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的生平简介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的生平简介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的生平简介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的生平简介

说道谭嗣同,熟悉中国近代史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包括他在内的“戊戌六君子”参加变法失败后被杀。自古以来,想要变法都要付出代价,而谭嗣同也被梁启超成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下面就随一起来了解下谭嗣同的相关资料吧!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他的遗骸运回原籍,葬在湖南浏阳城外石山下。

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早年在湖南举办新政,利用时务学堂培养了大量的维新志士;后来参与领导了发生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期间他力辅光绪皇帝推行变法,整顿官制,革除弊政,最后怀着“愿以颈血刷污政”的决心为变法而牺牲,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

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虽然资产阶级的博爱、平等、自由是虚假的,但是他用博爱、平等、自由来冲决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常,在旧中国那个史况下,在激烈的反封建专制主义这点上,有它突出的进步性。

谭嗣同的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康有为经上海逃往香港,梁启超经天津逃往日本),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诗的前两句,表达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节的杜根那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亡大业。诗的后两句,则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谭嗣同简介_谭嗣同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谭嗣同简介_谭嗣同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篇一:谭嗣同简介 谭嗣同简介 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他是“千古罕见的真贵族”: 再过数百年,人们也很难想象,我中华居然出过这样的人类骄子。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840年、1856年两次鸦片战争完败于洋夷,1894年竟然被小日本打得屁滚尿流,“安知蕞尔微三岛,竟敢横行大九州”!内忧外患,国仇家恨,求变之切为5000年所未有;那拉氏乾纲独断,发动政变,仁人志士亡命天涯或喋血街头;天地同悲,万马齐喑;礼仪之邦,原是人间地狱! 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危难时刻,一大批青年才俊挺身锐出,爱国不必忠君,为国家争国格、为同胞争人格,从三纲五常的古代奋起直追民主共和的现代文明,行开天辟地之壮举。

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他超前的见识羞今人: “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媚大盗。”——也就是说,二千年来,无非上面是强盗,下面是奴才;上面是霸道,下面是苟且;上面是披着儒家外衣的狼,下面是披着儒家外衣的犬;上面指鹿为马,下面难得糊涂;上面黑,下面厚??,主子使唤奴才,奴才献媚主子。“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通义也。”——也就是说,领袖也好、官员也罢,不过都是为民办事的,税收是老百姓雇佣你们为我办事的钱。 “幸而中国之兵不强也,向使海军如英、法,陆军如俄、德,恃以逞其残贼,岂直君主之祸愈不可思议,而彼白人焉,红人焉,黑人焉,棕色人焉,将为准噶尔,欲尚存噍类焉得乎?故东西各国之压制中国,天实使之。”——也就是说,没有文明而只有坚船利炮者,只会是越强越祸害,此番石破天惊的“卖国”言论,不知能否振醒今日一些“愤青”? 他的勇气人格耀中华: 1897年1月,谭嗣同完成了冲决利禄、君主、伦常等一切网罗之学的《仁学》,宣扬自由平等和人格独立:“生民之初,本无所谓

谭嗣同“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

内容摘要: [摘要] 在近代,“华夷之辨”是思想界争论的焦点,而谭嗣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人物,他变法的失败更证实了“华夷之辨”的本质,是要缩小中西文化中思想观念的差距。本文将谭嗣同的思路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他不同时期的论著中所体现的道器观,体用观等等思想的变化,来展现其“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 [摘要] 在近代,“华夷之辨”是思想界争论的焦点,而谭嗣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人物,他变法的失败更证实了“华夷之辨”的本质,是要缩小中西文化中思想观念的差距。本文将谭嗣同的思路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他不同时期的论著中所体现的道器观,体用观等等思想的变化,来展现其“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 [关键词] 华夷之辨道器观体用观 所谓“华夷之辨”其实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因为文化包含甚广,有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思想伦理层面等等。故此惟有将“华夷之辩”认同为文化的比较才显得妥当。“华”者,中华也;“夷”者,西夷也。“华”展示了国人对本土中原文化的认可与坚持。“夷”代表的是国人对非中原文化的否认与轻视。可以说自轴心时代确立了中华文化的主旨之后,“华夷之辨”(或被称为“夷夏之辨”)便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中华文化在近代以前缺乏与其它文化的竞争,造成了停滞与僵化,到了近代与西方文化一旦交上手,才蓦然发现处于了危险的境地。古老的中华文化势必要吸收新的文化元素,以驱动自身的进一步前行,可是这对自身缺陷由认识到克服的历程却是痛苦的。近代以前中华文化的主旨不曾发生大的变迁,但这也就造成中华文化自身过于自大的心理。即所谓有“以夏变夷”,而未闻有“以夷变夏”,进而发展成了“道历千载而不变”的观点,将“中华文化”直接与“道”这个最高的哲学范畴划上了等号。 中国近代的许多启蒙先驱也是随着历史的推移,承受一次次的打击后才得以明白“华夷之辨”所蕴涵的苦涩。他们由器物层面的差距进而认识到制度层面的差距,由制度层面的差距再认识到观念层面的差距。每进一层便在思想界引起轩然大波,而将之落到现实实践层面中的行动,也总是显得阻隔重重。谭嗣同在这些先驱中是一个刚健自强,以铁肩担道义的悲剧英雄。在谭嗣同所倡导的“变法维新”与他自己的生命同于泯灭后,先驱们才由此而理性的深入到“华夷之辨”的核心层面,故谭嗣同实为近代“华夷之辨”的转折人物。他的思路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894年以前可为一期,其著作以《治言》为代表,可谓初期;1895年可为一期,以《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为代表,可谓发展期;1896—1898年可为一期,以《仁学》为代表,可谓成熟期。本文将循先哲论著中道器观,体用观等等思想的变化,来展现其“华夷之辨”的演进。 一 《治言》写于1889年,是谭嗣同25岁时的作品。谭嗣同称“此嗣同最少作,于中外是非得失全未缕悉,妄章胸臆,务为尊己卑人,一切迂孤虚矫之论”(p231)。该文写作时正处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期间,许多有识之士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已再无兴致去空谈性理,“中国往何处去”成了思想界的中心问题。更由于鸦片战争的失利,表面上是军事的失败,故此国人对西方的坚舰巨炮印象深刻,洋务运动便应时而生。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个中翘楚,大

《潼关》谭嗣同习题及答案

《潼关》谭嗣同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 班级:姓名: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河流大野犹嫌 1、对谭嗣同的《潼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 B、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 C、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 D、全诗清新秀丽,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解析】 D全诗豪迈奔放。 2、对谭嗣同的《潼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 B、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给全诗增添了一种静态美。 C、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 D、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

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解析】B 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 三、赏析简答题: 1、第二句诗展现了一个空旷辽远的境界,请你展开想象进行描写。 示例:诗人在潼关道上单骑孤行,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的秋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2、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豪情?请结合谭嗣同的经历简要分析。 答:表现了诗人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近代名人简介

1:梁启超——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公车上书,并参与了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民国后成为著名教授、社会活动家: 2:林则徐——他是封疆大吏,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其亲身参与了虎门销烟,被人们誉为民族英雄 3: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 5: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修建的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 6:洪秀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7:李鸿章——李鸿章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8: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 9:康有为——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同时他也是戊戌变法主要参与者 10:袁世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时期,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11:谭嗣同——清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之一;谭曾著《仁学》一书,维新派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甘愿流血牺牲,英勇就义。 12:孙中山——是医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族主义者、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亦为中华民国国父。 13:蔡元培——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4:陈独秀——思想家、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及首任总书记。 15: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6:蔡锷——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17:汪精卫——早期革命家,青年时代加入孙文的革命组织,成为孙文的得力助手。18:蒋介石——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 19: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20:胡适——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著《天演论》,是早期的共产主义者。 21: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2:朱德——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军委第一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十大元帅第一。 23 :刘少奇——中央人民政府第二副主席;军委第二副主席;曾拟授元帅。 24 ;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军委第叁副主席;政协副主席;曾拟授元帅。 25 :任弼时——七大中央书记处第5书记兼书记处秘书长,政治局委员。 26 :彭德怀——军委第四副主席;十大元帅第二;西北政府主席,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 27:林彪——十大元帅第叁;中南政府主席,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区司令员 28:邓小平——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曾拟授元帅;西南政府第二副主席;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区政委。

谭嗣同简介及其思想分析

谭嗣同简介 谭嗣同(1865一1898)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湖南浏阳人。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后为新疆巡抚刘锦堂幕僚,曾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的感慨。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1896年2月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龢等人。旋奉父命, 入赀为江苏候补知府,供职南京。曾游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同年底重抵南京,闭户养心读书, 成《仁学》2卷。(①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的原质所构成,其本体是“仁”, 世界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于“仁”的作用,故称其哲学为“仁学”。“仁”是万物之源,它“以通为第一义”。②而“以太”则是沟通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桥梁。由于“以太”“不生不灭”,所以就肯定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是静止的、停顿的,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批判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顽固思想,从变易中论证其改革社会制度的政治理想。③并且认为封建“名教”是维护专制主义的精神支柱,号召人们冲决君主、伦常、利禄、俗学、天命、佛法等封建网罗。对秦汉以来封建专制制度的抨击尤为猛烈,认为君主专制是一切罪恶的渊薮,提出“彼君之不善,人人得而戮之”。④在批判专制制度的同时,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以及变法等主张。)1897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筑铁路等新政。1898 年,创建南学会,主办《湘报》,积极宣传变法,成为维新运动的激进派。同年4月,得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推荐,被征入京,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林旭、杨锐等人参与新政,时号“军机四卿”。当宫中后党密谋政变,光绪帝传密诏康有为等设法相救时,即“拔刀以救上自任”。9月8日夜,赴北京法华寺访袁世凯,请袁发兵相救。袁佯为应允。9月20日袁回天津向荣禄告密。9月21日,政变遂起。9月25日被捕,9月28日与林旭等5人同时被害。时年33岁。临刑绝命词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生平遗著编入《谭嗣同全集》。留有名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众所周知,梁启超和谭嗣同是戊戌变法中的两位先驱。其中,梁是变法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人,并在变法失败后坚持和自己的维新式君主立宪制观点;谭则是变法的主要思想者和组织者,在变法失败后作为六君子之首英勇就义,召起了人们爱国的热潮,点燃了日后革命的火种。无需置疑,他们都为变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们两个人,结局却是截然不同的。 在西太后决定兵变之前,康、梁、谭等变法领导人都已从光绪的衣带密诏和民众的流言中得知了事泄。光绪密劝“三日之内出逃”。康、梁风行雷厉,迅速逃往日本,准备往后死灰复燃。谭嗣同在他们走时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留者,无以酬圣主。”于是作为“留者”,他毅然留了下来。他坚决地说,“各国变

《潼关》谭嗣同赏析

《潼关》谭嗣同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 【原诗】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得得的马蹄声。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作者】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朝末年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 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 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背景】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四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的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欣然下笔,遂有此诗。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舒服、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赏析】 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 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

对谭嗣同的评价

对谭嗣同的评价 有力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认识谭嗣同,留意谭嗣同,是因为他这句铿锵有力的名句! 其中所包含的激愤与大气,那种视死如归,以身证道证法的精神另我钦佩。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在那维新变法的灰暗年代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康有为,不是梁启超,而是他,谭嗣同!一个顶天立地,刚作敢当的男子汉,同时,也是一个待妻柔情似水的男人。 认识他,是从他的那句有名的诗句开始,那句中所蕴含的饱满情感令我深深震撼!之后,便不可抑制的去查阅他的信息,想要了解的他的一切。 终于,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他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热衷于改革不计个人得失的政治家,他临危不惧,崐视死如归,千方百计关怀同志,认识到变法必须流血,超越了历史上主张革新崐的政治家的认识。 我崇拜钦佩他,但并不盲目,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作为一个新兴腾起的国家的青年,从小便在血淋淋的历史总结的经验中成长,让我对谭嗣同的革命行为有了更深刻批判意识:他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皇上身上,希望来一个“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崐至死认为要保“变法”事业必须先保皇帝,而不依靠广大人民。他以自己的鲜崐血来促进维新运动和国家昌盛,是同他“酬圣主”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崐历史发展恰与他的愿望相反,他的流血不是宣告改良运动的再兴,而是宣告改崐良运动的结束,这就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有人给予谭嗣同的评价是否定的,因为他的死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维新变法最后也以失败告终,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不变的真理。 但我认为,对于谭嗣同,不能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种片面的评论去否定,他的死,其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说,人活在世界上,难的不是死去,而是艰难的活着,活着,才代表一切希望,但是在黑暗的年代,必须要有先驱,有有志之士献出自己的生命与鲜血,才能唤醒人民麻木的心灵。 为了中国,为了万千炎黄子孙,为了这片土地得以继续延续,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毁灭。在我看来,一个人最难得可贵的,不是艰难的活着,而是为了别人,为了心中的理想而慷慨从容的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这是何等气势!这是多么悲壮! 有人所他愚忠,但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且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极限性,当然那个时代的人也都有着自己的极限性,这是不争的事实。

田汉先生作品介绍

田汉先生作品 田汉出身贫民家庭,多才多艺,著作等身。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少年时代受到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人和南社诗人、舅父易象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志向。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6年得易象之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翌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1922年回国,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1924年,田汉与妻子易漱谕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独幕悲剧《获虎之夜》,上海各学校竞相上演。此后,先后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大复大学任教。1926年,在上海与唐槐秋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编导拍摄《到民间去》,未竟。1927年秋,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不久被推举为校长,编写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年底,会同欧阳予倩、唐槐秋、周信芳,高百岁等举行“鱼龙会”演出,影响颇广。1928年,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兼文学科主任。同年秋,成立南国社,确定“团结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的宗旨。南国社青年走向社会,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曾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同一时期,田汉主蝙了《南国月刊》,写作了《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等剧本和一系列关于戏剧运动的文章。 1920~1929年田汉的早期戏剧活动,对中国新兴话剧的奠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戏剧文学方面,他的创作彻底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吸取了中国戏曲和欧美戏剧的精华,使中国话剧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走向新的高度。《获虎之夜》和《名优之死》就是这个时期的高峰之作。他创建的南国社,是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它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带头作用。南国社的创作和演出,不仅产生了进步的社会影响,而且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对话剧事业的开拓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1929年冬开始,田汉在从事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930年3月,他以发起人之一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被选为以鲁迅为首的7人执行委员之一,接着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4月田汉发表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公开宣告向无产阶级转向。6月,南国社继艺术剧社之后被反动派查封。为了进一步加强左翼剧人的团结,左翼剧团联盟改组为左翼戏剧家联盟,田汉是发起、组织者之一。1932年他参加中国共产党,从此参与了党对文艺的领导工作,先后担任过“剧联”的党团书记和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这期间,他创作了话剧《梅雨》、《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回春之曲》等大量作品;同时又和夏衍、阳翰笙等打入电影阵地,为“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写了《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风云儿女》等一批进步电影文学剧本,使电影文学从思想到艺术出现了新面貌。此外他还创作了由聂耳谱曲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著名歌曲。这个时期是田汉政治热情和艺术才能全面发展的时期,他对左翼文化活动的开展,起了领导和推动作用。 1935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和上海文委被破坏,田汉与阳翰笙、杜国庠等被捕入狱,后保释出狱,被软禁于南京。同年秋,华北事件发生,田汉与应云卫、马彦祥组织中国舞台协会。12月,邀集上海、北平、天津等地演员,在南京举行了为期18天的公演,演出了田汉创作的《回春之曲》、《械斗》(与马彦祥合作)、《黎明之前》、《洪水》。期间曾拒绝国民党政府参与其事和给予经济补助。翌年,改编并演出了6幕话剧《复活》,创作了独幕话剧《阿必西尼亚母亲》、《女记者》和戏曲剧本《土桥之战》。1937年春,据鲁迅小说改编5幕话剧《阿

田汉先生简介与作品

田汉先生简介与作品 田汉出身贫民家庭,多才多艺,著作等身。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少年时代受到谭嗣同、陈天华、黄兴等人和南社诗人、舅父易象的影响,具有反帝爱国志向。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6年得易象之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翌年,创作了剧本《环珴璘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倡导新文学。1922年回国,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1924年,田汉与妻子易漱谕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独幕悲剧《获虎之夜》,上海各学校竞相上演。此后,先后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上海大学、大复大学任教。1926年,在上海与唐槐秋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编导拍摄《到民间去》,未竟。1927年秋,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不久被推举为校长,编写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年底,会同欧阳予倩、唐槐秋、周信芳,高百岁等举行“鱼龙会”演出,影响颇广。1928年,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兼文学科主任。同年秋,成立南国社,确定“团结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的宗旨。南国社青年走向社会,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曾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同一时期,田汉主蝙了《南国月刊》,写作了《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等剧本和一系列关于戏剧运动的文章。 1920~1929年田汉的早期戏剧活动,对中国新兴话剧的奠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戏剧文学方面,他的创作彻底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吸取了中国戏曲和欧美戏剧的精华,使中国话剧作品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走向新的高度。《获虎之夜》和《名优之死》就是这个时期的高峰之作。他创建的南国社,是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它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带头作用。南国社的创作和演出,不仅产生了进步的社会影响,而且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对话剧事业的开拓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1929年冬开始,田汉在从事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参加政治活动。1930年3月,他以发起人之一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被选为以鲁迅为首的7人执行委员之一,接着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4月田汉发表了著名的《我们的自己批判》,公开宣告向无产阶级转向。6月,南国社继艺术剧社之后被反动派查封。为了进一步加强左翼剧人的团结,左翼剧团联盟改组为左翼戏剧家联盟,田汉是发起、组织者之一。1932年他参加中国共产党,从此参与了党对文艺的领导工作,先后担任过“剧联”的党团书记和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这期间,他创作了话剧《梅雨》、《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回春之曲》等大量作品;同时又和夏衍、阳翰笙等打入电影阵地,为“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写了《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风云儿女》等一批进步电影文学剧本,使电影文学从思想到艺术出现了新面貌。

论谭嗣同的社会平等思想

论谭嗣同的社会平等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纪淳2120111867 谭嗣同作为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中的左翼激进分子,一生对于平等思想推崇备至。其代表作《仁学》中通篇贯穿着平等的思想,可以说平等是《仁学》的主线、中心,是谭嗣同思想的明显特征。其中对于社会平等的追求更是谭嗣同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谭嗣同社会平等思想的形成 谭嗣同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谭家内部的人际关系很是复杂。其父宠爱妾卢氏,谭嗣同和母亲在家中没有地位。正如谭嗣同后来在《仁学》中写道:“吾自少至壮,遍遭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忍受。”①谭嗣同童年的切身遭遇,使他体验到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黑暗,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怀疑和反抗的种子,从而激起了他对封建纲常名教的憎恶,并能够受新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去追求平等、自由与个性的解放。 甲午战争在近代中国是一个转折点。它不但使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亡国灭种的危机,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旦夕将至的亡国灭种危机使谭嗣同深刻感到,不能再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沉迷于毫无价值的旧学,应该积极讲求能够安邦济世的学问。谭嗣同在甲午战后感叹:“时局之危,有危于此时者乎?图治之急,有急于此时者乎?”于是怀着急于图治的心态,由旧学转向新学,设计出中西结合的理想社会模式。他的平等思想正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惊涛骇浪的19世纪90年代的社会基础上,在强大的爱国主义时代氛围中产生的。 二、谭嗣同社会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 谭嗣同认为中国之所以积贫积弱,是由于现实社会“网罗重重”,处处阻塞隔阂的种种“不通”所导致的,“不通”是由于人们被“名教”的思想所束缚。“不识仁之体,故为名乱。乱于名,故不通。”②封建名教造出种种人为的等级、区别、界限和隔阂,导致“不仁”、“不通”、“不平等”。谭嗣同说:“仁而已矣, ①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89页。 ②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98页。

我心中的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句荡气回肠的诗句涤荡在历史的长河中,是血染了的声音,是爱国青年发自肺腑的呐喊,既是慷慨就义时的大无畏又是无力回天时的无奈。年仅三十三岁的他,就这样,在菜市场旁的刑场从容就义。热血洒溅乾坤,洒进了又一批热血青年的心里,泼向了国内封建势力的面前,直接逼视封建势力的束缚。他,就是谭嗣同。 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深重的民族灾难,焦灼着谭嗣同的心,他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坚决反对签订和约。此时,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形成为变法维新的思潮,并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于是,在变法思潮的影响下,谭嗣同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大计。他感到必须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实行改革,才能救亡图存。 谭嗣同作为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还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这一系列举措,都对中国的经济起了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于中国当时封闭的思想来说更是一盏明灯,点亮了有识之士的智慧之火。在物质方面,谭嗣同给中国带来了发展;在精神方面,谭嗣同传播了先进的火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少了灵魂,那将会离没落不远。“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于是,谭嗣同的鲜血没有白流,于有识之士来说更鼓舞了他们的心;于愚昧的国民的来说,麻木的他们虽并未开始苏醒,但他们最起码能听见了些新的不同的声音;于今天的我们来说,爱国热血注入了一代又一代人,让我们时刻谨记繁荣国家的重任。 谭嗣同作为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之一,所提出的大部分主张必定不为大多数百姓所接受,如剪掉辫子、穿便装等等。因为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国民的思想都过于封建和封闭,甚至愚昧无知,所以当国民听到了新的声音必定认为谭嗣同等人物所提出的主张是异端邪说,所以才会有谭嗣同赶赴刑场时老百姓对戊戌六君子乱扔剩菜等垃圾。但,毕竟,谭嗣同给中国带来了新声音,带来了新的血液,带来了新思想。我认为新思想的来临很重要,对于闭关锁国的中国来说,就像对于干涸土地的甘霖。其次,谭嗣同等人提出的主张特别是政治主张严重地与掌权者的利益相冲突,因此掌权者才不可能同意这样的主张。要让掌权者被动地接受这些主张,就要有制约着掌权者的砝码,而谭嗣同没有。再次,谭嗣同等人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希望能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当发现光绪帝没有实权的事实后,请求袁世凯发动政变,而袁世凯的利益和掌权者的利益也密切相关,于是袁世凯背叛了谭嗣同等人。因为袁世凯的背叛,而打草惊蛇,惊动了慈禧太后的利益集团,于是,谭嗣同等人的维新运动只能画上休止符了。若未寄希望于袁世凯,未打草惊蛇,谭嗣同继续兴办学校、搞经济、培养维新政治群体,可能又有另一番景致了。 纵观历史,英国的光荣革命取得了胜利,而且是不流血的自上而下的改良革命。我们把光荣革命和戊戌变法来作比较,可以发现光荣革命取得胜利是有它背后的原因的。在英国,是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革命,而他们的工业革命已经很发达了,因此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已经有了很强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而在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薄弱,根本无法跟封建旧势力抗衡,中国大部分人都是无产的小老百姓,而这些小老百姓根本就没有改良的意识,谭嗣同兴办的学校也只是招收维新之士,根本就没有面向百姓。英国的光荣革命者把改良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上,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身上,而谭嗣同则把改良的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与改良有利益冲突的袁世凯身上。于是,不难发现,由谭嗣同等人发动的维新运动只能是昙花一现,因为没有强大的后备力量。 谭嗣同,永远的谭嗣同,拥有满腔热血和学识,为中国的存亡真的是抛头颅洒热血了。

对谭嗣同的评价

对谭嗣同的评价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湖南浏阳人。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异常不满,即努力提倡新学,呼号变法,并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 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开湖南全省维新风气之先。9月8日夜,赴北京法华寺访袁世凯,请袁发兵相救。袁佯为应允。9月20日袁回天津向荣禄告密。9月21日,政变遂起。9月25日被捕,9月28日与林旭等5人同时被害。时年33岁。. 谭嗣同虽然以身殉法,但他那一往无前冲击封建旧秩序的激进变革观,是任何暴力所无法遏止的.谭站在改良立场思变,却又超越康梁等维新派所允许的范围,倾向激进与革命,深刻影响后世,成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的滥觞,具有广泛的传承性,体现较为全面.在民族观方面,谭嗣同反清排满思想只是一种萌芽,还没有从义愤发展到理智.但到20世纪初年,却争相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所推崇,形成一股越来越强大的排满浪潮.仅仅十几年时间,这股浪潮便吞噬满清王朝.在外交观方面,谭朦胧意识到"师夷制夷".辛亥前后革命志士发扬光大,突现出反帝与救亡这一当时紧迫的时代主题.在教育观方面,谭提出"通则必尊灵魂"的重要命题,孕育着改造国民精神的种子.国魂说又把它与共和国方案和革命手段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中国加快近代化进程的最佳催化剂.在民权观方面,谭主张"兴民权",拉开了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与封建专制皇权思想激烈较量的帷幕.经过革命派斗争,二次帝制复辟以失败告终,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他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皇上身上,希望来一个“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至死认为要保“变法”事业必须先保皇帝,而不依靠广大人民。他以自己的鲜血来促进维新运动和国家昌盛,是同他“酬圣主”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历史发展恰与他的愿望相反,他的流血不是宣告改良运动的再兴,而是宣告改良运动的结束,这就是他的阶级局限性。 梁是变法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人,并在变法失败后坚持和自己的维新式君主立宪制观点;谭则是变法的主要思想者和组织者,在变法失败后作为六君子之首英勇就义,召起了人们爱国的热潮,点燃了日后革命的火种。无需置疑,他们都为变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们两个人,结局却是截然不同的。 在西太后决定兵变之前,康、梁、谭等变法领导人都已从光绪的衣带密诏和民众的流言中得知了事泄。光绪密劝“三日之内出逃”。康、梁风行雷厉,迅速逃往日本,准备往后死灰复燃。谭嗣同在他们走时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留者,无以酬圣主。”于是作为“留者”,他毅然留了下来。他坚决地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就这样地去了,而梁启超却继续主持变法。当我们现在看到那时的风云,该怎样评价谭和梁的行径呢?谭的话是否有矛盾呢? 和谭来比,我们也许可以说梁贪生怕死;和梁来比,我们也许可以说谭木讷不化。但是,从整个历史来看,变法需要谭嗣同这样舍己为公,用自己的鲜血来换取民心的;也需要有梁启超这样的人,以保存实力,东山再起的。如果没有谭嗣同,

谭嗣同的思想

谭嗣同的思想 一、生平介绍 谭嗣同(1865.3.10~1898.9.28),汉族,湖南浏阳人,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维新人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产、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曾任清政府户部郎中、甘肃道台、湖北巡抚等职。生母徐氏出生贫寒,作风勤朴,督促谭嗣同刻苦学习。10岁时,谭嗣同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他对王复制的思想产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他读书务求广博,文章写得很有才华。他对传统的时文八股非常反感,在课本上写下“岂有此理”几个字。1876年其母病故,此后常为“父妾所虐”,“遍遭纲伦之厄”,遂对封建主义萌发了叛逆思想。 1877年谭嗣同又师从涂启先,系统学习中国的典籍,开始接触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此后又到兰州,在他父亲的道署中读书。1884年,他离家出走,游历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涉足江南塞北,黄河上下,行程八万余里。沿途中观察风土,结交名士并且受到了劳动人民反封建斗争精神的濡染,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的思想富于斗争性。1888年,他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

汲取其中的民主性精华和唯物色彩的思想,同时又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妥协退让,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宗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空前尖锐紧张,沉重的民族危机和尖锐的社会矛盾,激起广大社会阶层的强烈愤怒和反抗。在这整理是背景下,谭嗣同思想发生了急剧变化,他总结过去,感到在读那些“凿空说经”的心性之学只是虚掷生命,寻求救国救民治路,成为他人生新的起点,从此致力西学,“长于旧学辞矣!” 1896年,屡试不第的谭嗣同由其父捐资江苏候补知府,南京候补期间见到了梁启超,从此一起探讨维新理论,泄露不少宣传变法的文章,次年完成他的主要著作《仁学》。1898年回湖南,倡设南学会,版《湘报》,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学办新政,使湖南风气打开。8月奉诏入京,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领导工作。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决心以身殉变法维新事业,留京不走,9月28日与杨深秀等人同时慷慨就义。次年遗骸运回浏阳,葬于南乡石山下,其著述后人辑为《谭嗣同全集》。 二、谭嗣同的思想。 (一)政治思想: (1)抨击名教。 纲常名教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中国历代封建思想家都一再宣扬它的神圣性,让人们向它顶礼膜拜,诚惶诚恐,不敢有半点冒

潼关古诗

潼关古诗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特殊的地理位置,给予他的是沉重的文学意义,本文简单赏析10潼关古诗词。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关于潼关最有名的古诗,永恒适用的真理名言】 杜甫《北征》节选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 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战争中的人命历来轻如鸿毛】 查密《句》 潼关一败胡儿喜,簇马骊山看御汤。

孟迟《新安故关》 汉帝英雄重武材,崇山险处凿门开。如今更有将军否,移取潼关向北来。 刘过《呈陈总领五首》 太宗造唐划随乱,仁义结民过炎汉。胡雏负恩逆天纪,忠义回天四方起。嗟哉主将失纪律,百万秦人半为鬼。浮云改变异今古,不谓前车眼中睹。尝时潼关说歌舒,今日襄阳说皇甫。 张耒《读中兴颂碑》节选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真山民《杨妃》 三郎掩面马嵬坡,生死恩深可奈何。瘞土驿傍何足恨,潼关战处骨埋多。 郑獬《明皇》 四海不摇草,九重藏祸根。 十年傲尧舜,一笑破乾坤。

羌貊皆冠冕,豺狼尽子孙。潼关兵已破,会忆老臣言。 刘基《咏史(二十一首)》天狗吠梁野,七雄扇妖氛。吴徒二十万,剽若狼虎群。鼓行破棘壁,长驱似轻云。汉将三十六,朱旗燿天垠。救梁不奉诏,太尉真将军。遂令千载下,知人称孝文。哀哉潼关战,百万徒纷纭。 谭嗣同《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解不平。

戊戌六君子人物介绍

戊戌六君子人物介绍 在近代史上,发生了戊戌变法,出现了戊戌六君子,他们都是什么人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戊戌六君子人物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谭嗣同(1864年;1898年),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 戊戌六君子人物介绍:康广仁康广仁(1867年-1898年)名有溥,字广仁,号幼博,又号大中。清末维新派,广东南海人。康有为幼弟。早年不事举业,认为国家弱亡,皆由八股锢禁人才所致。曾作过浙江小吏,后耻于官场污秽,腐败,弃官不做。1897年初,在澳门创办《知新报》,任,旨在“发明民政之公理”,旋赴上海,倡设女学堂,并与梁启超等设立戒缠足会,遭守旧份子诋毁。后闻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即积极响应,主张在外交上联合英国,在内政上废八股取士之制,广开学校,讲求实用之学,以培养更多的维新爱国志士。1898年春,与梁启超结伴入北京,参与新政,助康有为拟新政奏稿,奔走呼号不遗余力。戊戌政变时被捕入狱,谈笑自如,宣称“若死而中国能强,死亦何妨?”不久与谭嗣同等同时遇害。事年31岁。

戊戌六君子人物介绍:林旭林旭(1875;1898)字暾谷,号晚翠。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举人出身。好为歌诗。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针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上书请拒和议。同年捐赀为内阁中书。1897年进张元济等创办的西学馆学习。1898年创立闽学会,与粤、蜀、浙、陕各学会相呼应,推动维新运动。4月参与发起保国会,任董事。因仰慕康有为,受业于康。曾为康有为的《春秋董氏学》作跋,推扬今文经说。百日维新中,受到光绪帝召见,赏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戊戌政变前夕,曾把光绪帝的密诏带给康有为,共商授救光绪的办法。戊戌政变时被捕,遇害。年仅24岁。 戊戌六君子人物介绍:杨深秀杨深秀(1849年–1898年9月28日),号孴孴子,字漪村或仪村,山西闻喜人。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光绪进士。精通中西数学。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后授山东道监察御史。1898年3月,与宋伯鲁等在北京成立关学会,又列名保国会。6月上疏请定国是,弹劾礼部尚书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许应騤阻挠新政事。维新派湖南巡抚陈宝箴被人胁制时,他上疏辩护。戊戌政变中,不避艰危,援引古义,请慈禧撤帘归政,遂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戊戌六君子人物介绍:杨锐杨锐(1857;1898)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举人出身。1889年(光绪十五年)授内阁中书,后晋为侍读。曾入张之洞幕府,在北京任职期间经常写信向张之洞密报朝中动态。中日甲午战争时,主张集精兵猛将大举北援,保卫津沽。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强学会被封禁后,又联合会中志士抗争。清廷在

谭嗣同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谭嗣同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提要谭嗣同是改良派的左翼代表者,反映了资产阶级中下层的要求。在民族矛盾迅速激化的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谭嗣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改良主义体系的范围,表现了对封建制度和清朝政权的憎恨情绪。他在客观上作了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先导。 谭嗣同是戊戌变法时为追求真理而勇敢牺牲的伟大的爱国者,是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的思想,虽然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却具有比前人更为丰富甚至在某些方面为同时代的其他维新派人士所远远不及的内容,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谭嗣同之所以具有这种进步思想,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一、时代特点 我们认识谭嗣同思想产生的根源,必须从他所处的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现实情况去考察。九十年代的中国已迈入一个新的阶段,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从而彻底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朽无能。《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进一步被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得不到正常发展,这就决定了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必然产生企图变革国家制度强烈的政治愿望。爱国主义精神是谭嗣同及其当时整个改良派思想的主要内容,同时还是谭嗣同思想产生和酝酿成熟的一个直接原因。沉重的民族危机,激起了广大社会进步阶层的愤怒和同仇敌忾的决心。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谭嗣同变法维新的政治思想。 爱国的中国人在猛烈的刺激下,惊醒过来了,他们重新思考着、学习着、探索着。在甲午战后,谭嗣同总结过去,宣告与封建书生生活相决裂,提出一系列的维新变法的具体主张,其中已充满了反封建的战斗精神。这些基本思想不断地向前发展,到1897年就以更深刻的内容和更丰满的面貌,企图构造一个哲学体系,在《仁学》一书中呈现出来。 康有为的思想体系成熟在八十年代末,孙中山的思想体系成熟在二十世纪初,而谭嗣同的思想体系是产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后的九十年代中下叶,他属于改良派,但又与康有为有差异;虽有某些革命思想因素,但还不同于孙中山及二十世纪初年的革命派。原因就在于中日战后的九十年代与以前是大不相同了,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瓜分浪潮和全国人民爱国主义高潮,另一方面,在中国半殖民地已经开始定型,中国旧社会阶级的分化加剧的同时,产生了一个新的情况:社会上开始萌生第一批“无科第,无官阶”的平民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是第一批近代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群,他们满怀热情开始投入了政治生活中。 二、阶级特征 改良派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如果说,以杨锐、翁同龢等上层高级官员为代表的改良派右翼的各派别主要是以一部分开明的地主阶级为基础;如果说,以康有为首的具有浓厚的调和策略的左翼稳健派,主要是通过较为广泛的一般中级政府官员、封建士大夫、富商为骨干,反映了正在开始形成或转化中的自由资产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