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虽然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但事实上却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构架为“道<仁礼>知一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儒学史上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并非空穴来风,撇开其神秘色彩,从思想精髓意义上追溯,则可看得更清楚些:《论语》中有记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朱熹则把问题点得更透,在《中庸章句序》中,他写道:“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可庶几也。”(见《四书章句集注》)文王重八卦为六十四卦,作卦辞爻辞,周公制礼作乐,则标志着中国哲学思想的自立。马王堆帛书载:孔子称《周易》“见文王之德”。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就孔子思想学说的形成史看,孔学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黑格尔所讲的孔子的哲学是一种道德哲学,

“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9页),是因为史料和考古学的证据不足产生的片面的理解。

世界观

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又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见《述而》)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道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也。”(《里仁》)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古代文献,被后世称为《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除《乐经》佚失外,其余《五经》都在。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提出“经所以载道”(《程氏遗书》卷六),认为圣人作经的目的是为了明道、传道。

在先秦哲学中,“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其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道”一字,在《易经》中4见,在《论语》中60见,《老子》中74见,《孟子》中140见。“道”之初义,是指具体道路。《说文》:“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孔子在其晚年,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

孔子的形上学经历了一个由性与天道的一般探讨到易理研究

的过程,其转折点是孔子晚年学《易》。今人郭沂据《论语》、《史记》、《汉书》、帛书《要》等文献认定,孔子学《易》的时间在他五十六、七岁前后。(见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通过对伏羲、文王遗教的再发现,孔子以《易》之道为统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精致的形上学体系。

《系辞》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因文王拘于羑里,危亡不安,“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在哲学上,孔子的贡献在于将以往的阴阳二元论提升为易一元论。在《系辞》中,“易”字为最高概念。“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在这里,“易”是最高形上实体,而“太极”是“易”中具备创生功能的部分或因素。“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天地万物都是由易之太极创生,易道也便运行于天地万物之中。

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事伦理,在孔子哲学范畴中便是由“道”而“仁”,构成孔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仁”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作为中国文化的特异价值之一,仁学精神是由孔子加以系统阐述和论证的。孔子的“仁者爱人”,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也肯定了对象,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种彼此肯定、彼此相爱中,体现了对人作为人或人格的尊重,也尊

重他人的自立、自达。同时,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主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自我主体,要有一种道德的自觉,强化主体自律和自我内省。这就为此后的修身养性的学说打开了大门。同时,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强调个体生命在群体、族类中实现自己,由此延伸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心理结构。孟子在孔子“仁学”精神的基础上又迈进一步,明确提出“仁,人心也”(见《孟子?告子上》),形成了仁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完成了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到“人的本质”问题的飞跃,这使孔子仁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天命观

在孔子以前的夏商周传统思想中,“天”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命”是自己无法控制的、盲目的异己力量。孔子也把“天命”看作一种神秘的主宰力量。“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孔子对天命的认识是矛盾的:一方面,他继承了传统的天命观念,把“天”看作有意志、能赏罚的人格神;一方面,又吸纳了进步的思想,强调尽力于人事的作用,甚至达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地步。

在孔子那里,天是感情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在他最困难、最痛苦、最需要依靠的情况下,是“天”给了他精神的力量,鼓舞着他与困难斗争。他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

罕》)“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述,知我者其天乎!”(《宪问》)“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但是,在无可奈何的境地,孔子也发出了命中注定的感慨。“命”,在孔子那里是一种不可知的必然性,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超自然的力量,是一种不可把握的偶然机遇。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对于孔子的天命观,孟子的解释是:“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孔子强调人的主观自觉和奋力抗争精神,倡导积极入世和发愤有为的态度,这是他行动的出发点。在做到了最大努力、达到了极限时,也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天命才作为事后的说明和自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不惜篇幅细致描述了孔子在困于陈蔡时与子路、子贡和颜回的谈话,孔子赞同颜回的说法:“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己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认识论

孔子的认识论也有“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的矛盾。但他从多年的教学从政的实践中,得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的学思观和言行观。

孔子把人分为“生知”、“学知”、“困学”、“不学”四等,说:“生

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提出:“惟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同上)谈到他本人,他并不以“生知”而自封,“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提倡多问、多见、择善而从,“入太庙,每事问。”(《乡党》)这是一种接近实事求是的精神。

孔子在强调耳闻目睹、亲身见闻的同时,提出思考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思考要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否则即为空想。“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在一定意义上已接触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而且相当重视理性认识。他提出:“闻一以知十”(《公治长》)、“下学而上达”(《宪问》)等为学之方。懂得一件事,可以推演而知十件事,学习基础的知识,可由此进而领会高深的道理,此即理性演绎的方法。

孔子主张说话要慎重,但做事要敏捷,而且要求言行一致。他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方法论

中庸作为方法论,是孔子的世界观、天命观的产物。《礼记?中庸》是发挥孔子中庸思想的专著。中庸是孔子哲学中的重要范

畴:“中”,即中正、中和;“庸”,即常,“用中为常道也。”(《礼记?中庸》)从文献看,孔子以前已有“中”的记载,但明确提出“中庸”的是孔子,孔子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哀叹,“中庸”这种至德,老百姓很久以来就缺少了。子思(孔子之孙)作《中庸》,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并把“中”、“庸”和“诚”的思想绝对化,宋代朱熹将其并入“四书”。

中庸要求“允执其中”(《尧曰》),就是说既不站在矛盾的否定方面促成矛盾转化,也不支持矛盾的肯定方面实行残酷斗争,而是站在中立的角度,使矛盾统一体协调地保持下去。表现在政治中,他主张仁政德治,各安其分,各得其所,重损益而轻变革;表现在方法论上,强调矛盾的统一、调和与联结,反对过头和不及。

孔子说:“过犹不及。”(《先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新兴势力发展到要冲破旧统一体的时候,而他却要缓和这种矛盾,防止统一体的崩解,因此客观上起到“守旧”的作用;但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中庸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所以孔子认为从大公无私的立场上可以对不同的人进行调和。面对春秋时代的巨变,孔子斥之为“天下无道”,努力恢复西周初年那种和谐、安定的状态,致使他的政治主张到处碰壁;但在个人的修养方面,使多种对立的因素统一、和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孔子的中庸方法论的特点是调和矛盾,但他毕竟是承认矛盾的,并且把对立着的矛盾双方概括为“两端”或“异端”。他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孔子用“两端”来概括事物内部互相背离的两个方面,是合乎认识逻辑的。同时孔子还重视“后生可畏”和“权”变处事,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并强调“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把权变应时看作修养的最高境界。孟子说他是“圣之时者”,恐是对他晚年对中庸的认识达到的新层次的评价。毛泽东对此称赞道:“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147页)

浅谈孔子的思想

浅谈孔子的思想 历史纷纷扰扰,当今世人对孔子的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孔子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仍然没人能动摇,随着历史的变迁,他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沉淀。孔子被后人称之为至圣,这就证明了在后人心中地位之高。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理论政治家。他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后人。 孔子思想核心为“仁”,这个字看似简单,而其内涵丰富。孔子在讨论中没有明确指出“仁”的具体含义,而我们在读《论语》时或多或少可以从中体会到“仁”的含义,然后汲取所需,用以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增强自身的修养。孔子所说的“仁”包罗万千:在上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由此推及亲友邻居等;其次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再者要注意人际交往中的换位思考,做事不要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孔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他的思想仍有许多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意思就说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了。这在战乱频繁的春秋末期适用,在相对和平的今天仍然适用。不论时间流向何处,“孝”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意思是:仁人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遇到有名利的事情就退后。这虽然不被广为接受,可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谦让的美德。中华民族向来愿意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也和儒家思想密不可分。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迫别人去干,自己不愿意承担的责任不能逼着别人去承担。这是为人处事的大原则,必须始终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责任感的体现,做到这点,我们就能融洽相处,相互尊重和支持,矛盾就会减少。这同是也是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教育上,孔子的影响更是突出。其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在一个战乱频繁,教育不被重视的时代,这是不可低估的数字。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也间接当了孔子的学生,他的教育思想一直在影响着我们。

立足岗位做贡献演讲稿

立足岗位做贡献演讲稿 对于工作在统计岗位上的年青人来说,如何在平凡的统计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这是摆在统计青年人面前的重要问题。下面是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立足岗位做贡献的演讲稿3篇,希望能够帮到你。 厅机关和厅属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 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厅党组决定在厅机关和厅属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党员先锋行”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时刻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立足岗位争作贡献,号召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中勇当先锋、争做榜样。厅机关党委向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发出如下倡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舍我其谁的精神勇当先锋。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创新规划计划管理,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进煤炭煤层气管理、不动产统一登记等系列改革创新任务,提升促进稳增长的资源保障保护能力;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行动,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维护群众资源权益,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事关惠民生的各项工作;探索国土特色的惠民扶贫之路,以党建工作的新成效引领助推精准扶贫。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要冲锋陷

阵当先锋、攻坚克难筑堡垒;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 勤奋学习,敢于超越,以创先争优的精神勇当先锋。干事创业要提高本领,超越自我要不断学习。全体党员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逐条逐句学党章,原原本本学系列讲话精神,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对照各自岗位新的发展任务重新审视自我,查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不断学习国土资源管理新知识、掌握和运用好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新技能。要积极参与“干部能力建设年”活动,提高自身的责任担当能力、依法行政能力、落实执行能力和崇廉拒腐能力。要对照先进比差距、对照目标定标准,在高效、优质服务上超越自我,在依法执政、廉洁从政、促进发展上超越自我,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体制机制、工作作风上超越自我。 提振精神,埋头苦干,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勇当先锋。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立足岗位主动谋划工作思路,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落实,以钉钉子的精神干事创业。强化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以单位为家”的主人翁意识,大力培养积极进取、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弘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苦干加实干的作风,形成同心谋工作、合力图发展的工作态势,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争当先锋的号角高亢吹响,跨越发展的蓝图正在铺展。让我们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找准定位,迅速行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踊跃地投身到“党员先锋行”主题实践活动中,

论析中国历代考试制度功能与特点

论文关键词:中国教育史;考试制度;察举;九品中正制;科举论文摘要:本文试图从中国历代考试制度的介绍着手,说明考试制度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其不断完善的努力,力图以史为鉴,说明考试制度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考试这两个字在我国古代并非是连在一起的,据《说文解字》对“考”的解释是:考课。“试”的解释为:用也。据《辞源》对考课的解释为考验官吏的成绩。试是任用之意。考试在我国古代的最初含义是考验官吏的成绩以决定是否任用,后世通称试士为考试。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考试一词的含义与今天的含义并不相同,它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官吏的政绩加以考核。因此,考试制度在古代是一种选官、任官的制度。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之后的科举制,既是一种考试制度,同时也是一种选官制度。后来人们对考试制度赋予了新的含义。考试制度是指根据考核的目的,让考试对象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的方式,解答事先编制的题目,考核教育对象的学习质量,选拔人才的制度。一、考试制度的功能考试制度的发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标志,以其具有的选拔、鉴别、激励、评价和服务功能,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青睐与关注。考试功能的充分发挥,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发展方面的状况和达到的水平、进步的程度,从而调整和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可以激励学生和教育者的上进心和进取心,鞭策师生努力学习和工作,同时通过考试挑选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人们普遍遵循能力本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以考试作为衡量一个人才能的大小,把考试作为社会筛选的主渠道,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二、考试制度的产生、发展历程历史上关于考试的记载,最早要属尧选舜做自己的接班人,当时部落酋长推荐舜做尧的继承人,尧说:“吾其试哉。”当时的试不同于现在的考试,而只是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试用。秦王朝在统一中国的进程中也曾规定:“利禄官爵专出于兵。”甚至以斩得敌首级(人头)数多少来决定官级大小,亦是通过实践来评价人才。早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学府—太学,同时也创立了最早测试太学生的考试制度。《大英百科全书》在介绍考试制度时有如下的表述:“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公元前1115年),以及定期举行的考试(公元前200年)。此提法大致依据的是《周礼》《礼记》中关于有西周选士的说法。最近似于现代考试的,在中国历史上有确凿证据的笔试是西汉初年汉文帝举行的贤良方正对策,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吸取了秦朝覆亡的教训(文化教育上实施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下令各级官员推荐与选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对贤良进行策试,即应试者把答案写在策(竹简)上,向主持考试的皇帝(或大臣)有条理地回答问题—有关当前的政治事务。当年汉文帝“亲策”晃错,是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最早的“笔试”。为了抑制朋党,魏e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01年)春下令察举贤能:“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即提出了“唯才是举”的主张。后来曹王称帝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用察举、评议等方式选拔人才。隋文帝杨坚创立了一种新的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科举制度也叫开科取士,是由国家设立各种考试科目,定期举行的全国统一考试,根据考试者的成绩来选拔人才,给中选者分别授官的一种考试制度,始行于隋大业二年的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公开招考、选择人才的制度,开创了我国考试制度的新纪元。当时的方法是先由州郡对应试者进行策问,再由朝廷策试。录取的标准是重策试结果而不重德望。大业三年(607年),又诏令“十科取人”以分科形式选拔人才,故名为“科举”制度。到了唐代,科举考试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又增设武举,以选拔武臣及军事人才。应考者主要有“生徒”和“乡贡”。宋代的科举制度仍沿袭唐制,同时在防止考官与考生的作弊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确立了殿试、弥封、誉录、锁院及回避等规制,使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完备。殿试制度是皇帝为了防止考官作弊录取不公而采取的复试制度。唐代武则天曾在洛城策问贡人,首开殿试之先河,但并未形成制度,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有

最新立足岗位做贡献

立足岗位做贡献 贡献 指自身拥有奉献给别人,或者把以自身行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等,是一种具有自我牺牲性质的精神。 怎样立足岗位做贡献,我说四点: 1、做好本职工作。 2、传递正能量。 3、有团队意识。 4、工作和生活中有孝心、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事业心,常怀感恩之心。 一、做好本职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趋于细密而多样,形成了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岗位。以我们部门来说:有部门主任、副主任、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生计室主任、专责、综合室主任、专责、班长、副班长、技术负责、值班长、正值、副值等多种岗位;只有依靠我们不同岗位上各位领导同事的勤奋工作,形成强大合力,我们部门的工作才能稳步推进、增先创优。 具体怎么做呢? 1、坚定立场和信念。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树立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感、树立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树立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我们任何一个人,一旦步入社会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成了我们工作生涯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无论你是何等职位;无论你的收入高低都是如此。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岗位。才能创亮点、出业绩,这是干事创业的先决条件。 2、结合岗位实际,加强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通过勤奋学习,才能使我们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习也是一种能够将一切变为己用的能力。 3、爱岗敬业、立足岗位职责,恪kè尽职守,做有益于单位和社会的人 什么是爱岗敬业?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我们既然选择了这项工作,就当义不容辞、满腔热情地对待它,专心专意做好它。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对自己的工作要认真研究,并抱有好奇心,并尝试去喜欢“她”,不会的就潜心学习提高,并从中找到工作的乐趣。 做好本职工作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对工作的一个最起码的标准。工作中应该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具有勇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和乐于创新的工作意识。而不是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混日子。应该说敬业是基础,乐业是前提,勤业是根本,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尽到自己的工作责任,才能称得上是一名称职和合格的工作人员。

《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中几种主要思想主张的解读(四) 关于“哲学思想” (一)中庸之道 1.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高到极点了吧!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评析】中庸是一种哲学思想,又是一种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待人处世的方法。这一道德规范被孔子视为美德,“其至矣乎”。什么是中庸,从孔子提出之后,儒学后人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了一种政治手段。其核心就是要求人们要能把握一个恰当的尺度,来保持事物的平衡。例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及,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分,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到好处,始称为中,亦称为中道。从而达到“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境界,进而使社会秩序稳定,在高位的人不骄横,处于下层的老百姓不反叛,最终实现对立的平衡以及矛盾的调和。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中庸的确是一种高境界,但在现实中,所谓的“聪明人”很多,中庸的人却很少见。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中庸可以从思想上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道:“子张和子夏两人谁更强一些呢?”孔子说:“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 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头与不够是一样的。” 【评析】“过犹不及”是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两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3.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得不到中道之士与他结交,那就一定结交狂放的人和狷介的人吧!狂放的人积极向上,狷介的人不肯做坏事。” 【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的思想。 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因此他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换句话说,在生活中,“中庸之道”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选择,有的时候需要“狂”一些,有的时候又需要“狷”一些。那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狂狷之士,往往就是中流砥柱之人,在举世皆浊的时代,狂狷之士尤其难能可贵。 (二)为政以德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可以免除罪过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依。” 【评析】这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强调了道德的作用。法制在治国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有时道德能达到法制不能达到的效果,尤其是在主张“以人为本”的中国,它的意义更不可低估,由此可见,德治与法治应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 2.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就能治理得大体就绪,三年就能大见成效。”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时期,是中国古代通过分科考试制度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直至清末1905年才被废止。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们要分析一种制度,首先要结合其时代背景。在科举制被使用之前,魏晋时期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由每州的中正官品第人物提供给朝廷作为官员任用的依据,但这一制度逐渐施行之后,地方上的豪强逐渐把持了品第人物的权力,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封死了寒族乃至庶族向上的通道,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由于在古代中国并没有像古代印度一样强烈的宗教影响,不存在这种类似种姓制度一样阶层固化的土壤,所以长期的阶层固化必然导致一部分底层人民的不满,进而造成社会动荡。另一方面,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壮大,魏晋时期的“王谢袁萧”,隋唐时期的“七宗五姓”,其势力已经影响到了皇权,魏晋直至唐初的政治,实质上已沦为门阀政治。隋文帝采用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于官员选拔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宣告了皇权独尊的时代的到来。 从此,布衣百姓也可以通过苦读金榜题名,出将入相,“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郎”,“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科举提供了一个平民与贵族公平竞争的机会,有一个客观的衡量人才的标准,给寒门学子开了一道龙门,让他们看到向上的可能,解决了阶层流动的问题,他们也可以通过读书来出人头地,成为帝国的较高阶层。而且,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乡村士绅阶层的素质,在古代中国奉行皇权不下县的政策,士绅阶层成了县一级行政政府和广大百姓之间的一道桥梁,很多平民出身的官员告老还乡,教化乡里,维持了最基层的统治。此外,科举制度还实现了官与吏分离,地方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免,官员的权力来源和合法性完全依靠皇权背书,客观上加强了封建皇权。 科举制度在其被使用的一千三百年里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可靠人才,属于典型的“学而优则仕”,单纯从通过考试来选举人才这一个角度来说,科举制度就已经蕴含了超越时代的智慧和眼光。人类有史以来至今的社会发展中,没有一项比考试更合理更公平的选拔制度了。“有其才者,糜捐于瓮牖绳枢,无其才者,讵系于王公子孙”。不管家世出身高低,以才学为标准公平竞争。这是一项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明。在没有建立现代化国家治理结构的时代,以人治为核心的政治,官员的素质就成了政治是否清明的关键因素。科举制的目的是选拔政治人才或从政人才来进行国家治理,就这一点来看,应该说科举制的目的是基本上达到了。仅以北宋为例,据《宋史·宰辅表》及有关列传统计,北宋92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达83人,占总数的90%;在176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科举出身者达162,占总数的92%。历朝进士出身者在高官或清要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连金朝亦然:“旧制,监察御史凡八员,汉人四员皆进士,而女直四员则文资右职参注。守贞曰:`监察乃清要之职,流品自异,俱宜一体纯用进士。”元代虽然是一个科举相对较为低落的朝代,但在恢复科举取士后,进士官至显宦者也约有一百

立足岗位做贡献 我为党旗添光彩

立足岗位做贡献我为党旗添光彩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岗位做贡献,我为党旗添光彩! 再过几天,就是我们敬爱的党94周年华诞。此时此刻,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站在这里,我要大声歌颂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94年弹指一挥、岁月无情;94年历史沧桑、风云激荡;94年英雄辈出、情深意长。近一个世纪已经过去,有多少仁人志士在庄严地宣誓;有多少革命英魂在激励着我们。您是导师,教导我们正确的思想;您是灯塔,照耀我们前进的道路;您是旗帜,指引我们胜利的方向;这导师、这灯塔、这旗帜,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忘不了,多少共产党人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新中国的成立;忘不了,多少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迎来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忘不了,当SARS 疯狂肆虐的岁月,是共产党员以自己的生命勇敢站在抗击病魔第一线;忘不了,当地震灾害发生的时候,是共产党员万

米高空舍身一跳,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安全...,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无时不在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者,我们应该坚信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必须珍惜这份工作,立足岗位做贡献,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然而近年来一些党员受到拜金享乐主义的影响,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忘记了党员的身份和使命,丧失了党性、迷失了自我。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基层工作是一个关乎社会和谐发展的民生工作,我们是服务群众的建设者,是保障民生的守卫者。村建工作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强化管理、优化服务的重大举措。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每人都立足岗位做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时刻不忘记用自己的努力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做好规划编制和招投标管理;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及安全管理;做好农村道路的建设和管理;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因为我们懂得,要干成事,就要工作严谨,作风扎实,从简单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把琐事做好,把小事做精,把细事做亮。我们平常所做的可能是整理一份档案,填写一份表格,查看一次工程质量,修改一个造价数字,接待一次群众来访,检查一次环境保护等等,小事做好了,可能不会“功勋卓著”,但是做不好,却会给全局带来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仁礼 仁:仁爱。 “仁者爱人”。“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例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礼节。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

之际。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衅”的境地。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

浅析中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利弊1

制计划书,避免出现“闲官”。另外,政府还应该帮助社会上的人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摒弃“官本位”思想,大力扶持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鼓励职业的多样化。应该制定合理的公务员考纲,我认为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题应尽量贴近生活,具有更大的实用性,增大公务员考试的灵活性,以方便选拔出合适的公务员人才。在政府和一些事业单位经费使用方面,应该严格控制经费的支出,以防止出现公务员贪污的现象,杜绝公务员的“灰色收入”。加大政府社会管理的力度,“职业无贵贱”,首先使各职业处于一个平等地位,而不是公共部门的优势地位或强势地位,而该风气的形成有赖于公务员的公仆意识的形成和服务意识的确立,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社会中真正表现出服务地位和公仆身份,引导人们树立新的就业观,更多地加入到经济建设的组织中去,而不是做经济建设成果的消费者。 结语 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各司其职,公务员不会成为我们唯一的职业选择,我们应该放宽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公务员是一个关乎政府未来发展的重要职位,公务员人才的选拔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是一个普通的职位,但它却做着不平凡的事情,它和其他的工作以一样有自己的价值。我相信,中国的公务员“热”不久之后将会降温。 参考文献 [1]吴天、郑瑶三:《当前公务员报考热的思考》[J]内蒙古统计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年4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3]张富强:《关于我国政府人事管理体制的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8-01 [4]黄晶梅:《试析我国现行领导职务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的进步之处》[J]长春大学学报,2008-01 850-281-330 1

浅谈周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2)

《易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之浅谈 内容提要: 对易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其主要是从哲学的辩证法出发进行阐释,并且分析了易经中所体现的深刻思想内核。 导言 《周易》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书籍。它内容丰富。其中一些精粹思想具有历久常新的义蕴,也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提到周易,大多数人便把算命、占卜、问卦等概念与之联系起来。《周易》在最早的时候确实是用来卜筮,但用《周易》来占卜并不能随便,所谓“卜以解疑,不疑何卜?”《周易》的作用也并不是让碌碌无为之人无须做任何事只凭算命便能得到什么,而是当人在进退两难之时为人们稍做判断。关于《周易》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书,历代学者多有争议,但至少可以肯定,《周易》绝不单单是一本卜筮之书,而是融合了哲学、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书。 正文: {一} 易学思想与中国哲学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哲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最高概括,其内涵最小,外延最大。《易经》中乾卦说明了事物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初九爻:“潜龙勿用”,潜在水里的龙自然是未成气候。“飞龙在天”才是事物发展的成熟时机。如果过于狂妄自大,必乐极生悲,正是“亢龙有悔”。又如《彖传》中:“‘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说明了“得道多助”的道理,有民心才能王天下。《周易》以“神道设教”,接过一般民众都迷信的筮法,装进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内容。将卜筮与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对哲学不感兴趣的民众也易于接受。正如《春秋》的“微言大义”一样,《易》学中也包括许多看似浅显,但内涵十分丰富与深刻的哲学道理。 二、《大象传》在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周易》之正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精神。细读这两句话,会发现这其中有可贵的涵义存在。如今,中华民族的子孙仍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规勉着自己,鞭策着自己。由此可见,《周易》中的哲学精神对人本身的教化作用之大。 《周易》蕴涵着关于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学《易》能修身养性,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易》,对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孔子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然后力行”。我认为学习周易,便能使人向着这一个方向走去。 {二} 《易经》作为一部古老的经典著作,从表面看是一部占卜、预测之书,但是,从卦序、卦名、卦象、卦辞、爻序、爻辞、爻象、断辞以及其推演过程等方面分析,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所有思想和原理。它早于老子、孔子

关于立足岗位做贡献演讲稿

关于立足岗位做贡献演讲稿 >关于立足岗位做贡献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本职做贡献》。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华夏民族在承载了五千年文明积淀之后,将又一次迎来日新月异的盛世腾飞!改革开发三十年,我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农业和商业手挽手大踏步向前走,生活、民众和国民整体素质肩并肩抗争,一次次考验和洗礼使我们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焕发着朝气蓬勃的时代、一个不畏艰难险阻的时代,一个引发青年一代为之奋斗的时代,所以这个时代更需要我们为之担当重任、为之齐心进取、为之开拓创新。www.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至此,"科学发展观"成为大家十分耳熟和关注的一个名词。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一名新进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用党的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只有身体力行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做到"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可以说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在眼前,就在身边;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作为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深深认识到办公室工作是我院工作运转的基本依托,大量的日常的、烦琐的事务性工作都要在办公室完成。因此,我必须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改进工作态度,激发工作激情,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 办公室工作责任艰巨,对人员素养的要求高,古人讲"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所以我们要时刻把学习放在重要位臵,不断丰富自身理论素养和工作经验,学会从全局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使工作不断创出新特色,取得新突破。 工作责任心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保障。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树立快、准、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快就是反应快、落实快、工作节奏快;准就是反映情况、报送信息和提供建议准;严就是要高标准、严要求,对任何工作都不马虎、不含糊、认真负责;细就是工作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实就是说实话、办实事、务实效,做到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忙而不乱。 服务是办公室最基础、最本质的工作,其质量和效率是衡量办公室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我始终坚持以搞好服务为核心,做到服务中心,服务全局,做到各项工作始终有重点,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努力提高工作实效。 > 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们有着"扬帆破浪,策马加鞭"的勇气,时代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拓开了一条奋斗之路,呼唤着我们去踏察、去探索、去创造。愿我们牢记党和人民的希望与嘱托,团结一心,携手并进,进一步落实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奔向明天、创造辉煌,去谱写更加壮丽的乐章!

谈谈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虽然他自称"述而不作",而实际上他在诸子百家争鸣之前夕,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体系。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学范畴的逻辑展开,其哲学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命--礼--仁--知--中庸"。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较少讲天道问题。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治长》)因为孔子对殷商周以来的宗教天命论,处于既敬重又存疑的矛盾状态。关于"天",《论语》所记确是不多,仅二十二见。孔子所谓"天",有时指主宰一切的上天。他提出"畏天命"(《季氏》),"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有时又指广袤的自然。如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反映了春秋时期正处于关于"天"的观念的变动时期,即由"主宰之天"逐渐向"自然之天"过渡。关于"命",孔子是肯定的。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并自称"五十而知天命"(《为政》)。不过孔子所说的"命",并不是指上天的绝对意志和命令,而是一种人力所无法挽回的历史必然性。孔子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即是指这种必然性。可是孔子又不认为人是无可作为的,相反他主张人"命"面前应持积极的态度。正由于此,别人视他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宪问》),他也自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有这样的天道观,使他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这是不奇怪的。他"不语怪、力、乱、神"(同上),还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未知生,焉知死"(《先进》)。 在人道观上,孔子主张立礼复礼,纳仁入礼,仁礼结合。"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重要范畴。从修身来说,他认为首先要学礼,"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并且要"约之以礼"(《雍也》),"克己复礼"(《颜渊》)。从治国来说,他主张"齐之以礼"(《为政》)。"为国以礼(《先进》)"。强调"礼"的重要性,并非是孔子的创造。前人早已论述过,如子产说过:"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强调要"复礼",在春秋末也不是合乎潮流的新思想。孔子独创性的贡献在于纳仁入礼,仁礼结合。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虽然"仁"的概念古已有之,但是孔子赋以新的涵义。他不仅以"爱人"来释仁,而且提出了为"仁之方",即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其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纳仁入礼,使"礼"不单是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起作用,而且有"仁"作为内在的理性自觉的力量来支撑。以"仁"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不免使人有神秘之感。孔子又提出以知求仁。他把"知"作为求仁、达仁的必要条件。他说:"未知,焉得仁?"(《公冶长》)孔子论知,指认识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即是去认识"善",但论述知识之获得,毕竟是跨入了求"真"的认识领域。 在认识论上,孔子尚未摒弃"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观点,并且把"生知"列为认识能力的"上"等。可是他未予强调。在孔子认识中占重要位置的倒是他反复论述的"学而知之"。他称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强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阳货》)在认识过程中,孔子注重多闻、多见、认为知识靠"多闻"、"多见"来获得。对闻见得来的知识,不可都信以为真,必须细加观察。他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他提出"视"、"观"、"察"三步递进的观察次序:"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孔子还进一点提出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的"思"。他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上)并提倡"再思"(《公冶长》)、"三思"(《荀子.法行》)与"九思"(《季氏》)。他在闻道、得道、传道上的"一以贯之"的境界,就是靠学、思结合而达到的。孔子还主张在"思"的过程中,运用"反"的方法,即不断进行类比,并加以演绎推理,以取得"举一反三"之效。他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在认识过程中,孔子不以"思"为止,认为在思的基础上,还应不断

浅谈美国考试制度及感悟

浅谈美国考试制度及感悟 近日钓鱼岛事件是我国众生都所关注的问题,当然,每个人都很清楚区区一个小小的日本怎敢觊觎我们诺大的中国,日本之所以敢肆无忌惮的向中国撒野,无非是美国在中挑拨离间,充当后山罢了。我国左边是韩国,右边是日本,中间是台湾,这些都可能是糖衣炮弹啊! 但从古至今我们跌跌荡荡的走来,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了我们的漏洞和不足。我们在气愤之余应该意识到美国为什么这么猖狂。原因只有一个:我强大,我的世界,我做主。人才是强大的代名词,要强国必先强民,我们要战胜美国必须从此下手。美国的教育确实值得我们鞭策和学习。 在2010年底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目的)测试中,上海学生取得了阅读、数学、科学素养第一的佳绩,引发外界强烈关注。在很多考核点,中国学生的成绩远远领先于排在第二名的国家,如在科学部分,中国平均得到了575分,但排第二名的芬兰只有554分。美国则平均排在世界第23或24名。但凭诺贝尔奖,美国正好和我们中国在成绩上的优势打了个颠倒。这无非是和两国的教育制度息息相关。 由于美国独特的教育制度,我们一直都认为美国中小学生平时学习应该是十分轻松,不可能受到各种考试的羁绊;美国的高中学生无须参加高考就可以升入大学甚至是名牌大学学习。但我国专门人员经过学习考察后,发现情况全然不是这样,其实今日美国之所以有全世界超一流的高等教育,每年诺贝尔奖获得者70%以上产生于美国,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实行的是野外训练式的教学,而我们中国是圈养是教学,我国的孩子只是机械性的会做题,在实际运用和创新上面却远远比不上美国的孩子。 2002年,美国前总统布什颁布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首次要求各州必须在2005-2006学年实行3-8年级的英语、数学统一考试(实际上这种统考现在已经延伸到3-11年级),并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连续两年不达标的地方或学校,必须采取措施提高考试成绩如派督导团进驻学校帮助校长和教师加强管理,提高教学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校长、教师的专项培训进修;在资金、设备等方面予以扶持等。否则,联邦教育部将削减其联邦教育拔款。这样一来,州统考分数与很多人都休戚相关。决策者们把企业管理的一些原理运用到教育上来,其基本的思维是:如果一所学校考试成绩好,就得奖励,考不好,就予惩罚,为了避免惩罚,教师就得尽力工作,学生就会努力学习。当前,全美正在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中小学考试热潮,好像“应试教育”跑 到美国。 其实各州、各校在操作这些考试时非常注重考试策略,并不是把题目弄得

孔子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之比较

文化传播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 子与格拉底哲学思想之比较 评阅人签名:_________复核人签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 姓名慧欣 学号201434004505 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名称论语 指导教师蕾 2015年12月24日

摘要 学术界关于子与格拉底的比较由来已久,特别是在教育思想、教学法面已经有很多研究。在这里,我试图想从哲学角度来看这两位先哲。因此,在此就子及格拉底的道德观及宗教观进行对比。道德观部分主要介绍子与格拉底思想中的“两种理性”;宗教观则主要就两人不同的信仰进行对比。 直到今天,我们还深切地感受到中西各面的巨大差异,这与他们的起源时代有莫大的联系。子和格拉底分别代表了中西哲学的起源时代,研究他们就是研究中国,研究西乃至于世界。 关键词:子、格拉底、哲学

The comparison of Confucius and Socrates' philosophical thought Abstract The comparison of academics on Confucius and Socrates has a long history,Especially in such aspects as education idea, teaching method has a lot of research.Here, I try to think from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about the two thinkers of the past.Therefore, I’ll compare Confucius and Socrates' morality and religion in this article.Morality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 and Socrates‘different “rational”;Religion is mainly compares two different faiths of them. Until today,We are also deeply feel the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Their origin time of those two cultures make a big difference of what they were like now.Confucius and Socrates, respectively, represents the origin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The research of them two is also the research of China and the whole world. Key words Confucius, Socrates, philosophy,

浅析我国高考制度现状与对策

浅谈我国高考制度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高考是一项重要的国家选拔人才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公平、政府信义、 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前景的一面镜子。我国一直致力于探索公平、公正的高考 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现在基本已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考制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目标的变化,创新型国家的建立,高校大众化的加快,素质教育 理念的推进,现行高考制度仍旧有许多的弊端。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考制度的历 史回顾,深刻把握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及发展趋势,然后探讨当今我国高考制度 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考、演变、现状、对策 高考是社会上公众关注度极高的一个话题,高考制度改革关系到人才的选拔、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千家万户的利益,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 要内容。我国的高考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紧密相连,已经走过了一 条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革的历程。回顾和 研究我国高考历史演变,对深刻把握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中现存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 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结束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现代教育 登上了历史舞台。从考试发展史来看,现代高考制度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 不是计划经济的标签,统一高考是招生考试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说是高级阶段 的产物【1】。我国的高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精英化到大众化,逐渐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高考

民国时代,各省积极举办高等教育,大部分的省都建立了省立大学,到1936年全国已经有一百多所大学。由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教育还远远没有普及,因此高等教育招生的规模一直不大,到抗战爆发前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不到3万人左右。当时没有现在的全国统一的高考,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当时的考试招生很灵活,不像现在如果总分达不到分数线,就算某门课考的再好也很难上大学。比如钱钟书考清华时数学只考15分,但是外语和国文很好,就被破格录取了。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高考 新中国成立后,一开始也是沿袭民国时期的高校招生办法,到了1952年才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现在有不少人批评今天的高考制度,但在当时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首先,全国统一考试招生能大大减少学生奔赴各地学校考试的成本;其次,统一高考招生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最后,统一高考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今天很多人还主张回到以前大学自主招生的时代,那是根本无法办到的,因为现在高校招生的规模太大,如果每个学校的自行组织考试,社会成本太高,而且无法有效实现公平。取消高考需要非常慎重,这是有历史教训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取消了高考,高校也停止招生。后来推荐入学,上大学不看成绩,看出身。结果上大学的学生文化课什么都不懂,有的小学数学都需要补课,高等教育没有办法保证质量,直接导致国家人才的断档。 (三)改革开放后的高考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立刻主持恢复高考。当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570万人,录取了27万,录取率4.7%。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七门学科,文科课理科都考政治,文科和理科都是考五门课,总分500分。英语是1983年才纳入必考科目的,后来理科又增加了生物科。1995年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名义上是为学生减负,结果非但减不了负,还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1999年广东实行实行3+x考试,生物和地理也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1.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一)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