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攻防 课程设计 密码破解(长春大学)

网络攻防 课程设计 密码破解(长春大学)
网络攻防 课程设计 密码破解(长春大学)

目录

一、设计题目 (1)

二、设计要求 (1)

三、设计内容 (1)

四、设计过程及说明 (1)

1.加密解密简介 (1)

2.加密算法 (1)

3.总体结构 (2)

4.main函数流程图 (3)

5.算法原理 (4)

五、附录 (4)

六、设计总结 (7)

七、参考文献 (7)

┊┊┊┊┊┊┊┊┊┊┊┊┊装┊┊┊┊┊订┊┊┊┊┊线┊┊┊┊┊┊┊┊┊┊┊┊┊一、设计题目

密码破解

二、设计要求

1、学生能够较深入的理解网络编成的设计方法,并在所要求的设计时间内,利用自

己所熟悉的语言完成本题目的程序编制。

2、程序要能正确运行,完成预功能。

3、要求设计清晰、美观的用户界面,当操作出错时,程序要有出错提示信息。

4、上交设计报告。重点阐述程序的有关算法说明、程序的流程图以及子程序的功能和参数的说明及程序代码。

三、设计内容

设计一个利用穷举法破解密码的软件。

穷举法,用时间上的牺牲换来了解的全面性保证,是一种针对于密码的破译方法。这种方法很象数学上的“完全归纳法”并在密码破译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程序设计中使用得最为普遍、大家必须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的一种算法。它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的特点,对要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情况,一个不漏地进行检查,从中找出符合要求的答案,比如密码的破解,只要利用穷举法,破解任何密码都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

四、设计过程及说明

1、加密解密简介

所谓加密,就是把称为“明文”的可读信息转换成“密文”的过程;而解密则是把“密文”恢复为“明文”的过程。加密和解密都要使用密码算法来实现。密码算法是指用于隐藏和显露信息的可计算过程,通常算法越复杂,结果密文越安全。在加密技术中,密钥是必不可少的,密钥是使密码算法按照一种特定方式运行并产生特定密文的值。

[1]使用加密算法就能够保护信息安全使之不被窃取、不被篡改或破坏。可把加密算法看作一个复杂的函数变换,x=(y,k)x代表密文,即加密后得到的字符序列,y代表明文即待加密的字符序列,k表示密钥,当加密完成后,可以将密文通过不安全渠道送给收信人,只有拥有解密密钥的收信人可以对密文进行解密即反变换得到明文。

2、加密算法

对称算法又叫做传统密码算法,就是加密密钥能够从解密密钥中推算出来,反过来也成立。在大多数对称算法中,加/解密密钥是相同的。这些算法也叫秘密密钥或单密钥算法,它要求发送者和接收者在安全通信之前,商定一个密钥。只要通信需要保密,密钥就必须保密。因此对称算法就是指加密和解密过程均采用同一把密钥,如DES, 3DES, AES等算法都属于对称算法。DES算法,入口参数有三个:Key、Data、Mode。其中Key是DES算法的工作密钥;Data是要被加密或被解密的数据;Mode为DES的工作方式有两种:加密或解密。算法主要分为两步:初始置换和逆置换。而AES 是分组密钥。用Nr表示对一个数据分组加密的轮数。每一轮都需要一个与输入分组具有相同长度的扩展密钥的参与。由于外部输入的加密密钥K长度有限,所以在算法

┊┊┊┊┊┊┊┊┊┊┊┊┊装┊┊┊┊┊订┊┊┊┊┊线┊┊┊┊┊┊┊┊┊┊┊┊┊中要用一个密钥扩展程序,把外部密钥K扩展成更长的比特串,以生成各轮的加密和解密密钥。

3、总体设计结构

┊┊┊┊┊┊┊┊┊┊┊┊┊装┊┊┊┊┊订┊┊┊┊┊线┊┊┊┊┊┊┊┊┊┊┊┊┊4

┊┊┊┊┊┊┊┊┊┊┊┊┊装┊┊┊┊┊订┊┊┊┊┊线┊┊┊┊┊┊┊┊┊┊┊┊┊5、算法原理

(1).选择两个不同的大素数p、q(目前两个数的长度都接近512bit是安全的);

2. 计算n = p*q。

3. 计算n的欧拉函数 t=(p-1)(q-1)。

4. 选择整数e作为公钥,使e与t互素,且1

5. 用欧几里得算法计算d作为私钥,使d*e=1 mod t。

6. 加密:C=M^e mod n

7. 解密:M=C^d mod n=(M^e)^d mod n= M^e^d mod n 。

五、附录

1、主要代码

#include

int candp(int a,int b,int c)

//数据处理函数,实现幂的取余运算

{ int r=1;

b=b+1;

while(b!=1)

{

r=r*a;

r=r%c;

b--;

}

printf("%d\n",r);

return r;

}

int fun(int x,int y)

//公钥e 与t 的互素判断

{

int t;

while(y)

{

t=x;

x=y;

y=t%y;

}

if(x == 1)

return 0;

//x 与y 互素时返回0

else

return 1;

//x 与y 不互素时返回1

}

int main()

{

int p,q,e,d,m,n,t,c,r;

printf("请输入两个素数p,q: ");

┊┊┊┊┊┊┊┊┊┊┊┊┊装┊┊┊┊┊订┊┊┊┊┊线┊┊┊┊┊┊┊┊┊┊┊┊┊scanf("%d%d",&p,&q);

n=p*q;

printf("计算得n 为%3d\n",n);

t=(p-1)*(q-1);

//求n 的欧拉数

printf("计算得t 为%3d\n",t);

printf("请输入公钥e: ");

scanf("%d",&e);

if(e<1||e>t||fun(e,t))

{

printf("e 不合要求,请重新输入: ");

//e<1 或e>t 或e 与t 不互素时,重新输入scanf("%d",&e);

}

d=1;

while(((e*d)%t)!=1)

d++;

//由公钥e 求出私钥d

printf("经计算d 为%d\n",d);

printf("加密请输入1\n");

//加密或解密选择

printf("解密请输入2\n");

scanf("%d",&r);

switch(r)

{

case 1: printf("请输入明文m: ");

//输入要加密的明文数字

scanf("%d",&m);

c=candp(m,e,n);

printf("密文为%d\n",c);break;

case 2: printf("请输入密文c: ");

//输入要解密的密文数字

scanf("%d",&c);

m=candp(c,d,n);

printf("明文为%d\n",m);break;

}

}

2、程序实现

(1)、输入素数:

┊┊┊┊┊┊┊┊┊┊┊┊┊装┊┊┊┊┊订┊┊┊┊┊线┊┊┊┊┊┊┊┊┊┊┊┊┊(2)、输入明文进行加密

(3)、输入密文进行解密

┊┊┊┊┊┊┊┊┊┊┊┊┊装┊┊┊┊┊订┊┊┊┊┊线┊┊┊┊┊┊┊┊┊┊┊┊┊六、设计总结

在本次课程设计的项目开发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不仅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新的认识更在做人做事上有了一些感悟,认识到要做一个课程的研究设计不仅需要我们有一种很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跟课题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和后盾的,还要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课题相结合起来,融会贯通的能力。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管干什么事都需要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在遇到困难时要有毫不气馁迎难而上的勇气,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做下去,不能急于求成。以前一直认为开发一个系统最重要的是编码工作,在这次综合课程设计的系统开发中才发现,开发项目的大量时间是用在,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方面,而代码编辑时间比较少。在课程设计中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由于急于求成在开始的系统需求分析和程序设计中,没有按软件的开发思想做,导致后面的编码的时候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得不重新进行分析,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寻找错误。主要原因还在于对所学的知识没有掌握好,没有理解透彻,从而无法灵活运用。

这次关于密码破解的课程设计,虽然自己对密码学基本不了解,但通过自主学习,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DES对称加密算法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学习,了解了它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最终完成本次课程设计,撰写出完成的设计论文,这次课程设计的程序中同样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那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去学习和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了,用更加完善的知识储备和自己的思考动手能力相结合,相信能够将课程设计做的更好,也能更好的提高的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七、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程》石志国薛为民江俐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年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袁津生吴砚农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be2189588.html,

文件加密与解密—Java课程设计报告

JAVA课程设计题目:文件的加密与解密 姓名: 学号: 班级: 日期:

目录 一、设计思路 (3) 二、具体实现 (3) 三、运行调试与分析讨论 (8) 四、设计体会与小结 (11) 五、参考文献 (12) 六、附录 (12)

一、设计思路 自从Java技术出现以业,有关Java平台的安全性用由Java技术发展所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Java已经大量应用于各个领域,研究Java的安全性对于更好地利用Java具有深远的意义。使用Java的安全机制设计和实现安全系统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课程设计,主要实践Java安全中的JCE模块,包括密钥生成,Cipher对象初始化、加密模式、填充模式、底层算法参数传递,也涉及文件读写与对象输入输出流。 二、具体实现 本系统通过用户界面接收三个参数:明文文件、密文文件、口令。采用DES加密算法,密码分组链(Cipher Block Chaining,CBC)加密模式,PKCS#5-Padding的分组填充算法。因为CBC涉及到底层算法参数的解密密钥的传递,所以将明文文件中的字节块以密封对象(Sealed Object)的方式加密后,用对象流输出到密文文件,这样就将密文、算法参数、解密密钥三都密封到一个对象中了。口令的hash值作为产生密钥的参数。设计流程图如下所示: 文件加密与解密设计流程图

本系统中,包含Default,Shares,SecretKey,EncAndDec四个包共6个类组成。定义的几个参数:MAX_BUF_SIZE为每次从文件中读取的字节数,也是内存缓冲区的大小;加密算法为DES;加密模式是密码分组链(CBC)模式;分组填充方式是PKCS#5Padding。包和类结构图如下所示: 本课程设计,包和类结构图: 以下为包中的类的方法实现说明 Package Shares类结构图

gijmlAAA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和要求 1、实验一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 Wireshark是一种开源的网络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软件,本实验通过Wireshark软件的安装使用,监控局域网的状态,捕获在局域网中传输的数据包,并结合在计算机网络课 程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对常用网络协议的数据包做出分析,加深网络课程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Wireshark软件的安装; Wireshark软件的启动,并设置网卡的状态为混杂状态,使得Wireshark可以监 控局域网的状态; 启动数据包的捕获,跟踪PC之间的报文,并存入文件以备重新查; 设置过滤器过滤网络报文以检测特定数据流; 对常用协议的数据包的报文格式进行分析,利用协议分析软件的统计工具显示网 络报文的各种统计信息。 2、实验二网络层实验—Ping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目的 本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层协议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实验设计内容 本实验为ICMP实验。实验内容:Ping命令实现的扩充,在给定的Ping程序的基础上做如下功能扩充: -h 显示帮助信息 -b 允许ping一个广播地址,只用于IPv4 -t 设置ttl值,只用于IPv4 -q 安静模式。不显示每个收到的包的分析结果,只在结束时,显示汇总结果 Ping命令的基本描述

二、实验环境 实验一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 1.联网计算机 或linux 系统 3.在PC中安装协议分析软件(如:Wireshark) 4.物理基础: 标准的以太网采用的是持续 CSMA 的方式,正是由于以太网采用这种广播信道争用的方式,使得各个站点可以获得其他站点发送的数据。运用这一原理使信息捕获系统能够拦截的我们所要的信 5.工作模式: 1) 广播模式(Broad Cast Model):它的物理地址(MAC)地址是 0Xffffff 的帧为广播帧,工作在广播模式的网卡接收广播帧。 2)多播传送(MultiCast Model):多播传送地址作为目的物理地址的帧可以被组内的其它主机同时接收,而组外主机却接收不到。但是,如 果将网卡设置为多播传送模式,它可以接收所有的多播传送帧,而不 论它是不是组内成员。 3)直接模式(Direct Model):工作在直接模式下的网卡只接收目地址是自己 MAC地址的帧。 4)混杂模式(Promiscuous Model):工作在混杂模式下的网卡接收所有的流过网卡的帧,信包捕获程序就是在这种模式下运行的。 实验二网络层实验—Ping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1.联网计算机 2.Linux系统 3.系统自带编译环境

网络攻防课程设计

目录 1拒接服务攻击简介 (2) 2拒接服务攻击的原理 (2) 2.1 SYN Flood (2) 2.2 UDP洪水攻击 (4) 2.3Ping洪流攻击 (5) 2.4其他方式的攻击原理 (6) 3攻击过程或步骤流程 (6) 3.1攻击使用的工具 (6) 3.2 SYN flood攻击模拟过程 (7) 4此次攻击的功能或后果 (10) 5对拒绝服务防范手段与措施 (10) 5.1增强网络的容忍性 (10) 5.2提高主机系统的或网络安全性 (11) 5.3入口过滤 (11) 5.4出口过滤 (11) 5.5主机异常的检测 (12) 6个人观点 (12) 7参考文献 (12)

“拒绝服务攻击”技术研究与实现 姓名:江志明班级:YA学号:1340217122 1拒接服务攻击简介 所谓的拒绝服务攻击简单说即攻击者想办法让目标机器停止提供服务,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之一。其实对网络带宽进行的消耗性攻击只是拒绝服务攻击的一小部分,只要能够对目标造成麻烦,使某些服务被暂停甚至主机死机,都属于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攻击问题也一直得不到合理的解决,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是由于网络协议本身的安全缺陷造成的,从而拒绝服务攻击也成为了攻击者的终极手法。攻击者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实际上让服务器实现两种效果:一是迫使服务器的缓冲区满,不接收新的请求;二是使用IP欺骗,迫使服务器把合法用户的连接复位,影响合法用户的连接。 2拒接服务攻击的原理 2.1 SYN Flood SYN Flood是当前最流行的DoS(拒绝服务攻击)与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方式之一,这是一种利用TCP协议缺陷,发送大量伪造的TCP连接请求,使被攻击方资源耗尽(CPU满负荷或内存不足)的攻击方式,这种攻击容易操作并且效果明显 具体过程是通过三次握手协议实现的假设一个用户向服务器发送了SYN报文后突然死机或掉线,那么服务器在发出SYN+ACK应答报文后是无法收到客户端的ACK报文的(第三次握手无法完成),这种情况下服务器端一般会重试(再次发送SYN+ACK给客户端)并等待一段时间后丢弃这个未完成的连接。这段时间的长度我们称为SYN Timeout,一般来说这个时间是分钟的数量级(大约为30秒~2分钟);一个用户出现异常导致服务器的一个线程等待1分钟并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但如果有一个恶意的攻击者大量模拟这种情况(伪造IP地址),服务器端将为了维护一个非常大的半连接列表而消耗非常多的资源。即使是简单的保存并遍历

加密解密课程设计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工学系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Java 设计题目:加密与解密 系别:工学系 专业 (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年级、班:2012级(2)班 学生姓名:费亚芬 学生学号: 208

指导教师:张鑫 2014年7 月 1日 目录 一、系统开发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分析与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 系统功能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系统模块结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图形用户界面模块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加密操作模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解密操作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文件保存模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文件选择模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系统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测试加密.....................................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测试选择加密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测试生成加密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测试浏览加密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测试解密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附件(代码、部分图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名):舒明磊教研室主任(签名):荣祺2014年7 月1 日2014年7 月1 日

1. 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1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在学生学习完《密码学与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攻防方法,培养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应用有机结合的高级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网络管理维护和信息安全管理方向的职业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提高设计文档的撰写能力。 1.2要求 (1) 分析课程设计题目的要求; (2) 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完成清晰的功能设计; (3) 要求系统架构合理,模块划分清晰; (4) 对于程序设计课题,应编写程序代码,调试程序使其能正确运行;对于操作应用课 题,应有清楚明确的执行步骤和过程; (5) 设计完成后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按学校要求装订)、报告的电子文档和程序源代码 文件。 2、课程设计任务内容 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1)根据任务要求,选择了T1、T2、T3、T4、T5和T6题目。其中T1要求完成敏感信 息搜集;T2要求完成加解密编程;T3要求完成SQL Server安全设置;T4要求完成 FTP密码与OE账户嗅探;T5要求完成批处理脚本编写与验证蠕虫病毒;T6要求 完成FAT32文件恢复。 (2)最终提供的主操作界面应该为便于操作和使用,文档结构清晰简洁,内容完整准确。 (3)最后提交的课程设计成果包括: a)课程设计报告打印稿; b)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稿; c)源程序文件; d)可执行文件。 3、详细设计 3.1敏感信息搜集 3.2加解密编程 3.2.1、利用Bouncy Castle API对数据进行Encoding and Decoding 1.首先编写DESEncrypto.java文件 在D盘根目录下建立一个DESEncrypto.txt文本文件,接下来把后缀名改成DESEncrypto.java 如下图所示:

密码学课程方案AES加密解密文档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AES加密解密的实现 课程名称:应用密码算法程序设计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附件: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目录

1.背景 AES,密码学中的高级加密标准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李逍逍 班级:08计11 学号:08261012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2)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和设计) (3) 三.绘制拓扑结构图 (3) 四.详细设计步骤 (5) 五.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 (6) 六.显示最终的结果 (8) 七.课程设计总结 (9)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组建小区局域网 课程设计目的: 更深了解路由器,交换机,PC机之间的配置与应用,熟练掌握一些简单的的网络应用和连接,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掌握DHCP、ACL、VLAN、和NET协议和相应的技术;提高对实际网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该设计需要划分为四个子网层面的小区性的网络通讯。采用软件cisco,可以更好的实现各种不同网络设备互相配合与联系,以达到最佳的局域网通讯效果。 课程设计要求: 要求能根据实际问题绘制拓扑结构图,拓扑结构图可以是树形、星形、网状形、环状形及混合形结构的之一,清晰的描述接口,进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代码配置实现,并且每个方案的需有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1、需求特点描述; 2、设计原则; 3、解决方案设计,其中必须包含: (1)设备选型; (2)综合布线设计; (3)拓扑图; (4)IP地址规划; (5)子网划分; (6)路由协议的选择; (7)路由器配置。 组建小区局域网的总体要求: 运用自己对局域网组网技术的理解,设计小区组网方案,使得一个具有200个住户节点的智能化小区能够进行网络通讯,且将整个小区可划分为四个区域:1.网络中心区:以物业管理中心及监控中心为主的核心交换设备和服务器群;2.远程网络接入区:包括外部网络接入口的路由器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3.园区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社区服务设施的骨干交换设备; 4.家庭网络区:包括从网络中心到楼宇中的骨干交换设备,并为各住户单元提供网络接入端口,是整个小区网络系统的最基本单元。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先修课计算机组网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 学分 4 学时建议68学时 授课对象网络专业三年级学生后续课攻防对抗、网络安全检 测与评估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二、课程定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从“组网、管网、用网”三个方向分别设置课程,《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则是其中承上启下,为这三个专业方向提供支撑,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课程通过三大应用情境的12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帮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各娄安全技术:加密、身份认证、资源权限管理、操作系统加固、病毒防范、链路加密、漏洞修补、安全检测等,能实施包括防水墙、入侵检测等安全产品配置,更能根据不同应用网络环境规划安全方案及应急响应策略。从内容上看,它涵盖了个人主机、办公网络和企业网络在安全防范中最常用的技术,也是网络安全工程师NCSE一、二级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学习了这门课程,既有助于学生深化前导的《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计算机组网技术》等专业课程,又能辅助学生学习后续的《攻防对抗》、《网络安全检测与评估》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管理能力,培养更适应计算机网络相关岗位的合格从业人员。 三、课程设计(参照信息产业部NCSE一、二级证书的考试大纲)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能够解决不同的网络应用环境中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具备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安全应用型人才。能正确配置网络安全产品、实施应用安全技术、熟练掌握各类安全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规划不同应用网络环境中的安全方案及应急响应策略。 (2)知识目标 掌握网络安全技术的概念与相关知识,了解网络安全相关标准,对于各类网络环境所使用的各类防护技术原理有正确的认识。 (3)态度目标 遵守国家关于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利用所掌握的技术进行入侵攻击方面的活动;正确认识攻击事件,有应急处理维护和恢复信息系统的意识。 (4)终极目标 培养掌握较全面的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同时具备较高的安全素养,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安全与管理的合格从业人员。

java文件加密解密课程设计

软件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设计题目文本文档的加密与解密 专业班级财升本12-1班 学号 1220970120 姓名王微微 指导教师徐娇月 2013年 1 月

1 设计时间 2013年1月14日-2013年1月18日 2 设计目的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Java语言进行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面向对象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设计任务 对文件进行加密解密 4 设计内容 4.1 需求分析 (1)给定任意一个文本文件,进行加密,生成另一个文件。 (2)对加密后的文件还原。 4.2 总体设计 4.2.1 包的描述 导入了java.awt; java.awt.event; java.io; javax.swing等包。 4.2.2 类的描述 Myframe类;E1类。其中Myframe类继承Frame类;可以扩展Frame的功能并且可以实例化的多种功能,这个类也实现了ActionListener这个接口,它是Java中关于事件处理的一个接口,ActionListener用于接收操作事件的侦听器接口。对处理操作事件感兴趣的类可以实现此接口,而使用该类创建的对象可使用组件的addActionListener 方法向该组件注册。在发生操作事件时,调用该对象的actionPerformed 方法。 4.3 页面设计

图4.3-1 显示页面 代码实现: addWindowListener(new WindowAdapter() { public void windowClosing(WindowEvent e) { System.exit(0); } });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大纲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864032C 课内周数:2周 课程类别:□通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 适用专业: 一、所涉及的课程及知识点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主要涉及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其中网络安全技术涉及到知识点包括网络监听、ARP欺骗、木马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口令破解、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涉及知识点涵括多种网络协议:ARP协议、ICMP协议、IP、TCP、UDP协议以及局域网、路由器、网卡工作模式等。 二、目的与任务 目的:本课程是建立在学生掌握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上,通过上机实验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深刻领会课堂上所学的攻击和防御的理论知识,并了解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网络安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过对常见网络攻击和防御的软件安装、配置以及使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处理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掌握网络协议的实现机制;通过设计编写安全程序,提高学生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独立解决问题、以及软件设计、编写及调试等基本操作技能。 任务:本课程任务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是熟悉并掌握几个典型的网络攻防实验原理:网络嗅探、ARP欺骗攻击、端口和漏洞扫描、口令攻击、木马攻击、拒绝服务攻击、防火墙的配置、入侵检测系统,对于每一种攻击或者防范,根据给定的相应软件,安装并使用这些软件,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实验原理,模块一的任务每位同学必须独立完成,提交实验报告。模块二分为九个主题,几位同学为一组,每一组选择其中某一个安全主题,设计并编写满足给定题目要求的程序,测试并分析程序运行结果,并在指导老师要求下完成简单的答辩,每一组均需提交电子档的源程序代码、可执行文件、程序使用说明文档以及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同时提交纸质版设计报告。 三、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网络安全攻击与防御验证 (一)课题内容 本模块学生利用指导老师提供的相应软件工具,安装、配置并使用各软件,验证其安全攻击与防范的实验原理。具体实验内容如下:使用一种sniffer工具软件Wireshark嗅探用户名和密码;在局域网内使用ARP欺骗软件对任意一台主机实行ARP欺骗,使其不能访问外网;掌握防范ARP欺骗的MAC 地址与IP地址绑定方法;利用端口扫描软件nmap/xcan扫描目标主机开放端口;使用漏洞扫描工具nessus扫描主机漏洞;使用LC5(L0phtCrack V5)软件破解windows XP系统用户密码;了解冰河木马的操作与运行过程,掌握删除系统木马的方法;观察拒绝服务攻击中UDP泛洪攻击的实验现象;安装并配置天网防火墙,安装并配置入侵检测系统snort。

DES加密解密课程设计报告

D E S加密解密课程设计报 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DES算法加密与解密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名称:密码算法程序设计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任课教师: XX年 XX 月 XX 日

目录

1背景 DES算法概述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是由美国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一个密码算(LUCIFER)发展而来,在1977年1月15日,美国国家标准局正式公布实施,并得到了ISO的认可,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DES被广泛应用于美国联邦和各种商业信息的保密工作中,经受住了各种密码分析和攻击,有很好的安全性。然而,目前DES算法已经被更为安全的Rijndael算法取代,但是DES加密算法还没有被彻底的破解掉,仍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对称密码算法。所以对DES的研究还有很大价值,在国内DES算法在POS、ATM、磁卡及智能卡(IC卡)、加油站、高速公路收费站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以此来实现关键的数据保密,如信用卡持卡人的PIN 码加密传输,IC卡与POS机之间的双向认证、金融交易数据包的MAC校验等,均用到DES算法。 DES算法是一种采用传统的代替和置换操作加密的分组密码,明文以64比特为分组,密钥长度为64比特,有效密钥长度是56比特,其中加密密钥有8比特是奇偶校验,DES的加密和解密用的是同一算法,它的安全性依赖于所用的密钥。它首先把需要加密的明文划分为每64比特的二进制的数据块,用56比特有效密钥对64比特二进制数据块进行加密,每次加密可对64比特的明文输入进行16轮的替换和移位后,输出完全不同的64比特密文数据。由于DES算法仅使用最大为64比特的标准算法和逻辑运算,运算速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C H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实验名称: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系):信息学院 指导教师:

实验四某大学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设计原则: 校园网建设是一项大型网络工程,各个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网络设计原则。该学校网络需要具有包括图书信息、学校行政办公等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广大教职工、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一个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先进平台。本次设计以实用、够用、好用、安全为指导思想;以开发标准、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为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1)开放性标准化原则: 系统要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随着学院不断的扩招,业务的增长和应用水平的提高,网络中的数据和信息流将按指数级增长,需要网络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并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设备应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和产品,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满足将来系统升级的要求。 (2)先进性性原则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设备更新淘汰也很快。这就要求校园网建设在系统设计时既要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只有采用当前符合国际标准的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才能确保校园网络能够适应将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3)可靠性原则: 网络必须是可靠的,包括网络物理级的可靠性,如服务器、风扇、电源、线路等;以及网络逻辑级的可靠性,如路由、交换的汇聚,链路冗余,负载均衡等。网络必须具有足够高的性能,满足业务的需要。 (4)安全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由于校园骨干网络为多个用户内部网提供互联并支持多种业务,要求不仅能进行灵活有效的安全控制,同时还应支持虚拟专网,以提供多层次的安全选择。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分层设计理念: 对于大型网络而言一般采用三层结构设计,即“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如图所示:

网络攻防技术 100试题答案

《网络攻防技术实践》考核口试题 软件工程相关 1.软件的算法是如何定义的?有哪些主要特征? 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 七个主要特征: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有效性、健壮性、输入项输出项 2.软件中算法的效率如何度量? 空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 3.解释一下算法、程序和软件的概念。 算法:通常指可以用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步骤或程序,这些步骤或程序必须是明确的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的。 程序:程序(program)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或解决特定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命令序列的集合。 软件: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一部分,包括程序、数据、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4.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有哪几种主要结构? 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是进行以模块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为主的详细设计的基本原则。它的主要观点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程序。任何程序都可由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5.解释一下C语言中结构体的概念? 结构体是由一系列具有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 6.什么是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常用的数据结构有数组、栈、队列、链表、树、图、堆和散列表等。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成为数据的物理结构,又称为存储结构,包括数据元素的表示和关系的表示。表示方法有结点、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7.解释一下数据结构中线性表的概念? 线性表中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即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数据元素之外,其它数据元素都是首尾相接的。 8.解释一下数据结构中树的概念? 树是由一个集合以及在该集合上定义的一种关系构成的。集合中的元素称为树的结点,所定义的关系称为父子关系。父子关系在树的结点之间建立了一个层次结构,这个结点称为该树的根结点。 树的递归定义: 树(Tree)是n(n≥0)个结点的有限集T,T为空时称为空树,否则它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1)有且仅有一个特定的称为根(Root)的结点;一个根节点

网络综合实验报告

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专业综合实验课题名称:校园网—接入层和汇聚 层姓名: 班级:带教老师: 报告日期: 2013.12.9--2013.12.13 电子信息学院 目录 一、综合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4) 二、综合实验的内容 (5) 2.1 校园网需求分 析 (5) 2.2校园网规划............................................................................... ...... 7 2.3网络技术指导与测试分 析 ............................................................ 9 三、综合实验的步骤与方法 .. (17) 3.1项目需求分 析 ............................................................................. 17 3.2制定网络工程项目实施目标方案 (17) 四、综合实验的要点 ..................................... 18 五、小组分 工 ........................................... 19 六、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 19 七、问 题 ............................................... 20 参考文 献 (21) 前言 通过专业综合实验,使学生在掌握了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完成从网络设备的选型、配置、设计、施工、组建,到测试、管理、维护、应用、开发等一系列贯穿网络工程全过程所有实验 任务。同时,也使得每个学生能够满足网络工程专业的“建好网、管好网、用好网”的四年培养目标。因此,专 业综合实验对学生的网络工程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综合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是网络工程及相关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实践课程,本课程旨在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结合下教授学生设计,构建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技能。同时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 基础理论和过程,对于熟悉网络构建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测,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专业综合实验,使学生在掌握了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完成从网络设备的选型、配置、设计、施工、组建,到测试、管理、维护、应用、开发等一系列贯穿网络工程全过程所有实验 任务。同时,也使得每个学生能够满足网络工程专业的“建好网、管好网、用好网”的四年培养目标。因此,专 业综合实验对学生的网络工程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本课程要求学生综合所有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相关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网络的构建、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配置、网络安全工程的设计与实现、网络编程技术的应用等内容。网

《网络嗅探器》课程设计报告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报告 课题名称:网络嗅探器提交报告时间:2010年12月17 日 网络嗅探器 专业 组号指导老师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重视。嗅探技术作为网络安全攻防中最基础的技术,既可以用于获取网络中传输的大量敏感信息,也可以用于网络管理。通过获取网络数据包的流向和内容等信息,可以进行网络安全分析和网络威胁应对。因此对网络嗅探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通过分析网络上常用的嗅探器软件,在了解其功能和原理的基础上,以VC为开发平台,使用Windows环境下的网络数据包捕获开发库WinPcap,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网络嗅探工具。该嗅探工具的总体架构划分为5部分,分别是最底层的数据缓存和数据访问,中间层的数据捕获,协议过滤,协议分析和最顶层的图形画用户界面。 本嗅探器工具完成了数据包捕获及分析,协议过滤的主要功能,实现了对网络协议,源IP 地址,目标IP地址及端口号等信息的显示,使得程序能够比较全面地分析出相关信息以供用户参考决策。 关键词:网络嗅探;WinPcap编程接口;数据包;网络协议;多线程 (中文摘要在150字左右。摘要正文尽量用纯文字叙述。用五号宋体字。姓名与摘要正文之间空二行。关键词与摘要之间不空行。“摘要”这两个字加粗) 关键词:入侵检测系统;感应器;分析器;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Network sniffer Major: software engineering Group Number: 29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network security is increasingly being attention. Sniffing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as the most basic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文件加密系统课程设计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课程设计 文件加密 姓名孙浩斌 院(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计算机132 学号 指导教师罗慧慧 职称学生 起止时间2015-6-15至2015-6-24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务处制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设计目的 有时我们有些资料不希望别人看到,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密。对给定的相关文件进行加密可以对文件进行保护,可以防止某些重要信息不被别人所知道甚至窃取。对文件起到保护作用,可以方便用户使用某些只有自己能知道的信息,能够安全保护文件的相关内容几信息不被外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在享受信息资源所带来的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的严峻考验。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现实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已威胁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同时,信息安全问题也是人们能否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的关键。信息安全是社会稳定安全的必要前提条件。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结构,逐渐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为后续各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程序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遵循软件开发过程的基本规范,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按照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分析、设计、编写、调试和测试程序及编写设计报告。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 1. 巩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的内容和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掌握编程和程序调试的基本技能。 3. 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 4. 提高运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培养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有关相应知识的能力。 6. 强化上机动手编程能力,闯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难关! 设计要求 1. 分析课程设计题目的要求,根据所要求的程序功能,画出程序的流程图。 2.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写出详细设计说明文档。 3.对程序源代码进行调试与测试,使其能正确运行。 4.设计完成的软件要便于操作和使用。 5.设计完成后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意义 至今,密码技术是取得信息安全性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通过数据加密,人们可以有效地保证通信线路上的内容不被泄露,而且还可以检验传送信息的完整性。进一步,密码技术可以应用于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和信息鉴定,这些应用对于资源存取控制以及其它安全措施是必须而且有效的。相对于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来说,基于密码技术密码类产品、认证类产品份额相对较小,但随着金融、电信、政府等行业信息化建设对于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需求的增加,将会有较大的增长。

网络集成课程设计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 学生实习(实训)总结报告学院: __ 专业班级:__ __ 学生姓名:_____ _________学号:__ _ 实习(实训)地点:______ ___ ____________ __报告题目:__网络系统集成实践报告__ _ _ _ 报告日期: 2015年 1月 11日 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

本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企业网络的建设需求、建设规划、设备选择、系统集成以及设备调试等方面的知识。更进一步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以及防火墙等设备的有关知识,并将所学的内容加以综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动手规划设计网络拓扑、调试网络设备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本设计之前,请确认你已经掌握以下技术:网络互连技术,TCP/IP知识,CISCO、H3C设备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本次实训总共有三个题目:题目一,基于GRE的IPSec实现,题目二,基于IP的数据会议网络构建,题目三,无线局域网组网实践,还有一些有关RIP协议的配置,ACL的配置。题目一中可以实现分部1和分部2通过野蛮IPSec的方式连接到中心,采用IPSec -Over-GRE的方式,在tunnel上运行RIP协议来实现总部和分部之间的互通。最主要的是注意IPSec -Over-GRE和GRE-Over-IPSec 配置方式上的区别。题目二是有关MG6030、ME5000的相关配置,可以通过ME5000服务器召集基于IP地址的多点会议以及TOPVIEW数据终端的应用。题目三是有关无线网络的操作,客户端通过认证后进入关联阶段。认证方式有开放系统认证(Open system authentication)和共享密钥认证(Shared key authentication)。关联完成后就可以进入局域网。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 设计题目:基于TCP协议的网络攻击 学院(直属系):计算机学院 年级/专业/班:物联网工程 学生姓名: 14101070113宋涌 14101070124 周礼佟 14101070104 胡坤指导教师:魏正曦老师 完成日期:2017.1.12

摘要 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主要要求掌握网络安全原理和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动手实践网络安全的相关理论,通过应用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网络安全应用问题。在此基础上,真正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具备网络安全方面的分析和动手能力。在网络攻防实验环境中完成TCP/IP协议栈中TCP层重点协议的攻击实验。包括TCP RST攻击、TCP会话劫持和TCP SYN Flood攻击。 关键字:TCP RST攻击、TCP会话劫持和TCP SYN Flood攻击 课题分工 宋涌:TCP会话劫持,和编写课程设计 胡坤:TCP RST攻击,和参考资料查询 。 周礼佟:TCP SYN Flood攻击,和课程设计分工

摘要 (2) 一引言 (4) 二实验原理 (5) 三设计过程 (8) 3.1 TCP RST攻击 (8) 3.2 TCP会话劫持 (12) 3.3 TCP SYN Flood攻击 (21) 四总结与体会 (24) 参考文献 (25)

一引言 源于Unix 的网络协议TC P/IP随着Internet的飞迅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然而由于TCP/IP协议族在设计时并没有过多的考虑网络安全问题,黑客事件不断发生,使如电子商务等Internet应用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欲防网络攻击,必应先知其攻击原理,才可正确实施安全策略. 下面是网络内部或外部人员常用的几种网络攻击方式: ·密码猜测( Password Guessing): 主要通过穷举的办法来试探被攻击系统的密码,为下一步攻击做好准备. ·窥探( Sniffing): 主要通过劫获网络上的数据包来获得被攻击系统的认证信息或其它有价值的信息. ·电子欺骗( Spoofing): 通过假冒合法用户的身份来进行网络攻击,从而达到掩盖攻击者真实身份,嫁祸他人的目的. ·信息剽窃( Information Theft): 这是网络攻击的主要目的之一.攻击者通过获得访问被攻击主机的许可权而窃取主机上的重要信息. ·让主机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 是网络攻击的主要目的之一. 这种攻击使主机或网络不能为合法用户提供服务.例如攻击者可以用TC P的SYN信号淹没的方法来实现这一攻击. ·信息破坏( Information Destruction): 这也是网络攻击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篡改或毁坏被攻击主机上的信息达到破坏的目的. 以上这些攻击主要是利用TCP /IP协议本身的漏洞而对TCP/IP协议进行攻击实现的,下面分析了几种对TC P/IP的攻击的实现方式 未来的高技术战争是信息网络战, 以网络中心信息为主的联合作战正在取代传统的平台中心战。TCP/ IP 协议使得世界上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互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广域网络Internet, 实现海、陆、空、天立体战埸信息共享。因此开展TCP/IP 协议的分析和研究, 寻求其簿弱环节, 能否攻其一点, 而瘫痪一片, 即以小的投入达到大的产出, 是有效实施计算机网络对抗的关键。在以TCP/IP 为协议的通信计算机网络中, 通常将每台计算机称为主机, 在Internet 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可以访问Internet 上的其它任意一台计算机, 好像它们在一个局域网内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直接连接起来一样(不同之处是速度比局域网的慢)。TCP/IP 通信计算机网络结构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