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徐虹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徐虹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徐虹

一、客观部分

(一)单项选择部分

1、旅游经济活动是在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围绕着(B)的活动展开的。

A、旅游业

B、旅游者

C、旅游客源地

D、旅游目的地

考核知识点:P5 旅游经济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旅游经济活动是在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围绕着旅游者的活动展开的。

2、虽然旅游服务提供者的活动,离不开深刻文化内涵的挖掘,但其经营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要(D)。

A、满足供给

B、满足需求

C、赢得顾客

D、获取利润

考核知识点:P5 旅游经济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虽然旅游服务提供者的活动,离不开深刻文化内涵的挖掘,但其经营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要获取利润。

3、旅游需求是旅游市场形成的(C)

A、保证

B、依赖

C、基础

D、源泉

考核知识点:P20 旅游需求概念与类型

旅游需求是旅游市场形成的基础,没有旅游需求,也就没有旅游市场,目的地旅游产品的价值也无从实现。

4、旅游需求富于弹性的产品,销售收入与价格呈(B)方向变化。

A、正

B、反

C、负

D、无

考核知识点:P30,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与总收入的关系

旅游需求富于弹性的产品,销售收入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即总收入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

5、旅游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销售收入与价格呈(A)方向变化。

A、正

B、反

C、负

D、无

考核知识点:P30,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与总收入的关系

旅游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销售收入与价格呈正方向变化,即总收入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6、若两种旅游产品均是独立的,互不相关,则其交叉弹性系数为(D)

A、2

B、1

C、-1

D、0

考核知识点:P33,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与弹性系数

若两种旅游产品均是独立的,互不相关,则其交叉弹性系数为0。

7、旅游目的地虽然主要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内容不同,游客的类型也不同,但是他们都能引起游客的兴趣,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C)

A、有好玩的设施

B、有美丽的景色

C、对游客具有吸引力

D、有美味的小吃

考核知识点:P55,旅游目的地的基本特征

旅游目的地虽然主要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内容不同,游客的类型也不同,但是他们都能引起游客的兴趣,成为他们选定的去处,并值得在那里停留一段时间,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游客具有吸引力。

8、旅游供给量与旅游产品价格之间是呈(B)向的变化关系

A、零

B、正

C、负

D、无

考核知识点:P63,旅游供给规律

旅游供给量与旅游产品价格之间是呈正向的变化关系

9、(D)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扩大的基础。

A、人口增多

B、受教育程度提高

C、带薪假期增多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考核知识点:P66,影响目的地旅游供给的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扩大的基础。

10、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和市场面的大小最终体现在开发之后(A)上。

A、来访游客的数量

B、来访游客的地域

C、来访游客的花销

D、来访游客的重游率考核知识点:P70,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评估

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和市场面的大小最终体现在开发之后来访游客的数量上。

11、旅游供求关系实质上表现为旅游供求之间的(C)过程。

A、相互运动

B、反向运动

C、矛盾运动

D、同向运动

考核知识点:P83,旅游供求关系的本质

旅游供求关系实质上表现为旅游供求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

12、撇脂定价策略是新产品刚推向市场时实行的一种(C)价策略

A、低

B、中

C、高

D、零

考核知识点:P92,旅游价格制定的策略

撇脂定价策略是新产品刚推向市场时实行的一种高价策略。

13、满意定价策略是新产品刚推向市场时实行的一种(B)价策略

A、低

B、中

C、高

D、零

考核知识点:P92,旅游价格制定的策略

满意定价策略是新产品刚推向市场时实行的一种中价策略。

14、根据(A)的不同,旅游收入分为国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

A、经营对象

B、需求弹性

C、收入构成

D、以上皆不对

考核知识点:P130,旅游收入的分类

根据经营对象的不同,旅游收入分为国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

考核知识点:P218,社会消费观的转变

适度消费伦理观是以质量型、生态化、均衡性为基本特征的消费价值观。

15、(A)是旅游目的地形成的基础。

A.旅游资源

B.基础设施

C.公共设施

D.经济发展

考核知识点:旅游目的地的形成条件,参见P56-P57

16、与其他服务产品相比,(B)是旅游产品所独有的属性。

A.不可贮存性

B.综合性

C.生产和消费的不可转移性

D.所有权的不可转移性

考核知识点:旅游产品的特性,参见P58-P59

17、下列各学科中(A)与旅游经济学成纵向关系。

A.旅游社会学

B.旅游地理学

C.旅游管理学

D.旅游法学

考核知识点:此题知识点在旧版教材中

18、在旅游经济活动形成的条件中,就主体方面而言,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是(D)。

A.可自由支配收入

B.余暇时间

C.精力

D.出游动机

考核知识点:游经济活动运行的条件,参见P7

19.Ru(人均旅游收入)与Rt(旅游总收入)之间关系的下列哪种情形可以直接推断出旅游总收入的增加主要来源于非基本旅游收入的大幅增长?(C)

A. Rt与Ru同方向、同比例变化

B.Rt与Ru同方向变化,但Rt增速超过Ru

C. Rt与Ru同方向变化,但Ru增速超过Rt

D. Rt与Ru反方向、同比例变化

考核知识点:旅游收入指标,参见P133-P137

20.(A)是从企业的经营收入中扣除经营成本及税金之后的余额。

A.营业利润

B.投资净收益

C.营业外收支净额

D.投资收益

考核知识点: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评价,参见P160-P167

21.以下关于旅游消费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旅游消费通常是一次性的

B.旅游消费弹性较大

C.旅游生产与消费是先后继起的

D.旅游消费以劳务消费为主

考核知识点:旅游消费的特点,参见P107-P108

(二)多项选择部分

1、进入20世纪90年代,旅游需求日益呈现(ABCD)的态势,旅游供给则日益呈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日益受到重视的技术化运用不断加强。

A、个性化

B、多样化

C、高标准化

D、生态化

考核知识点P5,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旅游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高标准化、生态化的态势,旅游供给则日益呈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日益受到重视的技术化运用不断加强。

2、旅游经济现象中的主要矛盾是(A)与(B)之间的矛盾。

A、旅游需求

B、旅游供给

C、旅游客源地

D、旅游目的地

考核知识点:P11,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结构

旅游经济现象中的主要矛盾是旅游客源地需求与旅游目的地供给的矛盾。

3、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运行中的(ABC)。

A、经济现象

B、经济关系

C、经济规律

D、产品价格

考核知识点:P11,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结构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运行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经济规律。

4、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BC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B、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C、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D、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考核知识点:P13,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5、旅游需求的指向性包括旅游需求的(CD)指向性。

A、季节

B、方式

C、时间

D、地域

考核知识点:P22,旅游需求的指向性

旅游需求的指向性包括旅游需求的时间、地域指向性。

6、作为旅游目的地,必须具有满足游客暂时停留和实现其旅游目的的基本条件,即(BCD)

A、旅游者

B、旅游资源

C、基础设施

D、旅游设施

考核知识点:P56,旅游目的地形成的条件

作为旅游目的地,必须具有满足游客暂时停留和实现其旅游目的的基本条件,即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设施。

7、旅游目的地供给的特点主要包括:(ACD)

A、多样性

B、无形性

C、关联性

D、相对稳定性

考核知识点:P62,旅游目的地供给的特点

旅游目的地供给的特点主要包括多样性、关联性、相对稳定性

8、评价一项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AD)

A、旅游资源本身固有的质量、规模和品位

B、与客源地的差距

C、旅游者自身的判断

D、坐落地点、适游期和市场对它的认知

考核知识点:P70,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评估

评价一项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旅游资源本身固有的质量、规模和品位、坐落地点、适游期和市场对它的认知。

9、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包括:(BC)

A、旅游经济环境质量

B、旅游生态环境质量

C、旅游社会环境质量

D、旅游政治环境质量

考核知识点:P74,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环境质量

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环境质量包括:旅游生态环境质量、旅游社会环境质量。

10、克里斯·库珀等学者在其著作中认为旅游承载力包含(ABCD)

A、自然承载力

B、心理承载力

C、生态承载力

D、社会承载力

考核知识点:P75,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旅游承载力

克里斯·库珀等学者在其著作中认为旅游承载力包含自然承载力、心理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

11、形成季节差价的主要原因包括:(AB)

A、自然因素

B、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考核知识点:P94,旅游季节差价

形成季节差价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12、从范围来划分,旅游宏观调控的主体主要包括两类:(CD)

A、旅游者

B、旅游目的地

C、政府管理部门

D、旅游行业组织

考核知识点:P99,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

从范围来划分,旅游宏观调控的主体主要包括两类:政府管理部门、旅游行业组织

13、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内容包括:(ABCD)

A、指引方向

B、完善市场

C、服务企业

D、协调关系

考核知识点:P100,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内容和手段

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内容包括:指引方向、完善市场、服务企业、协调关系

14、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ABD)

A、发展规划调控

B、经济政策调控

C、服务企业调控

D、政府规制调控

考核知识点:P101,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内容和手段

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发展规划调控、经济政策调控、政府规制调控

15、旅游收入对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渐次渗透分为三个阶段:(ABC)

A、直接效应阶段

B、间接效应阶段

C、诱导效应阶段

D、附加效应阶段

考核知识点:P142,旅游乘数效用原理

旅游收入对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渐次渗透分为三个阶段:直接效应阶段、间接效应阶段、诱导效应阶段。

16、按照成本的经济用途,旅游企业的经营成本可划为(BCD)

A、营业利润

B、营业成本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考核知识点:P160,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评价

按照成本的经济用途,旅游企业的经营成本可划为营业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7、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主要评价方法有:(ABCD)

A、损益平衡分析法

B、目标利润分析法

C、最佳利润分析法

D、边际收益分析法

考核知识点:P162,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主要评价方法

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主要评价方法有:损益平衡分析法、目标利润分析法、最佳利润分析法、边际收益分析法、成本结构分析。

18、提高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途径有:(ABCD)

A、降低经营成本

B、增加经营收入

C、降低物质消耗

D、增加产品销量

考核知识点:P167,提高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途径

提高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途径有:降低经营成本、增加经营收入、降低物质消耗、增加产品销量。

19、衡量旅游宏观经济效益的指标有(ABCD)

A、旅游外汇收入

B、旅游总收入

C、旅游乘数

D、旅游税收

考核知识点:P170,衡量旅游宏观经济效益的指标

衡量旅游宏观经济效益的指标有旅游外汇收入、旅游总收入、旅游乘数、旅游税收。

20、纵观世界旅游业发展历程,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发展观:(BCD)

A、政治动力型发展观

B、双重动力型发展观

C、经济动力型发展观

D、可持续发展观考核知识点:P183,旅游发展观的概念及特征

纵观世界旅游业发展历程,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发展观:经济动力型发展观、双重动力型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21.引起旅游产品生产和销售易波动性的原因主要有(ABCD )。

A.构成旅游产品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B.目的地的自然气候条件

C.客源地居民假日时间

D.经济危机

考核知识点:旅游产品的特性,参见P58-P59

二、主观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旅游客源地

旅游客源地是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社会经济能力,能够向旅游目的地提供一定数量旅游者的地区或国家。

考核知识点:P17,旅游客源地的概念

2、旅游需求

旅游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满足外出旅游的欲望所发生的对旅游产品的需要量。

考核知识点:P19,旅游需求的概念

3、可自由支配收入

可自由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中扣除应纳个人所得税和日常衣食住行所必须的生活消费开支以及必要的社会消费开支后的余额。

考核知识点:P20,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概念

4、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是指人们在进行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和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所需时间之外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考核知识点:P21,闲暇时间的概念

5、旅游需求规律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量与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成正比,而同旅游产品价格呈反向关系。

考核知识点:P26,旅游需求规律的概念

6、旅游需求价格弹性

是指旅游需求量随旅游产品价格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P27,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

7、旅游需求弹性

决定和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有多种,他们的变化会引起旅游需求量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就称之为旅游需求弹性

考核知识点:P27,旅游需求弹性的概念

8、旅游需求收入弹性

指旅游需求量随着消费者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P30,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的概念

9、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

又称旅游需求交叉弹性,指一种旅游产品价格的变化对另一种旅游产品需求所产生的影响。考核知识点:P32,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的概念

10、旅游需求代用品弹性

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常常会受到对旅游产品具有替代功能的其他高端产品需求的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旅游需求代用品弹性。

考核知识点:P33,旅游需求代用品弹性

11、旅游支出

是指旅游客源国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外出旅游的消费支出,包括旅游客源国家或地区与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之间往返期间的消费支出和在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旅游期间的消费支出。

考核知识点:P40,旅游支出的概念

12、旅游目的地

是为旅游者所选定去访问并在那里度过一段有意义的时间的特定地区。

考核知识点:P54,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13、基本旅游供给

是指直接针对来访游客的需要而提供的旅游供给内容,主要包括吸引游客来访的旅游资源以及为游客旅游活动期间的需要而专门开发和建设的旅游设施与面向游客提供的各种服务。考核知识点:P60,基本旅游供给的概念

14、保障性旅游供给

是指为基本旅游供给提供支持和配套服务的基础设施和相关设施,这些设施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当地居民。

考核知识点:P60,保障性旅游供给的概念

15、旅游资源

从需求的角度,指能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和其他任何客观事物;从供给的角度,指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并可为旅游业开发与利用的各种事物和因素。考核知识点:P60,旅游资源的概念

16、旅游接待能力

是旅游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接待的游客数量。

考核知识点:P63,旅游接待能力的概念

17、旅游供给弹性

指旅游供给量随旅游产品价格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P64,旅游供给弹性的概念

18、旅游资源开发

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而从事的开拓、建设性经济技术活动。

考核知识点:P69,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19、旅游承载力

旅游资源所在地在接待游客时既不会造成破坏性后果,又不会导致游客旅游体验质量下降所能承受的游客数量。

考核知识点:P75,旅游承载力的概念

20、旅游设施

指为满足游客旅游活动的正常进行而由旅游目的地提供的、使旅游服务得以顺利开展的各种设备和设施的总称。

考核知识点:P78,旅游设施的概念

21、旅游供求在结构上的矛盾

指同一时间内旅游产品的供给结构和旅游者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或存在差距。

考核知识点:P85,旅游供求结构上的矛盾的概念

22、市场机制的调节

指运用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实现对供求矛盾的动态调节。

考核知识点:P89,市场机制的调节的概念

23、旅游差价

指同种旅游产品由于不同的地区、时间、质量而引起的价格一定幅度的变化或价格差额。考核知识点:P94,旅游差价的概念

24、旅游优惠价

指旅游产品供给者在明确公布的价格基础上,给与一定比例的折扣或优惠的价格。

考核知识点:P95,旅游优惠价的概念

25、旅游经济政府规制

指政府对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行为采取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制和规范,是针对旅游市场失灵而采取的治理行动和措施。

考核知识点:P102,旅游经济政府规制的概念

26、旅游消费

指人们通过购买旅游产品来满足个人发展和享受需要的行为与活动。

考核知识点:P106,旅游消费的概念

27、旅游消费决策

个人根据自身需要及其他的相关条件,通过收集和加工有关的旅游信息,选择和确定旅游消费方案并付诸行动的过程。

考核知识点:P110,旅游消费决策的概念

28、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

指旅游者在支出一定的费用和时间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的比例搭配购买旅游产品,进行旅游消费,从而获得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最佳感受。

考核知识点:P110,旅游消费者最大效用均衡的概念

29、消费效果

指消费者通过消费某种产品而获得的需求满足程度。

考核知识点:P124,消费效果的概念

30、旅游收入

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向游客销售旅游产品和其他商品与劳务而获得的货币收入。

考核知识点:P129,旅游收入的概念

31、旅游总收入

指一定时期内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向国内外游客销售旅游产品、够物品、其他服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的总额。

考核知识点:P133,旅游总收入的概念

32、人均旅游收入

指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接待一个游客人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

考核知识点:P134,人均旅游收入的概念

33、旅游创汇率

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营入境旅游业务所获得的非基本旅游外汇收入与基本旅游外汇收入之比。

考核知识点:P136,旅游创汇率的概念

34、旅游收入初次分配

指旅游企业将获得的营业收入首先在企业内部按生产要素以货币形式进行的分配。

考核知识点:P139,旅游收入初次分配的概念

35、旅游乘数效应

旅游收入在旅游产品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会对国民经济和其他部门的收入、产出和就业产生连锁作用,这就是旅游乘数效应。

考核知识点:P142,旅游乘数效应的概念

36、诱导效应

指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直接获得旅游收入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以及为旅游企事业单位销售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体系中其他部门和企业的职工,将其从旅游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所得到的工资等个人收入用于购买当地生产的消费品和劳务,从而刺激了当地生产消费品和劳务的企业、部门和单位收益的增加。

考核知识点:P143,诱导效应的概念

37、收入乘数

指外来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单位消费额同由此引起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净收入变化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考核知识点:P147,收入乘数的概念

38、就业乘数

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每增加单位旅游收入所创造的旅游部门直接就业人数与其他部门间接就业人数之比。

考核知识点:P148,就业乘数的概念

39、产出乘数

指外来游客的消费同由此引起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全部有关企事业单位经济产出水平增长程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考核知识点:P149,产出乘数的概念

40、旅游收入漏损

指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等为发展经济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购入进口商品、劳务或偿还贷款和开展对外交往与促销等而使部分旅游收入流失的现象。

考核知识点:P151,旅游收入漏损的概念

41、旅游发展综合效益

指旅游的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的综合影响。

考核知识点,P157,旅游发展综合效益的概念

42、旅游微观经济效益

指向游客提供直接服务的企业,在提供旅游产品时对物化劳动、活劳动的占有和耗费与企业所获得的经营成果的比较。

考核知识点:P160,旅游微观经济效益的概念

43、旅游宏观效益

指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社会投入的活劳动、物化劳动及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占用与消耗即旅游宏观成本,与旅游业及全社会收益即宏观收益的比较。

考核知识点:P168,旅游宏观效益的概念

44、可持续发展观

指旅游的发展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相协调的角度出发,确保旅游发展可资利用的资源能够用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危及满足今后各代人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观。考核知识点:P185,可持续发展观的概念

45、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旅游产业的发展所做的长期谋划和指导原则。

考核知识点:P189,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

(二)简答

1、试描述旅游经济活动的性质。

答案:1、旅游经济是一种受客源地需求的敏感性经济。2、旅游经济是一种受目的地供给约束的波动性经济。3、旅游经济是一种受主客文化差异影响的跨文化经济。

考核知识点:P5,旅游经济活动的性质

2、试描述旅游经济活动的特点。

答案:1、综合性。在产业融合不断加强的今天,这种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地区以及交叉融合的综合性旅游经济活动的特征更加明显。2、大众性。旅游活动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3、国际化。旅游经济活动已超越一个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一种全球性活动。考核知识点:P6,旅游经济活动的特点

3、旅游客源地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地位:旅游客源地是需求产生的源泉,是推动旅游经济运行的源动力。

作用:1、客源地旅游者的需要是目的地旅游产品供给的前提条件。2、客源地旅游需求的规模会对目的地旅游经济产生直接影响。3、客源地旅游需求的特点会对目的地旅游供给结构产生影响。4、旅游客源地旅游企业对目的地旅游经济产生影响。

考核知识点:P18,旅游客源地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4、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旅游需求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作为个人需求,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1、客观条件。客观条件是指人们实现旅游需求须具备的经济能力和闲暇时间保证。从经济学意义来说,足够的财力主要体现为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它是人们实现旅游需求的经济基础;闲暇时间意味着人们要外出旅游需要具有足够的休闲时间,即足够可用于旅游的时间。2、主观条件。实现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是指人们须具有出游的动机。旅游动机是引发和驱使人们外出旅游的内在力量。

考核知识点:P20,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

5、旅游需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1、旅游需求的指向性。包括旅游需求的时间指向性和地域指向性。2、旅游需求的整体性。它是指人们对于旅游活动的需求具有多面性或系列性,即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3、旅游需求的敏感性。指人们对出游环境发生变化所做出的敏感反应。4、旅游需求的

多样性。指人们在旅游地选择、旅游方式、旅游等级、旅游时间和类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考核知识点:P21,旅游需求的主要特征

6、旅游产品的概念是什么?

答案: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来说,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运输设施和旅游设施向游客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要的全部服务。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游客花费一定的费用、时间、精力所换取的一次旅游活动的经历或体验。

考核知识点:P57,旅游产品的概念

7、旅游产品的特性是什么?

答案:不可储存性、服务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服务所有权的不可转移性、服务的差异性、综合性、易波动性。答题时稍加解释即可。

考核知识点:P58,旅游产品的特性

8、影响目的地旅游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三)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和政策(四)自然历史条件(五)旅游承载力

考核知识点:P66,影响目的地旅游供给的因素

9、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案:1、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3、旅游资源开发计划、设计、建设或整修4、建立景区管理机构,培训专业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5、制定、实施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措施。

考核知识点:P73,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10、旅游供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答案:(一)相互统一。一方面,旅游需求决定了旅游供给的内容、结构和数量;另一方面,旅游供给又决定了旅游需求的实现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旅游需求的产生和发展。(二)相互对立。旅游者希望以最少的花费得到最大的效用满足,而旅游产品提供者则希望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价格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现收益最大化。

考核知识点:P83,旅游供求关系的内容

11、旅游供求矛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总量上的矛盾2、空间上的矛盾3、时间上的矛盾4、结构上的矛盾。请略作解释。考核知识点:P84,旅游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

12、旅游价格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答案:1、旅游产品价值量决定了旅游供给价格2、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价值的认知决定了旅游需求价格3、旅游市场竞争决定了成交价格

考核知识点:P90,旅游价格的决定因素

13、旅游价格制定的目标有哪些?

答案:1、获取最大利润2、反映产品质量3、维持或提高市场占有率4、符合市场行情5、有助于其他市场营销因素。

考核知识点:P91,旅游价格制定的目标

14、旅游价格制定的策略有哪些?

答案:1、新产品定价策略:撇脂定价、渗透定价、满意定价。2、心理定价策略:声望定价、招徕定价、需求习惯定价、尾数定价、整数定价。3、产品线定价策略。

考核知识点:P92,旅游价格制定的目标

15、旅游差价主要包括哪些形式?

答案:1、地区差价2、季节差价3、批零差价4、质量差价。请考生略作解释。

考核知识点:P94,旅游价格的实现

16、旅游优惠价主要包括哪些形式?

答案:1、同业优惠价2、销售量优惠价3、老客户优惠价。请考生略作解释。

考核知识点:P95,旅游价格的实现

17、旅游差价和旅游优惠价有什么区别?

答案:首先,旅游差价是价值规律的运用,差价的基础是价值,以价格之差来调节旅游供求关系;旅游优惠价也是以供求关系为基础,但更着重于业务关系甚至私人关系。其次,旅游差价是旅游供给者公布的公开价,见诸广告和宣传品种,旅游优惠价或是由所属组织规定,或是由旅游供给者自定,但并不公之于众。最后,旅游差价仅是价格上的差别,旅游优惠价除了价格上的优惠,还会有其他形式的奖励措施。

考核知识点:P95,旅游价格的实现

18、简述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答案:对旅游经济运行中的供需矛盾进行调节的主要方式是市场调节。但现实的市场并非完全竞争的市场,未达到完善和成熟的程度,因而必然会出现市场失效的情况。旅游业及旅游经济的运行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市场失效的存在决定了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不能单纯依靠旅游市场来调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加强宏观调控。

考核知识点:P98,旅游经济的宏观调控

19、旅游消费的特点

答案:1、综合性的消费2、以劳务为主的消费3、旅游消费与旅游产品生产的同一性4、不可重复性5、弹性较大的消费

考核知识点:P108,旅游消费的特点

20、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旅游消费是旅游需求的实现和满足,并促发新的旅游需求和旅游产品生产。2、旅游消费是旅游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也是对旅游产品的最终检验,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的完成,消费“是使产品成为产品的最后行为”。

考核知识点:P109,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21、,合理旅游消费结构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1、要实现旅游消费多样化2、旅游消费各个构成部分之间要保持恰当比例3、要求有利于实现旅游消费市场供需的平衡4、要有利于旅游环境的保护5、要求有利于促进旅游者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

考核知识点:P121,合理旅游消费结构的标准

22、我国旅游消费结构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1、基本旅游消费所占比例过大2、物质资料消费所占比例过大3、低层次观光产品消费所占比例过大。

考核知识点:P122,我国旅游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23、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原则有哪些?

答案:1、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相统一2、微观旅游消费效果和宏观旅游消费效果相结合3、旅游消费效果与生产效果、社会效果相结合4、当前旅游消费效果与长远旅游消费效果相结合。

考核知识点:P125,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原则

24、影响旅游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旅游需求价格弹性2、汇率变动3、通货膨胀4、旅游人次5、游客人均消费水平6、游客人均停留天数。

考核知识点:P137,影响旅游收入的因素

25、简述入境包价旅游收入的初次分配流程。

答案:首先从其包价产品销售中得到营业收入和首先进行营业收入的分配。分配中,首先偿付构成其营业收入中很大一部分的营业成本。然后补偿用于生产旅游产品所消耗的物质资料,剩余的部分为旅游从业人员创造的新价值,包括职工工资、政府税收、企业留利等。

考核知识点:P139,旅游收入的初次分配

26、影响旅游乘数效应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2、边际进口物资倾向3、旅游收入在经济体系中的周转次数4、旅游收入的漏损

考核知识点:P150,影响旅游乘数效应大小的因素

27、影响旅游外汇漏损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旅游目的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2、旅游目的地各种资源的供给能力3、旅游目的地对外开放程度4、旅游目的地对外进行旅游促销的范围和规模5、旅游目的地有关法规和政策6、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民族意识和消费倾向。

考核知识点:P153,影响旅游外汇漏损的因素

28、减少旅游外汇收入漏损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答案:经济上、外资项目上、法规上、海关监管上、旅游产品开发上、人力资源管理上。请考生略作解释。

考核知识点:P154,减少旅游外汇收入漏损的主要渠道

29、试述旅游发展综合效益的内容及其关系

答案:(一)旅游经济效益(二)旅游社会效益(三)旅游环境效益。以上三方面存在着密切关系,他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旅游效益这一整体概念,其中任何一种效益的变动都会直接并通过其他两种效益的影响而间接影响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益。

考核知识点:P158,旅游发展综合效益的内容及其关系

30、提高旅游宏观效益有哪些途径?

答案:1、转变观念,强化对旅游综合效益的认识2、明确政府职能,改善宏观调控3、加强科学规划,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4、完善旅游产品结构。

考核知识点:P178,提高旅游宏观效益的途径

31、可持续发展观下的旅游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1、政府主导下的循序渐进发展2、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发展3、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发展。

考核知识点:P186,可持续发展观下的旅游业的主要特征

32、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开发潜力3、旅游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4、政治因素、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旅游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国内外环境等。考核知识点:P190,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33、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1、适时适地发展的原则2、旅游经济与国民经济相适应原则3、旅游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接轨原则4、全面可持续发展原则

考核知识点:P191,制定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则

34、我国旅游经济发展采取适度超前战略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3、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要素条件已经具备4、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市场基础雄厚。

考核知识点:P192,我国旅游经济发展采取适度超前战略的原因

35、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是什么?

答案:可持续经济发展是在保持自然资源与环境质量和其提供的服务的前提下实现的经济发展。原则:1、循环性原则2、公平原则3、协调原则4、变革原则。

考核知识点:P216,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原则

36、可持续性旅游供给应当如何实现?

答案:1、从宏观层面,政府要积极推动和引导2、从中观层面,行业协会要积极规范行业纪律,完善行业约束体系3、从微观层面,旅游企业要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考核知识点:P220,可持续性旅游供给的实现。

(三)论述

1、试论述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条件。

答案: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条件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旅游需求,一方面是旅游供给,因为旅游供需矛盾是旅游经济运行的基本矛盾,供需矛盾能否在一个合理的空间健康运行,将决定旅游经济自身的发展前景。

1、旅游需求方面的运行条件。主观条件就是人们的旅游动机,它不仅受人自身内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外在消费风气和媒体舆论的影响;客观条件主要包括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这两个因素都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这两个因素就越充裕。

2、旅游供给方面的运行条件。内在条件就是旅游吸引物的状况和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外在条件就是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无论经济关系多么复杂,本质上都体现了与旅游者出游有关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各利益主体在目标效用函数的指引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考核知识点P7,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条件。

2、试论述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答案:(一)旅游客源国方面的因素。1、客源国经济状况与发展趋势会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2、政府对待国民旅游的态度和政策将直接影响旅游需求量的变化。

3、客源国人口规模、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也会对旅游需求产生影响。(二)目的地国方面的因素。1、旅游供给情况2、物价水平3、政府政策

4、居民态度。(三)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互动因素。1、距离因素2、货币汇率3、政治因素4、技术因素。考生须根据具体事例,举例详细说明各个要点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P36,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3、试对旅游市场竞争调节机制进行分析

答案:(一)旅游市场竞争的目标1、争夺游客2、争夺旅游中间商3、提高旅游市场占有率(二)旅游市场竞争的主要策略1、价格竞争策略2、非价格竞争策略(1)高质量策略(2)促销策略(3)引导需求策略。请考生各自举例详细说明。

考核知识点:P95,旅游市场竞争调节机制

4、试论述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

答案:影响因素:(一)有关旅游者的因素。1、旅游者的收入水平2、旅游者的构成3、旅游者的心理因素(二)有关旅游供给的因素1、旅游产品的结构2、旅游产品的价格(三)有关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宏观环境因素1、旅游客源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3、目的地与主要客源地之间的距离。请考生举例详细分析。

考核知识点:P118,影响旅游消费结构的因素

5、试论可持续旅游经济发展的概念及实现思路

答案:持续旅游经济发展指旅游的发展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相协调的角度出

发,确保旅游发展可资利用的资源能够用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危及满足今后各代人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处理好旅游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关系2、处理好旅游环境保护与开发的关系3、处理好旅游开发中的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4、处理好经济与社会、文化、政治及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思路:1、要大力提倡和践行循环经济发展范式2、必须转变传统的衡量旅游经济运行效果的指标体系3、选择组合式旅游经济调控手段,提高旅游经济调控效果。考生应对每个要点略作解释。

考核知识点:P188,可持续旅游经济发展的概念及实现思路

6、试论述消费伦理与可持续性旅游需求。

答案要点:(一)社会消费观的转变(二)可持续性旅游需求的内容及其实现。考生须根据需要举例或详述各个要点。

考核知识点:P218,消费伦理与可持续性旅游需求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王铭铭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 ——认识论范式的概观与评介 王铭铭 在中国研究中,长期存在规范社会科学范式与中国文化独特范式之争。鉴于这一争论 对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本文对在中国社会研究范式建构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诸种社会人类学理论逐一加以评介,并论述了中国学(汉学)社会科学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识论与解释问题。 作者王铭铭,1962年生,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 近年来,汉学界 出现了大量有关“范式”(paradig m )的讨论。这些讨论针对的是传统汉学的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汉学研究是否存在自身独特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2)作为区域性研究类别的汉学与一般社会理论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 事实上,这些问题在探讨中国社会的人类学者那里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从本质上讲,社会人类学综合了两种探讨,即区域性的社会-文化知识的探讨和社会人文学科的理论探讨。在这一社会人文学科中,一部分学者专攻中国社会研究,他们被称为“汉学人类学者”(sinolog ical anthro polo gists)。汉学人类学者一直面临如何使其在中国社会中发现的地方性事实与一般社会-文化理论形成对话的问题,向来十分关注地方性知识与社会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鉴于他们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索对回答汉学研究的上述 参见W illiam Row e,1990,“T he public spher e in mo der n China ”,M oder n China ,16∶3∶ 16—19世纪,欧洲各国统治者为了达到侵略和掠夺的目的,鼓励教会、学者、探险家致力 于中国的研究,组成不同的“东方学”研究团体,使中国成为西欧学界的研究对象,于是产生了中国学。最早的中国学就是注重汉语研究的“汉学”。后来,它扩大成了一门关注一切中国事物如地理、风物、语言、哲学、社会、军事等等的区域研究学科。

旅游经济学同步习题及答案 精品

绪论 一、填空题 1、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这一内在矛盾,其外在表现 为和与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三者之间利益上的矛盾。 2、旅游产品与的矛盾始终贯穿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始终,它决定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其他经济学。 3、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是年成立的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二、名词解释 1、旅游经济学: 三、单项选择题 1、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是() A、旅游产品 B、旅游供求关系 C、旅游经济效益 D、旅游经济活动 2、我国北国的茫茫雪原,山青水秀的“鱼米之乡”┅┅这些令旅游者为之神往的旅游胜地,是因为受()所吸引。 A、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B、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C、旅游资源的民族性 D、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3、以下()项是旅游经济活动产生的基础。 A、英国出现产业革命 B、近代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 C、世界范围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D、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 4、旅游业属于()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5、以下关于旅游经济运行特点的描述,( D )是错误的。 A.一次集中,多次消费 B.所有权不发生转移 C.物流与商流分离 D.使用权不发生转移 四、多项选择题 1、旅游经济活动的主体是() A.旅游者 B.旅游经营者 C.旅游需求 D.旅游供给 五、判断题 ()1、我国的东部地区是旅游冷点地区,但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特色浓。 ()2、旅游饭店的主要功能是为旅游者组合和提供旅游活动中所需要的旅游吸引物、设施和服务。 ()3、人们为了生活生存而远走他乡的行为也是旅游活动。 六、简答题

1、二战后,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2、简述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3、旅游经济学的特点是什么? 习题答案——绪论 一、填空题 1、旅游者旅游产品经营者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 2、需求供给 3、 1845 二、名词解释 1、旅游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三、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C 5、D 四、多项选择题 1、AB 五、判断题 1、× 2、× 3、× 六、简答题 1、答:(1)大众性(2)全球性(3)规范性(4)持续性 2、答:(1)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与供给;(2)旅游需求及旅游供求的矛盾运动和调节机制;(3)旅游产品消费;(4)旅游市场及开拓策略;(5)旅游收入、成本及效益;(6)旅游经济结构及可持续发展。 3、答: o(1)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o(2)旅游经济学是一门部门经济学。 o(3)旅游经济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 o(4)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旅游经济活动中,权没有发生转移,其物流和商流是相分离的

《旅游经济学》授课主要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概论 1 第一节旅游经济活动概述 1 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发展 与学科特点 7 第三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任务、内容与方法 10 本章小结 16 思考与练习 16 第二章旅游产品 17 第一节旅游产品的内涵、特点与构成 17 第二节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23 第三节旅游产品的开发 27 本章小结 31 思考与练习 31 第三章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 35 第一节旅游需求 35 第二节旅游供给 46 第三节旅游供求的矛盾与均衡 53 本章小结 60 思考与练习 60 第四章旅游价格 62 第一节旅游价格的概念与特点 62 第二节旅游价格的分类 64 第三节影响旅游价格的因素 67 第四节旅游定价的方法和策略 71 第五节旅游价格的管理与监督 80 本章小结 83 思考与练习 84 第五章旅游消费及旅游者效用 86 第一节旅游消费及其性质与特点 86

第二节旅游消费结构 88 第三节旅游者效用的边际分析 90 第四节旅游者效用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95 第五节收入变化和价格变化对旅游者 消费均衡的影响 101 本章小结 105 思考与练习 105 第六章旅游企业成本与收益分析 107 第一节旅游企业成本的概念 107 第二节旅游成本曲线 113 第三节旅游企业各种成本之间的关系 116 第四节旅游企业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分析 118 本章小结 125 思考与练习 126 第七章旅游投资与决策 128 第一节旅游投资的含义与特点 128 第二节旅游投资项目与可行性研究 134 第三节旅游投资决策的类型与方法 137 第四节旅游投资风险分析 144 本章小结 148 思考与练习 148 第八章旅游市场 152 第一节旅游市场概述 152 第二节旅游市场细分 158 第三节旅游市场竞争 160 本章小结 175 思考与练习 175 第九章旅游市场失灵与规制 177 第一节垄断 177 第二节旅游的外部性 179 第三节公共物品 180 第四节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 183

旅游经济学第二章试题

第二章考试试题 2012年1月 1.旅游需求的指向性包括旅游需求的________和________。 单选:1.旅游产品价格不变,而影响旅游需求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旅游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以下因素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是( ) A.客源地政府放宽居民出境旅游所携外汇限制 B.目的地国家通货膨胀率大大高于客源地国家 C.客源地国家提高出境税收 D.客源地国家货币相对目的地国家货币贬值 2.旅游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当其价格下降的时候,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变动方向以及销售总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变动方向分别是( ) A.正方向;正方向 B.正方向;反方向 C.反方向;正方向 D.反方向;反方向 3.以下各项测量旅游需求的指标中,能反映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产生外出旅游需求能力的指标是( ) A.旅游支出 B.游客人均支出 C.出游频率 D.出游率 多选:1.下列旅游需求预测方法中,属于定性分析方法的有( ) A.趋势分析法 B.专家意见法 C.经理评判意见法 D.营销人员意见法 E.旅游意向调查法 名词解释:1.有效旅游需求 2.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 计算题:七、计算题(本大题10分) 2006年我国某航空公司由x国飞往我国的机票为400美元,年乘客为60000人,我国某旅行社为x国旅游者制定的包价旅游产品每人每天80美元,年接待x国旅游者65000人;2007年因燃油价格上涨,该航空公司将机票提高到430美元,年乘客降至50000人,由于航空机票价格上调,该旅行社也将其包价旅游产品提高至每人每天85美元,年接待x国旅游人次减至62000人,求该航空公司机票提价10%,则对该旅行社产品需求的影响程度。(运用点弹性公式计算) 2011年10月 1.旅游需求预测按照预测方法分为___ _____和__ _______。 单选: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会随着旅游产品价格的升降而呈现怎样的变化?() A.同向 B.反向 C.螺旋式 D.随机性 2.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同旅游需求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是()

旅游经济学复习重点高等教育出版社田里主编

第一章 一、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二、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种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总称。 三、旅游学是以世界为整体,研究旅游活动产生、发展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目的是揭示旅游活动的内在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 四、旅游经济学特征: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五、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第一,揭示影响和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第二,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寻觅和获取旅游业发展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第三,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国提供理论基础。 六、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内容:1.旅游经济的形成及产业标志。2.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供求关系。3.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及销售。4.旅游产品的消费及合理化。5.旅游产品的经营成本及效益。6.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 七、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八、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旅游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一门经济类的应用学科,经济学理论在旅游经济学中也是适用的。旅游经济学规律与一般的经济规律是高兴与共性的关系。 2.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的一部分,它与旅游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从经济这个角度研究旅游活动中所反映的诸关系中的经济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加深对旅游学的研究。 3.旅游经济学与其他旅游学科的关系:第一类是与旅游经济学成平行关系的学科,旅游活动是它们相互联系的纽带。第二类是与旅游经济学成纵向关系的学科,旅游经济学同这些学科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它们都是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各具体领域中的应用和具体化。 第二章 一、旅游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视频生产发展的结果,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旅行社是指依法成立并具有法人资格,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从事招徕、接待旅游者,组织旅游活动,获取经济收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旅游企业。 三、旅游饭店是为旅游者提供住宿、餐饮、娱乐和其他服务的旅游企业。 四、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发达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就不可能有发达的现代旅游业。

中国人类学

人类学研究 一、人类学(Anthyopological)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研究对象: 1、人(man)——生物人organism、文化人cultrate[k?lt??'rɑ:ti]、社会人 2、文化——人所创造的文化(Culture)包括物质文化(包括受人活动影响的生态环境)、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3、广义具象——包括体质人类学(人体学)、考古学(史前学)、语言学、文化(社会)人类学 狭义具象——包括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 4、各国的本土特征不同:(英美)(欧洲) 狭义具象: 北美:文化人类学 英国:社会人类学 欧洲:民族学 因此,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只是各国的称呼不同,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一样的。即: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体质人类学==人体学 史前学==史前考古学 中国——先后受到欧洲和北美的影响,学科名称和术语使用一直没能统一。各种划分出入较大。 1)学科分类上:一度将人类学划归生物学。1992年,人类学被划为民族学下,成为其七个二级学科之一。后经修订,人类学又被划归社会学之下,成为社会学的二级学科。其中一些独立学科被打散在不同一级学科之下。不同称呼但内容相同的学科被划分在不同学科之下。如:民族学仍然为一级学科文化人类学放在民族学的括住内。 2)误解也比较多。如:民族学被等同为“民族研究”、少数民族研究。汉人社会研究则被拉入社会学之中。 3)公众形象与认知度非常低。 中国长期把人类学等同于“古人类学”。古人类学主要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这个印象与我们中国50年来知识谱系的规定有关。人类学还给外界一种接近于“ 考古学”的形象。似乎只是对古物或原始的东西感兴趣,有一种好古主义的心态。这恐怕来自以前中国人类学的“南派”(蔡元培),他们上个世纪30-40年代,以中研院为中心,做古语言、古文化、古民族研究。考古学家张光直在哈佛大学担任过人类学系主任,因而考古成了中国人类学的一种公众形象。人类学的第三种形象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原始社会形态研究”,这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和学科依据。人类学的这三种形象,不能说是公众对于人类学的歪曲。可对行内人来说,我们所做的,与人们印象中的,还是有所不同。 对人类学的认知也比较低,不仅不被公众认知,也不为大学、学者认知。 4)学科内部缺乏共同学术语言和价值观,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大家公认的基本阅读书目,缺少共同关注的概念体系。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历史原因。学科命名实际上也是一种秩序构建。人类学被介绍进中国就形成了当时中国的学科秩序。以民族学(欧洲大陆)、文化人类学(美国)或社会人类学(英国)的名称进入中国的人类学,形成了不同学术特点的南派与北派。新中国建

旅游经济学课程讲义

第一讲导论 第一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旅游经济学研究范围 (一)考察社会化和商品化了的旅游活动引发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经济运行以及经济影响 (二)旅游活动与旅游经济:近代工业革命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形成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形成的巨大市场需求、出现专门服务机构 (三)分工与交易角度的逻辑 二、旅游经济学研究对象: (一)概念由旅游者空间移动而引起的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联结体等三者运动表现出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经济规律的科学。 (二)旅游经济研究的特殊性 1、旅游经济:需求流动型的群簇经济 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关联集约束使得价格影响需求的机制表现为一种合成价格影响机制而非自主影响机制,所以目的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应该通过旅游景区(点)、饭店行业、民航交通企业、旅行社等旅游相关行业共同努力、联合营销才能实现; 时空约束使得饭店集团应该是基于地域广延性分布网络化发展模式,以此分散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旅游景区应该通过供给创新致力于帮助旅游者提升其消费技术。 所以,研究问题应该从目的地的角度而非简单产业角度 2、旅游经济:内生信息化与诚信要求的经济 旅游经济运行体系中足够且可信的信息有助于降低其需求流动而非供给流动下使用价值获取方式的特殊性导致的高信息搜索成本和购买风险; 诚信的建立与弘扬尤其将通过降低签约谈判成本而有助于旅游经济规模的扩张。 3、旅游经济:本地化刚性的经济 旅游经济中生产的本地化刚性(一定程度上具有生产可分性的本地化,垂直分解)使得旅游经济具有不同于其他经济形式的规模经济实现方式,硬化了直接投资的要求;旅游经济中的住宿业中不存在着行业利润平均化的过程(营销的可分性)。 4、旅游经济:主体共享的经济 旅游经济核心依托所表现出来的共享消费的特点决定了旅游者在评价产品效用时的复杂性,凸现了市场定位之于旅游体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折射出游客管理的内在要求,解释了为什么要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的问题。 5、旅游经济:敏感而顽强的经济 尽管旅游经济的运行的确存在敏感性的特征,但它更是反弹性能良好的顽强的经济。 以与脆弱性定位的区别 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略) 第三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一、各模式介绍(见书本内容) 二、旅游经济学分析要点 (一)旅游需求的产生以及来自客源地、目的地和两地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二)影响旅游者由需求转向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转变过程 (三)从目的地吸引力角度解说目的地竞争。 (四)对构成目的地旅游供给主体的厂商行为做分析 (五)旅游经济发展对目的地经济影响 (六)政府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和作用 三、旅游经济学的体系结构 (一) 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旅游经济学复习题

旅游经济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从旅游产业成长的演进模式来划分,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和推进型两种发展模式。 2.旅游企业()行为,是指对购买生产成本相同的同一服务的不同旅游者或中间商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同一旅游者或中间商的不同购买量以及不同时间购买相同量收取不同的服务价格的行为。 3.旅游资源具有特指性、客观性、区域性、对象性、发展性和()的特点。 4.按旅游目的地空间范围大小来划分,旅游目的地可以划分为目的地国家、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等四种类型。 5.旅游需求具有指向性特点,包括旅游需求的时间指向性和旅游需求的()。 6.()是指某一旅游目的地所占据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目的地的区位具体表现为它在旅游经济体系中由空间地理坐标所决定的旅游经济利益的差别。 7.旅游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旅游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它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旅游服务价格变化对另一旅游服务需求量变化产生的影响,测量这种影响程度的尺度就是()。 8.旅游的国际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旅游活动的国际化,一个是()。 9.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旅游需求量对旅游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指旅游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旅游价格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表现为()。

10.交通行为模型包括交通方式最优选择和()的定量确定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说明交通选择的技术性和经济性问题,后者则是说明国家相关政策特别是价格政策对人们交通方式的引导问题。 11.()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它包括旅游产业发育和旅游产业演进两层内容。 12.旅游乘数是指旅游花费(即旅游目的地的原生性旅游收入)在经济系 统中(国家或区域)导致的直接、间接和诱导性变化与最初的直接变化本身的比率。旅游乘数所指旅游花费乃是目的地国家或地区以外来的旅游者的花费,并不包括目的地居民在当地的旅游花费,因此是一种()。 13.影响旅游产业地区结构的因素有: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旅游设施的空间分布和()。 14.()是指由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业等狭义旅游业所提供的增加值,只反映旅游业所提供的部分增加值。 15.旅游地的形成条件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和()。 16.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有旅游吸引物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科技因素和预期因素。 17.对于旅行社来讲,进入壁垒的决定因素主要有网络经济和规模经济、()、营销费用以及制度与法规等四个因素。 18.旅游地区结构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的旅游生产力空间地域分布的运动规律。这种运动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偏移趋向:趋向于沿海地区、趋向于旅游资源丰富地区、趋向于出入境口岸和()。 19.旅游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有市场不完全性、信息不对称性、外部性的存在、()和公共物品的存在。20.由旅游资源决定、其他相关因素制约的旅游者参与和选择旅游地区以及旅行方式的影响力称为()。

旅游经济学复习笔记DOC教学文稿

第一章导论 一.旅游经济现象 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旅游活动采取市场交换形式所形成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其包含许多矛盾,最主要矛盾是旅游需求和供给。 二.旅游经济的性质 1.是一种商品化的旅游活动 2.是综合性服务的服务活动 3.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 三.旅游经济活动的特征:大众性、全球性、综合性、特殊性四.旅游经济活动的作用 1.增加外汇活动 2.加快货币回笼 3.扩大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促进地区经济繁荣 6.促进国际交流与国家稳定 7.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五.旅游经济活动研究内容 1.旅游业的性质 2.旅游市场营销 3.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4.旅游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 六.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其形成过程及规律 2.研究其运行机制及实现条件 3.研究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发展条件 4.研究其国家宏观调控与管理 七.旅游经济学研究内容 1.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2.旅游市场及开拓策略 3.旅游经济结构域可持续发展 4.旅游收入、成本、效益 5.旅游产品消费 八.旅游经济学特点 1.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2.是一门部门经济学 3.是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4.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 九.旅游经济学研究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 2.系统分析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第一章旅游产品与开发 一.旅游产品的概念 1.旅游市场角度定义:(1)单项旅游产品;(2)组合旅游产品;(3)整体旅游产品 2.旅游者角度定义:指旅游者花费一定的时间、经历和费用所获得的一段旅游经历和感受 3.旅游经营者角度定义:指旅游经营者凭借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等有形的物质载体,向旅游者提供的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各式各样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二.旅游产品的特征:无形性、综合性、依存性、同一性、替代性、脆弱性 三.旅游产品的类型 1.按旅游产品的功能和市场存在形态分类 (1)观光旅游产品 (2)度假旅游产品 (3)事务旅游产品 (4)专题旅游产品 2.按开发分类 (1)全新旅游产品 (2)换代旅游产品 (3)改进旅游产品 3.按销售方式分类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石建华 学号:2008241068 中国人类学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西方引介进来,至今已经走过100年的历程了。20世纪5年代之后我国出现的人类学研究机构中不少是从已有的社会学或者民族学研究机构中析分出来,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92年原北京大学社会学所改名为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尽快改变人类学学科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在费孝通等老一辈人类学学者的推动下,从90年代后期开始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先后独自或者与国内的厦门大学等其他几所高校的人类学研究机构联合,连续举办了五届人类学高级研讨班,有力地推进了人类学的发展。 虽然90年代之后,随着80年代留学西方国家的新一代社会学年轻学者的陆续学成归国,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开始重视使用统计学的方法(特别是SPSS、统计软件包)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但是与此同时,“运用西方人类学方法和其他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的研究也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本土培养的年轻的社会学和人类学学者,他们似乎更能熟练地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社会。有的学者认为,人类学的学科理念和研究范式有助于研究者加深对被研究对象的理解和认识,部分学者不满足于单纯的理论学术研究,他们试图利用“人类学的知识、概念和策略来解决人类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性的问题”,

借以提高人类社会的福祉,这样就出现了应用人类学。而此时,人们也发现人类学在处理某些社会问题上有其独到的策略和方法,人类学家因之享有“解决麻烦的能手”的声誉。况且现在的人类学家也普遍意识到,人类学虽然一直标榜自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可是以往的人类学所关注的只是小型的非西方社区,因此有必要重构人类学的研究视野,把整个人类社会都纳入研究的范畴。与此同时,其他学科包括社会学、经济学都发现人类学学科研究所具有的独特视角有助于人们认识这些学科自身所意识不到的问题。人类学因之而开辟了另一片新天地。 遗憾的是,在中国目前的人类学界,真正从事“应用人类学”研究的学者还很少。这在客观上又限制了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作为一个文化非常多元的社会,中国正在经历的急剧的现代化社会变迁为人类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研究场景。针对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于社会学的事实,人类学应该主动积极地融入对社会主流的变迁趋势的研究,以扩大其学科影响力。由于人类学惯于应用定性研究方法来研究小规模的社区,而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传统的乡土社会和现代的城市社会相互并存的典型二元结构社会,事实证明,要研究中国乡土社会,使用定性研究方式更为合适。实际上,人类学的实地调查研究方法不仅为农村社会学者,而且也被其他学科比如农村政治学者、历史人类学者所广泛采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目前中国人类学者就完全停留在自己学科的领地里,陶醉于本学科的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416#——旅游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旅游经济学1 一、名词解释 1. 产业化:是指形成产业的产品、服务或其活动从不具有产业性质(或状 态)逐渐转变到充分局有产业性质(或状态)的全过程。 2. 旅游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旅游市场,是指在旅游产品 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有关与旅游经营者之间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合。狭义的旅游市场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和条件下对旅游具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群体,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 3. 市场结构:即指产业内企业的市场联系特征,也就是构成产业市场的卖 者之间、买者之间以及卖者和买者之间的商品交易关系的地位和特征。 4. 旅游企业集团:指多个旅游企业通过资产或契约关系进行联结,由一个 集团公司对其下属多层次的成员企业实施投资、控制和协调等职能活动的经济联合体。 5. 旅游行业管理:是政府行政部门及旅游行业协会组织,通过对旅游业的 总体规划和总量控制以及制定旅游业的方针、政策和行业质量标准,并以此为调节手段旅游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宏观的、间接的管理。 二、简答题 1. 简述旅游经济活动产生和发展的阶段。 答:(1)商品化阶段(2)专业化阶段 (3)产业化阶段(4)后产业化阶段的萌芽 2. 指出旅游消费的地位和作用。 答:旅游消费对于整个旅游经济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旅游消费在整个旅游经济链条中具有起始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其次,旅游消费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旅游者追求消遣、娱乐等精神和文化价值等的目标。 再次,旅游消费对于各类旅游服务提供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列举影响旅游外汇损益的因素。 答:(1)旅游目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产出和加工能力、制造业产出能力等。 (2)旅游目的国各种资源的自给能力。 (3)旅游目的国的有关法规、政策,包括有关进口物资的规定、涉及外汇收入与管理的财政金融政策、对旅游业给予资助和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筑方面的有关规定。 (4)旅游目的国的人口规模。 (5)旅游目的国的旅游业发展规模 (6)旅游目的国对外进行旅游促销所需开展的工作量的大小。 4. 简要分析旅游市场失灵的各种形式。 答:(1)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 (2)旅游经济中存在外部性 (3)旅游经营中的自然垄断 (4)旅游经济活动中存在公共物品

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

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 黄泽 =提要>我国的人类学与民俗学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渗透,并在异文化、本文化的学术取向上有所交叉。民俗学以人类学为背景学科,人类学亦借鉴民俗学方法、材料与调查手段以把握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研究主体透视人类学的民俗学取向,并从学术史的视角描述两个相关学科的互动过程:渗透、交叉、融合。 =关键词>人类学民俗学渊源互动 =作者>黄泽,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昆明,650091 =中图分类号>C91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01)01-0017-06 人类学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三十年代后获得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民俗学自二十年代后,以歌谣运动肇始,应和着/五四0新文化运动,也在北京、广州、浙江等地传播。分析中国人类学从20年代到90年代的研究主体及其论著,其研究对象、方法、关注重点及研究兴趣体现出兼顾民俗学研究的学术旨趣。而民俗学在不同历史时期,与人类学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两个学科平行发展,但可看到两条时而交错、时而分离的轨迹。 一、中国人类学研究主体兼顾民俗学的传统 11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的内外视野、前后视野 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类学,亟需从学术史的角度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这就需要内外视野与前后视野相结合。何谓内外视野?内即学科理论建设,涉及对象、性质、结构、方法等。一门成熟的学科,必须构建规范的学理、术语及共同话语,这是立身之本。外即本学科与他学科的关系,与社会历史环境、人文传统的关系。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不能不因应社会发展、时代背景的需求,并在各个阶段有所转化、调适。人类学本土化的命题,就揭示了内外视野结合关系。从内视野来看,对象的本土性及中国多元文化、族群众多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来自西方的人类学理论框架、命题面临重构、转述而予以适应对象的变通。从外视野来看,研究中国、建设中国的社会使命感,中国作为几千年封建文明国家的悠久积淀和人文传统,研究本土文化业已成型的既有理念和分析范式也会对人类学研究主体产生或隐或显的影响。 何谓前后视野?前即前瞻学科发展,探索前沿问题、学科方向、新领域、边缘学科动态、国外最新成果等。人类学作为研究人类及其群体文化普同性的学科,建立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是必要且可能的(当然必然存在国家、学派特色),与人类学本土化是相反相成的。后视野则强调回顾学术史,尤其是通过学科的确立,机构、人员建置、变动的分析,进而探求学术思想史。学术史研究应从机构、人员等表层深入到学术思想、思潮的层面,这是学术史的核心。学术思想史则需从学术思潮,代表性流派、学者,代表性论著,有价值的观点等方面着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人类学家具有学科本土化的意识,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学术大众化、经世致用、重视民间文化成为人类学民俗学的社会思想背景,民俗学家普遍具有通过歌谣运动反封建礼教、面向民间文化的旨趣,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1899年,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局长博迪奥发表了《关于意大利的外国旅游者的流动及其花费》,揭开了旅游经济研究的序幕。(从统计角度,强调旅游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二】1987年著名经济学家孙尚清主持了《中国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的重大课题,提出了中国旅游业要“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把中国旅游经济的研究从理论推向实践。 【三】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 (1)应用性(2)产业经济学(3)基础性(4)边缘性 【四】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是旅游经济活动分析的理论基础。(2)与旅游学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的一部分。 (3)与其他旅游学科的关系:①平行关系,如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法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等。②纵向关系,如旅游市场学、旅游管理学、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交通管理等。 【五】旅游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六大问题) (1)旅游经济的形成及产业标志;(2)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供求关系; (3)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及销售;(4)旅游产品的消费及合理化; (5)旅游产品的经营成本及效益;(6)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 【六】旅游经济的运行 (1)旅游经济运行的基本环节:包括旅游产品的购买与旅游产品的销售两个方面。 (2)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次环节: ①旅游产品购买:包括旅游产品购买发生与旅游产品购买方向两个环节。 ②旅游产品销售:包括旅游市场推销与提供旅游服务两个次环节。 ③旅游产品购买和销售的中间环节为旅行社的中介买卖,而旅行社又分为旅游产品批发与零售两个次环节。 【七】旅游服务贸易的形式(名词解释) (1)跨境交付(2)境外消费 (3)商业存在——含义:是指一国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国的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直接为后者领土内的消费者(包括境外前往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即服务提供者直接通过在外国建立商业机构为消费者服务。 (4)自然人流动——含义:是指一国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国的领土内提供服务,一般规模较小、时间有限。(注:目前,自然人流动仅限于技术和管理人员方面)【八】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增加外汇收入;(2)加快货币回笼;(3)扩大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产业;(5)积累建设资金;(6)促进贫困地区脱困。 【九】旅游产品的概念 从旅游市场角度:旅游产品是指旅游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 【十】旅游产品的价值 旅游产品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 【十一】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 (1)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可以分为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①基本部分是指旅游产品可以满足旅游者最根本需求的那部分效用;②附属部分是旅游产品价值构成中可有可无的部分。(2)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综合性和多效用性。 (3)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对游客来说具有暂时性。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

旅游经济学 1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旅游经济学:是指研究旅游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经济科学。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 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学科 2)旅游活动:以游览为目的的旅行,是人们出于各种个人或社会的动机,离开惯常环境到另一地区或国 家旅行游览一段时间再返回居住地的整个过程 3)旅游经济活动:就是在旅游活动商品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综合 4)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旅游产品及其供求关系,旅游市场,旅游的收入和分配,旅游经济的效 益,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的影响,旅游消费及其结构, 5)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社会化和商品化的旅游经济活动所引发的经济现象,经济规律和影响。包括 旅游经济学研究范围是旅游活动中经济现象;旅游经济现象中的主要矛盾是旅游客源地需求与旅游目的地的供给矛盾;旅游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是旅游经济运行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经济规律。 2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何对旅游者进行划分 1) 冒险性旅游者:较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知识和生态意识,有较强的求知欲,具有某种专长或特征兴趣,一般经过专门培训,有基本生存本领,对接待设施和服务内容相对较宽容但对日程安排的周密性和旅游线路科学性较为敏感 2)享乐主义 3)可变性 4)教条主义,常规型:这类旅游者主要为观光游览型游客,喜欢知名度高的旅游地,率者在旅游地的活动空间很大,逗留时间短 5)知性主义,理智,较高的文化修养,求知欲强,多数旅游者具有某些方面的特殊兴趣成专长 3 旅游需求和供给 A旅游需求只指人们为了满足外出旅游的欲望所发生的对旅游产品的需要量。它分为有效或现实的旅游需求与受抑制的旅游需求。 类型:1)有效或现实的旅游需求: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愿意按照一定的

语言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一)

语言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一) 【摘要】语言人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是在人类学的学科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西方的语言人类学经历了田野工作、比较分析、理论概括几个阶段。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语言人类学的发展有其广阔的基础,加强语言人类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同时对保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语言文化族群相互尊重以及和谐对话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言人类学;文化;学科建设 一、语言人类学的学科发展 语言人类学(linguistic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人类学与语言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但由于世界各国的学科渊源不尽相同,语言人类学的学科界定以及学科归属不尽相同。在前苏联所体现的欧洲大陆体系中,人类学主要指体质人类学,它与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构成关系密切但又相互平行的学科。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体系中,语言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考古人类学等一起构成人类学的学科体系。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语言人类学是人类学研究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一个学科,有时也可当作人类语言学。不管是人类语言学还是语言人类学,都涉及到“传统的历史比较、亲属关系构拟,到‘认知语言学’(cognitiveanthropology)、‘说话民族志’(ethnographyofspeaking)、语用学和语言规划”。 ①语言人类学旨在通过语言的研究或借助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达到深化认识人类文化的目的,同时也使不同的语言族群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 语言人类学的学科渊源可以追溯至西方的“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的思想。18世纪末,德国学者海德尔(G.Herder,1744-1803)指出语言与民族之间存在着同一关系。他认为,一种民族的语言就是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就是他的语言。语言学家冯堡特(WilhelmvonHumboldt,1767-1835)进一步发展了海德尔的观点,他认为语言是全部灵魂的总和,语言是按照精神的规律发展的。“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力量之中,民族精神力量对语言的影响越恰当,语言的发展也就越合乎规律,越丰富多彩。”②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有比较完善的和比较不完善的,但是“即使是最野蛮部落的语言也不应该受到谴责或轻视,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是人类原有的创造语言能力的表现。”海德尔和冯堡特都认为民族的语言是特殊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世界观和语言才能的体现。”③在这些观点中,语言作为“中间地位”的看法已基本式微,而语言作为特殊的民族文化,语言等同于民族精神这些思想,让人们逐渐认识到语言的文化性质和文化价值。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这就是语言的文化性质;语言的文化价值主要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民族都会把自己的各种文化放在用语言作为标识的贮聚库里,通过语言可以来透视民族的文化以及民族的心理素质。 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1857-1913)是真正把人类学与语言学结合起来研究的第一人。为了回答语言对于人类学、民族学和史前史能否有所阐述,索绪尔从语言与种族、民族统一体、语言古生物学、语言的类型和社会集团的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索氏树立了从语言的角度来探索人类历史上文化现象的典范,为以后语言与民族,语言与文化相互关系的研究开了先河。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索氏通过“回顾法(retrospectivemethod)”进行语言重建的方法为人类学开展史前史的研究提供了借鉴。20世纪初期,索绪尔的追随者即社会心理语言学派代表人物梅耶和房德里耶斯(J.Vendryes)也比较注重语言与民族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学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nowski1884-1942)早年从事人类学研究,出版大量的人类学著作,为功能学派的开创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他晚年却转向语言学研究。马氏的学科转向加强了人类学与语言学的结合,强化了语言研究对于了解和揭示人类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旅游经济学复习资料-2

第一章旅游活动与旅游经济活动 1、旅游的经济活动产生的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产物、产业 革命(快速的交通运输、旅游服务机构和设施的改善)。 2、旅游的经济活动的性质:一种受客源地需求推动的敏感经济、一种受目的地供给约束的波动经济、一种受主客文化差异影响的跨文化经济。 3、旅游的经济活动的特点:综合性、大众化、国际化 4、旅游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以旅游领域的经济现象为研究范围 OR 以经济领域的旅游行业为研究范围 5、旅游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 种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具体为:旅游者的空间移动而引起的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联结体等三者运动表现出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经济规律。 第二章旅游客源地旅游需求与预测 1、旅游客源地:是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社会经济能力,能够像旅游目的地提供一定数量旅游者的地区或国家。 2、旅游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满足外出旅游的欲望所发生的对旅游产品的需要量。(分为有效的旅游需求和受抑制的旅游需求) 3、有效或现实的旅游需求: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愿意按照一定的旅游价格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4、旅游需求产生的客观条件: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 旅游需求产生的主观条件:出游的动机 5、旅游需求的主要特征:(1)旅游需求的指向性(时间指向性;地域指向 性) (2)旅游需求的整体性(行、游、住、食、购、娱等多个方面的需要)(3) 旅游需求的敏感性 (4) 旅游需求的多样性 6、旅游需求规律: 反映的就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量(Q)与 旅游产品价格(P),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入(I)和闲暇时间(T)的相关性和变动关系。 可以概括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量与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多少呈正向关系,而同旅游产品的价格呈反向关系。

旅游经济学题库测试题练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练习答案 一、国外旅游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早在19世纪后半期,由于旅游活动在西欧和北美地区广泛开展,旅游对社会经济的作用逐渐显现,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开始暴露。一些专家和学者敏锐地觉察到旅游现象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着手对其进行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旅游活动广泛发展。与此相适应,旅游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旅游消费内容更加复杂,旅游经济活动得到所有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一大批专家学者在总结世界旅游经济和本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旅游经济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发表和出版了大量水平较高的论文与著作,对现代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二、我国旅游经济学产生和发展历程是什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之后,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从而为旅游活动的广泛兴起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我国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邓小平的旅游经济思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1978年10月到1979年8月,他先后五次比较集中、系统地论述了旅游业发展问题,提出一系列关于旅游发展的思想和观点,指导着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和理论研究。我国旅游经济在20世纪80-90年代得到广泛发展,这就为旅游经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产业界、学术界、教育界、旅游研究机构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对旅游经济问题的研究得以迅速展开,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三、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旅游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来研究旅游经济活动领域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因此,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旅游经济学属于一门应用经济学科 其次,旅游经济学属于一门产业经济学科 再次,旅游经济学属于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最后,旅游经济学属于一门旅游基础学科 四、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不同的学科存在各自不同的矛盾规定性,从而决定了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由于旅游经济活动中总是存在着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之间的基本矛盾,并由此产生一系列其他矛盾,因此,旅游经济学主要揭示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内在规定性及其运行机制,从而有效地指导旅游实践工作,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具体来说,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