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国会大厦

柏林国会大厦

柏林国会大厦是我们参观考察的第一幢建筑,原来以为这只是一个历史名胜,但没想到其古旧的外表之下的却是渗透了环保与生态理念的全新设计。

柏林国会大厦是一项改建工程,它的前身是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帝国大厦。两德统一后的1992年,德国决定将国会大厦作为德意志联邦议会的新地址,并为此举行了设计竞赛,世界闻名建筑师福斯特及其设计事务所在全球800多名建筑师中脱颖而出。福斯特胜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为国会大厦设定了这样的一个改建目标:要将国会大厦改建成一座低能耗、无污染、能吸纳自然清风阳光的典型环保型建筑。

国会大厦顶部直径40米、高23米的玻璃圆顶是这座生态建筑节能、环保的要害。圆顶首先与增加自然采光有关。其中心是一个嵌有360块镜面玻璃的锥形体,圆顶与锥形体二者之间的透光和反光作用,可使国会议事大厅得到充足的自然光。圆顶内还有一面可随日光照射方向变化而自动调整方位的遮阳板,用以避免直射阳光的热度及晃眼的光线对室内的影响

圆顶与自然通风也有很大的关系。其中心的锥形体类似一个烟囱,滞留在室内高处的暖空气自然地从这里排出去,而附设在锥形体内部的轴流风机及热交换器则从排出的空气中回收能量,供大厦循环使用。暖空气流走后,室外的新鲜空气则由建筑物西侧位置较低的门廊送入,以低速气流在议事堂内扩散,慢慢地到达各个角落,然后静静地上升。锥形体与一系列的其他风口、风道共同构成一套自然的、能耗极低的通风系统。

圆顶还与清洁能源相关。圆顶上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可作为大厦的部分动力来源。同时,福斯特建筑师还利用地下蓄水层循环利用热能:夏季将多余热量储存在地下蓄水层中,以备冬季使用;冬季将冷水输入蓄水层,以备夏季使用。最后,大厦的动力燃料由矿物材料改为植物油,使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由7000吨降至440吨。

在改建国会大厦的设计中,由于广泛使用了将自然采光及通风联合发电及热回收组合起来的系统,由此做到了可用最少量的能量、最低的运转费用取得最大效果,成为德国乃至全世界生态建筑的样板之一。

柏林墙四周的波茨坦广场在两德统一前是一大片空地,1991年举行了小区建设的全球招标,两家德国建筑师事务所中标,在这里建起了一个既尊重历史传统、又有现代风格的生态型小区。当年参与了广场建筑整体设计的建筑师Knuth先生引领记者参观了波茨坦广场。广场呈开放式的心形,透过四通八达的道路,既可以看到音乐厅、国家图书馆

等重要的人文景观,也可以远眺城市森林、河流、湖泊,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街道两旁有很多上百年树龄的古树,都是在建设期间刻意保留下来的。Knuth先生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小区内标志性的生态建筑——奔驰公司柏林分公司的总部奔驰中心。奔驰中心的每一扇窗户都既可以根据室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指标自动开关,以保持令人舒适的室内环境,也可以人工打开,自然通风。由于这里靠近城市森林,大气环境理想,因此基本上不用开空调,可节省能源。奔驰中心的屋顶可以收集并储存雨水,用于洗手、冲厕所等饮用之外的用途。而洗手的水也专门收集起来,统一流到大楼四周的湖水里,湖里专门养了一种水草,可过洗手水里的化学物质,净水可供大楼循环使用。奔驰中心是个低能耗的大楼,其能源部分来自于太阳能发电,部分来自于柏林四周一个新型热电站所提供的清洁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