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 目前,我國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国家也逐渐提高了对大专院校的重视程度。学校的教学环境、教风、班风、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等都会直接对学生的心态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主要探析教师在学生积极心态和心理健康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积极心态;心理健康;探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6-0021-01

现在,我国绝大部分的大专校园采取寄宿制度,这就使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家的时间。学校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在学校中可以和周围的同学、教师等进行沟通交流和结交朋友。同时,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态及心理健康。而教师特别是心理学教师更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积极的心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一、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及心理健康的目标

大专院校在进行学生心理健康及积极心态教育过程中,其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在认知、情感、意志及人格方面得到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不断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而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可以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也是一个学生未来健康发展的关键。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良好的心理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大专院校的学生实现自我意识水平的提升,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心理调节、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心理学教师可以发挥引导的作用,积极为学生排忧解

难,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意见或者建议,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的具体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主要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正确认识,增强学生承受挫折、自我调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其能更高效地在学校健康生活和学习。第二,对问题学生进行积极调适。针对学校中一些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或者心理问题,应该充分发挥心理学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和自信,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三,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非凡才能,帮助学生开发无限的心理潜能,进而激发更好的主观创造性。

二、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专院校的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是很多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诱惑,特别是现在社会正在快速发展,一些高科技电子产品,如手机在学生中已经得到普及,一些学生利用这些电子产品进行游戏等活动,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且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干扰,使学生的人生观发生改变。因此,心理学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公民美德,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可以健康发展。

(二)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在学校交往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得到友谊和安全感。心理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与人交往的问题,正确地与人交往也是一个学生健康心理的体现。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真诚主动地与人交往,交往的对象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同龄学生,还应该包括自己的老师等,通过与人交往,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一些人缘不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善于为他们的班集体创建受欢迎的心理气氛,不

断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制止他们的挖苦、嘲笑或者讽刺等不良行为,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及良好的心理。

(三)提倡学生进行自我调节

要提倡学生进行自我调节,从而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心理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让学生接受现实,主动进行自我调节。学生在人际关系或者学习中存在苦恼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使学生明白如果遇到问题,应该及时找同学、老师或者家长倾诉,从而及时将这些苦恼发泄出来。其次,心理学教师还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帮助学生及时排解各种问题。最后,心理学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暗示,用积极向上的语言或者思想提示自己,克服沮丧、悲观的情绪,从而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大专院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及学习的场所,学生在学校中可以和周围的同学、教师等进行沟通交流和结交朋友。不仅是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学校的各科教师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努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提出了几点措施,以期实现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笑燃,陈中永,段兴华.论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9):9-12.

[2]张帼英.培养学生积极心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7):190.

[3]童慧丹.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5):58-59,81.

感谢您的阅读!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篇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篇1 一、班会背景: 和部分家长恳谈并且与个别学生交流后,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上。因此适时开一次有关“学习习惯”的班会课是当务之急的事。 二、班会目的: 通过班会使学 生认识到学习习惯好坏优劣对学习的巨大影响,并积极改善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 二、班会重点: 检查自己的学习习惯,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班会难点: 养成一个好习惯,并付之以实践。 四、班会准备: 1、制作三份问卷准备印发给学生填写: 问卷1是有关“好习惯、坏习惯的区分”,这些都是在家长那了解到的或是与部分学生交流中得知的情况。 问卷2 是学生的一份“自我报告”,内容主要为: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列出自己的好习惯和坏习惯(不能少于3条),简要说明理由或后果。(课前填写) 问卷3是有关“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实施计划”。 2、请四位同学准备介绍学习经验。(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 五、班会过程: (一)、引入: 初三是我们初中四年里最后的收获年级,同学们四年的努力再经过这90多天的奋斗,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进入初三后,老师欣喜地发现很多同学开始全身心投入学习了,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的过程中老师认为包涵着同学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与期待。老师很开心,也对同学们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只是,我们也发现不少同学因为以往所养成的种种不良学习习惯,直接影响了学习效率学习的质量,最终导致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一个主题为《做习惯的主人,不做习惯的奴隶》的班会,希望能有效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习惯上“扬长避短”。 (二)、“好”“坏”习惯之争: 1、发下问卷1《区分好习惯与坏习惯》,要求学生在这些习惯面前选择区分。 2、老师结合班内现象加以指导: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 比如我们班一些同学总是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去做,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生活十分有规律,作业总是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一些同学喜欢就看书和做作业时遇到的问题与其他同学讨论,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比较透彻全面;一些同学在记忆知识时,采用记住后再记上几遍的“过度学习法”,公式、定理、名句、单词等内容在要用的时候总是能很快地想起;一些同学晚上做习题前,总是先复习一下有关内容,看一遍白天老师讲过的内容,然后才开始思考问题的解法,结果题目做得又快又正确。有这些好习惯的同学,学习效果常常较好。(点名表扬为主)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行为举止往往影响着他身边的一大批学生。一个老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以一种亲切、信赖的目光,以热情而饱含激励的话语,给学生以勇气,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乐观的学习态度;以此感染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则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学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相反,教师情绪失控,对学生的行为不满,火冒三丈,严加训斥,不仅会使课堂气氛骤然紧张,而且会令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厌学情绪。心理健康的数学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用其健康的心理、阳光的行动引导和感染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相互教育,促进心理健康 同学之间,因具有相似的心理水平、相通的语言,较为接近的兴趣爱好,情感容易交流,在交往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相互教育的作用。平常教学中可以把一些热点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例如:“数学作业错题较多怎么办?”“怎样才能学好数学?”“你应该怎样做?”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影响,从而获得一种最理想的心态,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为学生搭建成长与体验成功的平台与机遇 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心理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回到生活的某个事件中,形成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原始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对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构成学生已有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接近学习难点,消除对学习内容的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学生在不断解决矛盾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1. 要重视给学生提供适时援助,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个体差异,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遇到听不懂、啃不动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心理认知障碍,如苦恼、急躁、对学习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等,进而会产生厌学情绪。此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伸出关爱之手,给予及时恰当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化解所遇到的困难。提供援助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和波折,不要讽刺、挖苦,要给予充分的理解。 2. 五、用爱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师热爱学生,应表现为信任、尊重、关心、称赞和体贴学生,而不是训斥、厌弃、批评学生。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

学生积极向上心态演讲材料

学生积极向上心态演讲材料 学生积极向上心态演讲四篇 生命是短暂的,生活是美好的,人应该有所作为。朋友,让坚定的信念、乐观的态度、坚毅的精神携手与我们去挑战和征服人生路途上遇到的困难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学生积极向上心态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学生积极向上心态演讲材料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不同的两人看到同一朵花,一个人看到的是花开正浓,喜爱不已,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与力量。而另一个人虽然看到盛开的花朵,却心想它开盛开越鲜艳就会越快凋零,为什么同样一件事物会在不同的人眼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想法呢?原因就在于有的人能用积极的心态看待每一件事务,而有的人却用消极的的心态对待人生,其实最值得珍惜的并不是已经失去的和还未得到的,而是你现在拥有的。 遇到任何困难,都要想到事物有两面性,而你就要用好的一面去对待事务。你不能事事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续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颜,但你可以展现笑容;只要你能做到这些,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用微笑面对生活,那么一定会成为一位成功的人。 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必须要用微笑面对生活,用乐观的心态看待每一件

事。 也许你做到了这些,可在有些方面上还是没有取得成功,但只要你做到了这些你就已经是一个成功的人了。应为你至少战胜了自己,只要用微笑面对困难,就可以打败困难。只有你想不到的事,但一定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只要自己不怕苦、不怕累,成功就一定志在必得。 举世闻名的科学巨匠——霍金,是一位在轮椅生活了20多年高位截肢的残疾人,他只能用简单的几根手指头活动,可他却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这就是因为他能用微笑面对生活、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事务。如此巨大的伤害都能被他看得云淡风清,难道我们就不行吗?伟大的霍金是和我们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他的条件比我我们任何人都要差,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希望,放弃生活。别人努力,我就比别人更努力十倍。只要积极的面对生活我们也能获得像霍金一样的成就。 拥有积极地态度会发现头上那片天很蓝,脚下的水很清,身边的一切都会变得美好!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大家! 学生积极向上心态演讲材料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算是完美主义者,也不能做到完美,但拥有上进心,你可以不断向完美看齐。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 分。心理健康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坚持“德育领先,五育并举” 办学思路的历程中,在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借此机会将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 一、学习《纲要》,统一认识,关注学生心灵成长 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年级班主任和每两周一次的教师学习工作会议,组织学校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吃透精神,统一思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过学习增强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认为,《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对象,规划了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对于我们把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科学有序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性、鲜明的针对性、切实的操作性。

为了有效地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结合学习对学校、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学校多年来牢固树立“德育领先,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突出以“五爱”教育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教学生做人为核心,确定了“播种、培育、收获、提高”的德育工作思路,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造就了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且热心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三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也应该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多元文化思潮冲击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诸如独生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环境适应、同伴交往、情绪情感、行为表现、个性问题以及趋势越来越严重的学习困难综合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深切地让家庭和学校感受到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 通过学习、分析,我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及现状,确定符合学生实际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一一全面规划,分层推进,面向全体,点面结合,育心活动,贯穿始终,家校牵手,整体促进。在此基础上学校完善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学 校整体工作的列入议事议程,建立了校长室、德育组和年级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每学期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年级组及班主任工作计划中也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和工作来抓落实,以确保该项教育落在实处。同时学校还加大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以建立一支勤于钻研、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我校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充分

中学心理健康课优秀教案

《学会设计》 【设计理念】 本活动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缺乏目标意识,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缺乏远大志向、盲目做事的特点而设计的。 【活动目标】 1.通过联想、讨论、小组交流、合理设计未来等活动,使学生懂得目标对人生的引导作用。思考、分析自己的人生目标。 2.学习达到某一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验达到目标时的激动心情,促进学生更加奋发向上,向新的目标迈进。难点: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制订可实施的计划或方案。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白纸、一个信封。 2.一盒舒展、悠扬的音乐磁带。 【适应对象】 中学生。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引题

二、游戏活动:未来畅想曲 1.教师指导学生做“看未来”的游戏 (关掉教室的灯光,有窗帘的把窗帘拉上) 在悠扬的音乐背景下,听着引导语,渐渐地进入时间隧道,看自己的“将来”。 导语:“每一个人都从过去走到现在,又从现在走向将来。大家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前进,前进。看到了一些你曾经向往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时间在慢慢地流逝,5年了,你看到了5年之后的自己,你在做什么”(稍作停顿) “我们继续前进,时间慢慢地流逝。10年了. “再往前走,时间不断地流逝。15年了,我们又看到15年之后的自己,身体是否健康工作是否取得成绩少年时的梦想是否实现” (停顿一会儿)“大家慢慢地睁开眼睛,回到现实 2.交流分享活动 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看未来”的经历。交流时可提出这些问题:看到自己的将来了吗看见了什么如没看见,想一想,为什么看不见然后请几位学生参加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归纳 同学们对未来的梦想或设想即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而目标就是你通过活动希望得到的结果。每个同学看到的景象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案例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实验中学林广寒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示: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活动二: 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我的呢? 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 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

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他?你眼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那个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此处2-4名同学为宜)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 活动三: 演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情节。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师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展示: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齐答:“一个白点”。 师高兴道:“同学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生活中也是这样,评价自己或别人不能只把眼光局限于他的缺点,我们更要认识他的优点。 谈一谈:你同桌的优点吧!指名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你还想谈谈谁的的优点?能谈谈你自己的优点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教师归结:人各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把自己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活动四: 问一问: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了,进而发展自我,为自己建立信心、树立自尊。这样我们就能扬起头来,迎接挑战。那么如何培养自信心呢?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 张 冲 1,2** (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88) 摘要 培养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初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和任务。本文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我国目前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初中生应重点培养的九项积极心理品质:爱、信念希望、友善、谦虚、执着、创造力、真诚、宽容和领导力。最后,本文提出了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五项策略,并结合青春期亲子关系问题例举了培养 爱 品质的活动案例。 关键词 初中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品质 青春期亲子关系分类号 B849 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 坚持全面发展 的战略主题中提到,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从而为培养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积极心理学运动发起人塞里格曼认为,当代 心理学家正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国外心理学思潮的影响下,孟万金教授吸收了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精华,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特点集中表现在一切从 积极 出发,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否定,而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矫正、发展和补充。初中阶段正值青春期,是人生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初期,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转折期,该阶段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对人的发展和成长具有特殊意义。 1 在初中阶段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建设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规范指导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等。这些文件都重点强调心理健康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2年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是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预防性、发展性和促进性功能,并指出,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而这也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但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往往侧重于学生的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治疗,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侧重于预防性和发展性的轨道。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预防性、发展性和促进性,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如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人格的塑积及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练、心态的调整、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 [2] 。11、12岁到14、15岁的初中生正处于 青春期 , 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在这一时期发生急剧发展变化,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型时期。由于这一时期情绪情感发展的极不稳定性被 青年心理学之父 霍尔喻为 疾风怒涛 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负性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课题 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 (批准号:FBB060244)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8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批准号:G Y200824)的阶段性成果。 **张冲,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情绪发展研究。E-mail:zhangchongchina@https://www.360docs.net/doc/bd7813824.html, 。 !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11期(总第125期)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Mon thly) 11th Issue,2010(Serial No.125)

学生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浅谈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 黑河第五中学师海燕 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能不能提高学习能力和各方面素质,都要看学生本身有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能不能表现出乐于学习,不畏难,不怕苦的积极态度。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课堂上有限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爱学习、好学习的积极心态,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一、学生的积极心态培养中教师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是至关重要的,学习习惯是需要长期逐渐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加强品质修养的起点。初中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表现出的认真和负责的态度,会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作用,甚至是效仿。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已懂得,教师还在反反复复得地讲,这种拖沓的教学节奏只会消磨学生的耐性,适得其反,应该多抓学生内涵发展,化简单粗放型为内涵细致型发展,这对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学习心态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快乐感 1.要给学生以爱,并且善于表达自己的爱。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师生间要有真诚的爱,教师像疼爱自己孩子一样爱学生,学生才会从内心亲近教师,要让学生“亲其师”,那教师就要有让学生信服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能力,那么学生才会“信其道”,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

(1)真诚的微笑——可亲。亲切的微笑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与信任,使学生快乐的学习,好的心态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并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态度。 (2)优良的素质——可敬。教师要认真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有一个好的综合素质,才能让学生对教师信任与服从。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 2.让学生获得内心满足产生快乐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快乐在于内心的满足,快乐也是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动力,快乐是具有极大力量的,可以面对任何困难,帮助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三、要有宽容的心态,激励与赞美学生。 一要学会宽容。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不可避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要学习宽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规矩的、笔直的,人没有完美的,何况是还在成长期的学生呢,其实"不完善"才是事物发展的真实过程。 二是学会激励。传统的教育理念把师生都束缚起来了,教师在不断找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要求他们一直在纠正中成长,似乎我们看到的永远都是那些缺点,而不善于鼓励学生。其实,青年的能力表现在三个方面: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复述能力和创造力。 三是学会赞美。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让学生从内心喜欢我的课呢,经过多年来实践看,多表扬和赞美学生,少批评指正学生教学效果很好。学生的优点和表现出来的进步,教师要学会赞美和肯定,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感情互动,以此打开学生的心理,同时,这是学生

丰富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丰富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陈平 中职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心理、个性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伴随着个性心理的形成,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得异常突出,外在表现为顶撞老师、破坏公物、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为此,学校加大管理力度:装摄像头、请保安、分派值日老师,可是收效甚微。中职学生这种心理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但影响其身心健康,而且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设置了不少的障碍,特别是给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分析造成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课外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并建议通过丰富课外活动的内容来促进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心理因素中职阶段正是学生由少年步入青年的过渡阶段,在这人生的特殊阶段,中职学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强烈,迫切希望摆脱成年人的监护。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他们特别渴望具备类似成年人的那种能力;为了表现出自己已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对周围事物常持批判态度。但另一方面他们毕竟尚未成熟,缺乏自我克制与分辨是非能力,求知欲虽旺但易转移兴趣,明知不可为而偏为之。 2、学校教育因素①教师原因,教师教育方法的失当,空洞的说教和呆板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则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最直接的客观因素。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是青少年心理问题形成的又一主要因素。一些教师不顾

及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学生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还有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学业分数,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疏远、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②学生原因,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处于迷茫之中,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发泄途径,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或顾及所谓的“面子”跟老师对着干。 3、环境因素①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重大,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离异、留守、放任自流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法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②学校环境,由于学生刚刚进入中职学校,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学生不免会遇到一些不便之处,又一时又无法解决,因此会造成某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③社会环境,当代学生接触社会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多,社会上五光十色的事物和各种社会思潮对学生思想发展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同伴及群体不良因素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他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有相近的兴趣爱好,他们之间容易相互认同,相互感染。因而青少年同伴及群体中的不良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有较强的交叉感染力。 二、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课外活动是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的场所,是学生利用自己的特长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观,也是学生把心理压力完全释放最佳的场所。也是我们教者可以合理把握渗透心理教育的一个极佳的课外环境。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示: 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 活动二: 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 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我的呢? 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 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你眼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此处2-4名同学为宜)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 活动三: 演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情节。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 第一课时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来的变化,并试图了解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学生给出的调查结论可能有:身高增加了,体重增加了,喉结有了,长了小胡子,变声了…… 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活动二:归纳总结青春期的年龄阶段:12-23岁。 活动三:归纳总结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原因: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使骨骼尤其是下肢骨细胞分裂生长速度加快,同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2、心输出量、肺活量、脑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月经;男:遗精。 4、第二性征出现。它的出现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 男:喉结突起,嗓音变粗,发音低气,固声带长而宽,出现小胡须,阴毛、腋毛相继出现。 女:嗓音高而尖,声带比男孩长,乳腺发育,骨盆宽大,臂部增宽变圆。 小结: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性成熟期,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身体上的变化,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准备,迎接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 第二课时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并对照自身的心理发育阶段,做到有的放矢地加以说明,使学生能顺利地度过人生心理发育这一黄金时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回顾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进而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否发现自己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七嘴八舌,经充分思虑后,说出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感受,教师适时地加以小结。如: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顶撞父母的事逐渐多了,不少人在这里开始写日记,对《日记》倾诉自己的感受,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记。 活动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表各自的意见后,教师及时小结。 1、少年朋友在身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向他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自己意识到不是小孩,于是要求父母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这种成人感,其实只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时最担心的也正是孩子这种貌似成熟实则不成熟的现象,父母还会象对待孩子一样地对待这些小大人,这样,两代人之间难免要产生分歧。 2、孩子成人感的产生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离心力增强,他们要求在处理事情时处于与父母同等的地位,要求更大的生活空间,孩子要按自己的意见行事。其实,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敢于坚持,这意味着他们在走向成熟。 3、自我意识在青春期这一阶段里飞跃发展,这是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的迅猛变化。 第三课时为什么少年爱看爱情小说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少年爱看爱情小说的原因,讨论爱情小说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如何对待爱情小说,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消除消极影响。 教学过程: 活动一:以一个学生的实例----“琼瑶迷”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少年爱看爱情小说的原因。

教师的积极态度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积极态度对学生的影响 2016国培《积极的“六项选择”-学会积极的自我选择》心得体会 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联兴小学卢燕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校园生活的陪伴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师生实际并不平等,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又具有象征或符号意义。那么,学生们当然会“在乎”教师的态度,教师的态度也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凡是事业有成的人经常会说:“态度决定一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如语言、口气、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是否有同情心、正直、诚实、有礼貌,还是生硬、虚伪、粗暴等,都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其作用直接反应在实际教学效果中。学生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察到教师的态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当过教师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畅、很轻松;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怨气的枪口上。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 教师的态度怎样影响学生? 一、教师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进出校门下车推行,随手捡起地上的杂物,不随地吐痰,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与人交流温和坦诚而不是动辄发脾气,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品格、修养等 二、教师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约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就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其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所以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再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等,都会是脆弱的,甚至是有严重缺陷的和偏狭的。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我们应该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为他们的成长导航把舵。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不良的社会生活环境造成的。目前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过分溺爱型。有些家庭条件好的独生子女,在家里被众星捧月似的宠着护着,“拿在手里怕掉了”、“含

在口里怕化了”,这种学生,在学校自理能力差,对学生和生活中的挫折承受能力差,自尊心很强,但自信心差;喜欢表扬,但对批评却接受不了,甚至产生严重的挫折心理,厌倦学习,厌倦学校。二是功利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早成才、快成才、多成才的压力日益增大,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功利主义。学校以分数和升学衡量学生;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迫切,学生除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参加众多的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外语班等学习,整天精神高度紧张,心理疲惫,压力很大。从而造成孩子的孤僻冷漠,甚至对各种学习,对家长、对学校都有逆反和仇视的心理。三是缺爱型。主要发生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小孩遭受父母离异,心理受到打击,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方面处理不当,就会使孩子觉得不如别人,缺乏信心和同情心,心理受到挫伤,产生妒忌、不满、不公平等心理。 针对这些情况,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慢慢校正不良心理,逐步培养其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一是建立一个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通过在班上开展互帮互学、互相关爱的活动,让学生相互深入全面的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对有困难有缺点的学生,用平等真诚的态度给予帮助,使他们在学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以增强其信心,激发其求知欲,鼓舞其勇气,对困难挫折都能勇敢面对,对他人理解、尊重、宽容,在集体中做一个受欢迎的角色。二是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启发式

(完整word版)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

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当前在全国各级中小学都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中小学普遍生根开花。具体说来,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的现实意义. 当前在全国各级中小学都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中小学普遍生根开花。具体说来,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的现实意义。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需要,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团结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预防针。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人们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与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维护正常心理,纠正偏态心理,治疗变态心理,有着现实的意义。 ①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小学生正处在心理机能迅速发育的时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是及时地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对症下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学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②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对竞赛技能的发挥更为重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气蓬勃,开朗乐观,学习和工作就有劲,效率就高。而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虑过多,不能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工作上,既影响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碍创造才能的发挥。 ③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健康对于促进人的智力与个性和谐发展,发挥人类最大的聪明才智,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处在智力发展中和个性形成时期的小学生尤为重要。一个人重视心理健康,可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发挥大脑功能,有利于开发智力,充分发挥各种能力,有利于个性的和谐发展。 ④有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心理疾病的发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会注意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以防止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数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积累逐渐形成的。如果发现学生有了心理病变的苗头,就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使它在量变过程中得到以终止和消失;如果确实患了心理疾病,应及早给予积极的治疗,使之尽快恢复健康。

中学生如何培养积极心理

中学生如何培养积极心理 每个人都希望在生活中做一个强者,是自己能够拥有积极心态去处理困难、迎接挑战。而我们中学生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呢? 1.不要瞻仰那些遥而模糊的事,做好身边的力所能及的事。 2.换一个角度看失败,将其当作通向成功的一个小小的转机。 3.要想心平气和、精神健旺,健康的信仰、足够的睡眠、美妙的音乐必不可少;面对人生诙谐的一面,健康与幸福离你不远了。 4.遇到困难不要瞻前顾后,接受事实作出分析、迎接挑战。 5.关怀他人,忘掉自身的存在,每天行善一是周围的人因为有你而快乐。 远离焦虑 1.生活是有琐碎小事而构成的,别被无谓的小事扰乱心绪,学会自我安慰,静心解决一下,防止一堆小事积在一起影响心情。 2.仔细考虑自己所忧虑的事发生的概率,不要为毫无依据的事而大伤脑筋。 3.当自己心情烦乱、焦虑不安时不妨让自己投入到工作、学习中,以忙碌驱除不安心绪。 4.当有些事已无法挽回,不如勇敢面对并接受事实,相信自己有能力将其处理好。 5.有些事情覆水难收、悔恨无益,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现在和明天。 摆脱紧张 1、改掉乱发脾气的习惯。 如果你感到自己想要发脾气,要尽量克制一会,并用抑制下来的精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清洁居室,或者打球、散步,以平息自己的怒气。 2、谦让。 你可以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但应该静静地去做,切记不要和别人一争高低。 3、为他人做些事情。 如果你感到紧张、烦恼时,试一试为他人做些事情,你会发现,这种使人紧张、烦恼的情绪会转化为精力,让你有一种做好事的愉快感。 4、一次做一件事。 在繁忙的情况下,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先做最迫切的事,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一次只做一件,把其余的事暂时搁到一边。 5、对别人要宽容。 有些人对别人期望太高,当达不到他的期望时,便感到灰心、失望。因此,切记不要过分苛求别人的行为,而应发现其优点,并协助其发扬优点。

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如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教学中,我们不断发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偏执、暴躁、孤僻、自卑、嫉妒、厌学、撒谎、逆反、攻击行为、社交恐惧、偷窃癖以及由早恋引起的心理问题等。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这既是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认为,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导力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 农村学校各种条件有限,要求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并有专职教师负责,面向全校学生、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咨询、指导和服务。心理咨询室要充分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指导作用,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开展学生成长关键期的指导工作,如入学适应性调节、升学指导等活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以指导学生做出合适的选择。通过心理信箱(包括 E-mail)和热线电话等途径解答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接待有心理辅导需求的学生,对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对有较为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可以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验和诊断,找出原因,再进行心理治疗。但是现有教师并非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对这样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联系,转介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心理咨询室还可以开展对学校教职员工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 知识和简单操作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心理保健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向家长提供有关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咨询,指导家长

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采取恰当的教育策略,从而做到家校结合,形成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疏导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和心理困扰,不同成熟水平的学生可以接受的团体训练内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从事团体辅导的教师要掌握团体辅导的技巧,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发展水平来设计和安排团体训练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领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我心理调适与保健的方法。 对于普遍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报告、讨论等方式进行团体辅导,而对于个别存有心理困扰或患有轻微心理疾病的学生,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原因,通过心理疏导或专业治疗,使其心理困扰或轻微心理疾病得到排除或减轻,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增进心理健康。当前,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知发展疏导。学生的认知发展既有年龄段的共性,又有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我们要教育学生会用一分为二和发展的观点看待自身的认知发展特点,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不断发挥自身的智能优势,也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