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

教师考试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
教师考试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

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帅,对教育对象个体来说,教师的职能可归结为“灵魂工程师”,但对教育对象群体来说,教师更多的是班集体的缔造者和设计者。

1.班级建设设计的内涵

班级建设的设计是指班主任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提出的相对理想的班级模式,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其中,又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

2.班级建设目标的确立

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班级目标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因素: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培养目标;②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可与支持;

②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③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④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但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依赖于班主任的领导与组织。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在达成班级目标上,班主任的领导才能非常重要。

1.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②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班主任实施职权影响力需要依据一定的组织法规和一定的群体规范,包括:①国家的教育法令、学制、教育方针及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规章制度等;②班级的目标、规范、舆论、纪律、班风等。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影响力必须在这一范围内施加,否则班主任的领导合法性与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

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①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②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③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与个性影响力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密切相关的。

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采用权威领导方式的班主任侧重于在领导与服从的关系上实施影响,由教师自身对班级施行无条件的管理,严格监督学生执行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的过程和结果。采用民主领导方式的班主任比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领导班级的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采用放任领导方式的班主任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张组织班级活动。

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是目前采用的比较多的一种领导方式,这与我国学校教育对班主任工作考评的标准相关。这种领导方式最大的弊端是对人的因素不够重视,班级工作只见教学不见学生,只看学生的分数不看学生的发展。“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以为,学生对集体的喜爱、期望、归属感、团结性与作业水平及学习成绩有关,因此主张信赖而不是怀疑集体,用集体领导的手段管理班级,将班级作为教育的对象,而不是一对一地去对待每个学生。

(三)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级是存在于学校之中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教育从本质上说就在于建立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实际联系,以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因此,研究班级中的交往行为,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主任的重要使命之一。

1.班级中学生交往的类型

以交往双方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不同来区分,班级中的学生交往有学生间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个体与群体的交往、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不同类型的交往对学生的发展有不同的价值。

2.班主任对学生交往的指导

交往是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班主任应悉心研究班级的人际关系,指导学生的交往活动。①要把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研究学生的交往需要及能力的差异性,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周围人,懂得如何避免和解决冲突,建立积极的交往环境。②设计内容充实、频率高的交往结构,即根据班级活动的目的、任务及学生的特点,形成一个相互渗透、交互作用的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的交往网络。③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建立相互间充满信任的关系。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对学生的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指导得法、教育有效。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内容包括:思想品德状况、集体观念、劳动态度、人际关系、日常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方法、思维特点、智力水平;体质健康状况、个人卫生习惯;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等。②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内容包括:班级风气、舆论倾向、不同层次学生的结构、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干部情况等。

③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内容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类型、家庭物质生活与精

神生活条件、家长的职业及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家长对学生的态度等。

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①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②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③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工作的中心环节,详细内容见下文。

(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班级是—个开放的系统,学生是在多种因素纵横交错的影响下发展成长的。班主任要对班级实施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必须要争取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配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一个学生在学校会遇到许多教师,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多位教师通力协作教育的过程。班主任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协调所有任课教师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力量,具体包括:①班主任要在班上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②要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③调节各学科的教育负担,妥善作出全面的安排。

2.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

团队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它在班集体中的核心作用。班主任有责任指导团队活动。具体地说,应当做好这样一些工作:①协助团队组织制订工作计划,为他们创造活动的条件;

②帮助团队组织落实计划,为他们创造活动的条件;③帮助团队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

3.争取和运用家庭及社会的教育力量

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班主任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力量。具体地说,应做好以下工作:①要定期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举行家长座谈会,接待家长来访,了解家长和学生的全面情况;②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将家长的各种教育条件,化为共同搞好班级工作的教育力量;③争取校外各种积极的教育因素,以此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班级管理心得体会6篇

班级管理心得体会6篇 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是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班级管理心得体会一: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则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而且还要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 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所有的班风中我觉得平等和谐最重要。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热爱这个班集体,就必须让孩子觉得无论成绩好坏,自己跟别人一样都是平等的,都一样受到老师同样多的关注和爱护。除了班主任对所有的同学平等对待外。我还取消建立班干部选任制度,用值日生管理班级。每人轮着来做班长。值日班长除了要做值日生的工作外,还兼顾管理班级纪律的工作。在第二天在全班里报告前一天班级的纪律和学习情况。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对纪律差一点的学生也起到很好的约束。一学期之后根据学生值日的表现由全班推选出优秀班干、文明之星。这可消除班干部因为害怕被学生孤立而不敢管的局面,还可以锻炼了每个学生的胆量,使学生感到只要我努力了,同样也可以做得好。 二、创设师生沟通的良好氛围。

通过相互间的沟通,师生得以意见交流、才可以联络感情、化解误会、团结班级中的力量,进而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发挥潜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但在沟通中,我认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沟通,但要与要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和学生的关系过于要好,称兄道弟或姐妹情深,那么自己威信和地位在学生中就会下降。因为总是有些学生会利用自己与老师的关系去谋点小利,或者有些学生会仗自己与老师较好的关系去钻一些纪律的空子,等你批评他的时候,他嬉皮笑脸地就过去了。长期以往,势必导致自己的地位。所以,在课余时间要多去接触学生,要在真正做到关心、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保持距离,引导他们懂得生活、懂得珍惜、懂得尊重,在自我体验中长大。 2、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自己认真阅读、认真批改。很多学生会把自己的心事,对学校、对班级和对同学的一些看法和建议、甚至是对社会热点的看法写在周记本上,是老师了解学生思想、了解班级动态的最好方式。自己在批改周记的时候,也应当真诚地与学生交流,特别是在学生有思想上的困惑、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要及时帮助学生,让他们知道这些困难有老师来跟他们共同分担,而且要多给予他们鼓励,多抓住“闪光点”来表扬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 三、建立班级激励机制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表扬和鼓励是激励教育的重要容。实践证明,表扬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点

(完整版)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班级管理知识点汇总--20170821

第一章班级与班级管理 考试形式:主观题、客观题 重点考点:班集体的形成阶段、班级管理的模式、突发问题的处理,尤其需要掌握课堂突发问题处理的原则与方法。 一、班级概述 1、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在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其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2、班级的历史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519)。 而从现代意义上对班级进行系统论证的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 3、班级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 (3)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1、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

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班集体不是学生的简单集合,是不会自发形成的。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全班学生和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 2、班集体的形成阶段 初建期:组建阶段,班主任是把你的核心和动力。 形成期:核心初步形成阶段 班级凝聚力开始出现,大多数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了归属感,班级的核心初步形成。形成期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成熟期: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有明确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坚强的核心。 学生已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团结的风气,自主的开展集体活动。 3、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理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

1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中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这里所谓的教育学,指的是普通教育学,主要侧重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教育。 2 教育问题是反映到研究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3 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属于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活动。 4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的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比西方最早的教学著作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还早300多年。 5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1632年,著名的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它标志着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在《大教学论》中,作者高度评价了教育对于社会的作用;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提出了“泛智”的教育思想;确立了丰富的教学理论,从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6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本主义及教育》等,这些专著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融合了当时的伦理学和心理学的成果,使教育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试图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他认为教学活动必须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提出了著名的阶段教学;在师生关系上,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强调教育外部灌输的作用;方法上重视严格的管理和训练。他的理论在教育史中被称为“传统教育派”。 杜威的《民本主义及教育》开创了另一个教育流派“现代教育派” 。杜威在师生关系上,认为应以儿童为中心,形成相应的教学方法——做中学,即在经验中学习,在处理问题中学习。另外,他还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主张。 7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当属克鲁斯卡娅。其代表作为《国民教育及民主制度》。凯洛夫的《教育学》。 我国的杨贤江于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它是一本最先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8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教学及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出五条全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倡导“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德国.根舍因.“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9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第一章 第一节

教育学考试大纲》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考试大纲》知 识点汇总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教育学考试大纲》知 识点汇总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 质(重点)一.选择题与填空题1.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2.西方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我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由于自然科学诸学科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部分科学知识进入了大学教学。 4.美国大学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等层次。 5.19世纪后半期,高 等教育的活动形式: 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 多样化,高等教育的 形式复杂化。 6.从高等教育的性质 看,高等教育是一种 专业教育。 7.高等教育作为一种 专业教育,既可以是 学术性专业教育,也 可以是职业性专业教 育。 8.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有谁来掌握取决于政 权的性质。 9.高等教育的根本任 务是培养人才。 10.中国古代就有“大 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 善”的教育目的,体 现了高等教育的政治 功能。 11.民主问题始终是教 育与政治间关系的核 心。 12.经济结构已经成为 确立高等教育结构和 结构内部调整的基本 依据。 13.舒尔茨推算出教育 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 增长的贡献是33%。 14.阿什比认为发生过 四次教育革命:第一 次是将教育的责任由 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 构;第二次是将书写 文字作为教育工具; 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 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 基本依据;第四次是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

用。(总结为学校、文字、文本、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二、简答题 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包括四个方面: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 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2、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包括四个方面:★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体制的变 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 制的变革, 3)经济发展水平 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 的速度与规模, 4)经济结构的变 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 结构。 3、高等教育的经济功 能,包括三个方面: 1)高等教育促进 经济增长, 2)高等教育促进 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完 善, 3)高等教育可以 提高人们的收入。 4、大学职能的历史演 变: 1)18世纪以前确 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 职能(欧洲中世纪大 学), 2)19世纪初德国 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 的职能(1810年洪堡 柏林大学,还确立了 现代学位制度), 3)19世纪末美国 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 的职能(威斯康辛大 学,校长范*海 斯)。 5、现代大学的职能体 系: 1)培养专门人才 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 能, 2)发展科学是现 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3)社会服务是现 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三、论述题

幼儿园班级管理知识点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模块 以纵向角度为主(配有横向)考察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一些大思路如下: 一、幼儿入园适应工作 幼儿入园准备 新生入园适应指导 二、班级环境创设 教室环境活动区环境 生活区环境心理环境 三、班级一日常规工作管理 一日生活常规一日教育游戏活动常规 四、班级安全管理 入园离园的安全问题 户外活动区域活动的安全问题 生活环节的安全问题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五、班级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主题的选择与开发(如:六一庆祝活动) 主题活动目标的确定 主题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确定 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六、幼儿良好品行的培养 幼儿的自信心、合作行为、诚信品质、规则意识等 幼儿常见问题行为的处理 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那些与普通个体的一般行为相比所表现出的过度、不足或者不恰当的行为。问题行为有不同的种类: 内部问题行为(内隐问题)焦虑抑郁社会退缩 外部问题行为(外显问题)多动攻击违纪 另外的分类方法: 社会行为问题(说谎攻击自私任性破坏性等) 情绪问题(冷漠抑郁焦虑易幻想过分敏感等) 习惯问题(吸手指头咬指甲眨眼等饮食睡眠排泄等方面的不良) 精神问题(恐惧症忧郁症狂躁症多动症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前兆等) 七、家庭与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 家庭教育资源的利用 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 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活动的开展 八、班级特色的创建 班级特色创建的准备工作

特色班级创建的成果展示 九、大班幼小衔接的准备 幼小衔接方案的选择、实施与评价 横向上看:内容结构 按照管理的七大因素来划分,即从人、财、事、物、时间、空间、信息七大方面来思考和构建班级管理的内容。 鉴于幼儿园班级中“财”管理机会稀少,故而减少为六个子方面来分析班级管理要管些什么。、人的管理 涉及:教师、保育员、幼儿、家长 人是有千差万别的,管理要人性化,园长对职工如此,教师对孩子和家长也应以人为本。教师要做到眼中有孩子。追求职业精神和专业化成长。孩子是有个别差异的,要有爱心和耐心,尽力帮助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物的管理(教学、游戏和生活所需的所有物资) 幼儿园班级的物质要素是班级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对保教质量也有直接的影响。 ()空间条件 室内条件人均面积一般不宜低于平方米,总面积不能低于平。另外综合功能活动室为平左右。 ()室外条件 户外活动场地室外绿化率以上角落布置 班级管理的任务主要有: ()管理并使用好班级硬件资源 ()全面的幼儿保育和教育任务 ()班级环境管理 ()班级安全管理 ()家园一体化教育 幼儿班级管理与实践 一、幼儿班级管理的概述 (一)班级管理的含义 (二)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三)幼儿班级管理的方法 (一)班级管理的含义 、管理的作用就是把人、才、物、事件、时间、空间、信息等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有效的工作过程。 、态势分析:又被称为. ()代表优势 ()代表劣势 ()代表机会 ()代表威胁 、“木桶效应”

《教育学》复习知识点-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doc

绪论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2、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以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问题,揭示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和探讨教育价值、教育艺术的学科。 3、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萌芽阶段: 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外国最早的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独立形态阶段: ①1623年,培根,将教育学独立为一门学科 ②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育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论述班级授课制度。 ③卢梭,《爱弥尔》 ④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 ①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认为,人的经验的获得必须遵循连续性原则和相互作用原则。 ②凯洛夫,《教育学》,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③杨贤江,《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赞科夫,《论教育和发展的问题》《教育与发展》 4、传统教育学派和现代教育学派的三个中心: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派:教师,教材,知识 杜威,现代教育学派,学生,活动,经验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 2、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①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参与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在教学和教导上互动,对受教育者体、智、德、美、行(实践智慧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影响的人,主要指教师。 ②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参与教育活动、与教育者在教学与教导上互动,以其自身在语言,知识,智慧,学业,品德,审美和体魄等方面获得发展的人,主要指学生。 ③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单学习前人的枳累的经验,它主要是根据教育目的和青少年学生发展的特点选编的、最具教育价值的科学文化知识,一般体现为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 ④教育活动方式: 赵日活动方式是指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学习教育内容所选用的交互活动方式 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教育与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4、教育的质的特点: ①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传承经验的互动活动。 ③激励与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的概念 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与人的一生。狭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 2、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①遗传素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

(完整版)大学数学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

1.数学教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社会性决定了数学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数学教育中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技术等一系列问题都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革与发展.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数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数学教育数学理论,是数学论,课程论和学习论的综合。 3.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4.教学目标:一级目标:教育方针。(制订者——国家)二级目标:课程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三级目标:教学目标。课堂目标 5.教案 详案格式:1.课题。2.教学目标。 3.学情分析。 4.教材分析。 5.课型。 6.教学方法。 7.教具。 8.教学过程(1)知识准备;(2)判定定理;(3)运用定理,问题研究;(4)总结[板书设计][课后记] 简案格式:1.课题。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6.数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方法和相对应的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7.弗雷登塔尔的教学原则:1.“数学现实”原则。2.“数学化”原则。3.“再创造”原则。4.“严谨性”原则 波利亚解题表:1.理解题目—必要前提。2.拟定计划—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3.实现计划—逻辑配置。4.回顾—有远见做法 皮亚杰: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最早提出者。 1.同化:指根据已有图式来理解新事物,事件过程 2.顺应:当旧有方式探究世界不能奏效时,儿童会根据新消息或新经验来修改已有的图式,这个过程叫顺应。 3.平衡作用:指产生顺应情况下的不平衡状态。 4.理论主张:发展先于学习。 5.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关系:儿童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循环中不断丰富、提高、发展。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 2.学习观。 3.教学观。(创建一个良好,有利于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以及支持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4.师生观。(教师使命:学生自主学习一个最有利,有力的 “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特别是学生 放任自流学习时,起最大的限制 和控制作用。学生使命:自主学 习,借助帮助,利用学习资料加 强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与对话。构 建自己完整的学习知识体系。)5. 学习环境。6.评价观 双基:含义:(1)数学基本知识 (2)数学基本技能 8.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和 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学活动 的基本框架结构。 类型:1.讲解—接受教学模式。 2.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探究式教 学模式(流程:1.教师创设问题 情景2.观察猜想3.推理论证4.验 证应用 5.总结反思)。3.启发式。 4.合作学习。 5.自主探究。 6.尝试 指导。 9.教学概念:(1)意义:反映数 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叫做 数学概念。概念的组成:概念的 名称,定义,符号,例子,属性。 (2)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 内涵亦称内包,指概念所反映的 对象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概 念的外延亦称外包,指概念所反 映对象的总和。 10.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思想理 性认识。(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 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的认识,数 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 实际上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差 别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通常混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11.数学教学原则:1.严谨性与量 力性相结合的原则。2.具体与抽象 相结合的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原则。 12.课程实施原则:1.全面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 前瞻性原则。 13.教学技能: [1]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 的教学活动方式。应用于上课之 始或开设新学科、进入新单元、 新段落的教学之中。 类型:直接,旧知识,悬念,事 例,趣味,实验,创设情境 目的:1.引起学生注意。2.激发 学习兴趣。3.唤起学生思考。4. 明确学习目的。5.强化师生关系。 功能:1.引起学生对所学课题的 关注,进入学习准备状态;2.激 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3. 明确学习目的,传达教学意图; 4.承上启下,建立新旧知识间联 系;5.创设意境,激发情志; 原则:1.针对性原则。2.启发性 原则。3. 趣味性原则。4.直观性 原则。5.适度性原则。 注意:1.导入方法的选择要有针 对性。2. 导入方法的选择要具有 多样性。3.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 [2]讲解技能:讲解技能中的一类 教学行为,在行为方式上的特点 是“以语言讲述为主”的方式;在 教学功能上的特点是:传授知识 和方法、启发思维、表达思想感 情”。 目的: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2. 启发思维,培养能力。3.提高思想 认识,培养数学学习情感因素。 原则:1.科学性原则。2.启发性原 则。3.计划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3]演示技能:是教师根据教学内 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运用各种 教学媒体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材 料,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解决 数学问题,传递数学教学信息的 教学行为方式。 注意:1.演示的媒体要恰当。2. 演示的媒体要使用。3.演示的时机 要恰当。4.演示必须与讲解技能相 结合。 [4]结束技能:是教师在一个教学 内容结束或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终 了时,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归 纳总结、重复强调、实践等活动 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 进行及时地巩固、概括、运用, 把新知识、新技能纳入原有的认 识结构,使学生形成新的完整的 认识结构,并为以后的教学做好 过渡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 类型:提纲挈领,娱乐激趣,图 表对比,悬念引申,质疑讨论, 练习巩固,学生汇报 注意:1.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2.语言精炼,紧扣中心。 3.内外沟 通,立疑开拓。 14.体态语言:(1)在课堂调控上 1.精神抖擞带学生进入学习角色 2.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3.维护课 堂秩序,优化课堂教学4.具有活 泼性,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2)在传授知识上 1.帮助学生理 解数量关系2.协助学生分析有利 于理解3.敏捷迅速的信息反馈— —手势答案4.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3)在师生互动中 1.读懂学生的 眉目语2.读懂学生的表情语3.读 懂学生的手势语4.读懂学生的坐 姿语 15.如何评价一节课:1.教学目的 如何。是否全面、具体、明确。 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2.重点 难点是否突出并处理得当。3.教学 程序上,设计是否合理,思路是 否清晰,结构是否严谨,是否因 材施教,是否给学生创造的机会, 是否注意知识形成的过程。4.教学 方法上,是否灵活多样,符合实 际,是否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 段等。5.是否注意情感教育,即课 堂气氛是否和谐,是否注重学生 学习动机,兴趣,信心等非智力 因素的培养。6.教学基本功是否扎 实。如普通话语言是否规范、生 动形象;教态是否亲切、自然、 大方;板书是否工整、美观、清 楚,是否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 等。7.教学效果如何。教学效率, 学生受益情况等。8.教学特色如何。 即教学的个人特点,教师的教学 风格。 16.课程的改革: 《标准1》的基本理念:1.突出体 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2. 突出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3. 强调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4. 倡导师生角色观。5.提倡主体多元 化和形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6.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 学中的作用。 《标准2》的基本理念:1.构建共 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2.提供多 样的课程,适应个性选择。3.倡导 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 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7.强调 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8.体现数 学的文化价值。9.注重信息技术与 数学课程的整合。10.建立合理、 科学的评价体系。 17.数学核心概念: 数感:通俗地说,就是人对于数 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 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灵活 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 用的策略。数感是一种主动地、 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 意识。 符号感:就是人们对各种符号的 理解与感受。 空间观念:是由长度、宽度、高 度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在人脑里 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18.数学教育评价的定义:全面收 集和处理数学课程,教学设计与 实施过程中的信息,从而做出价 值判断,改进教学决策的过程。 要素:1.教师行为。2.学生行为。 3.教学内容。(1,2为核心要素) 主体:学生 19.难度: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 数量指标。P越大,难度越小。 信度:指实测值与真实值相差的 程度,是一种反映试题的稳定性、 可靠性的数量指标。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考生实际水 平的区分程度的数量指标。D越 大,区分度越大。 效度:是一种反映测试能否达到 所欲测试的特征值或功能程度的 数量指标,使其反映测验正确性 的程度。

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_班级管理工作计划

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_班级管理工作计划 本文是关于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_班级管理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篇1 十七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我积累了不少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班级管理。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 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所有的班风中我觉得平等和谐最重要。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热爱这个班集体,就必须让孩子觉得无论成绩好坏,自己跟别人一样都是平等的,都一样受到老师同样多的关注和爱护。除了班主任对所有的同学平等对待外。我还取消建立班干部选任制度,用值日生管理班级。每人轮着来做班长。值日班长除了要做值日生的工作外,还兼顾管理班级纪律的工作。在第二天在全班里报告前一天班级的纪律和学习情况。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对纪律差一点的学生也起到很好的约束。一学期之后根据学生值日的表现由全班推选出优秀班干、优秀队员。这可消除班干部因为害怕被学生孤立而不敢管的局面,还可以锻炼了每个学生的胆量,使学生感到只要我努力了,同样也可以做得好。 二、创设师生沟通的良好氛围。 通过相互间的沟通,师生得以意见交流、才可以联络感情、化解误会、团结班级中的力量,进而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发挥潜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但在沟通中,我认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沟通,但要与要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和学生的关系过于要好,称兄道弟或姐妹情深,那么自己威信和地位在学生中就会下降。因为总是有些学生会利用自己与老师的关系去谋点小利,或者有些学生会仗自己与老师较好的关系去钻一些纪律的空子,等你批评他的时候,他嬉皮笑脸地就过去了。长期以往,势必导致自己的地位。所以,在课余时间要多去接触学生,要在真正做到关心、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保持距离,引导他们懂得生活、懂得珍

招教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考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①揭示教育规律 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③研究方法方面;④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⑤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 5.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观点①资本主义学

高中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高中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 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班级管理心得体会,一起来看一下吧。 高中班级管理心得体会篇一其实每个学生的心底, 都有一根感动的弦,如果你能拨动,那便能奏出和谐的音律 在普教执教的老师可能永远也体会不到在职业高中做班主任的感受。当你面对一个顽劣的学生时,你也许会心境平和;当你面对两个三个顽劣学生时,你也许会烦躁不安;当你面对一群底子薄、基础差、思想不稳、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时,你会怎么样呢? 我从普教调进职教后,担任了高一数控班的班主任,班上学生64 人,女生仅5 人。接手该班后,我仔细留意了学生的状况,他们中想学习要学习,听话懂事的不到15 人,绝大多数都是整天精力充沛,吃饱饭专门找茬的家伙。多年的班主任做下来,我早就没了年轻时的冲动与豪气,心态早就变得很平和很平和,能从容面对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接手该班文秘杂烩网后,该宣布的纪律该学习的条例我都一一宣布学习,我心里知道这只是例行程序,没人会听的。当他们调皮捣蛋时,我会微笑着仔细地指出他们违反了什么纪律,应当怎样改正。一段时间下来,这些捣蛋鬼们都觉得我是一个脾气好好性格温柔的女老师,所以他们当着我的面会很安静,但只要离开我的视线,他们什么事都敢做,什么式样都敢玩,我不断接到带班领导的“投诉状” 。

那天,我花了整整一个晚自习的时间,整顿班风学风,找典型学生谈话,觉得孩儿们感触挺大的,我自个心里还自我感觉良好了一番,结果晚自习后,参与打架的有4 个,逃出去上网的有8 个,在校园里搂搂抱抱谈恋爱的有3 对。第二天早晨五点半不到,我就接到年级主任的电话,让我速到学校。赶到学校了解情况后,我心里很不好受,看着在“黄牌警告班”上课的学生,心里特伤心,他们可都是我昨晚苦口婆心,做了一晚上思想工作的学生呀! 他们可都答应我要 改变旧貌认真学习的呀! 等他们上完特训课,我把他们带回了班级,说实话我很想大发雷霆,训斥他们一顿,可是看着他们那无动于衷的表情,我真是失望到了极点,想想之前对他们做的一切,觉得自己特失败,我什么话也没讲,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我该拿什么拯救你们,我的孩子们?”写完后,我站到窗口,望着远方,这时我的眼泪就不由自主的哗哗地往下流-------------------------------------- 班上的学生一下子全吓住了, 尤其是那几个惹事的学生全都自觉地走到我身边轻声跟我讲:“老师,我们错了,我们改,我们再也不惹是生非啦! 你别哭了! ”我好不容易忍住了流泪,什么话也没讲,示意他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这就是班务管理心得体会范文。 这次以后,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眼泪的作用,我们班的班风有了180°的大转变,几乎所有学生都把精力放到学习上去了,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的现象几乎不存在了,我还接到许多家长的电话,向我反映说孩子变懂事了,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各级技能大赛上,我班学生是捷报频传。 我想在班务工作中,班主任的“示弱”有时也不失为一种可以采纳的

大学教育学知识点归纳[1].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教育学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以及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它的特点是:第一,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强,因此可控性强;第二,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其目的是培养人,这些人是取得入学资格的。 2.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教的主体。教育影响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媒介和方法。 3.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以影响和发展人身心为直接目标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此种观点是错误的。 2.生物起源说: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活动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存在于动物界。教育起源于生物生存竞争本能。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有一定进步性。 3.心理起源说:其代表人物孟禄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教育从人类产生就已经开始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产生于劳动过程。 三.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⑴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⑵教育与宗教活动密切联系,教育具有宗教性。 ⑶教育机会具有原始的均等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⑴奴隶社会的教育:①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②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甚至相对立。③专门教育机构(学校和专门教育人员(教师的产生。④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学校教育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3.封建社会的教育:⑴学校教育的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⑵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严重分离。 ⑶学校教育对象、规模、种类的相对扩大与增大。 4.现代社会的教育:⑴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⑵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⑶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⑷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教育方法具有先进性。 ⑸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⑹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⑺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⑻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四.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是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的外在形态和表面特征。

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本学期即将结束,回首过去,感慨万千。三年过来,这帮学生就要毕业了。学生的出色表现,是对我这三年来所付出的最好的报答,令我十分满意。特别是后段举行的活动中,显现出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成果。因此,我们班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在自主能力、行为习惯、人格健全等方面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都归功我们班全体同学具有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工作热情和人格魅力而所得。根据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以及本班在本学期所取得的成绩, 下面就谈谈班级自主管理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领会学校的办学方向,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班会课让学生主持认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主任不定时组织召开班干部、团员会议,由周或日值日班干部主持召开,讨论周或月的各项工作,并明确各自的职责要求,做好一名班干部、团员的形象,带动、影响其他同学。 2.以习惯养成为途径,以文明行为习惯、感恩教育为主。养成在不同场合应具有的行为习惯。根据学校各月工作的安排,学生就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学校所给的任务。小组与小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特别是在各月举行的各项活动中,学生都自由组合来完成,他们都经常说着这样的一句话:”班主任,不用再烦你了,只要你有时间就来引导一下就可以了”。比如:六。一活动的感恩手语舞中,让我意料不到有这样好的效果,学生表露出的手语动作、情感表达,让我难以想象。 3.完善卫生责任区的包干保洁制度,卫生区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轮流一天

打扫三次,值日班干部在早读课前检查。课室卫生以个人及小组为单位,一个学期负责到底。除学校安排的大清洁活动,班内不设清洁卫生课,自己包干的地方发现不清洁,随时都可以做。 4.完善班级自主管理。宿舍由舍长等成员组成自主管理小组,按时出操,打扫宿舍卫生,整理好宿舍内务,管好宿舍纪律。课室以生本小组为单位,()个人或小组分工负责,从学习、工作、生活、纪律、思想、情感态度上,相互相帮,互相促进,共同努力。做到班级管理里人人有责、人人有岗。 5.加强自省周记的书写,认真反省自己一周内的优缺点。有时候,自省周记还可以让得力班干部或小组长帮助班主任书写教师寄语一栏,让班主任和他们一起去鼓励他们,转化他们。毕竟这些助手和他们常相处在一起,比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情感上自主提升。这样,有了这些助手的帮助,有了同学们的理解,有了同学们的共同努力,班级的班风何愁不好?师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思想意识,为班集体的良好建设打下了基础。 因此,从教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以来,是我感受最多、感触最深的一年,是学生的自省周记让我常常感动。有时候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用口头语言往往比不过用书面语言的效果好。自省周记里的”老师!我会改的!”“老师!我一定会努力的!”“老师!别忘了注意休息!”“老师!我们会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等等。这看似一些平常的词语,但字里行间却表达了他们内心丰富的情感。表达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但是,初中学生叛逆心理性较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班还有个别同学的思想意识提高不快,心理波动起伏不定,各方面的素质还较差,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绪论 1.在英国,1963 2. 3. 4.高等教育学:((2(3)研究对象——高等教育这一特 殊教育活动。 5. 6.(记忆:大学的3大职能——教学、 7. 8. 4。 9. 10.)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独立性、创新性(3)情绪情感内容丰富(大学生情绪体验往往表现两极性的特征 ——非好即坏)(4 11. 12.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济南召开第一次年会,把高等教育专门列为第二组,这可能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研讨会。 13.年,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高等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而开始了高等教育研究从非制度 14. 15. 16.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17.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确定研究问题的一般要坚持3原则:(1(2(3 18.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0个)——分析法与综合法、归纳法与演绎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历史法、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19. 20.为什么学习高等教育学:(1)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自解:包括教师、管理人员)要懂得教育活动的规律(2)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学) 3)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学习高等教育学。 21.3条标准:(1)需要长时间学习(2)具有市场准入限制,即不可替代和垄断(3)专业人员拥有专业问题的发言权。 22.:(1)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2)具备评价学生和帮助学生的能力(3)对学生需求市 场做出反应(4)具备学者的敬业精神(5)掌握教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6)信息技术应用 第二章高等教育历史发展(上)(外国部分) 1.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拥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始于清末京师大学 堂。 2.现代大学最早产生于12。 3.)学园”,后来Academy成为“学院”或“研究院”的通称。 4.10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