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工程力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工程力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工程力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16-07-08T15:24:18.56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7期作者:潘丽[导读] 在《工程力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

大同机车技师学院教务处山西大同037038 摘要:《工程力学》中的概念、知识、计算原理都比较复杂、抽象,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难以理解,课程的学习过程枯燥无味。技工院校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毕业生,他们对工程实际的认识几乎空白。因此,在《工程力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的教学对力学知识和专业课程以及工程技术实际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工程力学》的魅力,帮助学生消

除厌学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关键词: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专业课程一、上好第一堂课,充分利用好智能手机

技工院校的学生学习素质相对较差,但是他们的观察力强,想象力丰富,由于学生本身的特点,会比较厌烦《工程力学》这种抽象的课程。这就需要老师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上课前老师可以准备一把直尺或者是一支没有削的铅笔,将直尺或铅笔放在左右食指上,当食指向中间靠拢时,不管食指运动速度的快慢如何都将同时到达中点。让每个学生都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感受到力学的乐趣。具体什么原因,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查询。利用好学生手中的智能手机,让学生知道手机不只是打游戏、看视频、读小说的功能,是可以用来学习的。老师对具体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实践感受可以引出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集中力、分布力等力学知识,将抽象的内容变得非常具体,再通过引出的这几个知识引出《工程力学》所学的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知识,将工程力学的所有知识串成一条线,提高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兴趣,盼望着下堂课的到来。

二、熟练绘制物体受力图

1.绘制物体的受力分析图需要学生对静力学公理非常地熟悉,特别是:公理二的应用:二力构件所受二力必沿其两作用点的连线,Σ且等值、反向;公理四的应用:三力平衡汇交定理,若作用于物体同一平面上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使物体平衡,则它们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

2.绘制物体的受力分析图需要学生熟悉几种常见约束的约束反力的画法:这些约束的约束反力都比较抽象,所以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要让学生能感受到的去感受,不能感受的一定要看到。对于铰链约束学生是不能去感受的,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门的合页、眼镜框的连接、马扎的连接、轴承支座的固定等都是我们能看得见的例子,这些例子在进行受力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情况,通过这样的观察,再经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对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的绘制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3.绘制受力图时严格遵循画受力图的步骤,以免少了其中的受力。

(1)先确定二力构件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特点,画出其受力图。

(2)再取与二力构件相联系的物体为研究对象,分析那个物体,解除与其相连的约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出其形状特征,先画主动力,再画约束反力。

(3)题中没有二力构件先分析其他的物体。

三、帮助学生理顺各部分的关联,加强对比、推导

1.力系的平衡方程

(1)共线力系ΣFi=0。

(2)平面汇交力系ΣFix=0;ΣFiy=0。

(3)平面力偶系ΣMi=0。

(4)平面平行力系:①基本形式ΣFiy=0;ΣMO(Fi)=0;②二力矩式ΣMA(Fi)=0;ΣMB(Fi)=0。使用条件:A、B连线不能与各力的作用线平行。

(5)平面一般力系:①基本形式ΣFix=0;ΣFiy=0;ΣMO(Fi)=0;②二力矩式ΣFix=0;ΣFA(Fi)=0;ΣMB(Fi)=0。使用条件:

A、B连线与轴不能垂直。③三力矩式ΣMA(Fi)=0;ΣMB(Fi)=0;ΣMC(Fi)=0。使用条件:A、

B、C三点不共线。

2.强度条件及应用

同样的方法可以对拉伸、压缩、剪切、挤压、圆轴扭转、直梁弯曲的强度条件及应用进行总结和对比,加强学生的印象和学习效果。

四、教学中完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不同颜色的粉笔、一块黑板,用这种方法讲课易于掌握讲课节奏,细节分析透彻,学生充分理解。但是工程力学结构图多,在传统的教学中画图要占用很多的课堂时间,有时图形效果并不理想。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加课堂上的信息量,提高课堂信息传递的质量,同时动画的出现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将教师局限在计算机附近,教师的神态、语调等不能充分展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效果,既影响师生情感交流,又影响教学互动,不易达到最佳讲课效果。传统的板书教学可以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让教师充分展现授课的形体感染力,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具体直观、图文清晰规范、信息量大面宽的优势,又保留板书教学节奏可控、交流自如等特点,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钟少华工程力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工程力学》学习心得

《工程力学》学习心得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工程力学》学习心得大二马上就要过去了,在即将过去的一年的大学学习中,我们已经把力学中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都快学习完了。这一年的学习让我了解了许多有关于力的新知识和计算的新方法,老师讲了很多例题的解法,特别是学习的方式更是让我的受益匪浅。 在半年学习力学的过程中,一开始,我以为力学不一定很难,因为很多内容是大学物理里的,所以我应该很容易掌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发现它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首先,学习内容多,而且有部分特别难。除此之外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还要必须学会画图,学会受力分析。 从老师刚开始老师给我们讲述有关于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并阐明了学习的目标和宗旨到现在将近一年,有时感觉力学容易有时有感觉难。上学期力学考的不是很理想,就是因为有阶段没好好听课,导致材料力学里弯曲变形没学懂,考试前没好好复习,这学期刚开始还是有些吃力,但是后来就慢慢赶上老师的进度,感觉老师应该每次

上课时应该穿插讲一点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巩固我们以前的知识。 老师也很负责,先把新知识仔细地将一遍,然后再将例题一一讲解一遍,然后挑一两道相似的习题给我们同学现场做,有时还会随意抽同学上黑板做。放学后,老师还会布置一定的作业,到每周力学实验课连同上次力学实验一起交上去。,每次上课都让同学把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收起来。上课的时候每次做题他都会看看学生的步骤。到考试之前,他还会让我们找个时间来答疑。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其实态度比学习方法更重要,在学习中我们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如果一个学生不能端正自己的态度,大学基本上也学不到多少东西。而且这种心态不能有丝毫松懈,一旦松懈,就得花更长的时间来“补课”。有句话说:“学如逆水行,不进则退。心似平原散马,易放难收。” 上学期力学只考了七十几分,是我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学期我一定会好好努力,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在期末能得到理想的成绩。给自己即将结束的力学之旅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城南小 学刘美蓉 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长期研究的对象,在此,针对以往做法谈谈本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转变传统观念。 以前,我们有这么一个观念,老师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学生都必须听我的,我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不准有其它怨言。结果,学生成了机械的接收器,缺乏情感,缺少动力。我认为,教师的陈旧观念要改得彻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总之,课堂是学生的天地,教师只不过是点拨者,起到组织学生学习的作用,而不是灌输知识的机器。我们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接受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不要把个人因素强加给学生,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 1、教师必须转变高高在上的观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

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中间的合作者角色。不仅是身体走下来,还要把心带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2、从“精讲多练”转变为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观念 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几年来大家都认为行之有效的教学 方法。从现代素质教育观高度来看,仅仅精讲多练还是不够的。“精讲”不能是教师一个人讲,“多练”不能是机械反复训练。以“精讲”而言,应提倡“归纳法”讲课,让学生从观察、比较、分析中得出结论,比教师一个人讲要好。以“多练”而言,要提倡从学生的状态来决定学生的练,要比单纯反复操练有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思索,和教师一起讲,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所以,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对你反感,即使你把课设计得再漂亮,他们也会不屑一顾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呢? 1、学会交流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摘要: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解决,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果;问题;有效方法 0引言 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汲取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应该是每一个任课教师的宗旨。但想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探索,找到一套合理、可行的方案。 1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 1.1 教师没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技术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板书水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1]。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教学基本功不扎实,因此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上课前没有将板书规划好,板书零乱,有些重要及难点内容也没有提炼出来,学生无法了解各部分内容该掌握的程度。 1.2 课堂气氛沉闷引起课堂气氛沉闷的因素有很多,教师的授课情况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一个主要原因。比如教学基本功不强,对知识不能融会贯通;语言不精炼,拖沓冗长,严重影响学生的听课热情;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听课过程中会感到很茫然,不知道所学课程在实践中到底有哪些应用,或是用于解决哪类问题,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3 学生与教师间缺少沟通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太重视学生对所教知识的反应,甚至不希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疑问,认为这样会造成思路的中断或秩序的混乱,不利于授课;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没有向学生解释课程在就业及日后的工作中的重要性,这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听课热情。 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2.1 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对所教授的课程进行研究、探索,使教学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掌握好理论知识,还应学以致用,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实践,不断提高实践水平,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课堂互动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交锋、观点碰撞,这不仅活跃了教师的教学思维,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2 提高试卷的创新性对现代大学生来说,试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课程的考核应以分析、运用、综合、创新等题型为主[2],增加创新思维、综合能力考核内容的比重,这样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水平和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必须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复习,有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很难完成这些题型;非任课教师出题,使得学生必须对所有知识点都要理解或掌握,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要合理合理安排平时成绩的比重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平时成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出勤成绩,根据平时出勤情况给分,另一部分可通过平进提问或课堂表现等情况给分,当然可适当的搞课堂小测验。如果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部会比较认真,以期待取得好成绩。 2.4 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授课教师来说,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圆满完成,营造良好的情感关系很有必要。因此在上好每一节课时,教师还应该心系学生,和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做学生的好老师、好朋友。和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动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提高课堂效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确实很多,需要每一名老师深思熟虑,尽可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出更大的努力,让大学课堂成为充满生机的课堂、充满活力的课堂、充满

工程力学教案

绪 论 一、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 建筑物中承受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结构。结构是由若干构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组成结构的各单独部分称为构件。例如:支承渡槽槽身的排架是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刚架结构,如图1-1a 所示;单层厂房结构由屋顶、楼板和吊车梁、柱等构件组成,如图1-1b 所示。结构受荷载作用时,如不考虑建筑材料的变形,其几何形状和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结构按其几何特征分为三种类型: (1)杆系结构:由杆件组成的结构。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远大于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2)薄壁结构:由薄板或薄壳组成。薄板或薄壳的几何特征是其厚度远远小于另两个方向的尺寸。 (3)实体结构:由块体构成。其几何特征是三个方向的尺寸基本为同一数量级。 (a ) (b ) 图0-1

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杆系结构。 二、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工程力学的任务是研究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以及在荷载的作用下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研究平面杆系结构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为结构设计合理的形式,其目的是保证结构按设计要求正常工作,并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使设计的结构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进行结构设计时,要求在受力分析基础上,进行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使各构件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结构,以确保在荷载的作用下结构几何形状不发生发变。 结构正常工作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强度是指抵抗破坏的能力。满足强度要求就是要求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不发生破坏。 刚度是指抵抗变形的能力。满足刚度要求就是要求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变形不超过允许范围。 稳定性是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的平衡状态的能力。满足稳定性要求就是要求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不突然改变原有平衡状态,以免因变形过大而破坏。 按教学要求,工程力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1)静力学基础。这是工程力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包括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与平衡等刚体静力学基础理论。 (2)杆件的承载能力计算。这部分是计算结构承载能力计算的实质。包括基本变形杆件的内力分析和强度、刚度计算,压杆稳定和组合变形杆件的强度、刚度计算。 (3)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这部分是静定结构承载能力计算和超静定结构计算的基础。包括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和位移计算等。 (4)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是超静定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问题的基础。包括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和矩阵位移法等求解超静定结构内力的基本方法。 三、刚体、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化为两种计算模型:刚体和理想变形固体。 刚体是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尺寸都不改变的物体。实际上,任何物体受力的作用后都发生一定的变形,但在一些力学问题中,物体变形这一因素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或对其影响甚微,这时可将物体视为刚体,从而使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 理想变形固体是对实际变形固体的材料理想化,作出以下假设: (1)连续性假设。认为物体的材料结构是密实的,物体内材料是无空隙的连续分布。 (2)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的力学性质是均匀的,从物体上任取或大或小一部分,材料的力学性质均相同。 (3)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的力学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材料沿不同方向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质,而各方向力学性质不同的材料称为各向异性材料。本教材中仅研究各向同性材料。 按照上述假设理想化的一般变形固体称为理想变形固体。刚体和变形固体都是工程力学中必不可少的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变形固体受荷载作用时将产生变形。当荷载撤去后,可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残余变形。在多数工程问题中,要求构件只发生弹性变形。工程中,大多数构件在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量若与其原始尺寸相比很微小,称为小变形。小变形构件的计算,可采取变形前的原始尺寸并可略去某些高阶无穷小量,可大大简化计算。 综上所述,工程力学把所研究的结构和构件看作是连续、均匀、各向同性的理想变形固体,在弹性范围内和小变形情况下研究其承载能力。

工程力学课程认识与学习感受

工程力学课程认识与学习感受 工程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力学学科的基础,而且也是《粉末冶金》和《高分子材料》等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它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这门课程是让我们掌握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为学习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并为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创造条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们掌握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 力的作用与物质的运动是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最基本的现象。这正是力学学科研究的对象,从而也奠定了力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地位。工程力学是现代工程科学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学科,已成为土木、水利、机械、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矿山、交通、环境保护、材料与加工、自动化技术、农业、生物、海洋、船舶、石油化工、航空与航天及国防建设等工程科学的基础。工程力学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和相互促进,以及力学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基础性和必不可缺少重要的作用。工程力学研究的是有关机械或工程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受外力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形,分析变形对构件的影响,并设计一些简单的构件,使它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对课本主要知识结构不是很了解的话,就会觉得学习的知识很多,而且公式也非常多,有些公式还很难记,当时感觉就是有点难。对于理科的课程,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抓住其主要的,形成一条线,让它贯穿整个知识结构,然后拖住一些细节知识。学习工程力学的基础是基本假设,在满足工程要求的情况下,提出合理的假设,然后在用简单高等数学分析,推理出一些简单实用的公式。而我一直喜欢的就是对一些简单的公式自己根据已知条件,再用学过的知识推理出公式,这样得出的公式就一般很容易记住,并且对其推理过程也有所掌握,不会乱套。但是力学不象数学那样有要求严格的数学公式,它要求的是满足工程要求,适当的简化公式,简化计算。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记住各种公式的适用条件,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很容易出错。 通过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明白了静力学是研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及其平衡的一般规律。力学的内容好比一条有机结合的知识链,知识点多,前后内容联系强,一环套一环,因此在学习中一旦疏漏了某个环节,就势必要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觉的工程力学这门功课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比如说一道题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就看那一种比较简便。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要学好结构力学,最关键的还是要多问多听多看多做。多问是指遇到不懂的要问,碰到不会的要问。在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接触新知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向同学提出来,大家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还可以提高大家对结构力学的兴趣,有助于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多听是指上课时要听老师讲课,讨论时要听同学提问。很多人只知道上课要认真,但是在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时却毫不理会,如果

工程力学学习心得

不知不觉中,本学期又过大半,同时,学习工程力学这门课程也快一年了。刚开始学时觉得这门课和高中的物理力学没啥大的区别,都是分析力学问题。但是随着深入的学习,慢慢的,发现了这门课程没那么简单,并不只是简单的分析力的构成。 工程力学这门课程包括有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部分。理论力学主要讲述的是经典力学部分的内容,讲述了静力学和运动学和动力学三大部分。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的科学,动力学主要研究了点和刚体的简单运动和合成运动,动力学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材料力学研究物体(变形体模型)在外力作用下的内力、应力、变形及失效规律。 理论力学不像是生物化学,很多知识要靠记忆去扩展,这是一门更多得靠逻辑和推理去构建知识构架的学科。我对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并不擅长,但我喜欢在错综复杂的力学体系中用最基本的东西去思考,解决问题,并想出自己真正有个性的办法,我也觉得这样对自己的智力和思维方式才是有帮助的。而理论力学又不同于以前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其分析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接近实际,对问题的剖析也更加深刻,因此对思维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激起人的兴趣。 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还是碰到了很多的困难的,有时觉得会烦躁,但最后静下心来好好把书上的内容系统地过一遍,有时甚至往复地看好多遍,直到自己真正理解,成为让自己接受的知识。理论力学的难点不在于知识的多,而是真正要学好这门课,对其中没一点知识必须有足够深的理解,然后各种综合性交叉性的题目也便能很自然得想到用书中不同的知识去解决。自己也便能顺利地去推倒自己想要的结论了。 另外这门课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了,我们不仅在可以学到课本上的内容,同时,我们还可以亲自动手在实验中检验理论。这与以往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有很大的不同,也更加激起了我们的学习兴趣。 工程力学理论性强且与专业课、工程实际紧密联系,是科学、合理选择或设计结构的尺寸、形状、强度校核的理论依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学好工程力学,为后续专业课的应用和拓展奠定了很强的理论基础。

《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d8645682.html, 《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作者:李玉海郜少波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04期 摘要:根据高职类《工程力学》课程的特点,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了几种教学方法,主要有实例法、相似知识点比较、理论教学穿插力学史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实践证明,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工程力学》是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于课程内容较多,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加之高职类学生基础比较薄弱,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困难,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为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结合高职学生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积累了一些教学心得,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多举实例,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工程力学》中的很多理论性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进行说明,学生就能从中得到直接的感性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内容,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论认知,进而培养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杆件的扭转变形时,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拧干毛巾上的水时,毛巾发生的变形就是扭转变形;天津大麻花的形状本身就是一种扭转变形。在讲剪切与挤压变形时,可以结合面条机压面条的例子进行讲解,告诉学生什么是挤压,什么是剪切。上面这三个实例简单、形象、易懂,教师继而引申到传动轴的扭转变形和材料的剪切与挤压变形,学生了解了前面所举的三个简单例子后,对于机械传动中轴发生的扭转变形和冲床、压力机的工作原理就不会感到很难理解。讲定轴转动时,教室里就有现成的例子,如,翻盖手机的旋转、笔记本的打开与闭合、电风扇的转动、门绕门轴的转动等。讲固定端约束时可以举底端埋在地下的电线杆和楼房的阳台或挑梁等。实例通俗易懂、容易理解,教师再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实现从实例的感性认知到理论的理性认知的升华,他们对于抽象的理论就不再感到难以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课堂上边讲理论边举实例,一方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能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空洞、枯燥、乏味,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2.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应加以总结比较,避免发生混淆 总结比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对形式或者内容相近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比较分析,使学生弄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避免把它们混淆在一起,张冠李戴,巩固所学的知识。如直杆拉(压)变形的胡克定律的一种表达式为: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魏家峪学校郭珍莲 讲课是每一位教师再熟悉不过的了,教好学生也是每一位教师所期待做到的,但是如何才能把教学效果做到最佳呢? 一、吃透教材、巧设情境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又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把教材吃透,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的编者意图,对这些,教者只有仔细琢磨,深入钻研,做到胸中有书,才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同时,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还要研究教材内容与现时生活的最佳落脚点,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怎样教学的问题。 二、精彩生动的语言 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为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创造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是情感交流的纽带,是知识的载体。形象的比喻,激励的话语,幽默的解释,紧迫的疑问,巧妙的点拨,使抽象变具体,深奥变形象,乏味变有趣。另外,教师的书面语言(板书)和姿态语言(教态)也显得尤为重要。黑板上的一个记号、一种格式,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能渲染课堂气氛,给学生的思维激起阵阵涟漪,把教学推向高潮。所以,教师的语言应注意准确、生动、鲜明,具有

启发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教育性,这样才能到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倘若教师语言罗嗦重复,模棱两可,词不达意,拖泥带水,怎不令学生昏昏欲睡呢?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语言还要做到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疾徐有序,切忌一节课一个调,从而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改进教法、注重生成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摸准教材的重点、难点后,还要进一步考虑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好学。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接受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不足,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落脚点难以找到,这样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讲究教法、研究学法。教学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年级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要从各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强求一律,不要照搬他人的经验及做法,但有几条规律是可以共同遵循的: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识 数学是一门严谨而系统性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联系密切,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深化和发展;数学又来源于生活,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要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落脚点,通过课前的复习、整理,课上提问、发现,把难点化成几个小问题,顺利过度到新知。 2、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教学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离开学校在实践中能够自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

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果路径探析

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果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13-03-22T10:09:27.187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刘东宝张国富 [导读] 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 刘东宝张国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163319 摘要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效果 教学过程是以课堂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过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又是中心环节,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中最直接、最明显、最经常的活动,既是教师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集中反映,又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个性的主要形式。因此,我们必须以大学课堂教学为抓手,不断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协调统一,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当前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方面——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管理缺失。目前少数教师存在着“教学精力投入不足、敬业精神不够、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学脱离课程教学大纲,随意更改或不完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上不作梳理、筛选、设计,重点不突出,同时前沿知识不能及时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上不作深入探讨与精心准备,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而无吸引力;缺乏与学生交流,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只重视书本知识讲授,不重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课堂纪律不管不问。 2.学生方面——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不强。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知识的更新及教学方法的改善,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目前少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不高,不愿意到课堂听课,迟到早退缺课,甚至沉迷于网络;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讲话,睡觉,发短信;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做作业,不与老师交流,不找老师答疑;部分学生不买教材,不记笔记;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 3.管理方面——制度不全,措施不力,落实不够。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制度不全,措施不力,落实不够”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待加强与充实;教学组织形式有待健全;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文件的构建有待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奖、罚制度有待完善;学生班级开展以学生学业为主的各种措施和办法有待探索;现有的规章制度执行有待于更加严格。 二、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果路径 学生应是解决问题的主体,教师应在解决问题中发挥主导作用,管理者应发挥其服务、协调的作用,三者缺一不可。下面重点从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协调统一来分析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1.设计科学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解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它需要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做出调整和更新。设计科学的课堂教学内容,能使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创新性得到高度统一。只有教师备课充分,熟悉教学内容,尽可能融合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尽可能联系一些前沿知识,抓住新旧知识的链接点,才能做到在课堂教学中胸有成竹、运用自如、深入浅出,也才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让学生感到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和提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打破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局面;应通过推行情景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打造充满青春气息和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 2.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一个重要而有效的举措是改革教学方法。但这个改革是对传统方法的“扬弃”,不是全盘抛弃。有的教师一讲教学方法改革,以为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代替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就算完事。这是一种误解。虽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增大了知识信息量,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学习更加便捷。但教学方法改革绝非简单地被看作是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教学的过程是思想碰撞、感情交流的过程,尤其是那些知识渊博、激情洋溢、技艺精湛、人格高尚的教师更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和教益作用。而多媒体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此,我们的改革要处理好与传统方法的关系。 3.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环境是由师生以学习内容为中介,在特定的场景中情感互动而产生的学习氛围。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学环境必然直接影响授课者与听课者的情绪,而两者的情绪又直接影响讲课和听课的效果。从教师步入教室的那一刻起,就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自信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用自己的亲和力去感染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相互信赖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教师就能在教学中以亲切的教态、生动的语言、精确的讲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博得学生的好感与尊重,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不良行为教师要敢抓敢管,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但就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也不失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的有效方法。学生长时间听课很容易产生疲劳感,特别是连续上课的时候。教师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幽默的教学艺术,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疲劳。课堂教学的幽默,如能和深刻的见解、学科前沿的知识结伴而行,那么幽默就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目前,很多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究其根源,是因为大学课堂教学只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本是师生之间双方的互动教学,变成了单向的老师“教”和学生“听”,学生在被动地追随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上进心和学习的动力。 4. 培养教师自我的人格魅力。教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些老师花的时间并不多,平时也不怎么找学生,为什么他教的学生成绩就那么好呢!一句话:他们的要求,学生执行的比较到位。这源于他们的魅力。而要想有这样的魅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积累,既要具备本学科扎实的基本知识,更要有一定的深度;对其他学科也要有所了解,掌握学科之间的联系,旁征博引。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学的重要形式,它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理想信念。由于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10305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 学时/学分:96 / 6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适用专业:机械设备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应用技术、金属材料工程 开课院系: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力学教学部 开课院系: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力学教学部 教材:《工程力学教程》西南交大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编 2004年7月 参考教材:《理论力学》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力教研室高教社2002年8月教材: 主要参考书:《材料力学》单辉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4月第二版 《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第四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这两门课的主要部分内容,是机电、材料、汽车等工科大学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简单工程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模型的能力,对这些力学模型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包括瞬时与过程)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同时对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等问题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能力。能利用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判断分析结果正确与否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理论力学内容部分和基本要求: (一)静力学: 力的概念;约束及约束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各种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摩擦和物体的重心。(二)运动学: 描述点的运动方程、在其基础上求点速度和加速度;刚体的平动与定轴转动方程的建立、如何求其速度和加速度;重点讲授点的复合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 (三)动力学: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力学普遍定理应用,惯性力的概念及达朗伯原理。 学完理论力学后,应完整地理解基本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达到下列要求: 1、具有从简单实际问题中提出理论力学问题的初步能力。 2、能选取分离体并正确画出受力图。 3、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的简化;能熟练运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简单物系的平衡问题(包 括考虑有摩擦力的情况)。 4、能正确地运用分解和合成的方法分析点的运动。能熟练运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熟练地计算 刚体作平面运动时角速度和刚体上点的速度。 5、能正确运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6、能熟练地运用达朗伯原理求解简单的动反力问题。

工程力学学习心得

工程力学学习心得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不知不觉中,本学期又过大半,同时,学习工程力学这门课程也快一年了。刚开始学时觉得这门课和高中的物理力学没啥大的区别,都是分析力学问题。但是随着深入的学习,慢慢的,发现了这门课程没那么简单,并不只是简单的分析力的构成。 工程力学这门课程包括有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部分。理论力学主要讲述的是经典力学部分的内容,讲述了静力学和运动学和动力学三大部分。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的科学,动力学主要研究了点和刚体的简单运动和合成运动,动力学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材料力学研究物体(变形体模型)在外力作用下的内力、应力、变形及失效规律。 理论力学不像是生物化学,很多知识要靠记忆去扩展,这是一门更多得靠逻辑和推理去构建知识构架的学科。我对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并不擅长,但我喜欢在错综复杂的力学体系中用最基本的东西去思考,解决问题,并想出自己真正有个性的办法,我也觉得这样对自己的智力和思维方式才是有帮助的。而理论力学又不同于以前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其分析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接近实际,对问题的剖析也更加深刻,因此对思维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激起人的兴趣。 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还是碰到了很多的困难的,有时觉得会烦躁,但最后静下心来好好把书上的内容系统地过一遍,有时甚至往复地看好多遍,直到自己真正理解,成为让自己接受的知识。理论力学的难点不在于知识的多,而是真正要学好这门课,对其中没一点知识必须有足够深的理解,然后各种综合性交叉性的题目也便能很自然得想到用书中不同的知识去解决。自己也便能顺利地去推倒自己想要的结论了。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的人才需求。因此,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应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入手,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210-02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战场。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不想学到想学,从不会学到会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在教学,在教学生学。”即教师要具有教的艺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然而,同样的教学环境,同样的资历,同样的责任心,有的教师教的好,学生爱听,爱学,教学成绩优异;而有的教师却不得其法,事倍功半,学生厌听,厌学,教学效果不佳。这就是教学效果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建立主动性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模式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大目标,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数学教师更是勿庸质疑。培养学生真

实清晰的思维,关键的一条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有充足的思维活动并且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领会思考,即建立主动性课堂。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的思维呢?袭击课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说到“袭击”,人们往往会认为是教师对学生搞突然袭击,如突然抽查,突然提问,突然测验等。但这里袭击不是让教师袭击学生,而是让学生袭击教师。课前,学生准备好题目,教师上课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现场予以分析、解答。这样的优点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思维是真实、完整的。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教师的思路,解题的曲折经历,甚至教师碰壁的尴尬情景;又能体会教师面临绝境时,是怎样调整思路,峰回路转的。袭击课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准备的课无法比拟的。如何上好袭击课,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提出问题。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要求小组间提出的问题不重复。学生怕自己的问题不被选中,必然会在选题上下一番功夫,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事先必须进行一番思考。教师解题时,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方法与教师的解题方法进行比较,从中得到启发。第三,解答问题。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不唱独角戏,和学生一块儿进行。被题难住时,请学生帮忙解决。被难住的情况要设计成“真”、“假”两种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阜南县焦陂高级职业中学王小东 [摘要]:本文通过对教学方法多年来的探讨、总结和尝试,提出了几种多元化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方法;课堂效果 教学水平高、能力强的教师面对众多学生仍然成竹在胸,充满信心,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指挥调度;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那些基本功差点的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紧张、焦虑、教学环节紊乱、缺乏系统性、不能很好地控制局面,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等缺点。 那么如何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加强驾驭课堂的能力呢?以下是我个人的观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育人效果。 课堂教学水平体现的是一种实践操作能力,它的成熟依靠长期的艰苦训练,同时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提高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等基础理论水平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学习属于应用理论范畴的教改理论。 就“教育理论”而言,首先它可以为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决策的形式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它可以为教育的中长期发展提供有科学依据的计划和规划,起到理论的预测作用,并且,教育理论对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科学地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方面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与修养,其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学习教育理论对我们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使我们懂得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为我们形成必要的教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二、潜心备课工作,运筹教学方略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可以说,不备课就不能上课,备不好课也上不好课。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次战役,那么备课就是战斗前的深谋远虑、周密部署;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篇文章,那么备课就是作文前的深思熟虑、布局谋篇。其实,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应从提高备课水平和备课能力入手。 同时认真备课也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教师如果敷衍备课,既是对教育工作的不负责,也是对学生的极不负责。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我们要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授课的趣味性。 为了能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前提就是要认真备课。备课充分了,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每备一篇新课时,我最苦恼的就是如何寻找备课的思路。如何突破难点、如何把握重点、如何安排组织才可以使整节课连贯、流畅、圆满呢?我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对照单元学习要求,找出重点、难点,并把各个知识点列出来按重要程度排列,进而组织安排上课的思路。同时,我还经常请教有经验的教师,经他们一点拨,我茅塞顿开。此外,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除了准备课本上要求的内容外,还尽量多收集一些有趣的课外资料作为补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听课的兴趣。

工程力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工程力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继“卓越工程师”之后的又一工程教育导向。土木工程作为军用和民用工程中的重要分支,面临着与时俱进的挑战,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基础性、前瞻性的力学分析能力,根植于力学课程,反映在土木工程分析现场。由于工程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错位,使得目前力学与专业、专业与职业在相互衔接系统化的教学上尚有很大差距。笔者针对力学教学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反思,提出了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的积极探索,有利于融合力学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标签:力学分析能力;系统观念;开放式课堂;评价方式 目前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力学课程仍旧沿用研究型大学的课程设置,课程落后于产业发展,从大一的基础课不知方向到大三密集的专业课,整个学习过程反馈路径漫长,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主动性不足;同时力学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间的呼应、深化之平台不牢固。工程力学课程与结构专业课各自为营,教师间缺少指向职业核心能力的交流,学生的知识点割裂;从职业的愿景而言,人才培养方式与职业对接程度不高,屡见不鲜的工程事故,彰显了土木专业毕业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预警处理能力的不足。针对工程建设期内各种安全措施所涉及的力学原理,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不足。这些现象和问题迫切的需要学生和老师从纷繁的信息中搜索专业的内核,搭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形成一个从力学到专业的系统。以整体化的工程观,构建教学内容和形式。笔者结合近年的力学教学的情况,从力学的课堂教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1.力学课程教学的思想指导-系统化 工程是以一系列科学知识为依托,应用这些科学知识,并结合经验判断、经济的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一种专门技术。工程活动历来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规模大、涉及的因素多。尤其是现代社会实施的大型工程都具有:多种基础理论学科交叉、复杂技术综合运用、众多社会组织部门和复杂的社会管理系统纵横交织、复杂的从业者个性特征的参与、广泛的社会时代影响等因素的综合运作的特点。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在工程的实现中扮演者工程师的灵魂角色。美国学者J.波多格纳说“工程师在组织化社会中的基本作用是一种整合作用,工程师的作用是构建整体”。 服务于土木工程的力学课程教学[1]应围绕培养学生具备力学基本知识和解决力学问题的技能,这种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后续课程的需要,具有把工程中的力学现象转化为工程力学问题的基本经验,能把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适应今后工作岗位对工程力学知识的要求,并在实际岗位上不断补充提高工程力学知识的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力学课程以逻辑性见长,学生往往迷失于庞杂的公式和理论推演中,一些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力学学习兴趣不浓厚,课堂上共鸣不高,对于力学作用的甚了了引发了被动机械的接受知识,在实际施工现场中不能将其转化为主动分析的诉求。比如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

工程力学学习心得

《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课程技能考试 不知不觉中,本学期又过大半,同时,学习工程力学这门课程也快一年了。刚开始学时觉得这门课和高中的物理力学没啥大的区别,都是分析力学问题。但是随着深入的学习,慢慢的,发现了这门课程没那么简单,并不只是简单的分析力的构成。 工程力学这门课程包括有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部分。理论力学主要讲述的是经典力学部分的内容,讲述了静力学和运动学和动力学三大部分。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的科学,动力学主要研究了点和刚体的简单运动和合成运动,动力学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材料力学研究物体(变形体模型)在外力作用下的内力、应力、变形及失效规律。 理论力学不像是生物化学,很多知识要靠记忆去扩展,这是一门更多得靠逻辑和推理去构建知识构架的学科。我对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并不擅长,但我喜欢在错综复杂的力学体系中用最基本的东西去思考,解决问题,并想出自己真正有个性的办法,我也觉得这样对自己的智力和思维方式才是有帮助的。而理论力学又不同于以前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其分析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接近实际,对问题的剖析也更加深刻,因此对思维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激起人的兴趣。 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还是碰到了很多的困难的,有时觉得会烦躁,但最后静下心来好好把书上的内容系统地过一遍,有时甚至往复地看好多遍,直到自己真正理解,成为让自己接受的知识。理论力学的难点不在于知识的多,而是真正要学好这门课,对其中没一点知识必须有足够深的理解,然后各种综合性交叉性的题目也便能很自然得想到用书中不同的知识去解决。自己也便能顺利地去推倒自己想要的结论了。 另外这门课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了,我们不仅在可以学到课本上的内容,同时,我们还可以亲自动手在实验中检验理论。这与以往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有很大的不同,也更加激起了我们的学习兴趣。 工程力学理论性强且与专业课、工程实际紧密联系,是科学、合理选择或设计结构的尺寸、形状、强度校核的理论依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学好工程力学,为后续专业课的应用和拓展奠定了很强的理论基础。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