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王关区, 花蕊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牧区发展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刊名:

内蒙古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13,34(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c01175070.html,/Periodical_nmgshkx201304033.aspx

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

附件1 《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暂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定目的】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依据《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概念定义】本办法所指的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第三条【责任分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责任主体,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划

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政策和标准。 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统一监管,统一开展监测评价、监督执法、督察问责。各级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相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态保护红线保护与管理工作。 第四条【协调机制】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指导各省(区、市)做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严守工作。国家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专家委员会。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应建立本行政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协调机制。 第五条【管理原则】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遵循生态优先、严格管控、奖惩并重的原则,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根据主导生态功能定位,实施差别化管理,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第六条【落实优先地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将

草原生态保护相关政策研究

草原生态保护相关政策研究 一、引言 草原被称为地球的皮肤,是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保护屏障,其特有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综合功能,在保护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草原也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资源,广阔分布在其它植被类型难以延伸的干旱、高寒等自然环境最为严酷的广阔地域,一旦遭到破坏,恢复的难度将远远大于海洋、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甚至无法还原。 辽宁省草原大部分位于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大草原毗连,由于缺乏对草原功能的全面认识和有效保护,并受农畜产品短缺时期优先发展生产的影响,长期以来,强调草原生产功能多,重视草原生态功能少;对草原开发利用多,对草原保护建设少,使草原逐渐减少和退化沙化,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全省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009年,辽宁省政府启动实施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截至2011年,省财政已投入 治理资金3亿元,治理沙化草原面积300万亩,这项工程被辽西北广大农民誉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绿色工程和民心工程。“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将继续开展实施这项工程。本文在总结和梳理近三年草原生态保护经验的同时,重点研究分析加强和完善这项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强生态保护,促进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辽西北草原生态保护实施背景及主要措施 辽西北地区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包括沈阳、锦州、阜新、铁岭、朝阳等五市,是辽宁省最重要的粮食、畜牧、蔬菜等农产品主产区;同时,辽西北也是辽宁省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地处科尔沁大草原南缘,草原面积占全省草原一半以上,发挥着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综合功能,在保护全省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辽西北草原受过度开垦、超载 过牧、矿产开采等因素影响,面积不断减少,已由1980年的1637万亩缩减至2009年的1000 万亩,面积减少了39%现存草原严重沙化面积达750万亩,占草原面积的75%草原载畜量 下降了50%-70%更为严重的是,在与内蒙古交界处,形成了一条长达600多公里、宽达70 多公里,总面积约 4.4万平方公里风沙危害带,流沙蔓延,沙尘肆虐,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逐年加剧,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区,甚至出现了沙进人退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及全省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遏制草原沙化面积不断扩大蔓延的趋势,阻止日益南侵的沙漠,辽宁省政府于2009年启动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 程,采取工程措施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建设与保护措施相配套的治理方式。一是补播改良提高草原植被覆盖率。在地表裸露区域播种沙打旺、草木樨、锦鸡儿、荆条等固沙、耐旱、适应性强的草籽,以迅速增加优质牧草种类,提高草原植被覆盖度,加快草原生态修复。二是围栏封育增强草原自然恢复能力。采取刺线围栏等工程措施,对草原沙化严重区域实行围封保护,禁止人畜践踏破坏,增强其自然修复能力。三是草原鼠虫害防治措施保护治理成果。 对危害草原的鼠类,通过使用物理方法、高效低毒化学药品等措施消灭鼠害;对蝗虫等害虫,通过放养草原牧草鸡等生物措施加以有效防治。 经过三年治理,辽西北300多万亩沙化草原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和保护,取得了显著的生 态效益,治理区形成了东起康平、西至凌源的网状分布的草原阻沙带,有效阻止了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工程区草原沙化、荒漠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草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的生态功能得到逐步恢复,辽西北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根据省水土保持研究所2011年最新监测结果显示, 治理区平均植被盖度达到75%比治理前提高54个百 分点,治理区流沙被固定,大风天气不起沙。同时,沙化草原治理后的经济效益也日益显现,土壤流失量由治理前年均每亩1867公斤下降到367公斤,减少了409%每年减少耕地损失 1.5万亩;治理区补播的牧草,秋季收割后饲喂家畜,不但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改变了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据统计,治理后的草原每 5 亩所产牧草喂养一只羊,300 万亩治理草场增加羊饲养量60 万只,治理区农民每年增收 2 亿元。

对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对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 草原是牧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县是自治区确定22个牧业县和30个易灾县之一,草原畜牧业比重占全县畜牧业比重60%以上。但近年来,特别是1996年至XX年期间,由于草原畜牧业一味追求数量扩张型发展路线,忽略了草原生态承载能力,使全县牧区人口和牲畜存栏不断增加,同时受利益趋使滥垦乱挖草场案件时有发生,草原自然灾害、生物灾害频发,造成草场载畜能力明显下降,全县天然草原生态日益恶化,几乎所有的天然草原均不现程度地出现“三化”现象,甚至约有20余万亩的草场已不能做放牧使用,严重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破解草原生态保护与草原畜牧业经济如何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县党委书记曾亲自牵头组织县四套班子领导先后两次深入牧区调研,并明确提出:“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是关系牧区牧民长期发展的根本问题,抓好草原生态保护是真正对牧民负责的一项重大工程”,要坚持按照“保护草原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草原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则,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依托国家天然退牧还草项目工程,通过5年的努力实施了6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948.5 万元,建设草原围栏面积278 万亩,使

围栏草场面积达到全县实际可利用草场面积494万亩的56.28%;切实加大牧民定居、草畜平衡建设力度,XX年完成了安乡托斯呼尔图村、哈镇乌拉斯台村2个牧业村队的牧民定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了饲草料地种植任务,积极推广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和冷季舍饲、暖季放牧制度,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了新建定居点30%牲畜冷季舍饲圈养;认真做好草原虫鼠害监测和防治工作,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每年防治面积在30万亩以上;不断规范和加强草原行政执法力度,通过开展清山清查活动,杜绝了滥垦乱挖破坏草场行为,避免了人为破坏草场现象发生。 通过以上举措,**县草原生态得到了明显改善,草原畜牧业呈现勃勃生机。通过实施退牧还草项目,全县天然草草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改善了草原植物的生存环境,使草地植被得到休养生机的机会,草原植被覆盖度和产草量均有明显提高。经测定:我县项目区内程区内草原植被平均盖度提高了5-15个百分点,平均高度提高了3-8厘米,平均地上生物量提高了10-24%。项目区牧民通过项目带动和国家禁休牧陈化粮折现补助,已累计直接增加收入1700万元以上,户均达到1万元左右;通过实行牧民定居、以草定畜、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冷季舍饲圈养等配套措施,不仅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原放牧压力,还能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调整畜群结构,改良家畜品种,加快出栏周转,提

草原生态系统保护

草原生态保护 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地区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草原地区非生物环境构成的,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基本机能单位。草原生态系统在其结构、功能过程等方面与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它不仅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是欧亚大陆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体是东北-内蒙古的温带草原。根据自然条件和生态学区系的差异,大致可将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分为三个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主要点: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和群落的结构也常常发生剧烈变化。 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由于降雨稀少,乔木非常少见。那里的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草原上啮齿目动物 特别多,它们几乎都过着地下穴居的生活、瞪羚,黄羊,高鼻羚羊,跳鼠、狐等善于奔跑的动物,都生活在草原上。由于缺水,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 草原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我国广阔的草原上,饲养 着大量的家畜如细毛羊滩羊,伊犁马、三河马,库车高皮羊等。

这些家畜能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肉、奶和毛皮。此外,草原还能调节气候,防止土地风沙侵蚀。 由于过度放牧以及鼠害、虫害等原因,我国的草原面积正在不断减少,有些牧场正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对草原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世界草原的总面积为45亿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24%,仅次于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圈固定能量的比例中,草原生态系统约为11.6%,也居陆地生态系统的第二位。 草原也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我国草原的类型较多,从整体上看,内蒙古草原以多年生、旱生低温草本植物占优势,建群植物主要是禾本科草类,基中以针茅和羊草最有代表性。前者为丛生禾草,后者为根茎禾草,根茎发达,对防风固沙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中部为稀疏草原,以大针茅为主;西部为荒漠草原,以丛生戈壁针茅为主。 草原对大自然保护有很大作用,它不仅是重要的地理屏障,而且也是阻止沙漠蔓延的天然防线,起着生态屏障作用。另外,它也是人类发展畜牧业的天然基地。 草原生态系统所处地区的气候大陆性较强、降水量较少,年降水量一般都在250-450毫米,而且变化幅度较大。蒸发量往往都超过降水量。另外,这些地区的晴朗天气多,太阳辐射总量较多。这种气候条件,使草原生态系统各组分的构成上表现出了一些与之适应的特点 从总体情况看草原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是适宜于奔跑的

生态文明保障措施

生态xx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策支持 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切实组织实施《规划纲要》。各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高度,提高对做好《规划纲要》实施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和保障措施,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确保目标任务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密切结合工作实际,确保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整合多种资金 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性作用,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创新政府资金投入方式,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用于支持生态文明标志性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源,把不同渠道的政府性资金直接、间接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上,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扩大政府资金的引导效应。 (三)广泛xx 和指示牌等。规范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及时总结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重视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在村规民约中写入生态文明内容。 (四)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全民生态教育体系。将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编制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加强生态教育能力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干部培训计划,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意识。纳入企业培训计划,加强对企业干部职工的生态文明知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法律法规教育,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加强农村生态文化教育培训。开展生态体验教育。广泛开展环保志愿者行动、义务植树造林等环保公益活动,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各类保护地的生态教育和生态体验作用。建设生态公园体验区和生态退化警示区,增强感受教育和警示教

[某某县草原生态保护报告]

[某某县草原生态保护报告] **县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草原作为“地球的衣被”,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我县境内有天然草原81.2835万亩,草原大多位于渭河、洮河水系的源头和上中游地区,面积大,分布广,有着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对减少地表水土冲刷和江河泥沙淤积,降低水灾隐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对保护渭河源生态环境,转变生产方式,建设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县在草原利用过程中,由于重畜轻草、滥垦乱挖、以林压草、管理缺位等原因,导致草畜结构失衡、草地产量下降、草地一定程度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草原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局部的,而破坏和恶化则是全域的。 (一)基本现状 1.天然草原基本现状 **县有天然草场面积86.32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81.28万亩;其中禁牧面积46万亩,草畜平衡面积35.2835万亩。天然草原类型大致分为温性草原、温性草甸草原、山地草甸三大类。全县草原鲜草总产量达到 18.22万吨,折合干草6.20万吨;核定载畜量8.94万羊单位,实际载畜量11.41万个羊单位。

2.草原鼠虫害情况近年来全县鼠虫害危害面积维持在40万亩,严重危害30万亩,其中人工草地危害13万亩,严重危害10万亩;天然草场危害27万亩,严重危害15万亩。草原鼠虫害主要发生在农牧交错区的草原。其中:蝗虫呈中等发生,主要危害区域在温性草原,危害时间自6月开始。草原鼠害、地下害虫(蛴螬类、蝼蛄类、金针虫类、地老虎)、蚜虫和粘虫呈中等发生,主要危害温性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全县境内草原鼠虫害发生面积较大,危害严重。草原鼠虫害的发生,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环境,造成草场的退化,引起水土流失。人工草地的产草量下降,局部区域缺苗断垄,植株枯萎死亡,部分地表裸露,草原退化较为严重。 3.人工草地现状全县人工种草面积达到33.45万亩,其中多年生留床面积30.55万亩,一年生2.9万亩。多年生人工种草主要以紫花苜蓿和红豆草为主(苜蓿25万亩,红豆草5.55万亩);一年生人工种草品种主要以高粱、燕麦、豆青、饲用玉米为主(草高粱高粱1万亩、燕麦0.8万亩、豆青0.5万亩、甜高粱0.6万亩)。 4.草原监理机构情况 xx年由县人社部门批准成立县种草饲料站,同时加挂草原监理站牌子,核定编制4人。县草原监理站现有兼职人员6名,20-30岁年龄段1人,40-50岁年龄段4人,50岁以上1人;本科1人,大专5人,有执法证人员2人。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文档6篇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文档6篇 Document on measures to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 nt 编订:JinTai College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文档6篇 小泰温馨提示:整改措施指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让原本事情得到改善。本文档根据整改措施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文档 2、篇章2: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文档 3、篇章3: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文档 4、篇章4: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文档 5、篇章5: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文档 6、篇章6:保护生态环境的标语文档 生态环境是各种物种在地球上的生活环境,它包括所有我们需要的资源,如果不采取措施好好保护生态环境,那地球会加快走向灭亡。以下是小泰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章1: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文档

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环境是一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这等于破坏了我们的生存条件。 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污染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的污水排入河中,污染了5.5亿的淡水。 这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啊,保护环境是人人有责的,为什么要破坏呢? 森林面积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几乎1分钟就有超过20xx0平方米的森林被毁掉,1950-1985年,短短的30多年时间,全球的森林面积减少了1/2。 多年来,为了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我国建立了严密的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机构,组织开展了各类不同程度的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侵占林地专项行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林政案件的发生仍旧呈上升趋势,违法征占用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做好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要制定好保护的措施,加强对大气质量的保护力度。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提出针对本项目环保工作的要求和环保措施,提高参建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注重环保的自觉性。 2、严格执行设计文件要求和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规定,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与措施,严格遵照执行。 3、建立环保工作各级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即领导层抓全面,管理层抓重点,实施层抓具体落实。同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每月对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及时整改。 4、坚持环境保护工作与设计、施工统筹规划,同步运作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与时间,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与施工同步,恢复措施紧跟,施工中保护施工界外的地表植物和排水沟渠,施工后及时平整清理、恢复植物,完善排水系统、清除垃圾。 5、精心保护地表植被,对施工限界内的植物、草皮、树木等做到尽力维护,尽可能将铲除的草皮养护好用于地表防护。同时对施工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集中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严防逸散,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6、加强对大气质量的保护力度,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7、加强对噪声限制的保护措施,机械车辆途经施工生活营地或邻近居民区时减速慢行,不鸣喇叭。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阿拉善左旗草原生态保护

阿拉善左旗草原生态保护 补助奖励机制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下简称:草原补奖机制)是国家做出的保护草原生态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普惠工程。为贯彻落实好草原补奖机制,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牧民持续增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阿左旗草原补奖机制实施方案》,结合阿左旗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保生态、保收入、保稳定、保供给、完善相关制度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公平、公正、公开、补奖标准合理的原则,以嘎查为基本单位实施。 第三条将草原补奖机制与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结合,完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第二章实施范围 第四条实施范围和享受对象。 (一)实施范围。以自治区2010年草原普查确定的天然草原为依据,阿左旗2011年草原补奖机制区总面积

7110.93万亩,其中禁牧区面积5767.84万亩、草畜平衡区面积1343.09万亩,覆盖全旗所有的牧业嘎查和半农半牧嘎查。 (二)享受对象。按照《阿左旗进一步落实完善草原“双权一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已落实草原“双权一制”工作,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的牧民均可享受禁牧、草畜平衡等补助。具体享受对象与条件为: 1、具有二轮草原承包经营权证或联户经营权证的牧民; 2、二轮承包后配偶婚入满三年且婚前无生产资料的牧民和计划内出生人员; 3、已享受退牧还草和阶段性禁牧政策的牧民; 4、阿左旗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区转移搬迁的牧民; 5、与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有关的其他符合条件的牧民。 第五条凡享受草原补奖机制待遇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享受补奖待遇: (一)被行政、事业、国有企业录用为公职人员或人才储备的; (二)现役军人转为士官或提干的; (三)其它应终止享受草原补奖机制待遇的。 第六条资格认定。草原补奖机制以嘎查为单位申报。由牧户自愿向嘎查提出申请,嘎查组织召开牧民大会,对申请人的资格及条件进行确认、公示。无异议后由苏木镇审核上报,旗农牧业局审批通过后,方可享受草原补奖机制待遇。 第三章区域划分

水利工程施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对国家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起着积极作用。而水利项目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存在,在改善城市供水及农田灌溉等同时,其施工过程及后期实施中难免对周边环境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对于此,在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做好施工控制与预防措施对保护环境及促进生态发展具有一定价值。文章结合辽宁省凌源市水利项目施工为例,就水利工程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整改措施,为后期项目有效施工提供依据。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1.1正面效益分析 就长远利益来讲,水利工程对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①兴修水利可对发电意义重大;如水利发电主要是利用水位差所产生动能推动叶轮机转动而发电,避免了传统火力发电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②航运问题,如水利工程的修建可使上游水位抬高,可形成较高的深水巷道,增加了通航船舶的吨位及载重率,使得原不能通航的河流实现了通航可能性。③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如水库具有消洪减灾作用,在减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减轻了人们人力、财力损失,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如凌源市某地区常年内涝严重,对社会经济及居民生产带来了极大损失,而水库的修建加大了洪涝期蓄水能力,减免及预防了洪涝期灾害损失的发生。④灌溉效益,如水利设施的修建,极大改善了灌溉区生态条件,提高了农业

产能,增加了居民生活水平。⑤水利工程的调水作用缓解了城市供水环境,减少了城市及工业用水短缺情况,拉动区域发展的同时,也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⑥水利工程对恢复水质及减免水土流失也有积极促进作用,如水利工程运行有利于净化水质及促进水体富氧化,可推动经济发展。 1.2负面影响分析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及实施运行,其在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①一定程度上对河流起到了阻隔作用,某种程度上阻断了水生生物活动。②对水体生物群落具有一定影响,如水库蓄水后,区域水温逐渐下降,泥沙含量也逐渐降低,同时还伴随着河流径流量改变,江水中氧气含量发生变化,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及鱼类种群发生结构性改变,使得鱼群总体呈小型化及幼龄化变化。③兴修水利及调水工程使得入海径流量发生变化,导致入海径流减少,水体营养物质降低,对河口鱼类繁殖造成影响,而同时,河流中污水的大量带入使得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引发各类藻类大量繁殖,影响生物生存。④水利工程大量集中修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区域周边的地理环境及地壳情况,增加了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该理论已被大量实例所证实,影响不得忽视。⑤水库得以修建后,库区水位发生较大变化,对区域气候发生较大变化,如降水、气候等变化,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建设时应作为主要因素进行考虑。⑥水利工程项目修建在对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较多隐患,如水库蓄水后会增加部分传染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文档

2020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文档Contract Template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 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 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 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提出针对本项目环保工作的要求和环保措施,提高参建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注重环保的自觉性。 2、严格执行设计文件要求和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规定,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与措施,严格遵照执行。 3、建立环保工作各级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即领导层抓全面,管理层抓重点,实施层抓具体落实。同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每月对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及时整改。 4、坚持环境保护工作与设计、施工统筹规划,同步运作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与时间,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环保与施工同步,恢复措施紧跟,施工中保护施工界外的地表植

物和排水沟渠,施工后及时平整清理、恢复植物,完善排水系统、清除垃圾。 5、精心保护地表植被,对施工限界内的植物、草皮、树木等做到尽力维护,尽可能将铲除的草皮养护好用于地表防护。同时对施工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集中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严防逸散,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6、加强对大气质量的保护力度,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7、加强对噪声限制的保护措施,机械车辆途经施工生活营地或邻近居民区时减速慢行,不鸣喇叭。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这个家园里,人是地球的主人。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有生命的物质,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这些生物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组成了这个大家庭。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离不开水。人体中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5%,如果人体损失10%以上的水分,就会导致死亡。空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_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

( 整改措施)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4154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_保护生态环Measures to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_ Measures to protect

保护生态环境措施_保护生态环境的 举措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 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环境是一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这等于破坏了我们的生存条件。 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使用有增无减,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污染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的污水排入河中,污染了5.5亿的淡水。 这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啊,保护环境是人人有责的,为什么要破坏呢? 森林面积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几乎1分钟就有超过20xx0平方米的森林被毁掉,1950-1985年,短短的30多年时间,全球的森林面积减少了1/2。 多年来,为了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我国建立了严密的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机

构,组织开展了各类不同程度的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侵占林地专项行动,虽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林政案件的发生仍旧呈上升趋势,违法征占用林地的行为屡禁不止,林地流失状况依然严重,林地保护管理形势严峻。据统计,20xx年上半年, 全国林政案件20.95万起,其中违法运输木材案件占60%;共查处林政案件20.75万起,查处率为99.02%。与20xx年同期增长3.4%,非法收购经营加工木材案件增加21.6%,违法征占用林地案件增加12.3%,违法运输木材案件增加5.5%,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基本持平。20xx年上半年,因林政案件造成林木损失21.7万立方米,其中,48.7%因盗伐滥伐林木案件造成。另外,森林火灾对森林造成的破坏尤其严重。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这个家园里,人是地球的主人.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有生命的物质,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这些生物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组成了这个大家庭.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离不开水.人体中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5%,如果人体损失10%以上的水分,就会导致死亡.空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各类植物是氧气的加工厂.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植物,我们人类和其他生命将不复存在.野生动物依赖于植物,也可以保护植物.以鸟类为例,90%的鸟类以昆虫为食,许多益鸟是庄稼,树木的卫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本文是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提出针对本项目环保工作的要求和环保措施,提高参建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注重环保的自觉性。 2、严格执行设计文件要求和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规定,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与措施,严格遵照执行。 3、建立环保工作各级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即领导层抓全面,管理层抓重点,实施层抓具体落实。同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每月对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及时整改。 4、坚持环境保护工作与设计、施工统筹规划,同步运作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与时间,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环保与施工同步,恢复措施紧跟,施工中保护施工界外的地表植物和排水沟渠,施工后及时平整清理、恢复植物,完善排水系统、清除垃圾。 5、精心保护地表植被,对施工限界内的植物、草皮、树木等做到尽力维护,尽可能将铲除的草皮养护好用于地表防护。同时对施工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集中运至指定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严防逸散,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6、加强对大气质量的保护力度,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7、加强对噪声限制的保护措施,机械车辆途经施工生活营地或邻近居民区时减速慢行,不鸣喇叭。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发表时间:2018-10-31T10:34:24.21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8期作者:管知深[导读] 据此提出了几点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型健康能源开发利用体系的建议,以期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44142319801224xxxx 摘要: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在创造亮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应对热点上狠下功夫,较好地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对生态环保工作的部署。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目前我国能源领域结构仍然是以煤炭、化石能源为主,大量燃烧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形成了酸雨、排放的烟尘引起了雾霾等现象,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急需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本文主要探讨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和作用,并据此提出了几点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型健康能源开发利用体系的建议,以期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引言 人类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是建立在能源的的重要基础之上的,因此,只有保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随着现代世界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紧缺以及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已经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发展绿色能源,落实生态环境控制,已经成为了全人类的发展课题。 2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提升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能力为目标,重点发展重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工艺、大宗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多层次循环经济构建技术。发展烟气治理、机动车尾气净化等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污水高效处理与回用等技术,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生活垃圾与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智能环境检测和监测技术,城市与工业生物质废物集中化燃气利用技术,核放射性污染防护与处置技术。发展近海污染防治技术、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化学品风险控制技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推动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以提升生态保护和脆弱生态修复技术能力为目标,重点发展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重大工程建设区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技术。开发大尺度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发展多载体新型生态环境监测与遥感技术,提升退化土地防治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安全保障、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风险控制技术,提高了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能力。 3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3.1优化能源结构 目前我国根据能源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逐步建立了多功能、多元化、清洁化的目标,对能源结构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使得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当前需要明确能源结构调整方向,对于未来社会各类能源实际所占比重情况进行分析。一次能源的实际转化力度会不断扩大,在电力能源领域中,将会优化煤电发展,开发水电工程项目,加强核电建设,鼓励发展各类新能源,加强国家电网发展建设。对传统的电力资源进行配置,扩大区域间输电送电的规模。 3.2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 为了落实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积极落实,严格问责。对未通过减排年度考核或目标责任书重点项目未落实的实行环评限批,对43家企业挂牌督办、责令限期整改。强力推进工程减排,全年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超过1400万吨;1.9亿千瓦燃煤机组建成脱硝设施,脱硝机组比例超过50%;500万千瓦燃煤机组脱硫设施实施增容改造,燃煤电厂脱硫机组比例超过90%;1.5亿千瓦现役机组拆除烟气旁路,取消烟气旁路火电机组比例达37%;新型干法水泥脱硝比例达60%。2013年年度减排任务可以全面完成,尤其是氮氧化物下降3.5%以上,排放量首次降至2010年减排基数以下 3.3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推进环评审批改革,对基础设施类和环境影响较小的25项建设项目,下放环评文件审批权限。强化全过程监管,深化事业单位环评机构改革,103家改革试点单位中47家完成改制,16家退出环评市场。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发布国家环保标准135项,现行有效国家环保标准达1499项。对重点控制区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行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3.4突出源头预防和生态保护 (1)积极推进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开展生态红线划定技术试点。启动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划定生态红线区域。(2)加强水质良好湖泊保护。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3)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3.5强化执法监管 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183万余人(次),检查企业71万余家(次),查处环境违法问题6499件,挂牌督办1523件。推进重金属、固体废物和化学品污染防治。中央安排重金属专项治理资金34亿元。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在第一批74城市496个监测点位实时发布PM2.5等六项污染物监测数据,完成第二批116个城市开展PM2.5等污染物监测点位的建设任务。 3.6建立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 首先要大力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促进能源体系的低碳化。从2005—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年均增长10.3%,在总能源消费中占比从7.4%提高到12%,期间可再生能源增长量占世界总增量的40%,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分别要提高到15%和20%,天然气比例也将提升到约10%和15%,在能源需求总量仍在持续增长的同时,不断扩大清洁能源的比例,即意味着其必须保持远高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增速。 3.7制定和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环保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为了保障“大气十条”的落实,中央财政新增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首批安排50亿元支持北京、天津、河北等五省(区、市)大气污染治理。继续安排6.4亿元支持12个重点城市燃煤锅炉烟尘治理。启动实施“清洁空气研究计划”。全国各省(区、市)十分重视,迅速行动。

【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动员会讲话.doc】草原生态保护的意义

【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动员会讲话.doc】 草原生态保护的意义 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动员会讲话同志们们: 刚才,旗政府副旗长同同志宣读了《年草原生态保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旗政府与各苏木镇签订了了责任状,盟农牧业局局长长作了重要讲话。请各地、各各部门按照方案、责任目标要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就就如何落实好草原生态奖补工工作,强调以下几点: 一、、前一段工作回顾今年盟里里落实草原奖补工作会议结束束后,旗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并并专门听取了业务部门的汇报报,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旗里统一一部署,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的工作。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旗里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导任组长,分管副书记、纪检检书记、副旗长任副组长,各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单位位的草原奖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门办公室,确保了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是精心安排部署。为确保奖补补政策的落实,旗委、政府成成立了以旗人大副主任、政协协副主席带队的调研组,按照照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的的分类,对14个苏木乡镇进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在此基础础上印发了《关于上报草原奖奖补政策有关数据和措施的通通知》和《草原奖补工作基本本情况调查表》,从落实政策策的基础数据搜集、方

案制定定细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求。各地都能够按要求组织上上报材料,为全面落实奖补政政策赢得了主动,奠定了基础础。三是讨论制定方案。在充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全旗旗《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奖励机制实施方案》,方案已已经获得区盟审核批复。各地地也都能够按照要求结合实际际着手制定本地区的落实补奖奖政策的方案。四是落实工作作经费。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利实施,旗里在财政十分紧张张的情况下,拨付专项经费,,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五五是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为确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和资金切实实发挥效益,按照盟委、行署署要求,在盟农牧业局的指导导下,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乌乌兰毛都苏木勿布林嘎查等五五个嘎查村进行了禁牧区和草草畜平衡区试点工作。截止目目前,试点工作已结束,没有有接到任何反馈,群众对试点点工作比较满意。可以说试点点工作是比较成功的。在试点点过程中探索出了大量符合全全旗实际的操作方法和措施,,为全旗推开积累了宝贵的经经验。 从总体上看,全旗落落实草原补奖工作着手早、行行动快、基础工作扎实,但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别地区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把落实草原补奖政策作为事关关全局发展的大事来抓,政策策研究不透,抓落实的力度不不够,有些地区不能及时上报报本地区的实施意见和措施。。二是各地开展不平衡。由于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同,有些地地区草原勘界确权等基础性工工作完成的较好,比较扎实,,但也有个别地区还没有真正正启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了落实奖补工作的正常开展。。

关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提升草原生态服务功能的提案

关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提升草原生态服务功能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191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提升草原生态服务功能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农业部会同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办理 提案人:致公党中央 主题词:草原,生态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容: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地。在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中,有10个为草原荒漠类生态功能区,约占北方草原面积的61.3%。大面积的天然草原特别是内蒙古草原所构成的绿色生态屏障,覆盖了辽阔的中国北疆,对保护首都以及“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草原也是我国最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北方草原退化、沙化和盐渍化草原面积已达1.35亿公顷,约占该区域天然草原面积的76.7%。草原退化造成草原生产力衰退与环境恶化,导致草原生态服务功能下降,使草原维护生态安全格局的重大功能严重受损。 近年来,随着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等一系列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逐步启动和实施,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以草原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保护体系,工程区内草原植被逐步恢复,草原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物质输出等功能得到持续改善,草原生态屏障功能初步显现。 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草原生态功能减弱态势不容乐观,草原保护和建设面临的困难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草原土壤退化、沙化问题,成为制约草原生态功能稳定维持的关键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对草原生态功能和规律认识不足。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草原作为单纯的生产资料,忽视其生态功能,一味追求其生产功能,特别是对草原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承载力认识不足,草原过度垦殖、超载放牧、非法采矿等掠夺式经营现象屡禁不止,草原退化、土壤沙化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第二,草原保护法律法规亟待进一步完善。尽管我国早在1985年就颁布实施了《草原法》,2002年又对相关条款进行了修订。但是《草原法》实施细则迟迟未予落实,难以适应草原保护的新形势。 第三,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从长远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和补偿方式的进一步完善,是未来影响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特别是环境友好型替代产业发展模式的缺失,补奖政策缺乏持续性,部分草原牧民生活困难等,都是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 第四,环境监管和科技支撑能力薄弱。目前,草原环境监管涉及农业、林业、环保等多个部门,部门利益重叠,职责不清,资源共享能力薄弱,严重制约环境监管能力的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