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危害分析报告

工艺危害分析报告
工艺危害分析报告

工艺危害分析(PHA)程序

工艺危害分析(PHA)程序WHYT/ CX-36-2011

目录 1. 目的 (1) 2. 适用范围 (1) 3. 名词解释 (1) 4. 组织与职责 (1) 5. PHA流程 (2) 5.1计划和准备 (2) 5.2 PHA分析 (3) 5.3建议详细讨论 (3) 5.4建议措施反馈 (3) 5.5组长撰写报告 (3) 5.6分发沟通 (3) 5.7跟踪确认 (3) 6. 培训 (3) 7. 审计 (4) 8. 附件 (4)

1.目的 为规范、统一在项目各阶段开展工艺危害分析(以下简称PHA)的方法,辨识、评估和控制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危害,预防工艺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万华烟台工业园工程(一期)项目所有生产活动,包括工艺、产品的开发过程及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 3.名词解释 3.1.工艺危害:有可能造成危害性物质或能量的非正常释放,导致人员伤害、 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情况。 3.2.工艺危害分析:工艺危害分析是对工艺过程进行研究,用科学、系统的方 法来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它包含下列活动:危害辨识、后果分析、危害评估、人为因素评估、装置定点评估、本质安全的工艺评估、风险分析和提出改进建议。 3.3.基础设计(软件包开发)阶段:基础设计是一个完整的技术软件包开发过 程,应完成:工艺流程说明、物料流程图与物流表、带控制点管道流程图、设备名称表和设备规格说明书、对工程设计的要求、设备布置建议图、装置操作说明、三废的排放点、排放量、主要成分及处理方法、自控设计方案、消耗定额、有关的技术资料、物料数据等、安全技术与劳动保护说明。 政府机关(或委托单位)根据基础设计审查该项目是否先进和可靠。 3.4.详细设计阶段:设计院各专业进行绘制和编写工程建设和生产所需的一切 施工图和文件,编制精确的投资估算,根据设备规格说明书的要求落实设备制造单位或者直接订购设备。 3.5.正常生产阶段:装置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要求,生产出合格产品,装置持续 稳定运行。 3.6.封存与拆除:工艺过程或重要的操作工段处于一种不发挥作用、长时间闲 置、或长期保护性贮存的情况,以便将来可能使用或作为储备。 4.组织与职责 PHA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专业和各项目部,各项目部应根据自己的

工艺危害分析PHA---易安-安全从业-安全生产-安全

工艺危害分析(PHA ) 工艺危害分析是PSM 的核心要素,它是有组织的、系统的对工艺装置或设施进行危害辨识,为消除和减少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减轻事故后果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工艺危害分析关注设备、仪表、公用工程、人为因素及外部因素对于工艺过程的影响,着重分析着火、爆炸、有毒物泄漏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原因和后果。 工艺危害分析方法有很多种,PSM 推荐的危害分析方法有: 1)如果……,会怎么样?”提问法; 2)安全检查表; 3)“如果…… ,会怎么样?”提问法结合安全检查表; 4)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 5)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 6)故障树分析; 7)或者等效的其他方法。 工艺危害分析是件很耗费时间的工作,但是意义重大。工厂需要根据自身工艺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危害分析方法。对于化工厂和石化工厂,目前最普遍采用的危害分析方法是HAZOP ,同时辅助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弥补HAZOP 方法的某些不足。 HAZOP 是20 世纪70 年代由帝国化学公司(ICI)发明的一种定性危害分析方法,也是针对工艺过程最系统、有效的危害分析方法之一。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主要是依靠各种标准、规范、设计指南以及设计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来实现工艺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上述标准、规范或设计指南主要反映的是“正常工况下工艺系统需要满足的情况。由于设备故障、人为错误或外部影响等原因,工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偏离正常工况,导致工艺安全事故。此外,在项目工期紧张的情况下,设计人员的压力很大,容易犯错误,需要在工艺设计阶段就进行周全的考虑。 HAZOP 可以应用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和复杂程度各异的工艺系统,只要是包含工艺流程的系统。对新建项目的工艺设计、现有工艺系统的变更以及当前正在运行的装置都可以应用。 利用HAZOP 方法进行危害分析是有组织的头脑风暴活动,通常需要由一个包括不同专业人员所组成的分析小组来完成。将复杂的工艺系统划分成不同的部分,称为节点(Node),然后针对每个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HAZOP 使用一系列的“参数”和“引导词”(见表2和表3)搭配,设想工艺过程偏离正常工况的各种情形,并分析造成这些非正常工况的原因,对应的后果及当前的安全保障措施,必要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害的改进措施。所完成的分析报告可以作为编制操作程序的指导文件,也是编写培训材料的有益参考。 根据统计,在运用HAZOP 方法进行危害分析的过程中,所提出的改进措施中40%是为了提升系统的安全,另外60%是为了改善系统的可操作性或者为了便于维修。

工艺危险性分析报告

山东天泰钢塑有限公司 工艺危险性分析报告 一、产品及工艺简介 1)1、3、4号线生产工艺:将硫磺块放入燃硫炉内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经引风机引入旋风除尘器进行净化,再进入风冷器和水冷器降温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自吸收塔塔顶喷淋氨水或循环液进行二氧化硫的吸收。该项目吸收采用三级吸收,一级吸收塔吸收约85%,可得到成品液,二级吸收塔吸收约12%,三级吸收塔吸收约3%,经调和后,制得成品亚硫酸铵溶液。 2)2号线生产工艺:将硫磺块放入溶硫池中,再经泵打入焚硫炉内,同时鼓风机向焚硫炉内鼓入空气,液体硫磺与空气在焚硫炉内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吹入旋风除尘器进行净化,再进入余热锅炉、水冷器降温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自吸收塔塔顶喷淋氨水或循环液进行二氧化硫的吸收。该项目吸收采用三级吸收,一级吸收塔吸收约85%,可得到成品液,二级吸收塔吸收约12%,三级吸收塔吸收约3%,经调和后,制得成品亚硫酸铵溶液。本生产线在焚硫炉后设置的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输送回粗硫池和精馏池熔化硫磺,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5号线生产工艺:将硫磺块放入粗硫池内用蒸汽熔化,经过过滤器滤去杂质,打入精硫池中,再经泵打入焚硫炉内,同时鼓风机向焚硫炉内鼓入空气,液体硫磺与空气在焚硫炉内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吹入旋风除尘器进行净化,再进入余热锅炉、水冷器降温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自吸收塔塔顶喷淋氨水或循环液进行二氧化硫

的吸收。该项目吸收采用三级吸收,一级吸收塔吸收约85%,可得到成品液,二级吸收塔吸收约12%,三级吸收塔吸收约3%,经调和后,制得成品亚硫酸铵溶液。本生产线在焚硫炉后设置的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输送回粗硫池和精馏池熔化硫磺,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反应方程式为: S+O 2=SO 2 2NH 3·H 2 O+SO 2 =(NH 4 ) 2 SO 3 +H 2 O 3)生产工流程简图如下图所示。 二、工艺的危险性分析及处置措施 1生产装置 1.1生产过程危险因素分析 ①管路输送物料过程中,系统密封不严,发生物料泄漏,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事故。 ②设备、设施防静电设施不合格,物料流速过快,有可能产生静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③设备、法兰、管道密封不严或锈蚀穿孔,发生高温物料喷溅,可能发生中毒、灼烫事故。 ④作业场所通风不良,可能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 ⑤操作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齐或失效,也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⑥开停车前后,检修过程系统没有整体置换或置换不完全,系统内物料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火花有引发火灾爆炸的

工艺危害分析PHA)管理规范

工艺危害分析(PHA)管理规范 编制人: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 修订日期:______________ 发布日期:______________ 实施日期:______________

目录 1范围和应用领域1 1.1 目的1 1.2 适用范围1 1.3 应用领域1 2参考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3.1 共因失效(CCF)2 3.2 高危害工艺(HHP)2 4职责2 4.1 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集团公司所属科研和设计单位2 4.3 企业HSE管理委员会2 4.4 PHA项目负责人2 4.5 PHA工作组2 4.6 PHA专业支持组3 5管理要求3 5.1 应用类型3 5.2 PHA实施步骤4 5.3 计划和准备4 5.4 危害辨识5 5.5 后果分析5 5.6 危害分析6 5.7 风险评估8 5.8 建议的提出、回复和关闭8 5.9 PHA报告9 5.10 建议的追踪9 6管理系统9 6.1 资源支持9 6.2 管理记录9 6.3 审核要求9 6.4 复核与更新10 6.5 偏离管理10 6.6 培训和沟通10 6.7 解释10 附录 A PHA再确认方法10 A.1 概述10 A.2 程序11 附录 B PHA实施时机示意图12 附录 C PHA流程图14 附录 D 定性风险评估规则15 D.1 概述15 D.2 声明15 D.3 评估程序15

D.4 定性风险评估方法15 附录E:PHA报告编制指南19 E.1 封面19 E.2 目次19 E.3 工作组成员的签名页19 E.4 直线组织管理层对建议措施的回复19 E.5 工作组的成员和资格19 E.6 分析结论19 E.7 分析过程19 附录F:相关记录编制基本要求21 F.1 工作任务书21 F.2 PHA工作计划21 F.3 化学品相互反应矩阵21 F.4 通用危害检查表21 F.5 封闭性失效检查表22 F.6 人为因素检查表22 F.7 本质安全工艺检查表22 F.8 What If/Checklist 检查表23 F.9 PHA《再确认检查表》23

工艺危害分析(PHA)

工艺危害分析(PHA) 工艺危害分析是PSM的核心要素,它是有组织的、系统的对工艺装置或设施进行危害辨识,为消除和减少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减轻事故后果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工艺危害分析关注设备、仪表、公用工程、人为因素及外部因素对于工艺过程的影响,着重分析着火、爆炸、有毒物泄漏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原因和后果。 工艺危害分析方法有很多种,PSM推荐的危害分析方法有: 1)“如果……,会怎么样?”提问法; 2)安全检查表; 3)“如果……,会怎么样?”提问法结合安全检查表; 4)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 5)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 6)故障树分析; 7)或者等效的其他方法。 工艺危害分析是件很耗费时间的工作,但是意义重大。工厂需要根据自身工艺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危害分析方法。对于化工厂和石化工厂,目前最普遍采用的危害分析方法是HAZOP,同时辅助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弥补HAZOP方法的某些不足。 HAZOP是20世纪70年代由帝国化学公司(ICI)发明的一种定性危害分析方法,也是针对工艺过程最系统、有效的危害分析方法之一。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主要是依靠各种标准、规范、设计指南以及设计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来实现工艺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上述标准、规范或设计指南主要反映的是“正常工况下”工艺系统需要满足的情况。由于设备故障、人为错误或外部影响等原因,工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偏离正常工况,导致工艺安全事故。此外,在项目工期紧张的情况下,设计人员的压力很大,容易犯错误,需要在工艺设计阶段就进行周全的考虑。 HAZOP可以应用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和复杂程度各异的工艺系统,只要是包含工艺流程的系统。对新建项目的工艺设计、现有工艺系统的变更以及当前正在运行的装置都可以应用。 利用HAZOP方法进行危害分析是有组织的头脑风暴活动,通常需要由一个包括不同专业人员所组成的分析小组来完成。将复杂的工艺系统划分成不同的部分,称为节点(Node),然后针对每个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HAZOP使用一系列的“参数”和“引导词”(见表2和表3)搭配,设想工艺过程偏离正常工况的各种情形,并分析造成这些非正常工况的原因,对应的后果及当前的安全保障措施,必要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害的改进措施。所完成的分析报告可以作为编制操作程序的指导文件,也是编写培训材料的有益参考。 根据统计,在运用HAZOP方法进行危害分析的过程中,所提出的改进措施中40%是为了提升系统的安全,另外60%是为了改善系统的可操作性或者为了便于维修。

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Q SY 1362-20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362—2011
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process hazards analysis management
2011-03-30 发布
2011-05-01 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 布

Q/SY 1362—2011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职责 .............................................................................. 1 4 管理要求 .......................................................................... 1 4.1 应用范围....................................................................... 1 4.2 应用时机....................................................................... 2 4.3 实施步骤....................................................................... 2 4.4 计划和准备..................................................................... 3 4.5 危害辨识....................................................................... 3 4.6 后果分析....................................................................... 3 4.7 危害评价....................................................................... 4 4.8 风险评估....................................................................... 5 4.9 建议的提出和回复............................................................... 5 4.10 PHA 报告 ..................................................................... 5 4.11 建议的追踪.................................................................... 6 5 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 ............................................................ 6 5.1 审核........................................................................... 6 5.2 偏离........................................................................... 6 5.3 培训和沟通..................................................................... 6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PHA 再确认方法 .................................................... 7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PHA 流程图 ...................................................... 10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PHA 检查表示例.................................................... 11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危害分析方法介绍 ................................................. 20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定性风险评估规则 .................................................. 21 附录 F (资料性附录) PHA 报告编制指南 .................................................. 26
I

工艺危害分析作业规程参考

目录 1 目的 2 范围 3 定义 4 职责 5 流程图 6 工艺危害分析的应用 7 工艺危害分析的时间和频次 8 工艺危害分析过程 8.1 工艺危害分析的计划和准备 8.2 危害辨识 8.3 工艺危害评审 8.4 后果分析 8.5 设施布置 8.6 人员因素分析 8.7 本质安全工艺分析 8.8 建议措施的制定和管理 8.9 文件管理 9 管理系统 10 记录表单 附件

工艺危害分析作业规程 1 目的 通过辨识、评估、制定措施以控制工艺和操作中的危害,预防工艺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工艺安全水平。 2 范围 适用于新建、扩建、技改项目及现有装置的建设、生产运行、封存、拆除。 3 定义 3.1 危害/危险源 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3.2 工艺危害分析(PHA) 通过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来识别、评估和控制工艺中的危害,包括工艺危害评审和后果分析。 3.3 工艺危害评审 对工艺设施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检查,并使用特定的方法识别危害、评估风险、产生结论和建议的过程。 3.4 人员因素(Human Factor) 人员因素是指在日常或紧急情况下,人员与其周围的工作环境交互影响的各方面。在工艺危害分析中应对人员因素加以考虑,包括各个级别的人为失误。除了操作人员或检维修人员可能出现的失误之外,对于有可能发生监督和管理上的失误,提供适当的培训和程序。 3.5 本质安全(Inherent Safety) 处理工艺危害(包括工艺物料的基本化学特性[如毒性、易燃性和反应性],物料处理的物理条件[如温度和压力],工艺设备的特性或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带来的危害)的一种原则,即从根本上消除危害,而不是靠控制措施来保证工艺安全。 3.6 工艺设计基础(Process Design Basis) 包括工艺原理、物料和能量平衡、工艺步骤、每道工序的工艺参数、每个参数的限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正常值),以及超出限值的后果(即超出最大值和低于最小值的情况)。 3.7 设备设计基础(Equipment Design Basis)

工艺设计危害分析管理规范

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 1范围和应用领域 (3) 1.1目的 (3) 1.2适用范围 (3) 1.3应用领域 (3) 2参考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4) 4职责 (4) 5管理要求 (5) 5.1应用类型 (5) 5.2应用时机 (6) 5.3实施步骤 (7) 5.4计划和准备 (8) 5.5危害辨识 (9) 5.6后果分析 (10) 5.7危害分析 (11) 5.8风险评估 (12) 5.9建议提出和回复 (13) 5.10 PHA 报告 (13) 5.11建议的追踪 (14) 5.12重点分析因素 (15) 6管理系统 (17) 6.1资源支持 (17) 6.2管理记录 (17) 6.3审核要求 (17) 6.4复核与更新 (17) 6.5偏离管理 (17) 6.6培训和沟通 (17) 6.7解释 (18)

附录A PHA再确认方法 (19) 附录B PHA流程图 (23) 附录C PHA检查表示例 (25) 附录D定性风险评估规则 (32) 附录E PHA报告编制指南 (38) 1范围和应用领域 1.1目的 为规范工艺危害分析(简称PHA)管理,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设备设计、生产、停用、拆除和报废过程中的危害,预防火灾、爆炸、泄漏等生产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范。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石油所属企业,包括中国石油控股的合资企业,以及为中国石油服务的承包商。 1.3应用领域 本规范应用于油田钻井、油气生产、油气集输、炼化生产、油品储运等具有火灾、爆炸、泄漏等潜在风险的活动或过程。 2参考文件 工艺安全管理规范 工艺技术安全信息管理规范 质量保证管理规范 机械完整性管理规范 应急响应管理规范 启动前安全检查规范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范

工艺危害分析(PHA)管理规范

工艺危害分析(PHA)治理规范 编制人: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 修订日期:______________ 公布日期:______________ 实施日期:______________

目录 1 范围和应用领域 (1) 1.1 目的 (1) 1.2 适用范围 (1) 1.3 应用领域 (1) 2 参考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共因失效(CCF) (1) 3.2 高危害工艺(HHP) (1) 4 职责 (1) 4.1 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 (1) 4.2 集团公司所属科研和设计单位 (1) 4.3 企业HSE治理委员会 (1) 4.4 PHA项目负责人 (1) 4.5 PHA工作组 (1) 4.6 PHA专业支持组 (2)

5 治理要求 (2) 5.1 应用类型 (2) 5.2 PHA实施步骤 (3) 5.3 打算和预备 (3) 5.4 危害辨识 (4) 5.5 后果分析 (4) 5.6 危害分析 (5) 5.7 风险评估 (7) 5.8 建议的提出、回复和关闭 (7) 5.9 PHA报告 (8) 5.10 建议的追踪 (8) 6 治理系统 (8) 6.1 资源支持 (8) 6.2 治理记录 (9) 6.3 审核要求 (9) 6.4 复核与更新 (9) 6.5 偏离治理 (9) 6.6 培训和沟通 (9) 6.7 解释 (9)

附录 A PHA再确认方法 (10) A.1 概述 (10) A.2 程序 (10) 附录 B PHA实施时机示意图 (12) 附录 C PHA流程图 (13) 附录 D 定性风险评估规则 (14) D.1 概述 (14) D.2 声明 (14) D.3 评估程序 (14) D.4 定性风险评估方法 (14) 附录 E :PHA报告编制指南 (18) E.1 封面 (18) E.2 目次 (18) E.3 工作组成员的签名页 (18) E.4 直线组织治理层对建议措施的回复 (18) E.5 工作组的成员和资格 (18) E.6 分析结论 (18) E.7 分析过程 (18) 附录 F :相关记录编制差不多要求 (20)

工艺危害分析

长庆钻井总公司 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 (试行) 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 二○一○年六月

目录 1范围和应用领域 (3) 1.1目的 (3) 1.2适用范围 (3) 1.3应用领域 (3) 2参考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3.1工艺危害分析 (3) 3.2高危害工艺(HHP) (3) 3.3低危害工艺(LHO) (3) 4职责 (4) 5运行规范 (4) 5.1应用类型和时机 (4) 5.2实施步骤 (5) 5.2.1计划和准备 (5) 5.2.2危害辨识 (5) 5.2.3风险评估 (6) 5.2.4建议提出和回复 (6) 5.2.5工艺危害分析报告 (7) 5.2.6建议追踪 (7) 6管理系统 (8) 6.1资源支持 (8) 6.2管理记录 (8) 6.3审核要求 (8) 6.4复核与更新 (8) 6.5临时偏离管理 (8) 6.6培训和沟通 (8) 6.7解释 (8) 附录A:工艺危害分析流程图 (9) 附录B:通用工艺危害辨识检查表 (10) 附录C:危害分析中的重点分析因素 (11) 附录D:风险评估矩阵表 (15) 附录E:风险等级解释 (15) 附录F:工艺危害分析报告表 (17) - 2 -

1 范围和应用领域 1.1 目的 为规范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辨识、评估、控制工艺过程和操作过程中的危害,提高工艺安全,预防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范。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长庆钻井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所属单位,以及为总公司服务的承包商。 1.3 应用领域 本规范应用于总公司生产活动中研究与技术开发、工艺设备变更、役设备(工艺流程)等潜在风险的管理及事故调查分析。 2 参考文件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工艺危害分析管理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工艺危害分析 工艺危害分析也称工艺或过程危害分析(Process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是通过有组织的运用危害识别方法,对工艺周期内各个时期和阶段工艺危害的辨识、评估及控制。 3.2 高危害工艺(HHP) 任何生产、使用、贮存或处理某些危害性物质的活动和过程。这些危害性物质在释放或点燃时,因毒性、可燃性、爆炸性、腐蚀性、热不稳定性或压缩等因素,可能造成死亡、不可康复的人员健康影响、重大的财产损失、环境损害或场外影响。危害性物质包括任何产生上述影响的以下物质,如压缩可燃气体、易燃物、高于闪点的可燃物、反应性化学品、爆炸物、可燃粉尘、高度或中度急性中毒性物料、强酸、强碱、放射性物质以及蒸汽发生。 3.3 低危害工艺(LHP) 生产、使用、贮存或处理某些物质的任何活动和过程。这些物质很少由于化学、物理或机械性危害而造成死亡或不可康复的人员健康影响、重大财产损失、环境损害 - 3 -

工艺危害分析方法在过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工艺危害分析方法在过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工艺危害分析(Process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是过程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即有组织地、系统地对工艺装置或设施进行危害辨识,能够为消除和减少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减轻事故后果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工艺危害分析关注设备、仪表、公用工程、人为因素及外部因素对于工艺过程的影响,着重分析着火、爆炸、有毒物泄漏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原因及后果。 标签:工艺危害分析;安全管理;措施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不同阶段选用合适的工艺危害分析方法,建立以工艺危害分析为基础的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并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工艺复杂程度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工艺危害分析势在必行。 1 工艺危害分析方法 工艺危害分析方法可归纳为定性分析法、半定量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3种不同层次的方法。为了有效地识别工艺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化工行业开发了多种开展工艺危害分析的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如下8种:检查清单法(Checklist)、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提问法(What-If)事件树分析(ETA)、故障树分析(FTA)、保护层分析(LOPA)、故障模式及效果分析(FMEA)、泄漏扩散模型和事故后果模拟(QRA)。 1.1 定性分析法 HAZOP分析是一种用于辨识工艺缺陷、工艺过程危险及操作性问题的系统性的定性分析方法,在某化工公司项目危害研究步骤中属于第三步(HS3-详细设计完成之前):第一步为概念阶段危害分析(HS1)、第二步为前端工程和项目设计(HS2)、第四步为施工设计验证(HS4)、第五步为开车前安全性审查(HS5-PSSR)和第六步项目结束/启动后审查(HS6-装置运行半年后)。HAZOP 具体操作方法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用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偏差,然后再继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对策。表1是某化工装置苯塔系统的HAZOP分析表。 如表1所示,脱轻塔的塔顶罐可能形成酸性物质水溶液,导致酸性腐蚀,脱轻塔内物料泄漏至环境中,如遇火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人员伤亡。事实上,回流管线发生苯泄漏的情况,在化工行业并不罕见。根据HAZOP的建议项,除了在两个阀门间增加排放阀之外,还需要针对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制作应急预案,有针对性的加强应急演习。 1.2 半定量分析法 LOPA是一种半定量的风险评估技术,通常使用初始事件后果严重程度和初

工艺危害分析方法的比较

目录 1 工艺安全管理系统 (1) 1.1工艺安全 (1) 1.2工艺安全管理 (1) 2 工艺危害分析 (3) 2.1工艺危害分析的目的 (3) 2.2工艺危害分析的特点 (4) 2.3工艺危害分析应用 (4) 2.4主要内容 (4) 2.5工艺危害分析过程 (4) 2.5.1工艺危害分析的计划和准备 (4) 2.5.2危害辨识 (5) 2.5.3工艺危害评审 (6) 2.5.4人为因素分析 (6) 2.5.5本质安全工艺分析 (7) 2.5.6建议的制定和管理 (7) 2.5.7文件管理 (8) 3 工艺危害分析方法的比较 (8) 3.1故障假设/检查表(WHAT IF/CHECKLIST) (9) 3.2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 (10) 3.3事故树分析(FTA) (12) 3.4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 (14) 3.4.1介绍 (14) 3.4.2HAZOP方法的背景 (14) 3.4.3HAZOP分析方法的特点 (15) 3.4.4HAZOP的目标 (15) 3.4.5分析步骤 (15) 3.4.6HAZOP的应用 (15) 3.4.7HAZOP的优缺点 (17) 3.4.8HAZOP的适用范围 (17) 3.5保护层分析(LOPA) (17) 3.5.1介绍 (17) 3.5.2保护层 (19) 3.5.3 LOPA分析步骤 (21) 3.5.4 LOPA分析的优缺点 (23) 3.6小结 (24) 4 工艺危害分析的应用阶段 (28)

工艺危害分析方法的比较 1 工艺安全管理系统 1.1工艺安全 定义:能够避免任何处理、使用、制造及储存危险化学物质场所,产生重大意外事故的营运方式,须考虑技术、物料、人员与设备等动态因素,其核心是一个化工过程得以安全操作和维护,并长期维持其安全性。 基本出发点:预防工艺物料泄漏。 目的:设计、建造、操作和维修工厂工艺设备和设施过程中,运用工程知识、原料与经验,消除和减少与工艺过程相关的危害。 侧重点:工艺系统或设施本身。 工艺安全与传统安全的区别: 传统的安全主要指使用各类个人防护用品和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护作业人员,防止发生人员伤害事故。 工艺安全强调采用系统的方法对工艺危害进行辨识,根据工厂不同生命周期或阶段(研发、设计、投产前和生产过程中)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辨别存在的危害、评估危害可能导致的事故的频率及后果,并以此为基础,设法消除危害以避免事故,或减轻危害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工艺安全重视应用以往设计的经验教训,强调严格执行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1.2工艺安全管理 工艺安全管理是利用管理的原则和系统以辨识、掌握和控制化工过程的危害,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主要目的:预防危险化学品(或能量)的意外泄漏,特别是防止它们泄漏到员工或其他人员活动的区域,使相关人员遭受伤害。 长期以来,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是促进工艺安全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催化剂。在国外,一些重大事故的发生,一方面:引起欧美等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颁布了有关的法规用于预防和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如:美国职业安全健康

工艺危害分析

工艺危害分析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长庆钻井总公司 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 (试行) 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 二○一○年六月

目录 1范围和应用领域 (4) 1.1目的 (4) 1.2适用范围 (4) 1.3应用领域 (4) 2参考文件 (4) 3术语和定义 (4) 3.1工艺危害分析 (4) 3.2高危害工艺(HHP) (4) 3.3低危害工艺(LHO) (4) 4职责 (5) 5运行规范 (5) 5.1应用类型和时机 (5) 5.2实施步骤 (6) 5.2.1计划和准备 (6) 5.2.2危害辨识 (6) 5.2.3风险评估 (7) 5.2.4建议提出和回复 (7) 5.2.5工艺危害分析报告 (8) 5.2.6建议追踪 (9) 6管理系统 (9) 6.1资源支持 (9) 6.2管理记录 (9) 6.3审核要求 (9) 6.4复核与更新 (9) 6.5临时偏离管理 (9) 6.6培训和沟通 (9) 6.7解释 (9) 附录A:工艺危害分析流程图 (10) 附录B:通用工艺危害辨识检查表 (11) 附录C:危害分析中的重点分析因素 (13) 附录D:风险评估矩阵表 (17) 附录E:风险等级解释 (17) 附录F:工艺危害分析报告表 (19) 3

1 范围和应用领域 1.1 目的 为规范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辨识、评估、控制工艺过程和操作过程中的危害,提高工艺安全,预防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范。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长庆钻井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所属单位,以及为总公司服务的承包商。 1.3 应用领域 本规范应用于总公司生产活动中研究与技术开发、工艺设备变更、役设备(工艺流程)等潜在风险的管理及事故调查分析。 2 参考文件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工艺危害分析管理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工艺危害分析 工艺危害分析也称工艺或过程危害分析(Process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是通过有组织的运用危害识别方法,对工艺周期内各个时期和阶段工艺危害的辨识、评估及控制。 3.2 高危害工艺(HHP) 任何生产、使用、贮存或处理某些危害性物质的活动和过程。这些危害性物质在释放或点燃时,因毒性、可燃性、爆炸性、腐蚀性、热不稳定性或压缩等因素,可能造成死亡、不可康复的人员健康影响、重大的财产损失、环境损害或场外影响。危害性物质包括任何产生上述影响的以下物质,如压缩可燃气体、易燃物、高于闪点的可燃物、反应性化学品、爆炸物、可燃粉尘、高度或中度急性中毒性物料、强酸、强碱、放射性物质以及蒸汽发生。 3.3 低危害工艺(LHP) 生产、使用、贮存或处理某些物质的任何活动和过程。这些物质很少由于化学、物理或机械性危害而造成死亡或不可康复的人员健康影响、重大财产损失、环 4

工艺危害分析课件(hazop)

化工装置工艺危害分析技术 (HAZOP、LOPA)
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 张广文

国外风险评估先进技术
壳牌石油公司危险识别及管理体系
? 危险源清单 ? HAZOP ? 领结法(Bow-Tie) ? 物理影响模拟 (PEM) ? 定量风险评估 (QRA) ? 火灾安全评估 ? 事故调查
?1
?识别危险源
?2
?风险评估
危险与影响管理 过程 (HEMP)
?4 4
?恢复措施
?3
?控制措施

国外风险评估先进技术
挪威船级社(DNV)——复合式风险评估
z QRA+Bow-Tie——引入领结技术进行防护措施足够性评估 z QRA+RBI—— QRA+RBI 引入RBI对失效频率进行修正 z HAZOP+LOPA+SIL——HAZOP技术的升华 z JSA+HAZOP——提升工作安全分析的深度和可靠性 z HAZOP+SIL ——节省项目时间和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
改善 数据的完整性和管理性

国外风险评估先进技术
陶氏化学——层进式风险评估
第一层:过程危害分析 第 层:过程危害分析 z对象:所有设施,重要项目和变更 ?F&EI ?CEI ?RC-PHA ?HAZOP ?LOPA TF 第二层:风险评估 z对象:F&EI>128,CEI>200,LOPA TF>=7 ?原因—后果对辨识 ?LOPA ?爆炸影响评价(建筑物超压) 第 层 第三层:增强型风险评估 险评 z对象:LOPA缺口>0 ?QRA的筛选 第四层:定量风险评估( QRA ) z对象:场外人员的个人风险超过政府标准 ?后果分析和频率结合

工艺危害分析开展情况

工艺危害分析开展情况 我公司于2010年1月份聘请上海瑞迈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顾问对光气生产装置进行了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分析。通过进行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分析可以辨别工艺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生产问题的危害;找出当前设计中已经存在的工程控制和行政控制措施,有助于减轻相关危害所造成的后果和降低造成不良后果的频率;评估当前的危害控制措施是否足够,在必要时,建议增加新的危害控制措施,以实现安全、稳定生产。 本次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分析过程如下: 1、成立辨识小组 辨识小组由公司安全员、神农一厂技术员、设备员、岗位班长及员工和瑞迈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顾问一起组成HAZOP 工作小组。 2、材料准备 现有装置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操作规程、相关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3、基本步骤: 1)划分节点 光气装置共划分为11个节点,分别为: ?造气发生炉 ?一氧化碳洗涤塔和气柜 ?一氧化碳处理单元 ?液氯气化和处理 ?光气反应

?酰氯合成 ?甲胺气化 ?酰氯分解 ?异酯粗、精馏 ?盐酸尾气处理系统 ?碱破坏塔及事故破坏塔 2)找出可信的偏离正常工况的情形及原因 由瑞迈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顾问运用引导词,分析小组讨论得出对应的偏离正常工况的可信的假想情形及原因。 3)确定可能导致的最终后果 4)现有安全保障措施 找出当前设计和生产管理上已有的安全保障措施 5)提出必要的建议措施 如果小组成员认为现有安全措施还不足够,则提出必要的建议措施。 6)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危害或操作相关的问题,都记录在HAZOP工作表中。 4、对危害分析结果进行落实 通过开展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共提出建议措施79项。在分析提出的问题中包括相关图纸在设计时的缺陷及与现场不符的地方、安全操作及管理上的缺陷、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对员工健康的危害、对生产的影响等方面。 根据工艺危害分析所提出的建议措施,公司编制了详细的整改方案逐项进行了整改,从档案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等方面改善了公司光气装置的状况,从而实现安全、可持续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