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怎样划分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怎样划分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怎样划分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怎样划分?

国家统计局2003印发了《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三次产业: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和水利业,公路、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价值,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过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27×6+27×4=27○(□+□) 25×(2+4)=□○□○□○□ 2.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仔细观察两个等式,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式计算简便? 3.揭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例题6情境图。 提问:观察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收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中国象棋一副32元,围棋一副58元。 所求问题:买102副中国象棋一共要付多少元? 2.解决问题。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指名说说可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32×102 (2)提问:32×102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先想一想,算一算,再将你的想法和算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计算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3.组织全班汇报。 请几个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板书。 汇报预测: 算法一:用竖式计算。 32×102=3264 1 0 2 × 3 2 2 0 4 3 0 6 3 2 6 4 算法二:先算100乘32,再算2乘32,最后把它们的得数相加。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算法二,强调:算法二中的每一步计算我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内容如下: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学生具有很好的自主探究、团队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在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知识后,掌握了一些算式的规律,有了一些探究规律的方法和经验,只要教师注意指导、指点,就一定会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与能力: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探索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应用。 一、谈话交流,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并能应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探索,看看我们又会发现什么规律。今天又会有什么发现呢?让我们一起走上探索之路吧! 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由前面学习的知识引入新课,继续学习、探索。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 一、选择。下面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①(36+64)×13与②36×13+64×13 () 2、①135×15+65×15与②(135+65)×15 () 3、①101×45与②100×45+1×45 () 4、①125×842与②125×800+125×40+125×2 () 二、判断下面的5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应用错的打“×” 1、(7+8+9)×10=7×10+8×10+9 () 2、12×9+3×9 = 12+3×9 () 3、(25+50)×200 = 25×200+50 () 4、101×63=100×63+63 () 5、98 ×15= 100 × 15 + 2 × 15 () 6、(a+b)×c = a×c + b×c 三、本单元简便计算归类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40+8)×25125×(8+80)36×(100+50) 24×(2+10)86×(100-2)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把公因数提取出来)36×34+36×66 75×23+25×23 28×18-8×28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78×102 69×102 25×41 56×101 52×102 125×81 类型四:(提示: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29×9942×98 25×3985×98 125×7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成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99×99+99 56+56×99 125×81-125 75×101-75 91×31-91 四、各类型简便计算练习题 (1)67+42+33+58 (2)258-26-74 (3)125×16 (4)50×(2×4)×25 (5)7×8×3×125 (6)26×103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案 (1)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试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难点: 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课前准备: 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铺垫引入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指名口答。 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在方框里填上运算符号。 64×7+64×3===640(口+口) 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仔细观察这两个等式,看看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式计算简便? 2.谈话:这节课我们探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谈话:求买102件短袖衫.一共要多少钱,应该选择哪些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板书: (2)提问:你能先估计一下计算的结果吗? 把102件看作100件,32×100=3200(元),所以32×102的积比3200大。实际付出的钱要比3200元多,多多少,你能口算出来吗? 提问:你能口算出买102件要付多少钱了吗? 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买100件用3200元,

买2件用64元,一共用3264元。 (3)谈话:口算得对不对呢,我们再用笔算来验证一下,各自列式计算,指定一人板演。 (4)谈话:口算和笔算相比,你觉得这道题哪种算法简便?(指名口答)现在我们就把口算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边板书边谈话:我们把102分成两个数,于是写成32×(100+2)。你能把下面的算式填完整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你能接着算下去吗? 32×102 =32×(100)+2) =32×口+32×口学生说算式,教师完成板书。 谈话:这就是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的思考过程。回顾这个过程,谁来说一说,先怎么办?再怎么办?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48×202 73×lOl 302×15 指定三人板演,其他学生任意做1~3题,共同订正。 2.教学补充题:买8件上衣和8条裤子,一共要多少元? (1)根据已知条件列式。65×8+45×8 (2)提问: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吗?你打算怎样书写计算过程?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各自计算,指名板演。 65×8+45×8 =(65+45)×8 =110×8 =880(元) 提问:第一步进行算式变形的依据是什么?你觉得哪一步计算简便? 3.教学“试一试”。出示题目:用简便方法计算。46×12+54×12学生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 4.小结。提问:什么样的试题能够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呢?各小组讨论。 一种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分别相乘比较简便,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分别相乘,再求和,算出结果;另一种是: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另外两个乘数的和正好是整百、整十的数,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把相同的加数提出来,先求和,再相乘,算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独立填空,再让学生交流各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2题第一行。各自独立做题,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提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价值,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适用性。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过程,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40+7)×12=40×12+7×12 上面的式子表示的什么运算律?你能用语言或字母表述一下吗? 2.揭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例题6情境图。 提问:观察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收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中国象棋一副32元,围棋一副58元。 所求问题:买102副中国象棋一共要付多少元? 2.解决问题。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指名说说可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32×102 (2)提问:32×102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得数呢?先想一想,算一算,再将你的想法和算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计算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3.组织全班汇报。 请几个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板书。 可能算法: 算法一:可以用口算: 100副是3200元, 2副是64元, 一共是3264元。 算法二:用竖式计算。 32×102=3264 1 0 2

× 3 2 2 0 4 3 0 6 3 2 6 4 算法三:先算100乘32,再算2乘32,最后把它们的得数相加。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算法三,强调:算法三中的每一步计算我们都可以通过口算得出,这就是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 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 提问:回顾计算的过程,谁来说说,我们计算的步骤是什么?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样计算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 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组织评议。 (2)小组讨论。 提问:什么样的算式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呢?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两个数相乘,其中的一个乘数接近整十或整百数时,我们可以将这个乘数写成整十或整百数加(减)

最新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数学思考: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3、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欣赏到数学运算简洁美,体验“乘法分配律”的价值所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关键:通过举例,比较运算的顺序和结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2、初次感知规律。 (1)出示练习。 第一组第二组 ①(3 + 2)×4 3×4 + 2×4 ② 2×(11 + 9) 11×2 + 9×2 ③ 20×5 + 4×5 (20 + 4)×5 (2)同桌分别计算①、②题中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 (3)比较每组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怎样? (4)猜测③可用什么符号连接? (5)观察、激趣、导入:第③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

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实例感知初探规律 1、创设情境。在同学们植树的情境中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分别发现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今天我们继续来解决植树中的另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继续出示主题图。 (2)学生读题,看图弄清题意。 (3)独立列式解答,并展示不同的方法。(板演或投影展示,最好也有错误的算式) ①(4+2)×25 ② 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③ 25×(4+2)④ 25×4+25×2 =25×6 =100+50 =150(人) =150(人) 2、畅说思路。你是怎么思考的?这些算式分别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结果怎样?(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代表性的学生发言) 3、分类整理。如果按照算式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可以分成哪几类?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第一类:①和③,先算和,再算积; 第二类:②和④,先算两个乘积,再算和。 4、探索问题。两种算式,不同的意义,不同的计算顺序,但结果却都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找①和②这两个算式来研究研究。 (1)根据计算结果,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完整版)四年级_简便计算_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1、选择。下面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①(36+64)×13与②36×13+64×13 () ⑵①135×15+65×15与②(135+65)×15 () ⑶①101×45与②100×45+1×45 () ⑷①125×842与②125×800+125×40+125×2 () 2、判断下面的5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ü”,应用错的打“×” ①(7+8+9)×10=7×10+8×10+9 () ②12×9+3×9 = 12+3×9 () ③(25+50)×200 = 25×200+50 () ④101×63=100×63+63 () ⑤98 ×15= 100 ×15 + 2 ×15 ()类型一: (40+8)×25 125×(8+80) 36×(100+50)24×(2+10) 86×(1000-2)15×(40-8) 类型二: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 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2 简便计算120道练习题 (1)67+42+33+58 (2)258-58-26-74 (3)125×16 (4)50×(2×4)×25 (5)7×8×3×125 (6)26×103 (7)501×12 (8)25×(40+8) (9)39×14+61×14 (10)163×8+37×8 (11)202×13 (12)77×4×5 (13)27×99 (14)48×250 (15)98+303 (16)49+49×49 (17)55×25+25×45 (18)123×67-23×67 (19)39×101-39 (20)99×64+64 (21)76×23+24×23 (22)12+19×12 (23)21+254+79+46 (24)25×16×5 (25)52×32+48×32 (26)18×137-18×37 (27)450÷18 (28)420÷35 (29)480÷15 (30)21×99 (31)125×32 (32)12×301 (33)75×3×4 (34)19+99×19 (35)256×9-46×9 (36)13+13×49 (37)(25+125)×8 (38)541×67-67×441 (39)43×201 (40)102×35 (41)304×22 (42)(30+4)×25 (43)38×7+62×7 (44)152×8+148×8

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个性化一对一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数学学生姓名年级四任课老师授课时间 一、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简便方法的灵活选择 三、教学过程: 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40+8)×25 125×(8+80) 36×(100+50) 24×(2+10) 86×(1000-2) 15×(40-8)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102 69×102 56×101 52×102 125×81 25×41 类型四:(提示:把99看作100-1;39看作40-1,再用乘法分配律)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类型五:(提示:把83看作83×1,再用乘法分配律)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简便计算——加减乘除综合简便计算 除了乘法分配律经常单独使用外,大多数的简便计算都同时包括了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率,看下面例题: 例7.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1)88×(12+15)(2)46×(35+56) 例8.简便计算:(1)97×15 (2)102×99 (3)35×8+35×6-4×35 例9.简便计算:(1)48×1001 (2)57×999 (3)539×236+405×236+236×56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使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 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进程: 一、讲解学生作业错得较多的题目 1、99×37+37=37×(□○□) 指名说说这题是如何思考的:乘法分配律其实就是合起来乘可变成分别乘或是分别乘变成合起来乘。在这个算式中,只有一个乘,那就要把后面的“37”改装成乘“37×1”,然后就可以看出是在分别乘37,应该等于合起来乘37,括号里应该填写的是“99+1” 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先让学生说说哪几组是肯定能连线的,还有哪几组有问题?说说为什么不能连线? (1)(58+12)×14应该等于分别乘14,但“58×14+12”中的12

没有乘14,所以是不相等的。 (2)(36×4)×25,乘法分配律要有乘有加,这里只有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它只能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所以不能和36×25+4×25连线。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图: 说说例题的信息和问题,说说相关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并估算等:32×102≈3200(元) 说说估算的方法:把102看成100,32乘100等于3200,32×102的积应该略大于3200。 3、3200元其实是几件衣服的价钱?那要算102件,还要怎么办? (加上2件),这2件是多少元呢?总共是多少元? 怎么把这个过程完整地用算式表达出来呢? 指出:利用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把这类题目进行简便计算。 学生完成书上的例题剩下部分。 4、完成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46×12+54×12 观察算式特点,并完成简便计算。交流: 比较两题,说说在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2、口算下面各题,说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第3题)

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2014年01月20日 11: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打印本稿] [字号大中小] [手机看新闻] 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0日讯(记者孙丹)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发布的2013年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GDP为568845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多出12520亿元,增速快了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了46.1%。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在增速方面,也是继2008年以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再次超过第二产业。(进入直播专题) 长期以来,第二产业一直是我国GDP构成的“主力军”,无论在GDP占比还是增长速度,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就最近10年来看,除2008年第三产业增速高出第二产业0.2个百分点之外,其余年份在增速方面均“跑输”第二产业。在GDP构成方面,第二产业更是“一枝独秀”,地位不可撼动,近10年最高占比为2004年的53.0%,高出同期第三产业20多个百分点(见图表)。10年来,第二产业增速多保持在10%以上,2003年更是达到了13.4%。第三产业鲜有超过10%的高速增长(只有2006和2007 年破“10”),但两者之间增速之差在逐渐缩小,使得第三产业在GDP所占比重处于“稳步增长”状态,10年上升近11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比相较于最高值的2004年下降了7.7个百分点。201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速“追平”了第二产业。在GDP中的占比来看,2012年第二产业占45.3%,第三产业占44.6%,两者之间差距历史上首次缩小到1个百分点之内。 依据国际惯例,各种产业被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指农业等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第二产业是指加工产业,主要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综观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历史进程,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达程度。目前,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均较高,美国、日本、欧洲都超过了70%。 图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速及占GDP比重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说明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麻城小学四(1)班贺朝智教学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6页《乘法分配律》及相应的练习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本人对教材的理解:乘法分配律在小学教材中以“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形式出现,随着学生对所学容的逐步加深,在后面的练习题中又引申出“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三个数或四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容,在练习中演变出现许多扰乱学生视线的题目,甚至还推广到除法运算,给教学造成了多次重复教学的干扰,因此我大胆尝试在课堂教学中把乘法分配律的定律归纳成“几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通过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第一节城市概念及标准 一、城市和城镇 (一)聚落(settlement)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是一个居民点。——聚落是一种社会实体,是一个社区(community),是人类活动的场所。 1.是一种社会实体 聚落是人类出现后,特别是作为社区核心的具有稳定联系的人群出现以后才真正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是人类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和要素相互作用、有机联系的整体。 2.具有集聚的特点 它是人类在地表集聚的空间组织形式,是一定区域人类活动的中心。 3.占据一定的地理空间 4.具有一定的聚落景观(land-scape) 聚落中有各种建筑物、活动场地、休息场地、生产用地等聚落空间的组成要素,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各种聚落景观。 5.具有一定等级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也由低级走向高级,形成不同形式、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居民点——聚落体系:小自然村(hamlet)—村庄(village)—镇(town)—城市(city)—大都市(metropolis)—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城市群(conurbation)—城市带(城市连绵区)(megalopolis)。 聚落因其基本职能和结构特点不同,分为: ①农村聚落:自然村——村庄——集镇(村镇、乡镇)——(一般建制镇—-县城) ②城市聚落(城镇聚落):建制镇是城市型聚落的最低层次单元。 (二)对城市(镇)的几点认识 由于城市(镇)本身的复杂性,对城市进行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并非易事,一般来说,对城市的认识必须基于4个基本前提: 1.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城市有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 ①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以Ⅱ、Ⅲ产业为主 ②规模上不同于乡村:集聚较多的人口、经济活动等 ③景观上不同于乡村: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大 ④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有较多的市政设施、公共设施 ⑤职能上区别于乡村: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2.城市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在我国古代,“城”——是指以高墙围起来,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聚落。城墙、护墙的修筑最早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用于防御敌人的侵入。“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市”——“市井之地”,是商品交易的场所。随着社会发展,“城”中的人口逐渐增多,为经营便利,手工业、贸易不断向“城”集中,“市”便在城或城边出现。--→“城市”一词被用来表示这种集政治权利、军事力量和贸易活

乘法分配律练习设计

第二课时:练习课 练习课主要以下面9个题组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1. 形异质同的对比练习题组 比一比,每组中的算式有何异同?再计算 (1)(40+8)×125 48×125 (2)99×(100+1)99×101 (3)(125+25)×32 (125+25)×8×4 8×(125+25)×4 【说明】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每组中后面的题可以转化为每组中的第一题,通过转化将变式结构变成标准结构,从而使简算特征不明显的变得明显。通过这组练习,让学生养成转化意识、明确转化的方向。) 2.变式练习题组 简便计算:99×87+99 101×67-67 54+99×99+45 75+25×24 36×98+726×25×4×25 【说明】通过本组前5题的练习,让学生养成转化意识,即遇到变式结构的算式要运用等值变形把变式结构转化成标准形式,然后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第6题很多学生会错算成6×25×4×25=(6+4)×25=10×25=250,教师引导学生对错例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明白:在连乘结构的算式里,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只有在乘加或乘减结构的算式里才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 改错练习题组 下面各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如何改正? (47+25)×40=47+25×40=47+100=147 79×69+79×31=(69+31)×(79×79) (125+25)×8×4=125×8+25×4=1000+100=1100 75+25×96=(75+25)×96=100×96=9600 12×25×8×25=(12+8)×25=20×25=500 【说明】这些都是学生的典型错例,通过对反例的辩析,从反面强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特征的理解,也引起学生注意,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达到前馈控制的目的。) 4.形似质异的对比练习题组

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导学案

《乘法分配律》导学案(教师版) 主备人:薛友利审核人:彭丽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57页。【教学目标】 1、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究过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进一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合情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2、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对一些算式简便运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算理的正确性和价值。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和谐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乘法分配律,运用乘法分配律对一些问题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分配律对一些问题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学 出示生活情境,学生观察获得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生回答,师板书:贴了多少块瓷砖? 生独立思考,写出列式(综合算式优选),师板书 3×10+5×10 ,(3+5)×10 4×8+6×8 ,(4+6)×8

二、探究乘法分配律 1、说算理,初步感受规律 ①观察算式,说一说算式每一步表示什么?组织交流,互相补充和质疑,感受方法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②哪两个算式联系紧密?是否可以用等号联接?为什么? 生:因为等式两边都是求同一个问题。运算顺序不同,但是结果相同。(学生寻找有联系的算式,感受等值变形的特点,初步发现规律。)2、初步发现规律 (1)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①用三个不同的符号表示你的发现,图形,字母,数字都行,再说说你的发现。学生集体交流,汇报,其他同学质疑,追问,补充,修正。(先写几组这样的算式,再交流发现,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类比,迁移,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 ②怎样概括左边的特点?右边呢? 左边:c和ɑ相乘,c和b相乘,再把积相加。或ɑ个c加b个c 右边:c与ɑ加b的和相乘。或(ɑ+b)个c 3、表示规律 师:用ɑ、b、c代表三个数,你能表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 学生说老师板书。 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简便计算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简便 计算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简便计算(1)67+42+33+58(2)258-58-26-74(3)125×16(4)50×(2×4)×25 (5)7×8×3×125(6)26×103(7)501×12(8)25×(40+8) (9)39×14+61×14(10)163×8+37×8(11)202×13(12)77×4×5 (13)27×99(14)48×250(15)98+303(16)49+49×49 (17)55×25+25×45(18)123×67-23×67(19)39×101-39(20)99×64+64(21)76×23+24×23(22)12+19×12(23)21+254+79+46(24)25×16×54(25)52×32+48×32(26)18×137-18×37(27)450÷18(28)420÷35 (29)480÷15(30)21×99(31)125×32(32)12×301 (33)75×3×4(34)19+99×19(35)256×9-46×9(36)13+13×49 (37)(25+125)×8(38)541×67-67×441(39)43×201(40)102×35 (41)304×22(42)(30+4)×25(43)38×7+62×7(44)152×8+148×8 (45)16×401(46)103×23(47)(30+2)×15(48)125×(8+16) (49)68×48+68×2(50)5×27+63×5(51)12×(40-5)(52)35×98 (53)64×9-14×9(54)23×134-34×23(55)102×45(56)648+203 (57)98×32(58)44×25(59)63+15×2(60)43+43×39 (61)27×37+37×23(62)256×7-56×7(63)48×101-48 (64)99×62+62(65)41×99(66)765+98(67)560÷16 (68)201×34(69)36×25(70)304+297(71)18×45+18×55 (72)226×13-26×13(73)15×301-15(74)(30+8)×25(75)25×65+25×256(76)75×141-75×40(77)125×18(78)25×35+25(79)71×23-71×13 (80)125×(80-8)(81)101×89-89(82)88×22+22×12(83)28×57+43×28

四年级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易计算 教材简析: 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易计算的式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另一种是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易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易计算。 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使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过程: 一、讲解学生作业错得较多的题目 1、99×37+37=37×(□○□) 指名说说这题是如何思考的:乘法分配律其实就是合起来乘可变成分别乘或是分别乘变成合起来乘。在这个算式中,只有一个乘,那就要把后面的“37”改装成乘“37×1”,然后就可以看出是在分别乘37,应该等于合起来乘37,括号里应该填写的是“99+1” 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11×58+49×11 12×77+8×77 (12+8)×77 36×25+4×25 (58+12)×14 27×21+27×29

27×(21+29)11×(58+49) (36×4)×25 58×14+12 先让学生说说哪几组是肯定能连线的,还有哪几组有问题?说说为什么不能连线? (1)(58+12)×14应该等于分别乘14,但“58×14+12”中的12没有乘14,所以是不相等的。 (2)(36×4)×25,乘法分配律要有乘有加,这里只有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它只能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易计算。所以不能和36×25+4×25连线。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图: 说说例题的信息和问题,说说相关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并估算等:32×102≈3200(元) 说说估算的方法:把102看成100,32乘100等于3200,32×102的积应该略大于3200。 还可以怎么算?(用竖式算) 3、3200元其实是几件衣服的价钱?那要算102件,还要怎么办? (加上2件),这2件是多少元呢?总共是多少元? 怎么把这个过程统统地用算式表达出来呢? 板书:32×102 =32×(100+2) =32×100+32×2

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沭阳第一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过程备注 一、铺垫引入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指名口答。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逐题 出示,完成等式。 64×7+64×3 = 640(□+□) 25×(3+4)=□○□○□○□ 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仔细观察这两个等式, 看看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 式计算简便? 2.谈话:这节课我们探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 便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谈话:求买102件短袖衫一共要多少钱,应该选择 哪些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板书:32×102 = 元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得数吗? 组织汇报,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提问:你能先估计一下计算的结果吗? 把102 件看作100件,32×100 = 3200(元),所以32×102 的积比3200大。实际付出的钱要比3200元多,多多少, 你能口算出来吗? 提问:你能口算出买102件要付多少 钱了吗? 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买100件用3200元, 买2件用64元,一共用3264元。 (3)谈话:口算得对不对呢,我们再用笔算来验证 一下,各自列式计算,指定一人板演。 (4)谈话:口算和笔算相比,你觉得这道题哪种算法简 便?(指名口答)现在我们就把口算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 来。边板书边谈话:我们把102分成两个数,于是写成 32×(100+2)。你能把下面的算式填完整吗?为什么可以 这样计算?你能接着算下去吗?学生说算式,教师完成板 书。谈话:这就是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的思考过程。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48~P49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 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这些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 2、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体会到小伙伴合作的重要。 3、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 125×8=25×9×4=18×25×4= 125×16=75+25=89×100= 教师请个别学生口算并说出部分题的口算依据及应用的定律。 2、再出示:119×56+119×44= 师;这一题,谁能口算出来?老师可以口算出来,你们相信吗?是不是老师又应用到数学的什么定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课本插图 师:你们看,工人叔叔正在工作呢,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看到两个工人叔叔在贴瓷砖。 生:我发现一个叔叔贴这面墙壁,另一个叔叔贴另一面墙壁。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价值,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过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27×6+27×4=27○(□+□) 25×(2+4)=□○□○□○□ 2.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仔细观察两个等式,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式计算简便? 3.揭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例题6情境图。 提问:观察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收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中国象棋一副32元,围棋一副58元。 所求问题:买102副中国象棋一共要付多少元? 2.解决问题。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指名说说可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32×102 (2)提问:32×102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先想一想,算一算,再将你的想法和算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计算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3.组织全班汇报。 请几个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板书。 汇报预测:

算法一:用竖式计算。 32×102=3264 1 0 2 × 3 2 2 0 4 3 0 6 3 2 6 4 算法二:先算100乘32,再算2乘32,最后把它们的得数相加。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算法二,强调:算法二中的每一步计算我们都可以通过口算得出,这就是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 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 提问:回顾计算的过程,谁来说说,我们计算的步骤是什么?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样计算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 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组织评议。 (2)小组讨论。 提问:什么样的算式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呢?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两个数相乘,其中的一个乘数接近整十或整百数时,我们可以将这个乘数写成整十或整百数加(减)几的形式,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当两个相加(减)的乘法算式中有相同的乘数时,我们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改写算式,让学生通过改写准确把握乘法分配律。第一小题是顺向的改写,第二小题是逆向的改写。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有的是乘法分配律的顺向应用,有的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先对各个算式进行观察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