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距离测量及角度

心理距离说阅读答案

篇一:心理距离说阅读答案 距离①当我来到继父家时,我知道我打量那个家的目光是敌意的,我与那个家是有距离的。那陌生的屋檐下挂着,惨白惨白而寒意逼人的冰凌,融化了的冰水不时地顺着瓦檐滴到墙上,发出沉重的响声。墙用石灰新刷过,隐约还露出凌乱的稻草。②为了不影响我读书,继父把我安置在条件最好的西厢房,自己和母亲住到了阴湿的东厢房。他还特意到供销社买了一盏台灯放在我的书桌上。每天晚上,他都拿着一本从书店买来的新书,坐在我对面,陪着我学习。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偶尔翻一下书。还有几个月就中考了,每晚我都看书到很晚,然而不论多晚,他都会一直陪着我,直到替我关上灯。我知道,干一天农活下来是很累的,而且我很不愿意他坐在我对面,我便对母亲说:“叫他以后晚上不要再到我房间里来。”母亲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眼睛红红的。那天晚上,我无意中听到他对母亲说:“晚上学习辛苦,有个人陪伴,精神点!”③以后我便没介意他陪着我看书,只是他又放了一张桌子在我房里,跟我书桌的距离正好足台灯光线的边缘。每天晚上,他依然陪着我一块看书,只是更安静了,翻书声也更小了.偶尔声音稍大一点,他便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惊恐地抬起头看看我,见我没在意,才会继续安心地看书。就这样,直到中考前,他陪着我翻掉了厚厚十几本书。④考试那天,他执意要骑车送我去,我没说什么。坐在后座上,看着他汗流浃背的样子,我觉得我们的距离已经缩短了.考试结束那天,他又骑了三十多里路来接我,却一点没问我考得怎样,就像来的时候一样,默默地骑着车,但我知道,我跟他的距离更近了。⑤发录取通知书那天,我正在别人家玩。当我飞奔回到家门口时,他正和邮递员面对面站着。邮递员让他签收,他望了望我,又望了望邮递员,接过笔,在邮递员指的地方,打了一个钩,说:“我不识字,不会签名!”然后又禁不住自己的喜悦,朝着周围的村民笑了。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他不识字,可他,却……”一种难言之情涌上心头,我泪流满面跪在他面前,失声喊道:“爸——”他依然只是笑,却带着几许酸楚、几许欣慰。⑥夏日的阳光照着家门,我再次打量这个家时,我觉得已经与这个家没有距离了。1.文章第②段中,“我”为何“很不愿意他坐在我对面”而又不直接向他说?2.结合全文看,(1)第③段中,继父不识字,却“陪着我翻掉了厚厚个几本书”说明了什么? (2)第⑤段中,知道继父不识字后,我为什么会“跪在他面前”?3.试概括文中继父这一人物的主要特点。4.结合全文分析,(1)第①段写到冰凌、冰水,衬托了“我”什么样的心境? (2)文章首尾呼应巧妙,举例说说它是如何呼应的。《距离》答案1.不喜欢继父,且要和他保持距离。 (2)非常感激继父和愧悔自己过去的行为,内心受到很大的震动。 (2)①季节上变化的呼应:从寒冷的冬天到温暖的夏季; 发布时间:2015-9-22 上一篇:下一篇:篇二:心理距离说阅读答案 《“心理距离”说》 “心理距离”说中的“距离”,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而是指心理的距离。最早把“心理距离”作为一种美学原理提出来的是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1912年他提出了完整的“心理距离”说。布洛所规定的“心理距离”的概念,是距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布洛所说的“距离”,不是实际的时空距离,而是一种比喻意义上使用的“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现美和诗意,就是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能够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的缘故。例如竹子,在一般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可以架屋、造纸和当柴烧的寻常之物,但中国古代诗人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距离保护一般可分 为、和三部分。 2、距离保护I段能够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3、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来整定。 4、阻抗继电器按比较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式 和式。 5、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___________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 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7、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 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更高。 8、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加入继电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保护范 围,可能造成保护的。 11、根据《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对50km以下的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应有对本线末端故障的灵敏度不小于的延时保护。 二、选择题: 1、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

(A)最小测量阻抗;(B)最大测量阻抗;(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2、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最有选择;(B)最灵敏;(C)最快速;(D)最可靠。 3、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需采用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的 是。 (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C)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D)偏移特性和方向阻抗继电器。 4、距离保护是以距离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 (A)测量;(B)启动;(C)振荡闭锁;(D)逻辑。 5、从继电保护原理上讲,受系统振荡影响的有。 (A)零序电流保护;(B)负序电流保护;(C)相间距离保护;(D)相间过流保护。 6、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 (A)使保护范围伸长;(B)使保护范围缩短;(C)保护范围不变;(D)保护范围不定。 7、方向阻抗继电器中,记忆回路的作用是。 (A)提高灵敏度;(B)消除正向出口三相短路的死区;(C)防止反向出口短路动作;(D)提高选择性。 8、阻抗继电器常用的接线方式除了00接线方式外,还有。(A)900接线方式? (B)600接线方式? (C)300接线方式? (D)200接线方式 三、判断题: 1、距离保护就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2、距离Ⅱ段可以保护线路全长。() 3、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的数值随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4、方向阻抗继电器中,电抗变压器的转移阻抗角决定着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 5、阻抗继电器的最小精确工作电压,就是最小精确工作电流与电抗变压器转移阻抗值的乘积。() 6、在距离保护中,“瞬时测定”就是将距离元件的初始动作状态,通过起动元件的动作而固定下来,以防止测量元件因短路点过渡电阻的增大而返回,造成保护装置拒绝动作。()

角度、坐标测量计算公式细则

计算细则 1、坐标计算: X1=X+Dcosα, Y1=Y+Dsinα。 式中 Y、X为已知坐标,D为两点之间的距离,Α为方位角。 2、方位角计算: 1)、方位角=tan=两坐标增量的比值,然后用计算器按出他们的反三角函数(±号判断象限)。 2)、方位角:arctan(y2-y1)/(x2-x1)。加减180(大于180就减去180(还大于360就在减去360)、小于180就加180 如果x轴坐标增量为负数,则结果加180°。如果为正数,则看y轴的坐标增量,如果Y轴上的结果为正,则算出来的结果就是两点间的方位角,如果为负值,加360°。S=√(y2-y1)+(x2-x1), 1)、当y2-y1>0,x2-x1>0时;α=arctan(y2-y1)/(x2-x1)。 2)、当y2-y1<0,x2-x1>0时;α=360°+arctan(y2-y1)/(x2-x1)。 3)、当x2-x1<0时;α=180°+arctan(y2-y1)/(x2-x1)。 再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算距离(根号下两个坐标距离差的平方相加)。拨角:arctan(y2-y1)/(x2-x1) 1、例如:两条巷道要互相平行掘进的话,求它们的拨角:方法(前视边方位角减后视边方位)在此后视边方位要加减180°,若拨角结果为负值为左偏“逆时针”(+360°就可化为右偏,正值为右

偏“顺时针”。 2、在图上标识方位的方法:就是导线边与Y轴的夹角。 3、高程计算: 目标高程=测点高程+?h+仪器高—占标高。 4、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换算: (直角坐标用坐标增量表示;极坐标用方位角和边长表示) 1)、坐标正算(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已知一个点的坐标及该点至未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计算未知点坐标方位角,知A(Xa,Ya)、Sab、αab,求B(Xa,Ya) 解:?Xab=Sab×COSαab 则有Xb=Xa+?Xab ?Yab=Sab×SINαab Yb=Ya+?Yab 2)、坐标反算,已知两点的坐标,求两点的距离(称反算边长)和方位角(称反算方位角)的方法 已知A(Xa,Ya)、B(Xb,Yb),求αab、Sab。 解:tanαab=?Ya b/?Xab 所以。Αab=tanˉ?Yab/?Xab;则有: Sab=?Yab/SINαab=?Xab/COSαab=√?X2ab+?Y2ab; 5、缘和曲线的方位角和坐标计算公式: S12=sqr<(X2 -X1)2×(Y2-Y1)2> =sqr( ?X221×?Y221)。 A12=arcsin((Y2-Y1)/S12)。 S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距离, A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坐标方位角。

1.2解三角形应用举例(测量距离、高度、角度)解析 (2)

福建美佛儿学校自主型发展大课堂数学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设计者 日期 课题:§1.2应用举例(第一课时 测量距离问题) 课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的实际问题,了解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 过程与方法:首先通过巧妙的设疑,顺利地引导新课,为以后的几节课做良好铺垫。其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探索猜想——总结规律——反馈训练”的教学过程,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铺开例题,设计变式,帮助学生掌握解法,能够类比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数学符号表达题意和应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逐个解决三角形,得到实际问题的解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建立数学模型,画出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复习旧知] 复习提问什么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它们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三角形? 2、[设置情境] 请学生回答完后再提问:前面引言第一章“解三角形”中,我们遇到这么一个问题,“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地球究竟有多远呢?”在古代,天文学家没有先进的仪器就已经估算出了两者的距离,是什么神奇的方法探索到这个奥秘的呢?我们知道,对于未知的距离、高度等,存在着许多可供选择的测量方案,比如可以应用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方法,或借助解直角三角形等等不同的方法,但由于在实际测量问题的真实背景下,某些方法会不能实施。如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不能用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来测量,所以,有些方法会有局限性。于是上面介绍的问题是用以前的方法所不能解决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科学实践中的重要应用,首先研究如何测量距离。 二、讲授新课 (1)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过程一般要充分认真理解题意,正确做出图形,把实际问题里的条件和所求转换成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未知的边、角,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求解 [例题讲解] (2)例1、如图,设A 、B 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者在A 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 ,测出AC 的距离是55m ,∠BAC=?51,∠ACB=?75。求A 、B 两点的距离(精确到0.1m)

继电保护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 答:(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2、什么是故障、异常运行和事故?短路故障有那些类型?相间故障和接地故障在故障分量上有何区别?对称故障与不对称故障在故障分量上有何区别? 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这种情况下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事故,就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容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的损坏。相间故障无零序分量。对称故障只有正序分量。 3、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什么是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在什么情况下依靠近后备保护切除故障?在什么情况下依靠远后备保护切除故障? 答:当本元件的主保护拒绝动作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作为后备保护,由于这种后备作用是在主保护安装处实现,因此,称之为近后备保护。在远处实现对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称为远后备保护。 4、简述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 答:基本原理:1、过电流保护2、低电压保护3、距离保护4、方向保护5、差动原理的保护6、瓦斯保护7、过热保护等。构成方式:1、测量部分2、逻辑部分3、执行部分 5、什么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 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装置。 6、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选择性:继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2、速动性:在发生故障时,力求保护装置能迅速动作切除故障,以提高电力系统并联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用户在电压降低的情况下工作的时间,以及缩小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3、灵敏性: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是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4、可靠性: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在该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他应该动作的故障时,他不应该拒绝动作,而在任何其他该保护不该动作的情况下,则不应该误动作 第二章 1、何谓三段式电流保护?其各段是如何保证动作选择性的?试述各段的工作原理、整定原则和整定计算方法、灵敏性校验方法和要求以及原理接线图的特点。画出三段式电流保护各段的保护范围和时限配合特性图。 答:电流速断是按照躲开某一点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限时速断是按照躲开前方各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而过电流保护则是按照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 2、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两段式电流保护?什么情况下可只用一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Ⅰ、Ⅱ段电流保护能否单独使用?为什么? 答:越靠近电源端,则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就越长,因此一般都需要装设三段式的保护。线路倒数第二级上,当线路上故障要求瞬时切除时,可采用一个速断加过电流的两段式保护。保护最末端一般可只采用一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I、II段电流保护不能单独使用,I 段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II段不能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 3、如何确定保护装置灵敏性够不够?何谓灵敏系数?为什么一般总要求它们至少大于

镜头角度与距离计算方法

专用的镜头角度计算方法 镜头焦距的计算 1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L/W 2、f=hL/h f;镜头焦距 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 规格 W H 1/3" 1/2" 2/3" 1"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 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 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W=2Ltg=2×2tg= 则H=W=×=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 *.欲监视景物的尺寸 *.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 *.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图解选择镜头步骤: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头。估计或实测视场的最大宽度;估计或实测量摄像机与被摄景物间的距离;使用1/3”镜头时使用图2,使用1/2镜头时使用图3,使用2/3”镜头时使用图4,使用1镜头时使用图5。具体方法:在以W和L为座标轴的图示2-5中,查出应选用的镜头焦距。为确保景物完全包含在视场之中,应选用座标交点上,面那条线指示的数值。例如:视场宽50m,距离40m,使用 1/3"格式的镜头,在座标图中的交点比代表4mm镜头的线偏上一点。这表明如果使用4mm镜头就不能覆盖50m的视场。而用的镜头则可以完全覆盖视场。 f=vD/V 或 f=hD/H 其中,f代表焦距,v代表CCD靶面垂直高度,V代表被观测物体高度,h代表CCD靶面水平宽度,H代表被观测物体宽度。 举例:假设用1/2”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440毫米,高330毫米,镜头焦点距物体2500毫米。由公式可以算出: 焦距f=440≈36毫米或 焦距f=330≈36毫米

论“心理距离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论“心理距离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充分肯定了“心理距离”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在语文教学中,与艺术鉴赏相对应的就是是语文的阅读教学。本文主要从“心理距离说”的核心概念“心理距离”入手,阐述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运用“心理距离”的重要性以及主要策略。 【关键词】“心理距离说”;艺术鉴赏;语文阅读教学 “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是布洛在《作为艺术因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提出的,他指出“在审美观照中,主体在心理上必须和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即是说,把眼前的对象同实践的现实的自我联系割裂开来,切断同事物的实用、功利方面的联系,从一种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态度来看待它。”1在这一理论中,布洛详细阐述了核心概念“心理距离”的内涵和特征,充分肯定了“心理距离”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心理距离说”对语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上颇有启发。因为在语文教学中,与艺术鉴赏相对应的就是语文的阅读教学,将对鉴赏有积极作用的“心理距离说”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定能在阅读教学中产生积极的效应。 一、“心理距离说”的主要观点 “心理距离说”是20世纪西方心理学美学的流派之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布洛。“心理距离说”的理论观点主要有:1、人与对象之间的距离是审美活动的前提条件;2、心理距离就是人的非功利态度;3、对象的美源于这种审美心理距离。在“心理距离说”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是指“在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活动中,作文主体的人的审美心理能力,或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心理状态。”2简而言之,“心理距离”是指人的审美心理与功利心理之间的距离,所以它是指脱离现实、脱离功利、客观地看待事物的一种心理状态。 布洛为解释“心理距离”的概念举过一个例子。“假设海上起了大雾,对于一个水手来说,这是极不愉快的事情,预示着危险,引起他的烦躁不安。但如果抛开一切实际利害的考虑,把注意力集中在现象本身上面,这场大雾就成了赏心悦目的美景。那使水天一色的透明的薄雾,那远离尘世、陌生孤独的感觉,还有那既给人安恬、又令人感到几分恐惧的一片沉寂,这一切都使浓雾中的海变成一幅格外美的画。”3在这个例子中,一个普通的大雾海上之所以变得美,都是由于插入了一段心理距离而使人的眼光发生了变化,使人跳出了功利的需求和目的而客观地看待某一事物。“心理距离说”的核心就是要求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保持这样一种适当的“心理距离”。因此艺术成功的秘密在于心理距离的微妙调整。布洛说:“在创作和鉴赏中最好的是最大限度地缩短距离,但又始终有距离。”朱光潜先生在分析布洛的“心理距离”时提到,“‘距离过度’是理想主义艺术常犯的毛病,它往往意味着难以理解和缺少兴味;‘距离不足’则是自然主义艺术常犯的毛病,它往往使艺术品难以脱离其日常的实际联想。”4因此,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原则和艺术创作原则,也就是说心理距离在艺术鉴赏中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心理距离说”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心理距离”作为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之间应保持的适当审美距离,对于艺术鉴赏来说不可忽视。艺术鉴赏的“心理距离”简而言之,就是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这个“心理距离”在我们欣赏一部作品时是普遍

距离保护部分参考答案

3电网距离保护 3.1何谓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m Z )、整定阻抗(set Z )和动作阻抗(op Z )?就方向阻抗继电器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答:整定阻抗是继电器安装处到保护范围末端的线路阻抗;起动阻抗是继电器刚好动作时,加入继电器电压电流的比值;测量阻抗是加入继电器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对于方向阻抗继电器如图: 测量阻抗可能位于复平面上任意位置,整定阻抗和动作阻抗满足cos op set Z Z ?=。 3.2整定阻抗相同的不同特性的阻抗继电器(如全阻抗、方向阻抗和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在承受过渡电阻的能力上,哪一种最强?在遭受振荡影响的程度上哪一种最严重? 答:特性在R 轴方向上面积越大承受过渡电阻的能力最强,振荡时特性在测量阻抗变化轨迹的方向上面积越大,受振荡影响越严重。因此全阻抗特性阻抗继电器承受过渡电阻的能力最强,同时受振荡影响也越严重。 3.3在图示复数平面上,已知阻抗A Z 和B Z ,某阻抗继电器的动作方程为 ?>+->?90arg 270B m A m Z Z Z Z ,试画出该继电器的动作特性。 答:(1)根据比相式动作方程的特点,可知该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是以A Z 、B Z -端点为直径两端的圆,动作区不包括圆周。

(2)将比相式动作方程转化为比幅式动作方程,可得: () m A m B m A m B Z Z Z Z Z Z Z Z -++<--+,即: 22 A B A B m Z Z Z Z Z -+ -<,可见该特性的 圆心为: 2 A B Z Z - ,半径为 2 A B Z Z + ,在复平面上如图: 当0 B Z=时,为以 A Z为直径的方向圆特性,当 B A Z Z =时,为以 A Z为半径的方向圆特性。 3.4已知采用幅值比较方式构成继电器的两个电压量m A I K U . 1 . =,m m B I K U K U . 1 . 2 . - =, 动作条件为 A B U U ≥,试问: (1)所构成的继电器是什么继电器; (2)在复平面上画出它的动作特性; (3)该继电器的整定值是什么? 答:(1)将电压相量 A B U U 、代入动作条件可得: 121 m m m K I K U K I ≥-,两侧同时除以2m K I,可得: 11 22 m K K Z K K -≤,可见该特性是以1 2 K K 为圆心,以1 2 K K 为半径的圆,且该特性经过原点,所以该特性为方向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2)复平面上的动作特性为:

继电保护课后答案

若线路阻抗角 50=?k ,功率方向元件采用 90接线,其最大灵敏角应选择为多少比较合适并用相量图分析,在保护安装处正方向发生AB 两相短路时,故障相功率方向元件能否动作 2、什么叫测量阻抗、动作阻抗、整定阻抗、短路阻抗、负荷阻抗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阻抗继电器输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称为测量阻抗。动作阻抗表示阻抗元件刚好动作时,加入其中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整定阻抗用来界定保护范围的,一般取为保护安装处到保护范围的线路阻抗。当线路上某点发生金属性三相短路时,在保护处所测得的残余电压与流经该保护线路的短路电流的比值,就是短路阻抗。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保护的测量阻抗等于负荷阻抗;短路阻抗明显小于负荷阻抗,短路阻抗因短路点不同而异。 3、具有圆特性的全阻抗、偏移特性阻抗和方向阻抗元件各有何特点利用全阻抗、偏移阻抗或方向阻抗元件作为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时,试问: (1)反方向故障时,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保证距离保护不动作; (2)正方向出口短路时,接到阻抗元件上的电压降为零或趋进于零时是否有死区如有死区应该如何减小或消除 答:全阻抗元件的特性是以保护安装处为圆心,以整定阻抗set Z 为半径所作的一个圆。偏移特性阻抗有两个整定阻抗,即正方向整定阻

抗1set Z 和反方向整定阻抗2set Z ,该特性圆的圆心位于121()2o set set Z Z Z =+处,半径为121()2set set Z Z -。方向阻抗元件 的特性是以整定阻抗set Z 为直径而通过坐标原点的一个圆。 (1)反方向故障时,偏移阻抗及全阻抗继电器一般用于距离Ⅲ段保护,时间上躲过了动作时间而不误动,方向阻抗继电器用于距离Ⅰ、Ⅱ保护。 (2)正方向出口短路时,接到阻抗元件上的电压降为零或趋进于零时,阻抗元件不能动作,从而出现保护装置的“死区”。为克服这个缺点,可以利用记忆回路记忆故障前的电压,作为测量元件比相的极化电压。 4、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对距离保护有什么影响如果线路发生短路时,由于电流互感器铁芯饱和而使它出现负误差时,距离保护的保护范围有什么变化(伸长或缩短)如果发生短路时,由于电压下降很严重,电压互感器铁芯工作于其磁化曲线的起始部分(即导磁率下降)使误差增加,此时保护范围有什么变化(伸长或缩短) 答:1).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会引起阻抗继电器端子上电压和电流的相位误差以及数值误差,从而影响阻抗测量(阻抗继电器距离测量)的精度。 2). 电流互感器出现负误差时,距离保护的保护范围缩短。

《距离》阅读及答案

距离 ①到继父家时,我知道我打量那个家的目光是敌意的,我与那个家是有距离的。那陌生的屋檐下挂着,惨白惨白而寒意逼人的冰凌,融化了的冰水不时地顺着瓦檐滴到墙上,发出沉重的响声。墙用石灰新刷过,隐约还露出凌乱的稻草。 ②为了不影响我读书,继父把我安置在条件最好的西厢房,自己和母亲住到了阴湿的东厢房。他还特意到供销社买了一盏台灯放在我的书桌上。每天晚上,他都拿着一本从书店买来的新书,坐在我对面,陪着我学习。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偶尔翻一下书。还有几个月就中考了,每晚我都看书到很晚,然而不论多晚,他都会一直陪着我,直到替我关上灯。我知道,干一天农活下来是很累的,而且我很不愿意他坐在我对面,我便对母亲说:“叫他以后晚上不要再到我房间里来。”母亲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眼睛红红的。那天晚上,我无意中听到他对母亲说:“晚上学习辛苦,有个人陪伴,精神点!” ③以后我便没介意他陪着我看书,只是他又放了一张桌子在我房里,跟我书桌的距离正好是台灯光线的边缘。每天晚上,他依然陪着我一块看书,只是更安静了,翻书声也更小了.偶尔声音稍大一点,他便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惊恐地抬起头看看我,见我没在意,才会继续安心地看书。就这样,直到中考前,他陪着我翻掉了厚厚十几本书。 ④考试那天,他执意要骑车送我去,我没说什么。坐在后座上,看着他汗流浃背的样子,我觉得我们的距离已经缩短了.考试结束那天,他又骑了三十多里路来接我,却一点没问我考得怎样,就像来的时候一样,默默地骑着车,但我知道,我跟他的距离更近了。 ⑤发录取通知书那天,我正在别人家玩。当我飞奔回到家门口时,他正和邮递员面对面站着。邮递员让他签收,他望了望我,又望了望邮递员,接过笔,在邮递员指的地方,打了一个钩,说:“我不识字,不会签名!”然后又禁不住自己的喜悦,朝着周围的村民笑了。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他不识字,可他,却……”一种难言之情涌上心头,我泪流满面跪在他面前,失声喊道:“爸——”他依然只是笑,却带着几许酸楚、几许欣慰。 ⑥夏日的阳光照着家门,我再次打量这个家时,我觉得已经与这个家没有距离了。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42806资料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42806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距离保护一般可分 为、和三部分。 2、距离保护I段能够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3、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来整定。 4、阻抗继电器按比较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式 和式。 5、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___________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 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7、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 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更高。 8、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加入继电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保护范 围,可能造成保护的。 11、根据《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对50km以下的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应有对本线末端故障的灵敏度不小于的延时保护。 二、选择题: 1、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

(A)最小测量阻抗;(B)最大测量阻抗;(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2、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最有选择;(B)最灵敏;(C)最快速;(D)最可靠。 3、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需采用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的 是。 (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C)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D)偏移特性和方向阻抗继电器。 4、距离保护是以距离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 (A)测量;(B)启动;(C)振荡闭锁;(D)逻辑。 5、从继电保护原理上讲,受系统振荡影响的有。 (A)零序电流保护;(B)负序电流保护;(C)相间距离保护;(D)相间过流保护。 6、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 (A)使保护范围伸长;(B)使保护范围缩短;(C)保护范围不变;(D)保护范围不定。 7、方向阻抗继电器中,记忆回路的作用是。 (A)提高灵敏度;(B)消除正向出口三相短路的死区;(C)防止反向出口短路动作;(D)提高选择性。 8、阻抗继电器常用的接线方式除了00接线方式外,还有。 (A)900接线方式? (B)600接线方式? (C)300接线方式? (D)200接线方式 三、判断题: 1、距离保护就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2、距离Ⅱ段可以保护线路全长。( ) 3、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的数值随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4、方向阻抗继电器中,电抗变压器的转移阻抗角决定着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

朱光潜“心理距离说”理论研究

朱光潜“心理距离说”理论研究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研究的先驱。“心理距离说”是朱光潜审美心理研究的成果,在其美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朱光潜沿袭了对“审美非功利”的追求,延续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现代性美学概念“距离”的研究,并通过科学的“中国化”手段,使“心理距离说”成为兼具中西美学特征的理论。朱光潜的“心理距离说”受到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美学理论的双重影响,他将二者加以融合,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心理距离说”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美感经验理论,建立起了完整的美学体系。本文以“心理距离说”的内涵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它所受到的中西美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它对朱光潜其他美学思想的影响,以推动朱光潜美学思想的研究。朱光潜的“心理距离说”包括以下几个重要论断:通过“艺术家剪裁”的方式调整距离和精炼情感,指导艺术创作;通过对“心理距离”远近的设置,实现“不即不离”的理想距离,指导艺术欣赏;通过“心理矛盾”的把握,辨析审美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此外,朱光潜还将这一美学观念广泛运用到他美学思想的各个方面。他将“心理距离说”与“直觉说”“移情说”“内模仿”融合在一起,成为审美经验分析的基础理论;他将“心理距离说”运用到诗歌分析中,成为建立“诗境”的理论基石;他在“心理距离说”的基础上,探讨现实人生与艺术人生的关系,传达他通过审美实现人 生趣味化的理想,提出了“人生艺术化”的理论。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探讨朱光潜美感经验理论,也有利于对其“心理距离说”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解读。本文对朱光潜“心理距离说”的研究就

是从心理学角度对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研究,是对“艺术化”人生实现方法的研究,也是对中国美学理论建构方法的一个初步探索。

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全站仪 练习题

第5章思考题与练习题 1.何谓水平角?在同一铅垂面内,瞄准不同高度的目标,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应该一样? 2.何谓垂直角?何谓为天顶距?为何只瞄准一个目标即可测得垂直角或天顶距? 3.经纬仪由哪些主要部件构成?各起什么作用? 4.安置经纬仪时,为什么要进行对中和整平? 5.试述方向观测法测量水平角的步骤和精度要求。 6.根据下列水平角观测记录,计算出该水平角。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7.根据下列竖直度盘形式和竖直角观测记录,计算出这些垂直角。 8.何谓垂直度盘指标差?在观测中如何抵消指标差? 9.经纬仪有哪些轴线?各轴线之间应满足哪些条件? 10.如何进行平盘水准管的检验和校正? 11.如何进行视准轴垂直于横轴的检验和校正? 12.测量水平角时,为什么要进行盘左、盘右观测? 13.测量垂直角时,为什么要进行盘左、盘右观测? 14.经纬仪的视准轴误差如何影响水平度盘读数?如何影响水平角值?

15.经纬仪的对中误差和目标偏心误差如何影响水平角观测? 16.设用一名义长度为50m 的钢尺,沿倾斜地面丈量A ,B 两点间的距离。该钢尺的尺方程式为:5500.0015 1.2510(20)50t l m m t C m -=++?-?o 。丈量时温度t =32°C ,A 、B 两点的高差为1.86m ,量得斜距为128.360m 。试计算经过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后的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 AB 。 17.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脉冲式和相位式光电测距有何区别? 18.光电测距有哪些误差来源? 19.光电测距成果整理时,要进行哪些改正? 20.设在A ,B ,C 三点之间进行光电测距,如图4-43所示。图上已注明各点间往返观测的斜距S 、垂直角α、目标高l 、各测站的仪器高i 。试计算各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由于三角形的边长较长,计算高差时,应进行两差改正;在三角形内计算高差闭合差,并按边长为比例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A B C i = 1.402 i = 1.445 i = 1.408 S = 512.445 α = +0°24′45″l = 1.466 l = 1.442 α = -0°24′22″S = 512.440 l = 1 α = +1°S = 408.2718′ 44″ .69317″ 75l α = -S = 4 72. 图5-1 光电测距的平距和高差计算 21.全站仪有哪些基本测量功能和高级测量功能? 22.何谓为同轴望远镜? 23.何谓双轴倾斜改正?

分析美学视野中的心理距离说_对一段美学公案的检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3月,第38卷第2期,Mar.,2008,Vol.38,No.2 Journal of North west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收稿日期:2007205229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重大课题“美学的文化学转向” 作者简介:张冰(1974—),女,辽宁本溪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从事比较美学研究。 【文艺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分析美学视野中的心理距离说 ———对一段美学公案的检讨 张 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北京 100102) 摘 要:运用文献分析法,详细地分析了对心理距离说批判最有代表性的分析美学家迪基 (D ickie)的基本观点以及得失所在,并试图得出结论,即在这场论争中,尽管是以迪基为代表的持 批判立场的学者,对心理距离说的退出历史舞台起到了摧毁性的作用,但以卡塞比尔(Casebier)为 代表的持坚持和修正立场的学者,对心理距离说的解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对心理距 离说在中国传播中的转变及对中国美学建设的价值给予了一定的观照。 关键词:心理距离说;分析美学;迪基;卡塞比尔 中图分类号:B83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731(2008)022******* 心理距离说是美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无 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它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国内 目前对它研究的一个明显的不足是,对于上世纪六 七十年代以迪基(D ickie)为代表的分析美学学派对 它所展开的批判,缺乏足够的关注。这是一次重要 的美学聚讼,在它之后,在英美理论界盛行了数十载 的“心理距离”说黯然退出了美学主流舞台。因此, 了解和反思这次论争就成为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情。 一、心理距离的传统内涵 心理距离说是由布洛(Bull ough)在他的论文——— 《作为艺术因素和美学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提出来 的,他也因此被称为心理距离说之父。国内学者对这 一学说的熟悉,源自朱光潜先生的推重。 心理距离说是审美无利害命题的相关子命题之 一。审美无利害命题是康德主义的经典命题,源起 于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经康德的继承和发展, 获得了美学界的普遍认同,成为现代美学的关键词 之一。康德对这一命题的分析,着眼于审美与道德、 美感与单纯的快适之间的区别。在他看来,道德感 和单纯的快适都是与利害相连的,而美感与之最大 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无利害性。至于如何获得这种无 利害的美感,后康德时期的美学家们都试图给出一 个答案。布洛给出的答案是最有影响的版本之一。 他继承了康德从心理学角度解决问题的思路,将人 的心理分为常态和非常态两种。在常态状况下, “经验总是以同一方面对着我们的,也就是以它具 有最强的实用的感染力之一面;我们平常意识不到 事物不直接不实际地触及我们的那些特征;我们也 一般地不能离开受感动的自我而觉察到印 象。”[1](P375)这就是说,正常状态下,人对物的关注以 及判断都是与人的现实性和物的实用性方面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那么,我们如何跳出这种实际的羁绊 呢?布洛说:这需要心理距离的插入。“这种距离 仿佛落在我们自身和自身感受之间……通常,即使 并非总是如此,这不啻是说:这距离落在我们自己和 作为这些感受之根源或媒介的客体之间。”[1](P373)插 入的距离所起的作用是“out of gear”。这一词组缪 灵珠将它意译为“脱节”,而高建平在他的论文《“心 15

距离保护习题解答

题1.有—方向阻抗继电器,其整定阻抗Ω?∠=605.7zd Z ,若测量阻抗为Ω?∠=302.7J Z ,试问该继电器能否动作?为什么? 解:如图1所示 Ω<Ω=?=?-?=2.75.6866.05.7)3060cos(.zd j dz Z Z 故该继电器不能动作。 题2.有一方向阻抗继电器,若正常运行时的测量阻抗为Ω?∠=305.3J Z , 要使该方向阻抗继电器在正常运行时不动作,则整定阻抗最大不能超过多少(?=75d ?)? 解:参照图1。若在300方向上的动作阻抗小于Ω5.3, 图1 则保护不动作。即在750方向上: Ω== ?-?< 95.441 .15 .3) 3075cos(.j dz zd Z Z 故整定阻抗最大不能超过4.95Ω。 题3.如图2所示电网,已知线路的正序阻抗km Z /4.01Ω=,?=70d ?,线路L1 、L2上装有三段式距离保护,测量元件均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且为00接线,线路L1的最大负 荷电流A I f 350max .=,负荷功率因数9.0cos =f ?,85.0='k K ,8.0=''k K ,2.1=k K ,K h =1.15,K zq =1.3,线路L2距离Ⅲ段的动作时限为2s ,试求距离保护1的Ⅰ、Ⅱ、Ⅲ段的动作阻抗, 整定阻抗及动作时限。 图2 解:1.计算线路阻抗 Ω=?=14354.0AB Z Ω=?=16404.0BC Z 2.距离保护Ⅰ段的动作阻抗 Ω=?='='9.111485.01AB k dz Z K Z s 01 ='t Ω ? Ω ?∠30.j dz

3.距离保护Ⅱ段的动作阻抗 Ω=?='='6.131685.02BC k dz Z K Z Ω=+='+''=''1.22)6.1314(80.0)(21dz AB k dz Z Z K Z 灵敏系数:5.158.114 1.221>==''=''AB dz lm Z Z K ,满足要求 s 5.01 =''t 4.距离保护Ⅲ段的动作阻抗 最小负荷阻抗:Ω=?= = 3.16335 .03 /1109.0max .min .min .f f f I U Z Ω=???== 913.16315 .13.12.11 1min .1f h zq k dz Z K K K Z s 5.25.0221=+=?+=t t t 5.各段整定阻抗 Ω?∠=?∠'='709.11701.1.dz zd Z Z Ω?∠=?∠''=''701.22701.1.dz zd Z Z ?==8.259.0arccos f ? Ω?∠=?∠=?∠?-?= 709.1267072 .091 70)8.2570cos(1.1.dz zd Z Z 题 4. 在图3所示网络中,各线路首端均装设有距离保护装置,线路的正序阻抗 km Z /4.01Ω=,试计算距离保护1的Ⅰ、Ⅱ段的动作阻抗,Ⅱ段的动作时限。并检验Ⅱ段的 灵敏系数。85.0='k K ,8.0=''k K 。 图3

角度和距离测量

实验1 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β +∠βC+∠βA)、三角形三边竖直 B 角(θ θBA、θCA、θCB、θAB、θAC)及对向斜距(S BC、S BA、S CA、S CB、S AB、S AC)BC 、 一、仪器及工具: 1)由实验室借领: 全站仪一台,脚架一个,棱镜及对中杆两根,标记笔一支,记录板一块 2)自备:铅笔(2H)一支,小刀一个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重点提醒 本次测量共有12台全站仪。对中整平方法基本相同(光学对中法:粗对中、精对中、粗平、精平、再次精对中),见教材p133页。 (二)本次测量任务较重,共分三项。第一项是三角形三个内角(水平角)测量。第二项是按顺时针方向测量出三角形三边(BA、BC、AC、AB、CB、CA)的竖直角(θBA、θBC、θAC、θAB、θCB、θCA)和斜距(S BA、S BC、S AC、S AB、S CB、S CA)。 1.水平角测量、竖直角测量、斜距测量同时完成 过程: 1)在地面上选择三个点A、B、C,用标记笔在地面上标出。首先在B点安置仪器,A、C点设立棱镜,要求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100m。 2)在点B上对中整平仪器后开机,首先以盘左位置照准左方A目标,读出水平度盘读数BA左(HR)、竖直度盘读数(V)、斜距(SD),记录员听到读数后,立即复读回报观测者。立即记入记录表中,记录表格式见表1、表2。 3) 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右方目标C,读出水平度盘读数BC左(HR)、竖直度盘读数(V)、斜距(SD),记录员听到读数后,立即复读回报观测者。立即记入记录表1、表2。上半测回水平角值β左=BC左-BA左 4) 将经纬仪置于盘右位置,先照准右方目标C,读出水平度盘读数BC右(HR)、竖直度盘读数(V)、斜距(SD),记录员听到读数后,立即复读回报观测者。立即记入记录表1、表2。其读数与盘左时的同一目标C的读数大约相差180°。 5)逆时针旋转照准部,再照准左方目标A,读出水平度盘读数BA右(HR)、竖直度盘读数(V)、斜距(SD)。立即记入记录表1、表2。其读数与盘左时的同一目标A的读数大约相差180°。β右= BC右-BA右 6) 至此便完成了一测回的观测。如果限差β左-β右≤40",则取其平均值作为一测回的B 内角。并分别计算BA和BC边的水平距离D BA和D BC 7)仪器搬站到下一点A,同样的方法,测出三角形的A内角。分别计算AC和AB边的水平距离D AC和D 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