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人卫版分析化学)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人卫版分析化学)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人卫版分析化学)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

1.基本概念

稳定常数:为一定温度时金属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形成常数,以KMY表示,此值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逐级稳定常数和累积稳定常数:逐级稳定常数是指金属离子与其它配位剂L逐级形成MLn型配位化合物的各级形成常数。将逐级稳定常数相乘,得到累积稳定常数。

副反应系数:表示各种型体的总浓度与能参加主反应的平衡浓度之比。它是分布系数的倒数。配位剂的副反应系数主要表现为酸效应系数αY(H)和共存离子效应αY(N)系数。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以αM表示,主要是溶液中除EDTA外的其他配位剂和羟基的影响。

金属指示剂:一种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的有机染料显色剂,来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

金属指示剂必须具备的条件: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颜色应与指示剂本身的颜色有明显区别。金属指示剂与金属配合物(MIn)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配合物(MY)的稳定性低。一般要求K MY'>K MIn'>102。

最高酸度:在配位滴定的条件下,溶液酸度的最高限度。

最低酸度:金属离子发生水解的酸度。

封闭现象:某些金属离子与指示剂生成极稳定的配合物,过量的EDTA不能将其从MIn中夺取出来,以致于在计量点附近指示剂也不变色或变色不敏锐的现象。

2.基本原理

(1)配位滴定法:EDTA与大多数金属离子能形成稳定配位化合物,此类配合物不仅稳定性高,且反应速度快,一般情况下,其配位比为1:1,配合物多为无色。所以目前常用的配位滴定法就是EDTA滴定,常被用于金属离子的定量分析。

(2)准确滴定的条件:在配位滴定中,若化学计量点和指示剂的变色点ΔpM'=±0.2,将lgC×K MY'≥6 或C×K MY'≥106作为能进行准确滴定的条件,此时的终点误差在0.1%左右。

(3)酸度的控制:在配位滴定中,由于酸度对金属离子、EDTA和指示剂都可能产生影响,所以必须控制溶液的酸度,需要考虑的有:满足条件稳定常数38时的最高酸度;金属离子水解最低酸度;指示剂所处的最佳酸度等。

(4)选择滴定的条件:当有干扰离子N共存时,应满足ΔlgCK'=lgC M K MY'-lgC N K MY'≥5(TE%=0.3,混合离子选择滴定允许的误差可稍大)。可采用控制酸度和使用掩蔽剂等手段来实现选择性滴定的目的。

(5)配位滴定中常用的掩蔽方法:配位掩蔽法、沉淀掩蔽法和氧化还原掩蔽法。

(6)配位滴定法能直接或间接测定大多数的金属离子,所采用的方式有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和间接滴定法。只要配位反应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应尽量采用直接滴定法。若无法满足直接滴定的要求或存在封闭现象等可灵活应用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和间接滴定法。

3.基本计算

(1)条件稳定常数:lgK MY'=lgK MY-lgαM - lgαY+ lgαMY

(2)滴定曲线上的pM':

(3)化学计量点的pM':pM'=0.5×(pCM SP + lgK MY')

(4)终点时的pM'(即指示剂的颜色转变点,以pMt表示):pMt = lgKMIn - lgαIn(H)

(5)Ringbom误差公式:

1.计算pH=2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

解:pH=2时,[H+]=10-2mol/L。

= 1+ 108.26+1012.42+1013.09+1013.09+1012.69+1011.59

= 3.25×1013

lgαY(H) = 13.51

本题若采用EDTA的累积质子化常数计算,则公式就和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的公式相一致:αY(H) = 1+β1H[H+]+β2H[H+]2+β3H[H+]3+β4H[H+]4+β5H[H+]5+β6H[H+]6,质子化常数是离解常数的倒数,累积质子化常数可由逐级质子化常数求得。

2.在pH6.0的溶液中,含有浓度均为0.010mol/L的EDTA、Ca2+和Zn2+。计算αY(Ca)和αY值。

解:因为是计算αY(Ca)和αY值,所以将Zn2+与Y视作主反应,Ca2+作为共存离子,根据题意滴定是在pH6的溶液中进行,因此,总的副反应包括酸效应和共存离子效应。查表得:K CaY = 10.69,pH6时,αY(H) = 104.65。所以:αY(Ca)=1+K CaY[Ca2+] = 1+1010.69×0.010 = 108.69

αY=αY(H)+ αY(Ca) = 104.65 +108.69≈108.69

3.在0.10mol/L的AlF溶液中,游离F-的浓度为0.010mol/L。求溶液中游离Al3+的浓度,并指出溶液中配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

解:αAl(F)= 1 + β1[F-] + β2[F-]2+ β3[F-]3+β4[F-]4+β5[F-]5+ β6[F-]6

= 1+1.4×106×0.010+1.4×1011×(0.010)2+ 1.0×1015×(0.010)3+ 5.6×1017×(0.010)4+ 2.3 ×1019×(0.010)5 +6.9×1019 ×(0.010)6

= 1+1.4 ×104 + 1.4×107 + 1.0 ×109 + 5.6 ×109+2.3 ×109 + 6.9 ×107

=8.9×109

所以

比较αAl(F)计算式中右边各项的数值,可知配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有AlF3、AlF4-和AlF52-。

4.在0.010mol/L锌氨溶液中,若游离氨的浓度为0.10mol/L,计算pH10和pH12时锌离子的总副反应系数。

解:因溶液酸度较低(pH10或12),将引起金属离子水解,可视作羟基配位效应。若溶液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配合剂同时对金属离子M产生副反应,则其影响应以M的总副反应系数αM表示:

αM=αM(L1)+ αM(L2)+……+ (1-P)

pH10时,αZn(NH3)=1 + β1[NH3] + β2[NH3]2+β3[NH3]3+β4[NH3]4

=1+102.37×0.10+104.81×(0.10)2+107.31×(0.10)3+109.46×(0.10)4

= 105.49

查表可得:αZn(OH)2=102.4αZn(NH3)>>αZn(OH)2所以αZn(OH)2可略

αZn= αZn(NH3)+ αZn(OH)2-1 αZn(NH3)=105.49

pH12时,查表可得:αZn(OH)2=108.5

αZn(OH)2>> αZn(NH3)所以αZn(NH3)可略

αZn= αZn(NH3)+ αZn(OH)2-1αZn(NH3)=108.5

5.用EDTA溶液(2.0×10 -2mol/L)滴定相同浓度的Cu2+,若溶液pH为10,游离氨浓度为0.20mol/L,计算化学计量点时的pCu'。

解:化学计量点时,C SP =(1/2)×2.0×10 -2=1.0×10-2(mol/L) pCu(SP) =2.00

[NH3]sp =(1/2)×0.20= 0.10(mol/L)

αCu(NH3)=1 + β1[NH3] + β2[NH3]2+β3[NH3]3+β4[NH3]4

=1+104.13×0.10+107.61×0.102 +1010.48×0.103+1012.59× 0.104≈109.26

pH10时αCu(OH)2 = 101.7<<109.26, lgαY(H) =0.45

所以αCu(OH)2可以忽略,αCu≈109.26

所以lgK'CuY= lgK CuY–lgαY(H)–lgαCu = 18.7–0.45–9.26=8.99

pCu'=(pC Cu(sp)+lgK'CuY)/2 =(2.00+8.99)/2=5.50

6.在pH5.0时用2×10-4mol/LEDTA滴定同浓度得Pb2+,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1)以HAc-NaAc缓冲溶液控制酸度,[HAc]=0.2mol/L,[Ac-] = 0.4mol/L;(2)以六次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控制酸度。已知乙酸铅配合物的β1=101.9,β2=103.3;(CH2)6N4基本不与Pb2+配位。计算终点误差。

解:pH5.0时查表可得二甲酚橙指示剂的颜色转变点pPb t = 7.0

(1)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

终点时[Ac-] = 0.4/2= 10-0.7(mol/L)

αPb(Ac)=1 + β1[Ac-] + β2[Ac-]2 = 1+101.9×10-0.7+103.3×(10-0.7)2≈102.0

此时指示剂的颜色转变点pPb t=7.0-2.0 =5.0

lgK'PbY= lgK PbY-lgαPb(Ac)-lgαY(H) = 18.30-2.0-6.45 = 9.85

计量点时:pPb sp = (pC Pb(SP)+ lgK'PbY)/2=( 4 + 9.85 )/2=6.93

ΔpM'= pPb'ep - pPb'sp =5.0-6.93 = -1.9

(2) 在(CH2)6N4溶液中

lgαY(H)=6.45

lgK'PbY= lgK PbY-lgαY(H)=18.30-6.45=11.85

化学计量点pPb sp=(pC Pb(SP)+lgK'PbY)/2=(4.0 + 11.85 ) /2=7.92

ΔpM'= pPb'ep - pPb'sp=7.0-7.92=-0.92

7.浓度均为0.02mol/L的Zn2+、Cd2+溶液,加入KI掩蔽Cd2+、若[I-]ep= 1.0mol/L,在pH5.0时,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0.02mol/LEDTA滴定Zn2+,Cd2+干扰测定吗?为什么?

解:查表可得如下数据:lgK CdY = 16.40,lgK ZnY = 16.50,pH5.0时,pCd t = 4.5,lgαY(H) = 6.45,pZn t = 4.8,Cd2+与I-的配合物的lgβ1~lgβ4分别为2.4、3.4、5.0、6.15。

αCd(I)=1 + β1[I-] + β2[I-]2+β3[I-]3+β4[I-]4 = 1+102.4×1.0 +103.4×1.02+105.0×1.03+106.15×1.04 = 106.18

因此至Zn2+终点时,

而欲使二甲酚橙变色,需[Cd2+]sp=10-4.5 mol/L,可见[Cd2+]ep <<[Cd2+]sp,由于掩蔽剂I-的作用,溶液中游离Cd2+的浓度降低十分显著,以至于不能使二甲酚橙显色,因而不产生干扰。

8.溶液中锌与钙的浓度分别为2.0×10-2和2.0×10-3mol/L,不加掩蔽剂和辅助配合剂,回答下列问题:(1)若确定计量点有±0.2pZn单位的偏差,要使终点误差在0.1%以内,能否用控制酸度的方法用EDTA测定溶液中的锌?(2)条件常数lgK'ZnY可达到的最大值是多少?在什么酸度范围内才可能具有最大值?(3)为防止产生Zn(OH)2沉淀,溶液pH值应小于多少?(4)选二甲酚橙作指示剂测定锌,要使终点误差最小(即pZn ep=pZn t),溶液的酸度应控制在多少?

解:(1)当△pM=0.2,TE=0.1%时,要求lgC M K'≥6;若C M=1.0×10-2 mol/L,则要求lgK'≥8。

在钙存在时滴定锌,存在下列几种副反应:Zn与OH,EDTA与H,EDTA与Ca等,副反应系数αZn(OH)和

αY(H)随溶液酸度而变化,而αY(Ca)为一定值,且有αY=αY(H)+αY(Ca)-1。

若控制合适酸度,可使αZn(OH)=1,αY(H)≤αY(Ca),此时副反应的影响最小,条件常数lgK'ZnY最大。

αY=αY(H)+αY(Ca)-1≈αY(Ca)=1+[Ca]K CaY

查表得lg K ZnY=16.5,lgK CaY=10.7

故lgK'ZnY = lgK ZnY-lgαY =16.5-lg(1+10-3×1010.7) =16.5-7.7 = 8.8>8

可见,可以控制合适酸度测定混合离子溶液中的锌,而钙不干扰。

(2)如(1)所解lgK'ZnY最大值为8.8。查表知,溶液pH在9.0以上时,αZn(OH) >1;αY(H)=αY(Ca)=107.7时,pH=4.3。酸度增高时将使αY(H)>αY(Ca)。

可见,只有在4.3 < pH < 9.0时,lgK'ZnY才可能具有最大值。

(3)查溶度积表,Ksp Zn(OH)2> =10-15.3,滴定前,为防止生成Zn(OH)2沉淀,则要求:

[OH-]<=10-6.9

pOH > 6.9即pH < 7.1.

(4)综上所述,实际滴定Zn应取pH在4.3 ~7.1范围之内,这时条件稳定常数大,滴定突跃大,反应完全。但要使滴定的准确度高,还必须有合适的指示剂指示终点。

根据公式,指示剂选定以后,要想准确指示终点,使pM t≈pM ep,还必须选择一个最佳的pH值,因指示剂是一种弱的有机酸,溶液酸度影响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位时的条件稳定常数lgK'MIn进而影响pM t值和ΔpM 的大小。因pZn ep= (lgK'ZnY+pC Zn)/2=(8.8+2.0)/2= 5.4

查表知,对于二甲酚橙,pH=5.5时的pZn t=5.7。

结论是:在这个体系中准确测定Zn的最佳pH值是5.5。

沉淀滴定法.

第五节沉淀滴定法 教学目的: 1、掌握沉淀滴定法对反应的要求。 2、掌握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原理。 3、明确分级沉淀及沉淀转化的概念。 4、理解测定氯化物的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一、方法简介 沉淀滴定法(precipitation titration):也称容量分析法(volumetric precipitation method),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用作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反应速度快,生成沉淀的溶解度小; (2)反应按一定的化学式定量进行; (3)有准确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 应用范围:含量在1%以上的卤素化合物和硫氰化物的测定。 解释:沉淀反应很多,但能用于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并不多,因为很多沉淀的组成不恒定,或溶解度较大,或形成过饱和溶液,或达到平衡速度慢,或共沉淀现象严重等。目前比较有实际意义的是生成微溶性银盐的沉淀反应。 Ag++ Cl- = AgCl↓ Ag++ SCN- =AgSCN↓ 以这类反应为基础的沉淀滴定法称为银量法。主要测定Cl-、Br-、I-、Ag+及SCN-等。 如有一些沉淀HgS、PbSO4、BaSO4等也可用于沉淀滴定法,但重要性不及银量法。

二、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 莫尔法 银量法佛尔哈德法 法杨司法 1、莫尔法 什么是莫尔法?以铬酸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测定卤素化合物含量。 (1)指示剂作用原理: Ag+ + Cl- AgCl↓白Ksp(AgCl)= 1.8 ×10-9 Ag+ + CrO42-Ag2CrO4↓橙色Ksp(Ag2CrO4)= 2 ×10-12 因为AgCl和Ag2CrO4的溶度积不同,因而发生分级沉淀,当AgCl沉淀完全后,稍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与K2CrO4指示剂反应生成Ag2CrO4↓砖红色(量少时为橙色)。 平衡时,[Ag+]·[Cl-] = Ksp AgCl 设溶液中[Cl-] = [CrO4]2-= 0.1mol/L Ksp AgCl 1.8 ×10-10 [Ag+]AgCl = = = 1.8×10-9(mol/L) [Cl-] 0.1 Ksp(Ag2CrO4) 2 ×10-12 = = = 4.5×10-6(mol/L)[Ag+]Ag 2CrO4 [CrO42-] 0.1 由此可见:[Ag+][Cl-]首先大于Ksp AgCl,则AgCl开始沉淀。 [Cl-]消耗完之后,AgNO3和CrO42-生成Ag2CrO4沉淀。 (2)铬酸钾指示剂的适合用量的计算 根据溶度积原理: Ag++ Cl- = AgCl K SP = 1.8×10-10

人卫版有机化学第八版测试题答案

人卫版有机化学第八版测 试题答案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测试题答案 1—20 BCDBA ACACB BACDD DCCAC 21.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 22.由下而上、下进上出 23.(CH 3)3COH 24. N CH 3 25.硝基苯,苯,苯酚 乙基苯胺 27.CH 3CH(Cl)CHO 28.CH 3OCH(CH 3)2 29.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 (也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30. CH 2=CHCH 2CH 3 31. Br 2水 32.硝化,氧化 33.β-丁酮酸,β-羟基丁酸 34.CH 3CH 2MgBr 35. C 2H 5 36.CH 3C(Br)2CH 3 37.CH 3CH 2CN 38.CH 3 CH 3CH=CHCHO . + CH 3I OH 41.CH 3CH(Br)CH=CH 2 42. CH 3COC 2H 5 OH 43.CH 3CH=CHCH 2OH 44. NHCOCH 3 45.CH 3CH=CHCOOH 46.N NO 2 47. CH 3NCH 2CH 3 48.RCH 2NH 2 + CO 2 CH 3CH 2CH 2Br B CH 3CH=CH 2 CH 3CH(OH)CH(CH 3)2 B CH 3COCH(CH 3)2 C CH 3CH=C(CH 3)2 51. A CH 3CHO B CH 3CH(OH)C 2H 5 C CH 3CH=CHCH 3 (CH 3)2CH(OH)CH 3 B (CH 3)2C=CHCH 3 53—72 CBDCD BCBCB ACACB DBDBC 73.下、上 左、右 74.亲电取代(离子型)、自由基 A C ,N-二甲基丙酰胺 77.(Z )-3-甲基-3-庚烯 78.稀碱性 79.白色 80.(CH 3)4N +OH - 81.负 正

分析化学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4.7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在配位滴定中,采用不同的滴定方式,不仅可以扩大配位滴定的应用范围,而且可以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 4. 7. 1直接滴定法 这种方法是用EDTA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金属离子。采用直接滴定法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①被测粒子浓度M c 及其与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MY K '的乘积应满足准确滴定的要求,即lgc MY K '≥6。 ②被测离子与EDTA 的配位反应速率快。 ③应有变色敏锐的指示剂,且不发生封闭现象。 ④被测离子在滴定条件下,不会发生水解和沉淀反应。 直接滴定法操作简单,一般情况下引入的误差较少,因此只要条件允许,应尽可能采用直接滴定法。表4-6列出了EDTA 直接滴定一些金属离子的条件。 表4-6 EDTA 直接滴定的一些金属离子 金属离子 pH 指示剂 其他条件 +3i B 1 XO 3HNO +3Fe 2 磺基水杨酸 50~60℃ +2Cu 2.5~10 PAN 加乙醇或加热 8 紫脲酸铵 +2n Z 、+2d C 、+ 2Pb 和稀土元素 5.5 XO 9~10 EBT +2Pb 以酒石酸为辅助配 位剂 +2Ni 9~10 紫脲酸铵 氨性缓冲溶液,50~60℃ +2Mg 10 EBT +2Ca 12~13 钙指示剂 例如水硬度的测定就是直接滴定法的应用。水的总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由镁离子形成的硬度称为镁硬,由钙离子形成的硬度称为钙硬测定方法如下:现在pH ≈10的氨缓冲溶液中以EBT 为指示剂,用EDTA 测定,测得的是+2Ca 、+ 2Mg 的总量,另取同样 试液加入NaOH 调节pH >12,此时此时+ 2Mg 以2)(OH Mg 沉淀形式被掩蔽, 用钙指示剂,

《分析化学》第七章沉淀滴定法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组织教学】 1、师生互致问候语 2、考勤、组织教学。 【导入】 用于沉淀滴定法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1.生成的沉淀应具有恒定的组成,而且溶解度必须很小; 2.沉淀反应必须迅速、定量地进行; 3.能够用适当地指示剂或其他方法确定滴定地终点。 其中,银量法应用较为广泛,根据滴定方式、滴定条件和选用指示剂的不同,将银量法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及发扬司法,本次课程主要学习这三类方法,并通过习题巩固本章知识点。 【课堂教学】 7.4沉淀滴定法 7.4.1摩尔法(Mohr)-用铬酸钾作指示剂AgNO 3 滴定NaCl 1.原理:Ag+ + Cl- = AgCl↓(白色)—滴定反应 Ag+ + CrO 42- = Ag 2 CrO 4 ↓(砖红色 ) —指示剂反应 计量点时:[][] 4.7 10 Ag Cl +-- ===1.25?10-5mol/L 2.指示剂浓度:K 2CrO 4 的最佳浓度为5.0?10-3mol/L3. pH:最宜范围为6.5-10.5(中 性或弱碱性). 4.适用范围:直接滴定Cl-、Br-。 5.干扰:凡能与CrO 4 2-或 Ag+生成沉淀的离子都干扰测定。如:Ba2+、Pb2+、Hg2+以 及PO 43-、AsO 4 3-、S2-、C 2 O 4 2-等。

7.4.2佛尔哈德法(Volhard)-铁铵矾(NH 4Fe(SO 4 ) 2 )作指示剂1.直接滴定法 -在硝酸介质中,用NH 4 SCN标准溶液滴定Ag+。(1)原理:Ag++ SCN- = AgSCN↓(白)滴定反应 Fe3+ + SCN- = FeSCN2+(红)指示剂反应 (2)溶液酸度控制在0.1-1mol/L之间 (3)Fe3+浓度一般控制在0.015 mol/L 2.返滴定法-测定鹵素离子(1)优点:选择性高。 (2)缺点:终点时,过量的SCN-易使下列反应发生: AgCl + SCN-=AgSCN+ Cl– 所以,溶液出现的红色不稳定,随着不断地摇动溶液,红色又逐渐消失,得不到正确的终点。 解决措施:分离AgCl沉淀 b.用有机溶剂将AgCl沉淀表面覆盖,使其不与溶液接触。 C.提高Fe3+的浓度以减小终点时SCN-的浓度,从而减小滴定误差。 7.4.3法扬司法(Fajans)-吸附指示剂吸附指示剂是一类有机燃料,当它被吸附在胶粒表面之后,可能是由于形成某种化合物而导致指示剂分子结构的变化,因而引起颜色的变化。 AgNO 3 滴定Cl-,用荧光黄作指示剂。HFI=H++FI- AgCl?Ag++ FI-(黄绿色)=AgCl?Ag+?FI-(淡红色) 注意: (1)应尽量使沉淀的比表面大一些。 (2)被滴定离子的浓度不能太低 (3)避免在强的阳光下进行滴定。

(完整版)有机化学复习(人卫第八版)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立体化学 1、费歇尔投影式书写原则 连接原子或原子团的水平线代表伸向纸面前方的化学键,垂直线代表纸面后方。 2、外消旋体、非对映异构体、内消旋化合物概念(区别和联系) 3、R/S构型标记法 第四章烷烃和环烷烃 一、烷烃 1、构象异构(锯架式和纽曼投影式的书写) 2、化学性质①稳定性 ②卤代反应(自由基的反应)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 二、环烷烃 1、化学性质取代、开环加成(一般为三元环或四元环)原则(连氢最多和连氢最少的两个碳原子之间) 2、构象环己烷的构象:椅式和船式(书写<两种>椅式的顺式和反式以及取代反应的稳定性即优势构象) 第五章烯烃和炔烃 一、烯烃 1、顺反异构及其命名 2、化学性质①亲电加成反应 (1)与卤素加成(在四氯化碳中进行):反应机制烯烃与氯或溴的加成反应通常生成反式加成产物 (2)与卤化氢的加成反应的活性顺序:HI>HBr>HCl>HF 不对称加成(马氏规则)正碳离子的稳定性诱导效应 (3)与硫酸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烷基硫酸氢酯在水中加热可以水解生成醇稀硫酸下即可反应,硫酸越浓越不易加成不对称加成也遵循马氏规则 (4)与水加成在酸催化下(如磷酸或硫酸)与水加成生成醇 ②催化加氢常用Pt、Pd、Ni等金属作催化剂主要生成顺式加成产物取代基增多空间位阻增大越不利于加成 ③自由基加成反应 (1)过氧化物存在下加溴化氢只有溴化氢反马氏规则 (2)烯烃的自由基聚合反应 ④氧化反应 (1)高锰酸钾氧化酸性条件下、稀冷条件下(顺式、褐色MnO2沉淀) (2)臭氧氧化最终生成醛或酮以及过氧化氢

人卫版 分析化学 4~12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习题参考答案 1. 下列各酸,哪些能用NaOH 溶液直接滴定或分步滴定?哪些不能?如能直接滴定,各应 采用什么指示剂? ⑴甲酸(HCOOH ) Ka = 1.8×10-4 ⑵硼酸(H 3BO 3) Ka 1 = 5.4×10-10 ⑶琥珀酸(H 2C 4H 4O 4) Ka 1 = 6.9×10-5 , Ka 2 = 2.5×10 -6 ⑷柠檬酸(H 3C 6H 5O 7) Ka 1 = 7.2×10-4 , Ka 2 = 1.7×10-5 , Ka 3 = 4.1×10 -7 ⑸顺丁烯二酸 Ka 1 = 1.5×10-2 , Ka 2 = 8.5×10 -7 (6)邻苯二甲酸 Ka 1 = 1.3×10-3 , Ka 2 = 3.1×10-6 解:设C b = C a = 0.10 mol/L ,V a = 20.00 ml (1) 甲酸(HCOOH ) K a = 1.8×10-4 C a ·K a > 10-8,能被准确滴定 计量点产物:HCOO — 一元弱碱 C b K b ≥ 20K W , C b / K b > 500 [ ]6 4141067.1210.010 8.110---- ?=??=?= b a W C K K OH ( )78.567.1lg 610 67.1lg 6 =-=?-=-pOH 22.878.500.14=-=pH 选酚酞指示剂 (2) 硼酸H 3BO 3 K a1 = 5.4×10-10,K a2 = 1.8×10-13 ,K a3 = 1.6×10-14 , C a K a1< 10-8,C a K a2< 10-8,C a K a3< 10-8 无滴定突跃,指示剂在终点无明显颜色变化,不能用NaOH 准确滴定。 (3) 琥珀酸(H 2C 4H 4O 4)K a1 = 6.9×10-5,K a2 = 2.5×10-6 C a K a1 > 10-8,C a K a2 > 10-8,K a1 / K a2 < 104 只有一个滴定突跃,两级离解的H +被同时滴定。 计量点产物:Na 2C 4H 4O 4 二元弱碱 ??? ? ??><>500,05.02,201121a a a a W a K C C K K K CK []06 .994 .4/1015.1310 .0105.21056 142==?=??=?= ?= ---- pH pOH L mol C K K C K OH b a W b b 选酚酞指示剂 (4) 柠檬酸(H 3C 6H 5O 7)K a1 = 7.2×10-4,K a2 = 1.7×10-5,K a3 = 4.1×10-7 C a K a1 > 10-8,C a K a2 > 10-8,C a K a3 ≈ 10-8,K a1 / K a2 < 104,K a2 / K a3 < 104 只有一个滴定突跃,三级离解的H +被同时滴定。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章络合滴定法

分析化学练习题 第6章络合滴定法 一.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条件稳定常数的正确叙述是() A. 条件稳定常数只与酸效应有关 B. 条件稳定常数表示的是溶液中络合物实际的稳定常数 C. 条件稳定常数与温度无关 D. 条件稳定常数与络合物的稳定性无关 2. 对配位反应中的条件稳定常数,正确的叙述是() A. 条件稳定常数是理想状态下的稳定常数 B. 酸效应系数总是小于配位效应系数 C. 所有的副反应均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 D. 条件稳定常数能更准确地描述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3. 已知lgK ZnY =16.5,若用0.020mol·L-1EDTA滴定0.020mol·L-1Zn2+溶液,要求△pM=±0.2, TE = 0.1%,已知pH = 4,5,6,7时,对应lgαY(H)分别为8.44,6.45,4.65,3.32,滴定时的最高允许酸度为() A. pH≈4 B. pH≈5 C. pH≈6 D. pH≈7 4. 现用Cmol·L-1EDTA滴定等浓度的Ca2+,Ca2+无副反应。已知此时滴定的突跃范围ΔpM, 若EDTA和Ca2+的浓度增加10倍,则此时滴定的突跃范围为ΔpM' () A.ΔpM'=ΔpM-2 B.ΔpM'=ΔpM+1 C. ΔpM'=ΔpM-1 D. ΔpM'=ΔpM+2 5. 以EDTA滴定Zn2+时,加入的氨性溶液无法起到的作用是() A. 控制溶液酸度 B. 防止Zn2+水解 C. 防止指示剂僵化 D. 保持Zn2+可滴定状态 6. 下列有关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不正确描述是() A.理论变色点与溶液的pH值有关 B.没有确定的变色范围 C.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要适当 D.能在任意pH值时使用 7. 在配位滴定中,当溶液中存在干扰测定的共存离子时,一般优先使用() A. 沉淀掩蔽法 B.氧化还原掩蔽法 C. 离子交换法分离 D. 配位掩蔽法 8. 用EDTA滴定Bi3+时,消除Fe3+干扰宜采用() A. 加NaOH B.加抗坏血酸 C.加三乙醇胺 D.加氰化钾 9. 某溶液中含有Ca2+、Mg2+及少量Al3+、Fe3+,欲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Ca2+、 Mg2+的含量,正确的做法是() A.碱性条件下加入KCN和NaF,再测定 B.酸性条件下加入三乙醇胺,再调至碱性测定 C.酸性条件下加入KCN和NaF,再调至碱性测定 D.加入NH3沉淀掩蔽Al3+和Fe3+,再测定 10. 铬黑T(EBT)与Ca2+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 Ca-EBT =105.4,已知EBT的逐级质子化常数 K1H =1011.5,K2H =106.3,在pH=10.0时,EBT作为滴定Ca2+的指示剂,在颜色转变点的pCa值为()

分析化学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答案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的离子形成配合物,是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因为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一沉淀,在相同质量时,颗粒越小,沉淀结构越不稳定,其溶解度越大,反之亦反。综上所述,在进行沉淀反应时,对无配位反应的强酸盐沉淀,应主要考虑共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弱酸盐或难溶酸盐,多数情况应主要考虑酸效应,在有配位反应,尤其在能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而沉淀的溶解度又不太大时,则应主要考虑配位效应。 4.共沉淀和后沉淀区别何在?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对重量分析有什么不良影响?在分析化学中什么情况下需要利用共沉淀? 答:当一种难溶物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时,溶液中的某些可溶性杂质会被沉淀带下来而混杂于沉淀中,这种现象为共沉淀,其产生的原因是表面吸附、形成混晶、吸留和包藏等。后沉淀是由于沉淀速度的差异,而在已形成的沉淀上形成第二种不溶性物质,这种情况大多数发生在特定组分形成稳定的过饱和溶液中。无论是共沉淀还是后沉淀,它们都会

分析化学(李发美_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课后习题参考解答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 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 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 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 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 d d d d d 321n ++++= 0.241=d 0.242=d 1 2 i -∑=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 12.0104i =∑=n x x ②0.00121 )(2 i =--∑= n x x s ③0.00038 == n s s

人卫版有机化学版测试题 答案

测试题答案 1—20 BCDBA ACACB BACDD DCCAC 21.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 22.由下而上、下进上出 23.(CH 3)3COH 24. N CH 3 H 25.硝基苯,苯,苯酚 26.N-乙基苯胺 27.CH 3CH(Cl)CHO 28.CH 3OCH(CH 3)2 29.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 (也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30. CH 2=CHCH 2CH 3 31. Br 2水 32.硝化,氧化 33.β-丁酮酸,β-羟基丁酸 34.CH 3CH 2MgBr 35. C 2H 5 36.CH 3C(Br)2CH 3 37.CH 3CH 2CN 38.CH 3 39. CH 3CH=CHCHO 40.+ CH 3I OH 41. CH 3CH(Br)CH=CH 2 42. CH 3COC 2H 5 OH 43.CH 3CH=CHCH 2OH 44. NHCOCH 3 45.CH 3CH=CHCOOH 46. N NO 2 47. CH 3NCH 2CH 3 48.RCH 2NH 2 + CO 2 49.A CH 3CH 2CH 2Br B CH 3CH=CH 2 50.A CH 3CH(OH)CH(CH 3)2 B CH 3COCH(CH 3)2 C CH 3CH=C(CH 3)2 51. A CH 3CHO B CH 3CH(OH)C 2H 5 C CH 3CH=CHCH 3 52.A (CH 3)2CH(OH)CH 3 B (CH 3)2C=CHCH 3 53—72 CBDCD BCBCB ACACB DBDBC 73.下、上 左、右 74.亲电取代(离子型)、自由基 75.B A C 76.N,N-二甲基丙酰胺 77.(Z )-3-甲基-3-庚烯 78.稀碱性 79.白色 80.(CH 3)4N +OH - 81.负 正 82. C 2H 5C=CH 22H 5 83.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分析化学习题标准答案(人卫版)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人卫版)

————————————————————————————————作者:————————————————————————————————日期: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 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 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 系统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控制环境湿度。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 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11、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1) 0.3 -0.2 -0.4 0.2 0.1 0.4 0.0 -0.3 0.2 -0.3 (2) 0.1 0.1 -0.6 0.2 -0.1 -0.2 0.5 -0.2 0.3 0.1 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 d d d d d 321n ++++= Λ 0.241=d 0.242=d

人卫版有机化学第八版测考试试题

测试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就是 A自由基反应就是按共价键的异裂进行的 B醛酮的加成主要就是亲核加成 C 叔丁基溴在NaOH的水溶液主要按S N2机制进行水解 D溴甲烷在NaOH的水溶液主要按S N1机制进行水解2.仲丁基的结构为 A(CH3)3C B CH3CH2CH2CH2C CH3CHCH2CH3 D(CH3)2CH 3.在室温下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的就是 A 环己烷 B 苯 C 环戊烷 D 环丙烷 4.能与FeCl3溶液显色的就是 A苯B苯酚C甲苯D硝基苯 5.下列卤代烃与硝酸银的醇溶液反应活性最强的就是 A CH2Cl B Cl C CH2CH2Cl D Cl 6.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就是 A乙醇 B 丙醇C异丙醇D叔丁醇 7.下列化合物中,没有手性碳原子的就是 A 1,2-二溴丁烷 B 2-溴丁烷 C 2-溴-2-甲基丁烷 D 1-溴-2-甲基丁烷 8.CH2=CHCH2OH与沙瑞特试剂(三氧化铬的吡啶溶液)反应生成 A CH2=CHCHO B CH2=CHCOOH C CO2+HOOCCOOH D CH2(OH)CH(OH)CHO 9.不能与饱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的化合物就是 A乙醛B 2-戊酮C苯乙酮D环己酮 10.下列酸性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就是 A 丙酸> 2-氯丙酸> 3-氯丙酸> 2,2-二氯丙酸

B 2,2-二氯丙酸> 2-氯丙酸> 3-氯丙酸> 丙酸 C 2,2-二氯丙酸> 3-氯丙酸> 2-氯丙酸> 丙酸 D 3-氯丙酸> 2-氯丙酸> 2,2-二氯丙酸> 丙酸 11.下列化合物碱性最强的就是 A 甲胺B氢氧化四甲铵C二甲胺 D 三甲胺 12.下列化合物醇解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就是 A乙酰氯> 乙酸酐> 乙酸乙酯> 乙酰胺 B乙酸酐> 乙酸乙酯> 乙酰氯> 乙酰胺 C乙酰胺> 乙酸酐> 乙酸乙酯> 乙酰氯 D乙酸乙酯> 乙酸酐> 乙酰氯> 乙酰胺 13.磺酰化反应可以鉴别 A伯、仲、叔醇B伯、仲、叔卤代烃 C 伯、仲、叔胺 D 叔醇与叔胺14.鉴别苯甲醛与苯乙醛可用的试剂为 A饱与亚硫酸氢钠B2,4-二硝基苯肼 C Tollens试剂 D Fehling试剂 15.按次序规则,基团最大的就是 A –CH2OH B –COOH C -CHO D -OH 16. CH3 CH3 与HBr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H3C A CH3CHC(CH3)3 Br B CH3CH2CH2C(CH3)2 Br C BrCH2CH(CH3)CH(CH3)2 D Br (CH3)2CHC(CH3)2 17. CH=CH2 H OH CH2CH3的对映体就是 A CH=CH2 H CH2CH3 HO B CH=CH2 H CH2CH3 HO

配位滴定习题课_分析化学.ppt.Convertor

配位滴定法习题 1.计算pH5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及对数值,若此时EDTA各种型体总浓度为0.02mol/L,求[Y4 -] 2. 在0.10mol/L的AL3+溶液中,加入F-形成ALF63-,如反应达平衡后,溶液中的F-浓度为0.01mol/L,求游离AL3+的浓度? 3.在pH=11.0的Zn2+-氨溶液中,[NH3]= 0.10mol/L,求αM 4.计算pH=2和pH=5时,ZnY的条件稳定常数 5.计算pH=5的0.1mol/L的ALF63-溶液中,含有0.01mol/L游离F-时,AL Y-条件稳定常数 6.在NH3-NH4CL缓冲溶液中(pH=9),用EDTA滴定Zn2+,若[NH3]=0.10mol/L,并避免生成Zn(OH) 2沉淀,计算此条件下的lgK’ZnY 7.EBT为有机弱酸,其Ka1=10-6.3,Ka2=10-11.6,Mg-EBT络合物的稳定常数KMg-EBT =107.0,Mg-EDTA的稳定常数KMg-EDTA=108.64。当pH=10.0时(1)求Mg-EBT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2)用方程式表明EDTA滴定镁时,铬黑T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8.铬黑T与Mg2+的配合物的lgKMgIn为7.0,铬黑T的累计常数的对数值为lgβ1=11.6和lgβ2=17.9,试计算pH=10.0时铬黑T的pMgt值。 9.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NH3]=0.2mol/L,以2.0×10-2mol/L的EDTA滴定2.0×10-2mol/L的Cu2+溶液,计算化学计量点时的pCu’。如被滴定的是2.0×10-2mol/L的Mg2+溶液,计算化学计量点时的pMg’。

第五章_配位滴定法(人卫版分析化学)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 1.基本概念 稳定常数:为一定温度时金属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形成常数,以KMY表示,此值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逐级稳定常数和累积稳定常数:逐级稳定常数是指金属离子与其它配位剂L逐级形成MLn型配位化合物的各级形成常数。将逐级稳定常数相乘,得到累积稳定常数。 副反应系数:表示各种型体的总浓度与能参加主反应的平衡浓度之比。它是分布系数的倒数。配位剂的副反应系数主要表现为酸效应系数αY(H)和共存离子效应αY(N)系数。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以αM表示,主要是溶液中除EDTA外的其他配位剂和羟基的影响。 金属指示剂:一种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的有机染料显色剂,来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 金属指示剂必须具备的条件: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颜色应与指示剂本身的颜色有明显区别。金属指示剂与金属配合物(MIn)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配合物(MY)的稳定性低。一般要求K MY'>K MIn'>102。 最高酸度:在配位滴定的条件下,溶液酸度的最高限度。 最低酸度:金属离子发生水解的酸度。 封闭现象:某些金属离子与指示剂生成极稳定的配合物,过量的EDTA不能将其从MIn中夺取出来,以致于在计量点附近指示剂也不变色或变色不敏锐的现象。 2.基本原理 (1)配位滴定法:EDTA与大多数金属离子能形成稳定配位化合物,此类配合物不仅稳定性高,且反应速度快,一般情况下,其配位比为1:1,配合物多为无色。所以目前常用的配位滴定法就是EDTA滴定,常被用于金属离子的定量分析。 (2)准确滴定的条件:在配位滴定中,若化学计量点和指示剂的变色点ΔpM'=±0.2,将lgC×K MY'≥6 或C×K MY'≥106作为能进行准确滴定的条件,此时的终点误差在0.1%左右。 (3)酸度的控制:在配位滴定中,由于酸度对金属离子、EDTA和指示剂都可能产生影响,所以必须控制溶液的酸度,需要考虑的有:满足条件稳定常数38时的最高酸度;金属离子水解最低酸度;指示剂所处的最佳酸度等。 (4)选择滴定的条件:当有干扰离子N共存时,应满足ΔlgCK'=lgC M K MY'-lgC N K MY'≥5(TE%=0.3,混合离子选择滴定允许的误差可稍大)。可采用控制酸度和使用掩蔽剂等手段来实现选择性滴定的目的。 (5)配位滴定中常用的掩蔽方法:配位掩蔽法、沉淀掩蔽法和氧化还原掩蔽法。 (6)配位滴定法能直接或间接测定大多数的金属离子,所采用的方式有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和间接滴定法。只要配位反应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应尽量采用直接滴定法。若无法满足直接滴定的要求或存在封闭现象等可灵活应用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和间接滴定法。 3.基本计算 (1)条件稳定常数:lgK MY'=lgK MY-lgαM - lgαY+ lgαMY (2)滴定曲线上的pM': (3)化学计量点的pM':pM'=0.5×(pCM SP + lgK MY') (4)终点时的pM'(即指示剂的颜色转变点,以pMt表示):pMt = lgKMIn - lgαIn(H) (5)Ringbom误差公式:

分析化学习题集答案解析(人卫版)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 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 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 系统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控制环境湿度。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围: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11、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 d d d d d 321n ++++= 0.241=d 0.242=d 1 2 i -∑=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13、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12.0104i =∑= n x x ②0.00121)(2 i =--∑= n x x s ③0.00038== n s s

人卫版有机化学第八版测考试试题电子版本

人卫版有机化学第八版测考试试题

测试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自由基反应是按共价键的异裂进行的 B 醛酮的加成主要是亲核加成 C 叔丁基溴在NaOH的水溶液主要按S N2机制进行水解 D 溴甲烷在NaOH的水溶液主要按S N1机制进行水解 2.仲丁基的结构为 A (CH3)3C B CH3CH2CH2CH2 C CH3CHCH2CH3 D (CH3)2CH 3.在室温下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的是 A 环己烷 B 苯 C 环戊烷 D 环丙烷 4.能与FeCl3溶液显色的是 A 苯 B 苯酚 C 甲苯 D 硝基苯 5.下列卤代烃与硝酸银的醇溶液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A CH2Cl B Cl C CH2CH2Cl D Cl 6.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A 乙醇 B 丙醇 C 异丙醇 D 叔丁醇 7.下列化合物中,没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 1,2-二溴丁烷 B 2-溴丁烷 C 2-溴-2-甲基丁烷 D 1-溴-2-甲基丁烷

8.CH2=CHCH2OH与沙瑞特试剂(三氧化铬的吡啶溶液)反应 生成 A CH2=CHCHO B CH2=CHCOOH C CO2+HOOCCOOH D CH2(OH)CH(OH)CHO 9.不能与饱和亚硫酸氢钠反应的化合物是 A 乙醛 B 2-戊酮 C 苯乙酮 D 环己酮 10.下列酸性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丙酸 > 2-氯丙酸 > 3-氯丙酸 > 2,2-二氯丙 酸 B 2,2-二氯丙酸 > 2-氯丙酸 > 3-氯丙酸 > 丙 酸 C 2,2-二氯丙酸 > 3-氯丙酸 > 2-氯丙酸 > 丙 酸 D 3-氯丙酸 > 2-氯丙酸 > 2,2-二氯丙酸 > 丙 酸 11.下列化合物碱性最强的是 A 甲胺 B 氢氧化四甲铵 C 二甲胺 D 三甲胺 12.下列化合物醇解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乙酰氯 > 乙酸酐 > 乙酸乙酯 > 乙酰胺 B乙酸酐 > 乙酸乙酯 > 乙酰氯 > 乙酰胺 C乙酰胺 > 乙酸酐 > 乙酸乙酯 > 乙酰氯

人卫版有机化学第八版测试题答案.docx

1—20 BCDBA ACACB BACDD DCCAC 21. 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22.由下而上、下进上出 CH3 N 23.(CH 3)3COH24. H 25. 硝基苯,苯,苯酚乙基苯胺 27.CH3 CH(Cl)CHO28.CH 3 OCH(CH 3 ) 2 29.亚油酸,α - 亚麻酸,花生四烯 (也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30.CH2=CHCH 2CH 331. Br2水32.硝化,氧化33.β-丁酮酸,β -羟基丁酸 CH3 CH2MgBr C2H 5 CH 3C(Br) 2 CH 3CH CH CN 34.35.36.37.32 CH 3 OH CH3CH=CHCHO+ CH 3I 38.. CH 3 CH(Br)CH=CH 2 41. OH NHCOCH 3 CH3 COC2 H5 42.H43.CH 3 CH=CHCH 2OH44. 45.C H 3CH=CHCOOH NO 2 CH3 NCH2 CH3 46.N47.NO48.RCH 2NH 2 + CO 2 CH 3CH 2 CH 2Br B CH 3CH=CH 2 CH 3CH(OH)CH(CH3) 2B CH 3COCH(CH 3 )2C CH 3CH=C(CH 3)2 51.A CH 3 CHO B CH 3CH(OH) C 2H 5C CH3CH=CHCH 3 (CH 3)2CH(OH)CH 3B(CH 3)2C=CHCH 3 53—72CBDCD BCBCB ACACB DBDBC 73. 下、上左、右74. 亲电取代(离子型)、自由基A C ,N- 二甲基丙酰胺77.(Z)-3- 甲基 -3- 庚烯78. 稀碱性 79.白色 80.(CH ) N + OH- 81. 负正 3 4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复习-水分析化学[第三章配位滴定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第三章配位滴定法 一、配位滴定法概述 配位滴定是以配合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它以配位剂作标准溶液直接或间接地滴定被测溶液,形成配位化合物,并选用适当的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 用于配位滴定的配位剂:无机配位剂如CN-、F-等和有机配位剂如氨羧配位剂使用较广泛: 氨基三乙酸(NTA) 乙二胺四丙酸(EDTD) 乙二胺四乙酸(EDTA) 二、EDTA的性质及配合物 1.EDTA的离解平衡 在强酸溶液中,H 4Y的两个羧酸根可再接受质子,形成H 6 Y2+,这样ED—TA相 当于一个六元酸,有6级离解平衡 可见,EDTA具有中强二元酸的性质-- H 4Y+2NaOH====Na 2 H 2 Y+2H 2 O EDTA在水溶液中有七种存在型体(表3—1): C(H 4Y)=[H 6 Y2+]+[H 5 Y+]+[H 4 Y]+[H 3 Y-]+[H 2 Y2-]+[HY3-]+[Y4-]

EDTA在不同pH值下的主要存在型体表3—1 pH≥12时,只有Y4- 型体,此时Y4- 的分布分数δ y4- ≈1。 EDTA微溶于水,其溶解度为0.02g/100mL水(22℃),难溶于酸和一般有 机溶剂,易溶于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故常用它的二钠盐,也简称EDTA(Na 2H 2 Y·2 H 2 O,M=372.24),其溶解度为11.2g/100mL水(22℃),浓度为0.3mol/L;0.01mol/L EDTA溶液的pH值为4.8。 2.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特点 配位性广泛;配位比简单的为1:1;配合物稳定;配合物易溶于水;EDTA 与无色的金属离子生成无色配合物,与有色金属离子生成更深的配合物。 三、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金属离子(M)与配合剂(L)形成1:1型配合物时: 对于相同配位数的配离子,K f θ值越大,该配离子在水中越稳定,K d θ越大,表示 配离子越易离解。 金属离子(M)与配合剂(L)形成1:n型配合物时:

分析化学实验水硬度的测定(配位滴定法).docx

实验二 水总硬度的测定 (配位滴定法 )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 1、 学习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滴定终点的判断; 2、 掌握钙、镁测定的原理、方法和计算。 一、水硬度的表示法: 一般所说的水硬度就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最常用的表示水硬度的单位有: 1、 以度表示,1 10 PPm CaO ,相当10万份水中含1份 CaQ 2、 以水中CaCO 的浓度(PPm )计相当于每升水中含有 CaCQ 多少毫克。 M a 。一氧化钙的摩尔质量(56.08 g∕mol ), M CaCO3—碳酸钙的摩尔质量(100?09 g/mol )。 、测定原理: 测定水的总硬度,一般采用配位滴定法即在 PH = 10的氨性溶液中,以铬黑T 作为指示剂, 用EDTA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水中的 Ca 2+、Mg +,直至溶液由紫红色经紫蓝色转变为蓝色, 即为终 点。反应如下: 蓝色) PH=10 (紫红色)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H 2Y 2- + Ca 2+ 1、0.02mol/LEDTA 2、NH-NfCI 缓冲溶液 3、铬黑T :0.5 % 4、三乙醇胺(1:2 ) 5、NaS 溶液2 % 6 、He 溶液1:1 7、CaCQ 固体 A . R . 四、测定过程 1、EDTA 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在120度烘干的碳酸钙0.5?0. 55g 一份, 置于250ml 的烧杯中,用少量蒸 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缓慢加1:1 HCl 10ml,加热溶解定量地转入 250ml 容量瓶中,定容 后摇匀。吸取25ml ,注入锥形瓶中,加20ml NM- NHCI 缓冲溶液, 铬黑T 指示剂2?3滴, 用欲标定的EDTA 溶液滴定到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计算 EDTA 溶液的准确浓度。 2、水样测定 滴定前:EBT + M e (Ca +、Mgj M e — EBT 2- CaY 2- + 2H 2+ + Mg MgY 2- + 2H 2- 计量点时: H 2Y 2- + Mg-EBT 2- + = MgY 2- + EBT +2H + (紫蓝色) 滴定时 ,Fe 3+、 A l 3+等干扰离子用三乙醇胺掩蔽 或巯基乙酸掩蔽。 三、主要试剂 (蓝色) ,Cu 2+、Pb 2+、Zn 2+等重金属离子可用 KCN Na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