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培养方案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培养方案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培养方案

4-背靠工科“大树”好乘凉——访兰州交通大学闫浩文院长(定稿)

背靠工科“大树”好乘凉 ——访兰州交通大学闫浩文院长 采访邱观永撰稿李春阳 闫浩文,年生,博士,中山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院长.国际著名期刊、、长期审稿人.主要从事地图自动综合技术、空间关系理论及空间数据安全技术与方法研究. 九曲黄河,奔腾浩荡,流经金城,过此地蜿蜒北上:育沃土利灌溉养民众一方,豪壮处更添安详; 《时代》,溯流而上,行至陆都,闫浩文院长专访:谈办学聊理念议人才培养,愿为同道传良方. 记者:作为西部地区第一所以“测绘与地理信息”命名地学院,当时学校各方是基于怎样地考虑决定建立这个学院地? 闫浩文:兰州交大地前身是唐山铁道学院,与铁路有很深地渊源.修建铁路、交通运输、铁道工程等都离不开测绘测量,而这些需要技术支撑地.年高校扩招以来,我们学校就筹划建立一些新地专业,一是为了应对扩招趋势,二也是为了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年在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成立了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同年,学校取得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年学校又在土木工程学院设立了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但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和测绘工程专业是分属两个不同地学院,在实际教学中,两个学院地师资资源需要调配,这就造成了很大地不便,学校领导层认识到测绘和地理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地天然联系,也非常支持整合两个专业地资源.因此,年,学校把相关力量进行了合并,组织成立了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记者:兰州交大本科培养采取“理进工出”地思路,研究生则是“联合培养”、“注重实践”地思路,请您具体介绍下不同阶段地培养模式? 闫浩文:学院依托整个学校地工科背景,确立了“以工科为导向”地本科生培养思路,这里面有一点重要地现实因素就是,在本科阶段,就业是学生地生命线,如果离开了工科地依托,学生就业压力会很大.所以,尽管地理信息学科在教育部地学科目录中属于理科专业,但是在本科生培养上,我们仍然注重培养学生地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因此,我们参考了很多国内、国外一流大学(比如慕尼黑工业大学)设置相关专业学院地主干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等,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为地理信息专业本科生开设了道路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遥感导论、工程测量、全球定位系统等工科课程,并为本科学生建立了个实习基地,便于学生参与真实地工程实践.不光是我们地地理信息专业,还有测绘工程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学院都是以培养成工科专业人才地思路来培养学生地. 在硕士生培养上,一方面,学院自身地导师队伍迅速成长,目前已有名导师;另一方面,“借力打力”——学院积极拓展办学渠道,聘请校外高水平专家指导研究生.尤其是第二方面很有亮点:第一,很多测绘领域知名专家,如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王家耀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张继贤、刘纪平、燕琴、章传银、刘正军研究员等,中科院地理所戴尔阜、苏奋振研究员,国家卫星测绘应用研究中心唐新明研究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浩院士和蒋云钟、赵红莉研究员等,都受聘为我校兼职教授和研究生导师,联合指导我校地理和测绘学

《地理科学新进展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科学新进展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地理科学新进展/ New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课程编码:12014023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05地理科学 学时数: 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课外学时:0 学分数: 2 先修课程:第8学期以前的全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查制订日期:2005年 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审核者:林媚珍 执笔者:陈健飞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地理科学专业选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了解和关注地理科学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关注学科动态、追踪学科前沿的意识和不断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为: (1)介绍地理科学及其相近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及其研究动态; (2)介绍地理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在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和状态; (3)介绍本地区本单位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研究特色、研究特长和进展情况。激发学生参与相关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问题、发展趋势和展望;结合毕业论文任务,能把握学科方向和创新途;初步养成关注和追踪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导读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专著的新近论著;介绍最新学术会议的学术报告; 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专题检索、信息过滤、学术沙龙和文献综述。(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与先修专业课程呼应,使学科知识条块清晰;直接服务于毕业论文选题,为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联。 (五)教材与教参 选印系列代表性论文及提供电子版论文文档; 教学参考书: 陈述彭主编. 地球系统科学—中国进展,世纪展望.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编委会.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上、下卷).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Helmut Geist. Our Earth’s Changing Land, An Encyclopedia of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2006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007

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教学论 期末考试每年的共有范围重点

填空 1.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地理教学的目的是基本,地理课程是实质性,教学媒体是传递 2. 地理学是地理教学论建立和发展的土壤,是地理教学论必然的理论基础 3.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科学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教学论 4.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 5. 地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提出地理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收集证据-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解释)-表达与交流 6.接受式教学模式:复习——导入——上课——巩固——总结 7.地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直接动力,地理学习兴趣是产生地理学习动机的催化剂 地理学习需要是地理动机、兴趣的基础,或者说是地理学习是原动力 8.地理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社会大背景、学校的课程策略、地理教材、地理学习结果、地理教师 绘图 简答 1.现代地理学显现五大特征: 第一,现代地理学是“统一地理学” 第二,现代地理是“全球地理学” 第三,现代地理学是“圈层地理学” 第四,现代地理学是“建设地理学” 第五,现代地理学是“高技术地理学” 2. 传统教育观 新教育观 课程观 学科内容及其进程 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交互作用的动态统一体 价值观 以知识传授为重点 以促进学生知、能、情意等全面发展为中心 教师观 传授者、主宰者、管理者 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学习者 学生观 教师中心、师主生从 学生中心,学习共同体中互动的学习伙伴 教学观 师教生学、师讲生听 师生“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评价观 重笔试,重结果,重甄别 多元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重诊断、激励、促进发展 3.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初中)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研究地球表层人地系统,阐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总体规律,重点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环境整治与保护、自然灾害防治、生产力综合配置、重大经济建设项目和工程设施合理布局等方面为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性论证和科学依据。将地理科学专业建成专业口径宽、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省内外同类院校特色鲜明的一流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教师素质和扎实的地理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具有自主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能在中等学校从事地理及环境教学、地理教育研究工作,也能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地理教学的基本能力和地理教学研究、地理科学研究、地理实际应用等各种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掌握教学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地理教学的基本能力;了解地理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相近专业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并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地理教学的基本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主要课程和特色课程 主要课程:地球概论、环境保护概论、地质学、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地图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统。 特色课程:洞庭湖区专题研究、地理教学技能、乡土地理。 四、实践教学环节 集中实践:军事训练、地质与地貌实习、气象与水文实习、植物与土壤实习、区域地理综合实习、测量与地图实习、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分散实践:地球概论、气象学与气候学、地质学、土壤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等课程实践。

记江明教授3

记江明教授 浙江丽水纪江明 江明,男,博士,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广东省通信技术专业高级工程师。曾获广东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广州市首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广州市优秀专家、广州市“121人才梯队工程”入选者等荣誉。 博士毕业于英国电子专业连续多年排名第一的南安普顿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专业,师从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研究院高级院士、美国IEEE/英国IET会士LajosHanzo教授。拥有多年海外经历及全球500强通信外企工作经验,历任三星电子(英国)研究工程师、广东北电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经理与技术主管、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兼系统与标准部总监等职。2013年6月加入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现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与技术,包括MIMO、OFDM、可见光通信、D2D、信号编解码与检测、信道估计、自适应数据搜索/优化、小区间干扰协调、多点协同通信、自组织网络等。 企业项目经验: 熟悉3GPP LTE/LTE-Advanced、IEEE WiMAX(802.16e/m)等B3G/4G/5G移动通信系统算法研究与标准化工作、系统架构设计、仿真及性能分析、技术规范制定等,在技术研发、学术研究、团队培养、项目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均具备丰富的经验: ?曾参与英国Mobile VCE Core 3/Core 4移动通信大型研究项目 ?曾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三星电子WiMAX国际标准化全球研发项目 ?曾作为三星电子的主要技术代表参与欧盟第六科研框架计划(FP6)WINNER-II(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项目研发,并任所在工作组与系统架构组之间的技术联系人 ?曾作为三星电子的核心人员参与欧盟第七科研框架计划(FP7)DAVINCI(基于非二进制LDPC编码的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及实现)项目研发和管理工作,并任两个子项目的负责人(领导4个合作单位),成为在欧盟研究项目中首次作为主管单位的三星电子项目管理团队中唯一的中国人 ?曾作为经理与技术主管,带领加拿大北电网络中国区4G LTE仿真团队,为包括多个国际顶级运营商在内的北电全球客户群完成了19个国际项目及多项最新的仿真平台功能研发 ?曾作为新邮通信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兼系统与标准部总监,主管新邮通信广州研究院TDD/FDD-LTE双模基站、3G/4G核心网、WLAN等产品线的总体研发任务,包括产品系统设计、国际标准化工作以及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预研等,并任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站子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负责人(省财政800万元,2011-2013)等 近年主要成果: ?参与编著美国Wiley出版社专业书著5部 ?发表SCI收录的IEEE Transactions等国际期刊论文18篇(包括IEEE旗舰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IEEE》特邀论文1篇,至2017年5月引用次数:IEEE Xplore:194;Google Scholar:386)、发表EI/ISTP收录的国际期刊与会议论文24篇?申请英(美)国发明专利1项(获英国三星电子一等专利奖金)、中国发明专利38项

文化地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文化地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 课程号(代码):10621820-0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54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目的: 1、了解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2、结合实例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包括聚落、建筑、服饰、习俗、艺术、语言、宗教等与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水体、气候、植被、土壤方面内容。 3、培养学生灵活看待“文化”这一现象,文化与环境密切相关。 4、学会分析不同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或文化事物,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与方法,并把实际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要求: 学生在了解文化地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深入社会生活去仔细观察,并用所学理论进行具体分析。做一个“身边的文化与地理”专题讨论与研究,做为中期考试内容。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或*等方式注明 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主要分专题讲解各种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主要以中国为例)。 绪论:文化及文化地理基本理论介绍。*(8学时) 一、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 二、文化地理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三、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中国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四、文化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地形与文化(12学时) 一、山地(包括丘陵)与文化 二、平原与文化 三、高原与文化 四、盆地与文化

第二章:水系与文化(6学时) 一、河流与文化 二、海洋与文化 第三章:气候与文化*(6学时) 一、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的变迁 二、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 三、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 四、气候变迁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南下及文化带的移动 第四章:城市与文化(9学时) 第五章:景观地理学简介(3学时) 第六章:身边的文化与地理(12学时) 一、我们生活的文化区 在确定一个观察地区以后,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观察身边的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进而总结所观察 地区的文化特点。 1.语言。所观察地区的主要语言是汉语,还是其他语言?如果是汉语,是否是普通话? 2.宗教信仰。所观察地区的人们有无宗教信仰?如果有,以什么信仰为主? 3.艺术。所观察地区有无地方艺术形式?如果有,是什么? 4.经济活动。所观察地区的主要经济类型是什么?农耕、牧业、渔业还是其他类型?如果是其他类型,又 属什么性质? 5.生活习俗。所观察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有什么特点? 从以上的五个调查项目,我们就可以简单归纳我们身边的文化属那一类文化区,当然文化区的划分有不同 的标准,可从最直观、有代表性的意义上考虑。 二、无处不在的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的例子,在前面几节中所列不少,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不仅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各种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是通过何种形式扩散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化事物和现象空间扩散的观察能力。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化扩散的媒体日益丰富,并逐渐普及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中,如我们熟悉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如普通话的扩散、流行服饰的扩散等等。我们身边的文化扩散现象比比皆是,传统文化的弘扬,现代和当代文化的流行和普及,都离不开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各个文化区在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区的文化优势,并将其与地方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同时,便赋予了地方文化新的生命意义。世界文化就是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的。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文化扩散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构成了英语这种精神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农民或工人使用某种新的机器,是一种物质文化要素的扩散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没有文化扩散,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在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扩散这种文化扩散的主要形式,一种情况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提高,文化扩散在时间上、空间上日益变短、变小,一种是文化扩散促进了文化交流,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点: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通过有关的图片、资料给学生较为直观的知识。 2、从学生具体生活实例,通过其讨论得出结论。 3、以学生自学为主,精讲多练,讲练紧密结合。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地理科学(师范)

地理科学(师范) (Geography) 一、培养目标 以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培养掌握现代地理科学和教育科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实践与实验技能、了解地理学研究最新进展和地理教育最新研究成果、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地理学教学、热爱教学事业的优秀中学地理教师。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基本理论,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验,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热爱教育事业,了解教育法规,熟悉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现状,具有以反思、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研究素养及在基础教育领域开拓创新的潜力,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三、主干学科 地理学、教育学 四、核心课程(共19门) 地图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统计分析、地质学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学教学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技能实训、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地理教学分析与教学设计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实践性强,需要多方面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落实。主要有: 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课程: 本教学计划中有课堂教学实践的课程有:地理教学论、地理教学技能实训、地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地理多媒体教学、地理教育心理学、地理网络课程设计等。此外,安排“教育见习”的综合实践教学。

专业方向实践教学课程: 本计划中主要专业实践技能的课程有: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掌握自然地理相关内容的野外观察分析方法、提高数据的采集、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掌握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野外观察分析方法、提高数据的采集、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计划中,地质学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都是必修课,且开设相应的野外实习。 教学技能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 本计划中地理教育实践技能的安排有教学技能实训、教育见习实践课程,以及半年的教育实习,进行课堂教学和班主任活动的实习,掌握地理教学设计和地理教学的基本技能,为未来担任中学地理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六、学制 学制四年 七、授予学位及毕业总学分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毕业总学分:155。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科门类:理学 二专业代码:******** 三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地理学、教育学 相近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 四专业简介 本专业2005年开始招生,经多年建设已形成具有鲜明的教学特色和扎实教学科研基础的专业体系。将应用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以及中学地理教学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第七、第八学期安排18周的教育教学实习或“顶岗实习”、12周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以“实操技能”为关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础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同时兼顾环境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培养,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 (一)通识能力 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和环境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掌握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二)专业能力 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模拟等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历史的基本素养,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地理教学法,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能运用可视化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三)发展能力 能应用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了解相关领域的基础进展和社会需求,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基本的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

大一关于人生观的思修论文-思修论文 关于人生观

大一关于人生观的思修论文|思修论文关于人生观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新形势下,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一关于人生观的思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大一关于人生观的思修论文篇一《试论当代大学生科学人生观的构建》 [摘要]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三观”教育,对他们走什么路,做什么样的人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新形势下,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 [关键词] 大学生科学人生观马克思主义 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智慧和力量贡献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生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是正确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观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现状 1.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主流情况 大学生对人生的态度总体来说是进取的、向上的。2006年教育部组织了京、津、沪、鄂、粤、陕、苏、赣等8省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在74所高校中开展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工作。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流价值导向基本认同。他们积极进取,勇于竞争,有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渴望为国家和社会施展才华。大学生在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对社会、集体的贡献大小”“取得的社会声望高低”“拥有精神财富的多少”,多数学生把对社会和集体的贡献放在了第一位。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关系上,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关键时刻要服从于集体和国家利益。 2.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代大学生大多求实务虚,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他们受到的影响最大,受到金钱的迷惑致使他们失去理智,不能正确地看待社会和人生的能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应该多接触社会,感受人情冷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人生观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曾经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增强党性,核心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个问题是管总的,决定着我们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支配着我们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大学生刚步入成人行列,正以日渐成熟的思维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平时学习、生活、交友中的点点滴滴都潜藏在自己的心底,使得他们在朦朦胧胧中对人生、对生命作出自己感性而又模糊的注释,这正是人生观形成的初期。它渐渐摆脱课本、权威的影响,而萌芽于自己体悟的真实感受中。因此,坚持科学的人生观,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迫切要求。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理论和思潮。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意识形态领域泥沙俱下、鱼目混珠,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蚀无处不在,这就迫切要求当代大学生树立起牢固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人生观。这些年来,不少人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意识所腐蚀,经不住金钱、权力、美色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引诱,搞钱权交易,行贿受贿,有些甚至违法犯罪,腐化变质,自我毁灭。情况虽然各有不同,但审视其思想原因,归根结底,这些人都是被打开了思想缺口而迷失方向,发生蜕变走向堕落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大学生们只有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科学人生观,才能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形势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抓住机遇,迎接挑

地理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是我国特别是在华南地区地理学基础教育人才、科研及应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拥有很好的声誉。地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52名,其中90%的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超过60%专任教师有海外学习和进修经历。教师中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和省级培养对象4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人。学院教师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学院已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等4个本科专业。地理学一级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地理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广东省名牌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 目前学院拥有广东省智慧国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区域环境分析与信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球空间信息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理学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智慧国土与旅游发展交叉平台、华南师范大学热带与亚热带灾害地貌与环境演变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区域与城镇规划研究中心、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旅游研究所、地貌与区域环境研究所、热带地貌研究室、行为地理空间规划研究中心、《热带地貌》编委会等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平台。拥有“土地规划”甲级资质和“旅游规划”乙级资质。学院资料室常年订购《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和《地理科学》等多种专业期刊,藏书达3万多册。 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课外实践技能的培养,现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6个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自然地理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学院教师编著的多部教材获得国家级精品教材和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我院学生课外实践成果丰硕,并多次获得全国和广东省地理师范技能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等奖项,在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华南地区高校地理文化Presentation大赛和广东省“挑战杯”等各级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和港澳台等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院设师范和非师范专业,师范专业为地理科学本科专业;2008年开始学院在非师范专业中实行大类招生,2016年将继续实行,设地理科学类,该大类包括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三个本科专业。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只需在专业志愿栏中写大类名称:地理科学类及其代码。入学后,前三学期按照地理科学类修读学校平台课程和地理科学类基础课程,第四学期按规定的专业分流原则和流程选择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进行专业培养。达到毕业和学位要求者,按所选专业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地理科学(师范)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主要培养专业扎实、技能娴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富有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卓越中学地理教师。主要开设学科导论、地球概论、地图学、测量学、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环境学概论、中国区域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世界自然地理、世界经济地理、综合自然地理学、地理教学论、心理学、教育学、应用统计学等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本专业传

中山大学B系列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暂行管理办法汇总

中山大学 B 系列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不断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现代大学的新型人事制度,根据国家有关人事和劳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和规定的精神,在总结我校流动编制管理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基本原则 第二条目前国家对高等院校仍实行事业单位的定编管理,学校须严格控制事业编制的规模。同时,由于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各个单位和部门均有一些事务工作和岗位,需要聘用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学校将各种岗位分为A系列和B系列,对两个系列的基本特征、职责、待遇和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区分。 (一)A系列是指在目前实行国家人事编制管理制度下,学校聘用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历史延留下来的原固定工等(常称为固定编制人员)。在现行的国家人事管理体制下,这类人员的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进入学校,退休后在学校领取退休金享受退休待遇,若国家相关政策改变,则按新的政策执行(如进入社保)。 (二) B 系列是指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聘用的从事辅助 性、事务性工作的人员;一些阶段性、临时性或某些特殊性工作聘用的人员;一些单位因A系列岗位编制限制等原因,在一段时间内暂时列入B系列岗位管理的人员。这类人员与学校(所在单位)签订聘

用合同,其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不进入学校,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保金的个人部分,学校支付单位缴纳部分,离职或退休后享受社保相关待遇。 第三条B 系列岗位是一类独立的岗位,受聘的岗位性质不随聘用时间而 改变,不能直接转为A 系列。B 系列人员应聘学校A 系列岗位或 B 系列 其他岗位须先完成现聘岗位的聘期。受聘期内应聘新岗位的,须事先征得所 在单位和学校同意。 第四条B 系列人员工作业绩突出,聘期考核优秀,符合同系列高一级别 岗位的条件,可申请高一级别的岗位,经学校批准后签订聘用合同。 第五条B 系列人员在学校聘用的岗位上工作后,符合国家人事 和劳动管理相关法规规定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件,可按有关规定向学校要求签订 B 系列无固定期限合同。 第六条现属固定编制(A系列)的校内待聘人员可应聘B系 列岗位,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聘用(按B系列岗位的薪酬待遇)。 第七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校本部的B系列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及管理。具 有法人资格的附属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自行制定相关 政策。 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暂不纳入本办法适用 范围。 第三章岗位设置 第八条科学、合理的设置岗位,是顺利实施岗位管理的基本前提。学校 现有的各类岗位,应根据其工作性质、任职条件和要求进行科学设置。 第九条学校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 B 系列岗位,按工作性 质将其分为十类:

地理科学学院2020届研究生优秀毕业生评选方法(全日制)

地理科学学院2020届研究生优秀毕业生评选方法(全日制)我院2020届全日制研究生优秀毕业生名额为:上海市级优秀毕业生4名和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4名。我院2019年全日制应届研究生毕业生均可参评。 一、学校总则: (一)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遵纪守法、品德优秀,诚信意识较强和学术道德良好,在校期间未受过处分,无不良信用记录。 (三)按时修完教学计划中的全部学业,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四)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对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国防事业,自愿赴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和艰苦行业等基层和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国际组织就业的毕业生,优先推荐评选。 (五)原则上应获得过校级以上荣誉,或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成绩显著或作出突出贡献。 (六)原则上应获得过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或者荣获校长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宝钢奖学金,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成绩显著或做出突出贡献。 二、学院评选细则: (一)原则上依照学校评选总则。 (二)获得国家级以上专业类竞赛者优先考虑。认定范围: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GIS应用技能大赛,以及其他地理、计算机相关专业类竞赛。 其他竞赛或荣誉表彰由学院评审委员会认定。

(三)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先进示范作用、表现突出者予以优先考虑。三、评选程序: (一)学生自主申请(4月15日截止) 符合上述“优秀毕业生的申请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均有资格申请。拟申请的学生登录学生工作信息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bd2350002.html,/)进行申请。(申请者在学生工作部网站点击左上角“首页”菜单弹出的“系统登录”,登陆后在“奖助信息区”中,点击“本人奖助学金和荣誉奖励申请或获得一览”进入申请界面,选择要申请的奖学金名称后,点击“新增”按钮,填写有关信息后保存即可。如忘记密码,可以请辅导员老师进行密码初始化。) (二)组织班级学生对申请者进行民主投票,依票数从高到低排序,根据学校下达的名额,按照1:2的比例确定候选人; (三)候选人参加学院评审委员会组织的评审答辩,通过名单公示三个工作日,无异议后,院系负责网上审批及在材料上签署意见。(4月30日截止)(四)校团委推荐的优秀毕业生不占院系名额,但必须符合申请条件并通过院系组织的民主评议及院系评审委员会的审核。 (五)根据学校今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征集大学生参军入伍工作的若干意见》(华师武[2020]1号),在部队荣立三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学生,可在推荐“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时予以优先考虑。退役学生未评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但达到毕业条件和学位要求的,可直接推荐为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名额由学校单列,不占院系指标。 (六)院系上交材料(5月13日16:00点截止) 候选人填写登记表(见附件《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登记表》、《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登记表》),用A4纸正反打印,表格格局不要调整,一式两份,填写表述文字要精炼,勿造成表格现有框架范围变化,切勿打印成3页。如届时因受疫

中山大学人文地理学复试相关共23页word资料

人文地理学 human geography 研究地球表面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形成的地域系统及其空间结构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王恩涌等(第一版)、赵荣等(第二版)主编的《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主要分支学科划分为: (1)人口地理学 2.农业地理学 3.工业地理学 4.城市地理学 5.语言地理学 6.宗教地理学 7.旅游地理学 8.政治地理学 9.行为地理学 也可粗略分为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四大部分 管治:通过多种利益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公共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从而获得共赢的综合社会治理方式。 空间管治

空间管治是区域管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通过划定区域内不同功能、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各类型区的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要求,以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实施区域的统一规划,以协调区域内各级政府、各团体、企业、居民等不同主体的利益。 ?土地保护措施 因地制宜安排各业用地 适宜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 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态环境 合理用水 水土保持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37、如果问读了哪些书,哪些著作,哪些期刊,该怎么回答? 这个题目出现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当然是学校自己定的参考书目了,有的学校参考书目是自己编写的,如果你说看了某某大师的著作,就没有提到他们学校的,他们会怎么想? 38、问到你是如何看待某一本著作,或者期刊的,怎么回答?'这个和上个题目差不多,能写书的说明都不是等闲之辈,最好是中性回答,不带个人偏见,或者就书中的一个观点进行阐述,如果导师刚好问到一个他不喜欢的著作或者那位作者,你却夸奖一番,估计就有问题了。+ 中山大学地学考研试题专区 中山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人文地理学)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The Teaching Schem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专业代码:070504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地理学、计算机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在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2、掌握地理信息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软件、遥感图像处理和地学信息提取技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具有空间分析和数学建模的基本能力; 4、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领域研究发展前沿,能熟练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卫星定位系统技术解决地理学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相关问题; 5、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等级; 6、能熟练使用常用GIS专业软件,具有较强的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开发、建设与应用能力; 7、接受水利信息技术特色课程教育,具备运用地理空间思维解决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学与水资源等领域专业问题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 四、主要课程 地图学、自然地理学、数据结构、地理数据库、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遥感技术、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全球定位系统等。 五、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 年,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实施试行办法.doc

中山大学文件 中大办〔2010〕2号 关于印发《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实施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我校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以下称基本科研业务费)科学、高效的使用与管理,经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领导小组批准,现将《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实施试行办法》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实施试行办法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教育科研办法通知 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2010年1月27日印发 责任校对:郑湘峙 —1—

附件: 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实施试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特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9〕173号)的有关规定,为加强我校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以下称基本科研业务费)科学、高效的使用与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本科研业务费主要支持我校中青年教师在前沿科学、交叉学科、社会公益等领域开展自由探索和自主创新研究,对参与国家竞争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和基地以及学校规划优先发展领域进行培育。通过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实施,力争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培育新兴和交叉学科,形成若干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高层次科研基地,促进高水平成果的产出,提升我校科学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2—

第二章资助范围 第三条根据教育部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使用坚持:(1)立足全校未来的科研发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统一管理;(2)采用自由申请、院系(学院、医院、直属系)推荐和学校组织相结合的申报形式;(3)坚持支持青年教师、支持重点科研发展方向与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相结合;(4)注重支持项目与资助工作绩效相结合,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学校科研特色的培育;(5)坚持自由选题、重点支持与学校优势学科发展相结合;(6)遵循“自主选题、公开透明、择优支持”的立项原则。 第四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支持: (一)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 1. 青年教师培育项目:资助40岁以下、拥有博士学位、有一定科研素质和科研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2. 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资助45岁以下、拥有博士学位、科研工作较突出且2—3年内有可能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或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青年教师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资助培育文科新一代的学术带头人。文科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二)重要科研方向(重大课题)科研助手资助计划 主要资助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负责人配备科研助手、发放研究生的生活补贴和支持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国家重大重点项目负责人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项目及课题、863 —3—

地理科学专业学习资料

地理科学专业(免费师范)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地理科学专业(免费师范)隶属于地理科学,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办学经验。1950年开始招生,2007年成为教育部师范生免费教育专业,2009年被评为重庆市市级特色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以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为支撑,依托重庆市级实验(实习)教学中心和完善的3G实验实践教学体系、金佛山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基地等10余实验实习基地,以培养理论素养深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技能突出、乐教适教的地理学基础教育高级专门人才为特色。毕业生主要到基础教育部门、教育管理部门从事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等领域的工作,也能从事资源、环境等相关领域的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要求,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宽广国际视野,扎实的地理科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地理教学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地理教育优秀师资、地理研究和管理领域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现代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深入了解国内外地理科学发展及地理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关键问题和新成果;了解相关领域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知道基础的科学方法论,具备基本的地理思维,富有创新精神;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3.具有扎实的教师基本技能和教学研究能力,能熟练运用多媒体与新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具备应用GIS、ARS和地图分析的基本能力,形成良好的地理专业素养和教师职业修养,具有从事基础教育地理教学及教育管理的能力。 4.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钻研精神和一定的地理教学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地理教学和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具备完整人格、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积极的人际交往意识;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备教育管理的基本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