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标准化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标准化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为搞标准而标准。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工作;是提高企业安全素质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是保护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但部分管理人员和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把它当做一项摊派任务来对待,工作中存有抵触情绪,敷衍应付,检查来了就抓一抓,清一清,检查走了,该啥样还啥样,使标准化工作落实不到实处,流于形式,走过场,变成面子工程,变成了定期“大扫除”。

2.安全投入不足,设备老化,作业场地狭小,作业环境差。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环境恶化的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不足,致使安全投入大大降低,远远满足不了安全生产的要求。由于企业建立已有近50年,厂房陈旧、设备老化。企业产品以煤矿设备制修为主,产品品种多且量小,造成作业场地拥挤,安全管理点多面广。

3.标准执行不严格,在执行、培训、检查、考核等环节都存在执行走样的现象。特别是在车间、班组两级基层组织中,标准得不到常态化的贯彻实施,突击清理经常性存在。

标准化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安定区内官营学区 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 改进意见 依据安教督发[2015]10号文件精神,我学区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清溪初中、仁化学校、锦钊小学等学校既无土地使用证,也无乡镇土管中心出具的土地使用证明。 2.农村完小必须的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仪器室、计算机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体育器材室、音乐美术教室等教学辅助用房较为紧缺,要么一室多用,要么教师办公室兼用,要么彩钢房暂用(东岳初中);黑山大庄小学、南阳小学、湾儿川小学、勤宝小学,教辅用房严重不足,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教辅用房。 3.学生运动场地不规则、不平整,无法划设60米直跑道或200米的环形跑道。 4.卫生保健室和心理咨询室不规范。 5.教学基本设施不足,设备使用不够。器材自行购置偏少,总体数量不足,图书陈旧单一,每年新增图书占总量1%的要求未达到。 6.部分指标解读不准,教学常规管理不严。主要是36、38、39、40等办学内涵方面的几项指标。 7.办学理念不先进、德育地位不突出、常规管理不严谨、

校本教研不扎实、教师培养不重视、课堂教学缺实效。 改进意见: 1. 学校必须按规定编制校园总体规划。校园设计应结合当地的地域坏境、地形地貌、民族生活习惯和传统等因素,突出校园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学校的总平面设计,宜按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力求做到布局合理、区域分明,并根据需要适当预留发展用地。教学、图书、实验用房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并保证有良好的建筑朝向。田径场地和球类场地的长轴宜与教学用房的纵向轴线垂直布置;田径场、球场的长轴均宜南北向布置;如受地形限制,田径场必须设在教学用房的南面或北面时,一定要与教学用房保持25米的距离,并设置绿化屏障。学校还应根据师生的流向和机动车辆(含消防车)的通行合理布置交通道路,避免师生穿越体育运动场地。学校所用土地应由当地政府以行政划拨形式取得。 2.校园应平整,道路应硬化,并在显要位置设有旗杆、旗台;应有校门、围墙(或安全隔离设施),校园封闭,确保师生安全。学校应结合建筑景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形成优美和谐、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3.学校装备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和《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装备配备标准》规定,配足配齐满足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既使在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好的国家重点企业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相当数量的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很低。具体表现为:信息管理机构不健全,企业领导者信息管理意识淡薄,信息管理不规范,报表的数据格式不符合标准,信息处理和转输手段落后,信息工作人员技术素质不符合要求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国家对重点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和宏观调控的决策。 (2)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据对300家国家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有 70%的企业认为企业对信息化投资不足。截止1998年末,这300家企业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累计仅占总资产的0.3%,与发达国家大企业在信息化上的投入占总资产8%-10%的水平相距甚远。(3)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甚少。在被调查的企业中,虽然有70%的企业已经接通互联网,但多数仅在网上开设了E-mail地址,既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没有借助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相比之下,美国有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0%以上的大企业已借助互联网,广泛开展商务活动。 (4)、国产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力弱,建设成本高。现阶段,我国IT厂商主要能提供PC机、硬盘、显示器、终端等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而在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方面能力明显不足。从国家重点企业调查结果看,这导致了企业信息化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后期维护与协调难等,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 (5)、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缓慢。近年来全球电子商务的营业额高速增长,1998年全球营业额为740亿美元,1999年为2000亿美元,到2003年预计达32000亿美元,将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现货市场、有形市场还不完善,企业信用差,资金拖欠严重,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支付系统和制度保障,绝大部分企业对发展电子商务缺乏紧迫感。 (6)、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尚无统一规划和标准,如,企业信息化缺乏行业标准,电子商务的有关政策法规尚待出台;对引进的信息技术和产品的中文说明缺乏强制性措施,影响到企业的应用与管理;对计算机和网络犯罪缺乏有效的法律和技术防范手段。此外,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导向乏力,专业人才缺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盲目求大、求全,信息化建设的项目能力闲置、信息资源浪费等,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抓紧解决的问题。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牧业生产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一家一户“小作坊”式饲养已逐渐被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所取代,国内外消费市场对畜产品提出安全、优质、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新要求,日益突出的畜禽生产污染成为阻碍畜牧发展的瓶颈,如何保留畜牧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产品质、量上有新的飞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理性的思考告诉我们,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是促进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是解决畜牧生产污染、保障生存空问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标准化发展 1前言 为加快我国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步伐,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畜牧业标准体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全面阐述了我国建设畜牧业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畜牧业标准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以及加强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等方面[1]。 目前,我国畜牧业标准管理机构基本健全,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畜牧业标准对于推动畜牧业技术进步、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标准化管理工作得到

加强。畜牧业标准管理体系基本建立[2]。畜牧业标准管理部门为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为技术支撑机构,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畜牧业标准的技术归口管理。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牧业主管部门也都设立了相应的质量标准管理机构,有些省成立了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畜牧业标准管理逐步趋向规范化和科学化[3]。 2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禽生产的主要方式,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划科学化、生产规模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企业化、防疫程序化、污物处理无害化”的要求,发展规模养殖,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生态化[4]。 2.1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规模、规范饲养、生态平衡”的要求,支持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使之符合畜禽生长、疫病防控、环境保护、生产管理等要求[5]。抓改造,就是要对已经建起来的粗放型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尽快改进和完善动物防疫和环保基础设施条件,确保符合疫病防控和标准化养殖要求。密度太大的规模养殖场,要下决心调减养殖规模,减少场内养殖数量,满足防疫工作需要[6]。 养殖小区是由传统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一种重要过渡形式,关键是要做到人畜分离、集中管理,切实解决好防疫配套和粪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企业标准化体系管理建设浅析标准的工作会议2月23日在京开幕,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在今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标准化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徽章。提振信心标准大有可为,强化标准,我们应有作为。 也是我企业抓质量要上新水平保安全要加新力度,促发展要有新作为,强质企业要树新形象。这“这四个新”。标准化工作无所不谈,无所不及,充分体现标准的基础保障作用。提振信心标准大有可为。标准是提振信心的可靠的基础。标准能够提振企业信心,企业要健全标准化体系,加大标准化投入等措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才成本,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 企业要从标准化本质属性基本内涵和特征出发,把握好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系统性,权威性,服务性。一是强化标准的科学性,工作中讲科学,用科学,兼顾标准化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既与国际先进的标准化接轨,又要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科学成果,强化对制修订过程的科学管理,加强标准与科技紧密结合。二是强化标准的民主性,搭建民主参与平台,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深化跨区域合作。三是强化标准的系统性,运用系统管理理念和方法,推进标准化的综合化,体系化和配套

化。四是强化标准的权威性,要增强标准化管理的权威性,增强标准执行的权威性,增强标准化顶层设计的权威性。五是强化标准的服务性,要加快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发挥好标准化的质量基础作用,要加快完善现代安全战略管理体系。使标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今后一个时期标准化发展将是持久提升标准化发展整体质量效益为核心目标。坚持“系统管理,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基本要求。 有企业就会有竞争。其方式从装备设备、生产工艺、产能产量,到市场份额。现在企业竞争什么?有人说是人才的竞争,有人说是文化的竞争。更有学者说,企业之间竞争的最高形式是标准的竞争,他的依据是:在此之前的竞争是所有企业共抢一个蛋糕,而标准竞争是掌握者自己做一个蛋糕。 一位盲人向一位高尔夫高手挑战,高手浅浅一笑:时间、地点你挑。答:晚上十二点,就在这片场地,愕然。规则使然。标准化的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标准”简单的理解就是“规则”,制定规则者一般都是行业的领头羊。如果你不了解规则,不适应规则,很可能就会退出竞争舞台。推行企业标准化,在企业内部进行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稳定的秩序,为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矿业公司实现煤矿安全长治久安一项重要举措。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通过科学的方法,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向高标准、新境界跨越。我矿虽然在质量标准化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要想再上一个新台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下面将我个人觉得标准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给各位领导做一汇报,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一、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由于受煤炭市场的影响,今年职工的收入较往年下降明显,个别职工对此不理解,将这种不满情绪转嫁到损毁现有的质量标准化成果上,使质量标准化成果有所下降。 2、今年质量标准化投入资金减少,使各种被损毁的标准化设施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和更换。 3、各区队由于受材料转换工资的影响,对区队的质量标准化投入大幅度减少,造成标准化成果大幅度退步。 4、区队未能充分理解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意义。区队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理解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意义,缺乏主动开展标准化达标创建的积极性,矿上抓的严区队也抓的严,矿上稍微一放松区队就放任之流,造成区队质量标准化成果起伏不定。 二、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1、思想不放松。思想认识是前提,搞安全质量标准化必须坚持思想先行,用思想达标带动安全质量达标。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端正思想,始终保持一股大搞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高度热情。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管理不滑坡。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重在管理。只有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才能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要强化责任主体的地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奖罚措施,层层落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要强化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依靠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提升安全质量水平。 3、标准不降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需要有明确的标准。要严格按照新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的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执行,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关的实施细则。这些标准和细则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尺度,必须严格遵守。要在此基础上重点抓深入、创精品,建设高标准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4、投入不减少。搞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没有必要的投入作保证,是搞不好的。加大安全投入是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一项重要条件。足额提取安全标准化建设专项费用,实行专款专用,不断加快安全技术改造进度,改善安全基础条

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2006年开始参与学院管理系统的建设,到2013年实地参观多个省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几年来在中关村参观了多个企业级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过程,发现中小企业在借助3G互联的力量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新业务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3年参观中国联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其系统除发挥在线办公与信息共享的作用外,还为投资管理与决策分析提供数据依据。而与之对比的是在移动互联时代,本应走在技术前沿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担当其应有的责任,却还在办公自动化的时代里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总结了如下五点主要内容: ●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教育更应发挥它先进性的一面。移动互联时代,创新技术不断出现,而随之的应用更是能被快速推广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借助移动智能手机快速分享新技术和新内容,而教师队伍中还在使用着旧式功能机(非智能机);移动办公已被企业大规模应用,而高校教师查看个人工资还要去财务领工资条;在校园中更是难于出现新的创新技术,这些问题的出现,集中在不对称的信息分享模式上,同时也体现了目前我国高校信息资源建设还相对滞后的现状。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更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和年青教师越来越喜欢使用新媒体分享和学习;另一方面是院校领导并没有足够认识,采购一些电子教学设备,建一个校园网就认为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平台。 ●缺乏对高校信息建设的有效规划和管理 在参观一些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后发现,在各个信息平台建设上仍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各院校各建各的模块或平台,没有从整体上统一规范标准,这为以后的各个平台数据连通和接口兼容留下隐患;造成目前分散建设严重,未来整体融合困难都是因为没有一个整体的协调和合作。国务院在2006年发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方向、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这一战略一方面为高校信息化发展和建设提供发展指导建议,另一方面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执行力提出要求,而实际的问题就出在没有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规范管理和统一协调。因为信息化需要在整合资源释放人力方面提出有效的执行方式,同时也需要规范流程和管理标准,所以要去整合资源就需要去从整体上协调和利用资源,提高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更需要有实际数据支撑。建立和发展高校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一项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的系统工程,这是需要执行部门从宏观上对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高度和长远的认识,并具有一定执行效果的推动力度。 ●缺乏专项资金投入 实现高校信息化会带来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开放化的信息平台会让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共享,同时也会带来各高校间的办学利益冲突;第二,信息化会打破各高校间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如何整体协调和调动人力和硬件资源需要统一管理;第三,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实现办公自动化那样采购几台电脑就可以了,而是需要能建立庞大的系统信息平台,不但需要政策的支

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实施方案

1 ---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实施方案--- 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 实施方案 2016年3月

一、目的 日松贡布酒店管理公司成立于2012年,现下辖日松贡布酒店和亚丁驿站酒店,经过3年多的筹备及运营管理经验,各种体系文件及质量管理标准都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改善,为进一步提升日松贡布酒店管理公司服务、管理质量,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沉淀一套更适合于日松贡布酒店和亚丁驿站酒店运营的质量保障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二、2016年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导原则—物品都必须有存在的标准(都具有统一、规范、可识别的标识),运营程序与服务标准必须图文并茂,并进行规范的存档和展示,标准的制定尽量图片化、流程化、数字化、文字化。 (二)工作目标 在2016年5月底酒店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工作达到全面质量标准化的预期要求。 (三)组织领导 设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组委会,全面负责推进和落实日常工作。 组委会组长:赵宗山(总经理) 组委会副组长:邓嘉陵(副总经理) 组委会秘书:曾文玉(行政经理) 组委会成员:黄军(人力资源部总监)、郭智蓉(房务部总监)、黄韦(安全娱乐部总监)、王超(财务部总监)、古丹(餐饮部经理)、任平(行政总 2 ---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实施方案---

厨)、张仲强(工程部经理)、唐小红(市场营销部总监) 组委会负责召开关于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的各种工作会,制定奖惩措施,组织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的验收检查、考核评级,并建立考核评级台帐。 (四)职责划分 组委会组长:全面负责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工作的指导、结果评级工作。 组委会副组长:协助组长全面落实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工作,协调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所需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组委会秘书:督导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工作相关会议的执行。 组委会成员:积极配合搞好各系统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工作。执行和制定其负责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工作的相关标准,参与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工作的考核、评级。 3 ---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升级实施方案---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目录[隐藏] 含义简介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企业管理标准的种类 [编辑本段] 含义简介 这个体系涉及到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职业素质标准、岗位职责标准、岗位考评标准、企业全面形象管理、组织管理、行政后勤保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物控管理、营销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管理判例等方面,是企业管理运行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为企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本段]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1 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任务 企业在实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企业标准化体系。设立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管理本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编制适应本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组织标准的实施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2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成 2.1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其它标准都要围绕技术标准进行,并为技术标准服务。具体来说,技术标准是对生产相关的各种技术条件,包括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等所作的规定。如产品标准、半成品标准、原材料标准、设备标准、工艺标准、计量检验标准、包装标准、安全技术标准、环保卫生标准、设备维修标准、设计标准、能源标准等。 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任何企业都应首先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标准为中心,以高质量的产品(或工程服务)标准为中心,建立完善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2.2 管理标准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诸暨市交警大队 信息化技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要素,也是提高交通安全管 理效率、实现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的有效手段。目前,随着交通安 全管理工作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交通监控、违法处理、 事故处理、车管业务、服务群众、自动化办公等环节和领域已逐步推 广运用,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节约了 警力,提高了执法效能,因此,进一步加快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显 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规范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设置、使用和管理,更是重中之重。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建设是改革和加强公安交通安全 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的警务保障措施,更是交通警察依法、规范、有效、严格管理的前提。目前,通过道路交通科技非现场执法的数量已 远远多于现场执法。提高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管理应用水平,适应 非现场执法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是加强交警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当前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局限性。信息化是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提高工 作效率、改进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将在交通管理工作中起到非常重 要的作用。而目前对信息化认识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重基础装备建设,轻信息化建设。认为信息化是远水不解近渴, 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感觉过于虚幻,不如实实在在的更新部分警 用装备来得实际;二是认为信息化无非就是实现办公自动化,对警务 过程的科技应用投入重视不够。

(二)专业人才配备不能适应发展需要。虽然在以往的信息化建设中培养、锻炼了一些人才,也积极引进了一些信息化方面的人才,但总体上讲,交通管理领域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不仅数量严重不足,结构也不甚合理,素质更亟待提高。高层次的智力资源严重短缺,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创新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较远。目前,尤其缺少既熟悉信息技术同时又了解、熟悉交通专业的复合型技术骨干。 (三)化缺乏长远规划。对于如何规划、做好信息化建设,还没有一整套的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蓝图,许多地方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短期效应上来,设备或软件没有考虑到发展和升级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各种软、硬件淘汰速度过快,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技术开发人员缺少交通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所开发出的产品缺乏实用性,有的操作不够方便,使看上去功能强大的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却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四)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管理上存在问题。 1、科技测速装备,没有通用的、简单的检查方法。省技监部门一般一年对测速装备进行一次技术执法标定,做完标定后的一年时间内,设备测速是否准确,无法确定。当事人有异议时,民警的解释无法令当事人满意。往往要出现明显的测速不准确后才能发现问题,很可能造成被动局面。 2、交通科技装备的维护,需要专业公司的支持。交通科技装备,不同网络设备等通用装备,一般的技术人员无法进行维护、维修,需要专业公司或设备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的支持。

岗位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岗位标准化体系 一、岗位标准体系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永泰矿在机电岗位标准化建设工作中,通过对各项标准的提炼、制定和实施,不断强化了全员的岗位标准意识,进一步规范了上岗行为。因此,建立岗位标准化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管理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转变职工上岗观念,不断完善标准的过程;是实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讲标准话”的重要途径。 永泰矿岗位标准体系,就其概念来说是各项标准工作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上岗标准、操作标准、场所标准、设备标准。凡是在岗位内需要协调统一的职工形象、操作技巧、场所管理、设备维护的要求,都应该制定服务标准,并纳入岗位标准体系中。 完善的岗位标准体系不仅可以促进标准的完整有序、优化组合,为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而且可以带动其他岗位人员共同发展,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二、概况 永泰矿自兼并重组工作以来,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从而达到提高职工观念意识,转变思想的效果,以适应新趋势的发展要求。通过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完善管理制度,落实考

核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及工作质量。为了创建新的管理方案,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结合质量标准化,职工行为规范,构建岗位标准化作业体系。 三、编制原则 在编制过程中,我们以《煤矿安全规程》为依据,以各级公司各项文件为指导,遵循“由简到繁、以点带面、抓典型带中间、全面铺开、重点推广、创新提高”的岗位标准化整体工作原则,以及“先按专业梳理、分工负责,再建立细化、完善整合”的标准体系编写方针和“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标准化工作原则,充分结合各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制订,最大限度地覆盖了岗位标准化体系的相关内容,能够适应并满足各工种的需要。 四、建立过程 (一)、加强学习培训 制定培训计划,对职工进行不间断的培训学习,对全体员工进行岗位标准化工作的宣传教育。增强全员的标准化意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深对岗位标准化工作的理解,调动全员参与岗位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二)、工作梳理、岗位划分 按照岗位标准化工作的统一要求,结合矿的各岗位的实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的信息化有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是数据的信息化,第二个层面是流程的信息化,第三个层面是决策的信息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中实现上网的只占所有企业的20-30%,全部实现CAD、OA、MIS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ERP 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我国加入WTO,如何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五”期间科技部将拿出8亿元资金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并在去年对宝钢、一汽等19项大企业信息化项目安排国债贴息支持的基础上,继续把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债贴息重点支持的专项,力争用5年时间在国家重点企业中基本实现信息化。 长期以来,政府十分重视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将此作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中的重大举措,大力推动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企业,积极采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指导该项工作的健康发展,2001年我们在江苏省计划发展委员会的支持和参与下,对省内100多家大中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和今后打算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入地实地考察。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的措施和途径作简要介绍。 一、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当数量企业对实施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施此类系统的主动性不强,系统实施仍然处于自发状态,存在一定盲目性。 2.企业改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比较缓慢,企业的落后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相冲突,观念更新、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重组的任务非常繁重。 3.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软件市场较为混乱,市场制度建设滞后;软件价格高,对环境要求高,超出相当数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基础环境;软件商的服务与企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依赖于软件商提供更全面和完善的服务,但大多数软件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缺乏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专业咨询机构。这样,在系统实施过程中企业缺少可依赖和可靠的指导者、权益维护者和风险分担者,不利于系统的推广应用。此外,还缺乏软件开发人才和应用人才。调查中,有60%的企业认为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和人才流失是制约系统应用的关键因素;软件开发人才的缺乏,同样制约了管理系统软件的“本土化”进程。 5.政府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引导和支持不够系统、不够有力。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计委、经贸委、科技管理部门等都分别有自己的鼓励和扶持政策,相互协调不够。 二、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措施和途径 针对上述情况,为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应进一步明确推动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政府的推动应侧重于营造有利于系统应用的行业和社会环境,这是设计政策措施的总体思路。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简介 这个体系涉及到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职业素质标准、岗位职责标准、岗位考评标准、企业全面形象管理、组织管理、行政后勤______________ 保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________ 理、财务管理、物控管理、营销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管理判例等方面,是企业管理运行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为企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1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任务 企业在实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企业标准化体系。设立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管理本企业的标准化工作,编制适应本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组织标准的实施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2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成 2.1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实现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其它标准都要围绕技术标准进行,并为技术标准服务。具体来说,技术标准是对生产相关的各种技术条件,包括生产对象、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等所作的规定。如产品标准、半成品标准、原材料标准、设备标准、工艺标准、计量检验标准、包装标准、安全技术标准、环保卫生标准、设备维修标准、设计标准、能源标准等。 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范、规程、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任何企业都应首先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标准为中心,以高质量的产品(或工程服务)标准为中心,建立完善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2.2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生产经营活动和实现技术标准的重要措施,它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单位、部门岗位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到产品质量的管理上,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管理标准是对有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运用标准化原理所作的规定,它涉及各个管理方面,包括________ 术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物资供运销管理、经济实体管理、以及标准化管理等。

标准化示范企业建设工作汇报

标准化示范企业建设工作汇报

实施标准管理创建一流企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标准化示范企业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近年来,市局(公司)认真贯彻行业标准化工作部署,特别是国家局《关于全面推进烟草行业商业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下发后,我们进一步突出了标准化在企业发展中的贯穿与引领作用,以标准化为基础,深度融合其他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以技术标准为核心、工作标准为基础、管理标准为保障”的综合管理标准体系,努力打造行业商业企业标准化示范单位。 一、健全机制,系统策划,扎实推进企业标准化基础工作及体系建设 (一)强化组织、明确责任,形成强大合力 市局(公司)领导班子对标准化示范企业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协调和推动实施,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了标准化领导决策机构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企业标准化工作;成立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按照工作职能设立了12个专业分标委,由分管领导担任分标委主任,负责企业各领域的标准化技术管理及协调工作;最高管理者任命了标准化体系管理者代表,

各单位(部门)配备了兼职标准化工作人员,形成了全面参与、相互配合、各负其责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机制,为系统推进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力保障。 (二)目标引领、全员参与,构建标准体系 制订并印发了标准化工作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内容涵盖企业标准体系制修订、外来标准引用、标准化培训、标准文本有效性检查、实施标准、标准实施情况监督检查、标准化工作的评价与改进等内容。通过全员征集评选,制订了“实施标准管理,创建一流企业”标准化方针,明确了全员标准化培训率、标准文件执行率、标准覆盖率等标准化管理目标,实现了目标可测量、可评价且具持续适用性。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下,先后制定了《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标准准立制控制程序》、《企业标准编写规则》等通用基础标准,并建立《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培训控制程序》、《绩效考核控制程序》、《内审员管理办法》等基础标准,内容涵盖了YC/T 479—2013《烟草商业企业标准体系构成与要求》相关内容。 (三)明确思路、找准方法,探索有效路径 按照“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原则,对企业标准体系进行整体策划,确定企业标准体系框架,建立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益民 摘要: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评审中出现的有关企业自身、监管部门、评审人员等三方面的典型性问题进行分析,查找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希望通过分析论述,在今后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评审过程中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同时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尽一份力量。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问题对策

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企业需要在原有的安全管理模式上依据相关标准的要求导入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根据所处行业的不同建立文件化的标准化体系并进行运行和保持。 为了切实推行此项工作的如期展开,省市和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安监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出台了相关的激励政策,目的是寄希望于通过这项活动,规范企业安全管理的机制,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综合水平和效能,切实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生产安全。作为责任主体,大部分企业十分重视自身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和有效运行。 但不可否认,在这个过程中不少达标(三级,下同)或正在达标的企业存在着明显的注重表面工作、体系流于形式、应付评审的现象,这与总局开展此项活动的初衷是背离的。 笔者试图通过对近七十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立企业的调查分析,找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持续改进寻求新的思路。 下面分别从企业自身、监管部门、评审部门等三个方面论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第一、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企业存在的问题 1)完全在政府的推动下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对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在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这个大背景下,一些企业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当成一项为了达标而达标的面子工程,其目的纯粹为了完成当地政府安监部门下达的“任务”,有些企业更是赶鸭子上架,以最短的时间建立目的在于应付评审的文件化体系,甚至未进行相应的运行便向安监部门进行申报,申请评审,这些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质量可想而知。一些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就是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往往造成安全管理部门“单打独斗建体系”的现象。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对《规范》要素的内涵理解不全面、不透彻,缺乏自主建立体系的能力。 在评审中有20%左右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仅仅停留在书面上,作业现场的安全整改丝毫未动。甚至在杭州周边地区还发现一家织造企业的自评资料与企业的生产实际不一致的现象,企业主管安全的负责人坦言:因为企业在当地算得上是经济规模较大,所以像这种“标杆式”任务常常会被在“照顾”到,这次安全生产标准化也就是花钱请人做了一套资料,对现场整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能是做资料的老师把别的企业的资料用到了我们企业,所以会出现这种不一致的情况。评审组经过现场巡视了解到这是一家几年前搬迁到新厂房的企业,企业规模、硬件条件、经济效益等在当地属于佼佼者,其水力织造机成套设备在行业里处于先进水平,企业的生产厂区完全按照标准厂房设置,配电房、空压机等均按要求独立设置,厂区规线规范,生产与行政区域完全分隔。这样的企业实际上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是非常不错的。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企业特别是企业决策层对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难以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和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相融合。 在评审中我们要求企业提供日常安全管理的制度和记录,安全主管通过收集,提供了零散的安全制度和记录,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安全体系。但看得出,公司在生产和行政例会上对安全工作还是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得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诸暨市交警大队 信息化技术就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得生产要素,也就是提高交通安全管理效率、实现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创新得有效手段.目前,随着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方式改革得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交通监控、违法处理、事故处理、车管业务、服务群众、自动化办公等环节与领域已逐步推广运用,使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节约了警力,提高了执法效能,因此,进一步加快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就是规范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得设置、使用与管理,更就是重中之重。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建设就是改革与加强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得一项重要得警务保障措施,更就是交通警察依法、规范、有效、严格管理得前提。目前,通过道路交通科技非现场执法得数量已远远多于现场执法。提高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管理应用水平,适应非现场执法快速发展得形势需要,就是加强交警信息化建设得必由之路. 一、当前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得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局限性。信息化就是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水平得重要手段,将在交通管理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得作用.而目前对信息化认识得存在一定得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就是重基础装备建设,轻信息化建设。认为信息化就是远水不解近渴,起不到立竿见影得效果,感觉过于虚幻,不如实实在在得更新部分警用装备来得实际;二就是认为信息化无非就就是实现办公自动化,对警 务过程得科技应用投入重视不够。 (二)专业人才配备不能适应发展需要。虽然在以往得信息化建设中培养、锻炼了一些人才,也积极引进了一些信息化方面得人才,但

总体上讲,交通管理领域从事信息化工作得技术人才不仅数量严重不足,结构也不甚合理,素质更亟待提高。高层次得智力资源严重短缺,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创新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较远。目前,尤其缺少既熟悉信息技术同时又了解、熟悉交通专业得复合型技术骨干。 (三)化缺乏长远规划.对于如何规划、做好信息化建设,还没有一整套得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蓝图,许多地方信息化建设得工作重心转移到短期效应上来,设备或软件没有考虑到发展与升级等方面得问题,从而导致各种软、硬件淘汰速度过快,造成不必要得资源浪费.同时,由于技术开发人员缺少交通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所开发出得产品缺乏实用性,有得操作不够方便,使瞧上去功能强大得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却发挥不出应有得作用. (四)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管理上存在问题。 1、科技测速装备,没有通用得、简单得检查方法.省技监部门一般一年对测速装备进行一次技术执法标定,做完标定后得一年时间内,设备测速就是否准确,无法确定。当事人有异议时,民警得解释无法令当事人满意。往往要出现明显得测速不准确后才能发现问题,很可能造成被动局面。 2、交通科技装备得维护,需要专业公司得支持。交通科技装备,不同网络设备等通用装备,一般得技术人员无法进行维护、维修,需要专业公司或设备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得支持。 3、室外工作环境对交通科技装备要求太高。交通科技装备,一般都在室处工作,有很多设备不能达到室外24时间工作得要求。比如,工控机、硬盘录像机等,在室外工作得故障率会很高。

中小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中小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应该从个体走向联合 加入时间:2006-11-2 9:25:54 10月16日,北京中标世纪中心围绕今年世界标准化日的主题“标准为小企业创造大效益”举办论坛。来自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就标准与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小企业标准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话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陈志田分析说,中小企业的很多管理职能是分离到社会上的,企业管理内容比较狭窄,比较专一;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可迅速调整经营方向并能迅速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中小企业敢于向知识密集型企业发展,向大企业挑战,其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有风险。只有针对这些特点提供包括标准服务在内的服务,才能使中小企业真正创造出大的效益。 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于启武认为,当今世界企业规模的显著变化,一是许多大企业合并成更大的跨国公司,由这些公司更积极主动的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配置资源,形成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国际供应链。二是在跨国供应链的末端,为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背景,跨国公司将产品散发到中小企业生产,使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产品的利润率比较高,通过长时间稳定增长可以获得比较大的效益。由于处在国际供应链的末端,中小企业产品能否满足顾客需要,主要是产品的适应性问题,而标准的适应性直接反映产品的适应性。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技术审查部原主任沈同分析了企业标准制订中

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标准制订的系统性,如果标准的制订工作不能够很系统的结合起来,联系起来,把企业里各项工作用系统的观点衔接好,制订出来的标准很难使用。二是很多企业把质量体系和标准体系搞成了两张皮,企业标准没有成为质量体系的文件,质量体系很难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三是很多中小企业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个误区,即企业标准的要求不如国家标准高,实际上国家标准达到的是最基础的要求,企业标准应该是比国家标准要高的要求。四是不能很好掌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国家标准中的基础标准约占到30%左右,方法标准还要更多一些,这些标准对企业标准的制订十分重要。 中国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金光结合国家标准委提出的标准化自主创新的12项措施,谈到与企业标准化相关的制度创新问题。他认为,发挥企业标准化的主体作用要实现从被动的执行标准到主动的制订标准的转化,要从单个企业的标准化逐步走向联合企业的标准化;标准文件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使企业有更多的选择的余地,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包括可公开提供的技术规范、技术报告、指南、工业技术协议、技术新项评定、国际专题研讨会协议等。 据介绍,我国的中小企业已撑起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企业数量1000万以上,占企业总数的99%,最终服务产品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税额占50%以上,城镇就业占75%以上。

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信息化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显著标志,也是推动社会进一步变革的重要力量。将信息化建设引入司法领域,对促进审判执行工作、司法政务管理和司法人事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具有重大意义。宝安法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使我院的信息化水平跃升全市基层法院前列。日前,为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打造信息化、现代化法院的发展目标,我院全面调研了当前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状况,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措施。 一、当前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平台的基础建设方面 1、法院信息化建设缺乏明确、具体的规范指引。目前,从省、市到区级人民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规范仅停留在网络建设规范上,对信息化的内涵、外延,应达到的标准,检验的方法等都没有明确规定,各个法院都是根据各自的理解和需要自行建设,因此往往五花八门。我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到各地考察取经,回来后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改良,同时还要考虑与市中院信息化建设兼容与资源共享问题,耗费大量人、财、物力。 2、院本部与派出法庭之间、各派出法庭之间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信息化建设的最突出意义就在于减弱了时空阻隔对

人们占有信息资源的制约,但是在完成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地域和外部条件的不同也影响到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整体同步发展。尤其突出的是新、老法庭之间建设与改造的矛盾。新法庭正在建设当中,配臵先进;旧法庭设施落后,不能与新法庭同步,如果投入资金进行更新改造则需要更多投入。 3、仍然存在建设资金的短缺的问题。基础配臵适当的超前设计是保证信息化建设满足发展需要,不至于短期服役的有效措施。但是财政拨款往往不足,只能保证基础建设及当前实用需要。 4、现有审判流程系统自身的缺陷造成使用效果不佳。当前应用的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只是对现行法院手工操作模式的简单模仿,不能很好地把信息技术、司法程序特点、法院工作管理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流程再造,与实际工作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由于市场分工及竞争的因素,软件系统之间难以相互无缝接合,造成系统众多、操作繁杂,不利于适用、推广。 (二)信息化平台的维护保障方面 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活动,信息化平台的持续发展更离不开技术人员和其他应用人员的维护与保障工作。 1、技术人员严重不足。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推广应用的系统也会越来越多。新系统需要开发,老系统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