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威慑心理战

简析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威慑心理战
简析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威慑心理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e3768634.html,

简析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威慑心理战

作者:李峰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33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心理战的层次和规模也在不断升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场具有信息化特征的局部战争表明,威慑心理战作为心理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样式,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基本要素、实施方式和实战应用三个方面对威慑心理战进行了系统地剖析。

【关键词】高技术;局部战争;威慑心理战

威慑心理战是通过威慑信息对敌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施加影响,从心理上对其施加压力、遏制对方的心理战。防御者实施有效的威慑心理战,可使进攻者望而生畏,担心遭到报复,因而放弃进攻;进攻者实施有效的威慑心理战,可使防御者产生防御无效的心理,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一、威慑心理战的基本要素

1、足够的实力。足够的实力是形成有效威慑的前提,没有足够的实力,威慑就失去了基础。但实力并不等同于现实的威慑力。要想使敌人相信严重威胁的存在,还要灵活恰当地显示实力,采用适当的方式证明实力的可靠性。

2、必要时使用实力的决心。这是达成有效威慑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威慑的灵魂。有实力,但没有敢于使用实力的决心,威慑就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威慑必须以使用实力的决心和扎扎实实的实战准备作后盾,以便在威慑失效后,把威慑力量变成实战力量,实现战略目标。

3、适度的威慑目标。威慑目标必须与实力相符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客体的承受能力。当目标超过力量所能达到的可能时,必须调整威慑目标,或者增强实力。当整个实力都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时,那就只能暂时放弃威慑目标。

4、准确的信息传递。要使对方了解威慑的目标、实力和决心,就要通过各种渠道,完整准确地把威慑信息传递给对方,这是有效威慑的基本要素之一。

5、威慑的对手要有足够的理性。为达到有效威慑的目的,必须审慎地选择威慑对象。如果对方不够理性,不计后果,孤注一掷,当然也就谈不上威慑的有效运用了。当对方接收到威慑信息后,对信息判断不够准确,威慑也不可能生效。

二、威慑心理战的实施方式

心理战

一、心理战的定义 1、我国《军事家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对心理战的定义为: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国民及其军队的一种手段。 2、我军《军语》给心理战做的解释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通过宣传等方式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军民的斗志,或清除敌方宣传所造成的影响的对抗活动。 二、心理战的重要地位 心理战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和一般的作战行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 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很大一部分讲的是心理战,《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阐述心理战的著作,也是我国心里战理论的奠基之作。《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涉及到战略、战役、战术、心理战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如,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即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最好的胜利是不用战斗就能使敌人屈服。那么怎样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当然是运用心理战术的攻势,使敌人首先从内心开始畏惧、丧失斗志、屈服等,不动一兵一马,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四面楚歌”是心理战中的经典,海湾战争以及2003年伊拉克战争均成功地使用了心理战。目前世界各国不断进行军事演习无一不是在进行着心理战。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心理战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具有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心理战是军事实力的重要辅助部分。虽然说军事实力是战争获得成功的关键,但是心理战可以为军事实力推波助澜,使军事行动事半功倍。心理战能够使敌方在不知不觉中不由自主地接受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以违背自己的意志,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落入另一方的心理圈套,使心理战起到兵战起不到的作用,收到兵战收不到的效果。最终能够以小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甚至兵不血刃,不战而胜。心理战虽然不能替代兵力兵器的打击,但它与战略、战役、战术行动和兵力兵器紧密结合起来,就可以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有时心理因素甚至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第二、心理战是重要的国家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战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西方大国将其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四大支柱之一,把心理战视作“执行国家安全政策的一种战略手段”。很多国家早已把心理战纳入国家战略,不仅为其军事斗争服务,而且作为国家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心理战,表现形式为思想战、政治战、外交战、文化战、经济战、情报战等。心理战已经从单纯的战术活动发展到反映和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平时期,心理战主要表现为国家战略心理战,其作用主要是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巩固全民心理防线;通过外交和宣传活动,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心理攻势,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展示己方实力和使用实力的决心,对潜在敌人进行威慑,延缓或遏止战争,各国进行的大阅兵、频繁的军事演习无不是在展示己方实力,通过心理影响遏制敌人的入侵。 战争时期,除了实施国家战略心理战外,国家侧重实施军事战略心理战和战役战术心理战。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过:“只要敌人的意志还没有被征服,我们仍不能认为战争即敌对的紧张状态和敌对的活动已经结束。”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心理战主要作用是能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大的胜利;能够凝聚己方的战斗力,坚定必胜信念。心理战能够击垮敌人的斗志、征服敌人的意志,做到真正战胜敌人。 三、实施心理战的作用及目的 心理战的目的因人而异,如比较常见的:1、最大限度的争取盟友,以此孤立对方,从而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酉阳三中王海波 一、教材分析 《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是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专题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中的第三节,本课主要分两个子目讲述的现代战争——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尤其是海湾战争。第一子目惨烈空前的两伊战争中,则主要讲述了,伊拉克和伊朗两大海湾强国,在民族、宗教信仰、国家利益以及领土划分等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在石油问题和两国政府领导人政策上的冲突,加剧了矛盾。两国在20世纪80年代爆发了长达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双方损失惨重,同时给中东地区的和平带来的威胁。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和伊朗都有使用高科技武器,但是真正大规模使用高科技武器并且对海湾影响深远的还是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这次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对世界影响尤其是海湾地区的影响至为深远,而海湾战争所体现的高科技对战争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也是本课所要讲解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学生理解现代海湾地区国际关系复杂化的一个窗口,学习好本课,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现在美国等大国关注海湾、中东地区的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代国际政治风云的变幻,以及中国乃至联合国对于和平和解决海湾国家之间的冲突所作出的努力。 二、教学目标 本课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明确要求是:“了解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课标这样明确的要求,将两伊战争划归为地区冲突,而海湾战争则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现代战争,是有其道理的。然而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将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归为一课,标题定为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也是出于编者的考虑,其中两伊战争属于海湾地区的地区冲突,而海湾战争是属于海湾地区的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同属一地区的战争,年代相差不大,归为一课,则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海湾地区的矛盾、冲突。并且两伊战争也使用过高科技武器,也应属于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一例,知识没有海湾战争那么典型。同时将两伊战争列为《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中的第一子目,则更有利于第二节频繁的地区冲突和第三节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衔接。基于上述分析,现将教学目标定为: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的基本史实(时间、地点、参与国、结果等等); 分析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并了解两次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教训; 了解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特点,能分析出现代高科技与现代战争之间 的关系;明白联合国和中国等世界和平力量在现代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大致了解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的基本史实;通过学生材料及教材,分析两伊战争及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及战争给人类带来 的教训;通过展示大量的有关海湾战争的图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以及教师 的讲解,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通过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及 教材,让学生明白在海湾危机后,中美的态度、国际不同的关注以及联合国 所做的努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了解战争给战争双方带来的危害以及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威胁,同时使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各种特点,

信息化战争概述

㈠信息化战争概述 ⒈基本含义: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瘫痪和震慑作战,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使用信息化武器系统是信息化战争重要特征。在战争中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并主导战争进程,才能称之为信息化战争。 ⒉信息化战争萌生与发展: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标志着信息化战争开始萌生;⑵1991年1月17日发生海湾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萌生期;⑶1999年3 月24日发生科索沃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进入成熟期开端;⑷信息战争发展。信息化战争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最终要形成以数字化作战单元和数字通信、网络链接和智能支持为一体战争形态。 ▲在科索沃战争中,成功地使用了C4ISR系统。(C4ISR是指自动化指挥系统,是美国开发一个通讯联络系统。C4表示Command—指挥、control—控制、communication—通信、computer—计算机,I 表示intelligence—情报,S表示surveillance—监视,R表示reconnaissance—侦察)。 ▲2000年7月,西方7国及俄罗斯国家元首在日本冲绳召开信息化首脑会议,颁布了《全球信息社冲绳宪章》,将人类社会正式称为“信息社会”。 ⒊信息化战争构成要素 ⑴信息化武器装备(物质基础)。它对作战影响主要表现在:联合、控制、精确、快速等四个方面。 ⑵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它分为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正规力量与非正规力量、结构力量与行为力量。通常包括陆上作战力量、海上作战力量、空中作战力量、导弹作战力量、空间作战力量、信息作战力量等。 ⒋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发展趋势:⑴作战力量小型化、合成化。建设便于灵活组合中小型、多功能、模块式部队;⑵作战力量呈现出高科技型特征。高智力型人才要素、高科技型物资要素和高技术含量信息要素是构成信息化战争作战力量基本要素。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人仍然是决定战争胜负重要因素,只是“人”素质内涵发生了变化;⑶数字化部队成为军队战斗力新增长点。数字化部队和网络化战场是信息化战争两大支柱;⑷无人化作战平台大量使用;⑸隐形化武器装备强劲发展;⑹智能化武器装备将在信息化战场大显身手。人工智能技术将形成一个庞大智能化武器家族,为未来智能化作战提供新物质技术基础;⑺新概念武

从科索沃战争看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工程伪装

从科索沃战争看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工程伪装 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军队依靠完善的防护工程体系运用各种战术和技术手段对防护工事和武器装备巧妙地实施了伪装和干扰,不仅有力地粉碎了北约的速决企图,而且使北约空袭效果大打折扣,南军的有生力量及大部分武器装备得以保存。通过这场战争,人们不仅认清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嘴脸,更多的是赞叹南联盟的防护工程体系的完善坚固,对于工程伪装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作用也有了深刻认识。本文试透过科索沃战争,结合我军实际,就工程伪装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工程伪装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 工程伪装,又称隐真示假,即为欺骗或迷惑敌方采取电子、电磁、光学、热学等技术手段,改变工程目标本身所显现或辐射的特征信号,实现目标对周围背景的模拟复制,降低或消除目标以“示假”。 实际上,伪装历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第一次世界打战时德军就

认为:“没有不可摧毁的工事,只有良好的伪装才能达到不被摧毁的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伪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认为“伪装是特别有效的战争武器”。军委张万年副主席曾经说过:“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先进武器命中率高、破坏性大,搞好阵地伪装,使敌人捕捉不到攻击目标,是提高工事生命力的重要途径,与提高工事强度等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伪装之所以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是因为: (一)古往今来,工程伪装始终是情报侦察的“天敌”,尤其在现代战争中表现更为明显。情报侦察的目的是掌握敌方军事实力、 军队部署、行动企图等情报,为己方制订作战计划和作战行动 提供依据。显然,伪装的目的就是为了“反侦察”。《孙子兵法》 的“兵不厌诈”即是古人对伪装的最好诠释。进入二十世纪以 来,情报侦察技术突飞猛进,科索沃战争中,北约通过卫星、 有无人侦察机、舰载雷达、地面传感器及阿族特工等一体化的

高科技战争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更确切地说,是现代技术下,尤其是高技术下的局部战争。这种战争是以核威胁为背景,组合使用大威力、高效能的高技术常规兵器的有限战争。局部战争是相对两次世界大战而说的,世界大战是跨洲、跨国的大集团战争,而局部战争规模较小。 战后,爆发了许多局部战争,尤其是91年的海湾战争和去年的科索沃战争。这些高技术局部战争,既是战争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现代国际关系产生的。这对每一个国家的安全造成了新的问题,并造成新的军事理论的发展。我下面讲一下现代高技术下局部战争的特点。 国内外众多专家都就这个问题发展了不同的观点。可以说是众说纷坛,我是从战略的、综合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的。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由于我军没有高科技战争的经历,所以今天我们只能是简单地说。 1.从战争的动因及其与相关因素的联系看。高技术局部战争是当代世界多种矛盾激烈斗争的产物,与国际战略格局紧密相连,其发生、发展和结局受到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战争成了以高技术水平为突出标志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战争的手段与战法上看。当今的高技术局部战争,通常是以核威慑为背景。组合使用系统使用大威力高效能的高技术常规兵器,作战方法发生了阶段性变革,电子战、导弹战成为新的主要的作战样式,先进而健全的C3I系统是维系军队整体作战能力的关键。 3.从战争所表现出的空间形态上看。高技术局部战争通常是在陆海空天电等领域里五位一体的军事角逐,战争的空间范围空前扩展,前方与后方没有明显界限,战场形态呈现出超立体、大纵深、全方位、多层次的非线性的特征。比如91年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在空中就有25种飞机、75种机型在6种不同的高度执行任务,在水下还有潜艇发射巡航导弹。 4.从战争所反映出的时间形态上看。高技术局部战争由于高投入、高消耗,国家和军队需要作长期准备,但由于打击兵器的先进性和打击手段的多样化,战争发生的突然性增大,战争的进程和节奏加快,战火倾刻熄燃,战机稍纵即逝。比如海湾战争,全世界都知道7月15日将会开战,但哪一小时打,前半夜还是后半夜打,谁都不知道。因此战争仍是突发性,把萨达姆打晕了,炸傻了。美国导弹都落到国防大楼了,国防部长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又如美国偷袭利比亚,只花了18分钟。 5.从战争的危害和影响上看。高技术局部战争虽然目的、规模有限,但破坏性强,危害大。比如海湾战争,从直接损失上看,多国部队42天花了610亿美元,伊则损失了一千九百亿美元,科威特损失了一千六百亿美元。而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更大。以伊拉克为例,战前,通货膨胀率为28%,战后高达1000%,仅面粉就涨价4500%,9年来伊已有六百五十万儿童饿死。而海湾国家也不得不花大钱购进武器装备,一场战争又造成了新的军备竞赛。 对一个国家和国际社会来说,战争虽发生于局部,却往往能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如果处置不当,战争有可能逐渐升级,甚至有可能演化为多国参加的联盟战争。?? 6.从战争的形态发展与相应要求上看。高技术局部战争由于上述诸多因素,往往表现为战争、战役、战斗三者融为一体,对战争的运筹谋划,作战指导,战前的准备和战时的作战保障、后勤保障、技术保障、政治思想保障以及人的智能、技能、体能、心理等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军事学术和作战理论需作相应的发展。比如海湾战争就是萨达姆错误估计了形势,当时苏联尚未解体,萨达姆以为美国没有力量干预中东事务。但海湾是世界石油基地,萨达姆想在海湾称霸,势必影响美国战略利益,结果萨达姆受到了美国的报复。 局部战争也是有局限性的。一个是成本昂贵,作战消耗大,难以持久。比如一架战斗机的价格,二战时为10万美元,60年代为100万美元,而海湾战争的F15为1千多万美元,而F117更高达1亿多美元。第二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研制和使用往往依赖外国的产品

论高技术下的防御战争

论高技术下的防御战争 发表时间:2018-02-09T15:36:36.830Z 来源:《成长读本》2017年12月总第25期作者:唐国栋常涛涛李双宝[导读] 一场以发展高技术武器为先导的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对战争形态、战场环境、作战手段、指挥方法等各个方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 【摘要】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各种不同类型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一场以发展高技术武器为先导的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对战争形态、战场环境、作战手段、指挥方法等各个方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军队;防御;战争新形势下,中央军委制定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指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要从应付一般条件下的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深入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在战略指导上,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从重点准备全面战争转向重点准备局部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军事战略的重心是时刻准备抗击敌人大规模入侵,立足于一场全面战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局部战争则注重边境浅近纵深、空中和海上求胜,全面战争要力争把战争拖向持久,局部战争则强调尽可能地速战速决,全面战争通常要经过战争初期的战略防御作战才能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局部战争则可能一开始就以自卫反击的形式,采取有限规模的战略性攻势作战,全面战争需要全面动员,举国迎敌,局部战争则要尽量避免战争的扩大升级,减少对国家大局的影响。只有改变传统的全面战争思维模式,才可能确立符合客观实际的未来战争的战略指导原则。 第二,积极探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中国面临的局部战争样式从来就不是单一的,但今后威胁最大的而且最难应付的将是高技术或具有高技术特点的局部战争。从世界近期一些局部战争看,由于高技术兵器在战场上的运用,使得战争的突然性增大,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缩小而相关空间扩大,战争节奏和进程明显加快,战场高透明度和远程精确打击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法,战略空袭的地位大大提高,战争、战役、战斗有时可以融为一体,前方、后方的界限模糊,作战保障更加复杂,有限的战争目的和规模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危害和影响。要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必须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战法。在这一过程中,要研究对手,也要研究自己,要研究怎样发挥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威力,也要研究怎样发挥军队和地方相结合的威力,要研究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和科学组合问题,也要研究人和武器装备的科学编成问题。 第三,加强以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主要目标的军事斗争准备。局部战争的诱因和类型多种多样,发生方式、方向也具有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由陆海疆域争端而引起,也可能由其他利益矛盾而诱发,既可能是同强大敌国交锋,也可能是同实力相当或总体实力不及自己的对手对阵,既可能在预有准备的方向上发生,也可能在出乎预料的方向突然爆发,既可能在本土一定纵深内打,也可能在边境附近打,既可能是陆战,也可能是相对独立的海战或空战。战略指导一定要考虑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做好多手准备,一旦情况发生,能快速灵活地作出反应。根据未来战争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特点,要下大力气发展军事高新技术,重点研制最迫切需要的武器装备,尽快拥有几手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制敌手段,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努力造就一大批能驾驭现代战争的人才。参考文献: [1]陈琼玉.军校学员的教育与管理[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3.6. [2]陈金华.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战争准备[J],科技新时代,2013.8. [3]赵中雨.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J],科技时代,2014.10. 作者简介:唐国栋,男,1997年生;常涛涛,男,1992年生;李双宝,男,1995年生,3人系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装甲步兵分队指挥专业学员。

科索沃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及影响

考点:科索沃战争爆发的背景、概况、影响 时间:1999年3~6月 概况: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斯拉夫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的导弹袭击,3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背国际法基本准则,公然对一个联合国的成员国动武,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认识: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但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例题1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利用苏联解体之机,企图实现由其主宰国际秩序的称霸战争。这场战争() A.促使多极化格局形成 B.是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C.使中东和平受到威胁 D.强化了联合国主导作用 答案:B 解析: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答案B。 例题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曲折的斗争过程,能够表明这一现象的事件是() A.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D.科索沃战争 答案:D 解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表明多极化趋势会曲折发展,答案D。

1. 1999年5月8日,北约的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了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使馆建筑的破坏。这一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大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中() A.第五次中东战争 B.海湾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伊拉克战争 2.自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在全世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如海湾战争(1991年)、科索沃战争(1999年)、阿富汗战争等,这充分说明() A.战争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B.当今世界不安宁的唯一原因是霸权主义 C.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3.小明是个军事迷,他正在研究二战后的世界某项军事行动,他认为该行动挑战了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尤其是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权受到严重挑战。小明所研究的是() A.科索沃战争 B.朝鲜战争 C.苏军占领阿富汗 D.美国执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4.1999年,在俄罗斯等国的斡旋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停止轰炸科索沃。这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A.恐怖主义日趋泛滥 B.全球一体化持续加强 C.单极世界逐渐形成 D.政治多极化曲折发展

美军心理战浅析

美军心理战浅析 心理战是对敌人进行心理上的攻击,使其精神防线松垮,不攻自破。心理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虽不能替代军事行动,但可以独立于军事行动之外单独使用,也可以为军事行动提供支援。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国除了用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实施以空袭和特种作战,地面战相结合的武力打击外,还实施了全方位的心理战。 这场战争本身就是一场美国想争取阿拉伯人心的心理战争。只是与以往相比,美军此次为“倒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其心理战的手段更加多样,覆盖的面更广。以前美军心理作战主要采用传单,本地语无线电广播,近距离高音广播,报纸杂志,电视图像等方式。此次,美军除继续使用这些手段外,还广泛使用了电话,手机短信,因特网等手段;心理作战的覆盖面已经从战场内扩大到战场外。从心理影响的对象看,不仅包括萨达姆本人,其他政府官员,而且包括伊军所有的官兵和普通百姓。从心理战的内容看,不仅包括军事威慑,人道主义援助,而且包括新闻控制,消息传播,人际关系,宗教文化等。真可谓“心理攻势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防不胜防”。 一、指挥领导体制完备,行动统一协调 心理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起完备的指挥领导体制,保证心理战行动的协调统一,才能获得较高的整体作战效益。经过多年的作战实践和调整改革,美国已建立

起完备的心理战指挥领导体制。在战略层次上,主要有国务院、国防部、新闻署和国家安全委员会联合公共事务处。在战役层次上,有特种作战司令部、军种特种作战司令部、战区司令部的临时性心理战指挥机构。在战斗层次上,主要由各心理战支援营、连组织实施心理战。要统一协调的地实施心理战行动,除了有完备的指挥领导体制这一组织保证外,还必须制定统一的政策。美军战备心理战的政策由国务院牵头,会同国防部、中央情报局、新闻署、国际广播委员会等机构制度。国防部制定的军事心理战策略,必须符合战略心理战政策,美军部队的心理作战行动则在战略心理战政策和军事心理战策略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某级指挥官违反政策擅自插入不适宜的心理战的内容,上级司令部指挥官必须立即制止,并提出符合政策的方案。实施心理战行动,特别是实施宣传性心理战行动,做好协调工作特别重要。协调不好,不仅会影响心理战效果,还会产生负面效应,甚至可能给敌方提供反宣传机会。因此,美军非常重视心理战行动的协调。一是军事机构与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和新闻媒体的协调;二是各军各司令部、部队之间的协调;三是各种心理战内容和行动的协调。从指挥领导体制到作战部队都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安排,以便取得最佳效果。 为了实施此次“倒萨”心理战,美军从具有丰富的心理战经验的美空军第193特种作战大队和美陆军第4心理战大队抽调精干人员,组建起“倒萨”心理作战特遣部队进行全

大学军事理论之高技术战争

大学军事理论之高技术战争 随着人类社会技术形态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军事变革。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数次局部战争,特别是21世纪初发生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人们从中看出:现代战争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高技术的较量,谁拥有军事高技术,谁就能够在战争中占据更大的主动权。现代战争已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 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军事力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众所周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导致了现代战争军事技术日益走向技术化,高技术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导致军事高技术领域的开拓和发展。自60年代以来,一大批高技术武器装备相继问世并用于战争,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战争的面貌。因此,无论是谁,不了解当代高技术的发展情况,不熟悉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不理解高技术武器装备对现代或未来战争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就不可能在高技术战争中掌握主权,进而立于不败之地。 高技术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大家在校所学习的专业虽然不同,但是,都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学习研究高科技知识。并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接触,如电脑、手机等,这都是高技术的产物。而对于战争,我们通过历史的学习也有稍微的了解。在这里我就高技术与战争相结合讨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研究第一个问题,即高技术战争的含义。所谓高技术战争即交战双方至少有一方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和相应的战略战术进行的战争。它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是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第二是采用相应的战略技术。 应用高技术研制的新武器和改造的现有武器,称为高技术武器。例如,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隐身飞机、航天系统、电子战系统、夜视器材等。高技术武器命中精度高,射程远,反应快,机动性好,可靠性高,对战争的战略技术和结局将产生重大影响。 高技术战争不仅需要大量的高技术武器装备,而且还要采用相应的战略技术。所谓相应的战略技术,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的方法。但是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这种方法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这里面有一个对作战理论、作战方法创新的问题。 接下来我想谈一下高技术战争的发展。高技术战争是当代高技术发展并应用于军事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涌现出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为主体的一大批高新技术。这些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武器装备产生质的飞跃,其杀伤威力、命中精度、机动能力等作战效能空前提高,从而改变了战争的原有形态,使战争呈现高技术特征,发展为高技术战争。 第三个问题,高技术战争具有一下特点。 (一)战争可控性强(从达成战争的目的和手段看,高技术战争具有较强的可控性特点); (二)战场空间广阔(从战争的领域、范围看,高技术战争具有战场空间空前广阔

高科技水平下如何打赢局部战争

在高技术条件下,如何打赢局部战争 《2002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我认为,20世纪后期,军事领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在变革中,一大批建立在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的高技术群日益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成为影响和平的隐患。在历史遗留的安全问题、三股极端势力危害性都尚未消失的情况下,新的不稳定因素正日益增加。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爆发的几次局部战争明确地向人们证明:高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军事技术的崛起和发展,谁掌握了现代军事高技术的优势,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那么在高技术条件下,如何才能打赢局部战争呢?我们要理解几个问题。 一、高技术概念 我们所讨论的高科技是在军事领域,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研究、开发和(或)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二、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一)国家安全、经济方面 除了有赖于必要的常规武器、核武器外,更加有赖于高技术武器,而且要相当经费来支持。 (二)战争行动、样式方面 空间增大了,作战双方利用智能武器、现代指挥工具进行的斗争将日益突出出来。 (三)军队编制、保障、指挥方面 需增加新的军种和兵种、军兵种的比例也将发生变化,而且后方要以极大供应量来保障高技术战争的消耗量的同时还要熟悉程序,具有快速灵活运用指挥设备的能力。 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高技术战争将呈现出与工业时代战争完全不同的特点,武器装备的发展已经进人高技术时代,面对如今的世界,我认为,要打赢局部战争,关键要动以下几点做出调整和提高。 一、改革训练,提高部队实战能力。 军队是一个武装集团,必须强化管理,从严治军、依法治军。要以新时期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为依据,以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为基点,以训练质量为核心,以干部骨干和重点部队训练为重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现有情况,勇于创新,充分借鉴外军的经验,从根本上提高部队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整体作战能力。训练改革的内容,突出各级干部、特殊部队、机动作战等训练,增加几手新的制敌手段。训练改革的方法,要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按级施训,军区主要是抓好战略层次的训练,提高战役指挥员及其领率机关的组织指挥保障条件,并且要多演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实战经验不足的问题,使部队真正做到“来之能战”,坚决摒“花拳绣腿”等形式主义的东西,切实解决训战“两张皮“的问题。总之,通过训练改革,提高作战效率,兵贵神速,在机械化战争中就能控制更多的空间,就有更多的获胜把握。 二、突出重点,加速研制高精尖武器。 中国的军工生产以往基本上走的是仿制的路子,这是一种走捷径的办法,但随着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有些东西不下点工夫就仿不出来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技术”,仿不出来就只能依赖进口,那刀把子还是攥在别人

心理战概述

心理战概述 第一节心理战定义及特点 心理战(psychological warfare)简单的说就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从精神上瓦解敌军的作战。又称心理作战。心理战作为战争的一种实践手段,其目的就是从心理上打击敌方,达到不战而胜或战而胜之或是激励己方士气,达到在战场上的心理优势。原理则是主要利用人在战场对抗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规律,通过大量的信息传递,瓦解敌方士气,削弱抵抗意志,使其放弃抵抗、逃避战斗乃至缴械投降。 从性质上看,心理战是直接针对人的意识领域的作战行动。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而人的行为既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和制约,也是受到主观意识控制和作用的。马克思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列宁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从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是指知识,是人类对世界一种真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是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恐惧、遗憾以及对自身喜、怒、哀、乐等心理的体验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自身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的精神状态。 心理战正是通过各种有计划的行动,通过作用于对手意识领域,从而影响其在战争中的行为,使之最终做出有利于我的行为。这包括在“知”的领域促使敌方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在“情”的领域使对手产生恐惧、害怕、急躁、慌乱或骄傲等不利于其顺利实施作战的精神状态;在“意”的领域促使对手丧失信心、放

未来的战争是高技术的战争

《浅谈未来战争》 班级: 学号: 姓名:

未来的战争是高技术的战争。综合最近发生的几场战争来看,未来的战争有以下特点: 一、战争可控性强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所有的政治家都希望战争按自己的设计进行,但以往的战争缺乏可控性。往往是战争机器一运转,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战争的进程和规模难以控制。而高技术武器装备则是杀伤破坏力可以被有效控制战争手段,使战争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成为实现政治家政治目的的有效工具。高技术战争的可控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能有效控制打击目的: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精确打击逐渐取代“地毯式”的狂轰滥炸成为战争的最主要打击方式。依靠精确制导武器的高命中精度,以前需要多次轰炸才能完成的作战任务,现在只要一两次的攻击就可以达到目的,可以有效的避免波及周边非军事目标。 2、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规模:高技术战争情况下,高技术武器装备精度高、威力大、作战交通倍增,为了完成一个作战任务无需再像以往那样投入大量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可以有效的控制战争规模;另一方面,精确制导武器的高命中精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战争中殃及非打击目标,可以有效避免战火外延和战争升级。 3、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进程:由于作战兵器侦察范围广,打击距离远,高技术战争不再像以往战争那样,从战场的前沿到纵深逐次进行,高技术武器已经能够通过对纵深重要目标的打击,直接达成战略目的,这样也就避免了战争久拖不决,缩短了战争的进程,使战争能按计划如期结束。 二、战场空间广阔 就战场的空间形态而言,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广泛使用,极大的扩展了战场空间,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呈现出高立体、大纵深的特点,作战空间空前增大。这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 21世纪中后期以来,有两大世界性趋势改变了现代战争的面貌。第一个趋势,是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第二个趋势,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制约战争的力量越来越大。上述技术的和政治因素的发展,使现代战争的力量构成、进行方式和基本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并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反映现代战争基本性质的特征,是“高技术性”和“局部性”。前者表现为战争物质基础的高技术化,包括大量使用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和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对原有的军事系统进行改造。后者表现为战争被有效地限制在局部地区进行,战争的目的、规模、手段和直接交战的时空范围均较有限。这就是现代战争的基本走向。我们要贯彻落实好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切实放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上来,就不能不研究现代战争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不能不研究我国未来战争的特点和特殊规律。 笔者认为,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处在迅速发展状态但又远未形成完整、成熟形态的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研究这样的战争,只能依据已有的战争实践,结合有关国家军事理论和武器装备的新发展,从分析高技术与战争有限性的本质联系上着手,从把握战争发展的大势中揭示其特点和规律。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和现代战争演变的不确定性,有必要为这种前瞻性的研究确定一个时限,大致是今后一、二十年。在此期间发生的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可能有以下特点和规律: (一)政治对战争的制约力增强,战争的目的、规模受到严格限制 对战争目的进行有效限制,并将战争行动严格控制在政治目的许可的范围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的普遍规律。战争的高技术化,提供了表达政治意志和控制战争的新手段,强化着战争有限性的趋势。其表现为:战争目的更加简约,一般不再谋求全面征服对手;战争规模变小,甚至出现了“外科手术式”战争;战争手段受到节制,使用超量杀伤破坏性武器慎之又慎;通常情况下打击目标逐步军事化,纯民间目标得到一定“保护”,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通过打击纯民间目标来征服对手,迫敌就范;战争控制更加严密,和谁打,在什么时间和使用什么手段打,打到什么程度,在何种条件下结束战争等,都有较为明确有效的限定。 为什么会出现“战争能量增加,战争目的受限”这种矛盾现象呢?因为:第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为进一步限制战争的目的奠定了政治基础;第二,国际社会以经济为主体、以科技为龙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制约不断加深,战争决策受到巨大约束;第三,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为有限政治目的的实现提供了低风险、高效能的手段,而战争耗费几何级数的增长又削弱了各国对战争的承受能力,控制战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得到增强;第四,现代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战略目的可以更多地依靠综合实力和综合手段来实现,军事手段的作用与其他手段进一步融合;第五,传媒技术日益发达使战争对民众的透明度增加,民心向背对战争的制约力显著增强。与历史上的局部战争相比,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局部性”,主要不是受限于战争力量,而是受限于政治及其他社会因素,更多地表现出人为控制的倾向。由此,“以小的代价尽快达成战争目的”就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战争观念,除非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否则战争代价的大小必然就是确定战争目的的首要前提。“确保打胜、确保速胜、确保少受损失”,成为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动用武力的“三位一体”原则。

从海湾战争小议高科技局部战争

从海湾战争小议高科技局部战争 自人类社会出现战争以来,已经有过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热兵器时代的战争、热核兵器时代的战争等战争类型。这些战争形态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高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普及推动当代战争在手段、方法、样式和特点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发展和变化。不对称战争、不对等战争、非接触式战争、太空战争、超限战等等新的战争观点、战争思想和战争理论层出不穷。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开始初见端倪,七八十年代进入初步发展时期,九十年代基本形成,进入21世纪后,将成为全球战争的普遍形态。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投入高技术武器装备最多、技术水平最高的一场具有高技术战争特点的战争。 自1991年1月17日开战,2月28日停火,海湾战争历时42天,战争过程简单,分空中轰炸和地面进攻两个阶段。仅多国部队投入的高技术武器装备,首次使用的就有100余种。例如,美军动用的“隐形”飞机、核生化三防坦克、巡航导弹等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争取了战争的主动权。据统计,战争期间多国部队共投弹8万余吨,其中精确制导的弹药6000余吨,仅占投弹总量7%,但毁伤目标数量却占总数70%左右。F一117A隐形战斗机出动近1300架次,占多国部队总轰炸架次2%、投弹2000多吨。然而却轰炸了目标清单中40%以上的战略目标。美军先后投入电子战、反雷达、预警等作战行动的飞机近200余架及其他电子干扰设备,电子战部队多达5000余人。美军动用大量电子支援和电子对抗系统,强烈的电子干扰,使伊拉克和南联盟的防空指挥体系处于瘫痪和失效的状态,多数雷达失去监视能力,地空导弹不能截击空中目标,空军部队因推动雷达引导而无法作战。地面作战只打了100小时,伊军42个师丧失战斗力,被俘8万5千人,有2162辆坦克、1432门火炮,52 5辆装甲车被摧毁或缴获。歼敌规模、数量、作战速度均超过以往任何战争。高科技武器装备在战争中显示了巨大的威力。 海湾战争不仅是冷战时期向冷战后时期的转折点,也是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的重大转折点。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场主要使用高科技武器装备和以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而进行的现代化战争,是投入高技术武器装备最多、技术水平最高的一场具有高技术局部战争特点经典案例。 那么,什么是高技术局部战争呢?它是指至少一方主要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及运用与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在一定地区内所进行的作战目的和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海湾战争是一场主要使用高科技武器装备和以之相适应的作战方法而进行的现代化高技术局部战争。表现在: (1)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表明战略空袭和反空袭是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有时甚至是惟一的战争样式(如同科索沃战争一样)。 (2)电子战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磁优势将成为现代战场双方激烈争夺的制高点。 (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 (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除此之外,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战争消耗的增大,国家的经济负担加重,后勤保障也将变得更加艰巨和复杂。 21世纪初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将呈现出力量集成化、战场数字化、指挥网络化、打击精确化、保障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作战方式将从过去以陆地为主、侧重对敌实施地面作战,发展为电子的“软杀伤”与火力的“硬摧毁”紧密结合的一种新的作战方式,即“电子

科索沃战争的战略影响分析

科索沃战争的战略影响 秦思 2011-2-24 22:50:38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3期科索沃战争是继海湾战争后又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深入分析这场战争的历史根源和内外背景,认真总结战争的战略特点,正确评估其对国际战略格局和世界军事理论发展的影响,具有至关重要的学术意义。 一科索沃战争的基本情况 1999年北京时间3月25日至6月11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维护科索沃阿族的“人权”、制止所谓“人道主义灾难”为借口,悍然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了持续78天的侵略战争,开创了武力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恶劣先例,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一)科索沃战争的由来 科索沃问题由危机演变为战争,既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也有复杂的内外背景。其根本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 一是由科索沃地位引发的历史积怨和民族矛盾由来已久。科索沃是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面积10 887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其中阿族人占90%,其余为塞族和黑山族。14世纪之前,科索沃曾是塞尔维亚王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占领科索沃并在该地区推行伊斯兰化,大批塞族居民被迫离科北迁,阿族人逐渐取代塞族人成为科索沃的主体民族。两次世界大战中,科索沃几易其主,但最终回归南联盟。数百年间科索沃地位

的变迁,使塞阿两族在谁是科主体民族和科归属等问题上形成尖锐矛盾,并结下了深深的历史积怨。 二是科索沃阿族与南联盟之间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持续已久。进入20世纪40年代中期,阿族极端分子多次发动大规模武装暴乱。1968年,阿族制造大规模骚乱,并第一次公开喊出成立“科索沃共和国”的口号。1981年,阿族暴力冲击政府机关,南被迫在科实行长达20个月的紧急状态。原南联邦解体后,阿族分裂活动进一步加剧。1991年10月,科索沃阿族通过“全民公决”宣布成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并于次年5月秘密选出了自己的总统。1994年阿族还成立了非法武装“科索沃解放军”,到1998年7月该组织已发展到2万余人,一度控制了科索沃近1/3的领土,导致科索沃危机不断升级。需要指出的是,阿族分裂活动之所以屡禁不止,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看,除外部因素外,南在民族政策上的某些失误,也是阿民族分裂势力加以利用和不断策划民族分裂活动的一个重要内部原因。 三是美等西方国家拔掉南联盟这颗钉子蓄谋已久。两极格局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把南联盟看作在欧洲彻底铲除共产主义和实施东扩战略的主要障碍。尽管科索沃问题纯属南联盟内政,但美等西方国家却以阻止南进行“种族清洗”为由,竭力推动科索沃问题国际化,借机干涉南联盟内政。1998年9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推动联合国通过决议,压南做出单方面让步。1998年10月,北约国家大兵压境,以武力威胁逼其接受了具有“城下之盟”性质的“霍一米协议”。1999年1月16日,北约又借口南塞警察部队杀害拉察克村的45名阿族人(后经芬兰等国际法医小组证实死者都是在战斗中被打死的)而扬言对南动武。朗布依埃和巴黎和谈期间,美等北约国家逼南签署有损南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朗布依埃协议”,遭到南的断然拒绝,北约遂以此为借口对南大打出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