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计算专题四“Ksp的计算”

高三化学计算专题四“Ksp的计算”
高三化学计算专题四“Ksp的计算”

第1页/共6页

计算专题四、——“K sp 的计算”

K sp 的五大应用

1[示例1] 等体积混合0.2 mol·L -1的AgNO 3和NaAc 溶液是否会生成AgAc 沉淀?(已知AgAc 的K sp 为2.3×10-3)

2.判断能否沉淀完全

[示例2] 取5 mL 0.002 mol·L -1 BaCl 2与等体积的0.02 mol·L -1 Na 2SO 4的混合,是否有沉淀产生?若有,计算Ba 2+

是否沉淀完全。(该温度下BaSO 4的K sp =1.1×10-10)

3.计算某一离子浓度

[示例3] 已知在室温时,Mg(OH)2的溶度积K sp =4×10-12

,求室温下Mg(OH)2饱和溶液中Mg 2+和OH -的物质的量浓度。

4.沉淀生成和沉淀完全时pH 的计算

[示例4] 已知:Cu(OH)2(s)Cu 2+(aq)+2OH -(aq),K sp =c (Cu 2+)·c 2(OH -)=2×10-20。当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幂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反之固体溶解。 (1)某CuSO 4溶液里c (Cu 2+)=0.02 mol·L -1,如果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 ,使之大于________。

(2)要使0.2 mol·L -1 CuSO 4溶液中Cu 2+沉淀较为完全(使Cu 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 溶液,使溶液的pH 为________。

5.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计算 (1)已知K sp ,计算溶解度(S )

[示例5] 已知常温下,CaCO 3的K sp =2.9×10-9,则该温度下,CaCO

3的溶解度S

=________。

(2)已知溶解度,计算K sp

[示例6] 已知某温度下,Ag 2CrO 4(相对分子质量332)的溶解度S =4.349 2×10-3 g ,计算Ag 2CrO 4的K sp =______。

分步沉

1.定义

如果一种溶液中同时含有I -和Cl -,当慢慢滴入AgNO 3

溶液时,刚开始只生成AgI 沉淀;加入的AgNO 3到一定量时才出现AgCl 沉淀,这种先后沉淀的现象称为分步沉淀。

2.原理

在含有同浓度I -和Cl -的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之所以AgI 沉淀先生成,是因为K sp (AgI)比K sp (AgCl)小,假定溶液中c (I -)=c (Cl -)=0.01 mol·L -1,刚开始生成AgI 和AgCl 沉淀时所需要的Ag +浓度分别是:

c(Ag+)AgI =K sp AgI

c I-=

9.3×10-17

0.01mol·L-1=9.3×10-

15 mol·L-1

c(Ag+)AgCl=K sp AgCl

c Cl-=

1.8×10-10

0.01mol·L-1=

1.8×10-8 mol·L-1

可见沉淀I-所需要的c(Ag+)要小的多,所以AgI先沉淀,继续滴加AgNO3,当c(Ag+)=1.8×10-8mol·L-1时,AgCl 沉淀也开始生成,这时c(I-)、c(Cl-)和c(Ag+)同时平衡:

c(Ag+)·c(I-)=K sp(AgI)=9.3×10-17

c(Ag+)·c(Cl-)=K sp(AgCl)=1.8×10-10

两式相除得:c Cl-

c I-=

1.8×10-10

9.3×10-17=1.9×10

6

如果溶液中c(Cl-)>1.9×106c(I-),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时,则要先生成AgCl沉淀。

3.应用(1)判断沉淀的顺序

[示例7]将0.001 mol·L-1AgNO3溶液逐滴滴入0.001 mol·L-1 KCl和0.001 mol·L-1 K2CrO4的混合溶液中,先产生哪种沉淀?

[已知该温度下,K sp(AgCl)=1.56×10-10,K sp(Ag2CrO4)=1.12×10-12]

(2)离子的分离与提纯分步沉淀常应用于离子的分离,现以Fe3+和Mg2+的分离为例说明如何控制条件。

[示例8]常温下,如果溶液中Fe3+和Mg2+的浓度都为0.10 mol·L-1,使Fe3+沉淀完全而使Mg2+不沉淀需要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________。

(已知:K sp[Fe(OH)3]=4.0×10-38,K sp[Mg(OH)2]=1.8×10-11)

[专项集训]

1.已知:PbI2的K sp=7.0×10-9,将7.5×10-3mol·L-1的KI溶液与一定浓度的Pb(NO3)2溶液按2∶1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则生成PbI2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A.2.8×10-4 mol·L-1B.5.6×10-4 mol·L-1

C.4.2×10-4 mol·L-1D.8.4×10-4 mol·L-1

2.已知:25 ∶时,K sp[M(OH)2]=3.2×10-11,则此温度下M(OH)2饱和溶液的pH为()

A.10 B.10+lg 2 C.10+2lg 2D.10-2lg 2 3.已知K sp(AgCl)=1.56×10-10,K sp(AgBr)=7.7×10-13,K 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2-4,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第2页/共6页

A.Cl-、Br-、CrO2-4B.Br-、Cl-、CrO2-4

C.CrO2-4、Br-、Cl-D.Br-、CrO2-4、Cl-

4.已知Cu(OH)2在水中存在着如下沉淀溶解平衡:Cu(OH)2(s)Cu2+(aq)+2OH-(aq),在常温下,K sp=2×10-20。某CuSO4溶液中,c(Cu2+)=0.02 mol·L-1,在常温下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需要向CuSO4溶液加入碱溶液来调整pH,使溶液的pH大于()

A.2 B.3 C.4D.5

5.已知K sp[Fe(OH)2]=8.0×10-16,K sp[Fe(OH)3]=4.0×10-38,常温下,向含1.0 mol Fe2(SO4)3和1.0 mol FeSO4的1 L 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NH3至该溶液的pH为3时,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中c(Fe2+)∶c(Fe3+)的值为() A.2∶1 B.1∶1 C.2.5×104∶2

D.2.5×104∶1

6.在废水处理领域中,H2S或Na2S能使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而除去。25 ∶,某溶液含0.02 mol·L-1 Mn2+、0.1 mol·L-1H2S,向该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当溶液的pH=5时,Mn2+开始沉淀为MnS,则MnS 的溶度积为()

(已知:H2S两级电离常数分别为K a1=1.3×10-7,K a2=7.0×10-15)

A.1.3×10-7 B.7.0×10-15 C.9.1×10-14 D.1.82×10-14

7.25 ∶ CaCO3固体溶于水达饱和时物质的量浓度是9.327×10-5 mol·L-1,则CaCO3在该温度下的K sp为()

A.9.3×10-5 B.9.7×10-9 C.7.6×10-17

D.8.7×10-9

8.以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所得的酸性废水中砷元素含量极高,为控制砷的排放,采用化学沉降法处理含砷废水,相关数据如下表,若混合溶液中Ca2+、Al3+、Fe3+的浓度均为1.0×10-3 mol·L-1,c(AsO3-4)最大是()

难溶物K sp

Ca3(AsO4)2

6.8×10-

19

AlAsO4

1.6×10-

16

FeAsO4

5.7×10-

21

A.5.7×10-18-5 mol·L-1

C.1.6×10-13mol·L-1D.5.7×10-24 mol·L-1

9.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第3页/共6页

(1)已知25 ∶时,K sp[Mg(OH)2]=1.8×10-11,K sp[Cu(OH)2]=2.2×10-20。在25 ∶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 ∶时,向0.01 mol·L-1的MgCl2溶液中,逐滴加入浓NaOH溶液,刚好出现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当Mg2+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已知lg 2.4=0.4,lg 7.5=0.9)。

(3)已知25 ∶时,K sp(AgCl)=1.8×10-10,则将AgCl放在蒸馏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溶液中的c(Ag+)约为________ mol·L-1。

(4)已知25 ∶时,K sp[Fe(OH)3]=2.79×10-39,该温度下反应Fe(OH)3+3H +Fe3++3H2O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10.(2019·扬州模拟)草酸钴用途广泛,可用于指示剂和催化剂制备。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等]制取CoC2O4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Ca2+、Mg2+、Al3+等。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Fe(Fe(Co(Al(Mn(

OH)

3

OH)

2

OH)

2

OH)

3

OH)

2

完全沉淀

的pH

3.79.69.2 5.29.8

(1)

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作用是________;使用萃取剂适宜的pH=________(填字母)左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2.0B.3.0C.4.0

(2)滤液∶“除钙、镁”是将溶液中Ca2+与Mg2+转化为MgF2、CaF2沉淀。已知K sp(MgF2)=7.35×10-11、K sp(CaF2)=1.05×10-10。当加入过量NaF后,所得滤液c(Mg2+)/c(Ca2+)=________。

11.(1)硫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可形成多种化合物。H2S 和SO2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

H2S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25 ∶时,在0.10 mol·L-1 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第4页/共6页

∶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______mol·L -1。

∶某溶液含0.01 mol·L-1 Fe2+、未知浓度的Mn2+和0.10 mol·L-1H2S,当溶液pH=________时,Fe2+开始沉淀;当

Mn2+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 Mn2+

c Fe2+=________。

[已知:K sp(FeS)=1.4×10-19,K sp(MnS)=2.8×10-13]

(2)已知钼酸钠(Na2MoO4)溶液中c(MoO2-4)=0.40 mol·L -1,c(CO2-3)=0.52 mol·L-1,由钼酸钠溶液制备钼酸钠晶体时,需加入Ba(OH)2固体以除去CO2-3,当BaMoO4开始沉淀时,CO2-3的去除率为________。[已知:K sp(BaCO3)=2.6×10-9,K sp(BaMoO4)=4.0×10-8,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12.(1)利用废旧锌铁皮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O的一种制备流程图如下:

已知:K sp[Zn(OH)2]=1.2×10-17;Zn(OH)2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

∶溶液A中加稀H2SO4生成Zn(OH)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Zn(OH)2饱和溶液中c(Zn2+)=3×10-6 mol·L -1,若溶液A中加入稀H2SO4过量,会溶解产生的Zn(OH)2,Zn(OH)2开始溶解的pH为________,为防止Zn(OH)2溶解,可将稀H2SO4改为_______。(lg 2=0.3)

(2)T ∶时,取一定量的PbI2固体,用蒸馏水配制成饱和溶液。准确移取25.00 mL PbI2饱和溶液,分次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RH(发生反应:2RH+Pb2+===R2Pb+2H+)中,用250 mL洁净的锥形瓶接受流出液,用蒸馏水淋洗树脂至流出液呈中性。将洗涤液一并盛放到锥形瓶中,加入酚酞,用0.002 5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重复上述操作2次,当达到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0.00 mL。则T ∶时PbI2的K sp=________________。

(3)某MgCl2溶液的浓度为0.01 mol·L-1,在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10,此时溶液中的Mg2+是否沉淀完全?________(填“是”或“否”),此时c(Mg2+)=______mol·L-1。(已知:K sp[Mg(OH)2]=1.8×10-11)

(4)某同学欲对用ClO2消毒过的自来水进行氯元素含量的测定(假定ClO2全部转化为Cl-),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向30.00 mL水样中加几滴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0.001 mol·L-1 AgNO3溶液滴定,当有砖红色Ag2CrO4沉淀出现时,达滴定终点,此时用去AgNO3溶液12.12 mL。

∶水样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已知K sp(AgCl)=1.78×10-10,K sp(Ag2CrO4)=2.00×10-12。如在滴定终点时,测得溶液中CrO2-4的浓度是5.0×10-3 mol·L-1。试计算此时溶液中的Cl-的浓度是________。

[示例1]有AgAc沉淀生成。

2.判断能否沉淀完全

第5页/共6页

第6页/共6页

[示例2] Ba 2+已经沉淀完全。

[示例3] c (Mg 2+)=1.0×10-4 mol·L -1,c (OH -)=2.0×10-4 mol·L -1。

[示例4] (1)根据信息,当c (Cu 2+)·c 2(OH -)=2×10-

20

时开始出现沉淀,则c (OH -)= 2×10-20

c Cu 2+

mol·L -1=2×10-20

0.02

mol·L -1=10-9 mol·L -1,c (H +)=10-5 mol·L -1,pH =5,所以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pH>5。(2)要使Cu 2+浓度降至0.2 mol·L -1÷1 000=2×10-4 mol·L -1,c (OH -)

= 2×10-202×10-4 mol·L -1

=10-8 mol·L -1,c (H +)=10-6 mol·L -1

,此时溶液的pH =6。

[示例5] 因此CaCO 3的溶解度S =5.4×10-4 g 。 [示例6] c (Ag +)=2×1.31×10-4 mol·L -1=2.62×10-4 mol·L -1

K sp (Ag 2CrO 4)=c 2(Ag +

)·c (CrO 2-4)=(2.62×10

4)2

×(1.31×10-4)≈9×10-12。

分步沉淀

1.D 2.

D 7.D 8.A 9.

答案:(1)Cu(OH)2 Cu 2++2NH 3·H 2O===Cu(OH)2↓+

2NH +4 (2)9.6 11.1 (3)1.3×10-5 (4)2.79×103

10答案:(1)除去Mn 2+ B pH =3时,Co 2+溶解最少,其他离子溶解较多 (2)0.7

11.答案:(1)∶0.043 ∶2 2.0×106 (2)95%

12.答案:(1)①ZnO 2-2+2H +

===Zn(OH)2↓ ②8.3 CO 2 (2)4×10-9 (3)否 1.8×10-3 (4)①4.04×10-4 mol·L -1 ②8.9×10-6 mol·L -1

高三化学计算

专题:化学计算常用方法和技巧 一、关系式法 【例1】在O2中燃烧0.22g硫和铁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全部转化为SO2,将这些SO2全部转化为SO3,生成的SO3完全被水吸收,所得的H2SO4可用10.0ml 0.5mol/L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5% B.36% C.20% D.40% 【练习】一定量的铁粉和9g硫粉混合加热,待其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共收集得9g水,则加入的铁粉质量为() A.14g B.42g C.56g D.28g 二、差量法 【例2】把氯气通入浓氨水中,会立即发生下列反应: 3Cl2+8NH3·H2O=6NH4Cl+N2+8H20 在标准状况下,把1.12L Cl2、N2的混合气体通入浓氨水中,实验测得逸出气体的体积为0.672L,此反应中被氧化的NH3的质量为() A.3.4g B.0.34g C.1.36g D.4.48g 【练习】将19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15.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 三、守恒法 【例3】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0g合金溶于80mL 13.5mol/L的浓硝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6.72L(标准状况)气体,并测得溶液中H+浓度为1mol/L。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80mL,试计算: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求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练习】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4.48L(标准

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完全被吸收生成了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60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5mol 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L 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6mol D.混合气体中含NO2 3.36L 四、极值法 “极值法”即“极端假设法”,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常用方法,一般解答有关混合物计算时采用。可分别假设原混合物是某一纯净物,进行计算,确定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例4】现有浓度各为1mol·L-1的FeCl3、FeCl2、CuCl2混合溶液100mL,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对下列各情况填空: (1)反应完毕,铁粉有剩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阳离子。 (2)反应完毕,有铜生成,铁粉无剩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阳离子,该阳离子在溶液中物质的量的范围是;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含阳离子。 (3)反应完毕后,无固体沉积物存在,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和阳离子。【练习】.由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10g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得到氢气11.2L(标准状况下),此合金可能是() A. 镁铝合金 B. 镁铁合金 C. 铝铁合金 D. 镁锌合金 课后作业: 1.700℃时,向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H2,发生反应:CO2+H2(g) CO(g)+H2O(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高三化学计量数专题

化学计量数专题 2 ★如何做关于物质的量及阿伏伽德罗常数的选择题?要注意什么? 1、弄清几个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的公式以及相应公式应用的条件; 物质的量 n=N/NA(粒子数除以阿伏加德罗常数)=m/M(质量除以摩尔质量)=V/Vm =C*V液(物质的量浓度乘以溶液的体积) 2、了解物质的量和微粒间的对应关系; 3、清楚各微粒间的关系,能够灵活的应用物质的量换算目标微粒数; 在数值上:1 mol=1 N A≈6.02×1023 4、注意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如转移电子计算,电离水解平衡,电化学等.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应注意什么 ①必须是标准状况.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取22.4L/mol ②对象是任何气体,既包括纯净物又包括气体混合物. ③22.4升是个近似数值. ④单位是L/mol,而不是L. 本人觉得;百炼成刚,多做题,做多了就会啦! 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7.80g Na 2O 2 与5.85g NaCl所含阴离子数相等 B.15g甲醛(HCHO)和乙酸的混合物中氧原子数为0. 5N A C.一定条件下,1.4g N 2和0.2mol H 2 混合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D.常温下,2L pH=12的Na 2CO 3 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02N A 2、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molH 2和0.5molN 2 ,充分反应后可得NH 3 分子数目 为N A

B. 1.0L 0.1molL—1水玻璃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 A C.一定条件下,2.3gNa完全与O 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电子数目为0.1N A D.在标准状况下,2.24L的CH 3CH 2 OH含有N A 个分子 3、下列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说法正确的是 A.含0.2mol H 2SO 4 的浓硫酸与足量锌反应,生成气体的分子数小于0.1N A B.标况下,22.4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大于N A C.0.1mol/L 的AgNO 3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目为0.1N A D.电解267g熔融AlCl 3,能生成3mol Cl 2 和54g金属铝 4、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L 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 A B.常温常压下,9.2g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合物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为 0.2N A C.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 2分子的数目为0.46N A D.0.1mol铁溶于足量氯水中,转移电子的总数为0.2N A 5、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16.9 g过氧化钡(BaO 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3N A B.在1 L 0.1 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 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l 2分别与足量 Fe或C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2N A D.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和环丁烷(C 4H 8 )的混合气体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共 6N A 对 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6g O 3气体含有氧原子数为N A B.标准状况下,44.8L 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2N A C.0.1mol·L—1氧化铝溶液中含有Al3+数为0.1N A

溶度积的计算

学习情景五硫酸钡溶度积常数的测定 学习要点 1、溶度积与溶解度 2、溶度积规则 3、影响多相离子平衡移动的因素 4、分步沉淀与沉淀分离法 链接 沉淀反应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反应,常用于对混合物的分离,在日常生活及生物技术的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沉淀现象在工业生产中常用来提取物料,得到产品;在生物工程中常用于对发酵液的分离提纯,以得到生物制品。沉淀在日常保健中也有应用,如利用沉淀- 溶解平衡原理可通过使用含氟牙膏来预防龋齿。 必备知识点一溶度积规则 极性溶剂水分子和固体表面粒子相互作用,使溶质粒子脱离固体表面成为水合离子进入溶液的过程叫溶解。 溶液中水合离子在运动中相互碰撞重新结合成晶体从而成为固体状态并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沉淀。 溶解和沉淀两个相互矛盾的过程使一对可逆反应在某一时刻(溶解与沉淀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此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一、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1、难溶电解质 在水中溶解度小于0.01g/100g的电解质称为?。 如AgCl 的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AgCl (s) Ag (aq) Cl (aq) 平衡常数 K Ag Cl 2、溶度积 对于一般难溶电解质

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组分离子浓度系数次幕的乘积为一 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符号为K sp 。 沉淀溶解平衡是在未溶解固体与溶液中离子间建立的, 溶液中离子是由已溶 解的固体电离形成的。由于溶解的部分很少,故可以认为溶解部分可完全电离。 3、K sp 的物理意义 (1) K sp 的大小只与反应温度有关,而与难溶电解质的质量无关; (2) 表达式中的浓度是平衡时离子的浓度,此时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3) 由K sp 可以比较同种类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不能用 K sp 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对于AB 型难溶电解质: 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浓度,也就是该溶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B n s ? mA n aq nB m aq 溶解度s 的单位均为mol/L ,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g/L=mol/L*g/mol 例 1:已知 2K Q p 时,[并&2陽04的溶解度是nS.2\o nS /foOgnC 求S m p (Ag 2CrO 4)。 解: 2 Ag 2CrO 4 ? 2Ag CrO 4 2s s 离子积:某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任一状态下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用 J 表示。 J i 与K sp 的区别:K sp 是J i 的一个特例 1、溶度积规则: 当J>K sp 时,过饱和溶液,将生成沉淀,直至溶液饱和为止。 当J=K sp 时,饱和溶液,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平衡常数 AmBm(s) K sp [A n ]m [B m ]n mA n (aq) nB m (aq) 溶度积与溶解度都可' 力、 e 3 质 的 K ° ,但它们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不同概念。 三、溶度积规则 4 喙聾 3]2 4[噓打° 332 4S 3 12 1.1 10 12 对于A 2B 或AB 2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九化学平衡及其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九化学平衡及其计算(含解析) 1、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Z(g)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2、(NH4)2S03氧化是氨法脱硫的重要过程。某小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研究了一段时间 内温度和(NH4)2S03,初始浓度对空气氧化(NH4)2S03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60℃之前,氧化速率增大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有关 B. 60℃之后,氧化速率降低可能与02的溶解度下降及(NH4)2SO3受热易分解有关 SO 水解程度增大有关 C.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与2 3 D. (NH4)2SO3初始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氧化速率变化不大,可能与02的溶解速率有关 3、将1mol M和2mol N置于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s)+2N(g)P(g)+Q(g) △H 。反应过程中测得P的体积分数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若X、Y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B.温度为T1时,N的平衡转化率为80%,平衡常数K =40 C.无论温度为T1还是T2,当容器中气体密度和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D.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及时分离出产物均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4、温度为一定温度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 5,反应PCl5(g)PCl3(g)+ 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mol 0 0.16 0.19 0.20 0.20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3) = 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 = 0.11mol·L-1,则反应的Δ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0.20mol PCl3和0.20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 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PCl3和2.0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5、T℃时,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D(g) ΔH<0。现将1mol A和2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将4mol C和2mol D加入乙容器中。起始时,两容器中的压强相等,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所示,隔板K固定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溶度积的计算

溶度积的计算 (1)已知溶度积求离子浓度: 例1、已知室温下PbI2的溶度积为7.1×10-9,求在c(I-)=0.1mol·L-1的PbI2饱和溶液中, Pb2+的浓度最大可达到多少? (2)已知溶度积求溶解度: 例2、已知298K 时AgCl 的K sp = 1.8×10-10,求其溶解度S (3)已知溶解度求溶度积 例3、已知AgCl 298 K 时在水中溶解度为1.92×10-4g,计算其K sp。 (4)利用溶度积判断离子共存: 例4、已知298K时,MgCO3的K sp = 6.82×10-6,溶液中c(Mg2+)=0.0001mol·L-1,c(CO32-) = 0.0001mol·L-1,此时Mg2+和CO32-能否共存?

(5)利用溶度积判断沉淀平衡移动方向: 已知:K SP(AgCl)=1.8 ×10-10K SP(AgI)=8.3 ×10-17 往AgCl固体中加入蒸馏水,使其达到溶解平衡, (1)求溶液中c(Ag+)有多大? (2)再向该溶液加入KI,使I-浓度达到0.1mol/L,请判断有没有AgI生成? (6)溶度积与PH: 例5.25℃时,Ksp [Mg(OH)2]= 5.6×10-12, 求Mg(OH)2的饱和溶液中的c(Mg2+)和PH值;若往此饱和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则溶液呈什么颜色? 练习1:在100mL 0.01mol/LKCl 溶液中,加入1mL 0.01mol/L AgNO3溶液,有沉淀(已知AgCl K SP=1.8×10-10)?Ag+沉淀是否完全?(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沉淀就达完全) 练习2:25℃时Ksp [Fe(OH)2]= 4.9×10-17,Ksp [Al(OH)3]= 1.3×10-33,比较Fe(OH)2、Al(OH)3饱和溶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专题练习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专题练习 1.[2019新课标Ⅱ] 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 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 .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 - 数目为0.1N A C .1 mol 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 .48 g 正丁烷和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2.[2019新课标Ⅲ]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42H PO -)+2c (24HPO -)+3c (34PO -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3.[2018新课标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 g 镁与27 g 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 .1 mol 重水与1 mol 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1 mol 乙烷和1 mol 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4.[2018新课标Ⅱ]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5.[2018新课标Ⅰ]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 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N A 6.[2018海南]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Ksp的应用和计算word版本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Ksp 的应用和计算 1.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称为_______ __,简称_______ __。请写出PbI 2 Cu(OH)2 BaSO 4 CaCO 3 Al(OH)3 CuS 的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K SP 表达式 3.用于电解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Ca 2+、Mg 2+、SO 42-等杂质。其次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Na 2CO 3和NaOH ,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经检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SO 42-,其原因是___________【已知:Ksp(BaSO 4)= 1.1 ×10-10 Ksp(BaCO 3)= 5.1 ×10-9】 4. 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 3(M :Mg 2+、Ca 2+、Mn 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 示。已知: pM=-lg c(M),pc(CO 32-)= -lg cc(CO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gCO 3、CaCO 3、MnCO 3 的K sp 依次增大 B .a 点可表示MnCO 3 的饱和溶液,且c(Mn 2+)= c(CO 32-) C .b 点可表示CaCO 3 的饱和溶液,且c(Ca 2+)

2020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 (精选高考真题+详细教案讲义,值得下载) 1.(2019·唐山一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 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1 L pH=2的NH4Cl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1×10-12N A B.1 mol LiAlH4在125 ℃时完全分解生成LiH、H2、Al,转移电子数为3N A C.1.7 g氨气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4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NO2含有的原子数小于3N A 解析:选B A项,室温时,1 L pH=2的NH4Cl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0.01N A;B项,1 mol LiAlH4在125 ℃时完全分解生成LiH、H2、Al,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0价,因此转移电子数为3N A;C项,1.7 g氨气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其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3N A;D项,标准状况下,NO2不是气体。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0.0 g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 1.5N A B.标准状况下,33.6 L乙烯与乙炔的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3N A 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3N A C.1 L 1 mol· D.某密闭容器中0.1 mol Na2O2和0.1 mol C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 A mol-1=1.5 mol,含有 20 g· 解析:选C30.0 g氟化氢的物质的量为30.0 g÷ 氟原子的数目为 1.5N A,故A正确;标准状况下,33.6 L乙烯与乙炔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5 mol,它们分子中均含有2个碳原子,则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Ksp计算教学设计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Ksp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利用Ksp表达式求离子浓度 2、能利用Ksp,判断生成沉淀的先后顺序 3、能利用Qc与Ksp关系,判断是否有沉淀生成。 过程与方法:1、培养规范答题意识 2、提高学生化学计算中的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Ksp表达式的应用,领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利用Ksp表达式求离子浓度并能判断生成沉淀的先后顺序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利用Ksp表达式求离子浓度 例1 :已知Ksp [Fe(OH)3]=4.0×10-38,向FeCl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石灰水,调节PH 为5,则此时c(Fe3+)= ,若将Fe(OH)3固体放入蒸馏水中形成饱和溶液(Fe3+与OH-浓度比为1:3),此时c(Fe3+)= 。 小结: 1、已知Ksp求浓度时,先正确书写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式和Ksp 表达式,再进行计算。 2、数据处理方法 阶段小测1: 1、【2011年全国高考】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________mol·L-1(K sp[Cu(OH)2]=2.2×10-20) 2、已知289K时,Ksp(AgCl)=1.77×10-10 Ksp( Ag2CrO4)=1.12×10-12 AgCl饱和溶液和Ag2CrO4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AgCl Ag2CrO4 (填“>”“<”或“=”) 环节二:利用Ksp,判断生成沉淀的先后顺序 例2:己知Ksp(AgCl)=1.56×10-10, Ksp(AgBr)=7.7×10-13, 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 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1·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 C1-、Br-、CrO42- B. CrO42-、Br-、C1- C. Br-、C1-、CrO42- D. Br-、CrO42-、C1- 先思考:向含有Cl-, Br-和CrO42-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需Ag+的量多的离子先沉淀,还是少的先沉淀? 小结:判断离子沉淀先后顺序时:需外加离子(或物质)少的离子先沉淀,题目转化为已知Ksp和离子浓度,求外加离子的浓度

高三化学计算综合练习(一)

高三化学计算综合练习(一) 高三化学计算综合练习(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 12 N: 14 F:19 Cl: 35.5

Br:80 Na: 23 Mg: 24 Al:27 K:39 Cu:64 Ca:40 Fe:56 Zn:65 Ba:137 Ag:108 )16分。分,共2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N1.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氯化氢气体的摩尔质量等于N氯气分子A和N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A B.常温常压下1mol NO气体与水反应生成2— NO离子N个3A 2N121g CClF所含的氯原子数为.C A22—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Na.D62g 2离子数为N A 2.将H、N、O三种气体分别放入不同容器222中,使它们的温度、密度相同,则其压强(p)大小的关系,符合 A.p(H)>p(O)>P(N) B.p(O)>2222P(N)>p(H) 22C.p(H)>P(N)>p(O) D.P(N)>

2222p(O)>p(H) 223.某硅酸盐的组成可表示为:KAlSiHO,则x2664x的值为 A.2 B.12 C.24 D.无法判断 4.将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立即使生成的产物全部通入足量NaO固体中,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重不相22等的是 A.CH CHOH 5622B.CH=CH-COOCH CH=CH-CH=CH2232 C.CHCHO D HCHO .3 38 38 CHCOOH 35.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3。用0g/cm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时得知:5.-7cm的正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在边长为10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下列数据中的 A.32 B.120 C 150 . 180 D .n2+-离子MnO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6. R82n2---RO离子变为R,若反应后O氧化为MnO4284离子。又知反应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精)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一物质的量 【考纲要求】 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掌握化学常用计量方法。 1.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过程方法】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要注意物质的组成形式、要注意晶体的结构、要注意微粒的种类、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与元素价态的变化、要注意可逆过程或化学平衡等等。【重点知识整合】【考点1】关于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的相互关系

特别提醒: 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需注意的问题(1 “一个中心”: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2 “两个前提”:在应用V m =22.4 L·mol -1时,一定要有“标准状况”和“气体及其状态”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 。(3 “三个关系”: 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间的关系; 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

③“强、弱、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 (4“四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 1、(上海卷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L 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A . 5V 11.2n B .11.2n 5V C .5n 22.4V D .5V 22.4n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2、(广东卷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4g CH 4含N A 个C —H 共价键 B .常温常压下,22.4L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含有2N A 个O 原子 C .1 mol Fe 与足量稀HNO 3反应,转移个2N A 个电子 D .1L 0.1 mol/L NaHCO 3溶液中含有0.1N A 个HCO 3—

浙江新高考29题化学计算题试题练习

浙江新高考29题——化学计算 1. 将露置于空气中的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盐酸体积有如图关系(不考虑CO 2在水中的溶解)。 试计算:(无需书写计算步骤)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2)该样品中NaOH与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 2. 取1.19gK2CO3和K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5mL溶液,往溶液中加入25mLBa(OH)2溶液恰好使生成的 白色沉淀的量最多。反应后溶液的c(OH-)=0.3mol/L(混合溶液体积为50mL)。试计算: (1)反应后溶液中n(OH-)= mol。 (2)原混合物中n(K2CO3):n(KHCO3)= 。 3. 取2.74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5mL溶液,往溶液中加入25mL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反应后溶液的c(Cl-)=0.8mol/L(混合溶液体积为50mL)。试计算: (1)反应后溶液中n(Cl-)= mol。 (2)原混合物中n(Na2CO3):n(NaHCO3)= 。 5. 取14.3g Na2CO3·x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为止,用去盐酸20.0mL,并收集到1.12LCO2(标准状况)。试计算: (1) 稀盐酸物质的量的浓度为mol/L。 (2) x值是。 6. 取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8.22g,加热到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测得其质量为6.36g。 (1)取等质量的原混合物溶于水,配成80mL溶液,则c(Na+)= mol/L (2)向(1)所配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稀盐酸至过量, 生成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盐酸的体积有如右图所示 的关系(不考虑CO2的溶解),则a点消耗盐酸的体积为 mL。 7. 标准状况下,将7.84L HCl气体溶于水配得350mL 盐酸,然后与含17.9g Na2CO3和NaHCO3的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0.200mol CO2气体。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

2012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三《化学计算》

专题三 基础计算 Ⅰ.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一、选择题 1.质量相等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 ,另一份是CO 2,这两份气体样品中,CO 与CO 2 所含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 A .1:2 B .1:4 C .11:14 D .1l :28 2.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N 2 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 2和 C 2H 4 C .体积相同、密度相等的CO 和C 2H 4 D .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H 2 3.由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O 22-) 和超氧离子(O 2-)两种。在此晶体中,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2:l B .1:l C .1:2 D .1:3 4.由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 H 2和CO 的体积比为 ( ) A .29:8:13 B .22:l :14 C .13:8:29 D .26:16:57 5.由X 、Y 两元素组成的气态化合物XY 4,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 、B 两种气体物质, 己知标准状况下20mLXY 4分解可产生标准状况下30mL A 气体(化学式为Y 2)和10mL B 气体,则B 的化学式为 ( ) A .X 2 B .Y 2X 2 C .XY 2 D .X 2Y 4 6.将N02、NH 3、O 2混合气22.4L 通过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了26.7g ,气体体积缩小 为4.48L .(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则混合气体的 平均分子量为 ( ) A .28.1 B .30.2 C .33.1 D .34.0 7.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 ( ) A .H 2SO 4·19 B .H 2SO 4 ·H 2O C .H 2SO 4·SO 3 D .SO 3· 109 H 2O 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 ,完全燃烧得O.16molCO 2 T3.6g 水。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混合气体中 ( ) A .一定有甲烷 B .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 .一定没有乙烷 D .一定有乙炔 9.用惰性电极电解M(NO 3)x 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g 时,在阳极上同时生b L 氧气(标 准状况),从而可知M 的原子量为 ( ) 22.4ax A.b 11.2ax B.b 5.6ax C.b 2.8ax D.b

2021届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化学计量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1届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化学计量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在浓度均为4.0mol·L-1的盐酸和硫酸各100mL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体积比为2∶3,则加入铁粉的质量是( ) A.5.6g B.11.2g C.14g D.16.8g 2.用图装置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反应结束后包括3个步骤。①调整b,使a、b液面相平;②冷却至室温; ③读数。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 3.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分别用质量均为mg的CH4、CO2、O2和SO2四种气体吹出的气球体积大小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球②中装的是O2B.气球③和④中气体密度之比为2:1 C.气球①和③中气体分子数相等D.气球①和④中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4∶1 4.VmL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ag,取1 4 V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2- 4 的物质的量浓 度是( ) A.125a 36V mol/L B. 125a 18V mol/L C. 125a 54V mol/L D. 125a 9V mol/L

5.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V L,将它分成两等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a molH2SO4、b mol AgNO3。 则原混合溶液中的c(Na+)为 A.2b-4a V mol/L B. b-a V mol/L C. 2b-2a V mol/L D. b-2a V mol/L 6.某1L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1-、Br-、I-,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溶液中C1-、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关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通入氯气的体积为2.8L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只有:Cl2+2I- =2Cl- +I2 B.表中a的值为0.15 C.原溶液中C1-、Br-、I-物质的量之比为10:15:4 D.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 7.已知X-离子含a个中子,其质量数为b,则cg X-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A.c(b-a) b B. c(b-a+1) b C. b-a+1 a b D. c(b-a-1) b 8.0.2 mol/LAl2(SO4)3溶液100 mL与0.3 mol/L K2SO4溶液200 mL混合,假设混合溶液体积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之和,则所得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2 moL/L B.0.9 mol/L C.0.3 mol/L D.0.4 mol/L 9.将0.46g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放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0.08gH2,此时溶液体积为100m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有关ksp的计算

1.(2015辽宁沈阳二中月考,20)一定温度下,将 mol AgCl固体加入1 L mol·L-1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不考虑液体体积变化),已知:K sp(AgCl)=2×10-10,K sp(Ag2CO3)=1×10-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转化反应2AgCl(s)+ (aq) Ag2CO3(s)+2Cl-(aq)的平衡常数为20 B.约有10-5 mol AgCl溶解 C.反应后的溶液中:c(Na+)>c()>c(Cl-)>c(Ag+)>c(H+) D.反应后的溶液中:c(Na+)+c(Ag+)=2c()+c()+c(Cl-) 2.(2015贵州七校联考,13)在t ℃时,AgBr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 ℃时AgCl的K 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 B.在t ℃时, K sp(AgBr)=×10-13 C.在t ℃时,AgCl(s)+Br-(aq) 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816 D.在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b点到c点 3.(2015河北冀州中学第四次月考,25)某同学为了探究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并测定某温度下PbI2的溶度积常数,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取100 mL蒸馏水,加入过量的PbI2固体(黄色),搅拌、静置,过滤到洁净的烧杯中,得到滤液a; Ⅱ.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 mol/L的KI溶液,观察现象; Ⅲ.另准确量取 mL滤液a,与离子交换树脂(RH)发生反应:2RH+Pb2+ R2Pb+2H+,交换完成后,流出液用中

K、Ka、Kb、Kw、Ksp、Kh计算专练

K、Ka、Kb、Kw、Ksp、Kh计算专练 1、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1.96×10—5,求该温度下,0.1mol/L的CH3COOH 溶液中c(H+)= mol/L。 2、已知25℃时,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 b=1.79×10—5,求该温度下,1.79mol/L的溶液中NH4Cl溶液的pH约为。 3、已知25℃时,H3PO2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0—2,该温度下,0.02mol/L的H3PO2溶液的pH为。 4、已知25℃时,H3P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10—2,Ka2=2.6×10—7,通过计算判断NaH2PO3溶液的酸碱性 5、在25 ℃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温下,将a mol·L-1 CH3COONa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等体积的b mol·L-1的盐酸使溶液呈中性(不考虑盐酸和醋酸的挥发),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醋酸的电离常数K a=________。 7、常温下,将a mol·L-1的醋酸与b mol·L-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2c(Ba2+)=c(CH3COO-),则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 a=________________(用含a 和b的代数式表示)。 8、温度为T时,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和2molCO发生反应 2NO(g)+2CO(g)N2(g)+2CO2(g)ΔH=—7746.5kJ/mol,5min时达平衡, 测得0—5min内该反应速率v(N2)=0.016mol?L—1?min—1,求T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完整版)高三化学计算专项练习

高三化学计算专项练习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关键熟练书写有关方程式,理清关系。 、实验室用100mL 12mol·L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被氧化的氯化氢物质的量为-11 () A.小于0.6mol B.0.6mol C.0.6mol—1.2mol之间 D.1.2mol 、在一定体积的的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12 硫酸的实际体积为() A、等于50 mL B、大于50 mL C、等于100 mL D、大于100 mL 3、有某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mL,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mol/L,含硝酸的浓度为1mol/L,现向其中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A.89.6mL B.112mL C.168mL D.224mL 4、在FeCl和CuCl的混和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的质量与所的23加Fe 粉质量相等,则原混和液中FeCl和Cu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3A、7:2 B、2:7 C、1:2 D、2:1 二、根据原子守恒计算:不要局限于方程式计算,要从全局出发,考虑整体。 5、已知某KOH样品中含水7.62%,含KCO 2.23%,含KOH 90%。现将1.00g样品加入3246.00ml 1.00mol/L的盐酸中,过量的酸用1.070mol/L的KOH中和。蒸发溶剂,蒸发到无水时,可得到的固体的质量为() A、3.00g B、3.43g C、4.50g D、无法计算 6、有5.1g镁、铝合金,投入500mL、2mol/LHCl溶液中,金属全部溶解后,再加入4mol/LNaOH 溶液,若要求达到沉淀最大值,则加入NaOH溶液应为() A.250mL B.425mL C.500mL D.560mL 7、一定量的铁和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投入250 mL 2mol/L的足量硝酸溶液中,反应完成后,生成1.12L NO(标况下)。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最少是() A.450mL B.500mL C.400mL D.不能确定 8、向一定量的Fe、FeO、FeO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l 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32完全溶解并放出标准状况下224mL气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单质铁的质量为() A.11.2g B.2.8g C.5.6g D.无法计算 三、转化法:把宏观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与电子或其他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 9、镁铝合金5.1 g溶于300mL2mol/L的HCl,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为5.6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A.5.1g B.10.2g C.13.6g D.15.3g -1 10、将质量为m g的铁与铜粉的混合物,溶于100mL 4mol·LHNO溶液(过量),充分反3应后所得还原产物为0.05mol NO,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则沉淀质量为() (m+12.0)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