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放疗一般需要做多少次

乳腺癌放疗一般需要做多少次

乳腺癌是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中医药治疗。临床上多采用以上几种方法联合治疗,以便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乳腺癌放疗一般需要多少次呢?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术后往往需要进一步治疗,防止复发和转移。很多患者术后选择放疗,放疗的次数的多少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都有三十多次。

众所周知。放疗具有很强的毒副作用,放疗后患者的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都会受到影响,甚至还有脱发、皮肤等问题。过度的放疗不仅对病情帮助不大,还会加速病人的死亡。

专家建议,术后患者要控制放疗次数,对于体质差的患者,不建议放疗。中医治疗乳腺癌效果明显,术后患者可以联合中医治疗,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治疗癌症有着独特的优势,希望大家观看下面的视频:中医药袁希福三联平衡疗法治疗乳腺癌患者真实病例,相信他们的康复经验一样值得你借鉴采用。

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是由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根据30年的抗癌经验,在先辈们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该疗法具备中医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优势,并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应运而生。且治疗费用低,适合治疗各个时期的癌症患者。

三联是指肿瘤患者三种最基本的病理表现,也是治疗肿瘤需针对的三个关键因素,即一为“虚”;二为“淤”,三为“毒”。这三种因素相互关联,在人体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癌细胞扩散转移,人体生命衰竭。平衡是生命正常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三联平衡疗法”针对以上三个关键因素进行综合治疗使之平衡,最终使人体生理指标恢复到平衡和谐的健康状态。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乳腺癌有以下优势:

一、对人体失调的生理功能具有双向调节、抑杀癌细胞的优势,使肿瘤逐渐缩小消失,防止其扩散和转移;

二、抗癌效果明显,并具有极强的镇痛止吐、增强食欲、提高体力、消除积水等作用;

三、服用安全可靠,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不损伤正常组织细胞,对不能手术及放、化疗已失去机会的病人同样适用;

四、与放、化疗配合使用,可增强放、化疗的疗效,并能减轻或消除放、化疗后引起的疼痛、呕吐、失眠、厌食、乏力、脱皮、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毒副反应;

五、将中医中与现代医学理论结合起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可起到扬长避短,互相补充,提高疗效的作用。适用范围广泛,经大量临床验证,“三联平衡疗法”可应用于各种中晚期肿瘤。

乳腺癌放疗一般需要做多少次?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也有所了解。专家建议乳腺癌患者,不要过度放疗,重视中药的抗癌效果,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争取早日康复。如果您还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乳腺癌放疗的内容,欢迎在线咨询我们的专家,相信他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乳腺癌放射治疗

乳腺癌放射治疗 放射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丧失,可同时配合中药真情散以降低放疗的副作用。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局部治疗手段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少,受解剖学病人体质等因素的限制,不过放射治疗效果受着射线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用目前常用的放疗设施较难达到“完全杀灭”肿瘤的目的效果较手术逊色,因此目前多数学者不主张对可治愈的乳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多用于综合治疗包括根治术之前或后作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疗近10余年来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日益增多疗效与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放射治疗在缩小手术范围中起了重要作用。 (一)术前放射治疗 1.适应症 (1)原发灶较大估计直接手术有困难者 (2)肿瘤生长迅速短期内明显增长者 (3)原发灶有明显皮肤水肿或胸肌粘连者 (4)腋淋巴结较大或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有明显粘连者 (5)应用术前化疗肿瘤退缩不理想的病例 (6)争取手术切除的炎性乳腺癌患者 2.术前放疗的作用 (1)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使部分不能手术的患者再获手术机会 (2)由于放射抑制了肿瘤细胞的活力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及转移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3)由于放射延长了术前观察时间有使部分已有亚临床型远处转移的病例避免一次不必要的手术 3.术前放疗的缺点 增加手术并发症影响术后正确分期及激素受体测定 4.术前放疗的应用方法 术前放射应尽可能采用高能射线照射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并发症放射技术方面目前多数采用常规分割中等剂量一般不用快速放射或超分割放射放射结束后4~6周施行手术较为理想 (二)术后放射治疗 根治术后是否需要放射曾经是乳腺癌治疗中争论最多的问题近年来较多作者承认术后放疗能够降低局部区域性复发率自从Fishor对乳腺癌提出新的看法后乳腺癌的治疗已逐渐从局部治疗转向综合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广泛应用术后放射已不再作为根治术后的常规治疗而是选择性地应用 适应症 (1)单纯乳房切除术后 (2)根治术后病理报告有腋中群或腋上群淋巴结转移者 (3)根治术后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占检查的淋巴结总数一半以上或有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者 (4)病理证实乳内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照射锁骨上区) (5)原发灶位于乳房中央或内侧者作根治术后尤其有腋淋巴结转移者 放疗原则 (1)ⅠⅡ期乳腺癌根治术或仿根治术后原发灶在乳腺外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者术后不放疗;中国生物治疗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f234817.html,杨教授特别指出,腋淋巴结阳性时术后照射内乳区及锁骨上下区;原发灶在乳腺中央区或内象限腋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时术后仅照射内

乳腺癌放射治疗指南之演变及解读

乳腺癌放射治疗指南之演变及解读 陈佳艺 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16-11-26

2011~2016 NCCN指南变迁:保乳术后?成熟部分: ?全乳放疗+瘤床加量 ?可能减免术后放疗的老年患者 ?变迁部分 ?全乳大分割 ?未明确部分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 ?包含区域淋巴结照射的大分割治疗

保乳治疗的前瞻性III期研究 Trial No. 年限/ FU years T max切缘N+% 局部复发% 保乳乳房切除p 米兰Ⅰ期7011973-80 /202cm-25.88.8 2.30.01 IGR1791972-80 /152cm-32.4914NS NSABP-B0612191976-84 /204cm-371410NS NCI2371979-87 /185cm+40.52200.001 EORTC9021980-86 /155cm+4320120.01 DBCG9051983-89 /205cm-35 4.6 6.5NS # 对照组除米兰Ⅰ期为根治术外均为改良根治术,研究组除米兰Ⅰ期为象限切除外均为肿块切除术

EBCTCG2005 单纯保乳手术VS 术后全乳放疗 4 : 1

瘤床加量对局部控制的意义 作者病例数全乳剂量BOOST★局部复发率(%)随访(年) Bartelink 2657 50Gy/25Fx /10.2 10 2661 16Gy/8Fx 6.2 Romestaing 503 50Gy/20Fx / 4.5 3.3 521 10Gy/4Fx 3.6 Polgar 103 50Gy/25Fx /15.5 5.3 104 16Gy/8Fx 6.7 Bartelink H, et al. J Clin Oncol. 2007. 25(22): 3259-65. Romestaing Pet al. J Clin Oncol. 1997. 15(3): 963-8. Polgar Cet al. Strahlenther Onkol. 2002. 178(11): 615-23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规范

早期乳腺癌放射治疗规范性指导原则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Date of last version: 2005/7/1) 临床研究证据和证据类型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证据 1.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保乳手术后放疗)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疗效相同,生存率和远 处转移率无差别,合适的病人应争取做保留乳房治疗(I类证据)。 2.对大部分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第I和第II水平清扫是标准治疗(II类证据)。 3.局部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的放射治疗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并减少进一步乳腺切除的可能性。既使 在有选择的病人,术后放疗也不能省略(I类证据)。 4.乳腺导管内癌保留乳房手术后的放射治疗显著减少局部复发(I类证据)。 术后辅助治疗证据 5.乳腺癌根治术后高危病人的术后放疗能显著减少局部区域复发率,并提高长期生存率(I类证 据)。 6.年龄少于50岁的女性乳腺癌病人,卵巢切除能减少复发率和死亡率(I类证据)。 7.年龄少于70岁的病人,联合化疗能减少复发率和死亡率(I类证据)。 8.4-6个月的联合化疗疗效优于少于4个月的化疗,4-6个月化疗和8个月的化疗疗效相同,但后者 毒副作用增加(I类证据)。 9.含阿霉素的联合化疗方案优于CMF方案,提高了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但脱发、心脏毒性和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危险性增高(I类证据)。 10.高剂量化疗仅限于临床研究,而非常规治疗方法(II类证据)。 11.不论年龄、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况和绝经状况,三苯氧胺能显著提高雌激素受体阳性病 人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I类证据)。 12.三苯氧胺降低对侧乳腺癌的发生率(I类证据)。 13.三苯氧胺的潜在毒副作用包括子宫内膜癌、肺栓塞、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阴道干燥等,和其治疗 增益比较,三苯氧胺的毒副作用微不足道(II类证据)。 14.化疗合并三苯氧胺和单纯三苯氧胺或单纯化疗比较,提高无病生存率(I类证据)。 15.没有证据证明,密切随诊能改善生存或提高生存质量(II类证据)。 参加人员:余子豪教授、李晔雄教授、刘新帆教授、钱图南教授、顾大中教授、韩嘉珠副教授、雷英衡副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