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社会(赫钦斯)

学习社会(赫钦斯)
学习社会(赫钦斯)

学习社会The Learning Society

罗伯特〃赫钦斯著

周晟译

序言

本书的主旨

本书所讨论的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问题,而是在20世纪末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教育问题。在必要时,本书也会提及一些已经被视为尘埃落定的问题或20世纪60年代已辨明的争议,这是为了帮助我们讨论未来世界的教育。

本书聚焦于那些已经开始初露端倪的重大问题。总的来说,这些问题都是由社会富足和技术革新、国际社会和世界秩序的变革以及社会等级结构的解体所带来的,或者是随之发生的。

基本概念的区分

本书对“教育”和“教育制度”进行了区分。教育,在本书中被视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人们发展其心智的活动。

我之所以这样定义教育,是因为我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阐述教育机构将要承担的特殊职责、其所蕴涵的机会、可能发生的变革以及可能面临的困难。一个人所属的家庭、邻里、社区、国家、传播媒体,以及形形色色的自愿形成的组织(voluntary orgnization),都在有意无意中影响着他。在本书中,为便于讨论,我试图把教育机构的角色剥离出来。然而,这种剥离在真实的个人生活中并不存在,我们这么做只是为了把问题看得更清楚。

从这一角度来看,教育的目的在于理解,除此之外它没有更加“实用”的目的。“制造”基督徒、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工人、公民、法国人或商人等不是它的目的。教育之旨趣在于使人的头脑(mind)得到发展,并由此实现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力(manpower),而是发展人本身(manhood)。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的一段话或许可以作为本书的引语:

有人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我所指的教育包含一切适合于人类的东西,这种教育是所有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必须享有的……

我们的第一个愿望就是所有的人都应该受到充分的教育,获得充分的人性;不是某一个

人,也不是少数几个人,甚至也不是一部分人,而是所有人——不论年龄,不论贫富,不论贵贱,不论男女——总之只要生来是人。这样,最终不论年龄、状况、性别与国家,一切人类都将成为受过教育的人。

我们的第二个愿望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完整的教育,得到正确的培养;不是在某一件事情上,不是在一些事情上,甚至也不是在许许多多的事情上,而是在完善人的一切事情上都要得到正确的培养……

倘若按照这一定义,过去和现在的任何教育制度都在某种程度上是无人性(inhuman)、非人性(nonhuman)和反人性(antihuman)的。

教育和教育制度

教育通过教育制度而获得实际可见的形式。教育制度,有的由国家建立,有的则接受国家的认可和监督。任何教育制度都无法脱离其所属的政治社会。它必须反映政治社会的意志。因此,只有当政治社会本身包含了变革的目的的时候,教育制度才能真正地改变它。

每种教育制度无疑都会包含一些真正的教育的要素(germ),因此可能会产生一些发起者(sponsors)自己都没有想到也不想看到的“副作用”。譬如,有的国家可能决心要把每个人都培养成科学家或技术人才(这是增强国力、追求繁荣的一种途径),并且只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可能也有一些国家在进行经济学和政治学方面的教学时仅限于传授官方思想,而不允许越雷池半步。即便是这样的国家,也仍然会发现,学生的好奇心是无法控制的。好奇心会驱使学生超越官方设定的学科樊篱,超越指定的书本;进而,学生会产生怀疑,甚至怀疑那些限制其思想的政治家们的智慧。所以,教育有着自己的生命力,不管它处于何种教育制度之中。

然而,政治是一种系统科学。实行何种教育制度,仍然取决于一个社会对“社会需要什么”的认识。

因此,在本书中我们把“教育”作为标准和规范,以此来评判“教育制度”。

目录

第一章背景 (6)

◆教育回归其本身的时代◆教育受到关注的原因

◆快速变化带来的问题◆教育受关注的后果

第二章谁应该享受何种教育 (10)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使每个人都享受教育◆阶层和能力

◆苏联的启示◆环境与学习◆出身与教育

◆离校年龄、“辍学生◆如何使每一个人都享受教育:美国的解决之道

◆教育与文化◆教育与家庭◆学校之外的选择◆本章的主旨

◆精英教育和全民教育◆为什么自由教育难以为继

第三章为国家繁荣而教育 (20)

◆“人的投资”◆“知识产业”◆科学家和工程师成为急需人才

◆科学家和工程师成为急需人才◆工业国家的实用教育

◆资源和人口◆流行的观点◆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所面临的危险

◆经济增长的原因◆异质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

第四章民族国家和世界社会 (27)

◆为国家利益而教育◆这一观念的新颖性◆教育和教会

◆教育上的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未来◆世界社会中的教育

◆如果所有人都是一样的◆理解自身的传统◆两个世界共和国

第五章教育技术 (31)

◆教育的手段和目标◆手艺和大众教育◆训练和信息传播的未来

◆教育的功效◆以技术弥补教师短缺◆方法和内容◆方法和质量

◆新设备的价值◆教育技术的控制◆产婆术

第六章人人享有的自由教育 (36)

◆电视文化◆普及教育和普遍智慧◆智慧是不可或缺的吗

◆目的和方法◆杜威论自由教育◆普遍与永恒◆科学和数学

◆技术◆理解社会的方法◆知识的种类◆超越自身

◆现状和展望

第七章大学 (44)

◆大学的目的◆自治的基础◆学生◆大学、培训学校和研究机构

◆英国的趋势◆自由而且负责任的大学◆大学管理◆未来前瞻

第八章学习社会 (51)

◆为何惧怕◆教育制度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文化的控制

◆文化的变革如何发生◆闲暇社会的目的◆变化之快速

◆学习社会◆价值的转换

第一章背景

◆教育回归其本身的时代

21世纪将是一个教育回归其本身的时代!自古至今,教育一直受到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秩序的制约和束缚。国家政治要求教育服务于想象中的国家需要;经济上的困窘致使教育领域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在技术不发达的地方,人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工作占去,以致没有时间可以用来上学、学习和阅读,甚至也没有时间思考。社会制度是一个阶级体系,它不希望,甚至不允许年轻人从较低的社会阶层进入较高的阶层。年轻人即便享受到教育,也不过是他那个阶层的教育,而他属于哪个阶层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沙皇尼古拉斯一世曾在1826年说过这样的话,“在每一所学校,任何教学科目和教学方式都应该符合学生将来的身份,这是必要的,任何人都不得企图超越其现在的地位,他们应该安分地留在他们所属的阶层。”与其他统治者相比,沙皇的这番话并不算反动。

比利时一位伟大的自由派领袖——查尔斯·罗杰(Charles Rogior)在1850年提出“现代学校”的概念时曾经指出,这些学校将培养出“对自身处境感到满意”的公民和劳动者。而1897年,“现代学校”因为“使小资产阶级的子弟不再安守本分①”而遭到攻击。

社会变革能否导致社会阶层限制的消失?答案是审慎而肯定的。不管我们认识到与否,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人类社会中。自从民族国家形成以来,其教育制度就以热衷于民族自我崇拜为特点。但是现在所有的国家都变得比以往更加富足,这种热衷程度便难以为继了。且不论将来世界上是否有一些地方可以达到无须劳作的状态,我们至少有理由相信大多数人将来都会拥有越来越多的余暇时间。同时,阶级制度正在被打破,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还能理直气壮地说为学生的将来做准备就是为了使他安守其阶级本分。

各国都以普及免费义务教育为目标,有关受教育权的问题已经没有多少争论的价值了。

◆教育备受关注的原因

在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教育在所有的国家似乎都将必然地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以前,教育曾经是富国和富人的奢侈品,曾经是培养公民并使他们各自守本分的工具,或者

①Vernon Mallison, Power and Politics in Belgian Education (La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1963),

至少是在未成年人在长到能够工作之前对他们加以照顾的一种方式。而现在,教育作为个人权利和国家需要的观念已被迅速接受。

受教育权的观念源于民主思想——即每个人都必须有机会获得心智的发展——也源于每个国家都面临的对就业率或劳动权利的特别关注。当数据显示个人学业与他的就业能力及收入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的时候,对劳动权的重视便理所当然地导致了对受教育权的关注。

教育是通向有用的、成功的人生之唯一途径,这一信念和民主思想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使人们对教育倍加关注。1964年,美国总统在为促进教育而呼吁的时候,就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他本来是一个农业工人的子弟,而教育则是让他改变人生的一张通行证。

总之,教育被视为国家的需要,是因为它看上去是一条通向繁荣富强之路。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新颖的观点。《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有关教育历史的一段中曾写道:“1866年和1870年的战争是普鲁士教师的胜利,它让西欧开始意识到普及教育之重要。”但人们广泛而深切地认识到普及教育的重要性,却是最近的事。以前只有某些政府和个人持有这种观点,而现在这一观点正在为每个政府和绝大多数民众所接受。

1965年,林顿·约翰逊总统曾以“教育是一项好的投资”来劝说商界人士支持对教育的投入①。他指出,一个大学毕业生一生的收入比一个只读到八年级的人平均高出三十万美元。人民若是富裕了,国家也会变得强盛。或许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观念,即工业和技术的进步与教育的扩展关系密切。有文化、上过学的公民越多,在工业、技术和科学上取得进步的可能性就越大。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科学家们向世人证明了他们的能力,这使得上述观念迅速找到了依据。

毫无疑问,人们之所以相信教育是使国家走向富强的道路正是基于这一观念。无论是工业实力的增强还是新式武器的生产,看起来都有赖于科学和技术。

约翰·肯尼迪(Jhon F. Kennedy)总统在1963年对国会演讲时表达了这样一个流行的观点:

这个国家一直致力于更进一步的经济发展,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教育是最有利的投资之①美国电力能源公司的菲利浦·斯普恩在评论经济发展委员会1965年发表的报告时说:“在报告的一开始,

确实很谨慎地声明生产力和收入的增加并不是发展教育的唯一或最重要的目的,但是,在这段声明之后,却用了十倍于此的篇幅试图把教育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在我看来,这是专业经济学家的观点的延续,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被视为一项投资。但我对这种观点和做法并不以为然。”(菲利浦·斯普恩,See Raising Low Incomes Through Improved Education (New York: CED, 1965], p. 43-Ed.)

②Fabio Luca Cavazza, “European School System: Problems and Trends,” Daedalus, winter, 1964, p. 394:“生产力的普遍增长有一个必须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基础学校和高等学校都同样发达的完善的学校体系,

一。近年来,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中有40%得益于教育的贡献。在这个科学和太空的新时代,发展教育对我们实现国家目标、增强国力有着重要意义。必须有熟练的劳动力和知识人才才能和超级大国的国力相匹配。同时,要证明自由的至高无上也还需要科学上的努力。

上述这些考虑不仅打动了那些发达工业国家,大多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迫切地需要建立政权和各种行政机构,由于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都希望尽快地实现工业化,而教育又是工业化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所以它们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扩展它们的教育制度。

三、快速变化带来的问题

按照本书中对教育的定义,教育制度所确立的计划和目标都是不人道、非人性,甚至是反人道的。而且日趋明确的一点是——这些计划和目标都无法实现。教育制度失败可能会被误以为是教育的失败,但事实上本书定义中的教育还没有被实践过。

教育制度能够做些什么事情呢?它无法传授急需的知识内容;它也无法立刻对当下的状况做出判断和补救。美国劳动部的部长曾经提议将学生的离校年龄由十六岁提高到十八岁,从而使两百万年轻人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以缓解失业。且不论这需要多少场地和教学设备,单是新教师就至少需要增加十万名。而且选拔和培养这样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还需要时间。倘若这样的建议获得采纳,那将真是一项危险的补救措施。

即便场地、教学设备和受过良好训练的教师都不成问题,一项从六、七岁开始实施的教育计划没有至少十年的时间,其“效果”也是无法显现的。而且,真正的效果还要看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的人生当中表现如何。因此,一种教育制度必须要到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方能确定其是否成功。

但是,问题在于在那之后我们的需要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如何获知在遥远的将来我们需要什么?我们可以用笼统地回答这个问题,比如,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一直需要保持繁荣和富强。但是我们怎么知道40年后怎样才能达到繁荣和富强?1906年的时候,某些国家是通过殖民统治和对殖民地人民的剥削而变得强盛的。而在那时,谁能预料到1946

年的时候,走向繁荣强盛的道路乃在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呢?

来自英国、法国、非洲以及世界各地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事实是一致的:对国家“人力需求”的预测是最不可靠的。在苏联,那些做出预测的人拥有巨大的权力,他们做出的预测就是现实的规划。他们试图根据五年、十年或者十五年后专门人才的需求来确定教育的配给。但那些规划制定者们仍然无法实现教育和工作岗位的匹配。苏联教育政策中之所以出现显著而频繁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实际的供需状况与他们的预测相左。赫鲁晓夫在1959年曾说道:“我们没有任何在科学上可靠的方法可以评估我们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需要多少人才以及需要哪些方面的专门人才,也无法预测未来会需要哪种类型的专门人才,以及这一需求会在什么时候出现。”①西方1965年发表的三篇独立报道表明苏联的人力预测仍然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

快速的变化是导致预测失败的决定性因素。等到教育制度组织起来响应某项迫切需求的时候,这一需求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了。一项长期的需求,或者未来将会出现的需求都是无法预测的,因为未来是不可预见的。

社会的技术化程度越高,专门化的教育就越难实行。原因在于社会的技术化程度越高,它的变化速度就越快,而实用的教学就会越没有价值。如此看来,最理论化的教育才是最实用的教育。

四、教育备受关注的结果

在20世纪60年代,这些困难在很大程度上都被忽略了。有人相信入学率将创造奇迹,而且这一新的信仰在各地的人们当中迅速传播。最具震撼力的结果就是学生人数不分性别不分层次地出现显著的增长,以及各类教育机构在数量上的惊人扩张。尽管也有一小部分人,比如法国的一些农民和手工艺人,对此漠不关心,但绝大多数家长还是希望他们的孩子受到比自己更多的学校教育。②他们还要求进入那些曾经无法进入的教育机构。同时,政府开始以欣赏的姿态看待这些需求,因为正如我前面提到过的,教育和国家的繁荣存在着密切的联①Nicholas De Witt,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mployment in the U.S.S.R.(Washington: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1961), p. 517.

②这些人不足以使法国成为普遍趋势下的一个例外。研究一下1965年夏天公布的法国高中毕业会考(examinations for baccalauréats)的结果就会知道,教育所面临的压力有多大。考生人数已经从1955年的60000人增加到了159974人。考试通过的人数从1955年的39000人增加到了96525人。但是通过率却是十年来最低的:60.3。高中毕业会考在学生生活中如此重要,当在这么重要的考试中,有接近40%的考生

系。

在20世纪60年代,上述状况在全球的范围内发生。在西方的发达工业国家,这一浪潮似乎要横扫过去的几百年辛苦建立起来的结构。而在发展中国家,学校教育的需求还带来了教育资源的压力,迫使政府做出决策,以决定究竟按照何种次序促进教育机构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带来一个问题,即西方所具备的诸如免费中等教育等特点是否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但即便是在这些国家,对教育的热情仍然如此强烈,几乎不用怀疑,人们更愿意接受低质量、不完全,但平均地分配的学校教育,而不愿意接受高质量的、只有少数人享有的教育制度。①

这一速度惊人的增长带来了关于教育的第一个大问题,对此我们将在下一章中继续论述。

①Michel Debeauvais, “Education in Former French Africa,” in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ed. James S. Colema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p. 88:“直到现在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出于政治和社会的原因,似乎给予了初等教育以优先的发展。尽管专家们和国际组织建议将精力集中于中等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出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还可以培养教师,但是非洲国家的领导人的回答是他们必须首先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和民众对教育进步的呼声。”引自. 1958年,乌干达的决策,限制初等教育的扩张,为中等教育抽出资金,见戴维G. 斯坎伦,乌干达教育(华盛顿:美国卫生、教育和福利部,教育办公室,1964),

第二章谁应该享受何种教育

一、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使每个人都享受教育?

如何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教育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以前还没有面对过,但现在已经无法回避了。

几百年来,无论是教育制度中不同层次的学校的入学考试,还是学生在学校系统中学业的测量标准,都由教育制度自行设定。制度的含义就是入学资格、毕业标准;当然,还有课程。

但是,如果要让所有人都享受教育,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学校来容纳每一个人。如果要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教育,那么学校就必须以某种方式让他们一直待在学校并且保持上学的兴趣。既然大家都普遍认为教育是达致有用而成功的人生的关键途径,并且是唯一途径,那么对学生的歧视就必须被打破。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有用而成功的人生,谁也不能被剥夺这样的机会。

几百年来,西方国家一直坚信,想要使每个人都受到教育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无法获得教育:因为教育的任务是如此艰巨,学生的能力差异是如此令人迷惑以至于任何清晰明了的计划都不可避免地会被削弱和瓦解。当普及学校教育(universal schooling)的压力变得不可阻挡的时候,教育制度就建立起坚强的堡垒以抵御汹涌而来的洪水的冲击。在短暂的共同教育(common schooling)之后,那些被认为在学术上落后的学生便通过“一次性淘汰”的考试被分流到不同的学校去了。在同一所学校内部也有“分流”的做法,以避免差生和优等生混在一起。托马斯·杰弗逊所谓的“注定要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是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课程;人们认为职业技能课程对他们来说更易于接受,也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二、阶层和能力

每一种教育制度都是一个技术体系。它的目的就是制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直到今天我们仍不知道那些在制度下获得成功的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适应这一制度——制度就是为那些适应它的人而建立的——还是因为他们拥有“能力”。

亚里士多德的一个著名观点: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着求知的本能欲望。科学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而且进一步表明不仅每个人都有求知的欲望,而且还具有获知的能力。对教育的新兴趣促使人们设计出各种实验,以探究哪些人能够学习和能够学习到什么程度。证据表明任何孩子,只要大脑没有受到损伤,就具备学习基本学科的能力;所有的学科能够被传授的年龄都比人们所想象的要早;而且我们也不能再认为哪个人是无法教育的①。

勒内·杜博斯②曾经说,他认为对人类而言,遗传学上近来最重要的发现就是仅有极少一部分的遗传天赋——不到20%——会实际地发挥作用。绝大多数基因都受到抑制而处于不活跃状态。哪一部分的基因会表现出来,哪一部分会被抑制,这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当然,我们十分赞同夸美纽斯的一段话:

不要认为我们所有的人都必须掌握所有艺术与科学的精确或深刻的知识。这不仅对知识本身是无用的,而且鉴于生命短暂,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知道每一门科学都是如此广大而复杂……即便最聪明的人,若想完全地掌握它,也得耗费毕生的精力……我们的希望是所有人都能够学会那些原理、推论、以及对重要的现实之物的利用……我们必须采取坚强有力的措施,使得没有人在他的生命历程中会遭遇到任何使他无法判断并且不犯大错地将其转化入适当用途的未知之事。或许某些人会说,有些人智性迟钝以至无法获取知识,那我的回答是,这就好比模糊到无法照出任何影像的镜子和粗糙到无法刻写任何字迹的书写板,都是十分罕见的。

三、苏联的启示

不管苏联的教育据说有多么大的局限,俄罗斯人的经验都足以让我们明确地说:它有力地批驳了“仅有少数人能够理解艰深学科”这一论断。1959年苏联的法律确立了8年制义①“我们假设任何学科都可以有效地以某种智力上正直的方式教给一切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孩子。这是一

个大胆的假设,也是在思考一个课程的本质时必须做出的假设。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个假设不成立;相当多的证据都支持这一假设。”Jerome S. Bruner,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p. 33.

务教育,要求所有7到15岁的学生都要学习数学、物理和生物科学的基础内容,以及至少一门外语。我们对苏联学生考试不及格的比例和辍学率不甚了解,但是根据一些客观的,甚至带有敌意的观察家们的报告,可以无须怀疑地说,按照西方的标准,这些科目的教学是成功的。只消回想一下苏联是从什么地方起步的——那些“良好”家庭遭到了破坏,惟一被认为有这种学习能力的中产阶级被消灭了,在辽阔多样的领土上有数目惊人的不同民族,他们语言五花八门,文化和传统各异,文盲比例极高,有的地方甚至接近100%——我们便不得不暗自称奇,并且激起我们对人类潜能的期望。只要想象一下在非洲的班图或者是美国哈雷姆或密西西比的黑人区推行同样的教育制度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便不得不称叹苏联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现在对共产主义中国的成就进行判断还为时过早,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尽管中国的问题更为复杂,但他们也将证明每个人都有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心智。

四、环境与学习

以前人们认为只有少数人是可教育的,这不是因为有哪种肤色、哪个种族、哪个国家、哪种社会地位或背景下的人缺乏受教育的能力,而要归因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环境。通常,有限的资源都被那些有权势的人所占据,机会只属于那些统治者或者被统治者认为有利用价值的人。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教育和休闲一样只是少数人的特权。为了使这一论断站得住脚,他们只好说仅有少数人才具备从教育中获益的能力。

这一论点并非全无道理,但并非如它的辩护者所想的那样。这一论点含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有的人能够成为人,有的人则不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事实确实如此。人创造了环境,以安置新的生命,从而也塑造了人自身。那些生活在野蛮环境下的儿童会变得野蛮,成人也一样。所有的证据都表明,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他的心智发展就会受到阻碍。贫民区孩子的头脑在其一生中都将带有贫民区的影响,除非他在开始上学之前很早就离开了那个地方。在学校对他产生影响之前,他的家庭和邻里环境就已经决定性地塑造了他。

贫民区的孩子开始上学的时候,在学校里很难跟上其他学生。1964年,美国联邦教育部长在谈到纽约市黑人区时曾说:

三年级的时候,中央哈雷姆区的学生所取得的学业水平比纽约市其他学生整整落后了一年。到六年级的时候,他们已经落后了近两年;到八年级的时候,他们几乎落后三年。测验

和智力测试的分数明确显示中央哈雷姆区的教育严重落后。学生们在学校的时间越长,学生不能达到既定的和参照性的学术能力标准的面积就越大。到八年级的时候,这种缺陷已成定局,他们再也达不到该年级的最低水准了。

在教育当中,人们对一个孩子的期望值越低,他取得的成就也越小。学校的教师一般都不是在贫民窟里长大的,他们不会对来自贫民区的孩子寄予太高的期望。他们预言那些孩子在学校不会有很好的表现,而这些预言会自然而然地变为现实。在英国的小学里,“分流的”孩子们的学习表现表明有的孩子被分到较好的班级更多地是因为他们来自中产阶级家庭而不是因为他们更为聪明,而且那些被分配到较差班级的工人阶级的孩子,他们11岁的时候比5岁时父母把他们送到学校的时候更为迟钝。①

关于教育制度的最惊人的事实是努力和回报之间的比率悬殊。这一比率是如此不协调,以至于吉本(Gibbon)评价说:“教学难有成效,除非是那些学生乐于学习的内容,但那多半都是多余的。”教育必须和环境竞争——和家庭,和社会,和习俗,和大众媒体,和广告,和宣传;总之,和文化竞争。教育制度过去只为部分人服务,这部分人因为家庭环境较好,所以能够适应学校生活,不会感到明显不适。这样教育制度就避免了和文化的冲突。比如在欧洲,各国的教育制度都把主要力量致力于维持一个精英人才的学校等级系统,大学是这个系统的顶端。普通民众所接受的都是十分有限的学校教育,或者职业技能训练,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77%的学龄儿童在11岁的时候便已经被大学拒之门外。在英国,尽管儿童“分流”不是普遍实行,但在它实施的地方还是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被分流到低层次的儿童自7岁起便知道自己是被人视为没有前途的人。尽管所有的国家在理论上都有允许转校或换班的制度,但是在那些“薄弱”学校和较差班级的人当中仅有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人可以真正获得此类机会。

以前人们希望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而现在这一诉求变成了所有人都应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西方工业国家看来开始妥协了。“一次淘汰”的考试被取消了,或者不那么重要了。分流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批评,在有些国家已经为法律所禁止。较高等级的教育机构失去了入学控制的权力。对于那些不适应标准学术科目的学生来说,在学校里取得学业的进步也不是那么难了。在“综合学校”里,每个人都能学到一点东西,这样的学校看来是未来中学的一个典型。

英国的教育和科学大臣安东尼·克罗斯兰曾向所有的地方当局发函(1965)宣布废除11岁选拔考试,并且承诺要使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所有中学生最终都进入同一类型的学校,这种学校将是综合性的。

世界各国计划招收的大学生数量超出了上一代人的想象。在美国,大学生人数十年间翻了两番。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只能招收35000名大学生,现在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60万。

五、出身与教育

在当代,人们不再会说应该按照学生的不同出身对其进行不同的教育。但是所有国家的数据,包括苏联和美国的数据都显示出同样的特征:家长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子女的受教育机会。那些在教育制度中最游刃有余的人也是走得最远的人。那些对学校严重不适应的人被贴上了愚笨的标签,他们在学校的日子不会比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更长。我们不一定会联想到这和社会等级有关,但我们一定会联想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不同,有些人可以被教育,有些人只能够接受训练①。显然我们还没有思考过如何让每一个人都享受教育的问题,但随着教育需求的扩大和教育机构所面临的压力的增加,随着抵御汹涌洪水的堡垒趋于崩溃,本章所讨论的谁应该接受何种教育的问题将变得更加明确而可怕。

教育制度是一个精心组织的系统,它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了来自“良好家庭”孩子。如果所有的家庭都将变成“良好家庭”,这固然不会造成什么困难。但是如果各种家庭——良好家庭和贫苦家庭——的孩子都将进入学校,则我们必须做出某种安排以接收并给与他们合适的教育②。

良好家庭是那些拥有书籍、有对话、尊重学习的家庭。那些令人遗憾地无处不在的穷人之所以缺乏“能力”是由他们成长环境造成的。学校无法和这些环境竞争,也无法对其进行补救。它所能做的就只有减少恶劣环境对孩子的不利影响。

贫苦家庭和贫困社区出来的孩子在学校里面对着一种异质文化。如果不能很快地适应这种文化,就意味着他在学校的失败。之前,学校总是有出路提供给很早就结束学校生涯的学①宾夕法尼亚州的法律规定学校必须将IQ智商在50至75之间的儿童分组到智力迟钝尚可教育儿童的专门

班级,IQ智商在50以下的儿童分组到智力迟钝只宜训练儿童的专门班级。尽管事实上,IQ智商是受环境,包括学校环境的影响的。

②H.L. 埃尔文引用让·弗劳德的话说:“只有在战后时期,在我们所不熟悉的人人都能就业、社会普遍繁荣的背景下,使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不断民主化的努力才会让我们必须更加小心地界定这个问题并将社会阶层视为影响孩子受教育能力的主要因素。”见Education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London: C.A. Watts &

生,以便他可以为劳动力市场所接受,或者学校会给他一些不同的、要求不那么严格的、更加“有趣”的课程,使他不至于在学校里无所事事,直到他达到法律规定的最低离校年龄。但是,现在各国对教育机会的平等性的诉求使得这些补救措施难以实行。在各国,技术的变化给职业技术训练的效用带来了问题。而在有些国家,高失业率则又使得年轻人几乎不再可能把工作视为上学之外第的二选择。

六、离校年龄

现在,人们深信一个人在学校受教育越多他的前途将越光明。因而人们普遍认为离校年龄的提高对所有年轻人都是有益处的。唯一的问题在于国家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延长他们在校时间所须要的花费。所以1964年,英国议会依据1944年的教育法,把离校年龄提高到了16岁,不过这项改革要到1970年才能实施。之所以延迟,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怀疑国家是否有能力承受财政压力和是否能够提供所需的教师。

在5岁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盼望上学;15岁的时候,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却一心想着尽早离开学校。这一比例是如此惊人,以至于英美学者纷纷著书,表达他们和理查德·利文斯通一样的疑虑。利文斯通很早就曾对提高离校年龄以促进社会文化层次的自动提升的做法表示过疑虑。有些作家,像美国的刘易斯·德克斯特和保罗·古德曼,英国的弗兰克·马斯古路夫等,也为那些在学校里遭受失败挫折的孩子所受到的影响而感到悲伤,为此他们主张废除义务教育。治疗似乎比疾病本身还要糟糕。但义务教育毕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这一点我们在讨论教育与家庭的时候将会明白。如果义务教育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那么补救的办法就是使它恰当地发挥功能。至于如何做到,我们将在第六章——人人享有的自由教育中再作论述。

七、“辍学生”

在有人失业的发达工业国家,就社会秩序和教育制度而言,最令人难堪的就是那些“辍学生”——那些迫不及待想离开学校的孩子。美国有35%的中学生在毕业之前中途辍学。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离校年龄就好比强迫至少35%的高中生忍受额外的监禁。事实的确如此,1962年,《纽约时报》刊登了来自南卡罗莱纳州加夫尼的报道:“四名年轻人因涉嫌一系列的入室抢劫案而被送上法庭。弗兰克·埃皮斯法官了解到他们都是辍学生,便给

了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选择回到学校或者成为囚犯。四个人毫不犹豫地都选择了加入囚犯队伍。”①

理所当然地,每一个对学习感兴趣、并且有资质的学生都不应该因为他的父母须得靠他养家糊口而被迫放弃学业。而在有人失业的地方,“辍学者”之所以受到关注正是因为他们不具备赚钱养家的能力。如果他们离开了学校,他们和他们父母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学校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如果他们待在学校就能获得养家糊口的能力。如果他们待的时间足够长,他们就能获得就业的资格。这一论断只有数据统计上的基础——有些人可能会强烈感觉这并不适用于他——而且教育和工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来都不成立。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待在学校的时间确实比那些不富裕家庭的孩子长。但是,他们的经济前景之所以更加光明是因为他们在学校待的时间长,还是因为他们来自富裕的家庭,这个问题在目前尚无定论。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时期,教育制度往往变成企业选择员工的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中学、初级学院和大学的毕业生数量大得惊人,在薄弱的劳动力市场上,它使得获得同样一份工作所需要的受教育程度得到提高。那些以前只需初级训练就能获得的工作现在需要中学毕业生;曾经向中学毕业生开放的白领工作现在只有获得大学学位的人才能申请获得。同样的历程在全世界都在发生。如果美国大学毕业生的比例和现在高中生比例一样高,那么现在只要求高中文凭的工作将来就会要求大学文凭。②

如果要一名雇主在两名应聘者之间做出选择,其中一名受过较多的学校教育,另一名却很少,他无疑会选择那名受教育较多的。这并不是因为受教育越多的人越符合要求,而是因为这是一个筛选应聘者的简便方法。这一做法或许会坚定受学校教育越多被雇用的可能性就越大的看法,但是那些可能辍学的学生对于这一联系的本质和基础或许会产生一些疑问——带着那么多的疑问,事实上,他们可能不会愿意为了获得一项以十分神秘的方式产生的奖励而让自己每天忍受那些他们最讨厌的煎熬。

①引自L.f. Cervantes, The Dropout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65), p.196

②“荣誉学位受到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非洲的雇主们(同样是在模仿英国的做法)给予那些有荣誉学位的毕业生以优先待遇和经济上的鼓励,即便是在那些和专业根本没有关系的岗位上。”Eric Ashby, African University and Western Tradi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p. 33.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职位的资格要求也因此而提升。不久,甚至连大学毕业生也可能面临失业。”见L. Gray Cowan, James O’Connell, and David G. Scanlon (eds.), Education and Nation-Building in Africa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1965), p. 24.

参见W. Arthur Lewis in the same volume, p. 293: “随着教育的回报价值(premium)减少,受过教育的人的市场极大地拓宽了。以前受教育较少的人的工作现在要求受教育更多的人来做。受过教育的人降低了眼界,而雇主们提高了标准……类似地,十年前人们不知道美国将如何应对大学生毕业潮;但是随着大学

八、如何使每一个人都享受教育——美国的解决之道

在西方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用税收支持精英学校的观念从来都没有占据上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样的学校会被看作是非民主的。加利福尼亚是唯一坚持对公立大学实行高水准要求的州,但它并没有把这一原则运用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小学校,为了容纳那些不能达到大学标准的人,它小心地支持着州立学院和初级学院。

总之,美国已经开始致力于让所有的人都能上学,并且尽可能地让他们在学校待得久些。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其他那些国家,尤其是那些旧制度正在趋于崩溃的国家,它们是否能从美国的经验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般而言,“良好家庭”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易适应教育制度,而那些不适应的孩子逐渐地被抛弃,他们只好去接受职业技能训练或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一规律在美国也不例外。因此,美国也才刚刚开始面临如何使每个人都享受教育的问题。技术的变化是如此的迅速,以至于为特定的工作所进行的训练似乎没有用处。大多数工作都只需短期训练便能胜任,把这些准备放到学校来进行似乎是在浪费时间。20世纪60年代,年轻人的失业率是成年人的两倍,那些离开学校的人很难找到工作。

总体来说,美国的解决之道是把入学等同于教育,把学校生活等同于学习。所以《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68)“中等教育”这一条目中写道:“一份高中毕业证书仅仅表示它的持有者在学校里度过了一定的时间,或者累积修完了14到16门不同的科目。”根据本书一开始的定义,这不是一个教育的计划。学校或许有许多其他的好处——学校是个熔炉;它避免孩子们去一些更坏的场所,直到他们能够工作;学校也是照顾孩子的健康和使那些需要的人“社会化”的方便之所。美国陆军军医部在1964年下半年主持了一项研究,以183535名“不在学校,但其他方面都符合入伍要求的”18岁青年为对象,结果显示25.8%的人都因为“智力”上的原因而不够入伍资格,也就是教育基础不够格。这一比例从俄勒岗州的7.4%到南卡罗莱纳州的58.5%,各州不等。

美国的教育制度多种多样。它有五十个州,40000所学校,超过2000所学院和大学,教育制度的任何普遍的情况都会有例外。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说美国并没有解决在新大陆上如何使每个人都享受教育的问题,现实的状况是,它回避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工作机会充裕的时期或许能够回避,但在就业下降的时期也许就无法回避了。

虽然任何教育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监护儿童的作用,但是,从长远来说,任何教育制度都无法仅仅以发挥监护作用而为自己的存在辩护。这一理由在美国之外引起了怀疑。

一个英国学者在1964年写道:“看来我们应该让我们的中小学校和大学对它们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作一个解释了。我个人猜想英国人在人生最初的15年中所受的教育对他没什么作用……他所受到的教育大多只是一种监护——免得他在大街上游荡。”

九、教育与文化

对教育的关注带来的后果之一是教育成了用来回答所有社会问题的最为方便而简单的答案。现在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这归根结底都是教育的问题。”但是,当文化的全部力量都致力于制造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时候,人们却希望教育制度能培养出心智聪明的人,这种想法是幼稚的甚至不公道的。政治具有巨大的控制力量,教育制度必然反映主流的文化内容。要正面解决社会问题必须做出思考、努力和冒险,而教育经常被用来做挡箭牌,以避免思考、努力和冒险。

从20世纪中叶起,人类就具备了毁灭世界和飞离地球的能力。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两大成就。但是如果这些知识能够得到明智的利用,人类就将进入一个新的光辉征程。而如果这些知识以愚蠢的方式被利用,则会带来灭顶之灾。

1962年,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组织下召开的一次讨论技术规范的精英集会上,人们就一致认为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乃前所未有,其后果影响巨大而且无法预见,所以必须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控制、规范和引导。①这次会议想不出任何办法可以做到这一点,最终还是回到了教育。

教育需要时间,而与会者又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危机——或者说一系列危机,以教育来拯救危机显然来不及。而且,这种补救无论如何都是希望渺茫或盲目自信的表现,于现实无补。如果说教育将使我们能够驾驭技术,就好比在说,“如果我们够聪明的话,我们就知道该做什么。教育的目标就是使我们明智。所以我们把希望寄托于教育吧。”

这一主张只适用于不甚明了的未来,它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恰好相反。世界各国教育制度的目标都不是为了获得智慧,而是为了获取财富和强大的国力。因此这些制度为的是加速科技的发展,而不考虑它的社会后果。这样的结果和那次会议上人们对教育所抱有的期望正好背道而驰。

有些人一面高呼教育拯救世界,一面却对贫民窟视而不见。有些人把教育视为贫穷国家①见Carl F. Stover (ed.), The Technological Order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3). See especially

的第一需要,但却无心帮助他们摆脱饥饿。有些人把教育说成是解决种族问题,获得永久和平,消除少年犯罪的唯一途径,但他们常常看上去对这些课题却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兴趣,当然也不想为此劳神。

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不惜投入巨大的精力和经费,以改善那些萧条、闭塞和贫困地区的学校。这些努力在目的上是高尚的,也应当得到所有能够正直思考的人的支持。但是,除非这些努力同时还伴随着以同样巨大的努力去改善学生的生存条件,否则它们注定收效甚微。一项对纽约市400名处于“犯罪边缘”的女孩进行的长达六年的研究显示,虽然教育制度对她们给予了各种特别的关注,但是所取得的结果并不比没有给予任何特别关注的控制组更好。因为那些女孩还是生活在滋生犯罪的文化之中。

除非一个国家的文化有着和教育同样的目的,否则教育不可能发挥教育的作用。如果这个社会的目的是通过利用技术达到繁荣和强盛,其结果必然像加奎·埃吕尔①所说的那样:

教学必须是在生活中有用的。今天的生活是技术的生活。所以教学首先就必须是技术性的……教育……正倾向于一个专门的目标——生产技术人员;结果,创造出来的是只有在技术集团中才有用的人,按照当前的效用标准——符合技术集团的结构和需要的人。知识分子将不再是模范、良知,或者集团所拥有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甚至连批评的作用也起不到。他们将成为仆人,最墨守成规的人,以及技术的工具……教育将不再是人类启蒙道路上不可预知的、激动人心的探索,而是模式化的练习和学徒式地学习任何只要在技术世界中有用的雕虫小技。②

十、教育与家庭

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入学前的生活对一个孩子的教育机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未来的几年中,肯定会出现倡导让家庭影响在孩子身上最小化的运动。普及的免费义务教育就是这样的一种努力。义务教育的实施意味着,社会作为孩子的代理人,战胜了家庭。它让孩子在一段时期里可以脱离家庭环境的限制,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家庭对他的剥削。③早期生活存在不可磨灭的影响,既然这已成定论,那么学校的入学年龄势必会越来越早。寄宿制

①译者注:加奎·埃吕尔(Jacques Ellul),法国哲学家。

②见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trans. by John Wilkinson(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64), p.349.

③“因此在1869年一场严肃的禁止工厂雇佣11岁以下儿童的运动遭到了失败,理由是与其让这些孩子在家中受到剥削,倒不如让他们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下工作。”见Mallison, op. cit., pp.174-75. The reference is to

赫钦斯教育思想

1、赫钦斯简介 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1899—1977)是美国教育家,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1899年1月17日,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神学教授的家庭。1915年,赫钦斯就学于奥伯尔林学院,后因入伍中断学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转入耶鲁大学学习并于1921年毕业。赫钦斯自1923年起在耶鲁大学任教,1928年担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1929年,赫钦斯应聘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推行“芝加哥计划”,对这所大学进行改革。与此同时,他又推行“名著教育计划”,并专门设立了“西方名著编纂咨询委员会”。1937年,赫钦斯担任了马里兰州圣约翰学院的兼职董事,帮助该学院实施以名著教育为主的教育计划。 1951年,刚退休一年的赫钦斯担任了福特基金会副主席。为了资助教育研究与实验工作,他提议成立“教育促进基金

会”。1954年,赫钦斯改任共和国基金会总裁。 1977年5月14日,赫钦斯因病去世。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美国高等教育》、《为自由而教育》、《教育中的冲突》等。 永恒主义教育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一些学院和大学讲授经典著作的“不受约束”的青年教师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其中的核心人物是:赫钦斯,他30岁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爱德勒和布坎南等。这些青年教师为宣传自己的观点,发表了大量的著述和演讲,因而逐渐扩大了影响。人们把他们称为“名著仔”(Great Book Boys)。爱德勒对这个称呼不太满意,提出他们应该自称为永恒主义者(Perennialists)。永恒主义因此而得名。 学派简史

这一传统的教育流派,也称新古典主义教育。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流行于50年代的英、法等国,之后逐渐衰落。最主要的代表有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法国的阿兰和英国的利文斯通。 2学科内容 永恒主义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坚持主张过去的东西是卓越的,为宇宙、人性、知识和真善美的不变的本质辩解,认为凡是值得向往的东西都是永恒不变的。 永恒主义者强调,理性是人性的基础。社会秩序的稳定,依赖于以永恒的真善美原则为基础的理性文化。漠视这些理性文化,社会就会因精神支柱的坍塌而立足不稳。他们甚至把20世纪30年代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归因于道德问题和文化问题。 永恒主义在极力推崇“永恒价值”的基调上,确立了“复古式”课程标准。

心得体会: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思考(最新)

心得体会: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思考(最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题词,我们不仅需要思考“实现什么样的内涵式发展”这一问题,更要探索“怎样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办法。 满足高校实践之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和高校在选择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上进行了艰难的探路摸索,呈现出移植借鉴、数量增长、重点提升、质量发展等四大阶段性特征,可称之为以学习借鉴欧美高等教育经验为主要特征的“模仿式发展”、以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以“211”“985”工程为主要特征的“非均衡”发展、以“双一流”建设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内涵发展。 从历史溯源上来看,“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意境的“本土”政策语汇,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双重发展历程而出现的一个概念。25年来,尽管“内涵式发展”的议程时有时无、目标时重时轻、含义时大时小,但政府和高校对内涵式发展的追求“一直在路上”,对高等教育根本属性及功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既是高校实践之需要,也是教育规律之诉求。 适应高校需求之变 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起点,高校要走出“象牙塔”,主动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迎接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重心转移、发展动能转换形成历史性交汇,必将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重塑民族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颠覆传统产业的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也将重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是我国高等教育确定发展方向、制定教育政策、深化综合改革的根本依据。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复杂、非线性的社会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美国的“硅谷”,法国的索非亚科技园,日本的“筑波”和我国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光谷”、台湾的“新竹”等,都是高等教育为全球产

美国教育体系概况

美国教育体系概况 美国的教育制度,整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那就是: (1)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2)初等教育(elementary education); (3)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 (4)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 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都是属于大学前(pre-college)的教育,包括保育学校 (nursery school)及幼儿园(kindergarden)、小学、初中 (junior high school)及高中(high school)。美国各级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相互衔接,上下沟通。按照法律规定,美国公民不分男女、宗教信仰、民族、阶级,也不论居住地点和年龄,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一生都可以选修正式课程或参加非正式课程。这是美国区别于其他欧洲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称为单轨制。 一、学前教育 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种类繁多,不管公立还是私立,大致可以分为保育学校(招收3-5岁的儿童)与幼儿园(招收4-6岁儿童)两类。学前教育的宗旨在于:辅助家庭;并且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儿童在饮食起居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儿童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身体,发展体育技能,了解社会生活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学会一些读写算的基本常识,具有一定的表达情意、观察、尝试、思考和概括的能力,为儿童进入小学做好身心准备。 二、初等教育

美国把5岁以后幼儿学前教育纳入公立小学系统,孩子凡到5岁一律强迫入学,5岁可进小学的预科班,6岁上小学1年级。美国初等教育的机构为公立和私立小学。美国全国教育协会的“视导和课程编制学会”曾把小学教育宗旨概括为六条,具有广泛影响。这六条是:(1)增进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体格。 (2)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儿童的人格。 (3)发展儿童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 (4)发展儿童有效地参与民主社会的技能。 (5)发展儿童的民主生活价值观。 (6)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能力。 小学开设的课程一般有:语文(阅读、说话、拼写、书法),算术,社会(把历史、政治、社会学、心理学等科目综合在一起),科学(主要是自然常识),美术和应用艺术,音乐,体育,卫生和劳作等。美国小学德育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行为规范教育。 (2)道德教育。 (3)公民教育。 (4)纪律教育。当儿童入学时,校方就将学校的纪律和校规向儿童和家长交代清楚,以便保证课堂纪律和校园秩序。 三、中等教育 按照美国学制,中学主要有四年制、六年一贯制和三三制三种。美国的中学以综合中学为主体,兼施普通和职业技术教育、也有单独

浅析美国高等教育成功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f11891240.html, 浅析美国高等教育成功因素 作者:李兰冬邢文英张学龙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4期 摘要:美国的高等教育以其前沿性、高质量为特征。在这种全球领先的地位背后,其成 功的因素值得探究。本文试图从教育国际化策略、重视高等教育本身、校企结合、充盈的经济资助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成功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4--01 毋庸置疑,谈到高等教育,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联想到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诸如此类。这说明,美国不仅拥有全世界顶尖的高校,还几乎成了成功高等教育的代名词。据统计,全世界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美国大学供职。全球约30%的科学和工程类论 文及44%的最常被引用的论文出自美国大学。同时,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也雄踞全世界榜首。在如此惊人的数字背后,有许多因素值得我们去探究。因为正是这些因素的环环相扣,才使得美国高等教育走在世界前沿。 一、教育国际化策略 美国高等教育大至经历了三次国际化浪潮。第一次是二战前;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至今。这三次浪潮中,有一项内容是始终被重视的,那就是对外交流。同时,美国是一个极具危机感的国家,他们认为辉煌的过去代表不了明天,因此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技实力。然而,美国本土的青年却不是特别热衷于跻身专业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据统计:在2001-2002学年全美留学身及其家属对美国经济总贡献值达到119.5亿美元,2004-2005学年,已增至132.9亿美元。 二、重视高等教育本身 美国大学把自己定位为:大学应该做真理的发现者,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真知灼见;大学应该做社会正义的守护者,对现有体制的不足提出批评;大学应该成为变革社会的力量,做指引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灯塔。 正因为此,八十年代以来,回归教育风靡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人们普遍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是学习和工作不断交替,相互结合的过程,从学校毕业的就业人士,在工作到一定时期以后,应能定期地回到学校进修学习,掌握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有的放矢地选修与职业有关的课程,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水平。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建议 江苏科技大学王彬 非常感谢省教育厅给予我们广大师生这个机会,让我们能为《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言献策,畅所欲言。我的建议就是希望《规划纲要》能够更加注重我省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是相对于其外延建设而言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涵和外延,都有其质和量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就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是事物本身包含的主要内容,是决定事物品质的规定性。所谓外延,就是事物所属的范围、规模、类别等数量方面的规定性。就高等学校而言,其外延建设就是指教育的各种硬件设施的改善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大等等,而其内涵建设则是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科研成果数量的增加等等。 之所以建议要加强省内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理由: 第一,内涵建设能够推进高等学校的科学定位,帮助高校发展出自己的特色。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升格”就一直是许多高校为之努力的目标和相当一段时期工作的中心任务,学校之间不分类型、不分层次,互相攀比,都向综合型大学发展,千篇一律。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各高校减少盲目的扩张行为,转而

注重发展自己原有的基础与特色; 第二,内涵建设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等优质教育的需求。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一直居于全国前列,省内居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凸显,择校的社会心态剧增。面对这种情况,我省高校应作出内涵发展的应对,追求有品质的教育,发挥出我省先进的高校文化与特色; 第三,内涵建设有助于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出各高等院校自己的校园文化和主体精神。大学作为教育领域中层次最高的教育机构,不仅要使学生在知识层次、智慧层次上有一个质的飞跃,还要使学生的道德思想、社会责任等方面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而内涵发展主要依靠的是高校教育思想新、道德面貌好、主体精神强等校园文化内功的积淀,这就意味着高校内涵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各高校主体精神的过程。 对于如何加强省内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办法和措施: 首先,就是在《纲要》中引导各高校在现有基础上,制定出学校自己的发展规划,努力发展自己的专业特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发展的方向、目标、项目、策略、措施等都是各高校首先要明确的,绝不能不从实际出发,而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运用科学方法,制定出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都比较强的学校发展规划,并与全校的师生员工进行论证,形成上下一致的共同愿望,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同时《纲要》还要从省内全局的角度出发,结合各高

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 韦家朝 (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 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具有国际视野的办学理念、别具一格的办学体制、世界一流的师资力量等方面,这些特点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可以概括为:我国高等教育应树立国际化观念,科学、准确地确立并坚持自己的发展定位,选聘优秀校长,引进一流师资等。 关键词 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特点;启示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Characteristics of t 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 igher Education of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Its Enlighten m ent on China sH igher Education WE I J ia -chao (R esearch I 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 ji n g Un i v ersity ,N 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 n ter nationalization o f h i g her educati o n o f Stanford Un iversity are m a i n l y e mbod ied i n its school-runn i n g i d ea w ith i n ternati o na l v ision,t h e unique schoo l-runn i n g syste m, the world-c lass teaching force , etc The enli g htenm en t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on Ch i n a s h i g her education can be summ arized as f o llo w s :Ch i n a s higher education shou l d develop inter national concepts ,estab lish and adhere to the ir o w n sc i e n tifi c and accurate deve l o p m enta l orientati o ns ,se lect ou tstanding pri n c i p als ,i n v ite first-class teach i n g fo rce and so on K eyw ords :S tanford U niversity ; internati o na lizati o n of higher education ; characteristic ;enlighten m ent 1995年5月,我国新颁布的教育法指出:国家鼓励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我们要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向世界一流大学学习。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兴起、发展和现状 (一)兴起 斯坦福大学(Stanfo r d University )注册于 112 * 收稿日期 2009-09-18 资助项目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新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项目编号:08J YB010)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韦家朝(1972-)男,广西贵港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

分布式认知理论

认知心理学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一直注重对个体的认知的研究。然而,认知工作不仅仅依赖于认知主体,还涉及其他认知个体、认知对象、认知工具及认知情境。随着电视、电话、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许多认知活动(如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远程教育等)越来越依赖于这些认知工具。认知分布的思想,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受到人们的重视。 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 cognition)是认知科学的一个新分支,它借鉴了认知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认为要在由个体与其他个体、人工制品所组成的功能系统的层次来解释认知现象。那些在个体的分析单元中不可能看到的认知现象,在分布式认知研究中得到了强调。尤其重要的是,分布式认知强调个体、技术工具相互之间为了执行某个活动而发生的交互。 一、分布式认知的发展背景 分布式认知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赫钦斯(Edwin Hutchins*)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来的。在对当时传统的认知观点(认为认知是个体级别上的信息加工过程)的批判基础上,Hutchins认为认知的本性是分布式的,认知现象不仅包括个人头脑中所发生的认知活动,还涉及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技术工具之间通过交互实现某一活动(比如飞行)的过程。Hutchins在他的文章中讨论了分布式认知理论的思想来源,他指出人类学和社会学对记忆和文化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对小团体问题解决和陪审团决策的研究,组织行为学对组织学习的研究,科学哲学对科学发现的研究,政治学和经济学对个体和集体理性之间的关系的研究都充分地表明集体的认知与集体中各成员的认知间具有非常不同的特性。其中,Hutchins着重引述了维果茨基(Vygotsky)和明斯基(Minsky)的思想。 1.认知心理学的危机 对于认知和学习的规律,人类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作为一个复杂的现象,人们的 * Edwin Hutchins于1978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博士学位。1988 年任教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认知科学系,与James Hollan教授合作领导分布式认知与人机交互实验室(Distributed Cognition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Laboratory)。他主要研究真实世界中认知活动的特征。 认识都只是从不同侧面对其规律性的近似揭示。冯特实验室的建立,是试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认知研究的开端;上世纪20年代诞生的行为主义,影响近半个世纪,它的分析单元是个体的外显反应;认知心理学从上世纪50年代崛起后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它把个体大脑内部的心理活动作为分析单位。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认知科学的两个目标受到质疑:“其一,试图将复杂行为还原为一连串的简单行为;其二,在说明信息加工的神经机制时,试图将人类思维还原为神经生理学”。[5] 作为认知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奈瑟和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主要倡导者的西蒙都对信息加工模型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认知心理学应作出更加现实主义的转变,主张以生态学的方法取代信息加工的方法。[6] 2.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杜威、维果茨基思想的影响 现代西方的哲学流派,如现象学、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观点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类似的,那就是反对传统哲学严格的主客二分的倾向,强调主体的意义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活动之中,倡导主客体在交互活动中的统一。作为一个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在杜威的思想中,也蕴含着这种观念:“杜威提出的经验的自然主义,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主要倾向是一致的,它集中反对传统的主客分立的二元论”。[7] 这些思想对于心理学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长期困扰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特别是用人机制的瓶颈性因素进一步凸显。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快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步伐。深入推进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也不可避免地被提上教育综合改革的日程。 从今日起,我们将陆续转发教育部人事司司长管培俊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10期的署名文章《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与推进策略》,让我们共同学习、把握大势,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渐进式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走过了20多年风雨历程。梳理改革的脉络和进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政府简政放权,高校自主管理,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改革的策略和路径是自下而上,发展到政府部门与高校共同推进;由点到面,从少数学校、个别领域的探索发展到全方位改革,形成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第一次高潮。这一阶段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推进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教育部陆续向学校下放多项人事管理权限,从具体事务的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直属高校内部积极探索校院系权责清晰、运转有效的管理模式,实行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扩大校内薪酬分配自主权;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部属高校和北京市所属高校率先推进以人事分配改革为重点的高校内部管理改革。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成效是开始落

实高校人事分配自主权,推动从政府直接管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政府间接管理、学校自主管理的转变。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的10年左右时间。这一阶段改革重点是高校用人机制改革,全面推进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逐步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深刻转变。这个阶段国家层面具有标志意义的举措:一是1998年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这一革命性的改革举措,不仅在高校人才引进领域具有开创性,而且在“象牙塔”内再次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带动了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二是教育部及时召开全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并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两个关于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有力地促进改革在更大的广度深度上展开。之后,随着“985”工程、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高校大力推进编制管理、岗位管理、人员聘用、薪酬分配改革,教育部在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五所高校部署职员改革试点。高校改革以其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第三阶段:自2006年开始至今。这一阶段改革强调完善机制制度,强调高校岗位管理与聘用制改革结合,与转换用人机制结合,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高校进一步实行岗位分类管理,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和聘用制,加强合同管理,探索多种分配激励方式,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推进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这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一是浙江大学等高校率先探索教师分类管理,根据不同岗位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二是高层次人才计划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面向全球延揽人才,带动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年薪制探索、协议用工和合同管理等一系列用人机制改革举措。高校普遍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办学特色,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持与培养体系。

美国军事院校教育体系和主要特点

美国军事院校教育体系和主要特点 美军十分重院校建设,强调教育训练是部队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新式武器装备发挥最大威力的先决条件,是胜利的奠基石。美军自1802年创建西点军校以来,美国的院校教育已走过200年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院校教育体制。据初步统计,目前美军共有各种主要军事院校113所,其中国防部直属院校14所,陆军院校29所,海军院校30所,空军院校29所,海军陆战队院校11所。此外,美军还在地方院校设有后备军官训练团479个。据统计,美军平均1.5万名官兵一所军校;在校学习官兵约20万人,在校工作人员(军人、文职人员)约18万人。 美军院校由国防部的一名助理国防部长负责领导。在参谋长联席会议内,由主管政策和计划的部门负责。在陆、海、空三军内,由每个军种一名副参谋长负责,军种内并设有训练教育发展司令部具体负责军校工作。另外,还成立一个由国防大学校长牵头,各军种最高学府负责人参加的协调委员会,定期协商教学大事。 美军院校办学的基本方针是:使进入军校的男女青年具备服务于国家和从事领导工作的基本素质。具体地说,军校学员要在智能、军事、道德和体能4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和知识,具备必要的职业素质,拥有强健的体魄,具备高水平的智能,并建立起正确的伦理道德标准。 一、美军院校教育体系 美军院校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初、中、高三级教育体制,即初级军事学校、中级军事院校、高级军事学院三级。 1、初级军事学校。初级军事院校在美军院校体系中占绝大多数,初级军事学校主要进行担任军官前的训练和定向专业教育。 负责担任军官前训练的院校主要有三军军官学校、候补军官学校和后备军官训练团。 三军军官学校,即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海军军官学校(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和空军军官学校(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空军学校)。这3所学校是培养三军骨干力量的基础学校,被誉为三军军官的摇篮。3所军官学校学制均为4年,学员毕业时授少尉军衔和学士学位。3所军校每年要向军队输送军官2000余名,占每年新提拔军官总数的11%。这3所学校的毕业生,是美军军官中的骨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欧洲作战的36个军、师长中,34个是西点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军著名将领麦克阿瑟、布莱德利、阿诺德、克拉克、巴顿、史迪威等亦毕业于西点军校。除此,3所军官学校还为美国政界和其他各界输送了许多"人才"。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总统格兰特、艾森豪威尔毕业于西点陆军军官学校,前总统卡特、布什为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毕业生。 陆、海、空军、海军陆战队候补军官学校(亦称预备军官学校),主要招收具有大学程度的优秀士兵和经过挑选的大学毕业生。学制4至6个月。学员毕业后授少尉军衔。每年向部队输送军官数,占美军每年新提军官总数的12%左右。 后备军官训练团,是美军培训后备役军官的重要机构,亦是美军现役部队正规军官的主要来源。美军在地方几百所高等院校中,设有陆、海、空军后备军官训练团。其主要任务是使青年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少尉军官的任命要求。美军在各级地方院校共有后备军官训练团479个,其中陆军265个,海军66个,空军148个。学生志愿报名申请参加后备军官训练团,经批准后,学生与军方订立合同,一旦需要,必须接受军方任命。每个参加后备军官训练团的学员,平时由军方提供必要的服装、军事书籍,在参加夏令营集训期间,享受约500美元的补贴。多数参加高级训练的学员,每月可从军方领取100美元的津贴费。军方还为训练成绩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初探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初探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不同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认识,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差异化的定义。日本学者喜多村和指出,交流性、开放性和通用性是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基本要素,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將高等教育与国际化的观点相融合,在高等教育研究和服务的过程中加以体现。上海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杨德广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加强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从而积极引导国内教育市场的发展,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增强国内教育体制的内在动力和吸引力,尤其是在教学方法和内容方面注重国际交流,满足内在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出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优质人才。英国诺丁汉大学院士杨福家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人才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模式下能够更好地为实现国家利益奠定基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基础上,国家大学对教育国际化给出了基本定义,即跨文化和跨国界的文化观点和氛围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相关功能相融合,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复杂的、全面的过程,包括了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的所有变化过程,是学校政策全面落实的重要过程。综上所述,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目前尚未达成统一的认知,但却有许多的共识存在。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其中,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基于本国,面向世界,不断吸收外国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本国的优秀文化精髓,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升的目的,为应对未来世界发展的挑战而培养人才,积蓄力量。 二、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具体方式 1.人员流动国际化 (1)学生的国际流动。学生的国际流动包括输出和输入两种,输出即美国的学生到国外其他国家留学;输入即世界各国的学生到美国留学。这种留学生输出与输入的交替不仅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促进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从而有利于开展国际化的课程研讨,提升国际教学的高度和国际化人才的能力。 现阶段美国是世界上教育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留学生。2012年有超过80万国际学生就读于美国的学院和大学。与2011年相比,留学生增加了5.5万人,即增加了7%。此外,美国在积极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同时,也大力鼓励本国留学生到外国留学,因为海外留学既是美国宣传其思想文化的重要途径,又是美国学生了解世界的机会。 (2)教师与访问学者的国际交流。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代表,不仅与大规模的留学生有关,更重要的是教师和访问学者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国际交流。美国政府、教育机构、民间社会团体为促进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不

赫钦斯 高等教育思想

高等教育思想概述编辑 1、大学应是灯塔,不应是镜子;应引导社会,不应迎合大众的浅近需求。 在赫钦斯看来, 大学“具有一种强烈而严肃的使命,这就是思考。大学是独立思想的中心,既然它是一个思想中心、一个独立思想的中心,那么它也是一个批判的中心”。大学成为一个独立思想和批判的中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2、大学的教育目标,不应只着眼“人力”,而应着眼“人性”,培养有学识、有智慧、止 于至善的人。 赫钦斯将大学教育的终极理想确定为智慧及至善。他认为,教育只注意培养人力而不注意培养人性,人类只懂得发展科技而不知善用科技,其后果是相当危险的。最好的教育应是引导人们普遍向善的教育,即作为一个国家力量最重要因素之一,它的教育应将被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导向道德、智慧、审美和精神成长。 3、教育应在特殊中见普遍,在短暂中见恒久,最实用的教育也是最重理论的教育。 赫钦斯认为:社会的产业技术越进步,教育就越难侧重专科。因为社会愈倚重生产技术,它的变革就愈迅速,专科教育的价值就愈低。我们现在似乎可以肯定地说, 最实用的教育是最重理论的教育。“人心非器,知识亦非教育。教育是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已被遗忘以后尚且余留的精华,诸如观念、方法和思考习惯等。这些都是教育留给个人而光芒四射的结晶”。 4、最有价值的教育, 最应由教育承担的教育是通才 赫钦斯认为,世界的事物、知识本来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才把它人为地分成学科。只囿于单一学科的教授,肯定会成为井底之蛙。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就是必要的通才教育,通才教育也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必要条件。 赫钦斯的教育思想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1、大学应具有社会批判精神 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的结合度日益紧密大学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大学在适应社会的同时" 也应担负起批判社会的责任!赫钦斯认为大学不是温度计"对社会每一流行的风尚都做出反应! 大学应给予一定的价值体系"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合适的批判性!大学的批判精神是大学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批判精神也是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大学怎样才能具备批判精神呢#首先"大学的批判精神应以高深的学问为基础"大学必须是先进知识的掌握者和领导者"这是大学发挥批判精神的基础和前提!其次"大学的批判精神要富于社会责任感" 要体现公正性和科学性! 同时"大学的批判精神不应仅仅满足于关注社会的当前需要"还要寻根问底"引领未来! 2、大学应转变观念"实施本科通识教育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 社会市场经济的功利实用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使大学教育走向功利化和实用化!,我国高校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片面适应社会的倾向"学科与课程设置也越来越单一化$专业化"导致了高等教育文化陶冶较弱;专业教育较窄$功利引导却较强"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 现代社会知识$科技发展迅速"劳动者必须做好一生中多次更换职业的精神准备! 职业的变换频繁需要劳动者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只有厚基础"多

永恒主义

永恒主义 永恒主义也被称为“古典主义”、“新经院主义”、“古典人文主义”。它代表了在西方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或者说,永恒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人们为复兴西方古老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所做的努力。 永恒主义与进步主义、要素主义的区别:进步主义特征是“进步”,要素主义的特征是“保守”,永恒主义的特征是“复古”。在社会和文化的看法上,进步主义、改造主义、与要素主义都承认变化,都强调用知识来解决现实世界所面临的问题,都不太重视对人文学科所包含的价值和理论的理解。永恒主义从根本上否认世界是变化的说法,他们认为,变化只是表面现象,而控制世界的根本原则是永恒的、不变的,这就是他们自称为永恒主义的主要原因。当然,永恒主义主张“复古”,并不是要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回到古代的状态,“复古”只是一种维护和加强现实的手段。 一、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永恒主义是在反对进步主义的过程产生发展的,并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同进步主义在30年代的争论,实际上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竞争的一种表现。 1、永恒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永恒主义与历史悠久得人文主义教育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19世纪末兴起的进步主义不仅引起了以保守为特征的要素主义的批评,也引起了众多人文主义者的不安。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一些大和学院里讲授经典著作的青年教师形成了一个团体,其中的核心人物:赫钦斯:29岁担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的院长,30岁担任芝加格大学校长。艾德勒,哲学教授,以及迈克凯恩、布坎南、巴尔、多琳。这些人都出生在1900年左右,并在保守的私立学校和学院接受教育。 20年代以后,艾德勒和多琳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优等”课程的教师,这个学程主要由少数学生和教师组成,共同阅读和讨论大约50部经典名著。在这期间,艾德勒等人产生了后来被称为“百部名著计划”的想法。1929年,赫钦斯担任芝加格大学校长,把艾德勒、迈克凯恩、布坎南等人聘为芝加格大学教师。 1929年,赫钦斯把艾德勒、迈克凯恩、布坎南等著名的永恒主义者招聘到他的麾下,正是美国开始陷入经济危机,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倍受批评和攻击的时候,于是,永恒主义趁势而起,成为影响较大的教育哲学思潮。以赫钦斯、艾德勒等为代表的永恒主义者们为了宣传他们的思想,发表了大量的著述和演说。一开始人们称他们为“Great Book Boys”,艾德勒对这个名称不满意,提出他们应该自称为“永恒主义者”,永恒主义也因此得名。 永恒主义是在反对进步主义过程中兴起的,它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二次大战以后,吸引了其他许多在大学中教授古典名著的教授,以及诗人、作家参加到永恒主义的队伍中。 2、永恒主义对进步主义批评 永恒主义对进步主义提出了直接的批评,攻击进步主义是“无政府的个人主义”、“腐败的解放主义”、“对民主主义最恶毒的歪曲”。同时,永恒主义对当时的苏联持敌视、攻击的态度。将苏联与德国纳粹与意大利法西斯相提并论,认为杜威的哲学将破坏美国的民主传统,杜威的民主主义实质是一种披着民主外衣的极权主义,其危害作用超过希特勒。 3、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 赫钦斯:美国教育家(1889年——1977年),代表著作:《民主社会教育中的冲突》,《美国高等教育》,《为自由而教育》。 艾德勒:美国教育家,代表著作包括:《怎样读一本书:获得自由教育的艺术》,《为教育哲学辩护》。在1985年,针对美国教育改革问题发表了“派地亚建议”一文(派地亚是希腊语,

高等教育学相关知识点汇总

高等教育学(浙大版顾建民) 高等教育内涵: 1.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它的基础应确定为中等教育)2.高等教育是由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提供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的组织方式来看,它应涵盖各种院校类型、授学形式和教育类型)3.高等教育史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培养布标应确定为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 现代大学的许多特征主要来自中世纪的大学,当时大学的三个重要特征: 1.大学拥有自治权和学术自由。 2.大学具有宗教性和国际性。 3.大学兼具专业性和学术性。 柏林大学: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等教育发生了变化,其特点主要为: 1.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开始受到政府重视。 2.由精英高等教育过度到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3.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特征更加显著。 4.高等教育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向强调质量提升。 高等教育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现象、问题和矛盾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旨在扩展理论知识,后者着力解决实践问题。 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法治化、终身化、民主化、国际化。 1901年,书院被统一改为学堂,延续千年左右的古代书院制度自此终结。 官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高等学堂,标志着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近几年,浙江高等教育变化显著,成就明显: 1.顺利实现了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跨越式发展。 2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高等教育体制创新成果较为显著。 4.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等教育的学科性质:高等教育是基础理论和教育原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运用,具有应用性。区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隐含着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学术价值取向。定位在“基础学科”,要关注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追求理论化和学术性;定位在“应用学科”,则要关注现实问题,追求研究的应用价值。从学科发展上讲,基础与应用是可以转化的,理论与实践需要相互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任何社会科学研究都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高等研究的真谛在于解决高等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需要解决的各种理论

美国大学体系简介

美国大学体系简介 从学位授予角度来看,美国大学分为三类: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自由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 1、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 综合性大学就是我们日常所听到的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等,当然也有叫做Dartmouth College的达特茅斯大学,虽然用College做名称,还有像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学(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及加州理工大学(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这两所学校虽然都叫做Institute,但仍然是大学。综合性大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拥有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不仅可以授予学士学位(Bachelor Degree),还可以授予更高级的硕士学位(Master Degree)或博士学位(Ph.D Degree)。大学的目的不仅以教学为主,还要做学术研究。 2、自由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 自由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LAC)其实不太为广大国人所熟悉,但是自由文理学院才是构建美国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石。Liberal Arts Education 强调对“人”的教育,而不是对“技艺”的教育,它关注的是如何把一个人教育成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价值观和道德操守、了解文化差异的健康个体。它通过对学生的全面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Liberal Arts Education很多时候由于国内媒体的翻译被人误认为是人文教育,其实不然,在美国人文教育有专门的词汇是“Humanities”。自由文理学院会教授学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不培养具体人才,而是进行自由教育。学生毕业后颁发学士学位(Bachelor Degree)。美国顶尖的文理学院有阿姆赫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三所简称为AWS,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地位其实一点都不亚于美国人对哈佛和斯坦福的崇敬。 3、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 社区学院是美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美国共有1171所社区学院,其中公立社区学院992所,在经济上依靠百姓纳税的支持。学生可以选择兼职或者全职上课。毕业后一般颁发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Bachelor Degree),或者大专学位。大学承认社区学院的学分,学生满两年后能转入公立或私立四年制大学。社区学院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学费低廉,同事部分所修得的学分可以带入正轨的大学并且得到承认,冲抵毕业要求。但对于广大中国学生来说,社区大学却是值得商榷的选择。表面便宜的学费后,其实很多社区学院不提供食宿,所以,生活成本高昂,而且很多社区学院毕业的学生直接进入本州的州立大学,因为他们是本州居民,父母一直在纳税,所以有资格进入照顾本州居民教育的州立大学,中国留学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所以,社区学院不到最后一刻,不要选择。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分析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发 展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信息化 【论文摘要】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本文针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剖析目前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议,旨在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的体制和模式等诸多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1] 何为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的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培养适合信息时代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针对高等院校而言,信息化建设包含三个基本内容:信息化环境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体制建设。 1、环境建设。信息化环境建设包括信息化硬件建设和信息化软件建设。信息化硬件建设包括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终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化软件的建设包括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校园

一卡通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建设。软、硬件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 2、资源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是指各种电子资源的建设,具体包括多媒体教学素材、网络课程、网络题库、数字图书馆等。这是在已有的硬件和基础软件的前提下更高层次的建设,目前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基本在这个层次。 3、管理体制建设。信息化建设要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而不仅仅停留在软件和硬件的购置上,相应的管理体制建设尤为重要。如信息化建设的管理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具有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操作本领的教师队伍的培养等。如果说环境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那么管理体制建设就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2] 1、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相关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大幅增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以较快的步伐向前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目前高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机应用、基础软硬件建设发展到向数字化、一体化整合。校园网的覆盖范围和出口带宽、多媒体教学的种类与科目均大幅增加,应用管理系统的水平和使用率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2、信息化资源建设由数量到质量逐步转变。起初进行信息化资源建设主要集中在大量的购置和使用各种数字化软硬件资源,如今已经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