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名称内蒙古电大鄂尔多斯分校

姓名杨利平

学号1215001209443

专业行政管理

教育层次本科

入学时间2012

指导教师土斌斌

论文提纲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梳理

(一)公共危机的内涵

(二)公共危机管理

二﹑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一)公共危机管理对我国的政治意义

(二)公共危机管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公共危机管理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三﹑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

(二)危机意识淡薄

(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四.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之策

(一)健全长效的反危机战略规划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危机预警监测系统

(三)建立常设的综合性、统一协调机构

(四)加强公共危机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危机意识(七)其他方面的努力

(六)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

(五)健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保障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公共危机具有的突发性﹑不可预知性及其强大破坏性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对经济和社会的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破坏,阻碍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还极有可能因此导致一个国家或地方政治的不稳定。能否解决好公共危机问题是对当前政府的极大考验,但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从公众的危机意识﹑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及法律制度等方面详细阐述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有效提高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公共危机危机管理机制系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多,其必然会面临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些也极有可能带来许多灾难性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积聚为一场大范围的公共危机事件,最终影响国家﹑社会﹑人民的正常秩序。回顾历史,中国自古就有居安思危的思想,提醒人们在安全时要提前做好危机发生后应有的各种积极应对措施。但是危机的突发性﹑破坏性等特征的存在会给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带来很多问题,例如灾前预警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如何顺利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是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及其政府的很大挑战,也是新时期我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梳理

在全面探讨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之前我们需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简单梳理。

(一)公共危机的内涵

由于每个学者对公共危机考察角度不同,加之公共危机具有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和破坏性,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对这一概念较为统一的定义,在当今学术界主要认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观点:(1)英国学者巴顿曾提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稳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2)根据罗森塔尔等人的观点,我们还可以将公共危机理解为:对社会中存在的被绝大多数民众接受的价值观以及现行的规范民众的行为框架造成的威胁,并且可能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一定损害,迫使政府当局制定决策并采取措施的自然和非自然的灾害。(3)我国学者对公共危机的界定最具代表意义的则是公共管理学者张成福教授,他把公共危机定义为是一种紧急事件或紧急状态,它的出现和爆发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作和社会稳定,对生命﹑财产和环境等造成威胁﹑损害,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和社会采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将公共危机定义为一种在正常社会秩序中,突然发生的自然的﹑非自然的(诸如地震泥石流﹑流行性传染病﹑金融危机,以及今年来频频爆发的恐怖事件等)对社会正常秩序及人们日常生活造成严重损害的事件。根据我国2006年制定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划分,目前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主要有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2)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3)事故灾害,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我们也可经上述四种类型的公共危机事件概括两大种类:即自然的,如地震﹑泥石流﹑雪灾;及非自然或者认为的,如今年来频频爆发的恐怖袭击﹑经济危机等。

纵观人类历史上典型的公共危机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种突发性的事件,公共危机第一个特征就是它的突发性或者不确定性。危机的爆发多是出乎人们意料,

人们既不可能确切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爆发什么样的危机,即使有的危机事件可以在人类知识能力内被预测,但是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也会是人们始料不及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它的危害性。它的危害性就在于不论什么原因引起的何种危机都会给人类及社会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甚至毁灭性的危害,例如2008年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无论是在社会经济方面还是人民日常生活方面都造成不可磨灭的灾难性后果。而且这种后果不仅是显性的物质财物方面的损失,最重要的是对人们心理的负面冲击和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二)公共危机管理

1.概念的界定

正是由于公共危机事件的这些特征,“公共危机管理”开始成为现代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所谓政府危机管理就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危机意识及特定的危机理念或思想的指导下,并且依据一定的危机处理计划,对已经发生的或者可能发生的危及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其国家安定的公共危机事件进行科学预测(包括对可能爆发什么性质类型的危机及其可能的结果进行的预测,往往要求具有特别的组织去完成这项工作。)﹑全面监督﹑有力控制﹑协调处理的一个综合过程。这是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广义理解,狭义的政府危机管理主要是在危机发生的过程中政府所采取各种措施,对危机进行处理,以期有效的预防﹑消除危机,减少损失的过程。

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种特殊状态和特殊形式。从本质来看公共危机管理相对政府其他管理活动可能更加复杂,如果政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危机中的危机”。因此,现代政府应该对这一管理活动要加以特别关注。

2.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特点

从以上界定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政府部门的主体性。政府作为当代国家的关键,承担着这个国家发展壮大的重大责任,是国家与公众联系的纽带,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公共危机管理这一重要国家活动中必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公共危机管理的第

二个特征就是它的综合性。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不是一个部门的事,一次危机的发生有可能涉及政府各个部门,而且往往需要多个部门整合全力,共同应对,因此这一特征的存在对当代政府提出很大挑战。在上文对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界定中我们看出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政府活动,因此能否顺利﹑有效的解决公共危机事件对于国家和社会﹑公众都要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第三个特征即重要性。

二﹑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政府作为现代政府重要职能之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这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我们从以下方面具体分析公共危机管理对我国的影响。

(一)公共危机管理对我国的政治意义

首先公共危机管理对政治稳定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矛盾急剧激化﹑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生态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存在许多爆发各种危机事件的潜在可能。政府能否有效解决这些关系民生的问题在很大程度决定政治能否稳定;其次,公共危机管理对保护国家安全具有巨大作用。在现代国际处于相对和平状态,没有大规模战争的破坏,这个时候一些非战争的破坏即公共危机事件开始引起各国的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失衡﹑恐怖袭击等危机已经在不同程度对国家政治的稳定造成破坏。因此,积极应对公共危机,保护国家安全成了当代政府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公共危机管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危机的危害首先表现在其对一个地区﹑国家经济的损害,纵观近年爆发的各种危机事件,每一次都给国家经济带来重创,而且,为了解决危机事件国家财政要投入大量资金。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经济意义就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共危机事件的损失,例如2003年我国的“非典”疫情被战胜后,虽然在一些食禽类﹑食品类等领域受到冲击,但是整个国家的经济能够正常运转。其次,公共危机的危害不仅是对经济的损害,还表现在它会使社

会出现人心不安﹑秩序混乱等,例如2011年日本地震发生后,由于恐惧其核辐射污染我国海域造成全国各地疯狂抢购食盐,平常平均只有1.5元的食盐在那期间一度疯涨到20多元。因此,政府在遇到这些危机的时候要快速及时控制局面,稳定社会,维持社会的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再次,当社会的政治经济能健康运行时必然会带来有序的社会秩序,人民也将长治久安。

(三)公共危机管理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自然发生着种种联系,人类从自然界获取可以保证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资源,将人类的足迹印在大自然的每个角落。但是,由于人类的不节制已经对自然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等,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因此,从我国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我们必须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实现我国乃至世界的和谐持续发展。

三﹑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灾多难,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自然灾害:旱涝﹑蝗灾﹑瘟疫﹑地震等.真可谓数不胜数,中国人民在战胜各种危机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是面对愈加复杂多变的公共危机事件时仍存在不少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

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不仅包括制定理论方面,还应包含具体的管理机构设置。在我国现阶段。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1.缺乏长期的反危机战略规划。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跨行业﹑跨区域﹑跨时段的综合性系统管理工程。长期以来,我国虽然在一些领域建立了专业的危机检测与预警机构,但多是各部门单兵作战,各自为政,平时很少进行系统整合。这种局面的存在导致当危机爆发时政府的不知所措,既错过了应对危机的时机又给政府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2.缺乏有效﹑科学的危机预警监测系统。危机预警监测系统指的就是政府在危机爆发前采取各种应急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危机的发生,并使得危机带来的

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科学的危机预警监测系统应侧重于日常对危机事件的监测,其首要任务便是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但由于我国政府体制的不健全及传统官僚思想的影响,公共部门对信息的采取往往具有“选择性”(对选择那些采集工作容易,人力﹑财力耗费低的信息),造成信息的缺失甚至失真,从而影响对危机的客观预测。其次,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预警监测系统还应包括危机预案的制定及日常演练。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危机预案的制定往往是危机爆发后临时制定出来的,并没有形成长期的制定模式,且多是就事论事;另外,政府对于危机的日常演练也不够重视,很少组织民众进行危机演练活动。

3.缺乏常设的统一协调机构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爆发后,政府能否有效控制和处理危机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指挥有力﹑决策果断﹑反应迅速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危机处理机构。我国长期受官僚体制的影响,现存的政府机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型”,故此我国现在的危机处理常用模式即中央根据特定的危机设立相关危机处理机构,然后根据权限大小一级一级传递指令。在这一环节中容易出现权责不明确﹑相互推诿的问题,由于中央具有最高决策权,地方多听命于上级,当危机突发后地方政府不能迅速做出符合当地实情的应急措施,在一级一级上报﹑下批的过程中错失解决危机的良机;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处于地方利益的考虑可能出现相互推诿﹑扯皮及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这类机构组成人员多是临时从相关部门抽调出来,因此从法律层面来说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也就没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因此他们制定的危机方案具有不确定性﹑非长期性等缺点。当某一危机解决后这些人员将回到原来的工作部门,因此他们的临时性必然形成这个组织的非常设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统一协调,不利于整体合力的形成。

(二)危机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在我国政府及民众间存在一种意识即没有战争就是和平社会。其实,这种粗浅的认识正是对危机意识淡薄的表现,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淡薄还表现为危机意识内容的陈旧。

1.为政府及公众危机意识淡薄。

虽然中国人自古就有居安思危的思想,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官员及普通社会大众的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尤其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政府在其管理过程中对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事实上, 如果要建立健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基本前提就应该是转变全社会对危机的认识观念。但在我国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危机意识淡薄。例如2003年爆发的“SARS”,那次疫情从2002年11月就开始出现,在2003年春节前后已显示出极大的传染性但地方政府并没有及时作出反应,使我们丧失了将疫情控制在源头的最佳良机,这些失误表明地方政府缺乏危机预警意识。我们现在对一些事故,如食品安全,煤矿瓦斯爆炸等一些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的事件出台了许多相应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条例,但是由于日常危机意识的淡薄,政府经常在事故发生后才想到补救措施,甚至某些政府官员和相关责任人抱有侥幸心理,致使消除危机的有利时机就此错失,其后果和损失则更为严重。

2.危机意识内容的陈旧

除了危机意识的淡薄之外,现有的很多危机意识的内容也已经很陈旧了,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际发生的事件中如果照此办理,很可能不但不能消灭灾害,反而会受到更大的伤害。例如,告诉人们在遇到火灾时,应该用湿手巾按住口鼻,这在木制建筑物较多的时代是完全适用的,可是在今天的现代化建筑物中有99%以上使用了有机化学等有毒的建筑材料,燃烧时会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毒气,这些毒气绝大部分是抑制神经的。这是用湿手巾无法抵挡的。所以最保险的方法就是随身携带防毒口罩,在进入公共场所前提前确认好避难出口。面对越来越现实的越来越多的恐怖主义威胁,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管理者还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一现象。许多基层民警往往还遵循着一般刑事案件的常识和经验来对付恐怖活动,这样只会导致延误时机和灾害的扩大化。

(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健全﹑完善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不仅可以保证政府在应对危及

事件时有法可依,还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虽然目前为止我国政府在这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但是许多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1. 法律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早在上个世纪我国就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正在努力将一切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进程,做到一切有法可依,执法必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民主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我国法制体系的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果,一些涉及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也相应出台。如2005年中央政府为了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而制定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我国《戒严法》《防洪法》《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中,分别制定出一些关于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为规范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应急法律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上文提到的常设危机处理机构的成立,危机处理过程中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权责的划分,贪污腐败问题,救援力量的分配指挥问题,灾后重建等问题亟需完善的法律加以规范。但是,我国关于国家公共危机方面的法律制度仍处于探索学习阶段,没有一套成熟的国家紧急状态法律体系。

2.信息公开机制的匮乏

在一些政府部门中长期存在的不健康政绩观及传统官僚作风的影响,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我国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很多弊端。公共危机在爆发初期,由于其可能带来的巨大破坏力造成信息在公众间传播的中断,加上危机中不可避免的谣言的传播,以上种种都会给公众的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慌,本应承担信息传播和发布者的媒体将会受政府的特别“授权”,并不会在第一时间发布危机的真实情况。例如发生在2005年的吉林石化公司的双苯厂胺苯爆炸案,在事件发生后的一周内政府对外发布信息称全市将进行下水管道的检修,故将停止居民用水。直到整个哈尔滨市的地下水面临全部被污染的严重后果时政府才将真相告知公众。孰不知由于政府的这种“选择性”﹑“内紧外松”的信息发布策略造

成社会恐慌,引起市民的极大不满,同时政府的形象因此大打折扣。

另外,由于在灾难发生时非灾区公众出于对灾区人民的同情会进行捐款捐物,国家财政也会下拨大量资金用于灾区救援及善后重建工作。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的法律机制,对救灾款物的支出并没有进行公开,以至于有些政府官员会趁此钻空,大发国难财,不仅延误了灾后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使政府形象在公众心中受到极大损害。

四.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之策每一次危机带给人们不仅是悲惨的记忆,同时危机的发生和处理也是对执政党及其政府的一次次极大的考验。为了尽可能减轻危机给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到灾难面前处变不惊,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对于我国政府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努力。

(一)健全长效的反危机战略规划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各种生态和社会危机频发的阶段,仅从2008年开始我国就先后经历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三鹿奶粉﹑瘦肉精﹑王家岭矿难等自然和人为的公共危机事件,这些事件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更重要的是对公众身心的重创,同时也考验着政府面对危机的能力。鉴于我国现在处于这样一个危机频发阶段,我国政府应建立常设危机处理机构,加强危机的战略规划研究,同时赋予这类研究足够的权力,给予其充足的人力﹑财政保障。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就成立了涉及危机理论研究﹑危机预测﹑危机管理的综合常设机构,例如美国的危机常设机构为联邦紧急事务管理总署(FEMA);英国在内阁办公室增设非军事意外事件秘书处等等,我国可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早期建立这类机构,加强各方合作,形成通力,共同应对危机事件。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危机预警监测系统

事实上,许多危机的爆发是可以预知的,人们可以利用发达的科技手段对一些危机事件进行日常的监测。例如地震的发生,可以根据地球板块运动学说等知

识进行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日常建设提供参考;另外,对于一些非自然的公共危机事件政府可以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同样也可预知危机的爆发,甚至可以提出可行性措施将危机扼杀在萌芽阶段。科学有效的预警监测系统要求政府加强日常信息的采集﹑分析,在第一时间掌握危机的情况,当发现危机的某些征兆时能迅速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资料制定出相应的危机预案,将有关危机爆发的原因﹑可能带来的结果﹑发展事态等情报通报给相关部门,为全社会应对危机提前做准备提供可能。

(三)建立常设的综合性、统一协调机构

在我国现存的政府机构中没有一个统一领导全国危机处理的机构,许多部门承担着协调﹑指导性的职能,例如防汛指挥部。但是这些部门存在许多弊端,诸如权力不足﹑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致使各部门工作各行其是,缺乏有效沟通,最终影响国家的宏观危机管理工作。因此,有必要设置一个国家层面的﹑可以有足够的权力调动全社会力量公共危机管理综合部门,这个部门应只属于最高行政长官,直接听命于其,并对他负责。在危机爆发后有权调动各方力量投入到危机处理工作中,并且有权处理工作中遇到的不利于危机管理的行为,例如贪污腐败﹑私自挪用救灾专款等。综合协调部门的作用不仅只体现在危机发生后,在平常的工作中采用定期不定期召开研讨会等形式召集有关人士就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展开讨论﹑分析,并能利用现有条件协助危机理论研究机构制定危机预案,以备危机突发时可以迅速做出反应,为危机的解决取得时间上的优势。

(四)加强公共危机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危机意识

国人自古虽有提倡居安思危的思想,但是几千年来仍然向往万事不易的理想生活,普通公众的危机意识相当淡薄,所以即使热切关注“冰岛危机”﹑伊拉克战争等国际危机,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认为那是国外的事件,甚至有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正是由于人们这种危机意识的淡薄造成危机发生时心理的极大恐慌,在应对危机时的措手不及。作为公共危机管理主体的政府首先应加强日常危机知识的宣传普及,通过危机知识普及活动掌握正确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与方

法;其次要举办危机演习,在公众中间进行危机的演习训练,提高其自救的能力。通过危机知识的普及和日常危机训练演习,从整体通过全社会我国公众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变能力,即使再发生重大的危机公众也能从容面对,不至于出现社会性的恐慌;第三,加强公众危机的科学教育。应对危机必须要有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培养公众的科学意识,增强应对危机的科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公众了解危机中的科学知识,了解危机发生的原因、规律,防止各种封建迷信、谣言扰乱公众视听,增强公众信心,用科学战胜危机。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让公众掌握科学的方法、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整个危机的管理过程和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健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保障

公共危机往往是在非常态下发生的危及社会安全的事件,超越政府一般管理权限,为了积极应对危机政府需要采取非常措施,但是这些非常措施可能不在我们日常法律授权范围之内或者是法律法规没有涉及的权力,因此,在我国积极加快依法治国步伐的同时要不断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保障体系,要非常时期制定非常法制,一方面保证危机事件的有效处理,另一方面不与我国法律相抵触。健全的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首先必须保证不与现行宪法﹑法律相冲突,即要具有合法性;其次,要合理,政府在应对不同性质﹑不同情况的危机时,要根据危机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采取措施;再次要建立明确﹑有效的责任制,在相关法律法规中严格划分责任人,明确其在危机管理中具有的权力及要承担的责任,尤其要制定出相关处罚措施,对那些失职﹑渎职等人员的处罚要严。同时,法律法规的制定终究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最根本的是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

(六)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

信息沟通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在我国政府是公共危机信息的最主要的拥有者,同时也是信息收集与公布的关键枢纽,信息能否准确﹑及时的发布出去对于危机中的民众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政府要建立规范﹑标准﹑客观的信息公开机制。健全的信息公开机制首先要注意平常的信息采集,要遵循客观﹑科学的的原

则,政府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和人才资源尽可能全面的采集相关信息,在这一过程中要力求客观与公正。其次,在危机爆发初期,公众对危机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但是由于心理的作用会对未知的情况有诸多猜测甚至产生恐慌,会将所有的关注放在权威政府上,因此他们会注意政府的一举一动,这就要求政府要迅速﹑透明﹑公开地将相关信息公布于众,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作用,坚决杜绝人为的控制媒体或者出现“报喜不报忧”的现象,更不能封锁信息。

(七)其他方面的努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区间﹑国家间的交往不断扩大,因此一个地方爆发危机后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再仅局限于危机爆发地。例如2011年3月初发生在日本的特大地震,不仅对日本本国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造成极其惨重的后果,其危害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仅就其产生的核污染就涉及环太平洋的几乎所有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这些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可见,现代社会的公共危机愈加复杂,解决危机事件不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仅凭自己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因此,在加强现代公共危机管理工作时政府要注重与其他非政府组织及国际组织的合作,充分利用这些组织的专业技术和公益性优势,弥补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不足。同时,政府在加强与这些组织的合作中要本着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原则,辅助这些组织的合法有序发展,双方形成一种长期合作﹑多方参与﹑共治双赢的新模式。除此以外,我国政府还应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加强与他国的国际组织合作,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在资金﹑技术﹑人员及其他方面上的支持。

居安思危,临危不惧。只要我们同心协力,科学客观的面对危机,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全面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相信我们会战胜一次又一次的困难。

【参考文献】

【1】K·J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2】张成福.从公共卫生安全到全面危机管理[J].中国减灾.2009

【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

【4】张成福.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马福玉,潘茹,罗国斌等.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J]https://www.360docs.net/doc/bf1339362.html,.2011年版

【6】王立国,马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时代经贸.2007(10)【7】周彦海.论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职能的发挥[D].燕山大学,2009(07)

【8】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北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吴春华.公共危机管理[J].科技论文.2007

【10】郭锐.论提升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长效途径[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三期

【11】王茂涛.政府危机管理[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168 【12】王德迅.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经验简介[J].百度文库.2011

【13】刘文光.浅谈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2)

【14】张维平.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创新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8期:34

【15】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16】秦启文.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浅谈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企业参与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企业参与 ——概念梳理、发展困境和改进建议 摘要:企业参与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管理 和对社会的贡献两个方面内容。企业参与社会管理是建设有限政府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企业参与危机管理面临 着企业社会责任“失范”、政府体制制约、法制政策不健全、企业参与能力弱等发 展困境,需要从企业建设、政府支持、法规保障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企业参与;发展困境;改进建议 自2003年“非典”以来,公共危机管理逐渐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各级政府部门围绕着法律法规建设、应急预案制定、管理机制改革、演习演练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使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面临的公共危机突发性更强、破坏性更大、发生频率更高、处置更加困难,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未来的公共危机管理建设中,进行社会战略的全民动员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政府要作为社会力量的发动者,整合企业和第三部门的力量共同进行公共危机管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相关概念的梳理 1.1公共危机管理及其特点 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在科学的公共管理理念指导下,通过监测、预警、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和减轻公共危机灾害的管理活动。[1]公共危机管理的对象是危机事件,也就是常说的“突发事件”。在我国,突发事件按照发生的原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对象不同而被分为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 [1]吴兴军.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特征与机制构建[J].华东经济管理,2004,(3):53.

公共危机管理瓮安案例分析

关于瓮安县群体事件分析 摘要:2008 年贵州瓮安县“6·28”事件是一起群体性事件,是当地民众与其政府管理部门互信度不高,民众对政府的各种不满情绪长期积聚的爆发。该案例从事件聚集、围观、参与人数、事件的剧烈、破坏程度来看,可以称得上是我国较典型的群体性危机事件。瓮安县的此次危机事件的后果严重,影响广泛并且社会关注度高。本文对此次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政府部门处理程序及其处理工作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并对政府部门提出相关建议以改善、提高我国公共部门管理公共危机事件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6·28”事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危机管理 一、瓮安县“6·28”事件发生的背景 (一)经济落后,民众生活水平低 瓮安县坐落于中国最贫穷省份之一的贵州省腹地,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3.25%,第一产业比重占GDP的38.6%。瓮安县水利资源丰富,正在建设的有国家重点工程构皮滩电站,同时瓮安也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县,全县煤炭总储量10.64亿吨,磷矿总储量6.5亿吨,铁矿藏量1500万吨,锌矿藏量60万吨以上。农业县、水电站、矿产,在中国可以分别将它们理解为贫穷、移民、暴富阶层,因此瓮安是一个贫穷的县城,瓮安县群众长期以来对县经济发展缓慢,收入太低,生活艰难十分不满。 (二) 政府与民众矛盾突出

瓮安县政府和瓮安县人民之间有深刻的矛盾。该县治安长期不好,安全指数极低,群众的幸福感也低,少数公安人员涉黑严重。因此,县公安局和政府有关部门在群众中丧失了公信力和权威性,在“6·28”事件发生之前,2007年9、10月,瓮安县城连续发生了四起爆炸案,至今未破案,此事让当地居民人心惶惶,一些居民直言根本不信任警察。有的领导干部和公安民警长期以来失职渎职,对黑恶势力及严重刑事犯罪、群众反映的治安热点问题重视不够、打击不力,刑事发案率高、破案率低,导致社会治安不好,群众对此反应十分强烈。 (三) 少女之死 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三中初二(六)班学生李树芬于2008年6月22日凌晨溺水死亡。当日7时40分许,经雍阳镇责任区刑警队现场勘查、尸检、DNA鉴定,认定李树芬系跳河自杀。死者家属不能接受,认为有被奸杀嫌疑。6月25日,黔南州派法医复检,结论仍为溺水死亡。死者家属要求公安部门责令当时在场人员王某、刘某、陈某等人赔偿50万元。6月26日,经县工作组多次做工作,死者家属表示同意县工作组的协调意见,答应在6月28日签订协议了结此事。 二、瓮安县“6·28”事件演变过程 (一)危机前阶段 6月21日晚,李树芬在刘某做俯卧撑的时候“被水淹了”。十几名消防队员打捞半个多小时未果,撤走。 22日,家属请求将王某等三人带回派出所询问。派出所未做笔录就将人放走。家属怀疑死者系他杀,请求刑侦。公安局鉴定死者系溺水死亡,未予立案。 23日,家属对结果怀疑,向黔南州公安局申述、提出再次尸检要求。公安局认定死者溺水死亡系自杀,并向死者家属送达了《不予立案通知书》和《尸体处理通知书》 24日,家属对公安机关结论不服,拒绝领回尸体处理。维稳办组织双方调解,失败。 26日,黔南州公安局再次进行尸检,仍维持溺水死亡结论。家属则坚持奸杀嫌疑。调节依旧失败。

(完整word版)公共危机管理

第一章概述 一、危机定义有三个要点: 1、受到危机影响的既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或者组织,例如家庭、企业、单位、行业,甚至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 2、危机严重威胁到正常的身存与发展,而不是造成一般的负面影响 3、危机通常是与突发事件向联系 二、公共危机的分类: 一)、危机产生的诱因 1、外生型危机:指由于外部环境变化给组织带来的危机。 2、内生型危机:由于组织内部管理不善引发的危机。 3、内外双生型危机:不少情况下,危机是由于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管理不善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危机的层次: 全球危机、国际危机、国家危机、地区危机、组织危机、个人危机。 三)、危机发生的领域: 政治性危机、社会性危机、宏观经济性危机、生产性危机、自然性危机 政治性危机有:战争、革命、政变、政治骚乱、武装冲突等。 社会性危机有:社会动荡、恐怖活动、示威游行、罢工、社会骚乱等。 宏观经济性危机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失业率高、经济危机、股市大幅震荡等。 生产技术性危机有:生产安全事故、产品安全事故等 自然性危机有:地震、水灾、传染病、台风等。 四)、按危机造成的不同后果: 1、有形损失危机:直接造成人员财产损失,该损失明显能够评估,损失难以挽回、只能采取补救措施 2、无形损失危机:严重影响组织形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形象会越来越差 三、公共危机的特性 1、突发性:危机发生前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会发生危机,例如9.11恐怖袭击。 2、威胁性 3、不确定性 4、紧迫性:在危机过程中,决策者、危机管理者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决策,会给他们心里造成很大压力。 5、破坏性 6、无序性 7、潜伏的隐蔽性: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的化解风险,就易于将危机消除在萌芽之中。 8、传播的公开性: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业的发展和其对危机舆论的关注程度,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速度的高速化、范围的全球化,使危机迅速公开化,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9、扩散性 四、公共危机产生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一致与冲突,都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动力,稳定与变迁是社会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社会系统往往为人们提供排泄敌对情绪和进攻情绪的制度,即安全阀制度。安全阀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危机处理程序案例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肯德基冰块事件的危机管理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度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所面临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大到国际国内背景、行业状况、技术升级等,小到一篇负面报道、一纸诉状都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严重者足以导致其破产。这就使得企业的领导集团要时刻把握自身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好可能面对的危机问题,培养企业面对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危机管理水平. 不得不说,在危机管理方面,中国的企业乃至学术界虽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研究,但相对于世界上尤其是西方的大型跨国企业而言,国内企业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本案例将会就今年肯德基冰块菌落总数超标事件展开,运用危机管理相关理论,分析肯德基在面对危机时采取的种种措施的利弊,从而启发我们加深对于危机管理的理解。 企业简介及其危机管理能力分析 肯德基隶属于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餐饮集团,作为世界第二大速食及最大炸鸡连锁企业,肯德基凭借其独特的神秘配方和经营理念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尤其在中国市场,更是领先于其国际市场上的宿敌麦当劳,成为中国快餐连锁业最成功的模范。 肯德基(中国)公司危机管理的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 1、机制优势。一方面,肯德基作为连锁餐饮业的经营者, 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具有很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各个门店独立经营, 较小型的危机事件可迅速自行解决;遇到较大型的危机事件,才由公司总部出面处理. 另一方面,肯德基有专门的危机管理制度程序, 有利于高效率的应对危机事件; 2、公信优势.肯德基是著名的跨国企业,数十年来的成功为企业积攒了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当企业面对危机时,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谅解和信任; 3、观念优势.肯德基在中国市场上经历了多次风波洗礼,危机管理意识深入人心,甚至为员工准备有专门的危机管理手册,力求把每一次危机都转化成为KFC的良机。 劣势(Weakness): 1、小型危机事件对基层管理者要求高.基层管理者直接面对消费者,一些较小型危机的走向往往取决于基层管理者的处理,这不但需要相关培训到位,更需要灵活的授权; 2、企业门店众多,而且作为对食品安全问题较为敏感的餐饮业,肯德基会经常面对大大小小的各种危机。无论是基层员工操作失误等小问题,或是食品安全等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题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广州本田自我“曝光” 2007年3月19日起,50 余万辆雅阁、奥德赛和飞度轿车将被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实施召回。本次召回包括2003年1月7日到2006年12月21日期间生产的各款雅阁轿车共419613 辆。召回范围内车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助力转向油管可能会出现渗漏。情况严重时,可能出现转向操纵力增加,方向盘转动沉重。本次召回还包括2005年2月22日到2007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奥德赛轿车共68993辆,2005年8月1日到2005年9月30日期间生产的雅阁、奥德赛和飞度轿车共39800 辆。 案例分析: 1.公共关系是坚持以“美誉为目标”的,广州本田自揭“家丑”的行 为和公共关系的原则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2.公共关系的原则;真实性原则;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创新原则;互 利互惠原则;全员公关原则 3.坦诚原则就是告诉公众事件真相, 争取公众的同情,减少危机的损 失,使公众理解真实情况。 4.人道主义原则也就是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危机在不少情况 下会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舆论界对造成危及人的生命的事故或事件尤为重 视,甚至加以渲染。 5.企业要讲信用,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而危机的发生必然会 给企业信誉带来损失,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故而维护信誉原则是企业处 理危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 6.大家都知道一句名言:态度决定命运。对危机事件来说,这句话再 也贴切不过了。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上,态度比方法更重要。如果态度过 关,方法就算有所欠缺也会挽回损失;而态度不好,再好的方法也会无济 于事。因此,笔者希望,在此“危机四伏”的年代,我们的企业一定要秉 承一种积极的、负责任的理念,并保持良好而诚恳的态度将理念落实到实 处,无论遇到什么事件,都要把“诚实”、“负责”的态度放在首位, 真正经得起社会公众的考验,变“危机”为“机会,进而赢得消费者更高 的忠诚。 2.假如你是该厂的公关部经理,针对这一事故进行一次公关活动策划。 公关目标:让有关公众尽快得到该事件的完整、准确的信息资料,迅速平息流言,稳定企业 的正常生产秩序,尽可能减少事件对企业生产及在社会的公众形象的不利影响。 一、前期准备工作

浅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f1339362.html, 浅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 作者:刘亚光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31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增加,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 提供了新的思路。所以加强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实践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推动我国公共危 机管理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公共危机体制转轨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162-01 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社会的变革中利益和权力在不同的主体间 进行重新分配、转移,产生了一些矛盾。再加上我国是一个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所以对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及分类 我国的公共危机概念首次出现在政府的官方文件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但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却是在2003年“非典”事件之后,所以对我们来说公共危机管理还是个比较新的领域,学者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我国的学者张成福根据公共危机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危机管理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 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的分类,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马琳综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将公共危机事件分为以下几类: 学者们对公共危机进行界定和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公共危机,为公共危机的管理者更好 的控制和处理危机事件,降低危机事件的损失成本。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实践中的发展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局限在自然灾害和社会事故上。在2003年“非典”爆发才使我国的公共危机研究延伸向更多的领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实践取得快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机构不断增加

最新十大经典危机公关案例分析整理

十大经典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12-7-19 1、UT斯达康行贿事件 2、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 3、恒源祥商标侵权风波 4、蒋海松“吻别门”事件 5、百度被黑事件 6、谷歌“关闭门” 7、茅台乔洪受贿事件: 8、雪碧“汞毒门” 9、强生召回与商业贿赂案 10、丰田汽车召回案 1、UT斯达康行贿事件: 2009年12月31日,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电信设备制造商UT斯达康公司将支付300万美元罚金来和解其贿赂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一案。据称,UT斯达康为了商业利益,花重金邀请中国电信有关公司官员出国旅游,所到之地包括纽约、拉斯韦加斯和夏威夷,UT斯达康将官员在这些城市的旅游花销作为培训费用入账。 至今,UT斯达康方面尚没有就“行贿事件”做出正面回应。 事件点评: 借助行贿的非正常手段来开展商业活动,UT斯达康的作法既违反了有关法律,也触犯了有关商业道德的底限,受到有关方面的惩罚是很自然的。从危机公关应对的角度来看,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T斯达康方面至少有正视问题、做出正面事件回应的勇气,以此来承担事件责任,争取获得广大公众的谅解,度过行贿事件给企业带来的难关。 2、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 2008年“三鹿事件”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引发了国内乳业大地震,直接重创了国内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初,消失一年多的“三聚氰胺”阴影再次笼罩国内乳品市场。近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曝光上海熊猫乳业有限公司、陕西金桥乳业有限公司等5家乳制品企业相关产品三聚氰胺超标。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问题产品发出紧急“通缉令”,并在第一时间内收回并销毁了问题奶粉,但却让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再度绷紧。 事件点评:

公共危机处理的案例分析

公共危机处理的案例分析 ——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对二甲苯化工项目(PX)危机案例分析 2011级MPA班袁泉 一、案例背景 一个投资高达108亿、年产80万吨、可能给一座城市带来800亿元年GDP的“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工业项目,在科学家、政协委员和广大民意的推动下,最终“暂缓建设”。沸沸扬扬的厦门二甲苯化工项目(下称“PX项目”)事件于2007年5月30日有了实质性进展:5月30日上午,厦门市文化宫八楼,厦门市常务副市长丁国炎正式宣布了缓建“海沧PX项目”(PX,又称对二甲苯,化工原料,属危险化学品和高致癌物)的决定,并称市政府已委托新的权威环评机构在原先的基础上扩大环评范围,进行整个化工区区域性的规划环评。 二、案例描述 1、PX项目的立项审批 1990年1月,经国家批复,厦门海沧开发区确定了化工产业区。台商王永庆欲在此投资一电厂,后来几番论证,因为担心酸雨造成环境破坏,尤其怕影响以鼓浪屿为代表的旅游产业,最终投资未能如愿,电厂后来迁到漳州。海沧化工开发区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待开发状态,仅有翔鹭化纤等少部分化工企业进驻,化工业未充分形成气候。 2000年前后,海沧成为厦门地产的新热点,地方政府加速了海沧地块的地产开发,着力要将其打造成厦门的“浦东”,政府背景的海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未来海岸”楼盘,直接起了带动作用。 2001年,翔鹭化纤向厦门市提出在海沧建设80万吨PX项目,该项目自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历经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的预审、国家环保总局于2005年7月审查通过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而项目环评期间,厦门市并未进行全市公开听证,环评也没有公众参与。国家发改委将其纳入“十一五”PX产业规划7个大型PX项目之中,并于2006年7月核准通过项目申请报告。2006年11月17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08年建成投产。 2、政协提案引发的PX项目争议 海沧PX项目刚刚动工,就遭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等人的反对。今年“两会”期间,赵玉芬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议案”,对PX项目的选址与安全隐患表示了质疑,这使PX项目进入了公众视野。这份全国政协头号议案指出,海沧PX项目离居民区仅1.5公里,距离厦门市中心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鼓浪屿均只有7公里。作为危险化工原料的PX在距离主城区之近的海沧,如此大规模生产,将会直接影响到厦门的生态环境,必须紧急叫停项目并迁址。

浅谈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

浅谈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 摘要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公共危机管理已然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能否有效及时的处理好公共危机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可以将公共危机的应对能力作为国家竞争力的表现之一.所以,对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研究也就变得迫在眉睫了。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各个方面进行的研究,来探索更优化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首先阐述了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研究背景和必要性,其次对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相关理论和内容作了详细的说明,之后是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最后则是对完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公共危机管理完善 目录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必要性 1。3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的内容 1.3.2研究的方法 2.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相关概述 2。1公共危机 2.1。1公共危机的概念 2。1.2公共危机的特征 2。2公共危机应对机制 2.2.1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概念 2。2.2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内容 2.2.2.1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 2.2.2。2公共危机的相应决策与处置机制 2.2.2.3公共危机的恢复重建机制 3.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1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 3.2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4.完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思路与对策措施 4.1建立了解各类公共危机的制度 4.2完善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 4.3健全应对公共危机的管理机构 4.4健全公共危机应对管理的法治基础 4.5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保障机制 5.结论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公共危机频频发生,层出不穷。在国内,有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等疫情危机事件,有“5.12”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机事件,有三鹿毒奶粉事件,有乌鲁木齐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昆明火车站砍杀事件等.在国外,有美国“9.11”事件、印度洋地震海啸事件、海地大地震事件、菲律宾人质事件、非洲埃博拉病毒事件、索马里海盗事件以及马航失联事件等等。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公共危机事件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会威胁到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稳定与和平。 基于种种原因,频频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如何更好地处理公共危机事件已经成为了我们应该且必须面对的问题与挑战.继而,建立一套合适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当然,这对我国政府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党和政府认真面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安全局势。"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挑战和机会并存。这就更需要我们处理好公共危机事件,切实把握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 1.2研究的必要性 能否有效及时的处理好公共危机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可以将公共危机的应对能力作为国家竞争力的表现之一.所以,研究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为了更好的处理好公共危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公共危机往往具有

旅游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旅游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篇一: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以三鹿为例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外部宏观环境如国际背景,国家 政策,行业状况,社会条件,技术升级等会影响到企业的总体走势,而企业自身条件也是复杂多样的,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集团要时刻把握宏观走势并根据 自 我状况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合适的战略以赢得竞争。但是人毕竟是有限理性的, 在 企业面临危机时,企业的领导层应该如何果断而有针对性的做出正确的决策呢, 应该采取何种方法转危为机呢,这就要求有一套完善的危机应对机制。但是普 观 中国的企业及社会大众,我们发现至今危机管理的意识在中国人的头脑中还是 很淡薄,尽管自非典以来,中国的学术界和企业对危机管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相对而言,企业的认识明显不够。本案例将会以三鹿 1 集团为蓝本,运用目前 的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通过剖析其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措施, 指 出其弊病,并适当给予自己的见解。本案例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三 鹿

集团,第二部分是本案例的中心部分,即对三鹿集团危机应对过程进行分析,第 三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并用一点笔墨对当前的危机管理理论提出一点自己的看 法。 第一部分三鹿简介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鹿集团)是一家位于中国河北石家庄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业务为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生产,主要经营产品为奶粉,其控股方是是持股56%的石家庄三鹿有限公司,合资方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 股43%。三鹿集团的前身是1956年2月16日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一 度成为中国最大奶粉制造商之一,其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全中国第一。2008年 8月其产品爆发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企业声誉急剧下降。2008年12月24日,三 2 鹿集团被法庭颁令破产。2009年02月1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第二部分三鹿集团危机处理过程分析 三鹿应对危机的过程回顾 三鹿领导集团总经理:田文华副总经理:王良玉杭志奇 1、2007年12月以来,三鹿集团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 2、2008年5月17日,客服部书面向领导集团报告情况。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摘要: 如何应对危机事件,实质是对一个社会应对危机的综合考验,是政府执政水平高低的反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及时、有效处理公共危机事件,已成为政府必须重视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加强政府危机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危机管理的原则,并如何进行政府危机管理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危机意识危机管理原则危机管理应对策略 居安思危,治不忘乱。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形势下,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共危机不仅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问题,而且给政府管理造成了威胁与挑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预测和识别可能遭受的公共危机,采取防备措施,阻止公共危机的发生,并尽量使公共危机的不利影响限制在最低限度的行为。国家和社会只有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环境下才能获得发展,对公共危机管理也成为了每个政府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危机和危机意识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与各种各样的危机伴生共存,危机对人类正常生活的干扰和冲击是巨大的。危机是一种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危急的非均衡状态。它迫使相关系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和抉择,采取有效的控制或调节行动,以维持系统的生存。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系,并通过研究危机、危机预警和救治危机,恢复社会的均衡状态。 考察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产生的,如地震、洪水、雪崩;二是人为引起的,如恐怖事件、经济过度波动。自然危机是天灾,具有不可抗拒性。人们对自然危机的认识、研究相对较早且深入,对自然危机的管理机制也比较成熟。政府基本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自然危机,提前采取措施,开展有效的救治行动。人为危机是人祸,更具偶然性,危害也更大。人们对人为危机的

危机管理案例及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及讨论阐述 案例: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当天,万科曾宣布捐款220万元。但在全国人民爱心涌动,全国企业界动辄千万、上亿元的捐款面前,这笔捐款数额以及之后万科董事长王石的表态迅速给万科带来了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公共信任危机。去年,万科销售额排名内地房地产企业第一,超过523亿元,净利超过48亿元,此次捐赠的善款不足其净利润的万分之四。在捐出款项的同时,万科就引发了网友对于捐款数额过低的质疑。 与此同时,万科董事长王石,这位在中国知名度极高的企业家却对捐款作出了一番“惊人”的解释。地震三天后的5月15日,王石写下一篇名为《毕竟,生命是第一位的(答网友56)》的博客文章,王石在文章中称,“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一石激起千层浪。王石表态很快为公司以及他本人带来更多铺天盖地的指责甚至漫骂。很多人表示,“万科在我们心中一落千丈。”更有网友指出,万科8.2级的”地震”从此开始。 分析: 一、万科公关危机的原因 1、不合时宜的言论触犯了社会公众的道德 国难在前,公众的民族意识空前强烈,道德的标尺被放在衡量一个企业优不优秀的首要地位。万科稳坐国内地产业首席的地位,区区200万元的捐款在此时便显得极其吝啬。 2、企业领导人的道德缺失 我们不便评价王石作为一个商人的道德水平,但一个企业却会因一个领导者的形象受人唾弃。王石是万科集团的董事长,身上的责任与负担便与他的名利成正比了。 3、遭受网民的舆论炮火

王石在博客中与网友发生争执而触犯众怒。王石的个人言论迅速传播放大,扩大成了一个巨大群体的不满,谴责和抵制对万科的企业形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由网民所创造的舆论压力更是可以左右一个企业的生命。 4、与新闻媒介的沟通断裂 新闻媒介的舆论报道对企业形象的渲染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开始万科就没有关注到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并和新闻媒介保持紧密的联系。在灾难面前,需要的是每个人良知的觉醒与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万科危机的产生,与媒体沟通断裂是紧密相关的。 5、企业公关理念淡薄,没有危机管理和防范意识 万科在国难面前毫无社会责任感,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置天下之大事而不顾。万科不仅缺乏新闻发言人制度,而且也没有建立高管人员对外言论的管理机制,企业缺乏危机传播管理的意识、管理者没有正确的公关理念。同时,万科还没有建立危机防范机制,这样就不能有效监控并在危机到来之前成功避免危机的发生,结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万科的危机公关策略 1、统一信息发布渠道 2、诚挚的道歉以求原谅 3、与公众媒体重新建立沟通 4、将设新闻发言人制度 5、保持媒介沟通利用传媒引导公众 6、坦然面对危机重塑品牌形象

浅析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浅析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以“7·23”动车追尾事故为 例摘要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是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期各类公共危机频发,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作用凸显,公共危机管理使政府在非常态的行政环境中充分体现政府能力,成为检验一个国家政府能力强弱的机会。从今年频发的公共事件处理过程中,透视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因此政府要在应对公共危机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应对公共危机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我国政府的应急能力和治理本领。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动车追尾事故以人为本 1前言 目前的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成分、价值观念和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社会矛盾也日益深化,由于政府部门缺乏危机管理策略和沟通技巧,因为应对迟缓、危机干预不当而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如何提高我国政府危机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危机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预防和应对危机已经成为转型期考验我国政府执政能力尤其是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重要问题。本文以“7·23 动车追尾事故”典型公共危机事件为案例,通过分析此次事件体现出的政府危机管理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政府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2 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内涵 在最为广泛的意义上,凡危及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共同利益的状态或事件都属于公共危机的范畴。更准确的说,公共危机是一种非常态的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威胁性的,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害,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公众心理恐慌,破坏了正常的公共秩序和社会关系,危及了基本的社会价值

危机公关处理案例分析

危机公关处理案例分析—— 麦当劳、家乐福和中国电信之信任危机处理 今年的3?15晚会又再次曝光了一些企业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其中一部分像麦当劳、家乐福以及中国电信等知名企业也不免涉及其中,再次使得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企业的诚信问题,引起了消费者们一片的质疑声和问责声。当这些企业面临信任危机时,他们都采取了什么样的手段来化解危机呢?本文从危机公关处理理论来探讨这三家企业是如何进行信任危机处理的。 首先来了解这三家企业的违信行为: 麦当劳——据报道,北京麦当劳三里屯餐厅不遵循麦当劳运营标准,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如牛肉饼掉在地上不经任何处理接着二次销售、过期的甜品更改包装接着卖、保存期只有30分钟的吉士片在4个小时之后依然可以用。 家乐福——据调查家乐福超市郑州花园店用三黄鸡冒充柴鸡以次充好以及销售过期食品,欺骗消费者。 中国电信——央视315曝光东莞电信、广州电信、上海电信、随州电信等中国电信省公司为了增加收入,都在为垃圾短信的发送提供各种便利。 再来看看这三家企业为处理危机所采取的种种措施: 麦当劳——(1)公开声明道歉:在3月15日当天晚上9点50分的官方微博上,麦当劳(中国)发表声明称:我们将就这一个别事件立即进行调查,坚决严肃处理,以实际行动向消费者表示歉意。 (2)相关调查处理:第二天的上午,麦当劳中国公关部经理告诉媒体记者:麦当劳已在昨天第一时间对三里屯门店进行了停业整顿和全面整改,并对涉及整个事件的员工做了详细调查。 (3)信用保证:麦当劳(中国)将以此为戒,深化管理,切实保证运营标准在各个餐厅的严格执行,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以实际行为维护消费者利益。 (4)接受监督:欢迎政府相关部门、媒体以及消费者对麦当劳的监督。 家乐福——(1)公开声明道歉:在曝光后第一时间回应,称对央视315晚会所报道的河南花园店严重违规操作生鲜类产品问题高度重视,在此向消费者表示最诚挚的歉意。 (2)相关调查处理:家乐福公司对外通报称,公司将立即展开调查,并将严肃处理,家乐福郑州花园路店店长已被留职查看,相关责任人也已被停职处理;家乐福(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17日下午,郑州家乐福花园路店接到了当地工商部门的停业整顿通知,家乐福方面将积极配合工商局的行动,另外凡是购买到“问题产品”的顾客,均可凭购物凭证退货,家乐福将依据国家法律规定予以赔偿。” (3)信用保证:家乐福中西区副总经理张震表示家乐福也会以此为戒,在工商部门的要求之下进行认真地整改,欢迎广大消费者进行监督。我们会加强内部的管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通过内外监督机制,保证我们所有规章制度能合理实施,我们希望用实际行动赢得广大消费者对家乐福的信任。 (4)接受监督:家乐福(中国)中西区副总经理张震表示,今后将成立专门团队,每日五次对门店内所售所有食品尤其是生鲜类食品的质量进行巡查,并面向广大消费者聘请社会监督员等具体举措来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集团公司3月15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垃圾短信问题高度重视,已成立专门小组对曝光涉及的违反集团公司相关规定的基层企业进行认真调查处理。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典型分析 [平装] ~ 王敬波 (作者), 何毅亭 (丛书主编)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3月1日) 丛书名: 新视野书系 平装: 29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801684524, 9787801684523 条形码: 9787801684523 商品尺寸: 23.8 x 16.4 x 2.2 cm 商品重量: 481 g ASIN: B002124JJ8 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 [平装] ~ 丁俊杰 (编者), 张树庭 (编者), 李未柠 (编者)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平装: 32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3543975, 7503543973 条形码: 9787503543975

商品尺寸: 23.8 x 16.8 x 2.6 cm 商品重量: 540 g ASIN: B004O6XDPU 公共危机传播管理 [平装] ~ 廖为建 (作者)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2月1日) 丛书名: 公共传播学文库 平装: 50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6038203, 7306038206 条形码: 9787306038203 商品尺寸: 24.2 x 18.4 x 3 cm 商品重量: 739 g ASIN: B004S49JEW 用户评分: 抢“鲜”评价此商品 企业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 [平装] ~ 单业才 (作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9月1日) 平装: 355页 开本: 32开 ISBN: 9787302161912 条形码: 9787302161912 商品尺寸: 22.6 x 15 x 1.8 cm 商品重量: 481 g

浅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讲解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名称内蒙古电大鄂尔多斯分校 姓名杨利平 学号1215001209443 专业行政管理 教育层次本科 入学时间2012 指导教师土斌斌

论文提纲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梳理 (一)公共危机的内涵 (二)公共危机管理 二﹑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一)公共危机管理对我国的政治意义 (二)公共危机管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公共危机管理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三﹑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 (二)危机意识淡薄 (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四.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之策 (一)健全长效的反危机战略规划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危机预警监测系统 (三)建立常设的综合性、统一协调机构 (四)加强公共危机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危机意识(七)其他方面的努力 (六)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 (五)健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保障

浅析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公共危机具有的突发性﹑不可预知性及其强大破坏性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对经济和社会的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破坏,阻碍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还极有可能因此导致一个国家或地方政治的不稳定。能否解决好公共危机问题是对当前政府的极大考验,但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从公众的危机意识﹑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及法律制度等方面详细阐述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有效提高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公共危机危机管理机制系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多,其必然会面临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些也极有可能带来许多灾难性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积聚为一场大范围的公共危机事件,最终影响国家﹑社会﹑人民的正常秩序。回顾历史,中国自古就有居安思危的思想,提醒人们在安全时要提前做好危机发生后应有的各种积极应对措施。但是危机的突发性﹑破坏性等特征的存在会给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带来很多问题,例如灾前预警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如何顺利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是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及其政府的很大挑战,也是新时期我国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梳理 在全面探讨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之前我们需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简单梳理。

(工作心得体会)公共危机管理心得体会

公共危机管理心得体会 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成功地预防危机,处理危机,尽快在危机中复原、甚至得到机遇和发展,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下面是带来的公共危机管理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公共危机管理心得体会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利用年底两个月的时间,组织机关领导干部参加公共危机管理与舆情应对在线培训班学习。通过学习,对于公共突发事件以及如何应对有了全新的认识。现将自己的学习感想和体会表述如下: 我国正处在突发事件高发时期,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无以数计。____年从无情的暴风雪到5.12汶川大地震国人的心还没有从冰冷中温暖过来,就又经历了大地无情的撕扯;当前甲型H1N1流感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流行,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恐慌,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我国政府充分、完善和快速的应急预警和处理机制。突发事件有其突发性和严重的危害性,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将应对突发事件管理工作提到重要位置。作为一名机关的领导干部,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学习应急管理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强化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妥善处理好各项工作,健全完善预防和处置公共事件的工作责任体系,确保能有效预防、及时处理公共突发事件。 首先,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它内涵包含了以下核心要素:一是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启动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突发事件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突发事件必须借助于公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其次,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的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准备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以三鹿为例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外部宏观环境如国际背景,国家政策,行业状况,社会条件,技术升级等会影响到企业的总体走势,而企业自身条件也是复杂多样的,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集团要时刻把握宏观走势并根据自我状况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合适的战略以赢得竞争。但是人毕竟是有限理性的,在企业面临危机时,企业的领导层应该如何果断而有针对性的做出正确的决策呢?应该采取何种方法转危为机呢?这就要求有一套完善的危机应对机制。但是普观中国的企业及社会大众,我们发现至今危机管理的意识在中国人的头脑中还是很淡薄,尽管自非典以来,中国的学术界和企业对危机管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相对而言,企业的认识明显不够。本案例将会以三鹿集团为蓝本,运用目前的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通过剖析其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措施,指出其弊病,并适当给予自己的见解。本案例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三鹿集团,第二部分是本案例的中心部分,即对三鹿集团危机应对过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并用一点笔墨对当前的危机管理理论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部分三鹿简介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鹿集团)是一家位于中国河北石家庄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业务为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生产,主要经营产品为奶粉,其控股方是是持股56%的石家庄三鹿有限公司,合资方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股43%。三鹿集团的前身是1956年2月16日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一度成为中国最大奶粉制造商之一,其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全中国第一。2008年8月其产品爆发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企业声誉急剧下降。2008年12月24日,三鹿集团被法庭颁令破产。2009年02月1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第二部分三鹿集团危机处理过程分析 三鹿应对危机的过程回顾 三鹿领导集团总经理:田文华副总经理:王良玉杭志奇

公共危机管理网上作业答案

第一次: 1、社会保障制度上的缺陷导致的危机属于()的危机事件。 B.利益失衡型 2、危机管理理论的提出,始于()。 B.古巴导弹危机 3、由原生危机间接引发的,往往是人为的、难以预测的、可以抗拒的公共危机叫做()。B.衍生危机 4、“危机与机遇”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这充分体现了危机的()特性。D.双重效果性 5、我国最早建立也是拥有最先进的城市应急联动机制的是()。 D.南宁 6、危机发生后的()小时是危机处置的关键期。 D.72 7、我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突发公共事件划分的等级中,最严重的是()。D.Ⅰ级 8、我国各地方政府制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规定,()为管辖区域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 A.省长、市长 9、预警最早源于()。 C.军事 10、在公共危机预警的监测系统中,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类、识别和转化,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子系统是()。 B.信息加工子系统 11、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之内上报至国务院。 B.6小时 12、危机风险评估中最为困难与复杂的环节是() B.危机损害评估 13、危机疏缓的首要步骤是()。 C.危机确定与风险评估 14、对于全国性的危机疏缓战略而言,适宜采取的实施途径是()。 A.政府主导途径 15、越南政府2001年制定的危机管理战略的时间跨度长达20年,这体现了危机疏缓战略的()性质。 C.长远性 16、对于地区性的危机疏缓战略而言,适宜采取的实施途径是()。 B.社会主导途径 17、1988年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夺去了2.5万人的生命,50多万人无家可归,造成的直接损失达85亿卢布。地震发生后,苏联对发生的灾害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公诸于世,博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援,以此次危机事件为契机,苏联改变了自己传统的封闭形象,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沟通和联系。这个案例体现了危机管理中()的重要性。D.政府形象 18、1978年3月16日清晨,意大利发生了总理莫罗被4名“红色旅”成员绑架的骇人事件,之后,“红色旅”接二连三发出布告,提出诸种要求,但政府下决心不同恐怖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