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火箭”发射的高度

探究“水火箭”发射的高度
探究“水火箭”发射的高度

探究“水火箭”发射的高度

深圳市华茂实验学校刘天海一、发现问题

在讲授了(必修加选修)高二《物理》第八章“动量”之后,同学们对动量守恒的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探究一下该理论的科学性。于是在班长的带领下,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按照动量守恒的条件,利用塑料饮料瓶制作了大大小小的“水火箭”十多个。经过试射,全部发射成功。同学们都非常高兴。但是c同学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制造的‘环保1号水火箭’发射了五次,但每次发射的高度不一样,有时低有时高,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让‘水火箭’每次都发射得很高呢?”刘老师听了c同学的发言后说:“这说明我们还没有把握制约‘水火箭’发射高度的因素。”听了老师的话,大家觉得有理,于是集体决定,下一步就来研究“水火箭”发射的高度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大胆猜想

在班长的主持下,召开了一个研讨会,内容是“制约‘水火箭’发射高度的因素有哪些。”程海狮同学说:“‘水火箭’发射高度与‘水火箭’自身的质量有关。”

生z:与瓶内的气压有关。

生w:与瓶中灌水的质量有关。

生t:与“水火箭”的外部形状有关。

生v:与瓶口的橡皮塞和金属气门的质量有关。

上述同学在提出自己的假设之后,都对假设的“因素”进行了推理和验证,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依据。

下面仅举一位同学的假设与求证。

假设:“水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水火箭”的质量有关。

求证:设“水火箭”自身的质量为m1,发射速度为v1。所谓“水火箭”的发射速度是指水、塞和气门喷出时“火箭”向上的即时速度。被高压气体向下喷出的水、橡皮塞和金属气门总质量为m2,喷射物向下喷射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1v1+m2(-v2)=0

∴v1=m2v2/m1

说明:v1与m2、m1、v2有关。

如果m2、v2保持不变,则“水火箭”发射时的速度与自身的质量成反比,即:m1越小,v1越大,v1越大,发射越高。

故“水火箭”的发射高度与“水火箭”的质量有关,即m1越小,

发射越高。

(刘老师在研讨会上对同学的大胆假设与推理给予了点评,并鼓励大家通过实验来检验自己假设的正确性。)

三、实验探究

会后,全班分成四个实验小组,开展了认真而细致的实验探究活动。各组根据自己的假设,分别进行了对比发射实验。下面,记录了第一实验小组进行探究性实验活动的过程。

该小组的组长说:“我推出‘水火箭’发射速度公式v1=m2v2/m1,应该是正确的。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证明‘水火箭’质量m1越小,发射速度v1越大,发射越高。”

生m:在研究一个变量与几个变量的函数关系时,我们可以选用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里面灌水的质量、橡皮塞和气门的总质量m1相同的“水火箭”,将其中一火箭瓶颈上绑上一块环形铁块,使两个“火箭”的质量不同,进行发射对比实验。

生x:你的假设实验只控制了一个变量m2不变,还有水、塞子和气门向下喷出的速度v2如何控制,使它们相同呢?

生t:我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两个瓶口的塞子塞得松紧程度一样,打气后,高压气体冲开瓶塞时的压强就会一样大,产生向下的推力也

一样大,喷出水和橡皮塞的速度v2就会一样了。

大家异口同声说:“对,对,两个变量控制问题解决了。”下面是程海狮小组研制做对比发射用的两个“水火箭”的设计图:控制两个变量相同:甲乙两个“水火箭”的喷射物的总质量m2相同;甲乙两个“水火箭”向下喷射的速度v2相同,由一位同学使用同样的力度塞紧甲、乙两个“水火箭”的橡皮塞来控制。这样就使两个“水火箭”的m2、v2满足相同的条件,让甲“水火箭”的质量>乙“水火箭”的质量,然后,对比发射。共2页,当前第1页12实验结果:乙“火箭”比甲“火箭”发射的高度要高,即“火箭”质量小的比“火箭”质量大的射得高。

实验证明:通过对比发射,“水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水火箭”自身的质量有关,即质量越小,发射的高度越高。

四、表达交流

全班四个实验探究小组经过多次反复对比实验,都获得了2~4个正确的结论。4月10日下午第三节课(课外活动时间),高一(4)班在学校体育馆大门前召开了“水火箭”探究成果新闻发布会和汇报实验活动。邀请了学校领导、各学部领导、全校所有物理教师和有关教师、部分同学参加。

新闻发布会和汇报实验活动主持人、班长宣布活动开始。他接着问参加实验的同学:“‘水火箭’发射的原理是什么?”

第三实验小组组长c回答说:“发射原理是动量守恒定律。”并在小黑板上画出了发射原理图:

有人问:“‘水火箭’发射时满足动量守恒条件吗?”

c小组的一位同学回答说:“虽然整个系统在发射时合外力不等于0,但高压气体对火箭向上的推力和对水、瓶塞及气门向下的推力比系统的重力大很多,所以可以忽略系统的重力,因此,可以看成是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全场一百多人对这位同学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又问:“‘水火箭’发射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一实验小组组长站出来边介绍边指挥全组同学做出两个质量不同(其他条件一样)的火箭的对比发射。

实验结果:火箭质量小的发射的高度高。

全场又一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第二、第三、第四实验小组也先后用同样的控制变量法,进行了对比实验,效果完全一致。

最后,班长向全场领导、老师和同学宣布“水火箭”发射的高度

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与火箭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小,发射越高;

2.与火箭内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发射越高;

3.与火箭喷射物(水、橡皮塞和气门)的质量有关:灌水的体积在整个容积的2/5左右时,发射高;

4.与火箭体形有关:火箭呈流线型时,发射高。

刘老师最后说:“‘水火箭’发射的高度还与很多因素有关,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究。”

点评:

刘老师指导下的“探究‘水火箭’发射高度”的研究活动,是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假设,自己实验探究,自己表达交流。他们通过亲身体验,表现了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参与面大,情感积极,配合默契,方法科学,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创新欲望,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是一次大胆的探究教学过程。同时,它展示了新课改形势下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给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教学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范例。(点评者:江松涛)

水火箭原理与制作

同济大学科技节系列活动之第一届趣味科技竞赛——水火箭制作与发射 共青团同济大学委员会 大学生科技服务中心

一竞赛模型 图1 简易模型实物照片 二模型介绍 水火箭包括火箭体和降落伞两部分: 火箭体:主要包括火箭头舱、连接(伞)舱、动力舱、尾翼四个部分组成 降落伞:由尼龙薄膜制作而成 三材料说明 自备材料:3个1.25L 或1.5L的碳酸类饮料瓶(考虑到材料报废的问题,瓶子可适量多准备)、美化装饰材料等创意材料 主办方提供材料:专业喷嘴,尼龙薄膜(降落伞布),卡纸(尾翼),5mmKT板(可做伞仓连接件),双面胶带,502胶水,尼龙线,透明胶带等 主办方提供制作工具:美工刀,剪刀,尺等 四简要制作方法(建议方法,参赛组也可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制作) 1 火箭头舱 适量截去饮料瓶的顶部作为火箭头;按照附图1做出接口,准备与伞舱连接。

图2 火箭头舱及水火箭 2 连接(伞)舱 适量截取另一个饮料瓶的中间部分作为伞舱;以用于连接火箭头舱和动力(尾)舱,并放置降落伞。(提示:注意火箭头仓与连接(伞)仓的连接) 图3连接(伞)舱与尾翼 3 动力舱 由一个完整的1.25L或1.5L的碳酸类饮料瓶与专业喷嘴组成,喷嘴与普通瓶盖一样拧在瓶口即可。

图4 喷嘴与普通瓶盖对比 4 尾翼 参赛组自行设计。 6 降落伞 将尼龙薄膜剪成圆形,以圆心为中心在边缘选择若干对称点,用透明胶把棉线固定在选好的对称点上,棉线选择适当长度一起打结即可完成。 7 部件组合 (1)将尾翼黏在动力舱上。 (2)将伞舱套在动力舱底部粘牢。 (3)将火箭头套在伞舱上,并在火箭头上穿两根线,一根与伞舱相连,另一根与降落伞相连,以使火箭头在高空脱落时拉出降落伞。(至于降落伞具体如何打开请参赛者自行设计) 五发射方法 在动力舱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安装到发射架,用打气筒充气,然后按下发射架上的开关,水火箭通过动力舱内的气压将水喷出而获得向上的动力而飞出。(提示:具体发射过程在比赛现场将会有工作人员指导,动力舱的盛水量及气压直接影响发射后的滞空时间,参 赛小组需谨慎对待)

水火箭发射原理

发射原理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灌入三分之一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71倍),压力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在反作用下,水火箭快速上升,加速度、惯性滑翔在空中飞行,像导弹一样有一个飞行轨迹,最后达到一定高度,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降落的火箭模型。 用橡皮塞紧的可乐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水火箭和火箭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推进的媒介由高温空气变成水而已。在发射水火箭前会灌入空气达一定压力,由於高压会自然向低压流去,故在喷嘴被打开时,空气自然向喷嘴流去,但由于水挡在前方,故水会被空气推出火箭,而火箭也藉此获得向前的速度。 水火箭的制作 1.材料准备: 3~6个的可乐瓶、剪刀、单面刀片、木塞、球类气针、圆珠笔芯、订书机、双面胶、彩色装饰纸.桌布等轻便不透风的材质 2.制作过程: 1机翼制作。用剪刀将X光片裁成大小相同的直角梯形28块,梯形长12cm,高6cm,斜腰和长底夹角约45度。另裁4个同上规格但高为8cm,短底相连接两面重叠的梯形(用作机翼的表面)。用双面胶将7小块梯形紧密粘成一个厚的梯形,使之平直平坦,然后用一个大的双面梯形将其紧密包住并粘紧。为使机翼的厚面平整,可用剪刀或小刀修平修直,然后将机翼的厚面用绝缘胶封住。最后,将机翼两边长出的部分向外折成90度。这样,按上述方法将其余的X光片做成三个机翼。 2 机身制作。取一个健力宝瓶(瓶头弧线过度比较自然,作火箭头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在离下端11cm处将其横截剪开,用绝缘胶将带瓶口的部分粘紧在另一个瓶子的底部,用绝缘胶在接口处多缠绕几圈以牢固。 3 气塞制作。取一个4号的软胶塞,用开洞工具在胶塞的底部正中处开一个比气门芯套筒稍小一点的平直洞,然后用小刀横切去细端约;将气门芯套筒上一个面积较大的“戒指”(五金店有卖),从软胶塞的细端往上把气门芯装好,套上一个同样的“戒指”,拧上螺丝,稍微紧就可以。最后将气塞用磨刀石磨成圆柱体,达到刚好能够完全进入可乐瓶口或稍紧一点,装上气门芯即可使用。 4 炮头制作。取一个3号软胶塞用小刀将其削尖且圆滑。 5 组装机翼。取一个健力宝瓶剪一个长比机翼长稍长的两面相通的圆柱体,然后用透明胶和绝缘胶将4个机翼4等分紧密粘好。最后,将粘好机翼的圆柱体套在水火箭的底部使其与瓶口相平(这不一定是最佳位置,可在飞行实践中上下调节寻找确定),用绝缘胶缠绕粘紧。 6 其他。为增大气塞和瓶口的接触面以增大瓶内气压,可用小刀将气塞大端削细一点并使之圆平粗糙。由于机身增长了一节做火箭头,火箭头部分较轻不平衡,可适当往里面塞纸以达到平衡。为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将用软胶塞做成的炮头用502胶水在火箭头瓶口粘好。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分析报告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分析 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启发: 多动手,多动脑,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变得更美好。通过和朋友们的协作,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水火箭的制作。 二、实验原理 水火箭:用塞子塞紧的雪碧瓶,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从而是火箭的箭身升空。 三、实验材料 1、雪碧瓶:5个,用来制作箭身和其他部位。 2、刻度尺一把,用来量取裁切泡沫和纸板 3、胶带、双面胶(要耐用一点的) 4、双面胶:制作箭翼及固定箭翼用。 5、记号笔:画线用。 6、大剪刀、纸板、 7、一次性餐桌布 8、风筝线 注意事项: 1、各个连接件要牢固。 2、用一次性餐桌布做降落伞使其容易脱出来 3、伞线不宜太长,并有一定弹性。 4、要有尾翼,有导向的发射架。 5、选择合适大小和硬度的瓶塞,使上升的作用力更大。 6、平衡翼不太大和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 四、实验过程: 1、取出其中一个雪碧瓶,剪取圆滑的一段。 2、将第二个雪碧瓶倒过来.将截取段分别连在瓶底和瓶口处,用胶布连牢。 3、去两段截取段按图压平,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3个 4、翻开尾翼里面贴上双面胶带粘贴住,并再贴一张有双面胶的白纸 5、贴牢后,沿短边、斜边用防水贴布再贴圈。 6、将梯形底边一公分处,往外折起90° 7、再将四片尾翼平均粘贴于瓶上 8、火箭头直接由雪碧瓶的上半部分做成 9、制作的箭头必须能够在水火箭发射上升时不脱落,一旦有降落时与箭体自动分离。 10、如果用风筝线做伞绳,只能用胶布粘连。 组装完成水火箭的制作。 五、发射过程 1、先灌水量水,不要淋湿伞和箭。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电子教案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电子教案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 实践活动记录卡 第组: (一)制作水火箭: 1.取一个可乐瓶,去掉底部的一部分,留下上半锥体部分备用; 2.再取一个可乐瓶,将备用的锥体套在其底部,用胶布粘牢; 3.裁剪一张质地较硬的纸,制成圆锥体,套在备用的圆锥体瓶上,用胶布粘牢;取两个可乐瓶,截取它们的中部,将它们压平后剪出尾翼的形状,将尾翼与瓶体粘牢,安装要对称、牢固; 4.对组装好的水火箭进行调试后,装进适量的水,塞上带气门芯的橡皮塞,打气直到发射。【附:简易制作流程】 (二)记录思考:通过看视频或制作,经过这一次水火箭的试飞之后,你发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 一、分层导入 1. 猜谜语看视频: ①课前看航模视频 鹰击长空,自由翱翔,恐怕是每个人心里都藏着的一个飞翔的梦。“放飞梦想,就是我们航模爱好者的最大心愿!”何聪发凭其扎实过硬的航模技术和精彩绝伦的飞行表演在全国航模运动圈子里小有名气。当“航模从我头顶呼啸而过时,出于对自由和飞翔向往的天性,我一下子就迷上了航模;看着小小的航模,在天空中做出各种真飞机都做不到的动作时,那种成就感真的无法言表!” 何聪发,他玩航模,玩进了人民大会堂!航模飞行技术让何聪发得到了观众的欢呼与支持。 ②猜谜语—用成语“聚精会神”猜四大名著之一 茫茫宇宙,蕴藏着无限的奥秘。早在明朝吴承恩就在《西游记》中就有这样的想象: 【《西游记》以其丰富奇特的想象引人入胜,很多幻想,如: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及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一根汗毛吹出无数小猴等,在今天已成为现实:望远镜(雷达)、电话、飞机、人工降雨、登月工程、核潜艇及宇宙飞船、现代克隆技术。】 ③看神舟十号发射动画 特别是近几年,世界航天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神舟十号发射的壮观场景。这样的画面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事实上,很多发明创造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你会不会玩。 2.玩气球看制作: ①玩气球,把气球吹足气后再放开,观察气球是怎样运动的,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让气球飞出去的? 看来,喷出的气体可以使物体向反方向运动。如果喷出的是水,会是怎样的效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顺利完成。 ②观看水火箭的简易制作,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水火箭的评价意见,提出问题,找出疑点,由此进入水火箭的制作设计活动。教师出示水火箭实物,学生描述水火箭有哪几部分组成。(强调:安全环保、安静思考) 水火箭是利用压缩空气与水的作用与反作用,当水向后被喷出时,塑料瓶内的空气就受力向前冲,因为其原理与火箭相同,但喷出的是水,所以称之为“水火箭”。水火箭是利用碳酸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的火箭。瓶内注入一部分水,在瓶口塞上一个装有气门嘴芯的橡皮塞,利用高压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橡皮塞脱离瓶口,瓶内水和气迅速喷出,在反作用下发射升空,推动箭体向上运动的过程。 二、室内制作水火箭: 制作水火箭时,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小组的努力下共同完成一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动手,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同学的互相协作中完善作品,通过活动使每个学生都会用可乐瓶制作水火箭。以1.25升装的可乐瓶为例:

水火箭活动方案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实践活动 一、水火箭简介: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气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碳酸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的火箭。瓶内注入一部分水,在瓶口塞上一个装有自行车内胎气门嘴芯的橡皮塞,利用高压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橡皮塞爆发,瓶内水和气迅速喷出,在反作用下发射升空,推动箭体冲向空中。 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材料易得,废物利用; 2、制作简单,发射简便,每个中学学生均可操作; 3、趣味性强,一般可发射十几米高或数十米远; 4、安全性好,寓教于乐,蕴含一定的创造性和趣味性;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懂得水火箭的原理,了解火箭发射的历史; 2、通过水火箭制作与发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科学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航天的兴趣,激励他们以科技创新报国的精神。 3、为了提高火箭发射高度,让学生学分析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试验效果的科学工作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4、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①一个完整的水火箭模型。 ②带气门嘴、气门芯的橡皮塞,课前由教师制作。方法是:在橡皮塞的正中心,用手电钻按自行车门嘴的筒管的直径大小,钻一个小孔,把气门嘴固定在橡皮塞上。 ③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有关火箭发射的历史资料,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可以是网上查找),由学生负责整理和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④让八年级六班学生尝试制作、发射一下,记录大致的体会,并把尝试制作与发射中所遇到的问题带进课堂,尝试制作的模型也带进课堂。 ⑤时间安排:(2015年上期第14周物理实践时间和第15周物理实践时间)。 2、场地: 做水火箭——多媒体教室,科技活动室; 发射场地——学校操场; 3、器材: 发射架(铁架台代替)雪碧瓶透明胶带电工胶带 塑料垫板(做尾翼) 剪刀带气门嘴、气门芯的橡皮塞 高压打气筒自来水及水桶 4、制作方法: 1.取一个雪碧瓶,去掉底部的一部分,留下上半锥体部分备用; 2.再取一个雪碧瓶,将备用的锥体套在其底部,用胶布粘牢; 3.剪一个塑料垫板,制成圆锥体,套在备用的圆锥体瓶上,用胶布粘牢;取两个雪碧瓶,截取它们的中部,将它们压平后剪出尾翼的形状,将尾翼与瓶体粘牢,安装要对称、牢固; 4.用手电钻在橡皮塞正中钻一个洞,刚好将气门嘴装进去;对组装好的水火箭进行调试后,装进适量的水,塞上橡皮塞,打气直到发射。 四、活动过程: 1、以神舟九号升天视频资料导入教学,导出设计活动课题。 2学生(有相机的带相机),收集整理、反馈信息、资料。 3、老师示范,并作简要讲解,有的问题可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解决方案。 4、发射时橡皮塞塞得越紧,瓶内充的气体越多,发射越高。因此要用力将皮塞塞进瓶口,并用活动板手把螺帽拧紧,使塞与瓶口接触面增大,靠得更紧。 5、瓶内注水约在1/3左右,可多次实验来决定。瓶内的大气压大约在4~5个大气压。超过5个大气压瓶体容易破裂。 五、水火箭制作与发射试验: 1、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水火箭,突出设计成分,增加外观设计要求:符合“水火箭”项目基本要求,注重创新与创意,能体现火箭发展前瞻性,设计风格鲜明,色彩搭配合理,工艺制作精美等。 2、通过水火箭的多次发射实验探究,找出提高水火箭发射距离的要素是什么?

水火箭的飞行原理

一、水火箭的飛行原理 水火箭的飛行原理與一般能發射人造衛星,使之環繞地球旋轉的火箭,和飛離地球前往月球所使用的火箭,以及為了探測火星、金星的狀況而發射載有觀測儀的火箭是一樣的,只是動力不同而已。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有關火箭的飛行原理和構造吧! 1.火箭的飛行原理: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力也就是牛頓第三運 動定律) 子彈發射時,槍會向後座彈,這是因為子彈 發射出去產生的力,反作用於槍的本身,使槍 往後座彈的緣故。 如果將機槍裝載在平台車上,連續擊發子 彈,平台車就會往後移動。 這個時候的槍可以比作火箭引擎,子彈可比 作燃料燃燒所得的氣體,平台車則可比作火箭; 也就是說火箭飛行和槍擊發子彈的原理相同。 火箭的內部和周圍的壓力差變成它的推 力,也就是由引擎內燃料燃燒所生成的高壓氣 體,經由噴嘴加速噴出。這可以用一般氣球舉 例來加以說明。 如右下圖所示,當氣球一經吹脹,球內的壓 力較它外面周圍的壓力高。然而,這時的氣球 僅僅不過吹脹而已,它輕飄飄的,尚無法飛 起。 這時打開氣球的吹氣口。內部的高壓空氣-- 下子就放出,產生一股衝力,使得氣球會向敬 氣的反方向飛射出去。 而火箭就是運用氣球飛射的原理持續飛 行,它的引擎被設計為盡可能長時間地製造出 高壓氣噴出高壓氣體,通過噴嘴放出去 ,使它

能飛得更高更遠。 為了盡可能長時間產生高壓氣體,火箭就必須 儲存大量的燃料。 因此,當火箭和其他交通工其所儲存的燃料 重量比例作一比較時,即可發現汽車、柴油車 等所儲存的燃料並不多,但飛機、火箭等就儲 存了相當多的燃料;而火箭所儲存的燃料接近 其總重量的90%,所以可以說它的內部構造 大部分是儲存燃料的容器。 水火箭的飛行原 理與上面所說的一 樣,只是其動力來源 是打氣筒打入的高 壓氣體將內部的水 快速噴出產生的。接 著來介紹水火箭的 發射程序運用原理。 二、水火箭發射程序與運用原理: 1﹑加水→依據動量守恆(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可增加反作用力。 因為保特瓶容納的空氣有限,在噴氣嘴打開的瞬間,空氣一下就衝出來了,以致水火箭所獲得的動量變化小(或反作用力小),飛行的速度及距離就小。而加入水後,壓縮空氣將水向外推,當水流高速向外衝出時,水火箭所獲得的動量變化就很大(反作用力增加),也就能推動水火箭向上升空。 2﹑打氣→增加壓力艙內的氣壓,以便快速將水排出。 單位面積中所受空氣的作用力稱為壓力。P=F/A ;P:壓力F:作用力 A:面積 故壓力愈大,所產生的作用力也愈大,反作用力也愈大。 3﹑發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如果以一力推(拉)一物體時,該物體會以相等大小的力推(拉)施力者。 1.灌得飽飽兒的氣球,裡頭充滿了空氣。 2.把吹氣口鬆開,空氣就會從吹氣口咻咻咻的跑出來。

小学综合实践水火箭制作与研究教案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水火箭制作与研究教案设计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飞向太空》教案 【课题、课时】《飞向太空》(1 课时)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理解人类航天的主要成就和探索精神。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习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后编排的,学生已经从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和应用中,领会了理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可以成为现实,这个时候很需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在航天领域的开拓精神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材的编写思路:本节从近地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到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图片,由近及远的展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使学生认识到想冲出地球、飞向太空,需要火箭来提供巨大的速度;人类进入太空中将面临失重的环境,那么如何在失重的环境中生存和工作立即摆在了人类面前;在深空探测中,人类取得了哪些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太空、热爱科学、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精神。 4.教材的特点:第一,重视火箭升空原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第二,注意从实验观察的现象引入课题;第三,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第四,通过互联网搜索重视自主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第五、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 5.教材处理:(1)对于火箭升空的原理,从充气气球飞出、古代起火的发射、水火箭的制作,让学生认识到反冲运动发挥的作用;(2)对火箭的结构和火箭发射的过程采用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及“神州六号”的发射进行教学,增强知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启发: 多动手,多动脑,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变得更美好。通过和朋友们的协 作,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水火箭的制作。 二、实验原理 水火箭:用塞子塞紧的雪碧瓶,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从而是火箭的箭身升空。 三、实验材料 1雪碧瓶:5个,用来制作箭身和其他部位。 2、刻度尺一把,用来量取裁切泡沫和纸板 3、胶带、双面胶(要耐用一点的) 4、双面胶:制作箭翼及固定箭翼用。 5、记号笔:画线用。 6、大剪刀、纸板、 7、一次性餐桌布 8、风筝线 注意事项: 1各个连接件要牢固。 2、用一次性餐桌布做降落伞使其容易脱出来 3、伞线不宜太长,并有一定弹性。 4、要有尾翼,有导向的发射架。 5、选择合适大小和硬度的瓶塞,使上升的作用力更大。 6、平衡翼不太大和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 四、实验过程: 1取出其中一个雪碧瓶,剪取圆滑的一段。 2、将第二个雪碧瓶倒过来?将截取段分别连在瓶底和瓶口处,用胶布连牢。 3、去两段截取段按图压平,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3个 4、翻开尾翼里面贴上双面胶带粘贴住,并再贴一张有双面胶的白纸 5、贴牢后,沿短边、斜边用防水贴布再贴圈。 6、将梯形底边一公分处,往外折起90° 7、再将四片尾翼平均粘贴于瓶上 8、火箭头直接由雪碧瓶的上半部分做成 9、制作的箭头必须能够在水火箭发射上升时不脱落,一旦有降落时与箭体自动分离。 10、如果用风筝线做伞绳,只能用胶布粘连。 组装完成水火箭的制作。 五、发射过程 1先灌水量水,不要淋湿伞和箭。

水火箭制作流程

材料准备 2~6个2.25L的可乐瓶、剪刀、单面刀片、木塞、球类气针、圆珠笔芯、订书机、双面胶、彩色装饰纸.桌布等轻便不透风的材质 制作过程 1.增压塞制作:用小刀切下橡皮塞较粗的一端,切口直径为 2.3cm,穿过小孔装上气门芯、胶管、和螺帽,将橡皮塞用力塞进瓶口内,其露在瓶口外的部分不超过约2mm;用剪刀在饮料瓶盖中间挖一个直径约12mm的孔,以便使旋紧瓶盖时仅让气门芯露在外面。 2.侧翼的制作:用硬纸片剪下侧翼四个,为了使火箭飞行时有较好的稳定性,侧翼必须有较高的硬度,如果纸片片硬度不够,可将两片或三片粘叠在一起制作,剪好侧翼后,将“粘贴爪”交替地折回两侧,用透明胶带对称地粘贴在火箭的下部侧面。 3.取出其中一个可乐瓶,大约以1/3的间距切成三等份.如图2,留下瓶口及中段部分,将第二个可乐瓶倒过来.如图3,将第一个的瓶口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底,再将第一个的中段瓶身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口.盖上后,用双面胶粘紧.再找出一个硬纸板,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4个.太大的平衡翼很重,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 4.制作降落伞,将一张正方型的桌布对边折,再对边折,以中点为心,对折2次,用剪子剪下多余部分,使它成圆形,贴好线。1 准备材料。三四个2.5升的健力宝瓶或可乐瓶,若干X光片,几个化学器材用的3号和4号软胶塞,一整套单车气门心,剪刀、小刀各一把,透明胶、双面胶和绝缘胶布,502胶水一支。 5.(1)机翼制作。用剪刀将X光片裁成大小相同的直角梯形28块,梯形长12cm,高6cm,斜腰和长底夹角约45度。另裁4个同上规格但高为8cm,短底相连接两面重叠的梯形(用作机翼的表面)。用双面胶将7小块梯形紧密粘成一个厚的梯形,使之平直平坦,然后用一个大的双面梯形将其紧密包住并粘紧。为使机翼的厚面平整,可用剪刀或小刀修平修直,然后将机翼的厚面用绝缘胶封住。最后,将机翼两边长出的部分向外折成90度。这样,按上述方法将其余的X光片做成三个机。(2) 机身制作。取一个健力宝瓶(瓶头弧线过度比较自然,作火箭头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在离下端11cm处将其横截剪开,用绝缘胶将带瓶口的部分粘紧在另一个瓶子的底部,用绝缘胶在接口处多缠绕几圈以牢固。(3) 气塞制作。取一个4号的软胶塞,用开洞工具在胶塞的底部正中处开一个比气门芯套筒稍小一点的平直洞,然后用小刀横切去细端约0.6cm;将气门芯套筒上一个面积较大的“戒指”(五金店有卖),从软胶塞的细端往上把气门芯装好,套上一个同样的“戒指”,拧上螺丝,稍微紧就可以。最后将气塞用磨刀石磨成圆柱体,达到刚好能够完全进入可乐瓶口或稍紧一点,装上气门芯即可使用。(4) 炮头制作。取一个3号软胶塞用小刀将其削尖且圆滑。(5) 组装机翼。取一个健力宝瓶剪一个长比机翼长稍长的两面相通的圆柱体,然后用透明胶和绝缘胶将4个机翼4等分紧密粘好。最后,将粘好机翼的圆柱体套在水火箭的底部使其与瓶口相平(这不一定是最佳位置,可在飞行实践中上下调节寻找确定),用绝缘胶缠绕粘紧。(6) 其他。为增大气塞和瓶口的接触面以增大瓶内气压,可用小刀将气塞大端削细一点并使之圆平粗糙。由于机身增长了一节做火箭头,火箭头部分较轻不平衡,可适当往里面塞纸以达到平衡。为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将用软胶塞做成的炮头用502胶水在火箭头瓶口粘好。按以上方法一个简单的水火箭便制作完成。根据我们研制的水火箭,通过实践的改进,水平方向飞行可达160米左右,竖直方向飞行可达40~50米。 水火箭发射方法:1. 水量调控。水火箭用水量和火箭容气空间有一定的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佳用水量约为火箭容气空间的1/4到2/5之间(2.5升的空间大约装600毫升左右,可多试验几次寻找确定)。

水火箭原理与制作

附录: 南京理工大学 科学与技术协会 活动之 “Water Rocket League Matches” 水火箭比赛

竞赛模型 图1 简易模型实物照片 一模型介绍 水火箭包括火箭体和降落伞两部分: 火箭体:主要包括火箭头舱、连接(伞)舱、动力舱、尾翼四个部分组成 降落伞:由尼龙薄膜制作而成 二材料说明 自备材料:3个1.25L 或1.5L的碳酸类饮料瓶(考虑到材料报废的问题,瓶子可适量多准备)、美化装饰材料等创意材料 主办方提供材料:专业喷嘴,尼龙薄膜(降落伞布),卡纸(尾翼),5mmKT板(可做伞仓连接件),双面胶带,502胶水,尼龙线,透明胶带等 主办方提供制作工具:美工刀,剪刀,尺等 三简要制作方法(建议方法,参赛组也可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制作) 1 火箭头舱 适量截去饮料瓶的顶部作为火箭头;按照附图1做出接口,准备与伞舱连接。

图2 火箭头舱及水火箭 2 连接(伞)舱 适量截取另一个饮料瓶的中间部分作为伞舱;以用于连接火箭头舱和动力(尾)舱,并放置降落伞。(提示:注意火箭头仓与连接(伞)仓的连接) 图3连接(伞)舱与尾翼 3 动力舱 由一个完整的1.25L或1.5L的碳酸类饮料瓶与专业喷嘴组成,喷嘴与普通瓶盖一样拧在瓶口即可。

图4 喷嘴与普通瓶盖对比 4 尾翼 参赛组自行设计。 6 降落伞 将尼龙薄膜剪成圆形,以圆心为中心在边缘选择若干对称点,用透明胶把棉线固定在选好的对称点上,棉线选择适当长度一起打结即可完成。 7 部件组合 (1)将尾翼黏在动力舱上。 (2)将伞舱套在动力舱底部粘牢。 (3)将火箭头套在伞舱上,并在火箭头上穿两根线,一根与伞舱相连,另一根与降落伞相连,以使火箭头在高空脱落时拉出降落伞。(至于降落伞具体如何打开请参赛者自行设计) 四发射方法 在动力舱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安装到发射架,用打气筒充气,然后按下发射架上的开关,水火箭通过动力舱内的气压将水喷出而获得向上的动力而飞出。(提示:具体发射过程在比赛现场将会有工作人员指导,动力舱的盛水量及气压直接影响发射后的滞空时间,参 赛小组需谨慎对待)

水火箭活动方案

水火箭活动方案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实践活动 一、水火箭简介: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气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碳酸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的火箭。瓶内注入一部分水,在瓶口塞上一个装有自行车内胎气门嘴芯的橡皮塞,利用高压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橡皮塞爆发,瓶内水和气迅速喷出,在反作用下发射升空,推动箭体冲向空中。 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材料易得,废物利用; 2、制作简单,发射简便,每个中学学生均可操作; 3、趣味性强,一般可发射十几米高或数十米远; 4、安全性好,寓教于乐,蕴含一定的创造性和趣味性;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懂得水火箭的原理,了解火箭发射的历史; 2、通过水火箭制作与发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科学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航天的兴趣,激励他们以科技创新报国的精神。 3、为了提高火箭发射高度,让学生学分析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试验效果的科学工作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4、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①一个完整的水火箭模型。 ②带气门嘴、气门芯的橡皮塞,课前由教师制作。方法是:在橡皮塞的正中心,用手电钻按自行车门嘴的筒管的直径大小,钻一个小孔,把气门嘴固定在橡皮塞上。 ③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有关火箭发射的历史资料,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可以是网上查找),由学生负责整理和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水火箭的制作及发射方法

水火箭的制作及发射方法 1 准备材料。三四个2.5升的健力宝瓶或可乐瓶,若干X光片,几个化学器材用的3号和4号软胶塞,一整套单车气门心,剪刀、小刀各一把,透明胶、双面胶和绝缘胶布,502胶水一支。 2 机翼制作。用剪刀将X光片裁成大小相同的直角梯形28块,梯形长12cm,高6cm,斜腰和长底夹角约45度。另裁4个同上规格但高为8cm,短底相连接两面重叠的梯形(用作机翼的表面)。用双面胶将7小块梯形紧密粘成一个厚的梯形,使之平直平坦,然后用一个大的双面梯形将其紧密包住并粘紧。为使机翼的厚面平整,可用剪刀或小刀修平修直,然后将机翼的厚面用绝缘胶封住。最后,将机翼两边长出的部分向外折成90度。这样,按上述方法将其余的X光片做成三个机翼。 3 机身制作。取一个健力宝瓶(瓶头弧线过度比较自然,作火箭头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在离下端11cm处将其横截剪开,用绝缘胶将带瓶口的部分粘紧在另一个瓶子的底部,用绝缘胶在接口处多缠绕几圈以牢固。 4 气塞制作。取一个4号的软胶塞,用开洞工具在胶塞的底部正中处开一个比气门芯套筒稍小一点的平直洞,然后用小刀横切去细端约0.6cm;将气门芯套筒上一个面积较大的“戒指”(五金店有卖),从软胶塞的细端往上把气门芯装好,套上一个同样的“戒指”,拧上螺丝,稍微紧就可以。最后将气塞用磨刀石磨成圆柱体,达到刚好能够完全进入可乐瓶口或稍紧一点,装上气门芯即可使用。 5 炮头制作。取一个3号软胶塞用小刀将其削尖且圆滑。 6 组装机翼。取一个健力宝瓶剪一个长比机翼长稍长的两面相通的圆柱体,然后用透明胶和绝缘胶将4个机翼4等分紧密粘好。最后,将粘好机翼的圆柱体套在水火箭的底部使其与瓶口相平(这不一定是最佳位置,可在飞行实践中上下调节寻找确定),用绝缘胶缠绕粘紧。 7 其他。为增大气塞和瓶口的接触面以增大瓶内气压,可用小刀将气塞大端削细一点并使之圆平粗糙。由于机身增长了一节做火箭头,火箭头部分较轻不平衡,可适当往里面塞纸以达到平衡。为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将用软胶塞做成的炮头用502胶水在火箭头瓶口粘好。 按以上方法一个简单的水火箭便制作完成。根据我们研制的水火箭,通过实践的改进,水平方向飞行可达160米左右,竖直方向飞行可达40~50米。 水火箭发射方法: 1 水量调控。水火箭用水量和火箭容气空间有一定的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佳用水量约为火箭容气空间的1/4到2/5之间(2.5升的空间大约装600毫升左右,可多试验几次寻找确定)。 2 发射角度。水平方向飞行,由于空气的阻力,发射的最佳角度在50到55度之间,不同的水火箭可能不同,可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试验确定。(我们制作的水火箭最佳角度是53度左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广东实验中学刘天昀邝达君 一、实验原理 水火箭:用塞子塞紧的雪碧瓶,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从而使火箭的箭身升空。 二、实验材料 1、雪碧瓶:5个,用来制作箭身和其他部位。 2、刻度尺一把,用来量取裁切泡沫和纸板 3、胶带、双面胶(要耐用一点的) 4、双面胶:制作箭翼及固定箭翼用。 5、记号笔: 画线用。 6、大剪刀、纸板、 7、一次性餐桌布 8、风筝线 注意事项: 1、各个连接件要牢固。 2、用一次性餐桌布做降落伞使其容易脱出来 3、伞线不宜太长,并有一定弹性。 4、要有尾翼,有导向的发射架。 5、选择合适大小和硬度的瓶塞,使上升的作用力更大。 6、平衡翼不太大和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 三、实验过程: 1、取出其中一个雪碧瓶,剪取圆滑的一段。 2、将第二个雪碧瓶倒过来.将截取段分别连在瓶底和瓶口处,用胶布连牢。 3、去两段截取段按图压平,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3个 4、翻开尾翼里面贴上双面胶带粘贴住,并再贴一张有双面胶的白纸 5、贴牢后,沿短边、斜边用防水贴布再贴圈。 6、将梯形底边一公分处,往外折起90° 7、再将四片尾翼平均粘贴于瓶上 8、火箭头直接由雪碧瓶的上半部分做成 9、制作的箭头必须能够在水火箭发射上升时不脱落,一旦有降落时与箭体自动分离。 10、如果用风筝线做伞绳,只能用胶布粘连。 组装完成水火箭的制作。 四、发射过程 1、先灌水量水,不要淋湿伞和箭。 2、塞紧软木塞,软木塞密封一定要好,否则不能提供良好的压力.气针在软木塞中,也要达到密不透水,最好用烧红的针尖穿洞.如果还有漏水情况,可以在气针上加装一个圆珠笔芯,圆珠笔芯的顶端伸出水面,可防止打气时气泡的翻滚和漏水情况,再就是要及时的更换软木塞。塞时往往力气不够不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性。可以用红酒的开瓶器 3、水火箭放到发射架上,将水火箭扶正。 4、将降落伞放在箭体的顶部,伞线不要缠绕。 五、实验现象

制作水火箭研究性学习结题论文

目录 课题名称 关键词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研究的对象及其原理 小组分工及其步骤安排 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实验效果分析与实验得失总结心得与感受参考文献 致谢 年级:高一班级:1112班 指导教师:陈义华组长:罗慧珍

课题名称:水火箭制作与发射 指导教师:陈义华 班级: 1112班 组长:罗慧珍 组员:罗慧珍、胥哲、李思雨、张思睿、游迷熵、汤为、陈宇璐、张琛欣、谭灵妃、李梓健 关键词:自己动手水火箭 课题研究的背景:“中国航天作为世界航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航天事业近年来蓬勃发展:自一九五六年 创建以来,迄今已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通信卫星、科学实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研制与应用以及载人飞船试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圆满成功。中国从 发射“神七”到发射“天宫一号”,从“天宫一号”的设计到发射,只用了很短 的时间,这在国际航天领域是非常突出和令人瞩目的事件。在国际空间科研和实验中,中国的进展速度最快,超过了任何国家。如此种种让无数的中华少年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高兴,并相信中国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研究目的: 1.通过水火箭制作与发射活动,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懂得航天火 箭的原理;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在实践中反复探究、遇到问题采取反复实践、 借助已有生活经验、学习他人经验等方法去再创造,不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 的科学态度; 2.水火箭是寓教于乐、科技含量高,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动手、动脑的科普教 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解导弹,运载火箭的发射升空,回收的过程,导弹的飞行与 飞机的飞行原理及不同点。解释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惯 性、能量守恒定律)了解一些基本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等方面知识。使广大 青少年了解航天科技,热爱航天科技,为国家航天事业培养、造就、输送优秀人

制作水火箭教学案

制作水火箭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火箭的神奇威力和我国的宇航发展历史;学会水火箭的制作方法和发射技巧,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水火箭也能用废弃物来制作,启发学生寻找周围材料制作火箭。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水火箭的设计 活动难点:降落伞的制作 二、技能要点分析: 1、材料、工具使用说明: 材料:600毫升装的可乐空瓶3个(可乐瓶要带盖,可乐瓶可大,也可小,但是3个可乐瓶要一样大小)、胶带、双面胶、厚卡纸、50×50cm尼龙薄膜1块、细线250cm,粗线100cm,装饰纸少许。 工具:剪刀、手工钻(水火箭嘴、发射架需市场购买)。 2、整体设计技术 仔细观察水火箭的各个部件,想想水火箭是靠什么飞上天空的,制作水火箭的关键是什么?然后设计一枚水火箭。水火箭的设计包括:火箭体和附件两个部分。火箭体主要由:动力舱――火箭头――发射舱――储备舱四个部分制作而成的。全部箭体都是由可乐瓶制作而成,可乐瓶一共用三个;附件有:降落伞。降落伞是由尼龙薄膜制作而成。 让学生看看:是看看降落伞的外形与结构。让学生想想:主要是想怎样设计水火箭更加合理。 通过看看想想,然后把想好的制作流程设计写到书本的空白处。 3、箭体制作技术 以600毫升装的可乐瓶为例 ①制作动力舱:用一个可乐瓶,这个可乐瓶不能漏气。检测方法:只要对着可乐瓶吹气,气没有泄漏就行,无需加工。 ②制作火箭头:截取可乐瓶的前半部与尾部,再把它首、尾套起来,然后用胶带粘牢。 ③制作发射舱:截取一个可乐瓶的中间部分,高12㎝。套入动力舱(可乐瓶的口部),用胶带粘牢。 ④制作储备舱:再截取一个可乐瓶的中间部分,高12㎝。套入动力舱(可乐瓶的尾部),用胶带纸粘牢。 检查发射舱、动力舱、储备舱是否成一直线。 ⑤美化火箭体:用彩纸美化 注意:美化火箭体时,不要把整个火箭体全部贴满,要留一条1㎝宽的缝隙,以备发射时观察水位用。 ⑥制作尾翼:先用较厚的有一定硬度的16k大小的卡纸纵向对折,在上面画

最新小学综合实践水火箭制作与研究教案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水火箭制作与研究教案设计 《飞向太空》教案 【课题、课时】《飞向太空》(1 课时)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理解人类航天的主要成就和探索精神。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习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后编排的,学生已经从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和应用中,领会了理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可以成为现实,这个时候很需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在航天领域的开拓精神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材的编写思路:本节从近地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到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图片,由近及远的展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使学生认识到想冲出地球、飞向太空,需要火箭来提供巨大的速度;人类进入太空中将面临失重的环境,那么如何在失重的环境中生存和工作立即摆在了人类面前;在深空探测中,人类取得了哪些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太空、热爱科学、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精神。 4.教材的特点:第一,重视火箭升空原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第二,注意从实验观察的现象引入课题;第三,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第四,通过互联网搜索重视自主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第五、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 5.教材处理:(1)对于火箭升空的原理,从充气气球飞出、古代起火的发射、水火箭的制作,让学生认识到反冲运动发挥的作用;(2)对火箭的结构和火箭发射的过程采用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及“神州六号”的发射进行教学,增强知识的爱国主义教育性;(3)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上网学习在太空失重环境下人类的生活和科学研究情况。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浓厚,在思维方式上由初中形象思维为主向高中抽象思维为主过渡,他们不仅渴望新知识的学习,也希望在实践中锻炼和检验学过的知识,通过水火箭的制作,更加认识到人类飞向太空梦并遥不可及。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进行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学习,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对在轨运行物体的失重现象也能够进行分析,本节涉及的反冲作用和太空中的失重,学生是可以理解的。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在情感态度上得以提升,特别是对我国在实际航天探索中的努力和成就需要了解。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 (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3)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 (2)认识火箭的演变过程; (3)了解多级火箭的发射过程; (4)通过互联网搜索图片和录像,了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科技制作水火箭分析

科技制作水火箭 策 划 书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承办单位:

活动主题 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加强团结互助精神, 协作进取,重在参与 活动宗旨 活跃大学生科技氛围,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科技实践能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活动背景: 在“嫦娥二号”发射升空的伟大时刻,每一个中华女都对此怀着激动的心情庆祝其发射的成功。为了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火箭升空的原理,也为了使同学们更关注于国家的前沿科技,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增强同学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发同学们的思维创造能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合作,强化协作进取的精神,化工学院科技协会决定组织一次“水火箭比赛”活动。 水火箭的原理 1.动量守恒:M1×V1+M2×V2=M1×V1'+M2×V2'(在这里初总动量为0,火箭初速度越大,飞得越远,所以要想办法提高水喷出的速度和喷出水的质量。) 2.牛顿第三定律:当由于压力足够大得把橡皮塞喷出时,空气对水有一个向后的力同时对瓶子有一个向前的力,所以火箭可以飞出。3.运动学定理:火箭飞出后由于受到空气和重力,所以还须用运动学相关定理。 4.为了空气阻力和火箭自身对飞行距离的影响,还须尽量减少阻力

和保持火箭平衡,所以须给火箭加上整流盖和尾翼。 5.牛顿第一定律:由于只有在最初的一小段距离水可以对火箭加速,而后面剩下的很大一段距离火箭靠的是惯性飞行,所以还须考虑惯性定律。 活动地点: 活动时间: 参赛对象: XX 大学XX级学生 活动程序: 活动准备: 1. 开会讨论:做出详细策划,分配好各环节的工作及负责人,进行活动的审批工作 2. 前期宣传: A.由科协宣传部和社联外联部合作制作图文并茂的活动展牌置于生活广场进行宣传,同时展出制作的火箭样本 B.生活广场全校报名,按同学意愿可分团体和个人 C. 参赛选手在比赛前完成一个水火箭,水火箭的制作靠同学们在网上查找,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在科技协会社会实践部和科技创作部成员指导帮助下完成 D. 科技协会裁判员熟悉了解水火箭的制作过程和原理,并熟记比赛规则。 E. 及时通知比赛同学准时参赛。

水火箭实验结题报告.2doc 2

课题名称:水火箭研制调查报告指导老师: 小组成员名单: 研究日期:2012.11—2012.12

“水火箭”研制结题报告 一、实验背景 火箭是利用燃料的燃烧向后发出强烈的反冲力产生的巨大的反作用而升空的。“水火箭”,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空气与水的反作用发射升空。本实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究影响水火箭的飞行高度的因素;通过设计制作“水火箭”,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从实际问题中产生探究课题,并开展深入的实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实验目的 制作“水火箭”,并探究影响“水火箭”的发射高度的因素。 三、实验原理 利用水的反冲使“水火箭”飞行。 四、实验器材 两只相同的塑料瓶、胶带纸、美工刀、剪刀、自行车轮胎气芯、刻度尺、木塞子、硬纸板、实验用具铁架台等 五、实验步骤 (一).制作水火箭 1、取第一个瓶子,称之为A瓶。在瓶子上下1-1、2-2的位置各画一条线,两条线位置的決定方法如下。 1-1:选瓶上弧线曲度与火箭泡棉头曲度相近处。 2-2:选瓶子下方曲线转直点的下方约0.5cm处。

2、自1-1线上方、2-2线下方约0.5cm处用美工刀(或剪刀)切(剪)开。 3、用剪刀慢慢修剪至划线处,尽量使其平整,以便与B瓶衔接時可以较为密合。 4、将火箭泡棉头放置于A瓶上方,由正上方看泡棉头是否对准保特瓶之正中央位置。若已放正,则使用电工胶布缠绕于相接处,加以固定。 5、取另一个瓶子称之为B瓶,將瓶盖卸下,然后将喷嘴(气嘴)由

保特瓶开口处旋紧。 6、将A、B瓶相连接。然后至于平坦之桌面或地上滚动,看看是否连接平整,滚动是否平顺。若是,则以电工胶布加以固定。 7、取第三个瓶子,称为C瓶。在瓶子3-3、4-4之位置各画一条线。3-3:选瓶子上方曲线转折点的下方约0.5cm。 4-4:选瓶子下方曲线转折点的下方约0.5cm。 8、自3-3线上方、4-4线下方约0.5cm处用美工刀(剪刀)切(剪)开。 9、C瓶完成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