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学结课论文

领导学结课论文
领导学结课论文

领导学结课论文

题目:典型领导者VS非典型领导者

学生姓名:苏焕

学生学号:140202404123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1441

指导老师:邱建林

目录

领导学结课论文 (1)

题目:典型领导者VS非典型领导者 (1)

典型领导者VS非典型领导者 (3)

摘要 (3)

一、为什么他们的领导风格如此不同? (4)

二、他们领导的企业 (4)

三、不同的领导方式却同样成功 (5)

参考文献 (7)

[1]《世界因你而改变》马振萍著,中国三峡出版社2011年10月1日出版 (7)

[2]《苹果未来:唯价值观不变》作者:石璐,来自中国证券报 (7)

[3]《乔布斯管理风格解析:非黑即白绝无过渡》作者:原作/王咏刚编辑整理/马新莉,来自商学院网7

[4]《苹果员工如何评价公司内部文化:品牌形象高于一切》作者;邱婧来自牛华网 (7)

[5]《以奋斗者为本》,黄卫伟等著,中信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 (7)

[6]《解读华为任正非领导风格:如何以领导力服人》来自中国企业家 (7)

[7]百度百科 (7)

典型领导者VS非典型领导者

摘要

任正非的领导风格是强硬、务实、低调。而相对于用平实的语言去描述任正非的风格,人们更倾向于用感性的词语去描绘乔布斯的领导风格:暴君,听从直觉,细节控!更重要的是,人们都清楚的给这两位杰出的领导者下定义:任正非——所有想要成为领导者的同志们应该去模仿的“模范生”,乔布斯——绝对是所有想要成为领导者的同志们都不应该随意去模仿的“叛逆者”。那么导致这些不同的究竟有哪些因素?

关键词:任正非;乔布斯;领导;信服

一、为什么他们的领导风格如此不同?

任正非的领导风格是强硬、务实、低调。而相对于用平实的语言去描述任正非的风格,人们更倾向于用感性的词语去描绘乔布斯的领导风格:暴君,听从直觉,细节控!更重要的是,人们都清楚的给这两位杰出的领导者下定义:任正非——所有想要成为领导者的同志们应该去模仿的“模范生”,乔布斯——绝对是所有想要成为领导者的同志们都不应该随意去模仿的“叛逆者”。那么导致这些不同的究竟有哪些因素?

首先,文化背景不同。虽然任正非是穷人家的孩子,但是父母都是村里的知识分子,所以他有着穷人家孩子的懂事和坚韧,也有着对读书学习知识的天然热爱。很明显,这样出身的他不可能做出离经叛道的事情,而且当时的中国正是一个逐渐起步的国家,每个人都在为更好的明天奋斗,因而,他一开始就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在奋斗,他人生的基调几乎就是在厚积薄发,相当隐忍。乔布斯出身没有太多值得感慨的地方,但是他从小就生活在“硅谷”附近,因而深受当地人们的影响,从而深深地迷恋上了“电子学”。他没有因为生活吃很多的苦,并且从小就有着自己深爱一辈子的兴趣,因而他的一生就是在创新,在追求梦想。

其次他们有完全不同的成长经历。任正非不是一个天才。从他曾经是军人的经历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按部就班,且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人,因而他理解并且相信普通人的力量,不会高呼我们的企业只要天才。与之相对的是乔布斯是一个天才。从他曾经辍学,只学感兴趣的知识这一经历可以看出,他就是一个不羁叛逆的人,因而他不能忍受庸人的愚蠢,时刻都在召唤自己的同类——天才。

再次,他们的创业路径也不同。任正非他在44岁才开始创立华为公司,虽然开始的资金不算少,但是公司的发展速度相对于苹果绝对不算快,不过也在任正非的带领下一步步地走到了现在的世界500强。乔布斯则是在他21岁的时候和自己的朋友做了一个“小作坊”,虽然一开始还很寒酸,但是这个“小作坊”却迅速地在4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上市公司,然而好景不长,在乔布斯被逐出苹果后,苹果也在走下坡路,直到乔布斯的回归,才逐步让苹果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最后两人创立企业的目的大不相同。任正非创立华为是顺势而为,一开始就是为了生活更美好,而如今也很明确地知道自己做的是企业,而不是梦想。乔布斯创立苹果就是为梦想而生,并且一直以来都以自己的产品改变了世界而骄傲。

可以从上面的四点可以看出,任正非跟乔布斯就像是两个完全不相同的人,不同的文化背景,人生经历都构造了他们不同的价值观跟领导风格。

二、他们领导的企业

正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领导者的个性特征和领导艺术决定了企业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向。

我们来分析任正非是怎样领导华为的。

任正非主要是靠这三样东西领导华为:“‘一法’:用一套《华为基本法》来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阐述公司的重大问题。‘两制’:用‘规范的HR机制’和‘严密的运营机制’,来确保公司内部各机构、各部门及全球数万名员工的高效运转。‘三宣教’:用不厌其烦而又妙趣横生的宣教,不失时机地调控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例外问题’。”正如华为的一位重要客户所说的那样:“在华为,整个公司就像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各级员工就像机器上大大小小的齿轮,前面的人会拉着你走,后面的人会推着你走,想不转都不行。”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任正非在领导华为的时候,是用很明确的规章制度去保障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领导者事必躬亲,适当分权。其中,任正非是在用人上的核心有三点:在职务晋升上,“要让最有责任心的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这里所说的“责任心”,是对事物、对

工作结果的负责,并以绩效目标的改进作为晋升的主要依据。在薪资问题上,任正非提出“坚定不移地向优秀员工倾斜”。具体做法是:以能力、贡献和岗位的重要性来确定员工的报酬,使那些认真负责、业绩出众的员工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在股权分配上形成了优秀员工集体控股、骨干员工大量持股、低级员工适当参股的股权分配格局。所以,任正非通过这一篮子明确的制度,确保一个比较公平的环境,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看到自己晋升的方向跟目标。任正非一直都是为了更好的明天在奋斗,那么他给员工的奔头就是这个——你想要成功,想要有钱,那么就艰苦奋斗吧,公司不会辜负任何一个有能力,坚持奋斗的员工!

那么,反观乔布斯是怎样领导他的苹果。

苹果的管理模式真的是如它的产品那样“简洁”而“封闭”。其实在公开的资料上没有一篇苹果自身对苹果的管理模式的详细阐述,它有着严格的审核跟保密制度。但是从一些苹果前员工的口中可以知道,苹果没有复杂,明确的管理机制,然而,它却是一个残酷不够宽容的地方,在这里,必须严格执行职责,决策变换极为迅速,沟通是绝对自上而下式的,由此可以推断,乔布斯就是整个苹果城堡里的国王,所有人都必须要秉承他的意志。在用人方面,乔布斯一直都坚持自己只跟精英和天才一起工作,能待在核心岗位的人都是天才,因为在他眼里,除了天才,就是傻瓜,就算你能忍受乔布斯无时无刻都毫不留情地对你说你是愚蠢的,他也不能忍受愚蠢的你留在他身边。乔布斯对于员工的领导最为人诟病的也是他永远直接而粗暴的问责,以及当看不到别人的价值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丢弃。然而苹果的留任率达到90%,也许正如皮克斯一位前员工说:“乔布斯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凶悍老板,与真正的暴君不同之处是,他非常信任我们。当我们让他失望时,他确实会非常愤怒。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惹恼他,这不是因为我们怕他,而是我们怕让他失望,让他觉得对我们的信任是不值得的。”所以,乔布斯是一个有能力的暴君,因为他总是能够看到比所有人更远的未来,从而引领公司走向一次次的成功。他让员工们相信,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是在创新,都是在改变世界。如果说任正非是让员工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那么乔布斯就是让员工们相信自己是一个改变世界的人。

三、不同的领导方式却同样成功

任正非和乔布斯虽然在领导风格上很不一样,但是作为一个杰出的领导者,他们都有着一些相同的特质。

第一,他们都有着坚韧的意志。任正非一开始做华为的时候也非常艰难,公司在不断地追赶着技术的革新,这其中也有着让他觉得要是再不成功就要条路的阶段,但是,他就是能千方百计地寻求企业生存发展的道路。而乔布斯也经历过作为创始人,却被踢出公司这样的在外人看来是要自杀的经历,然而,他从不妥协,以自己的方式回到了苹果,并且毫不动摇地继续将苹果推向他期望的道路。

第二,他们都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任正非无疑是一个低调的领导者,甚至从来都不谈自己的身世,可是他却有着朴实而亲切的号召力,平实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宣教,让所有员工都理解并且相信他。乔布斯从某种成度上其实也是一个低调的领导者,因为他醉心于自己的产品创新,正因为这种专注,与才能,让所有的员工都信任他的能力,并且毫不犹豫地追随着他。

无论是典型领导者还是非典型领导者,在他们的身后无疑都有着那些毫不犹豫追随他们的人,无论是因为他有着很好的情商,亦或是有着高超的智商,毋庸置疑的是,他们有着的让人们信服的能力。

如果你有乔布斯所有的个人魅力、变革性的眼光,以及创新天才,外加他冷酷无情的动力和脾气,那就勇敢地去做一个非典型领导者吧,如果是跟我们一样是正常的人类,那么请好好地学习任正非的领导风格。

感谢我的领导学老师——邱建林给我们上了如此精彩的领导学选修课,以及他对我们的殷切期待!

参考文献

[1]《世界因你而改变》马振萍著,中国三峡出版社2011年10月1日出版

[2]《苹果未来:唯价值观不变》作者:石璐,来自中国证券报

[3]《乔布斯管理风格解析:非黑即白绝无过渡》作者:原作/王咏刚编辑整理/马新莉,来自商学院网

[4]《苹果员工如何评价公司内部文化:品牌形象高于一切》作者;邱婧来自牛华网

[5]《以奋斗者为本》,黄卫伟等著,中信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

[6]《解读华为任正非领导风格:如何以领导力服人》来自中国企业家

[7]百度百科

行政领导学论文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摘要:本文通过对领导者概念的简述和对领导者定位的分析,总结了成为一名优秀领导者的必备条件,因此领导者必须不断提升自我,丰富自身的管理知识,成为具有领导力的人。最后,结合曹操的用人之道阐述了现代社会作为一个优秀领导者需要掌握的用人艺术。 关键词:领导的定义与定位领导者的自身素质领导者的用人之道 正文: 领导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作为名词,是领导者的简称,另一层是作为动词,表示领导者的一种行为。 领导者是指在正式组织中经合法途径被任用而担任一定管理职务、履行特定管理职能、掌握一定权力、肩负某种管理责任以更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个人或集体。 领导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利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领导工作包括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即客观环境)、职权和领导行为。领导的关键是发挥对下属的影响力。 领导人是事业的引领者、团队的服务者和终身的学习者。 作为一个事业的引领者,他们都是眼光超前、成功欲望强烈而又脚踏实地工作的人,他们凭借自己的要格魅力和专业实力赢得他人的信赖,使很多人愿意团结在他们的周围。他们深知表率的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他们懂得沟通的重要:深入底层做基础工作,通过真诚交流,达成思想观点的一致;他们更能在别人迷茫、消沉、全然无知的时候,看到希望、指出方向并积极地去行动,带领众人走向成功。 作为团队的服务者,对于领导人来说,团队成员的成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团队目标的实现才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关爱每一个消费者,帮助每一个合作伙伴,教育并激励每一位领导人是我们自始至终要做的事。服务蕴含着爱心,服务凝聚着人气,服务体现着与时俱进。领导人应是重视服务、乐于服务、善于服务的领导人。 作为终身的学习者,知识经济时代,领导人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通过学习不断地自我超越,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增长知识、更新观念、提升能力,最终成长为卓越的领导人。 所以,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具有领导力的人: 第一,领导者要有战略眼光,要能够看到未来。一个公共部门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发展,那么就必须有方向、有目标。而公共部门的方向和目标大部分是取决于领导者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类学是所有科学中最具解放性的。它不仅纠正种族和文化优越性的谬论,而且致力于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所有民族。它对人的本质的阐明超过哲人的所有反思或实验科学家的所有研究。 ——美国哲学家格拉斯·德·拉古纳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即指民族学。民族学是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家所做的最具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在英国学术界倾向于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人类学,有时又统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人类学主要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文化和人,其主要的代表理论为: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功能主义、历史主义、文化与人格、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新进化论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怀着对种族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厌恶和对落后国家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建立了“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其中以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为个中翘楚。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梅尔赫尔斯科维茨,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博厄斯认为,19世纪要发现文化进化规律的企图和把文化发展的阶段模式化的企图,都是建立在不充分的经验、证据之上的;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其形态并无高低之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这些术语只是反映出某些人的“种族中心论”观点,这些人以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其他人更正确。他还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的逻辑、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继博厄斯之后,许多文化人类学家都从文化和个性发展的角度阐发了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例如,露丝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各种文化同样都是有效的,现代文化和原始文化都是同样的实现人类潜力的方法,不能认为现代文化比原始文化更为先进高级,不同的文化并无优劣高低之分。而行为的是非标准也是相对的,被一种文化当作异常或病态的行为在另一特定文化体系内却具有特定价值。 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的“本性”,赫斯科维奇曾有一段精辟的描述:“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 尽管文化相对主义突破了西方中心论的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存在,有利于比较文学在向比较文化学拓展时,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其观点中也潜藏着一个悖论:如果所有的文化系统都满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必然推导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最优秀的文化,于是会固守自己的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它文化,结果导致文化孤立主义。而且,文化相对主义无视基本的事实,看不到历史上所有文化的发展都是同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包括异已文化

遗传学论文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基因治疗______ 课程名称:分子遗传学____ 任课老师:__ 专业:生物技术 班级:2010级___ ___ 学号: 姓名: _____ 2012年12月24日

基因治疗 胡志刚学号:222010326022006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基因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癌症、遗传病等顽固疾病的治疗 中。在临床应用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其靶向性,转移效率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其安全性更是长期困扰着人们。本文主要对基因治疗的一般方法步骤、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基因治疗载体遗传病癌症 Gene therapy Hu Zhi-Gang Student ID:222010326022006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Gene therapy is a new treatment in recent years is gradually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genetic diseases and other intractable diseases. Also encountered a lot of difficultie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as it targeted, lower transfer efficiency problems to be solved, and its security is long plagued peopl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general steps of gene therapy, gene therapy problems and scenarios are reviewed. Keywords: gene therapy;the carrier,;genetic diseases; cancer 1 基因治疗的定义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从广义说,基因治疗还可包括从DNA水平采取的治疗某些疾病的措施和新技术。 2 基因治疗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2.1目的基因的选择和制备 基因治疗的首要问题是选择用于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对遗传病而言只要已经研究清楚某种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某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其野生型基因就可被用于基因治疗,如用ADA基因治疗ADA缺陷病。但在现在的条件下,仅此是不够的。可用于基因治疗的基因需满足以下几点:(1)在体内仅有少量的表达就可显著改善症状;(2)该基因的过高表达不会对机体造成危害。在抗病毒和病

电大《行政领导学》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行政领导学》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行政领导学》形考共有4个任务,任务1、任务2是主观题,任务3(第3次任务_001)和任务4(领导学基础-4_0001)需在考试中多次抽取试卷,直到出现第3次任务_001、05任务_0001试卷,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讨论主题第1次讨论 讨论内容考核内容:请联系实际讨论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考核形式:小组研讨。小组人数为4-6人,一周内随时发帖,有效帖子每人不少于15个,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提交讨论提纲,提纲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发言给每一位学生评分,评分时,教师对质量较好的帖子可酌情加分。 答案: 关于杨世洪在任职期间腐败问题的案例讨论报告 一、案例概述 2005年6月3日,原武汉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杨世洪等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在湖北省黄石市一审宣判,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杨世洪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130万元;以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袁明藻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70万元;对两被告人全部犯罪所得予以追缴,上交国库。 杨世洪曾历任武汉市江岸区区长、区委书记,武汉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等职;袁明藻曾先后任江岸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副区长、助理巡视员等职。法院审理查明:1994年4月至1999年11月间,杨世洪伙同袁明藻共同贪污公款人民币万元,杨世洪分得万元,袁明藻分得万元。1994年至2003年间,杨世洪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贿赂人民币万元、美元万元、港币1万元、价值人民币万元的住房两套,袁明藻收受贿赂人民币77万元、美元6000元。1996年,杨世洪、袁明藻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人民币100万元。 二、个人思考 第一,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权谋私。 第二,权力腐败的主要内容为寻租和造租。 第三,权力腐败的主客体趋势向的法人化与集团化。 第四,权力腐败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 第五,权力腐败的新形势不断涌现。 三、讨论总结 通过对本案例的讨论,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权谋私、权力腐败的主要内容为寻租和造租、权力腐败的主客体趋势向的法人化与集团化、权力腐败的范围正不断扩大程度、权力腐败的正不断加深、权力腐败的新形势不断涌现。 法纪是每位公民、每位领导者都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违纪违法者必会受到追究。杨世洪等人对党纪国法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摘要: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密切,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社科群。系统研究二者关系对于更好的把握这两门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社会工作;差异;共通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2-2589 (2011) 14-0065-03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这个名称是由希腊语中表示"人"的"anthropos"和表示"知识"、"学问"的"logos"合成的,意思是"研究人类的学问"。人类学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分两大部分: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涉及到人类的来源、形成、演变、人种等人体方面的部分称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是相对于"体质人类学"而言的,是研究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现象。"它研究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不同人类群体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作出解释,应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现代人类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 社会工作是由social work翻译而来,源于西方,"是指一种有关促进个人与社会福利的措施,乃至包括各种教育、卫生、保险及其他公益事业"。西方有关社会工作一词

的使用,住往是与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公共福利相通的。作为一种助人的活动,其目的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文化人类学是以人类的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人类总是拥有文化并永远生存于社会之中;人、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因此,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工作经常面临相同的课题。并且学者们常把文化人类学称为社会人类学,或把社会人类学视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工作在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观察到的人的行为来研究现代社会中的人及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却永远是描述全部的人的行为和解释各种文化之间的异同。"因此,它不仅对世界上处在不同社会阶段的人类的行为进行研究,而且也分析研究当代社会中人的行为和社会文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在这一点上社会工作与文化人类学接轨。当然二者的紧密联系并不能掩盖它们本身的特色与独到之处,尽管二者都密切关注并研究,但研究视角却不尽相同,比如社会文化人类学一般侧重研究文化传统及其内容,而社会工作侧重研究行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基于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全面把握,既看到二者在产生背景、研究对象和范围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又不能忽视二者的共同之处。

领导科学论文

如何做个好领导 所谓领导,顾名思义,就是:领而导之,是权、责、服务三个方面的统一,也就是带领一班人马,如何向着正确地方向前进,向着符合党的时代要求,创造出更高、更新、更大的成就而努力奋斗!任何一个领导要想适应和胜任他的现在任职岗位,必须符合三个特征,即:政治素质成熟;业务素质精通;还要有高领导艺术也可称之为领导科学的素质。那么,从哪些方面来提高领导者的领导更科学呢?个人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知进退、正位臵 要做好领导首要的是要有一颗责任心。必须用于承担责任果断下令不能怕承担责任犹豫不决贻误时机。但是不是说这样你就大权独揽越俎代庖。在日常工作中,常见有的主要领导,大权独揽,小权也不分散,霸气十足,结果个人累得要死,别人却没啥事干,而且还有意见;也有的主要领导,有权无威,没有魄力,说不响,叫不灵,压不住庄,推不开阵,虽是司令,却带不了兵。至于有的副手,往往摆不正自已位臵,总好越权行事,只想当红花,不想做绿叶,结果是配合不好,矛盾频生,所以,每位领导者,都必须摆正自已的位臵,调整好主角与配角,配角与主角的关系,并且要互相补台,绝不可以忽略将相和的威力。 二、善纳谏,握决策 必需要善于听取自己智囊团的意见和建议,不要一意孤行。但是要把握分寸不可完全听别人的没了主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个人的智慧,毕竞是有限的,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善纳群言,才能使得领导的决策准确,切不能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独断专行,更不可以听风是雨,不加调查,偏听偏信。在民主空气不够活跃的地方,对于少数人甚至个别人的意见,更要注意听取,因为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对于来自群众中的意见,正确的态度是:不管好话、坏话、甚至骂人的话都应该去听,因为往往好话与坏话之中,各藏有相反含意,如果善于分析,会更有助于头脑清醒,更有利于检点自已和帮助正确决策。 三、会用人,分长短 首先来说说选人选人是领导用人之前的必经之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是说人才到处都有,只是领导不是伯乐,不会相马而发现不了人才。那么,做为一个领导者选人讲究的是坚持选人原则,避免庸才泛滥。 选人有以下几项原则: 1.择优而录 2.任人唯贤

遗传学

选修课结题论文: 遗传学的发展历史、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前景Ⅰ遗传学的发展历史 Ⅱ遗传学在当今社会的应用(转基因技术、新品中培育、医学领域等) Ⅲ遗传学的发展前景及未来展望 Ⅳ个人观点及心得体会 老师签名______ 分数______【遗传学的产生与发展】

起源:各种考古学资料表明,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已经知道优良动植物能够产生与之相似的优良后代的现象,并通过选择和培育有用的动植物以用于各种生活目的。公元前8000年到1000年,古埃及人就开始通过饲养瞪羚作为食物,以后又用绵羊和山羊代替瞪羚并用来生产羊奶。在古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公元前4000年就有记载人类通过选择和饲养蜜蜂来生产蜂蜜的活动。在植物的选育方面,在我国湖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遗址中还保存有阔卵圆形的粳稻谷壳。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的石刻上还记载了人们进行植物杂交授粉的情况。但并未对变异现象提出科学解释。 初步发展: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及其追随者在生殖和遗传现象以及人类的起源方面作了大量探索,使古希腊人对生命现象的认识逐步从宗教的神秘色彩转向哲学的和原始科学的思维方面来。这种早期的思想就产生了后来由达尔文正式提出的泛生说。 19世纪法国学者拉马克提出的获得性遗传假说。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人类起源和人体遗传作了比希波克拉底学派更广泛的分析。 从17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人们对生命现象的探索便进入了实验生物学的时代。林奈建立了动物和植物的系统分类学,使一些从事杂交工作的研究者不能正确认识他们的试验结果和从中发现遗传规律。 18世纪的德国植物育种学家柯尔络特被认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杂交育种、成功地培育出植物品种的人。他首先将两组不同烟草植株杂交,然后再将杂交种反复与其亲本之一进行回交,培育出新的烟草品种。在另一组石竹属植物的育种试验中,他清楚地观察到了性状的分离现象。法国学者拉马克总结了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在1809年发表的《动物的哲学》一书中提出了与林奈物种不变论相反的观点,认为动物器官的进化取决于用与不用即用进废退理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广泛研究了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关系,于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的著作,提出了生物通过生存斗争以及自然选择的进化理论。 重要阶段:真正科学地、有分析地研究遗传与变异是从孟德尔开始的。他于1856—1864年在他所在修道院的小花园内对豌豆进行了杂交实验,于1865年在当地召开的自然科学学会上宣读了试验结果。他认为生物性状的遗传是受遗传因

关于领导的论文

关于领导的论文 咱们这节课叫领导科学,这节课主要讲的是什么呢?其实,我觉得吧,它主要讲的可归结为w(why,为什么学领导学)h(hao,怎么学)w(what学什么)的一门学科。 在刚开始学习这门课时,就看到了一句拿破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只有糟糕的将军,没有糟糕的士兵”他还生动形象举过一个例子,就是,一只狮子领导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领导的一群狮子。从其中就可以看出,一个将军,也就是一个领导者,在组织中的作用,就像我们之前学的(二八定律)一样,其中起主要作用只有那为数不多的少数人,那就是领导。 在古代诸侯群雄争霸之时,各诸侯之间的征伐战争,无时无刻不考验着双方领导者的领导才智,与勇气。这就上演了历史上无数的经典战例,就像巨鹿之战,长勺之战,垓下之围等等一系列的战役。他们的胜利离不开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但更重要的是,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领导者。正是他们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合理的调配人力,物力等一切资源,加上他们果断的做出正确的决策,才将战争领向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在现代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一个组织中没有一个有魄力,有远见,有能力的领导。这个组织,也只有逐渐走向没落,被社会所淘汰。就像以前非常有名的柯达公司,当时照相都使用的都是胶卷照相技术,而他就是生产胶卷非常有名的公司之一。而慢慢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数码照相技术逐渐取代了胶卷照相技术,而柯达公司的领导者,仍然沉浸在自己已取得的成就里,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到最后,导致公司破产。 从以上的例子中,不难以发现,一个领导者的优劣,在组织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可以使这个组织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以及和其他组织激烈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一位无能,腐朽的领导者,只会被社会所淘汰,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了。 以后,我们开始逐渐走向属于自己工作岗位,不论我们作为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都应该好好了解有关的知识,相信以后对我们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僻意。

人类学期末论文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论文 题目:基于生态系统模式视角下浅谈家庭 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影响 指导教师:李晓芳 学生姓名:张锦滨学号:20153320143 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完成时间:2017年6月10 日 2017年6 月10日

目录(黑体四号)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3) 正文 (4) 一、家庭的涵义与类型以及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 (4) (一)家庭的涵义 (4) (二)家庭的类型 (4) (三)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 (5) 二、家庭在各个生命周期对人的主要功能的表现 (6) (一)处于形成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6) (二)处于成长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6) (三)处于成熟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7) (四)处于衰老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7) 三、个体对家庭的影响 (8) (一)个体影响家庭的形成 (8) (二)个体影响家庭的结构 (8) (三)个体影响家庭的文化 (9) 四、建立和谐家庭的对策 (9) (一)发挥良性家庭文化的作用 (9) (二)建立有效的家庭沟通系统 (10) (三)加强对家庭中的每一个体功能的认识 (10) 参考文献 (11)

基于生态系统模式视角下浅谈家庭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影响 摘要: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存在单位,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和群体形式。家庭不仅对生活在其中的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在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社会与个体之间存在相互密切的联系。本文基于生态系统模式的思考方法,以核心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家庭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影响,在家庭形成,成长,成熟和衰老等生命周期中人的行为的表现,同时对社会中存在的特殊家庭和病态的家庭结构模式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如何在新型社会中完善家庭结构,增强家庭的功能性,实现人与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家庭家庭生命周期人类的行为生态系统模式 Abstract: Family as the existence of the most basic unit of society,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most important form of system and the community .Family is not only for living in one of the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individual, but also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Family, society and individual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Model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system thinking method to the nuclear famil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famil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in family formation, growth, maturation and aging life cycle, such as the performance of human behavior, and exists in the society of the special family and morbid family structure model were analyzed, and tries 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the family in the new social structure, enhance the functional sex of the family,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and among people and family and society. Key words:family family life cycle Human behavior Ecosystem model 人是在社会中生存而离不开社会。作为一个人,我们身上体现着鲜明的社会性,我们的性别,行为规范都是社会所赋予的。所以有人会说,是社会让我们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成为真正的人。而人最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性应该是在家庭这个摇篮中。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元素,不仅承载着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活动需求,同时也在不断塑造人的社会性。家庭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一生下来就在家庭这个环境中生存,当然这里不讨论比如狼孩等个别一生下来就不被社会“熏陶”的“人”。可见家庭对人的影响是在人出生后就开始伴随并不断强化。而家庭随着个体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每个发展阶段的家庭对人的功能也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家庭结构也影响着人的发展。 本文以家庭作为人的活动载体,用生态系统模式的思维方法,通过家庭与个人的相互影响,重点论述家庭在不同生命周期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对家庭的反作用,试图探讨更为合理的、和谐的家庭与人的关系。

遗传学论文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分析 (生物技术114班刘文静2011132212) [摘要]:通过对山西省方山县高级中学高二部分班级学生,进行关于某些特定遗传性状的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初步了解某性状的遗传方式、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组成、并计算该基因的频率。人体正常性状的遗传包括体表性状、生理和生化的特征、身体素质、行为和智力等方面的遗传性状。我们总共调查的性状有:皮肤白/黄、头发直/卷曲、习惯用左手/右手、是否有酒窝、瞳仁黑/褐色、单/双眼皮、是否高度近视(600上)。 [关键词]:人类遗传性状、遗传规律、基因型频率、单对基因遗传、多对基因遗传。 Analysis of human genetic traits investigation (Biotechnology class 114 Liu Wenjing 2011132212) [Abstract]: the Shanxi Fangshan County senior middle school part of the class students, sampling survey was carried out on certain genetic traits, analysis on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s, some traits of the gene composition, and calculate the frequency of the gene. Genetic normal human traits including genetic traits, surface character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ysical quality, behavior and intelligence etc.. We have investigated traits: skin white / yellow, straight / curly hair, left-handed/ right-handed, whether dimples, pupil Black / Brown, single / double eyelid, whether high myopia (600). [keyword]: human genetic traits, genetic variation, genotype frequency, single on the genetic, much of the genetic. [前言]: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性状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有的是行为方式等等。人类群体遗传学,就是研究人体的遗传结构及其

领导科学论文

领导科学与大学生活 摘要:一年半的大学生活,让我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在团支书的岗位上,我摸索着前进的道路。领导科学这门课程教给我很多东西,合理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学以致用,活到老学到老,才是学习的真谛。 关键字:领导科学大学生活班级团支书 正文: 领导者的作用是制定、落实组织目标;指导组织设计和人员配备;维系组织运行和推动组织生长;整合组织各项管理职能。领导者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形成领导功能的过程。这既是一门有着具体操作规范的科学也是一门包含着人文关怀的艺术。领导过程要讲科学、讲艺术就与领导者的素质密切相关。 光阴荏苒,转眼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一年半。还记得当初误打误撞地被推为团支书的情景,却不知这让我的生活起了很大的变化。选择了领导科学这门课程,我想用学到的知识,回顾反思这一年半来的工作学习情况。虽然团支书这个职位很不起眼,但是,这个岗位反映了很多领导艺术知识,我也领悟到了一些生活学习的道理。 我没有非常丰富的专业学科知识,就我学到的,参照前辈的理论,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认识: 一、领导有人气,办事更顺利 领导是组织活动不可缺少的特定功能和组织行为过程。领导者是

组织的领袖(站得最高,看得最远,走在最前,指引战略目标);是组织的统帅(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的中枢);是组织的导师(组织使命与宗旨的开创者、倡导者和传播者);是组织行为凝聚力的核心。领导作为组织行为,它是靠领导者的具体行为实施和实现上述功能的过程实现的。领导者由组织的决策系统和权力系统构成,被领导者包含组织全体成领导者的作用是制定、落实组织目标,指导组织设施,因此领导的实质是权力——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等。 我个人认为,在大学里领导者的“人气”很重要,只有得人心,才能提高向心力,从而保证自己更顺利地行使权利。正是由于在一定环境中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服从,使领导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得以确立,并使领导过程成为可能,这就是领导艺术的一种。 其实,我刚开始的领导经历并不怎么顺利。开学不久遇到我的前男友,处于热恋期的我和班里同学接触沟通甚少,所以班上同学并不了解我,不得人心的局面必然形成。在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的选举上这种劣势突显了出来,使得我失去了第一批的优先权,我为此事伤心甚久。也正因为不得人心,刚开始的工作进展的很累,同学不配合,再多再好的班级管理方案也无法实施,就连简单的班级活动动员也很难搞定。 面对这种情况,我经过不断反思,采取了投其所好的对策。班上同学喜欢上QQ,因此,我一改往日上线潜水的习惯,主动找同学聊天,没事帮他们踩空间增加人气,并且经常与他们分享空间中有趣的视频

文化人类学论文

关于藏族婚姻制度的学习 关于当今世界存在的一妻多夫制,即藏族的一妻多夫婚俗无论从文化影响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最为引人注目。 对于任何一种生命,其生物特性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共同决定了其生存方式。是一些因素导致该物种中不同种群生存方式的不同,因为同一物种中不同种群的生物特性是基本相同的。 一妻多夫制 一般观点认为,“所有亲属和婚姻系统中都有一个明确其乱伦禁忌的基本核心”,这对构建一个社会结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以达尔文主义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哺乳动物”和“灵长类动物” ,人类是最不倾向于多夫制度的物种之一。从这种观点出发,人类多夫制之特别稀少就不奇怪了。 一妻多夫制的起源 关于一妻多夫制的起源,有两种矛盾的观点。恩格斯很早就提出“群婚残余论”,他指出:印度-西藏的多夫制,也同样是个例外。有学者提出假设,西藏及其周边的一妻多夫制、印度南部及斯里兰卡的一妻多夫制,很可能源于古代印度。有学者认为“在某种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 作为一种适应,一妻多夫制能够产生出来而不依赖于历史的延续。” 从逻辑上讲,以下三条是不争的公理: 一、多夫多妻制(群婚)允许并且可能产生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一夫一妻现象; 二、一夫多妻制允许并且可能产生一夫一妻现象; 三、一妻多夫制允许并且可能产生一夫一妻现象。这样我们就可以发

现,这四种婚姻制度之间的关系:始于原始混乱的性关系(多夫多 妻),终于一夫一妻;在特定条件下所发生的特殊变化,一妻多夫既可能是原始群婚残余,也可能是从一夫一妻转化过来的。 由于藏族历史上没有实行过严格的一夫一妻制,所以藏族的一妻多夫可能源于:原始群婚残余使得一妻多夫一直存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生存环境、经济制度)促使一夫一妻部分地转化成一妻多夫。 藏族婚姻 藏族实行严格的血缘外婚制。凡父系血亲的男女,绝对禁止通婚和婚外两性关系,否则要遭受严厉的惩处。姨表、姑舅表之间也禁止通婚。一夫一妻制是藏族的基本婚姻形式,但也有古老婚俗的残存。藏族婚俗演进状态的痕迹显著。 多偶制与单偶制并存的婚制 藏族的青年男女,多通过婚前的情侣和着桑关系建立感情,然后缔结婚姻关系。但是,正式结婚有的是以当事人的意志为主,有的则以父母的意志为主。以父母意志为主的婚姻,有的是拒绝当事人的要求,由父母为其另选配偶;有的父母通过媒人说合,缔结秦晋之好。不管通过何种途径结婚,藏族各地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禁止近亲联姻,讲究门当户对,索取彩礼等是结婚的必要条件。婚礼选择吉日良辰举行,由男方请喇嘛占卜决 定。结婚仪式隆重、热烈,男女双方要在佛 像前磕头才算婚姻成立。 多偶制与单偶制并存,是藏族婚姻的另一大特点。多偶制婚,包括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两种。多偶婚家庭占家庭户的比例不大,而且各地也有差

遗传学进展概述(选修课论文)

遗传学进展概述 作者:戴宝生 克隆水稻分蘖的主控基因MOC1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3年5月23日报道,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分离和克隆了水稻分蘖的主控基因MOC1,该成果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及其合作者在国内独立完成的。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Nature,2003,422:618上,这是我国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领域的第一篇源自国内的Nature文章,标志着我国植物功能基因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分蘖是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在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枝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农艺性状,它直接确定作物的穗数并进而影响产量。虽然对水稻分蘖的形态学、组织学及突变体都有过很多描述,但是控制分蘖的分子机制一直没有弄清。自1996年起,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资助下,李家洋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水稻研究所的钱前博士等开始进行此方面的研究。经过不懈努力,项目组鉴定了一株分蘖的极端突变体——单杆突变体MOC1。通过遗传图谱定位克隆技术,分离鉴定了在水稻分蘖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MOC1,它的缺失可造成分蘖的停止。进一步的功能分析表明,该基因可编码一个属于GRAS家族的转录因子,该转录因子主要在腋芽中表达,功能是促进分蘖和促进腋芽的生长。对这一重要基因的深入研究,将有望解释禾本科作物分蘖调控的分子机制,对于水稻高产品种的培育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走出“基因决定论”的误区 自从基因一词在20世纪初进入科学家的词汇表以来,它不仅是生物学家最为常用的词汇之一,也成为当今普通大众最为熟悉的科学术语之一。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人们不仅知道了基因的化学性质——DNA序列,而且还认识到了基因的功能——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由此,逐渐形成了一种广为流行的“基因决定论”:生命的各种性质和活动都是受基因控制的,甚至人类的精神活动也在基因的控制之下。不久前,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某些患有诵读困难的病人中,发现了一种名为“DYXC1”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也就是说,人类的阅读可能受到这种“DYXC1”基因的控制。不可否认,基因对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因的异常通常就会导致生命的异常。但是,作为开放的复杂系统,生命活动从来就不是由一种因素就能完全决定的。当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正在向“基因决定论”挑战。科学家正在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理解生命现象。 不再是“垃圾” 随着基因组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多细胞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基因仅是其全部DNA 序列的一小部分。在人类基因组中,全部基因序列只占基因组的2%左右。基因组内的非基因序列曾一度被研究者称为“垃圾DNA”(junk DNA)。这些“垃圾DNA”中至少有一半是

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领导学论文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封面) 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领导学 任课教师:朱广忠 学生姓名:XXXXXX 班级:XXXXXX 学号:XXXXXXXXXX 论文题目:优秀的领导者要素 内容摘要:一个成功的领导需要具备很多的要素,才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和吸引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从领导哲学的角度,探索如何培养卓越领导者。 关键词:领导者;优秀;品德;能力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尔伯特〃菲尔赫姆认为:领导者是员工发展的推动者,是激发组织潜力的战略远景的制定者,是文化价值的创造者和变革的倡导者,是与下属进行密切合作的协商者,是下属的教育者是领导绩效和员工自我发展的双重推动者。 一个组织是需要领导的。一个优秀的高机动性、高目标完成率的精英团队更是需要一个卓越的领导。然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帅才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领导的作用日益凸显。令人失望的是,社会的期待并没有带来充足的卓越的领导者。事实上这正是今天我们的卓越组织(企业)如此凤毛麟角的原因所在,优秀的管理者不等于是卓越的领导者。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卓越的领导者呢?这样的领导者怎么样养成呢? 从开放性定义上看,领导是能让人创造理想和有能力把想变成现实并使之持续下去的过程。所以,领导主要表现为一种影响力。我们姑且称之为“领导力”。由此可知,要培养卓越的领导主要是培养卓越的领导力。领导力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它是那些有志成为领导者的人认识自己和管理自己的能力,往往是通过后天实践逐渐习得的一种能力。领导力并不代表某种特殊的地位或战略,它只是领导者真实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卓越领导者应有的品质和特点大多数人认为,卓越领导者一般都具有以下品质:注意时刻在下属面前树立良好形象;不时为自己打造威信的光环;充分发挥作为管理者的影响力;善于运用情感技巧说服下属;把正确的理念融人细微的管理中;做到

《行政领导学》模拟试卷15

影响机构性领导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行政领导学》模拟试题15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 在《新管理模式》一书中把领导方式归纳为四种基本模式的作者是()。 A. 西蒙 B. 勒温 C. 利克特 D. 卡曼 2. 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A. 无关 B. 呈正相关关系 C. 呈负相关关系 D. 没有直接关系 3. 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 A. 精通业务和技术的专家 B. 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 C. 精通软件设计的 D. 公共关系方面的 专家 4. 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机构的职责权限的性质与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A. 集权制与分权制 B. 完整制与分离制 C. 层次制与职能制 D. 一长制与委员 会制 5. 我国领导体制最主要的弊端是()。 A. 组织结构设置不科学 B. 领导法规缺失 C. 领导素质不高 D. 权 力过分集中 6. 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 A. 科学性原则 B. 实践性原则 C. 系统性原则 D. 超前性原则 7. 在领导生态系统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其中领导活动的基 本关系是()。 A. 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作用 B.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互动关系 C. 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D. 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8. ()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A. 原始社会 B. 转型社会 C. 现代社会 D. 传统社会 9. 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 )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A. 领导者个人特质 B. 领导者 C. 领导组织 D. 领导效益 10. 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者人数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A. 集权制与分权制 B. 完整制与分离制 C. 层次制与职能制 D. 一长制与委员 会制 11. 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 A. 梅奥 B. 马斯洛 C. 弗洛伊德 D. 赫茨伯格 12. 下列关于权力起源的学说,除了()外,其他主张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源自希腊文,由“人”和“学问”两个字合成,意思是研究人类本身的学问,伴随西方国家全球殖民扩张的过程中产生,最初的人类学家借助殖民者的文字记录展开研究,被称为“扶手椅上的人类学家”。人类学是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是研究人的起源与发展,包括人的体质与文化及其发展变迁的学问。1897年美国华盛顿人类学学会成立标志着人类学科地位最初确立。 文化: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由耳濡目染产生出) 人类学的分支学科: 体质人类学 考古学 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语言人类学 民族学(社会)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欧洲) 狭义:对异文化的共时性研究 社会人类学(英) 广义:对不同时代(考古学)不同地区(语言人类学)不同民族(民族学) 考古学:通过发掘研究古代人类的物质遗存来重构历史上不同文化群体的社会生活,探讨人类文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过去。 语言人类学:研究语言,或借助语言学的成果达到深化认识人类文化的目的,认为族群语言与族群的社会结构思维模式、宗教信仰等社会生活内容密切相关。因而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像符和文化资源,认为语言反映了群体和个人的分类方式、思维特征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语言人类学所研究的语言是社会构造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的能动作用。 民族学:更多的关注人类文化现象,侧重于“描述、分析、解释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方式,社会和文化的异同,包括人们在风俗习惯、婚姻家庭、亲属制度、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制度、原始艺术等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差异”。通过分析这些异同产生和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于当地人的现实意义,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从而不断完善人类的知识体系。(对人类的认识) 考古学:研究过去的人类文化 语言人类学:通过语言符号研究文化 民族学:研究现在的人类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