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实操考试图纸

数控铣实操考试图纸
数控铣实操考试图纸

(完整版)数控铣工中级操作技能考核考试试题1

数控铣工中级操作技能考核试题(一) 一、试题 评分表 鉴定项目及标准配分自检结果得分备注程序编制15 用试切法对刀10 φ6(两处)12 φ96-0。05018 R24(两处)14 6 9 3+0.02 12 精度检验及误差分析10

一、试题 评分表 鉴定项目及标准配分自检结果得分备注程序编制15 用试切法对刀10 φ6(四处)12 φ82 8 9600.05(两处)20 50-0.05-0.0910 R10(四处)8 6 7 精度检验及误差分析10

一、试题 评分表 鉴定项目及标准配分自检结果得分备注程序编制15 用试切法对刀10 φ6(四处)8 φ50+0.02 8 96+0.05(两处)16 R5(四处)8 R15(两处) 6 10 2 30 2 70 3 2+0.02 6 5+0.02 6 精度检验及误差分析10

一、试题 评分表 鉴定项目及标准配分自检结果得分备注程序编制15 用试切法对刀10 φ6(四处)8 50+0.03 8 φ30+0.02 8 90+0.05(两处)16 R10(四处)8 50 3 70(两处) 6 3+0.02 8 精度检验及误差分析10

一、试题 评分表 鉴定项目及标准配分自检结果得分备注程序编制15 用试切法对刀10 φ6(四处)8 φ40 8 φ30+0.02 8 φ50 3 90 16 R10(四处)8 50 3 5 3 3 8 精度检验及误差分析10

数控铣工中级操作技能考核试题(六) 一、试题 评分表 鉴定项目及标准配分自检结果得分备注程序编制15 用试切法对刀10 φ108 φ40 8 φ30 8 φ65 5 20 4 5000.05 16 300.03 16 精度检验及误差分析10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期末考试试题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期末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数铣编程试卷类别 A 考试时间45 (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复核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一个完整的程序由、和三部分组成。 2.在确定机床坐标系的方向时规定:静止,运动。 3.刀具半径补偿分、和三个过程。 4.在FANUC系统用于子程序结束的指令为。 5.在FANUC系统中,G04 P1200 又可写为G04 X 。 6.在数控铣床上加工圆弧轮廓用G02/G03指令编程,若在YOZ平面内顺时针加 工一整圆轮廓,其编程格式为:。 7.G73指指令, G43指指令, G98指指令。 8.数控加工的代码中,代码分和两种属性。 9.在FANUC系统用于子程序结束的指令为。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18分)。 1.机床坐标系是机床上固有的坐标系。() 2.根据零件图样建立的坐标系称为工件坐标系,亦称编程坐标系。() 3.Z坐标的运动由传递切削力的主轴所决定。() 4.刀具偏置量D05的数值大小可能等于刀具半径,也可能不等于刀具半 径。() 5.G00快速点定位指令控制刀具沿直线快速移动到目标位置。( ) 6.M00功能属于准备功能指令,含义是主轴停转。( ) 三、选择题(每空4分,共28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G01 X20. Y20. F0表示(),G95 G01 X20. Y20. F0.2表示()。 A、进给停止 B、进给速度为0.2mm/r C、进给速度为0mm/min D、格式错误 2.G01的移动速度由()来控制,G00的移动速度由()来控制。 A、只由F字来决定 B、由机床设定 C、由倍率扭控制 D、由F和倍率共同决定 3.数控系统中,那一组G指令是插补(切削进给)指令() A、G00 G28 B、G10 G11 C、 G04 G27 D、 G01 G03 4.M00表示()含义,M02表示()含义。 A 、程序停止 B、程序选择停止 C、程序结束 D、程序结束光标并返回程序头 四、编程题(共20分) O0001; G90 G94 G40 G17 G49; G90 G54 G00 X0 Y0; G43 G01 Z20. ; S1000; G01 Z-10.0 F100; G01 X10. Y20. ; Y50.; G02 I20.; G01 Y20.; G02 I-10.; G03 X10. ; G40 X0 Y0; G91 G28 Z0; ; ; 第1页(共2页)第2页(共2页)

数控铣实操考试试题及评分表

数控工艺员实操考试(数控铣)实施细则 一、考试目的:测试考生独立操控数控铣床的基本技能 二、考试日期: 三、考试时间:120分钟 四、规定分值:30分 五、考试要求: 1.考场设施:数控铣或加工中心机床一台以上,并配齐加工必需的夹具、量具、刀具、机床附件和毛坯材料。 2.考评人员:每台设备配备2名考评教师。 3.考试要求:各学校的教师或学生根据本校机床的型号首先编制加工程序并且试加工一遍,保证生成的粗、精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并控制全部加工在2小时以内完成。文件所建议的刀具、量具、夹具和辅助工具供各学校参考使用。 4.考试步骤: (1)在实操考试开始前由教师将经过验证的G代码、所需工具/刀具、毛坯等交给考生。 (2)考生将代码输入机床,完成加工前的工艺准备。 (3)考生应独立操作机床,完成加工任务,达到零件图纸所要求的形状精度、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注:考生加工成形的零件需保存半年以上,以备办公室抽查。 上海技高技能培训中心 2011年11月

实操考试试题 加工参数及毛坯图 1.毛坯图及原点位置 2.零件图(见实操考试题图纸) 3.所需刀具 (1)Φ16mm立铣刀1支作用:粗,精铣外轮廓、平面等 (2)Φ8mm键槽铣刀1支作用:粗、精加工凹槽、岛屿、阶梯孔 4.主要用到的工装和工量具 (1)平口钳1台(2)垫铁2副(3)0~150mm游标卡尺1把(4)0~25 mm 外测千分尺1把(4)50~75 mm外测千分尺1把(5)25~50 mm内测千分尺1把(6)杠杆百分表及磁力表座 1把(7)寻边器 1个

实操考试图纸:

数控铣实操题评分表 满分:30分考评教师签名日期

数控铣床考核标准

数控铣床考核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数控铣床操作工。 1.2职业定义 从事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并操作数控铣床进行零件铣削加工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5培训要求 1.5.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中级不少于400 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 标准学时。 1.5.2培训教师 培训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取得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 1.5.3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要求的标准教室、计算机机房及配套的软件、数控铣床及必要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设备等。 1.6鉴定要求 1.6.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6.2申报条件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相关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2年以上。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职业学校本职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4)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 并取得结业证书。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数控铣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数控铣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院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含2年),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取得数控铣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本科(含本科)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已通过了数控铣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又取得机械类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例如钳工技师等; (5)工程师及以上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科讲师及以上教师,又取得数控铣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1年以上(含1年)者。 1.7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方式,技能操作(含软件应用)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和计算机软件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含软件应用)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技师论文题目自定,内容与数控加工相关,不少于3500字,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调研和实验之后撰写论文,首先交论文考评人员初审,论文初审合格后再参加论文答辩。 理论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核、论文答辩三项均合格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 1.7.1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相应级别的考评员;技能操作(含软件应用)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2,且不少于3名相应级别的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1.7.2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为12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中实操时间为:中级、高级不少于240分钟,

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资格证考试试题库及答案[1]

试题库 知识要求试题 一、判断题(对画√,错画×) 1.数控机床产生于1958年。( ) 2.数控机床产于美国。( ) 3.铣削中心是在数控铣床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刀库等装置。( ) 4.二轴半的数控铣床是指具有二根半轴的数控铣床。( ) 5.数控机床在应用时,环境温度为0~45℃。( ) 6.数控机床在应用时,相对湿度为60%。( ) 7.数控铣床用滚子搬运时,滚子直径以70~80mm为宜。( ) 8.数控铣床用滚子搬运时,地面斜坡度要大于15°。( ) 9.加工中心不适宜加工箱体类零件。( ) 10.数控铣床适宜加工曲面类零件。( ) 11.加工中心不适宜加工盘、套、板类零件。( ) 12.周边铣削是指用铣刀周边齿刃进行的铣削。( ) 13.端面铣削是指用铣刀端面齿刃进行的铣削。( ) 14.直角通槽主要用三面刃铣刀来铣削。( ) 15.通键槽一般都采用盘形槽铣刀来铣削。( ) 16.铣削平面零件外轮廓时,一般采用立铣刀侧刃切削。( ) 17.型腔的切削分两步,第一步切内腔,第二步切轮廓。( ) 18.从进给路线的长短比较,行切法要略劣于环切法。( ) 19.铣削加工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进给速度、背吃刀量和侧吃刀量。( ) 20.数控加工用刀具可分为常规刀具和模块化刀具。( ) 21.常规数控刀具刀柄均采用7∶24圆柱工具柄。( ) 22.麻花钻有标准型和加长型。( ) 23.在加工中心上钻孔,因有夹具钻模导向,两切削刃上切削力是对称。( ) 24.喷吸钻用于深孔加工。( ) 25.标准扩孔钻一般有3~4条主切削刃。( )

26.单刃镗刀刚性好。( ) 27.在孔的精镗中,目前较多地选用精镗微调镗刀。( ) 28.铰刀工作部分包括切削部分与校准部分。( ) 29.标准铰刀有4~6齿。( ) 30.高速钢面铣刀按国家标准规定,直径d=80~250mm,螺旋角β=10°,刀齿数z=10~20。( ) 31.立铣刀圆柱表面的切削刃为副切削刃,端面上的切削刃为主切削刃。( ) 32.标准粗齿立铣刀的螺旋角β为40°~45°。( ) 33.标准细齿立铣刀的螺旋角β为40°~45°。( ) 34.按国家标准规定,直柄键槽铣刀直径d=2~22mm。( ) 35.按国家标准规定,锥柄键槽铣刀直径d=14~50mm。( ) 36.常用的机用平口虎钳有回转式和非回转式两种。( ) 37.用自定心虎钳装夹轴线的位置不受轴径变化的影响。( ) 38.数控编程方法可分为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 ) 39.在确定机床坐标系时,假设刀具相对于静止工件而运动。( ) 40.在钻镗加工中,钻入或镗入工件的方向是Z的正方向。( ) 41.机床某一运动部件的运动正方向,规定为刀具靠近工件的方向。( ) 42.在有刀具回转的机床上(如铣床),若Z坐标是水平的(主轴是卧式的),当由主要刀具的主轴向工件看时,X运动的正方向指向前方。( ) 43.在有刀具回转的机床上(如铣床),若Z坐标是垂直的(主轴是立式的),当由主要刀具主轴向立柱看时,X运动正方向指向后方。( ) 44.任何机床都有X、Y、Z轴。( ) 45.程序字分为尺寸字与非尺寸字两种。( ) 46.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固定程序段格式。( ) 47.目前使用最多的是使用地址符的可变程序段格式。( ) 48.在FANUC系统的数控机床上回参考点用G28指令。( ) 49.G28 X50.0 Z100.0中的X50.0 Z100.0为参考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 ) 50.G28 X50.0 Z100.0中的X50.0 Z100.0为参考点在工作坐标系中的坐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实操课程标准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实操课 程标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课程标准 1.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 课程管理部门:模具组 参考学时:8/240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及专业群 学生应具备的基础:掌握《机械制图》、《公差》《金属材料热处理》及《UG》建模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钳工技能及零件普通铣削加工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属于模具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终端专业课程之一,是对机械制图与测绘、简单零件手工制作、零件的普通铣磨加工等前修课程的综合应用,通过本课程学习,促使学生掌握数控铣/加工中心相关工艺及编程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为后续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促使学生形成零件生产所需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以培养熟练掌握数控铣/加工中心机床操作,掌握数控铣削程序编制基本知识、掌握数控铣削工艺设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是针对企业数控加工岗位需求而设置一门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3.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通过企业实践专家的工作分析会,开发了AMF课程设计思想(见下图),以“学徒工(Apprentice)→技术工(Mechanic)→班组长(Foreman)”职业成长过程为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来重构教学内容,针对汽配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要求来设计学习项目,如图4-2所示。 4.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对中等复杂零件图进行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能熟练编写数控铣削加工程序,并能熟练的操作数控铣/加工中心机床对零件进行合理、有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实操课程标准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实操 课程标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课程标准 1.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 课程管理部门:模具组 参考学时:8/240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专业及专业群 学生应具备的基础:掌握《机械制图》、《公差》《金属材料热处理》及《UG》建模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钳工技能及零件普通铣削加工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属于模具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终端专业课程之一,是对机械制图与测绘、简单零件手工制作、零件的普通铣磨加工等前修课程的综合应用,通过本课程学习,促使学生掌握数控铣/加工中心相关工艺及编程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为后续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促使学生形成零件生产所需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以培养熟练掌握数控铣/加工中心机床操作,掌握数控铣削程序编制基本知识、掌握数控铣削工艺设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是针对企业数控加工岗位需求而设置一门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3.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通过企业实践专家的工作分析会,开发了AMF课程设计思想(见下图),以“学徒工(Apprentice)→技术工(Mechanic)→班组长(Foreman)”职业成长过程为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来重构教学内容,针对汽配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要求来设计学习项目,如图4-2所示。 4.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对中等复杂零件图进行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能熟练编写数控铣削加工程序,并能熟练的操作数控铣/加工中心机床对零件进行合理、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