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一、选择题

1. 1 mol A与n mol B组成的溶液,体积为0.65dm3,当x B = 0.8时,A的偏摩尔体积V A =

0.090dm3·mol-1,那么B的偏摩尔V B 为:A

(A) 0.140 dm3·mol-1;(B) 0.072 dm3·mol-1;

(C) 0.028 dm3·mol-1;(D) 0.010 dm3·mol-1。

2. 对于亨利定律,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仅适用于溶质在气相和溶液相分子状态相同的非电解质稀溶液;

(B) 其表达式中的浓度可用x B,c B,m B ;

(C) 其表达式中的压力p是指溶液面上的混合气体总压;

(D) 对于非理想溶液*B p

k x=。

k x≠,只有理想溶液有*B p

3、在293K时,从一组成为NH3·19/2 H2O的大量溶液中取出1molNH3往另一组成为NH3·21H2O

的溶液中转移,此过程的Δμ的表达式为: ( C )

A.Δμ=RTln(2/19)

B.Δμ=RTln(1/22)

C.Δμ=RTln(21/44)

D.Δμ=RTln(44/21)

4. 对于偏摩尔量,指出下列说法错误者( C )

(1)偏摩尔量必须有恒温恒压条件;

(2)偏摩尔量不随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3)偏摩尔量不随温度T和压力p的变化而变化;

(4)偏摩尔量不但随温度T、压力p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也随各组分浓度变化而变化。

(A) (2) (4) (B) (3) (4) (C) (2) (3) (D) (1) (4)

5. 下列气体溶于水溶剂中,哪个气体不能用亨利定律:C

(A) N2;(B) O2;(C) NO2;(D) CO 。

6. 298.2K,1×105Pa,有两瓶四氯化碳溶液,第一瓶为1dm3(含有0.2mol的碘),第二瓶为2dm3(含0.4mol的碘),若以μ1和μ2分别表示两瓶中碘的化学势,则( C )

(A) μ12=μ2(B) 10μ1=μ2(C) μ1=μ2(D) 2μ1=μ2

7. 在恒温密封容器中有A、B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 A和c B(c A > c B),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A

(A) A杯盐的浓度降低,B杯盐的浓度增加;

(B) A杯液体量减少,B杯液体量增加;

(C) A杯盐的浓度增加,B杯盐的浓度降低;

(D) A、B两杯中盐的浓度会同时增大。

8. 化学势不具有的基本性质是( C )

(A) 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B) 是体系的强度性质

(C) 与温度、压力无关 (D) 其绝对值不能确定

9. 在298.2K 、101325Pa 压力下,二瓶体积均为1dm 3的萘溶于苯的溶液,第一瓶中含萘1mol ;第二瓶中含萘0.5mol 。若以μ1及μ2分别表示二瓶萘的化学势,则:A

(A) μ1 > μ2 ; (B) μ1 < μ2 ; (C) μ1 = μ2 ; (D) 不能确定。

10、已知水的两种状态A(373K ,101.3kPa ,g),B(373K ,101.3kPa ,l),则μA 与μB 的关系为:( A )

A.μA =μB

B.μA >μB

C.μA <μB

D.两者不能比较

11. 下列哪个是化学势( D )

(A)()j n ,p ,T i n U/?? (B)()j n ,p ,T i n H/??

(C)()j n ,p ,T i n A/?? (D)()j n ,p ,T i n G/??

12. 下列各式哪个不是化学势( B )

(A)()j n ,p ,T i n G/?? (B)()j n ,p ,T i n A/??

(C)()j n ,V ,S i n U/?? (D)()j n ,p ,S i n H/??

13. ()j n ,p ,T i n G/??( C )

(A)只能称为偏摩尔量 (B)只能称为化学势

(C)既可称为化学势也可称为偏摩尔量 (D)首先是B 物质的摩尔吉氏自由能

14. 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及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二元溶液是( C )

(A)理想混合物 (B)实际溶液 (C)理想稀溶液 (D)胶体溶液

15. 由A 及B 二种液体组成理想溶液,A 、B 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 *A 、p *

B ,x 为液相组成,

y

为气相组成,若p *A > p *B ( *

表示纯态),则:D

(A) x A > x B ; (B) x A > y A ; (C) 无法确定 ; (D) x A < y A 。

16. 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D

(A) 降低 ; (B) 升高 ; (C) 不变 ;(D) 可能升高或降低 。

17、实际气体化学位是μ=μ?(T)+RTln(γp/p ?)=μ?(T)+RTln(f/p ?),则( C )

A.f 是气体的真实压力

B.p 是实际气体校正后的压力

C.f 是实际气体校正后的压力,称实际气体的有效压力,即逸度

D.逸度系数γ的数值仅取决于气体的特性,而与温度和压力无关

18. 偏摩尔量集合公式∑==k

1

B B B n X X 的适用条件是( D )

(A)等温、等容各物质的量不变

(B)等压、等熵各物质的浓度发生微小改变

(C)等温、等容各物质的比例为定值

(D)等温、等压各物质浓度不变

19. 对于稀溶液中的溶质,下列各式何者不正确?( D )

(A) p B=k x x B (B) p B=k m m B

(C) p B=k c c B (D) p B=k n n B

20. 拉乌尔定律适用于( C )

(A)非理想溶液中的溶剂 (B)稀溶液中的溶质;

(C)稀溶液中的溶剂 (D)稀溶液中的溶剂及溶质

二、判断题:

1.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之和。

2.系统达到平衡时,偏摩尔量为一个确定的值。

3.对于纯组分,化学势等于其吉布斯函数。

4.在同一稀溶液中组分B的浓度可用x B、m B、c B表示,因而标准态的选择是不相同的,所以相应的化学势也不同。

5.水溶液的蒸气压一定小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

6.将少量挥发性液体加入溶剂中形成稀溶液,则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相同压力下纯溶剂的沸点。溶液的凝固点也一定低于相同压力下纯溶剂的凝固点。

7.纯物质的熔点一定随压力升高而增加,蒸气压一定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沸点一定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8.理想稀溶液中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之间只有非常小的作用力,以至可以忽略不计。9.在一定的温度和同一溶剂中,某气体的亨利系数越大,则此气体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也越大。

10.物质B在α相和β相之间进行宏观转移的方向总是从浓度高的相迁至浓度低的相。

三、计算题

1. 在373K时,己烷和辛烷能形成理想混合物,己烷的蒸气压为245.0kPa,辛烷为47.10kPa。若某组成的该液态混合物,在标准压力下,于373K时沸腾,问:

(1)液相的组成为多少?

(2)平衡气相的组成又是怎样?

2. 25℃时,溴(2) 在CCl4(1) 中的浓度为x2= 0.00599 时,测得溴的蒸气压p2= 0.319kPa,巳知同温下纯溴的蒸气压为28.40kPa,求:

(1)以纯溴为标准态,溶液中溴的活度与活度系数是多少;

(2)以无限稀CCl 4溶液中x 2→1符合亨利定律的状态为标准态,求溶液中溴的活度与活度系数,巳知亨利常数为K x = 53.86 kPa 。

3. 60℃时乙醇A.和甲醇B.的蒸气压分别为

4.70×104Pa 和8.33×104Pa 。今有质量百分数位

为50%的乙醇和甲醇的混合物(看成理想溶液),求该温度时液面上方蒸气的组成。

4. 293K 时,NH 3与H 2O 按1:8.5组成的溶液A 上方的蒸气压为10.64kPa ,而按1:21组成的

溶液B 上方的蒸气压为3.597kPa 。

(1)293K 时,从大量的溶液A 中转移1molNH 3到大量的溶液B 中的ΔG m 为多少?

(2)293K 时,若将101.325kPa 的1molNH 3溶解于大量的溶液B 中,求ΔG m 为多少? 答案一1. A 2.C 3.C 4.C 5.C 6.C 7.A 8.C 9.A 10.A

11.D 12.B 13.C 14.C 15.D 16.D 17.C 18.D 19.D 20.C 二。

1. 错,对溶液整体没有化学势的概念。

2. 错,不同相中的偏摩量一般不相同。

3. 错,纯组分物质的化学势应等于摩尔吉布斯函数。

4. 错,化学势与标准态、浓标的选择无关。

5. 错,当溶质不挥发时才一定成立。

6. 错,因加人挥发性溶质,沸点不一定升高。凝固点是否降低要看溶质是否析出。

7. 第一个结论错,如水的熔点随压力增大而降低。后两个结论都正确。

8. 错,两种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和同种分子之间的作用力都较大,不可忽略。

9.错,当压力一定时,溶解度与亨利系数成反比。

10.错,相变的方向是以化学势的大小而不是以浓度的大小来判断。达平衡时,两相的浓度一般不相等。

三、1. 解:己烷在液相的物质的量为X ,则正常沸腾时有

245.0X+ 47.10(1–X )=101.3

解之,X=0.274,故X (己烷)=0.274;

X (辛烷)=0.726

蒸气压p (己烷)=245.0×0.274=67.1

p (辛烷)=47.10×0.726=34.1

气相组成X (己烷)=67.1/101.3=0.662

X (辛烷)=34.1/101.3=0.338

2. 解: (1) 以纯溴为标准态,用拉乌尔定律:

87.100599.00112.00112.040.28319.022*2

2======x a p p a γ,

(2) 以假想态为标准态,用亨利定律: p 2 = K x a 2

988.000599

.000592.000592.086.53319.02222======x a K p a x γ,

3. 解:x A =n A /n=(W A /M A )/n, x B =n B /n=(W B /M B )/n

∴x A /x B = M B /M A =32/46=0.696

∵x A +x B =1

∴x A =0.41,x B =0.59

p A =p A *x A =4.70×104×0.41Pa=1.927×104Pa

p B =p B *x B =8.33×104×0.59Pa=4.915×104Pa

p=p A +p B =6.842×104Pa

y A =p A /p=1.927×104/(6.842×104)=0.282,y B =0.718

4. 解:(1))/ln(),(),(G 33m A B A B p p RT g NH g NH =-=?μμ

[]1·)64.10/597.3ln(293314.8-?=mol J

1·2642--=mol J

(2)[]),(/ln ),(),(G 3*3*3m g NH p p RT g NH g NH B B =-=?μμ

[]1·)325.101/597.3ln(293314.8-?=mol J

1·8312--=mol J

1. 苯和甲苯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混合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其△mix S… ( A )

(A) >0 (B) <0 (C) =0 (D)≠0

2. 纯水的凝固点为T f *,沸点为T b *,食盐稀溶液的凝固点为T f ,沸点为T b

则……………………………………………………………………………( A )

(A) T f *>T f ,T b *T b

(C) T f *>T f ,T b *>T b (D) T f *

3. 下列各式哪一个是对化学势的正确表示:…………………………………( B ) (A)C n ,p ,T B B n U ???? ????=μ

(B)C n ,p ,T B B n G ???? ????=μ (C)C n ,V ,S B B n A ???? ????=μ (D)C

n ,V ,S B B n H ???? ????=μ 4. 在讨论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规律时,溶质必须是…………………( C )

(A) 挥发性物质 (B) 电解质

(C) 非挥发性物质 (D) 气体物质

5. 在α、β两相中都含有A 和B 两种物质,当达到相平衡时… ( B )

(A)()()B μαμα=A (B) ()()A μαμβ=A

(C)()()B

μβμβ=A (D) ()()B μαμβ=A 6. 对于含0.5mol 乙醇和0.5mol 水的溶液体积为V ,已知水的偏摩尔体积为V 水,则乙醇的偏

摩尔体积V 乙醇为2V-V 水。

7. 乙醇和甲醇组成理想混合物,在293K 时纯乙醇的饱和蒸气压为5933Pa ,纯甲醇的饱和蒸气压为11826Pa 。已知甲醇和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和46。

热力学第二定律思考题

1.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所以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这说法对吗? 答: 前半句是对的,但后半句是错的。因为不可逆过程不一定是自发的,如不可逆压缩过程就是一个不自发的过程。 2.空调、冰箱不是可以把热从低温热源吸出、放给高温热源吗,这是否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矛盾呢? 答: 不矛盾。Claususe 说的是:“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而冷冻机系列,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了高温物体,环境做了电功,却得到了热。而热变为功是个不可逆过程,所以环境发生了变化。 3.能否说系统达平衡时熵值最大,Gibbs 自由能最小? 答:不能一概而论,这样说要有前提,即:绝热系统或隔离系统达平衡时,熵值最大。等温、等压、不做非膨胀功,系统达平衡时,Gibbs 自由能最小。也就是说,使用判据时一定要符合判据所要求的适用条件。 4.某系统从始态出发,经一个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终态。为了计算熵值,能否设计一个绝热可逆过程来计算? 答:不可能。若从同一始态出发,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两个过程的终态绝不会相同。反之,若有相同的终态,两个过程绝不会有相同的始态。所以只有设计一个除绝热以外的其他可逆过程,才能有相同的始、终态。 5.对处于绝热钢瓶中的气体,进行不可逆压缩,这过程的熵变一定大于零,这说法对吗? 答:对。因为是绝热系统,凡是进行一个不可逆过程,熵值一定增大,这就是熵增加原理。处于绝热钢瓶中的气体,虽然被压缩后体积会减小,但是它的温度会升高,总的熵值一定增大。 6.相变过程的熵变,可以用公式H S T ??=来计算,这说法对吗? 答:不对,至少不完整。一定要强调是等温、等压可逆相变,H ?是可逆相变时焓的变化值(,R p H Q ?=),T 是可逆相变的温度。 7.是否,m p C 恒大于,m V C ? 答:对气体和绝大部分物质是如此。但有例外,4摄氏度时的水,它的,m p C 等于,m V C 。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不一定,稳定流动系统内质量也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内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绝热系的绝热是指热能单独通过系统边界进行传递(传热量),随物质进出的热能(准确地说是热力学能)不在其中。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一定是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则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p =pb +p g (p > p b), p = p b -pv (p < p b )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 压? 当地大气压p b 改变,压力表读数 就会改变。当地大气压 pb 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不同测温物质的测温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因为测温结果 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举例说明。 有势差(温度差、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等)存在。 8.分别以图1-20所示的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杯子里的热水和正在运行的电视机为研究对象,说明这些是什么系统。 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是开口系统、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是闭口绝热系统、杯子里的热水是开口系统(闭口系统——忽略蒸发时)、正在运行的电视机是闭口系统。 9.家用电热水器是利用电加热水的家用设备,通常其表面散热可忽略。取正在使用的家用电热水器为控制体(但不包括电加热器),这是什么系统?把电加热器包括在研究对象内,这是什么系统?什么情况下能构成孤立系统? 不包括电加热器为开口(不绝热)系统(a 图)。包括电加热器则为开口绝热系统(b 图)。 将能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冷水源、热水汇、热源、电源等)全部包括在内,构成孤立系统。或者说,孤立系统把所有发生相互作用的部分均包括在内。 4题图 9题图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 1.怎样正确看待“理想气体”这个概念?在进行实际计算是如何决定是否可采用理想气体的一些公式? 答:理想气体:分子为不占体积的弹性质点,除碰撞外分子间无作用力。理想气体是实际气体在低压高温时的抽象,是一种实际并不存在的假想气体。 判断所使用气体是否为理想气体(1)依据气体所处的状态(如:气体的密度是否足够小)估计作为理想气体处理时可能引起的误差;(2)应考虑计算所要求的精度。若为理想气体则可使用理想气体的公式。 2.气体的摩尔体积是否因气体的种类而异?是否因所处状态不同而异?任何气体在任意状态下摩尔体积是否都是 0.022414m 3 /mol? 答:气体的摩尔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的情况下不会因气体的种类而异;但因所处状态不同而变化。只有在标准状态下摩尔体积为 0.022414m 3 /mol 3.摩尔气体常数 R 值是否随气体的种类不同或状态不同而异? 答:摩尔气体常数不因气体的种类及状态的不同而变化。 4.如果某种工质的状态方程式为pv =R g T ,那么这种工质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吗? 答:一种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为理想气体,那么其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 5.对于一种确定的理想气体,()p v C C 是否等于定值?p v C C 是否为定

值?在不同温度下()p v C C -、p v C C 是否总是同一定值? 答:对于确定的理想气体在同一温度下()p v C C -为定值, p v C C 为定值。在不同温度下()p v C C -为定值,p v C C 不是定值。 6.麦耶公式p v g C C R -=是否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是否适用于实际 气体? 答:迈耶公式的推导用到理想气体方程,因此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不适合实际气体。 7.气体有两个独立的参数,u(或 h)可以表示为 p 和 v 的函数,即(,)u u f p v =。但又曾得出结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熵只取决于温度,这两点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实际气体有两个独立的参数。理想气体忽略了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只取决于温度。 8.为什么工质的热力学能、焓、熵为零的基准可以任选?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或焓的参照状态通常选定哪个或哪些个状态参数值?对理想气体的熵又如何? 答:在工程热力学里需要的是过程中热力学能、焓、熵的变化量。热力学能、焓、熵都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变化量的计算与基准的选取无关。热力学能或焓的参照状态通常取 0K 或 0℃时焓时为0,热力学能值为 0。熵的基准状态取p 0=101325Pa 、T 0=0K 熵值为 0 。 9.气体热力性质表中的h 、u 及s 0的基准是什么状态? 答:气体热力性质表中的h 、u 及s 0的基准是什么状态00(,)T P 00T K =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不一定,稳定流动系统内质量也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内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绝热系的绝热是指热能单独通过系统边界进行传递(传热量),随物质进出的热能(准确地说是热力学能)不在其中。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一定是稳定状态,稳定状态则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4.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p =p b +p g (p > p b ), p = p b -p v (p < p b )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 压? 当地大气压p b 改变,压力表读数就会改变。当地大气压 p b 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不同测温物质的测温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因为测温结果 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举例说明。 有势差(温度差、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等)存在。 8.分别以图1-20所示的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杯子里的热水和正在运行的电视机为研究对象,说明这些是什么系统。 参加公路自行车赛的运动员是开口系统、运动手枪中的压缩空气是闭口绝热系统、杯子里的热水是开口系统(闭口系统——忽略蒸发时)、正在运行的电视机是闭口系统。 9.家用电热水器是利用电加热水的家用设备,通常其表面散热可忽略。取正在使用的家用电热水器为控制体(但不包括电加热器),这是什么系统?把电加热器包括在研究对象内,这是什么系统?什么情况下能构成孤立系统? 不包括电加热器为开口(不绝热)系统(a 图)。包括电加热器则为开口绝热系统(b 图)。 将能量传递和质量传递(冷水源、热水汇、热源、电源等)全部包括在内,构成孤立系统。或者说,孤立系统把所有发生相互作用的部分均包括在内。 4题图 9题图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第三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3.1 溶液(s o l u t i o n ) 广义地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彼此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均匀混合所形成的体系称为溶液。 溶液以物态可分为气态溶液、固态溶液和液态溶液。根据溶液中溶质的导电性又可分为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 本章主要讨论液态的非电解质溶液。 溶剂(solvent )和溶质(solute ) 如果组成溶液的物质有不同的状态,通常将液态物质称为溶剂,气态或固态物质称为溶质。 如果都是液态,则把含量多的一种称为溶剂,含量少的称为溶质。混合物(mixture ) 多组分均匀体系中,溶剂和溶质不加区分,各组分均可选用相同的标准态,使用相同的经验定律,这种体系称为混合物,也可分为气态混合物、液态混合物和固态混合物。 3.2 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在液态的非电解质溶液中,溶质B 的浓度表示法主要有如下四种: 1.物质的量分数 B x (mole fraction) B B def (n x n 总) 溶质B 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称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分数,又称为摩尔分数,单位为1。 2.质量摩尔浓度m B (molality ) B B A def n m m

溶质B 的物质的量与溶剂A 的质量之比称为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单位是-1mol kg ?。这个表示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用准确的称重法来配制溶液,不受温度影响,电化学中用的很多。 3.物质的量浓度c B (molarity ) B def B n c V 溶质B 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V 的比值称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或称为溶质B 的浓度,单位是 3mol m -? ,但常用单位是3mol dm -?。 4.质量分数w B (mass fraction ) B B () m w m = 总 溶质B 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称为溶质B 的质量分数,单位为1。 3.3 偏摩尔量与化学势 3.3.1 单组分体系的摩尔热力学函数值 体系的状态函数中V ,U ,H ,S ,A ,G 等是广度性质,与物质的量有关。设由物质B 组成的单组分体系的物质的量为B n ,则各摩尔热力学函数值的定义式分别为: 摩尔体积(molar volume ) * m,B B V V n = 摩尔热力学能(molar thermodynamic energy ) * m,B B U U n = 摩尔焓(molar enthalpy ) *m,B B S S n = 摩尔Helmholz 自由能(molar Helmholz free energy ) * m,B B A A n = 摩尔Gibbs 自由能(molar Gibbs free energy ) * m,B B G G n = 这些摩尔热力学函数值都是强度性质。 3.3.2 多组分体系的偏摩尔热力学函数值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答案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 1.常规新 2.能量物质 3.强度量 4.54KPa 5.准平衡耗散 6.干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7.高多 8.等于零 9.与外界热交换 10.7 2g R 11.一次二次12.热量 13.两 14.173KPa 15.系统和外界16.定温绝热可逆17.小大 18.小于零 19.不可逆因素 20.7 2g R 21、(压力)、(温度)、(体积)。 22、(单值)。 23、(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之间各种不平衡的热力势差为零)。 24、(熵产)。 25、(两个可逆定温和两个可逆绝热) 26、(方向)、(限度)、(条件)。

31.孤立系; 32.开尔文(K); 33.-w s =h 2-h 1 或 -w t =h 2-h 1 34.小于 35. 2 2 1 t 0 t t C C > 36. ∑=ω ωn 1 i i i i i M /M / 37.热量 38.65.29% 39.环境 40.增压比 41.孤立 42热力学能、宏观动能、重力位能 43.650 44.c v (T 2-T 1) 45.c n ln 1 2T T 46.22.12 47.当地音速 48.环境温度 49.多级压缩、中间冷却 50.0与1 51.(物质) 52.(绝对压力)。 53.(q=(h 2-h 1)+(C 22 -C 12 )/2+g(Z 2-Z 1)+w S )。 54.(温度) 55. (0.657)kJ/kgK 。 56. (定熵线)

57.(逆向循环)。 58.(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 59.(预热阶段、汽化阶段、过热阶段)。 60.(增大)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A 5.C 6.B 7.A 8.A 9.C 10.B 11.A 12.B 13.B 14.B 15.D 16.B 17.A 18.B 19.B 20.C 21.C 22.C 23.A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 29.(×)30.(√) 四、简答题 1.它们共同处都是在无限小势差作用下,非常缓慢地进行,由无限接近平衡 状态的状态组成的过程。 它们的区别在于准平衡过程不排斥摩擦能量损耗现象的存在,可逆过程不会产生任何能量的损耗。 一个可逆过程一定是一个准平衡过程,没有摩擦的准平衡过程就是可逆过程。 2.1kg气体:pv=R r T mkg气体:pV=mR r T 1kmol气体:pV m=RT nkmol气体:pV=nRT R r是气体常数与物性有关,R是摩尔气体常数与物性无关。 3.干饱和蒸汽:x=1,p=p s t=t s v=v″,h=h″s=s″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思考题答案(完整版)(沈维道)(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沈维道 思考题 完整版 第1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将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答:否。当一个控制质量的质量入流率与质量出流率相等时(如稳态稳流系统),系统内的质量将保持恒定不变。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不可能是绝热系。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绝热系”指的是过程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热量是指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以热的方式交换的能量,是过程量,过程一旦结束就无所谓“热量”。物质并不“拥有”热量。一个系统能否绝热与其边界是否对物质流开放无关。 ⒊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的概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平衡状态要求的是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而平衡状态则一般指在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⒋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在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 答:可能会的。因为压力表上的读数为表压力,是工质真实压力与环境介质压力之差。环境介质压力,譬如大气压力,是地面以上空气柱的重量所造成的,它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即使工质的绝对压力不变,表压力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当地大气压”并非就是环境大气压。准确地说,计算式中的P b 应是“当地环境介质”的压 ) ( )( b v b b e b P P P P P P P P P P <-=>+=;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4.1试以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为例,归纳气体的热力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及使用方法解决。 答: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 (1) 根据过程特点(及状态方程)——确定过程方程 (2) 根据过程方程——确定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3) 由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定律——计算,,,,,t q w w u h s ??? (4) 分析能量转换关系(P —V 图及T —S 图)(根据需要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例:1)过程方程式:T =常数(特征)PV =常数(方程) 2)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12p p =2 1 v v 3)计算各量:u ?=0、h ?=0、s ?=21p RIn p -=21 v RIn v 4)P ?V 图,T ?S 图上工质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能量转换情况 4.2对于理想气体的任何一种过程,下列两组公式是否都适用 答:不是都适用。第一组公式适用于任何一种过程。第二组公式21()v q u c t t =?=-适于定容过程,21()p q h c t t =?=-适用于定压过程。 4.3在定容过程和定压过程中,气体的热量可根据过程中气体的比热容乘以温差来计算。定温过程气体的温度不变,在定温过程中是否需对气体加入热量?如果加入的话应如何计算? 答:定温过程对气体应加入的热量 4.4过程热量q 和过程功w 都是过程量,都和过程的途径有关。由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热量公式 2 111 v q p v In v =可知,故只要状态参数1p 、1v 和2v 确定了,q 的数值也确定了,是否q 与途径无关? 答:对于一个定温过程,过程途径就已经确定了。所以说理想气体可逆过程q 是与途径有关的。 4.5在闭口热力系的定容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施以搅拌功w δ,问这v Q mc dT δ=是否成立? 答:成立。这可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由于是定容过2211 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为零。故v Q mc dT δ=,它与外界是否对系统做功无关。 4.6绝热过程的过程功w 和技术功t w 的计算式: w =12u u -,t w =12h h - 是否只限于理想气体?是否只限于可逆绝热过程?为什么?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四章

e i r e 第四章 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4.1试以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为例,归纳气体的热力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及使用 方法解决。 答: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 (1)根据过程特点(及状态方程)——确定过程方程(2)根据过程方程——确定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3)由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定律——计算,,,,,t q w w u h s ???(4)分析能量转换关系(P—V 图及T—S 图)(根据需要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例:1)过程方程式: =常数 (特征) =常数 (方程) T PV 2)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12p p 2 1 v v 3)计算各量:=0 、 =0 、==u ?h ?s ?21p RIn p -21 v RIn v 2211 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 2 1 t v w w RTIn v ==2 1 t v q w w RTIn v ===4) P ?V 图,T ? S 图上工质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能量转换情况

A t h 4.2 对于理想气体的任何一种过程,下列两组公式是否都适用? 21212121(),();(),()v p v p u c t t h c t t q u c t t q h c t t ?=-?=-=?=-=?=-答:不是都适用。第一组公式适用于任何一种过程。第二组公式 适于定容过程, 适用于定压过程。 21()v q u c t t =?=-21()p q h c t t =?=-4.3在定容过程和定压过程中,气体的热量可根据过程中气体的比热容乘以温差来计算。定温过程气体的温度不变,在定温过程中是否需对气体加入热量?如果加入的话应如何计算? 答:定温过程对气体应加入的热量 2211 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21 t v w w RTIn v ==21 t v q w w RTIn v ===4.4 过程热量 和过程功都是过程量,都和过程的途径有关。由理想气体 q w 可逆定温过程热量公式可知,故只要状态参数、和确定了, 2 111 v q p v In v =1p 1v 2v 的数值也确定了,是否 与途径无关? q q 答:对于一个定温过程,过程途径就已经确定了。所以说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q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能就是热量吗? 答:不是,热是能量的一种,而热力学能包括内位能,内动能,化学能,原子能,电磁能,热力学能是状态参数,与过程无关,热与过程有关。 2.若在研究飞机发动机中工质的能量转换规律时把参考坐标建在飞 机上,工质的总能中是否包括外部储能?在以氢氧为燃料的电池系统中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否包括氢氧的化学能? 答:不包括,相对飞机坐标系,外部储能为0; 以氢氧为燃料的电池系统的热力学能要包括化学能,因为系统中有化学反应 3.能否由基本能量方程得出功、热量和热力学能是相同性质的参数 结论? 答:不会,Q U W ?为热力学能的差值,非热力学能,热=?+可知,公式中的U 力学能为状态参数,与过程无关。 4.刚性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A 中存有高压空气,B 中保持真空,如图2-1 所示。若将隔板抽去,分析容器中空气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若隔板上有一小孔,气体泄漏入 B 中,分析A、B 两部分压力相同时A、B 两部分气体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 答:将隔板抽去,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u w w=所以容 =?+其中0 q=0 器中空气的热力学能不变。若有一小孔,以B 为热力系进行分析

2 1 2 2 222111()()22f f cv j C C Q dE h gz m h gz m W δδδδ=+++-+++ 只有流体的流入没有流出,0,0j Q W δδ==忽略动能、势能c v l l d E h m δ=l l dU h m δ=l l U h m δ?=。B 部分气体的热力学能增量为U ? ,A 部分气体的热力学能减少量为U ? 5.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式是否可以写成下列两种形式: 212121()()q q u u w w -=-+-,q u w =?+的形式,为什么? 答: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式不可以写成题中所述的形式。对于 q u w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功w 可以写成pv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一个针对任何情况的定律,不具有w =pv 这样一个必需条件。对于公式212121()()q q u u w w -=-+-,功和热量不是状态参数所以不能写成该式的形式。 6.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有时写成下列两种形式: q u w =?+ 2 1 q u pdV =?+? 分别讨论上述两式的适用范围. 答: q u w =?+适用于任何过程,任何工质。 2 1 q u pdV =?+? 可逆过程,任何工质 7.为什么推动功出现在开口系能量方程式中,而不出现在闭口系能量

第四章+多组分热力学系统

二、概念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选项 C A B C B D B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B D C A A C D 1. 2 mol A 物质和3 mol B 物质在等温、等压下,混合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该系统中A 和B 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9×10-5 m 3?mol -1, 2.15×10-5 m 3?mol -1 ,则混合物的总体积为( )。 (A )9.67×10-5 m 3 (B )9.85×10-5 m 3 (C )1.003×10-4 m 3 (D )8.95×10-5 m 3 答:(C )运用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B B A A V n V n V +=)。 2. 下列偏微分中,能称为偏摩尔量的是( )。 (A )()C B C B T p n V n ≠????????,, (B )() C B C B S p n H n ≠????? ???,, (C )() C B C B p V n G n ≠?? ?? ????,, (D )() C B C B T H n S n ≠?? ?? ????,, 答:(A )偏摩尔量定义。 () C B C B T p n X X n ≠?? ?=?? ???,, 3. 下列偏微分中,不是化学势的是( )。 (A )C ,,(C B)B ( )S V n U n ≠?? (B )() C B C B T p n H n ≠????????,, (C )C ,,(C B)B ( )T p n G n ≠?? (D )C ,,(C B)B (T V n A n ≠?? 答:(B )广义的化学式: C C C C B ,,(C B),,(C B),,(C B),,(C B)B B B B ( )()()()S V n S p n T V n T p n U H A G n n n n μ≠≠≠≠????====????4. 已知373 K 时,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为133.24 kPa ,液体B 的饱和蒸气压为66.62 kPa 。设A 和B 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当A 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为0.5时,在气相中A 的摩尔分数为( )。 (A )1 (B ) 12 (C )23 (D )1 3 答:(C )用Roult 定律算出总蒸气压,再把A 的蒸气压除以总蒸气压。 ()()9399501626650241331A B A A B B A A .....x p x p x p x p p =?×+×=?+=+=? ???kPa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习题集附答案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 一、填空题 1.能源按使用程度和技术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2.孤立系是与外界无任何 和 交换的热力系。 3.单位质量的广延量参数具有 参数的性质,称为比参数。 4.测得容器的真空度48V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102.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5.只有 过程且过程中无任何 效应的过程是可逆过程。 6.饱和水线和饱和蒸汽线将压容图和温熵图分成三个区域,位于三区和二线上的水和水蒸气呈现五种状态:未饱和水 饱和水 湿蒸气、 和 。 7.在湿空气温度一定条件下,露点温度越高说明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越 、水蒸气含量越 ,湿空气越潮湿。(填高、低和多、少) 8.克劳修斯积分 /Q T δ?? 为可逆循环。 9.熵流是由 引起的。 10.多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V c = 。 11.能源按其有无加工、转换可分为 能源和 能源。 12.绝热系是与外界无 交换的热力系。 13.状态公理指出,对于简单可压缩系,只要给定 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就可以确定它的平衡状态。 14.测得容器的表压力75g p KPa =,大气压力MPa p b 098.0=,则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 。 15.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再沿原来路径逆向进行时,能使 都返回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16.卡诺循环是由两个 和两个 过程所构成。 17.相对湿度越 ,湿空气越干燥,吸收水分的能力越 。(填大、小) 18.克劳修斯积分 /Q T δ?? 为不可逆循环。 19.熵产是由 引起的。 20.双原子理想气体的定值比热容p c = 。 21、基本热力学状态参数有:( )、( )、( )。 22、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是温度的( )函数。 23、热力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 24、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由于不可逆因素导致的熵增量,叫做( )。 25、卡诺循环由( )热力学过程组成。 26、熵增原理指出了热力过程进行的( )、( )、( )。 31.当热力系与外界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时,该热力系为_______。 32.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

工程热力学第四章思考题答案

第四章思考题 4-1 容器被闸板分割为A、B两部分。A中气体参数为P A、T A,B为真空。现将隔板抽去,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终压将为P2,试问终了温 度T2是否可用下式计算?为什么? 1 2 2 () k k A A p T T p -= 答: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是不可逆绝热过程,因此终了温度T2不可用上式计算。 4-2 今有任意两过程a-b,b-c,b、c两点在同一定熵线上,如图所示。试问:Δuab、Δuac哪个大?再设b、c 两点在同一条定温线上,结果又如何? 答:由题可知,因b、c两点在同一定熵 线上T b>T c, ub>uc. Δuab>Δuac。若b、 c两点在同一条定温线上,T b=T c, ub=u c. Δuab=Δuac。 4-3将满足下列要求的多变过程表示在p-v图和T-s图上(工质为空气)。

(1)工质又升压、又升温、又放热;(2)工质又膨胀、又降温、又放热; (3)n=1.6的膨胀过程,判 断q,w,Δu的正负; 答:n=1.6的压缩过程在p-v 图和T-s图上表示为1→2 过程。在此过程中q>0, w<0,Δu>0 (4)n=1.3的压缩过程,判断q,w,Δu的正负。

答:n=1.3的压缩过程在p-v图和T-s图上表示为1→2过程。在此过程中q<0,w<0,Δu>0 4-4将p-v图表示的循环,如图所示,表示在T-s图上。图中:2-3,5-1,为定容过程;1-2,4-5为定熵过程;3-4为定压过程。 答:T-s图如图 所示

4-5 以空气为工质进行的某过程中,加热量的一半转变为功,试问过程的多变指数n 为多少?试在p-v 图和T-s 图上画出该过程的大概位置(比热容比可视为定值)。 答:多变过程中,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q u w =?+,由题可知12q u =?,由于v 21()1n -k q c T T n =--,所以() v 21v 21()()21n -k c T T c T T n -=--即: () 121n -k n =-,0.6n = 4-6如果采用了有效的冷却方法后,使气体在压气机汽缸中实现了定温压缩,这时是否还需要采用多级压缩?为什么?(6分) 答:还需要采用多级压缩,由余隙效率可知, 12111n v p c p λ??????=-- ????????? ,余隙使一部分气缸容积不能被有效利用,压力比越大越不利。因此,当需要获得较高压力时,必须采用多级压缩。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基本概念 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 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 答:不一定。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 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对不对,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的交换就是绝热系。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 系? 答:只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它们的本质区别。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 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4.假如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 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p = p b+p e(p >p b),p v=p b?p (p b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

第十一章制冷循环 1.家用冰箱的使用说明书上指出,冰箱应放置在通风处,并距墙壁适当距离,以及不要把冰箱温度设置过低,为什么 答:为了维持冰箱的低温,需要将热量不断地传输到高温热源(环境大气),如果冰箱传输到环境大气中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去,会使高温热源温度升高,从而使制冷系数降低,所以为了维持较低的稳定的高温热源温度,应将冰箱放置在通风处,并距墙壁适当距离。 在一定环境温度下,冷库温度愈低,制冷系数愈小,因此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没有必要把冷库的温度定的超乎需要的低。 2.为什么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不采用逆向卡诺循环 答:由于空气定温加热和定温放热不易实现,故不能按逆向卡诺循环运行。在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中,用两个定压过程来代替逆向卡诺循环的两个定温过程。 3.压缩蒸气制冷循环采用节流阀来代替膨胀机,压缩空气制冷循环是否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为什么 答: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不能采用节流阀来代替膨胀机。工质在节流阀中的过程是不可逆绝热过程,不可逆绝热节流熵增大,所以不但减少了制冷量也损失了可逆绝热膨胀可以带来的功量。而压缩蒸气制冷循环在膨胀过程中,因为工质的干度很小,所以能得到的膨胀功也极小。而增加一台膨胀机,既增加了系统的投资,又降低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因此,为了装置的简化及运行的可靠性等实际原因采用节流阀作绝热节流。

4.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循环压缩比、循环制冷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为:()() 14 2314-----o o net k o q q h h w q q h h h h ε= == 空气视为理想气体,且比热容为定值,则:()() 14 2314T T T T T T ε-= --- 循环压缩比为:2 1 p p π= 过程1-2和3-4都是定熵过程,因而有:1 3 22114 k k T T P T P T -??== ??? 代入制冷系数表达式可得:11 1 k k επ -= - 由此式可知,制冷系数与增压比有关。循环压缩比愈小,制冷系数愈大,但是循环压缩比减小会导致膨胀温差变小从而使循环制冷量减小,如图(b )中循环1-7-8-9-1的循环压缩比较循环1-2-3-4-1的小,其制冷量 (面 T s O 4′ 9′ 1′ O v (a (b ) 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状态参数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整理版

⒉ 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不可能是绝热系。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绝热系”指的是过程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热量是指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以热的方式交换的能量,是过程量,过程一旦结束就无所谓“热量”。物质并不“拥有”热量。一个系统能否绝热与其边界是否对物质流开放无关。 ⒊ 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的概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平衡状态要求的是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而平衡状态则一般指在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⒋ 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在绝对压力计算公式 )( )( b v b b e b P P P P P P P P P P <-=>+=; 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 答:可能会的。因为压力表上的读数为表压力,是工质真实压力与环境介质压力之差。环境介质压力,譬如大气压力,是地面以上空气柱的重量所造成的,它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即使工质的绝对压力不变,表压力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当地大气压”并非就是环境大气压。准确地说,计算式中的P b 应是“当地环境介质”的压力,而不是随便任何其它意义上的“大气压力”,或被视为不变的“环境大气压力”。 ⒌ 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温度计对温度的测量建立在热力学第零定律原理之上。它利用了“温度是相互热平衡的系统所具有的一种同一热力性质”,这一性质就是“温度”的概念。 ⒍ 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答:由选定的任意一种测温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采用任意一种温度标定规则所得到的温标称为经验温标。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制作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性质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的基准点外,在其它温度上,不同的温度计对同一温度可能会给出不同测定值(尽管差值可能是微小的),因而任何一种经验温标都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这便是经验温标的根本缺点。 ⒎ 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分两种不同情况: ⑴ 若系统原本不处于平衡状态,系统各部分间存在着不平衡势差,则在不平衡势差的作用下,各个部分发生相互作用,系统的状态将发生变化。例如,将一块烧热了的铁扔进一盆水中,对于水和该铁块构成的系统说来,由于水和铁块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别,起初系统处于热不平衡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无需外界给予系统任何作用,系统也会因铁块对水放出热量而发生状态变化:铁块的温

热力学课后思考题word版..

注:一些图和公式复制不过来,图留了很大的位置,公式留了一行!大家就打印出来再自己补充吧! 第九章湿空气性质和湿空气过程 思考题 1. 湿空气和湿蒸汽、饱和空气和饱和蒸汽,它们有什么区别? [答]:湿空气与湿蒸汽的区别:湿空气指的是含有水蒸汽的空气,它是干空气(完全不含水蒸汽)与水蒸汽的混合物,湿空气中的水蒸汽通常处于过热状态。湿蒸汽是潮湿蒸汽的简称,它是饱和液体和饱和蒸汽的混合物,两相处于平衡状态,湿蒸汽处于饱和状态。 饱和空气和饱和水蒸汽的区别:饱和空气是指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分压力达到了当时温度所对应的饱和压力,不再具有吸湿能力,如果再加入水蒸汽,就会凝结出水珠来。饱和蒸汽则是指可以与同温同压的(饱和)液体平衡共存的蒸汽。 2. 当湿空气的温度低于和超过其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时,相对湿度的定义式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不适用,这时应改为 3. 为什么浴室在夏天不像冬天那样雾气腾腾? [答] :所谓雾气就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由于温度较高和通风情况较好,夏天浴室里的相 对湿度比冬天的低,因而吸湿能力比冬天的强,不易形成雾状小水珠,所以不像冬天那样雾气腾腾。 4. 使湿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可以达到去湿目的(见例9-4)。将湿空气压缩(温度不变)能否达到去湿目的? [答]:从焓湿图可见,湿空气定温压缩过程指向图的左下方,此时湿空气的含湿量、相对湿度和水蒸气的分压力都降低,故而可以达到去湿目的 第八章制冷循环 思考题 1. 利用制冷机产生低温,再利用低温物体做冷源以提高热机循环的热效率。这 样做是否有利? [答]:这样做必定不利,因为虽然低温物体作冷源可以提高热及循环的热效率,多获得功,但是要造成这样的低温冷源,需要制冷机,需要耗功,由于不可逆性的存在,制冷机消耗的功 必然大于热机多获得的功,因此,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 2. 如何理解空气压缩制冷循环采取回热措施后,不能提高理论制冷系数,却能 提高实际制冷系数? [答]:参见图a,没有回热的循环为12341,有回热的循环为1r2r53r41r。采用回热循环后,在 理论上制冷能力为q2(过程4→1的吸热量)以及循环消耗的净功和向外界派出的热与没有回热 的循环相比,显然都没有变(Wor=Wo,q1r=q)所以理论制冷系数也没有变(εr=ε)。但是采用回 热后,循环的增压比降低了,从而使压气机耗功和膨胀机做功减少了同一数量,这也减轻了压气机和膨胀机的工作负担,使它们在较小的压力范围内工作,因而机器可以设计得比较简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 气体与蒸汽的流动 7.1对改变气流速度起主要作用的是通道的形状还是气流本身的状态变化? 答:改变气流速度主要是气流本身状态变化,主要是压力变化直接导致流速的变化。 7.2如何用连续性方程解释日常生活的经验:水的流通截面积增大,流速就降低? 答:日常生活中水的流动一般都为稳定流动情况11 221212f f m m m Ac A c q q q v v ====,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水1v =2v ,故有流速和流通截面积成反比关系。 7.3在高空飞行可达到高超音速的飞机在海平面上是否能达到相同的高马赫数? 答:不能,因为速度和压比有个反比关系,当压比越大最大速度越小,高空时压比小,可以达到高马赫数,海平面时压比增大,最大速度降低无法达到一样的高马赫数。 7.4当气流速度分别为亚声速和超声速时,下列形状的管道(图7-16)宜于作喷管还是宜于作扩压管? 答:气流速度为亚声速时图7-16中的1 图宜于作喷管,2 图宜于作扩压管,3 图宜于作喷管。当声速达到超声速时时1 图宜于作扩压管,2 图宜于作喷管,3 图宜于作扩压管。4 图不改变声速也不改变压强。 7.5当有摩擦损耗时,喷管的流出速度同样可用2f c =无摩擦损耗时相同,那么摩擦损耗表现在哪里呢? 答:摩擦损耗包含在流体出口的焓值里。摩擦引起出口速度变小,出口动能的减小引起出口焓值的增大。 7.6考虑摩擦损耗时,为什么修正出口截面上速度后还要修正温度? 答:因为摩擦而损耗的动能被气流所吸收,故需修正温度。 7.7考虑喷管内流动的摩擦损耗时,动能损失是不是就是流动不可逆损失?为什么? 答:不是。因为其中不可逆还包括部分动能因摩擦损耗转化成热能,而热能又被气流所吸收,所造成的不可逆。 7.8在图7-17 中图(a )为渐缩喷管,图(b ) 为缩放喷管。设两喷管的工作背压均为0.1MPa ,进口截面压力均为1 MPa ,进口流速1f c 可忽略不计。1)若两喷管的最小截面面积相等,问两喷管的流量、出口截面流速和压力是否相同?2) 假如沿截面2’-2’切去一段,将产生哪些后果?出口截面上的压力、流速和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