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

内江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
内江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

内江市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规划目的和必要性

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肉品消费安全,社会高度关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我市在加快发展畜禽产业的同时,持续加大对畜禽屠宰行业的监管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市畜禽屠宰市场仍存在不少问题,监管工作也面临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屠宰场点数量偏多、经营规模较小,部分屠宰场点条件较差,存在肉食品质量安全隐患。

2016-2020年全市畜禽屠宰行业要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围绕农业部确定的2015年畜禽屠宰行业管理五大重点工作即推进市县畜禽屠宰监管职责调整,加快屠宰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畜禽屠宰监督执法,稳步推进畜禽屠宰行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畜禽屠宰行业管理能力,紧扣促进畜禽产业健康发展、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坚持属地管理、政府主导、科学规划、依法监管的原则,按照工厂化屠宰、品牌化经营、冷链化流通、冰鲜化上市、一体化管理的思路,深入开展生猪屠宰行业清理整顿,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促进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构建科学、高效、系统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肉品消费

安全。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为内江市行政管辖区域,包括5个县(区)和1个开发区,即市中区、东兴区、威远县、资中县、隆昌县和内江经开区。截至2015年底,全市总面积5386平方公里,108个乡镇,13个街道办事处,1673个行政村,281个社区。全市总人口430万。涉及动物种类有各种家畜、家禽及部分野生动物,以生猪、牛、羊和小禽畜为主。全市辖区内所有畜禽定点屠宰厂(场、点)的发展适合本规划。

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三、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1号)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

(三)《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5号)

(四)《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商务部令第13号)

(五)《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

(六)《内江市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七)《内江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制规划(2010-2020年)》

第二章发展现状

一、内江市畜禽屠宰行业现状

(一)畜禽屠宰场数量。

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有畜禽屠宰场(厂、点)118个,其中生猪屠宰场106个(含已经停产的8个),牛屠宰场(厂、点)4个,羊屠宰场(厂、点)8个,无禽类屠宰场。在生产的98个生猪屠宰场(厂、点)中,猪、羊混宰的1个,猪、牛混宰的2个,猪、牛、羊混宰的1个。

(二)取得定点屠宰资格情况。

全市106个生猪屠宰场中,取得《定点屠宰许可证》的59个,持证率55%。通过商务部门生猪定点屠宰场(厂、点)清理整顿,升级达标的59个,其中,大型屠宰场有5个,中小型屠宰场有54个。

牛、羊、禽类屠宰场(厂、点)没有实行定点屠宰管理,无《定点屠宰许可证》。(表一)

(三)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情况。

全市106 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厂、点)中,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79 个,持证率74%,牛、羊、禽屠宰场中只有 1 个牛屠宰场持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表二)

(四)定点屠宰场经营权拍卖情况。

市中区、东兴区、内江经开区和资中县对大部分生猪屠宰经营权进行了拍卖。其中:

1.市中区除位于城区的众源牲畜屠宰中心、福润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外,其余11个屠宰场均进行了经营权拍卖,期限均为20年,将在2025年至2026年期间陆续到期。

2.东兴区除高梁镇屠宰场、富溪乡屠宰场、白合镇屠宰场和内江市聚鑫肉类食品有限公司4家企业外,其余14个屠宰场均进行了经营权拍卖,期限均为20年,将在2025年

至2029年期间陆续到期。

3.内江经开区1个屠宰场均进行了经营权拍卖,期限均为20年,将在2025年7月到期。

4.资中县除福元食品有限公司、罗泉镇屠宰场、高楼镇屠宰场外,其余32个屠宰场均进行了经营权拍卖,期限为20-30年不等,将在2024-2036年期间陆续到期。

(五)设施设备情况。

1.圈舍情况。所有屠宰场所均有待宰圈,有部分屠宰场没有患病动物隔离圈,除大型肉类加工企业或城区屠宰中心外,大部分屠宰场圈舍面积在60m2以下,个别的甚至只有10m2左右。

2.屠宰车间情况。大部分屠宰场(厂、点)屠宰车间面积在120m2以下,个别屠宰场不到30m2,大部分无独立的急宰间,有独立急宰间的屠宰企业只有44 个;绝大多数屠宰企业车间、地面、墙壁、天棚不耐腐蚀,易吸潮,不易清洗,屠宰生产区的采光普遍不足;绝大部分屠宰车间没有独立的入口,没有专门的人员更衣消毒室。

3.屠宰机械化情况。在生猪屠宰环节,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只有1个,半机械化生产的有20个,手工生产的有77个,机械化程度严重偏低。

4.消毒及无害化处理设备情况。全市所有定点屠宰企业均有消毒喷雾器,实行定期消毒,绝大部分屠宰场动物进口和动物产品出口通道没有分设。建设专用污水污物处理设施的屠宰企业有59个,占总数的54.1%。绝大多数企业没有

专业的病害动物或动物产品封装式的运载工具,在场内运输病害动物或产品存在安全风险。使用专业焚烧炉对病害动物或动物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有22个,使用小型锅炉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有52个。

5.定点屠宰场选址情况。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乡镇生猪定点屠宰场选址在当地农贸市场内或其附近,噪音、污水污物、扰民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六)品质检验工作开展情况。

1.品质检验人员情况。全市106 个正常经营的生猪定点屠宰场(厂、点)中,有52个屠宰场(厂、点)设有品质检验员117名,取得《品质检验人员资格证书》的62 人,很多都没有资格证书。其余54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厂、点)未配备品质检验人员。牛羊屠宰场均未设立品质检验人员。(表三)

2.品质检验工作开展情况。全市大多数生猪定点屠宰场(厂、点)虽然设立有品质检验人员,但很多屠宰场是用业

主或管理人员充数,基本上没有实际开展品质检验工作,“品质检验印章”和《品质检验合格证》也没有做到专人使用,随意性大,很不规范。

(七)屠宰经营情况。

1.屠宰量。全市所有屠宰场(厂、点)设计年屠宰量406.46万头,实际屠宰量143.76万头,占35.37%。

2.经营模式。屠宰企业经营有自宰、代宰、自宰代宰混合三种模式,绝大部分是代宰加工。在正常生产的106家生猪定点屠宰场(厂、点)中,自宰的有3家,代宰加工的有97家,自宰代宰混合的有6家。

3.代宰收费。物价部门对部分县(区)生猪定点屠宰场(厂、点)核定了代宰收费指导标准,代宰收费标准每头从二十几元到五十几元不等;部分代宰业主收取代宰费后,还无偿或部分有偿回收了小肠、猪毛、猪血、黄喉、膀胱等副产物。

二、内江市畜禽屠宰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不健全,人员经费不足。屠宰监管职能调整后,农业部加挂了畜禽屠宰管理办公室牌子,但我市目前还没有建立机构、落实人员,熟悉屠宰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各地普遍存在缺人员、少手段、无经费等现象,困难多,压力大。

(二)产能过剩,形成恶性竞争。据统计,全市106家屠宰场(厂、点)设计年屠宰量406.46万头,实际屠宰量143.76万头,占35.37%。其中,屠宰生猪1万头以上的有

21家,共屠宰112.2万头,占设计年屠宰量的27.6%;年屠宰生猪0.3万头以下的有37家,共屠宰5.95万头,占设计年屠宰量的1.46%;其余48家年屠宰量均不足0.1万头,停产8家。屠宰产能严重过剩,企业迫于生存压力,极易形成恶性竞争。

另外,个别生猪定点屠宰场(厂、点)由于历史原因,在屠宰环节和销售环节之间,存在中间商收费现象,造成价格大战,形成恶性竞争。

(三)拍卖屠宰经营权,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我市有四个县(区)(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内江经开区)于2005年前后,进行了生猪屠宰经营权的拍卖,是全省唯一拍卖了生猪屠宰经营权的市。竞拍到生猪屠宰经营权的企业,就拥有了当地屠宰生猪的唯一资格,也同时拥有当地猪肉销售的市场资源,外地动物产品进入当地市场,就会受到当地企业的强烈抵制,极易造成行业垄断,影响社会稳定。

(四)企业主体责任模糊,落实不到位。动物屠宰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做好动物卫生管理工作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但因多年形成的习惯,多数企业还认为动物卫生管理是畜牧部门的事情,动物卫生管理主体责任意识模糊,没有认真按《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规定落实相关责任,比如入场动物的检查、屠宰环节的品质检验、“瘦肉精”的自检、出场动物产品的登记等均没有认真落实到位。

1.品质检验人员少、到位差。企业品质检验人员资质已经多年没有审核,且人员严重不足,多数企业在各环节的品

质检验工作基本没有开展,品质检验形同虚设,甚至还有部分企业因产能严重过剩,不能维持正常经营,更没有资金投入开展“瘦肉精”自检工作。

2.对产品质量重视不够。因品质检验人员严重不足,不能保证品质检验工作的正常开展,多数企业负责人对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不够重视,加上生产规模小,根本不能开展同步品质检验,特别是小型屠宰企业,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3.废弃物及检出物无害化处置不规范。在生产线上修割的碎皮、脂肪、碎肉、筋膜、有害腺体、黑干肉等物质,与官方兽医检出的病害动物或动物产品不同,检疫的病害动物或动物产品有明确规定,必须在官方兽医监督下无害化处理,但对修割的废弃物的处理则是企业行为,因品质检验人员的缺失,是否处理或处理是否规范脱离了官方兽医的监管。

(五)行业准入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屠宰经营行为难以规范。按照《四川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屠宰场点设置规划(2010-2015年)》规定,到2015年各市(州)政府所在地主城区原则上要少于2个;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原则上设置1个,能保证市场供应的地方可不再设屠宰厂(场)。但我市目前生猪屠宰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和设备较落后,小型屠宰企业质量难以保证,对肉类食品安全造成隐患,屠宰经营行为难以规范。

(六)监管难度大。除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和城区屠宰中

心等少数企业外,多数企业特别是乡镇屠宰场动物防疫条件和屠宰场所条件均不同程度达不到法律法规要求,即使经过多次整改仍达不到要求,但企业以购买了经营权,必须屠宰为由,消极拖延甚至拒不整改,这类情况普遍存在,依法取缔十分困难,监管难度巨大。屠宰检疫监管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并且工作时间大多数是在晚上,屠宰检疫和品质检验均容易出现空白。

(七)信息落后。在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市屠宰场所在屠宰、检疫、检验、销售各关键控制点建设全程监控网络,建立肉类食品安全监测系统和安全追溯机制,实现可追溯管理的信息化监管工作上,基本上还没有起步。

三、内江市畜禽屠宰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逐年完善和加强。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1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06号)、《农业部关于做好畜禽屠宰职责调整过渡期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医发〔2014〕1号)以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畜禽屠宰行业管理视频会议的要求,我市已于2015年6月全面完成畜禽屠宰监督管理职能划转,拟于2016年底前完成机构设置,编制补充,完善设施设备等工作。

(二)全市畜禽屠宰企业资质清理工作有序推进。

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的要求,全覆盖开展全市畜禽屠宰企业资质的清理整顿工作。对全市畜禽屠宰企业的场所、设施设备、企业法人、单位名称、停业、歇业等定点屠宰条件和动物防疫条件重新进行审核。拟于2016年底完成。

(三)全市畜禽屠宰企业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委印发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09〕701号)要求,全面推进全市畜禽定点屠宰企业诚信责任体系建设,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

(四)全市畜禽屠宰企业管理机制逐步形成。

1.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进入市场销售和宾馆、饭店、集体伙食单位的肉品,必须是定点屠宰场(厂)生产,经检疫检验合格的产品,必须具备官方兽医签发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加盖的“动物检疫验讫印章”,必须同时具备品质检验员签发的《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食药监部门严把肉品入市关,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畅通经营主渠道,建立了畜产品市场准入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开展部门联合执法,规范肉品经营行为。农业(畜牧)、食药监、工商、公安、新闻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动响应,开展严厉打击私屠乱宰、垄断经营等联合整治行动,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加大案件查办和惩处力度,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曝

光有关案件,营造了打假维权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规范了畜产品经营行为。

(五)即将建成全市屠宰管理监控信息平台。

1.全市屠宰管理监控信息平台正在建设。利用网络通信、二维条码、智能识读设备、智能卡、热敏打印机、数据库等技术设备,把动物屠宰管理、动物检疫、畜产品加工的各个环节贯穿起来,全程记录并跟踪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主要业务数据,实现从动物入场检疫、准宰、屠宰、分割、成品检疫、产品销售、数据统计、数据上传、溯源查询的“一体化”全程监督追溯管理。

2.拟建设全市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基础数据库。“内江市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办公室”确定专人,并建立“内江市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基础数据库”,包括企业名称、法人代码、地址、定点屠宰资质、动物防疫条件、经营范围、屠宰能力、品质检验员数量和资质等基础数据,纳入全市屠宰管理监控信息平台动态管理,适时更新。

第三章规划思路

一、指导思想

按照以人为本、优化布局、减控总量、升级改造、规范经营的总体思路,全力推动屠宰行业布局调整和结构优化,增强产业集中度,提高定点屠宰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提升猪肉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对规模化养殖的带动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畜产品的消费需

求。

二、基本原则

(一)减控总量、优化布局。

综合考虑城镇建设规划、生猪养殖规模、屠宰加工能力、市场消费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多种因素,统一规划和布局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屠宰场点。加大整合力度,严格控制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屠宰场点总量。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遏制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二)技术进步、发展创新。

严格执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条件和标准,加快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技术改造步伐,提升加工机械化和管理规范化水平,完善猪源质量控制、屠宰加工、检验检疫、无害化处理、流通追溯和商品配送等基本功能,强化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经营者依法经营、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

(三)多元投资、市场运作。

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公平竞争的方式,支持与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投资建设、兼并重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

三、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规划,全市逐步建立起与生猪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相适应、布局合理、屠宰设施设备先进、有序流通的行业布局,确保市场正常供应和肉品消费安全。具体目标如下:

(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严格控制总量,优化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生猪屠宰行业适度集中。在全市逐步构建以跨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为核心、以区域性标准化屠宰厂(场)为重点、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小型屠宰场点为补充的生猪屠宰加工产业体系。到2020年,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数量由2015年的106家减控到60家以内,其中大型屠宰厂(场)10家以内,中小型屠宰厂(场)50家以内。

(二)提高屠宰技术水平和屠宰能力。

鼓励大中型屠宰企业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实现全机械化屠宰,建设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小型屠宰场点实现半机械化屠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到2020年末,全市机械化、半机械化屠宰率达到100%。

(三)发展肉品冷链建设和品牌化经营。

大力发展冷链流通,建设冷链生产、仓储及配送设施,提高分割肉和冷鲜肉市场占有率。小型屠宰场(点)配备与流通范围相适应的运输工具。进一步推进屠宰行业品牌化建设,培育我市肉类名优品牌,发展肉品深加工,确保生猪副产品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屠宰企业竞争力和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

(四)改变生猪屠宰经营模式。

采用现代经营方式,逐步取消“代宰制”,实行自营屠宰、肉品检验、配送服务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延长产业链。鼓励屠宰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扩大协

议养殖或自养生猪规模。改变现行的零售商垄断市场的肉品流通模式,探索建立肉品电商平台。不断完善“批发、零售、配送、直供”四种肉品流通渠道。

(五)猪肉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是建立内江市肉类流通追溯体系,实现肉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二是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分级管理,屠宰企业严格执行生猪进厂查验、宰前宰后检疫、肉品品质检验、肉品进销台帐管理、病害生猪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肉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制度,大型屠宰企业推行IS09000、ISO22000和HACCP体系认证,全面提升肉品生产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基层执法监管能力明显增强,私屠滥宰以及制售病害肉、注水肉的现象明显减少,猪肉市场流通环境得到净化。四是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建立内江市屠宰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

(六)加强牛羊禽屠宰规范化管理。

进一步加强牛定点屠宰规范管理,逐步实行牛的机械化定点屠宰;根据我市畜牧业资源和消费需求,积极推进羊的定点屠宰,提高牛、羊肉品质量,丰富市场肉类产品。逐步实施家禽定点屠宰。

第四章规划布局

一、规划布点控制要求

(一)屠宰厂(场、点)总量控制。

到2020年,全市各县(区)大型生猪定点屠宰场数量控制在10家以内。小型生猪定点屠宰点在现有98家的基础

上,减少至50家以下;大型标准化牛、羊、禽屠宰场各设置5家,乡镇小型牛、羊屠宰点各控制在20家以下。

(二)屠宰厂(场、点)选址和设立的要求(包括新建、改建、扩建)。

1.符合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要求。

2.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GB50317-2009)、《肉类联合加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78-2000)、《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GB12694-1990)、《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GB/T17237-2008)和《生猪屠宰良好操作规范》(GB/T19479-2004)等相关标准要求。

3.符合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和内江市政府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的有关要求。

4.项目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确定具体屠宰厂(场、点)项目选址时,应先行向环保部门咨询相关意见,以便环保部门的早期介入和尽量减少因项目选址而带来的潜在环境问题。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关内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项目建设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项目建设的合理性。项目要设置卫生防护距离,以保证周边环境敏感点的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要求,屠宰厂(场、点)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有项目环评提出并以环保部门批复为准。

5.符合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等要求。

二、行业资源整合和空间布局

对全市生猪屠宰进行整合,减控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点)总量。合理规划布局,鼓励新建牛、羊定点屠宰场。

(一)资源整合的条件要求。

1.市、县(区)城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点)数量不增加,新建牛、羊、禽屠宰场选址应在以原有牛、羊屠宰场为中心的半径20公里以外的区域。

2.能够通过城区畜禽屠宰场配送保障肉品供应的乡镇不设畜禽屠宰场,对原有乡镇畜禽屠宰场进行撤并或关闭。

3. 对一个乡镇范围内相距不足15公里且交通便利的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同一种畜禽屠宰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淘汰整合。

4.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和动物防疫条件的畜禽屠宰场进行关闭或迁址。

5.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关闭部分小型生猪屠宰点。

6.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前提下,鼓励新建大型标准化建牛、羊、禽定点屠宰场。

(二)资源的具体整合和空间布局。

到2020年,我市畜禽屠宰厂(场、点)的具体整合和空间布局如下:

1.中心城区(包括市中区、东兴区和内江经开区城区)。

(1)根据市政府城市规划,市中区可与内江经开区协商,合理选址,规划建设1家大型屠宰加工企业。

(2)“三区”生猪定点屠宰场数量不增加,维持在2家以内。新建牛、羊大型标准化屠宰场各2家,关闭原有不符合

动物防疫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牛、羊屠宰场、点。新建禽类大型标准化屠宰场2家,关闭原有的禽类屠宰点,逐步将市场内禽类集中屠宰点整合至大型标准化屠宰场。

2.县城区。

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城区:大型生猪定点屠宰场原则上控制在1家以内,原有超过1家的应逐步整合,减少数量。新建牛、羊大型标准化屠宰场各1家,原有牛、羊屠宰场、点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应关闭。鼓励新建禽大型标准化屠宰场,逐步关闭原有的禽类屠宰点,将市场内禽类集中屠宰点整合至大型标准化屠宰场。

3.乡镇。

(1)根据经营权拍卖的情况,在统一规划和保证供应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条件差、设备落后、亏损严重的乡镇生猪定点屠宰点进行关闭、迁址或整合,在个别经济发展好、城镇人口多、带动作用强的乡镇,可规划建设大型生猪定点屠宰场,具体规划由各县(区)报批。(2)城区大型标准化牛、羊、禽屠宰场建成后,在以屠宰场为中心的半径15公里以内能通过配送保障肉品供应的乡镇,不设牛、羊、禽屠宰点,原有屠宰点应关闭。其余乡镇应根据统一规划设置牛、羊屠宰点,全市乡镇牛、羊屠宰点各设置不超过20个,具体分配为:市中区3个,东兴区4个,资中县6个,威远县4个,隆昌县3个,每个屠宰点应保证半径15公里内的牛、羊肉供应。禽类统一在乡镇市场内的集中屠宰点进行屠宰,不再另设禽类屠宰点。

第五章重点建设项目

一、生猪屠宰企业

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组建肉类屠宰大型企业,要求建设成为现代化肉类屠宰加工企业,屠宰厂房布局合理,设施齐全,设备和工艺技术先进,具备猪产品检测能力,建设规模和产能要求达到或超过市区的实际供应需求,通过ISO9000、ISO22000和HACCP的认证,实现信息化管理,污水处理达到国家环保规定的排放标准,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运输工具,建有分割、冷加工的设施,开展猪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实行自营屠宰,屠宰的生猪至少30%以上来自自养或挂钩的养殖场(户)、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和生猪屠宰技术工人持证上岗。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采用“厂场挂钩”、订单生产以及建设生猪养殖基地等方式,扩大协议养殖或自养生猪规模;支持屠宰加工、肉类配送企业发展肉品分割配送中心,配置冷链设施,创建鲜肉品牌,扩张品牌肉连锁销售网络。

二、县级家禽屠宰企业

鼓励支持先进的家禽屠宰加工企业以多种方式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低成本扩张。要重点加大城市及其周边小型家禽屠宰点的整合力度,通过多种方式,促进集中合并。积极支持、引导撤并的小型家禽屠宰场点融入大型家禽屠宰企业的生产、加工、配送和销售等供应链管理体系,转为其

购销网点和分割配送点,妥善解决当地家禽的收购和肉品供应问题。

三、畜禽产品批发中心

在市中区或东兴区建设一个专营畜禽产品的批发中心,屠宰企业进场批发畜禽产品,肉类零售商和用肉单位进场选购畜禽产品。

四、内江市肉类流通追溯体系

建设肉类流通追溯体系,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法规标准为依据,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为基础,以建设追溯管理平台为核心,以生猪屠宰环节、批发环节、零售环节、消费环节及“产销对接”核心企业追溯子系统为支撑,以追溯信息链条完整性管理为重点,实现经营主体管理、流通信息汇总、数据统计分析、应急事件处置、信息查询服务、监控考核等功能,保证肉类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行业自律和消费者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提升肉品安全保障能力。

五、内江市畜禽产品电商平台

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川南电子商务发展中心”和“四川电子商务第二城”的总体安排部署,依托现代化肉类屠宰加工企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打造我市畜禽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完善配送体系,在市区内做到让消费者“随时能买肉、随时买好肉”。

第六章实施保障

全国畜禽屠宰行业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初始化阶段操作说明(1)

全国畜禽屠宰行业管理系统 基础数据操作指南 自2015年7月起,全国畜禽屠宰行业管理系统启动基础数据初始化工作,8月15日前完成屠宰管理机构(包括屠宰行政管理机构、屠宰监督执法机构)、样本屠宰企业的基本注册工作。实际操作中需注意以下内容: 一、屠宰管理机构数据维护 系统使用之前,首先需要建立系统管理用户体系。中央级管理用户负责建立省级管理用户,省级管理用户负责建立市级管理用户,市级管理用户负责建立县级管理用户。 添加下级管理机构和用户时,可依照各省机构设立的实际情况,注册屠宰行政管理机构或屠宰监督执法机构,默认情况下,这两类角色的功能权限是相同的。 操作方法如下描述: 第一步:点击“屠宰行政管理机构”或“屠宰监督执法机构”。 第二步:点击“添加新的管理机构”或“添加新的屠宰监督执法机构”。 需要注意的是,填写“所属区划”时,按照机构所在的区划级别选择所属区划,比如添加“沈阳市屠宰行政管理机构”,所属区划要选择“沈阳市”,不要选择到该机构所在的区县。

第三步:填写完成后,点击保存,注册完成,并显示系统为该机构生成的系统用户信息。系统用户信息也可通过“查看用户信息”进行查看,如下图:

二、屠宰企业数据维护 为保证新旧系统的安全平稳过渡,全国畜禽屠宰行业管理系统将原生猪等畜禽屠宰统计监测业务系统的屠宰企业数据全部导入。各省管理用户需根据9号文的相关要求,首先对系统中的既有企业信息进行整理。各省管理用户以本省按9号文上报的屠宰企业信息为依据,逐一在全国畜禽屠宰行业管理系统中检查。如屠宰企业已在系统中存在,就在企业名称前面加上“[保留]”前缀。如系统中还未注册该企业,直接在系统中注册,企业名称前面加上“[新增]”前缀。各省数据整理结束后,所有未标记“[保留]”或“[新增]”的企业将被删除。 1.在系统中查询屠宰企业 在系统中查询屠宰企业的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如查询到企业,点击“编辑”,进入企业信息编辑界面。 2.既有企业信息编辑 企业信息编辑只涉及基本信息编辑,其他(屠宰资质、设施等可后期由企业自行完善,或根据各省自主工作要求),信息编辑的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生猪屠宰行业分析

生猪屠宰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 一、行业概述 (2) (一)屠宰行业定义 (2) (二)国内生猪屠宰行业的现状 (2) (三)国内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趋势 (3) 二、市场角度分析 (4) (一)市场规模分析 (4) (二)行业效益分析 (5) (三)生猪屠宰行业利润影响因素分析 (6) (四)生猪屠宰行业产业链概况 (6) (五)我国生猪屠宰行业市场前景及发展方向 (7) 三、产业政策 (9) 四、屠宰行业企业 (9) (一)全国性知名屠宰企业: (9) (二)地方性知名屠宰企业: (9) (三)全国性知名屠宰企业发展规划 (10) (四)主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10) 国内生猪屠宰行业的现状添加 1.肉类产量的结构逐步发生变化 2.猪肉制品的消费结构正在升级

一、行业概述 (一)屠宰行业定义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BGB/T4754-2002)定义,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包括1)畜禽屠宰及2)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业。前者是指对畜禽宰杀和鲜肉分割,还包括冷藏和冷冻加工。后者指以畜禽肉以及畜禽副产品为原料加工成熟肉制品。 (二)国内生猪屠宰行业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均收入得到稳步提高,有效保障了我国居民对肉类的需求。因此,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发展势头良好,行业整体规模稳步扩大。未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仍有相当可观的发展空间。 2003 年至2011 年,我国的肉猪出栏头数由5.57 亿头增长至6.41 亿头,合计增长14.9%,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除2007 年全国大部分产猪地区受生猪蓝耳病疫情的影响,生猪出栏出现断层,导致2007 年生猪出栏头数出现下降外,2003 年至2011 年期间,我国的肉猪出栏头数每年均有所增长。 1.肉类产量的结构逐步发生变化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禽肉较猪肉而言,是更为健康的肉类。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日趋重视,我国肉类产量的结构逐步发生变化,禽肉在我国肉类产量中的比重逐步上升。1998 年至2010 年,猪肉产量占比从67.9%降至63.97%,而同期禽肉产量占比从18.5%增长至20.92%。1998 年至2010 年,我国猪肉产量由3,884 万吨增长至5,070 万吨,合计增长30.5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5%;我国禽肉产量由1,058 万吨增长至1,658 万吨,合计增长56.71%,年均复合增长率3.81%。 2.猪肉制品的消费结构正在升级 低温肉制品具有鲜嫩、脆软、可口、风味佳的特点,因其加工技术先进,营养损失 少,可基本保留肉类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及肉类完整的纤维 组织,最大限度保持原有营养和固有的风味,在品质上明显优于高温肉制品。 西方国家的猪肉消费者已在半个世纪前形成主要食用低温肉制品的习惯,目前我国 消费者的猪肉消费结构正逐步接近西方国家的猪肉消费结构。随着未来我国居民生活水 平的进一步提高及健康饮食观念的强化,技术先进、营养含量高的低温肉制品,将在我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电子产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是推进贵州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动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旨在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和贵州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和意见,国家3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贵州签署合作协议,对贵州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贵安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更多广泛的改革试验权和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产业和

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报告

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目录 一、“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回顾………………………………()(一)主要成就…………………………………………………()(二)存在不足…………………………………………………()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一)面临的挑战………………………………………………()(二)发展机遇…………………………………………………()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四、发展方向和重点…………………………………………()(一)加快发展以高端装备为主的新兴产业………………()(二)着力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三)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 五、推进措施…………………………………………………() 六、保障机制…………………………………………………()

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年)是我市落实“中国制造”战略部署,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制造强市的重要时期。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进两化融合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造智能制造名城,实现工业强市目标,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市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调结构、稳增长、重创新、促转型的总体思路,坚持保增长与优结构相结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自主创新,实施“千企升级五年计划”和“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促进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工业经济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产业门类较为齐全,实力显著增强,已成为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产业规模显著增长。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呈现规模扩大、质效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总量规模连续实现新的突破,产业发展水平也达到新的高度,年跨入万亿级城市行列,位居全国地级以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电子产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是推进贵州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动贵州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旨在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和贵州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和意见,国家3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贵州签署合作协议,对贵州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贵安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更多广泛的改革试验权和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产业和

达州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达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三大特色产业:以天府药业、天予药业、琦云药业、天然药业、福瑞药业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产业,以川环科技、川鼓、同达博尔等为代表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以达钢集团、正源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丰富的天然气、硫磺、中药材、生物质等资源优势,具有依托化工、冶金、机电、中药生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的20%。 节能环保 ◆重点项目:①清洁能源汽车发动机及整车制造项目;②金恒机械清洁能源汽车发动机缸体项目;③川环科技高性能FVQM涡轮增压柔性管路系统生产线项目;④川鼓公司高效节能风机项目;⑤同达博尔节能空调项目;⑥佳境环保公司垃圾发电项目;⑦开江废旧橡胶回收综合利用项目;⑧宣汉国华环保科技公司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水污染及大气污染防治处理设备、噪声治理设备研发项目;⑨新达泵业大型高效节能污水处理泵项目;⑩达钢钢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宣汉s13型、调容高效节能变压器生产项目;?利用废旧汽车、工程机械、机床和农业机械等生产的再制造产品项目。 ◆重点产品:清洁能源汽车,汽车发动机,高效节能风机,节能空调,固体废弃物、污染物处理设备,S13型变压器。 新材料 ◆重点项目:①达钢集团600兆帕及以上含钒高强度钢项目;②达钢集团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③宣汉正源公司微玻纤及VIP纳米芯材项目;④渠县玄武岩纤维项目;⑤万源山水矿业公司石膏晶须制造项目;⑥达兴能源公司烯烃及下游产品项目;⑦渠县凌强无机盐公司纳米碳酸钙项目;⑧瓮福达州公司电子级磷酸及磷酸综合利用项目;⑨玖源化工聚苯硫醚及纤维项目;⑩大竹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开发项目;?达钢集团含钒玻璃项目;?达钢集团钒钛催化剂项目;?高品质轴承、齿轮钢、工模具钢开发项目;?高性能白炭黑项目。 ◆重点产品:含钒高强度钢材,锂电池负极材料,微玻纤,玄武岩纤维,电子级磷酸,聚苯硫醚纤维,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含钒玻璃,石膏晶须,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含钒玻璃,白炭黑。 生物产业 ◆重点项目:①地奥天府药业公司地榆升白片等现代中药项目;②琦云药业公司现代中药有效成分提取项目;③四川银杏实业公司银杏叶生物制药项目;④四川天予药业公司中药材产业化开发及循环利用项目;⑤达州苎麻、油橄榄等农作物生物育种及产业化项目;⑥渠县生物农药产品开发项目;⑦大竹县春宇林产生物育苗及生物药品研发项目;⑧开江县橄榄叶提取苦苷和葛根提取异黄酮项目;⑨新型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项目;⑩中药复方新药开发项目;?淀粉基塑料生物基材项目;?工业用糖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现代发酵关键酶制剂项目;?阿玛宁公司洛神花提取项目;?利根葛业葛根精深加工项目。 ◆重点产品:淀粉基塑料,工业用糖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地榆升白片,回生口服液,活力苏口服液、慢肾宁合剂,生物农药,银杏、橄榄叶、葛根等中药提取物。 电子信息 重点项目:①四川鹏翔电子公司智能燃气表、电表、水表开发项目;②四川维奇光电新

2018年屠宰行业管理工作计划

2018年屠宰行业管理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按照《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和农业部、省政府的有关要求,严格行业准入,推进转型升级,强化监督管理,严打私屠滥宰,切实提高屠宰行业水平,保障屠宰环节肉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工作目标 关闭不合格的生猪定点屠宰场点,组织建设一批生猪屠宰标准化厂;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严防病害猪及其产品流出屠宰企业。 三、主要任务 (一)严格审核清理,关闭不合格生猪定点屠宰企业 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审批、谁监管”原则,深入推进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对列入2018年整改或关闭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要按照设立条件抓紧整改,严格审核,确保符合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法定设立条件。年底前整改仍达不到法定条件要求的,报请设区市人民政府坚决依法关闭并发文公告。对新设立的生猪屠宰企业,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

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要求,严格审核审批,不得擅自降低标准。 (二)提高行业水平,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 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政策,助推生猪屠宰行业转型升级。按照《全国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围绕“设施标准化、环境整洁化、生产规范化、检测科学化、处理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六化”标准要求,组织开展生猪屠宰厂标准化建设工作,争创一批全国生猪屠宰标准化厂和标准化示范厂,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标准化规模屠宰。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推动屠宰企业“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促进补齐短板、改造升级,提高屠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水平。 (三)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 深入推进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全面总结工作经验,着力巩固严厉打击危害肉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百日行动”成果。组织开展2018年度生猪屠宰监管专项整治行动,围绕重要时节、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采取部门联合与监督执法相结合等方式,组织开展集中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猪、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等违法行为;采取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加大执法力度,扩大执法地域,增加执法频次,特别是对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域交界地

2019年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12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 1、行业主管部门 (5)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6) 3、主要产业政策 (7) 二、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9) 1、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发展状况 (9) (1)我国是世界肉类生产第一大国,肉类产量稳定增长 (9) (2)肉制品加工比重不断上升 (10) (3)行业收入及利润水平持续增长 (10) (4)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11) 2、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发展趋势 (11) (1)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 (11) (2)品牌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12) (3)低温肉制品将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12) (4)冷链物流体系不断完善 (13) 三、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3) 1、品牌壁垒 (13) 2、资金壁垒 (14) 3、销售渠道壁垒 (14) 四、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14)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5) 1、有利因素 (15) (1)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15)

(2)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 (16) (3)市场对于优质产品、品牌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17) 2、不利因素 (18) (1)动物疫情频发 (18) (2)资源和环境限制 (18) (3)市场竞争加剧 (19) 六、行业技术特点及经营模式 (19) 1、行业技术特点 (19) 2、行业经营模式 (20) 七、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及季节性特征 (21) 1、周期性 (21) 2、区域性 (21) 3、季节性 (21) 八、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 (22) 九、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22) 1、唐人神 (22) 2、禾丰牧业 (23) 3、雏鹰农牧 (23) 4、牧原股份 (23) 5、天康生物 (23) 6、双汇发展 (24) 7、雨润食品 (24) 8、龙大肉食 (24)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_2020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全球新一代信息产业处于加速变革期,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处于创新突破期,国内市场需求处于爆发期,我国大数据产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抢抓机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为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 大数据产业指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迅速壮大,信息技术快

速发展,互联网经济日益繁荣,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技术创新取得了明显突破,应用势头良好,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对数据资源的采集、挖掘和应用水平不断深化。政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国面向公众的政府网站达8.4万个。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十二五”期间近300个城市进行了智慧城市试点。两化融合发展进程不断深入,正进入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消费蓬勃发展,网民数量超过7亿,移动电话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3亿,均居世界第一。月度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835M。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大型集团企业积累沉淀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我国已成为产生和积累数据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大数据技术创新取得明显突破。在软硬件方面,国内骨干软硬件企业陆续推出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基础平台产品,一批信息服务企业面向特定领域研发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创新型数据服务。在平台建设方面,互联网龙头企业服务器单集群规模达到上万台,具备建设和运维超大规模大数据平台的技术实力。在智能分析方面,部分企业积极布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语音识别、图像理解、文本挖掘等方面抢占技术制高点。在开源技术方面,我国对国际大数据开源软件社区的贡献不断增大。 大数据应用推进势头良好。大数据在互联网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幅度提升网络社交、电商、广告、搜索等服务

重庆市沙坪坝区工业发展规划报告

市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工业专项规划 沙坪坝区是科技、教育、文化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主城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工业基地在21世纪初期最具发展潜质的地区之一。为了按照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全区工业“十一五”及到2015年的发展,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现根据市委及区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结合“市‘十一五’工业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围绕区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依托企业,面向市场,以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领跑先进制造业为努力方向,研究和制定区域工业发展专项规划。本规划体现近期,突出中期,展望长期,设置2007年、2010年、2015年三个时段目标。 一、规划的背景和依据 (一)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 我区作为的传统工业大区,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曲折起伏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区工业形成了区、街多层面蓬勃发展态势,同时由于嘉陵等企业成功军转民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一度位居全市区县首位。9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工业由于种种因素,整体实力有所减弱、发展速度相对减缓。“十五”期末,我区全部工业增加值跨上70亿台阶,居全市区县的第二位。

从我区目前工业整体规模和水平衡量,区域工业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其主要标志:一是形成了较为雄厚的传统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先进制造业也具有相当规模,高新技术产业方兴未艾;二是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2005年达到44%,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和主导力量;三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产品开发层次不断提升,开始由单纯数量扩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全面上升的转折点。 (二)区域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新型工业化推进的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未来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质的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促进了高科技蓬勃发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现代工业趋向文明生产,在现存的工业结构和技术条件下,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将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尤其是在加强环境保护和加快工业发展上,要做到两者的协调一致,就必须优化工业结构。 2、市、区工业发展的新思路 按照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精神及“工业强市”战略思想,市将集中力量发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资源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四大重点产业,鼓励都市发达经济圈各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率先将地区经济做大做强。我区确定了全区未来努力打造“一区两高地”(即现代都市产业示区、科教文化高地、人才集聚高地),早日实现“一城三中心三基地”(即西部新城;科教文卫中心、铁路物

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精选【新版】

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图】 2016年08月30日 15:1110000人浏览字号:T|T 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兼具资金密集型行业的特点。屠宰加工模式从手工、半机械化、机械化发展到高度现代化,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越来越高。就行业现状来看,目前我国机械化程度较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企业占多数,机械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企业较少。 我国畜禽屠宰加工企业主要有三类,一是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企(指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这些企业一般都是机械化、现代化的屠宰加工厂;二是由县以上各级政府批准的畜禽定点屠宰企业,目前多为半机械化屠宰加工和手工屠宰加工企业;三是农民自宰自食和非法屠宰加工企业。 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的竞争格局在市场和政策的推动下正在发生迅速变化,虽然规模化企业同小型企业的竞争仍在持续,但行业产业集中度日趋提高,规模化屠宰加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成为行业主流。目前,行业内已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生产的龙头企业,如双汇发展、雨润食品、大众食品。 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属于高度竞争行业,市场化程度高,产品创新难度大,价格竞争激烈,行业平均税前销售利润率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但利润率处于一定的上升通道。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的平均税前销售利润率如下: 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平均税前销售利润率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国家统计局 一、行业发展趋势 1、行业集中度加强 随着一批品牌龙头企业的异军突起,屠宰及肉类加工业长期区域分散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数量在行业内所占比重仅为9.05%,但其占全行业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及利润总和的比重分别为59.68%、51.38%、50.92%。《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 年)》指出,国家将在生猪主产区培育一批年屠宰量在100 万头以上的大型定点屠宰厂(场),进一步提升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市场集中度。 2、产业链趋向一体化 为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从源头上保证原料的品质和稳定供给,进一步拓展产品利润空间,规模化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纷纷寻求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另一方面,为保证销售渠道畅通,大型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不断拓宽销售网络,建立物流配送体系,铺设专卖店等新型销售终端,以加强对市场的控制力,逐步改变以往单一的批发销售模式,实现与国际通行营销模式的接轨。

家禽屠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2) 1.1、项目概要................................................................................................. (2) 1.2、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2) 1.3、简要研究结论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5) 2.1、建设地概况 (5) 2.2、项目提出的背景 (5)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第三章市场需求分析 (10) 3.1、禽肉制品国际市场需求分析 (10) 3.2、我国禽肉制品市场需求分析 (11) 3.3、遵义市禽肉制品需求分析 (14)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6) 4.1、建设规模 (16) 4.2、产品方案 (16) 第五章厂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17) 5.1、厂址方案 (17) 5.2、建设条件 (17)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 (20) 6.1、项目组成 (20) 6.2、本项目规划方案 (20) 6.3、冷藏库建设方案 (22) 6.4、屠宰加工区方案 (22) 6.5、设备选型 (24) 第七章工程建设方案 (25) 7.1总平面布置 (25) 7.2、土建工程 (26) 7.3 公用工程 (28) 7.4、采暖通风 (29) 7.5、锅炉房 (30) 第八章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 (30) 8.1、环境保护 (31) 8.2、劳动安全卫生 (32) 第九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34) 9.1、企业组织 (34) 9.2 劳动定员 (34)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36)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7) 11.1 投资估算 (37) 11.2、资金筹措 (39) 第十二章、经济效益 (40) 12.1、评价原则、方法和依据 (40) 12.2、项目建设期和计算期 (40) 12.3、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 (40) 12.4、成本费用估算 (41)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运营方案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运营方案下载后可修改编辑套用

序言 大数据是通过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以从中提取价值的海量、多样化的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与传感数据。大数据产业是指一切与大数据的产生与集聚、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发现、应用与服务相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以数据挖掘分析服务为核心,包含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物联网服务、位置服务等信息服务,智能终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电子产品制造,以及智能交通、互联网金融和智慧城市等应用服务。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服务产业,是推进某某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动某某工业结构调整、加快某某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打造某某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某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黔中经济区发展规划》、《“十

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共某某省委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部署和要求制定,旨在为某某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规划期为2014年至2020年。 一、发展机遇与优势 (一)发展机遇 1.国家和某某省全力支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和意见,国家35个部委相继出台支持某某发展的政策文件或与某某签署合作协议,对某某省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贵安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在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等方面享有更多广泛的改革试验权和更加优惠的产业政策,为某某省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产业和人才、资金、数据资源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各类政策叠加效应日益显现,为某某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带来难得机遇。某某省委、省政府对大数据发展高度重视,将大数据作为某某省的战略重点之一,为加快招商引资、加速资源集聚、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2.某某省重视电子信息产业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产业基础

北京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2001-2005年北京工业发展规划 目录 一、北京工业“九五”时期发展概况 (1) (一)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1) (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 (三)技术进步明显加快 (3) (四)国企脱困取得阶段性成果 (4) (五)开放型经济格局正在形成 (5) 二、北京工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6)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6) (二)宏观经济的重要转机拓展了发展空间 (6) (三)首都经济发展战略为北京工业指明了方向 .. 7 (四)适应资源与环境是北京工业调整的重要课题 8三、北京工业“十五”时期发展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发展目标 (9) 四、北京工业“十五”时期发展要点 (11) (一)高新技术产业 (12) (二)传统产业 (20) (三)都市型工业 (28) 五、北京工业“十五”时期发展主要措施 (30) (一)调整所有制结构,改革产权制度 (30)

(二)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31) (三)形成全方位的开放体系 (32) (四)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 (33) (五)培育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33) (六)强化企业基础管理 (34) (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4) (八)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环境 (35) 附件一北京工业各行业工业总产值发展目标 附件二建设10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概要) 附件三实施10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概要) 附件四“十五”时期北京工业投资动态项目库(第一批)

新世纪初的5到10年,我国将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按照北京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北京工业要紧紧围绕“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发展首都经济,构建新的产业群体。到2005年,北京工业要基本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总量翻番,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提供重要的经济、技术和产业基础。为此,特制定本规划。 一、北京工业“九五”时期发展概况 (一)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九五”期间,北京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产值(不变价)从“八五”末期的1174.4亿元,增至2000年的2286.6亿元,增长了94.7%,实现年均递增 14.3%。 工业增加值从“八五”末期的459.2亿元增至2000年的737亿元,增长了60.5%,实现年均递增9.9%,五年累计实现增加值3126.8亿元,比“八五”时期增长74.5%(现价)。 工业产品产销率从“九五”初期的98.4%,到2000年的98.5%,五年期间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 “九五”期间,北京工业主要经济收益指标显著提高。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从“八五”末期的85.3亿元,增至

畜牧业发展规划

畜牧业发展规划 一、畜牧产业发展 (一)畜牧产业发展情况 畜牧业是我县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速度。2011年年底全县大牲畜存栏达到7.1万头,其中牛存栏7.08万头。生猪存栏68.61万头,羊存栏52.27万只,家禽存栏1043.14万只,兔存栏309.94万只,肉类总产量13.2万吨,蛋类3.78万吨,奶1.53万吨,畜牧养殖业产值达到16亿元,农民人均畜牧养殖业收入可达到1800元。畜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全县畜牧业内部结构日趋合理,畜牧业生产正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是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结构亟需调整。全县畜产品加工企业13家,为全县畜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沂水六合凯利达食品有限公司及山东金泉肉制品加工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对全县及周边地区的肉鸡养殖业将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但是全县生猪屠宰加工龙头企业与生猪生产能力不相适应,加工能力

滞后,对外市场开拓能力低,防御风险的能力较弱。二是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受市场波动大。目前产业化建设刚刚起步,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还不能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畜牧业生产和购销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手段,畜牧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还比较脆弱。三是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组织化程度不高,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衔接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养殖与加工销售环节利益分配不均衡,加工流通环节处于强势地位;风险保障政策不完善,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与自然灾害的能力偏弱。 2、畜牧标准化程度仍需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受生产经营者思想观念和某些条件的限制,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没能形成系列性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粪尿污染与废弃物污染等畜牧污染源治理工作需要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养殖、加工、市场流通的监管工作滞后,非法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畜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等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仍然存在。 3、土地流转调整困难、供应不足成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是土地实行分散承包,造成土地流转困难。二是受基本农田保护和“四荒地”交通、水、电条件限制,养殖用地可利用资源紧缺。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

廊坊市产业发展规划

廊坊市产业发展规划 第五章产业发展措施 实现产业发展目标,必须采取有力的促进措施,既要采取对每个重点产业都适用的共同措施,也要针对不同重点产业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特殊措施。通过有效的措施组合推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实现重点产业的发展任务。 一、推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的总体措施 1.大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根据我市产业空间布局现状、京津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和我市交通干线规划情况,在加快发展廊坊、燕郊等10大开发区(园区)的同时,“十一五”期间再规划开发胜芳、扬芬港、淑阳、牛驼等10个新的园区,加快构筑“两带一轴一中心”的发展格局。“两带”,即依托固安、龙河、廊坊、香河、大厂、燕郊六个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沿涿密高速公路建设环北京产业带;依托留各庄、东阜、左各庄、胜芳、扬芬港、东沽港、里澜城等园区,沿廊泊公路建设环天津产业带。“一轴”,即依托永清、霸州、文安、大城等工业园区,沿规划建设的廊沧高速公路建设特色产业轴。“一中心”,即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使市区不仅成为全市的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通过“两带一轴一中心”格局的构建,增强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提高对项目投资的吸附能力,强化对产业聚集的支撑能力,进而从整体上加快我市与京津产业融合的步伐,加快我市县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整合步伐,在空间上实现全市产业的协调快速发展。(附:廊坊市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2.大力开展城市营销活动。城市营销是扩大城市影响、打造城市品牌、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做好城市营销工作至关重要。一是成立城市营销机构。城市营销机构是开展城市营销的执行组织,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商务局为牵头单位,市贸促会、市旅游局和市政府新闻办等单位配合,组建一支专业化的执行团队,对整个营销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组织实施。二是实施城市营销计划。城市营销是一项系统、长期的过程,必须制定一个详细的营销计划以保证营销策略的实施。准确把握城市营销对象,找准城市定位和价值诉求,围绕传播城市核心信息,进行长期规划,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使城市的知晓度转变成为偏好度和美誉度。三是采取多种营销方式。利用现有优势条件,开展会展营销,通过“5·18”

畜禽屠宰行业相关法规及标准一览

畜禽屠宰行业相关法规及标准一览 畜禽屠宰相关法规一览 一、法律 中华人民共与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与国动物防疫法 二、行政法规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兽药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得特别规定 三、部门规章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四、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 辽宁省动物防疫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牛羊屠宰管理办法 五、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与动物饮用水中使用得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得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得解释 六、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得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治人员安全防护得意见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得通知(节选)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五部门关于印发《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得通知 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受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得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得通知 财政部《关于调整生猪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标准得通知》 中华人民共与国农业部公告第176号(禁止在饲料与动物饮用水中使用得药物品种目录) 中华人民共与国农业部公告第193号(食品动物禁用得兽药及其她化合物清单) 中华人民共与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中华人民共与国农业部公告第2292号(发布在食品动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兽药得决定)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部关于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得通知 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得意见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屠宰检验检疫与畜禽产品进入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后监管工作得意见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生猪定点屠宰证章标志印制与使用管理有关事项得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生猪屠宰厂(场)监督检查规范》得通知 农业部关于加强屠宰行业管理保障肉品质量安全得意见 农业部关于印发《2016—2017年生猪等畜禽屠宰统计报表制度》得通知畜禽屠宰相关标准一览 一、基础通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 畜禽产品包装与标识(SB/T10659、2012)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资质等级要求(SB/T10396—2011) 二、产品质量 鲜、冻片猪肉(GB9959、1—2001) 分割鲜、冻猪瘦肉(GB/T9959、2—2008) 冷却猪肉(NY/T632—2002) 鲜、冻四分体牛肉(GB/T9960—2008) 鲜、冻分割牛肉(GB/T17238-2008) 鲜、冻胴体羊肉(GB/T9961-2008) 冷却羊肉(NY/T633-2002) 羔羊肉(NY1165-2006) 鲜、冻禽产品(GB16869-2005)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的通知 工信部规[2016]4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 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 有关中央企业,部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加快实 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大数据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部编 制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现印发你 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6年12月18日

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国。“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时期,全球新一代信息产业处于加速变革期,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处于创新突破期,国内市场需求处于爆发期,我国大数据产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抢抓机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有重大意义。为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 一、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 大数据产业指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

海口市工业发展规划模板

海口市工业发展规 划

海口市工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10-09 为加快海口市新型工业化进程,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实现”十一五”期间”三个翻番、两个突破”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根据中共中央、中共海南省委和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 结合《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制定本《海口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五”工业发展回顾 ( 一) ”十五”工业发展成绩 海口工业经过”十五”期间的调整发展和结构优化, 初步建立了以汽车制造、制药、食品饮料、金属制品、化工化纤、电气设备、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为主的工业行业结构体系, 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工业经济逐步进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1. 工业总量大幅增长。截止 , 全市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2亿元, 是的1.94倍, 占全省的38.4%; 完成工业总产值262亿元, 是的 2.26倍, 占全省的49.7%; 年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48家, 比增加28家。全市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已发展到221家( 其中大型企业1家, 中型企业28家) , 比增加61家, 其从业人员达41591人, 资产总额达253亿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汽车7.3万辆, 是的24倍; 变压器418万千伏安, 是的3倍; 啤酒12万吨, 是的2.8倍; 化学纤维5.5万吨, 是产量的1.6倍; 配混合饲料58万吨, 是的2倍; 中成药3208吨, 是的6.2倍; 化学药19亿支( 粒片瓶) , 是的2.2倍; 饮料酒14.6万吨, 是的13倍。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由的20家上升到的48家, 其总产值所占比重由的60%提高到的80%, 工业经济进一步向规模化发展。规模以上轻重工业的比例由的74: 26变为的43: 57, 重工业比例明显提高, 重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