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三章系统总线 第六节总线通讯控制范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三章系统总线 第六节总线通讯控制范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三章系统总线 第六节总线通讯控制范文

第六节总线通讯控制(总线定时)

总线完成一次传输,分四个阶段:

总线裁决:决定哪个主控设备使用总线

寻址阶段:主控设备送出要访问的主存或设备的地址,同时送出有关命令(读或写等),启动从设备

数据传输阶段:主、从设备间进行数据交换

结束阶段:有关信息在总线上撤销,让出总线使用权

总线通信控制的目的:

解决主、从设备如何获知传输开始和传输结束,以及通信双方如何协调进行数据通信。

有四种通信方式:

同步、异步、半同步、分离式通信

同步通信控制

控制线中有一个时钟信号线,挂接在总线上的所有设备都从这个公共的时钟线上获得定时信号,一定频率的时钟信号定义了等间隔的时间段,这个固定的时间段为一个时钟周期,也称总线周期。

每种总线操作都有一个确定的通信协议(规定在每个时钟周期内交换哪些信息)。

例如,在处理器-主存总线上执行存储器读操作,其协议为:在第1个时钟周期发送地址和存储器读命令,然后存储器被要求在第5个时钟将数据放到总线上。

优点:速度快,并且接口逻辑很少(因为协议简单)。

缺点:①总线上的每个设备必须以同样的时钟速率进行工作。

②由于时钟偏移问题,同步总线不能很长.

同步定时方式(读操作)示意图

异步通信控制

非时钟定时,没有一个公共的时钟标准。因此,能够连接带宽范围很大的各种设备。总线能够加长而不用担心时钟偏移问题。

采用握手协议(应答方式)。由一系列步骤组成,只有当双方都同意时,发送者或接收者才会进入到下一步,协议通过一对附加的“握手”信号线(Ready、Ack)来实现。

异步通信有非互锁、半互锁和全互锁三种方式

优点:灵活,可挂接各种具有不同工作速度的设备。

缺点:①对噪声较敏感。

②接口逻辑较复杂。

异步通信方式

三条控制线

ReadReq:读请求,告诉从设备进行读操作地址信息同时送到地址/数据线上

DataRdy:数据就绪,从设备已准备好数据,主设备可取数据同时送到地址/数据线上

Ack:回答信号线,表示已收到对方的请求信号

该图描述的是读操作的过程,写操作也类似

半同步通信控制

为解决异步通信方式对噪声敏感的问题,一般在异步总线中引入时钟信号,就绪和应答等定时信号都在时钟的上升沿有效,这样信号的有效时间限制在时钟到达的时刻,而不受其他时间的信号干扰。这种通信方式称为半同步通信方式。(例如:Wait 信号、TRDY和IRDY信号等)

半同步方式结合了同步和异步的优点。既保持了“所有信号都由时钟定时”的特点,又允许“不同速度设备共存于总线”。

半同步定时方式(读操作)示意图

分离式通信控制

?基本思想:将一个传输操作事务分成两个子过程。在第一个子过程中,主控设备A在获得总线使用权后,将请求的事务类型(即总线命令)、地址以及其他有关信息(如标识主控设备身份的编号等)发送到总线上,从设备B记录下这

些信息。主控设备发完这些信息后便立即释放总线,这样其他设备便可使用总线。在第二个子过程中,从设备B收到主控设备A发来的信息后,就按照其请求的命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当准备好主控设备所需的数据后,从设备B便请求使用总线,一旦获得使用权,则从设备B就将主控设备A的编号及所需的数据等送到总线上,这样主控设备A便可接收数据。

?优点:提高整个系统的总有效带宽。

?缺点:控制相当复杂,开销大。

分离事务通信过程

同步和异步总线的最大带宽比较

举例:假定同步总线的时钟周期为50ns,每次总线传输花1个时钟周期,异步总线每次握手需要40ns,两种总线的数据都是32位宽,存储器的取数时间为200ns。要求求出从该存储器中读出一个字时两种总线的数据传输率。

分析如下:同步总线所需的步骤和时间为:

(1)发送地址和读命令到存储器:50ns

(2)存储器读数据:200ns

(3)传送数据到设备:50ns

所以总时间为300ns。因而产生的数据传输率为4B/300ns,即:13.3MB/s。

同步和异步总线的最大带宽比较

异步总线的步骤和时间:

第1步为:40ns;

第2、3、4步为:Max(3x40ns,200ns)=200ns;

(第2、3、4步都和存储器访问时间重叠)

第5、6、7步为:3x40ns=120ns。

总时间为360ns,故数据传输率为4B/360ns=11.1MB/s

由此可知:同步总线仅比异步快大约20%。要获得这样的速度,异步总线上的设备和存储器系统必须足够快,以使每次在40ns内能完成一个子过程。

第04讲第3章系统总线(34-35)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案(第4次课) 章节 名称 第3章系统总线 (3.4~3.5) 课时 安排 第2周2学时 授课 方式 理论课 教学环境及 教具准备 有投影仪的教室 PPT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 目的 让学生对系统总线在计算机硬件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了解,掌握总线判优、仲裁、总线定时、总线数据传送模式 教学 重点 判优控制和通信控制 教学 难点 总线的判优控制

教学基本内容 是否重、难点 方法及手段 3.4总线结构 3.4.1单总线结构 3.4.2多总线结构 3.4.3总线结构举例 3.5总线控制 3.5.1总线判优控制 3.5.2总线通信控制 了解 了解 了解 重点&难点 重点 多媒体讲解 多媒体讲解 多媒体讲解 多媒体讲解 举例讲解 教学过程与设计 复习旧课:计算机五大组成部件靠总线连接起来后,看不见、摸不着的各类信息是怎么样“各行其道”的呢? 引入新课:计算机中数据、地址、控制等信息流在总线上传输时如何保证不“碰撞”、“不拥塞”(可举高速公路多车道、各走各道、单向车道、双向车道等例子)呢? 3.4总线结构 总线结构通常分为单总线结构和多总线结构。 3.4.1单总线结构 单总线结构的示意图见P42图3.2,它是将CPU、主存、I/O设备(通过I/O接口)都挂在一组总线上,允许I/O设备之间、I/O设备与CPU之间或I/O设备与主存之间直接交换信息。特点:结构简单、便于扩充,所有传送都通过这组共享总线,容易形成计算机系统的瓶颈,

多被小型机或微型机所采用。 3.4.2多总线结构 双总线结构的示意图见动画演示P53图3.7,双总线结构的特点是将速度较低的I/O设备从单总线上分离出来,形成主存总线与I/O总线分开的结构。结构中的通道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处理器,CPU将一部分功能下放给通道,以统一管理I/O设备完成外部设备与主存之间的数据传送,这种结构大多用于大、中型计算机系统。 将速率不同的I/O设备进行分类,然后将它们连接在不同的通道上,那么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将会更高,由此发展成多总线结构。 三总线结构的示意图见P53图3.8,主存总线用于CPU与主存之间的传输;I/O总线供CPU 与各类I/O设备之间传递信息;DMA总线用于高速I/O设备与主存之间交换信息。其特点是三总线结构中,任一时刻只能使用一种总线。改进型的三总线结构的示意图见P54图3.9,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I/O设备的性能,使其更快地响应命令,又出现了四总线结构,见P54图3.10。四总线结构增加了一条与计算机系统紧密相连的高速总线。其特点是对于高性能设备与CPU来说,各自的效率将获得更大的提高。 3.4.3总线结构举例 传统微型计算机的总线结构示意图见P55图3.11。 VL-BUS局部总线结构示意图见P56图3.12。 PCI总线结构示意图见P56图3.13。(FLASH动画演示PCI总线结构) 多层PCI总线结构示意图见P57图3.14。 3.5总线控制 总线控制主要包括判优控制和通信控制。 3.5.1总线判优控制 主设备和从设备有关概念的区别,前者有总线控制权,后者没有。 总线判优控制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前者将控制逻辑集中在一处,后者将控制逻辑分散在与总线连接的各个部件或设备上。 常见的集中控制优先权仲裁方式有以下三种(FLASH动画演示): (1)链式查询 链式查询方式见动画演示P58图3.15(a)所示,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只需很少几根线就能按一定优先次序实现总线控制,并且很容易扩充设备,但对电路故障很敏感,且优先级别低的设备可能很难获得请求。 (2)计数器定时查询 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见动画演示P58图3.15(b)所示,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计数可以从“0”开始,此时一旦设备的优先次序被固定,设备的优先级就按0,1,2…,n顺序降序排列,而且固定不变;计数也可以从上一次计数的终止点开始,即是一种循环方法,此时设备使用总线的优先级相等;计数器的初始值还可由程序设置,故优先次序可以改变。这种方式对电路故障不如链式查询方式敏感,但增加了控制线数,控制也较复杂。 (3)独立请求方式 独立请求方式见动画演示P58图3.15(c)所示,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响应速度快,优先次序控制灵活(通过程序改变),但控制线数量多,总线控制更复杂。 3.5.2总线通信控制 (1)目的 解决通信双方协调配合问题 (2)总线传输周期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后答案 第三章系统总线

第3章系统总线 1. 什么是总线?总线传输有何特点?为了减轻总线负载,总线上的部件应具备什么特点?P41 答: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共享的信息传输线,是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总线传输的特点是:某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而多个部件可以同时从总线上接受相同的信息。 为了减轻总线负载,总线上的部件应通过三态驱动缓冲电路与总线连通。 2.总线如何分类?什么是系统总线?系统总线又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何作用,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他们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存储单元有何关系? 答:总线的分类: (1)按数据传送方式分:并行传输总线和串行传输总线; (2)按总线的使用范围分:计算机总线、测控总线、网络通信总线等; (3)按连接部件分:片内总线、系统总线和通信总线。 系统总线是指CPU、主存、I/O设备(通过I/O接口)各大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 按系统总线传输信息不同,可分为3类: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1)数据总线:数据总线是用来传输个功能部件之间的数据信息,它是双向传输总线,其位数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一般为8 位、16位或32位。 (2)地址总线:地址总线主要是用来指出数据总线上的源数据或目的数据在主存单元的地址或I/O设备的地址,地址总线上的代码是 用来指明CPU欲访问的存储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由CPU输出, 是单向的,地址线的位数与存储单元的个数有关,如地址线有20 根,则对应的存储单元个数为220。 (3)控制总线:控制总线是用来发出各种控制信号的传输线,其传输是单向的。 3.常用的总线结构有几种?不同的总线结构对计算机的性能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 答:总线结构通常有单总线结构和多总线结构。 (1)单总线结构是将CPU、主存、I/O设备都挂在一组总线上,允许I/O 设备之间、I/O设备与CPU之间或I/O设备与主存之间直接交换信息。这种 4.为什么要设置总线判优控制?常见的集中式总线控制有几种?各有何特 点?哪种方式响应时间最快?哪种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

最新微型计算机原理答案(1)

微型计算机原理答案 (1)

微型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参考答案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慨论 一、选择填空题 1.B 2.B 3.D 4.C 5.C 6.A 7.A 8.A 9.C 10.B 11.D 1.分析: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微机三个层次的底层和最高层。 3.分析:此题是求最小值,所以必定是负数,符号位为1。补码负数的特点 是数值位对应的真值越小,其绝对值越大,即负得越多,真值越小。所 以,由4个1和4个0组成的补码数中,真值最小的补码数为:10000111,即真值为:-121。 4.分析:在微程序控制器中,每条指令的操作步骤由执行一个微操作序列完成,每个微操作对应一条微指令。所以,A、B均不合题意。 5. 分析:计算机运算的“溢出”与操作数的存储格式(或表示方式)有关,只 有C含有题意。需要说明的是任何类型的数据,无论定点数还是浮点数,其存储格式一旦确定,它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有限的。 6. 分析:程序计数器存放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而指令是预存在存 储器中的,所以它的位数取决于存储器的容量。 7. 分析:有符号补码数的扩展,是用符号位充填高位,其真值保持不变。 9. 分析:无论是具有还是不具有指令流水线结构的CPU,其指令的执行时 间主要取决于CPU的时钟周期。

10. 分析:程序设计语言有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个层次。机器 语言和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编程语言,统称为低级语言。高级语言不依赖于具体机器,它是采用接近于习惯的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编写程序。机器语言程序是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程序,而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程序则是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需对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程序进行加工处理生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执行,这一加工处理过程分别叫作汇编和编译。 11.分析:Cache存储器常采用高速SRAM,存取速度快,在CPU与内存间设置这样的存储器可以保证CPU以尽可能快的速度与内存打交道。 二、对错判断题 1.× 2.√ 3.√ 4.× 1.分析:指令操作码需显式给出,但操作数可以是显式的也可以是隐含的。 4.分析:运算和控制功能是任何微机处理器必不可少的功能。存储功能也 是微机处理器的功能之一,但不是必备的功能,如单片机有存储功能, 高档微机80486、80586也含一定数量的Cache存储器具有存储功能。三、填空题 1.程序计数器、字节数、转移指令、调用指令、中断指令 分析:计算机每读一条指令,总是自动调整程序计数器到下一条指令的存放地址,只有遇到控制转移类指令,才会改变指令的执行顺序。 2.数据传送与交换指令、算术与逻辑类指令、程序控制类指令

微机总线类型及应用

PC机的系统总线又可分为ISA、EISA、MCA、VESA、PCI、AGP等多种标准。 一、ISA/EISA/MCA/VESA总线 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是IBM公司为286/AT电脑制定的总线工业标准,也称为AT标准。ISA总线的影响力非常大,直到现在仍存在大量ISA设备,最新的主板也还为它保留了一席之地。MCA (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是IBM公司专为PS/2系统开发的微通道总线结构。由于要求使用许可证,违背了PC发展开放的潮流,因此还未有效推广即告失败。 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是EISA集团(由Compaq、HP、AST等组成)专为32位CPU设计的总线扩展工业标准,向下兼容ISA,当年在高档台式机上得到一定应用。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是VESA组织(由IBM、Compaq等发起,有120多家公司参加)按Local Bus(局部总线)标准设计的一种开放性总线,但成本较高,只是适用于486的一种过渡标准,目前已经淘汰。 二、PCI总线 90年代后,随着图形处理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以Windows为代表的图形用户接口(GUI)进入PC机之后,要求PC具有高速的图形及I/O运算处理能力,这对总线的速度提出了挑战。原有的ISA、EISA总线已远远不能适应要求,成为整个系统的主要瓶颈。1991年下半年,Intel 公司首先提出了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的概念,并联合IBM、Compaq、AST、HP、等100多家公司成立了PCI集团。PCI是一种先进的局部总线,已成为局部总线的新标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总线结构。PCI总线是一种不依附于某个具体处理器的局部总线,从结构上看,PCI是在CPU和原来的系统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需要时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智能设备取得总线控制权,以加速数据传输管理。 三、AGP总线 虽然现在PC机的图形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但要完成细致的大型3D图形描绘,PCI总线结构的性能仍然有限。为了让PC的3D应用能力能同图形工作站相比,Intel公司开发了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标准,主要目的就是要大幅提高高档PC机的图形尤其D图形的处理能力。严格说来,AGP不能称为总线,因为它是点对点连接,即连接控制芯片和AGP显示卡。AGP在主内存与显示卡之间提供了一条直接的通道,使得3D图形数据越过PCI总线,直接送入显示子系统。这样就能突破由于PCI总线形成的系统瓶颈,从而达到高性能3D图形的描绘功能。PCI及AGP插槽外观见图1。标准接口的类型 在微机系统中采用标准接口技术,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模块结构设计,可以得到更多厂商的广泛支持,便于“生产”与之兼容的外部设备和软件。不同类型的外设需要不同的接口,不同的接口是不通用的。以前在8086/286机器上存在过的ST506和ESDI等接口标准都已经淘汰,目前在微机中使用最广泛的接口是:IDE、EIDE、SCSI、USB和IEEE 1394五种。 一、IDE/EIDE接口

1微机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

1微机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三部分: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存储器,I/0接口,系统总线),外围设备,电源。 2什么是微机的总线,分为哪三组? 答:是传递信息的一组公用导线。分三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3 8086/8088CPU的内部结构分为哪两大模块,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总线接口部件(BIU)功能:根据执行单元EU的请求完成CPU与存储器或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执行部件(EU),作用:从指令对列中取出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发出相应的传送数据或算术的控制信号接受由总线接口部件传送来的数据或把数据传送到总线接口部件进行算术运算。 4 8086指令队列的作用是什么? 答:作用是:在执行指令的同时从内存中取了一条指令或下几条指令,取来的指令放在指令队列中这样它就不需要象以往的计算机那样让CPU轮番进行取指和执行的工作,从而提高CPU的利用率。 5 8086的存储器空间最大可以为多少?怎样用16位寄存器实现对20位地址的寻址?完成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的部件是什么? 答:8086的存储器空间最大可以为2^20(1MB);8086计算机引入了分段管理机制,当CPU寻址某个存储单元时,先将段寄存器内的内容左移4位,然后加上指令中提供的16位偏移地址形成20位物理地址。 6 段寄存器CS=1200H,指令指针寄存器IP=FF00H,此时,指令的物理地址为多少?指向这一物理地址的CS值和IP值是唯一的吗? 答:指令的物理地址为21F00H;CS值和IP值不是唯一的,例如:CS=2100H,IP=0F00H。 7 设存储器的段地址是4ABFH,物理地址为50000H,其偏移地址为多少?答:偏移地址为54100H。(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 8 8086/8088CPU有哪几个状态标志位,有哪几个控制标志位?其意义各是什么? 答:状态标志位有6个: ZF,SF,CF,OF,AF,PF。其意思是用来反映指令执行的特征,通常是由CPU根据指令执行结果自动设置的;控制标志位有3个:DF,IF,TF。它是由程序通过执行特定的指令来设置的,以控制指令的操作方式。 9 RAM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ROM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RAM有两种,SRAM(静态RAM),它采用触发器电路构成一个二进制位信息的存储单元,这种触发器一般由6个晶体管组成,它读出采用单边读出的原理,写入采用双边写入原理;DRAM(动态RAM),它集成度高,内部存储单元按矩阵形式排列成存储体,通常采用行,列地址复合选择寻址法。ROM有5种,固定掩摸编程ROM,可编程PROM,紫外光檫除可编程EPROM,电可檫除的可编程EPROM,闪速存储器。 10 若用4K*1位的RAM芯片组成8K*8为的存储器,需要多少芯片?A19—A0地址线中哪些参与片内寻址,哪些用做芯片组的片选信号? 答:需要16片芯片;其中A11-A0参与片内寻址;A12做芯片组的片选信号。

微机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

1. 微机系统的硬件由哪几部分组成?答:三部分: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存储器, I/0 接口,系统总线),外围设备,电源. 2. 什么是微机的总线,分为哪三组?答:是传递信息的一组公用导线.分三组:地 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3. 8086/8088CPU的内部结构分为哪两大模块,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总线接口部件(BIU )功能:根据执行单元EU的请求完成CPU与存储器或 IO 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执行部件( E U ),作用:从指令对列中取出指令,对指令进行译码,发出相应的传送数据或算术的控制信号接受由总线接口部件传送来的数据或把数据传送到总线接口部件进行算术运算。 4. 8086指令队列的作用是什么? 答:作用是:在执行指令的同时从内存中取了一条指令或下几条指令,取来的指令放在指令队列中这样它就不需要象以往的计算机那样让CPU轮番进行取指 和执行的工作,从而提高 CPU 的利用率。 5. 8086的存储器空间最大可以为多少?怎样用 16位寄存器实现对 20位地址的寻 址?完成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的部件是什么? 答:8086的存储器空间最大可以为2^20( 1MB); 8086计算机引入了分段管理机制,当 CPU 寻址某个存储单元时,先将段寄存器内的内容左移 4位,然后加上指令中提供的 1 6位偏移地址形成 20位物理地址。 6. 段寄存器CS= 1200H,指令指针寄存器IP=FFOOH ,此时,指令的物理地址 为多少?指向这一物理地址的CS值和IP值是唯一的吗? 答:指令的物理地址为 2仆00H; CS值和IP值不是唯一的,例如:CS=2100H, IP=0F00H。 7. 设存储器的段地址是4ABFH ,物理地址为50000H,其偏移地址为多少?答:偏移地址为54100H°(物理地址=段地址*16+偏移地址) 8. 8086/8088CPU有哪几个状态标志位,有哪几个控制标志位?其意义各是什么? 答:状态标志位有6个:ZF, SF, CF, OF, AF, PF O其意思是用来反映指令执行 的特征,通常是由CPU根据指令执行结果自动设置的;控制标志位有 3个: DF, IF,TF O它是由程序通过执行特定的指令来设置的,以控制指令的操作方式. 9. 8086CPU的AD0~AD15是什么引脚? 答:数据与地址引脚 10. INTR、INTA、NMI 、ALE、HOLD、HLDA 引脚的名称各是什么 ? 答:INTR是可屏蔽请求信号,INTA中断响应信号,NMl是不可屏蔽中断请求信号, ALE 是地址锁存允许信号, HOLD 总线请求信号, HLDA 总线请求响应信号. 11. 虚拟存储器有哪两部分组成? 答:有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12. 在 80x86 中,什么是逻辑地址、线性地址、物理地址?答:线性地址是连续的 不分段的地址;逻辑地址是由程序提供的地址;物理地址是内存单元的实际地址。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李伯成《微机原理》习题第一章 本章作业参考书目: ①薛钧义主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Intel 80X86系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②陆一倩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十六位微型机)》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四版 ③王永山等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1.1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X=10010110B= 1*27+0*26+0*25+1*24+0*23+1*22+1*21 +0*21 =128D+0D+0D+16D+0D+0D+4D+2D=150D X=101101100B =1*28+0*27+1*26+1*25+0*24+1*23+1*22+0*21+0*20 =256D+0D+64D+32D+0D+16D+4D+0D=364D X=1101101B= 1*26+1*25+0*24+1*23+1*22+0*21 +1*20 =64D+32D+0D+8D+4D+0D+1D=109D 1.2 将下列二进制小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X=0.00111B= 0*2-1+0*2-2+1*2-3+1*2-4+1*2-5= 0D+0D+0.125D+0.0625D+0.03125D=0.21875D (2) X=0.11011B= 1*2-1+1*2-2+0*2-3+1*2-4+1*2-5= 0.5D+0.25D+0D+0.0625D+0.03125D=0.84375D (3) X=0.101101B= 1*2-1+0*2-2+1*2-3+1*2-4+0*2-5+1*2-6= 0.5D+0D+0.125D+0.0625D+0D+0.015625D=0.703125D 1.3 将下列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X=254D=11111110B (2)X=1039D=10000001111B (3)X=141D=10001101B 1.4 将下列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X=0.75D=0.11B (2) X=0.102 D=0.0001101B (3) X=0.6667D=0.101010101B 1.5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 100.25D= 0110 0100.01H (2) 680.75D= 0010 1010 1000.11B 1.6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 X=1001101.1011B =77.6875D

3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便于增减外设,同时 C 。 A.减少了信息传输量 B.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 C.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 2.在三种集中式总线控制中, C 方式响应时间最快。 A.链式查询 B.计数器定时查询 C.独立请求 3.三种集中式总线控制中, A 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 A.链式查询 B.计数器定时查询 C.独立请求 4.所谓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是指 B 。 A.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三组传输线 B.I/O总线、主存总线和DMA总线三组传输线 C.I/O总线、主存总线和系统总线三组传输线 5.连接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总线属于 C 总线。 A.片内B.系统C.通信 6.在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下,若每次计数从上一次计数的终止点开始,则 B 。A.设备号小的优先级高 B.每个设备使用总线的机会相等 C.设备号大的优先级高 7.在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下,若计数从0开始,则 A 。 A.设备号小的优先级高 B.每个设备使用总线的机会相等 C.设备号大的优先级高 8.在独立请求方式下,若有N个设备,则 B 。 A.有一个总线请求信号和一个总线响应信号 B.有N个总线请求信号和N个总线响应信号 C.有一个总线请求信号和N个总线响应信号 9.在链式查询方式下,若有N个设备,则 C 。 A.有N条总线请求线 B.无法确定有几条总线请求线 C.只有一条总线请求线 10.总线通信中的同步控制是 B 。 A.只适合于CPU控制的方式 B.由统一时序控制的方式 C.只适合于外围设备控制的方式

11.在各种异步通信方式中, C 速度最快。 A.全互锁B.半互锁C.不互锁 12.总线的异步通信方式 A 。 A.不采用时钟信号,只采用握手信号 B.既采用时钟信号,又采用握手信号 C.既不采用时钟信号,又不采用握手信号 13.总线的半同步通信方式 B 。 A.不采用时钟信号,只采用握手信号 B.既采用时钟信号,又采用握手信号 C.既不采用时钟信号,又不采用握手信号 14.“总线忙”信号的建立者是 A 。 A.获得总线控制权的设备 B.发出“总线请求”信号的设备 C.总线控制器 D.CPU 15.下列选项中英文缩写为总线标准的是 D 。(2010年全国考研题) A.PCI、CRT、USB、EISA B.ISA、CPI、VESA、EISA C.ISA、SCSI、RAM、MIPS D.ISA、EISA、PCI、PCI-Express 16.系统总线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划分的根据是 A 。 A.系统总线传输信息的不同 B.系统总线所处的位置 C.系统总线的传送方向 D.系统总线的传送方式 17.CPU芯片中的总线属于 B 。 A.系统总线 B.片内总线 C.板级总线 D.通信总线 二、填空题 1.只能将信息从总线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不能反向传输。 2.衡量总线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可以理解为总线的数据传输速率,即单位时间内总线传输数据的位数,通常用每秒传输信息的字节数来衡量。 3.在计数器定时查询的总线控制方式中,的设备可以取得总线的使用权。

《微机接口技术》期末复习题

《微机接口技术》期末复习题 第1章微机接口技术概述 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及地址译码电路的设计方法(必考) 第2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总线 1、总线按性质可分为哪几类?在微机中采用总线结构有何好处? 答:按总线性质分,可分为三类:数据总线,其上传送数据信息,其数目的多少决定了一次能够传送数据的位数。地址总线,其上传送地址信息,其数目的多少决定了系统能够直接寻址存储器的地址范围。控制总线,其上传送各种控制信息,用于协调系统中各部件的操作。 在微机中采用总线结构意义在于:(1)简化了系统结构。采用总线结构后,系统中各功能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变为面向总线的单一关系。整个微机系统的结构简单规整、清晰明了,大大减少各模块间的连线。(2)简化了系统的设计。总线结构使各功能部件间的相互关系变为面向总线的单一关系,也为微机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性提供了方便。硬件、软件的设计简单,且具有互换性和通用性。(3)提高系统的可扩充性。由于总线实行标准化,系统的扩充就十分方便。 2、采用一种总线标准进行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设计具有什么优点? 答:为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要求,微机系统设计必须采用模块化设计,不同的模块组合形成一定的功能。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采用标准的总线结构可使不同功能的模块便于互连,兼容性好、生命周期长。模块采用标准化总线结构设计可使模块的生产供应规模化、多元化、价格低、有利于用户。 3、一个总线的技术规范应包括哪些部分? 答:总线技术规范应包括:(1)机械结构规范:模块尺寸、总线插头插座形式与结点数以及模块与插头插座的机械定位。(2)功能规范:总线信号名称、功能以及相互作用的协议。(3)电气规范:总线中每个信号工作时的有效电平、动态转换时间、负载能力以及电气性能的额定值与最大值。 4、总线的定义是什么?简述总线的发展过程。 答:总线就是两个以上模块(或子系统)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通过它模块间可进行数据、地址码及命令的传输。 最早的标准化总线是S-100总线(1975),80年代初IBM PC/XT个人计算机采用8位ISA总线,之后又在IBM PC/AT机上推出16位ISA总线。随着外设接口对总线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出现了EISA总线及PCI总线。PCI总线目前已被个人计算机广泛采用,成为新的工业标准。 5、为什么要引入局部总线?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早期的扩充总线(ISA总线)工作频率低,不能满足象图形、视频、网络接口等高数据传输率I/O 设备的要求。在处理器的系统总线与传统扩充总线之间插入一个总线层次,它的频率高于传统扩充总线,专门连接高速I/O设备,满足它们对传输速率的要求。这一层次的总线就是局部总线。局部总线与系统总线经桥接器相连,局部总线与传统扩充总线也经桥接器相连,三个层次的总线相互隔开,各自工作在不同的频宽上,适应不同模块的需要。 6、总线定时协议分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总线有三种定时方法。(1)同步定时,信息传输由公共时钟控制,总线信号中包括一个时钟信号,各模块上所有的操作都在时钟开始时启动。(2)异步定时,信息的传输的操作均由源或目的的特定信号跳变所确定,总线上每一个操作的发生均取决于前一个操作的发生,总线操作过程不用公共时钟来同步。(3)半同步定时,总线上各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变化,但这个变化只允许为公共时钟周期的整数倍,信号的出现,采样和结束以公共时钟为基础。 7、总线上数据传输分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分单周期方式和突发方式两种。在单周期方式中,每个总线周期只传送一个数据。在突发方式

微型计算机原理课后答案

微机原理 第一章 1.计算机按其使用的逻辑元件的不同被分为哪几代?微型计算机是哪一代计算机的分支? 答: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的分支。 2. 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 答:冯·诺伊曼基本设计思想为: ①以二进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数据。 ②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③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3.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 微机系统分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输入输出借口,软件包括软件系统和应用软件。 6.何谓总线?有哪几类?作用如何? 答:总线是计算机中各功能部件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根据所传送的信息的内容与作用不同,总线可分为三类: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这三类总线作用为计算机各功能部件间传送地址、数据、控制信息的。 8.存储器读写操作的不同点? 答:①读操作:由CPU发出的读命令控制。 写操作:由CPU发出的写命令控制。 ②读操作:把数据从内存中读出来,放到DB上。 写操作:把DB上的内容,写入到存储器中。 第二章计算机中的数值和编码 1、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和十六进制 (1) 129.75=1000 0001.11B=81.CH(2) 218.8125=1101 1010.1101B=DA.DH (3) 15.625=1111.101B=F.AH(4) 47.15625=10 1111.0010 1B=2F.28 H 2、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1) 111010 B=58 =3A H(2) 1011 1100.111B= 188.875= BC.E H (3) 0.1101 1B=0.84375 =0.D8H(4) 11110.01 B=30.25 =1E.4H 3、完成下列二进制数的加减法运算 (1) 1001.11+100.01=1110.00(2) 1101010110.1001-01100001.0011=01110101.0110 (3) 00111101+10111011=11111000 (4) 01011101.0110-101101.1011=101111.1011 4、完成下列十六进制数的加减法运算 (1) 745CH+56DFH=D14B H (2) ABF.8H-EF6.AH=9C28.E H (3) 12AB.F7+3CD.05=1678 .FC H(4) 6F01H-EFD8H=7F29 H 5、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 (1) 128.8125+10110101.1011B+1F.2H=101010101.1010B (2) 287.68-10101010.11H+8E.EH=103.CEH (3) 18.9+1010.1101B+12.6H-1011.1001=36.525 6、选取字长n为8位和16位两种情况,求下列十进制数的补码。 (1) X=-33的补码:1101 1111,1111111111011111 (2) Y=+33的补码:0010 0001, 0000 0000 0010 0001 (3) Z=-128的补码:1000 0000,1111 1111 1000 0000 (4) N=+127的补码:0111 1111,0000 0000 0111 1111 (5) A=-65的补码:1011 1111,1111 1111 1011 1111 (6) B=+65的补码:0100 0001, 0000 0000 0100 0001 (7) C=-96的补码:1010 0000, 1111 1111 1010 0000 (8) D=+96的补码:0110 0000, 0000 0000 0110 0000 7、写出下列用补码表示的二进制数的真值 (1) [X]补=1000 0000 0000 0000 H X=-1000 0000 0000 0000 H=-32768 (2) [Y]补=0000 0001 0000 0001 H Y=+0000 0001 0000 0001 H=+257 (3) [Z]补=1111 1110 1010 0101 H Z=-0000 0001 0101 1011 H=-347 (4) [A]补=0000 0010 0101 0111 H A=+0000 0010 0101 0111 H=+599 8、设机器字长为8位,最高位为符号位,试对下列格式进行二进制补码运算,并判断结果是否溢出。 (1) 43+8 ∵ [43]补=00101011B,[8]补=00001000B ∴[43] 补+[8] 补 =00101011B+00001000B=00110011B=33H 00101011B +00001000B 00110011B ∵ C S=0,C D=0,OF=C S⊕C D=0⊕0=0 ∴无溢出 (1) 43+8 33H (无溢出)(2) -52+7D3 H(无溢出)

整理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后答案 第三章系统总线

20 年 月 日 A4打印 / 可编辑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第三章系统总 线

目录 I 考查目标 (3)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3) III 考查内容 (3) 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8)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数据结构》是我校为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相关硕士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这两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数据结构75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75分 4.试卷题型结构 数据结构: 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共10题) 综合应用题65分(题数不固定) 计算机组成原理: 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共10题) 综合应用题65分(题数不固定) III 考查内容 【数据结构】 1.考查目标: 1.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 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算法进行设计与分析。

3. 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具备采用类C语言或C语言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2.考查内容: 1绪论 1.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1.2算法的定义、性能标准和复杂度 2线性表 2.1线性表的定义 2.2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2.3线性表的链表表示和实现 2.4线性表的应用 3栈和队列 3.1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3.2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3.3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3.4栈和队列的应用 4数组和广义表 4.1数组的定义和顺序存储结构 4.2特殊矩阵和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 4.3广义表的定义和存储结构 5.树和二叉树 5. 1树的概念 5. 2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和基本操作 5. 3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5. 4遍历二叉树 5. 5线索二叉树 5. 6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 5. 7树的存储结构,树、森林和二叉树的转换,树和森林的遍历 5. 8等价类及其表示 6图 6. 1图的定义、术语和基本操作 6. 2图的存储结构(邻接矩阵、邻接表) 6. 3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广度优先遍历和连通分量 6. 4图的基本应用及其复杂度分析(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 7查找 7. 1查找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第六章总线系统

第六章总线系统 一、填空题: 1.PCI总线采用仲裁方式,每一个PCI设备都有独立的总线请求和总线授权两条信号线与相连。 2.SCSI是处于和之间的并行I/O接口,可允许连接台不同类型的高速外围设备。 3.总线有A 特性、B 特性、C 特性、D 特性,因此必须E 。 4.微型计算机的标准总线从16位的A 总线发展到32位的B 总线和C 总线,又进一步发展到64位的D 总线。 二、选择题: 1.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技术化,同时______。 A. 减少信息传输量 B. 提高信息传输速度 C. 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 D. 减少了存储器占用时间 2.描述PCI总线基本概念中正确的句子是______。 A.PCI总线的基本传输机制是猝发式传送 B.PCI总线是一个与处理器有关的高速外围总线 C.PCI设备一定是主设备 D.系统中允许只有一条PCI总线 3.描述PCI总线中基本概念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PCI设备不一定是主设备 B.PCI总线是一个与处理器有关的高速外围总线 C.PCI总线的基本传输机制是猝发式传送 D.系统中允许有多条PCI总线 4.并行I/O标准接口SCSI中,一块适配器可以连接______台具有SCSI接口的设备。 A. 6 B. 7 C. 8 D. 9 5.下面对计算机总线的描述中,确切完备的概念是______。 A.地址信息、数据信息不能同时出现 B.地址信息与控制信息不能同时出现 C.数据信息与控制信息不能同时出现 D.两种信息源的代码不能在总线中同时传送 6.SCSI接口以菊花链形式最多可连接______台设备。 A.7台B.8台C.6台D.10台 7.微型机系统中外设通过适配器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接,其功能是___。 A. 数据缓冲和数据格式转换 B.监测外设的状态 C.控制外设的操作 D. 前三种功能的综合作用 8.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同时___。 A.减少了信息传输量 B.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试题库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 1.数制转换 A)125D=(0111 1101 )B =(175 )O=(7D )H=(0001 0010 0101 )BCD B)10110110B=(182 )D =(266)O=(B6 )H=(0001 1000 0010)BCD 2.下述机器数形式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是(请用十进制形式写出):单字节无符号整数0~ 255 ;单字节有符号整数-127 ~127 。 (注:微型计算机的有符号整数机器码采用补码表示,单字节有符号整数的范围为-128~+127。)3.完成下列各式补码式的运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置标志位SF、ZF、CF、OF。指出运算结果 有效否。 A)00101101+10011100=11001001B SF=1 ZF=0 CF=0 OF=0 B)11011101+10110011=10010000B SF=1 ZF=0 CF=1 OF=0 4.十六进制数2B.4H转换为二进制数是_0010 1011.0100B ,转换为十进制数是_43.25。 5.在浮点加法运算中,在尾数求和之前,一般需要操作,求和之后还需要进行和 舍入等步骤。 6.三态门有三种输出状态:低电平、高电平、高阻态状态。 7.字符“A”的ASCII码为41H,因而字符“E”的ASCII码为45H ,前面加上偶 校验位后代码为。 8.数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形式称为机器数。 9.在计算机中,无符号书最常用于表示。 10.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等。 11.在计算机中浮点数的表示形式有整数和小数两部分组成。 12.微处理器中对每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位数叫字节。 13.MISP是微处理的主要指标之一,它表示微处理器在1秒钟内可执行多少

微机原理第四章答案

“微处理器系统原理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第四章习题解答 4.3 微机系统中总线层次化结构是怎样的? 片内总线、片间总线、系统内总线、系统外总线.。 4.4 评价一种总线的性能有那几个方面? 总线时钟频率、总线宽度、总线速率、总线带宽、总线的同步方式和总线的驱动能力等。 4.5 微机系统什么情况下需要总线仲裁?总线仲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总线仲裁又称总线判决,其目的是合理的控制和管理系统中多个主设备的总线请求,以避免总线冲突。当多个主设备同时提出总线请求时,仲裁机构按照一定的优先算法来确定由谁获得对总线的使用权。 集中式(主从式)控制和分布式(对等式)控制。集中式特点:采用专门的总线控制器或仲裁器分配总线时间,总线协议简单有效,总体系统性能较低。分布式特点:总线控制逻辑分散在连接与总线的各个模块或设备中,协议复杂成本高,系统性能较高。 4.6总线传输方式有哪几种?同步总线传输对收发模块有什么要求?什么情况下应该采用异步传输方式,为什么? 总线传输方式按照不同角度可分为同步和异步传输,串行和并行传输,单步和突发方式。同步总线传输时,总线上收模块与发模块严格按系统时钟来统一定时收发模块之间的传输操作。异步总线常用于各模块间数据传送时间差异较大的系统,因为这时很难同步,采用异步方式没有固定的时钟周期,其时间可根据需要可长可短。 4.12 串行传输的特点是什么? 1)传输方式可分为单工方式、半双工方式、全双工方式。 2)对传输速率有严格要求。 3)采用单条传输线来传输数据,减小了传输成本,增加了收发双方的复杂性。 4)传输过程中,由于引起误码,需差错控制。 4.14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与波特率有什么关系? 其关系如下: 1、同步通信是用时钟信号加载传输信号的,因些收发时钟频率=收发波特率; 2、异步通信情况下的话,接收时钟频率=n*(接收波特率) (其中n=1,16,64);发送时钟频率可以等于波特率,也可以为n*(发送波特率),但考虑到时钟与接收时钟一致,故发送时钟频率=n*(发波特率) (其中n=1,16,64) 。 4.15 异步串行通信中的起始位置和停止位置有什么作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试题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及答案 16.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组成。 17.8086CPU寄存器中负责与I/O端口交换数据的寄存器为(AX,AL) 18.总线有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组成,数据总线是从微处理器向内存储器、I/O接口 传送数据的通路;反之,它也是从内存储器、I/O接口向微处理器传送数据的通路,因而它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往返传送数据,称为(双向总线)。 19.一个微机系统所具有的物理地址空间是由(地址线的条数)决定的,8086系统的物理地址空间 为(1M)字节。 20.运算器包括算术逻辑部件(ALU),用来对数据进行算术、逻辑运算,运算结果的一些特征由 (标志寄存器)存储。 21.控制寄存器包括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以及定时与控制电路。根据(指令译码)的结果, 以一定的时序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用来控制指令的执行。 22.根据功能不同,8086的标志为可分为(控制)标志和(状态)标志位。 23.8086/8088CPU内部有(14)个(16位)的寄存器。 24.在8086/8088的16位寄存器中,有(4)各寄存器可拆分为8位寄存器使用。他们是 (AX,BX,CX,DX),他们又被称为(通用寄存器)。 25.8086/8088构成的微机中,每个主存单元对应两种地址(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 26.物理地址是指实际的(20)为主存储单元地址,每个存储单元对应唯一的物理地址,其范围 是(00000H-FFFFFH)。 27.8088的ALE引脚的作用是(锁存复用线上的地址)。 28.在8088读存储器周期中,采样Ready线的目的是(确定是否在T 3周期后插入T w 周期)。 29.8088在访问4个当前段时,代码段、数据段及堆栈段的偏移量分别由(IP)、(由寻址方式 决定的16位偏移量)和(SP)提供。 30.堆栈按照___先进后出___原则工作,使用____堆栈指针___指明栈顶位置。 31.在IBM-PC/XT中,外设是通过(8259)器件对CPU产生中断请求。这些中断的中断类型码为 (08H—OFH)。 32.8086最多能处理(256)种中断。 33.8086/8088的中断响应了两个总线周期,从(INTA)引脚输出两个负脉冲,第一个总线周期 完成,(通知I/O接口,CPU已响应外部中断请求,使被响应的I/O接口把自己的中断类型号送到数据总线的低8位D0-D7上),第二个总线周期完成(通过CPU的地址/数据引脚AD0-AD7将信号传输给CPU) 34.8088中的指令INT n用(n)指定中断类型。 35.一片8255A端口A有(3)种工作方式,端口B有(2)种工作方式。 36.宏汇编语言程序被汇编时,指令语句产生代码指令,伪指令语句不产生代码指令,宏指令语句可能产生也可能不产生代码指令。 37.调用程序、子程序传送参数的方法通常有寄存器、内存和堆栈三种方法。 38.伪指令EQU、DB、DW、MACRO的标号名字域必须有名字或标号的伪指令为EQU、MACRO。 ,若源操作数的类型属性为字,则目的操作数在DX:AX中。 43.请给出标志寄存器中标志位OF、IF、SF、ZF、PF、CF的说明: OF 溢出、IF 中断、SF 符号、ZF 零、PF 奇偶、CF 进位。 44.堆栈是按照先进后出原则组织的一片连续的存储区域。 45.变址寻址的有效地址是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与地址位移量代数和。 46.指令XLAT通常用于查表操作,在使用该指令前,应把表首的偏移首地址送入BX,待转换的代码在表中的序号送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