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论名词解释

教育概论名词解释
教育概论名词解释

教育概论名词解释

1、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3、人力资本: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4、遗传素质: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低级的生理机能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

5、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在结构上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生长发育、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增强等,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它是一个从渐进性量变到跃进性的质变的过程。

6、个体因素:是指个体积极主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心理倾向和实际行为,包括个体的认知特点、情感需求、意志品质、需要动机、兴趣爱好、能力与气质等。

7、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或是规定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即人才培养的总的质量规格。

8、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指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9、教育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则是不同层次、类型学校或专业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

10、教师:教师是受一定社会的委托,以培养学生为职责的专门的教育工作者。

11、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它规定了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教师资格认定程序等。

12、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争取成为专业而持续不断努力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两个方面。

13、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14、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

15、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16、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17、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学制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18、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所有一定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形考册答案

作业 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 1、人类社会自然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2、人人类; 3、自然科学; 4 孕育奠基生成发展拓展反思; 5、研究对象研究主体; 6、阶级社会; 7、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 8、物质精神精神文明; 9、物质载体各种制度、风俗; 10、周密调查科学分析; 11、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 12、复杂性模糊性定量分析 13、非逻辑性综合性有意识的活动;

14、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 15、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集体访谈法, 三、选择题:1、C 2、A 3、C 4、B 5、D 6、D 7、B 8、A 9、D 10、B。 四、简答题: 1、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1)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2)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3)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1)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具有一定的民族性;(3)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1)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2)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3)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五、论述题: 1、参考观点: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人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既要依赖科学认识,发展自己调控自然的现实力量,又要依赖文学艺术等认识形式,调节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活动,借助于情感激发使人得到全面发展。(3)定性研究与定量

现代教育原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模拟

《现代教育原理》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模拟 名词解释模拟: 广义的教育 答案:是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的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学校教育 答案: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教育规律 答案: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简答题模拟: 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有哪些? 答案:答出以下任意5点即可得10分。 (1)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 (2)受教育者及其活动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 (3)受教育者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 (4)受教育者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 (5)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 (6)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他们各自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和创造性,有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能动性。 简述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答案:答出以下任意5点即可得10分。 (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简述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与其特征有哪些。 答案:(1)为什么要进行素质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 小学教育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 2 3 4态度和“ 5 6 7早期人 8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只“ 51 A C 2 A C 3 A .15世纪 B .16世纪 C .一18世纪 D .19世纪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D ) A .美国 B .韩国

。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C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B )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A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 )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教育理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教育: 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 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 个体身心发展 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整个人生过程中的变化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 4. 教育目的 教育的预期结果。 是根据社会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和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要求,它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要求,及其在课程和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即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 5. 教育制度 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间的关系。 6. 教师 广义的教师,是把知识、技能、经验传授给别人的人。 狭义的教师,是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教师是传递、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只能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7. 教育机智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秤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即使、恰当、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机制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 教育机制可以用四个词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8. 教师专业发展 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经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试题) 说明:试卷号:2072 课程代码:0124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12.直觉:是指认识主体在尚不清晰的事实材料中察觉真理的能力,灵感顿悟是这种认识能力的重要表现。 1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1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揭示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质是特定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由事物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矛盾所决定。 12.哲学:马克思主义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一般规律为目标的学科。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系统科学:是指处于哲学方法和各学科特殊方法之间的、中间层面的科学思想方法,它 1

教育理论 名词解释

教育理论专项训练(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一定的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义务教育: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4.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5.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6.遗传: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的现象。 7.全民教育:对社会全体民众所提供的教育,其目的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并使中青年脱盲。 8.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的发展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9.学习动机: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10.普雷马克原理: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 11.教育学: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12.教育: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 13.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念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4.直观: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得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15.教育措施:教育活动的实施手段和方法,包括教育工具、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等。 16.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集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17.学校: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的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通的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活动就是由许许多多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校教育机构来实施的。 18.学校文化: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的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近5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近5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2072 课程代码:0124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13.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14.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2017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13.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讲课稿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 释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 1、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p2) 2、学前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p3) 3、学前社会(公共)教育——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p4) 4、托幼机构教育——是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形式。(p4,p55,p90) 5、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期待效应。(P14) 6、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P15) 7、学前教育的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事实效应。(P14) 8、学前教育的效益——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P31) 第二章家庭、托幼机构、社区 1、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影 响。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p46-47) 2、社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式。(p58) 3、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p61) 第三章幼儿教师的角色和专业发展 1、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原因等。(p105 2、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儿童、要把儿童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p105) 3、隐观念——是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点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p121) 4、显概念——是教师从学校里学习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p121) 第四章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原理与策略 1、环境——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p127) 2、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主要包括: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p128)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复习题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复习 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______研究对象______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人文社会科学里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2.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______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__________的辩证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辩证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辩证统一。 3. 在抽样类型中,_______系统抽样___________方法就是从名单上每隔一定的数抽样。 4.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时代主体随之三度转换,其中______和平与发展________是世界格局第三次变化前后的时代主题。 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哲学思潮是:科学主义(或实证主义)思潮和_______人本主义(或者非理性主义)__________思潮。 6. 美国“_____新史学派________”的创始人鲁滨逊认为历史运动是由经济的、地理的、心理的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历史学的内容应当无所不包,历史决不仅仅是“政治史”。 7. 如果说索绪尔开创现代语言学是区分“言语”和“语言”开始的,那么,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现代语言学的强烈震动则始于他对“___语言行为___________”和“_____语言能力__________”的划分。

8. 《_______资本论______》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主要着作,侧重点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9. 英国哲学家_____培根_______于1623年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一文,在对科学的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10.________教育哲学________是教育与哲学的交叉学科。 11.按照历史的维度,人文社会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孕育阶段,二是______生成____ 阶段,三是拓展阶段。 12.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_______ 整体联动(或综合发展)________。 1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产生了两大哲学思潮,它们是:________科学主义(或实证主义)_____________思潮和人本主义(或非理性主义)思潮。 14.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家_____兰克_____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倡导以纯“客观主义”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被尊为“近代史之父”。 15.20世纪,由索绪尔开创的________结构主义_______语言学揭开了现代语言学的序幕。 16.在当代西方心理学文献中所称的_____ 认知心理学_________,一般特指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概念说明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 1.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 措施的总和。(p2) 2.学前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p3) 3.学前社会(公共)教育——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 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p4) 4.托幼机构教育——是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形式。(p4,p55,p90) 5.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 “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期待效应。(P14) 6.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 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P15) 7.学前教育的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 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事实效应。(P14) 8.学前教育的效益——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P31) 第二章家庭、托幼机构、社区 1.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狭 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p46-47) 2.社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 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式。(p58) 3.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 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p61)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复习题1及参考答案

成人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一、名词解释 二、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 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 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 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3. 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P74 4. 经济自由主义-------是西方经济学发展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的发端于17 世纪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充分的自由竞争是发挥社会每个成员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条件。 5. 时代主题------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集点是全球发展 格局的集中体现。 6. 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瑞典的“回归教育”试验,理念代表 人物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它所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主要内容包括: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 三、填空题 1. 20世纪上半叶,现代心理学几乎在同一个时期,主要从四个方向上,向产生于19世纪的心理学冯特学派进行挑战。这四个方向是:强调心理学主要建立在可以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对象上面的行为主义,突出心理现象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的格式塔心理学,在精神病理学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前苏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背景和巴浦洛夫在生理基础上开展的心理学研究。 2、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心理学在认识理论领域、人格理论

现代教育原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岭师)

现代教育原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 名词解释 教育:广义: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 的活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社会教育、自然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自我教育。 狭义:即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教育本质:是指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它反映出教育活动固有的规定性——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学问。 教育现象:是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可以识的。教育现象包括教育问题,但不是所有教育现象都可以构成教育问题,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问题: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客观教育事实。教育学研究要从问题出发,具有问题意识。 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人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法规:是教育方面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定规章等规范性的文件的总称,是国家管理教育的基本依据。 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泛指社会对青少年学生的总体期望,即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 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要求,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在课程或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即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与标准。它是广义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民主化: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 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教育政策: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 期,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平衡各方教育利益、协调教育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17468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 小学教育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 2.全球问题 3.实证主义思潮 4.经济自由主义 5.语言学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2.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有哪些? 4.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5.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

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5.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答案要点 一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2分) 二是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2分) 三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2分) 2.答案要点 (1)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2分);(2)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2分);(3)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1分);(4)对文艺与社会一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点思考(1分)。 3.答案要点 一是从古代走向现代(2分);二是从“异文化”研究到“本文化”研究(2分);三是从半封闭研究到开放性研究(1分);四是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人类学影响增大(1分)。 4.答案要点 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它发端于17世纪中n1·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3分)

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及难背简答题

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由家长(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其他年长者)自觉的,有意识的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托幼机构教育:幼托幼机构组织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实施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学前教育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学前教育的功能: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学前教育效益:它主要是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产出的关系托幼机构:是集体教养幼儿的社会教养机构,是在家庭教养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社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教学效能感:一般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幼儿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社会角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具有特定的社会职权、履行特定的社会职责、承担特定的社会义务的社会成员,准则及价值观的行为同步教育:也称一致性教育,即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内部进行一致的或同步的教育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指通过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幼儿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合作教学: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合作教学”活动大致可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三种形式。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就是托幼机构教育活动满足某种需要的特性。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在园幼儿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多因素所进行和价值判断。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就是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各项内容,按其相互联系、活动顺序,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程序。效果标准:是从各种效果的角度来确定的标准,用以考查托幼机构教育工作的效果效率标准:是以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为依据评价托幼机构工作业绩的标准。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其主要的要素有:理论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案、课程的具体类型、各教育因素的组合方式、课程评价等。项目活动:是师生共同建构、生成课程和合作研究式教学,强调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动态设计”与“随机生成”课程。幼儿园教学:是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对幼儿所有学习活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支持、帮助与引导和幼儿自主建构的辨证统一过程。间接教学:是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方式。间接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是以发现学习为主。集体教学: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基本相同的事情,活动过程一般是在教师的组织和直接指导下进行。当把这种组织形式应用于教学时就叫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也叫分组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和学习的需要,把全班幼儿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组,再根据各小组的特点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个别化教学:可以是由一个教师面对一两个幼儿进行指导,也可以是幼儿自发、自主活动。班级管理:就是教师以让学生适当的承担责任并减少教师给予学生的消极反馈行为的可能性为目的的行为。全纳式教育:是指给所有受教育者(包括残疾者)提供均等的接收有效教育的机会,亦即在适当的帮助下残疾和非残疾儿童与青少年在各级普通学校共同学习。查阅材料法——是评价者对托幼机构保存或准备的材料进行检索、阅读、整理、统计以至浓缩,从而获取定量和定性的评价资料的方法班级管理:就是教师以让学生适当的承担责任并减少教师给予学生的消极反馈行为的可能性为目的的行为。活动模式:把教学的内容和人物设计成幼儿情深参与直接感知和体验的学习活动。问题解决模式:把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具体的问题矛盾和困难,仍幼儿在创造性的解决他们是学习,提高结局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微型教学:指以较少的幼儿为教育教学对象,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让教师尝试做小型的教育教学,并把这种活动过程摄制成录像进行分析。生成课程:是与幼儿特定环境相呼应而生存的课程。教育机智: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根据学生新的特征是意外情况快速的做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措施。 学前教育的发展主要呈现的趋势①学前教育事业成为社会公共事业②托幼机构教育只能进一步加强③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④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⑤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⑥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⑦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⑧走向多元化。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①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②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③合理调整学前教育机构④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⑤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①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②和谐发展、全面培育的原则③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④寓教育与幼儿生活之中的原则⑤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的特点早期性②全面性③情感性④家灵活性⑤渗透性师幼关系的意义①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②师幼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的基本体现③是有关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因素。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要求①满足幼儿在班的一切生理需要②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③满足幼儿操作活动的需要④满足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⑤满足幼儿从事不同活动的需要。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1学前教育事业成为社会公共事业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5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6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7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8走向多元化幼儿教师的角色转换1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2由课程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3由师幼关系的控制者转变为师幼关系的协调者与合作者4由权威转变为知识的终身学习者。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各个理论流派关于幼儿教师的基本观点1成熟主义理论格塞尔成熟主义视野中的幼师是幼儿身心发展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是适宜的幼儿经验的提供者2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教师应当是父母的替代者,教师还是幼儿心理的分析者和辅导者,而是幼儿自我实现和人格建构的支持者和引导者3行为主义理论华生幼儿教师首先是幼儿学习的管理者,是幼儿学习的强化者,是幼儿学习的评估者,是幼儿学习的榜样4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认为幼儿教师首先是幼儿学习环境的创造者,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还是幼儿学习的观察者和研究者5社会构建主义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构建主义认为幼儿教师首先是幼儿学习的研究者,是幼儿学习的扶持者。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九条原则1适合性原则2挑战性原则3启发性原则4丰富性原则5平衡性原则6系统性原则7动态性原则8主体性原则:从设计到布置再到评价全国成军让儿童参与;环境布置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需要,保证幼儿对环境的支配9效用性原则。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要求1满足幼儿在班级的一切生理需要2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3满足幼儿操作活动的需要。4满足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5满足幼儿从事不同活动的需要。班级生活组织1根据入园幼儿的情况对幼儿进行编排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空间3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和规则4形成良好的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师幼互动的模式混合班幼儿班级生活的特点1混合班的班级生3幼儿在班级活动中互相影响,差异互补,互相引导4在大部分时间里,不同年龄的幼儿从事着不同的活动5在活动内容、方式以及活动的水平上极大地丰富了班级生活。从功能轮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要点:1首先“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经遭到质疑。大家认为从0岁到65岁之间所有年龄段都有着开发智力的机遇,而非仅仅限于人生的早期阶段。2“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都把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提出了“0岁扫盲,3岁读书”。与学前期儿童应首先发展口语相违背。3“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破坏了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总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鼓吹学前教育万能论,最终必将导致学前教育的无能。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化幼儿教师(1)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2)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1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2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十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库(排序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十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库(排序版) (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试卷号码:2072; 课程代码:01255; 适用专业及层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科; 课程考核: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其他:资料整理于2019年10月1日,收集了2007年7月2019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质是特定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由事物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矛盾所决定。 12.哲学:马克思主义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一般规律为目标的学科。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是指处于哲学方法和各学科特殊方法之间的、中间层面的科学思想方法,它以系统论为中心,同时包括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比如一般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原则、相互联系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并强调开放性等,不仅对自然科学,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3.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14.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13.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14.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11.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