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酮安全标签

环己酮安全标签
环己酮安全标签

环己酮安全标签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环己酮

Cyclohexanone 浓度:%

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氧化剂

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预防措施:

—远离火种、热源;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橡胶手套,穿防护服;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工作场所禁止进食、饮水或吸烟。

·事故响应: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安全储存: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75%;

—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废弃处置:

—采用密闭系统燃烧处理,必须保证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请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供应商:电话:

地址:邮编:

企业应急电话:

最新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资料

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醋酸钠分子量:136.08 分子式:C2H3NaO2.3H2O 有害物成分:醋酸钠浓度:100%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燃爆危险:非可燃性物质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并立即脱除遭污染之衣物 眼睛接触:撑开上下眼皮并用水冲洗10分钟 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若感觉不舒服时,应通知医生并就医。 急救人员防护: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伤患。 应穿着适当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域实施急救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储存区应备有随时可用的适当灭火器材 灭火时可能遭遇的特殊危害: 1. 火灾时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燃烧性气体或蒸气。 2. 若佩带无适当的化学防护衣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时,切勿进入危险区内以免危险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外加抗闪火铝质被覆外套)。避免消防水用后直接排入下水道及密闭空间内。 泄漏应急处理: 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进入该污染区。 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3、在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 4、询问供应商,清除改外泄污染源的适当吸收剂或除污液

5、避免产生粉尘及吸入此物的粉尘 6、避免此外泄物直接进入下水道系统、水沟或密闭空间内。 管理责任人:庄锐直接责任人:李增超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 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的通知 中石化〔1998〕建字162号 各直属公司、总厂、厂、院: 现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遇有问题及时反馈总公司工程部。 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投料试车工作制度》(试行)(中石化〔1990〕建字34号)同时废止。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 第一章总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周知卡) 1、乙酸 2、盐酸 3、乙醇 4、甲醇 5、甲苯 6、纯苯 7、液氨 8、三乙胺 9、甲醛 10、氯乙醛 11、氯化亚砜 12、二甲基甲酰胺 13、水杨醛 14、氢氧化钠 15、碳酸钠 16、碳酸钾 17、三氯化铝 18、乙酸酐 19、对甲苯磺酰氯 20、对甲氧基苯甲酸 21、碘 22、焦亚硫酸钠 23、乙酸钠 24、双氧水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标识中文名乙酸(醋酸)英文名acetic acid分子式C2H4O2CAS号64-19-7UN编号2789理化特性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熔点(℃) 16、7沸点(℃)1

18、1相对密度(水=1) 1、0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07稳定性稳定闪点(℃)39爆炸极限[%(V/V)] 4、0 19、0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避免接触条件 44、0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避免接触条件—禁配物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

香蕉水安全技术说明书

香蕉水安全技术说明书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C H E M I C A L S A F E T Y D A T A S H E E T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中文名称:(X-1)香蕉水 英文名称:Nitrocellulose lacqucr Thinner 企业名称:上海迎临化工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上海市青浦区青昆路190号 传真号: 技术说明编号:Q/QWBC 22-2016 生效日期:2016年03月11日 一、成份组成信息: 纯香蕉水是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有较浓的香蕉气味,微溶于水,能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易燃,主要用作喷漆的溶剂和稀释剂。 二、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透明液体 密度:闪点:≤23℃ 气味:香蕉味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苯、乙酸乙酯、二硫化碳等多数有机溶剂。 性能与用途:用作溶剂,及用于调味、制革、人造丝、胶片和纺织品等加工工业。 三、危险概述 侵入途径: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吸收、食入。 健康危险:

○对呼吸道系统有刺激性,气雾会使人昏昏欲睡; ○食入会造成肺部损伤、抑制中枢神经; ○经常不断的接触下会使皮肤干燥分裂容易引起皮炎。 物理和化学危害性/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高度危险。在略有加热至其闪点或高于其闪点温度时,液体放出的蒸汽会形成可燃性混合体。 ○静电放电。产品会积累静电,发生电火的电火花。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物,再次穿着前须洗净; ○用大量清水冲洗,用肥皂清洗干净; 眼睛接触: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直至刺激感消退;必要时上医院就医; 吸入溶剂: ○请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流通处,饮用足量开水,并予医疗护理; 误食: ○如发生吞服,请立即漱口,勿催吐。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 五、防护措施 机械控制措施/通风 ○建议使用局部排气通风设施,以控制使用该产品源头溢漏气体。 个人防护: ○根据产品危害成度,工作场所及产品的使用方法选用个人防护设备;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醋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salt 别名乙酸钠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NO.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醋酸钠100% 6131-90-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无资料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爆炸危险非可燃性物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并立即脱除被污染衣物。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0 眼睛接触 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 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误食者漱口,饮足量温水,若感不适,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燃烧分解物无资料

灭火方法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灭火剂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 出入。切断火源。确定清理工作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在 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不要直接接触 应急处理 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收集好盛放于制定容器中。大量泄漏: 收集于专用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特别要求。 容器不用时应加盖紧闭。储存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 储存注意事项 的地方,并远离一般作业场所及不相容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无资料 中国 MAC(mg/m3) 无资料 苏联 MAC(mg/m3) 无资料 TLVTN 无资料 TLVWN 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阴凉通风处 呼吸系统防护佩戴过滤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无资料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轻微醋酸味固体 熔点58℃沸点>400℃ 分子式CH3COONa 分子量82.03 闪点>250℃蒸汽压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 =1) 1.42g/cm3 ( 20℃)相对密度(空气 =1)无资料 溶解性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乙醚。 测定铅、锌、铝、铁、钴、锑、镍和锡。络合稳定剂,酯化 主要用途剂,缓冲剂、调味剂、增香剂,ph 值调节剂及防焦剂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香蕉水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天那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CSDS) 说明书目录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9 理化特性 2 成分/组成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3 危险性概述11 毒理学资料 4 急救措施12 生态学资料 5 消防措施13 废弃处置 6 泄漏应急处理14 运输信息 7 操作处置与储存15 法规信息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16 其他信息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化学品中文名:天那水、香蕉水 化学品英文名:banana oil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编码: 生效日期: 国家应急电话: 2 成分/组成(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主要成分:二甲苯 分子式:C7H14O2 相对分子量:130.19 产品的外观与性状:无色、有香蕉气味、易挥发的液体。 主要用途:是制造喷漆溶剂、稀释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CAS号:628-63-7 3 危险性概述(haxards summarizing) 危害性类别: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对眼和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肝肾损害。急性中毒可出现急性结膜炎、咽喉炎、支气管肺炎、肺水肿。长期接触,有流泪、咳嗽、喉干、疲劳等症状,重者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食欲不振等。可致皮肤干裂、皮炎或湿疹;可致贫血,嗜酸粒细胞增多。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有刺激性。 4 急救措施(first-aid measures)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 消防措施(fire-fighting measures)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选择的灭火剂有: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6 泄露应急处理(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操作处置与储存(handling and storage)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平面型),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

MSDS环己酮

环己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环己酮化学品英文名称:cyclohexanone 英文名称 2:ketohexamethyl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291 CAS No.:108-94-1 分子式:C6H10O 分子量:98.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环己酮≥99.5%108-94-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急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眼、鼻、喉粘膜刺激症状和头晕、胸闷、全身无力等症状。 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四肢抽搐、肺水肿,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脱离接触后能较快恢复正常。液体对 皮肤有刺激性;眼接触有可能造成角膜损害。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 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 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 剂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50, 前苏联MAC(mg/m3):10 TLVTN:OSHA 50ppm,200mg/m3; ACGIH 25ppm,100mg/m3[皮]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糠醛比色法;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香蕉水)

香蕉水安全周知卡 易燃! 有毒! 香蕉水 C7H14 危队 熔点(℃):-100 沸点(℃):142 相对密度(水=1):0.88 相对密度(空气=1):4.5 危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 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 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 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 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 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 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 弱综合征,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 皲裂、皮炎。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 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 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 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 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MAC (mg/m3):100 市消防大队 电话: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浓度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身体防护措施 危险性类别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性数据 危险特性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氢氟酸安全周知卡

氢氟酸安全周知卡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酸性 腐蚀品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hydrofluoric acid 氢氟酸(氟化氢) HF CAS号:7664-39-3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纯) ℃ 沸点(℃):120%)℃ 相对密度(水=1):(75%) 饱和蒸气压(kPa): 危险特性 危险特征:本品不燃,但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 成氢气而引起爆炸。遇H发泡剂立即燃烧。腐蚀性 极强。 接触后健康危害 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灼伤初期皮肤潮红、 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 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 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 眼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接触其蒸 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影响:眼和 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 牙齿酸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 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 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 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开发区消防支队 盘锦市中心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119 12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环己酮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 MSDS-T-13 环己酮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化学品中文名:环己酮 1.2化学品英文名:cyclohexanone 1.3化学品别名:- 1.4分子式:C 6H 10 O 2.危险性概述 2.1紧急情况概述 液体。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2GHS危险性类别 根据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 体,类别 3。 2.3标签要素 2.3.1象形图 2.3.2警示词:警告 2.4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 2.5防范说明 2.5.1预防措施: 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禁止吸烟。保持容器 密闭。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 措施,防止静电放电。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2.5.2事故响应: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或 淋浴。 2.5.3安全储存: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2.5.4废弃处置: 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2.6危害描述 2.6.1物理化学危险 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6.2健康危害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意外食入本品 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 身损伤的有害作用。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2.6.3环境危害 请参阅MSDS第十二部分。

3.成分/组成信息 4.急救措施 4.1一般性建议: 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M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4.2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 4.3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4.4吸入: 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 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 肺复苏术。立即就医。 4.5食入: 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 中心。 4.6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清除所有火源,增强通风。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蒸气。使用防护装 备,包括呼吸面具。 4.7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根据出现的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注意症状可能会出现延迟。 5.消防措施 5.1危险特性 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 内容物,从而增加火势和/或蒸气的浓度。蒸气可能会移动到着火源并回闪。液 体和蒸气易燃。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 全阀泄漏出内容物。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 5.2灭火方法与灭火剂 5.2.1合适的灭火介质: 干粉、二氧化碳或耐醇泡沫。 5.2.2不合适的灭火介质: 避免用太强烈的水汽灭火,因为它可能会使火苗蔓延分散。 5.3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灭火时,应佩戴呼吸面具((符合MSHA/NIOSH要求的或相当的))并穿上全身防 护服。在安全距离处、有充足防护的情况下灭火。防止消防水污染地表和地下 水系统。

MSDS-松香水(参考仅供)

松香水物质资料安全表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松香水 化学品英文名称:Sin-na 中文名称2:乙酸戊酯 英文名称2:amylacetic ester 技术说明书编码:1291 CAS No.:628-63-7 分子式:C7H14O2 分子量:130.1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对眼和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肝肾损害。急性中毒可出现急性结膜炎、咽喉炎、支气管肺炎、肺水肿。长期接触,有流泪、咳嗽、喉干、疲劳等症状,重者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食欲不振等。可致皮肤干裂、皮炎或湿疹;可致贫血,嗜酸粒细胞增多。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实验室事故案例

作为从事化学这个危险工作的一员,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不被自己使用的药品、仪器伤害到?收集一些实验事故案例。好知道在做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案例1 1.所从事行业:理化检验 2事故描述:有一次,我的同事在分析时,竟然加错了试剂(酸,本来应该加稀释的硫酸,但却加了高氯酸),猛然"碰"的一声,爆炸了。好在及时发现,没有出现受伤。 3. 事故教训(处理方法):学到了做试验要认真,专心。不要心不在焉的。那样会出现危险! 案例2 1.所从事行业:化学实验室 2.事故描述描述:实验室的电线老化、接触打火起火 3.事故教训(处理方法):一群人看到火花,烟开始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有人拿了灭火器,搞定了还好事故不大。以后加强应急事故处理培训 案例3 1.所从事行业:我是从事生产工作的。 2.事故描述: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别人发生的。当时配洗液,应该用重铬酸钾和硫酸,结果当事人用错了,加了高锰酸钾,硫酸喷溅出来。造成面部严重烧伤。 3. 事故教训(处理方法):每次添加药品时一定要核对一次名称,不要顺手干活。当时自己不在那个实验室,后来有没有什么规定不清楚。 案例4 1.所从事行业:微量化学分析 2.事故描述:样品处理间的排风橱,因长期使用高氯酸,在维修时电钻产生电火花,引起燃烧。 3. 事故教训(处理方法):实验室制定预防措施了吗? 定期使用碱水清洗排风,定期检查排风,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案例5 1.所从事行业:化工厂质检部门 2.事故描述:我们自己的事情。操作人员对废液相关性质不了解,把双氧水以及一些碱性溶液有机溶液等混合在一个废液桶里,废液桶是玻璃瓶并拧紧了盖子,然后在某个午后玻璃瓶发生爆炸。。。幸好当时没有人在附近。 3.事故教训(处理方法):以后制定了废液的分类原则,用塑料桶(带安全阀)替代玻璃瓶装废液。整理了相关物质的MSDS,并对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香蕉水安全技术说明书

香蕉水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香蕉水化学品俗名:乙酸戊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amylacetic ester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1291 CAS No.:628-63-7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628-63-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对眼和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肝肾损害。急性中毒可 出现急性结膜炎、咽喉炎、支气管肺炎、肺水肿。长期接触,有流泪、咳嗽、喉干、疲劳等 症状,重者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食欲不振等。可致皮肤干裂、皮炎或湿疹; 可致贫血,嗜酸粒细胞增多。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 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 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

手把手教你如何装电脑主板USB管脚接口大全(如图)

图多,希望大家回复多多支持啦! --by G 版 .. . 嗯. ..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电脑主机最基本的配备有主板、CPU、内存、显卡、电源,有了这些东西,最基本你就可以开机看到BIOS,不过还需要储存设备(硬盘、光碟、软碟……)才有办法执行作业系统或是应用软体,为了让电脑看起来像是电脑以及安全性考量,机壳是一般使用者必备的 零组件列表 除了上述这些东西,你还需要一把大小长短适中且好转的十字螺丝起子,还有平坦的 桌面。 一开始可以先从CPU着手,把CPU先装到主机板,因为机壳内的空间有限,如果先把主机板装到机壳的再装CPU的话会比较不顺手,如图所示, CPU若装错脚位也是装不进去的,以AM2的CPU为例, CPU上面有个金色三角形图示,对准主机板上的socket脚座的三角形图示轻

轻温柔的放进去,如果放不进去,请检查一下脚位是否正确或是CPU上的脚有歪掉。 CPU上面有个金色三角形图示 放进去之后,把卡榫往下压,固定好CPU。

固定好CPU 接着就是安装CPU散热器,原厂的风扇都算是相当简单安装,在安装之前, CPU要涂上散热膏,其主要的目的是让CPU与散热器有比较紧密的接触,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如下图示,原厂风扇都会直接贴一层散热膏在底座,此时就不需要在CPU上涂抹散热膏,如果你有比较好的散热膏可以使用,可以用去渍油将底座的散热膏抹掉,注意涂抹散热膏时主要是让CPU可以完全接触到散热器底座即可,不是越多越好,薄薄一层即可,我有看过有人涂抹”整颗”CPU,包括连CPU的背部跟针脚… 这么做并不会让CPU比较凉。 安装CPU散热器 将CPU散热器沟槽扣上Scoket座两边,再将卡榫扳上扣紧。

健伍TM241说明书

健伍TM-231/TM-241操作说明 注意事项 安全顾虑 §拆装本机时,应参考本手册。随意触摸本机内部,有触电、甚至电击之虑。 电源电压 §本机电源采铅酸电池组的电压公称值,是13.8V。要注意某些车种可能采用更高电压,例如大卡车等。请勿误装24V供电。§金属物,如发夹、回纹针等,万一碰撞机背的电源坐,可能有电源短路之虑。尤其应防小孩完耍,把小金属物插入本机内。安装 §请勿把本机安装在太阳直射处、或靠近发热的电器电机旁。§请勿把本机储存在多尘、高湿环境中,更不可在这样的环境下使用。应选择通风处存放。 烧焦异味 §如有烧焦异味或冒烟,应立即关机,并拔除电源。为了保持通风良好、本机维持正常运作,不要把书籍、纸张堆积在本机上头。 §安装时,本机应离墙最少10公分以上,以维持通风,正常散热。

电源 §使用电源时,插电应注意,避免手湿操作,以防触电。 §电源供应器直流输出电缆慎防拉扯,会有破皮及短路之虑。保持干净 §为了保持乾净,请勿以高挥发性溶剂清洗本机,如酒精、油漆稀释液、汽油、苯、去渍油等都在禁止之列。以干净布块轻轻擦拭即可。 装机 车机安装 §安装电源线时,为了安全起见,应暂把电池负电端拔除,以防意外短路。接好电源线後,应细心检查,无误后再把负电端接回。 §如果保险丝烧毁,应小心检查接线是否破皮短路,再更换保险丝。接线完了之后,保险丝盒应以耐高温胶带缠绕,以防高温及湿气。 §本机所附电源线太长时,绝对不能剪去保险盒部份。电源请直接由电池取出,使用点烟器插孔容易接触不良。接电源时,要注意极性。 §本机在设计时,已考虑车上引擎发出的杂讯,若杂讯过大,还是要另行加装杂讯消除器

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编制导则..

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编制导则 HG23010—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 1997—08—20批准1997—10—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的内容和编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品和腐蚀品等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的编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2894—88 安全标志 GB190—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15258—94 危险化学品标签编写导则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剧毒化学品highly toxic chemical 急性毒性为:经口LD50≤5mg/kg;经皮LD50≤40 mg/kg;吸入LC50≤0.5mg/L 的化学品。 3.2 中等毒性化学品median toxic chemical 急性毒性为:经口LD50>5~≤50mg/kg;经皮LD50>40~≤200 mg/kg;吸入LC50>0.5~≤2mg/L的化学品。 3.3 有害化学品harmful chemical 急性毒性为:固体经口LD50>50~≤500 mg/kg;液体经口LD50>50~≤2000 mg/kg;经皮LD50>200~≤1000mg/kg;吸入LC50>2~≤10 mg/L的化学品。 3.4 爆炸化学品explosive chemical 在某种能量因子(如受热、撞击等)作用下,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化学品。 3.5 易燃气体flammable gas 爆炸下限≤10%(V/V)或燃烧范围≥12%(V/V)的易于燃烧和爆炸的气体化学品。 3.6 高闪点液体high flash point liquid 闭杯试验闪点≥23~≤61℃的易燃液体化学品。 3.7 中闪点液体median flash point liquid 闭杯试验闪点-18~≤23℃的易燃液体化学品。 3.8 低闪点液体low flash point liquid 闭杯试验闪点<-18℃的易燃液体化学品。 3.9 易燃固体flammable solid 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散发有毒烟雾和气体的固体化学品。 3.10 自燃化学品pyrophoric chemical 自燃点低,接触空气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化学品。 3.11 遇湿易燃化学品chemical which in contact with water or damp emit flammable gas 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爆炸的化学品。 3.12 氧化剂oxidizer 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其本身不易燃烧,但与可燃物、易燃物接触或混合时,能引起

关于使用含有机溶剂清洗剂企业发生职业中毒事故情况的通报

关于使用含有机溶剂清洗剂企业发生职业中毒事故情况的通报 各市(区)安监局: 近年来,我市电子行业发生了多起使用含正己烷、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清洗剂职业中毒事故。为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加强职业危害预警预报工作,切实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现将有关职业中毒事故情况通报如下: 2006年3月6日,吴中区苏州协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发生了9名员工正己烷中毒事故。该公司使用一种含正己烷的“去渍油”清洗线路板塑料盒。发生事故的清洗车间以自然通风为主,无局部排风设备,车间东面的密闭洁净室,也无新风送风和排风系统,公司未为员工配备防毒口罩和乳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2006年4月28日,高新区苏州五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一名职工因接触三氯乙烯引起重症肝炎、肝衰导致死亡事故。该公司使用广东中山市某化工厂生产的“CB-91”清洗剂,供应商没有提供MSDS等相关材料,公司不清楚“CB-91”清洗剂含三氯乙烯和异丙醇成份,导致了事故发生。 2007年10月4日,昆山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发生一名职工因接触三氯乙烯过敏而引起的急性中毒事故。该职工2007年8月27日入公司部品加工课使用三氯乙烯从事清洗作业,到10月4日发现身体不适,身体上出现红斑点,企业立即送该职工到苏州第五人民医院就治,确诊为过敏性中度急性中毒,住院治疗。 2008年3月10日,吴江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发生了6名员工正己烷职业中毒事故。该公司冲压车间使用含正己烷的“去渍油”,在车间洁净室去除冲压件污渍,车间洁净室无局部抽风、送风等通风设施,员工使用的防护用品仅为单层棉质口罩,再无其它有效防护措施,且“去渍油”使用量较大,导致事故发生。 以上这些事故,都是由于使用含有机溶剂清洗剂(以下简称“清洗剂”)引起的中毒伤害事故,主要原因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薄弱,未落实职业危害监管和防范措施。具体表现在:使用的清洗剂从非正规、合法渠道采购;企业未辨识清楚其主要成分,了解其危害性,也未将危害性告知员工;作业现场通风、排毒等防护设施欠缺;个体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到位、或配备不准确、或员工未能正确佩戴;员工未接受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知识匮乏,不了解接触物质的危害性、预防措施和中毒出现的症状,自我保护意识差等。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保持我市职业卫生形势稳定,现要求各级安监部门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落实使用“清洗剂”企业防范职业中毒事故的各项措施。各级安监部门要督促各使用“清洗剂”作业的企业在辨识清楚现在使用“清洗剂”主要成分基础上,切实做到:一是作业场所通风、排毒等防护设施完备良好,并正常运行;二是为职工正确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并督促职工正确佩戴;三是组织接触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提高职工预防中毒的能力;四是采购使用或者更新“清洗剂”必须到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且有有机溶剂清洗剂经营范围的供应商购买,索取生产企业提供的MSDS等相关材料,辨识清楚产品的主要成份。五是根据“清洗剂”成分、危害和特性,督促企业定期有针对性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和

氢氟酸安全周知卡教学资料

氢氟酸安全周知卡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酸性 腐蚀品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hydrofluoric acid 氢氟酸(氟化氢) HF CAS 号:7664-39-3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83.1(纯) ℃ 沸点(℃):120(35.3%)℃ 相对密度(水=1):1.26(75%) 饱和蒸气压(kPa ):1.27 危险特性 危险特征:本品不燃,但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而引起爆炸。遇H发泡剂立即燃烧。腐蚀性极强。 接触后健康危害 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眼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 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开发区消防支队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119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提示词品名、分子式、CN号、UN号危险性标志 易燃有害 包头水 (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二氯 乙烷、杂环芳烃等混合物) CN号:32196 UN号:1133 理化数据危险特性 闪点:-18℃~23℃火险分级:甲B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接触后表现现场急救措施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作用可影响肝、肾功能。急性中毒:病人有咳嗽、流泪、结膜充血等;重症者有幻觉、神志不清等。慢性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的表现,女工有月经异常。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 个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置及防火防爆措施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不然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灭火:泡沫、CO2、干粉、砂土。 最高容许浓度医疗急救火警电话 120 119

危险性提示词品名、分子式、CN号、UN号危险性标志 易燃有害 油墨 printing ink CN号:33646 UN号:1307 理化数据危险特性 闪点:~25℃ 相对密度(水=1):0.86 爆炸极限(V%):1.1~7 建规火险分级:甲B 是异佛尔酮、环己酮、醋酸丁脂、二甲苯等混合物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接触后表现现场急救措施 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较高浓度吸入,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痛、恶心、呕吐、胸闷。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等。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误服者给充分漱口、饮水,尽快洗胃。 个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置及防火防爆措施 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灭火方法:泡沫、干粉'、CO2、沙土。 最高容许浓度医疗急救火警电话 TWA:50 mg/m3 120 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