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鸡蛋大小重量的关键因素

影响鸡蛋大小重量的关键因素
影响鸡蛋大小重量的关键因素

影响鸡蛋大小、重量的关键因素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鸡蛋的大小对其商品质量影响很大。重量标准、大小均匀的鸡蛋可以引起人民的购买欲,提高市场占有率。另外,养殖户根据鸡蛋的大小、重量与标准进行比较,根据对比结果和养殖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自身的养殖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或积累养殖经验,以便以后更好地调控蛋重,延长蛋鸡产蛋期,提高总产蛋量,进而提高蛋鸡养殖效益。鸡蛋的大小或重量受多因素的影响,如蛋鸡品种、开产周龄、产蛋周龄、开产鸡体况、饲料营养以及环境情况等等。

蛋鸡品种蛋鸡的品种不同,所产鸡蛋的大小、重量存在一定差异,相对而言,褐壳鸡蛋的平均重量大于白壳鸡蛋。据近几年对5个褐壳、4个白壳蛋鸡系的平均蛋重统计,发现褐壳蛋平均蛋重63.5克,其中伊莎褐蛋重最大(65.5克),白壳蛋平均蛋重61.9克,雪佛白最大(62.8克)。

开产母鸡体况蛋鸡转入产蛋鸡舍时的体重对早期蛋重的影响最大,18周龄时的体重对第一枚蛋的重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应密切关注蛋鸡早期的饲养管理,使后备母鸡开产时的体重达到标准体重,母鸡在开产时达到标准体重才能获得标准重量的鸡蛋,体重过小则所产鸡蛋小,体重过大则所产鸡蛋大,但如果开产时体内蓄积脂肪过多,则产

蛋困难,因此在育成期需要控制母鸡的体重。常在6周龄末检查鸡只体重是否达到标准,若符合标准则于7周龄进行限饲,以后每周对照体重,若超出标准体重,则减少饲料喂量以控制体重增长,若低于标准,则应相应地增加饲料量以促进增重。

开产日龄蛋鸡的开产日龄直接影响蛋的大小,开产越晚所产蛋就越大,通常采用控制光照的措施来延迟性成熟,推迟开产日龄,防止因过早产蛋而产出过小蛋,其控光措施因情况不同而异。如果是采用人工控制光照,

则可采用两种方法:(1)逐渐缩短光照时间,雏鸡孵出时给以14小时的光照,以后每周减少光照15分钟,到20周龄时减至每天9小时;(2)光照时间基本恒定,雏鸡孵出后1周内给以23~24小时的光照,2周龄至18~20周龄保持每天8小时的光照时间不变。如果是开放式鸡舍,根据鸡场所处区域的纬度,按实际自然光照时间计算需要补充的人工光照,也分为如下两种情况:(1)完全利用自然光照,育成期(20周龄前)如正处在夏至到冬至这段时间,因为日照时间在逐渐缩短,此时可完全利用自然光照;(2)自然光照加人工光照,育成期(20周龄前)如正处于冬至到夏至这段时间,因日照时间在逐渐增加,易导致母雏过早性成熟,此时可增加人工光照,其方法是:1.维持同一光照标准。按当地情况推算雏鸡长到20周龄时的光照时间作为鸡的光照时间标准,使雏鸡从孵出之日到20周龄时保持这一光照时间标准。如经过推算得知本批鸡长到20周龄时的当地日照时间为12小时,则20周龄前的光照时间维持在12小时,之前自然光照不足的部分通过人工光照补足。2.逐渐缩短光照时间。这主要用于当鸡20周龄时日照时间较长的情况

下,其方法是从幼雏的第一周起补充人工光照,使光照时间更长,以后逐周递减,到20周龄时正好减到当时的日照时间,如推算本批鸡长到20周龄时的当地日照时间为15小时,则20周龄前的光照时间要维持在20小时,以后每周减少人工光照时间,到20周龄时正好减到15小时的当时日照时间。

产蛋周龄母鸡的产蛋周龄不同也影响所产蛋的重量,通常初产蛋鸡的蛋较轻,经产蛋鸡所产蛋较重;随蛋鸡的产蛋周龄增加,所产蛋重量也不断增加。如罗曼褐商品代蛋鸡在21~24周龄的平均蛋重为55.05克,至33~36

周龄时平均蛋重为63.2克,当达到57~60周龄后,平均蛋重为66.65克。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蛋重也相应增加,但不利之处是蛋壳质量降低,故在产蛋后期应降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以限制母鸡体重的增长,提高蛋壳质量。

营养因素许多营养因素均能影响鸡蛋的大小,其中水分供应以及饲料中能量、蛋白、亚油酸水平对蛋重及大小影响较大。

水的供应水是动物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足量供应的水对维持鸡的产蛋及蛋的正常大小非常重要。鸡蛋含水量65%左右,每产一个蛋需水340毫升,饮水量的微小变化,对蛋的重量将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当鸡处于产蛋高峰及炎热的夏季时,水的供应就更加重要,一旦供应不足时必然会引起产蛋量和蛋重的下降。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资料精选,适合职场人士使用借鉴参考。

影响质量控制的五大因素

影响建筑五大主要因素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二、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 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 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 6)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 三、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四、机械设备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五、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此外,冬雨期、炎热季节、风季施工时,还应针对工程的特点,尤其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

影响品质五大因素.

现场管理五要素即(影响品质五大因素) 现场管理中,有五个方面是需要现场的班组长注意的,也是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中所讲的五要素:人、机、料、法、环。 所谓人: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司机、生产员工、搬运工等一切存在的人。现场中的人,班组长应当注意什么呢?首先应当了解自己的下属员工。人,是生产(质量)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围绕这“人”的因素,各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如何提高(品质)及生产效率,就首先从现有的人员中去发掘,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人力资源课程就是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工效,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的一门科学。简单地说,人员管理就是生产(质量)管理中最为复杂,最难理解和运用地一种形式。机: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地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品质)及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如:企料,改变过去的手锯为现在的机器锯,效率提升了几十倍。原来速度慢、人体力还接受好大考验;现在,人也轻松,效率也提高了。所以说,工业化生产,设备是提 升(质量)生产效率的另一有力途径。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 蛋鸡正常生产情况下,鲜蛋表面清洁光滑,蛋壳坚固完整,颜色均衡稳定,形体大小一致,拿在手中沉重感良好,互相碰撞声音清脆而不易破裂。如果产蛋鸡群存在营养失调、代谢障碍、环境应激、疾病困扰、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时,往往造成蛋壳质量的下降。 1、薄壳蛋 蛋壳厚度较正常蛋薄,属于蛋壳缺损程度较轻的非正常蛋类型,但在运输销售过程中容易破壳。其发生原因往往是日粮中钙量不足;钙磷比例失调;维生素D的含量不足,维生素D在鸡体新陈代谢中,有着促进钙、磷吸收的作用;温度的影响,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蛋壳质量,当外界气温高于32℃时,鸡体散热困难,甲状腺机能下降而可能导致鸡体摄入钙量不足,易产薄壳蛋;呼吸性氨中毒,氨中毒会使鸡体内失去较多的二氧化碳,致使形成碳酸钙的碳酸根离子不足,影响对钙的吸收,从而引起产薄壳蛋;产蛋时间差的影响,一般鸡场上午8时左右饲喂,白天血钙浓度高,蛋鸡在成蛋过程中钙的分泌量充足,所以一般下午产的蛋壳较厚。而上午10时前产的蛋通常是在夜间形成的,夜间母鸡多处在休息状态,采食量很少,血钙浓度较低,所以上午产的蛋一般蛋壳较薄;锰与蛋壳钙化的基质(黏多糖)的形成有关,缺锰会引起软壳蛋;其他因素,蛋鸡患病时(鸡减蛋综合症、生殖道炎症等),也会引起产薄壳蛋;鸡群密度过大,严重缺水,受惊吓等,产蛋鸡年龄较大,也易产薄壳蛋。 2、软壳蛋 蛋壳初步形成,但质地较软,状态不能固形,难以收捡和存放,是蛋鸡生产中常见的非正常蛋类型。一般造成薄壳蛋产生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软壳蛋的出现。饲料中钙磷及维生素等不全或不足,环境温度过高,采食量减少,鸡舍内密度过高,运动量不足,体质不强健,致使产蛋机能失常。注射疫苗,导致子宫蛋壳形成机能紊乱,用药不当,如杀虫剂、磺胺制剂。鸡受到惊吓刺激,下痢,遗传以及肾脏疾患。此外,蛋鸡缺锌也是造成软壳蛋比例较大的重要因素。 3、沙皮蛋 指子宫部分泌物的钙质未得到酸化,而以颗粒状沉积于蛋表面。一是因蛋鸡缺锌使碳酸酐酶活性降低,导致蛋壳钙沉积不匀不全;二是钙过量而磷不足时,

影响鸡蛋价格的因素分析

影响鸡蛋价格的因素分析 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市场供求关系的转变,鸡蛋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鸡蛋这种禽产品的价格因素分析,同样要从成本、生产供给及市场需求三方面的具体变化入手,分析这些因素与蛋价之间的相互作用特点,并进一步找出影响鸡蛋价格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规律。下面,从蛋鸡业的生产特点出发,具体分析影响鸡蛋价格的因素。 1 成本因素的分析 一般养殖户蛋鸡成本项目包括:①饲料成本费;②雏鸡成本费;③劳务工资费; ④疾病防制费;⑤燃料费、水电费;⑥固定资产设备、房屋折旧费;⑦销售费等。其中任何一项变化,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鸡蛋的成本费变化。在生产成本费构成中,主要的是饲料费支出,占总支出的60%~70%,第二项是雏鸡费,占15% ~20%。其次是疾病防制费和销售费用等。 1.1 饲料费用 养鸡的饲料费,舍饲生产费用的比例最大,占总支出的 60%~70%,是决定鸡蛋价格的主要成本。鸡蛋作为一种禽产品,实质上是饲料的转化物,对养鸡户的影响最大。其中,玉米和豆粕是鸡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营养的主要构成原料,分别占全价料(蛋鸡料)的60%~65%和20%~25%。玉米价格和豆粕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饲料成本的变化,进而影响鸡蛋价格的波动。而国家农业政策的改变、农业收成情况,饲料行业状况等因素的变化又将直接影响饲料价格的变动趋势。因此,饲料

成本是影响鸡蛋价格的主要成本。饲料价格指标的变动规律是研究鸡蛋价格成本因素的主要内容。 1.2 雏鸡费用 雏鸡费占饲养总支出的15%~20%。例如,白壳蛋鸡,每只雏鸡按2.3元购入,90%的鉴别率,90%的育成率,折合每只雏鸡2.8元;褐壳蛋鸡,每只雏鸡按2.5元购入,95%的鉴别率, 92%的育成率,折合每只雏鸡2.9元;在品种繁多的优良鸡种中,每个品种在生产性能上,都有各自的特点。能够选择到适应本地和自身饲养条件的鸡种,在不增加任何投资的条件下,就可增加10%~15%的经济收入。 据调查雏鸡价格有随蛋价一同波动的特点,雏鸡费用对蛋价的影响具有潜在的长远性,尽管我国有完善的种鸡管理条例,但在这些条例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质量监督机制,部分种鸡场提供的雏鸡质量存在着严重问题,受鸡沙门氏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禽脑脊髓炎等垂直传播疾病污染严重;受大肠杆菌、鸡马立克氏病毒、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早期感染严重;受鸡新城疫、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性疾病的影响严重,使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太低,导致这些疾病的免疫难以获得良好效果。 因此,雏鸡成本所体现的雏鸡的品质高低关系到未来鸡群的生长速度、产蛋量、抗病力、成活率等经济指标的效益,是影响鸡蛋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1.3 疾病防制费 用于鸡病防制和治疗的各种疫苗、检疫、消毒、药品等费用以及专家咨询费。随着蛋鸡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饲养环境的逐步恶化,舍内有害气体(NH3、 CO2、H2S)浓度超标,种种因素诱发了一些非条件性疾病和非典型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影响锻件质量主要因素

影响锻件质量主要因素 .原材料的化学成分: 1. 磷(P)能溶于铁素体中,其固溶强化能力很强,当其融入铁素体后使钢的强度、硬度显著提高,塑性、韧性显著降低。磷还具有极大的偏析倾向。 2硫(S)在钢中的溶解度很小,在钢锭的凝固过程中,硫聚集于最后凝固的地方,形成硫化物夹杂,严重影响钢的塑性。当硫以FeS形式存在时,FeS与Fe 形成易熔共晶体,其熔点为985C,分布于晶界。当钢在800-1200C锻造时,由于晶界处的硫化铁共晶体塑性低或发生熔化,而导致锻件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 脆性。这种钢必须在1000C以上长时间退火扩散才能锻造。若钢中含有足够数量的锰,可以消除硫的有害作用。 3 氮(N)在590E时,溶解于铁素体的量为0.1%,但在室温时,则降至0.001% 以下。当氮含量较高的钢自高温较快冷却时,铁素体中的氮呈过饱和状态,随后 在室温或稍高温度下,氮将逐渐以Fe4N形式析出,使钢的强度、硬度增高,塑性和韧性大为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时效脆性。 4氢(H)在钢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当氢含量较高的钢锭,经锻、 轧后较快冷却时,从固溶体析出的氢原子来不及向钢坯表面扩散,而集中在钢内缺陷处形成H2,产生相当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在组织应力和热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弓I起氢脆,而出现细微裂纹,即所谓白点。 5氧(O)在铁素体的溶解度很小,以夹杂物形式存于钢中。氧化物熔点高、硬而脆,通常分布在晶粒边界,会严重影响钢的塑性,降低疲劳强度。氧化铁还会与其他夹杂物形成易熔共同体,分布于晶界处,造成钢的热脆性。 6各种合金元素对钢的影响:a.镍(Ni)使钢具有很高的强度、塑性和抗蚀性。 b. Cr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加耐磨性和耐热性,还能显著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抗蚀性。C.Mo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并略降低塑性和韧性,它最大的特点是使钢具有较高的耐热性。d.Si 一般含量超过2.5%时锻造就比较困难。 e.Mn会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增强耐磨性和抗磁性而降低韧性。

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和蛋重的对策

改善蛋种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和蛋重的对策 一基本情况 蛋种鸡随着日龄的增长,尤其是到36周龄以后,蛋壳质量呈下降趋势,55周龄以后可能导致薄壳蛋、沙皮蛋、畸形蛋比例增加,同时,产蛋后期由于产蛋率下降,使得蛋重变大,甚至超标,种蛋合格率下降,影响孵化质量。虽然产蛋后期蛋鸡老化,种蛋质量稍微变差不可避免,但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种蛋蛋壳质量变差,蛋重超标,碧蓝美丹小贴士提醒您,对于企业而言,将直接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果能够改善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种蛋出现的这些问题,那么带给养殖者们的将是一个巨大的利润空间。 二影响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和遗传、日龄、饲养管理不当、应激和疾病等非营养性因素,还有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性因素。在产蛋高峰期受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的侵害或者产蛋后期正在发病的鸡群,可能引起输卵管受损,导致产蛋后期输卵管合成蛋壳功能降低,钙质沉积不均和不全,蛋壳质量变差。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平衡或维生素不能满足鸡群需要时,可能引起同样的问题。高温环境应激能引起鸡只分泌功能紊乱,造成输卵管机能障碍,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变差。日龄因素导致蛋壳变差虽然不能避免,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缓解由此带来的损失。 改善蛋壳质量的措施很多,经验证,在实际生产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是改变饲喂方式:早上喂全天料量的五分之二,中午十二点清空料槽3小时,下午喂全天料量的五分之三。由于蛋壳大多在夜间形成,并且夜间鸡群不进食,如果不能采食足够多和足够大颗粒的钙质,就会动用骨骼中的钙,而下午提高喂料量,或者下午在料槽中额外撒一层大颗粒石粉,就可以满足产蛋高峰后期鸡群产蛋的需要,能够显著提高蛋壳质量。 三影响产蛋后期蛋重的因素及对策 在实际生产中,蛋鸡饲养后期采食量逐渐提高,产蛋率逐渐降低,导致蛋重偏大,不利于种蛋的孵化。蛋重与开产体重成正相关关系,开产体重越大,蛋重就越大。碧蓝美丹研究提醒,从营养角度分析,蛋重大小受到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胱氨酸、能量、脂肪及亚油酸等摄入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日粮中能量固定时,蛋白质与脂肪的互作对蛋重的影响显著;当日粮中添加4%脂肪时,日粮蛋白水平对蛋重的影响不显著;当日粮中不添加脂肪时,提高日粮中粗蛋白水平蛋重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当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为12%、14%、16%、18%时,蛋重依次为55g、57.4g、58.5g、59.8g。通过实践得出结论,从种鸡30周龄时或者产蛋率达到最高峰并下降2个百分点时,降低饲料配方中一定范围内蛋白质水平来调控蛋重,以期达到与蛋重标准相一致的水平。此外,研究发现,每只鸡每天摄入亚油酸的量提高到2.75g时,平均蛋重一致增加,但是日粮中增加易吸收油而不增加亚油酸的浓度时,并不会提高平均蛋重。

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

影响产品质量地五大因素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地五个影响产品质量地主要因素地简称. ?人:指制造产品地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地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地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地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地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地,就像行驶地汽车一样,汽车地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地要素才是主要地.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b5E2R。 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地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地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p1Ean。 人地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地工作? 3.是选人地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 吗? 机地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地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地是否正常运作,工具地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地又一要素.DXDiT。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地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地人对吗?机器地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地环境适 应吗? 机器设备地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地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地内容.RTCrp。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地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地使用,这是设备管理地关键.5PCzV。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地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地重要部分.jLBHr。料地分析: 1.是真货吗?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4.入厂检验了吗?

质量控制五大因素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因此,对这五方面因素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要素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

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二、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材料控制的要点有: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止常施工。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好合理使用。6)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工作。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0%或更多,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放任自流,从中收取回扣和好处费。还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约束机

如何提高蛋重

如何提高蛋重 1 品种:白褐壳平均蛋重63.5g,依莎褐蛋重最大(65.5g);白壳蛋平均蛋重61.9g(44.6斤/箱),雪佛白为62.8g列第一。褐壳蛋鸡的平均蛋重高于白壳蛋鸡。蛋重与体重之间的遗传相关值也高达0.5左右。 2 产蛋鸡的周龄: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蛋重亦增加。 3 蛋鸡开产时的体重:使后备母鸡开产时的体重都达到标准体重,或推荐体重范围的上限。18周龄体重每增加45g,蛋重约增加0.5g。15-19周龄体重会影响蛋重,这种影响与营养素的摄入量有关。体重每增加100g,采食量增加3.5g,蛋重增加1.2g。 4 环境因素:国外研究表明:鸡舍温度每升高1℃,蛋重下降0.17~0.98g,平均0.4g。把鸡舍的温度控制在19~23℃,这时的蛋重最大。 5 营养:足量的水对维持鸡的大量产蛋和蛋的正常大小是很重要的,断水应激需要很长的恢复期;在不降低产蛋率的前提下,添加亚油酸是控制蛋重的有效方法。蛋鸡日粮中适量添加氯化胆碱,能增加蛋重。4%的贝壳粉与3.5%的细小石灰石并用,能获得最佳的蛋壳重量。发现提高日粮蛋白质或蛋氨酸水平对开产前12周的蛋重没有影响,亚油酸水平对这一阶段的蛋重也没有影响。采食高脂肪日粮可以增加蛋重。亚油酸可能通过增加蛋白重而不是蛋黄重影响蛋重。在产蛋初期添加4%玉米油蛋重增加。但在玉米-豆粕日粮中添加亚油酸通常并不能增加蛋重。高蛋白日粮或高脂肪(4%)日粮增加蛋重的原因是由于蛋白重量的增加。研究表明,采食低蛋白日粮如果采食量也低时,生产性能迅速降低。然而,补充适量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后,即使在低采食量的情况下也可恢复蛋鸡的生产性能。日粮中添加蛋氨酸可增加蛋重。 6 光照:要有计划地让鸡群在适当的日龄开产. 7 采食量:正常情况下,提高采食量,能提高蛋重;控制采食量为100g/日时,减少蛋氨酸摄入量可以减少蛋重但不会降低产蛋率。产蛋高峰期(38~45周龄)维持最大蛋重的蛋氨酸需要量高于产蛋数,而维持最大产蛋数的蛋氨酸需要量在51~58周龄期间最高。 8、饲养管理:发现秋季和冬季初期性成熟的鸡产的蛋较重。Douglas(1987)认为改变一日内的光照时间也可以改变蛋的大小,早晨提早光照可以增加蛋重。提高蛋鸡舍的温度会降低采食量和蛋重。—加强育成期饲养管理,使蛋鸡在开产时达到标准体重。 —尽—采用适当的光照制度。 —早转群以防止过分拥挤。 —采用适当的营养措施:应当供给高蛋白日粮并添加脂肪

影响蛋糕品质的因素 论文分析

影响蛋糕品质的因素 摘要 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几大类因素对蛋糕品质的影响。其主要影响蛋糕品质的因素可归结为四大类。即:(1)原材料对蛋糕品质的影响(2)添加剂对蛋糕品质的影响(3)加工过程对蛋糕品质的影响(4)包装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通过这几大类制作蛋糕的关键因素,使我们了解每一个制作细节的重要性,从而生产出品质更高的蛋糕。 关键词:温度,添加剂,时间,水分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1蛋糕的概述 (4) 1.2蛋糕的分类及特点 (4) 1.3蛋糕的工艺流程 (5) 第二章原材料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2.1原材料的选材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7) 2.2原材料的卫生情况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8) 2.3原材料的用量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8) 第三章添加剂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3.1蛋糕油 (10) 3.2化学膨松剂 (10) 3.3塔塔粉 (11) 第四章加工过程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4.1人员操作和加工环境 (12) 4.2加工温度及加工时间 (12) 第五章包装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5.1包装环境 (14) 5.2包装材料 (14) 第六章蛋糕行业的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 (15) 第七章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第一章前言 1.1蛋糕的概述 蛋糕是一种古老的西点,一般是由烤箱制作的,蛋糕是用鸡蛋、白糖、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为辅料。经过搅拌、调制、烘烤后制成一种像海绵的点心。 蛋糕是糕点类主要品种之一,它具有营养丰富,质地软,蓬松,风味佳,使用方便等特点。 1.2蛋糕的分类及特点 蛋糕的种类有很多,根据材料和做法的不同,比较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海绵蛋糕、戚风蛋糕、天使蛋糕、重油蛋糕、奶酪蛋糕、慕斯蛋糕。 海绵蛋糕:是一种乳沫类蛋糕,构成的主体是鸡蛋、糖搅打出来的泡沫和面粉结合而成的网状结构。因为海绵蛋糕的内部组织有很多圆洞,类似海绵一样,所以叫作海绵蛋糕。海绵蛋糕又分为全蛋海绵蛋糕和分蛋海绵蛋糕,这是按照制作方法的不同来分的,全蛋海绵蛋糕是全蛋打发后加入面粉制作而成的;分蛋海绵蛋糕在制作的时候,要把蛋清和蛋黄分开后分别打发再与面粉混合制作而成的。 戚风蛋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基础蛋糕,也是现在很受西点烘焙爱好者喜欢的一种蛋糕,像是生日蛋糕一般就是用戚风蛋糕来做底,所以说戚风蛋糕算是一个比较基础的蛋糕。戚风蛋糕的做法很像分蛋的海绵蛋糕,其不同之处就是材料的比例,新手还可以加入发粉和塔塔粉,因此蛋糕的组织非常松软。 天使蛋糕:也是一种乳沫类蛋糕,就是蛋液经过搅打后产生的松软的泡沫,所不同的是天使蛋糕中不加入一滴油脂,连鸡蛋中含有油脂的蛋黄也去掉,只用蛋清来做这个蛋糕,因此做好的蛋糕颜色清爽雪白,故称为天使蛋糕。 重油蛋糕:也称为磅蛋糕,是用大量的黄油经过搅打再加入鸡蛋和面粉制成的一种面糊类蛋糕。因为不像上述几种蛋糕一样是通过打发的蛋液来增加蛋糕组织的松软,所以重油蛋糕在口感上会比上面几类蛋糕来得实一些,但因为加入了大量的黄油,所以口味非常香醇。比较常见的是在面糊中加入一些水果或果脯,这样可以减轻蛋糕的油腻味。 奶酪蛋糕:音译也可以称为芝士蛋糕,是现在比较受大家喜欢的一种蛋糕。奶酪蛋糕是指加入了多量的乳酪做成的蛋糕,一般奶酪蛋糕中加入的都是奶油奶酪。奶酪蛋糕

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

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的简称。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8 B" a- v e( i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 ?7 L: U1 P' u( y( R4 ]: x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 吗?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 应吗?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8 R1 i' y% L9 p8 M& a 料的分析: 1.是真货吗?; L0 S2 r2 K$ Y# G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4.入厂检验了吗?

影响服务质量的五大因素.

影响服务质量的五大因素 服务的提供过程可以是高度机械化的或者是高度人工化的。前者如自动售货、自动摄影、自动取款等;后者如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高度机械化的或是高度人工化的服务提供都需要对其过程作出具体的规定,按照详细的程序来进行。那么对过程的控制如何将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我们把影响服务过程质量的原因归结为五大因素: 1.人 对控制服务过程起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的是服务者,是他们的素质,其中包括职业道德、个人品质、服务技巧和服务态度。所以说与工业相比,服务业中人的因素显得更加的突出。 2.设施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服务,都离不开各种设施。服务特性的达到和服务过程的完成于设施的优劣及其保养维护密切相关。 3.材料 对于服务,我们所说的材料指两个方面:其一是销售的商品、食品和饮料及服务中用到的其他消耗品等有形的物质;其二是信息,包括市场信息、商品信息、技术信息、服务信息、金融信息等无形的物质。材料对服务特性以及服务过程的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4.方法 服务的方法一般来讲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它反映在各种规范中,但它又是灵活的,这又取决于服务者的素质。服务方法包括服务

的技能、方式、程序、服务的艺术,以及管理用到的各种统计和非统计方法。显然,服务方法的优劣对服务特性的达到和服务过程的完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 5.环境 顾客要求在舒适的环境中购物、旅行、住宿和餐饮,在有秩序的环境中进行金融、医疗、咨询、维修等活动。环境的安全、优美、方便、舒适和有序是达到服务特性要求的必要条件,是服务过程中应不断加以关注的重要因素。 通过控制人、设施、材料、方法、环境五大因素,来控制过程,以达到实现每一服务特性项目及其指标,这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思路和原则。

影响蛋鸡蛋重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影响蛋鸡蛋重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困扰用户和业务员的问题:同样的产蛋鸡料,不同用户使用后获得的蛋重不同,由此常常产生误解。下面就影响蛋鸡蛋重的因素做个剖析,便于我们的用户和业务员在生产过程中对照自已的实际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一、蛋重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及品种 不同品种和品系的产蛋鸡,蛋的大小是有差异的。一般中型蛋鸡比轻型蛋鸡产的鸡蛋大,褐壳蛋系的蛋重大于白壳蛋系。 (二)生理 1.开产日龄 开产日龄越小,一生所产的蛋重都偏小,而且没法弥补;反之,开产日龄愈大,中后期产的蛋愈大。有资料表明,开产日龄每推迟1天,蛋重增加0.1克,但过晚开产也不经济。生产实践中以提前开产的鸡群占多数,主要原因是光照程度和育成鸡的体重没有控制好。 2.开产体重和体格 开产时体重和体格的大小影响开产初期乃至整个产蛋周期的产蛋成绩。开产时体重和体格在标准偏上的,母鸡所产的蛋较大;反之则小。欲达到标准蛋重,必须使母鸡开产时的体重达到品种规定的标准。在遗传上蛋重与产蛋率呈负相关(-0.4),同一鸡群同时兼顾这两个性状是很困难的,片面追求蛋重反而会降低产蛋率,合适的蛋重是取得稳产高产的前提。同时,体重与蛋重是矛盾的统一体。体重过大采食量相对偏高,维持消耗增大,饲料转化率降低,虽然所产的蛋重要大一些,但经济效益也会降低。蛋鸡育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只能是适当降低蛋鸡的体重,因此我们常见的高产蛋鸡的体重都不大,但降低体重对蛋重又会产生不利影响。 3.性成熟和季节 性成熟时体重大,开产后蛋也大,早熟的小母鸡不利于提高蛋重,冬春季节性成熟比夏秋季节性成熟的蛋重大,这与光照制度和母鸡的采食量有关。 4.产蛋周龄 蛋重随日龄的变化规律为:开产时蛋重较小,随日龄增加蛋重迅速增加,开产后18周(约300日龄)达到标准蛋重(60克),开产时约为标准蛋重的80%(48克),72周龄时约为标准蛋重的108%(65克)。 (三)营养因素 1.能量 生长期适当提高能量水平,可提高产蛋初期和前期的蛋重,原因是开产时母鸡的体重和体能的贮备较为充分。因此生长期不应一味使用低档饲料。目前产蛋鸡日粮中最缺乏的还是能量,这与部分养殖户片面追求蛋白含量有关。虽然在代谢能一定的条件下,提高蛋白水平有利于蛋重的增加,但是,由此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是相当大的。如某些蛋鸡配合料代谢能水平只有2500kcal/kg,粗蛋白水平却超过了18%,结果造成蛋鸡采食量偏大,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功能减弱,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产蛋中后期淘死率增加,最终损失最大的还是养殖户。所以饲料中适宜的能蛋比是蛋鸡饲养中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 2.蛋白质和氨基酸 众所周知,蛋重受日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的影响,但在蛋鸡不同的产蛋阶段影响程度不同。当日粮蛋白水平从12-17%,每增加1%粗蛋白水平,蛋重增加1.2克,超过这一范围,蛋重增加不明显。试验表明,产蛋早期蛋重对日粮蛋氨酸水平的反应较蛋白水平敏感。随着日粮蛋氨酸水平的增加,蛋重呈直线上升,但这种增加幅度随着产蛋周龄增大而减少。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产品质量的定义 按照国际标准的规定,产品是过程的结果,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对于产品质量的概念,往往因研究的学科领域和专业范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从广义角度讲,产品质量是指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它既包含实物产品,也包含无形产品(如服务)。 本文基于对产品质量监管方式的探讨,倾向作如下定义:所谓的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用户需求的程度。它是反映产品的自然有用性和社会适应性的尺度,包括产品的外观质量(如产品的形态结构、花色图案、款式规格以及气味、滋味、光泽、声响、包装等外表形态)和内在质量(如产品的化学、物理、机械、光学、热学及生物学性质等固有特性)。 (二)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 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正如一棵树木,要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结出硕果,既取决于树木本身遗传基因所产生的防虫、抗病、成材、挂果等内在因素,也依赖于树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须的土壤、水分、大气、肥料等外部因素。与此相类似,作为一个全局性、社会性的问题,产品质量的好与坏,既要受企业内部条件的影响或约束,也要受外部环境因素的激励或制约。(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见下图) 图:产品质量影响因素流程图 1.内部因素。也称企业因素,是指存在于系统内部的人员、物质、制度、信息等方面的相关因素。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影响产品质量的内部因素为5M,即“人机料法环”: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上述五大因素存在于企业中,受企业的控制,并通过企业的管理行为对产品质量造成直接影响。事实上,内部因素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也各有不同,其中,关键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领导质量意识和员工整体素质。人的因素中,企业领导的质量意识和员工(特别是关键岗位、特殊工种人员)的素质,是关系企业质量文化和管理水平的最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控制。 二是质量组织建设和功能发挥程度。包括现场管理、产品检验、QC小组等在内的企业各类质量组织的建立,以及各组织对产品质量监督把关功能的发挥程度,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影响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影响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文章来源:中国 家禽 更新时间:2003-5-21 17:51:00 点击数: 1457 评论本文 顾忠欢(上海大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蛋壳质量指标包括比重、蛋壳变形值、蛋壳厚度、蛋壳抗裂强度、单位表面积的壳重等,其中厚度是最主要的,正常蛋壳厚度是0.3~0.4mm 。厚度微小的变化对蛋壳破损程度有很大影响,例如壳厚0.38~0.4mm 破损率可能低达2%~3%,而蛋壳厚度0.3~0.27mm 破损率可能高达10%。 1影响蛋壳质量因素 1.1非营养因素 1.11品种和遗传 一般而言,在同样环境与饲养条件下,遗传性能强的鸡较遗传性能差的鸡更能利用大量的钙,使蛋壳加厚,而蛋壳厚度与蛋壳强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蛋壳强度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力系数为0.2)。不同禽类之间蛋壳强度存在一定差异,如银雉蛋的蛋壳强度比鸡蛋的蛋壳强度几乎大一倍。同类禽的不同品种来航鸡蛋比褐壳鸡蛋的蛋壳强度小。产蛋多的鸡其蛋壳强度比产蛋少的鸡小。究其原因是不同品种的鸡对钙利用率不同,增加饲料中的钙不能改变品种间的相对差异。 1.1.2日龄 产蛋周龄是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随着产蛋周龄的增长,蛋重增加,蛋体加大,而沉积在蛋壳上的钙基本是相对稳定的,机体对钙质聚集量保持不变,因此蛋壳的厚度就必然下降,蛋壳变薄、变脆。特别是接近产蛋结束时,蛋壳质量下降更加严重。另外,在产蛋后期机体对饲料中钙的吸收利用和存留能力降低,相应导致用于蛋壳形成的钙量也随之降低,但蛋壳重并求相应增加,造成蛋壳变薄。 1.1.3鸡群应激 1.1.3.1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超过30℃~32℃,鸡便会出现热应激,产生生理保护性反应,表现为呼吸加快、血液pH 值升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钙严重丧失以致形成蛋壳所需要的碳酸钙流失很多,造成蛋壳质量下降,而且由于蛋鸡的采食量减少,摄入体内的钙质也相应减少,以致血

影响蛋鸡蛋壳颜色和蛋重相关因素

影响蛋鸡蛋壳颜色和蛋重相关因素 蛋壳质量不好表现为蛋壳变薄、蛋壳颜色变浅、出现沙皮蛋等。市场上常出现鸡蛋蛋个够大,但是鸡蛋没有重量,也就是说蛋的内容物轻。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以下就可能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做一分析。 蛋壳颜色从遗传角度说,蛋壳颜色的色素组成有三种:原卟啉—IX、胆绿素—IX、胆绿素的锌螯合物。这三种色素按不同比例形成不同颜色。蛋壳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和机理很复杂,其化学成分为棕色素卟啉,来源于血红蛋白分解物,与衰老、受损和形态异常的红细胞的破坏有关。当红细胞在肝、脾和其他部分的网状内皮系统被吞噬破坏后,释放出血红蛋白,很快被分解为珠蛋白、胆绿素和铁。 品种因素。 营养因素: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约占94%,蛋鸡产蛋期每天摄入的钙主要是满足产蛋的需要,一只鸡每天约需3-3.5g,过低过高都会影响蛋壳质量。磷的含量不当,机体内钙磷的吸收总是协同的,适宜的含磷量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在育雏、育成期、钙磷比例在1.5-2.1时,钙磷的吸收利用率最高。产蛋鸡日粮中钙磷比例达到5.5:1。维生素D是钙吸收的辅助因子和促进因子,可提高血浆中钙和磷的水平,保证正常骨骼的矿物质和机体的其他机能。当血液中钙的浓度低时,维生素D的需要量就会增加。但维生素D不能代偿钙、磷的缺乏。所以产蛋鸡饲料必须补充充足的维生素,这种较高的维生素含量可使钙磷比例达到最佳。饲料中铁、镁、锌、锰等的含量都会影响钙磷的吸收,进而影响蛋壳质量。这些矿物元素在体内含量过高时,会与磷酸根离子形成不溶性的磷酸盐而影响钙的吸收。维生素C的水平和环境应激,在急性环境应激情况下,内源维生素C不能满足突然增加的用于皮质酮合成的需要,由于维生素C不能在体内贮存,以及可能存在的维生素C合成的延误反应,很有可能出现维生素C耗尽的情况,这将造成死亡。急性应激期间,合成钙三醇所需要的维生素C 也将转向皮质酮的合成,这将造成钙化作用所需要的钙三醇供应不足,从而导致薄壳蛋或有钙化缺陷的蛋产生。环境应激条件下,补充外源的维生素C可以减少产薄壳蛋和有钙化缺陷蛋的机会。引发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免疫应激,同样影响蛋壳质量,特别是对于40周龄以上的鸡群。在这种情况下,作好补充外源性维生素C的工作。 能量水平:在冬季饲料中能量水平在11.09KG/kg以下时,蛋白质分解供能,其代谢产物在鸡体内含量过高,引起鸡轻度拉稀和慢性肾炎,导致钙吸收障碍,蛋壳质量下降。 年龄因素:在蛋鸡第一个产蛋周期内,40周以内特别是29-36周龄时蛋壳质量最佳。随年龄增加,64周龄后蛋壳质量下降幅度加快,尤其是换羽后的第2个产蛋周期明显低于第一个产蛋周期。 管理因素:温度:鸡的临界温度是27℃,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鸡由于气喘呼出大量CO2,造成呼吸性碱中毒,血钙浓度下降。同时,热应激导致鸡采食和吸收钙不足,引起卵壳腺泌钙减少,蛋壳质量下降。通风:在高温季节强制通风量过大时,舍内气流速度过高,肺泡内氧气浓度降低,CO2排除过多,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冬季为了保温,通风量不足,鸡舍空气中NH3.H2S,CH4,CO2等气体含量过多,鸡出现尿毒症及内分泌失调等。二者均会导致钙的吸收和利用障碍而影响蛋壳质量。光照:生产中常见的不合理光照有初产时1次补光时间过长,光照时间长短不稳定、光照强度过大及舍内光线分布不均匀等,直接导致鸡生殖系统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蛋壳质量。生长期监控措施不利,初产时性成熟与体成熟不同步,个体间发育不整齐,影响了整个产蛋期蛋壳质量的一致性。饮水:夏季供水量不足等,都将影响钙的吸收,直接导致蛋壳质量下降。疾病因素:慢性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大肠杆菌病、副伤寒、白冠病等。

研究控制品质的几项影响因素

现代工程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任课老师: 学号:班级:

实验七:研究控制品质的几项影响因素 一、研究代数环对仿真系统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1、实验原理及目的 (1)代数环的定义 如图所示,当输入与输出之间为直通环节(不存在积分、微分,只存在比例关系,)且输出直接作用于输入时,称这样的系统为代数环。 (2)代数环的形成原因 在工程当中不会存在纯比例的系统,因此实际的代数环系统不会存在。但在科学运算或计算机进行仿真时,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总会出现代数环这样的系统。现举例如下: 某系统如下图所示,取k=2,T=0.01。

利用局部离散法仿真得到的输出曲线如下: 可见系统最后的输出发散。 分析原因,正是由于T较小导致计算机仿真时将该系统视作了代数环(如下)。 其中A近似取2,B取1。之所以说A近似取2,是因为T虽小但其对系统仍是有一定影响的。

对A=2,B=1的代数环进行仿真,输出曲线如下 (3)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借助matlab仿真,研究代数环对系统仿真的影响,以及寻找消除代数环的方法。 2、研究代数环对系统仿真的影响 对于如图所示的系统,在输入阶跃信号的条件下,利用matlab进行仿真,输出曲线如下:

(1)取A=0.1,B=1,系统的仿真输出曲线如下: 可以看到三条曲线最终都能稳定下来,而且最终都稳定在0.090909这个值上。 其次分析每条曲线,可以发现仿真步长dt越大,输出曲线的稳定时间越长。这说明仿真步长的改变会影响系统的仿真输出。 而对于一个确定的系统,当输入确定时,系统的输出是不应该随仿真手段的不同而出现大的变化的。在不致于使系统发散的条件下,仿真步长的不同最多影响仿真精度,而不大幅影响输出曲线的形状。 对代数环进行仿真时,输出曲线形状与仿真步长有关,直接意味着仿真结果是不可信的。 (2)取A=1,B=1,系统的仿真输出曲线如下:

蛋重

提升鸡蛋商品性之提高蛋重 自由畜牧人:王合德 时至七月,鸡蛋行情一直处于高位,广大养殖户对蛋重越来越重视起来,特别是高温时节,采食量下降会大幅度影响蛋的商品性。本文就蛋商品性的蛋重作详细综述,旨在提醒广大客户蛋重的影响因素较多,需合理控制蛋重,切勿超出蛋鸡负荷,以免出现“杀鸡取卵”的结果。 每只鸡平均日产蛋量是考查鸡饲养水平的关键指标,在产蛋率高的前提下,增加蛋重是提高只日产蛋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下面对蛋重的影响因子及如何调控蛋重作一介绍。 1、品种据近10年间统计5个褐壳、4个白壳蛋鸡系的平均蛋重发现:褐壳平均蛋重63.5g,依莎褐蛋重最大(65.5g);白壳蛋平均蛋重61.9g,雪佛白为62.8g列第一。褐壳蛋鸡的平均蛋重高于白壳蛋鸡。由于蛋重与产蛋数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基本不可能同时提高这两个性状。所以将蛋重控制在符合本品种特征的情况下,提升产蛋率才是根本方法。 2、产蛋鸡的周龄通常初产蛋鸡蛋较轻,经产蛋鸡的蛋较重,以罗曼褐商品代蛋鸡为例,21~24周龄的平均蛋重为58.05g,33~36周龄的平均蛋重为63.2g,后者比前者重5.15g,增加8.87%,而在57~60周龄,平均蛋重达66.65g,比21~24周龄

增重8.6g,增加14.81%。因此,随着产蛋周龄的增加,蛋重亦增加。 3、蛋鸡开产时的体重体重和产蛋率呈负相关,与蛋重呈正相关。对早期蛋重影响最大的是蛋鸡转入产蛋鸡舍时的体重,17周龄时的体重对第一枚蛋的重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养殖户必须关注蛋鸡早期的饲养管理,使后备母鸡开产时的体重都达到标准体重,或推荐体重范围的上限。 4、环境因素环境温度的高低,除影响蛋鸡的产蛋率外,对于蛋重影响更明显。提高鸡舍温度,可降低蛋重;降低鸡舍温度,可提高蛋重。国外研究表明:鸡舍温度每升高1℃,蛋重下降0.17~0.98g,平均0.4g。平均舍温在27.5℃时,中小型蛋的比例为32%;平均舍温在31.6℃时,中小型蛋的比例为67%,如期望得到的蛋重大,必须做好蛋鸡的季节性饲养管理工作,把鸡舍的温度控制在19~23℃,这时的蛋重最大。 5、营养足量的水对维持鸡的大量产蛋和蛋的正常大小是很重要的,鸡蛋含水分为65%左右,每生产一个蛋,需要340mL 水,饮水量的微小变化,对蛋的重量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产蛋高峰及环境温度较高时,更不能断水。当水不足能引起产蛋量和蛋重的下降,断水应激需要很长的恢复期。产蛋母鸡的饲料采食量随日粮能量含量而异。饲料采食量低,能量食量不足,均能导致产蛋下降。不提高蛋白质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日粮的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