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支架式教学模式研究

、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

科学素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的提高,原有的以教

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建构主义教

学模式以学生学习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再创造提供了条件和空间,与新课程的性

质和基本理念高度一致。因此,建构主义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

的理论基础,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支架式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

念是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

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与差异性、学习的主动构建性、社会互动性

以及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实质不是学生单方面机械式的

被动接受或是复制来自教师的输入行为,而是通过尽力寻求新信

息的意义或将其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历经同化、顺应、平衡等

过程主动建构形成新的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有效贯彻实施

新课程标准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发展日臻成熟的

种模式。支架式教学最早是由布鲁纳从建筑行业中的“脚手

架”一词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的。支架式教学图 1 的理论基

础源于维果斯基的“最临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潜在发展水

平(第二水平)和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第一水平)的差异,

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 。通过在教学中搭建支架,

学习者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它们之间的关

系可以形象的表示为图1。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维果斯基的“最临近发展区” 理论,

可以将支架式教学定义为:学生利用教师和学习伙伴提供的方向、

任务、资料、情景等学习支架,不断攀升自己的“最

临近发展区” ,从而有效、自主建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支架式教学主要由搭脚手架、进入情景、独立探索、协作学

习和效果评价五个环节构成。在支架式教学中,根据学习者

的最临近发展区来搭建支架,帮助学生进入情景,随即撤去

支架,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来完成知识的建构过

程,使学生的思维及综合实践能力有更高的发展。

三、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在使用支架式

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支架”的选择尤

为重要。常用的“支架”类型主要有情境支架、图表支架、问题支架、工具支架、实验支架、文本支架、建议支架以及范例支架等。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

设置不同类型的支架,使学生能在知识框架中不断地攀升,最终完

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下面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对某些支架

的应用加以阐述。

1. 情境支架情境支架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学习支架。通过在教

学过程

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

真正体验“从生活走近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例

如在苏教版化学 2 乙酸的教学中,可以将整个教学过程置于“巧做糖醋鱼”的情景当中,通过做糖醋鱼的调味料来发现生活中的乙酸,了解其物理性质;再通过糖醋鱼的酸味和香气来了解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将化学课堂置于生动活泼的情境之中,将化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设计氯气的性质的教学时,也可以创设类似的生活情景:从则新闻报道入手(如图2),让学生从报道中感受氯气的物理性质。通过将化学与生活、生产相联系,使学生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形成合理利用化学品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京沪高速公路氯气泄漏事件新华网报道: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

安段一辆满载液氯的液罐车和对面来车相抗撞,大量液氯外泄。据

目击者描述:“一股黄绿色的气体就像探照灯光一样,

唰'地射向高空,足有 5 米高,并有刺鼻的味道,眼睛也熏得有些睁不开。”

事发后消防队员不断地用水枪喷射,但时值西南风,氯

另有28气迅速向西南方扩散,造成350 人中毒进医院救治,人中

毒死亡的特大事故,附近居民采取应急措施,疏散到高坡上。图2

2.图表支架图表支架包括概念图、维恩图、比较矩阵、时间

线、流

程图、评价量规等图形。在高中化学中最常用的是概念图。

例如在设计物质分类基本概念的复习教学时可以搭建如图所示的概

念图支架。概念图可以直观地表达各个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系统

地把握复杂概念的脉络,帮助学生构建概念结构。

在现代图式理论中,思维导图被认为是认知框架,它可

以直观地、立体化地、可视化地体现知识间的关系,可以使抽象

的、内在的知识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对知识进行归纳

整理,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积极建构化学认知结构。例如在复

习滴定分析相关考点时可以为学生搭建如图 4 所示的思维导图支架,让学生围绕主题充分联想、发散性思考,将相关知识点进行关联、融通和渗透,发现知识之间复杂多样的联系和规律,提高知识

分化和泛化的能力,构建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思维广

度。

图43. 问题支架问题支架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支

架。由教师依

据教学任务,创设问题情境,以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来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例如,在

苏教版《化学1》专题3,第二单元:铁铜及

其化合物的应用(一)教学设计时,可以设置如表 1 所示六

个主问题支架,若干个子问题支架,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互

动、分享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

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微观世界的概念和原理,单靠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

如果借助多媒体工具加以展示,往往能事半功倍。例如在用碰撞理论解释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可以将外界因素对分子碰撞的影响做成动画,不仅形象、直观地解释了相应理论,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支架只是工具支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工具支架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实施而提供的认知、会话、协作、展示平台、共享平台等都可以算是工具支架,如知识库、语

义网络、专家系统、BBS电子白板、新闻组、PPT等。

5.

实验支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仅是化学学

科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无处不在,在介绍物质性质时,变幻莫测的实验现象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释枯燥的化学理论时,化学实验可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教学时,借助化学实验可以使移动方向一目了然,

原理的解释变得水到渠成。在苏教版必修 2 化学反应限度讲

解时,通过FeCI3和足量KI溶液反应后,用KSCN检验仍然

有Fe3+的存在,使得可逆反应概念的确立清晰明了。实验化学模块的设置更是将化学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验支架,从演示实验拓展到学生实验、家庭实验、兴趣实验、探究实验,从台前到课后,让实验走近学生、贴近生活,通过实验支架的搭建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支架式教学法的搭建策略 1.支架的搭建必须基于学生的

“最临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的本质是“最临近发展区”内的教学,教学

活动要在“最临近发展区”内进行。而“最临近发展区”是个虚拟的空间,只有问题呈现出来,并对学习者构成一个

相邻的挑战时,“最临近发展区”才显现出来。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已有水平、经验、兴趣爱好等,创设适宜的情景,设置合理的支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支架,在教学活动中密切观察,并运用各种方式进行调整,最终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最临近发展区”内。

2.支架的搭建应该是动态的、渐撤的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在

“最邻近发展区”内设置支架,

应是“敏感的,动态的,与儿童暂时的能力相适应的,而且是随着儿童能力的增长逐渐撤离的” 。“最邻近发展区”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支架搭建的动态性可以始终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挑战和支持的环境。支架式教学强调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因学生经验、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使学生的自我构建带有一点盲目性。搭建支架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最终能够独立学习。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增长,教师必须将学习的自主权逐渐移交给学生,教师逐渐将支架撤退,让学生自己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构建,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

3.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反复

强调,学生是教育的重要力量,

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实现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是支架的设置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在学生自我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做好观察者和倾听者;面对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而产生的问题或回答,即使是“错误”或是突发事件,教师是解决问题的启发者,帮助学生跨越障碍,自我修

正,让学生在冲突中探索,在实践中进步。通过小组讨论、协商等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可以在小组成员之间引发认知冲突、便于交流意见、经验,建立积极的互相依赖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竞争的现代意识。重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内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真正使学生成为知识构建的主体。

收稿日期:2016-04-15 )

支架式教学模式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d13896522.html, 支架式教学模式实践 作者:贡学青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第06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一堂课仅有45分钟,教师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小的精力,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就《微视频制作》一课为例,运用翻转课堂在“支架式”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支架式教学就是通过提供一套适当的概念支架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借助支架,学习者能够逐步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 创设主题,进入情境,诱发学生探究兴趣 创设主题是指教师围绕某一主题组织教学活动。这里的主题不是指教材中的知识点,而是指文化主题,指那些连接学生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思考 的走向,使他们自发产生探究兴趣。 在教学《微视频制作》一课时,笔者在课前推荐学生观看精彩视频《人类地球生活史》,视频中用诙谐的表现手法向大家讲述了人的一生要使用很多纸张、制造很多垃圾,风趣的画面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情绪高涨。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查阅了北极发烧、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等相关新闻,思考温室效应的成因。课堂成了学生进入情境、寻求知识的殿堂,他们自发地制作了环保题材微视频,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笔者诱发学生创设主题,引导他们围绕某一主题,将技术以工具的形式纳入学习过程。这种教学多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引发学生的探究需求,使其产生积极、持久的学习动力。 ● “搭建支架”,明确目标,引领学生探究方向 “搭建支架”是“支架式”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部分,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学习目标,并围绕学习内容,为学生探索问题提供方向,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构建学生自主追求学习目标所需要的框架。 笔者在教学活动前,先制作了相应的学习网页传到校园网服务器上,为学生探索学习所需要的概念搭建了框架,同时方便学生在校内外学习使用,实现师生实时互动。该网页具备“学习目标”“导学材料”“学习视频”“作品园地”“BBS论坛”“与我联系”等功能。学生利用该平台,明确学习目标,把握探究的重点与难点;“导学材料”中设计的任务起到“脚手架”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厘清了知识点的脉络,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学习视频”把一些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碎片化处理,方便学生通过视频学习,使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作品园地”为学生提供了分享交流的平台;在“BBS论坛”中,师生可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实时交流,教师通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评估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评估 一、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逐渐流行,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如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等。支架式教学模式源自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很多学者认为20世纪70年代Wood等人首次将“支架式”这一术语引入教育领域。此后国内涌现了一批对支架式教学进行解释分析和总结的学者,他们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了支架式教学理念的内涵和支架式教学法的应用问题,在一定水准上表明了支架式教学研究的丰富性。在外语教学领域,目前支架式教学模式被广泛用来改进英语听、说、读、写课程,但大多仅仅简单地套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步骤,极少有对支架式教学实践进行科学有效的定量评估。Airasian和Walsh 指出,对建构主义教学实践进行定量评估对教学有重要指导作用,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明显不足。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以本校英语专业2012级词汇学教学班6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书面问卷调查方式,问卷题目的设计主要参考了辛自强等人修订的建构主义评估问卷。问卷包含25个项目,每个项目提供了关于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行为的测定;问卷涉及七个纬度:讨论式教学,设置概念冲突,同伴分享观点,有效设计教学材料和资源,激励学生反思和研究,满足学生需要以及教学的现实性。 三、结果及讨论 在讨论式教学中,“老师允许我们和她进行课堂讨论”是较频繁进行的教学行为,这正是社会建构主义者所强调的,知识建构不仅是发生在学生头脑内部的事情,也发生在教师指导或与教师合作这种人际交往背景下。搭建知识平台是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重要环节。大多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概要 Ⅰ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学习者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不同角度出发;不是由教师统一引导,完成同样的加工活动,而是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起对现实世界的意义。 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从学习者形成的知识结构的构成来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结构并不是线性结构或层次结构,而是围绕关键概念而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既包括结构性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知识,学习结果应是建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的意义表征。学习可以分为低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低级学习属于结构良好领域,要求学生懂得概念、原理、技能等,所包含的原理单一的,角度是一致的,此类学习也叫非情境化的或去情境化的学习。高级学习属于结构不良领域,每个任务都包含复杂的概念,各种原理与概念的相互作用不一样,是非结构化的、情境性学习。传统学习领域,混淆了低级、高级学习的划分,把概念、原理等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正的学习应是要建构围绕关键概念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事实概念策略概括化的知识,学习者可以从网络的任何一点进入学习。 二、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 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应善于引发学生观念上的不平衡,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充分注意每个学生在认识上的特殊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元认知能力。教师是解决问题教练和策略的分析者,应十分注意对于自身科学观和教学观的自觉反省和必要更新。 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开发围绕现实问题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尽量创设能够表征知识的结构,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尽可能将学习者嵌入到和现实相关的情境中,作为学习整体的一部分,更有利于促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⒉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1][11]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⑴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⑵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⑶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⑷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⑸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⒊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10][11]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

支架式教学简介

支架式教学简介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既是一种教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和发挥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特别注意建设一种合作、沟通、讨论、竞争的教学课堂文化,让学生在这种文化的潜移默化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步骤 支架式教学模式一般是由创建教学情景、搭建教学支架、独立探索研究、合作互助学习、评估学习效果等相关步骤组成。具体程序如下所示: 1.创建教学情景 创建教学情景就是教师先要设置一个教学主题,这个教学主题中要包含有学生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和要求学生解决的全部主要问题。 2.搭建教学支架 教师要以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为主要发展区,以提出相关问题和理解一些课本中重要的知识概念为基本点搭建教学支架,为学生的独立探索研究和互助学习讨论奠定基础。 3.独立探索研究 独立探索研究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手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担当一个学习顾问的角色,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向老师咨询和求助。 4.合作互助学习 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不同风格类型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各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互助学习的方式钻研相关的课本内容。学生可以在学习小组中积极发言,一方面表达自己对该学习

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不同意见和不同理解在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中得到统一,使学生对调研问题纷繁复杂的态度在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中渐渐清晰明朗。最终学生通过合作互助学习可以有效地集中集体的智慧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建构,从而使知识的深层次涵义逐步浮出水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的基础、学习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角度入手考虑。 5.评估学习效果 评估学习效果是支架式教学模式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估应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小组整体的学习评估,二是对学生在小组中的综合表现加以评估。在评估的具体实施中,应从以下几个不同的侧重点加以准确评估。在评估时,教师应该遵循“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第一,教师要对学生设计的知识的框架的合理及优秀程度加以评估。第二,教师要对学生知识框架设计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合作的紧密程度加以评估。第三,教师要对各小组独立探究的进程和效用程度加以评估。第四,在完善和矫正数学知识框架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小组的最终效果和综合表现加以评估。第五,对各合作互助学习小组中各位同学的整体表现加以评估。 二、支架式教学建立的形式 支架式建立的形式有多种,下面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为例简单提纲说明。 1.设置情境支架,借助悬念导入新课。 2.设置问题串支架,建立能量流动过程概念模型。 3.设置模型支架,合作探究能量流动的特点。 4.设置范例支架,体验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三、支架式教学的意义

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摘要支架式教学是通过一套恰当的概念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概念框架,学生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其学生的适应性和学科特征的适应性。支架式教学的发展给我国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带来启示。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最近发展区建构主义化学教学 1支架式教学的涵义 “支架”一词的运用始于1300年,其原意指的是建筑行业的脚手架,是工人在建造、修葺或装饰建筑物时所使用的能够为他们和建筑材料提供暂时性支持的平台、架柱等,并且当建筑物建好后就拆掉的一种支持。后来被引用到教育中形象的描述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在这种教学设计模式中,学生的“学”是不断的积极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就如同修建建筑物一样;教师的“教”则是“修建建筑物”必要的“脚手架”,要支持学生不断地、积极地建构自身知识体系,不断地建造新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逐渐减少给学生的“支架”帮助直至最终让学生能够独立的建构意义。这就是发展到现在的“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国外近二三十年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支架式教学的定义很多。例如,伍德等人(Wood,Bruner&Ross,1976)

认为,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幼儿或新手在更有能力的他人帮助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或达到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不能达到的目标的过程[1]。 斯南文(Slavin,1994)指出,支架式教学是教师引导教学进行,使儿童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的过程。 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定义是源自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构建知识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3]。这种概念框架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逐步引导学习者进行深入学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2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对于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者们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认为支架式教学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N.C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现在我国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建构主义理论。 2.1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在《社会中的心智》一书中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这一概念反映了教学与发展的内在联系。“最近发展区”也可译成“潜在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1978)。在最近发展区中,儿童独立解决问

建构主义教育观

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一般认为,建构主义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认知主义,其核心主要体现为对两个问题的探究:知识是什么?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和认识显然也将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实践。建构主义有不同的学术派和理论观点,如个人主义和教师建构主义,前者以瑞士的认知心里学家皮亚杰为源头,后者以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维国茨基为代表。但从根本上讲,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以符合或对应客观存在为依据,也不是以此作为判断其真假的准则,认知或学习也不是机械地复写客观世界。相反,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一种学习者的主观建构,学习者积极、主动并有意义地面对、接纳外界的各种刺激,解决各种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世界,从而适应并改造世界。概括而言,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主张。 (1)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先于或者独立于学习者而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是一种意义的建构,具有个人性、情境性; (2)学习观。学习者的学习或知识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其基本模式或流程就是:面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学习者产生困惑、问题或兴趣→学习者调用自己的身心器官和己有的身心器官和己有知识结构→学习者强化与他人、社会、整个世界的相互作用→学习者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和经验。

(3)学生观。学习者之所以积极主动地对面临的各种刺激产生反映,是因为学习者本身就有建构知识的潜能、动机和可能性,所以,认知或学习不是发现已经客观存在的知识、接受知识的活动,而是探究、发明、建构知识的作用或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这些观点主要通过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大量研究体现出来,综合看来,建构主义的学习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积极的学习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的积极作用,学习者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2)建构性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总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从而获得具有独特意义的知识。 (3)累积性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任何学习都建立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知识的累积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这不是知识的剪刀堆积,而是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和质变。 (4)目标指引的学习。在建构主义的学习中,学生之所以主动积极,是疑问学习者感受到问题、刺激,为自己设定了目标。显然这些目标也是学习者建构学习的一部分。 (5)反思性学习。学习者结合自己的先备知识,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探究的任务,是因为学习者对学习者情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了自我监控、自我检查和自我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例分析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 例分析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例分析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在师生定位方面,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案例分析:必修二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教材分析:内容史实比较多,牵涉的知识面比较广,按照以往旧教材的教学是不可能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那么本课在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教育理论之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我探究学习知识,既完成了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首先,运用建构主义学习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

支架式教学 S c a f f o l d i n g I n s t r u c t i o n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以“学生为主体”的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结构主义理论提出的重要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应为学习者建构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框架中的每一个概念是学习者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Vygotsky, 1978)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支教式教学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内容: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维果斯基阐述教学与发展关系的概念。他认为,儿童的发展任何时候都不是仅仅由成熟的部分决定的。他说,至少可以确定儿童有两个发展水平: 第一个是现有的或叫今天的发展水平,是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 第二个是潜在的或叫明天的发展水平,是那种尚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在成熟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须在教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智力任务。他把这两个水平之间的间距称为“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应当指望于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指望于他的明天”,“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因为“它把最近发展区的正在成熟阶段的一系列的机能激发和调动起来了”。 支架式教学的环节: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李福荣郝立勇游桂荣韩俊芬 泰山医学院药学院(泰安271016) 摘要作为药学主干课程的药物化学,兼具有机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穿插点,与药学各学科密切相关。知识要点多,学习者难理解。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充分利用药物化学的桥梁课学科优势,进行正确的师生角色的定位。在一定的辅助措施下,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支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行多个灵活适用的教学环节,变以往单一讲授教学模式为多样化立体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建构主义;药学教育;药物化学 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支架式教学法 建构主义(Constmcf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来的…,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在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因此认知个体(人)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认知过程中充分发挥认知个体的主动性成为建构主义的中心论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受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帮助者,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2】。根据此教育理念,笔者在教学中实施支架式教学,改革传统的药物化学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已经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之一,根据欧洲共同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构建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这种教学方法源于维国斯基的“最临近发展区”理论。“最临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3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支架”作用,为学生的独立发现提供概念框架,最后撤去“支架”,使学生达到完全独立发现的目的。 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4】:学生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学生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支架式教学法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瞪J: 1.搭建脚手架——围绕当前学生学习主题,按照“最临近发展区”的要求搭建框架。 2.进人情景——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景 (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一让学生独立探索,教师起脚手架作用,最终让学生独立分析,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小组协商、讨论,产生矛盾一矛盾明朗化一达成一致意见一完成知识意义建构。协作学习对意义构建起关键作用。 5.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群体和个人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协作学习的贡献,是否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二、构建主义支架式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兼具有机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穿插点,与药学各学科密切相关,知识要点多,学习者难理解。但是药物化学具有理科内容的严谨结构,特别是同一大类药物,具有共同的结构母核,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教师仔细讲解一个典型药物,利用建构主义理论支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按照“最临近发展区”的 ’收稿日期:2007-02一13。 作者简介:李福荣(1970-),女,硕士,讲师,从事药物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一42— 万方数据

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1)客观主义──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2)环境主义──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3)强化──人们行动的结果影响着后继的行为。行为主义的思想观念反映在教学上,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行为主义者根本无视在这种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及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义者,基本上还是采取客观主义的传统。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客观事物的特征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构成。他们与行为主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因而,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会带来一场教学或学习的革命。 例如:一个经验丰富的学习者和一个没经验或经验不足的学习者在同样的学习方式下进行学习.经验丰富的学习者肯定比一个没经验或经验不足者学习要学得好、学得快,因为现代的教学方式跟以前的大不一样。教师不只单纯的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主要是直根于学生的先前本有的经验去进行学习。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外部的环境等也是重要因素。 从心理学技术的角度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应该从学校抓起,从教育教学抓起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这是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本人浅谈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少先队活动、小学生活动、班会课、劳动课和思想品德及思想政治课等,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校规校纪,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 在语文教学中,把文明行为教育融入在课堂当中,让学生懂得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孝敬父母、说话文明等。例如: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课文“打赌”中,作者和他的父亲有不良的行为,爱吃零食,爱吸烟,通过学习课文,我让学生说出自己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说脏活、不讲卫生等方面,从而使学生懂得了文明行为和文明习惯是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是提高基本素质的要求。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与细心计算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例如: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让学生认真审题,看清数字,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细心计算,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作业整洁,有负责的精神;在教学平面图形时,细心画图,达到准确无误;在教学应用题时,要逐字逐句地读题,一字不漏,做到读准读好读懂,一丝不苟;在作业布置中让学生书写数学笔记,使他们养成总结,概括,归纳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2、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思考的能力 在解应用题中,审题是重点,运用对比分析、直观演示及画图示意等方法,让学生说出思路过程,动手操作,灵活运用解题方法来体会设想,通过思考,让学生以分析思路、自问自答、书信等多种形式来写数学笔记,写出解题过程,写出本课学习的收获,也可以以意见建议,说出不成功之处,

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教师观 ——教学支架与建筑支架的比较 (根据刘儒德讲课录像整理) 教学支架与建筑支架的比较——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1、教学支架不是从零开始,切不可从零开始。 生长,而非生产,学生是在生长,要让学生自主生长;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在教学中要找到学生生长点,需求点。"生长"颇受教育理论家的青睐。如杜威、布鲁纳、维果斯基。所以教师要找到学生的生长点,需求点给予帮助向上引导学生长。 注意:生产不等于生长,建筑属于生产。 2、教学支架要高出学生的现有水平。 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出现在学生面前,支架不能无限制的高,要落在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之内,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在别人的帮助下能达到更高的水平,现有水平与更高水平之间的落差就是"最近发展区"。现有水平是指学生通过自身努力,独立完成的水平。更高水平指在一定帮助和支持下能够完成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例:一个1号学生,一个2号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前,教师没有提前教概念,而是通过解决问题建构知识(例如:测试),发现他们都能达到60分,所以说他们的发展水平是一样的。通过发展水平展开一样的教学,这似乎是很公平的。依维果斯基观点,这不合理,即认为学生的水平就是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是不公平的。要看学生的独立完成任务能力,要看学生的潜能。 维果斯基做法:我们在考察时,应该还考察当别人给予帮助时,学生可以进步得多快。后来经过指导让学生继续做题,一个学生达70分,另一个达到85分。虽然两个孩子有相同的起点,但是第二个孩子更有潜力。60到70间就是第一个学生的发展区,60到85间就是第二个学生的发展区。现有水平+最近发展区,以此来设计对孩子的教育,要使教育落在最近发展区内,“今天在别人帮助下做到的事情,明天就能独立做到”。孩子喜欢跟比自己年长的人一起玩,今天我不能做到,你教我,我明天就会了。如果不帮我,我就做不到,就说明教学没有落在我的最近发展区里。要使教育落在最近发展区内,当变为现实时,学生将会产生新的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学生应试教育作为核心指导思想的,故表现出许多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缺点和弊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绝对的灵魂,教师拥有绝对的教学主导权,“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弊端”。而支架式教学观念是素质教育理念的衍生和发展,它能很好地体现素质教育核心价值。 (一)支架式数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发展 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数学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为学生传承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正确转换和处理数学知识能力的过程,并且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能力。数学课本既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学素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体,所以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善于利用课本。教师也要仔细钻研课本,通过对课本教材的研究可以有艺术性地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支架积极主动地建构自我学习的框架,如果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这个过程,学生就可以将这个“知识的载体”较为深刻地理解,再通过对理解内容的归纳总结、消化积淀,就可以将其彻底内化吸收,最终使自身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建构能力、实践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为重要参考点 实践证明,传统的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还违背人类认知新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教师教学要特别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因为原有的知识基础是新知识的出发点也是生长点。故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通过知识构建的方式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思维、经验、和方法。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充当主体性角色,教师的任务就是仔细地观察学生的每一个过程,在观察中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设置支架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弥补学生的空白。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沟通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利用数学知识支架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建构,所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成了影响建构有效程度的重要因素[3]。经验的收获最主要的来源方式是实践的付出,实践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而在集体活动中的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个体要积极地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在良好的沟通中阐述各自己对知识板块的理解、在良好的沟通中启发自己的思维、在良好的沟通中交换各自的意见。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让学生敢于同他人沟通、善于同他人沟通。 (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一定要把握其真实度 教学情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非常重要的人文环境,故一个优秀真实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高是非常显著的。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不仅要使其优秀还要使其逼真,因为数学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 【摘要】: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建构和化所学知识技能,而网络给了支架式教学更大的发挥空间,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支架式教学可以分为这样几步:创设情境,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效果评价。 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习者掌握、建构和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习者自己,最后撤 去支架。 支架式教学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一般可包括“搭脚手架→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本文以小学语文《题西林壁》为例来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支架式。 关键词: 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新课改以来,学界对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存在着许多争议。近年来,这种争论有统一的趋向,即建构主义者提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又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1]所以可以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以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2]建构主义有三种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在此,我结合教学实际对支架式教学加以阐述。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涵与理论依据 “支架”(scaffolding)原意是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即教师或其他助学者为学习者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无法完成的任务。[3] “支架式”教学是在维果茨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两个水平:第一个水平是“实际发展水平”,是儿童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的基本理论,我们已经学习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现在我们要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建构主义是继认知主义后学习理论的又一场变革。它对当前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建构主义者喜欢讲这样的一个童话故事:“鱼的故事”。鱼心目中出现的是“鱼化”了的鸟、牛和人。鱼只能依据自己的经验,建构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虽然这是一则夸张化得寓言,但是冷静的反思一下现实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寓言的影子。 这个故事形象的向我们揭示了建构主义的思想: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对世界赋予的意义,却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以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世界,建构主义者关心的是如何以自己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什么是建构:建构一词本用于建筑加工中,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把已有的零件、材料制成某种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引入“建构”的概念,把学学习过程比拟成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加工和处理,把新知识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联系,建构成认知的结构。 建构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在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但不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而是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

下面,我们就从建构主义对知识的看法、对学习的看法、对学生的看法、对教师的看法、对教学的看法来全面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什么是知识呢?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我们首先会想到数学知识、语文知识、历史知识等不同学科的知识。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作为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成果,通常以书本等各种载体的形式存在,并为人类所共同拥有。当一个人通过各种载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贮存于头脑中时,知识便为个人所拥有,成为个体的知识。建构主义是如何看待知识的呢?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纯客观反映。知识不等于与绝对真理。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设,它并非绝对真理,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生变化,随着人类认识程度的深入,会出现新的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法则,需要具体情景对知识再创造。意思是知识并非绝对真理、万能的,能解决任何问题。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能够变通。例如:1+1=2?在某些情况下不成立。如一群羊+一群羊=?;一块橡皮泥+一块橡皮泥=?一桶水+一桶水=? 3、知识具有个体意义。虽然可以以文字符号把知识表达出来,但是不同的学习者对同一知识形式有不同理解,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100个人眼中有1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经验不同、每个人对自己的经验理解也不同,对外部知识的理解也就不同。 建构主义的这种知识观虽然过于激进,但是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挑战,值得我们深思。课本知识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比较正确的解释而已,并非绝对正确。也不要把课本知识看成绝对权威。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念: 1、学生是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现代教学侧重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所以,教师不是教学的主体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因此,教学情境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在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2、教学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既然知识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那么教学就不是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就是要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己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者提供者。关于教师,人们向来认同“传道、授业、解惑”的说法,所以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多是知识的传授者、班级的管理者。但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否激动学生以探究、主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或咨询者、学习的资料提供者。 4、教学活动体现为合作、探究方式。传统中教学多成了一种管理活动,强调规范和纪律,而学生的学习反被淹没了。教学要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面对问题情境,刺激他们思考、探究,另一方面营造人际互动、互激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 5、教学活动的展开是一个过程。教学应该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生因为疑难、困惑而引起主动、探究学习,学生的冲突、混乱、惊

奇实质上代表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职责就不是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在忍耐、观察中,引导学生成长,这是一个过程。 6、教学评价要趋于多元化。传统中,无论是“常模参照评价”或“标准参照评价”,多以纸笔测验为主,以学生记住多少教师教的所谓知识为基本依据和结果。但既然知识是学生的一种建构结果,求取一致的答案显然是不适宜的。教育部新提出的“档案袋评价”就是一种突出多元化评价的体现。 7、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教科书。传统中,教学就是教师教授一本一本的教科书。但既然学习是一种积极、谈及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学就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或相关的辅助材料,整个社会文化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和情境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知识建构。二:建构主义教学教师作用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 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⑵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⑶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