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儿童对音乐有天生的好奇感,当前教学中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启迪、诱导,尽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得知识,发展他们眼、耳、脑、口、手、脚并用能力,从多种感官同时刺激以得到良好而深刻的印象。正如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我们都有同样的感觉:乐队队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乐曲的记忆能力,比一般的同学要强;而舞蹈队员的节奏感,韵律感及体态语文超过一般学生水平,这就是参与了音乐能力培养的结果。

目前,我们使用的沿海版教材中有较强的实践性内容,如果我们注意了就能较快地将知识形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演唱能力,演奏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在我多年来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所有学生的音乐素质,我从如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激发情趣。

1、利用器乐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韵律和演奏能力。

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体系中,器乐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日本不但把一些乐器作为教学设备配备给学校,而且在音乐教材中就有一定比例的器乐曲,并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这部分的内容,可见器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起着很大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完《海鸥》这首歌后,除了让学生用口头演唱、用录音机听感受副旋律的作用效果外,,我还让学生用固定音高的乐器--竖笛进行演奏,这样一种实践练习,不但避免了学生在演唱两声部、副旋律时出现音准不稳现象,还培养了学生的演奏能力及音准能力。通过自己的实践,找到副旋律在歌曲中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学生既有兴趣,又明白易懂,使抽象的知识变为形象、生动的东西。

2、加强律动和歌表演,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审美素质。

低年级的律动和歌唱表演是最能表达他们的欢快心情的实践活动,是听觉和动觉训练的结合,从而达到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和谐。达尔洛兹体态律动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也就是强调“音乐是动的艺术。”音乐进行有线条,有起伏,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必须反映其断、连等典型特征,动作应有乐感。达尔克罗斯曾说过:“单教儿童用手指弹奏乐器是不够的,必须启发他们进入产生乐趣的激情中去,把乐曲感情化为具体动作、节奏和声音。”也就是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美的韵律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律动可以提高孩子的素质,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个性。但是律动教学也不能只重视动作技巧训练,也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更不能为了使动作整齐让学生机械地反复操练,而应该从素质能力培养着眼设计教学,使学生从实践中找到真知。在听音乐时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旋律。而孩子们的天性是玩耍。低年级学生有蹦跳的欲望,“律支”则是满足这种欲望的最好体现。例如“飞”的律动,从文字上非常理解,且容易做,简单来说就是这么起伏连绵的上下摆臂的动作,但从培养素质能力着眼,应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去飞,一般情况下,一般孩子都会飞,由于个人能力有差异,个性有不同,他们飞的形态肯定各不相同。那么,我先启发学生对“飞”的想象,想象自己是一只快乐的小鸟,飞进了音乐的小天地里,自由自在快乐无比。只要求学生跟上音乐节奏互相之间不碰撞,别的不作任何限制。由于没有固定“飞”的模式,孩子们有的像小鸟飞;有的像蝴蝶飞;有的像老鹰在空中翱翔;有的像小白鸽上下舞动。当音乐一停,要求每个孩子摆一个造型,让老师猜猜“鸟儿们”在干什么?表演结果,孩子们为了互不碰撞能自觉注意保持空间距离,由于动作不受限制,每个人发挥了主动创造性,有个男孩勾起一只脚“金鸡独立”,我一问他,原来他想象自己站在电线上。兴趣盎然的。律动使孩子积极参与,在实践中不只是学会了飞的技能,更重要是是发挥了创造性,培养了个性和能力。

歌表演是在歌曲的演唱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有集体的、个人的表演。现行的音乐教材有很多歌曲或欣赏曲都适合于表演。教师一方面可教给学生一些规定的表演动作,另一方面还应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创编动作。例如:学习《开火车》这首歌,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歌词入手,通过对歌词的理解,抓住人或物的动作特征,特别是形态动词,自己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加以实践,使他们对音乐形象加深理解。同时又在感受着音乐的诸多要素,发展了大脑与身体间的协调合作,实实在在地得到一种总体协调的感觉及时间和空间距离的实体概念。它有利于孩子们体会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及某些曲调的结构协调感3、利用先进的教学用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处于直觉感知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常常只局限于看到事物的具体特点和外部联系,对揭示事物的一般特性和内部联系的能力还比较缺乏,有总分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如果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创设行动有趣、色彩鲜艳、动静恰当的画面,把静态知识作动态处理就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参与教学全过程。)

例如:我们在进行一些节奏训练、听音训练时,学生使用磁性线谱板,磁性线谱板上已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节奏型或听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听辨练习,老师拍出一条节奏题,让学生在磁性线谱板上摆出教师拍出的节奏;或找到老师弹奏的哪个音高,这样使抽象的节奏训练、听音训练变成可见的高\低\长\短,教师还可及时反馈信息,控制教学节奏。

在音乐教学中,我觉得对音乐的感知莫过于全身心投入到中,教学中,加强了唱游的体态律动,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加强了教学工具的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且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音乐素质。

音乐本来就是声音的实践性艺术。学生只有在反复的演唱\演奏\律动\听辨中不断领悟,感受那些美妙的,才能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质。

要想使学生的演奏能力、演唱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等方面的音乐素养提高到更高的境界,不断得到巩固提高,光靠课堂内的教学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以解决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来领悟音乐的神韵和真谛、亲自参与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创编。绚丽多姿的文艺表演活动会使学生从中感受美、鉴赏美,同时,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气质、性格、情操和意志,提高音乐素质素养。

1、专题性音乐活动

以集体组织形式进行,具有教育对象广泛性,教育内容多向性,活动形式有时代性的特点。如:“少先队队列歌曲演唱会”、“爱我中华”歌会,用诗和歌舞串联一起,以表演唱、齐唱、合唱来表达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党的真挚感情。在少先队员队列操练的音乐声中,不感受音乐美、队形美,也表现了少先队员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竞赛性音乐活动

融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音乐智力竞赛”,包括音乐知识测验和音乐技能技巧的表演,反映学生获得音乐的信息量,巩固了音乐知识,又显示了自己的音乐特长,在学唱学习演奏的全过程中,磨炼意志和毅力,增强参与竞争的意识,自己的能力,为追求崇高的艺术目标而不懈努力。如“音乐墙报”展评。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布置,介绍国际、国内音乐信息,中外艺术家对社会对艺术的贡献,音乐动态、音乐游艺,最新音乐作品等,通过办报让学生长知识,增强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有通过举办卡拉OK独唱比赛,引导学生学好歌,唱好歌,同时发现和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

3、趣味性音乐活动。

音乐活动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活动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艺术实践中听、唱、奏、

跳,兴趣得到满足,才智得到发挥,以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精神。“音乐猜谜”、“音乐游戏”、听音乐旋律猜歌名、辨别乐器的音色、即兴编舞等都是很好的形式。这样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使同学们在课内所获得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得到艺术实践的锻练机会,以发展他们音乐的兴趣和才能。

音乐本来就是声音的实践性艺术,只有在反复的演唱、演奏、律动,听辨实践中不断领悟,感受那些美妙的音乐,才能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创新论文6篇

小学音乐教学创新论文6篇 第一篇:小学音乐新课改下创新教学研究 音乐教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理论教学,又要结合音乐实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通过实践活动掌握音乐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活动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在积极的探究活动中中掌握音乐技能,提高音乐综合能力。 一、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进行音乐知识的讲解时,经常向学生灌输纯理论的知识,这些知识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虽然小学生很喜欢唱歌,但是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兴趣缺

不高,就是教学内容过于枯燥的原因。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要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运用音乐知识参与实践活动时,能主动进行探究和思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在把音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自主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在平等的关系中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指导,鼓励他们进行大胆探究。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热情,使他们认真学习音乐知识,不断提高音乐综合能力。 二、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学习指导,使学生通过学习,积累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2015陕西教师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音乐学科知识能力。掌握音乐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音乐学科发展历史,了解我国和世界多民族音乐文化,具备必要的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关注音乐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2. 音乐教学设计能力。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掌握音乐教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初中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及成长需要,能够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和音乐学科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3. 音乐教学实施能力。热爱音乐教学工作,熟悉音乐课堂教学基本程序,具备组织与调控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并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 4. 音乐教学评价能力。具有正确的音乐教学评价观,了解评价基本方式与方法,能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善于对音乐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技能 1.掌握和运用与初中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音乐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 2.具备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演唱、演奏、自弹自唱)、指挥能力(合唱或乐队)与创编能力(歌曲创作或改编)。 3.熟悉中外音乐史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了解中外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不同特点。 4.了解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关注与时代同步发展的音乐学科最新信息与动态。 (二)教学设计 1.熟知初中音乐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掌握《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了解世界著名音乐教育体系。 2.能够依据音乐课程基本理念,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与学习需要,运用学科知识选择与处理教学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音乐教学设计。 3.能够依据音乐课程基本理念、音乐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进行课堂音乐教学目标设计,能够关注学生主体,突出学科特征,体现多维目标。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音乐教学中同样适用,只有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而农村学校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少,部分教师又不是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学方法老套、成人化,教学模式单一,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不但没有兴趣,反而产生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音乐教学中同样适用,只有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而农村学校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少,部分教师又不是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学方法老套、成人化,教学模式单一,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不但没有兴趣,反而产生了抵触情绪。如何让农村的孩子也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这就要求广大音乐教师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不断加强学法指导等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农村的孩子,性格相对内向一些,对老师更敬畏,老师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不敢畅所欲言、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所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协作者,组织学生进行积极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引导者,成为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要用幽默的语言、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有趣的动作,让学生与自己走得更近,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期师而信其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期待! 二、寓教于乐,诱导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知识面窄,见识少,对音乐的理解力也相对较差。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所教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诱导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例如:在上小学低段的《打花巴掌》这首歌时,我首先设置情境,问学生平时都喜欢什么样的游戏,然后将学生引导到我们这儿玩的一种拍手游戏上来。当孩子玩完了这种游戏后,就告诉他们,北方的小朋友也玩这样的游戏,可是他们不叫“拍手游戏”,而叫“打花巴掌”。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与“打花巴掌”这个游戏有关的歌曲,学会了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边唱歌边玩游戏。这样很快就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时再进行歌曲教学,学生很期待学会了歌曲玩游戏,所以学得很认真,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进入了游戏环节。课后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又补充了丢手绢、躲猫猫等具有游戏性的歌曲让学生欣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理解了游戏这一主题。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需要培养的,传统的音乐教学多以音乐知识和技能为主,老师多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起来就觉得很枯燥,结果大多数学生学起音乐觉得索然无味。如果教师能主动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摒弃以讲、灌为主的教学方法,将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表演法、小组学习法、鼓励法等方法相互结合,给学生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就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中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在小学第三册《卖报歌》的教学活动中,首先采用直观法,

创新音乐课堂教学的三种方法

创新音乐课堂教学的三种方法 法国着名哲学家柏格森说“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他指出,任何工作都需要创新,创新才能有发展。音乐课堂教学也在于创新,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需要。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创新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以“情境”激发兴趣 这里的“情境”指的是“教学情境”。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同时,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愤”和“悱”)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提高音乐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就能够把学生带入相应的教学氛围之中,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创设情境:一是在自然中体会情境。音乐教学不单只拘泥于室内的学习,还要让学生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感受音乐的存在。比如春天郊游时,我带领同学们走在森林的小路上,那沙沙作响的树叶,欢快流淌的小溪,放声歌唱的小鸟儿-------大自然演奏出了美妙的乐曲,不知不觉中,同学们也随着这美妙的乐曲唱起来了,声音是那样的洪亮,清新、自然、淳朴,大家立刻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自然的美好。二是用图画、录音再现情境。在歌曲教学中,我常常用图画或录音给学生创设情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我在教《渴望春风》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野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蝴蝶,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芳草的气息,衬托出我们对春天的渴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之后识谱,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教案.doc

音乐基本知识 李晓惠 教学内容:音乐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鉴赏音乐作品夯实基础。 2、培养学生识谱的能力,让学生在教与学、学与学的互动中获得知识。 3、通过识谱教学,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品质,通过不断练习,熟悉简谱。 教学重难点:对音高、音值和休止的理解与实践。 教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音和音符:一切发音物体如声带、琴弦、簧片等经过物理振动、共鸣以后产生的结果都称为"音",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 1、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 2 3 4 5 6 7 读法为: do re mi fa so la si (多来米发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2、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钢琴上的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共有88个键盘。上图标示出这88键盘以及对应的音符和音高。现在重点看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搞懂了这12个音符和位置规律就可以将所有88个键盘掌握了。 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带圆点的一般叫中音区音符。如果您记忆的话先将中央1(C) 牢记在心---这可以说是所有88个键盘位置的基础。至于说为什么还叫C您可以参考有关调式的解释。这7个白键的就是如我们通常唱的1 2 3 4 5 6 7 这七个音符。那么5个黑键呢?请看下面有关半音/全音的解释。 黄线右面的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余类推。在音符下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降低一个音组,即“低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降低两个音组,余类推。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提高教学效率 启东市紫薇小学许敏敏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得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我在每上一节课之前首先明确自己这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通过哪些方法才能行之有效得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这些知识;怎样才能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那么兴趣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和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确实,心理学也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学习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的学,喜欢学和坚持学。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和研究。 一、创造宽松、民主的音乐气氛和环境以渗趣 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当然,不仅仅指课堂的气氛,他还包括课外。比如,利用课余、课间、广播等途径,播放优秀的儿童歌曲、世界名曲。利用闭路电视或定期讲座进行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熏陶和潜移默化,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在课堂内则应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优势教育观指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发潜能、弘扬优势、增强自信,学会自主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动静”结合。“动”要有秩序,有规律的动。情绪饱满,气氛热烈,勇于发问,使学生有“成就感”、“轻松感”。“静”不是暮气沉沉、没精打采,而是注意集中,思维专注而活跃。但是宽松的教学气氛中应有严谨的教风和学风,这样,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威慑。两者结合,构建了一种和谐共创的教学环境,师生愉快的教、愉快的学,学生兴趣自然高涨。 二、利用游戏以导趣,使学生寓学于乐,轻松愉快 儿童的特性是爱玩,好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自身特点,创造融合生活节奏,生活情趣的游戏来引导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兴趣。因为在游戏中学生充分积极主动,在这样愉快的环境中,有目的地进行音乐的训练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音乐基础知识-视唱练耳教学

音乐基础知识视唱练耳教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主要以声音塑造音乐形象,通过人们听觉的感知,作用于人的思想感情,使人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对学音乐的人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对很敏锐的耳朵,而好耳朵的培养需要视唱练耳的加强。因此,视唱练耳对音乐来讲至关重要,对声乐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谈视唱练耳与声乐 视唱,就是识谱唱歌,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独立运用视觉、听觉、感觉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练习识谱。演唱时要求达到音准、节奏准、有表现力地完整唱出来。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识谱的能力,学生只有在具有较好的识谱、视唱能力后,才能独立地看谱唱歌,更好地理解音乐。练耳是听觉的训练,通常是对钢琴上弹奏出来的音进行听辨,训练学生分辨音程、和弦、节奏,能把听到的音或曲调用五线谱准确记录下来。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用听觉去接触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并将听觉运用到创作表演实践中去。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依靠学生的练耳听觉能力,加强对学生听觉的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听觉感受性,促使学生音乐才能的发展。

声乐是属于音乐表演的艺术,是运用歌唱语言和艺术嗓音相结合,用歌声把音乐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由于视唱练耳不是一门可以直接面对舞台实践的表演学科,就导致一部分教师从思想上对视唱练耳课的根本性质认识不够,简简单单地把它作为一门理论课程来上。上课缺乏积极性,授课形式、内容单一,缺乏审美价值,技术与艺术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缺乏情感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提高。就导致一些学生对这门课程毫无激情与乐趣,从而淡化此门课程的学习,如上课看别的书籍,逃课等现象随之出现。如何让人们意识到视唱练耳多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对于提高视唱练耳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姊妹艺术铺路有着巨大的作用。笔者以声乐教学为点,从视唱练耳教学与声乐的关系,视唱练耳教学与声乐之间的相互作用几点来分析和归纳这一问题。 二、视唱练耳教学对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视唱练耳是声乐表演的前奏,学生应该把视唱练耳课中所学得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声乐课中。 (一)视唱练耳中的识谱、音准、节奏、旋律、和声等对声乐感知力的

音乐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音乐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面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因为吸取教训,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所以我认为及时对自己进行一次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音乐教学应该从那些方面进行反思,反思后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第一.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和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却发现,在农村,其实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他们没有那么好的先天素质,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对此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为主。条件允许的时候还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对于有素质的学生,也可以让她来做带头作用,教大家一起来识谱,这样就起到了带头作用. 第二.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所以我对自己的音乐课做了相关的调整,前5分钟是师生的相互问候,用音乐唱出来。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就可以提高一半。 第三.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要抛弃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我们教师应当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如何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显得尤其重要,这样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提问方式,通过何种有效的途径来使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出答案。例如:音乐课本经常出现的创编歌词和歌谱,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练习机会。每当学生们唱起自己编创的歌词,也显得特别兴奋。因此在音乐课上,老师应该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摘要】: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它是人类情感的凝聚,欣赏、学习音乐,对学生情操的陶冶,情绪的调节,思维的开拓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益处。《新音乐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作为重要理念之一,并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关键词] 音乐培养兴趣动力 【正文】 绪论: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有些教师的教学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厌恶!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怎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呢? 一、民主教学,让学生喜欢你 1、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作为教师,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喜欢你,他们才有可能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只有让学生喜欢你,你才能慢慢把他们的学习兴趣提起来。所以在课上我采用民主教学。 所谓民主教学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形成师生之间宽松、和谐的伦理关系和健康而亲密的情感关系的前提。在我的课堂上,

我从不用命令的口气去要求学生必须做什么,而是和学生一起探讨,委婉的征求学生的意见,找到一种更为合适的处理方式。我用的最多的话是:“你想怎么做?”就这简单的几个字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尊严和幸福感。这是师生们心灵的沟通和相互关爱,这也是课堂上能让孩子们敢想、敢说、敢做的前提所在。有了这些前提,学生就有心情积极参与,就可以用心去表达音乐,用心去体验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我们教学才会行之有效。 学生对老师有好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就会非常渴望上你的课,就会全身心的参与教学活动,论语上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想上好课、教好书,首先一定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了解学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铺垫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和天赋都存在明显差异,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的心理,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音乐,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在设计教学的环节上,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基础的学生,给予个别学生适当照顾,多鼓励和帮助他们。 如对新入学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谈话、观察、演唱等方法,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感受力和表现力以及个别擅长等基本情况。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制订自己的教学方案,为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作铺垫。要多了解学生对哪些事物更富有感染力和情趣,针对这个特点,在教学前要充分准备好与课上有关的教学资料以及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具。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爱学、乐学。 三、读懂教材,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音乐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音乐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3、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启迪智慧,培养共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二部分大纲内容 音乐基础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识谱等。 (一)唱歌

1、学习中外优秀歌曲。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独立地、有感情地歌唱,并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歌曲。 2、学习轮唱和二声部合唱。提高与他人共同歌唱的能力,做到声音和谐、均衡,能够理解指挥的意图。 3、在小学基础上,进行唱歌基本技能练习,提高歌唱表现力。了解保护嗓音的常识,防止喊叫和用嗓过度。 (二)欣赏 1、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重视学习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2、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和常见的音乐体裁。 (三)器乐 1、根据不同条件,可选学简易的乐器。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鼓励师生自制简易乐器。 2、在小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所选乐器的演奏方法。 3、提高演奏表现力,能演奏并积累一定数量的简单乐曲。 (四)识谱 1、在小学初中基础上,继续学习简谱或五线谱知识。五线谱教学用首调唱名法。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听辨节奏、旋律和视唱乐谱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歌唱指挥

新课标背景下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尝试

新课标背景下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尝 试 摘要:就小学音乐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展开讨论,并作出了以下几点尝试。力求通过努力,找到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从而为相关人士提供部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视不断加深,要求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小学音乐也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一、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方面的需求不断加深,音乐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还能陶冶情操。音乐又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音乐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不仅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还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音乐教学创新的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

式,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去探索音乐学习。如,在学习《童年》这首歌曲中,老师可以布置课前准备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的音乐资料,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培养了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创设情境教学,调动学生的热情 音乐教学情境创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理解音乐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情境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以音乐欣赏为主,不断创设与音乐相关的各种情境,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音乐学习中。比如,在授课《乡间小路》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的画面,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享受,让他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自然就会在良好的互动环境下进行学习,从而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程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创新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到音乐知识的乐趣。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素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靳丽雅.试论小学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变革[J].

浅谈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途径

浅谈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途径 发表时间:2013-10-11T08:42:11.93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9月总第95期供稿作者:郭娟 [导读]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郭娟山东省无棣县小泊头镇第二小学251911 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作为音乐教师,该怎样做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创设饶有趣味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上好音乐课,是每个音乐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音乐呢?下面我就如何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谈几点浅见。 一、利用多种多样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成功的导入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金钥匙,能迅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启迪,全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达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复习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律动导入、情境导入等等。 如:在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赛马的气氛,再现赛马时的场景,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节奏一边模仿骏马在赛场上的嘶鸣声,一边模拟策马扬鞭的场景。霎时间,课堂气氛活跃,随着音乐的起伏,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完全投入到音乐情境当中,时而挥鞭疾驶,时而身体左摇右晃,时而欢呼跳跃,仿佛已来到了辽阔的大草原上,成了赛马场上的一员。这样的情境导入使得动静交替,直观形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谜语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歌曲内容来设计有趣的谜语作为课堂导入。在讲《小燕子》一课时,可以设计谜语:“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向南去,春天回来早。”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同学们猜得对与错,热情都非常高涨,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灵活处理,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的课堂导入,真正把学生带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二、利用多媒体教具,诱发欣赏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对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形式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如在教学《森林的歌声》这课时,可以以森林里的花香、鸟语、虫鸣、溪流为基调制作视频,在本课开始阶段,充满动感的“森林画面”在《森林的歌声》悠扬的旋律中缓缓呈现,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学生被大自然昂扬旺盛的景色所吸引,很快将他们带入了生机勃勃的森林中。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所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只有声音、图像、色彩、动画诸多特点这一优势,精心设计课件,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三、课堂有效提问,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提问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能广泛囊括内容,又能明确指定达成课程目的和目标所必需的思维操作程序。只有有效提问,才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小学低年级每周只有两节音乐课,课堂上四十分钟是很宝贵的,所以,在教学提问中我们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他们的注意力,所提的问题要精心设计,语言精练准确,还可以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蜗牛与黄鹂鸟》一课的教学,当学生在游戏中熟悉了曲调、体验了歌曲的意境、享受了合作的快乐后,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说:“蜗牛与黄鹂鸟谁能先爬到葡萄树上啊?谁能先吃到葡萄啊?”学生开始议论,有的说“蜗牛先爬上树”,有的说“黄鹂鸟先吃着葡萄”,“可能蜗牛先吃着葡萄”……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地讨论起来。在问题的回答中,学生们增强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完美的结尾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风,难在点睛。”一节音乐课如果我们在结束时做到小结精辟,让学生在思考中结束教学,定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再辅以科学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并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促使学生在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力方面得到不断发展,我们就会不断实现课程的价值目标。如:我们在学习《红蜻蜓》这课时,当学生学好歌曲后,我们可以邀请学生唱着歌,踏着节奏,模仿蜻蜓一起飞舞,当学生情绪高涨时结束教学。这样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无穷的回味、无尽的思索,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了音乐课的教学魅力。再如:课堂收尾也可以引入竞争,设计若干题目开展竞赛,对优胜者进行奖励;也可以借鉴评书联播形式,设下悬念,且听下回分解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丰富多彩的结尾,一定要使学生对本节课难以忘怀,还期待着下一课,这样学生们就会对音乐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

音乐基础知识讲解

基本乐理教程 第一章音及音高 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的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字母体系:C D E F G A B 唱名体系:1 2 3 4 5 6 7 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如:升C或#C 降C或bC 第三节音的分组 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作为塑造人类美好的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同时,音乐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它通过视、听、唱、舞蹈及音乐理论等几方面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点和艺术水平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那么,什么是音乐课的创新教育呢?怎样去实施呢?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音乐课堂上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求异,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呢?经过几年的音乐教学实践,我认为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从想象、创造、表现等几方面上去开发诱导,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音乐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一般是通过各种动作来表现的。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应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把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乐理知识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有趣的游戏、舞蹈等,使之生动、形象、具体,容易理解和接受。让学生们动口、动手、动脚的同时也动脑,真正把学生从桌凳上解放出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进入音乐王国,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音乐知识,激发学生的自由想象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不转变,即使教材换了又换,也只能是“穿新鞋,走旧路”。依葫芦画瓢,固步自封,机械地重复着以往的教学模式。创新就意味着对陈规的突破,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如果我们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创新能力,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美国有一位著名教育家曾经指出:“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可以只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我认为这句话说的很好。我们不能把小学音乐课看作就是“唱歌课”,更不能成为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达到教学目的。这种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代学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真正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的。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不可以高高在上,身上罩着光环,应该蹲下身来和学生对话。下面举一些我在平时音乐课上的一些案例供大家参考: 例如,我在教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好娃娃》这一课时,我在课堂上融入到学生当中去,我扮演了歌曲中的老爷爷及老奶奶,小学生们扮演好娃娃,大家不分彼此,真情流露,当唱到:“我给爷爷搬凳坐呀,爷爷笑哈哈”时,学生们越出了代沟,边唱边演,此情此景不能说不感人,歌声伴着大家的表演,心情是多么的舒畅。我相信,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感受到音乐的欢乐,才能真正学好音乐。 第二、更新教学方法 我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是没能找到教好他的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就要积极、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可能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A、将抽象概念具体化,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都知道: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要使他们真正理解并掌握节奏,必须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生动有趣的故事,运用视觉和听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导读:本文是关于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希望能帮助到您!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作者/黄娜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情操,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教好学生呢?除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最重要的是在于教师的激发,在课堂中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发挥眼睛的作用 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视觉教育是很容易被教师忽略的,在音乐课堂中,我们能从视觉领域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在介绍音乐作品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内容有关的片断。例如在介绍蒙古歌舞时,教师可播放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象,让学生看看蒙古人非常有特色的穿着和精彩的歌舞表演等等。蒙古草原人那种粗犷的歌声和迷人的舞姿,能把学生的心牵住,使他们很快就陶醉在美丽的草原和音乐中,这样就很快使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的兴趣中。 二、发挥耳朵的作用

学生能从听的过程中直接领会到音乐所表达的情绪,让学生能更深刻的了解到某一段音乐如:阿炳的《二泉映月》是由二胡演奏的,听起来就是哀伤的,使人情绪低落;流行歌《胜利,加油》这一段音乐听起来就是热烈的,使人激动;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这段音乐听起来是轻快的,使人兴奋的等等。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多聆听,从听觉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发挥嘴巴的作用 开口说说,开口唱唱,是音乐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开口说,开口唱能开发大脑。唱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好胜的性格,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说说,在音乐课上让学生找到展现自我的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当他的意见得到大家认可时,他就会觉得很自豪,自信心倍增,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四、发挥肢体动作的作用 音乐课上可让学生“手舞足蹈”,特别是中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好动。教师应当把学生这一特点正确引导成为他们学习中的有利条件,如整节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坐好不乱动,不乱说话,这肯定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学生是坐不住的,就算坐得住整节课也会死气沉沉的提不起精神,教师也提不起劲,很难达到教学目的。但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动起来,整个课堂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例如在小时候唱的小袋鼠歌曲中,教师可请学生表演,小袋鼠是怎样走路的?他是怎样摘果子的?他又是怎样装果子的?并且让学生边唱边跳,这样就能大大满足学生们“好动”的欲望,

音乐基础知识

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钢琴上的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共有88个键盘。上图标示出这88键盘以及对应的音符和音高。现在重点看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搞懂了这12个音符和位置规律就可以将所有88个键盘掌握了。 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带圆点的一般叫中音区音符。如果您记忆的话先将中央1(C)牢记在心---这可以说是所有88个键盘位置的基础。至于说为什么还叫C您可以参考有关调式的解释。这7个白键的就是如我们通常唱的1 2 3 4 5 6 7 这七个音符。那么5个黑键呢?请看下面有关半音/全音的解释。 黄线右面的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余类推。在音符下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降低一个音组,即“低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降低两个音组,余类推。 用手依次弹上面各组键盘,你会直观地感到音的“高低”了。音符的长短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也可以市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休止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0”标记。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半音与全音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钢琴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就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 白键位置上的3和4音、7和音之间构成半音;而1和2之间,2和3之间,以及4和5、6和7之间构成是全音。而1和2之间隔着一个黑键,1和2与这个黑键都构成半音。变化音 将标准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就是变化音。将音符升高半音,叫升音。用“#”(升号)表示,一般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 标准的音降低半音,用“ b "(降号)表示,同样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基本音升高一个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这和调式有关。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用“ bb”(重降)表示。 将已经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变成原始的音,则用还原记号“”表示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例如:四分附点音符八分附点音符:反复记号 ,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唱(奏)。如果从头反复,前面的可省略。例如: A B C D E F 实

浅谈小学音乐教师的基本技能

因你而精彩——浅谈小学音乐教师的基本技能文/杨晓媚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是音乐教师必备的技能,两者缺一不可,它既是音乐教师的镇山之宝又是其立身之本。一、专业技能音乐专业技能是指俗称的“唱、弹、跳”.这是从事音乐教学的必备能力和基本前提。 1.歌唱——音乐教师的首要技能歌唱技能是音乐教师的首要技能,也可称为第一技能。就一般情况而言,人们最先接触音乐就是从听唱歌和学唱歌开始的。所以在许多人的思想里音乐最简单、最直接的概念就是唱歌。事实上,在大部分中小学生的心目中,音乐教师的歌唱水平几乎就是教师的全部音乐水平。所以,音乐教师对歌唱技能的掌握如何,直接决定着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2.弹奏——音乐教师的基础技能键盘乐器是弹奏乐器中的最主要的乐器,也是音乐课堂教学最有利的教具。音乐教师娴熟的演奏,能够把美妙的音乐作品直接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基本乐理讲授中,它起着发声示范的作用;在听音视唱和发声练习中,它起着传递旋律的作用;在歌唱伴奏中,它起着烘托气氛、把握节奏、速度和音准的作用。反之,则只好望“琴”兴叹了!对于学生来说,在歌唱时,如果遇上键盘演奏能力薄弱的老师,耳边充斥着杂乱的音块或者单调的单旋律伴奏,渐渐地就会失去对歌唱甚至音乐课的兴趣。 3.表演——音乐教师的辅助技能表演是音乐艺术所具有的特点,表演要为音乐课堂教学服务,它是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根据奥尔夫教学体系“闻乐而动”的观点,针对小学生的好动、好自我表现的特点,选择出适合形体表现的音乐作品,把歌唱、奏乐、舞蹈尽可能地结合在一起,做出不同的肢体语言。 4.课外活动——音乐教师的综合技能音乐课外活动和实践是音乐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能引导部分学生走上专业之路。在学校里音乐课外活动常见的有:合唱队、舞蹈队、鼓号队、小型的管乐队和弦乐队等等。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学校客观实际组建学生声乐、器乐、舞蹈等课外音乐活动团队和指导学生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要有协调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关系的能力,保证音乐实践活动在课内和课外的一致性和整体性,为学生在音乐课外的学习和实践创造有利的环境。只有完成了课堂教学工作与组织音乐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工作,才能真正完成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二、教学技能音乐教学能力是音乐教师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内在功力和基本保证。 1.教学设计能力音乐教学设计是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音乐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整个教学进行有序、优化的安排并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过程的能力,是指音乐教师为实现音乐教学目标,顺利地进行音乐教学方案设计与决策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前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以及自己的教学优势和风格,对要教授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加工和设计,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安排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地进行,使音乐课像一部美妙的作品,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 2.课堂驾驭能力新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现、模仿他人。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乐中学、玩中学,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中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难免使课堂变得很“乱”.如果为了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教师却无法掌控使整个课堂混乱,那就不是我们所要的教学效果。我们所要的是“活而不乱”的课堂,让学生在“乱”的课堂上学到“活”的东西。想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有驾驭好课堂的能力,这样既能让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挥,又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效果。 3.教学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