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花色素苷合成研究进展

果实花色素苷合成研究进展
果实花色素苷合成研究进展

如何提取植物中的色素

有关“植物色素” 如何提取植物中的色素:植物的颜色是其中的色素的颜色,色素易溶于酒精和乙醚, 可以把花瓣和石英砂和碳酸钙放到研钵中捣(石英砂可以使研磨更充分,碳酸钙可以防止细胞中的有机酸破坏色素结构),然后放入酒精或乙醚,使色素溶解,然后过滤,即可。 注意,这不是萃取。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方法。 萃取分离物质的操作步骤是:把用来萃取(提取)溶质的溶剂加入到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后,立即充分振荡,使溶质充分转溶到加入的溶剂中,然后静置分液漏斗.待液体分层后,再进行分液.如要获得溶质,可把溶剂蒸馏除去,就能得到纯净的溶质。 把植物样本搅碎研磨,用醇、乙醚、丙酮之类的有机溶剂溶解,过滤出来。一般溶剂内的色素不纯,有很多其他有机物,用萃取或者层析分离。 可以模仿高中生物课本“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把待提取的植物器官弄碎,然后放入研钵中,二氧化硅少许,使研磨充分;碳酸钙少许,保护色素倒入;提取液无水乙醇,研磨。然后过滤。过滤的时候,漏斗中要放上尼龙布,不要用纱布,更不要用滤纸。 如何提取花叶中的色素:磨碎,加入75%的乙醇丙酮混合水溶液,摇晃几分钟,用滤纸过滤掉组织碎末。能得到色素的溶液 植物色素的种类:植物色素类(Phytochromes)在中草药中分布很广,主要有脂溶 往色素与水溶性色素两类。 脂溶性色素主要为叶绿素、叶黄素与胡萝卜素,三者常共存。此外尚有藏红花素、辣椒红素等。除叶绿素外,多为四萜衍生物。这类色素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易溶于高浓度乙醇、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胡萝卜素在乙醇中也不溶。叶绿素等在制备中草药制剂或提取其他有效成分时常须作为杂质去除,以使药物纯化,中草药(特别是叶类、全草类)的乙醇提取液中含有多量叶绿素、可在浓缩液中加水使之沉出,也可通过氧化铝、碳酸钙等吸附剂而除去。 叶绿素本身有抑菌作用,可制备成消炎的药物。水溶性色素主要为花色甙类,又称花青素,普遍存在于花中。溶于水及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遇醋酸铅试剂会沉淀,并能被活性炭吸附,其颜色随pH的不同而会改变。花色甙在制备中草药制剂或提取有效成分时,常作为杂质去除。

植物体色素及其性质

植物体色素及其性质 原理 植物色素包括脂溶性的叶绿体色素和水溶性的细胞波色素,前者存在于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如叶绿素;后者存在于液泡中,特别与花朵的颜色有关,如花青素属黄酮类物质。了解它们的性质有助于对其生理功能的理解。 仪器药品 分光计天平 研钵分液漏斗 移液管量筒 吸球试管 碳酸钙氢氧化钾 丙酮乙醚 甲酸盐酸 醋酸铜 操作步骤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取菠菜(或其他植物)叶子2g,放在研钵中,加石英砂和碳酸钙少许,丙酮约 5 ml,研磨成匀浆,再加丙酮15 ml,则得深绿色提取液,用漏斗过滤之,即为色素提取液。 2.叶绿素的荧光现象 取上述色素丙酮提取液少许于试管中,用反射光和透射光,观察提取液的颜色有无不同,反射光观察到的溶液颜色,即为叶绿素产生的荧光颜色. 3.光对叶绿素的破坏作用 取上述色素丙酮提取液少许,分装在2支试管中,1支试管放在黑暗处(或用黑纸包裹),另1支试管放在强光下(太阳光)经2一3小时后,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有何不同? 4,铜在叶绿素分子中的替代作用 取上述色素丙酮提取液少许于试管中,1滴1滴加入浓盐酸,直至溶液出现褐绿色,此时叶绿素分子已遭破坏,形成去镁叶绿素。然后加醋酸铜晶体1小块,慢慢加热溶液,则又产生鲜亮的绿色。此即表明铜已在叶绿素分子中替代了原来镁的位置。

5.黄色素和绿色素的分离 取上述色素丙酮提取液 10 ml,加到盛有 20 ml乙醚的分液漏斗中,摇动分液漏斗,并沿漏斗边缘加入20ml蒸馏水,轻轻摇动分液漏斗,静置片刻,溶液即分为两层。色素已全部转入上层乙醚中,弃去下层丙酮和水,再用蒸馏水冲洗乙醚溶液1—2次。然后于色素乙醚溶液中加入5ml30%KOH甲醇溶液,用力摇动分液漏斗,静置10分钟,再加蒸馏水约 10 ml,摇动后静置分离,则得到黄色素层和绿色素层,分别保存于试管中。 6.观察色素溶液的吸收光谱 (1)调节分光计,观察电灯光的光谱。 (2)观察色素丙酮提取液,用丙酮将溶液稀释1倍比较之。 (3)观察黄色素乙醚溶液,用乙醚将溶液稀释1倍比较之。 (4)观察皂化叶绿素甲醇溶液,用甲醇将溶液稀释1倍比较之。 (5)观察被光破坏的色素丙酮溶液,试与(2)作比较。 (6)观察被铜取代了镁的色素溶液。

原花青素、花青素与花色苷

原花青素(OPC)、花青素(VMA)与花色苷 区别一:结构不同 花青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类黄酮化合物,由苯基丙酸类合成路径和类黄酮合成途径生成。 原花青素是黄烷-3-醇单体及其聚合体缩合而成的聚多酚类化合物,通常由儿茶素和表儿茶素这两类原花青素单体组成。 区别二:存在的物质不同 原花青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皮、壳、籽中,比如葡萄籽、苹果皮、松树皮、银杏叶、黑米种皮中;但是近年来,发现黑果枸杞是自然界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的植物。 花青素广泛存在于如蓝莓、樱桃、草莓、葡萄、黑豆、紫薯等水果和蔬菜中,其中以紫红色的矢车菊色素,橘红色的天竺葵色素,及蓝紫色的飞燕草色素等三种为自然界常见。 区别三:功效不同 虽然花青素与原花青素都有抗氧化去除自由基的作用,但是原花青素抗氧化的作用比花青素要大得多。OPC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和对人体微循环具有特殊改善的双重功效,以高效、高生物利用而著称。数据表明,原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清除氧离子的能力,其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率可高达91.5%。 区别四:颜色不同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除绿色外,花瓣及果实表现出来的颜色都是花青素作用的结果。影响花青素呈色的因子包括花青素的构造、pH值、共色作用等。原花青素高度提纯粉末为红棕色。它根据浸泡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当溶液为酸性时,呈紫色;溶液为碱性时,呈蓝色。 区别五:物质转化 原花青素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可产生花青素,所以叫“原花青素”。但是花青素不能转化成原花青素,此过程不能逆转。 花色苷是花青素与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植物中,花青素多以花色苷的形式存在。

玫瑰花瓣花色素苷的提取与热稳定性

玫瑰花瓣花色素苷的提取与热稳定性 摘要:玫瑰花颜色艳丽,香味浓郁,有一定的药用保健价值,资源丰富,是一种有利于开发的天然资源。玫瑰花色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本文研究了玫瑰花瓣花色素苷的提取方法及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玫瑰花色素苷易溶于水、乙酸等极性溶剂中,在酸性条件下稳定,玫瑰花色素能够在加热下条件下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安全系数高,能够在食品、药品、化妆品中广泛应用。通过实验了解了提取玫瑰花色素的条件和提取过程,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玫瑰花色素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玫瑰花色素苷提取热稳定性 1 前言 自从1856年英国的Perkins第一次合成苯胺紫以来,许多色素相继被合成,并以其色泽鲜艳、稳定性好、着色力强、适于调色、易于溶解、品质均一、无臭无味、价格便宜等优点,被食品、药物、化妆品等生产厂家接受。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大多数合成色素被证明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对人体有害,甚至有致癌、致畸作用。因此食用合成色素的使用正在逐渐减少。天然食用色素以其安全可靠,种类繁多,且不少品种兼有营养和药理作用,受到人们欢迎而获得迅速发展[1-2]。在植物花中提取天然色素的加工工艺主要有溶剂浸提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萃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在各种提取方法中,溶剂浸提法的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技术易掌握,适用范围广,是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本实验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玫瑰花瓣花色素苷并对其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玫瑰(Rosarugosa)别名刺玫花、徘徊花、穿心玫瑰。属蔷薇科蔷薇属直立灌木,茎丛生,小枝密被绒毛并有针刺和腺毛,有直立或弯曲淡黄色皮刺,皮刺外被绒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表面多皱纹,托叶大部和叶柄合生。花单生数朵聚生,花冠鲜艳,有紫红色、粉红色、黄色、白色等多种颜色,且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花入药,功能理气活血、疏肝解郁,主治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症。玫瑰原产亚洲中部和东部干燥地区;现在主要在我国华北、西北和西南及日本、朝鲜、北非、墨西哥、印度均有分布,在其他许多国家也被广泛种植。喜阳光,耐旱,耐涝,也能耐寒冷,适宜生长在较肥沃的沙质土壤中。因其原料来源便捷,价格低廉,提取成本低,有可能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新型食用色素源。

最新中班科学课教案《奇妙的植物色素》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 1、每人座位底下放一块白布和叶子; 2、四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瓣等(如:草叶小番茄、各种颜色的花瓣等); 2、小积木,白色棉布每人两份; 3、各种食物:糖果、有颜色的馒头、面粉等; 4、黑板一块、PPT、做彩色面的视频。 教师示范材料:白布,绿叶。 【活动过程】 一、观看魔术,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观看魔术表演。 (1)你们有没有看过魔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很棒的魔术表演,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表演魔术:现在我的魔术开始了,这是什么?(出示白布)那这是什么?(出示叶子)看一看,我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2)魔术结束,发生了什么现象?(白布变成绿色的了) 2、幼儿尝试操作. (1)你们觉得这个魔术有趣么?那现在我们自己来尝试变一次。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材料?(幼儿观察操作材料) (2)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变“魔术”。 (3)观察自己“魔术”后白布的变化。

老师提问:为什么布会变成绿色的呢?(因为叶子上的绿色跑到布上面去了) 小结:原来植物的叶子里有绿颜色,它有一个名字叫植物色素。 二、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1、幼儿预测猜想。 我们已经在植物的身体里找到了绿色,那你们猜一猜植物的身体里还会不会藏着其他的颜色?(幼儿猜想) 2、幼儿探索验证。 (1)熟悉材料 师:我们现在自己来找一找,到底植物的身体里有没有其他的颜色。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各种材料,有植物的花、果实也有植物的叶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逐一介绍材料:胡萝卜、小番茄、柠檬皮青瓜皮杨梅各种花瓣等) (2)第二次操作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魔术这个本领了,这一次请你们自己来变魔术。道具呢还是有一块白布,然后请你们在箩筐里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放在白布上来变魔术,看看最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变好以后请你在白布上写上你的学号,把它送到这里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分享 请幼儿把变好颜色的布按颜色分类摆放好。 黄色的色卡 紫色的色卡 红色的色卡 绿色的色卡 其它 其它 提问:你变出了什么颜色?你是怎么变的呢?(引导幼儿用“我用什么变出了什么颜色的句式回答)

观赏植物的花色素苷与花色

第38卷第3期 2002年5月林业科学SCIE NTI A SI LVAE SI NIC AE V ol 138,No 13May ,2002 观赏植物的花色素苷与花色 于晓南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100083) 摘 要: 花色素苷是影响植物色彩表达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概述了花色素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基因克隆;评述了影响花色表现的因素,包括花色素的种类、结构、环境pH 值、共色作用、金属离子络合等;并介绍了花色基因工程的进展,为研究花色素苷的代谢和创新花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花色素苷,生物合成,基因工程,花色 收稿日期:2000202228。 ANTH OCYANIN IN ORNAMENTA L P LANT AN D COLOR EXPRESS Y u X iaonan Zhang Qixiang (The College o 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 sity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 The pathway and genes of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ornamental plant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Factors affecting pigmentation included anthocyanin structures ,pH value in cell sap of petals ,co 2pigmentation ,metal chelates ,the shape of epidermal cells ,and so on.M odification of flower color using genetic engineering was also summarized.It was suggested that new flower color could be created by regulating those factors that affected pigment and probing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genes. K ey w ords : Anthocyanin ,Biosynthetic pathway ,G enetic engineering ,Flower color expression 花色素苷和其它黄酮类色素是植物中一大类次生代谢产物,它们可以使植物的花、叶、果、茎产生丰富的色彩,另外还在昆虫传粉、生长素运输、保护叶片免受紫外线伤害、抑制病虫害和根瘤诱导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F orkmann ,1991)。花色素苷存在于细胞液泡中,以糖苷的形式存在,具有吸光性而表现出粉色、紫色、红色及蓝色等。对于这些色素的生物合成与代谢途径,生物化学家已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Chen et al .,1981;G riesbach ,1983)。 1 花色素苷及其生物合成 1.1 花色素概述 花色素一词最早由Marquart (1835)提出,用来描述花卉中一种水溶性的色素。15a 后,M orot (1849)成功地分析出矢车菊的蓝色色素是由C 、H 、O 3种元素组成的(Jayaram et al .,1990)。对这类色素详细的化学分析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有许多相关报道(East et al .,1911;Wheldale ,1911)。Wheldale (1911)首次描述金鱼草(Anthirrhinum )花色素分子的基因特征。到20世纪30年代就已证明,所有的类黄酮都是由一个C62C32C6的基本骨架组成的,即两个芳香环和一个含氧杂环,并根据中间吡喃环的氧化程度不同,可将类黄酮分为12类,即查尔酮(chalcones )、橙酮(aurones )、黄酮(flav ones )、黄酮醇(fla 2v onols )、黄烷酮(flavanones )、二氢查尔酮(dihydrochalcones )、儿茶精类(catechins )、黄烷23242醇(flavan 23242dilos )、双类黄酮(biflav onoids )、异构类黄酮(is oflav onoids )、原花色素(proanthcyanidins )和花色素苷(anthcya 2nins )(Madhuri ,1999)。 自然界广泛分布的花色素以天竺葵色素(pelarg onidin )、矢车菊色素(cyanidin )及翠雀素(delphinidin )为主,由此再衍生出其它3种花色素,如芍药花色素(peonidin )是由矢车菊素甲基化形成的;矮牵牛花色素(petunidin )及锦葵色素(mavlvidin )则由翠雀素不同程度的甲基化而来的(Martin et al .,1993;K ondo et al .,1992)。天竺葵色素呈现砖红色;矢车菊素及芍药花色素表现为紫红色;而翠雀素、矮牵牛色素及锦转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be18222919.html,

花青苷(花色苷)种类、提取及检测

花青苷种类、提取及检测 一.种类 花色素均具有类黄酮的基本结构,由两个苯环和一个含氧杂环组成的(C6-C3-C6)C15化合物(如图),根据B环羟基化和甲基化位置和数目的不同而将花色素主要分为六类:天竺葵色素((Pelargonidin)、矢车菊色素((cyanidin)、芍药色素(peonidin)(3'-甲基矢车菊色素)、飞燕草色素(delphinidin)、矮牵牛色素(petunidin)(3',5'-甲基飞燕草色素)和锦葵色素(malvidin)( 3',5'-二甲基飞燕草色素)。不同植物中花色素发生糖苷化的位点(C3、C5和C7位等)和数目的差异,及酞化程度的不同使植物中存在着不同的花色素普,其结构复杂,但都以这六种花色素为基本结构(Grotewold,2006)。 二.提取 国内外学者对花青苷的提取做了大量研究,提取目的及目标花青苷不同,提取方法略有差异。花青苷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极性溶液,花青苷的稳定性受酶、温度、氧气、光、pH值、金属离子等理化性质的影响,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提取过程常采用酸性溶液,酸能够破坏植物细胞膜并溶解水溶性色素,甲醇溶液提取效率高于乙醇及水溶液。花青苷一般用于食品着色,考虑到甲醇的不安全因素,一般选用体积分数为1%的乙醇溶液。采用盐酸酸化可保持提取液pH值较低,阻止无酰基花青苷的降解。随着盐酸被浓缩,pH 值升高,导致花青苷的降解。为获得更接近于天然状态的花青苷,采用弱有机酸或中性溶剂做初步提取,弱有机酸多用甲酸、乙酸、丙酸、柠檬酸和酒石酸,中性溶剂一般采用丙酮作提取剂。粗提后的花青苷提取液浓度很低,浓缩时一般不超过40℃,时间也不宜太长。 1. 2. 花青苷含量的测定:用0.1%的盐酸甲醇浸提叶片2 h后,测657nm、530nm处的吸光度。 3.

花青素

花青素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花青素(anthocyanins)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花青素为植物二级代谢产物,在生理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花瓣和果实的颜色可吸引动物进行授粉和种子传播 (Stintzing and Carle, 2004)。常见于花、果实的组织中及茎叶的表皮细胞与下表皮层。部分果实以颜色深浅决定果实市场价格 概述 花青素(Anthocyanidin),又称花色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属黄酮类化合物。也是植物花瓣中的主要呈色物质,水果、蔬菜、花卉等五彩缤纷的颜色大部分与之有关。在植物细胞液泡不同的pH值条件下,使花瓣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秋天可溶糖增多,细胞为酸性,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所以叶子呈红色是花青素作用,其颜色的深浅与花青素的含量呈正相关性,可用分光光度计快速测定,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花青素的颜色受许多因子的影响,低温、缺氧和缺磷等不良环境也会促进花青素的形成和积累。 目前食品工业上所用的色素多为合成色素,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长期使用会危害人的健康,因此天然色素就越来越引起了科研领域的关注:由于至今国内市场上还没有花青素纯品,所以提取高纯度的花青素对花色苷类色素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必备的表征条件和理论依据,并且有助于它的工业利用。 种类 花青素的基本结构单元是2一苯基苯并吡喃型阳离子,即花色基元。现已知的花青素有20多种,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有:天竺葵色素(Pelargonidin)、矢本菊色素或芙蓉花色素(Cyanidin)、翠雀素或飞燕草色素(Delphindin)、芍药色素(Peonidin)、牵牛花色素(Petunidin)及锦葵色素(Malvidin)。自然条件下游离状态的花青素极少见,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花青素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通过糖苷键形成花色苷。已知天然存在的花色苷有250多种。 化学特性 花青素属于酚类化合物中的类黄酮类(flavonoids)。基本结构包含二个苯环,并由一3碳的单位连结(C6- C3-C6)。花青素经由苯基丙酸路径和类黄酮生合成途径生成,由许多酵素调控催化。以天竺葵色素(pelargonidin)、矢车菊素(cyanid in)、花翠素(delphinidin)、芍药花苷配基(peonidin)、矮牵牛苷配基(petunidin)及锦葵色素(malvid in)六种非配醣体(aglycone)为主。花青素因所带羟基数(-OH)、甲基化(methylation)、醣基化(glycosylation)数目、醣种类和连接位置等因素而呈现不同颜色(范和邱,1998)。颜色的表现因生化环境条件的改变,如受花青素浓度、共色作用、液胞中pH値的影响(Clifford, 2000)。橙色和黄色是胡萝卜素的作用。1910年在胡萝卜中发现了β-胡萝卜素,以后共发现另外2种胡萝卜素异构体,分别是:α、β、γ三种异构体。1958年β-胡萝卜素获得专利(US2849495,1958年8月26日,专利权人:Hoffmann La Roche),目前主要从海洋中提取,也可人工合成。 自然界有超过300种不同的花青素。他们来源于不同种水果和蔬菜如紫甘薯、越橘、酸果蔓、蓝莓、葡萄、接骨木红、黑加仑、紫胡罗卜和红甘蓝、颜色从红到蓝。这些花青素主要包含飞燕草素(Delchind in)、矢车菊素(Cyanid in)、牵牛花色素(Petunid in)、芍药花色素(Peonidin). 其中蓝莓所含花青素量最大最多最有营养价值。 蓝莓花青素简介

花青素

蓝莓与花青素简介 一、花青素生产现状: 花青素又称花色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属黄酮类化合物,其与糖类物质以糖苷键结合之后即为花色苷,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由于花色素不稳定,在植物中主要以花色苷存在。 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无毒、资源丰富,而且具有一定营养和药理作用,在食品、化妆、医药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花青素是纯天然的抗衰老的营养补充剂,研究证明是当今人类发现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它的抗氧化性能比维生素E高出五十倍,比维生素C高出二百倍,是目前自然界最有效的抗氧化物质。同时有研究称可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延缓脑神经衰老。 花青素在欧洲,被称为“口服的皮肤化妆品”尤其蓝莓花青素,营养皮肤,增强皮肤免疫力,应对各种过敏性症状。是目前自然界最有效的抗氧化物质。它不但能防止皮肤皱纹的提早生成,还可维持正常的细胞连结、血管的稳定、增强微细血管循环、提高微血管和静脉的流动,进而达到异常皮肤的迅速愈合。花青素是天然的阳光遮盖物,能够防止紫外线侵害皮肤,皮肤属于结缔组织,其中所含的胶原蛋白和硬性蛋白对皮肤的整个结构起重要作用。而且,蓝莓所含花青素是目前所有植物花青素中功能最优良(尤其是有16种生物类黄酮组成的花青素,有比一般植物花青素更

优越的生理活性)、应用范围最广,副作用最低,也是价格最昂贵的品种。花青素含量达25%的蓝莓提取物价格是含量达95%的葡萄籽提取物的5—6倍。蓝莓根、茎、叶、果皮、果肉中均含有花青素,且存在于蓝莓细胞的液泡中。 目前市场上有比较成熟的花青素产品,这些花青素主要是紫甘薯花青素、越橘花青素、蓝莓花青素、蔓越橘花青素、接骨木花青素、黑米花青素和黑豆皮花青素等,含量均为25%或40%。下面是有关市场上销售的一些花青素的情况(电话和网上聊天得到的): 天津市康友天然色素有限公司产量:花青素、花色苷-E163(红米红色素)、花色苷-E163(黑豆红色素)、高粱色素等。年产量为二十吨。其中黑米花青素25%的1250元\公斤、30%以上1350元/公斤。 陕西森弗高科实业有限公司越橘提取物25%的750元/公斤。 大兴安岭林格贝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蓝莓花青素25%的2500元/公斤。 二、花青素的作用与功效: 花青素的作用: 1、有助于预防多种与自由基有关的疾病,包括癌症、心脏病、过早衰老和关节炎; 2、通过防止应激反应和吸烟引起的血小板凝集来减少心脏病和

花青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_赵宇瑛

花青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赵宇瑛,张汉锋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摘要 综述了花青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花青素的植物来源,种类、结构与特性,花青素的分离与分析,生物合成途径,生物合成的基因工程,生理和保健功能,以及组织培养技术。 关键词 花青素;研究现代;研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S2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5)05-0904-02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vesti gatio n of Antho cyanidin and its P ro gressiv e T rend ZHA O Yu-y ing et al (The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Garden,Yangtz e Un iversit y,Jingzhou,H ubei434025) A bstract The stud y on the origin,variety,s tructure and characteris tics,ph ysiological function an d ap plication prospect of Anthocyanidin at hone and abroad was s um marized. Key w ords Origin;Variety;Structure;Characteristic;Ph ysiological function 花青素(A nthoc yanidin),又称花色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属黄酮类化合物[1~4]。也是植物花瓣中的主要呈色物质,水果、蔬菜、花卉等五彩缤纷的颜色大部分与之有关。在植物细胞液泡不同的pH值条件下,使花瓣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2,3]。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其颜色的深浅与花青素的含量呈正相关性,可用分光光度计快速测定,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花青素的颜色受许多因子的影响,低温、缺氧和缺磷等不良环境也会促进花青素的形成和积累[5~7]。 在自然状态下,花青素在植物体内常与各种单糖结合形成糖苷,称为花色苷(Anthoc yanin),由Ma rguar t(1853)命名矢车菊花朵中的蓝色提取物时提出来的,现在作为同类物质的总称[2,3]。花青素广泛存在于开花植物(被子植物)中,据初步统计,27个科,73个属植物中含花青素。含花色素的山葡萄3.5万t,蓝靛果1.8万t,不少天然色素是综合利用的产物。最早而最丰富的花青素是从红葡萄渣中提取的葡萄皮红,它于1879年在意大利上市[4,8,9]。从天然野生果实蓝靛果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花青素(矢车菊素),其主要用于食品着色方面,也可用于染料、医药、化妆品等方面[10]。 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无毒、资源丰富,而且具有一定营养和药理作用,在食品、化妆、医药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和其他天然色素一样,其染色力弱,使用剂量大,不稳定(易受pH、氧化剂、亲核剂、酶、金属离子、温度、光照等影响),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4,11,12]。大量研究表明: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突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抑制肿瘤细胞发生等多种生理功能[2,3]。 花青素存在于植物的果实、花、茎和叶中的液泡内,是植物体内的一种水溶性色素。由于各种花青素分子结构上的差异或酸碱度的不同,花青素就显出红、紫、蓝等不同的颜色。当气温低或缺少磷营养时,有些植物的茎、叶就会变成紫红色,这是因为叶片里的碳水化合物转变成花青素的缘故;秋天的红叶也是叶片的花青素引起的[13]。 目前食品工业上所用的色素多为合成色素,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长期使用会危害人的健康,因此天然色素 作者简介 赵宇瑛(1968-),女,山西介休人,硕士,讲师,从事果树生理及生物技术教学与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 2005-03-07就越来越引起了科研领域的关注。由于至今国内市场上还没有花青素纯品,所以提取高纯度的花青素对花色苷类色素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必备的表征条件和理论依据,并且有助于它的工业利用[10]。 1 花青素的植物来源及应用 葡萄皮是花色苷类色素的主要原料,其他属于此类色素并具有开发前景的有胡萝卜素、高粱红色素、山楂红色素、黑米红色素、牵牛红色素、鸡冠花红色素, 越橘红色素。已经投入商业生产色素有葡萄皮色素、浆果类(草莓、木莓、杨梅、枸杞)、紫玉米、萝卜红、蓝靛果、越橘红、黑米红等。在配料酒、糖果、糕点、冰棍、雪糕、冰淇淋、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中加入,用量0.5%~5%。另外也可用于化妆品,如红色花青素做口红。这些商品用色素(除葡萄皮色素外)共同特征是对光、热、氧稳定性好,对微生物稳定,一般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植物油[4,8]。 2 花青素的种类、结构与特性 花青素的基本结构单元是2-苯基苯并吡喃型阳离子,即花色基元。现已知的花青素有20多种,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有:天竺葵色素(Pe largonidin)、矢本菊色素或芙蓉花色素(C yanidin)、翠雀素或飞燕草色素(De lphindin)、芍药色素(Pe-onidin)、牵牛花色素(Petunidin)及锦葵色素(Mal vidin)。自然条件下游离状态的花青素极少见,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花青素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通过糖苷键形成花色苷。已知天然存在的花色苷有250多种[2~4,8]。 花青素分子中存在高度分子共轭体系,具酸性与碱性基团,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稀碱与稀酸等极性溶剂中。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遇醋酸铅试剂会沉淀,并能被活性炭吸附。在紫外与可见光区域均具较强吸收,紫外区最大吸收波长在280nm附近,可见光区域最大吸收波长在500~550 nm范围内。花青素类物质的颜色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p H <7呈红色,pH在7~8时呈紫色,pH>11时呈蓝色[2]。 3 花青素的分离与分析 植物花青素多采用酸性的甲醇、乙醇、水等极性溶剂提取,但该法同时提取了材料中由原花青素及花白素转化形成的花青素。提取液中用溶剂萃取、纸层析、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采用纸层析或柱层析方法分离,得到3种主要的花青

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实验报告 篇一:绿色植物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绿色植物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名称]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及色谱分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了解天然产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薄层色谱、柱层析实验操作要点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方法]陈述法,讲演法 [教学过程] [讲述]【实验目的】 1.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分离提纯方法; 2.通过对柱色谱和薄层色谱操作方法的掌握,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原理。

[讲述]【背景知识】 绿色植物的叶、茎中,如菠菜叶,含有叶绿素(绿)、胡萝卜素(橙)和叶黄素(黄)等多种天然色素。叶绿素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2o5n4mg)和叶绿素b(c55h70o6n4mg),其差别仅是叶绿素a中一个甲基被甲酰基所取代从而形成了叶绿素b。它们都是吡咯衍生物与金属镁的络合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植物中叶绿素a的含量通常是b的3倍。尽管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一些极性基团,但大的烃基结构使它易溶于醚、石油醚等一些非极性的溶剂。胡萝卜素(c40h56)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它有三种异构体,即a-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γ-胡萝卜素,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多,也最重要。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它在绿叶中的含量通常是胡萝卜素的两倍。与胡萝卜素相比,叶黄素较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本实验先根据各种植物色素的溶解度情况将胡萝卜素(橙)、叶黄素(黄)、叶绿素a和叶绿素b从菠菜叶中提取出来,然后根据各化合物物理性质的不同用色谱法进行分离和鉴定。 [图示]【分离产物结构式】 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黄)和β-胡萝卜素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花青素的稳定性与功能研究进展

Hans Journal of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18, 7(1), 53-63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be18222919.html,/journal/hjfn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e18222919.html,/10.12677/hjfns.2018.71007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Stability and Function of Anthocyanins Changyuan Liu, Jing Tang, Liyan Zhao*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Feb. 13th, 2018; accepted: Feb. 21st, 2018; published: Feb. 28th, 2018 Abstract Anthocyanins widely found in plant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natural edible pigments that deter-mine the color of the plant. Because of its higher safety, anthocyanins are often used in food, pharmaceutical and beauty care industri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anthocyanin structure, types, sources, properties, stability, health function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food, pharmaceutical and beauty care industries.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anthocyanins. Keywords Anthocyanin, Stability, Health Function 花青素的稳定性与功能研究进展 刘常园,汤静,赵立艳*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南京 收稿日期:2018年2月13日;录用日期:2018年2月21日;发布日期:2018年2月28日 摘要 花青素广泛存在植物的一类物质中,是决定植物颜色的重要色素之一。由于其安全性较高的一类天然可食用色素,常被使用于食品、药品和美容保健行业中。本文对花青素的结构、种类、来源、性质、稳定性、保健功能及其在食品、药品及美容保健行业上的应用进行概述。为扩大花青素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通讯作者。

植物色素的提取

高二生物学案 科目:生物备案人:学生:时间: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课题:植物色素的提取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 能 概述植物色素的种类 过程与方 法 举例说明萃取法的原理情感、态 度、价值 观 利用萃取法提取植物色素 教学重点1、利用萃取法提取植物色素 2、设计并组装萃取装置和蒸馏装置 教学难点 1、选用适宜的萃取剂 2、探究最佳的萃取条件 自主学习 1、植物色素是如何分类的? 2、提取色素的方法是什么? 3、选择溶剂是应注意什么? 4、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有、、、、 。 学导结合 (一)胡萝卜素的提取 1、萃取剂的选择 根据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可以考虑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 有机溶剂分为亲水性和亲脂性两种。乙醇和丙酮能够与水混溶,是水溶性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苯、四氯化碳等不能与水混溶,称为亲脂性有机溶剂。 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很高的溶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溶。 思考:(1)乙醇和丙酮能够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吗?为什么? 解答:胡萝卜素可溶于乙醇和丙酮,但它们是水溶性有机溶剂,因萃取中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不用它们作萃取剂。 (2)在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苯和四氯化碳这几种溶剂中,哪种最适宜用来

提取胡萝卜素? 解答:在这五种溶剂中,石油醚的沸点最高,在加热萃取时不易挥发,所以石油醚最适宜用作萃取剂。 2、提取步骤: (1)材料处理,对于胡萝卜烘干的要求是:控制时间和温度,温度太高、干燥时间太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2)萃取: 应注意必须水浴加热,为什么?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容易引起燃烧、爆炸 安装冷凝回流装置为什么?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3)过滤 (4)浓缩干燥 还需要冷凝装置吗?为什么?不需要,因为是为了蒸发到有机溶剂。 (5)鉴定 纸层析的操作 (1)层析时注意选择干净的滤纸,为了防止操作时对滤纸的污染,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滤纸,可以带手套进行操作。 (2)点样时应注意点样斑点不能太大(直径应小于0.5㎝),如果用吹风机吹干,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斑点会变黄。 (3)将点好样的滤纸卷成筒状,卷纸时注意滤纸两边不能相互接触,以免因毛细管现象导致溶剂沿滤纸两边的移动加快,溶剂前沿不齐,影响结果。 探究深化 1、下图为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和,同时还受到、、和等条件的影响。 2).一般来说,要想萃取效果好,要保证 。

花青素

花青素 含有花青素的水果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花青素(anthocyanins)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花青素为植物二级代谢产物,在生理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花瓣和果实的颜色可吸引动物进行授粉和种子传播(Stintzing and Carle, 2004)。常见于花、果实的组织中及茎叶的表皮细胞与下表皮层。部分果实以颜色深浅决定果实市场价格 概述 花青素(Anthocyanidin),又称花色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属类黄酮化合物。也是植物花瓣中的主要呈色物质,水果、蔬菜、花卉等五彩缤纷的颜色大部分与之有关。花青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可由叶绿素转化而来。在植物细胞液泡不同的pH值条件下,使花瓣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秋天可溶糖增多,细胞为酸性,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或紫色,所以花瓣呈红、紫色是花青素作用,其颜色的深浅与花青素的含量呈正相关性,可用分光光度计快速测定,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花青素的颜色受许多因子的影响,低温、缺氧和缺磷等不良环境也会促进花青素的形成和积累。 目前食品工业上所用的色素多为合成色素,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长期使用会危害人的健康,因此天然色素就越来越引起了科研领域的关注:由于至今国内市场上还没有花青素纯品,所以提取高纯度的花青素对花色苷类色素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必备的表征条件和理论依据,并且有助于它的工业利用。由于没有市场还没有出现花青素纯品,因此需要摄入花青素,那么目前只能通过食补的方式了,譬如食用蓝莓、草莓、葡萄、紫玉米等获得。 为了正确引导消费者如何使用具有花青素产品,许多花青素研发机构也纷纷发表文章,提醒消费者正确对待消费,不要盲目追求花青素产品,如果使用或者食用合成的花青素产品过多,对身体反而会产生副作用,结果反而得不偿失。国内一些专业从事生物技术研发机构,譬如黑龙江的奥蓝特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长白山的蓝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湖南的捷盟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典型代表,分别在国内知名刊物发表文章告诫市民,由于市场上许多单位滥用花青素概念,混淆视听,请谨慎选择合成性的花青素功能性产品。 花青素的基本结构单元是2一苯基苯并吡喃型阳离子,即花色基元。现已知的花青素有20多种,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有:天竺葵色素(Pelargonidin)、矢车菊色素或芙蓉花色素(Cyanidin)、翠雀素或飞燕草色素(Delphindin)、芍药色素(Peonidin)、牵牛花色素(Petunidin)及锦葵色素(Malvidin)。自然条件下游离状态的花青素极少见,主要以糖苷形式存在,花青素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通过糖苷键形成花色苷。已知天然存在的花色苷有250多种。 化学结构

国外花色素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_丁锐

国外花色素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丁 锐 (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系,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及研究人员在植物花色素苷的产生、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合成途径、物化性质、药理作用和工业应用等方面的工作与进展. [关键词] 花色素;花色素苷;色素;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Q946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_0842(2004)06_0073_06花色素苷(anthocyanin)是一类陆生植物色素,它溶于水,无毒性,是分布广泛的植物多酚类黄酮化合物.最常见的有花青苷或称矢车菊色素苷(cyanin),翠雀苷或称飞燕草色素苷(delphinin)和花葵苷或称天竺葵色素苷(pelargonin)3种[1)3].在大多数陆生植物中,它是许多花和果实的着色物质,如水果、蔬菜、谷类以及各种花卉等都含有花色素苷.长期以来,花色素苷受到了科学家们大量的关注.在研究初期,许多植物学家、植物生理学家和园艺学家就花色素苷在植物授粉和植物保护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它的化学成分、化学结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作了深入的研究.随后,一些食品学家和化学家就花色素苷在新鲜水果保藏与食品加工工艺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做了较为详尽的研究.目前,国外对花色素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各类植物中花色素苷的种类数量的研究;二是对花色素苷的药理学研究. 笔者就花色素苷近年来国外的研究状况作以综述,为今后国内花色素苷进一步的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花色素苷的产生 111 形成时间 花色素苷是一类从红到紫到蓝的植物色素,它一般产生于植物叶片,在秋季形成.当外界环境改变使得叶绿素遭到破坏,其含量明显下降时,色素也就随之而产生了.花色素苷形成时,含量一般会取决于植物体内糖分的含量和秋季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如果植物体内所含的糖份越多,光照越强烈,那么植物体内所含的花色素苷就越多,植物所呈现出的色彩就越鲜艳.此外,花色素苷的产生还受叶片中磷酸盐含量的影响,随着叶片中磷 [收稿日期] 2004_10_13 [作者简介] 丁锐(1978-),男,陕西省汉中市人,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系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资源生物科研工作.第22卷第2期 2004年12月汉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Journal of Hanzhong Teachers College(Natural Science)Vol 122No 12Dec 12004

蓝莓花青素糖苷和苷元制备技术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蓝莓花青素糖苷和苷元制备技术及其 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二雷,陈晶晶,刘静波 (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已有研究表明蓝莓花青素具有较强抗氧化作用,但花青素以何种结构形式存在会具备更强的抗氧化活性国内外尚无系统报道。本文运用组合的浸提、萃取、柱色谱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蓝莓花青素糖苷及苷元的制备技术,采用紫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了纯度分析及结构鉴定,并通过考察花青素样品对DPPH 和ABTS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比较两种样品中抗氧化能力强弱。结果如下:蓝莓花青素糖苷经酸化乙醇浸提、乙酸乙脂萃取、Amberlite XAD-7HP 大孔树脂层析分离后,制得了纯度达59.46%的花青素糖苷,并从中鉴定出14种糖苷单体;在此基础上,将糖苷纯化物进行酸水解、层析分离后,制得了纯度为50.58%的蓝莓花青素苷元,从中鉴定出5种苷元单体;得出蓝莓花青素苷元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糖苷形式(p <0.05),且为Trolox 对照品抗氧化能力的1.31~1.72倍。本研究结果表明,将蓝莓花青素糖苷转化为苷元形式能增强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蓝莓;花青素;花青素苷元;柱层析;抗氧化 文章篇号:1673-9078(2016)10-175-18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6.10.027 Preparation of Blueberry Anthocyanin Glycosides and Aglycones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W ANG Er-lei, CHEN Jing-jing, LIU Jing-bo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2, China) Abstract: Several studies have noted the high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anthocyanins in blueberry fruits.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no studies on the structural form (glycosides or aglycones) of anthocyanins providing the highest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the present study, a combination of extraction (solid-liquid and liquid-liquid) and column chromatography was used for preparing blueberry anthocyanin glycosides and aglycones, and ultraviolet-visible (UV-vis) spectroscopy an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urity and structure of anthocyanin extracts.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wo anthocyanin samples were evaluated by the hydroxyl radical (·OH), 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DPPH), and 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ABTS)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After acid-ethanol solid-liquid extraction, ethyl acetate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an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on macroporous resins, the anthocyanin glycoside extract was obtained with a purity of 59.46%, and 14 glycoside monomers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is finding, the purified anthocyanin glycoside extract underwent acid hydrolysis an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to yield blueberry anthocyanin aglycone extract with a purity of 50.58%, and five aglycone monomers were identified.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anthocyanin aglycon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0.05) than that of glycosides, and was 1.31 to 1.72 times that of the Trolox reference.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 that transforming anthocyanin glycosides into aglycone forms improve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Key words: blueberry; anthocyanin; aglycones;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tioxidant 越桔(V accinium uliginosum L )为杜鹃花科(Ericaceae )越桔属(V accinium Sp.)植物。国外称越桔为蓝莓,是一种古老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 175 收稿日期:2015-11-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1907) 作者简介:王二雷(1981-),男,博士,实验师,研究方向:营养与功能食品 通信作者:刘静波(1962-),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营养与功能食品 开发前景的小浆果树种。在我国,野生蓝莓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吉林长白山等地区,年产量约为2万吨。目前,我国蓝莓有近90%用于出口日本等国,仅有10%用于满足国内需求。在国内,蓝莓主要以直接鲜食形式消费或加工成果酒、果汁、果酱等初级产品,而高附加值的蓝莓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寥寥无几,随着我国蓝莓产量的逐年增加,只有开发高附加值的蓝莓产品,才能促进我国蓝莓产业蓬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