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份药事信息公示[1]

2009年5月份药事信息公示[1]
2009年5月份药事信息公示[1]

XXXX医院

药事信息公示

(2009年5月刊)

●单品种用药总量排名 (1)

◆每月用药数量排在前10位的药品

◆每月用药金额排在前10位的药品

●每月用药前10位医生排名 (2)

●每月抗菌药物前10位排名及预警 (3)

●每月消化药物前10位排名及预警 (5)

●每月生物制品前10位排名及预警 (6)

●每月门诊处方调查评估(抽查每月处方 3.3%) (7)

●对每日门诊药房处方登记、分析、及整改 (7)

●每月抽查病房10份同病种病历用药调查分析、评估 (8)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主办

药剂科主编

一、单品种用药总量排名

2009年5月份全院药品使用数量前十名排名表

2009年5月份全院药品使用金额前十名排名表

二、临床医生用药排名

2009年5月份临床医师用药排名一览表药库药房消耗(按开单医生)金额排行表(前10名)

统计时间:2009-05-05----2009-05-31

三、抗菌药物使用排名

综观上述数据,根据我专科医院的性质,其使用数量及金额均正常,抗生素的使用也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以上数据

我们已定期上报医务科及院感科。

2009年5月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通报

2009年5月共抽查使用抗菌药物病例26份,其中手术6份,非手术20份,进行抗菌药物合理性分析,分析结果存在以下的问题:

1、围手术期用药不规范

病历号:62705为阑尾切除术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手术前0.5-2小时未使用抗菌药物;术后给予头孢曲松钠2g ivgtt bid 共用6天;阑尾炎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厌氧菌为主,应首选对头孢二代的头孢呋辛或头孢噻肟+甲硝唑预防感染,用药时间应控制在48h,且用药前、后未做肝肾功能的检查,这对药物的选择及使用剂量上失去了指导作用。

病历号:60887为阑尾切除术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手术前0.5-2小时未使用抗菌药物;术后给予头孢替唑钠2g ivgtt bid 共用4天;Ⅱ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为24h,必要是可延长至48h,且用药前、后未做肝肾功能的检查,这对药物的选择及使用剂量上失去了指导作用。

病历号:62832为阑尾切除术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后给予头孢替唑钠1g ivgtt bid 共用7天;Ⅱ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为24h,必要是可延长至48h,且用药前、后未做肝肾功能的检查,这对药物的选择及使用剂量上失去了指导作用。

病历号:62658为右腹股沟斜疝修补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后给予头孢曲松钠2g ivgtt st,Ⅰ类切口手术术后无需预防使用抗菌没药物,病例中所选的药物起点过高,选用头孢一代菌素即可。

2、药物选择不合理

病历号:628421诊断为破伤风、胆囊息肉,给予注射用头孢替唑钠2g ivgtt bid,2009.5.9-2009.5.16共用7天;破伤风主要致病菌为破伤风梭菌,应首选青霉素或多西环素,也可选甲硝唑,疗程7-10天。

病历号:62624诊断为破伤风、胆囊息肉,给予注射用头孢替唑钠2g ivgtt bid,2009.4.20--2009.4.30共用10天;破伤风主要致病菌为破伤风梭菌,应首选青霉素或多西环素,也可选甲硝唑,疗程7-10天。

病历号:63013诊断为左足后跟部软组织裂伤,给予注射用头孢替唑钠2.5g ivgtt bid,2009.5.23-5.25,共用2天,头孢曲松钠2g ivgtt qd,2009.5.25-5.30,共用6天;软组织裂伤预防感染用药主要针对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也可选头孢一代,二代抗菌药物,在这里改用头孢三代抗菌药物无指征。

病历号:62847诊断为脑震荡、头皮裂伤、右第二肋骨骨折,给予头孢曲松钠2g ivgtt bid,2009.5..10-5.16共用6天;预防用药选择起点过高,用药间隔时间过短。

病历号:62812,患者7个月,诊断为麻疹并支气管炎,给予头孢曲松钠0.3g iv q12h,2009.5.7-2009.5.12共用6天;支气管炎以对症治疗为主,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极少由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或百日咳博德特菌引起,首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3、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

62714诊断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癌、左下肺炎、结肠炎、肠道真菌感染,给予头孢曲松钠2g iv qd,2009.4.30-5.10,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更换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1.125g iv q12h,2009.5..15-5.25,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0.2g ivgtt bid,2009.5.22-5.25,共用23天,药物的选择上较合理,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t1/2为0.7-1.2h,给药时间应间隔6-8h,剂量上也不合理,太小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4、药物更换频繁存在配伍禁忌

病历号:62752患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肺脓肿,给予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乳酸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磷酸酯、美洛西林舒巴坦钠、头孢他啶、万古霉素、莫

西沙星多种抗菌药物频繁交替使用共计16天;美洛西林舒巴坦钠t1/2为40min,q12h的给药次数不合理;万古霉素作为四线抗菌药物应单独使用,而不能联合其他药物使用。

5、使用抗菌药物前未做病原学、药敏试验及常规检查

未做病原学、药敏试验病历号为62845

四、消化药物使用排名

2009年5月份消化药物使用金额前十名排名表

综观上述数据,根据我专科医院的性质,其使用数量及金额均正常,对以上数据我们已定期上报医务科。便于医务科收集整理分析,在临床合理用药会

议上进行进一步分析讨论。

五、生物制品使用排名

2009年5月份生物制品使用金额前十位排名

综观上述数据,根据我专科医院的性质,其使用数量及金额均正常,符合

《生物制品管理规范》,对以上数据我们已定期上报医务科。便于医务科收集整

理分析,在临床合理用药会议上进行进一步分析讨论。

2009年5月份处方抽查分析评估报告

为了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物意外伤害,我科对09年5月份传染门诊及综合门诊处方进行随机一天处方抽样调查,现将处方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来源:2009年5月份处方共计6721张(综门:1244张、传门5477张),抽样为传染门诊5月

14日和综合门诊处方40张5月15日传染门诊处方167张,共计207张。抽样调查数为当月处方总数的3.08%;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14张,占抽查样本数的6.76%.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处方分析

1.处方书写方面:

1〉处方不符合书写要求:

例如:处方日期不对、医师书写修改未在修改处加签章并注明修改日期。

相关处方分析与建议: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的第(三)小条: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第(六)小条:处方当日有效,如需延期应该注明理由。2〉药品名称不规范

例如:重组乙肝疫苗注射液书写成重组人乙肝疫苗注射液

相关分析与建议: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第(四)小条: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因此建议医师、药师熟悉《处方管理办法》,避免此类处方出现.

2、诊断与用药不符合

(1)患者姓名:刘燕性别:女年龄:41岁科别:综合门诊

诊断:乙肝

处方:重组乙肝疫苗注射液10ug X 2支,肌内注射。

相关分析与建议:患者诊断为乙肝是不能够去使用乙肝疫苗的,在处方乙肝疫苗的情况应该是用于预防接种。所以诊断与用药不符合,因此建议医师规范处方书写;药师严格审查处方,避免此类处方再次出现。(详细处方问题及相关分析见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点评表)

不合格处方整改措施

本月随机抽取一天的处方进行逐一评分,数量占本月处方的3.08%,达到《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评分中出现的不合格问题以详细的文字形式上报医务科,由其进行通报、整改及处罚。我科也将加强与临床的沟通联系,主动下到临床征求意见,反馈本月抽查结果中医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临床医生在第一时间熟知药品的详细信息,使不合格处方中的药名、剂型、剂量书写方面的问题得以完善解决。

(详见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点评表)

七、对每日门诊药房处方登记、分析、及整改

查阅本月“处方差错登记本”,主要出现下列问题:

1、处方取药时间与开取时间不对,违背《处方管理办法》当日有效之规定。

2、处方修改之处医生未写修改日期,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生进行处方修改时应在修改处加签

章并注明修改日期。

3、医生书写药品名称不规范,有错别字及书写商品名,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品名称应使用国家

规定的通用名及专利用名称。

综上述问题,我们以书面的形式上报医务科,按医院规定进行处理,可以整改的通知医生定时整改。

八、2009年5月份单病种住院病历分析、评估报告

10例病毒性乙型肝炎急性黄疸型

住院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分析、评估

我院根据规定每月对某一种疾病的住院用药病历进行调查分析,评估其用药的合理性

资料来源:抽查我院2009年5月份全院10份肝炎、肝硬化(未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住院病历,对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在41.7岁;平均住院时间25.8天。

调查内容问题和分析:

一、用药适宜性:

1、调查病例中存在较多的溶媒选择不当情况,(1)在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时候。一般以5%葡萄糖或0.9%的氯化钠注射液适量配置,其给药浓度在40mg(以甘草酸苷计)/20ml 时较合理。然而医生在使用的时候大多选择250ml的液体,有的还选择500ml溶媒,这样会使得给药浓度达不到治疗所需的浓度,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2)在使用肝水解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时,说明书中规定肝水解肽的溶媒为5%-10% 500ml的葡萄糖溶液,但是医生在医嘱时候却选择10%250ml的葡萄糖溶液,这样会使得肝水解肽的浓度过高,滴注过快的话很容易给患者带来药物损害等反应。

2、调查病历中也存在较多用药过量的情况,(1)多烯磷酯胆碱注射液一般用量为2支(415mg),严重时候才可以用到四支(930mg),但单次使用只能够给药两支(415mg)。医生医嘱930mg为qd给药时,明显用量过大,切患者已68岁高龄,恐其承受不了,从而引起药物损害。(2)在使用注射用门冬氨酸钾镁作为肝病辅助治疗药物时,应尽量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钾浓度,一般临床上成人一次一支(2g),一日一次,以免药物过量造成患者高钾血症或高镁血症。医生医嘱6g/次/qd 明显药物超出说明书要求,故应谨慎使用避免药物损害。

综上调查结果,临床医生在使用药物,对药物的说明书了解不够,因此医生应加强药物说明书的熟悉,我科也已经根据临床用药习惯在各方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刊印出《处方集》供临床医生参考,希望医生详细熟悉药品说明书,遵照其药品说明书用药,尽量避免用药不当情况。

二、单病种治疗指南

急性黄疸型病毒乙型肝炎药物治疗

一、水冲击疗法:

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往往有水的代谢失调,组织内有水分潴留现象。在用汞利尿剂或双氢克尿塞(治疗过程中注意防止低钾)使潴留的水分充分排出,同时让病人另饮水,或输给较大剂量维生素C(一般加入2000~3000mg)的葡萄糖液,以移换排出的水分。如此反复施行,可冲洗瘀积在肝内、血液内及组织内的胆红质,使之由尿排出,从而缩短黄疸期。具体方法是:a. 清晨空腹饮水1500ml,于30~40分钟内饮完,然后肌肉注射 1ml撒利汞,每隔3~4日1次,5~6次为1疗程。b. 输给10%葡萄糖液1000ml,内加维生素C 2000~3000mg和氯化钾1~2g,每日1次(酌给双氢克尿塞促进利尿效果),10~12次为1 疗程。

二、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引流:十二指肠引流,通过利胆排出毒素,有加速黄疸消退的作用。

三、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中医中药:茵陈蒿汤或茵陈五苓散加减对黄疸型肝炎有良好效果。方剂中加入利胆(如郁金、姜黄,重用柴胡等)、消炎(二花、丹皮,辨证酌用黄柏、黄连等)、清热解毒(板蓝根等)药物,可

以加速黄疸消退。

四、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对胆小管型肝炎,可以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五、改善和恢复肝功能:

(1)非特异性护肝药—维生素类、还原型谷胱甘肽、葡醛内酯等。

(2)降酶药:无味子类、山豆根类、甘草提取物等。

(3)退黄药:丹参、门冬氨酸钾镁、前列腺素E1、腺苷蛋氨酸、低分子右旋糖苷等

六、免疫调节:用胸腺肽、转移因子、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等;中药类的猪灵多糖、香菇多糖等

七、抗病毒治疗:目的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减少

或延缓肝硬化、肝衰竭和HCC的发生。抗病毒治疗以核苷类药物为主,一般不主张使用

干扰素。

三、结果讨论

我科就所抽查病历医嘱用药适宜性进行核查,核查内容包括: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如药敏检测、疗程等逐项调查,并统计分析,已将结果及时反馈有关科室。(单病种用药详细分析见合理用药分析表)

二00九年六月

****医院药剂科

《信息技术与社会》教案

《信息技术与社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举例描述信息技术对个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信息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计算机是否中毒,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常用方法,能够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 3、情感目标:树立网络交流的安全意识,自觉遵循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二、重点分析 1、信息技术引发的问题及如何防范:来自哪些方面,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等。 2、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危害。 三、难点分析 1、解决网络安全的途径:立法途径、技术途径、个人防范。 2、信息技术引发的矛盾与问题:了解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健康的因素,正确看待这些问题。 四、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讲授法; 3、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经常听说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正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改变着人类的生活,那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个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信息技术对个人的影响”,然后列举出你的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哪些信息技术产品。 生:电话,电视,DVD……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信息化不仅影响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信息技术在带人类社会带来利益的同时,当然也带来了各种矛盾和问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计算机病毒。同学们遇到或者听到过计算

机中毒的情况吗?中毒的计算机有什么样的表现?下面请同学来描述一下电脑中毒后的反应。 生:速度慢,死机…… 师:对拉,如果你的计算机出现了速度减慢、文件丢失或者无故增多、存储空间减少、不断重新启动等异常情况,那么你的计算机很可能就是中毒了。看来感染了病毒的计算机就像人感染了甲流病毒一样,不能正常工作. 师:那么计算机病毒具有哪些特征呢? 1、传染性。计算机病毒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如u盘、电子邮件、网页等各种形式传播,当你在一台计算机上发现了病毒时,往往曾在这台计算机上使用的u 盘已感染上了病毒,当中毒的电脑上的文件被复制或者传送到另一个电脑上,病毒就会随文件一起蔓延,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别一个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的条件。 2、潜伏性。大部分的计算机病毒感染系统后不会马上发作,它可能隐藏在系统中,只有满足特定条件时才启动,破坏计算机资源,只有这样它才能进行广泛的传播。例如著名的黑色星期五病毒,会在某个13日又是星期五时发作,提出三个问题,答错后会将硬盘加密, 3、攻击性。有些计算机病毒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例如20XX年爆发的‘网游大盗’病毒,是一例专门盗取网络游戏账号和密码的病毒,计算机一旦中毒,就可能导致游戏账号、装备丢失,在07年轰动一时,使网络用户提心吊胆,造成数千万美元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病毒不仅仅能破坏计算机的软件资源,更有甚者会破坏计算机的硬件。 4、复制性。正常的计算机程序是不会将自身代码强行加入到其他程序之上的,但是计算机病毒一旦进入计算机并执行,它会搜索符合其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将自身代码复制插入其中,达到自我复制的目的,如果不及时处理,病毒会在这台电脑上迅速扩散,大量的文件会被感染,而被感染的文件又成了新的传染源。 关于计算机病毒,我们学习这么多,下面来了解一下信息技术带来的另一个问题——网络陷阱。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网络已经迅速的介入我们的生活,但是学校、老师、家长却大多反对我们上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网络陷阱的存在。

2009年05月CATTI三级笔译实务真题(英译汉部分)

2009年05月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 三级笔译实务 Section 1 English-Chinese T ranslation (英译汉) (60 points)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into Chinese. The time for this section is 120 minutes. Business of Green: An appeal to slow down on biofuel Last Friday an advisory panel to the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issued an extraordinary scientific opinion: The European Union should suspend its goal of having 10 percent of transportation fuel made from biofuel by 2020. The European Union's biofuel targets were increased and extended from 5.75 percent by 2010 to 10 percent by 2020 just last year. Still, Europe's well-meaning rush to biofuels, the scientists concluded, had produced a slew of harmful ripple effects - from deforestation in Southeast Asia to higher prices for grains. In a recommendation released last weekend, the 20-member panel, made up of some of Europe's most distinguished climate scientists, called the 10 percent target "overambitious" and an "experiment" whose "unintended effects are difficult to predict and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 idea was that we felt we needed to slow down, to analyze the issue carefully and then come back at the problem," Laszlo Somlyody, the panel's chairman and a professor at the Budapes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 said in a telephone interview. He said that part of the problem was that when it set the targets, the European Union was trying desperatel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ising transportation emissions "in isolation," without adequately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other sectors like land use and food supply. "The starting point was correct: I'm happy that the European Union took the lead in cutting greenhouse gasses and we need to control traffic emissions," Somlyody said. "But the basic problem is it thought of transport alone, without considering all these other effects. And we don't understand those very well yet." The panel's advice is not binding and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will follow the recommendation. I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the global pursuit of biofuels - encouraged by a rash of targets and subsides in both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 has not produced the desired effect. Investigations have shown, for example, rain forests and peat swamp are being cleared to make way for biofuel plantations, a process that produces more emissions than the biofuels can save. Equally concerning, land needed to produce food for people to eat is planted with more profitable biofuel crops, and water is diverted from the drinking supply.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food prices for items like pizza and bread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grain stores shrink and wheat prices rise. The price of wheat and rice are double those of a year ago, and corn is a third higher, the 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said this week. "Food price inflation hits the poor hardest, as the share of food in their total expenditure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wealthier populations," said Henri Josserand of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Biofuels are not, of course, the only reason for high food prices. Fuel to transport food is more expensive with oil more than $100 a barrel. There have been unexpected droughts this year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日益凸现,信息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前导要素,它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则将迅速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一、信息就其含义而言,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即信息载体,如符号、声音、文字、图形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技术则是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和应用技术,如遥感技术、遥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各种显示终端技术等。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信息技术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电信设备、微电子生产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是体现在信息技术的扩散上,包括信息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在信息技术系统中,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可称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从微电子技术看,自从1948年晶体管被发明以后,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问世,引发了一场微电子革命,微电子技术使得越来越复杂的电子系统可以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使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微型化、低能耗成为可能。集成电路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逐步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实现了平均每18个月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的电子器件数翻一番,而价格却保持不变甚至下降,这就带动了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创造了信息技术产品性能不断提

高,而价格不断下降的奇迹。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看,从19世纪上半叶莫尔斯发明电报至20世纪下半叶初第一部程控交换机的诞生和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应用,使通信技术开始向数字化发展。卫星通信、称动通信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开拓了通信手段,进一步扩展了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而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笨重的庞大的、高电能耗的计算机问世以后,随着集成电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能力不断提高,其功能也从单一的计算功能发展成能处理数字、语言、图象等多种信息,其应用的领域也覆盖了社会各个方面。从网络技术看,196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ARPANET,然而它仅连接了四个大学实验室,这是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的前身;因特网的真正起点是1986年建成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则是在进入商业应用的1991年,从此因特网的发展迅速膨胀,给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从电子邮件到电视会议,从因特网传真到因特网电话、从网上浏览至购物等等丰富多彩的服务,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机会,而且带动了同因特网有关的一批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传统工业的面貌,信息技术进入消费领域,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因特网的兴起,更是空前地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渗透,掀起了全球的信息化热

高中: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al Lif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 〖单元概述〗 现代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兴起,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引起了人类社会全面、深刻的变革,人类因此进了被称为“信息社会”的时代。本单元主要围绕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讨论信息技术给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课程标准〗 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学习目标〗 u 知识性目标 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

习的影响;认识信息技术引发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认识技术的两面性,形成对待技术的正确方法。 u 技能性目标 掌握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技术。 u 情感性目标 体验信息技术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体验信息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能够用辩证的态度对待信息技术。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前段时期播放的好莱坞大片《黑客帝国》吗?其中有几个电影片断大家是否还有印象?(播放“子弹时间”“三百六十度旋转”“复制人”等片断。) 同学们知道这些特技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吗?我们再来看一个短片。(播放特技制作的短片。) 二、阐述课题 1.信息技术对个人的影响 在当前众多的电影中,运用特技镜头的不仅仅是《黑客帝国》,还有《指环王》、《星球大战》、《哈里波特》等等也都大量运用了特技镜头,而这些特技镜头也正如短片中所说那样,绝大数都是通过计算机创作出来的,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因此电影与信息技术与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其实电影本身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考纲内容及要求 二、相关知识与具体要求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 2、信息的概念: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信号、消息、情报、报道等内容,都有可以称之为信息。因此,信息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科技成果、天气预报、市场行情、新闻报道等都属于信息。 3.一般我们可以从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载体这三个方面来认识信息。 4.信息的作用: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可被用于控制的作用,有告知作用。 5.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1、满足精神领域的需求 2、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时效性、共享性、可转换性、可传递性等。 (二)信息技术与社会 1.信息技术概念: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称之为信息技术。 2.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语言的使用;促进信息交流 (2)文字的创造;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存储 (3)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信息的传播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5)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人性化和大众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友好的人机界面意味着技术工具的简单易学和易于操作,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轻松驾驭。 A: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高分辨显示技术, 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它融合了数学图像处理、计算机 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B: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ASR):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 语音合成技术(TTS):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 C:智能代理技术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的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信息技术正向低消耗、高速度的方向发展。

2009年10月全国自考英语(二)真题及答案[1]

2009年10月全国自考英语(二)真 题 一、Vocabulary and Structure(10 points,1 point each)从下列各句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1.The traffic was held up for more than thirty minutes,________caused me to arrive late. A.it B.that C.what D.which 答案:D 2.________he has many friends,he is often feeling lonely. A.As B.When C.While D.Since 答案:C 3.Poor speaker of English though he was at the time,he still managed to make himself_______. A.understand B.understood C.understanding D.to understand 答案:B 4.There are many sales this season,during which stores will lower their_________prices. A.normal B.general C.ordinary https://www.360docs.net/doc/bd14387676.html,ual 答案:A 5.As for family education,parents are encouraged to rely on_________rather than punishment. A.criticism B.intimidation C.persuasion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教案

《信息技术》(必修)第五章第一节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②认识信息技术引发的新矛盾和新问题。③认识技术的两面性。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信息技术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②体验信息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③能够辩证地看待信息技术。 【教学重点】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科技进步、个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信息技术。 【教学理念】本节课设计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起到引导、组织的作用,而学习任务的完成,靠的是学生自己,符合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以小组讨论、小组间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投影设备,使学生在任务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总结归纳知识。 【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这是新西游记和老版西游记中对同一个故事的拍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不同的版本中的特效镜头让人们的视觉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在20 年前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作出新版西游记中的种种特效。早在15年前,卡梅隆就已写好了80 页的《阿凡达》剧本草稿,并将可能用到的特效技术一一列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等待和帮助这些技术臻于完美,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阿凡达》终于以60%的电脑动画场景,3000 个特技镜头,冲击了人们的眼球。 二、阐述课题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给影视作品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化也影响到了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也引起了科技与社会的巨大变革。 下面我们先看课本上提出的几个问题:①信息技术给个人带来了那些便利和实惠? ②在信息时代,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那些变化?③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就业产生那些影响?④信息技术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⑤ 信息技术促进那些科技的进步?⑥信息技术加速了那些产业的变革?⑦信息技术创造了那些人类文明? 带着这几个问题,结合个人自身情况,我们再来看一个短片。 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本节课的两个问题:①信息技术对个人的影响;②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每个小组可通过网络搜集素材,要尽可能多的提出个人的见解。 教师举例:足不出户,网上购物,手机在手,自己充值,信息技术给个人带来了便利和实惠。请同学们例举一些。 ①给个人带来了便利和实惠 ②深刻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 ③对个人就业产生影响 ④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大家所提到的都很好,大家也看看我搜集的材料。

2009年5月人力三级真题及答案

[历届考题]2009年5月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题 科目代码:130 2009年5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1、考生应首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珠 笔等写在试卷册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 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 、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 上角的相应位置处。 3 、本试卷册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 第一部分,1一25 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 第二部分,51 一125 小题,为理论知识试题。 4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 案。所有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 、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册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 考人员。 6 、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 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效。 地区: 姓名: 准考证号: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u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u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u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 题)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从业人员都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是()。(A)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B)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崇尚科学、开拓创新、服务人民 (C)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集体 (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岗位成才、服务社会 2、职业活动内在道德准则是()。 (A)守法、自律、严谨(B)忠诚、审慎、勤勉 (C)科学、民主、自由(D)自由、平等、博爱 3、下列关于创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创新需要勇气,要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 (B)创新非人人可为,只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才能做到创新 (C)创新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既要崇拜前人又要不断否定前人 (D)创新需要发散思维,敢于标新立异 4、下列关于“慎独”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克制自己不要沉湎于一事物之中,以免玩物丧志 (B)越是无人监督,越要严格要求自己 (C)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 (D)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5、IBM公司招聘员工时,最为重要的职业道德素质是()。 (A)公道意识(B)敬业精神

电子商务英语(2009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子商务英语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888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一、词汇和语法(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The spacecraft will send back ______ on surface wind and temperatures. A. many new informations B. a new information C. some new information D. a few new information 2. My dentist appointment is on Friday, ______. A. fifth October B. five October C. the fifth of October D. the five of October 3. They got there ______ we by 20 minutes. A. more early as B. earlier than C. as early as D. more earlier than 4. The food that Mark is cooking in the kitchen ______ delicious. A. smells B. is smelling C. has smelled D. has been smelling 5. The radio ______ by my son just now. A. has been repaired B. is being repaired C. repaired D. has repaired 6. ______ pure lead, the lead ore is mined, then smelted, and finally refined. A. Obtaining B. Being obtained C. To obtain D. It is obtained 7. I was ill that day. Otherwise I ______ part in the parade. A. would take B. would have taken C. took D. had taken 8. Get me a hammer from the kitchen, ______ A. will you B. would you C. shall you D. do you 9. The girl ______ work won the prize is the youngest in her class. A. who B. whose C. that D. for whom 10. ______ and to go skiing are popular winter sports in the northern United States. A. Ice-skating B. Ice-skate C. To go ice-skating D. Going ice-skating 11. They have got into ______troubles. A. monetary B. affluent C. financial D. miserable 12. A cream sauce is the perfect ______ to this dessert. A. complement B. supplement C. element D. permanent 13. It is important for university to keep ______ with the chang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step B. stage C. pace D. space 14. A ______ component of any democracy is a free labor movement. A. vital B. visual C. sole D. single 15. I was on the ______ of accepting. A. border B. tip C. verge D. side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al life teachin g design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本教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单元概述〗 现代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兴起,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引起了人类社会全面、深刻的变革,人类因此进了被称为“信息社会”的时代。本单元主要围绕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讨论信息技术给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课程标准〗 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学习目标〗

u 知识性目标 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 影响;认识信息技术引发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认识技术的两面性,形成对待技术的正确方法。 u 技能性目标 掌握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技术。 u 情感性目标 体验信息技术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体验信息技术给社 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能够用辩证的态度对待信息技术。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前段时期播放的好莱坞大片《黑客帝国》吗? 其中有几个电影片断大家是否还有印象?(播放“子弹时 间”“三百六十度旋转”“复制人”等片断。) 同学们知道这些特技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吗?我们再来看一个 短片。(播放特技制作的短片。) 二、阐述课题 1.信息技术对个人的影响

主题4--信息技术与社会学习资料

主题4 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技术的影响 1、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消极影响:事物总是一分为二,信息技术也带来不利因素,如网络黑客、病毒、垃圾信息泛滥等。 2、 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与学习的问题 (1)Word 的应用 (2)Excel 解决实际问题 (3)PPT 制作幻灯片 (4)Frontpage 制作网页 (5)Flash 制作动画 (6)Photoshop 处理图片 二、信息安全与保护 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特征: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寄生性、传染性、爆发性、破坏性等特点。 潜伏性:这样可以隐藏自己,有利于传播、繁殖。比如修改了一个正常的文件,保持该文件的长度和修改时间等属性不变,同时产生一种病毒的变体来隐藏自己,这样可以达到不易被人们发现的目的。 寄生性:病毒往往不是以单独的文件形式存在,而是隐藏在其他文件中。 传染性:病毒总是尽可能的把自身代码添加到其他正常的程序中,可以通过光盘等移动介质、网络等方式进行传播。 爆发性: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或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发作。 破坏性:被感染程序的功能失效,如程序被修改、覆盖和丢失等等,严重的会使计算机系统瘫痪,例如能毁坏硬盘系统使系统不能修复。 【典型试题】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D ) A. 潜伏性 B. 可激发性 C. 传染性 D. 完整性 2. 关于计算机病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病毒是由软盘表面粘有灰尘造成的 B. 病毒常存储在数据文件或系统中,不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 C. 病毒具有传染性 D. 病毒对计算机会造成或轻或重的损害,但制造病毒的人并不构成犯罪 3. 根据统计,当前计算机病毒扩散最快的途径是( B ) A. 软件复制 B. 网络传播 C. 磁盘拷贝 D. 运行单机游戏软件 4. 病毒"PETER-2"在每年2月27日会提三个问题,答错后会将硬盘数据加密。这体现了病毒的( D ) A. 传染性 B. 隐蔽性 C. 连续性 D. 可触发性 5. 关于计算机病毒的下列理解中,错误的是( B ) A.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种程序 B.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使人致病的程积极影响 (1)促进科技进步 (2)加速产业的变革 (3)创造新的人类文明 (1)促进了新技术的变革 (2)促进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1)给个人带来了便利和实惠 (2)深刻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 (3)对个人就业产生影响 (4)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2009年5月二级技能及参考答案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考试二级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 (1~100题,共100题) 本部分由十一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1~100题,共100道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3岁,实习医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主诉失恋一月余。因为是初恋,很在意这段感情,内心非常痛苦。那个女孩觉得和他在一起心中不踏实,所以提出分手。他说:“我为她付出了很多,对她那么真心实意,为什么她就不知道珍惜?”很多人劝他,失恋是很正常的事,将来说不定能找到比她更好的。其实,他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总是难以从痛苦中走出来。最近他又准备考研究生,由于竞争很激烈,感觉压力很大,自己却无心看书,脑海里常会出现那女孩的音容笑貌。他觉得她太心狠,很可怕。自己内心割舍不下,痛苦不堪。为此常常借酒消愁,睡不着觉,能照常工作但效率下降。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仪表端庄,性格温和。南方人,家境很好,家庭教育使其养成了自我要求严格、做事讲究规则的习惯。 多选:1.求助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往往是()的问题。 A.最先提出 B.最困扰自己 C.最后提出 D.最需要解决 多选:2.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 A.失恋 B.失眠 C.考研 D.实习 多选:3.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可以排除的包括()。 A.抑郁性神经症 B.强迫性神经症 C.恐怖性神经症 D.焦虑性神经症 单选:4.对于该求助者,最恰当的咨询方法是()。 A.厌恶疗法 B.系统脱敏法 C.认知疗法 D.阳性强化法 多选:5.在本案例中,要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可以使用的具体技术包括()。 A.关注 B.语言交流 C.沉默 D.非语言交流 多选:6.在本案例中,与求助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途径与方法包括()。 A.明确指出其心胸狭小 B.接纳其负性情绪 C.不厌其烦耐心启发他 D.理解其内心痛苦 单选:7.心理咨询的基本阶段不包括()。 A.巩固阶段 B.测验阶段 C.咨询阶段 D.诊断阶段 单选:8.针对本案例评估咨询效果时,应围绕()进行。 A.求助者意见 B.咨询目标

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论文

信息技术与现代社会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因为信息技术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也有不同的表述。 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日益凸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前导要素,它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则将迅速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信息就其含义而言,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即信息载体。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信息技术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电信设备、微电子生产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是体现在信息技术的扩散上,包括信息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在信息技术系统中,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可称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信息技术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社会的形态、经济增长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的发展,其在现代生活,工业生产,服务产业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电子邮件到电视会议,从网络传真到网络电话、从网上浏览至购物等等丰富多彩的服务,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机会,而且带动了同信息技术有关的一批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传统工业的面貌,信息技术进入消费领域,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因特网的兴起,更是空前地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渗透,掀起了全球的信息化热潮。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网络产业,近年来热度持续上升,形成了庞大的电子消费市场。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为工具,使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的各种商

全国2009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的时间是()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海国图志》 B.《救亡决论》 C.《天朝天田制度》 D.《资政新篇》 3.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人物是() A.奕诉 B.桂良 C.曾国藩 D.李鸿章 4.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岳王会 6.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机关报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新民丛报》 D.《民报》 7.1911年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爆发的民众运动是() A.拒俄运动 B.拒法运动 C.保路运动 D.立宪运动 8.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将辛亥革命推向高潮的() A.惠州起义 B.河口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9.1920年,陈独秀等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 A.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B.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C.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D.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1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社会主义 12.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 A.中山舰事件 B.整理党务案事件 C.四一二事变 D.七一五事变 1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平江起义 D.百色起义 14.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A.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C.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D.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5.1930年1月,毛泽东论述中国革命“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6.1930年到1931年,在红一方面军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形成了()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C.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 17.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 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18.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重要会议是()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19.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宣言》正式提出的口号是() A.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C.和平、民主、团结 D.将革命进行到底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doc

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 〖单元概述〗 现代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兴起,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引起了人类社会全面、深刻的变革,人类因此进了被称为“信息社会”的时代。本单元主要围绕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讨论信息技术给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课程标准〗 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学习目标〗 u 知识性目标 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认识信息技术引发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认识技术的两面性,形成对待技术的正确方法。 u 技能性目标 掌握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技术。 u 情感性目标 体验信息技术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变化;体验信息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

的影响;能够用辩证的态度对待信息技术。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前段时期播放的好莱坞大片《黑客帝国》吗?其中有几个电影片断大家是否还有印象?(播放“子弹时间”“三百六十度旋 转”“复制人”等片断。) 同学们知道这些特技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吗?我们再来看一个短片。(播放特技制作的短片。) 二、阐述课题 1.信息技术对个人的影响 在当前众多的电影中,运用特技镜头的不仅仅是《黑客帝国》,还有《指环王》、《星球大战》、《哈里波特》等等也都大量运用了特技镜头,而这些特技镜头也正如短片中所说那样,绝大数都是通过计算机创作出来的,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因此电影与信息技术与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其实电影本身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给电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巨大变革不仅仅体现在电影中,也影响到了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大家能不能再说说在你周围信息技术给你的生活、学习还带来了哪些影响?请同学们在我们的bbs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预设的讨论主题有“信息技术给个人带来了哪些便利和实惠”“在信息时代,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哪些改变”“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就业产生哪些影响”“信息技术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