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甲状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_李晓曦

讲座 文章编号:1005-2208(2010)10-0886-03 甲状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 李晓曦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计算机体层扫描成像;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thyroid nodule;ultrasound;CT;MRI 在选择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案前,如何获得与甲状腺结节诊断有关的信息,一向是对临床医生的严峻挑战。其重要性在于,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证据,才有可能在数量相当巨大的甲状腺结节中,发现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 本文讨论与甲状腺结节有关的常用影像学检查在临床的应用。 1影像学检查与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有结节的个体人数众多,这是全球性的处境,即使是在碘供给丰富的地区生活,在进行常规体检时,触诊可以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在女性人群中高达5%,而男性为1%。若是在普通人群中,以高分辨率的超声波检查而检出甲状腺结节,发现率更是可以高达19%~67%[1]。欲对如此大量的甲状腺结节进行手术治疗显然是不可能的,另外,尽管甲状腺手术已经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和“安全”的治疗手段,但甲状腺手术仍然存在着并发症,有时并发症相当严重,而且即使遵循了严格的适应证,手术经过顺利,康复也理想,甲状腺手术本身带给病人在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而实施甲状腺手术治疗必须慎重。 强调甲状腺结节术前的影像学检查,还在于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对甲状腺结节病人随访和长期治疗的意义,对甲状腺癌的病人尤为重要。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对一个具体病人而言,治疗周期可能相当漫长,参与治疗的医生也往往不止数人。近年来对甲状腺结节的重视,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不无关系,Davies报道美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在1973年为3.6/10万,而2002年上升至8.7/10万,增长了2.4倍[2]。第一届中意甲状腺肿瘤外科论坛(2007年10月)的资料显示,1996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治疗各类甲状腺肿瘤病人671例,其中甲状腺癌为206例,占30%,而2006年手术治疗1642例甲状腺肿瘤中甲状腺癌为730例,占45%。然而,对于甲状腺癌大可不必谈虎色变,作为佐证的是并未导致临床症状的所谓潜在性甲状腺癌(latent thyroid carcinoma,or occult thyroid carcinoma,or incidentally detected thyroid carcinoma)不是少数,在尸检的甲状腺标本中甲状腺癌的发现率为0.01%~35.6%[3],甲状腺癌对病人预后的价值仍然需要继续探讨。 2甲状腺结节与外科手术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出现的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4]。导致甲状腺结节的病理改变相当多,例如增生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性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未分化癌、甲状腺淋巴瘤、甲状腺囊肿、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等。通常可以将甲状腺结节的病理大致分为五类,即增生性甲状腺肿、胶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炎症、以及最令人忧虑的甲状腺肿瘤[5]。在一组355例单发性甲状腺结节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中,最多的是结节性甲状腺肿,为220例(62%),其次为甲状腺乳头状癌83例(23.9%),还有甲状腺腺瘤32例(9%)、桥本甲状腺炎3例、甲状腺滤泡状癌8例和髓样癌2例[6]。 正是因为导致甲状腺结节的病理改变繁多,不同病理性质的甲状腺结节对病人的影响有着天壤之别,合理的掌握甲状腺结节的手术适应证显得相当重要。但长期以来,不同的手术医生、或者是不同的医疗单位对甲状腺结节手术指征的选择并不相同,甚至较为混乱。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国内外学界的不懈努力,有关甲状腺结节的手术适应证已逐渐形成共识。需要手术治疗是甲状腺结节包括:压迫食管、气管、喉返神经或颈部血管导致的局部临床症状,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怀疑或者经细针穿刺活检(FNAB)证实的恶性肿瘤,体积增大较快的结节,解除气道梗阻,以及美容的考虑[7-8]。 3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检查 在评估甲状腺结节的辅助检查中,首先要测定TSH了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第一医院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广东广州510080 E-mail:lix2@https://www.360docs.net/doc/bd5491980.html,

胸骨后甲状腺肿切除术护理体会

胸骨后甲状腺肿切除术护理体会【关键词】胸骨甲状腺肿切除术护理 胸骨后甲状腺肿是指肿大的甲状腺部分或全部位于胸骨入口水平以下的情况[1]。胸骨后甲状腺肿较少见,且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全身脏器功能减退,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尤其术中大量出血,输液补充的能量与机体消耗的能量失调等原因,易引起伤口愈合困难、继发感染等[2-3]。术后细心观察、精心护理、早期发现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我院为17例患者经颈部行较大的低领式切口切除甲状腺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05年月1月至2009年8月,共为17例患者经颈部行较大的低领式切口切除甲状腺肿,男13例,女4例;年龄4l~72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癌14例、甲状腺腺瘤2例、甲状腺腺瘤癌变1例。13例行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术+对侧部分切除术,4例行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术,1例术后13 h出现颈部压迫感,敷料渗血,及时通知医生,重返手术室止血,二次术后恢复顺利。经治疗及护理,1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详细了解病人病情协助医生做好心电图、胸部X片及检查气管位置、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出凝血时间、基础代谢测定,喉镜检查声带功能,血钙、磷测定等各项检查,以便充分了解病人各脏器的功能。 2.1.2 术前准备做好碘过敏试验,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做好床上大、小便训练,以防术后床上排便困难;常规备皮,备皮部位颈部,术前禁食水12 h;晚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可应用镇静剂。 2.1.3 心理护理因大部分患者有气管压迫症状,担心颈部留有切口瘢痕、影响美容而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尤其担心开胸,比普通甲状腺患者病情复杂,且多为年老患者,顾虑较多。在与病人交谈时,要热情主动,广泛与病人交谈,让病人了解有关手术过程、注意事项,向病人提供从手术前的准备、术中的配合及术后康复的信息。如向病人示范特殊体位、床上排便、正确的咳嗽方法。及向病人介绍同样成功的病例,让已治愈病人现身说教。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减轻焦虑、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消除恐惧心理,树立信心,以便能够取得很好的配合。

2018年外科学考题(甲状腺、乳腺疾病)

外科学考题(甲状腺、乳腺疾病) 一、选择题 A型题 1.甲状腺癌中,预后最好的是下列哪一型 A.未分化癌 B.滤泡状腺癌 C.乳头状腺癌 D.髓样癌 E.鳞癌 2.下列除哪一条外,都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具有的特点 A.基础代谢率略增高 B.甲状腺疼痛,并可波及耳、顳部 C.先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D.腺体坚硬如石 E.甲状腺增大,并有压痛 3.甲状腺癌根治术不会产生: A.手足抽搐 B.血钙过多 C.磷的排泄减少 D.血钙过少 E.任何这些症状 4.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伴有: A.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B.血钙、血磷都升高 C.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D.血钙、血磷都升高 E.血钙、血磷均无异常 5.功能性甲状旁腺腺瘤通常是: A.良性和单发的 B.恶性和单发的 C.良性和多发的 D.恶性和多发的 E.混合的 6.乳腺癌最常见的部位是: A.内上象限 B.外上象限 C.内下象限 D.外下象限 E.乳晕区 7.年轻女性病人有分界不清的乳房肿块,月经来潮时有明显疼痛,提示:A.乳腺癌 B.乳腺炎 C.乳腺病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乳腺纤维腺瘤 8.关于乳房检查,除了哪条外,下列各条都是正确的A.触痛提示炎症或囊性乳腺病 B.一个硬的无痛性不规则结节时癌症的特征 C.检查时以手指掌面而不是指尖作扪诊 D.乳头内陷表示有病变 E.多发性结节提示囊性乳腺病 9.关于乳腺癌,除了哪条外,下列各条都是正确的 A.乳腺癌多无疼痛 B.单发的乳房包块为其主要症状 C.累及Cooper韧带,使乳头回缩、凹陷 D.皮下淋巴管堵塞,皮肤呈“桔皮样”改变 E.乳腺癌淋巴转移多见于腋窝 10.乳腺病的突出表现是: A.乳房胀痛和乳头溢液 B.乳房胀痛和肿块 C.乳房胀痛 D.乳房肿块 E.乳头溢液 11.除哪条外,下列都是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 A.出现寒战、发热 B.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 C.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D.乳房皮肤红肿、增厚、粗糙 E.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 12.乳腺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 A.经血运转移至肺 B.经内侧淋巴管达锁骨上淋巴结 C.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D.经皮下淋巴管转移至对侧乳房 E.经血运转移至骨 13.下列除哪个外,都属于乳房肉瘤: A.乳房间质肉瘤 B.乳房淋巴肉瘤 C.乳房纤维肉瘤 D.乳房分叶状纤维腺瘤 E.乳房纤维腺瘤 14.关于乳管内乳头状瘤,下列哪一条不正确: A.肿瘤小,常不能触及 B.多见于经产妇 C.可从乳头溢出血性液 D.除乳头溢液外,一般无自觉症状 E.属于良性病变,不会恶变 15.关于乳腺癌病因,下列不正确的是:

甲状腺结节诊断与治疗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 一、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结节的概念 1、甲状腺肿:凡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或二条均可诊断甲状腺肿:①扪及肿大的甲状腺。②扪及甲状腺结节。 2、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内孤立性病变,在未明确其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局部组织结构异常所致。有些结节既可触及,又有影像学异常;有些结节仅可触及,却无影像学异常;有些结节仅有影像学异常,却不能触及。不可触及的结节与相同大小的可触及结节的恶性概率相同。 3、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与恶性率 (1)据流行病学调查:女性6.4%,男性1.6%,平均4.2%有甲状腺结节。 (2)据尸体解剖学报告:25%~50%的健康人有甲状腺结节。 (3)据超声波检查:30%的健康人有甲状腺结节,其中仅有5%临床上可触及。 (4)据手术切除后病理报告:在甲状腺结节中5%-10%是恶性的,甲状腺单发结节较多发结节具有更高的恶变率。 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方法 1、B超检查 B超检查是甲状腺结节首选的诊断方法。B超检查可判断甲状腺结节是单发还是多发;是囊性、实性还是混合性;有无包膜及包膜是否完整;有无血流及血流状况。根据超声表现可把甲状腺结节恶性危险分

为五级。I级:形状规整的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结节,内部无血流信号。多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囊内出血。II级:形状规整的囊实混合性回声结节,实性部分有血流信号。多见于滤泡型腺瘤、腺瘤性结节。III级:形状规整的均匀实性回声结节,有时在被膜或结节内可见到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多见于滤泡型腺瘤、腺瘤性结节、分化型癌。IV级:形状不规整的实性回声结节,有时在被膜或结节内可见到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多见于分化型癌。V级:形状不规整并有腺外浸润的实性回声结节,有时在被膜或结节内可见到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多见于分化型癌。超声下甲状腺结节的癌变征象包括:缺乏晕环征;实性低回声;回声异质性;边缘不规整;发现微钙化;腺体外浸润;内部高血流。 2、CT检查 CT检查可判断结节是单发还是多发;是高密度、低密度还是混合密度;结节是否被强化。CT的诊断价值不如超声检查,因此不是常规检查项目。 3、核素检查 核素检查可判断结节是热结节、温结节、凉结节还是冷结节。但核素检查不易发现小于10mm的结节。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性是较高,但特异性较差。主要用于高功能腺瘤和转移癌的诊断。 4、实验室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查:检测T3、T4 、FT3、FT4、TSH(超敏方法),可了解有无甲状腺功能改变。

胸骨后甲状腺肿外科策略

胸骨后甲状腺肿外科策略 发表时间:2009-07-20T16:03:51.8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5期供稿作者:张红玉(吉林省松原市中医院吉林松原138001) [导读]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入路选择。 【摘要】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1996年初至2007年底期间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55岁。甲状腺良性肿物34例,恶性肿瘤2例。结果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X线、同位素扫描、CT、MRI等检查确立诊断。手术入路一般分3种:①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坠入胸腔内的甲状腺多可经此切口完成手术(本组24例) 此切口便于处理甲状腺上、下血管及中静脉,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机率。②低位领形切口加纵劈开胸骨:适于较大的甲状腺不能自胸廓入口取出、疑有恶性变、 粘连严重或低位领形切口操作困难者 (本组11例)。③开胸手术:适用于迷走性甲状腺肿或坠人深度在1 2cm以上或从颈部取出困难及术前诊断不明者(本组1例)。术后并发症1例,为损伤喉返神经。结论 X线胸片、CT、MRI检查、同位素扫描是主要诊断手段。手术切除是胸内甲状腺肿首选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物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出血和喉返神经损害是术后主要并发症,可通过术中防范措施来预防。 【关键词】手术治疗胸内甲状腺胸骨后甲状腺肿是头颈外科经常遇到的甲状腺病变,手术是治疗该病唯一有效的手段。然而对于不同状况下的胸骨后甲状腺肿采取其相应的外科策略,能使患者得到恰当合理的治疗。现回顾我院1996~2007年手术治疗36例经病理证实的胸内甲状腺肿,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12例,女24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55岁。甲状腺良性肿物34例,恶性肿瘤2例。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喘鸣30例,胸痛2例,声音嘶哑1例,吞咽困难1例。无自觉症状5例。全部病例均行胸部X线和CT检查,肿物平均大小为8cm×6cm×8cm。30例行同位素核扫描,提示胸骨后吸碘26例,颈胸部冷结节2例,温结节6例,未见异常6例。 1.2 手术治疗 36例均手术治疗,手术径路分别为颈部领式切口24例,低位领形切口加纵劈开胸骨11例,开胸手术1例。 1.3 结果及随访本组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本组术前明确诊断34例(96%),余误诊为纵隔肿瘤。喉返神经损害1例,本组无近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0例,随访率84%,随访时间1~12年,除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术后4年复发外,余无复发病例。 2 讨论 2.1 胸骨后甲状腺肿临床症状主要由于肿物压迫气管、食管,牵扯刺激神经造成,肿物大小及位置不同,可引起不同症状,也可能无明显不适。和颈部甲状腺疾病类似,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好发年龄40岁以上,本组平均年龄达55岁,因而伴有多种合并症,增加治疗的难度,影响疗效。病理类型主要是结节性甲状腺肿。 2.2 胸内甲状腺肿绝大部分来源于正常甲状腺颈部两侧有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的限制,而胸廓人口组织薄弱,胸膜腔存在负压,肿大的甲状腺容易进入胸部,而且多在前上纵隔。血供来源于甲状腺下动脉及其分支。本组大多数属于一类型。极少部分胸内甲状腺来自异位甲状腺,是胚胎发育期甲状腺胚基随心包和大血管进入纵隔并发育形成。血供来自胸内纵隔。 2.3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特点有:咳嗽、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胸部隐痛、颈部肿物等症状,部分病人有曾经出现颈部肿物,一段时间后消失或缩小,其原因是肿物进入胸腔。体检可触及颈部肿物,较硬,随吞咽上下移动,并向胸内延伸,不能触及下极。辅助检查意义更大。甲状腺功能检查在伴甲亢的患者可有异常。胸部X光片提示纵隔影增宽,前上纵隔圆型或椭圆阴影,有时可见阴影和颈部相联,可伴钙化点及气管移位狭窄,部分病例食道吞钡点片有外压造成狭窄,B超见肿物与甲状腺相连并进入胸腔,CT示与甲状腺相连的前上纵隔肿物,常见征象包括:纵隔肿物与颈部甲状腺连接,边界清晰,可有点状、环状钙化灶,可见肿物内低密度区,CT值高于周围肌肉组织,可见气管受压变型。CT不能鉴别胸内甲状腺肿的良恶性,除非有明显外侵及转移。CT对胸内迷走甲状腺肿和其他纵隔肿瘤的鉴别意义不大。131扫描在部分有功能的胸内甲状腺肿可呈阳性。MRI检查可了解胸内甲状腺肿和大血管的关系,及部分血供情况,利于手术前对术中危险的评价。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特殊检查,诊断多不困难。 2.4 胸内甲状腺肿的治疗一旦诊断成立,无手术禁忌症,无论有无压迫症状都应该手术治疗,但伴甲亢者必须先控制甲亢,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如果气管严重受压变窄,应该先行气管支架,然后行手术治疗,防止窒息死亡。 2.5 手术治疗的要点 2.5.1 麻醉选择常规选择全麻。 2.5.2 手术切口选择 (1)绝大多数位于前纵隔的坠入胸内的甲状腺肿可采用颈部低位领式切口。此切口可以暴露颈部甲状腺组织并能辨认甲状旁腺,解剖喉返神经,减少损伤的机会,同时容易切除颈部甲状腺病变。术中首先探查并处理甲状腺的血管,然后逐步将肿物牵出,完整切出。注意保护胸膜等纵隔组织,减少损伤及出血。 (2)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加胸骨纵形劈开。除如上述的颈部切口外,沿正中线纵切,纵劈开胸骨,撑开,暴露纵隔组织,处理血管,切出肿物。主要应用在下列情况:①有颈部手术史,估计组织粘连,分离困难。②坠入胸内的甲状腺位置深,估计不能从颈部切口牵出。③诊断为甲状腺癌。④伴严重气管、上腔静脉、食管压迫症状 (3)后外侧切口。经胸内甲状腺偏向的一侧胸腔,必要时切除1根肋骨,经肋床进胸。该切口手术野广,暴露良好,便于结扎血管,容易切除胸内甲状腺肿。适用于巨大胸内甲状腺,迷走胸内甲状腺及有探查性质的手术。 2.6 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手术后出血及喉返神经损伤是最常见并发症。严重出血可造成气管受压,呼吸衰竭而死亡。喉返神经损伤致声音嘶哑,不能恢复。气管塌陷所造成的呼吸衰竭,是危及生命的最严重并发症,因此,预防意义更大。出血的预防:手术所涉及的血管主要有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下动脉及相应的静脉。手术中要清晰地暴露血管,结扎或缝扎止血,电灼止血多不可靠,在术后疼痛造成血压高时,有再出血的可能。经胸骨正中劈开入路时,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有时暴露困难,增加止血的难度。必要时可以扩大切口,甚至横断胸骨,以达到显露良好,止血确切。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位置。因为该神经经过甲状腺包膜外,手术时保证在包膜内分离,可以避免损伤。另外,在手术中意外出血时,不能盲目钳夹和缝扎,以免损伤。切除甲状腺后,缝合剩余甲状腺创面时切勿进针过深,防止触及喉返神经。气管塌陷的预防。多发生在甲状腺肿过大,气管长期受压

关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疾病的知识整理

疾病概述 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是甲状腺结节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由单纯性甲状腺肿发展而来,广泛见于世界各地,常见于离海较远的高原山区。我国古代医学家称其为“瘿瘤”,瘿与“婴”同,是缠绕的意思,即在颈绕喉也。隋朝的《诸病源候论》、明代的《本草纲目》对此病均有提及。结节性甲状腺肿表现为甲状腺腺体内不均质的增生结节,一般是多发,也可以单发。后期可发生囊性变并在局部形成纤维化、钙化等。 发病原因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一种,多由弥漫性甲状腺肿演变而成,属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碘: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的碘含量和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成反比,碘化食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等事实均可证明缺碘是引起甲状腺肿的重要原因。另外,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多可引起相对性碘不足,比如生长发育期、怀孕、哺乳、寒冷、感染、创伤和精神刺激等,可加重或诱发甲状腺肿。 2、致甲状腺肿物质:萝卜族食物含有硫脲类致甲状腺肿物质,黄豆、白菜中也有某些可以阻止甲状腺激素合成的物质,引起甲状腺肿大。土壤、饮水中钙、镁、锌等矿物质含量,对甲状腺肿的发生也有关系,有的流行地区除了碘以外,也缺少上述各种元素,也有些地区甲状腺肿的发生率和饮水的硬度成正比。药物如硫氰化钾、过氯酸钾、对氨基水杨酸、硫脲嘧啶类、磺胺类、保泰松、秋水仙素等,可妨碍甲状腺素合成和释放,从而引起甲状腺肿。 3、激素合成障碍:家族性甲状腺肿的致病原因在于遗传性酶的缺陷,造成激素合成障碍,如缺乏过氧化酶、脱碘酶,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或缺乏水解酶,使甲状腺激素从甲状腺球蛋白分离和释放入血发生困难,均可导致甲状腺肿。这种先天性缺陷属于隐性遗传。 4、高碘:少见,可呈地方性或散发性分布,其发病机制为过量摄入的碘导致TPO的功能基因过多占用,从而影响酪氨酸碘化,碘的有机化过程受阻,甲状腺代偿性肿大。 5、基因突变:此类异常包括甲状腺球蛋白基因外显子10的点突变等。 病理生理 单纯性甲状腺肿在早期,呈弥漫性轻度或中毒的增生肿大,血管增多,腺细胞肥大。当疾病持续或反复恶化及缓解时,甲状腺因不规则增生或再生,逐渐出现结节,形成结节性甲状腺肿。随着病情发展,由于腺泡内积聚大量胶质(胶性甲状腺肿),形成巨大腺泡,滤泡上皮细胞呈扁平,腺泡间结缔组织和血管减少。至后期,部分腺体可发生坏死、出血、囊性变、纤维化或钙化,此时甲状腺不仅体积显著增大,且有大小不等、质地不一的结节。甲状腺结构和功能的异质性,一定程度功能上的自主性是本病后期的特征。 临床表现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女性发病数较男性高。一般都发生在青春期,在流行地区常出现于入学年龄。甲状腺肿大小不等,形态不同。初期弥漫性肿大,两侧常对称;后期形成结节时,双侧常不对称。结节性甲状腺肿可伴发囊性变,若并发囊内出血,结节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而引起疼痛。腺体表面一般较平坦,质软;吞咽时,腺体随着喉和气管上下移动。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处理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处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朱精强 1.甲状腺结节的普遍性(40±%) 影像学技术提高(彩多等)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人们健康意识提高 环境因素的恶化 2.甲状腺结节常见于 增生——甲状腺肿 肿瘤——良、恶性,转移癌等 炎症——亚甲炎、桥甲炎、结核①②③④⑤ 3.诊断甲状腺结节应注意: 1.甲状腺结节的诊断 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较困难,术前更是如此 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主要目的是确定或排除恶性肿瘤,是否有手术指征1.1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检查 1.1.1血清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①TT 3、TT 4 、FT 3 、FT 4 : 主要反应甲状腺的功能,其中FT 3、FT 4 尤其重要 ②TSH:主要反映垂体—甲状腺轴的状况 有甲碱时↑甲亢时↓ ③HTG:存在甲状腺滤泡细胞内,如血清甲HTG↑术前:甲癌,囊性占位,炎症,甲减,甲癌术后:复发转移 ④TGAb、TPOAb(McAb)、TRAb——诊断桥甲炎;甲亢手术甲状腺残留量的估计 反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指标,其中TGAb、TPOAb为抑制性抗体,可见于桥甲炎,甲亢TRAb 为兴奋性抗体,主要见于原发甲亢(Graner病) ⑤CT 是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分泌的与PHT拮抗的激素,通过对CT的检测,在术前可诊断甲状腺髓样癌(MTC)>500Pg/ml,用钙激发试验可发现亚临床的MTC),对家族性MTC的监 甲状腺结节↑

测追踪有效。术后:有利于判断是否彻底切除病灶 1.1.2核素扫描 除了反映甲状腺的形态外,还能反映甲状腺及其结节的功能,应注意: ①单发实性冷/凉结节,应注意有甲癌的可能(20-30%) ②其敏感性较低,一般说,结节>1-2cm才能显示 ③亲肿瘤扫描 ④排除/诊断甲状旁腺肿瘤(99m TC-MIBI) 1.1.3彩多 其检查的目的: ①是否有结节——隐匿癌 ②结节是囊性还是实性(对冷/凉结节重要) ③结节是单发还是多发 ④结节的边界是否清楚,质地是否均匀 ⑤结节的血流情况 ⑥结节有无钙化(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的特异性比X片差) ⑦有无颈淋巴结肿大(其血供,皮髓质分界情况) ⑧结节与颈部大血管关系 1.1.4颈部X片 目的:结节对气管的推压情况;结节内有无钙化灶(细小钙化灶重要) 注意:一定正、侧位片 1.1.5CT及MRI 对于了解甲状腺的结节及颈淋巴情况,彩多基本能满足要求:如了解纵膈、肺、咽喉部、气管内等情,才做CT/MRI检查 具体讲以下情况应做此检查: ①胸骨后甲状腺肿 ②甲癌伴颈部淋巴结广泛转移者,甲状腺滤泡型癌(FTC); ③有呼吸道梗阻,不能用颈部的情况解释者 ④了解鼻咽部,颅底情况者: ●颌下淋巴结肿大,未发现甲状腺结节者; ●颈部病灶多,大者,了解其吡邻关系,尤其是与大血管的关系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手术入路选择

经验体会 Jingyantihui 《中国医学创新》第10卷 第21期(总第267期)2013年7月①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8通讯作者:刘善廷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手术入路选择 刘善廷① 李鹏① 冯露① 杜伟① 赵铭① 【摘要】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方式。方法:总结2000-2008年本院收治的97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时间。结果: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主要表现为颈部肿物、呼吸不畅或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或发音变化。65例肿瘤位于主动脉弓水平以上,32例肿瘤下界低于主动脉弓水平。颈部入路手术81例,胸骨劈开手术16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喉返神经损伤和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包括CT 和MRI 影像学检查是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有效检查手段。颈部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大部分胸骨后甲状腺肿能通过颈部手术完成,胸骨劈开手术视野好,位置低体积大或者恶性肿瘤应该考虑胸骨劈开手术。 【关键词】 胸骨后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瘤; 诊断; 外科手术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herapy of Substernal Goiter /LIU Shan-ting,LI Peng,FENG Lu,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21):092-09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diagnosis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substemal goiter. Method: The clinical data of 97 csese with substernal goiter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2000 to 2008 in our hospital.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examination results, operative method, complications and prognosis were analysised. Resut: The main symptoms of substernal goiter were cervical mass, poor breath or dyspnea, speech change or hoarseness. In 65 cases the tumors were located in the aortic arch level above, and 32 cases the tumor lower below the aortic arch level. The cervical approach was performed in 81 cases, sternum-splitting approach was performed in 16 cases. The maj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was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jury and temporary hypoparathyroidism. Conclusion: Imaging examinations including the CT and MRI is the effective method for substernal goiter. The cervical approach is simple and safety, most substernal goiters can be removed by cervical approach. Sternum-splitting could get enough operation field and be fit for the large and lower tumor or the malignant tumor. 【Key words】 Substernal goiter; Thyroid neoplasms; Diagnosis; Surgery operative First-author ’s address:Henan Zhenzhou Univerity Affiliated Tumor Hospited of Cancer Hospitel ,Zhenzhou 450008,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21.046 胸骨后甲状腺肿是指病变的甲状腺组织大部分或全部位于胸廓入口以下,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发现和诊断均有一定困难。胸骨后甲状腺肿多数体积较大,由于胸骨覆盖,胸廓入口狭窄,纵隔内有大血管和重要神经分布,手术操作有特殊要求。本院2000-2008年共手术治疗97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7例中男28例,女69例,男女比例为1: 2.5;年龄17~74岁,中位年龄43岁,病程3个月~28年。同期行甲状腺疾病手术4609例,胸骨后甲状腺肿占2.1%。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表现为颈部肿物87例,呼吸不畅22例,呼吸困难13例,声音嘶哑或变化12例,8例无任何症状,为常规体检发现。查体91例可触及颈部肿物,肿物直径5~14 cm 不等。 1.3 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例均行颈部彩超检查,观察肿物的回声性质,有无钙化,血供情况,形态及边界。所有病例均行胸部正侧位X-ray 检查,观察气管受压移位情况和纵隔是否增宽。行CT 检查及MRI 检查33例,仅行CT 检查54例,仅行MRI 检查10例,观察肿物的位置、大小、边界及与纵隔血管关系,气管受压情况。行甲状腺核素显影43例,观 察甲状腺肿的位置、功能和结节性质。 1.4 辅助检查 细胞学穿刺31例,肿物活动性差、质地硬及影像学检查有恶性肿瘤表现行时穿刺细胞学检查。1.5 手术治疗 颈部领式切口,分开颈部带状肌充分游离甲状腺外科囊,良好暴露甲状腺组织,此时可探查甲状腺肿物大小及范围,如为双侧发病,一般先做体积较小一侧,游离结扎甲状腺上动脉,保留上甲状旁腺,探查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甲状腺下极暴露良好,可处理下极血管,解剖下甲状旁腺并保护,保留甲状腺后背膜,于气管侧面游离腺体达峡部,切除一侧肿物。如果甲状腺下极不易暴露,可切断甲状腺峡部,提起同侧腺叶,逐步分离,多数胸骨后肿物可以从胸骨后牵拉至胸骨上,仔细游离结扎其血供,切除肿物。需要切除另外一侧肿物者,按上述操作进行。胸骨劈开手术,经上述处理仍不能将胸骨后肿瘤牵拉至颈部,或者肿瘤与周围粘连,可采用胸骨劈开,增加胸部正中皮肤纵切口,直接游离至胸骨,钝性游离胸骨深面组织,“L”型切开胸骨体,显露颈部上纵隔血管及肿瘤,明视下游离肿瘤,完整切除。2 结果 2.1 影像学表现 胸部X-ray 检查可见91例纵隔增宽,气管受压移位(图1),46例气管有受压或者移位。全部病例均行颈部彩超检查,其中36例报告为胸骨后甲状腺肿(术后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灶性癌变);19例报告倾向恶性,

第八章 甲状腺肿

第八章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goiter)是指良性甲状腺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的甲状腺肿大。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也称为非毒性甲状腺肿(norltoxic goiter)是指非炎症和非肿瘤原因,不伴有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约占人群的5%,本病散发,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5倍。如果一个地区儿童中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患病率超过10%,称之为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常见原因是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IDD)。多见于山区和远离海洋的地区。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碘缺乏时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反馈引起垂体分泌过量的TSH,刺激甲状腺增生肥大。甲状腺在长期TSH刺激下出现增生或萎缩的区域、出血、纤维化和钙化,也可出现自主性功能增高和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WH0推荐的成年人每日碘摄入量为150μg。尿碘是监测碘营养水平的公认指标,尿碘中位数(MUI)200-200μg/L是最适当的碘营养状态。一般用学龄儿童的尿碘值反映地级的碘营养状态:MUI<1100~80μ g/L为轻度碘缺乏,MUI<80~50μg/L为中度碘缺乏,MUI<50μg/L 为重度碘缺乏。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和甲状腺体积随着碘缺乏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补充碘剂后,甲状腺肿的患病率显著下降。部分轻度碘缺乏地区的人群在机体碘需要增加的情况一下可出现甲状腺肿,如妊娠

期、哺乳期、青春期等。碘与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呈现一条U字形曲线。即碘缺乏时,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增加,称之为“低碘性甲状腺肿”。随着摄碘量的增加,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逐渐下降,达到5%以下(即U 的底端)。如果碘摄入量再继续增加,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则回升,部分学者称这类甲状腺肿为“高碘性甲状腺肿”。 (二)散发性甲状腺肿 散发性甲状腺肿原因复杂。外源性因素包括食物中的碘化物、致甲状腺肿物质和药物等。内源性因素包括儿童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如甲状腺内的碘转运障碍、过氧化物酶活性缺乏、碘化酪氨酸偶联障碍、异常甲状腺球蛋白形成、甲状腺球蛋白水解障碍、脱碘酶缺乏等。上述障碍一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TSH分泌反馈性增加,导致甲状腺肿。严重者可以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病理] 甲状腺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重量60~1000g不等,切面可见结节、纤维化、出血和钙化。病变初期,整个腺体滤泡增生,血管丰富;随着病变进展,滤泡的面积发生变化,一部分滤泡退化,另外一部分滤泡增大并且富含胶质,这些滤泡之间被纤维组织间隔。 [临床表现] 临床上般无明显症状。 甲状腺常键现轻、中度肿大,表面平滑,质地较软。重度肿大的甲状腺可引起压迫症状,出现咳嗽、气促、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等。胸骨后甲状腺肿可使头部、颈部和上肢静脉回流受阻。

(完整word版)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清晰超声诊断技术的普及、应用,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由触诊发现的4%~7%增至19%~69%,而且,在触诊发现的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中,20%~48%经超声检查发现为多个结节,在女性和老年人群更为多见。 一般而言,甲状腺结节有良恶性之分,恶性结节有原发性肿瘤,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屯状腺滤泡细胞癌、Hürthle细胞癌、甲状腺未分化癌、甲状腺髓样癌(MTC)、淋巴瘤以及罕见的继发性转移癌等[1]。临床上,甲状腺恶性肿瘤以前2种多见,分别占70%和15%左右。乳头状癌和滤泡细胞癌也称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低,愈后较好。值得庆幸的是,甲状腺结节大多为良性病变,恶性肿瘤仅占其中的5%~10%。不过,Burgess和Tueker[2]。报道,近10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尤以分化型甲状腺癌更为明显。所以,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非常关键。以下简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要点。 一、病史与体格检查 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发病隐匿,较少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常常是通过体格检查或自身触摸或影像学检查而发现。临床上,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必须对甲状腺及其周围的淋巴结仔细检查和评估,并收集完整的病史资料。提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临床证据包括:(1)颈部接受大剂量放射线辐射或射线治疗史;(2)有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

腺瘤综合征(MEN)或乳头状甲状腺癌家族史;(3)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70岁;(4)男性患者甲状腺结节更可能是恶性病变;(5)结节增长迅速,且直径超过2cm;(6)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7)结节质地硬、形状不规则、固定;(8)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下列4种情况甲状腺结节恶性变的可能性相同:孤立性甲状腺结节、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触及的结节、意外甲状腺结节(即偶然瘤)[3]。另外,现有资料提示,甲状腺小结节和甲状腺大结节具有一样的侵犯性,能侵犯甲状腺包膜、周围淋巴结,故认为结节大小不是判断其是否有侵犯性的指标[4]。 总体而言,病史和临床表现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仅仅起到参考作用,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确诊需要参考其他辅助检查指标。 二、实验室检查 虽然绝大部分甲状腺结节功能都正常,但促甲状腺素(TSH)仍被推荐为必测项目[5]。检测方法应具有足够的灵敏性,以区分甲状腺功能正常、减退(甲减,TSH升高)和亢进(甲亢,TSH降低)。大多数权威指南提出,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应首先行TSH测定,如果TSH低于正常,下一步行甲状腺核素显像,以判断结节是否为功能性。因为除极少数的甲状腺滤泡性腺癌表现为热结节外,功能性结节绝大多数均为良性病变,因此,显像确定为功能性者一般不需要再行细胞学检查。如果TSH正常或增高,应做甲状腺超声或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题库2-2-10

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题库2-2-10

问题: [单选]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方法为() A.手术 B.131I C.碘剂 D.甲状腺干制剂 E.外放射 甲状腺未分化癌发展快,强行手术切除不但无益,且可加快癌细胞的血行扩散。治疗以外放射治疗为主。未分化癌已失去甲状腺细胞构造和性质,摄取放射碘量极少,疗效不佳。

问题: [单选]下述有关甲状腺结节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发结节多为良性结节 B.甲状腺癌均为冷结节 C.儿童时期出现的甲状腺结节有50%是恶性的 D.所有囊性结节均为良性结节 E.热结节常为高功能腺瘤 临床发现,部分囊性结节可有恶变,而且当恶性结节巨大,血供不良时,中间坏死可引起囊性结节。

问题: [单选]有关甲状腺癌的治疗,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髓样癌应用放射性碘治疗 B.对远处有转移的腺癌,应将患侧腺体全部切除,同侧淋巴结清除,同时应切除健侧的全部腺体,再做放射性碘治疗 C.对放射碘治疗无效的远处转移癌,应用适量的甲状腺制剂可缩小转移灶 D.未分化癌应采用外放射治疗为主 E.对局部不能切除的甲状腺癌,一般不进行颈周淋巴结清除术 (天津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bd5491980.html,)

问题: [单选]有关甲状腺结节的叙述中,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A.单发结节以甲状腺腺瘤多见 B.甲状腺扫描热结节可以除外甲状腺癌 C.甲状腺囊肿可以是冷结节 D.多发结节一定不是甲状腺癌 E.甲状腺瘤可以表现为温结节、冷结节或凉结节

问题: [单选]甲状腺上结节的物理学检查,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随伸舌移动 B.随吞咽移动 C.随呼吸移动 D.不随吞咽移动 E.以上皆不是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方法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方法 甲状腺结节的病因 1、缺碘: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的碘含量和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成反比碘化食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等事实均可证明缺碘是引起甲状腺肿的重要原因。另外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多可引起相对性碘不足比如生长发育期、怀孕、哺乳、寒冷、感染、创伤和精神刺激等可加重或诱发甲状腺肿。 2、致甲状腺肿物质:萝卜族食物含有硫脲类致甲状腺肿物质黄豆、白菜中也有某些可以阻止甲状腺激素合成的物质引起甲状腺肿大。土壤、饮水中钙、镁、锌等矿物质含量对甲状腺肿的发生也有关系有的流行地区除了碘以外也缺少上述各种元素也有些地区甲状腺肿的发生率和饮水的硬度成正比。药物如硫氰化钾、过氯酸钾、对氨基水杨酸、硫脲嘧啶类、磺胺类、保泰松、秋水仙素等可妨碍甲状腺素合成和释放从而引起甲状腺肿。 3、激素合成障碍:家族性甲状腺肿的致病原因在于遗传性酶的缺陷造成激素合成障碍如缺乏过氧化酶、脱碘酶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或缺乏水解酶使甲状腺激素从甲状腺球蛋白分离和释放入血发生困难均可导致甲状腺肿。这种先天性缺陷属于隐性遗传。

4、高碘:少见可呈地方性或散发性分布其发病机制为过量摄入的碘导致TPO的功能基因过多占用从而影响酪氨酸碘化碘的有机化过程受阻甲状腺代偿性肿大。 5、基因突变:此类异常包括甲状腺球蛋白基因外显子10的点突变等。 本病诊断要点主要是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T4正常或者稍低但是T3可以略高以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131I 摄取率常高于正常但是高峰时间很少提前出现T3抑制试验呈可抑制反应。血清高敏感性TSH浓度测定是评价甲状腺功能的最佳指标血清TSH常正常。依据吞咽时随着喉和气管上下移动这个特征不难诊断;但是如果有炎症或恶变存在甲状腺肿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这一特征则不再出现。有结节的患者应与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炎相鉴别;位于甲状腺峡部的结节或囊肿可以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胸骨后或胸内甲状腺肿有时不易与纵膈肿瘤鉴别;与主动脉弓动脉瘤鉴别不难后者多有搏动。 甲状腺结节的预防方法 1、控制情绪 在甲状腺疾病的研究中发现情绪起伏不定会严重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诱发甲亢等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事事保持平和心态以免受到精神刺激而诱发甲亢等病。 2、日常饮食要忌高碘以及摄入碘不足

甲状腺结节报告的解读

如何看甲状腺结节的B超报告 自从甲状腺超声检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开展以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明显增多,很多人闻结节而色变产生严重的思想负担,与此同时,学术界对现阶段甲状腺结节是否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也存在不少争议,这一切都源于对甲状腺结节的了解有限,未能真正识别结节的性质。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根据结节的超声表现特征,将诊断结果由良性到恶性分为1-6级,为解读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提供可靠的依据。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表现可以归为两类,一类属于良性征象,主要包括:结节形态规则,有完整的包膜,结节内部可呈等回声、高回声、混合回声和低回声,结节的纵横径之比小于1,结节周边见完整的声晕,结节周边测及环状的彩色血流信号。另一类属于恶性征象,主要表现为:结节形态不规则,无明显的包膜或包膜不完整,结节内部多呈低回声,甚至有些结节后方回声衰减,结节的纵横径之比大于或等于1,结节内见微小钙化灶,血流信号分布紊乱,多由结节周边向内部穿入。 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1级:甲状腺检查正常,无异常发现。2级:良性发现,包括甲状腺囊性结节,恶性风险为0。3级:可能良性的结节,具有典型的良性超声征象的结节,恶性肿瘤的风险<5%。4级为性质不明的可疑结节,根据恶性超声征象的多少又分为4a级:具备至少一项恶性征象,恶性风险为5-10%,4b级:具备至少两项恶性征象,恶性风险为10-80%,4c级:具备多于两项恶性超声征象,恶性风险>80%。5级:同时伴有甲状腺周围淋巴结转移证据的结节。6级:已经细胞学检查证实的恶性结节。 TI-RADS分类为2级和3级甲状腺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结节,如胶质结节、

甲状腺结节的五个诊断检查方法都是什么

https://www.360docs.net/doc/bd5491980.html,/甲状腺结节的五个诊断检查方法都是什么 甲状腺结节诊断方法是什么呢?近几年来甲状腺结节在我国的发病率正在不断的上升,它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它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还危害到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现在大家对甲状腺结节十分关注。了解甲状腺结节的检查对患者的治疗很有帮助,能让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那么甲状腺结节诊断方法是什么呢? 1、甲状腺B超检查,甲状腺B超检查是甲状腺结节检查内容的一种。这种检查可显示结节为实性、囊性或混合性病变,单个的实性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很高,混合性结节同样也有恶性的可能,而单纯的囊性结节则恶性的机率很小。 2、甲状腺核素扫描,根据结节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能力可以分成热结节和冷结节。热结节是功能自主性的甲状腺结节,绝大多数都是良性。而冷结节就会有癌的可能,但多个冷结节多数也是良性腺瘤或结节,如果结节内有出血或囊性变,就可能会表现为冷结节。这就是检查甲状腺结节中的甲状腺核素扫描项目。 3、颈部X线检查,颈部X线检查也是甲状腺结节患者要检查的一种项目。结节上有细小或砂粒样钙化者,可能为乳头状癌的砂粒体。较大但是不规则的钙化可见于退行性变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如在气管像中见有浸润或变形,就提示有恶性病变。这也是甲状腺结节诊断之一。 4、甲状腺功能测定,另外甲状腺结节的检测项目还包括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功能自主的毒性结节多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早期也可有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功能可以是正常、亢进或减低。其余病变引起的甲状腺结节功能大多正常。 5、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的检查,这种检查操作简单而且安全,对鉴别良恶性结节的帮助非常大。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甲状腺结节诊断应该已经了解。专家提醒大家,甲状腺结节危害较大,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了解此病的检查方法,及时发现病情,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这样就能达到治疗的最好效果,从而彻底治愈疾病。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d5491980.html,/jzxjj/2012/1125/30403.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