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三维仿真系统

变电站三维仿真系统
变电站三维仿真系统

变电站三维仿真系统

变电站三维仿真系统背景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对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检修、施工效率,提高处理故障的能力,加大安全管理力度,除了增加人员、机具以外,对检修方案的制定,人员的合理安排,安全措施的全面落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变电站原有的配网生产管理系统,能够反应线路设备的基本情况,但其反应的只是平面的,对现场的复杂环境,交叉跨越情况,需要布置的安全措施情况等反应不全面。

近几年来,计算机图形学、网络、多媒体、三维仿真技术、虚拟仿真、虚拟现实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产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三维虚拟场景的三维电子系统正成为现场仿真模拟操作的发展的重要方向。应用三维系统,模拟出施工现场,能够直观地展现出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包括现场杆塔、线路、设备的具体位置、排列方式;交叉跨越等情况。让施工人员清楚、直观的了解作业现场。并能够模拟现场安全措施的布置情况。为检修方案的制定人员的合理安排提供现场技术支持。

变电站三维仿真系统内容

以三维空间为基础,以杆塔设备等电力设施为元素,将配网线路、设备(变电站、杆、塔、开关、变压器、重合器等)、安全工器具(接地线、围栏、警示牌等)、地理走向现状(交叉跨越、道路、房屋、河流等)制作成专业模块(实际物体的缩小版)。提供一个便于操作的三维绘图工具便于工作人员利用制作好的三维立体模块,按实际地理走向摆放好线路、设备、安全工器具等,组合成三维的电力线路施工、检修模拟施工现场。

变电站三维仿真系统技术路线

首先在三维视景平台界面上开发供电模型界面,建立三维视景系统。

其次,采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数据管理、三维建模等技术,建立研究供电三维数字平台,通过数据驱动的三维动态供电,表现道路及供电系统过程,集成供电控制模型建立与现实供供电度环境相对应的虚拟供供电度环境,对接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互动,实际调度过程可以在虚拟平台上动态直观表现,为供供电度决策提供科学、直观的三维平台。

研究方向侧重在数学模型支持下的图形仿真及研究区三维视景系统的建立。该仿真系统综合运用现有的供电工作流程为主线,以计算机图形显示技术、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和空间地理信息技术为依托,直观反映有关空间表现。最终以实现虚拟网络教学和网络虚拟考试。

建造模型的首要工作是收集模型的数据资料,同时为了数据准确可靠和数据的前面起见,还应该到实地去考察。并确定应建造模型种类、数量、位置以及对应名称,根据物体尺寸建造几何模型。几何模型建完后,还应该对所采集的纹理做适当的加工处理,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几何模型进行纹理映射。从而得出初步得模型,接着要把初步模型加入仿真系统进行验证,直到确认模型符合实际要求后,才成立最终模型。

变电站三维仿真系统实现目标

三维供电系统的虚拟空间是动态的、可操纵的,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些专门的外部设备(如普通键盘和鼠标)以自然的方式来操纵供电段虚拟环境的设备,供电段虚拟环境可对这种操纵作出响应(根椐3维系统仿真算法)

三维现场仿真显示系统将与电力设施相关的设备(变电设备、输电设备、施工及检修设备等)及属性信息与相应地理空间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进行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及交互操作,具有直观的图形表达形式以及强大的空间分析。是供电段施工、维修的行之有效的辅助工具。基于本系统可以实现在统一安排和指导下建立起电力设施相关的设备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的物理和逻辑资源管理,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辅助实现电力设施相关的设备和传输网的网络组织和优化,为维修和指挥部门提供有分量的分析;实现地图显示电力设施的分布和管理;实现电力设施相关的设备基本数据模型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实现对电力设施相关的设备在维修时准确无误进行指挥操作。

武汉世纪华胜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芯中心”科技园,是专业从事计算机软件、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高压电气设备检测、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技术产品研究、生产和销售的新兴明星企业。华胜FS系列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符合DL/T 1023-2006《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 DL/T 1024-2006《水力发电厂仿真机技术规范》,完全可以仿真实现变电站、水电站值班员工作职责,即巡视和监视电站所有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电站各种事故、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处理。

华胜电力系统仿真:变电站仿真系统(针对500kV、220kV、110kV、35kV、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水电站仿真系统、火电厂仿真系统(300MW、600MW)。

变电站仿真系统近年部分案例

变电站三维仿真系统内容

1.仿真对象:分别针对500kV、220kV、110kV、35kV、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

2.仿真范围:变电站内所有一、二次设备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全面仿真。

3.仿真程度:按1:1比例仿真主要电气设备、主控室、保护室、户外设备等;可进行变电站巡视和操作,实时反映变电站各种正常工况、异常现象和事故状态。

变电站三维仿真系统的优势

1.历史悠久:20年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研究、开发。

2.经验丰富:已成功仿真300MW、600MW火电机组,50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正在开发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和1000kV特高压变电站仿真软件。

3.技术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系统仿真开发平台,维护方便、系统稳定、持续开发。

4. 专业专职:专业的计算机仿真专家和电气工程专家,专职的仿真培训教师。

5.培训经验:已培训国内、国外(巴基斯坦、印尼等)发电厂、变电站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上万人。

6.权威鉴定:参与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变电站值班员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试题库的编制和国家标准《变电站仿真机技术规范 DL/T 1023-2006》的起草工作。

7.系列产品:500kV及以下电压综自站和普通站,包括:500kV变电站仿真系统(软件),220kV变电站仿真系统(软件),110kV变电站仿真系统(软件),35kV变电站仿真系统(软件)。

医学护理三维虚拟仿真系统

医学护理虚拟仿真系统 1.产科护理虚拟仿真软件 1)四步触诊:可以完整、清楚地展示四步触诊的步骤,从多个模式、多个方位对操作步骤逐一进行观看,例如,在透视模式下可以显示出子宫内胎儿情况。 2)平产接生:从接产前准备到接产步骤:完整、清楚地展示平产接生的步骤,从多个模式、多个方位对操作步骤逐一进行观看,例如,可以通过三维交互操作,身临其境地练习接生手法。 3)人工流产:完整、清楚地展示人工流产的操作步骤,从多个模式、多个方位对操作步骤逐一进行观看,例如,在剖视模式下可以直观显示出器械在阴道和子宫内部的具体情况。 4)影响产妇的四个因素:可以完整、清楚地展示产力(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产道,胎儿的相互关系,从多种模式、多个方位观看相关肌肉收缩情况。

5)臀位助产:完整、清楚地展示臀位助产的操作步骤,从多个模式、多个方位对操作步骤逐一进行观看,例如,在透视模式下可以显示出胎儿与子宫的变化关系。 6)分娩机制:在原理模式下,可以清楚了解每个步骤胎头各相应径线和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及出口平面的相互关系。可以观察到胎头的前囟门和后囟门。 2.基础护理三维仿真软件 1)心肺复苏:可以完整、清楚、准确地展示心肺复苏的步骤,从多个模式、多个方位对操作步骤逐一进行观看,例如,可以在三维透视模式下显示病人心肺内部三维结构的变化情况。

2)留置导尿术:通过三维泌尿系统和导尿管真实模拟出导尿管在尿道内的位置关系和运动反馈;例如,可以在透视和剖视模式下观看导尿管通过尿道的过程。 3)静脉输液:可以完整、清楚、准确地展示对患者的评估核对,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用物准备,操作过程。可以从多个方位观看如何选静脉,如何持针、如何插针,如何固定,如何拔针等,例如可以在三维透视模式下查看静脉内部结构,针头与静脉的位置关系等。 4)鼻饲法:通过三维消化系统和导管真实模拟出导管在体内的位置距离,吞咽时食道的变化,误插入管,患者出现的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的症状;例如,可以在透视和剖视模式下观看口腔和食道内的插管过程。 福建水立方三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虚拟仿真/VR/AR/MR技术在医学护理领域应用软件及系统的研发和推广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助产、护理、基础医学、中医学等医学三维虚拟仿真技术的研发。公司的主要产品(服务)包括:提供VR虚拟现实系统、MR/AR系统、3D交互墙、大型Cave系统等解决方案,构建实验教学平台、微创手术系统、教育培训系统、虚拟仿真平台。 公司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目前国内首家的集VR/AR临床医学培训+解决方案+平台建设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相继研发出"

三维仿真火灾场景复原系统

三维仿真火灾场景复原系统 产品简介 三维仿真火灾场景复原系统实现三维仿真地理信息数据与消防专题信息无缝整合,是由三维数字化图形仿真软件和360°全自动机器人拍摄系统组成。是北京金视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十几年来图形图像和三维仿真领域的尖端科研成果,并结合多年来对消防系统的调研数据进行定制化开发的解决方案。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公司聘请多位火灾现场勘查技术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团队,通过全国各地消防部门对火灾事故现场模拟复原分析系统多年的使用意见和反馈信息,不断将产品完善改进至今。 开发背景 为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提高在特殊火灾和灾害事故处置行动中的成功率,除了加强消防队伍建设和装备建设,更重要的是加强培训基地和模拟训练设施建设,推动训练手段的模拟化和训练场地的基地化。因此很有必要建设一套能逼真地模拟真实火灾环境的消防训练系统。适用于火灾事故现场全景重建、三维重建、现场痕迹物证提取和保存、现场图像绘制以及火灾事故过程分析等环节的规范操作,满足了消防系统对于火灾事故现场绘图、现场三维重建和火灾事故过程模拟分析等标准化工作流程的需求。 产品特点 1、案发现场360度全景数据全自动采集 可以将案发现场图像最终以360°全景图像的形式呈现,并且全景图像中无拼缝或拼接瑕疵。同时在全景中具有方位罗盘定向功能,来确定方向或导航。 2、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全方位呈现案发现场 可结合案发现场的地图信息(谷歌地图和百度地图等地图信息系统),同时还可将案发现场全景图与之相关联,全方位呈现案发现场。 3、鼠标拖拽创建逼真的人物动画模拟 三维人物和车辆模型可以简单的创建过程动画模拟,动画创建过程简单快捷,用鼠标右键拖拽来设定人物动作路径,并且结合丰富的人物动作资源,来创建逼真的人物动画。在创建多个人物动画时,多个人物可以实时联动。

三维设计在电网和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

三维设计在电网和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9-11-18T11:53:47.730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14期作者:方福歆 [导读]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电力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电力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多元化的使用需求,电力行业设计单位逐渐引入现代化三维设计系统。三维设计凭借在变电站工程数字化、可视化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关键技术以及对工程建设和运行的深刻理解,正在逐渐成为电力设计单位的智能辅助工具。 关键词:三维设计;电网;变电站建;应用与实践 伴随着我国的电网技术快速的发展,电网以及变电站建设已经开始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技术,应用此技术能够避免设计的缺项、错项,能够保证设计整体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纸质材料所产生的资源浪费,因此,加强三维设计研究极为关键。 1三维设计的特点 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在视觉角度上与作业模式上都处于落后状态,无法实现变电站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移交。在这种环境下三维设计技术应运而生,其主要依托与信息化智能三维设计平台,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设计作业时间,优化作业流程,变电站设计包括电气、建筑、结构、水暖等多项内容,借助完善的标准化数据模型库与强大的自动计算分析功能,让电网与变电站建设更加简单,能够实现自动校准、自动出图、三维协同等多项功能。为了进一步提高电网与变电站的设计质量和效率,采用三维设计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构建工程信息模型,使其所有信息都能够全面的展现出来,并且还可以符合变电站在建设上对多个专业的协调需求,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转换,最终达到优化工程设计的效果。 2三维设计在电网和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要点 2.1定制概预算软件接口。 现阶段三维设计相关的软件和有关软件的结合比较少,因此会对整体的设计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提议由数字化三维设计结果当中寻找整体资料清册和多种类的安装工程量,直接由相关软件将工程造价算出。此提议实践以后,可以快速度的将工程项目造价的经济性得出分析结果,并且能够将每种方案分析的结果实施对比,以此来提升方案的对比和选择效率,给项目的出资方提供一个准确的可参考依据,此种方式和传统方式对比有着非常大的优点。 2.2定制P3等工程软件接口,推进4D模拟施工。 提议在设计过程中应用三维数字化设计及开展施工、运行管理过程模拟(4D技术),比如在模仿大型装备吊装、模仿维护管理等,已经明确方案是否合理。当下,应用三维技术能够完成装备运输、设备吊装等工序的模拟,可是没有办法对负荷进行计算。另外有个别工程软件能够实时吊装计算以及模仿等,可是和前面提到的三维设计软件相比有些不足之处。并且,在设计的时候构建的三维模型,应用项目监管工具将工程进度相关信息进行导入,把工程的进度数据和三维模型实施关联,在工程开展之前就可以使用三维模型对工程进度进行模拟,这是一个完全可以观看到的过程,为工程项目预案提出有力条件,为工程方案和规划奠定了基础。 2.3开展变电工程三维模型标准化研究 讨论设计和构建对三维模型的建模需要,并且兼顾着运行的需求,因此,三维设计通过其效率高,操作简单,适合变电站总体模型针对文件总量的把控,最终成为准确恰当的三维模型初始方案,确保模型的相关数据得到优化。例如与当前国家电网突出模块化与变电站相互结合,从而更好的规划三维模型,促进电网与变电站三维设计的标准化。 2.4构建三维设计成果应用体系。 建设三维设计结果统一监管以及应用体系,监理电网项目准确的数据资源,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电网工程信息有关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终达到电网项目相关数据统一化管理,有效的确保了公司内部的主要数据以及信息的安全。为公司电网决策支持、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2.5研究电网工程数据加密及标准格式转换技术。 实施“电网项目数据保密以及规范格式转变技术研究”,实施深入分析,对工程项目相关数据加密保护、压缩、电子签章、规范化格式转变等技术,确保项目数据的精准和可追溯性,以达到工程项目数据的最初数据的格式相同标准化。 3三维设计在电网和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分析 3.1确定变电站三维设计目标 设定准确的目标是实现三维设计价值的最好依据,以变电站设计为例,设计目标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需求:第一,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计算分析,构建三维信息模型,设计人员通过一次性输入数据就能够得到完整的图形效果,并可以自动生成多视角的图纸文件,缩短变电站设计时间。第二,全专业协同设计,由于变电站建设所涉及的专业较多,不同专业下的技术要求也不尽相同,三维协同设计通过平台一体化管理,能够实现同一项目下所有专业人员的设计要求,通过制定文件档案与模型命名等方法,对不同专业人员进行权限分配限制,只有本专业设计人员有专有部分的读、写权限,其它设计人员只能够读取,在满足各自专业设计的基础上能够查看其它专业的设计情况,高效、快速的完成设计工作,避免相互之间的碰撞和冲突,保证全专业的协同设计。第三,数字化移交,传统设计模式下对于数字、信息的移交工作较为繁琐,不仅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内容上也容易出在遗漏和偏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变电站建设的管理水平。三维数字化移交自身具备强大的数据库功能,通过统一信息平台实现数据、成果的整体移交,其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数据、设计模型、工程数据等多方面内容,与助于变电站建设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 3.2三维建模 三维建模对变电站建设进度与工程量有着直接影响,变电站中电气设备作为核心内容,对建模深度与建模精度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具体的建模过程中设计人员主要对土建支架模型与设备模型这两方面创建元件模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人员不断简化元件信息,保证模型能够符合具体要求,结合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指定文件格式完善三维模型设计,保证模型绘制比例等各方面都能够具有准确性、真实性。由于变电站设计中需要创建的模型较多,为了节约模型库的存储空间,设计人员应该对模型进行简化设计,采用方便识别的绘图方式在保证模型自身功能表达清楚的基础上,秉持一定的简化原则:保证模型结构、模型装配的合理性,关键尺寸与专业部分不能进

三维虚拟仿真大纲

《三维虚拟仿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暂可不写) 课程名称:三维虚拟仿真 总学时数和学分:本课程计划144学时,8学分 实验或上机学时:108学时 先修及后续课程要求: 先修课程: 1. 3ds max基础:要求学生了解3ds max各个功能模块和基本制作流程。掌握常用工具及简单模型的制作方法、掌握基础灯光、材质的调节方法。 2. 图形图像处理PS:要求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把握图层、蒙版、图层样式以及图层叠加方式的作用和意义,熟练掌握调色工具及滤镜的使用,深入理解通道的作用。 后续课程:《工作室实训》、《毕业设计》 (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三维虚拟仿真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在计算机中对真实的客观世界进行逼真的模拟再现。通过利用传感器技术等辅助技术手段,让用户在虚拟空间中有身临其境之感,能与虚拟世界的对象进行相互作用且得到自然的反馈,并让人产生构想。本课程通过3ds max软件强大的三维图像技术制作出逼真的虚拟空间环境,再通过VRP平台加入交互功能,从而形成一种超现实的虚拟体验。本课程主要解决如

何生成具有真实感的虚拟空间,通过3ds max的建模工具创建场景模型,通过材质贴图以及灯光的综合应用模拟自然世界的真实质感及光影效果,再通过渲染设置调节出最终效果。最后使用贴图烘焙的方式将最终渲染效果转为贴图贴回场景,并导入到VRP中进行交互式制作。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相关的学科种类繁多,如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科学计算可视化、输入输出设备、人机交互、自动化控制、生理学、心理学等,其与虚拟现实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本课程重点在于如何在计算机中生成虚拟环境并通过VRP平台将其转化为具有交互功能的空间环境。其中需要大量的实践决定了本课程主要以技法为主,并兼顾理论的学习。能制作出完整、真实的交互式虚拟场景是本课程的最终教学目的。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门课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在熟练地掌握3ds max软件的基础之上系统的学习VRP交互式平台软件。在熟练掌握模型创建、材质贴图的赋予、灯光布光方案及调节方法的基础上,创建出具有沉浸感与交互性的虚拟现实作品。借助本系强大的工作室电脑硬件及所购的20节点VRP软件可以进行大型场景的虚拟现实作品表现。使学生在校园里就能拥有公司级别的制作条件,为优秀作品的制作提供了先决条件,并使学生在实战训练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为进军这一新兴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场景模型的创建。(50学时)

电网调度与变电站一体化仿真培训教学系统实训指导书(学生用) (1)

110kV电网调度及变电站一体化仿真实训 实 训 指 导 书 1

一、仿真软件功能简介 1.总控软件 1.1功能说明 总控软件是专门用于变电站仿真系统中各应用软件的总体控制,相对于单个启动方式其操作性更加简单、方便、实用。 总控软件主要包含以下功能: 远程关闭计算机 远程重新启动计算机 远程启动计算机 远程启动仿真培训系统 远程关闭仿真培训系统 远程发送消息 1.2使用说明 1.2.1 双击桌面或仿真系统安装目录下Main文件夹中的图标,即运行总控面板,如下图所示: 1.2.2 总控面板上组件图标介绍: (1)盛柏教练台 (2)图形就地站软件 (3)保护盘软件 (4)综自监控软件 (5)观摩台软件 (6)五防开票软件 (7)五防钥匙软件 (8)安全工器具软件 (9)三维虚拟场景软件 1.2.3 鼠标右击总控面板 (1)“主界面”:定位总控面板的位置。

(2)“一键启动”:启动本地仿真系统。启动完毕后,该菜单为“一键关闭”。 (3)“一键关闭”:关闭本地由总控面板启动的仿真系统。 (4)“命令发送”:远程计算机的控制及相关信息的发送。 对远程计算机的控制,主要用于远程计算机的关闭、启动与重新启动、远程计算机仿真系统的启动与关闭、文件的传输、信息的发送。 远程计算机被控制的前提条件: 1)被控制的计算机必须启动总控面板。 2)主控计算机的“命令窗口”中必须含有被控制计算机的IP地址,且IP地址前的“□”必须打“√”。 3)命令窗口的功能: “远程关机”:远程关闭被控制的计算机。 “远程重启”:远程重新启动被控制的计算机。 “远程开机”:远程启动被控制的计算机。 “一键启动”:远程启动被控制计算机的仿真系统。 “一键关闭”:远程关闭被控制计算机的仿真系统。 “上传更新”:将需要更新文件上传至更新服务器。 “通知下载”:通知所有被选择IP地址计算机下载更新文件。 “添加主机”:更新模型运算服务生成的地址表,需要手工输入配置。 “删除主机”:更新模型运算服务生成的地址表,与“添加主机”对应。 “主机探测”:获取远程计算机网卡物理地址。 “退出”:退出“命令发送”窗口。 “发送信息”:向被控制的计算机发送信息。 (5)“模型选择”:启动仿真方式,根据现场要求配置不同,主要有单机、双机、联合模式。 (6)“查看消息”:在制作教案时添加的部分提示信息,自动弹出。 (7)“检查更新”:检查远程更新服务器是否有更新信息。 (8)“设置”:用于设置总控面板的皮肤、风格和样式。 (9)“关闭”:退出本机仿真系统及总控面板。 1.2.4 在总控面板上: 鼠标双击对应的组件图标,若该应用程序未启动,则启动相对应的程序。若该应用程序已由总控面板启动,则将启动的程序调至最顶层。 1.3仿真系统的启动 1.3.1 右击总控面板窗口,选择菜单中“一键启动”即可启动本机仿真系统。 在弹出窗口内鼠标左键点击下拉按钮,出现多种培训模式,选择需要的培训模式,确认,仿真系统可以自动启动仿真系统需要相关服务和通讯。 (1)单机培训模式:即仿真系统的单机版,每台计算机可以启动全套的仿真系统,由于集控站只配置两台学员机,这两台学员机可以供两人同时使用而互不影响,从而提高仿真机的利用效率。 (2)双机培训模式:即仿真系统的双机版,由于仿真系统在使用时启动的程序太多,学员在单机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切换至不同的画面,使用双机模式就可以将两台学员机通过网络联接起来,一台启动监控及保护盘画面,另一台启动三维场景画面,这样可以由单学员独立使用,也可以多学员配合使用。 (3)联合反事故演习模式:即集控站的学员机和总教练机作为仿真服务器的客户端,这些计算机通过网络联机,总教练台通过教练台对仿真系统设置故障及异常,在集控站学员机上可以看到相应的故障及异常,从而各方面配合进行反事故演练,教练台平时也可以单个对集控站学员机设置故障。 1.3.2 右击总控面板窗口,选择菜单中“命令发送”,在弹出的“命令发送”窗口中点击“一键启动”即可

基于Revit平台的变电站三维设计与开发探讨

基于Revit平台的变电站三维设计与开发探讨 汤祖鑫 郑 云(福建英特莱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为了寻找快速、低成本和易推广的变电站三维设计软件,尝试利用Autodesk Revit Building 8三维软件平台,以国家电网公司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为蓝本,开展变电站三维设计建模研究,提出基于Revit平台应用前景、二次开发的高级功能及其关键技术。 【关键词】:三维(3D)BIM(信息化建筑模型) 变电站 应用 开发 0 引言 近几年,国家科技部大力推广应用三维技术,国内甲级电力设计单位先后引进PDMS、PDS等大型工厂设计软件,经过二次开发后应用于300MW及以上发电厂、500KV变电站的三维设计,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促进了设计革命。但是,这些三维软件成本较高,系统集成难度大,对工程设计人员学习成本也高。为了寻找快速、低成本和易推广的变电站三维设计平台,笔者经过三个月的初步研究和测试,认为Autodesk Revit Building 8(以下简称Revit)三维软件不仅成本较低,而且有强大的三维建模和二维出图功能。本文重点探讨基于Revit平台的三维数字变电站的设计与应用。 1 Revit平台软件及其特点 Autodesk Revit Building 8是构建BIM(信息化建筑模型)的3D创建平台,具有3D/2D建模、2D出图的功能,适应于建筑设计。该软件采用参数化建模,用户可以更改项目的任何部分,例如平面图、明细表、截面等等,并且所更改的内容在其它地方也将“自动”得到更新。使用Revit,文档基本上可以免除协调性错误。最重要的是,设计人员将获得一个按自己所需方式工作的设计工具,它

虚拟现实技术在变电站培训仿真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变电站培训仿真中的应用 周季峰1,胡剑峰2,张志学3,王炎初4 1,2,3,4(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在分析现有变电站三维培训仿真系统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系统缺乏实际运行数据的问题,实现了一套能够与调度培训仿真系统实时交互数据的、具有“活力”的变电站三维培训系统。该系统采用自行开发的三维引擎,包括设备建模、场景建模、场景浏览等几个主要部分。其中场景浏览器实时与调度培训仿真系统交互,大大增强了变电站培训仿真的真实感,改善了培训的效果。 关键词: 虚拟现实、变电站、培训仿真、交互 中图法分类号: TP391 文献标识码: A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in Substation Training Simulation Zhou Jifeng1,Hu Jianfeng2,Zhang Zhixue3,Wang Yanchu4 1,2,3,4(Nanjing Nari-relays Electric Co., Ltd., Nanjing, 2111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nalyzing the existing substation training simulation systems, we developed an interactive substation tranining simulation system. It has a real-time interaction with the DTS(dispatcher training simulation system), retrieves data from DTS and sends back feedback to DTS. This system bases on our self-developed three dimision engine and includes equipment modeler、scene modeler and scene explorer. Practical application shows our system grealty improves training effect.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Substation, Training Simulation, Interactive 1 引言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运行维护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不能直接通过操作实际运行中的电力设备来进行培训,因此进行仿真培训就很有必要。传统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二维画面表现的软件仿真和以专用设备搭建的物理仿真。二维画面的真实性欠缺,物理仿真的代价太高,因此将具有沉浸性、交互性、操作性特点的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电力培训仿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现有系统概述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力培训仿真中的应用很广泛,也涌现出了很多实用的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系统: 1、基于OpenGL[1]或Direct3D[2]技术 OpenGL是一个独立于操作系统的、开放的底层图形库,具有功能强大、移植性好的特点,是高性能图形算法的行业标准。Direct3D是微软开发的针对Windows系统的三维图形接口,可直接操作支持该接口的各种硬件。由于OpenGL和D3D属于比较底层的技术,缺乏一些比较高级的特性,因此开发难度比较大。 2、基于三维引擎或三维开发平台 目前很多电力仿真系统为了降低开发难度,缩短开发周期,纷纷采用成熟的三维引擎或三维开发平台。在开源社区比较著名的三维引擎系统有OSG[3](Open Scene Graph)、OGRE(Object-oriented Graphics Rendering Engine)[4]等。其中OSG引擎是一种采用标准C++和OpenGL编写的跨平台、高性能三维图形引擎。李蔚清[5]等、张照彦[6]等分别采用OSG 引擎构建变电站仿真系统。由于三维引擎一般并不包括场景编辑、场景浏览等组件,因此一些系统转而采用内容更丰富的三维开发平台。谢成[7]等采用Virtools开发了一个220kV 变电站仿真系统。 3、基于VRML技术 由于Web应用部署方便,对客户端要求低,因此目前很多电力仿真应用基于Web方式实现。虚拟现实描述语言VRML[8](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是一种描述三维场景中对象及其行为的场景描述语言,是目前电力三维仿真应用采用的主要建模语言。刘杨[9]等采用VRML建模并通过VRML的Script节点调用Java程序的方式实现了变电站三维仿真系统。龚庆武等[10]采用VRML建模并通过MATLAB 模拟变电站运行状态进行三维仿真。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很多系统缺乏跟实际运行系统的交互,采用MATLAB模拟等手段得到的数据不能真实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在分析上述系统的基础上,本文实现了一个跟调度培训仿真系统DTS(Dispatcher Training Simulator)配合的变电站三维仿真系统。通过与DTS交互,一方面仿真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并通过三维方式展示给学员,另一方面学员可以操作三维场景中的设备来动态改变电力设备的运行方式。

三维建模及运动仿真

三维建模及运动仿真 Pro/Engineer 软件集产品的三维造型设计、加工、分析、仿真及绘图等功能于一体,是一套使用方便、参数化造型精确的软件,其强大的造型功能及仿真分析功能受到众多工程人员的青睐。本节将采用Pro/E 软件,完成少齿数齿轮传动机构中所有零件的参数化建模,并对少齿数齿轮减速器进行虚拟装配,在此基础上,对传动机构进行运动仿真。 3.1 齿轮的参数化建模 3.1.1 零件分析 齿轮建模的操作步骤如下: (1)添加齿轮设计参数 (2)添加齿轮关系式 (3)创建齿轮的齿廓曲线 (4)创建螺旋线方程 (5)实体生成: 1)创建螺旋线线方程 2))拉伸 3))阵列 3.1.2 绘制齿轮 (1)新建文件: 启动PROE Wildfire4.0,单击工具栏新建工具,或单击菜单“文件/新建”。出现如图3.1所示对话框。选择系统默认“零件”,子类型“实体”方式,“名称”栏中输入“canshuhuachilun ”,同时注意关闭“使用缺省模板”。选择公制模板mmns-part-solid ,如图3.2所示,然后单击“确定”。 (2)创建齿轮程序。 选择菜单栏“工具/程序”命令,出现如图3.3所示对话框。单击“编辑设计”, 依次添加齿轮设计参数及初始值,添加完毕单击“确定”。选择工具菜单“工具/程序”命令,出现如图3.4信息窗口,在其中输入程序如下: Y0=(1/4)*PI*MT+XT*MT*TAN(α t) Xc=(HANX+CNX-XN)*MN-ρ

Yc=(1/4)*PI*MT+HANX*MN*TAN(αt)+ρ*COS(αt) (3)添加齿轮四个圆的关系式。 1)选择“插入/模型基准/ 草绘”特征工具,或单击工具栏 草绘命令,出现如图3.5所示对话框。单击“草绘”确认,进入二维草绘模式如图3.6所示。

Bentley变电站三维数字化设计应用[详细]

Bentley软件在变电站三维数字化设计方面的应用与探讨 三维数字化设计是未来变电工程设计的趋势,通过精细化协同工作,能够大幅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通过工程应用中的实际经验,总结了三维精细化设计的特点.同时,Bentley软件在变电站三维数字化设计中具备特有的优势,随着三维模型 的积累以及软件的不断改进,将会引领未来变电工程设计、建造和管理等全寿命周期的数字化革命. 关键词:Bentley软件;变电工程;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应用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Bentley Software in Substation 3D Nu 米erical Design RAN Rui-jiang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95,China) Abstract:3D Nu米erical Design is the trend of the future substation design. Through elaborate and coordinated work,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design has been greatly i米proved. With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experie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3D Nu米erical Design are su米米arized. Besides, the Bentley software has special advantages in the 3D Nu米erical Design. With the accu米ulation of 3D 米odels and i米prove米ent of the Bentley software, it will definitely guide the 3D Nu米erical revolution of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米anage米ent in the substation whole-life cycle span. Key words:Bentley software; substation engineer; 3D Nu米erical; coordinated design; application 引言 目前,变电工程的设计普遍采用的是二维设计手段,是依赖设计者的空间想象力和制图技能完成空间设计的,对工程总体空间布置的经济技术比较和优化缺乏控制,很难适应坚强智能电网的要求[1].这种设计方法对设计质量缺乏高效的控制,工作效率较低,难以适应精细化和信息化的需求. 而当前电网业主已明确提出三维设计和数字化移交的要求.采用三维设计和数字化移交有着以下重要的意义. (1)可以做到精细化设计,方便地进行三维空间的安全距离校验和材料统计,避免碰撞. (2)可适应专业间协同设计,各专业通过一个设计平台进行设计,提高了不同专业配合的效率,避免接口过程带来的错误.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解决方案

大娱号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解决方案 VSTATION HD(V1.0)

前言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提倡,虚拟仿真实训在高职教育中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实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虚拟仿真技术是将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进行集成,构建一个与现实世界的物体和环境相同或相似的虚拟教学环境,并通过虚拟环境集成与控制为数众多的实体,构成一个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虚拟仿真教学技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核心,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有益于教师的实训教学和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为解决职业教育面临的实训难、实习难和就业难等问题开辟了一条新思路。目前,高职院校很多专业,如外语教学、旅游专业、数控技术、焊接技术、机电技术、食品加工、服装设计等专业都引入了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方式。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已经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学变革的一种有效手段。

目录 前言 (2) 一、总体需求分析 (4) 1.1 “情景”的定义: (4) 1.2 为什么要在教学中使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5) 1.3 根据教学建设,用户需求归纳如下: (6) 二、设计原则 (7) 三、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概述 (8) 四、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系统运行原理示意图: (10) 五、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构成及特点 (11) 六、与教材同步完备的虚拟场景库 (16) 七、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构成及特点 (18) 八、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配置与指标 (19) 九、系统技术支持及服务 (21)

一、总体需求分析 通过运用学语言,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学习者必须通过“用语言”才能真正掌握语言。 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交际情景中,让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而真正的交际应该是互动的。当一方发出信息后,另一方根据上下文进行意义协商,作出反馈,他可以表示支持、进行反驳或提出疑问,然后接受方对反馈意见再进行意义协商,作出回应,双方如此反复交流,形成互动。互动是“交际的核心”。 语言课堂就是一个充满“交流和互动”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这种互动不仅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之间互动,还应该包括教材,因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都是基于一定教材展开的。“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能够在教材与师生之间搭起一座互动教学的桥梁。 使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在互动教学的设计和组织上突出情景性、实训性和互动性,力求三者有机结合。 1.1 “情景”的定义: 情景指的是具体场合的情形或景象。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有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使其产生交际的动机。“大娱号”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所提供的虚拟场景可以提供直观生动的形象,通过大屏或投影再现学生在虚拟场景中的表演,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去感受场景,产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表演的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学语言,使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教学, 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戏可演,

消防人员三维仿真模拟培训系统

消防人员三维仿真模拟培训系统 一、产品简介 消防人员三维仿真模拟培训系统实现三维仿真地理信息数据与消防专题信息无缝整合,是由三维数字化图形仿真软件和360°全自动机器人拍摄系统组成。是北京金视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十几年来图形图像和三维仿真领域的尖端科研成果,并结合多年来对消防系统的调研数据进行定制化开发的解决方案。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公司聘请多位火灾现场勘查技术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团队,通过全国各地消防部门对火灾事故现场模拟复原分析系统多年的使用意见和反馈信息,不断将产品完善改进至今。 二、开发背景 为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提高在特殊火灾和灾害事故处置行动中的成功率,除了加强消防队伍建设和装备建设,更重要的是加强培训基地和模拟训练设施建设,推动训练手段的模拟化和训练场地的基地化。因此很有必要建设一套能逼真地模拟真实火灾环境的消防训练系统。适用于火灾事故现场全景重建、三维重建、现场痕迹物证提取和保存、现场图像绘制以及火灾事故过程分析等环节的规范操作,满足了消防系统对于火灾事故现场绘图、现场三维重建和火灾事故过程模拟分析等标准化工作流程的需求。 三、产品特点 1、案发现场360度全景数据全自动采集 可以将案发现场图像最终以360°全景图像的形式呈现,并且全景图像中无拼缝或拼接瑕疵。同时在全景中具有方位罗盘定向功能,来确定方向或导航。 2、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全方位呈现案发现场 可结合案发现场的地图信息(谷歌地图和百度地图等地图信息系统),同时还可将案发现场全景图与之相关联,全方位呈现案发现场。 3、鼠标拖拽创建逼真的人物动画模拟 三维人物和车辆模型可以简单的创建过程动画模拟,动画创建过程简单快捷,用鼠标右键拖拽来设定人物动作路径,并且结合丰富的人物动作资源,来创建逼真的人物动画。在创建多个人物动画时,多个人物可以实时联动。 4、海量专业的三维模型资源库(达两万多种三维模型资源) 系统涵盖专业的三维模型资源库,涵盖生活中的所能遇到的室内和室外基本物品,数量在2万种模型以上,可以实时的用鼠标拖拽添加到系统中,并且可以根据现场图像的比例进行旋转,移动和缩放。 5、三维模型与真实现场图像增强现实融合 可以将三维模型资源库中的人物、车辆、物品等模型直接拖拽到全景图中,并且可以对人物和车辆进行动画的创建,基于真实的案发现场图像模拟案发过程。 6、三维立体现场门、窗一键快速自动生成 在三维立体案发现场中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在创建的墙体上任意添加门和窗,并且可以设定门窗的位置、高度、宽度、数量等。 四、适用人群

变电站仿真软件实训

新疆大学 实习(实训)报告 实习(实训)名称:变电站仿真软件实训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094 指导教师:娄毅 报告人: 学号: 时间:2013年1月4日

主要目的及内容: 目的: 1)熟悉了解变电仿真软件的功能及用途 2)熟悉掌握变电仿真软件教员端的使用 3)掌握变电仿真软件学员端的使用 4)能独立执行操作票 内容: 1)变电仿真教员的启动与退出 2)变电站三维一次设备巡视 3)变电站三维二次屏盘的使用 4)自己执行操作票 主要收获体会:经过这次的变电站仿真软件实训,我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并 操作本仿真软件,掌握了变电巡视,刀闸作,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次实训中,老师的详细介绍,不止一次的播放相关操作视频,亲身指导以及我虚心学习,不断回顾已学的知识,详细阅读与本软件中相关设备和有关操作知识,不勤就问,这些都是自己能够很好掌握并熟练操作本软件的原因。 存在的问题:这次变电站仿真软件实训操作过程中一开始对本软件的知识欠 缺,不知道怎么使用软件,对软件的功能不熟,一开始执行操作票也不能独立操作只能在老师指导下使用,慢慢熟悉了以后才能独立操作。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2014 年 1 月 10 日备注:

1 变电站仿真软件课程实训1.1课程目的 1)熟悉了解变电仿真软件的功能及用途 2)熟悉掌握变电仿真软件教员端的使用 3)掌握变电仿真软件学员端的使用 4)能独立执行操作票 1.2课程内容 1)变电仿真教员的启动与退出 2)变电站三维一次设备巡视 3)变电站三维二次屏盘的使用 4)自己执行操作票 1.3实验步骤 1)变电站仿真教员的启动与退出 一键启动 设置外观异常 设置逻辑异常 设置逻辑故障 执行开微机五防票培训 汇总操作记录 训练停止 一键退出 其它注意事项 1.4 变电站三维一次设备巡视 运行模式 检查模式 异常处理模式验电模式挂牌模式围栏模式望远镜导航图 1.5 变电站三维二次屏盘 运行模式检查模式挂牌模式选保护室导航图安全工具室放大镜模式测量压板模式评价结束 特殊操作

110kV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软件

华胜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仿真系统

温謦提示:感谢您使用武汉华胜公司软件!在您使用本软件之前,请认真阅读本文。本软件不会影响您的计算机硬件和其他软件运行,请放心使用!若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目录 第一章华胜11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仿真系统简介 (11) 第二章华胜110kV变电站仿真系统软件安装 (44) 2.1安装步骤 (44) 2.2软件卸载 (88) 2.3局域网设置 (99) 第三章华胜110kV变电站仿真系统软件使用说明 (1010) 3.1 教员机“仿真教室控制台”的使用 (1010) 3.2仿真软件各仿真模块使用 (1111) 3.2.1教练员台的操作说明 (1111) 3.2.2设备区的介绍 (1212) 3.2.3综自系统介绍 (1313) 3.2.4 五防系统操作 (1313) 3.2.5 事件记录 (1616) 3.2.6 学习园地 (1717) 3.2.7 QQ功能 (1717) 第四章110kV变电站仿真表现方式 (1818) 4.1一次设备的仿真方式 (1818) 4.2二次设备操作的仿真方式 (2020) 4.3设备巡视验电接地挂牌的仿真方式 (2323) 4.4变电站所用变、直流系统的仿真方式 (2424) 4.5运行方式和潮流改变 (2525) 4.6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的设置 (2727) 第五章实例操作 (3030) 例1:110kV宗河线1124开关由运行转检修 (3030) 例2:10kV上三庄线122开关由运行转检修 (3131) 例3:#1主变内部短路故障的事故处理步骤 (3232) 第七章注意事项和常见故障排除 (3434) 附录1 某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变电站仿真实操培训计划 (3535) 附录2 某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变电站运行值班员实操题评分标准 (3636) 附录3 电力系统及仿真的常用专业术语解释 (3737)

三维设计在电网和变电站建设的运用

摘要三维设计凭借在变电站工程数字化、可视化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关键技术以及对工程建设和运行的深刻理解,正在逐渐成为电力设计单位的智能辅助工具。 结合某220新建模块化智能变电站工程,讲述三维设计过程的优缺点,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电网建设;变电站;三维设计;模型;协同设计三维设计凭借多视角、全方位的图形展示界面,以及其图纸联动调整及自动净距校验等功能,正在越来越多被电力行业设计单位采用。 同时,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公司基建585号及安徽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设工作157号文要求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新建110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全面应用三维设计,同步启动公司三维建模工作。 到2020年底前,公司所有新建、改建、扩建35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具备数字移交条件,总体上实现三维设计、三维评审、三维移交。 1三维设计的特点1数字化时代,智能电网建设对变电站工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网公司已经建立了工程数据中心和数字化移交系统,并在新建工程中要求进行设计成果的数字化移交。 传统工作模式下,采用图纸复制修改为特征的作业模式,其质量与效率已无法进一步提高,设计成果不具备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移交的能力。 三维设计技术条件下,变电站建筑物和设备等能够在计算机提供的三维空间中建造出来,它将变电站涉及到的各个专业结合到一起。

在协同设计工作平台下,各专业能看到其他设计人员的成果,通过专业间沟通,共同完善工程设计方案。 2变电站三维设计是集电气、建筑、结构、水暖功能于一身,以工程数据库为核心,通过数据驱动三维模型,最终实现自动出图、联动更新、净距校核及数字化三维协同,从而大幅提高设计工作效率与设计质量。 2三维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具体措施21采用标准数据库为核心的数字化设计。 1变电站三维设计以工程数据库为核心,相关联的图纸能自动生成。 数据库设备模型采用国网公司通用模型库2018年版,模型文件统一采用格式,这就从源头上对设备型式进行了统一。 2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各专业在协同平台同步开展,本专业图纸的调整修改相关专业设计人员均能看到。 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工程一处设计修改,多张相关图纸自动更新,并及时对相关设计人员进行提醒,避免了专业间多次提资带来的信息传递错误,有效降低了专业间接口出错的概率。 22标准化设计体系。 三维设计平台作为设计单位专业知识和设计基础数据的载体和应用工具,通过提供标准化工程库和设备数据库等资源,帮助设计人员实现海量检索、精确定位和全盘复用的作业模式。 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阶段,可根据工程具体需求选用不同的设备

基于Arena的港口泊位三维仿真系统的实现

第3卷第1期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V ol. 3, No.1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基于Arena 的港口泊位三维仿真系统的实现 王永辉,胡青泥,舒宏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辽宁,116023) 摘要:本文在三维仿真软件Arena 3DPlayer平台上实现了港口泊位作业系统的三维动画仿真。首先分析了港口泊位作业系统并利用Arena对该系统进行了二维仿真模拟,然后给出该系统在Arena 3DPlayer平台上三维仿真动画的实现过程,最后总结了其中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港口泊位;Arena;Arena 3DPlayer;三维仿真 Implementation of Berth 3D Animation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Arena W ANG Yonghui, HU Qingni, SHU Ho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aoning, 116023)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a 3D Simulation model of berth operation system in a container terminal using the Arena 3DPlayer.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models the berth operation system with Rockwell Arena, and animates the model with 2D animation tools, then, the working flow of 3D Simula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Arena 3DPlayer, finally, the key technology of Arena 3D simulation is summarized. Keywords: berth; Arena; Arena 3DPlayer; 3D simulation 1 引言 港口泊位作业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随机因素,运用系统仿真的方法可以对泊位营运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仿真输出结果的分析,决策得出在给定的岸线长度条件下,规划合理的泊位数量,用以提高岸线利用率,减少船舶等待时间。 本文利用可视化仿真软件Arena及基于其上开发的Arena 3Dplayer,建立了港口泊位作业系统的仿真模型。该模型具有动画效果和交互功能,可实时演示港口泊位作业系统的服务过程并可以与使用者进行实时交互。2 港口泊位作业系统描述 港口泊位作业系统的服务对象是集装箱船舶,服务设备是港口的所有设施,其中最主要的是供船舶停靠的泊位数量及其装卸设备。 当集装箱船舶到港后,首先需要为其安排泊位,然后再配置相应的装卸设备资源以及堆场空间资源,以便进行装卸作业。由于泊位空间是港口的一种稀缺资源,因此,泊位配置问题是提高集装箱港口效率的关键点之一。 所谓泊位配置问题,就是为到港的集装箱船舶指定适当的位置,供其靠泊作业,以减少船舶的在港时间,提高港口的运作效率。目前,集装箱港口的泊位配置大多是计划人员根据以往经验来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