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管理方法的探讨

研究生教育管理方法的探讨
研究生教育管理方法的探讨

研究生教育管理方法的探讨

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比较主流的两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目标导向的研究生管理模式和应用信息化手段的管理模式展开讨论,分析其产生的背景、适用情况、实施的过程以及各自优势。希望能为更好地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标签:研究生教育管理;目标导向;信息化手段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管理如何适应新要求,应对新挑战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研究生教育管理方法的讨论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了出现这些管理模式的原因,以及将来将这些方法运用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可行性及优势。

一、目标导向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1.方法背景

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群体的组成愈发复杂,思想愈发成熟,对于知识的获取从被动接受逐渐转变为主动汲取,对于学院老师的教育管理也从绝对服从转变为怀疑甚至不服从的态度。再者,现阶段研究生培养主要依靠“导师中心制”,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不再像本科生那样以宿舍、班集体为单位,而是以导师的课题组为中心,增强了各年级同学间的交流,但同时也造成了研究生群体的松散性,缺乏集体意识,自控力较好的学生尚能较好地完成学业科研任务,对少数自控力较弱的学生来讲,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指引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长此以往,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效果必定会逐年下降。

针对这种现状,将目标导向管理模式应用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方法应运而生。首先,目标具有导向作用,精心设计的目标体系为研究生指明了未来发展与努力的方向,研究生只要将精力放在具体的任务上,就有望取得自己制定的阶段性成果,有利于增强其自信心;其次,目标具有激励作用,当学校与研究生设立的目标达到最大程度的一致时,会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再者,目标还具有约束作用,目标不仅可以界定学校的期望,也可以用来作为控制的标准,明确的目标一方面可以纠正出现的偏差,一方面可以用来评价个人或组织的工作成效,进而进一步激发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2.目标导向管理方法的实施

对于研究生学习目标的制定主要采用以个人为中心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激发个体对于其目标的强烈关注,让其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充分激发潜力,从而达到预先制定的自我目标并完成组织目标。经实际工作验证,这

教育管理专业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管理专业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较高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高水平的中小学管理及教育行政人员。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基层的教育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新要求,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外语(2学分) 2.政治理论(2学分,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3.教育学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教育统计与评价(3 学分) 2.教育管理学(3学分) 3.教育政策与法律(2学分) 4.教育管理案例分析(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 3.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 4. 管理心理学(2学分) 5.学校管理学(2学分) 6.国外中小学教育(1学分) 7.基础教育督导(2学分) (四)实践教学(6学分)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教育管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研究生教学管理方法

研究生教学管理方法 一、建立研究生教学管理规范 首先,摆正研究生教学管理的位置。明确好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对学校的相关规定与通知,做到上传下达,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其次,对研究生教学和管理文件实行系统整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使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在执行工作、任务时,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可建 立的教学管理文件体系包括:教学类如课程教学安排(含教学大纲、 教师授课计划书、听课记录、课程试卷等)、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开题报告、科研情况等;管理类文件包括研究生推免工作章程、中期 考核办法、导师守则等。最后,制定教学工作安排。条理安排学期各 阶段事务,有条不紊展开工作,切实为师生服务,提升教学管理工作 的实效性。 二、增强学风管理 要严肃学风纪律,做好教学情况检查,完善考勤管理制度。可成立学 院研究生教学情况检查小组,由教学院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有:学 科带头人、各导师、教学秘书、辅导员等。其中,教学院长重点负责 对教师上课实行听课检查和评价;学科带头人重点负责对本专业的教 师授课准备工作实行检查;导师重点负责对学生专业学习、科研活动 情况实行检查;辅导员重点负责对学生报到情况、学风等方面实行检查;教学秘书重点负责对学生上课情况实行检查,并对相关工作实行 协调和总结。任课教师增强上课点名制度,缺勤学生履行请假手续, 限制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的出现。 三、增强研究生专业兴趣培养、学术实践及交流 在研究生入学动机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培养其对专业的兴趣。研究生 扩招后,在绝绝大多数学生追求学术理想的趋势下,不乏存有学生为 逃避社会压力、获取高学历文凭等而读书的现象。所以,培养研究生 的专业兴趣,将其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试行)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试行) 一、总则 1、研究生课程每年分春、秋季两学期开课。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课程。必修课程每年开一次;其它课程视选课人数(一般少于5人选修的课程缓开或停开)每年或隔年开一次。 2、研究生培养实行选课制和学分制。学校开设的各类研究生课程均向研究生全面开放,各开课学院(所、中心)不得拒绝跨学院(所、中心)研究生选修课程的要求。具体按跨学院(所、中心)选修课程的管理规定办理。 3、研究生公共课程的开设、排课和考试由研究生部统一组织安排,学科(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的开设、排课和考试由开课单位自行组织安排并报研究生部培养办备案。各学院(所、中心)在排课时应征求任课教师意见,参照研究生部已经安排好的公共课排课表插空安排,并及时将课表在本学院(所、中心)的网页上公布。 4、研究生课程教材由任课教师提出拟选用教材,经所在学院(所、中心)审核同意后公共课报研究生部培养办,学科(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报所在学院(所、中心)组织定购。 5、我校研究生原则上只能在本校选修课程,因故需在其它学校选修课程者须提出申请,经指导教师和所在学院(所、中心)同意,研究生部批准后才能实施。所需费用自理。 二、关于选课 1、研究生要依据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按照开课计划和规定的选课方式(具体见每学期选课通知),自已的学习兴趣和学位论文研究的需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课。 2、新生在入学后一个月内登陆“西南大学研究生院管理信息系统(MIS)”制定完毕个人教学计划(选定在学期间所学课程)。各类研究生只有按照规定的方式选定了课程,届时才能登载成绩,否则所学课程成绩无效。 3、脱产研究生每学期修课一般不超过8门(或20学分),在职研究生一般不得超过7门(或18学分)。 4、在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允许研究生增选、退选或改选课程,过时不再变动。 5、选课的研究生应在每学期末或开学前一周登陆MIS查阅公共课程授课时间表,登陆开课单位网页或到开课单位研究生教学秘书处查阅学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授课时间表,以便按时按地点听课,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6、按照各学科点培养方案要求,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应补修本科主干课(硕士生)或硕士生的学位课(博士生)3-5门,并通过考试,但不计学分。硕士研究生补修本科主干课程的选课手续到所在学院(所、中心)办理,其成绩和试卷交所在学院(所、中心)研究生教学秘书,由研究生教学秘书将成绩登载到MIS。博士研究生补修硕士学位课程者按照规定的选课方式选课并参加该课程的学习,取得合格成绩。 7、各类进修课程人员须经交纳课程进修费后才能办理选课手续。未办理选课手续的,不得参加听课,不得参加考试。 三、关于课程免修 1、对培养方案中所列基础和专业课程(不包括实验课),入学前已进修过或本人基础较好且自学能力较强者可提出免修申请,经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签字同意并报研究生部审批后实施,但必须按照规定的选课方式选课并参加在校研究生该门课程的同堂同卷考试。 2、随在校研究生同堂进修的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学位[1998]54号文“关于发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按规定方式选课后可免修所选课程,但必须参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

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2-03-17 23:04:51 武汉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 武大研字[2008]31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和博士两级,各级专业学位与对应的我国现行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 第二条专业学位研究生分为两种。毕业后同时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称为学历学位教育研究生;仅取得学位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称为学位教育研究生。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学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仍按全日制研究生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各专业学位成立相应的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组织和协调与专业学位教育有关的活动,包括审定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组织课程、教材和案例库的建设,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估,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为学校制定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及有

关政策提供建议和咨询等。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处负责协调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各学院主要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优质生源的组织,课程、教材和案例库的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答辩以及学位授予审核等工作,同时抓好学风建设。研究生院主要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质量监督、培养目标管理及学位授予等工作。凡涉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单位,应严格履行职责,规范管理,做好单位之间的协调合作,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六条取得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新生须持录取通知书,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在每年4-6月到相关学院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取得学习资格。逾期未按规定办理入学注册手续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七条各学院须于7月10日前将新生入学注册情况报研究生院,并认真做好研究生入学教育,落实各项教学和管理工作。学院应将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发给每位专业学位新生。 第八条在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每年10月必须在所在学院注册。因故不能按期注册者,必须按规定向所在学院请假,经批准后方可延期办理注册手续。各学院应在每年10月底将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福建医科大学从1981年开时招收研究生,至今经历了31年的发展历程,研究生数从开始招生时硕士研究生4名(1981年)、博士研究生2名(1991年),发展到目前在读全日制研究生共244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32名,硕士研究生1923名,七年制本硕研究生289名,分别隶属于12所学院,分布于上街校区、台江校区,涉及省内外38所培养单位。 二、近几年主要的工作实践 几年来,研究生教育学院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不断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1、加强党建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研究生党组织建设首先在于完善基层组织设置,理顺组织关系。2006年9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置做了较大的调整并不断规范,突出了将党支部建在学院、建在班级的工作思路,同时兼顾“专业相近、地域相邻、方便工作”的原则,采取三种方式设置党支部。一是将支部建在学院,党员数量相对较少的学院按学院设立党支部,每一个支部负责本学院的工作,每个年级设党小组;二是将支部建在年级,党员数量较多的学院按年级设立党支部,每个支部负责本年级的工作;三是按培养单位地域分布分别建立党支部。通过这些举措,研究生党支部数量由原有的博士3个、硕士3个发展到现有的34个党支部,优化了组织设置,形成了纵横工作网络,扩大了组织覆盖面,充分实现了研究生党组织在班级、学院各个层面的全面辐射,为研究生党组织发挥其核心作用提供了有效保障。 2、重视学术活动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形式和内容,可以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和氛围,研究生是高校学生中学历层次最高、与学科发展最紧密的群体、是与最新科技成果和文化前沿接触的学习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应当引领校园科技文化潮流,成为高品位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参与者,为广大研究

关于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关于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摘要: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承载者,基层研究生培养单位肩负着对研究生培养的多项任务,要负责科研学术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并且要实施教学的多重任务,因此只有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令其高效的工作是对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保障。在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上还存在着很多困难,作为管理者需要进一步明确各自的指责,明确工作重点,优化管理方法和手段,才能够进一步将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进而提高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教学管理;研究生培养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面对着研究生教育的新格局,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再继续承载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工作,而研究生的基层单位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面对复杂且繁重的工作任务,如何能够从传统的思想和管理模式,开辟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更加有序的开展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也成为了每一个基层管理人员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生基层管理单位的职能范畴 目前多数高校都采用的是二级管理的模式,研究生学院即为一级管理,主要是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发展规划进行设计,同时还要设定制定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修正,同时还要能够与研究生学院的其他部门保持横向的联系和沟通,对工作上的宏观调控进行统一的安排和制定,以达到教学管理的目标;而二级管理则主要是指研究生学院的各个基层管理部门,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要能够坚决执行学校对于研究生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宏观政策,同时还要能够综合考虑学院的实际工作需要,对各项拟定的工作计划及部门间的工作进行协调,要保障学生的教育质量及具体的实施措施,并且积极探索与学院和专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同时要负责对学院研究生日常管理、教育以及毕业的就业指导工作。研究生基层管理部门就是要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复试、导师管理、专业培养、教学安排、科研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撰写和答辩、就业指导等具体工作,进而保证校、院研究生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而研究生的基层管理单位在这些工作中的自主权利,也更加有利于调动各个学院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对研究生的管理效率,进一步激发基层办学、教育和管理活力。 二、研究生基层管理单位的工作难点和重点 (一)建立并健全管理机制 建立并健全对研究生教学管理机制,能够大大的提高管理绩效。因为管理过程的状态以及最终的结果都是由管理机制所决定的,而对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出现问题也多数都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这也是基层管理单位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基础。 1、建立结构分明、层次明确的管理团队。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单位是学院,

研究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学生版)

、用户登陆 作为教师用户在输入用户名,密码后,选择用户类型为“学生”可登陆系统。其中,登陆的页面如图所示。 图 2、学籍信息 学生个人信息维护 学生用户登陆系统后,可以在此功能下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生详细信息、家庭成员信息、学习工作经历信息、入学成绩信息、学籍信息等都在维护范围内。分别如图、图、图、图、图、图所示。 注意事项: ①*号为必填项,请将信息填写完整,再进行保存操作。页签切换,数据不会丢失。" 蓝色"为可改字段(不需审核),"粉色"为可改字段(需要审核)。 ②当修改完需要审核的字段并保存之后,需要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您的修改才能生效。

图 图

图 图修改密码 用户可以在此功能下修改自己的登陆密码,如图所示。 图学生转导师申请 在学习期间,可能会由于某些特殊情况,学生需要转换导师。如图所示。系统提供了申请转导师、查看审核详情、打印申请表、撤销申请等功能。

图点击【新申请】按钮,将会弹出如图所示的窗口。 导师的选择可以有多个,而且可以通过点击【导师排序】按钮,在打开的子窗口(如图)中输入排序数字可实现排序。在选择好更换导师、填写过更换原因,点击【保存】后,一个转导师申请就基本完成。 在申请完成后,如果需要转导师申请表,可以点击“打印”,系统将自动生成出来。 可以点击“查看审核详情”实时查看自己转导师申请的审核情况。 如果转导师申请存在问题,在管理员尚未审核前,您可以点击“撤销”链接,取消本次申请。如果管理员已经审核通过,申请将无法撤销。 图图打印学籍卡系统提供了打印本人学籍登记表的功能。如图所示。点击【生成学籍卡】按钮,系统将生成WORD格式的《学籍登记表》。

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双向互动建设-

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双向互动建设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研究生规模经过“跳跃性”增长,目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 生教育“数量大国”。根据发达国家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客观事实以及 我国的国情,当前应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应将“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特 别是博士生规模,切实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从数量增长转到提高质量的轨道上来”,作为 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然而目前研究 生自身特点给德育工作带来很多挑战。如何因地、因时制宜开展德育教育,为研究生综合 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思想基础是每一个研究生学生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生群体特点 研究生群体有着与本科生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其来源复杂,年龄多在22~40岁之间,人 生经历、婚姻状况、心理个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一部分有工作经历的研 究生,他们在经济上已经独立,并建有家庭,这使得研究生班级的组织方式较本科生松散,故而不能完全套用本科生的教育管理模式。由于研究生年龄较大,心理发展大部分已处于 青年晚期或成年期,其个性发展基本或已经成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仍有一定的可 塑性。这种情况下,开展班级活动时人员不齐、热情不够、班级凝聚力不强是一种普遍现象。学生的班级意识逐渐淡薄,研究生毕业时还不知道自己所在班级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主要载体——班级的建设好坏程度直接影响着班级成员各方面 素质的提高。在个体层面上,研究生班级的成功建设有利于研究生个体素质及学院学生整 体素质的发展,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科研及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研究生班级的凝聚力, 促进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在整体层面上,研究生班级建设能为研究生教育管理体 系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和依据。 二、研究生班级建制 由于研究生个体的差异及实际的学习情况,研究生班级的建立及班级概念的形成存在较大 的困难,研究生班级的建立方法是解决研究生班级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目前被普遍采用的研究生班级建立方法有横向与纵向两种。

新形势下对我校研究生教学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高等理科教育 2008年第2期(总第78期)新形势下对我校研究生教学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刘 菁 王文贵 (兰州大学 研究生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 文章针对兰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改进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教学管理 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一、兰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兰州大学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56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18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覆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截至2007年5月,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人数为8014人,其中博士生1371人,硕士生6643人,分布在26个学院。预计到2010年在校研究生人数将达到10000人。兰州大学近几年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增幅较大。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日渐凸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培养的条件相对较差 与研究生数量的快速增长相比,学校硬件设施和办学条件的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办学规模发展较快的内在要求,成为制约学校发展和影响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表现在研究生上课的教室比较陈旧,多媒体教室数量不足,实验条件远远不能满足我校研究生的教学和学习需要。 (二)课程建设滞后 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有:(1)课程内容陈旧、起点不高,本科、硕士、博士课程三个层次区分不明确,课程间彼此内容重复率高、研究生课程本科化,甚至有些专业课有名无实。[1]。(2)课程体系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随意性。其一是有些学科、专业点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系统思想,不是以培养目标所求的人才智能结构为出发点,因人设课或因课设人现象存在[2]。其二是大部分的专业课按二级学科设置,知识面受到一定局限,很难达到交叉学科知识对所从事的研究问题进行创新思维,不利于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3)课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教学模式单一。尤其是扩招后在人数较多专业的课堂上,像本科生教学一样,老师讲的多,学生记的多,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充分发挥[3]。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形成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也不利于训练其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三)对教材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滞后的课程建设必然会导致对教材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研究生教学用书作为课堂教学的依 *收稿日期 2007-09-17 作者简介 刘菁(1975-)女,甘肃平凉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

浅谈关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

浅谈关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质量 论文摘要:本文从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以及研究生导师制度等三方面,探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途径。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增长,研究生数量日益增加。以我院为例,1978年,我院仅招收9名硕士研究生,而目前,在读研究生已过千人。在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的同时。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也在持续进行。教育工作者力求寻求最佳的途径和方法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实践证明。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不能单纯的重视教学培养教育,这是一项涉及研究生招生、培养、导师制度等各个方面、所有环节的系统工程。下面,结合我的工作的经验,就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谈些粗浅的想法。 一、研究生招生工作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起点。在目前的研究生招生体制下。要从源头抓好研究生教育工作,要着重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1,控制生源质量 生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成品”的质量。因此。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生源的质量。而提高生源质量一般需要较大的报考人数作为保障,这对某些热门专业来说不成问题,但相对冷门的专业、新招生专业就很难了,这些专业往往报名

人数却很少,上线人数甚至达不到招生简章上公布的招生人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突出学科特色,以广泛吸纳优秀学生报考。其中,尤其要重视鼓励外校优秀生源报考,这一方面可以扩大考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另一方面又可以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加强学校之间的联系,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 2,改进录取办法 目前。我校硕士研究生人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考生的最后成绩采用综合计分法,其中初试总成绩占60%复试总成绩占40%其中专业课笔试成绩占20%面试成绩占15%外语听力、口语成绩占5%。这种录取方式的优势在于考核的全面性和公正性,但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一些专业突出、学术上有一定潜力的“偏科”考生因为初试时的外语或政治成绩不达国家线不能进入复试,而有些“全科”考生虽然进入复试但专业方面却很平庸,二是由于复试成绩在综合计分中所占比例较低,有些靠着“背功”在初试阶段取得高分,但在复试中证实专业素质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却由于综合计分排名较高而被录取。 为改变这一状况,建议在保持综合计分法录取的前提下,对录取方式以下改革,第一,加强初试试卷的合理性、科学性,使之能真正考出考生综合素质水平和学术能力。通过这一层筛选把“死背书”的考生直接拦在复试门外。第二,适当加大复试成绩在综合计分中的比例。将录取的决定权更多的留给学校和导师。第三,规范复试评分标准。着重考察考生的学术潜力和科研素质。由于新的录取方式大大增强了

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和教学管理规定

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和教学管理规定(2017年7月21日研究生院院务会审议通过,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课程和教学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和教学管理,是维护良好的课程教学秩序、保障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复旦大学学籍管理规定》等规章和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研究生课程和教学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研究生院负责研究生学位公共课、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共课程”)的建设、组织、协调,负责学校研究生课程的监督、检查、评估等工作;研究生公共课程开课院系负责学校研究生公共课程的建设、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各学院、系、所(中心)(以下简称“院系”)负责本单位研究生课程的建设、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课程和必修环节 第三条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一般按二级学科(专业)设置,无下设二级学科的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一般按领域设置,无下设领域的按专业学位类别设置。课程设置应当以各专业或专业学位领域的培养目标和学位基本要求为根本依据,应当覆盖本专业或专业学位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当体现不同培养层次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应当加强研究方法类、综合能力类课程的设置。 第四条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核心课和选修课,其中学位公共课、学位核心课组成学位课程(简称“学位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课程、第一外国语课程、专业外语课程;学位核心课包括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跨一级学科选修课。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类别参照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或参考性培养方案确定。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规定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教学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校研究生教学过程管理,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我校在校研究生的教学管理都属于本规定范围。 第二章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第三条各学院(研究院、中心,以下统称学院)应严格执行培养方案,不得随意变更。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应严格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做好教学工作。 第四条教师应服从学院安排,积极承担教学任务,认真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 第五条教师在开课前应认真研究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概况,明确课程的教学要求及其在专业培养中的作用,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先行课的学习情况和后续课的安排,处理好课程间的衔接,既因材施教又避免课程内容重复。 第六条教师应选用高质量的教材。所选教材应当体系合理,思想性强,内容科学、先进,对研究生具有启发性;教师应根据本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明确指定与教材匹配的参考资料,为学生开列必读及参考书目,并根据教学进度要求学生进行经典文献研读等。 第七条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要求认真备课,准确把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各章节的基本要求,认真撰写教案或讲义,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要特别注重体现学科前沿动态。 第八条教师授课前须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内容,明确成绩评定的依据,详细说明本门课程平时成绩、期中考核成绩与期末考核成绩等在总成绩评分中所占比重,以及采取何种考核方式等,杜绝成绩评定的随意性。为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教师须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及时掌握,严格考核,并将出勤率作为课程考核的要素之一。 第九条教师授课期间应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上课应做到衣冠整洁,仪表端正,举止文明;语言清晰流畅,板书清楚规范,课件准备充分;课

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5101 一、培养目标 教育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遵纪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其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和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学科进展。 3. 具有从事职业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单位的教育事务管理工作。 4.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文献。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 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2年(每学年集中学习2个月左右),论文及专业实践实习1年。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必须取得规定的学分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三、研究方向 本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教育行政管理、教育创新管理、教育信息管理、学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在学习年限内应修满学分不少于32学分。学位课程(学位公共课和学位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是本专业主干课程,学分分别为18学分和12学分。同时,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和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及专业知识面,开设一些专业选修课及专题讲座供学生选择,选修课程主要根据本专业研究方向设置,选修学分不少于2学分。必修环节的目的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教学实践能力,包括学术报告、教学实践和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共计3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如下: (一)学位课程

研究生教育管理方法的探讨

研究生教育管理方法的探讨 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比较主流的两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目标导向的研究生管理模式和应用信息化手段的管理模式展开讨论,分析其产生的背景、适用情况、实施的过程以及各自优势。希望能为更好地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标签:研究生教育管理;目标导向;信息化手段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管理如何适应新要求,应对新挑战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研究生教育管理方法的讨论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了出现这些管理模式的原因,以及将来将这些方法运用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可行性及优势。 一、目标导向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1.方法背景 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群体的组成愈发复杂,思想愈发成熟,对于知识的获取从被动接受逐渐转变为主动汲取,对于学院老师的教育管理也从绝对服从转变为怀疑甚至不服从的态度。再者,现阶段研究生培养主要依靠“导师中心制”,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不再像本科生那样以宿舍、班集体为单位,而是以导师的课题组为中心,增强了各年级同学间的交流,但同时也造成了研究生群体的松散性,缺乏集体意识,自控力较好的学生尚能较好地完成学业科研任务,对少数自控力较弱的学生来讲,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指引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长此以往,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效果必定会逐年下降。 针对这种现状,将目标导向管理模式应用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方法应运而生。首先,目标具有导向作用,精心设计的目标体系为研究生指明了未来发展与努力的方向,研究生只要将精力放在具体的任务上,就有望取得自己制定的阶段性成果,有利于增强其自信心;其次,目标具有激励作用,当学校与研究生设立的目标达到最大程度的一致时,会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再者,目标还具有约束作用,目标不仅可以界定学校的期望,也可以用来作为控制的标准,明确的目标一方面可以纠正出现的偏差,一方面可以用来评价个人或组织的工作成效,进而进一步激发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2.目标导向管理方法的实施 对于研究生学习目标的制定主要采用以个人为中心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激发个体对于其目标的强烈关注,让其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充分激发潜力,从而达到预先制定的自我目标并完成组织目标。经实际工作验证,这

研究生教学管理常见问题回答

研究生教学管理常见问题回答 一、购买教材问题 何时、何地可购买研究生教材? 答:校教材发行中心负责全校教材(含研究生教材)的定购与发售工作。 沙河校区: 地点:人文社科学院大楼一楼(地道入口附近); 时间:开学第一个月的前半个月每周一~周五全天;平时每周一、周三全天,周五上午。咨询电话:83202589。 清水河校区: 地点:学生活动中心二楼“研究生教材”发行室。 时间:开学第一周周三,第二周周三,第三周全天。后十周选课购书时间另行通知。咨询电话:61830048(清水河 校区);83202589(沙河校区)。 请同学们尽量在公布的时间内购买教材。 二、学分问题 1、2007级硕士研究生的学分要求具体规定是什么? 答:根据硕士生培养方案的规定,2007级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6个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4个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2个学分。 本着既使研究生集中精力学习选定的课程、同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弹性学分的精神,学校对硕士生课程学分要求设定上限,即给予4个弹性学分。因此,硕士生课程总学分不得超过28个学分。必修环节中的素质教育公选课(1学分)不受此学分上限(28学分)的限制。 具体要求可如下图所示:

2、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可以相互替代吗? 答:学位课可以代替非学位课,但非学位课不能代替学位课,因此不可互相替代。 3、怎样理解硕士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的学分具体要求? 答:学位课学分要求是不低于15个学分,但允许超过15个学分;非学位课的学分没有具体要求,即28学分≥学位课学分+非学位课学分≥24学分。 4、如何理解跨专业学位课作为本专业学位课? 答:在导师指导下,允许在相同学科门类之间、工科与理科之间,跨学科将学位课作为本学科的学位课(包括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但跨学科学位课不得超过2门。 5、公共基础课和基础课是必修的吗? 答:公共基础课要求全部必修,基础课至少必修一门。6、必修环节只能修2个学分吗? 答:否。必修环节只是不能低于2个学分,但可以多选。 7、硕士生必修环节是否只能选学校素质教育公选课?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管理助理、教学助理岗位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管理助理、教学助理岗位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及我校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需要,不断推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了调动研究生参与学校管理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研究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作用,补助研究生生活支出,学校根据研究生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需要设置研究生管理助理(以下简称助管)岗位,根据教学工作需求设置研究生教学助理(以下简称助教)岗位。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2014年9月后入学的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一、二年级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第四条研究生助管、助教的整体规划设置由研究生“三助”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负责,办公室成员单位包括: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处、人事处、教务处、科学技术研究院、财务处、纪委等。研究生工作处为办公室的日常办事机构。 第二章岗位设置和津贴标准 第五条助管岗位分为职能部门助管、研究生德育工作助理、研究生自服务助管和后勤监督助管四类。助教岗位分为研究生助教和本科生助教。助管、助教总岗位数不超过研究生总人数的20%(一届学生550人左右),每岗1人,具体如下:

1、职能部门助管:协助我校各职能部门开展日常工作,具体岗位职责由用人单位制定。 2、研究生德育工作助理:主要协助各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开展研究生党建及研究生管理等事务工作,具体岗位职责由研究生工作处制定。 3、研究生自服务助管:主要协助研究生院各部门开展日常工作、协助网络中心进行全校基础网络和计算机维护,具体岗位职责由用人单位制定。 4、后勤监督助管:主要负责各教学楼基础设施检查报修、秩序维护等工作,具体工作职责由研究生工作处制定。 5、研究生助教:协助研究生培养处做好研究生教学助理工作。 6、本科生助教:协助教务处做好本科生教学助理工作。 第六条研究生助管、助教岗位原则上每周工作15~20个小时,岗位津贴由学校出资支付,标准为:博士研究生每岗每月1000元,硕士研究生每岗每月800元。 第三章岗位发布、申请和聘任 第七条助管、助教的聘用应体现“按需设岗、按劳取酬、公平竞争、严格考核”的原则。每位研究生在同一学期只能担任一个岗位。 第八条助管、助教岗位每学期设定一次,岗位发布和申请时间一般在每学期第一周,可根据教学安排具体调整。 第九条申请助管、助教岗位的研究生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学业情况良好,学位论文工作进展顺利;

[教育管理,形势,研究生]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的反思

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的反思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对我国高校的研究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入手,分析了扩招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困难和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对研究生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教育管理,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扩招研究生研究生教育管理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特点 1、高质量的培养目标 从培养目标看,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各个学科领域高级的专门人才,作为具备硕士或博士学术水平的研究生,将来必须逐渐能够独立担负起教学、科研或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责任。因此,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立足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在政治素质、学术水平、科研实践能力上都有不同于本科教育的高质量要求[1]。 2、兼顾学习和研究的培养过程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做到课程与论文并重,学习和研究合二为一。与本科教育提倡培养“通才”相比,研究生教育是按专业以至于按研究领域培养,所学习的知识都是较为层次的专门化科学理论知识。研究生自身担当学生和研究者双重角色,特别是在进入课题研究阶段后,学习与研究结合更为紧密,往往是通过导师指导下的自学与科学研究来向知识、理论的深处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挺进[1]。因此,揭示知识的未完性,大量涉及跨学科专业 知识和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知识等等是研究生培养的显著特征。 3、特殊年龄阶段的教育管理 从培养对象身心发展特点看,研究生一般都在21岁至33岁左右,相对本科生而言,年龄较大,心理发展更成熟稳定,则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也更为复杂。由于研究生一般是由应届本科毕业生或是经过几年实践锻炼的在职人员构成,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相对较为丰富,独立工作能力较强,其知识的积累、智能的发展、适应能力等也均优于一般本科学生。因此他们无论是在道德能力方面还是在心理素质、业务能力方面一般都已具备了更进一步深造学习,攻某个科学领域的必备条件。基于上述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点,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 1、教学资源紧张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实施细则-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实施细则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文件精神,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总则 第一条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作用。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第二条我校研究生教学工作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研究生院作为全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管理机构,负责全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宏观管理及全校研究生公共课程教学的协调和管理,并组织研究生课程建设和各类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评估、检查工作。 各学院、研究院作为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单位,负责本单位开设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二、课程设置和开课要求 第三条研究生课程体系应充分贯彻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重视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研究方法类、学术前沿类课程的开设,鼓励教师合作开设课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应针对其行业领域要求,开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较强的实用性的综合性课程,着重培养研究生的职业胜任能力,鼓励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设课程。 第四条课程设置应按照培养方案执行,杜绝因人设课。研究生课程学分原则上为整数,1学分对应16学时,必修环节中的课程参照此学分、学时对应设置。 第五条需要新增的课程,须提前提出申请,由所在学院、研究院对该课程的目标定位、适用对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计划、考核方式、师资力量、预期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并组织进行试讲考察。学院、研究院审查通过后须将全部材料交至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提交校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审批。 第六条学生选课结束后,学位课程3人(含)以下按照指导阅读方式开课;非学位课10人(不含)以下停开。招生规模小于15人(含)的专业,适当降低停开课标准。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最新资料推荐------------------------------------------------------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院(系、中心)存档目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1表一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存档目录序号类目名称分类明细保存期限1 推免硕士生推免生复试名单格式见附件 1 3 年 2 复试专业笔试试卷(如果有) 3 年 3 下列各项按复试名单排序,以个人为单位装订复试情况记录表 3 年 4 成绩单加盖院校教务处公章的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 3 年 5 其他材料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申请表(接收推免生)(校外) 3 年 6 申请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有参考价值的申请人自述(接收推免生)在核心刊物或会议上发表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其他形式的学术成果的复印件或证明(如果有)在校期间曾从事过课外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获奖或表现突出,由教务部门书面证明(如果有) 3 年 7 3 年 8 3 年 9 其它获奖或资格水平证明复印件(如果有) 3 年 10 公考硕士生硕士复试考生名单院系硕士复试细则格式见附件 2 3 年 11 3 年 12 硕士复试记录表按硕士复试名单排序 3 年 13 录取的调剂生源表(如果有) 3 年 14 复试专业笔试试卷(如果有)按硕士复试名单排序 3 年215 公考硕士生下列各项按复试名单排序,以个人为单位装订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硕士研究生现实表现情况 3 年16 3 年 17 成绩单非应届生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1 / 5

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

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 一、研究生教学管理与本科生教学管理的区别 对于很多研究生教学刚刚起步的学校来说,院系教学秘书通常更熟悉本科生教学管理工作。无论是本科生教学管理还是研究生教学管理,都属于教学管理范畴,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共同点,但是区别也很大,需要在工作中引起重视。从数量上来看,研究生要远远少于本科生。并且与本科生不同,通常院系不单独设研究生辅导员,所以在教学管理中,教学秘书是直接与研究生沟通实行管理的。比如以作者学校实行的研究生“三助”管理机制为例,该项制度的具体岗位是由教学秘书负责安排的,这就要求教学秘书要对每位学生有大致的了解,然后才能协助任课教师确定具体岗位。并且要通过一学期的接触,在期末对实行助管工作的学生实行考核。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平均年龄比较大,生源结构复杂,思想独立,具有比较成熟的思维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所以教学秘书在与研究生实行沟通的时候应注意方式方法,以便管理工作顺利实行。因为在工作及学习中与学生朝夕相处,比较容易使研究生对教学秘书产生信任和依赖的心理,教学秘书能够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全心全意为研究生服务。通过与研究生的接触,教学秘书有责任即时把学生的问题、意见反映给院领导,切实为研究生解决困难。同时教学秘书也对研究生在校的生活和学习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指导,起到了育人的作用。 二、强化服务,科学管理 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工作者,更是服务工作者。管理是过程,服务是意识,服务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能够说,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为教师和研究生服务的,具体表现在:为院系领导的管理服务、为导师的教学科研服务、为研究生的学习服务。教学秘书在研究生管理工作中应强化服务意识,做到管理和服务的有机结合。服务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秩序能否顺利实行。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导服务,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服务中要做到对工作有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