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抵押贷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住房抵押贷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住房抵押贷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1998年全面住房改革以来,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在银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飞速发展,其对拉动住房投资需求、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支持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以及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些年,伴随着财政支出的扩大及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各大银行"房贷之争"也不断加强,尤其是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上的竞争十分激烈。

从目前状况来看,这块通常被认为是银行质量最优的抵押贷款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部分银行暗中打破央行规定,对个人购房发放零首付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甚至还提供一定比例的无息贷款,这使得银行资产的风险加大。银行该种放贷模式都是遵循房屋价格不断上升的假设,一旦房价下跌,该笔贷款则存在着非常大的违约风险。可见,中国房地产政策已由支持转向抑制投机。

房地产的投机模式已经对房产交易量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由此也引发了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的问题,从而导致银行贷款风险加大。另外,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较为单一,在中国两万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大部分企业70%以上的资金来源依靠商业银行贷款,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甚至达到90%以上,银行贷款现在几乎成为房地产开发商唯一的融资渠道。由于银行大量的资产存放在房地产

业,一旦房地产出现价格下跌等问题,则会同时引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从而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的发生。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安定团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断突现,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般来说,我国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以及非正规融资渠道进行融资。但是在上述融资渠道中,我国中小民营企业都遇到了种种障碍。 1. 中小民营企业在各大商业银行贷款困难 对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从各大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极其困难,据统计,2002年上半年从各家商业银行发放的短期贷款中,民营企业只占21%。中小民营企业获得贷款的比率更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偏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公有制经济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因此,政府部门受传统思想影响,对民营企业这种私有化的所有制经济保持了一定的戒备心理,使得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相关法律一直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中心,中小民营企业得不到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以及法律上的保障,这种偏见影响各大商业银行向中小民营企业投放贷款。 (2)民营企业实力弱小。相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民营企业

的规模普遍较小,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有限,而且产权不明晰,各大商业银行认为,为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很大。因此,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审核异常严格。对于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由于自身负债率较高,用于抵押的资产较少,要想获得银行贷款是比较困难的。 (3)民营企业信用缺乏。民营企业自身的信用问题,也影响到他们从各大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民营企业家以及高层管理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甚至视信用为儿戏,导致了民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危机。银行向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需花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考察其商业信用,这无疑影响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 2.中小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受限 通过股票市场募集资金是企业融资的另一重要手段。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是优先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据统计,我国上市公司中有70%是国有企业或者是国有控股企业,市值达到了90%以上,除去外资企业,我国民营企业上市的数量远远低于30%,市值不及10%。 中小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受限的主要原因在于:股票市场对企业进入的要求很高,而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少,达不到上市的要求,因而难以通过股票市场融资。虽然我国于2004年5月27日在深圳推出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二板市场”,但是,真正能在“二板市场”募集资金的只是那些极具活力的高科技企业。因此,对于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而言,通过“二板市场”融资仍然是可望不可及。 3.中小民营企业的非正规融资渠道不畅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论文目录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概述 1、融资的定义 2、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状况 1、银行贷款方面 2、直接融资方面 三、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2、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中小企业发展观,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立法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 3、建立财政有限补偿机制及各种优惠政策 4、设立专业的中小企业银行 5、以规范管理拓宽民间资本市场,使民间融资合法化 6、加快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服务体系 7、中小企业应健全财务体系 8、发展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周潇指导老师:徐尤华 [内容提要]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迅猛发展起来,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同时也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让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决定了必须重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现阶段,金融不仅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即规模小,可控资源更为稀缺,又往往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投入,所以,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严重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存在于企业本身﹑金融机制﹑政府三个层面的多方面的原因,为此要制定相应的治理办法。就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融资渠道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概述 1、融资的定义 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公司筹集资金的动机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进行。我们通常讲,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 款风险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析摘要: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开办之初就被视为一种风险低、利润稳定的信贷产品但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实际来看该项贷款业务仍然具有诸多风险 关键词:个人住房贷款;贷款;风险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人购买商品住房的意向渐趋强烈房价不断上涨以及住房市场中存在的供给与当期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使得住房按揭贷款应运而生由于我国房地产企业及城市居民购买住房的融资途径主要是依靠这种单一地产金融机制使各商业银行承受着来自于商品房开发供应链两端的风险压力而且政策、市场及借款人自身情况的变化均可能引起市场环境和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的变化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面临着一定的考验从实际来看面临的风险如下 一、利润风险 1.贷款利率风险 在金融借贷市场上资金的供应关系随着经济波动或政府经济政策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住房贷款利率一定的情况下若市场利率上升那么贷款人就会因此减少利息收入就会减少收益造成损失 2.存款利率风险

由于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导致存款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意味着融资成本的增加但是贷款利率是根据当时的利率情况加上一定的利润制定的所以一点存款利率上升贷款人仍需按照合同约定来提供借款人资金这样利润空间就会大大减少 二、市场风险 1.通货膨胀风险 如果市场出现通货膨胀就会导致购买力的下降物价上升往往会伴随着通货膨胀而来就会出现货币贬值即使借款人如约还款但是贷款人也会因此而受到损失 2.机会成本风险 这种风险是指当住房贷款以外的其他金融投资的报酬率上升超过住房贷款的报酬率的时候贷款人把融资资金投入到以住房贷款的形式发放出去所获得的利润就会少于将这部分资金投入到其他投资中的利润从而造成收益的减少 3.房地产市场风险 个人住房贷款本质上是属于抵押性质的贷款因而抵押物的价格是影响风险的重要因素如果开发商故意抬高房价造成房地产价格泡沫当泡沫破碎就会致使房价大幅度缩水银行的贷款风险就会随之提高另外即使开发商准确估价若自然环境政策变化等诸多影响下也会造成同样的风险损失 三、信用风险 1.借款人的违约行为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 及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在促进市场竞争、增进市场活力、推进技术创新、特别是在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但由于银行高度商业化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迫在眉睫。我国中小企业不仅会遇到由经济运行本身所带来问题,而且还会遇到经济体制制约因素和缺乏基本金融原则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着重研究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并针对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探索解决对策,就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拓宽其融资渠道提出一些建议,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从最初的拾遗补缺型角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然而,相对于中小企业的庞大数量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言,其融资环境一直不太理想,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广大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以及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意义极为重要。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来说,数量指标是利用企业的资本金额、销售额、雇用人数等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作为划分大、中、小企业的标准;质的指标主要是指从遵循经营学的角度,能反映企业经营本质特征的指标。例如,企业是否具有独立性以及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否一体等。中小企业都具备两个标准: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 所谓融资,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从广义上讲,融资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从现代经济发展的状况看,作为企业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金融知识、了解金融机构、了解金融市场,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企业必须与之打交道。如果不了解金融知识,不学习金融知识,作为搞经济的领导干部是不称职的,作为企业的领导人也是不称职的。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问题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内源融资,包括业主自有资金、向亲友借贷的资金、风险投资以及企业开设后积累的资金等来源;二是外源融资,它又可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形式,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中介的融资,包括各种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等,直接融资是指以股票和债券形式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以及通过向租赁公司办理融资租赁的方式融通资金。 以下从不同融资渠道的角度,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进行分析。 中小企业由于自有资金不足,自我积累有限,风险投资缺乏,导致内源融资

银行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银行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管理系(部)经济管理系 专业国际金融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系主任 摘要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飞速发展的过程,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住房贷款在推动住房制度改革和提高居民住房购买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近几年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周期性波动的风险也明显显示,个人住房贷款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个人住房第一贷款在银行的贷款业务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得到提升,银行已经已经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作为向零售业务转型过程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

第一章绪论. (1) 1.1、选题的背景 (1) 1.2、选题目的 (1) 第二章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2) 2.1、银行信贷风险的基本内涵 (2) 2.2信贷风险管理的策略 (2) 第三章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管理 (4) 3.1、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 (4) 3.2、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和对策 (5) 第四章东亚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 (6) 4.1、东亚银行的简介 (6) 4.2、东亚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 (7) 第五章我国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7) 5.1、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 (7) 5.2银行外围配套基础环境建设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意义及背景 1.1.1选题的背景 2007年4月,美国第二次抵押贷款机构( Sub-Prime Mortgage )—新世纪金融公司(NewCemtury Finan cial Crop),因受大量的业主贷款违约的影响,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并宣布将裁减一半以上的员工和出售公司大部分资产。这一美国房地产业最大的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案,掀开了“次级贷”风波的序幕。在危机发生前, 由于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在整个贷款市场占有率较低(约7%),有些专家预测此次危机 不会引起全面危机。但是,次级贷及其衍生品涉及的主体种类繁多,包括借款人、贷款机构、基金、银行和保险公司等主体,因此全球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都受到了严重的负面的影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已越来越大,它的蔓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巨大的危害。它不但能使个别金融机构蒙受巨额损失, 而且还破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稳定,引起社会动荡。 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日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自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发展并迅速壮大,已逐渐成为推动各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 1998 年国家停止福利分房以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成为了我国福利分房制度向住房分配货币化转变过程中的一中金融产品,在不 断发展的过程中已成为我国居民购买住房的主要融资模式。近年来个人住房抵押贷 款规模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房价不断攀升的背景下, 个人住 房抵押贷款一直是银行的核心业务,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一直以来也是优质贷款,违 约率较其他贷款低的多。但是,我国房价持续单边上涨已经成为了历史,在经历了2008年房价做“俯卧撑”到 2009 年初房价开始小幅下跌,同时又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危机,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过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 核心问题——风险控制。 1.1.2选题目的 住房贷款,是指住房金融机构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建造和大修理各类型住房贷款。住房贷款一般以中长期贷款为主,是借款人在约定的期限内按月或按年归还贷款本息的一项资产业务。住房抵押贷款主要是指住房按揭贷款,即购房者以所购住房做抵押并由其所购买的房地产企业提供。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是近年新兴发展起来的业务品种,短期内以其低坏账率迎合了商业银行做实资本充足率的需求,引发行业内的营销扩张热潮,商业银行在对风 险未做深入剖析的情况下就盲目跟进,缺乏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相配合,这种思想 上的麻痹大意为日后风险的爆发埋下了隐患。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活动中永恒的主题,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在采用实证分析指出实际风险程度和不利后果的 基础上,提醒商业银行对此引起重视,同时借鉴西方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 初步探

住房抵押贷款

住房抵押贷款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必要性分析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概念。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是 资产证券化中的一种,是指金融机构把自己所持有的流动性较差,但 能产生预期现金流的住房抵押贷款结构重组为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流通 的证券的过程。 (二)商业银行展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利于有效分散和转移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有利于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提升 资本充足率,降低银行不良资产率;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水平及盈利水平。对中央银行来说,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一方面为 央行调节货币供给稳定利率提供了新的工具;另一方面有利于完善中 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同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于优化资源配 置效率,促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动作用。 二、我国全面展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面临的障碍 (一)商业银行参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动力不足。商业银行当前 的一项迫切任务就是提升资产质量,而住房抵押贷款是银行为数不多 的优质资产之一,随着个人住房贷款市场的扩大,这项优质资产对银 行整体资产质量的优化作用日趋明显。一方面,如果实行表外证券化,贷款转让给SPV后就不能记入银行资产,这等于减少了银行的优质资产,会进一步提升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另一方面,如果实施住房贷 款证券化,那么原本由银行一家独享的收益就要在证券化过程中被投 资者和中介机构分享,银行的收益会减少。所以,当前商业银行要求 实行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愿不强烈。 (二)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制度性障碍 1、相关法规不健全,具体操作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我国抵 押贷款市场的法律框架正在形成时期,市场法规尚未形成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doc 11页)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doc 11页)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对策 王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很快,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现在,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60%和40%,每年出口创汇占6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但近些年来由于企业竞争的激烈,使许多企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多给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促使它们在未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相当高,如美国、英国、日本的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的比重都超过90%.它们在发展中都或多或少的也遇到了融资方面的困难。但是,其政府为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支持,帮助其消除这些障碍,使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得到解决。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通过具体的研究、分析,在政策上进行调整和中小企业自身的完善,同样会使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很好解决的,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融资状况有所改善

1998年中央正式提出要“增加向中小企业贷款”。200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入制度和体系建设阶段,特别是我国制定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及融资提供了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截至2003年6月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1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51.7%,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新增贷款6 558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56.8%,比同期大型企业新增贷款占比高出28.2个百分点。 (二)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银行信贷仍然是主要渠道随着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融资需求日益增大,与此相适应,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全国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国家政策和有关部门的扶植下,信用担保贷款将成为中小企业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起源于美国的风险投资,以资金与公司股权相交换方式尤其适合于科技含量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目前风险投资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风险投资机构已有200多家;金融租赁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新型融资方式,采用租赁方式,通过融物的方式实现融资目的,从而缓解了固定投资的资金压力;典当融资以其特有的优势重新拥有了市场,典当是以实物为抵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性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利用闲置资产筹措到流动资金,从而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票据融资方式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金额小、周期短、频率高的特点,近几年发展很快;合伙投资、互助基金、民间信用等各种非正规也是我国现有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渠道;2004年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为中小企业专设了一个新的融资平台。尽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多元化的趋势,但总体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仍很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外部融资比重过低,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 (三)地区差异明显 在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中小企业也成为经济的骨干和经济增长的引擎,产品升级和技术更新快,这些地区的银行都积极对中小企业融资。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及民间信用体系的建立,这些地区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

Finance金融视线 1202012年3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bf11316516.html,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石子岩 黄启 摘 要: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生产力提高的主力军,其无论是在数量上、在GDP的贡献上还是在纳税和提供就业机会上,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融资难的成因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应对这一难题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保障我国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3(c)-120-02 金融危机过后,当前世界经济形式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仍然危机四伏,受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欧债危机、美元贬值、全球性的通胀问题依然突出,导致我国的众多中小企业出口萎缩、海外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它们正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危机。而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生产力提高的主力军,其无论是在数量上、在GDP的贡献上还是在纳税和提供就业机会上,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保障我国的中小企业始终充满活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和政府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虽然国家之前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来保障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融资难仍然是众多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它们普遍存在资金实际需求量与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的不相符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融资难的成因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应对这一难题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为保障我国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1 企业自有资金来源有限 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受自身特点所限制,资金严重不足。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是依靠个人或家族出资创业的模式发展起来的,创业之初的启动资金都不多,这些资金在规模小、产品少的企业成长期还勉强支撑,但企业想要得以持续扩张、壮大这些就远远不够了,而企业的资金来源又大多依靠自身积累,缺少外源性融资,因此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运转不畅,难以开拓新市场的难题,资金的严重不足甚至导致很多中小企业的破产。 1.2 融资渠道狭窄,外部融资困难 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运作能力低的问题,它们往往只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来解决资金不足的情况,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狭窄。而即使有些企业想通过外部融资来缓解资金压力,但因为我国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扶持体系,同时企业又存在市场风险大、规模小、诚信度低、缺少抵押等原因,常常被银行、投资公司等融资机构所拒之门外,外部融资环境恶劣,融资十分困难。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的中小企业获银行等中介机构信贷支持的比例不足10%,这种单纯依靠内源融资的方式很难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支撑企业的扩大生产和项目开发的需要,严重抑制了企业加快发展和做大做强的愿望。 1.3 缺少融资机构和融资体系的建设 中小企业一方面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很难获得融资机构的支持,另一方面我国又缺乏和缺少完善的融资体系和融资机构,更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的问题上雪上加霜。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积极的出台了一些诸如《中小企业促进法》、 《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指导意见》、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等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并没有得到大多数金融机构有效的贯彻和实施,众多中小企业在融资的问题上仍然困难重重。 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2.1 企业规模小和缺乏诚信导致融资受限 中小企业在资产和经营规模上都很小,获取的利润自然不高,在融资过程中缺乏可抵押担保的资产,因此银行往往只提供短期贷款,并要求企业付出较高的担保费用,高成本的融资令中小企业很难接受,同时很多企业由于产品结构单一、缺乏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存在着应对市场环境变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极高的市场风险性和偿还能力不足导致银行不愿意为它们提供长期贷款。管理能力的不足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硬伤,中小企业大多是个人或家族式的经营模式,企业家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下和缺乏诚信的问题,企业不具备良好的财务和经营管理制度,信息不对称和逃债、废债现象时有发生,更使得银行在选择对中小企业贷款时慎之又慎。 2.2 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机构 我国的银行大多是公有制性质的,其资金量在融资市场上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债券等融资渠道所占比例还很低,并且进入的门槛相对较高,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的还很不成熟,而这些银行在非市场化的利率调节机制下,往往只考虑自身经营风险和成本核算的因素,对为中小企业放贷这种利润不高的业务兴趣不大,使得中小企业很难从这些国有大银行里获得资金的来源,同时我国缺少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机构,融资中介体系不健全,提高了中小企业寻求担保和获取相关信息的难度,造成了它们外部融资的困难。 2.3 政府在政策和制度上的保障不足 国家虽然针对中小企业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但由于很多具体的配套措施不健全,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在执行的时候往往落实不到位被打了折扣,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因为没有一套完整的专门维护中小企业权益的法律,同时缺乏鼓励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政策,造成了很多融资机构对中小企业采取歧视性的对待,设置很多条条框框增加它们融资的难度,使它们与大企业或国有企业相比得不到平等的对待,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而在对待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法律、法规和制度上给予了本国中小企业以专门的扶持,为中小企业的融资保驾护航,促进它们的健康发展,这些都值得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去参考和借鉴。

中国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抵押合同(标准版)

中国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抵押合同 合同编号: 中国建设银行个人住房 贷款抵押合同 (标准版) 甲方: 乙方: 签订日期: 签订地点:

抵押人(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金融机构及帐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抵押权人(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确保乙方与_____________ 签订的_____________号借款合同(以下简称借款合同)的履行,甲方愿意以其有权处分的财产作抵押,乙方经审查,同意接受甲方的财产抵押,甲、乙双方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经协商一致,约定如下条款: 第一条甲方以“抵押物清单”所列之财产设定抵押。 第二条以房地产设定抵押的产权情况 1.房地产坐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土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地使用年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土地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土地出让(转让、划拨)合同号:________________ 7.国有土地使用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房屋建筑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共有权份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房屋所有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房屋预售、买卖契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以房地产设定抵押的抵押情况 1.抵押土地四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抵押土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抵押土地评估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抵押房屋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抵押房屋建筑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抵押房屋评估总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房地产评估总价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条甲方抵押担保的贷款金额(大写)_____________元,贷款期限自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贷款用途为。 第五条甲方保证对抵押物依法享有所有权或处分权。 第六条甲方在本合同生效之日将抵押物权属证明文件交乙方,抵押期间该抵押物权属证明文件由乙方代为保管。 甲方以所购期房作抵押,在借款合同生效之日将购房合同、抵押登记证明交乙方执管。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后,将房屋所有权证一并交乙方执管。 第七条抵押担保的范围:贷款金额(大写)元及利息、借款人应支付的违约金(包括罚息)和赔偿金以及实现贷款债权和抵押权的费用(包括律师费、诉讼费等)。 第八条本合同的效力独立于被担保的借款合同,借款合同无效不影响本合同的效力。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现状

一、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现状 我国自1987年开展住房抵押贷款以来,居民住房抵押贷款额度不断增加,居民购买商品住房逐年增多。如今“要买房,找银行”已成为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所熟知的口号了。 人们在茶余饭后随便翻开一张报纸,就可以看到许多漂亮的房地产广告都标注着“首付20%即可入住”、“ΧΧ银行提供X年按揭”等极富煽动性的语句。这些关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条件,对于刚刚跨入商品住房市场的中国老百姓来说,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可以预见,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居民住房信贷会有一定的发展,居民购房热情也会不断升温。 然而,目前我国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发展迟缓,发展规模较小且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多局限于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居民收入较高的中小城市。可见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国家所期望的程度。据统计,截至1998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53407.5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17.1%。其中,定期储蓄增加了5473.7亿元,比1997年多增350.9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的商品住房空置量也在成倍增长。 从以上数据我们不免发出疑问,为什么巨大的储蓄存款却消化不掉这些空置商品住房呢? 是不是由于我国的商品住房市场已饱和,居民都不需要买房了呢?当然不是。目前,我国人均居住面积还很低,还有300多万户住房困难户,其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 1996年,建设部把原先制定的2000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8平方米调整为10.12平方米,使用面积改为15-18平方米。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与这一目标还差了一大截。据有关资料显示,要达到这一目标,现有的商品住房空置量仍不能满足需要,城镇每年至少要新建住宅3亿平方米,农村至少要新建住宅5-6亿平方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商品住房空置量逐年递增的呢?很多人都认为是房价太高,人们一时无法凑出那么多钱来。于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政策就应运而生了,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近6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并不是普通老百姓平均拥有的,其中的70%部分只由30%的人拥有的状况提出来的。有钱人不缺房,缺房人没有钱的状况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政策的实施使得有钱人通过银行把闲散的资金投资出去,得到银行存款利息回报,缺钱人通过银行获得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实现购房梦想,银行从贷款者那儿获得贷款利息,支付投资者存款利息,获得存贷款的利息差。这样,投资者、银行、借款人都得到了好处,社会资源也得到了有效利用。按上述说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应该很红火才对,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虽然在政府和央行一再颁发一些鼓励性政策,各商业银行都曾积极响应过,但如今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以前的那股热乎劲已经退下去了,老百姓纷纷抱怨贷款难。有关资料显示,1998年以来,我国各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趋缓,其贷款发放越来越谨慎,1998年前4个月就有约60%的金融分支机构按贷款条件发放的贷款余额较1997年同期有所下降。 二、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制度带来的内外风险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雷声大,雨点小”、“关注者多,参与者少”,除了许多消费者自给自足、封闭性的消费心态和害怕负债消费的传统观念作怪外,主要还是因为银行提供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太高而收益过低,从而限制了银行贷款规模的扩大。这里的风险分为两种,一是制度的外在不稳定因素,其带来的风险称为外部风险。外部风险是指在贷款存续的期限内个人贷款者的资信下降或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一是制度的内在缺陷,其引起的风险称为内部风险。从长远来看,起主要制约作用的是内部风险。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制度本身的内在缺陷及其给银行带来的内部风险。 (一)存贷期限不同带来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大部分来自企业和居民的储蓄存款,以中短期为主,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期限大多在10年以上甚至20年。 仅靠短期资金发放长期贷款,就造成了存贷期限不同。只要储蓄存款放缓或者贷款规模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文档资源★★★ 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强有力的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所改善,但“融资难”日益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金融创新、“二板市场”及场外交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信用担保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实现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我国经济增长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然而,由于目前我国银行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着观念陈旧、专门机构缺失、融资品种单一、金融营销动力不足、过度夸大风险等问题,再加上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企业信用过低等先天不足,使得中小企业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在信贷融资上更加困难。 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1 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所改善 1998年中央正式提出要“增加向中小企业贷款”。200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入制度和体系建设阶段,特别是我国制定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及融资提供了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截至2003年6月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1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51.7%,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新增贷款6 558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56.8%,比同期大型企业新增贷款占比高出28.2个百分点。 1.2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银行信贷仍然是主要渠道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融资需求日益增大,与此相适应,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全国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国家政策和有关部门的扶植下,信用担保贷款将成为中小企业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起源于美国的风险投资,以资金与公司股权相交换方式尤其适合于科技含量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目前风险投资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风险投资机构已有200多家;金融租赁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新型融资方式,采用金融租赁方式,通过融物的方式实现融资目的,从而缓解了固定投资的资金压力;典当融资以其特有的优势重新拥有了市场,典当是以实物为抵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性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利用闲置资产筹措到流动资金,从而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票据融资方式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金额小、周期短、频率高的特点,近几年发展很快;合伙投资、互助基金、民间信用等各种非正规金融也是我国现有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渠道;2004年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为中小企业专设了一个新的融资平台。尽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多元化的趋势,但总体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仍很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外部融资比重过低,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1.3 地区差异明显 在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中小企业也成为经济的骨干和经济增长的引擎,产品升级和技术更新快,这些地区的银行都积极对中小企业融资。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及民间信用体系的建立,这些地区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及质量均与沿海有较大差异,当地银行由于资产质量和收益方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对策英文版

Researches 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SME Financing Status Quo Abstract: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but harsh financing environment seriously restricts and even endanger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Firs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ME financing. Second, analyzes the channels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SME financing in our country. Finally, comes up with some measures to ease difficulties of SME financing. In this article, the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SME financing status quo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and guiding value. Keywords: SME, Financing, The Analysis Of Countermeasures 1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SME 1.1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ME No matter in developed countries 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s the important support of national economy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improving the national economic production,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reasing employment, expanding exports, etc. After China carried out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national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developed very quickly,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them to national economy have raised constantly. As of May 2011, the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has more than 40 million, and has taken up more than 99% of all enterprises. Total imports and export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accounted for 69%. The gross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sales income, taxes of SME have respectively accounted for 60% of the total, 57% and 50%.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mostly engage in those jobs in the third industry, which are close to the market, close to the user. They are active in the most competitive areas of the market. SME is the main body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micro foundation of market system. Because the cost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re relatively low, and the resilience of the SME market is strong, SME is the main place to employmen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provided nearly 80% of jobs for the society nowadays. 1.2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SME At presen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are mainly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have already formed the situ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wo forms coexist. As for industrial enterprises, for exampl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accounted for only 15% of the total, private enterprises have accounted for 85%. The development of SME is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The employment capacity and employment investment elasticity of SME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large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in terms of resettlement workers, SME is nearly double higher than large enterprises. China is a large country, the distribution of SME in different regions is extremely uneven.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eastern and central each accounts for 42% of the total in China and the west accounts for 15%. This suggests that in the enterpri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