丰富,萤石是不可替代,不可再 生的战略性资源, 而氟化工是巨化股份的核心产业,公司现已成为代表中国氟化工先进水平的生产基地, 公司表示要成为国际知名氟化工企业, 加入世界先进氟化工企业行业,与世界 先进氟化工企业同台竞技.巨化股份拥有完善的氟化工产业链, 去年收购了凯圣公司,凯圣公司拥有两条无水氢氟酸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分别为1.2万吨和1.5万吨, 对提高巨化股份无水氢氟酸的自给率有很大帮助.锂电池电解液用六氟磷锂是当今氟化工界的一颗明珠,衢州市" 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要大力研发高纯级氢氟酸,六氟磷酸锂等电子用氟化工产品,巨化股份 拥有先进的氟化工技术和丰富的氟化物原料,生产六氟磷酸锂上游原料无水氟化氢,将成为开发龙头, 是江苏国泰,杉杉股份等锂电池电解液生产厂家的上游行业,前景相当广阔. 亿利能源(600277) 简介:垄断资源闪闪发光:亿利能源,拥有储量丰富的莹石资源,是我国最大的硫化钠系列产品生产企业, 公司同时年产元明粉30万吨,日晒硝25万吨,结晶硝80万砘,工业盐8万吨.亿利科技已从集团手上取得了矿产开采许可证,根据地质部门勘测资料表明,可供公司开采50年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油页岩、石煤、泥炭 报批稿

ICS73.020 D10/19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油页岩、石煤、泥炭Specification for oil shale, stone coal and peat exploration (报批稿) - ××- ××发布××××- ××- ××实施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勘查目的及阶段 (2) 4.1 勘查目的 (2) 4.2 勘查阶段 (2) 5 勘查工作程度 (3) 5.1 勘查控制基本要求 (3) 5.2 普查阶段要求 (5) 5.3 详查阶段要求 (6) 5.4 勘探阶段要求 (8) 6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 (9) 6.1 矿产勘查测量 (9) 6.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10) 6.3 物探工作 (10) 6.4 探矿工程 (10) 6.5 样品的采集及测试 (11) 7 可行性评价 (13) 7.1 概略研究 (13) 7.2 预可行性研究 (13) 7.3 可行性研究 (13) 8 资源储量估算 (14) 8.1 工业指标 (14) 8.2 资源量估算的基本要求 (14) 8.3 储量估算的基本要求 (14) 8.4 资源储量类型确定及估算结果 (14)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勘查类型划分及参考勘查工程间距 (16)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陆相油页岩有机成因类型及典型矿床 (20)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样品的采取及分析测试项目 (22)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矿床的一般工业指标及其共、伴生矿产参考评价指标 (25)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石煤资源量估算的具体要求 (27)

萤石矿资源现状及前景展望

萤石矿资源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工办洪俊华 一、资源现状分析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成矿带,萤石资源十分丰富,全国20多个省区内均有不同规模的萤石矿床。但我国高品位萤石矿比例小,共生矿多,多年开采使得国内萤石富矿日趋减少。 目前世界已探明萤石矿物储量约5亿吨,中国萤石储量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南非、墨西哥,请详见表1-1。 表1-1 2008年世界各国和地区萤石可采储量和基 础储量

资料来源:MINERALCOMMODITYSUMMARIES2009

中国化工信息网2008年12月9日披露,中国萤石矿品位一般在35%-40%;其中≥65%的富矿只有3000万吨,约占保有储量的23.8%;而≥80%的高品位富矿不到1000万吨。现已发现各类萤石矿床、矿点约874处。湖南萤石最多,内蒙古、浙江次之,主要集中在湖南柿竹园、湖南桃林、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和浙江湖山等几大矿床。详情请参见表1-2。 表1-2中国主要萤石矿床统计表 矿区名称累计探明储量(万吨)品位(%) 湖南柿竹园4,589.8 21.74 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1,031.4 53.86 湖南桃林605.7 14.28 浙江湖山451.0 50.00 总计6678 / 资料来源:河南省有色金属网 钢铁和化工两大主要萤石应用行业对萤石的需求都在持续增长,萤石销售价格持续上升。2007年钢铁业消耗萤石85万吨,2008年钢铁业消耗萤石将超过90万吨;近年来,氟化工快速发展,萤石的消耗量快速增长,氟化工行业初级产品氢氟酸的产能已超过60万吨,消耗萤石粉近100万吨。 萤石是我国传统的优势出口资源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每年出口的萤石达到130万吨左右,长期占国际市场半壁江山以上。由于出口量较大,国内萤石为追求产量存在滥采现象,对资源环境破坏极为严重。2008年中国萤石产量32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54.79%,居第1位。 由于长期对萤石资源的无序滥采和大规模出口,我国萤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日益严峻的威胁。 二、国家对萤石战略资源保护的产业政策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概述 为了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XX单位决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希望通过这个系统的实施规范人事档案的管理,规范薪酬体系和薪酬发放的管理,规范人事的调动管理、培训管理和激励管理。并对招聘工作的职位发布、简历、面试、招聘题库、招聘考试、录用等环节加以规范。系统还需提供人事档案的导出和报表功能 ·目的 本文档是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XX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合同基础上编制的。本文档的编写为下阶段的设计、开发提供依据,为项目组成员对需求的详尽理解,以及在开发开发过程中的协同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同时本文档也作为项目评审验收的依据之一。 ·范围 本系统包括:系统管理、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薪酬管理、调动管理、培训管理、激励管理、招聘管理和标准化数据报表八个模块。系统功能为本说明书与附件Demo版界面描述中功能的并集。在上述文件未明确描述的情况下,应能满足合同和相关投标书所描述的功能。 ·术语定义 定义所使用的术语。对于易混淆的客户常用语要有明确规定定义。例如,“用户”是指客户的雇员而非软件的最终购买者等。 ·概述 在这一部分应对影响系统的主要因素进行描述。对于系统的详细功能描述应在下一节进行。在此,应侧重需求的背景并使在下一节所做的叙述易于理解。可包括:现有系统描述、新系统解

决方案描述、产品用途、产品功能、用户特点、局限性、前提和假设等。 Kayang Power HR2000是国内著名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系统开发遵循个性化、开放性、扩展性三大原则;系统应用遵循技术领先、功能完善、操作简便等原则。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业务繁多、随机等特性,系统采用了多层架构,将显示层,逻辑层与数据层分离,非常适合HR的具体业务。 Kayang Power HR2000融合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念和众多知名跨国企业的实践经验,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辅助管理。系统涵盖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包括组织机构、员工事务管理、薪资与福利、考勤管理、招聘管理、培训与发展、绩效评估等,此外,员工自助服务(ES2000),自动邮件(Auto- mail)、语音服务等辅助工具使人力资源管理更简单轻松。 Kayang Power HR2000基于B/S(或C/S)结构的设计,既可运行于协作管理的网络(Intranet或Internet)环境,又可在单机上操作,真正支持移动办公。 ·产品介绍 Kayang Power HR2000 V7企业版为人数较多,业务需求相对复杂的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辅助管理。 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无需安装客户端,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特别适合具有很多分支机构的公司(如证券,银行等)使用。 Kayang Power HR2000构建在独特的可视化应用平台上。开放式的平台允许客户根据自身的业务规则定义所需要的功能,在满足人力资源当前管理要求的同时,又能不断地在平台上自行对业务进行扩充和修改。 1. 灵活性 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多层次的自定义方式: ·数据自定义 根据企业的需要自主定义和修改后台的数据定义和显示格式。 ·审批流程自定义 审批流程的审批人、审批路径、审批条件均可以自定义。 ·业务流程自定义 设定包括薪资计算、招聘、考勤、绩效考核等人事业务在内的业务逻辑与业务流程。 ·窗口自定义 提供多达10余种的窗口模板,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模板。 2.可扩展性 前台应用与后台定义的数据结构无关,系统容易扩充,给人力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带来广阔的扩展空间。系统还支持硬件系统性能升级与数量扩充,通过增加服务器,利用服务器集群间的负载均衡,可以满足并发访问用户数的增长。 3.轻松简便的直观界面 平台管理的界面人性化设计,摆脱复杂的技术术语,使HR用户在前台就可以自己完成操作。

美世:中国建设银行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项目—中国建设银行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美世:中国建设银行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项目—中国建 设银行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2006年2月 中国建设银行 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修订稿) 目录 1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与方法 岗位胜任素质蓝图 4 培训课程分类 16 培训课程体系蓝图 18 管理建议 22 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与方法 企业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通常依据两个基础:一是支持企业经营战略的组织架构下确立的岗位体系所要求的胜任素质模型,二是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中短期战略所要求的核心竞争力。前者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相关,后者与企业随时调整的经营策略相联系。 大多数企业的培训课程体系是依据岗位体系所要求的胜任素质模型建立的。事实上,企业中短期发展战略要求的能力也可通过对岗位任职者的胜任素质要求纳入到岗位胜任素质模型中。因此,中国建设银行的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主要依据岗位序列的胜任素质模型。 美世建议的中国建设银行培训课程蓝图的建设有如下四个步骤: 岗位分析:建立岗位体系,通过岗位分析确定关键岗位序列。

能力建模:对关键岗位序列所要求的胜任素质进行分析,建立各类胜任素质模型。 课程形成:对胜任素质模型进行聚类分析,形成课程和课程等级。 体系建立:通过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逐步形成课程体系。 下面我们将这四个步骤及方法简述如下: 岗位分析 我们在岗位-绩效-薪酬子项目中梳理了建行的组织结构,澄清了部门职责,建立起了岗位体系。通过岗位澄清,明确了岗位对任职者的胜任素质要求。在岗位评估的基础上分析并确定了关键岗位序列。(详见项目成果〈岗位管理办法〉) 能力建模 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建立的具体的步骤和方法见下图所示: 此外,胜任素质模型的开发还有多种方法(见〈中国建设银行关键专业技术岗位培训课程开发方案〉),我们在开发关键专业技术岗位胜任素质模型时主要采用了专家组讨论的方法。课程形成 由胜任素质模型到课程开发,需要对胜任素质模型进行聚类分析,形成课程和课程等级。我们将在下文和《培训项目开发手册中》详述。 体系建立 通过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经过长期的积累,逐步形成课程体系。 岗位胜任素质蓝图 下文中的胜任素质模型及相关解释使用了本项目岗位-绩效-薪酬子项目中的成果。 胜任素质分类原则 美世将胜任素质划分为如下三大类,即核心行为胜任素质、管理与领导胜任素质以及职能与专业胜任素质。这三类素质的定义与示例如下: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 国家标准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 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 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 行业标准 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 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 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 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 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 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 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 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 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 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萤石矿资源分布情况

萤石矿资源分布情况 一、萤石矿资源状况 萤石资源在世界各大洲分布十分普遍。从成矿地质环境来看,环太平洋成矿带的萤石储量最多,约占全球萤石储量一半以上。萤石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蒙古、泰国,北美洲的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等地。非洲的南非、肯尼亚和欧洲的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地也有一定的储量。据1996年《Mineral Cammodity Summaries》报道,1995年世界萤石储量为1.9亿t、储量基础为2.8亿t。 中国是世界上萤石矿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总保有储量CaF2 l.08亿吨,居南非、墨西哥之后,处世界第3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230处,分布于全国25个省(区)。以湖南萤石最多,占全国总储量38.9%;内蒙古、浙江次之,分别占16.7%和16.6%。我国主要萤石矿区有浙江武义,湖南柿竹园、河北江安、江西德安、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贵州大厂等。矿床类型比较齐全,以热液充填型、沉积改造型为主,伟晶岩型等类型不具重要意义。萤石矿主要形成于古生代和中生代,以中生代燕山期为最重要。下图为中国萤石矿资源情况及分布示意图。

二、萤石矿地理分布 我国除上海、天津、西藏、宁夏等省、市、自冶区尚未发现有价值的萤石矿外,其余各省、市、自冶区均有萤石矿分布,现已发现各类萤石矿床、矿点874处(下表)。主要萤石矿床及其储量均分布在我国东部的省、市、自冶区。而大中型萤石矿床又都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华中地区和内蒙古白云鄂博—二连浩特一带。

中国萤石矿分布图 1、东部沿海地区,萤石矿主要产于北东向火山-构造活动带中,北起辽东半岛,经胶东半岛、安徽、浙江、福建,延伸至广东、广西。全长2,000km,宽200km。该范围内已知大型矿床22处,中型矿床28处和众多的小型矿床(点)。如浙江省就有萤石矿床(点)359处,占全国矿床(点)数的41.08%(下表)。 全国各大区萤石矿床、矿点统计表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商业银行为适应形势发展,纷纷在营业网点改造、网点转型和网点管理方面下功夫,不断加大对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倾斜力度。但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和观念的制约和影响,具有政治素质好、熟悉国际惯例、具有战略眼光、市场驾驭能力强的优秀中层经营管理人才缺失,一线网点临柜人员年龄老化、待遇过低及其缺乏培训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仅使营业网点的运营效率受到较大影响,而且使其风险防控出现了较大的缺陷和弱化。在现有人员配备下,在知识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对中小商业银行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面临挑战 1.对中小商业银行新发展的挑战。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中小商业银行原先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优势将丧失。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灵活性的提高也将对中小商业银行产生极大的竞争压力。在新的行业环境下。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还是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因为在新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水平决定了组织能否在竞争中取胜。 2.对业务发展带来的挑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客户的服务需

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存贷业务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中小商业银行也应顺应时势放弃盲目追求规模的发展战略,实施以理财业务为代表,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中间业务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各个银行的发展趋势,然而发展中间业务需要高素质的业务开发人员才能开发出适应客户需求的产品。而中小商业银行在总体上看,其人力资源的存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3.对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带来的挑战。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这意味着越来越多势力强大的外资银行将成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竞争者。要求中小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要求中小商业银行迅速获得有较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员及国际化人才,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尚处在起步阶段,很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都是通过外包的形式获得,银行内部尚没有在风险管理上有较多经验和比较成熟的高素质人才。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拥有的规模业务经营优势,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培育获得较强能力的风险管理人员及国际化人才方面面临着更多的压力。 二、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缺乏统一的与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大多数中小商业银行还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办公室代管实行人事管理职能,造成人力资源管理人士专业性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