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与欧洲福利国家的结构性危机

社会变迁与欧洲福利国家的结构性危机
社会变迁与欧洲福利国家的结构性危机

社会变迁与欧洲福利国家的结构性危机

代恒猛1,颜永琦2

(1、中央编译局,北京100032;2、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欧洲福利国家出现了严峻的结构性危机。文章认为,欧洲福利国家制度是基于工业化阶段的社会结构和需求而设计的一种福利制度模式,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整体结构性变迁是当前欧洲福利国家危机的直接动因。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并对福利国家的未来走向作出预测。

关键词:福利国家;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结构性危机

中图分类号:C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88(2010)12-0083-07

社会变迁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这一概念表明,任何特定的社会形态一经确立,就会在一定时期内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关系和制度安排。但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和外界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在这种不断更新和扬弃的过程中逐步突破原有的社会结构关系,产生新的社会需求和发展不平衡。为此,必须着眼于新的社会结构和需求,对原有制度进行适时调整和重建。这种适应性调整先是局部的、缓慢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突破原有结构体系的桎梏,完成新型制度体系的整体性建构。社会变迁这一概念和理论,成为人们研究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范式。本文拟从社会变迁的视角,通过对西方学者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考察和剖析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现实危机问题及其未来发展。

一、欧洲福利国家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范式

欧洲福利国家制度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针对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而设计的一种社会福利模式。工业社会是以工厂为中心的大规模、集中化和标准化机器大生产为基础,在产业结构、就业模式、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以及社会福利需求方面具有整齐划一的特征。这种整齐划一的特征为福利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统一管理和标准化组织奠定了基础。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结构性转变,带来产业结构的急剧调整和生产组织形式、就业模式的深刻变化,并由此引发传统的基于工业社会而设计的福利国家模式的结构性危机。

1959年夏,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学术讨论会上,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首次使用“后

收稿日期:2010-10-20

作者简介:代恒猛,中央编译局博士后。

颜永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教授。

工业社会”一词。在1973年出版《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他进一步指出,前工业社会依靠原始的劳动力并从自然界提取初级资源,工业社会是围绕生产和机器这个轴心并为了制造商品而组织起来的,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的,其目的在于进行社会管理和指导革新与变革。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转变,直接催生了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结构:“在经济上,它从制造业转为服务业;在技术上,它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新工业的中心;在社会科学上,它是新的技术权贵的兴起以及新的阶层原则的开始。从这个领域,人们可以后退一步,更加一般地说‘后工业社会’意味着新中轴结构和中轴原理的兴起;从商品生产社会转为信息和知识社会。”[1](P535-536)后工业社会理论得到了西方学者的广泛认同。在此基础上,西方学者进一步提出了“信息社会”的概念及其区别于工业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其中,美国未来学派代表人物约翰·托夫勒提出,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使“欧洲生产系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与工业时代相比,生产形式和组织形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金融的高度集中和生产中心的日趋分散现象正在出现。因此,小型生产单位的数目将越来越多,而且将出现具有细胞特点的公司组织。有薪全日制雇员的

—普遍模式将被多种工作新形式所取代”。一句话,“工业革命造成的人们所熟知的群体社会——

—正向着‘非群体化’演变,价以及它对群体生产、群体交往、群体教育和群体政见的严重依赖——

值观念、家庭形式、联络交往、宗教、技术,从政治到诗歌一切方面的多样性将会开始取代工业社会的统一性”;第二,“在世界范围无情的经济竞争中,各公司对提高生产率的投资优先于以创造就业机会的投资。因此,被技术破坏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开始超过其创造的就业机会”;第三,“由于财富的主要来源非物质性成分越来越大,所以经济的流动性增强,瞬息万变。它不受领土界线的限制,因而不可避免地变成全球性的经济。它围绕着生产网络而不是疆域来组织自己的活动。同时,由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组成的共同体所制定的经济管理政策也失去了效力”。[2](P88-90、225-226)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新型经济和社会结构,直接冲击了基于工业社会特点而设计的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在《转变中的福利国家》一书中,欧洲福利问题专家埃斯平·安德森则明确指出,当代福利国家面临着两种挑战:一类是专门针对福利国家本身的;另一类是由外在力量引起的。在前者,现存的社会保障体制与日益增长的需要和风险之间有越来越严重的脱节。这是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例如,单亲家庭增多),职业结构的变化(专业化和变动性加大)以及生活周期的变化(生活周期正变得曲折和不规范)造成的。因而,人们对福利国家应付和满足新需求的能力越来越不满意。在后者,福利国家的危机由于变化的经济形势(例如,增长的放慢和“非工业化”)和人口趋势(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而加剧,这种经济形势和人口趋势威胁着现存福利国家所作的承诺在将来的可行性。现代福利国家适合于一个过时的社会秩序;它有各种普遍和平等的理想,这些理想的形成与一个同样性质的产业工人阶级相联系。后工业社会的特点由职业和生活周期的更大差异表现出来,这种差异还意味着更加不同的需求和期望。由于职业上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需要更灵活的调整,由于改变了的家庭安排,妇女的就业不再被忽略,所以,人们也面临更加多种多样的社会危险,由此带来传统福利国家模式的结构性危机。[3](P9、12)综合西方学者的有关论述可以看出,伴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结构和福利需求,西欧社会福利系统的传统设计显示出明显的制度滞后:一方面,适用于老式工作概念和家庭关系的社会福利制度和模式所提供的保护,大多数是针对曾经存在的风险,而这些风险目前已不存在或不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对于不断产生的新风险和更为紧迫的新需求,现有社会福利体系却越来越不能提供帮助。针对这种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结构“脱节”与“错位”的情况,吉登斯指出:“被大多数人看成是社会民主政治之核心的福利国家如今制造出来的问题比它所解决的问题还要多。”[4](P17)艾斯平·安德森指出,许多国家中的社会保障的大厦被

社会变迁与欧洲福利国家的结构性危机

“冻结”在一个已经不再通行的过时的社会经济秩序中,这使得它不能对新的危机和需求作出适当的反应。[3](P9)

二、欧洲福利国家结构性危机的现实表现

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这种整体性的结构性的社会变迁,对欧洲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职业分布、社会阶层、家庭结构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加之老龄化趋势带来的欧洲国家人口构成的深刻变化,使欧洲福利国家日益呈现出严峻的结构性危机。

1、科技革命和经济结构的急剧调整,使大规模结构性失业成为常态

高就业率是福利国家的重要支柱,而大规模失业从根基上动摇了福利国家制度。施罗德指

—年老、患出:“打着传统烙印的社会国家总是要尽可能广泛保障人们对付生活中的各种变故——

病、失业、贫困。这个制度建立在把一种毫无例外地终生就业当作社会常态的设想基础之上。但是,我们知道,在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和技术社会中,这种毫无例外的终生就业可能会变成罕见的例外。”[5](P36)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为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创造了条件,而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者却面临着越来越被“边缘化”的危险。“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将成为成本最昂贵、却可有可无的部分。科技却成为成本最低廉的要素。任何时候只要发展出一种可以取代人力的科技,原来从事这些工作的人马上就被取代”。[6](P96)“正如由于拖拉机的采用,马在农业社会中的作用日渐缩小,乃至消失一样,人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未来社会发展中,也将会由于电脑的引入,而逐渐丧失作用”。对于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企业而言,企业迅速地改革其组织结构,加快技术更新和裁减人员的步伐,以适应科技革命发展和高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新的经济竞争形式。在此过程中,“它们取消了传统的管理层次,压缩工种分类,建立了工作小组,培训了多面手员工,缩短和简化生产和分配流程,简化行政管理”。对于这种大规模结构性失业的社会后果,里夫金指出,现代西方社会已经被卷入了一个强大的新技术革命之中,这次革命可能带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社会改造。这个新的高科技革命可能意味着更短的劳动时间,为千百万人造福,但同样的技术力量也可以很容易地导致失业的增加和全球经济萧条。“如果高技术革命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并由这种提高带来了收益的剧增,但这种收益的增加并不为社会所共享,而是主要用于增加公司的利润,只让股东、企业高级经理和正在出现的具有高技术知识的精英受益的话,那么贫富差距的拉大将会造成全球规模的社会和政治动荡”。[7](P10、12、18-19)

2、信息业和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使就业模式日益呈现“弹性化”

机器大工业以工厂为中心,以大规模的标准化的生产流水线为基本特征,因而在传统工业社会,工厂制度中的集中就业是典型的就业模式,社会就业呈现单一化、整体化和全日制化等特征。服务业和信息业恰恰相反,可以用“居无定所,分散灵巧”来概括其基本特征。新型就业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新的就业岗位大多集中于服务业,工作时间非全日制化,工作地点分散化,就业方式灵活化,薪资水平悬殊化。就业的这种“弹性化”趋势突出表现为在生产过程中,大量出现了短期就业、季节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家庭就业、自营就业、派遣就业,以及兼职就业、远程就业等多种就业形式。生产组织形式的这种变化无疑会带来就业结构和就业形式的变化,使灵活就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就业模式日趋多样。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公众社会》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描述:“劳动就业市场所发生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人时而中断其职业。在知识社会中,人们将学无止境。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认为:‘早上作猎人、中午作渔夫、晚上是严厉的批评家。’现在,这种乌托邦主义在某些人身上滑稽地再现出来:早晨作送报人、白天作专业副手、晚上是严肃的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2期

租车司机。”[8](P91)以德国为例,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所谓“360马克的工作”大量涌现,即工人以大量钟点工、临时工的形式获取每月360马克报酬的低工资工作,这类工作不受常规劳动力市场规章的管理,资方也不必支付社会保险税,在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以及服务对象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弹性化特点。另据资料显示,德国从1983年以来,临时工大约占劳工总数的10%,而法国,1983年为4%,1990年达到11%。在美国,临时工只占2%左右,但是在新创造的工作中却占据了20%,以至于在过去20年中,美国临时工总数增加了4倍,超过200万人。[6](P91)20世纪90年代中期,澳洲、丹麦、荷兰、挪威4国的部分工时人员占受雇人员的比例更是分别高达18.0%、24.3%、23.5%、28.6%。

3、中间阶层呈现衰落状态,使资本主义社会更加趋于两极分化

二战以后,中间阶层的兴起和不断扩大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新现象。由于中间阶层处在两大对立阶级的中间地带,因而成为缓和阶级冲突和平抑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一大社会力量。但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中止了中产阶级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且反过来还促进了中产阶级的日趋萎缩。美国前劳工部长瑞奇指出,“经济成长与一般劳工的福祉已没有关连。数百万名白领管理人员和中级经理,正加入蓝领生产工人的行列,成为黄金年代衣领磨损的工人”。[6](P101)这一过程用格雷的话说,就是“工人阶级再次无产阶级化和先前的中产阶级的非中产阶级化”。[9](P326)大致说来,美国中产阶级不断扩大的趋势大约在1980年停顿下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从70年代初的75%下降到67%。西欧国家同美国情况相似,中间阶层的扩大主要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在80年代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到了90年代,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则呈

—中产阶级的安乐现加速递减的态势。“自由市场似乎正在实现社会主义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死”。[10](P85)中间阶层的衰落,标志着西方社会的重新分裂。“全球市场专门奖励‘科技贵族’。但是,这些市场权贵以外的每个人都深受其害”。[6](P115、98)这种状况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一道深广的鸿沟,一边是拥有技术和机动性,在全球市场左右逢源、得其所哉的群体;另一边是缺乏这些优势,或是认为任由市场继续扩大,会危害社会安定的人。这种分裂使福利国家对“社会整体化”的追求和努力的化为泡影,使西方社会曾经抑止住的社会和阶级矛盾重新激化。正如《全球化陷阱》的两位作者指出,“并不是真正缺吃少穿的贫困者在进行造反,而是目前社会中间阶层中广泛流行的对即将丧失社会地位的恐惧会爆发无法预料的政治爆炸力。不是贫困,而是对贫困的恐惧正在威胁民主”。[11](P15)

4、劳动力跨国流动日益频繁,使福利国家代际契约基础受到冲击

随着各国经济的紧密交融和相继开放劳动市场,国际移民和劳动力的跨国流动问题也日渐突出。除了每年以商务、旅游为目的的短期人口流动以外,世界移民也在以每年200至400万人的比例不断增加。据推测,目前世界上移民有1.25亿人,大约相当于日本人口的总和。其中,欧盟每年约有非法移民300多万人进入,各种非法和合法移民,还不包括短期暂住人口,目前已经占据欧洲人口的很大比重。以德国为例,截至2002年底,德国目前有人口8240万人,而外籍人口已经达到750多万人,约占人口总数的9%之多。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向国外流动趋势也日趋明显,每年进入非洲的移民约达30至50万人。人口的跨国流动给现代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带来多重压力。就向内移民而言,外来人口虽然暂时解决了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是无论外来人口是否享受国内福利,都会使福利国家固有的社会福利系统支离破碎:要么增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要么凭借无福利保障带来的低成本优势抢夺发达国家公民的就业机会。就向外移民而言,大规模人口流动也给传统福利国家模式带来冲击。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是按照“国民资格”来组织实施的,即使国内民众移居国外,其依然可以凭借“国民资格”而获得国

社会变迁与欧洲福利国家的结构性危机

内的绝大部分社会福利。这在实际生活中就造成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社会问题,如报载,一对移居美国的德国夫妇,他们一方面悠闲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滩散步,另一方面,他们又从德国源源不断获得大笔社会救助。更为重要的是,跨国移民的日益频繁,使福利代际契约基础受到破坏。西方学者指出,福利国家是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一种妥协,这种妥协的客观依据是多数人在它们的一生中要经历一些同样的人生阶段,因此,对与这些阶段相联系的各种机构产生了大致同样的需求,而且在同样的人生阶段向这些机构作出同样的贡献,并期望由此获得大致相同的福利。跨国和跨地区移民的增加,打破了工业社会中将人的一生划分为若干个相同的阶段,以及在此基础上实行代际转移支付和代际保障契约。

5、女性就业增多和社会地位提高,使传统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日趋瓦解

欧洲国家的福利保障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和其稳定的家庭关系奠定了福利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微观基础。但是,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和女性就业的增多,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欧洲传统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在信息社会中,服务业和信息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和主要经济部门。由于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女性更适合在服务业和信息业中就业。女性的大量就业带来女性收入的提高和社会地位的大幅提升,由此促进女性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如1998年,瑞典妇女占国会议员席位的40%,同期德国占25%、瑞士占20%、奥地利占24%;公务人员主管级领域,瑞典妇女占39%、德国占26%、瑞士占28%、奥地利占24%;学术机构与技术部门里,瑞典妇女占64%、德国占49%、瑞士占25%、奥地利占46%。1998年,在国民所得方面,瑞典妇女占有比率为45%、德国为35%、瑞士为32%、奥地利为34%。女性就业的增多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必然带来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巨大变化,使“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逐渐丧失了主导地位,而以夫妻双方同时拥有工作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的家庭模式开始占据数量上的优势。在这种新型家庭模式中,由于缺乏“依附”和性别分工,家庭关系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突出表现为,西方社会普遍面临着家庭关系松散、离婚率急剧上升以及单亲家庭和非婚子女问题日趋严重的状况。如1994年,英国有32%的新生婴儿是在婚姻关系之外出生的,而在法国、丹麦、瑞典等国,这一比例分别高达35%、47%、50%。[4](P93)西方学者指出,“贝弗里奇50年前创造了这个国家的第一代福利。他生活的世界是由核心家庭、全日制男性就业和国家计划构成的。……但今天的英国不再是贝弗里奇所处的英国:妇女如今占劳动力大军的一半人;长期失业已成为结构性和地方性的问题”,“今日英国,最具破坏力和腐蚀性的莫过于社会结构的破裂和社会凝聚力的丧失。我们生活的社会,越来越被犯罪、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家庭和社会的分崩离析所困扰”。[12](P169、283)

6、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使福利国家转移支付政策前景堪忧

随着二战以后出生的一代逐渐走向退休阶段和人口生育率持续降低甚至是负增长,西欧社会老龄化的问题日趋突出。据法国《论坛报》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在发达国家中,意大利64岁以上的老人比例最高,占人口的18%,日本为17%,德国和法国大致为16%,荷兰14%,美国13%。在英国,199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8%。[13]世界银行则预测,在未来的30年中,其比重还会上升,到2030年达到29.6%,然后进入稳定状态,150年后即到2150年仍然维持在30.9%。[14](P225)老龄化日益严重,一方面导致社会养老金支出日趋膨胀,目前西欧社会的养老金发放已经占到社会福利支出的50%左右;另一方面也对福利国家现行的“现收现付”转移支付政策形成了严重的冲击。由于各国缺乏养老金的原始积累,二战以后几十年来,西方国家一直实行的是现收现付的政策,即用在业者交纳的养老金来支付目前退休者的养老费用。但是,按照现在的老人增加幅度,日本到2050年将由3个劳动者养活2个退休者,而目前德国已经处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2期

100个劳动者养活77个退休者的境地。这种情况将迫使国家不断加大在职者的养老金税率,提高老年人的退休年龄和降低养老金标准,以维持福利国家的代际转移支付政策的正常运转。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全球老龄化问题计划部主任保罗·S·休伊特指出,老龄化时代的来临,使西欧国家即将进入一个劳动力短缺的时代。这一历史性变迁意味着,主宰了20世纪的社会思维的失业问题很快就会让位于劳动力短缺的社会危机。二战以后为了在太多的工人当中分配太少的工作岗位而设计的政策——

—慷慨的失业、丧失能力和退休救济金,加上为了实现稳定

—在供应紧缺的劳动市场的新时代里,将严重地适得其的就业而牺牲效率的劳动规章与管制——

反。这一事态发展有使福利国家丧失其实际意义的危险,需要从根本上重新安排福利国家自身。因而,老龄化使“二战以后福利国家面临终结”。

三、当前欧洲福利国家的改革与发展

“社会结构的变动使得与过时的社会权利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形式随之崩溃,新的社会形态需要重新确定社会的权利与义务以组成新的社会结构,保障新的结构中社会成员的基本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15](P29)考察当前福利国家现实问题,要重视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迁的基础作用,剖析在信息化进程中欧洲福利国家面临的制度滞后带来的结构性危机。同时,社会福利不是孤立的、局部的问题,它几乎涉及社会所有领域,受到诸如社会思潮变化、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政治派别的力量对比,以及人口构成与家庭关系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正是这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西方国家在如何处理好平等与效率、国家与私人、统一与差别的关系上处于进退两难境地,影响和制约着福利国家的改革和未来发展。

从当前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如上文所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和全球化加速发展,西欧国家传统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社会结构和人口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福利需求出现了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民族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组织和调控能力也随着资本和产品的全球自由流动而大为削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继续照搬国家干预、平等优先和统一标准的福利国家模式,不仅会存在社会福利制度和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现越来越“脱节”的问题,而且还会因为成本的“昂贵”而削弱福利国家产品的全球竞争力。用英国学者约翰·格雷的话说,就是“以为过去的社会市场经济可以在向下协调力量的作用下原封不动的保留下去,这是与全球市场有关的许多幻想中最为危险的一种。相反,社会市场体制正在逐渐被迫自己毁坏自己,以便它们能在比较平等的条件下与社会和劳动最低的经济体进行竞争”。[16](P202)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在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时完全抛弃平等、国家干预和统一标准的口号,又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1)由福利机构工作人员、养老金领取者、残疾人以及抚养子女的单身母亲组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制约了福利国家改革;(2)西方议会民主制和政党选举制度决定了各政党在竞选时只能空许动听的“福利诺言”,即使上台后也不敢贸然取消福利国家制度;(3)福利国家是社会民主党社会政策的核心和灵魂和区别于其他政党的“身份性”特征,绝不可能轻易放弃;(4)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形势下,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市场存在失灵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将社会福利计划完全交给私人举办,完全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节是难以设想的。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西欧各国在福利国家问题上陷于“二律背反”的困难境地。“要不要改”的问题已经解决,但关键是如何改,这才是当务之急。目前,西欧多数福利国家都立足于信息化时代的社会结构和需求,开始主动地将部分社会福利计划转交给私人或社会团体主办,或者由私人机构承担绝大多数社会福利费用;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双重福利体制”,即较富裕

社会变迁与欧洲福利国家的结构性危机

的公民越来越多地利用私人保险计划,享受较好的公共服务,而大多数社会下层居民则不得不继续依靠国家福利计划。用西方学者的话说,就是强调“更少的普适性和更多的选择性,更少的集中性和更多的分散性,以及更少的单一性和更多的多元性”。[17]可以预见,西欧福利国家将会朝着“福利社会论”所指引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也会兼顾“福利国家”的一些基本理念和主张。至于改革的步伐有大多、进程有多快,则取决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新华出版社,1997.

[2](美)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M].岳龄出版社,1996.

[3](丹麦)哥斯塔·埃斯平·安德森.转变中的福利国家[M].周晓亮译,重庆出版社,2003.

[4](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

—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德)施罗德.老左派与新中派[A].杨雪东.第三条道路与新的理论[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美)理查德·隆沃思.全球经济自由化的危机[M]应小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7](美)杰里夫·里夫金著.劳动的终结[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8]田德文等.福利国家论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9](美)C·赖特·米尔斯.白领——

—美国的中产阶级[M].杨小东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0](英)约翰·格雷.伪黎明——

—全球资本主义的幻象[M].张敦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1](德)彼得·马丁等.全球化陷阱——

—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M].张世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2](英)托尼·布莱尔.新英国——

—我对一个年轻国家的展望[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13]《环球》:欧洲高福利的代价[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bd4231481.html,/newscenter/2003-07/04/content_954458.

htm,200307-04.

[14]世界银行.防止老龄化危机[M].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

[15]李琮.西欧社会保障制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6](英)保罗·赫斯特,格雷厄姆·汤普森.质疑全球化[M].张文成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7](英)罗保特·平克.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福利[J].社会保障制度,2001(8).

[责任编辑吴燕霞]

美国近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美国近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两大阵营的对垒转变为多元格局,在人们关注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同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学者们也在思考着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它的走向和未来。有两个情况越来越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一方面是原苏联、东欧国家解体或转制后,私有化过程并没有带来原先预想的效果,反而长期受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困扰,同时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并坚持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中国,出现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二者形成了反差和对照;另一方面是在资本主义世界,西北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体制发生危机,社会保障的负担过重使经济增长过缓,失业率长期高达10%且居高不下,而政府降低福利支出的努力又往往引发大规模社会抗议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美国经济近年来却出乎意料地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较低的失业率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并开始出现超越经济衰退期的“反周期繁荣”,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结构也发生一些深刻变化,美国已有学者在谈论什么“新资本主义”、“后工业资本主义(Nelson,1995)”、“没有可拥有资本的资本主义(capitalism without ownable capital)”、“没有阶级冲突的不平等”等等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会对美国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什么影

响? 一、美国的就业、职业结构的变化 就业结构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产业结构的特征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的一般发展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也会发生一些阶段性的变化,起初是农业产值比重的大幅度下降和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动力的工业产值比重快速增长,随后是工业产值中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上升,最后是服务业产值所占的高比重成为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标志,最新的发展趋势显示,信息产业的比重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的新的衡量标志。 伴随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美国的就业结构近十几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73-1995年,在美国全部就业人员的分布中,农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从4%下降到3%,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33%下降到24%,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63%上升到73%。 从1963年到1996年,美国的总人口从亿人增加到2亿人,劳动力总人数从7000多万增加到亿,就业人员从6700多万增加到亿,但农业就业人员从469万下降到344万,劳动人口的失业率随经济状况而波动,但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6%左右波动,1996年为5 .4%。根据美国劳动部劳动统计局的分类,非农业从业人员的就业分成物品生产业。

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浅析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未来发展 专业:09 社会工作班级:(2)班学号:1311209047 姓名:陈开富文章摘要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9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战略”首次研讨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对我国过去发展社会福利的一种肯定和认可,也为继续、加强社会福利在中国的发展确立了方向、指明了道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本篇论文简略的概述了社会福利在传统中国以及现代的发展,并从过去和现在发现一些社会福利发展的弊端、不足之处,同时找出相对应解决措施。从社会福利的前世今生分析,更好、更全面的为社会福利制度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关键词:社会福利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传统福利现状分析未来发展 正文 一、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英文写作“Social Welfare”,是国家或社会为其成员提供某些物质或服务,以期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保证其生活质量的代名词。其目标是“抵消市场出于种种原因给那些难以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一种处理人们在一生中遇到的如生病、残疾、失业以及年老等危机的方法。 国际上,社会福利的体系分成两大部分; 1、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安全体系),它包括 a:社会救助体系 b:社会保险体系 2、其他的社会福利体系; a:公共福利(国家提供给公民的福利如教育、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的设施和服务)b:地方公共福利和社区服务(公益性和便民性) c;职业福利(劳动安全及保证劳动力的持续使用)

d:公司的集体福利(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忠诚度) e: 国际社会的捐助(教育、医疗、环保、救灾等) 在中国,与国际化社会福利制度相比,中国的社会福利覆盖面有限,社会福利制度尚不成熟。 研究中国这样一个转型过程中国家的福利问题是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的,它可以从一个缩微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福利社会的发展和变更,对于一国制定和改善的福利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进程的分析: 第一阶段为计划经济时期,从1956年到1978年。这一阶段我们建立起的是低水平的全民福利制度。 第二阶段为包产到户与生产扶贫时期,从1978年到1992年。在农村,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原有公社体制中包含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被废除了;公积金、公益金也逐步减少;五保户费用的承担变得日益困难;合作医疗制度日益荒废;农村公共养老制度基本回归到家庭赡养为主的历史传统。在城市,效率主导型的国企改革砸烂了工人的铁饭碗,城市就业制度逐步放开,无保险体系的农民工制度开始兴起。 第三阶段为全面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从1992年到2001年。市场经济全面推开后,我们国家的各个领域都以市场为导向来开展改革。但当时所有救济制度的试验都由地方承担费用,覆盖人口相当少。 第四阶段为普及城乡最低保障时期,从2001年到2008年。从2001年9月开始的全面普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行动,要求社会救济要变阳光雨露型为社会责任型,全面普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五阶段为普惠型教育福利和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时期,从2008年至今。这一阶段,义务教育开始免费,大学教育开始增加对贫困生的资助。同时也完善了医疗、劳动者权益、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保障等方面。 社会福利的发展在传统中国经历从不完善到相对完善的一个过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还没完整,还未成型: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有限、各项制度安排的融资机制远未合理定型。 三、中国社会福利现状的分析: 一般而言,不同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

各国社会福利制度

各国福利社会保障制度比较 余慧慧 11哲学 H11114034 1.西欧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的内容有: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救助——基本收入维持、负所得税、住房补助、社会基金 社会津贴——疾病津贴、疾病照顾津贴、工伤津贴、法定产妇津贴、法定疾病津贴、住房补贴、儿童津贴、无劳动能力者生活津贴等 特点: 以公民权利为核心,确立了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原则; 以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 以国家为全体国民提供全面保障为基本内容; 以充分就业、收入均等化和消灭贫困等为目标; 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责任关系取代了建立福利国家之前的雇主与雇员、领主与农奴以及社团伙伴之间、家庭亲属之间的责任关系。 2.德国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国家保障性质。其宗旨是“最充分地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 特点: 国家通过宪法将社会保障确定为国家制度公民所享有的保障权利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保证的,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政策在整个国家国民经济范围内实行管理取得的。 社会保障支出全部由政府和企业承担,个人不交纳保障费。 保障的对象是全体公民宪法规定,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对无劳动能力的一切社会成员提供物质保障。 工会参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决策与管理,一方面劳动者通过人民代表机构对社会保障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工会从基层工会到中央理事会,都参加实施社会保障。 3.美国市场化模式的社会福利制度 美国于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令,美国社会保障仅限定在以下三个项目范围内: (1)向那些临时或永久失去收入的人和家庭提供现金支付的项目; (2)向在上述条件或在某种情况下接受保险金的人和家庭,向在一既定范畴内的所有人提供医疗照顾的项目; (3)向一既定范畴内的所有儿童提供现金支付的项目。 特点: 管理社会福利保障的一体多元制,是兴办和管理社会福利保障的一体多元化,公私兼顾,联邦和地方政府兼顾,其侧重点时有调整。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项目的多层次,美国的社会保障项目据笔者综合有就业和失业福利保障、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龚维斌 2012-8-12 14:52:55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京)2010年5期第16~21页【内容提要】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结构,时代不同社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社会结构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动。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变动的一个后果是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增加社会风险。 【关键词】社会结构变迁/社会风险 [中图分类号]D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314(2010)05-0016-06 一、社会结构变迁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诸多方面。 (一)人口结构转变 1.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实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其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此,中国的生育率开始大幅度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本世纪伊始,中国完成了向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经

过上百年才完成的向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主要表现是,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总和生育率表现出持续的下降。1971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5.4,从那以后,这个指标大幅度下降到2,即更替水平以下,目前总和生育率为1.7左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国家的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自1998年以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低于10‰,2004年进一步降到6‰以下。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实现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的则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由于生育观念的变化,大城市老龄化程度远高于一般中小城镇。例如,上海市老龄化程度已经接近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一倍。2008年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300.57万人,占户籍人口21.61%,而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为23%至25%。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上海老年人口将达到500万至600万的峰值,且上海人口日益向高龄化方向发展。而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将成为上海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主体,据预测,2013年新进入老年阶段的人口中80%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 2.当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 统计数据显示,0-14岁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40.69%下降到2007年的17.88%,足足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而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所占比重,则由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55.75%上升到了2007年的72.78%。从理论上说,目前中国人口结构正处于人

西欧国家福利政策利弊分析

社会福利事业在欧洲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英国政府为了安抚救济贫民, 于1 0 01 年颁布“贫穷法”。在工业革命时期, 英国政府又把大量贫民转为产业后备军, 于1 8 3 选年颁布“新贫穷法” ,对贫民实行救济.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固然对其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二、影响 1、积极影响(1)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2)调节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3)促进社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4扩大公民自由,体现团结互助;(5)巩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 2、消极影响(1庞大的福利开支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的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对高新技术的投入,成为社会持续充分发展的障碍,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凸现。(2 助长了社会成员的闲散性,福利制度被讥讽为“培养懒汉的制度”。 第二, 西欧国家利用社会福利制度可以适当调节社会需求, 刺激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西欧各国每年花费的社会福利开支是巨大的, 这就扩大了消费, 增加了社会有效总需求” ,起到刺激生产、发展经济的作用。 第三, 西欧由于普遍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员, 一定程度减少失业的压力。西欧国家为社会

福利事业服务的医疗、职业培训、老年保健等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 吸收了大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失业者, 吸收了一批新就业人员, 并为提高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供了便利条件 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固然对其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对其国家的政治经济有一定积极影响。但是, 也使西欧国家越来越感受到“社会福利的沉重压力” , 在财政、经济、社会各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因素。 首先, 财政方面的后果。三十多年来, 社会福利已经形成一项难以压缩的巨领开支, 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 致使许多国家靠借债来维持社会福利。西欧国家社会福利增长过快, 必然扩大财政开支, 国债急增, 通货膨胀加剧.西欧社会福利制度对经济、政洽和社会的影响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是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行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它已是整个国民生活的一个组成部份。西欧的社会福利制度对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和个人生活发生着很大的影响。第二, 经济方面的后果。社会福利费用的膨胀, 削弱着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社会福利开支构成了政府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西欧国家的政府消费的增长幅度超过了固定资本形成额的增长幅度。它证明巨大的福利开支同工业和经济发展争夺着资金。高福利必然带来高税收。高税收入包括个人所得税的累进增加和增值税的扩大。在这种高额累进税制下, 瑞典等国的人才外流, 妨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政府要维持高福利, 增值税也得相应扩大。第三, 社

社会福利服务事业

儿童津贴 对抚养学龄前的儿童的养育者来说,如果上一年的年收未达到一定水平的话,可以申请领取“儿童津贴”。但,如果是外国人的话,除了必须提前办好外国人的登录手续以外,还要根据居留资格的种类及居留期间来定是否能领取该津贴。如希望领取该儿童津贴的话,请务必去办理外国人登录的所属市町村的担当课(系)办理申请。另外,儿童津贴是从办理申请的次月至孩子就学前之间支付的津贴。详细情况,可向下列所示的有关部门咨询。 ☆儿童津贴的咨询电话☆ 斐川町役场 健康福祉课 福祉系 (0853)73-9111 受理时间:星期一~五 8:30~17:00(除节日及年末年始休息日以外) 儿童抚养津贴 对由于父亲的死亡或双亲的离婚而又不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未满18岁的孩子的养育者来说,如果上一年的年收未达到一定水平的话,可以申请领取“儿童抚养津贴”。但,如果是外国人的话,除了必须提前办好外国人的登录手续以外,还要根据居留资格的种类及居留期间来决定是否能领取该津贴。至于领取儿童抚养津贴额的多少,也将根据抚养人数来决定。如希望领取该儿童抚养津贴的话,请务必去办理外国人登录的所属市町村的担当课(系)办理申请。儿童抚养津贴的支付,是到孩子年满18岁以后初次的3月31日为止。但,如符合可以领取儿童抚养津贴的条件,而过了5年却还没有办理该申请的话,就不能再领取该津贴。 ☆儿童抚养津贴的咨询电话☆ 斐川町役场 健康福祉课 福祉系 (0853)73-9111 受理时间:星期一~五 8:30~17:00(除节日及年末年始休息日以外) 儿童相谈所 在育儿的最初,也许有许多有关孩子的问题想要进行相谈。那么,在如下所示的场所,也许能满足你的要求。在这些相谈所孩子的双亲、家属、保育所、学校的老师、邻居、以及孩子本人,都可以去相谈。费用是免费的。另外,关于相谈内容也有严格的保密规定,请放心地去相谈。相谈的方法有电话、面谈、访问等。 儿童教育相谈处的名称 所在地 电话/传真号码 管辖地区 中央儿童相谈所 〒690-0823 松江市西川津町309-1 TEL (0852)21-3168 FAX (0852)21-3163 松江市、安来市、八束郡、 能义郡、隐歧郡 出云儿童相谈所 〒693-0051 出云市小山町70 TEL (0853)21-0007 FAX (0853)21-0047 出云市、平田市、簸川郡、 大原郡、仁多郡、饭石郡 浜田儿童相谈所 〒697-0023 浜田市长泽町1428-6 TEL (0855)22-0178 FAX (0855)22-2319 浜田市、大田市、江津市、 迩摩郡、邑智郡、那贺郡 益田儿童相谈所 〒698-0041 益田市高津町イ2561-2 TEL (0856)22-0083 FAX (0856)22-0075 益田市、美浓郡、鹿足郡

第五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3、4

第五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 教学目的:了解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社会理论观点,掌握其社会福利思想。掌握福利国家的理论,并能够分析福利国家危机的原因。 教学重点:马歇尔的社会福利思想,与福利国家的理论。 教学难点: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社会理论观点,福利国家危机原因的分析。 第三节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 一、马歇尔生平简介 托马斯·汉弗莱·马歇尔(Thomas Humphrey Marshall,1893—1981)生于伦敦,191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历史学考试,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他作为平民战俘在德国度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那里,他曾经做过一个短期的研究。返回英国后,他于1919年被选为剑桥历史学会特别会员。1925年,马歇尔进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一直呆到1956年。在那里,他成为一名著名的社会学教授。他本来是一位经济史学者。1925年加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后,首先作为社会工作讲师,1929年转到社会学系,1930年成为社会学高级讲师。后来他曾回忆说,当他开始教授社会工作时,他对这个专业什么也不懂,而后来转到社会学系,他在专业观念上对社会学几乎是同样的无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放弃了作为一个经济史学者的工作以后。 马歇尔是《英国社会学杂志》的主要创刊人,曾经编辑了大量有关社会分层和人口方面的出版物。二战期间,他一度被安排到英国外交部任职。1944年马歇尔回到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被任命为社会学研究所的教授。这个研究所就是今天的社会政策系。这期间他所作的关于阶级冲突、社会分层以及人口问题的研究为他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9年,马歇尔作为英国高级委员会的教育顾问又一次去了德国。1951年回国以后继续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工作,直到1956年。这期间,他担任过社会学系系主任。以后他被任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社会科学部主任。1960年正式退休。1981年,马歇尔在他剑桥的家中去世。 马歇尔的学术生涯分为两个时期。他的大部分社会学著作完成于1945—1960年间,而他的大部分关于社会政策的研究则是在他退休后发表的。1949年,在纪念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的一次会议上,马歇尔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公民权利与社会阶级》(Citizenship and socialclass)。这篇演讲第一次从社会学的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公民权利理论,他进一步提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理论,从而成为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第一个社会学理论(亚诺斯基,2000)。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为英国建成福利国家制度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二、公民权利的理论 (一)公民权利的构成 公民权利理论是现代福利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也是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基石。马歇尔按照社会发展历史将公民权利划分为三种:即民事权利(civil Right)、政治权利(politicaldght)和社会权利(social right)。

2018雅尔《社会学与中国社会》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发布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认为,解决不稳定问题的治本之道还是要靠()。(1.0分)1.0 分 A、政府 B、社会 C、法治 D、群众 我的答案:C 2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具有的社会群体特征不包括()。(1.0分)1.0 分 A、有将近一半人接受过中高等教育 B、更为彻底地接受了都市生活方式 C、社会关系逐渐由同学同事网络转向亲属老乡网络 D、自身的发展定位主要放置在城市 我的答案:C 3社会学导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严复译介了以下那本书()(1.0分)1.0 分 A、《群学肄言》 B、《社会学导论》 C、《共同体与社会》 D、《社会学研究》 我的答案:D 4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不包括()。(1.0分)1.0 分 A、政治层面的农村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的问题 B、经济层面的农村发展问题,包括贫困问题的解决

C、制度层面的以农民为本位的问题 D、社会层面的人口与劳动问题 我的答案:C 5与农村社区相比,都市生活的特点不包括()。(1.0分)1.0 分 A、生活更加丰富和复杂 B、陌生人的社会,事本主义 C、文化更为异质化 D、个人主义、个体自主性更弱 我的答案:D 6泰坦尼克号上,二等舱乘客的幸存率是三等舱乘客的()。(1.0分)1.0 分 A、0.5倍 B、0.8倍 C、1.4倍 D、1.7倍 我的答案:D 7一般来说,公司内部的个体之间的一定具有的关系是()。(1.0分)1.0 分 A、强关系 B、弱关系 C、正式关系 D、非正式关系 我的答案:C 8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认为六个特定条件在特定情况下结合起来或相互作用时才能导致集体行为的产生,这六个特定条件不包括()。(1.0分)1.0 分

专题九 近代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生活得变迁—高考题集锦

专题九近代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生活变迁(近10年高考题)1.(2011·海南单科·16)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2.(2019·海南高考·8)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 A.降低生产成本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 C.加强国防安全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3.(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4.(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 表)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5.(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6.(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7.(2016·海南·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8.(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9.(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10.(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

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各国相继建成了以高福利、高税收为主要特征的福利国家制度。这套福利制度秉承为民众构建物质生活“安全”和“无风险社会”的理念,为全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各国相继出台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政府提供社会福利的法律责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多子女津贴、孕妇津贴、母亲津贴等是普遍存在的制度安排。林林总总的各种福利,使民众不必为衣食住行分忧,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得到体面生活的物质保证。福利国家的建立,对于促进西欧各国社会平稳发展、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连续几十年的高福利也累积了诸多社会问题: 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经济增长乏力,高福利制度似乎已难以为继。西欧为何会出现福利国家的危机? 福利国家未来走向如何? 对这些问题有必要予以关注和探讨。 一、西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福利国家于二战后在西欧各国兴起,有着特殊的社会条件和深刻的历史背景。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要求构建社会福利制度以缓解社会矛盾。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资本家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积累的两级分化,也必然导致生产规模急剧扩张与社会购买力持续降低的尖锐矛盾。于是,以生产相对过剩为标志的经济危机便周期性爆发,严重威胁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特别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财富迅速向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集中,普通劳动者的贫困程度进一步加深,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加快、危害增大。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为避免崩溃的命运,资本主义世界选择了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其主要的“救世”方案就是实施国家对经济的积极干预,通过国家投资推行“反危机”措施。加大收入再分配力度,推行社会福利制度,以此改善劳动群众的贫困状况,增加有效需求。 其次,工人运动的发展迫使西欧各国构建社会福利制度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是把工人当成雇佣奴隶的野蛮剥削制度,因而必然遭到工人阶级的激烈反抗。为谋求解放,各国工人阶级进行了顽强不屈、持续不懈的斗争,罢工和革命的浪潮日益高涨。进入 20 世纪,西欧工人阶级的力量已十分强大。工会成为抗衡资本家的重要力量,左翼政党迅猛发展,共产党、社会民主党于二战后相继参政或执政,对资本主义统治构成极大的现实威胁。在此

关于积极探索社会福利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机制

关于积极探索社会福利服务供给的市场化机制 在我国,社会福利务的供给、管理与促机制也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会的变迁而发生着刻的变革,其基本趋势是由原的政府包办+不干预模式逐步新的社会福利服务式转换。在迈向市经济的过程中,政府面临着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能,建立健全社会福利障体系,以有效克服市场失灵的课,又面临着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中,探索和建构新型的会福利服务供给模式的挑。 一、培育多元化的会福利服务供给主体 般说来,政府部门、公立社会服务构、民间社会服务组织社会福利服务的主要力量。性质上,他们三者有着明确界定,政府部门侧于根据社会福利的需求确定福利投入,分配福利资源制定相关的福利政策;而社福利组织,无论是公的,还是志愿的,更多的是直接向公众的服务。在承的社会福利服务的职责,前者的相当一部分职不断向后者转化,这不仅是更面满足社会福利需求的一种客观要,也是福利服务社会化发的进步趋势。社会福利社会化虽然意味着政可以在服务具体递送方面发挥间组织的积极作用,但这做并不是没有条件的,一是会上已经有相应的组织或构可以承接政府退后的社会功能,不至于政府退出了却没有相应的组织或机构可以承起政府原有的职责与功,导致社会不必要混乱与无序;二是政府对这些接政府功能的组织与机能够进行有效地监管和评估。 根据美著名社会学家詹姆斯·米基利对社会福主要制度安排的描述,民间组织与社会福利服务提供的路径选主要有:

第一,非正式的社福利服务提供。非正式的社福利制度,包括个人、庭、邻里和社区为增进社会福,履行文化和道德责任所担的各种活动,例如个帮助和照料家庭成员的活动,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的活动,社区这个方面的集体努力等等。它是一由家人、亲戚、朋友邻居、社区内志愿者社区领袖、社区积极分子等组成的正式网络提供。非正式的或者非专业的、民间的自我服务,旨在社区内有需要的人供福利服务的非正式制度,也称为“由社区照顾”的社区福利服务度。在非正式的社福利制度中,民间组织主要是起辅助和补充作用,如向社区参与自我服务的人员提供专业服务指导和培训,为非正社会福利服务提供部分资金物质帮助,鼓励生活在社区内本机构成员业余参与非正式社会利服务等。 第二,式的社会福利服务提供。在界各国,各种社会福利服务通常以社区为单元来组织,并最终落到生活在社区中有需要的人。因此,正式的社会利服务也就是正式的区福利服务。具体地,间组织介入正式的社福利服务提供的方式通过“区内照顾”来进行的。所谓“社区内照”,就是指为了避免去大型照顾机构那种冷漠、没有人味和与世隔绝的、程式化的机构化的专业照顾带来的负面应,由政府及非政府的服务机构在区里建立小型的、业的服务机构,发展以社区基础的治疗与服务设施、技术和计,使所提供的福利务更贴近人们的正生活和真实需求,如建立社区活动心、老人之家、青少年之家、日照顾中心等,为老、残疾人、不需住院治的精神病、慢性病患者、越轨行为的青少年及父母无照顾的儿童提供照顾、治疗和教等方面的服务。这是民间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民政福利事业的改革 (1)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①社会福利改革的指导思想 我国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指导思想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供养方式上坚持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发展方向,探索出一条国家倡导资助、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新路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②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目标 a.投资主体多元化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等多渠道投资方式,形成社会福利机构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 b.服务对象公众化 社会福利机构除确保国家供养的特困群体的需求外,还要面向全社会老年人、残疾人,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和覆盖面,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实行有偿、减免或无偿等多种服务。 c.服务方式多样化 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除集中养老、助残外,应发挥多种服务功能,为家庭和个人提供支持。 d.服务队伍专业化。 (2)社会福利机构改革 ①社会福利机构改革的要求 a.国家将社会福利机构及床位数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基本建设计划中统筹安排社会福利设施建; b.各地在制定城市居住区规划时,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改造,都应按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将社会福利设施特别是老年人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进行统一规划; c.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处理好社会福利工作中政府职能和社会化的关系,抓紧制定社会福利事业的有关法规,研究制定社会福利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措施,使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与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d.要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 ②国家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a.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用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要划拨供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有偿方式供地的,在地价上要适当给予优惠;属出让土地的,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应适当降低。 b.对社会福利机构及其提供的福利性服务和兴办的第三产业,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以及单位和个人捐赠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按照现行国家税法规定

社会福利服务政策概述 xiaowugui

第一节社会福利服务政策概述 一、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基本概念 1、社会福利 广义的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为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提供的福利设施及相关服务。(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全民福利三个领域的政策、制度和各种社会服务的措施与项目) 狭义的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针对少数的穷人和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人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社会救助) 2、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定义(课本P324) 所谓社会福利服务,是指直接面向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中的具有特殊需求的个人、家庭或群体而提供的福利性服务。 社会福利服务的内容? 3、社会福利服务的重要性 A、当代各国的福利性服务政策行动主要是基于商业化服务的不足而设立的,而商业化服务可能会使一些困难家庭难以获得最基本的服务。 B、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为人们共同需要的服务项目也不宜通过使用者个人付费的商业化方式来提供。 C、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服务活动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整合,这些服务不宜采用商业化服务。 综上所述: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维持社会生活的有序和促进社会整合、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尤其是低收入者)满足最基本的服务需求,就需要政府和其他

公共组织来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福利性服务。 二、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特征 1、社会福利服务的首要特征是其福利性 所谓“福利性”,是指按照非商业性的原则和方式来提供的服务,与“商业化”相对。 2、社会福利服务一般是指针对个人的社会服务 3、社会服务与社会救济是既相关又不同的服务 针对以上各点应作解释 三、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的基本内容 1、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系 在当代各国,政府、企业和各类民间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为居民或员工提供一些日常生活方面的服务,以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这方面的服务主要包括衣食住行方面的便民利民服务。 2、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体系 在人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的服务需求,这些共同的服务需求可以以“公共产品”的方式来满足。 3、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在各个社会中政府或其他组织都有一些针对特殊困难者(主要包括贫困者、老年人、残疾人、残疾儿童以及其他一些在生活中具有特殊困难和特殊需求的个人和家庭)的福利性服务。 四、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异同(应该分析社会福利服务与社会救济的异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一样,是一个国家、地区最重要最基本的结构,也是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课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动。第一,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3亿人口,30年来最重要的变化是,从一个“三高”——高生育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三低”——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国家。不仅于此,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90年人口普查的时候,全国总人口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4%,2007年这个指标已经达到6.2%。在北京城市中,100人里就有30多人是大专以上学历的。所以说,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1978年,我国二三产业的GDP超过70%,但在总就业劳动力中,二三产业的就业还没有30%,农村劳动力占70.5%。2007年,我国就业的劳动力总数是76990万,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下降到40.8%,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上升到26.8%,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上升到32.4%。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到59.2%,超过了50%的水平。我们原来是个主要生产农产品的农业国家,现在,我们的多数劳力已经从经济效益比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到经济效益比较高的二三产业。 第三,城乡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我们的城镇化率只17.9%。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世纪之交后,城镇化发展很快,2007年的城镇化率是44.94%,但还没有达到现代化社会应该有的50%指标。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的城镇1978年是17245万人,2007年为59379万人,29年增加了4213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城市人口1453万,其中大多数是农村转出来的。这是一项大的历史工程,是巨大的社会变迁,也是一项大的成就。第四,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年以前,我们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也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结构。改革开放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显然不能再用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来概括了,更不能据此来制定政策。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社会结构还属于社会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适应、不协调,滞后了,这是产生诸多经济社会矛盾的结构性原因。如“三农”问题,本质是结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讲了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产生一些问题的原因,要推进城乡一体化,用改革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讲到点子上了。

英国的社会福利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社区照顾服务对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启示 班级: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姓名:卫欣然学号:0907111070 一、英国的社区照顾服务模式 英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发达的福利国家,同时也是人口高度老龄化的国家。而英国家庭的养老功能已明显衰退,法律不再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而老年人也普遍认为子女有自己的生活,在英国将近80%的老年人没有与子女同住。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解决老年人问题只能走社会养老的道路。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政府就推行“住院式照顾”模式,即政府兴办大型福利院舍,同时花钱雇用大批工作人员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实施住院式集中照顾。这种照顾方式虽然较好地解决了被照顾者的日常生活需要,但由于使他们脱离了长期生活的社区,精神生活难以得到满足,引起了某些人权主义者的批评。同时,政府的财政负担也越来越重。因此英国政府从5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改变这种住院式照顾的方式,推行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 所谓社区照顾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社区内照顾,也就是不让被照顾者离开他(她)所熟悉的社区,而是在本社区内对其提供生活服务。二是由社区来照顾,也就是动员本社区的人力资源,运用社区支持体系开展对老年人的照顾服务。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在他们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受到帮助。 社区照顾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生活照料(饮食起居的照顾,打扫卫生,代为购物等)。生活照料又分为:居家服务、家庭照顾、老年人公寓、托老所4种形式。 居家服务,是对居住在自己家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种服务。具体包括上门送饭、做饭、打扫居室衣物、洗澡、理发、购物、陪同上医院等项目。从事居家服务的工作人员有志愿服务者,也有政府雇员,这些服务或免费,或收费低廉,一般收费由地方政府决定,在老年人能够承担的范围之内,不足部分由政府开支。 家庭照顾,是对生活不能自理、卧病在床的老年人,在家接受亲属全方位照顾的形式。政府发给老年人与住院同样的津贴,这样使家庭在照顾老年人时有了一定的经济保证。 老年人公寓,是对社区内有生活自理能力但身边无人照顾的老年夫妇或单身老年人提供的一种照顾方式。老年人公寓由二居室组成,生活设施齐全。公寓内还设有“生命线”,一旦老年人感到不适,只要拉动生命线就可获得救助。老年人公寓收费低廉,但数量有限。 托老所,包括暂托所和老年人院。因家人临时外出或度假,无人照料的老年人便可送到暂托所,由工作人员代为照顾,时间可以是几小时或几天,最长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而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又无人照顾的老年人则送入老年人院,即分散在各个社区中的小型院舍。 第二,物质支援(提供食物、安装设施、减免税收等)。如,地方政府或志愿者组织用专车供应热饭。为帮助老年人能在家独立生活,地方政府负责为他们安装楼梯、浴室、厕所等处的扶手,设置无台阶通道和电器、暖气设备等设施,改建厨房和房门等。政府对超过65岁以上的纳税人给予适当的纳税补贴,住房税也相应减少。 第三,心理支持(治病、护理、传授养生之道等)。如,保健医生上门为老年人看病,免处方费;保健访问者上门为老年人传授养生之道,如保暖、防止瘫痪、营养及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等。还有家庭护士上门为老年人护理、换药、洗澡等。另外政府还规定了为老年人提供视力、听力、牙齿、精神等方面的特殊服务。 第四,整体关怀(改善生活环境、发动周围资源予以支持等)。如,由英国政府出资兴办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社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娱乐、社交的场所。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学的理论回应

2010年第3期 (总第120期)黑龙江社会科学H e il o ng ji a ng Soc i a l Sciences N o 3,2010G enera.l N o .120 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学的理论回应 刘仲翔 (人民出版社,北京100706)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单位制的社会 化改革以及国家、市场和社会合理化格局的形成。社会学对这种巨变作出了及时的理论回应,对于人们理解 和掌握这种社会结构变迁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社会结构;社会转型;身份制;单位制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10)03-0137-05 收稿日期:2010-03-17 作者简介:刘仲翔(1973-),男,湖南怀化人,编辑,社会学博士,从事社会学理论和医学社会学研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各项体制改革进入了加速时期,尤其是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社会转型进入了加速期,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单位制的社会化改革以及国家 市场 社会合理化格局的形成。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对这种社会结构的变迁表现出足够的理论自觉,对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作出了独特的理论回应。 一、身份制的合理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的社会转型明显加快。社会转型对身份制造成了很大冲击,身份制得到了合理化的改革。 由于经济建设成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社会生活中的政治色彩开始淡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地主、富农分子摘帽,为错划的右派平反以及为!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受害者落实政策、平反昭雪无疑纠正了经济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倾向。与此相连,政审制度虽然还存在,但范围缩小了,且更加注重人们的现实表现,而不是其阶级身份和家庭出生。这意味着阶级身份系列已丧失了它赖以维系的条件。社会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评价一个人不再将其家庭出生放在首要位置,而是着眼于他的能力和成就。因此,原有的阶级身份系列在城乡社会日益弱化,并趋于消灭。 以!大包干?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有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导致了国家对生活资源的松动。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又相继出现了可以自由流动的资源。这又导致了与生活资源的分配密切相连的户籍制度与票证制度的日益松动。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市中计划外经济的发展,则使大批农民有了进城改变自己身份的机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和乡镇,出现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维系城乡居民身份的前提条件日益减弱,导致城乡居民身份界限逐渐模糊和松动。 城市中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与发展,创造了大量体制外的新的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也意味着多种新的职业身份,而这些身份是原有的干部与工人两大身份系列都无法涵盖的。体制内的干部与工人在利益驱使下流向体制外这些新的就业岗位,模糊了原有的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并发展出一种用 体制外的职业身份系列来包容体制内的干部与工人身份系列的趋势[1]。随着体制外力量的增强,所有 制身份也日益弱化,社会上逐渐出现了新的社会群体,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群体,被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