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测试题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测试题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测试题

(完整版)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口算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前计算训练题 请老师们结合教学实际从中选择课前练习的数量及题目 第一单元 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第一课时 认识正负数 3.4-1.4= 7.82-7.2= 2.19+9.1= 10.1-0.89= 0.68+0.42= 8.1-5.1= 0.728-0.24= 0.8+0.18= 0.89-0.25= 1-0.98= 0.048+0.52= 5×400= 19.9+11.1= 187÷1000= 1+3.89= 75÷10= 0.96÷0.8= 0.8×7= 1.5×7= 0.081×10= 第二课时 我学会了吗? 1.32×8= 0.7×8= 10.3×2= 5×0.6= 0.9×0.3= 3.5×0.2= 2.01×0= 10×0.05= 0.13×7= 0.21×100= 10.2+0.02= 0.7×4= 0.05×4= 4×0.3= 430-250= 0.17+0.06= 1.02-0.09= 7200÷800= 0.17+0.6= 0.83-0.6= 第二单元 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一课时 分数的意义 0.15+0.7= 670+250= 10.2+0.2= 9.2-6= 8500÷500= 3.2-3.2= 3.7+2.3= 25×100= 3.2-0.32= 2+2.8= 380-290= 0.35+0.5= 0.35+0.63= 3500÷70= 3.1+3= 3.8+0.38= 7500÷250= 3.8+1= 0.95-0.05= 450+780= 第二课时 分数意义(练习课) (1)口算 0.47+0.13= 4.5+4= 4-0.6= 0.95+0.05= 2.5+3.2= 0.74+0.16= 23×100= 9.8-4.8= 480÷40= 0.53÷100= 5.1+2.3= 125×80= 0.078÷10= 0.52+0.4= 70×12= (2)在○里填上“<”、“>”或“=”。 41○51 92○32 5 4○53 41○61 53○83 第三课时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口算 0.25×100= 3.4-2.8= 0.6-0.37= 0.052×10= 10+0.08= 1-0.75= 0.5×1000= 0.82+0.3= 13.5+6.5= 3.05×100= 1.2-0.8= 21.6-1 2.6= 63÷100= 0.83-0.5= 0.76+0.14=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测试题(一)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测试题(一)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 1、 4个51是(____)(____),43里有( )个16 1。 2、孙叔叔每天工作时间大约是8小时,占一天的(____) (____)。 3、把一袋重3千克的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袋糖果的(____)(____),每个小朋友分得(____) (____)千克糖果。 4、 在( )里填最简分数: 4时=( )日 600千克=( )吨 24分=( )时 15时=( )日 150克=( )千克 40分=( )时 5、 50___)((___)21107== (____) 1515(___)53== 6、比较大小: 98( )138 107( )2014 75( )7 6 7、一个三角形,底是10cm ,高是6cm ,底是高的(___)(___),高是底的(___) (___) 8、写出分母是5的所有的真分数( ),分母是5的最小假分数是( ),分母是5的最小带分数是( ) 9、有16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每人分得的铅笔的数量是铅笔总数的( )。 10、 8 32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二、判断题: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能够是0. ( )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 3、假分数一定比1大。 ( ) 4、一堆煤运走了3吨,还剩下4吨,运走的占原来这堆煤的 43 ( ) 5、大于177而小于179的分数只有17 8. ( ) 6、 8 3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6,分数的大小不变。 ( ) 7、两个分数相等,那么这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也相同。 ( ) 8、把7米长的电线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全长的10 7. ( ) 9、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越小。 ( ) 10、 5千克的61和1千克的6 5一样多。 ( ) 三、选择题: 1、分子相同的分数( ) A 、分数单位相同 B 、分数的大小相同 C 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 2、把9 5的分子加上1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A 、加上10 B 、乘2 C 、扩大到原来的3倍 3、如果7x 是假分数,8 x 是真分数,那么( ) A 、x>7 B 、 x<7 C 、 x=7 4、在9a 中,当a ( )时,9 a 是真分数。 A 、小于9 B 、等于9 C 、大于9 5、把一张长方形的纸连续对折3次,展开后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 A 、21 B 、31 C 、61 D 、8 1 6、妈妈买回一篮苹果,小东和小花都吃光了,小东吃了其中的8 3,小花吃了5个,( )吃的多。 A 、小东 B 、小花 C 、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7、一个分数的分子不变,分母除以5,所得的分数( ) A 、扩大到原来的5倍 B 、缩小到原来的5 1 C 、大小不变

(完整版)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基础训练答案

1. 食物到哪里去了 我想研究的问题 2.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3.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哪些? 4.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观察实验 我的体验: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等 我的交流:食物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我的发现: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复杂。 我的猜想: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 我的方案:取两支试管,倒入等量的稀淀粉液,在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一些唾液摇匀。然后向两只试管中滴入同量的碘酒,观察现象。 我的记录: 我的发现:唾液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填一填

1. 食物在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需要的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等,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排出体外。 2.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 3.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大多要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才能变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物质,食物的吸收过程主要在小肠内完成。 5.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有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选一选 1.下列各组食物中都含有淀粉的一组是( C ) A.鱼、白菜、米饭 B.鸡蛋、牛奶、馒头 C.馒头、面条、米饭 2.肝脏分泌的胆汁、胰液都要进入( B ),帮助消化食物。 A.胃 B.小肠 C.大肠 生活中的科学: 食物的消化主要依靠哪两方面的作用? 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2.我们的呼吸

(完整版)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 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体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各有功能,食物按顺序进入消化器官,知道消化器官在人体内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在原有经验的基础图画上,不断补充自己的想法,最后画出比较完整正确的消化过程图。通过三次强而有力的查找资料的指导,能很好的掌握方法。能正确体验胃的蠕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快乐的与同伴合作交流,善于观察信息,完善自我认知。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消耗大量能量,知道我们用什么办法补充能量吗?(食物) 知道食物进入我们人体后要经过哪些地方吗? 学生答,教师重要的记板书(改为已经事先准备好的贴纸: 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口腔腺。胰) 老师:还有补充吗? 他们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学生原有的认知,经过讨论以后的决定,或者还有意见的那有什么办法呢?引入下面) 二、消化系统的认识 老师发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那谁有好办法帮助我们确切知道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路线?

学生:查资料 老师:课堂上,觉得资料比较方便,所以,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资料。(小组长分发资料) 投影2 教师指导,先别忙动手,先明确目标,再快速查阅,抓住重点,圈出关键词。 学生查找。老师:看哪个孩子查的最快最好 2分钟后学生举手示意。 老师:事物进入人体后经过哪些地方,你圈的关键词是? 学生答,教师指导查阅资料的过程。 老师:食物经过依次的顺序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贴出几个关键词: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消化器官。 这些消化器官是孤立的吗?不是,用粉笔加以连接。连起来形成的通道叫做消化道。 老师:同学们发现没有,有几个消化器官中有一些帮助消化的结构,你能找到这些结构并把他们圈出来吗? 老师:板书口腔腺,肝(胆),胰。叫消化腺(教师将贴的字调整顺序) 板书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 消化道和消化腺共同组成消化系统。食物被消化吸收并转化为人体内部的能量就是在整个消化系统中进行的。 三、消化气管位置的认识 老师:现在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整个消化系统,那你知道?这些器官人体的位置?他们又是怎么连接的吗??楼老师这里有一些器官的模型,请你在记录纸上画一画器官在我们人体内的位置和形态?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导入新课。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那么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说的很对,今天这节课就研究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 二、初步认识。⑴、提出问题:我们吃下去的东西,经过了哪些地方?生充分发表意见。出示消化系统挂图,让学生对这图形说一说事物的旅行,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经过哪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和评价。⑵、谁能说说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和评价。 三、深入研究。 同学们知道了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那么回忆一下刚才吃馒头的体会,你们知道是如何被消化的吗?①、学生分小组交流。②、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关于食物如何被消化我们可以用实验来研究一下。你们可以根据桌子上的实验仪器,根据实验报告上的提示做实验。③、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如下实验报告单:提示: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里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过一会,分别往两个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不加入唾液的淀粉液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完后,提问:实验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全班交流。④、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口中有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它分泌

的唾液里有一种促进事物消化的酶,能把它变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把馒头多咀嚼一会,就会觉得有点甜。⑤、下面的消化又是怎样的呢?看课本图画。并全班交流。 四、反思生活,健康生活。 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后,你有什么感想?(分组讨论)教师小结:是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消化系统,原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五、作业拓展。 了解了我们的消化系统以及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之后,老师这里还有两个问题希望同学们课后进一步研究探索。 1、食物被消化后的营养成分又是如何被我们身体个部分吸收的呢? 2、病人在重病期间无法进行饮食时,为了维持生命,他们怎么获得需要的营养的呢?六、板书设计:事物到哪里去了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胰七、教学反思:第2课我们的呼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能力目标: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情感目标: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教学策略:分组讨论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测试题(一)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测试题(二) (时间:8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30和75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2、 一个筐里有90多个苹果,如果4个一盘或者6个一盘,正好分完,这个筐里一共有( )个苹果。 3、分母是10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4、 a 和m 满足式子a=5m 中,a 和m 的最大公因数是( ),a 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 )。 5、 6÷( )= 30(___)=53=( )(填小数) 6、走一段路甲用了43小时,乙用了3 2小时,( )走得快。 7、已知两个加数的和是 97,其中一个加数是52,另一个加数是( ) 8、甲数是32,乙数是9 2,甲乙两数的和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 )。 9、甲=2×3×2×3,乙=2×3×3×5,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10、把0.29、72、0.3、41、3 1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 2、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3、如果a 是b 的倍数,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b 。( ) 4、最简分数一定是真分数。( ) 5、通分后,分数值变大了,约分后,分数值变小了。( ) 6、 63约分后是21,所以63与2 1的分数值相等,分数单位也相同。( ) 7、约分和通分的根据都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 8、通分时,只能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 9、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的个数都是有限的。( ) 10、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把一个分数约分,用分子和分母的( )去约,比较简便。 A 、公因数 B 、最小公倍数 C 、最大公因数 2、 5 b a (a 、 b 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a B 、b C 、ab 3、一桶油用去7 2,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 A 、73 B 、74 C 、7 5 4、分子和分母相差1的分数一定是( )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测试题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测试题(一) (时间:8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是97,其中一个加数是5 2,另一个加数是( )。 2、 a 和m 满足式子a=5m ,则a 和m 的最大公因数是( ),a 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 )。 3、 ( )÷8=43=(___)9=(___) 15=( )(填小数) 4、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乘积是20,这个分数是( )。 5、 48 36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 ),把它化成最简分数是( )。 6、 一个筐里有90多个苹果,如果4个一盘或者6个一盘,正好分完,这个筐里一共有( )个苹果。 7、 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甲数是32,乙数是9 2,甲乙两数的和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 )。 9、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相加的和10,这个最简真分数是( )。 10、甲=2×3×2×3,乙=2×3×3×5,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 2、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 3、如果两个数有倍数关系,那么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小的数。( )

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 ) 5、约分时,分数越约越小;通分时,分数越通越大。( ) 6、 63约分后是21,所以63与2 1的分数值相等,分数单位也相同。( ) 7、约分和通分的根据都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 8、通分时,只能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 9、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公倍数的个数都是有限的。( ) 10、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把一个分数约分,用分子和分母的( )去约,比较简便。 A 、公因数 B 、最小公倍数 C 、最大公因数 2、 5 b a (a 、 b 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a B 、b C 、ab 3、一桶油用去7 2,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 A 、73 B 、74 C 、7 5 4、分子和分母相差1的分数一定是( ) A 、真分数 B 、假分数 C 、最简分数 5、甲、乙、丙、丁四个人以相同的速度从家里出发去学校,结果甲用了0.35小时,乙用了52小时,丙用了20 9小时,丁用了18分钟,他们四人的家离学校最远的是( )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1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 等器官.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 3、人吃下的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等器官.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4, 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 5.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 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6. 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 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8.(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9.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10.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11、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 (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 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 15、 16、瞳孔---光圈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片 17、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侦察)的仪器.利用潜望镜能在(隐蔽)的地方清楚地看到 敌人阵地的情况. 18、潜望镜中的镜子表面是(平)的. 19、制作潜望镜至少需要(2)块平面镜. 20、想看自己脑后的头发.需要(2)面镜子. 21、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研究出很多的“眼睛”供人类使用.例如商场里有(监控器).医院里有(电子胃镜)、(CT扫描仪)等.地震现场有(生命探测仪).道路路口有 (电子监控中心).太空中有(哈勃望远镜). 22、电子胃镜主要由(内镜)、(视频处理器)、(电视监控器)三部分组成. 23、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4、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和适宜的(温度). 25、辣椒播种前5天.应用温度为(52—55摄氏度)的温水浸泡种子.置于室温下(8—12)小时. 26、人们浸泡种子的目的是为了(催芽). 27、在浸泡种子期间.要经常翻动种子.以利(透气).在水分不足时应(淘洗)种子.当 有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8、构造齐全的花由(雄蕊)、(雌蕊)、(花瓣)、(萼片)组成.这样的花叫(完 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29、花开放以后靠美丽的颜色招引昆虫传粉.许多片花瓣组成(花冠).(花萼)和(花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题

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题2015.4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 一、填空: ⒈ 85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是最小的自然数。加上( )这样的分数单位它是最小的质数。 ⒉ 把4米长的电线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根电线的 ( )。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这根电线的( )。其中2份长( )米。 ⒊ 一个苹果重8 5千克。它表示的意思是( ) ⒋( )( )=( )=2030183018-÷ ( ) ==( )365420÷ ⒌ 在12715109465, , , 中,与3 2相等的分数是( )。 6. 写出分子是2的假分数。( ) ⒎ 以最小的合数为分母的最小分数是( )。 ⒏ 以13做分子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 ⒐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 )( ) ( ) ( ) ( )( ) ( ) ( ) ⒑ 在○里填上“>”、“<”或“=”。 115○118 87○97 2○36 65○5 6

⒒ 43米表示1米的( ) ( ),又表示把3米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 ⒓ 1千克的52和2千克的( ) ( )相等。 ⒔ 把2吨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总数的( ) ( ),是( )吨。 14. 一个数由6个一,9个10 1组成,这个数写成分数是( )。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⒈ 要使8a 是假分数,9 a 是真分数,a 应是( )。 ① 10 ② 9 ③ 8 ⒉ 8 3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 ① 加上6 ② 乘以6 ③ 乘以3 ⒊ 把3米长的绳子对折3次,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 ① 83 ② 81 ③ 6 1 4.小红6分钟写了54个毛笔字,平均每分钟写毛笔字总数的( ),5 分钟写毛笔总数的( )。 ① 61 ② 51 ③65 ④54 6 5. 4 32418和这两个分数比较( )。 ① 意义相同 ② 分数单位相同 ③ 大小相同 6. 下列分数比2 1小的是( )。 ①135 ② 158 ③ 2111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⒈ 4米的51和1米的5 4一样长。 ( ) ⒉ 分母是7的假分数有无数个,分子是7的假分数也有无数( ) ⒊ 853的分数单位是8 5。 ( ) ⒋ 真分数的分子一定比分母小。 ( )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全册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全册 第一单元 1、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器官. 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3、食物在(胃里)被分解.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 4.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 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5.如何保护消化器官: 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 烈运动。 6.血液把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把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 泄器官排出体外。 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 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8.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有左心房、右 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4个腔。 9.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0. 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人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 管流回心脏。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1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2、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人脑不同区域掌握不同功能.通常把脑分成: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 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近视镜是凹面镜。 15、太阳灶是利用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 16、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成倒立放大的像;(近大离我们看的物体-蜡烛近)当凸透镜距 纸屏近距蜡烛远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远小) 17、⑴眼睛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包括: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四部分。 ⑵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像.与视网膜连接的视 神经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 ⑶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能看见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能力强.远近都能看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一)测试题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加减法(一)测试题 一、细心考虑,认真填写。 1、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是()。 2、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是28,这个分数可能是()。 3、a÷b=7,a 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15=() 0.08=() 0.25=() 5、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4/5=()1/20=()54/100=() 6、15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7、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6,它有()个因数。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5,它 有()个因数。 8、用最简分数填空: 2吨450千克=()吨 500平方米=()公顷 90平方米=()平方分米 1时25分=()时 二、谁是谁非我来判。(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0.68化成最简分数是34/50.() 2、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大。() 3、两个分数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大。() 4、所有非0的自然数的公因数是1. () 5、8的倍数都是2和4的公倍数。() 6、两个数的公倍数有无限个,公因数也有无限个。()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分数中,与众不同的一个是()。 A 33/99 B 4/12 C 3/15 D 35/105 2、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一定()。 A 没有公因数 B只有公因数1 C都是质数 3、15和21的公因数有()个。 A. 1 B. 2 C 3 D 无数 4、两个相邻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72,这两个自然数的和是()。 A 72 B15 C 16 D17 5、自然数甲除自然数乙,商是9,那么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 A甲数 B 乙数 C 9 6、18÷6=3,18是6的() A 公倍数 B 倍数 C 最小公倍数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求下列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6和64 18和30 48和56 21和51 2、把下列分数先化成最简分数,能化成带分数的化成带分数。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练习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试题 一、填一填。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厘米=( )分米 90千克=( 45秒=( )分 80050平方米=( )公顷( )平方米 36 时=( )日 3、6升=( )升( )毫升 4 4小时= ( )分 2、87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 有这样的( )份;也表示 把( )平均分成( )份 ( )份是多少。 3、一个 两位数既是5的倍数 也是3的倍数 而且是偶数 这个数最 小是( ) 最大是( )。 4、超市盈利46万元记作+46万元 亏损23万元应记作( )。 5、在8、-5、 6、0、-0 02、+0 17中 正数有( ) 负数有( )。 6、分数单位是81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7、把52的分子乘3 要想使分数大小不变 分母应 ( )。 8、(1 )÷10=5 3=() 9 =12÷( ) =( )(填小数) 9、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4段 每段的长度是全长的()() 每段长()()米 10、一个长方体 长、宽、高分别是8 cm 、5 cm 和4 cm 从中截去一 个最大的正方体后 剩下的体积是( 11、7 5的分数单位是( ) 再加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 dm 它的表面积是( ) 体

积是用15、棱长是1cm 的 正方体 拼成一个长4cm 、宽3cm 、高2cm 的长方体。 (1)需要( )块小正方体;(2)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 ) cm 2 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1、把三个饼平均分成5份 每份是15个。 ( ) 2、49的分母加12 要使分数大小不变 分子也应加12。( ) 3、小明说 他家冰箱的体积和容积一样大。 ( ) 4、因为21=42 所以21和4 2的分数单位相同。( ) 5、4千克的51和1千克的5 4一样大。( ) 6、真分数一定比1小 假分数一定比1大。 ( ) 7、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 它的表面积和体积一样大。 ( ) 8、一个分数 分子扩大4倍 分母缩小4倍 分数的大小不变。 ( ) 9、一根绳子连续对折4次 每段是全长的 8 1。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8 3的分母增加8 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子应该(B ;; C ) A 、增加8 B 、乘3 C 、增加3 2、与72 相等的分数(C )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身体内部的秘密 1 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材简析 食物是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本课是指导学生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本课以生活中学生感受真切的吃馒头的实例切入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猜想、假设、推理、实验等认识身体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让学生及动手又动脑,开始对身体内部结构的认识活动,了解消化器官,进一步收集资料了解消化的意义和过程。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解释;在学习中学会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2.引导学生利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试验,学习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学会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乐于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4.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进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人体消化系统各个器官、消化过程的认识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关于人体消化系统各个方面的资料,实验工具:烧杯、温水、试管、滴管、淀粉糊、碘酒、关于食物消化、卫生保健等方面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了解家人的饮食情况和饮食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堂检测 说一说为什么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路线。课后反思

2 我们的呼吸 教材简析 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课本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了解呼吸的过程,理解呼吸的意义,同时通过猜想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呼吸器官的组成和功能,进而讨论保护呼吸器官的内容。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解释;在学习中学会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2.引导学生利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试验,学习二氧化碳简单性质的观察实验,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学会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4.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二氧化碳的检测实验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人体呼吸系统各个器官、呼吸过程的认识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关于人体呼吸系统各个方面的资料,实验工具:集气瓶、火柴、生石灰水、水槽、吸管。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了解关于呼吸器官的资料、气球。 课时安排

最新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全册教材在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教材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成果为基础,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本教材由众多数学家、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学科专家、特级教师、教研员及一线骨干教师编写,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 三、教学总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1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能力目标: 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情感目标: 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科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 教学策略:师生共同分析资料,通过交流合作掌握本课。 教学准备:消化系统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那么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说的 很对,今天这节课就研究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 二、初步认识。 ⑴、提出问题:我们吃下去的东西,经过了哪些地方? 生充分发表意见。 出示消化系统挂图,让学生对这图形说一说事物的旅行,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 后经过哪里?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和评价。 ⑵、谁能说说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和评价。 三、深入研究。 同学们知道了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那么回忆一下刚才吃馒头的体会,你们知 道是如何被消化的吗? ①、学生分小组交流。 ②、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关于食物如何被消化我们可以用实验来 研究一下。你们可以根据桌子上的实验仪器,根据实验报告上的提示做实验。 ③、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如下实验报告单: 提示: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里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 班交流。

④、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口中有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它分泌的唾液里有一种促进事物消 化的酶,能把它变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把馒头多咀嚼一会,就会觉得有点甜。 ⑤、下面的消化又是怎样的呢?看课本图画。并全班交流。 四、反思生活,健康生活。 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后,你有什么感想?(分组讨论) 教师小结:是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消化系统,原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五、作业拓展。 了解了我们的消化系统以及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之后,老师这里还有两个问题希望同学 们课后进一步研究探索。 1、食物被消化后的营养成分又是如何被我们身体个部分吸收的呢? 2、病人在重病期间无法进行饮食时,为了维持生命,他们怎么获得需要的营养的呢? 六、板书设计: 事物到哪里去了 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胰 七、教学反思: 第2课我们的呼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能力目标: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 简单的观察实验。 情感目标: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 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教学策略: 分组讨论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理解呼吸的意义。并通过查阅资料、测量肺活量等实践 活动,讨论了解呼吸系统传染病、呼吸系统保健等与呼吸有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呼吸系统挂图,水槽、石灰水、集气瓶、橡皮塞、玻璃管、火柴、气球、软尺、肺活量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呼吸,那么我们是怎样呼吸的呢?(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说的很对,今天 这节课就研究我们的呼吸。 板书课题:我们的呼吸 二、创设情景。 和同学们共同玩一个憋气的游戏或进行一个憋气的比赛,让学生亲自体验呼吸的重要性,深刻体会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提出问题:“人为什么离不开呼吸”?“人体吸进和呼 出的气体相同吗?” (学生进行猜测、讨论和交流) 三、探究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1、先让学生猜测。 2、看教课书上的提示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3、实验设计完毕,组织学生交流设计方案,让学生相互评价,弥补设计中的不足,更 好的为实验探究作准备。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人吃下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食物要经过(口腔)、(食道)、(胃)、(肝)、(胆)、(胰)、(小肠)、(大肠)、(直肠)等消化器官,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2、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肠液)等。 3、食物在(胃里)被分解,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 4.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馒头嚼的时间长了,感觉有甜味。 5.如何保护消化器官:不挑食,定时定量,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不是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6.血液把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在人体内(作用),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有把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7. 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燃烧的蜡烛熄灭。 8.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共4个腔。 9.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10. 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人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一次心跳。 1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 12、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人脑不同区域掌握不同功能,通常把脑分成: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13、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3部分构成。 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成为凸透镜。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凸透镜),近视镜是凹面镜。 15、太阳灶是利用了凸透镜的(聚光)作用。 16、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成倒立放大的像;(近大离我们看的物体-蜡烛近)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远小)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9-12页,分数的意义 教材简析: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后面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基础。这一课时后,学生将对分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一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 2、能用分数表达与交流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4、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 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单位“1”的理解和分数意义的概括。 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珠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科技活动吗?你们参加过哪些科技活动?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同学们在学校科技周上的活动。(出示教学挂图或者是课件)师:通过观察你们了解到了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 一、自主探索 师:通过观察,你们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生:每个同学分的多少只船模?

生:每个同学的船模是总数的几分之几? 师:学生们的问题提得真棒!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下:同学们分得的船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同学们把自己面前的学具拿出来摆一摆,小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好不好?咱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摆的好。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拿出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并且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适时引领:把5只船模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1份占这个整体的1/5。 教师小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明白了,把5只船模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的船模数占船模总数的1/5。 师:2只船模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3只呢?4/5表示什么意思,里面有几个1/5? 结合4/5,说一说它所表示的意思,进一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二、主动构建 师:我们在一起看一下第二图,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或用图示画一画,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并操作学具。 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出现1/2、2/4两个答案。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辩析、补充,得出结论。教师适时引领: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说是占这个整体的1/2呢? 通过摆模型得到第一问题的结论:把4架飞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1/2。 课件演示将4架飞机平均分的过程,并板书结论。 学生自己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再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并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全班交流时,适时点拨:“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占总数的1/3呢?”,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二小队是把6架飞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组放飞,也就是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2架)就是二小队飞机总数的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