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f16800156.html,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桂华张展

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6年第03期

[摘要]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

致睡眠不足,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主要病因病机为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增大,失眠症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很多患者使用镇静剂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且易产生依赖和成瘾性。近年来,中医特色疗法以其独特的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失眠治疗,现将有关中医疗法在失眠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

[关键词]失眠症;中医药;作用机制;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3-46-04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又称“目不瞑”“不得眠”等。近10年来中医治疗失眠方法多种多样,疗效明显、副作用少、适用人群广等优势日益显著,临床研究与日俱增。不但可以预防发作、控制或缓解症状,而且有很好的远期疗效。但中医药的滥用也日益明显,临床工作中应该加强管理。人一生当中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它是人生命中必须经历的过程之一,缺乏好的睡眠质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我国有35%以上的人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为了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失眠症,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必须找出合适的治疗方法。现代中医认为,失眠症的产生主要与患者的心、肝、脾、肾等器官有关,下文主要对失眠症的治疗现状以及中医治疗的方法和优势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治疗失眠症提供几点科学的建议。

1.失眠症治疗存在的问题分析

很多患者在失眠之后,由于对失眠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患者躺在床上不可避免出现精神紧张。一些患者误以为数绵羊、数数字等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失眠症状,因此强制性数数,这样反而容易导致失眠程度的加深。此外,一些患者在失眠的时候,以为安眠药能够缓解失眠症状,并长期大量地服用安定药物,容易导致上瘾症状,在停药之后因为药瘾的出现而变得焦虑、抑郁、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在患上失眠症状的同时患上焦虑或抑郁症状,这说明失眠和焦虑等精神状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在治疗的时候应该以精神情绪方面的调节为主。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失眠是因为躯体、生理、心理、药物性、人为性、营养缺乏等因素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过多,5-羟色胺分泌不足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导致睡眠时相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发生了紊乱,表现为人睡困难,或者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中医将本病归为“不寐”、“不得眠”等范畴。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以镇静安眠药为主,但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中医对于该病有多种分型,并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取得良好疗效。现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病因病机 通过总结中医治疗病案,笔者发现中医学对于不寐的病机,主要归结于阳盛阴衰,阴阳不交。《类证治裁?不寐》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刘彦廷等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总结,认为失眠在临床上主要为痰热内阻所致,多侵犯阳明和少阳两经,为多火多痰之疾病,且失眠的兼夹证较多。张其慧认为,导致失眠的原因与肝脾失调有关,肝主疏泄,主藏血、藏魂;脾主统血,藏意、主思;心主血、藏神。若肝血不足或肝失调达,即可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而失眠。脾运失常;一

方面不能运化气血,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营血亏虚,另一方面运化水湿失常,酿生痰饮,积而生热,痰热扰心而导致失眠的发生。徐云生认为,病因有七情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但以情志内伤最为多见,病位则以心肝胆脾胃为主,总的病机是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贾斌认为,失眠的病因主要有内伤、外邪两端。内伤主要是七情太过或不及,进而导致脏腑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气血不调、阴阳失交而致失眠;外邪主要是风、寒、火、热等邪气作用于人体,导致气血壅塞,进而干扰卫气的正常运行,致营卫不和而致失眠。吕慰秋认为,失眠的发病主脏在心,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神明。心受外邪侵袭,脏腑、经络机能紊乱,气血阴阳相对失衡,是失眠产生的重要原因。陈己明等认为,气滞血瘀是导致本病的病机之一。 辨证分型 失眠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可致多个脏器受累,故临床辨证分型也较为多样。高虹等将失眠分为脾胃失调、筋肉疲劳、肾阴虚3型;裘昌林按邪正虚实辨证将本病分为9型,其中实证分为心火亢盛型、肝郁气滞型、痰热扰心型、食积胃气不和型、肝胆湿热型,虚证分为胆气虚型、心脾两虚型,虚实夹杂者为心肾不交型、阴虚火旺型。孙巧云等一。将失眠分为肝郁化火、痰火扰心、血脉瘀阻、心胆气虚、阴虚火旺、心脾两虚6型。徐厚平。将亚健康失眠分为肝郁化火型、痰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研究黄剑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研究黄剑 发表时间:2018-05-17T10:44:30.8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1期作者:黄剑 [导读] 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 黄剑 上海市宝山区祁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200444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6.01到2017.11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服安眠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58.0%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SQI评分水平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SQI评分较治疗前有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失眠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可作为失眠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进行临床推广。【关键词】针灸;失眠症;临床疗效 失眠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时睡时醒,醒后难以入睡等症状[1]。临床研究表明,引起失眠的原有较为多样化,与生理、病理、心理、环境、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且该疾病能够单独发生,也可作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病症发生[2]。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的失眠患者数量庞大,成为了影响居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积极地对失眠患者实施治疗,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是非常重要的[3]。传统中医应用针灸治疗失眠已有悠久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为了提高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下就对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6.01到2017.11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研究对象。观察组包含50例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4:26,患者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39.8+7.9)岁。对照组50例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5:25,患者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0.5+8.4)岁。两个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组间资料在研究前均实施了统计学分析,并进行了差异性对比,结果提示组间资料无差异P>0.05。患者入组前均知情且同意,且本次研究经伦理研究会批准。 1.2临床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服安眠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选取安眠(平补平泻)、四神聪(补法)、神门(补法)、三阴交(补法)、中脘(补法)。对于肝火郁结者配穴选取行间(泻法)、侠溪(泻法);对于痰热忧心者配穴选取丰隆(泻法)、内庭(泻法);对于脾胃气虚者配穴选取内关(补法)、脾腧(补法)、天枢(补法)、气海(补法)、、胃腧(补法);对于心胆虚怯者配穴选取心腧(补法)、胆腧(补法)。患者均每隔3日行1次针灸治疗,以连续治疗10次作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4]。 1.3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别以(%)和()形式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运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检验结果以0.05为水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失眠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58.0%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下: 3讨论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失眠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可作为失眠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萍,肖宝香,何秀清.宁神汤结合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 28 例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1(05):83-84. [2]车艳华,王艳梅.针灸配合磁珠贴耳穴治疗癌症病人抑郁失眠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5,05(06):362—363.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展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主要病因病机为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增大,失眠症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很多患者使用镇静剂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且易产生依赖和成瘾性。近年来,中医特色疗法以其独特的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失眠治疗,现将有关中医疗法在失眠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 标签:失眠症;中医药;作用机制;综述 [文献标识码]A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又称“目不瞑”“不得眠”等。近10年来中医治疗失眠方法多种多样,疗效明显、副作用少、适用人群广等优势日益显著,临床研究与日俱增。不但可以预防发作、控制或缓解症状,而且有很好的远期疗效。但中医药的滥用也日益明显,临床工作中应该加强管理。人一生当中约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它是人生命中必须经历的过程之一,缺乏好的睡眠质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我国有35%以上的人群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为了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失眠症,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必须找出合适的治疗方法。现代中医认为,失眠症的产生主要与患者的心、肝、脾、肾等器官有关,下文主要对失眠症的治疗现状以及中医治疗的方法和优势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治疗失眠症提供几点科学的建议。 1.失眠症治疗存在的问题分析 很多患者在失眠之后,由于对失眠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患者躺在床上不可避免出现精神紧张。一些患者误以为数绵羊、数数字等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失眠症状,因此强制性数数,这样反而容易导致失眠程度的加深。此外,一些患者在失眠的时候,以为安眠药能够缓解失眠症状,并长期大量地服用安定药物,容易导致上瘾症状,在停药之后因为药瘾的出现而变得焦虑、抑郁、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在患上失眠症状的同时患上焦虑或抑郁症状,这说明失眠和焦虑等精神状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在治疗的时候应该以精神情绪方面的调节为主。 2.中医对失眠治疗的作用机制 从临床研究可知,在治疗失眠症上应用中医具有良好疗效,研究其作用机制非常有必要。事实上,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2.1对中枢神经递质具有调节作用

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研究进展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0 32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综述? 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研究进展 张兰兰1,额尔敦吉如贺1,斯钦图2(通讯作者) (1.内蒙古民族大学2014级民族 医学研究生,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 要:本文通过查询1995年至2015年关于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文献,从失眠症的概念及分类、失眠症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失眠症的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确切的知道了用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有必要进行有效的穴位筛选,组成高效处方,优化治疗方案,采用现代医学的原理及设备进行系统的完善为更好的运用传统的医学。 关键词:失眠症;针刺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80.023 0 引言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需求的一种主观体验,在社会节奏加快及竞争加剧的今天,失眠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失眠症发病率近年来急剧上升,中国存在失眠的人群高达42.5%,且有上升趋势。根据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进行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显示:失眠症发病率为:女性57%,男性43%;年龄31 ̄50岁为51%,51 ̄60岁为15%,60为以上18%;从事的职业上看,干部、经理、管理阶层35%,技工及下岗人员占30%,退休人员13%[1]。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 1 失眠症的概念及分类 失眠症是指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晨醒过早,夜不能入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不足5h,有反复发作史。失眠症的分类:根据失眠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种:(1)初段失眠,难以入睡,上床半小时后仍不能入睡;(2)中段失眠,睡眠浅,多噩梦或半夜12点以前醒来难以入睡,但终究还是睡着了;(3)末段失眠,是指比平时早觉醒,醒后无法重新入睡。按照失眠历史的长短可分为短暂性失眠和持久性失眠[2]。  2 失眠症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中医认为,失眠症的发生是卫气循行失常,心神失司,五脏阴阳不相协调所致。从西医学角度讲,失眠症是由于大脑皮质兴奋和抑郁功能失常,导致睡眠障碍,出现失眠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的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5]。长期失眠可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甚至有自杀行为[3]。美国国家睡眠障碍研究委员会(NCS-DR)的报告:1990年用于失眠症患者的支出为154亿美元,1995年为139亿美元[1]。可见,睡眠疾患不仅仅是个医学问题,还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对睡眠障碍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失眠症的针刺治疗 失眠症属于一种睡眠障碍,目前西医治疗失眠症的主要方 法是服用安眠药,但长期服用安眠药宜产生成瘾性、耐药性、依赖性、戒断反应、延续反应和蓄积等明显的不良反应。而针灸治疗失眠症在临床因其无副作用、疗效显著而备受关注。鉴于此,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文献报道如下。 3.1 单纯针刺治疗失眠症。王栋[9]等选取患者的百会穴、神门穴、四神聪穴、内关穴和辩证选取副穴进行针灸,每日针灸1次,连续针灸3周为1疗程。对照组患者使用天王补心丸进行治疗,每日服2次,每次服1丸。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 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 3.2 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失眠症。许飞[10]等取主穴安眠穴、内关穴;配穴心脾两虚者加百会穴、心俞穴、脾俞穴;肝郁化火者加太冲、肝俞;阴虚火旺者加太溪、三阴交;胃腑不和者加中脘穴、丰隆穴。行针刺治疗加心脾两虚者百会穴艾条灸疗法每日1次,每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d。总有效率为96.36%。 3.3 针刺结合耳穴治疗失眠症。余芳[11]等将71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耳穴组和药物对照组。针刺结合耳穴组采用针刺百会、印堂、四神聪、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等穴,配合王不留籽贴压心俞、脾俞、肾俞、神门、交感、皮质下穴等,药物组口服思诺思,治疗20天后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0%。3.4 针刺配合推拿。姬军风[12]采用针刺取百会、四神聪、上星、印堂、中脘、关元、气海、神门(双向)、三阴交(双向)等穴,出针后于背头面部施行推拿手法。总有效率为94.40%。 4 结论 从近几年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报道来看,采用针刺治疗,是因为通过刺激穴位,引起经络感传,调动机体内在的因素,达到阴阳平衡,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且无任何副作用。针灸疗法因其简便、高效、安无副作用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治疗失眠,治疗的方法也不断丰富,目前以传统针灸疗法占主导地位,同时两种及以上疗法较普遍。目前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存在选穴复杂,方法众多,临床疗效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有必要进行有效的穴位筛选,组成高效处方,优化治疗方案,采用现代医学的原理及设备进行系统的完善为更好的运用传统的医学。 参考文献 [1] 许良.中医睡眠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医文献杂志.2005.2;55.[2] 李融,花戎.失眠自然疗法[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1.24-25.[3] 李蔚,徐世芬.针灸治疗失眠症研究概况[J].河北中医 2014.8.(36);1247.[4-5] 吴敏,周展红.失眠症诊治[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2005.5.1.[8] 向诗余,周中元.针刺治疗失眠59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 (10);49. [9] 王栋.用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2013.11 (9);127-128.[10] 许飞,尹明浩,姚芳.针灸治疗失眠55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 药大学学报.2012.28(2).324-325.[11] 余芳,张唐法.针刺配合耳穴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 杂志,2010,32(8);24-25. [12] 姬军风.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失眠36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 报,2010,27(6);50-51. 基金项目:本文获资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项目—“蒙医药治疗失眠症临床指南”。作者简介:斯钦图,学历:博士,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失眠症及其治疗方法

失眠症及其治疗方法 失眠症及其治疗方法 失眠症在中医里叫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失眠症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有入睡困难,有眠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睡,亦有时睡时醒,还有虽睡却多梦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睡。失眠症亦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同时出现。 早在《素问·逆调论篇》中,就有黄帝问歧伯为什么有人不得卧,歧伯解释说:“胃不和则卧不安”。《黄帝内经·灵枢》中黄帝又就不得卧先后请教伯高和歧伯。伯高认为,阴虚者不得卧,治宜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和虚实,勾通阴阳,再服半夏汤一剂,便能安然入睡了。歧伯则认为不得卧是由于阳气盛,阴气虚,见地与伯高相近。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人对失眠症的研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今人与古人相比,受失眠症伤害的更普遍,更广泛,也更严重。 按说,“三十年前睡不醒”。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生活的节奏是如此缓慢,当人们把爷辈的成功经验一成不变地传给孙辈的时候,如若孙辈效而行之,成功率仍然是很高的。与之相反,人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许许多多严酷而惨痛的事

实,告诫自己的孩子:“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更何况孔夫子也说“三十而立”既然孔圣人到了三十岁才走向自立,那么三十岁以前依赖父母,听从父母就行了,自己无须操心,自然也就睡不醒了。 而今的青年人就不行了。因为从他能看能说开始,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信息不是来自他的父母,他自小就必须自立去判断选择。现实的生活是,那些自小依赖性很强的孩子最容易受到生活的伤害。据我临床发现,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大中学生中受失眠症伤害也是非常普通,非常广泛,非常严重的。 导致失眠症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心理方面的原因,二是生理方面的原因。失眠症多为情绪所困,具体说,入睡困难是由于焦虑所致,醒后不能再眠是因抑郁所伤。至于生理方面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你很难用现代医学检测的方法及设备把它查出来,也很难用现代医学的语言把它描述清楚。这里,只能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及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即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以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失眠症。中医辨证论治,又有虚证、实证之分。而青年人的失眠症大多属于虚证。 失眠症治疗的方法不少。这里,我向你介绍几种简便易行而又经临床反复验证是卓有成效的方法。

治疗失眠的中药方

治疗失眠的中药方 治疗失眠的中药方治失眠的中药方一: 柴胡、木香各9克,白芍、丹参各12克,檀香、五味子各6克,玉竹、熟枣仁各20克,夜交藤、生龙骨、牡蛎各30克。心烦口苦加栀子、黄芩各8克;痰多胸闷者加陈皮、胆南星各9克,去玉竹、五味子;口干便秘加生地黄、玄参各12克;易惊醒加琥珀粉4克冲服。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疗程。主治肝气不舒、心神失养所致失眠。 治失眠的中药方二: 生地黄12克,百合30克,枣仁20克,炙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20克,龙齿10克,珍珠母30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主治心阴亏虚、神魂失养之失眠。 治失眠的中药方三: 竹茹10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5克,茯神15克,黄连6克,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珍珠母3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主治虚热内扰之失眠。 治失眠的中药方四: 当归12克,柴胡10克,生地黄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川牛膝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黄连5克,法半夏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主治阴血不足、血行不畅之顽固性失眠。

治失眠的中药方五: 太子参10克,炙远志10克,炙黄芪20克,当归12克,炒白术10克,茯神15克,枣仁30克,龙眼肉12克,夜交藤30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一片。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两次。主治心脾亏损、心血失养之失眠。 治失眠的中药方六: 甘草15克,大枣8个,小麦30克,百合30克,竹茹10克,生地黄10克,麦冬12克,桑椹20克,黑芝麻20克,夜交藤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两次。主治阴虚血少、神失血养之失眠。 失眠吃的食物1、蜂蜜 蜂蜜健脾养胃,同时能够帮助提高睡眠质量。建议女性朋友在热牛奶中加入适量的蜂蜜,可以一整夜让你睡得又香又沉哦。 2、热牛奶 我们常说夜晚临睡前喝一杯热的牛奶能够有助于睡眠,事实上,的确如此,牛奶中含有一些能够帮助人的神经镇静的某种氨基酸和钙质成分,能够帮助女性朋友尽快入睡。因此,临睡前来一杯热的牛奶是很有必要的。 3、黑芝麻 黑色诸肾,肾好了自然不影响休息。建议有失眠困扰的女性朋友们每天喝一杯黑芝麻糊,长期坚持不仅能够帮助保护肾脏,而且还能够睡得安稳哦! 4、香蕉 香蕉中含有可以令肌肉变得松弛的镁元素,它能够平复人的

针灸治疗失眠

(1)韦良玉等[3 ]认为失眠是因阴精耗损、阴虚阳亢、虚阳浮越所致,采用“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慢性失眠。将120名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以“健脑安神引火归元”针灸法治疗,穴取四神聪、安眠(双)、印堂、涌泉(双),四神聪、安眠(双侧)接G-6805型电针治疗仪,采用连续波,频率150次/分,刺激量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涌泉穴只灸不针,采用温和灸,每次治疗30min。常规组予以常规针刺法,穴取神门(双)、内关(双)、安眠(双)、百会。西药组予口服舒乐安定法治疗。针灸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治疗失眠40例,痊愈9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常规组总有效率87.5%;西药组总有效率75%。 (2)宋琳琳等[4 ]采用督灸法治疗失眠,指出失眠的病因病机为:营卫不和、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针灸能够泄其有余,平抑夜间相对亢盛的阳气,亦能补其不足,补益日间不足的正气,调整机体阴阳、营卫平衡,使机体功能重新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方法:临床收集130名失眠患者,均采用督灸法进行治疗。操作方法:令患者裸背俯卧于治疗床上,取督脉大椎至腰俞的脊柱部位,常规消毒后在治疗部位涂抹生姜汁,撒上督灸粉(肉桂、丁香各1g,麝香0.5g),而后覆盖桑皮纸,然后再在桑皮纸上铺生姜泥,最后在姜泥上面放置艾柱,然后点燃艾柱,连续灸治3次后把姜泥和艾灰去除。然后用湿热毛巾把治疗部位擦干净,取消毒纱布敷于脊背上并固定。灸后若起泡,令其自然吸收。每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期间禁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之物,禁冷水洗浴。疗效标准:参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表,选取周平均睡眠时间、周平均入睡时间、周平均夜醒次数和晨起疲乏四个指标,分疗程对失眠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价。治疗结果:各疗程间周平均睡眠时间、周平均入睡时间、周平均夜醒次数和晨起疲乏百分率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随着疗程增加,周平均睡眠时间逐渐增加(P<0.05),而周平均入睡时间、周平均夜醒次数和晨起疲乏百分率均逐渐降低(P<0.05)。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失眠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面临失眠的困扰。失眠不仅仅影响人们的休息质量和日常的生活工作,还增加了其他疾病产生 的可能。在失眠治疗上西医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为主,见效快,但是往往会伴随 较大的副作用。因此,近些年许多专家学者从中医角度对失眠的治疗开展了大量 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这些年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 期为临床失眠的中医治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治;失眠;研究进展 失眠主要是指患者不容易入睡,或者时睡时醒,甚至出现彻夜难眠的现象,导致患者睡眠时间以及睡眠深度严重不足[1]。因为失眠患者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进而对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临床上西医主要是采用药物进行 治疗,虽然见效快,但是副作用较大,如果长期服用该类药物容易导致神经系统 受损[3]。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尝试从中医角度对失眠进行治疗,开展了大量的理论 和临床实践研究工作,本文将其综述如下。 1 失眠的病因病机 在中医理论中失眠属于“目不瞑”和“不寐”的范畴,《黄帝内经》中认为,“邪气客于脏腑,卫气常留于阳,不得入于阴,故目不瞑”。后来张仲景、李中梓 以及戴元礼等人分别在其著作中对失眠的中医辨证论治进行了阐述。近代以及现 代医学家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目前主流的病学观点认 为失眠的因素主要包括病人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两个方面,自身因素主要是指自 身的体质、情绪以及遗传因素等;外界因素主要包括生活环境和流行疾病等[4]。 袁拯忠研究发现失眠患者最主要的中医证型主要包括:阴虚火旺证、心脾两虚证、肝郁化火证、痰热内扰证以及心胆气虚证,其中阴虚火旺型和心脾两虚型约占总 数的60%。李奕祺等人选取149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 示其中医证型主要包括气虚、阴虚、痰湿和血虚[5]。 2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2.1 肝火扰心型 肝火扰心型失眠应以疏肝泻火和镇心安神为主。在中医理论中肝火的产生 往往跟患者的情绪有关,而睡眠质量和情绪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Mauss等通过 对失眠患者的情绪进行研究,发现睡眠质量和情绪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影响。袁 运硕等对56例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采用中药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有效率达到90%。邓树峰等选取60例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采取腹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2.2 痰热扰心型 痰热扰心型失眠应该以清化痰热,和中安神为主。马锋对观察组痰热扰心 型失眠患者采用情志干预联合黄连温胆汤加味进行治疗,对对照组痰热扰心型失 眠患者采用黄连温胆汤加味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失眠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对照组失眠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陈丹姗等对61例痰热扰心型失眠患者采用针灸放血疗法配合针刺进行治疗,选 取患者耳尖穴进行放血,选取患者神门、丰隆、百会、安眠、中脘、内关以及内 庭穴进行针刺,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7]。 2.3 心脾两虚型 心脾两虚型失眠应该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主。荆红存等对观察组痰热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08-17T10:04:38.41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作者:马天[导读]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马天 湖北省荆州市妇女儿童医院 434000 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失眠症患者进行分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治疗前后HAMD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在失眠症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针灸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 失眠症主要是指患者由于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较差等因素导致患者日常生活遭到影响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症会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等情况,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因此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改善缓和的临床症状[1]。本次研究70例失眠症患者,分析了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70例失眠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3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男患者16例,女患者19例,患者年龄18~64岁,平均(38.24±3.23)岁;3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患者15例,女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在17~65岁,平均为(40.69±4.64)岁;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口服氯硝西泮片,1次/d,1mg/次,2~4次/周,每周为一个疗程,共持续治疗三个疗程。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让患者采取仰卧位;主穴选择百会、印堂、照海、血海、四神聪、神门、申脉、三阴交、太冲;配穴:肝火扰心患者加侠溪与行间;痰热内扰患者加内庭与丰隆;心脾两虚患者加脾俞与心俞;心肾不交患者加肾俞与心俞;心胆气虚患者选择胆俞与心俞;共持续治疗三周。 1.3 评定标准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其中主要包含了入睡时间、日间功能、睡眠效率、睡眠时间以及睡眠障碍;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评分[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获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例(%)] ”表示,用“”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治疗各项指标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入睡时间、日间功能、睡眠效率、睡眠时间以及睡眠障碍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分别为:(20.24±3.46)与(20.31±3.38)分;由此可见,两组患者HAMD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分别为:(11.42±1.07)与(18.51±2.38)分;由此可见,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由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失眠症主要是一种患者的主观感受,通常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睡眠异常、睡眠不足以及睡眠质量差。对于部分失眠症患者,其通常会伴有抑郁障碍等症状,该病症与失眠呈现正相关关系。患者的失眠症会导致其产生抑郁障碍,而抑郁障碍的产生会加重患者的失眠症状[3]。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针对失眠与抑郁障碍两个方面进行治疗。 传统的西药治疗方式往往采用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的治疗效往往不够理想,且西药治疗的副作用较大,长时间服用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健忘等现象。因此,中医针灸治疗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学认为,失眠症的治疗原则应当平衡阴阳、调协脏腑以及通常气血,其中百会作为治疗失眠症的主穴,其位于督脉交汇处的手足三阳经与足厥阴肝经成为三阴五会的重要穴位,其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阴阳。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脑中局部血流出现异常以及脑额叶的前部皮质出现异常性改变,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重要因素。而四神聪则能够提高患者的血液流动、改善患者的血液供应,从而起到清脑安神、调节气血的效果。心脑则属于治疗失眠症患者的重要部位,选取神门、三阴交为配穴,能够有效起到柔肝、宁心、健脾的功效;申脉与照海属于八脉的交会穴,通常针灸治疗能够促使人体形成正常的睡眠规律;太冲为肝经原穴,通过针刺治疗,能够有效保持患者肝经的生理功能、疏理气机;采用血海作为配穴,能够有效起到活血行气、帮助患者的机体气血恢复;采用针灸多穴位进行治疗,不但能够提供单个穴位的治疗功效,同时还能够共奏安神、活血、行气等功效,从而起到通畅气血、平衡阴阳以及梳理气机之功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不寐之中医治疗经验 【摘要】笔者总结近十年来公开发表在医学期刊上治疗不寐的方剂,归纳成类,并探讨不寐治疗的病证关系问题。 【关键词】不寐;失眠;方剂 【中图分类号】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31-02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而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对人们的心理生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失眠患者激增。笔者搜集近十年公开发表在期刊上治疗失眠方剂,并总结成4大类。 1疏肝,安神志 刘筱慧[1]运用疏肝安神汤治疗失眠患者48例,柴胡、延胡索、香附、白芍各15克,合欢皮、枣仁、夜交藤、茯苓、牛膝各20克,浮小麦30克,甘草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用,3-4周后,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郝秀霞[2] 等自拟更年加寐汤治疗不寐46例,组方为柴胡、枳壳、郁金、当归各10克,夜交藤20克,合欢花、百合、熟地、墨旱莲、女贞子各15克,首乌、白芍各12克,日1剂,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痊愈14

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 马纯清[3]运用加味逍遥散治疗失眠28例。醋柴胡10克,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远志、夜交藤各15克,合欢花12克,柏子仁20克,酸枣仁30克,薄荷5克,炙甘草6克。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14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痊愈2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 2化痰,安神 唐沙玲[4]治疗不寐自拟安神汤,方用柴胡,石菖蒲,牛膝,白芍,郁金,丹参各10克,钩藤,石决明,生龙骨,苦参,夜交藤各20克,丹参8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9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内共治疗不寐患者30例,其中21例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 靳建宁[5]等自拟静阳入阴汤治疗失眠36例。酸枣仁30克,丹参30克,牡蛎、半夏各15克,黄连3克,夏枯草、石菖蒲各10克,肉桂5克。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10天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治愈36例,好转16例,无效3例。 刘贵成[6]运用清心化痰导眠治疗失眠76例,以法半夏、石菖蒲、合欢花、麦门冬各15克,茯苓、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各30克,丹参20克,竹茹9克,枳实12克,陈皮、生姜各10克,生甘草6克。日1剂,早晚服。2个疗程后,痊愈28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

中医对失眠的研究

中医对失眠的研究 年级:2012级中西医4班学号:201208010427 姓名:李琳 摘要:失眠在中医中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有很多因素可以导致失眠,如精神方面和饮食方面等。本文将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论治等方面进行研究方面做一综述。关键字:失眠;病因病机;辩症分析与论治 失眠是大脑兴奋性增高,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熟,大都两者兼有。中医称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寐,重者彻夜不寐。现在失眠很普遍,但对于中医来说这已经不是什么难事。目前中医对失眠已经研究的很透彻,通过了解中医对失眠辩证与论治,就能减轻失眠带来的痛苦。 1.中医对不寐认识的发展 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灵枢·营卫生会》曰:“老人之夜暝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暝者,何气使然?”“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余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暝,阴气尽,阳气盛则寐。”《内经》认为不寐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致。汉代张仲景将其病因病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至今临床仍有价值意义。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杂症谟·不寐》中“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唯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忧,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多虚证。”其中将不寐病机分为邪正虚实,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不得卧不能食》中“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六君子汤加酸枣仁、黄芪;一曰阴虚,血少心烦,酸枣仁一两、生地黄五钱、米二合,煮粥食之;一曰痰滞,温胆汤加南星、酸枣仁、雄黄末;一曰水停,轻者六君子汤加菖蒲、远志、苍术,重者控涎丹,一曰胃不和,橘红、甘草、石斛、茯苓、半夏、神曲、山楂之类。” 从多方面解释了不寐的病因与治疗。清代冯兆张提出“壮年肾阴强壮,睡则沉熟而长;老年阴气衰弱,则睡轻而短。”说明不寐的病因与肾阴盛衰有关。 2.中医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识 睡眠以心神为主宰,睡眠与脏腑功能息息相关,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心神。涉及到肝脾肾三脏。关于不寐的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之虚劳病诸侯上》指出“阴气虚,卫气独行于阳,不入于阴,故不得眠。”巢元方总结出来老年人气血亏虚,真元亏衰等病因可导致营卫运行失常,而致不寐。《素问·逆挑论》指出“胃不合则卧不安”,脾胃是卫气形成的基础,也是其运行的枢机,脾胃生化乏源,则影响卫气形成,进而引起失眠。《灵枢·口问》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则阳气盛,则寤矣。”提示“阴阳失交”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如《景岳全书》中“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

浅谈针灸治疗失眠

浅谈针灸治疗失眠 姓名:马成学号:1325160077 班级:全科二班失眠症中医学称为不寐,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临床表现为不易入睡,睡后易醒或能入睡,但梦较多,甚者彻夜不能入睡,经常伴有头晕、头痛、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竞争的愈演愈烈,人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本症的发病正呈日益增多的趋势。长期失眠可使人焦虑、抑郁或产生恐惧心理,导致精神活动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现代医学对其只能施以镇静催眠药治疗,疗效尚不十分理想,而素有“绿色疗法”美誉的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疗效显著,逐渐被失眠患者所接受。现将近几年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汇报如下: 1普通针法 11辨证取穴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特点之一,同样被广泛应用于针灸临床。现代医家运用针灸治疗失眠方法众多,但多以一组主穴为基础方,再根据不同证型辨证加减。如侯氏等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百会、四神聪、安眠、神门、三阴交、太溪,配合辨证加减取穴治疗失眠150例。结果痊愈 64例,好转 77例,无效 9例,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舒乐安定对照组的45%。程氏针灸治疗不寐 78 例,取申脉、照海为主穴。心肾不交型加大陵、太溪;肝火上扰型加行间、风池;心脾两虚型加心俞、脾俞、足三里。申脉穴采用泻法,提插与捻转手法相结合;照海穴用补法,亦用提插与捻转手法;太溪穴用补

法;大陵、行间均用泻法,提插与捻转手法相结合;风池穴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心俞、脾俞、足三里用补法,亦用提插与捻转手法。针刺每次30~40 min,每10 min行针1次,加强针感,每天1次。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药物。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 2 天。78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61%。 12经验取穴不寐主要因神不安所致,故针灸取穴多选用具有安神作用,且穴名本身冠有“神”字的腧穴,如百会、神庭、神门、四神聪等。如周氏认为,四神穴(即神庭、神门、本神、四神聪)有宁神开窍、疏郁镇静之功效,善用四神穴为主穴治疗失眠。亦有注重“心主神志”理论,养心调神而治疗失眠,如武氏从心入手,注重调神,运用“五心穴”即双涌泉(足心)、双劳宫穴(手心)及水沟穴(头心)治疗失眠。 2电针疗法 电针治疗可以起到“疏肝理气,调畅情志,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之功,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练氏等治疗方法:采用毫针于乳突穴凹线处,自上朝下进针15寸,太阳穴进针1寸,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留针30 min。针刺百会穴时针尖向前额,进针1寸,风池穴进针15寸,以平泻进针得气后留针30 min。同时采用G6805-2型治疗仪间断波治疗。每组正极接于乳突、百会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休息3~5 d。结果:15例有效率799%。结论:电针穴位治疗比口服催眠药物效果佳,无药物成瘾副作用,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目的。郭氏等电针印堂、神庭穴,

失眠症的合理用药及其治疗方案分析

失眠症的合理用药及其治疗方案分析

失眠症的起因、合理用药及其治疗方案分析 杜江旷石 (湖南省株洲市三医院,株洲41200) 【摘要】失眠症是现代社会强压力下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绝大一部分已经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失眠症一定要对因治疗,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并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眠问题,从而更健康美好的生活。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怎样合理的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并合并其他辅助药物使用,在此同时加以心理辅导,穴位按摩等,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来解决失眠者的烦恼,让他们能有一个美妙的睡眠。 【关键词】:入睡和睡眠障碍;合理用药;镇静催眠药;心理治疗Causes of insomnia, rational drug and treatment program analysis Du Jiang Kuang Shi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zhuzhou 412000) [Abstract] insomnia is a common clinical symptom of modern social strong pressure, part of the majority has affected the health and normal life of mankind. Insomnia must due to treatment; comprehensive therapy; drug therapy and psychological therapy and into, so as to solve insomnia problems fundamentally, thus more healthy and wonderful life.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use of sedative hypnotic drugs how reasonable and combined with other auxiliary drug use, at the same time to counseling, acupuncture point massage, treatment options and develop a reasonable to solve insomnia troubles, so that they can have a good sleep.

中医对失眠的研究进展

中医方剂对失眠的治疗进展 摘要:失眠在《皇帝内经》中又称“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是因火、热、郁、瘀、痰、湿、燥等实邪内扰,或脏腑气血虚损,如阴血不足、心肾不交等,使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所致。本文分析失眠的病因病机,并通过整理近几年代表方的治疗效果,总结讨论传统及自拟中医方剂对失眠的治疗进展。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nner Canon of Huangdi ,insomnia is also described as “sleeplessness” “shall not sleep” and “eyes can’t be closed” . It’s because fire , heat, stasis , stagnancy , phlegm , wetness , dryness and some other evil elegants disturbing inside or the qi-blood deficiency for viscera.,such as Ying-blood deficiency and heart-kidney imbalance ,which can make malfunction for heart , live , gallbladder , spleen , stomach ,kidney and other viscera and the unsettlement for heart.. This thesis will analyze the pathogenesis for insomnia and summarize and discuss the traditional and innovative Chinese medicing’s development for the remedy of insomnia by trimming therapeutic effect of representative prescriptions recent years. 关键词:失眠方剂治疗进展传统方自拟方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失眠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2006年中国六城市失眠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失眠的发病率占受调查人员的57 %,失眠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失眠虽不属于危重病症,但长期持续影响人的精神,醒后会出现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全身无力等一系列症状,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长期的顽固性的失眠,还会使人们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久而久之,恶性循环,易患药源性疾病。中医注重整体的观念,治疗失眠审症求因从整体调节下手,在治疗失眠上有其明显优势。本文从传统方剂入手,着重整理了传统失眠证型代表方以及一些自拟方的治疗效果,以此讨论并总结中医传统方法对失眠证的治疗效果以及进展。 1.病因病机: 《景岳全书·不寐》所论:“不寐证虽病由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所以失眠证在中医中有虚实之分。虚者为脾虚不运,心肝血虚,神失所养,不寐由生。实者或因气滞,或因湿(痰)阻,影响脾胃气机,扰动心神而不寐。而卢世秀(14)等人认为一些虚实错杂病也可导致失眠,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与气滞、食滞、湿浊、痰热等邪实并存。中医藏象学说认为(6):五脏藏五神,主五志,睡眠的本质是神安于其所,神有五种,分属五脏,不寐的本质在于五神不能安舍于五脏。首先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心主血脉、主神志。心乃神之本,主宰人的七情、五志,故不寐与心的关系较其他脏腑更为密切。心血不足,邪热扰心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情志方面的病症。肝为刚脏,性属木,主藏血,主气机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调节人体的七情、五志。木火同气,一方面肝所主的情志是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神往往易受情志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而失眠。另一方面,肝主疏泄而调畅气机,心主血脉而濡养诸脏,心与肝共同协调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