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殖民主义_双重使命_的研究

关于殖民主义_双重使命_的研究
关于殖民主义_双重使命_的研究

研究综述

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研究

郑家馨

20世纪后半叶,随着殖民主义退出历史舞台,关于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问题在各国历史学家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近年来,我国学者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等问题上。

一、马克思提出“双重使命”理论的历史背景

关于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的理论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是在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中提出这个理论问题,今天已经不太受到人们的重视了。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万国博览会和英法海底电缆的启用,展示了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和世界各国历史愈益整体化发展的趋势。当时经济理论界出现了一股反对工业化(实际是反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和资本集中、主张维持小生产的反历史倾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给《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的系列论文中,批评了这种反历史的倾向。19世纪50年代初期,马恩正在深入研究印度历史。马克思注意到这样一种历史现象:到1850年英国向印度输出总值已达802万英镑,其中仅棉纺织品一项输出就达522万英镑,占英国出口总值的1 8强,占棉纺织品出口总值1 4强,“英国工业愈是依靠印度市场,英国厂主们就愈是感到在他们摧残了印度本国的工业之后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

力”。①马克思还注意到50年代初英国已在印度试建铁路445公里。②而印度总督戴贺胥于1853年提出备忘录,规划在印度修建六条大铁路,由英国私人投资,殖民地政府免费给地并保

证5%利息。③1853年7月22日马克思撰写《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总结对印度

①②③杜德:《维多利亚时代印度经济史》,第174—178页。

杜德:《维多利亚时代印度经济史》

(R .D utl ,T he Econom ic H isto ry of India in the V icto rian A ge ),伦敦1956年版,第174—17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74—175页。

史研究的观点,把英国消灭印度当地手工业当作革命行为来描述①,认为“历史中的资产阶级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②这一物质基础一个是世界交往的工具(铁路、轮船等),一个是人类的生产力。马克思从来不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人类建立新世界(社会主义)的任务。马克思认为殖民主义(以英国为例)一方面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会破坏殖民地(以

印度为例)的社会整个结构;另一方面又必然会“造成新的生产力”,“播下新的社会因素”。③但

在英国资产阶级统治被英国工业无产阶级推翻以前,或是印度取得独立以前,印度人民是不会收到英国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由此,马克思作出了总结性理论概括:“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④又说“英国在印度斯坦造

成社会革命完全是被极卑鄙的利益驱使的,在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上也很愚钝……,它在造成

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⑤马克思关于“双重使命”的理论是非常深刻、辩证的。然而,一百多年来不少学者对这个理论的理解不一,把握不准,也出现一些明显的误解和失误。如有的学者认为,1853年马克思所说英国殖民主义完成的“双重使命”的对象,仅仅是具有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印度社会。应当指出,由于当时的科学提供给马克思的材料十分有限,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述,简略不详,亦未形成系统的理论。这既给后代学者留下了广阔的研究天地,也留下了不少容易引起猜测甚至穿凿附会的地方。

二、对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不同理解

11西方有些学者(包括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多线说”观点出发来论述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作用,认为既然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东方社会是一种“停滞”的社会,没有自身发展的可能性,那就只有接受殖民主义的刺激,才能“打破东方停滞的千年循环”,结束社会的长期停滞状态。以意大利学者梅洛蒂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学者,近年来以“历史发展多线论”为核心,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强调东方社会本身不可能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因而殖民主

义在推动东方社会前进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⑥以色列学者阿维内里进一步全面论述这个问

题。他认为,东方社会“没有任何内部变化的可能。为中世纪欧洲社会变化创造先决条件的任

何因素这里都不存在,连可能成为类似条件的因素也没有。”⑦他列举几个因素,认为这些因素

包括私有财产和私有财产观念在中世纪的印度和中国都不存在,因而也就缺乏与私有财产相

8

8 世 界 历 史 1997年第2期①②③④⑤⑥⑦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载塞?亨廷顿等著《现代化理论与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8页。

梅洛蒂:《马克思与第三世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0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149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24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251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52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71页。

伴随的内在紧张关系,没有对个人主义的要求,没有渴望实现“市民社会”自治区域的压力,而这些,阿维内里认为都是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既然这一切先决条件,东方社会都没有,再加上农业和手工业的一体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和市场观念的产生,所以“东方帝国的政治可以变化,

而其社会或经济则始终不变。”①既然由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殊性质导致欧洲资本主义产生

的那些条件不可能在亚洲重现,在这种条件下,殖民主义则成为非西方世界实行现代化的先决

条件,而殖民扩张的主要影响就在于它促进现代化的作用。

②中国学者罗荣渠亦持“一元多线”历史观。他认为“关于殖民主义的两重性问题首先涉及一个理论问题: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是单线的还是多线的。”按单线说,既然任何民族都按共同的历史发展规律,经历大致相似的发展阶段,那么每个民族(或社会)都会找到内在力量来实现这种大的社会变革。他不同意单线说。在他看来,“马克思认为亚洲的古老社会没有这种内在自我变革的力量,故而这种社会革命需要靠外来的破坏力量来引发”。“这是理解殖民主义‘双重使

命’论的一个理论前提。”③他还认为,在非西方世界“即使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早就出现过资本

主义的稀疏的萌芽,但传统结构形成了稳定的发展定势,因而即使出现推动大变革的某些单个条件,也不可能形成突破传统的决定性的推动力。那里向现代化的变革的启动力量来自外部

……。”

④21另一些学者认为,讨论殖民主义对落后国家的被压迫民族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历史进程。对这个问题马克思早有明确的观点。他们认为殖民主义的客观结果带来了资本主义文明,促进了古老世界的崩溃,为落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这只是客观结果。用“多线史观”去评说殖民主义很难使人接受。潘润涵指出,所谓多线史观实际上是两线史观,:一条是西方的,欧洲的,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条是东方的,亚洲的,停滞不前,冻结在文明的门槛前,充其量是原始社会的局部解体,它不仅自己无力走向资本主义,甚至无力进入封建社会。有些美国人在阐述这种史观时就是这样说的。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社会结构是封闭的、板结的,自身缺乏发展机制,推动其发生变化的力量只能来自外部。从这种观点出

发,“只能认为欧洲的殖民入侵使非欧洲社会产生了现代化效应,是值得‘欢迎’的”。⑤持这种

观点的人“认为这也是马克思的观点”。潘润涵批评说“这是不实之词”。

⑥31第三种意见认为,要把两种使命作为一个整体,看作一个过程中互相衔接的两个步骤。在过程的开端,“建设性作用”就寓于“破坏性作用”之中,而在整个过程的进展中,破坏性作用同样也寓于“建设性作用”之中。可以说这是一个历史过程中两个并存而又矛盾着的方面,是一

9

8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研究①②③④⑤⑥潘润涵:《落后国家的被压迫民族具有自身现代化的能力》,载《北大史学》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

潘润涵:《落后国家的被压迫民族具有自身现代化的能力》,载《北大史学》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0页。

罗荣渠:《我的四点意见》,载《北大史学》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载亨廷顿等著《现代化理论与经济的再探讨》,第17—20页。

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载亨廷顿等著《现代化理论与经济的再探讨》,第17—20页。

个非常深刻、辩证的悖论。也有的学者认为,在理解殖民主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时,要注意在这两方面使命中都包含着阻碍和促进两种作用的因素,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破坏性使

命起阻碍和消极作用,建设性的使命才起促进的积极作用。

①41第四种意见不同意学术界中这样的看法:“马克思的‘双重使命’理论是一分为二地评价殖民主义,既看到殖民主义的罪恶也肯定了殖民主义客观上的进步作用”,认为“这种看法值

得商榷”,因为“殖民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没有什么进步意义”。②有些学者单就殖民主

义的作用问题发表看法,他们批评“直到今天还有人要重新评价殖民主义,要肯定它客观上的进步作用,而且把这说成是马克思的观点。这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马克思的观点。“殖

民主义统治导致历史的大倒退。”

③51外国许多学者更多地从“功”、“过”角度来评价殖民主义。五卷本《殖民主义在非洲》的

作者甘恩和杜伊格南认为,“真算起账来,殖民主义是功大于过”。④“我们不同意被人们广泛接

受的假设——殖民主义与剥削应该划等号。……因此我们把欧洲在非洲的帝国主义解释为文

化变革与政治统治的动力。”⑤罗德尼(D ?W ?Rodney )等人则认为

“殖民主义只有一面——它是一个吃角子老虎”,殖民主义对非洲纯粹是一场灾难,除了不发达与落后外,没有带来任何

东西。⑥乔姆斯基(N .Chom sky )也持类似观点,在《第五百零一年:征服在继续》一书中坚决不

同意殖民主义的侵略、征服和破坏中有“合理因素”(指更发达的科学技术、更高级的生产方

式)。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殖民主义史研究的学者菲尔德豪斯将殖民主义的所作所为看成是祸福相当、功过难分。他认为“对殖民主义不应像往常那样赞扬或责备,如果说它没有做什么事情来消除殖民地的贫困原因,那么也不能说是它首先使殖民地陷于贫困。殖民帝国有着非常深远

的经济后果,有好的,也有坏的……”。

⑦三、怎样准确地理解’双重使命”理论

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对东方社会的破坏性作用和建设性作用的论述,是一个十分辩证、深刻的悖论。许多学者认为,对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必须进行真正全面的、科学的论述。近年来关于“双重使命”的研究和论述逐渐深入,涉及到过去没有触及到的问题。在以下六个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上都颇有新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评价殖民主义“双重使命”,道德判断同历史研究不容混淆的问题。许0

9 世 界 历 史 1997年第2期①②③④⑤⑥⑦菲尔德豪斯:《殖民主义:1870—1945》

(D .K .F ieldhouse ,Co lonialis m 1870_1945),伦敦1983版,第105页。罗德尼:《欧洲怎样使非洲成为不发达的?》(W .Rodney ,How Europe U nderdeveloped A frica ),坦桑尼亚1972年版,

第223页。

甘恩、杜伊格南:《殖民主义在非洲》

(L .H .Gann and P .D uignan ,Co lonialis m in A frica ,1870-1960)卷1,剑桥1969年版,第22—23页。

甘恩、杜伊格南:《帝国的负担》

(L .H .Gann and P .D uignan ,Burden of Emp ire ),伦敦1967年版,第382页。谢霖:《东方社会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董小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理论”再认识》,载《光明日报》1992年10月10日。

梁志明:《马克思关于“双重使命”,的论述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载《北大史学》第3辑,第29页。

多研究者都指出,评价殖民主义历史作用的一大“难点”在于道德判断与历史研究的关系。过去我们在评判殖民主义时,差不多完全从政治斗争角度考虑,而从人类社会发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就很少,因而对殖民主义不能作出科学的评价。林承节认为政治斗争方

面的考虑是需要的,今后也不能少,但是政治斗争的考虑和社会发展的考虑必须结合起来。

①何芳川认为,仅仅用政治批判的眼光来探讨殖民主义,往往会局限我们科学研究的视野与胸怀,妨碍我们对殖民主义作整体的把握与认识。同时又指出,在注意这方面的局限性时我们也

应该避免容易被掩盖的另一种倾向。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状况?郑家馨同意这样一种说

法,在人类历史上,特别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从道德观角度来看是非正义的东西,却往往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或者是历史发展暂时所需要的,因而是进步的。因为恶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或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恩格斯曾赞扬黑格尔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思想,指出在善和恶的对立的研究上,费尔巴哈同黑格尔比较起来是很肤浅的,因为费尔巴哈根本没有想到要研究道德的恶所起的历史作用,而黑格尔则指出过从道德观上来看历史事情,是

荒诞的。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③这种冷峻的真理往往是

人们的情感难以接受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历史作用,正是人类历史上正义与进步完全背

离的一个尖锐的事例。④李安山强调指出,我们要切忌将道德评判与历史研究混淆。这并非说

研究历史不需作出道德判断,但论(往往包含某种道德判断)须从史出,道德判断与历史研究不可等同。殖民主义者是否应该侵略和统治殖民地是一个道德问题,而具体评估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则是一个历史问题。把这两个问题混同,在政治或感情上或可满足某种需要,但在学术

上则不可取。⑤历史学家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个关系?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社会上出现殖民文化沉渣泛起,国际上在前殖民国家中也出现一股“重新殖民化”的鼓噪,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指出它在历史上有客观进

步作用的一面(虽然只是“一面”)是否不合时宜。其实,从认识上解决殖民文化的影响问题还是

要从追根溯源做起。殖民文化沉渣泛起实际上是未彻底清除的殖民文化心理的一种表现。在殖民时期几百年中,殖民主义者为了配合军事、经济、政治侵略,着力征服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心,他们大肆宣扬“西方文化优越”、“大和民族最优秀”,极力树立价值标准的“西化”和“东洋化”,培植被统治人民的崇洋(西洋、东洋)心理。当然,崇洋心理产生的另一根源是对殖民主义侵略缺乏深刻的理性认识,陷入了盲目性。现在看来,过去进行的大批判为什么对崇洋媚外思想的清除成效甚少,以致死灰复燃,原因之一不能不说是这种大轰大嗡的“大批判”并未使人民对殖民主义的侵略达到真正深刻的理性认识。

我国历史学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因为只有这种理论真正把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历史学家对于殖民主义这种具有二重性的历

1

9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研究①②③④⑤李安山:《对研究“双重使命”的几点看法》,《北大史学》第3辑,第58页。

郑家馨:《具体分析殖民主义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作用》,载《北大史学》第3辑,第43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30页。

何芳川:《如何更准确地评价殖民主义》,载《北大史学》第3辑,第26—27页。

林承节:《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几点认识》,载《北大史学》第3辑,第19页。

29 世 界 历 史 1997年第2期

史现象,只能自觉地依据马克思所教导的辩证分析法,一方面充分地无情地揭露殖民主义的罪恶性,一方面承认它是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适当地肯定它在客观上的历史进步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仅批判殖民主义罪恶,而且能够有说服力地说明殖民主义的各种历史联系和它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性,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上能够从容地对付殖民主义及其遗留的种种历史影响。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要以马克思的“双重使命”的理论来评价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殖民主义已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退出历史舞台(在一些小岛屿的殖民地也正在撤退)。现在,我们评价殖民主义基本上是对早已发生的历史事实作历史研究,应该力求真正全面、科学、准确地把握这个已逝的历史现象。再说,有些历史现象的全部性质只有在事后的历史发展中方能逐步地充分呈现出来。殖民主义作用的研究对于曾经是半殖民地的中国人来说,不是轻松的论题。如何把政治斗争(政治批判)的考虑同社会发展的考虑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在研究世界殖民主义史和各国殖民史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几个“难题”:首先是如何准确评价与资本主义共生的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一种“方便的”、“省麻烦的”办法是,只讲殖民主义的消极作用、负面影响,即只讲它的罪恶方面。对于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刚从殖民主义下摆脱出来的人们来说,这种“一个方面”的论述从感情上是容易接受的,理性上也是习惯的。但是,这样“一个方面”的论述,难以理解世界近现代的发展史,难以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是人类的伟大的进步的道理。如果西方资产阶级在东方的几百年殖民统治留下的只是一片黑暗,只有衰败,没有发展,只起反动作用,没有使东方社会有所前进,哪还谈得上什么“人类的伟大进步”?①其次,实际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直接或间接的殖民统治下,无论经济、政治、社会都有很大变化,如果不了解、“双重使命”,就不能正确说明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东方人民的历史活动当然是这种历史性变化的主要动力,但仅仅“这一方面”还不足说明为什么这种变化只发生在殖民时期开始以后,只是在“双重使命”所创造的前提条件下才发生的。同样,为什么殖民时期能启动一些东方国家(印度、中国等)的现代化进程?是哪些力量在起作用?为什么启动以后,直到印度独立、中国解放时,取得的成效不大?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有所发展又不发展,启动了现代化进程又迈不开大步的局面?这都要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实现的正负面影响去找原因。②马克思的“双重使命”理论则能够深刻而圆满地解释这些问题,因为它辩证、全面地论述殖民主义的客观历史作用,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之中。

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说实现“双重使命”的殖民主义者主观上满怀着无可怀疑的侵略、掠夺的目的,客观上其社会行为却对东方社会起着改造的作用?一般地说,近代殖民主义者在殖民地的社会行为受三种力量的驱使和制约:个人(或集团)的利欲及获利的最方便手段;殖民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当地传统文化对域外力量的反应。在这三种力量影响和制约下,近代西方各国在殖民地一般都形成再造自身的功能。例如,西班牙在墨西哥和秘鲁等地移植了封建大土地所有制,重建了卡斯蒂的社会结构,基本上把母国的政治机构和观念移植到殖民地。葡

①林承节:《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几点认识》,《北大史学》第3辑,第22—23页。

萄牙在巴西建立的殖民机构鲜明地体现了母国的专制特点。英国在白人移民殖民地(如北美)将其自身的政治观念和经济制度移植过去。而在土著居住的殖民地(如印度),英国与历史上著名的征服民族罗马人和土耳其人不同,后者满足于征收贡赋,让被征服民族的旧生产方式维持

下去,英国则把自己的生产方式强加于被征服民族。①英国的生产方式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马克思总结过一条历史规律:“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较高文明所征服”。如果征服者文明高于被征服者,其结果则相反。英国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高于东方各国的封建文明,东方文明影响不了英国,却受到了资本主义文明的改造。

其次,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文明建立于发达的商品——市场经济基础上,代表先进生产力,由于资源配置合理,经济效益很高,在同封建主义的自然经济较量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对东方社会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经济结构能起解体作用,最终使后者受到结构性的破坏,并促进了东方社会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这就为东方社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

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②第三,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性高额利润给予宗主国资本输出极大的刺激。殖民主义宗主国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输出资本达到很大规模,约占英国资本输出总额的50%、美国的43%、意大利的48%、法国的30%、荷兰的40%。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铁路,采掘工业、农业加工工业和银行金融业方面规模尤为巨大。例如英国对印度的资本输出到1901年已达到415亿英镑,每年可得利润4000万英镑,已超过它在商业、航运业方面利润(2800万镑)。巨额的利润收入便是英国“将铁路和工业制度的其他产物介绍到印度来以后……便不能把改变的巨轮停

顿下来”的原因。③殖民国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投资兴办工矿业、交通事业和农业的规模愈来

愈大,英国仅在印度就修建铁路65203公里。在投资过程中,殖民国家一般要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实行目的在于破坏自然经济、发展商品货币经济的一系列改革,否则它的工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殖民剥削便很难进行,因而它需要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将农业结构转型为生产农业原料和其他经济作物服务;推广西方教育(英语或法语教育),培养新式知识分子,建立适合殖民统治的一套政治机构;引进西方思想观念,制定社会立法。总之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领域进行广泛的改革,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实现其“双重使命”。

根据林承节对印度史的研究,到帝国主义阶段“双重使命”的建设性作用表现最突出、最有力。④例如印度独立前65203公里的铁路87%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修建的,印度纺锭从

1879年的140万锭增加到1914年639万锭。⑤在上层建筑方面,本时期也实现了比以往更大

幅度的改革。破坏性作用也更加深入广泛: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封建经济结构、小农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结构,受到了远比以往更为深刻的破坏。这些无疑对促进殖民地半殖

3

9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研究①②③④⑤当年日本纱绽为241万绽,中国约30万绽。见杜德:《今日印度》上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年版,第161页;樊亢:《外国经济史》第2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版,第295页。

林承节:《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几点认识》,《北大史学》第3辑,第16页。

尼赫鲁:《尼赫鲁自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494页。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626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47—748页。

民地的劳动社会化,资本主义因素的进一步发展,起了客观上积极作用。所以也不能说,到了帝

国主义时期殖民统治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已无任何客观的进步作用可言。

①第四个问题是,影响人们评价殖民主义客观历史作用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殖民主义的消极作用确实太大了。第一,即使在它起着积极作用的时候,消极作用仍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它。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也总是同野蛮的屠杀、掠夺和压迫以及损人利己的种种安排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马克思曾尖锐而形象地把殖民主义实现“双重使命”比喻为用人的头盖骨做酒

杯盛着甜美的酒浆。②这种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正是殖民主义固有的内在的二重性,是其本

质属性。人们看到的是,破坏性使命的实现一方面消灭了停滞的村社结构,对自然经济等传统结构给予摧毁性打击,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在许多地区则破坏了人民的和平生活,甚至导致种族灭绝,摧毁了本地的民族工业,夷平殖民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消灭了当地的传统文明等令人发指的殖民暴行。随着亚洲式社会基础的被摧毁,东方社会中先进、美好的事物也被一并摧毁。

第二,出于殖民主义私利,破坏性使命对旧式社会结构的摧毁,在任何地方又都没有比较彻底地完成,如应该摧毁的封建土地关系,却用立法手段予以保护,在印度甚至制造出一个柴明达尔封建地主阶层作为殖民统治的社会支柱。

第三,在实现建设性使命中,殖民利益高于一切,牺牲殖民地人民利益,宗主国绝对不许建立殖民地极其需要而可能与宗主国形成竞争的工业部门,对不顾阻遏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则百般压抑、限制,对关键性工业则予以扼杀,因而形成殖民地工业的片面、畸形发展,以及对宗主国经济的结构性依赖。

第四,在执行“双重使命”中,殖民地人民遭受掠夺的程度加剧,印度人民在19世纪下半叶遭受饥荒24次,官方估计死亡人口2000万人以上,非洲人民在“建设性作用”表现较突出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人口最多。在英国向印度大量输出资本期间,每年从印度掠走的财富高达115亿英镑。由此看来,建设性工作开展愈多,殖民主义者获得的利润和掠走的财富数量愈

大。

③第五个问题是,“双重使命”在不同的殖民地完成的情况悬殊很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要求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这对于历史研究尤有重要意义。因为宗主国的经济、政治情况不同,“双重使命”在执行和完成的程度上将大相径庭。由于各殖民地区的情况、殖民剥削对象、生态条件和社会集团的不同,因而它们所受的影响在量和质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别。殖民的前期和后期所受影响亦大不相同。这些都需要作具体分析,不宜一概而论。从历史研究角度来看,第一,殖民统治对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保存是不乏其例的。日本吞并台湾后,对台湾的传统农村封建结构是稍有改造基本保留,并不触及传统的土地占有制度。朝鲜半岛原两班贵

族、封建地主在地籍调查后仍成为土地所有权拥有者。④日本在两地都搞了农田水利建设,推

4

9 世 界 历 史 1997年第2期①②③④董正华:《殖民主义保存传统经济结构的事例》,《北大史学》第3辑,北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54—55页。

杜德:《维多利亚时代印度经济史》,上册,第143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5页。

林承节:《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几点认识》,《北大史学》第3辑,第16页。

广新技术,促进农业增长,但都与农业的资本主义文化无关。后来,日本发动对中国和东南亚的侵略战争,也绝不是要摧毁这些地区的落后生产方式,而是要在变之为殖民地基础上,同这些地区的落后生产关系相结合,获取垄断利润。由此可以看出,一切服从于宗主国的利益是所有殖民主义政策的出发点,客观后果是不自觉的。至于宗主国的资本主义体系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传统(封建)土地制度之间存在的“并存”和“双向互动”的关系,在荷属印度尼西亚和法属、英属、德属热带非洲农村是颇为普遍的。当然,出现类似现象的原因还要考虑到18—19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和20世纪上半叶一些殖民宗主国(如日本)本身资本主义发展不成熟,或是半封建的,缺乏这样的破坏能力,因而大多限于在殖民地“再造”自身的社会经济结构。此外,一些殖民地的经济落后在一定历史时期提供不了殖民利益,也是原因之一。

第二,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半殖地自然经济的破坏,也并非如一般所认为的:殖民统治在任何地区一经建立,便摧枯拉朽般地解体了。殖民主义对热带非洲许多地区的自然经济结构的作用,并没有像它在印度发挥出如此巨大的神奇的破坏力。因为殖民主义对此类经济结构的破坏力和破坏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关键在于殖民地区每年输出输入商品的数量。一般地讲,宗主国商品(尤其是纺织品)向殖民地的销售量同殖民地社会自然经济结构的破坏程度成正比。例如,1854年英国向西非地区出口总额为123万英镑,进口为190万英镑,均不及同年向印度出

口1599万英镑的1 10、进口2077万英镑的1 9。①对非洲贸易量很低的状况几十年没有多大

变化。直至20世纪20年代,全部英属非洲(不包括南非,面积为2,320,534平方英里)进口商品仅为0133亿英镑,不及同期印度(面积为1,805,332平方英里)进口商品2135亿英镑的1 7。②所以,英国“廉价商品重炮”的威力在热带非洲大大衰减,其破坏性作用较弱,在广袤非洲内陆地区几乎觉察不出来,因而英国商品对非洲农村经济结构的侵蚀过程异常缓慢。法属非洲的情况与此相似。法属西非仅1 12耕地生产了其出口经济作物的80—90%,9 10耕地基本不生产出口经济作物。不种植出口经济作物的广袤内地的农村,缺乏货币,无力购买进口商品甚至很少购买本地商品,仍然保存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基本上原封未动或变化甚少。菲尔德豪斯在《殖民主义》一书中也指出这点:到1945年绝大部分非洲殖

民地都远未解决改造(旧)社会结构问题。③然而他认为,这是因为“殖民时期作为社会达到成

熟的历史过程”,对非洲许多国家来说“都太短了”。实际上,主要不在于时间太短(也有70—80

年),而其因为“私利”(超额利润)这根撬动“双重使命”的杠杆,对英国来说在非洲要比在印度

小得多。

第三,“建设性使命”在各殖民地完成的情况也悬殊极大,不能一概而论。这取决于几方面因素:殖民利益首先是投资利润率的大小;破坏性作用发挥的程度(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殖民宗主国本身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热带非洲在世界各大洲殖民地中,是殖民主义完成“建设性使命”最差的地区。因为宗主国向热带非洲输出资本数额相对来说最少。到1913年为止,英国向

5

9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研究①②③菲尔德豪斯:《殖民主义:1870—1945》,伦敦1983年版,第49页。

诺尔斯:《英国海外帝国经济史》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19页。

菲尔德豪斯:《经济和帝国》

(F ieldhouse ,Econom ics and Emp ire ,1830-1914),伦敦1984年版,第131页。杜德:《维多利亚时期印度经济史》,第160页。

海外投资总额为2717亿英镑,1870—1913年期间投资于热带非洲的仅01373亿英镑,法国为0125亿英镑,比利时为014亿英镑,德国为018亿英镑,共11823亿英镑,只及英国同期在印度投资415亿英镑的40%。这些投资在热带非洲所提供的基础设施既不充分也不适用,主要是用来生产和运输初级产品。殖民主义国家对热带非洲殖民地工商业发展所施加的限制是最严厉的。严格规定非洲仅限于生产出口原料,不得更改。塞内加尔专事生产花生的小农企图在本地将花生榨成油,遭到法国油类制造商的强烈反对。宗主国阻挠热带非洲工业发展造成的消极结果,使得一些基本生活用品如火柴、蜡烛、香烟、食油、石灰、桔子汁等都必须从宗主国进口。然而,“建设性使命”毕竟也给热带非洲提供了铁路、公路、电讯、电话、机场、港口设备等基础设施,这些对非洲是具有深远、积极影响的。

第六个问题是,东方社会(包括亚非拉国家)能否依靠自己力量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或者说能否找到内在力量来实现伟大的社会变革——现代化。

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讲到英国在印度要完成的“双重使命”,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历史。

①11关于马克思于19世纪50年代有关东方社会(“

亚洲式社会”)停滞性和农村公社(村社)的论述,我们应当看到当时马恩对东方各国历史的了解限于资料,有一定局限性,对人类早期历史的认识也有一个深化的过程。例如,马克思在28年后1881年致查苏里奇复信诸稿中,对农村公社的认识比他1853年对印度村社的认识不知要全面深刻多少倍。如果认为农村公社不会瓦解,生长不出新的生产方式,那就无法解释私有制何以产生。马克思多次论述过商品交换最初是在公社(共同体)之间进行的,产品对外作为商品,反作用的结果,对内也成为商品,由

于商品生产发展,这些自给自足的公社逐渐瓦解,世界各地区公社的不同,只是过程的长短。

②世界上不存在永远的停滞、不靠外力就不能前进一步的社会。

21关于东方社会(中国、印度等)自身能否孕育资本主义萌芽以及这些萌芽能否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 通过对东西方封建生产方式的深入比较研究,根据对中国与西欧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的考察,认为“说不上它们有什么本质的差异。它们的发展都有导向资本主义的可能性。”“中国资本主义在1840年以前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的来看比西欧落后,缓

慢。……也不宜夸大我们的停滞落后性”。③他强调指出“中西社会后来发展的不同,从本质上

说只是速度不同,而不是道路不同、方向不同。”④潘润涵通过对英国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过

渡的研究,指出“古代中国创造出辉煌的文化,其中四大发明,马克思就认为,预兆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只是,四大发明没有首先在自己的祖国而是首先在西欧找到相应的社会力量来实

现其历史作用,从而使西欧抢先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⑤他同意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的意见:

“资本主义不是欧洲文明所独有,它曾光顾过亚洲广大地区。潘润涵不同意没有殖民化就没有

6

9 世 界 历 史 1997年第2期①②③④马克 :《资本主义起源理论问题的检讨》,载《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第190—191页。

马克 :《资本主义起源理论问题的检讨》,载《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第190—191页。

陈其人:《殖民地的经济分析史和当代殖民主义》,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7—178页。

董正华:《殖民主义保存传统经济结构的事例》,第54页。

现代化的说法。他批评下面这种观点:“说落后国家的被压迫民族没有自身现代化的能力,只能

求助于殖民入侵,因而‘欢迎’殖民入侵,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史学。”

①参加讨论的学者都认为,对殖民主义的认识和评价,仍有待深入到一个新的层面。他们建议:(1)研究殖民主义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大的历史运动,应该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着眼,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从多角度进行透视,广泛吸收现代社会科学的先进理论和研究成果,对不同模式的殖民主义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以展现其丰富、复杂的历史内涵,

避免片面性。

(2)史的研究是带有基础性的,无疑是重要的,而对殖民主义的理论探讨则尤为重要。(3)开展殖民主义史的研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对有些习以为常的提法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对一些具体结论仍需进一步剖析。只有努力地这样做,我们的历史研究才能正确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才能有所突破和创新。

[本文作者郑家馨,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责任编辑:王家宝)

7

9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研究

关于殖民主义教育的问题

关于殖民主义教育的危害 自从香港回归祖国之后,每个城市都去学习香港,变成香模式化的教育制度。全面推行资本主义制度,全面推行以英语为主要语言,汉语为第二种语言的殖民主义教育制度。造成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和社会危害。 1.以英语为主语的文化教育,国人在中国大地上以讲英语为荣,以讲汉语为耻的思想和思维占据着教师和学生的 灵魂,国人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但效果不太 理想,能用英语进行交流没有障碍的人不多,大部分人 在用英语交流和思考时头脑进入一种障碍性的交流状 态,思维进入慢节奏状态,在与外国人进行交谈时陷入 语言障碍,影响人的头脑的反应速度,有时候就是被人 骗了而没有反应过来,从而造成很多间接和和直接的经 济和政治的损失。 2.全面实施的是奴隶社会一样的殖民地政策,国家里的主人不是中国人,是英国人和美国人,每个中国的领导人 都要拿着中国打工妹赚来的血汗钱去进贡给外国领导 人。汉语成了下等语言了,汉人成了下等人。中国已经 被世界列强瓜分的感觉也是不好受的。 3.全面实施的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危害性已经慢慢的显现,人民生活并不富裕,每个人一辈 子只能求温饱,一辈赚钱的结果就是付了房子的钱、付

了医药费,到头来一辈赚的钱不够自已一个人花的,到 死了以后还是要负债累累的。有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造成社会的道德衰退,伤风败俗的事经济发生。教师到 得抄袭论文,学术水平很差,没有创新性的思维和思考。 一个教师一天写不出两句话来。 4.每个城市都向香港学习,到处游山玩水,红灯区,妓院,妓女到处都有,社会道德观念严重破坏,不负责任的性 行为,无耻的教师越来越多,他们经常性的想勾引女学 生,导致学校的语言和文化全面的坠落,犯罪率直线上 升。 5.全面的学习香港模式,全面推行城镇化的管理模式的危险是粮食生产严重不足,靠进口粮食度日,粮食生产不 能自给自足。

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读书报告

《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读书报告 70年代末,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一书的问世,引起了学术界对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问题的大讨论。一时间,涌现了许多论述该问题的作品。印度裔学者Ania Loomba的著作,《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就是其中之一。Ania Loomba 出生在印度,先后就读于德里大学和英国的苏赛克斯大学。她主要从事早期现代文学、殖民主义和种族历史、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性别、种族、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莎士比亚、种族和殖民主义》、《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等是她的代表作。 《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全书共分三章,作者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研究现状谈起,梳理了这个问题发展的学术脉络,并对后殖民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研究做了一定的探讨。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篇纯理论的学术著作,没有一定史学史基础的话,很难读懂。本周阅读的是这本书的第一章第三节——从殖民主义到殖民地话语。 这一部分内容,作者首先从殖民主义研究的潮流开始谈起,提到了这一时期后殖民主义研究的两个方向,即去殖民化问题和包括意识形态、语言、文化等问题在内的新的表达方式。这其中关于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的讨论是后殖民主义研究的重点议题。接下来,作者就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学术梳理。 什么是殖民主义?殖民主义是某一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暴力手段对其他地区和经济体进行掠夺,以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所以说,殖民主义并不是永恒的,它只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这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他们认为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一样,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虽然殖民主义带来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但是却也给蒙昧的殖民地带来了新科技和新思想,推动殖民地的现代化。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殖民地人民的认同。但这并不代表马克思全盘肯定殖民主义,相反他对殖民者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行为是强烈批评的。马克思认为商品和金钱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取代了人与人的纯粹关系,体现了掠夺的本质,殖民主义是没有人性的掠夺方式。这一观点被非洲裔的反殖民主义学者艾梅·塞萨尔所继承。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而塞萨尔对这个观点进行了修正,他认为在殖民地,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根据种族区分的。法农也是这一观点的支持者。也就是说,

英国的殖民主义

英国的殖民主义 殖民主义指的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推行的一种侵略扩张政策。具体地说,就是资本主义强国对弱小民族进行压迫、奴役和剥削,把它们变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凡是遭受资本主义强国直接地、全面地统治和支配,完全丧失了主权和独立的地区,叫做殖民地。对于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财政、经济和外交都处于从属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叫做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大国宣布它们对殖民地享有宗主权,所以又把它们叫做宗主国。 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英国的殖民主义开始产生。商业资本家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推动者,殖民掠夺通常由政府授予特权的贸易公司进行。当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老牌殖民国家称霸海上时,人迹罕见的北美东岸成为英国最早的殖民活动地区。,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东岸共建立13个殖民地。随后英国先后消灭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及大胜荷兰三次对英商业战争,取得了海外扩张的优势。18世纪,英国同法国争夺殖民霸权且大获全胜,英国殖民地大为增加。从此英国登上了殖民霸主的宝座。 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 成为世界工场,在海外贸易和财政金融方面,都拥有明显的优势。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开始了工业资本掠夺殖民地的时期。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用初期那种纯暴力抢劫和屠杀的办法,已经不适应了。于是,他们就打着“自由贸易”的幌子,以商品输出作为殖民剥削的主要手段。后来,资本输出又代替了商品输出,成为

剥削殖民地的主要形式。亚非拉以及南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英国不满足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两次鸦片战争后,不仅要中国赔款、开辟通商口岸,还割去了香港(1842)和九龙半岛界限以南的土地(1860)。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后,英国为了加强统治,于1858年撤销东印度公司的行政大权,将印度改为直辖领地等等。 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英国逐步丧失其工业世界的垄断地位,但资本输出和殖民扩张仍然领先。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其中英国所占份额最大,列宁称英国为“殖民帝国主义”。 在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夺取了德国绝大部分的海外殖民地,并在战后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将其纳入帝国领域,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英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殖民强盗的累累罪行,造成了被压迫民族对殖民主义的深仇大恨,激起了亚、非、拉人民的愤怒反抗,从殖民主义的铁蹄踏上亚、非、拉土地的那一天开始,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战后,特别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引起了殖民体系的深刻危机,殖民主义日落西山。在英国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内,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并取得程度不同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民族解放的革命浪潮冲击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今天,英国绝大多数的殖民地、附属国已取得独立,剩下的已屈指可数。

论殖民主义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

论殖民主义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 ——以柬埔寨、新加坡、越南为例摘要:在近现代历史上,东西方殖民主义对东南亚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破坏性和建设性,征服和掠夺是主要方面,但殖民主义者大都在客观上促使东南亚国家迈上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殖民主义,东南亚,破坏性,建设性 自15世纪末欧洲人开辟了到达东方的航线,确切地说,自1511年葡萄牙人越过印度洋,占据了马六甲之后,东南亚的历史就中断了自己原来的正常进程,改变了发展方向。到了现代,日本殖民主义的侵略又给了正在努力挣脱殖民枷锁的东南亚人民以最后一击。那么,殖民主义到底给东南亚的历史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对于殖民主义统治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一般作一分为二的评价,既看到其罪恶的一面,也应肯定其客观上的进步作用。论到亚洲的殖民主义,则认为殖民主义者有“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大多东南亚国家,如柬埔寨、新加坡、越南等,曾长期以其北边巨大邻邦中国的儒家体系为模型建立政治统治,并在社会和文化领域内大量借用中国的事物,所以他们与西方扩张的冲突同中国有很多共同之处。他们也被殖民主义者突然和强势闯入他们从前封闭的世界所震惊。与中国的情形一样,他们尊奉儒家的皇帝和官僚体系,抵制入侵者的失败给他们带来了耻辱,并最终导致古老的文明生活架构体系完全崩溃。“像在中国一样,这种崩溃导致了针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暴力革命以及对一种可行的社会和政治秩序的探求。”① 而在这之中,西方殖民主义者大都在客观上促使东南亚国家迈上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 而日本东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短暂征服则一度破坏了东南亚社会的发展进程。 一、西方殖民主义客观上的的建设性 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初是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进行殖民统治的时期。此时,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主要的剥削手段,这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时期。在这一时期,殖民列强已将世界各殖民地瓜分完毕,并展开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进入20世纪初期。西方殖民国家已基本上将整个东南亚地区瓜分完毕。除暹罗(泰国)以外,东南亚国家均已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保护国。 首先,不可否认,殖民主义统治的过程充满了暴力和侵略扩张,是以“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毫无进步可言, 有的只是消极的影响, 这主要 ①(美)皮特·N.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M].中华书局,2006,4.

西方殖民主义

西方殖民主义 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看法 殖民主义的界定 在对西方殖民主义进行系统的阐述之前,有必要清楚的认识何为殖民主义以及认识中的关键点。由于现今史学界对殖民主义仍然没有一个令诸家都认同的定义,本人限于能力,暂时也提不出什么有见地解释,故此将各主要辞典和一些著名史学界人士的解释列举如下: 1. 西方学术界对殖民主义概念的基本看法: 据较权威的第三版《韦氏新国际大辞典》的解释,殖民主义这一词条具有两种含义。其一,殖民主义是这样一些政治、经济政策的综合体。依靠这样的一些政策,某个帝国能够保持和发展对其他地区和民族所进行的控制。其二,殖民主义指的是在获取和维护殖民统治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概念。《牛津英语大辞典》对殖民主义的解释有着相类似之处,它也认为殖民主义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与殖民地事务相关的管理方法和行为,以及与某一殖民地的基本特征相联系的观念和做法。二是指殖民体系和殖民原则。现在使用这两个词时常常带有贬义,把它看成是一种借助强大的国力,对小国或弱国进行剥削的政策。 由于词典在对特定的词语下定义时往往从词义学的角度进行解释,所以尽管比较全面,但是却不够精确,不能够与词语的背景很好的契合。在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了解西方史学界的观点和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观点—— 其一是以《全球分裂》的作者斯塔夫里亚诺斯为代表,它是把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的,认为殖民主义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其看来,帝国主义这一概念指的是“资本主义活动从帝国一隅扩展到国际规模的产物,并包含改造殖民的社会使之适应全球市场经济的成分。”但是殖民主义并不是帝国主义的必然产物,殖民主义不过是帝国主义在特定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知道帝国主义者的本性是谋求最大经济利益当宗主国的政策制定者认为直接的、有形的控制比间接的、无形的控制更符合他们的经济利益时,他们就会倾向于去采用殖民的手段,建立殖民政府,直接的操纵、一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同样只有宗主国的经济文化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使得其能够独立的对外围地区进行开发;或者是外围地区的民族主义势力使得直接统治不可能存在下去的情况下,才可能采取进一步的统治形式,即间接的非正式的统治。 其二,关于殖民主义概念的另一种见解存在于长波理论中。该理论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帝国主义、重商主义、保守主义的兴衰都存在一个长期波动的历史周期性过程。

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趋势评述

袁银传: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述评 一、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 自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三分法和分门别类的孤立研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也不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理解。倡导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普遍共识。 第二,突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研究和文本比较研究。近几年来,学界日益打破"以苏解马"、"以西解马"等传统模式,反对"以儒解马",强调以"以马解马",即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根据,对他们的思想进行解读,更加重视回归原文本。 第三,突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呈现两大发展趋势:一个是进一步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或专题化研究,特别是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专题研究;二是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研究。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趋势将进一步从十七大政治报告精神的政策解读向学理层面研究的深化。 第四,注重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流与对话。全球问题的日益凸现、美国次贷危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以及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新变化迫切要求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加强交流与对话,而国内学术研究环境的日益民主化与开放化,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公开化、深入化,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为我们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交流与对话起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五,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特别是注重本学科如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全面而坚实的学科支撑。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关系,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重合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完全一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完全等同于、或者完全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二是"主从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个方面,甚至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六个二级学科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局部任务。三是"渗透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建设及各二级学科建设,应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建设及各门课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建设及各门课程建设,应该渗透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及各二级学科具体建设和发展中,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大多数学者认为,"渗透论"较为正确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科支撑的基本内容。 二、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趋势 目前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正在形成新的热潮,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学术活动和研究成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英国的佩里?安德森、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伊格尔顿、吉登斯、拉克劳、墨菲,法国的德里达、列菲伏尔、波德里亚、高兹,德国的哈贝马斯,美国的罗蒂、柯亨、普特南、诺曼?莱文等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和注意。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一般与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社群主义、生态主义、消费主义以及正在兴起的"美国次贷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的研究结合在一起。 就研究领域而言,国外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近年来积极开展对新自由主义、新帝国现

拉美殖民时期历史概况(DOC)

拉美殖民时期 一.概述 美洲殖民 欧洲各个强权对美洲殖民的热潮是在克里斯多福·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开始的,在那之后大量的欧洲殖民者来到了美洲,也开始了哥伦布交流时期(Columbia Exchange),进而改变了美洲大陆的历史。尽管是哥伦布开始了大量的美洲移民潮,但是他并不是第一个来到美洲的欧洲人,来自斯堪地那维亚半岛的北欧人〔其中包括维京人〕才是第一个登陆美洲的欧洲人,他们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年前就在文兰建立了殖民地,但是后来这些维京人放弃了他们在美洲的殖民地。 第一个欧洲势力在美洲征服当地原住 民文化的是西班牙,其在美洲的占领地 幅员辽阔,包含了绝大部分的南美洲和 中美洲以及北美洲的一部分。葡萄牙人 占据了巴西,英国人、法国人、还有荷 兰人则占据了加勒比海中的大小岛屿。 除此之外,英国与法国人也分别在北美 洲的新英格兰及路易西安纳建立各自 的殖民地。 刚开始的殖民大部分都是由各个国家 所赞助,到了后来前往美洲殖民变成了 人民为了逃离欧洲的贫穷或是宗教迫 害。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西属美洲)是指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西班牙在美洲拥有的殖民地的统称。从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开始的三个世纪里,西班牙在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地区就不断地进行着征服和殖民,先后占领了大部分加勒比海岛屿(西印度群岛)、墨西哥、南美大部、中美洲地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直达阿拉斯加)和北美中部内陆。在19世纪初期,西属美洲陆续爆发了独立运动,西班牙因此丢失了在美洲大陆的殖民地。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的失利,更使其丢失了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并最终结束了在美洲的殖民统治。那些由原西班牙殖民地转化而成的新国家基本上都继承了西班牙的语言和宗教,并成为了现在拉丁美洲的一部分(拉美还包括有巴西等原葡属地区)。

殖民主义历史影响再评价

殖民主义历史影响再评价 【摘要】:殖民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一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前进过程中有罪恶,也有贡献。文章将科学地认识殖民主义产生的原因,从而分析殖民主义对历史的影响并不只是负面的,对其历史影响进行重新评价。 【关键词】:殖民主义;历史影响;评价 说起殖民主义,人们脑中浮现的尽是侵略者的凶残、暴虐,弱小民族的悲伤和苦难。许多学者也认定殖民主义无非代表掠夺、屠杀、奴役等。马克思认为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来看待这一特定历史现象。他说:”英国不管干出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所以,我们在评价殖民主义时应以一种理智的心情、理性的心态来分析评价,应从殖民侵略和反侵略的历史事件中,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揭示殖民主义这一历史现象的产生、演变和衰落的内在原因和规律。故文章对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进行重新评价。 一、认识殖民主义的根源 从非洲到美洲,从亚洲到澳洲,到处都留下殖民者的足迹。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这一历史现象出现?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1. 卑鄙手段是特定历史条件下造成的 殖民者为了资本原始积累不惜以暴力为基础,特别18世纪之前,”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财富”因此这些学者认定殖民主义是万恶的。但是在阶级社会中,野蛮手段是不可避免的,更不能构成殖民主义评价的决定性因素。 一方面从15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开始在世界各地开辟市场。由于资本主义不够发展,各民族发展不平衡,人类的大多数民族仍然处于相对封闭发展的自然经济状态,就使商品经济的扩张带有了浓厚的血腥色彩。采取野蛮武力方式敲开各个中世纪堡垒的大门,掠夺他国人民,实现资本积累,开辟市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殖民主义野蛮征服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发展尤其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不可避免的历史进步方式。没有武力或以武力为后盾,它就不能敲开那些封建的中世纪堡垒的大门。这并非是哪个民族的恶意造成,而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采取野蛮方式开辟市场,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各封建国家不是自觉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就是被征服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已经没有其它历史选择。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的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协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用今日的立场去评价几百年前所发生的历史事件。 另一方面,野蛮手段并非一直伴随着殖民主义。从整个殖民史可以看出,

后殖民主义历史与现状

后殖民主义历史与现状 从边缘到中心——后殖民主义的历史与现状 【摘要】后殖民主义是在近几十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理论思潮,它最初在西方国家出现,并不断扩展到了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殖民主义的思想家大多是西方世界中具有东方血统的文化精英。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特殊性,再加上后殖民思想家的尴尬身份,造成了后殖民主义思想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东方学;文化霸权;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07级社会工作本(1)班70113014 陈兵海29 【正文】 后殖民主义,也称“后殖民理论”,是一种以前殖民地国家与前宗主国之间的文化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思潮。安德森指出,大约五十年来,在各种运动中,“后殖民”表明了是一个非常有歧义的智力场所。它已经被用于指代一个时期(殖民之后);一个区域(曾经是殖民地的地方);一种对殖民主义合法性的批评;对新建国家的意识形态支持;对西方知识与殖民计划合谋的证明;抑或揭露出了西方思想与实践中深层的矛盾、焦虑和不稳定性。这样一个宽泛的界定,也说明了后殖民主义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模糊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对它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一、后殖民主义的兴起 对后殖民的“后”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代时间,也就是从二战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国家得以建立,全球殖民体系瓦解,新兴民族国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进入了后殖民时期;二是指对殖民主义的批评,它可以追溯到在殖民主义之初就已经出现的批评殖民主义罪恶的作品,例如对贩卖黑奴、种族屠杀的揭露和批判等等。 虽然,殖民批评很早就已出现,但是,一方面东方学者很难进入西方的学术圈内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即便是持此思想的具有西方身份的学者也很难得到普遍的认可;因此,他们都属于被忽视的角落。只是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西方普遍的反本质主义思潮的发展,后殖民主义才得以迅速的崛起,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出现了一大批后殖民主义的思想大师。 有人认为,后殖民主义最早可追溯到弗朗茨·法农,特别是他在《黑皮肤,白面具》一书中,将精神分析法应用于殖民主义,从而使那些被压迫者的精神个性政治化。“法农描述了通过殖民实践——包括医学——产生的并不稳定的摩尼教式的两分法是如何塑造了殖民者和被压迫者的身份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这种身份和关系进 一步发展,便成为了被压迫者心灵底部 的烙印。这很容易使黑人在灵魂深处产生一种自卑情结和一种劣等民族的痛苦,从而使得黑人被扭曲的心灵之上再交叠上更大的苦难,使黑人成为没有文化地位,也没有自主和民族自尊的“原始野人”。更多人则主张以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作为后殖民理论的开端。他认为,客观化的西方知识在殖民权力关系中是共谋的角色,西方学术,也许是无意地与殖民机构勾结在了一起。这奠定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思想方法和研究基

殖民主义的影响

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摘要: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军事威胁、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一系列的侵略活动。列强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加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的消亡,加速了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但是,国外的侵略者的本意是要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这让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使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处于一个极度的不平衡的状态,掠夺殖民地,对外扩张,发展本国资本主义,为了改善贸易环境而攫取暴利。 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军事威胁、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一系列的侵略活动,毛主席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他们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向中国举行多次的侵略战争”,通过这些侵略战争,帝国主义就“残酷的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1.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和政治控制 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多次发动入侵中国的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通过割地、赔款、享有特权等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行政权,并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爱国运动。 1840年英国侵略者首先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接着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年法国又发动了中法战争;1894年日本又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到了1900年,英、美、法、德、、日、俄、意、奥等八国又联合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给我们伟大祖国捆上了一条条锁链。他们在中国开商埠,割土地、抢财富、劫资源,……而且夺得了“协定关税”、“内河航行”、“沿海贸易”、“领事裁判”、“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从此中国陷入了领土被瓜分、主权被强夺、财富被侵吞、人民遭奴役的悲惨境地。如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大大加强了对中国的政治控制。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设立使馆,开辟或扩大“租界”等手段实行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系统以外的殖民的统治制度,借此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直接间接的控制中国政府。 2.殖民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 开放通商口岸,控制海关,压低关税,在中国办工厂、银行,修铁路、开矿山等,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掠取高额利润,并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殖民主义侵略制造舆论。 在中法战争中,资本主义列强压迫清朝政府增设陆路通商口岸,减低陆路通商的税率,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是中国愈来愈深地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扩大通商口岸,增开陆路通商城市,获得遍及沿海和深入内地各处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特权,降低关税和内地转口税税率等,是鸦片贸易和掠夺华工成为合法化,使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得以横行无忌的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放手用鸦片毒害和掠夺中国人民,对中国民族经济进行直接的压迫,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英国及其殖民地对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的农产品和其他原料也急剧增加。由于外国商品,特别是棉织品大量倾销,洋纱逐渐代替了土纱,洋布逐渐代替了土布,洋袜、洋巾、洋烛,洋铁也都逐渐代替了中国土产,中国的棉纺织业和其他工场手工业,受到严重摧残。农民被迫放弃作

殖民主义罪恶的表现和影响

考点:殖民主义罪恶的表现和影响 1.殖民主义罪恶的表现: 种族灭绝美洲的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奴役,人数锐减。 贩卖黑奴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造成了非洲的长期贫穷落后。 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抢掠当地的财富,例如:克莱武率领军队侵占了孟加拉,把当地洗劫一空。 2.正确认识近代欧洲国家殖民扩张、掠夺的双重性: 近代欧洲国家殖民扩张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掠夺了殖民地的无数财富,造成了殖民地的贫穷和落后,这是罪恶的;另一方面,殖民国家把掠夺来的财富用于发展国内工业生产,进一步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进步的。 3.殖民侵略给我们的启示: 以英国为代表的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殖民掠夺,贩卖奴隶等血腥手段,掠夺了巨额财富,实现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被殖民地区的贫穷,扩大了东西方的差距,使得东方落后于西方。因此,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殖民地剥削,奴役压榨的基础之上的。我们要反对殖民主义,反对殖民压迫,争取和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 易错微析 殖民扩张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易错: 殖民扩张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不少学生认识片面。殖民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贫穷和灾难,但与此同时,也给落后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利于落后地区的社会发展进步,因此要全面问题。 例题1 18世纪殖民主义的罪恶主要表现在() ①屠杀印第安人②在亚非掠夺财富 ③奴役和贩卖黑人④建立殖民统治机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18世纪殖民主义的罪恶主要表现在贩卖黑奴;屠杀印第安人;掠夺原料和市场,故选B 。 例题2 巴黎圣母院被法国大作家雨果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B.前后用了180多年才全部建成 C.屹立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小岛上 D.是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圣母院的有关内容。巴黎圣母院是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前后用了180多年才全部建成,屹立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小岛上。而穆斯林必须拜谒的地方是麦加大清真寺,故本题选D 。 1.马克思说: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一切”是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的(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三角贸易 D.工业革命 2.长达三百多年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 B.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统治 C.打通了各洲的贸易通道 D.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马克思《资本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A 、B 、C 分别代表哪个大洲?中程的船只上装载着什么? A B C 出程 中程 归程

关于殖民主义的探讨

关于殖民主义问题的探讨 魏清雨

导言 1.殖民主义的兴衰,是近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从1500年前后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发现,殖民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亚、非、拉美的许多国家成为西方列强推行殖民主义的对象,它们逐渐地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直到20世纪后半期,在风起云涌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它才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 2.我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也被卷入殖民主义的漩涡,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经过一个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重新赢得民族独立。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殖民主义史研究是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希望同学们通过对这一专题的探究学习,能够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揭示殖民主义这一历史现象的产生、演变和衰落的内在原因和规律,并给它客观评价。 4.马克思在论述殖民主义双重使命时曾引用歌德的诗句(既然痛苦是快乐的源泉,那又何必因痛苦而伤心)来告诫我们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情感来评价殖民主义,而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来看待这一特定历史现象。他说:“英国不管干出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同学们,对此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任务 结合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第6—9页}、“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第28—33页)、“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第92--94页)、“列强对世界的瓜分”(第109--110页))并运用网络环境就下列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1、近代殖民主义这一历史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在不同时期殖民主义扩张的手段有何不同?

关于殖民主义历史影响的看法

关于殖民主义历史影响的看法 作为资本主义一部分,殖民主义对人类社会前进过程中有罪恶,也有贡献。为了科学地认识殖民主义产生的原因,从而分析殖民主义对历史的影响并不只是负面的,我对其历史影响进行了一个重新评价,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 说起殖民主义,人们脑中浮现的往往是侵略者的凶残暴虐,弱小民族的悲伤和苦难。许多学者也认定殖民主义无非代表掠夺、屠杀、奴役等。但我们不应该就此将其定性,而更应该将表面一览无遗的东西进行更深刻的本质讨论,得出客观结果。马克思就是这样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来看待这一特定历史现象:"英国不管干出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我们希望从殖民侵略和反侵略的历史事件中,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揭示殖民主义这一历史现象的产生、演变和衰落的内在原因和规律。从18世纪以前的殖民扩张中,看到的无非是血与火的编年史。但当我们将殖民史放至人类历史进程中去考察、分析、求证时,就不难发现,殖民主义不仅只意味着苦难与血腥,它也带来了人类的进步。殖民主义既给非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摧毁了束缚传统社会发展的枷锁,推动它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和现代化的道路。接下来我将主要就这几个方面分析殖民主义的进步作用: 一、人类文明的漫延 马克思在分析英国统治印度的后果时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破坏性的使命和建设性的使命。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相继征服过印度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鞑靼人和莫卧儿人,不久就被当地居民同化了。马克思总结历史规律时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在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如果征服者的文明高于被征服者,结果就相反。"果不其然,不列颠人是第一批发展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所以他们影响作用的方向与之前截然相反。他们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几近消灭了印度的文明。然而在英国人的铁骑肆掠印度这片土地的同时,印度历史前进的包袱也“顺便”被丢掉了。村社制度的瓦解,等级制度的削弱,社会陋习的改良,都证实了西方文化有力冲击并改革了印度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与其它进入印度的民族不同,英国人对印度社会的触动并不局限于表层,而是深入到社会结构内部。虽然大不列颠最终的目的是用西方文明改造印度文明,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些文明的更新与改造为独立后印度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所以说,殖民主义代表资本主义文明,它的扩张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文明的漫延,先进文明取代落后文明是历史发展方向。殖民扩张恰恰"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是人类历史从封建社会中脱身的巨大进步,这种进步与殖民主义的贡献是分不开的。马克思认为殖民主义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要求而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建立统治地位服务的。殖民主义开辟了世界市场,为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它逐步摧毁了中世纪的一切自然堡垒,使人类文明大踏步的前进。 殖民扩张的各种后果集中到一点便是资本势力的增长,一个拥有新兴的资本阶级――资产阶级首先从西方登上历史舞台。西欧的银行家、商人和工场主的地位蒸蒸日上,他们注定要通过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建立自己的政治经济的统治,由此加速西方社会经济的根本变革,并影响整个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开始了人类近现代化进程,历史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马克思说过:"这是人类伟大的进步,是资产阶级的业绩。"资产阶级的海外扩张,建立了世

对殖民主义的看法

对殖民主义的看法 20131002265 191132 王利宇世界殖民历程既是一场血腥的掠夺,也是一场智慧的启蒙。 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与炮弹一同飞进来的还有众多的传教士、商人。于是,中国人被震惊了——天朝上国的梦碎了,西方蛮夷正在我们的地盘上作威作福,而我们除了看看竟然无能为力。怎么办?怎么办? 洋务派站了出来,喊着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开办工厂,制造枪械,忙的不亦乐乎。民族资本主义的站了出来,喊着抵制洋货,支持国货,他们开工厂,买地皮,忙的不亦乐乎。资产阶级改良派站了出来,喊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们搞政变,推新政,忙的不亦乐乎。资产阶级革命派站了出来,喊着“驱逐鞑虏,回复中原”,他们闹北伐,建新国,忙的不亦乐乎。 这些思想从何而来?坚船利炮的殖民统治必然功不可没,面对强大的外敌,泱泱大国当然不缺人才去体会这种变革,去思考这种差距。大炮打来的除了炮弹,还有令人恐慌的差距,令人学习的榜眼,令人仇恨的目标。近代化思想就在这尴尬的,耻辱的环境中萌发,生长,开花。可以肯定的是,除了殖民化,其他的因素也对近代化的思想有着推进作用,但是如此强的冲击是其他温和的因素不能相比的。 但是这就让我们肯定了殖民化对中国的近代化有推进作用为时过早,我们看看殖民者对我们做了什么。首先,他收了我们很多很多很多(因为重要所以说三遍)的钱,导致我们财政空虚,难以发展自身的经济,然后,大量的鸦片侵蚀了我们的人民的身体,让我们无兵可守,无力去耕,接着他向我们倾销产品,打压我们的民族工业,让我们无利可图,然后,他占据战略要地,让我们无险可守。总结起来就是说殖民者让我无可事事,唯有听命于洋鬼子的话。我们再无财富,再无尊严,再无发展。我们的一切都被掠夺。 殖民者把我们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资源抢占一空,只留下些许残羹让我们自相争斗。这可以说是对近代化的推进吗?昧良心的话可以这么说。可以说正是殖民主义夺走了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机会,他们毁坏式的开发摧毁了很多未来的机会。 殖民者在中国建铁路,开工厂,这是不是近代化吗?是的。这客观上也是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例子。但是这又有多大的影响呢?这不是给普罗大众使用的,甚至不是给国内资本家使用的,它建设于中国,服务于列强,不是为了中国的近代化,而是列强的近代化。 综上,我认为列强殖民中国对中国近代化最大的促进作用在于启蒙了思想,但是启蒙思想后又剥夺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机会,整体上不能说是推动,阻碍的作用更大一些。

关于殖民主义_双重使命_的研究

研究综述 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研究 郑家馨 20世纪后半叶,随着殖民主义退出历史舞台,关于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问题在各国历史学家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近年来,我国学者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等问题上。 一、马克思提出“双重使命”理论的历史背景 关于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的理论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是在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中提出这个理论问题,今天已经不太受到人们的重视了。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万国博览会和英法海底电缆的启用,展示了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和世界各国历史愈益整体化发展的趋势。当时经济理论界出现了一股反对工业化(实际是反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和资本集中、主张维持小生产的反历史倾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给《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的系列论文中,批评了这种反历史的倾向。19世纪50年代初期,马恩正在深入研究印度历史。马克思注意到这样一种历史现象:到1850年英国向印度输出总值已达802万英镑,其中仅棉纺织品一项输出就达522万英镑,占英国出口总值的1 8强,占棉纺织品出口总值1 4强,“英国工业愈是依靠印度市场,英国厂主们就愈是感到在他们摧残了印度本国的工业之后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 力”。①马克思还注意到50年代初英国已在印度试建铁路445公里。②而印度总督戴贺胥于1853年提出备忘录,规划在印度修建六条大铁路,由英国私人投资,殖民地政府免费给地并保 证5%利息。③1853年7月22日马克思撰写《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总结对印度 ①②③杜德:《维多利亚时代印度经济史》,第174—178页。 杜德:《维多利亚时代印度经济史》 (R .D utl ,T he Econom ic H isto ry of India in the V icto rian A ge ),伦敦1956年版,第174—17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74—175页。

权力研究综述:翻译视角

权力研究综述:翻译视角 权力研究综述:翻译视角 摘要:翻译领域的权力研究,作为一种宏观研究,重点探讨社会文化语境对翻译的作用,研究译材的选择、翻译的策略和翻译的效果如何受到权力的影响,以及翻译又如何建构了权力。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翻译领域权力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权力;翻译;现状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权力、翻译与经典建构――中国翻译文学研究》部分成果。项目批准号:HB11YY012 国外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关注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的政治和文化背景,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其标志性成果是赫曼斯(Hermans) 1985年主编的《文学操纵》(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到九十年代,巴斯奈特(Bassnett)和勒菲威尔(Lefevere )(1990)编辑出版的《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进一步推动了“文化转向”的发展。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翻译不仅是一种不同语言间的转换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活动。翻译实践除了受语言的制约,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翻译语境的影响,其中的多种权力因素对翻译活动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探索翻译背后的权力关系和运作,开拓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翻译研究的视角,对权力研究进行综述。 权力是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等领域的重要概念,很多人试图对它做出界定。丹尼斯?朗在《权力论》的就引用了多种定义:如权力是获得未来任何明显利益的当前手段;权力是预期效果的产生;权力是一个人或若干人在社会行为中行使自己的意志的机会;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在福柯看来,“权力”是指一切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支配力和控制力的东西,可以分为宏观的显性的权力和微观的隐性权力。前者通过物质或制度的形态体现出来,如指政府机构和法律条文等。后者是“规范化”权力,是“规范”人的思

论殖民主义对东南亚的影响

论殖民主义对东南亚的影响 ---------以越南、柬埔寨、新加坡为例殖民主义,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占领、奴役和剥削弱小国家、民族和落后地区,将其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历史上提到殖民主义我们首先会想到“西方”这两个字,而西方则是指欧洲这些地区。因为近代最大规模、影响力最大的殖民主义就是欧洲的殖民主义。 欧洲的殖民范围遍布全球,其中对东南亚的殖民化开始于16世纪初叶葡萄牙人攻占马六甲王国。百年以来,殖民统治对东南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我将以越南、柬埔寨、新加坡为例探讨殖民主义对东南亚的影响。 首先是从政治角度来看,虽然东南亚各国分属不同的宗主国, 但在殖民体制下, 它们都形成了许多共同点, 即权利相对集中, 行政、司法、立法、军事、外交等大权都掌握在总督或高级驻扎官手中,后者隶属于宗主国的君王或内阁有关机构。在地方上, 殖民者不同程度地利用或直接保留原来的统治阶层和机构, 如部落酋长、封建贵族, 以之作为加强统治的辅助工具。在种族关系较为复杂的地区, 甚至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坐收渔人之利。当然各宗主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 各国都把自己国内的某些统治方式带入殖民地, 因而各殖民地的政治体制也有一些区别。比如英国在新加坡的殖民统治。 18世纪中叶,英国正在扩张其在印度的版图以及与中国的贸易。他们急需找到一个能够让其船只停泊、维修的港口,以在与荷兰人的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1818年末,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1819年1月29日,莱佛士登陆新加坡本岛,发觉此地拥有发展成为港口的优越条件。最初新加坡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到了1820年,新加坡开始为大英帝国产生利润。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2个新的条约正式签署,并于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1832年,新加坡成为海峡殖民地政府的所在地。1867年4月1日,正式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由位于伦敦的殖民地办公室直接管辖。20世纪初的新加坡从沼泽遍布的荒地,跃升成为第7大港口,她也成为英帝国极为重要的据点之一。此后英国在新加坡的统治长达百年之久,直到1942年日本攻占新加坡,英军总司令白思华宣布无条件投降。在这百年的殖民统治期间,英国趋向于建立松散的联邦制。以后新加坡的民族主义运动由于英国殖民当局在后期采取了主动退让的政策而有很大缓和,并最终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这使新加坡的民族主义运动与一些国家的民族主义运动相比,例如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阿尔及利亚等斗争激烈的民族主义运动相比,较少有对抗性和斗争性,因而属于较为缓和的一种类型。是以在新加坡建国之后一直是采取一种渐进的改革方式,它更关注于保留和应用从英国前殖民当局的统治方式和经验,从文官系统中吸收先进的经验,并对其进行民族化的改造。而且新加坡的执政方式也受到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一些方针的影响,由于新加坡的民族主义运动是在英国殖民统治后期以较为和平的方式取得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