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本文认为,近年来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过于简单地作出了从“语言转向”到“视觉转向”、“图像转向”的判断,其实两者并不属于同一理论层面;过于简单地将“视觉”等同于“图像”,由此引发所谓“图文对立”的“图像偏见”;对西方理论的“浅阅读”导致研究方法过于狭隘,将“观看”研究局限于“凝视”研究,始终在“看与被看”中兜圈子。

曾军

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尽管“视觉文化”一词的使用可以上溯到1981年《电影艺术》所发表的蔡师勇的《关于电影美的思考》,但“视觉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兴起却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事情,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刺激:其一是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转型和大众文化兴起过程中,以视觉技术为主导的媒介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其突出的表现包括影视艺术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主要载体、出版界的“图文书”热潮、网络的日益普及等;其二是视觉问题不再局限于造型艺术的图像学研究,而是广泛地渗透到了各种文化理论之中,从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角度所进行的关于“视觉”的探讨和对“观看”的追问,为视觉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这些状况表明,基于现代工业文明的视觉文化正在或者已经创造了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这段历史既是观念性的,也是实践性的。不过,当代中国的视觉文化研究并没有因此而形成“中国问题、西方理论”的学术特点,相反却在西方理论的浅阅读中形成了一些并不准确的问题意识,从而导致在针对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现象的分析中出现了偏差。

一、从“语言转向”到“视觉转向”?

在论及视觉文化对当代生活的重要性时,不少学者都会采取一种不加论证的表述方式: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文化化了,我们的文化越来越视觉化了;随着语言在文化中的地位边缘化,当代文化已从语言主因转变为视觉主因;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最具迷惑性的结论:随着20世纪60年代诸多“转向”的出现,“语言转向”似乎正在被更加突出的视觉文化的转向所取代,即所谓“图像转向”、“视觉转向”。这一观点源自西方视觉文化研究的倡导者米歇尔、米尔佐夫、艾尔雅维

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

茨等人①,相似的观点立刻得到了中国学者的认同。从2000年至2007年,就有400多篇论文提及

从“语言学转向”或“语言转向”到“图像转向”或“视觉转向”。而其中率先对这个问题进行理

论论证的当属周宪,仅2000年和2001年,他即发表近10篇论文,产生巨大的学术反响,为“图像

转向”、“视觉转向”进行了成功的理论推广。在论者看来,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盛极一时,但其

暗含的“语言中心论”的霸权主义却被忽视了。随着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对语音中心主义的

批判性质疑,自尼采以来的西方思想中的另一种传统被激活了,这就是“视觉”。于是,在后现代

主义、后结构主义背景下,“语言学转向”正在被一种新的转向,即“图像转向”、“视觉转向”所

取代,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正在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的文化,视觉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文化研

究的新领域,进而成为文学研究、艺术研究、新闻传播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共同关注的问题。这

种从“语言转向”向“视觉转向”的观念非常简洁而醒目地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进行了命名,而

且被不少学者所认同,甚至成为讨论视觉文化的前提。但是,这个结论并不可靠,存在着对各种理

论资源的简单挪用和拼接的问题。

首先,所谓“语言转向”,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语言学转向”(thelinguisticturn)或“哲学上的语言论转向”,即语言论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人们不再满足于探讨人类知识

的起源、认识的可能、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等问题,转而对语言的意义、理解与交流的方式

与可能性等进行思考。具体而言,“语言学转向”其实包含着两条起点不同互有交叉的发展路

径:一条是由英美分析哲学运动所促成的哲学革命,在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的努力下,

将语言、意义确立为哲学讨论的中心问题,并形成明显的人工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前后两

个时期;另一条则是源自索绪尔结构语言学,在被布拉格学派引入文学研究、被列维—斯特劳斯

引入人类学研究之后,结构语言学一跃而为人文学术的分析工具,并形成世界性的结构主义运

动,从而更广泛地与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联系了起来,显示出这一“转向”的全局性意义。尽

管20世纪被笼而统之地称为“语言学转向”的时代,但是从语言哲学自身的发展历程来看,内部

其实还存在着一系列转变。如20世纪早期的转向主要是从“语形—语义”维度来改造传统的哲

学命题的,早期的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等哲学家即是以此形成语义哲学;到了20世纪70年代,

随着奥斯汀、塞尔等学者借用语用学成果将语言视为人类行为的一部分,由此开启了哲学的“语

用学转向”(pragmaticturn),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意义即用法”即是这一阶段思

想的反映;到了20世纪末期,又出现了所谓哲学的“认知转向”(cognitiveturn),这其实是语用

学在解决科学认识问题上的进一步的理论延伸②。在前述各种视觉研究的理论资源中,话语理论

—“恢复主体的权利”,语就直接是语用学转向的产物。随着结构主义逐步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言哲学的语用学转向也就开始了。这个关键性的判断揭示了从语言哲学的“语形—语义学转向”

向“语用学转向”的关节点,福柯也正是提出了“谁在说话”这个问题才真正转向了话语理论

的。也就是说,从逻辑和事实上讲,“哲学上的语言论转向”是一个漫长过程,而且至今仍未完成。

其次,视觉文化研究中的“视觉转向”或“图像转向”则是“文化上的视觉转向”,而且这种文化更为准确地说是已经被雷蒙?威廉斯用“人类整体的生活方式”改造后的“当代文化”。从

对象上看,这种“视觉转向”聚焦于人类生活方式的视觉化,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越来越趋

于把那些本身并非视觉性的东西予以视觉化”③。而如果要进一步探讨这一视觉化的成因,诸如

①最早的译文是《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发表的高建平译的艾尔雅维茨(当时译为“艾尔雅维克”)的《眼睛所

遇到的……》。该文是作者《图像时代》中的第二章,在文中作者指出,“图像的优势地位,或‘图画转向’,对解

释近年来在哲学上和在一般理论上的‘语言转向’是一个帮助。进一步说,这种优势似乎暗示着某种其它的东

西:词的失败。”《图像时代》于2003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②相关文献参考自殷杰、郭贵春《从语义学到语用学的转变——

—论后分析哲学视野中的“语用学转向”》(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7期)、殷杰《论“语用学转向”及其意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李佃来《语

—试析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载《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及曾文雄《人言哲学的转向和普遍语用学——

文性与科学性的融合: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载《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第5期)。

③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全新的视觉技术、弥漫的消费指向和文化工业的运作则是与之密不可分的因素,因此,所谓“视

—这一“转

觉转向”其实是视觉图像日益成为当代文化生活中令人关注的现象之后的产物——

向”,就世界范围来看,其标志是照相术、影视、网络的发明所引发的新媒介艺术、大众传媒革命;

就当代中国来看,真正成为一个问题却是在90年代以后大众文化兴起之际。随着新世纪的到

来,视觉文化问题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的意义,这就是米尔佐夫声称“21世纪的问题是形象的问

题”的原因①,这同时也意味着视觉文化的来临、图像的转向,并不是一件那么令人欢欣鼓舞的事

情,相反,预示着更多的危机和棘手的问题。从方法上看,作为文化研究、尤其是大众文化研究的

一部分,视觉文化研究的主流仍然是糅合了话语理论和批判理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

义或后现代主义研究思路,其基本取向在于彰显当代文化的问题意识(这也正是为什么周宪会

得出视觉转向“实际上不过是‘后现代转向’或‘后结构主义转向’的另一种表现形态而已”的

结论②)。如本雅明早在30年代就已发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已经成为灵韵消逝仅剩震

惊的奇观;德波则在50、60年代发展出超越马克思商品社会理论的“景观社会”理论,其起点正

是“目之所及皆是商品世界”;鲍德里亚也在60年代向人们警告因“仿真”、“拟像”而加剧的

“表征的危机”;福柯则在其学术生涯中贯穿着从医生的诊断到监狱的监视的“观看的考古”,

并从中发现观看行为背后的“话语权力”关系。这一切都为视觉文化批判提供了理论武器,但

其理论方法本身并不具备超越甚至取代“哲学上的语言论转向”的性质。

再次,尽管“视觉转向”、“图像转向”的命名来自于以米歇尔、米尔佐夫等为代表的一批致

力于视觉文化研究的欧美学者,但是细读他们的论述不难发现,即使他们自己也对这种“转向”

的学理依据存有疑虑。尽管“视觉文化的来临”几近于一种后现代文化的“常识”,但是他们对

是否能够凭此而建构起反思性的“视觉文化理论”、“图像理论”却仍然信心不足。在《图像理

论》中,米歇尔一方面指出,“它是许多谈话和场合集成的结果,某种即兴的阅读,对有关图像的

三个基本问题的偏执式的关注:什么是图像?它们与语言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为什么重要?就

是说,为什么要追问图像是什么、它们与语言如何关联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又说,“在理论的层

面上,这是一部无情的否定之书。我的目的不是要生产一种‘图像理论’(更不是关于图像的理

论),而是要图绘理论,再现构成中的一种实践活动。我不想解决图像是什么,它们与词语是什么

关系、这种关系为何重要的问题。我更感兴趣于表明这些问题的公认答案如何在实践中发生作

用,为什么系统的固定答案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修辞呢?正来自于研究对象上

的“文化上的视觉转向”和研究方法上的“哲学上的语言学转向”之间存在的难以弥合的裂缝:

一方面是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存在着对视觉的抵制。当维特根斯坦感觉无法走出一幅令人着迷

的图画、当罗蒂决定“把视觉的、尤其是镜像的隐喻完全排除在我们的言语之外”时,米歇尔意

识到,“这种焦虑,这种要保护‘我们的言语’而抵制‘视觉’的需要,就是表明图像转向正在发

生的一个准确无误的信号”。但另一方面,视觉艺术对语言学转向的抵制也同时存在。在处理视

觉文化问题时,米歇尔发现,“视觉经验或‘视觉读写’可能不能完全用文本的模式来解释”,因

为“根据语言学转向的模式建构的一种符号学可能无法处理图像,相似的符号,恰恰因为‘图像

不必是一个符号’”③。既如此,所谓“语言转向”、“语言论转向”与“视觉转向”、“图像转向”

的关系就不是简单地线性替代的关系了。

其实,对这个问题周宪也是有自觉意识的,他在许多文章中都提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视

觉性更突出地是一个当代问题。所谓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或‘图像转向’这类说法,标志着

视觉性在当代生活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④。当他谈“视觉转向”时往往在前面加上个限定词

“文化的”,以“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或‘图像转向’”来区分视觉文化之传统与现代。不过,

①③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永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序”第2页,第5—7页。

②周宪:《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视觉文化》,载《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④周宪:《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载《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

他的努力方向却并不是严格区分“哲学上的‘语言学转向’”与“文化上的‘视觉转向’”之间

的差异,而是力图弥合这两种转向之间的鸿沟。为了将两者置于同一逻辑层面,他将哲学上的

“语言学转向”转义为文化上的“语言的转向”。在他看来,“文化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语

言的中心地位的确立。或者采用雅柯布逊式的描述,文化现代性的‘主因’就是语言的中心地

位,它和逻各斯中心论互为表里。从这个意义上看,所谓的‘语言的转向’,就不仅仅是哲学上摆

脱精神哲学羁绊的现代过程,它应该说早在印刷文化形成之时便出现了”①。如果说早在印刷文

化时代便已开始了语言转向的话,那么,这个20世纪西方哲学上的语言学转向还有多大的意义

和价值呢?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经过周宪改造过的“语言转向”已经不是原初意义上的语言转向

了。既如此,为什么一定还要用这个“语言转向”之名呢?

因此,如果我们将视觉文化研究置于20世纪以来的文化理论思潮中来看的话,有三个基本结论应该确立下来:其一,“哲学上的语言论转向”并未完成;其二,所谓“视觉转向”只是当代

文化上的新变,它与“哲学上的语言论转向”并不处于同一逻辑层面上;这也就意味着第三,在

视觉文化研究的思路、方法、视角等方面,我们仍将受制于“哲学上的语言论转向”。从这个意义

上说,“视觉转向”并非“语言转向”之后的又一个新的阶段。

二、“图文对立”的“图像偏见”

在近年来的视觉文化研究中,围绕着“图像”与“文字”的纷争一直持续不断。“图像转向”

几乎就是“视觉转向”的同义词,视觉文化的到来即意味着图像在当代文化中的泛滥,而这一图

像更具体地指向了以影视网络这些新的视觉媒介技术为载体的文化形式。于是“图像”“文

字”、“观看”“阅读”、“图像文化”“印刷文化”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式分析便获得了展开。除了

这种理论上的思维惯性之外,对“视觉污染”、“图像泛滥”而引发的文化焦虑也构成了产生“图

文对立”的“图像偏见”的原初动力。

应该说,这种图像偏见并非直接来自中国文化传统,当先贤圣人以“言不尽意,立象以尽

意”来讨论“言意”关系时,其实“图像”是优于“语言(文字)”的,但是,如果要细数,当代中国

对影视等大众媒介文化的忧虑却由来已久。早在80年代,当电视刚刚在中国家庭中出现还根本

谈不上普及的时候,电视对青少年生活影响的问题已经引起一定程度的关注,如1982年,《青年

研究》就发表《电视进入青少年生活》,紧接着《世界知识》便在1983年第24期刊载《毒害青少

年的美国电视》,大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和“杞人忧天”的味道。80年代中期,电视与青少年

自杀问题成为当时的一个焦点话题。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电视社会学的突飞猛进,电视对青

少年影响的问题持续升温,但同时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能够查阅到的近百篇文章中,95%的论

题都是关注电视对青少年负面影响,诸如“电视有‘病’”、“关掉电视”、“疏远电视”之类的情

绪性主张也不绝于耳。1998年,“读图时代”开始成为图书出版、新闻传媒乃至人文学术的流行

词汇,“读图时代”成功地接过了电视社会学这一学术传统,直接将自己嫁接到这一学术研究领

域,由此而成为对电视霸权、图像霸权的肯定性表达。2001年,杨小彦在《天涯》第1期以《话说—李陀、刘禾专访》成功将“读图时代”引入人文学术讨论的主题,在围绕图像与社读图时代——

会、与传媒资本主义关系的探讨中,“读图时代”所包含的“由读图而带来的阅读危机”成为关

注的重心,而对“读图时代的到来欢欣鼓舞”则被指责为“落入了‘进步主义’的陷阱”。由此,

“读图时代”以一种新的危机的形象开始了其学术化的历程,并成为人文学者对当代文化实施

理论批判的场域②。对于这种图像恐惧和文字忧虑的理论表达,便是将“视觉”等同于“图像”,

①周宪:《符号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视觉转向”》,载《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

②参见拙文《传媒时代的学术生产:“读图时代”批判》,载《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3期。严格说来,“读图时代”

作为一个生造之词只是由媒体所制造出来的文化幻象,但却因契合了视觉文化研究的需要而被学术化为对当代

中国视觉文化现象的命名。

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从而与“文字”相对立,从张法《都市文化:九十年代美学和理论热点的一个动因》(载《社会科

—书写文

学战线》1995年第3期)中“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的对立”小节和南帆《话语与影像——

—视

化与视觉文化的冲突》(载《福建艺术》1997年第5期)一文到周宪《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觉文化》(载《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中“从‘语言转向’到‘图像转向’”的明确表达,

再到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将之上升为“图文

‘战争’”的高度,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忧虑和恐惧在不断加深。在“图像转向”取代“语言转向”

的逻辑下,视觉文化时代最重要的文化后果被认为是“图像”对“语言”的僭越以及由此而产生

的文学家园的丧失。于是问题便集中到了“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经典与文学阅读”的焦虑。比如

说近年来一直密切关注媒介文化、视觉文化的金惠敏,当他从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的日常生活

化角度来思考视觉文化的到来时,他对视觉文化对大众日常生活的渗透及其影响是持肯定态度

的,但是一旦他把重心转到文学研究,思考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境遇问题时,其忧虑之情则溢于

言表,如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图像增殖与文学的当前危机》一文中,他认为电子媒介

所带来的时代症候就是图像的增殖,而这对以印刷媒介为基础的文学和文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

冲击,形成了不可忽视的文学危机,其具体表现有二:一是重组了文学的审美构成;二是瓦解了

文学赖以存在的深度主体,新媒介拟像一方面抽掉了文学对现实的指涉,另一方面则现实地被

资本主义商品语法所操纵和榨取①。那么,支撑论者认定文学性危机的现象有哪些呢?比如文学

作品尤其是小说的影视改编问题,不仅大批文学作品被影像化,更重要的是为影视改编而创作

的文学作品内在地影响到了作家的创作风格;再比如近几年引起密切关注的所谓“奇观电影”

问题,似乎标志着叙事性(文学性)在影视艺术中被耗尽,等等。对于文学研究者而言,影视观看

对文学阅读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前者占据了人们日常的文化消费时空,更重要的是,由于读图时

代对文学阅读方式的变革(如插图文学、电视文学、影视对文学的改编以及因影视观看而引发文

学阅读兴趣等),大大改变了人们对文学经典的态度。因此,当图像主因型文化取代语言主因型

文化,“读图时代”所隐含的新的图像拜物教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文化、改变文学原有的格局,

一场图文之战将不可避免②。

这里所涉及的问题颇为复杂,但主导这一观念的思维方式即“图文对立”的“图像偏见”。

如果不首先摆脱这一偏见,其他许多具体的文化分析都将无法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那么,“图

文对立”的理论从何而来呢?其始作俑者同样也是西方学者。据考证,“视觉文化”一词最早出自

巴拉兹?贝拉的《电影美学》,虽然书中并没有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其语用基本上等同于

“电影文化”,强调电影摄影机在创造复制可见的形象和保存传播人类的思想方面的卓越贡献。

也许正是这一“学术出身”,使得视觉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将目光锁定在以影视技术为代表的

文化现象上。巴拉兹?贝拉是视觉文化的鼓吹者,他认为电影“在我们的文化领域里开辟一个新

的方向”,使人们获得了可以替代印刷术和语言文字的“一种可见的直接表达肉体内部的心灵

的工具”③。70年代,当丹尼尔?贝尔坚信“当代文化是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

千真万确的事实”时,他对视觉文化的判断同样基于视觉技术的当代变革,但贝尔的态度却是视

觉文化批判,在他看来,“整个视觉文化因为比印刷更能迎合文化大众所具有的现代主义的冲

动,它本身从文化意义上说就枯竭得更快”④。不过,无论是巴拉兹?贝拉们的欢欣鼓舞还是丹尼

①金惠敏:《图像增殖与文学的当前危机》,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②参见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金惠敏《从形象到拟像》(载《文学

评论》2005年第2期)、赖大仁《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高建平《文学

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这还只是《文学评论》一家刊物在2005年一年所发表

的文章,近年来在其他各大期刊所发表的相关主题的文章不下60篇。

③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④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6—157页。

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

尔?贝尔们的忧心忡忡,两者在视觉文化的区分上都如出一辙,即将视觉文化与印刷文化对立起

来,但正是这一对立很容易将视觉文化研究引入歧途。

但是,基于图文对立的图文“战争”只是一场想象中的战争,真正的问题其实只是“图文结合”、“图文互动”问题。“读图时代”、“图像转向”中最重要的证据是以影视媒介为代表的“图

像主因”,语言文字仅仅成为“配音”和“字幕”,但是,另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电影的发展史

所经历的却是从默片到有声电影(即从音画分离到音画结合)的历程。即使是在知识生产与消

费中也是一样,图文比例完全依赖于知识生产的需要,即如何更好地向读者观众传达信息,而

这正是“图文相合”、“图文互动”的问题。由于当前的视觉文化研究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

对有别于印刷文化的“文本”、“语言”的“图像”、“视觉”上,我们容易忽略掉一个基本的事

实:无论是视觉文化还是印刷文化,其实都依赖人的肉眼的视觉能力(除盲文是凭借触觉来获得

之外),这就使得印刷文化存在着被视觉文化消化涵盖包容的可能。正因为如此,麦克卢汉才做

出了一个重要判断:“读写文化赋予人的,是视觉文化代替听觉文化。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

这一变化也是任何社会结构所能产生的最激烈的爆炸。”①也就是说,如果在从媒介角度探讨西

方视觉文化的起源,古登堡的印刷术时代应该是其源头。那么,我们现在常常引以为视觉文化代

表的影视媒介技术呢?麦克卢汉说,电视是人的视听觉能力综合延伸。这一点也正好印证了米歇

尔在其《图像理论》中提出的论战性主张:“图像与文本之间的互动构成了这种再现:所有媒体

都是混合媒体,所有再现都是异质的;没有‘纯粹的’视觉或语言艺术,尽管要纯化媒体的冲动

是现代主义的乌托邦创举之一。”②因此,用“图文对立”的思维来描述影视媒介对印刷媒介的冲

击,其实并不符合媒介文化的基本认识。其实,视觉文化之所以有别于印刷文化,不在于“图像”

取代了“文本”,而在于我们的观看方式发生了变化。现代视觉技术最伟大的发明就是照相术,

“镜头(机械之眼)之看”就其本质而言为“肉眼的延伸”,而延伸的方向正是“心眼”所至。“机

械之眼”不仅拥有“肉眼”与“心眼”的双重优势,而且可以将之定型化、表征化,具备可复制性、

可修改性,由此为“视觉转向”提供了起码的技术保障。因此,强化“视觉”作为(观者)主体能

力的“观看”(也包含“阅读”),从而分析媒介技术对人类观看方式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建构

起的视觉体制,可能是我们切入视觉文化更为恰当的路径。

在所有对读图时代、图像转向的忧虑中,还包含着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即文字比图像更深刻、更重要、更值得珍惜。其实,“读图”不会使人幼稚,“读文”也未必使人聪明。举一个简单的

例子,在对待“想象力”这个问题上,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往往会将想象力理解为一种凭借文字

在头脑中对形象的再现。如《红楼梦》中的林妹妹,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林妹妹形象,

一旦电视剧拍摄下来,人们就会觉得与自己心目中的林妹妹形象不配。其实,这并非文字的想象

力优势,更不是“艺术创造的想象力”,它只是一种“还原生活的能力”,每个人凭借自己所处的

生活环境、人生经验来补充文字中的林妹妹形象,当然会言人人殊。那么,想象力是什么?没有什

么凭空的想象力,只有依托特定媒介的想象力。语言的想象力应该以最大的能量激发读者对于

语言创造的能力,正如图像的功能也在于如何激发观众对于线条、色彩、构图的创造力一样。对

于想象力而言,文字与图像的优劣其实只是伯仲之间。

三、“观看”即“凝视”?

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中另一流行语就是所谓的“看”或曰“看与被看”。90年代以来,直接以“看与被看”为主题的论文就有39篇,全文涉及的有近800篇,博硕士论文中以“看与被看”

为主题的有10篇,全文涉及的有340篇(仅限于中文期刊网的收集),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

①麦克卢汉、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7页。

②W.J.T.米歇尔:《图像理论》“序”,第5页。

10

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2000年以后发表的(如全文涉及“看与被看”的,从1990年至1999年有近70篇,而2000年至

2007年则有710多篇)。但这一“看”并非指一般意义的“观看”(see),而是被各种西方文化理

论涂抹过了的“凝视”(gaze)。观看研究被狭隘化为“看与被看”正是对“凝视”理论的浅阅读

的结果,如果不清醒地认识到其理论的局限性,我们便会不由自主地在其理论限域中兜圈子。

以“凝视”来分析视觉已经成为西方视觉文化研究的新传统,正如玛格丽特?奥琳所说的,

在处理视觉感知中艺术家视觉的主观性和外部世界的客观性问题上,从19世纪直到20世纪都

一直在延续,“但在更大范围里已被术语‘凝视’所取代了”①。这一“凝视”理论的传统与弗洛

伊德、拉康、萨特、弗雷德、穆尔维、福柯等人紧紧相联,而其中绝大多数理论都直接成为文化研

究必备的理论资源。由于视觉文化研究一向被视为文化研究领域里新的延伸,所以自觉地沿用

文化研究的路径便成为视觉文化研究处理“观看”问题的首要选择。其结果便是,以存在主义、

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的“凝视”研究(其实从不同理论立场出发产生的“凝视”理论

彼此有内在的矛盾性,但这一矛盾性并没有得到视觉文化研究者的重视,他们反而强化了其一

致性)因其对“符号—心理(主体)”的重视而备受关注,并在媒介文化研究中被内化为“表征

的意指实践”,从而与“社会”发生关联。由此,“凝视”研究成为视觉文化研究的有力武器。不

过,“凝视”理论自身的发展逻辑并没能在“社会—符号—心理”三维中游刃有余,相反却存在

着某种偏执和狭隘的倾向。在20世纪“凝视”理论的知识谱系中,萨特率先用“他人即地狱”来

注释“他人的注视”,使“凝视”成为存在主义理论的注脚;继而拉康用“镜像阶段”将“凝视”

确立为实现主体性的方式,并内化到具有语言结构的无意识层面;最后,福柯进一步在自我与他

者、自我与自我的“凝视”关系中添加进“权力”的维度,将“凝视”强化为“看与被看”的对抗

性关系;而此后在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各种文化理论的参与下,“看与被看”成为

一种被简单化了的寓言式的解读方式——

—“凝视=欲望机制=权力关系”,于是观众之看被剥离

掉了社会学属性而被约简为“窥淫癖”,观看的目的不再指向意义的生产而沦为“视觉快感”的

满足,观看关系的权力化解读不再是“对话、交往”而是本质主义式的“男人看女人被看”、

“第一世界看第三世界被看”、“白人看黑人被看”……

不过,我们的学者似乎并不在意这些理论局限,在对凝视理论不加辨析的平移中,钻进了从

“观看”退缩为“凝视”进而退缩为“看与被看”的死胡同。这种聚焦于“看与被看”问题的“凝

视”研究存在着诸多学术歧路:

第一,主体的虚化。尽管“凝视”研究密切关注主体、主体性问题,但其并没有完全恢复主体

的位置,无论是巴特的“作者之死”还是福柯的“人之死”,凝视的主体从来不是现实社会情境

中的个人,而只是结构中的某个位置、功能、角色、类型。于是,相应地,在对视觉文化现象的凝视

分析中,具体的个人便被抽象成功能性、类型化的“主体—位置”。如徐敏在分析“封面女郎”现

象时发现,在“我”作为观者与封面女郎的相互“凝视”中,“封面女郎脱离了其自身,只剩下它

的物质外壳,她们的表面和容颜。而她们真实的姓名、身份、性处境和财产状态则完全隐匿起来。

封面女郎是一种独特形象抽象化过程,它不以她们的现实性而存在”。“在封面女郎面前,我们

在任何角度、距离、环境及背景中都能看到那个惟一的‘她’,都能在无限的可接受过程中,而非

在物质距离的抹去、吞噬与消除中使‘她’成为一个存在物,因为我无法以同样的方式凝视任何

一个现实中真实的女性,后一种凝视总是被干扰、回复或躲闪……凝视作为一种视觉理想,仅存

在于人与符号及语言的关系之中。”应该说,徐敏的理论自觉意识是非常清醒的,他的表述方式

直接来自梅洛—庞蒂的现象学、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福柯的话语理论以及拉康式的精神分析,

在对“我”凝视“封面女郎”的现象学还原中,“我”和“封面女郎”的现实具体性都被剥离了;

在对彼此凝视的结构性分析中,封面女郎则被抽象为“我的欲望的形象及其符号形式,以及这种

①玛格丽特?奥琳:《“凝视”通论》,载《新美术》2006年第2期。

11

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

欲望的展开、繁殖与转化”①。这种对封面女郎的“凝视”分析并非个案,与之相关的则是大量对

—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摄影、影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如唐佳琳《在看与被看之间——

—看中国电影中女性话语存在的可能性》(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2期)、于隽《看与被看——

浅谈90年代以来女性写作嬗变》(载《艺术广角》2005年第4期)、马中红《视觉文化:广告女

性形象的看与被看》(载《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杨小彦《镜头与女性:看与被看的命

运》(载《读书》2002年第6期)等,无一例外地试图在“看与被看”中探讨女性主体性的获得及

其限制,但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与徐敏的封面女郎研究相似的研究角度,在将女性符号化、象征

化之后,女性自身的独特性和个体性都被耗尽了。

第二,情境的政治化。无论前述所引的围绕着女性作为被看对象的分析,还是对诸如鲁迅这类经典作家的作品进行“民族寓言”式的解读,“凝视”研究之所以能够在文化研究以及各种

“后”理论中发挥威力,正在于它指向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权力关系,但是,现代人的观看

情境并非仅仅是冲突、压抑或反抗,日常生活时空中也绝非只有权力的弥漫。如在博物馆、艺展

厅,当观者以纯粹的“凝视”来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的静观时,这是艺术自主性在这一时刻的实

现,其所获得的是“凝视”的诗学;而如果从费斯克所区分的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的角度看,观

看(包括“凝视”)都是一种复杂的混和体:一方面从文化经济的角度来看,观众为自己生产意

义和快感;另一方面则通过观众“免费”观看节目来撰取广告收益,也就是说,“凝视”也具有经

济属性;此外,观看的情境本身既有政治、经济、文化这类宏观层面的情境,也还有直接作用于观

者和观看行为本身的诸如视框、时空、视角等微观层面的情境。一味关注政治化的权力,只能说

明学者心目中“宏大叙事”情结在作祟(当然,福柯所倡导的其实是“微观政治学”,但对于某些

中国学者而言,却成为一种“以微见著”的策略)。

第三,结论的预设化。由于“凝视”逐步蜕化为否定性的、关注于图像符号及其观看中的权力关系的概念,论者利用现有的“凝视”理论来分析当代中国文化现象时,会不自觉地套用现有

的结论,使中国问题沦为西方理论的论据。在众多对视觉文化现象的分析中,几乎所有涉及到

“间性”、“交往”的行为都可以被隐喻为“看与被看”的“凝视”关系,从而呈现出“权力之眼”

无所不在的学术景观。于是乎,在一系列以“凝视”、“看与被看”为研究思路的著述中我们很容

易地发现:一切都二元化了(中心边缘、男性女性、第一世界第三世界)、一切都权力化了

(中心主义、东方主义、男权社会)、所有的“凝视”都演变成“权力的眼睛”(指向艺术美欣赏的

静观美学被指向社会体制批判的凝视分析所取代)。其内在的论证方式不用更多举例,仅从文章

的标题中我们便可窥见一二:如陆道夫《看与被看:后现代媒介文化中受众的认同空间》(载

《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李亦男《中国:看与被看》(载《读书》2006年第12期)、郭

玉琼《被压抑者的游戏》(载《福建艺术》2005年第1期)、王岳川《后殖民语境与侨居者身份意

识》(载《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等②。

因此,我们的视觉文化研究必须克服上述对待文化现象和理论资源的双重弊病,一方面要深入到当代中国的文化现实之中,真正凸显出视觉文化的中国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深入到各种

视觉理论的论域之中,辨析彼此的长短优劣,从而磨砺好研究武器。其中,前者显得更为重要,因

为中国问题的发现及其解决会有助于我们进行全新的理论建构。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陈剑澜

①徐敏:《封面女郎:凝视及女性性感的形而上学》,《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②当然,笔者也曾关注过观看的政治学(参见拙作《视觉文化与观看的政治学》,载《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1

期),所引征的理论资源也无外乎阿尔都塞、福柯和拉康,但是,这篇文章是拙著《观看的文化分析》(山东文艺

出版社2008年版)中的一小节,与之平行的是,笔者还分析了观看的诗学、观看的经济之维等。

12

视觉传达设计调研报告

视觉传达设计调研报告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各种视觉传达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觉感受,并且已经从传统的美术、装饰发展到新闻、电子等新兴领域。广告媒介的发展也非常之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规划”期间,仅北京市大大小小的广告公司就有3000多家。时代呼唤高质量的广告和高质量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一、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状况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设计者利用平面视觉符号——文字、插图和标志,来传递给接受者各种信息的设计。创意产业在发达国家是一个兴旺的产业,利润极高,我国设计比欧美发达国家要落后30-50年,所以在设计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平面设计行业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近日来,社会上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虽然国内各主要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艺术系的有关专业都不断地在扩大招生人数,但培养出的设计专业人才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由于商品市场的刺激和需求,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一直是社会热门行业。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应用已无处不在,各类展览展示发布机构、超市、银行、大中型商场橱窗、企事业单位宣传机构等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视觉传达行业的介入。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装潢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等大量涌现,急需经过系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就业市场分析

设计的世界是一个竞争性强,瞬息万变的世界,要求广告从业人员对社会有准确的领悟,既对时尚潮流了如指掌,又对民族的,精典的,传统的设计元素领会透彻;既要关心商家想要做到什么,又要关心老百姓在想些什么;反应敏捷,思维活跃,有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这一切没有长期的积累和训练是办不到的。很多很好的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正是从这样一点一滴小处着眼,从基础理论,基本思维,基本技巧,基本训练等方面为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视觉传达设计师而做准备。现在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各媒体,包括电视、报纸、杂志、车体、车内、展位、户外、DM刊登都是很好的发展趋势,也被各商家所看好,虽然竞争激烈,但是如果在这一行业做久了,对自身也是一个相当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个人发展,对以后的从事行业也有一定的帮助。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有偿的、付费的信息传播形式,它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被设计内容传播给大众。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也是文化观念的载体之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就会产生适应这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广告。一方面,视觉传达设计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是反应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另一方面,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因此,视觉传达设计除了宣传具体商品以外,还宣传了特定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 进入21世纪,人类不得不承认技术正在重新构造我们的现实,它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决定了社会、经济、文化及其未来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使人们直接面临“数字化生存”,与此同时,它们也冲击着传统的传达方式,视觉传达设计正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的革命。而这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探索设备、先进的研究

视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

视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视觉传达专业”是相关设计院校开设的课程名称,培养目标是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专业设计的方法技能,独立从事包装、广告、平面设计等工作,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视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目:涂鸦艺术的图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选题来源 信步于欧洲城市街头,不论是在罗马、巴黎、柏林、马德里等各个文化都市,还是在街头的门窗、墙壁、抑或飞驰的地铁上,都充斥着一种兼具野趣与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涂鸦。上个世纪末,嘻哈文化如泉涌般不断四散,涂鸦艺术这方丽水也开始缓缓流入亚洲大地,这一新生的艺术文化现象相继出现在日本、中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涂鸦艺术这种生长于草根、丰富于后现代主义风格上的艺术形式,在极短的时间内蓬勃壮大,可谓是影响到了当代生活的各式领域。 笔者在欧洲以及国内各大城市走访时,便被这种开放的艺术形式所震慑。涂鸦艺术家们将自身对世界的体验与感知,透过最质朴、原生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创造出一系列或惊艳怪诞、或趣意童稚的绘画图式与艺术符号。涂鸦艺术纯真朴实、个性时尚的特质和自由的创作精神亦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核相得益彰,它也开始悄无声息地渗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方面,在颠覆与整合中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视觉元素进入大众息息相关的生

活。 从一方面而言,涂鸦艺术尽管看似处于“亚文化”之中,但却是真正来自民间的艺术,其大众性和视觉传达设计实质相同,反映出平民化的审美需求;从另一方面而言,涂鸦的绘画图式、艺术符号及其色彩均是视觉表达的形式之一,与视觉传达设计有种不尽相同但又密不可分的联系。翻阅相关文献资料不难发现,目前对涂鸦艺术的图式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中,部分是以一种陈旧和静态的观点去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审美“泛化”的时代,如何让视觉传达设计与个性化的涂鸦艺术结合产生新的形式?如何不仅仅停留在涂鸦艺术的表层,而是内外深度剖析寻找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桥梁?在当代语境和新媒体科技下,涂鸦艺术介入设计领域后又会有怎样新的发展?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与思考,笔者立足于涂鸦艺术的图式,开始了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不仅提升涂鸦艺术的社会影响,赋予它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多维度价值;更为此艺术形式的多元和发展添砖加瓦,开启一种与视觉设计联结的跨界新形式,也为今后在此方向研究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参考,增添一份新的探索。 研究背景 涂鸦艺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俨然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这种在争议中发展却又兴盛不绝的图画传统,起源于60 年代美国城市底层大众的街头文化。西方的涂鸦艺术从违规的街头肆意创作、涂鸦地区划分的合法化、到涂鸦艺术学科的设置和博物馆的诞生,再到如今多元化、多媒体结合的涂鸦艺术形式发展,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演进历史。 文化研究领域上,早在1983 年,美国便诞生了两部有关涂鸦影像的经典纪录片--Charlie Ahearn拍摄的《野性风格》(Wild

2016年高考(359)武汉市武昌区2016届高三元月调研考试

2016年高考(359)武汉市武昌区2016届高三元月调研考试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6届高三年级元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第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贤的道德精神是可以看见的 乡贤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费孝通先生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乡土性的中国,对传统文化的追怀必然要重视乡贤文化。 谁是乡贤?或者说谁有资格称为乡贤?大致来说,乡邑有道德声望和卓越建树的人方可称为乡贤。有没有一个标准呢?因时代不同而标准不同,但总的说来,古代标准的尺度,权衡在地方人心,落实在乡贤祠的祭祀上。一个乡邑中人,品学为地方所推崇,死后被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受春秋致祭,便称乡贤。乡贤文化属于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乡贤所创造的具有人文价值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当我们称乡邑某前人为贤的时候,是包含道德层面的肯定和赞誉的,所以乡贤文化无疑是人文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清代史学家全祖望对乡贤文化的认知让我们很有启发,他辞官回乡以后,花了很大的精力对乡贤事迹深入发掘,为地方文化谱系建立永存的标识,其目的正如他在《感怀》诗中所说:古人观世道,首重在人心。天地纵多故,此志终昭森。这里的人心,是乡贤的道德高度,是一种至善大有、忠贞正直、悲天悯人、推己及物的典型人格。 当然,乡贤文化是一种地方性人文标识,我们评价乡贤文化应有切实的地方视角,以地方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来观察地方乡贤的道德风范和精神高度,并发掘出其地方文化根性。就此而言,我们可以将乡贤大致分为当地的贤达和与乡邑具有地缘关系的贤达。前者一般指乡邑士绅,他们在人格精神上保持高风亮节,在为人处世上谨慎谦退,在行为姿态上勇于担当,因此在地方享有很高的威望和信誉,是乡邑发展、稳定、和谐的主导力量。很多地方的文化精英走出了乡邑,但他们从方言音声到性格风尚、观念行为都带有乡园烙印,其实践成果和道德文章可能在更广泛的范围产生影响,但都与其乡园有着天然,因此应注意乡贤文化与整个历史传统文化的关系。举例来说,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思想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表达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和道德高度,具有历史的典型意义,如果将其放到吴文化的范畴中,他们都是苏州的乡贤,其思想观念都和苏州乃至江南之地域、人文密切相关,自然属于乡贤文化。 在乡贤的人文道德力量传播影响方面,文献、文物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地方文献是乡贤事迹的载体,地方志中各类《人物志》往往首重乡贤,历代《乡贤考证》类的专书林林总总,谱牒家集更是汗牛充栋。这类文献的收集工作历来受到重视。文物是乡贤文化的物质遗存。庙祠、故居、碑志等故物是乡贤生活和思想的实证,其存在就是一种历史叙述。 明人李东阳认为,乡贤与自己同生于一方水土,成长于同样的人文环境,如果知其名、晓其事,目睹其庙祀遗貌,崇敬、仰慕、效法之情就更易产生。这说明,乡贤的道德精神是可以看见的,而看见能产生感召力,形成亲近感,使人见贤思齐。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乡贤文化的建设上,应该对乡贤文物遗存给予足够的重视。 文献和文物使乡贤的道德精神看得见,其实乡贤文化之所以产生影响,除目染之外,还在于耳濡,基层社会的文化常常通过口耳相传,人们在习得中形成精神熏陶。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范文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范文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 二、论文范文参考如下 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思路: 新世纪是网络发展的时代,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随着以计算机、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互联网络的迅速普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继印刷、声音、图像诸媒体之后,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网络综合了声音、图像、图形、文字等多种信息载体,代表着一种崭新的信息交流方式。目前国内外网络。 题目:网页的视觉传达与设计表现研究 思路: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利用视觉符号准确传递信息的同时给受众以视觉美感的设计活动,从诞生之初就与媒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媒介技术的发展带动视觉传达设计不断进步,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最新发展形式,以数字媒介为载体的视觉传达以新技术创造新的设计语言和新的设计形态,在设计观念、设计流程、设计方法等方面都产生了转变,为视觉传。 题目: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感官表达研究 思路: 一个世纪以来,视觉传达设计以其丰富的形象特征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极大地

拓展了人们的经验领域,丰富了人们对客观世界信息的掌握,对现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情感体验以至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物质生活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物质需要逐渐满足的同时,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感官需求。同时,新媒介的普及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 题目:视觉传达设计的绿色化研究 思路: 本文从我国视觉传达设计及其在应用性范畴内的基本现状出发,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涵义、基本要求及特性的重读和再认识,深入剖析其发展过程、当前现实状况及凸现的主要问题,认为当今视觉传达设计的作品质量亟需提高,同时设计作品投放到社会生活空间的形式数量有待于调控。在这些分析研究之上,结合绿色设计理念,提出视觉传达设计的。 题目:论新媒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中的媒介和发展中的视觉传达设计 思路: 新媒介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同样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也发生了从设计形式到设计内容的变化。本论文着重讨论新媒介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分析其设计内容,比较传统视觉传达设计以探求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视觉传达设计与媒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媒介的发展推动了视觉传达设计的。 题目:基于观者位移产生的动态错觉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思路: 在图像信息激增的读图时代,受众面对海量视觉信息的刺激已渐渐变得麻木,视觉传达设计仅仅囿于静态的视觉语言已不能再持续吸引受众的注意。基于观者位移产生的动态错觉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相对于静态的传达方式更能吸引观者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浓厚的视觉兴趣,并且观者对信息的记忆度和识别度也大大提高。动态错觉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推。

什么是视觉文化-

什么是视觉文化? Visualcultureisnowapartofoureverydaylife.Thisessayarguesthatvisualcul tureconcernsvariousvisualeventsinwhichtheconsumer,equippedbymodernhig htechnologies,searchesforinformation,meaningaswellaspleasure.Theautho rpointsoutthatpostmodernismisbynatureavisualculture.Visualcultureresu ltsinthevisualizationofreality, thatis,everythinginlifebecomesth eimage.Thisvisualizingofrealitymakesthemodernperiodentirelydifferentf romtheancientandmedievaltimes.Moreimportantly,theauthorseesvisualcult ureaspoliticalandideologicalstrategiesratherthanamereacademicdiscipli ne. 在我们这个时代,眼见更为重要。你可以买一张由轨道卫星拍摄的你家的照片,或是拥有一张核磁共振记录的你的内脏片子。如果那一特殊时刻未在你照片中精确显现,你可以在计算机上对其数字化处理。在纽约的帝国大厦,为观看虚拟纽约兜风而排的长队,要比乘电梯去了望台看真景的队列长多了。要么,你可以在拉斯维加斯的”纽约、纽约”饭店,观看色彩诱人的整个纽约景观,这样省去了很多麻烦。不久,拉斯维加斯的巴黎饭店将加入这个虚拟城市,还模仿这座流光溢彩之城那精心策划的形象。有时这种仿真生活比真实的东西更加令人愉快,有时则更糟。1997年,美国国会宣告同性婚姻是不合法的,然而,当大众娱乐节目的人物埃伦出现在电视上时,却有四千二百万人在观看。另一方面,军方长期以来热衷将虚拟现实作为训练场所,并在海湾战争时不惜以人的生命为代价将其付诸实践。这就是视觉文化,它不仅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就是你的日常生活。 可以想见,这种新的视觉存在令人迷惑不解,因为注意到这种文化上的新视觉性与理解它并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当代文化中丰富的视觉经验与分析这种现象的能力之间的鸿沟,既彰明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视觉文化研究的机遇,又揭橥了这一研究的需要。视觉文化关注到的是视觉事件,消费者借助视觉技术从中寻求信息、意义或快乐。所谓视觉技术,我是指任何形式设计精巧的玩意儿,它们或

企业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南京理工大学课程论文 作者: 学号: 学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 题目: 企业文化研究文献综述任课教师:

企业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让企业在竞争中能够保持竞争优势,将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大挑战。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对企业提高组织绩效的意义重大。本文对企业文化内涵、形成要素及其测量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力求系统地理解管理理念,进而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进行理论铺垫。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精神财富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Enterprise Culture Research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ow to make business to maintain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competition, will become a big challenge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Corporate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and valuabl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of busines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enterprise to improv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significant. This article on corporate 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elements and measuring other aspects of research were reviewed and combing, and strive to 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thus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corporate culture, in order to pave the way for further theoretical studies. Keywords: corporate culture core competitiveness spiritual wealth

最新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1 2 3 自从1979年Pettigrew在《管理科学季刊》发表《组织文化研究》一文,以4 及Pondy与Mitroff在《组织行为研究》发表《跨越组织的开放系统模式》一5 文后,文化模式的研究概念即在组织管理界孕育而生,组织文化成为组织管理6 与企业管理事务的主流语言。1980年,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以醒目标题报道7 “组织文化”问题,接着美国权威性杂志《斯隆管理评论》、《哈佛商业周刊》、8 《加州管理评论》、《管理评论》等,先后以突出篇幅讨论“组织文化”问题。9 从此,组织文化成为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 10 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Krell认为,组织文化的兴起,11 可以理解为对三种危机的反映:一是竞争的危机。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12 让美国人感到了威胁,所以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工具,从而提高竞争优势。二是13 组织理论的危机。传统的理论仅仅关注组织结构、职业类型、任务设计、动机14 方案,这样的理论过于简化,需要寻找一个更加复杂的、考虑到意识、符号处15 理以及体系的复杂属性的模型。三是社会危机,即意义和社会导向的深层危机,16 也就是我们现在较为熟悉的西方的“后现代社会综合症”。同时,美国的管理17 学界还认识到,当时美国的管理思想存在着三大缺陷:一是忽视了人及人的感18 情因素,二是忽视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三是过分强调定量分析。这促使美19 国的学者迅速把目光聚焦在本国企业的文化上,发起了追求卓越,重塑美国的20 热潮,从而形成了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21 一、组织文化的内涵 22 1、国外学者的定义 23 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 1

_新乡贤_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_困境及对策研究_王文峰

“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困境 及对策研究 王文峰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 【摘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愈来愈重视乡贤文化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作为乡贤文化的承载者、推动者,“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培育和发挥“新乡贤”的作用有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发挥“新乡贤”的作用要创新思路、健全体制、多措并举。【关键词】新乡贤;乡村治理【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6)08-0087-05 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6.08.019 收稿日期:2016-05-2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认同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建设研究”(项 目编号:12&ZD006) 作者简介:王文峰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化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农村、农业现代化。当前,“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瓶颈,也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邓小平曾强调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 城市搞得再 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1]习近平也强调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2015年 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指 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这就需要“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3]。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在安徽调研时,在小岗村主持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但是,“农业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4],这些论述强调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也指明了乡贤文化在乡村文明中的独特作用;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创新思路、多措并举,而乡贤文化、“新乡贤”在其中就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1乡村治理需要“新乡贤” 1.1乡贤与“新乡贤” “乡贤”,一般说来是指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是我国古代统治者对乡村社会中有品行、有作为的官员,或者有崇高威望、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士绅去世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体现了对其人生价值的褒奖和肯定。明清时,各个州县均建有乡贤祠,供奉历代乡贤人物,有一整套官方祭奠仪式。凡有品学为地方所推重者,死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春秋致祭(清·梁章钜《称谓录· 故绅》)。在以农耕为主的古代中国,乡村的稳定至关重要,它是国家安定的基础。古代政权最低一级是县级政权,县衙掌管全县赋税征收、决断刑狱、劝农稼

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影响

心理学报 2011, Vol. 43, No.10, 1103?1113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1.01103 收稿日期: 2010-09-29 * 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项目(CBA09012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8JJDXLX266)。 通讯作者: 杨海波, E-mail: psy-yhb@https://www.360docs.net/doc/be1578670.html, 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影响: 一项ERP 研究* 白学军1 尹莎莎1 杨海波1 吕 勇1 胡 伟1 罗跃嘉2 (1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天津 300074) (2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摘 要 采用视觉搜索范式, 以二维抽象对称图形为材料, 通过记录\16名被试在长短两种时间间隔(ISI)条件和有效、中性、无效三种视觉工作记忆内容条件下的行为反应和事件相关电位(ERPs), 探讨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响的认知过程和脑机制。结果发现:(1)无论ISI 长或短, 有效信息条件(记忆图形与目标所在的背景图形相同)的反应时均显著短于无效信息条件(记忆图形与目标所在的背景图形不同)。(2)有效信息条件下的额区P2波幅显著大于中性信息条件(记忆图形不出现在搜索序列中); 枕区P1、N1波幅和潜伏期在视觉工作记忆内容条件下差异不显著; 短ISI 条件下, 有效信息条件下的枕区P300波幅显著大于无效信息条件; 长ISI 条件下, 有效信息条件的枕区P300波幅显著小于无效信息条件。表明当目标出现在与记忆内容相匹配的客体中时, 激活了工作记忆中的客体表征, 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优先捕获注意; 同时ISI 变化对此过程起着调节作用。 关键词 视觉工作记忆; 信息内容; ISI; 自上而下注意控制; 事件相关电位 分类号 B842 1 引言 现实生活中, 个体只能有选择地加工有用信息, 同时抑制无关信息, 这样才能确保认知活动的高效率。在这一过程中, 注意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Desimone 和Duncan (1995)提出视觉注意的偏向竞争模型(biased competition model)认为, 存在两种注意控制方式:(1)自下而上注意控制, 主要受刺激性质(如刺激的特异性和凸显性)的影响; (2)自上而下注意控制, 主要受目标与期待(当前的目标、对刺激位置和出现时间的期待)的影响(Yantis, 2000; Luck & Vecera, 2002)。大量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在注意选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Soto, Heinke, Humphreys, & Blanco, 2005; Soto, Humphreys, & Heinke, 2006)。 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加工机制是通过激活储存在工作记忆中的目标表征或模板来完成的。工作记忆主要参与外界信息的加工、暂时性存储和执行控制等认知过程, 注意控制则控制了外界信息进入信息加工系统的通道, 二者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信息加工系统的中心环节。视觉工作记忆主要负责加工视觉信息, 例如物体的形状、颜色等, 当注意与视觉工作记忆共享某些特征时, 视觉工作记忆内容会对注意选择产生一定影响。但是研究者从行为角度对工作记忆能否自动引导注意选择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一些研究者(Downing, 2000; Oliver, Meijer, & Theeuwes, 2006; Soto et al., 2005; 杨海波, 尹莎莎, 白学军, 2010)认为, 保持在工作记忆中的目标模板使视野中具有目标特征的刺激自动优先获得注意, 结果支持偏向竞争模型。Downing (2000)的研究以人脸图片和几何图形为材料, 发现探测刺激出现在

视觉创新:演绎新媒体时代的视觉奇观

视觉创新:演绎新媒体时代的视觉奇观 鲁晓笑 [摘要] 20世纪末期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不断地挑战并充实着传统的视觉传播形式。视觉传播竞争日趋激烈,以变革创新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已经成为当今视觉文化发展的一种普遍意识和时代潮流。本文分析了视觉创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它的种种表现形式及其作为视觉符号的本质意义和它独特的审美趣味特征;其中作为其主体的创造性思维在当今张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的大环境中独放异彩。 [关键词]视觉传播;新媒体;创造性思维;知觉的尖锐化 引言 视觉传播竞争日趋激烈,以变革创新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已经成为当今视觉文化发展的一种普遍意识和时代潮流。从过去到现在,视觉在人类接受资讯及心智活动上的影响力,并没有因时代推移而有任何减弱的迹象。尤其从目前多元化传播手段不断涌现,色彩化、大量化、数字化印刷及数码图像处理技术不断发展的事实,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是更趋视觉符号化和更有赖于视觉沟通的世界。 视觉传播(Visual Communication),就是以视觉可以认知的表现形式传递信息的过程 [1]。不可否认,我们当今的时代已进入了一个视觉传播的时代: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传统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 [2] 视觉传播是以人为起点,通过媒介把信息传达给人为终点的过程。视觉传播是运用视觉符号和符号系统来构成独特的视觉语言,用来传达有效的信息,其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可视性。人们通过视觉的认知,在瞬间便可对信息做出解析。同时,视觉传播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信息传递方法。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学会了用火、岩画、象形文字等可视方式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在当今信息化日益发展的社会中,视觉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它以文字、色彩、形象、空间等作为视觉基础元素来进行表现,它力图将一切已经完成、存在的传统文化艺术的语言文字代码和印刷媒介重新熔炼整合,从而实现人类文化艺术全面视觉化的宏伟目标。视觉传播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本质就是通过各种媒介,将特定的视觉信息最准确地、最快捷地传递给大众。在现代社会,这种全新的视觉文化在各个领域发展并运用。 一、新兴媒体造就视觉样式的丰富性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选题

视觉传达的相关问题研究: 1、设计科学与艺术设计的关系问题 2、视觉传达的有效性问题 3、视觉传达设计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的辩证思考 4、关于视觉传达的主体与客体问题研究 5、视觉传达的功能性研究等 6、视觉传达媒介研究 图形创意 1、图形创意与平面设计的关系问题研究 2、图形创意训练方法研究 3、视觉图形与概念传达问题的研究 4、图形创意表现手法的研究 5、图形创意法则研究 6、摄影类图形创意分析 7、绘写类图形创意分析研究 8、图形创意与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研究 9、图形创意与构图的关系分析研究 10、图形创意信息传递的研究 11、图形创意与电脑辅助设计的研究 12、图形创意与插图的关系 13、图形创意的手法和材料的研究 14、图形创意种色彩的研究

15、图形创意的形象演绎过程的研究 16、图形创意与团关系的研究 招贴设计研究 1、广告的定位问题研究 2、广告的媒体研究 3、招贴画的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研究 4、招贴画的设计元素研究(图形、色彩、文字、图形、板式、装饰性的点线面、标志) 5、招贴设计创意思维研究 6、招贴设计的教育性功能研究、 7、招贴设计二维空间尺度研究 8、绘画手段在招贴设计制作中应用研究 9、招贴新形势的探索研究等 书籍装帧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1、书籍装帧新型结构探索研究 2、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内容与形式和谐关系的探索研究 3、读者类群的分析与书籍装帧设计的定位研究 4、书籍类别的分析与书籍装帧风格研究 5、书籍装帧设计材料的探索与研究 6、影响书记传播推广比设计因素研究 7、民族图书设计的探索研究 8、系列书籍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9、书籍设计之中版式、色彩、构成、文字、图形等元素的探索研究 10、封面设计与书籍装帧整体设计的关系 11、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封面、扉页、环衬、勒口、次目、空白页、赠献、版权页的整体配合关系的研究 12、插图相关问题的研究 包装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1、包装设计中的材料探索与研究 2、包装设计中的结构探索与研究 3、包装设计中内外包装的和谐关系的探索与研究 4、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构成、文字、图形、肌理等元素的研所与研究 5、包装设计中不同产品的消费群定位分析研究 6、系列包装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7、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性、地域性的探索与研究 8、包装设计中造型的探索与研究 9、包装设计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的探索与研究 10、包装设计与产品附加值的探索与研究 11、包装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探索与研究 12、包装设计中广告与宣传效应作用的探索与研究 13、礼品包装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VI设计相关问题研究 1、企业标志设计与企业精神的探讨与研究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自从1979年Pettigrew在《管理科学季刊》发表《组织文化研究》一文,以及Pondy与Mitroff在《组织行为研究》发表《跨越组织的开放系统模式》一文后,文化模式的研究概念即在组织管理界孕育而生,组织文化成为组织管理与企业管理事务的主流语言。1980年,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以醒目标题报道“组织文化”问题,接着美国权威性杂志《斯隆管理评论》、《哈佛商业周刊》、《加州管理评论》、《管理评论》等,先后以突出篇幅讨论“组织文化”问题。从此,组织文化成为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 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Krell认为,组织文化的兴起,可以理解为对三种危机的反映:一是竞争的危机。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让美国人感到了威胁,所以他们需要找到新的工具,从而提高竞争优势。二是组织理论的危机。传统的理论仅仅关注组织结构、职业类型、任务设计、动机方案,这样的理论过于简化,需要寻找一个更加复杂的、考虑到意识、符号处理以及体系的复杂属性的模型。三是社会危机,即意义和社会导向的深层危机,也就是我们现在较为熟悉的西方的“后现代社会综合症”。同时,美国的管理学界还认识到,当时美国的管理思想存在着三大缺陷:一是忽视了人及人的感情因素,二是忽视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三是过分强调定量分析。这促使美国的学者迅速把目光聚焦在本国企业的文化上,发起了追求卓越,重塑美国的热潮,从而形成了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一、组织文化的内涵 1、国外学者的定义 国外的学者大多把组织文化看成是组织内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俗、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观念。组织正式依赖于这些文化来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将其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 (1)Schein的研究 相对而言,影响最为广泛的是Schein(1992)对组织文化的定义。这个定义侧重描述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一个群体在适应外部环境和进行内部整合时,

新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

新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研究 摘要:乡贤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乡贤是吮吸我国 传统文化,根植于乡土而形成的一个特殊贤达人群,随着社会变革,乡贤发展成 为不仅包含本土精英,也包含外出从政、务工、经商、海外华侨等多元化的精英 群体,本文结合分析乡贤文化传承,新乡贤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并就发展好新 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乡贤乡贤文化乡村振兴对策 一、乡贤文化及其传承 乡贤文化始于东汉,根植于广袤的乡土,一直流传发展至当代。乡贤是德行 闻于桑梓、对家乡建设有贡献的人,其德行与才学被乡人所推崇尊敬,乡贤是乡 邻间的榜样,按照时代来分,分为传统乡贤和新乡贤。在我国,自古就有皇权不 下县的传统,因此县以下的基层治理主要依靠乡绅来完成。传统的乡绅和基层有 文化、有能力、有德行的人,共同组建了传统的乡贤,他们是我国传统乡村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守护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贤的内涵和人员构建也发生 了变化,但不变的是乡贤都是由一些贤达人士构成。现代新乡贤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基层尤其是乡村中的有文化、有 德行、有威望、有爱心、热心公共事务的贤达人士、民间精英,比如说乡村优秀 干部、乡村企业家、乡村教师、乡村道德楷模、脱贫攻坚中的帮扶干部、海外华 人华侨等。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加快,城乡人员交流互动频繁,新乡贤的组成更加广泛和多元化,政府官员离退休后告老还乡、军人退伍安置、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城市退休教师回乡安度晚年、三支一扶支援帮扶人员等,已成为新乡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乡贤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传承中华文明 在现代,乡贤除了身体力行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外,还需要扎根于乡土,积极挖掘和整理传统的村落文化,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比如说对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传承。另外,乡贤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转化器,新乡贤不仅熟悉我国传统文化和乡村情况,又了解新的知识技能和新时代的价值 观念,其架起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桥梁,促进法律与伦理之间的融合与衔接,促进传统乡土人情与现代文明无缝融合,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二)凝聚乡村力量 乡愁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背井离乡的人,无论知识分子、商人、抑或是农民,对于故土都是怀有深深的疑虑和思念,尤其是中秋、春节团 圆时,我国古代很多的诗歌均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近年来,随着利益至上 等消极思想的影响,乡村的传统秩序受到严重冲击,社会纽带松弛。乡贤的存在 能够弥合存在的裂痕,重新把乡土社会聚合起来,让个人和家庭得到社群的关注,让游离在外的游子得到认同和接纳,让游子得到牵挂,不至于失魂落魄,得不到 关心和认可。 (三)协调矛盾冲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矛盾问题日益凸显,矛盾也愈演愈烈, 比如干群关系、家族摩擦、经济纠纷、土地纠纷等社会矛盾事件呈上升趋势。这 些矛盾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近会影响农村的干群关系,还影响

工作记忆研究的现状

工作记忆研究的现状 [摘要]:有关记忆的研究由来已久,90年代又兴起了对于工作记忆的研究热潮。通过对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对比,工作记忆研究方法的现状与观点的叙述以及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的介绍和理论问题的探讨,简要回顾有关工作记忆研究的发展和理论趋向。 [关键词]:工作记忆;语音回路;视空初步加工;中枢执行系统; 有关记忆的研究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又兴起了工作记忆研究的热潮,本文主要通过对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对比、工作记忆研究方法的现状与观点的叙述以及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的介绍和理论问题的探讨,简要回顾有关工作记忆研究的发展和理论趋向。 一、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 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从两种记忆存储库理论中的短时记忆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代替了原来“短时记忆”的概念。Baddeley认为工作记忆指的是一种系统,它为复杂的任务比如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提供临时的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的信息,工作记忆系统能同时储存和加工信息,这和短时记忆概念仅强调储存功能是不同的。工作记忆分成三个子成分,分别是中枢执行系统、视觉空间初步加工系统和语音回路。 但是直到今天很多教科书都还依旧将工作记忆等同于短时记忆(如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等等)。虽然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含义以及概念有相通的地方,但是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并且对于这两个概念应该从机能的角度和构成的角度两个方面加以区分。 第一,从机能的角度加以区分。 如果从机能的角度考虑工作记忆,它所保持、存储的信息是以后复杂的认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并且基于这种存储基础上的处理与加工是以后复杂的认知活动的前提条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心算中的记忆就是一种工作记忆。而短时记忆的机能仅仅是起到对信息的存储作用,其存储的信息未必一定是下一步认知活动所要运用到的信息,比如说我们要打电话,所查到的一个电话号码,我们拨过这个电话以后就忘了。如果仅从对信息的存储这一角度考虑,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是相通的,但是在机能方面工作记忆比短时记忆,多了一个前期的加工功能。 第二,从构成的角度加以区分。 与机能的角度不同的是,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在系统结构,构成水平上的区分是相当复杂的。工作记忆系统与短时记忆系统到底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还是短时记忆系统包含工作记忆系统,还是反之,这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但是支持工作记忆系统包含短时记忆系统的人要相对多一些。Baddeley & Logie于2002年、Cowan于1999年的研究都支持这种观点。用Engle的话说就是,工作记忆系统是由“短时记忆”和“控制加工机能”两个部分构成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短时记忆”指的是“短时记忆存储库”。 按照两种记忆存储库理论的观点,短时记忆的存储仅仅靠“短时记忆存储库”这一个单一的功能是无法实现的。要想实现短时记忆的机能,“控制加工机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从这个观点出发“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在组成结构上并没有大的差别,都是由“短时记忆”和“控制加工机能”所构成的。但是“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在组成结构的差别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达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达 摘要:新媒体实现了数字化、网络通信和移动物联技术的融合,是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融合的结晶,具有信息量大、实时交互、资源共享、个性化服务等优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视觉传达从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更具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新媒体技术与多样的视觉符号冲击受众视觉的同时,也改变了视觉传达的方式与理念。新媒体的基础技术、信源编码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网络播放及管理技术与智能终端技术为信息的处理、传播、播放及形成设计符号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视觉传达设计和技术拓宽了外延。视觉传达的形式和内涵是不断更迭和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现代技术会将视觉传达推向一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250-02 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人们接收信息的时间变得零散且短暂。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对于资料获取的需求却愈来愈大。科技进步改变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同时,新媒体也应运而生。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也给视觉传达带来了冲击。视觉传达在新媒体席卷的浪潮中需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新媒体环境下,结合现代化技术,加快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转变和视觉传达技术的发展。 1 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概念 1.1 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爆炸,人们需要接收大量资讯。然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想要接收大量信息就需要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新媒体应运而生。由于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广泛的市场需求,新媒体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通信的浪潮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具有广泛市场需求和良好社会基础的新媒体从边缘化走向大众化,必将逐渐成为主流媒体。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则是另一个发展趋势。新媒体的出现虽然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但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因此,两者相互融合、共同演化的过程会长期存在。新媒体的产生是技术和时代的产物,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一席。 1.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已经在竞争中各自占据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两者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印刷媒体主要传播文字,电子媒体主要传播图像和

浅论选择性注意与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交互作用

浅论选择性注意与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交互 作用 论文关键词:空间注意空间工作记忆基于物体的注意物体工作记忆 论文摘要:传统上只是从单方面讨论了选择性注意一与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之间的关系,即认为注意选择有限信息以进人工作记忆。近期的一些研究发现,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内容影响选择性注意的分配,注意选择工作记忆中保持的空间或物体表征,选择性注意对于正确保持空间或物体信息是必需的认知调节。文章最后指出,关于选择性注意与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交互作用的研究为将来进一步揭示基于空间与基于物体的注意选择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1引言 对于视觉注意所选择的信息表征的类型,目前已得到大量实验证据支持的主要有两种理论观点,即基于空间(space一based)和基于物体((object一based)的视觉注意理论。基于空间的理论模型认为,视觉选择是基于对视野的纯粹的空间表征进行操作的,视觉注意选择的是特定的空间位置,然后才对落在所选空间内的物体进行加工。基于物体的理论模型认为,视觉注意选择的是根据格式塔知觉组织原则对视野的注意前组织而得到的知觉物体(perceptualobjects),而不管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Ely等(1994)首次在单任务范式下同时确立了基于空间与基于物体的注意,说明这两种注意成分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共同作用于视觉加工过程。后来的一些研究

进一步证实了Egly等人的发现,并在单任务范式下初步探索了基于空间与基于物体的视觉选择的交互作用关系。 工作记忆是一个临时保存有限信息的认知系统,其中的信息时刻处于激活状态,以便随时进人其它认知过程。Baddeley(1986)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工作记忆模型,这个模型包括两个独立的工作记忆系统,即视觉空间(visuospatial)和语音(verbal)工作记忆。后来的研究发现,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子系统,如空间工作记忆和物体工作记忆的分离等。这种工作记忆结构的分离反映出,在哺乳动物视觉系统中,有两条独立的神经通路以分别加工空间和物体视觉特征,即所谓的“where”系统和“what”系统。 对于选择性注意与视觉空间工作记忆这两个认知系统之间的关系,过去一般只看到它们之间的一个单向联系,即认为注意选择感觉信息以进入工作记忆中,注意对于工作记忆起着闸门控制的作用。然而,近期的一些研究从另一方向揭示了选择性注意与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之间的重要关系,即工作记忆的内容会影响注意的分配,注意选择工作记忆中保持的空间位置或物体。以下从基于空间与基于物体的注意两方面来探讨选择性注意和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之间的上述重要关系。 2空间注意与空间工作记忆 2.1空间工作记忆对空间注意转移的导向作用 Awh等(1995假设,如果空间选择性注意指向工作记忆所保持的空间位置,那么与非记忆空间相比,对记忆保持空间的视觉加工效率将显著增强。实验中要求被试在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保持阶段完成一个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