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采矿业的统计数据及行业前景预测和分析

关于采矿业的统计数据及行业前景预测和分析
关于采矿业的统计数据及行业前景预测和分析

关于采矿业的统计数据及行业前景预测和分析

本行业包括7大类,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

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开采辅助活动和其他采矿业。

采矿业指对固体(如煤和矿物)、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产生的矿物的采掘;包括地下或地上采掘、矿井的运行,以及一般在矿址或矿址附近从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辅助性工作,例如碾磨、选矿和处理,均属本类活动;还包括使原料得以销售所需的准备工作;不包括水的蓄集、净化和分配,以及地质勘查,建筑工程活动。

采矿系统工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已经深入到采矿工程的各个领

域,如矿床赋存条件的分析与评价、矿山建设及项目评价、矿山生产工艺系统和矿山压

力及边坡稳定等。在采矿系统工程中,已广泛使用运筹学,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

线性规划、网络流、多目标决策和可靠性理论等;计算机科学中的许多先进技术,如计算

机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据库等,也已成为采矿系统工程的常用手段。其次,信息科

学的任何进展,都会很快在采矿系统工程中得到应用.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血液,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是国家历来强调保障供应重要资源。随着国家逐渐加大对能源基础工业调整力度,目前采矿业投资增长平稳回落。具体数字显示,2012年1-2月全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55.67亿元,实现同比增长22.9%,较上年同期增幅扩大8.4个百分点,所吸纳投资总额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15%,较上年同期比重上升0.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1-2月全国采矿业实际利用外资达6.1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72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0.53%,外商投资在采矿业上项目数为87个,较上年同期减少5个,占合同总项目数的0.31%。从各子行业类别数据看:

2012年1-2月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为166.68亿元,同比增长23%,较上年同期增幅扩大9.8个百分点,是目前采矿业重点投资方向;1-2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额为100.3亿元,同比下降5.5%,较上年同期增幅回落13.3个百分点;1-2月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为50.38亿元,同比增长38.6%;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为64.42亿元,同比增长38.5%,随着国内外有色金属市场价格上涨及宏观经济回暖影响,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一直呈现两位数的稳定增长态势,截至目前累计增幅高出同期采矿业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5.6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增幅扩大22个百分点;非金属矿采选业投资为63.3亿元,同比增长43.5%,但较上年同期投资增长有所回落,1-2月其投资增幅高出同期采矿业平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0.6个百分点;其他采矿业投资共完成10.59亿元,同比增长10.77%,较上年同期投资增幅扩大18.47个百分点。

上述数据可以看到,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行业依然是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其中对石油和天然气投资占采矿业投资总额22.01%,投资完成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6.97个百分点;对煤炭行业投资占采矿业投资总额36.58%,该比重较上年同期上升0.05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

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进展迅猛,在发达国家

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占工业的70%左右)。80年代以来,重化工业比值有所萎

缩,轻纺工业发展较快(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轻重比值大致为1∶2。发达国家的工业日益

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发达国家以发展资源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

工业为主,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工资低廉的发展中国家。70年代以来进一步调整产业

部门结构,尖端技术工业猛增,比重上升,而资源密集型工业再一次向外转移。目前发展中

国家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次为资源密集型,而新兴的工业化地区,已开始向技术密集型

工业转移。总之这已成为世界工业发展的总趋势。

它的主要作用是,,(一)满足经济现代化装(二)一些工业品取代农牧产品(如合成纤

维)(三)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对工业品的需要四)发达国家比值下降,但绝对量却不断增

加,利用其资金与技术优势,转到国外设厂等。

中国采矿业发展特点

近些年来,国内外地下采矿技术发展很快,很多采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在地下矿山得到了应用。国内一些矿山和一批先进的采矿工艺技术和装备,已步人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国内外地下金属矿山采矿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采用各种采矿方法的比重和回采工艺、技术装备有了很大的变化,均沿着高效率、高回采率和机械化的方向发展,采场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损失、贫化指标大幅度降低。现阶段采矿方法仍以充填采矿法、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为主。据对18个重点铁矿山统计,崩落采矿法占94.1%,空场采矿法占5.9%。黄金矿山充填采矿法占31%,空场采矿法占65%,其它占4%。有色金属矿山空场采矿法占46.1%,充填采矿法占19.6%,崩落采矿法占34.3%。从以上统计数据看,铁矿地下开采仍以崩落采矿法为主,有色及黄金矿山地下开采仍以空场采矿法和充填采矿法为主。近十多年来,地下金属矿山充填采矿法和充填工艺技术发展迅速,崩落采矿法和空场采矿法在工艺技术上也在不断地改进、创新。因而促进了我国金属矿地下采矿技术的迅速发展,使部分矿山的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金属采矿业发展现状

?矿业工程? 中国金属采矿业发展现状 张 强 李夕兵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北京 100044) (中南工业大学 长沙 410083) 摘 要 概述了我国有色、钢铁矿藏资源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现有矿业的开采方法、开采设备及矿业理论研究发展现状,也简要介绍了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海洋采矿发展前景。 关键词 中国采矿 资源特点 开采研究 现状 1 我国金属矿藏资源现状及前景预测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构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世界95%的能源以及80%的工业原料来自矿物原料。矿产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首要条件以及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在世界已发现的200余种矿产中,我国就发现了约16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位于世界第三位,其中20种重要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位于世界第80位。在主要的矿产资源中,只有锑超过世界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人均水平50%的有铁和锡,其它均低于世界人均值的1 5。其资源特点是分布不均,贫矿多富矿少。 铜在我国自给率为60%左右。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铜进口国。主要受铜资源制约,我国铜矿山发展缓慢。预计十几年以后大部分矿山将陆续闭坑,供需矛盾更为突出,进口量将有加大趋势。我国铜资源特点是,大型铜矿少,中小型铜矿多。全世界探明金属储量超过500万t的巨型铜矿54座,而我国只有江西德兴铜矿和西藏玉龙铜矿两座。我国德兴铜矿正在开发,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铜14万t。玉龙铜矿由于外部建设条件较差,至今尚未开发利用。 我国铝的生产量增长较快,进口铝明显减少,还出口一部份。我国铝土矿资源虽然丰富,但质量不理想, 98%的铝土矿属于高铝硅低铁的难溶矿石,溶出性能差,只能采用流程长、工艺复杂、能耗高的方法进行处理。其次氧化铝厂建设投资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而且达产期长。虽然冶炼铝能耗较高,建设投资较大,经济效益不很理想,但丰富的铝资源为铝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铅锌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其品位特点为锌高铅低,符合市场需要。近年来,产量激增除满足了国内外市场外,还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目前我国钢铁已达到1亿t的生产能力,国产铁矿石的自给率为75%左右。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铁矿平均每年消失300万t矿量,到2000年,我国铁矿石的自给率将下降为65%。其新增钢铁产量所需铁矿石将主要依靠进口来解决。 2 我国矿业发展现状 2.1 露天开采技术、设备现状 在世界固体矿物年开采量中,露天占75%以上,而且还在逐渐增大。我国1993年产量在露天开采中占96%;有色金属矿石产量中露天开采中占50%;化工原料约占70%;建材近100%和煤占4%。随着市场经济的矿石价格竞争,低成本的大型露天开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矿石开采方式。而在强化露天开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过程中,其主要手段是采用高效、大型的露天设备。 我国已研制成功千万吨级露天采矿成套设备,大型矿山斗容4m3~13m3电铲配用载重量30t~256t以下的汽车为主,但辅助设备规格小、数量少。穿孔设备为牙轮钻,采用直径为125mm~350mm钻头穿孔。钻机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提高设备可靠性,穿孔过程自动化,以及缩短安卸钻杆和穿孔定点辅助作业时间等方面。 由于汽车运费上涨和矿岩运输量的增大,出现了汽车—破碎机—胶带运输机这种间断连续的运输工艺。由于铁路运输费用低廉,能耗较少,而可靠性又较高,因此到21世纪初单一铁路运输或汽车—铁路联合运输,其合理深度可达360m左右。 在爆破技术上,露天矿已趋向于采用大区多排微差爆破技术,以增加每次爆破的矿岩量,减少爆破量,提高设备利用率,改善爆破质量。 露天生产工艺,是随着所采用的设备和爆破工艺而变化。其主要工艺有:间断—连续运输工艺、陡帮开 47W est2Ch ina Exp lo rati on Engineering V o l.11№4 Ju ly.1999

spss的数据分析报告范例

关于某地区361个人旅游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一、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地区361个人旅游情况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七变量,分别是:年龄,为三类变量;性别,为二类变量(0代表女,1代表男);收入,为一类变量;旅游花费,为一类变量;通道,为二类变量(0代表没走通道,1代表走通道);旅游的积极性,为三类变量(0代表积极性差,1代表积极性一般,2代表积极性比较好,3代表积极性好 4代表积极性非常好);额外收入,一类变量。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地区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数据分析 1、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地区359个人旅游基 本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性别、旅游的积极性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地区的男女职工数量、不同积极性情况的基本分布。 统计量 积极性性别 N 有效359 359 缺失0 0 首先,对该地区的男女性别分布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 性别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 比 累积百分 比 有效女198 55.2 55.2 55.2 男161 44.8 44.8 100.0

性别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 比 累积百分 比 有效女198 55.2 55.2 55.2 男161 44.8 44.8 100.0 合计359 100.0 100.0 表说明,在该地区被调查的359个人中,有198名女性,161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44.8%和55.2%,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女性略多于男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旅游的积极性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积极性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 比 累积百分 比 有效差171 47.6 47.6 47.6 一般79 22.0 22.0 69.6 比较 好 79 22.0 22.0 91.6 好24 6.7 6.7 98.3 非常 好 6 1. 7 1.7 100.0 合计359 100.0 100.0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积极性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调查数据统计与情况分析报告

调查数据统计与情况分析报告 调查数据统计与情况分析报告 1 次调查第 三年级“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有效性研调查名称调查形式问卷调查法究”家长问卷调查

调查设计与负责人:崔晓调查时2011 调查对调查对象:我校三年级15名学生。我们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取样说 调了解学生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目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年级“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有效性研究”家长问卷调 (总人15人,抽样2人 您觉得课堂您的孩子您认为数您觉得数您的孩 用数学课上习题数学习题设习题设计数学练习能力型题掌握计梯次性难易程度重要吗 必要吗否能提高吗 子的学习 力 80家长65的家70的学支持的60,为有所增 的35%认为很映是重选择掌握 是很好要

2调查现状与分析: 从本次的调查来看,有一半多的学生家长反映对自己的孩子老师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有40%的学生家长反映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有90%的学生家长支持课堂改革。 说明:调查是教育科研中常用的方法。调查设计的要点有:调查目的、调查要素、取样、调查形式(常用的有问卷或问询)、调查设计技术、数据或意向的采集方式、数据分析、结论、讨论等。 调查结果的扼要表 只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做一个最基本情况了解的一个家问卷调查,以此更好地为下面的课题作一个基本的铺垫 本次调查的主要结 、数学课堂有待改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急需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差

、学生用数学的能力有待增强。3. 调查数据统计与情况分析报告 第 2 次调查 “提高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的有效性研问卷调查法调查形式调查名称 究”问卷调查 负责人:崔晓20111调查设计与调查时 调查对调查对象:我校三四年级学生。我们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 取样说 调了解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情况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目 三年提高小学数学练习题设计有效性研问卷调 (总人15人,抽样2人 你最希望在练习你喜欢你认为每节课你喜欢计方面得到哪些师的练你的成绩练习如何设计种类型近提高了设计方算比较合练习方学生和长喜欢合性练50%喜欢针对性练选择目的性选择喜50%提高的40学生和还可以30%80%.60% 选择层次

IATF16949 统计技术及数据分析

过程分析工作表(乌龟图)

1.目的 规定了公司内、外部信息收集、分析的方法及责任,有利于使公司能根据内外部环境和形势,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管理。 3.定义 3.1 统计技术------用于提示产品/工作质量形成的规律的统计方法. 4.职责 4.1 公司品管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4.2 各部门负责将与本部门业务、职能有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使用,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 5.程序内容 5.1 统计技术管理 5.1.1 常用统计技术工具 常用的统计技术有:SPC控制图(Xbay-R、X-MR等)、MSA、CP、FMEA、直方图、因果图、排列图、统计表、甘特图、折线图、柱状图、网络图等等。

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统计工具。但应予以规定且核准,工作中即按规定实施。 5.1.1.1柱状图:应用于某一段时间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特性在同一要求下所处的状态对比。 5.1.1.2 统计表:需要迅速取得或整理数据而设计的只需作简单检查便可搜集信息的表格。 5.1.1.3 排列图:通过分类排列找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抓住关键。 5.1.1.4 因果图:针对质量问题,引用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 5.1.1.5 控制图:在过程控制中对产品质量特性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变差进行监控的图表。 5.1.1.6 直方图:用于分析工艺过程的状态,看工序是否稳定,如不稳定,推断总体质量及掌握工序能力保证质量的程度。 5.1.1.7 折线图:针对某一特性,进行汇总并规律统计,查看其趋势图形,以了解其实际状况。 5.1.1.8 FMEA: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失效分析。 5.1.1.9 MSA:应用于对测量系统能力的分析。 5.1.1.10 CP:应用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中的质量控制计划。 5.1.1.11 甘特图:用于项目工作的进度日程计划安排。 5.1.2 统计技术应用领域 5.1.2.1各部门通过对公司一级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加以分析,以验证各相关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 5.1.2.2在对有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时,各相关部门应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 5.1.4 统计技术的培训

2017年环保行业统计数据趋势分析

2017 年环保行业统计数据趋势分析 环保投资结构不合理,真正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总量较小,城 市环境丛础设施建设投资存在高估现象,尽管近两年投资结构比例有了初步 改善,但仍需进一步改善环保投资结构。以下对2017 年环保行业统计数据分析。近四年来,受国家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多个循环经济领域示范试点 创建实施(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城市、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 试点、海绵城市等)、社会公众节能环保意识提高等多因素推动,中国节能环 保产业快速增长。 4 月10 日至4 月14 日环保板块环保指数上涨2.12%,同期沪深300 下跌0.88%,中信环保指数跑赢沪深300 指数3 个百分点。分板块来看,环保工程及服务(申万)下跌0.06%,环保设备(申万)下跌1.03%,水务(申万)上涨9.78%。 近日,环保部陆续对外公布2016 年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情况,北京、广东、陕西、上海、北京、重庆、甘肃7 省市被晒出问题清单,问责超 过三千人。还记得2016 年7 月,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8 省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保 督察。据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江苏省盐城、连云港、泰州、南通、扬州5 市仍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违规建设70 余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部分甚至无污染治理设施,带来污染隐患。据悉,今年我国将实现环保督察全覆盖,4 月 起将对湖南、安徽、新疆、西藏、贵州、四川、山西、山东等15 个省进行督察。环保督查带来的治污问责风暴对各地环保工作带来的影响还将持续。 环保部公开发布了2017 年部门预算。与去年相比,环保部今年的支出预算在通常公共服务支出上没有变化,节能环保支出这一项从294791.2 万元

2019年统计学数据分析报告

统计学数据分析报告 一、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一)调查目的 (1)描述和反映本校商学院14级金融系学生对于毕业去向的意向,分析并研究各意向的分布情况; (2)在专业,性别,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对毕业意向的分布进行研究,探究这些因素对于毕业意向分布的影响。(3)分析和解释形成毕业意向分布差异的因素和原因;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本次调查的基本调查对象是本校商学院金融类的部分同学。调查单位为此范围内的每一个同学。 在此基础上,在每个专业内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抽样调查,进而对整体进行推断。 (三)调查的组织和实施方法 获取资料的方法:问卷法、文献法本小组采用的基本方法为问卷法,发放问卷60份,收回问卷54份。辅助方法为文献法,通过图书馆和网络获取相关背景资料,对研究素材进行丰富和补充。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抽样方法:分层抽样 将调查对象按专业分为金融工程、金融学和信用管理三个类别,然后从各个类别中随机抽取组成样本,用于对整体进行推断。数据资料整理结果如下:

在全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23人,占43%,女生31人,占57%,金融学18人,占总体1/3,信用管理18人,占总体1/3,金融工程18人,占总体1/3。选择考研的有14人,占总体的26%。选择出国深造的有1人,占总体的2%。选择自主创业的有3人,占总体6%。选择直接就业的有29人,占总体54%。选择考公务员的有7人,占总体12%。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20XX年5月9日 调查期限:20XX年5月9日―20XX年5月14日(五)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调查项目:性别年级专业毕业意向家庭收入情况性格特点就业优势调查表如下: 二、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一)总体分布情况与相关分析 根据问卷统计的数据得到的频数分布表和毕业意向分布饼图如下: 由上表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占总体的比例最大,占总体的54%其次是选择考研和考公务员,分别占总体的26%和12%。 选择出国深造和自主创业的人数最少,只占总体的2%和6%。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的毕业意向集中在直接就业和考研两个方面,而出国深造和自主创业对本校商学院来说仍旧是比较冷僻的意向。

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简介

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简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程度不断向纵深发展, 统计学与经济管理的融合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经济发展规律,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而且其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运用也越来越广。基于此, 文章首先对强化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意义以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其次, 详细阐述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方面及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运用;最后, 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运用提出政策建议。 统计学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主要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 通过计量方法找出数据中隐藏的有价值的规律, 并将其运用于其他领域的一门学科。随着数据挖掘(Data Mining) 技术以及统计分析方法逐渐成熟, 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当前, 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以及经济市场竞争不断激烈的双重压力, 将统计学深度的融合运用于经济管理领域成为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决策的有效举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程度不断向纵深发展, 统计学与经济管理的融合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经济发展规律,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而且其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运用也越来越广。由此可见, 加强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运用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分析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运用, 本文首先对强化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意义以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其次, 详细阐述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方面及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运用;最后, 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运用提出政策建议。 一、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运用的意义 由于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管理内容的变化, 推进统计学在企业经营管理领域运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 宏观经济方面 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 加强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中的运用对发展经济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 通过构架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将宏观经济发展中的行业数据进行收集, 然后利用SPSS、Stata等数据分析软件对关的行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对发现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发现行业中潜在的发

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_1980_2008_陈诗一

第10卷第3期2011年4月 经济学(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Vol .10,No .3A pril ,2011 *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通信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200433;E -mail :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 陈诗一 * 摘 要 为了使得对中国工业分行业在整个改革开放期间的增长核算分析成为可能,本文克服了该期间内工业行业分类标准前后不匹配、工业经济指标统计口径1997年前和1998年后不一致、20世纪80年代分行业数据较多缺失等困难,构造了38个工业两位数行业1980—2008年间的投入产出面板统计数据库,包括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资本存量、职工人数、从业人员、能源消费总量、工业中间投入和二氧化碳排放变量。本文对这些变量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 关键词 工业分行业,数据估算,统计分析 一、引 言 统计数据是经济计量分析的基础。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从保证数据质量的角度来看十分富有挑战性,尤其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高质量数据的可得性很多时候甚至难过研究分析本身。比如在经济增长核算领域,中国在改革前一直使用的是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 PS ),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逐步改用联合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因而,投入和产出统计数据的构造尚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数据的质量仍然是困扰研究者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知道,与经济增长和发展可持续性分析息息相关的总量生产函数的估计以及全要素生产率(TFP )的度量其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产出与投入数据的科学度量,特别是对诸如资本存量和污染排放这种不可直接观察变量的度量。但是现有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对全国层次、工业全行业水平或者省际层级的总量统计数据进行估算,而最近研究显示,总量数据和总量生产函数并不足以刻画经济增长的全貌,经济增长在不同的部门或行业之间很不相同,必须进行分行业甚至企业水平的增长核算分析(Jorg enson and Stiroh ,2000),

矿山的发展前景

图古日格金矿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预测 我国矿山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同时国家进一步加强对矿山企业的整顿和调整。对于新矿山项目的审批也越来越严格,通过审批的矿山项目以规模大、环评达标的为主。矿山开采也向着自动化、大型化、智能化以及节能化方向发展。 前几年矿山企业发展较为盲目,而未来行业发展将会趋向理性,更多中小型矿山企业面临着转型。矿山企业有着不一样的发展态势,首先是国内没有出现超大型的制造企业,加上市场的需求依然强劲,可以说矿山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可期。 “十二五”期间,我国本着绿色环保,自主创新的原则对于工业发展方式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因此金属矿山企业必须关注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情况,尽自己所能的降低能源消耗,为人们共同的生活环境出一份力。矿山生产必须坚持走绿色环保、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成本的自主创新相结合的绿色大道之外。 目前图古日格金矿主要针对的就是金矿矿石生产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矿的矿山设备已有成套生产线的生产和冶炼能力,去年黄金产值1920万元。 截止2014年12月31日,图古日格金矿区122b+333级别保有矿石量2595941t,金属量11857.76kg。其中122b级别可信度为100%,可信资源矿石量为756537t,333级别为80%,可信矿石量为1839404t×80%=1471523t,122b+333级别可信资源矿石量共756537t+1471523t×80%=2228060t。 T=Q(1-ρ)/A(1-γ)=222.80×(1-0.08)/10(1-0.08)≈22.2,矿山可在10万吨/a 的生产规模下,可生产22.2年,生产规模为大型。

统计学数据分析报告记录

统计学数据分析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统计学数据分析报告 一、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一)调查目的 (1)描述和反映本校商学院14级金融系学生对于毕业去向的意向,分析并 研究各意向的分布情况; (2)在专业,性别,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对毕业意向的分布进行研 究,探究这些因素对于毕业意向分布的影响。 (3)分析和解释形成毕业意向分布差异的因素和原因; (二)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本次调查的基本调查对象是本校商学院金融类的部分同学。 调查单位为此范围内的每一个同学。 在此基础上,在每个专业内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抽样调查,进而对整体进行推断。 (三)调查的组织和实施方法获取资料的方法:问卷法、文献法 本小组采用的基本方法为问卷法,发放问卷60份,收回问卷54份。 辅助方法为文献法,通过图书馆和网络获取相关背景资料,对研究素材进行丰富和补充。 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抽样方法:分层抽样 将调查对象按专业分为金融工程、金融学和信用管理三个类别,然后从各个类别中随机抽取组成样本,用于对整体进行推断。 数据资料整理结果如下:

在全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23人,占43%,女生31人,占57%,金融学18人,占总体1/3,信用管理18人,占总体1/3,金融工程18人,占总体 1/3。选择考研的有14人,占总体的26%。选择出国深造的有1人,占总体的2%。选择自主创业的有3人,占总体6%。选择直接就业的有29人,占总体54%。选择考公务员的有7人,占总体12% 。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时间:2016年5月9日 调查期限:2016年5月9日―2016年5月14日 (五)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调查项目:性别年级专业毕业意向家庭收入情况性格特点就业优势 调查表如下: 毕业意向 专业性别 考研出国深造自主创业直接就业考公务员金融工程男7 0 0 0 6 1 女11 2 0 0 8 1 金融学男8 2 1 0 4 1 女10 6 0 1 2 1 信用管理男8 1 0 1 5 1 女10 3 0 1 4 2 合计54 14 1 3 29 7 二、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附带数据的统计分析报告..

附带数据的统计分析报告 一.【引言】能源是整个社会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能源短缺曾长期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合理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讨能源消费与生产状况,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施科学发展观战略和走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文采自1978年以来近30年全社会的能源生产及消费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基于excel及spss软件,从能源的生产构成及消费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用线性回归模型对世界能源需求进行预测。 三.统计数据分析 I.对能源生产及构成的分析 I.1.基于excel对能源生产及构成的简单分析 下图是自1978年以来社会能源生产总量的情况,对原始数据进行简单的转换得到图一。 从图中不难看出能源的生产几乎成直线增长,最近十余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及能源的需求量的不断提高,能源的产量增长尤为明显。各能源占生产总量的比例结构从图二中显而易见,原煤不论从储存量还是对人类生活和工业发展的角度而言,目前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而原油的产量却有回落的趋势,自1978年以来逐年降低。当然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能源短缺危机,在天然气开采上有所提高,水、核、风能逐步发展。

下面基于excel将近30年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得到各能源的产量增长对能源总产量变化的影响。 当然这里我就简单的以原煤产量对总产量的影响做了分析(原油,天然气等同理),几乎成线性正相关,并得到方称y=1.2708x+5455.6。基于此方程我们可以从原煤的产量粗率估计能源总产量的情况。 I.2.基于spss对能源生产及构成的有关分析 I.2.a.相关分析 由于自1978年以来的数据太多,于是接下来我选择了近十年来能源的生产情况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下面选取2002年至2012年的数据,如表一:

中国金属采矿业发展现状

中国金属采矿业发展现状 概述了我国有色、钢铁矿藏资源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现有矿业的开采方法、开采设备及矿业理论研究发展现状,也简要介绍了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海洋采矿发展前景。关键词中国采矿资源特点开采研究现状1 我国金属矿藏资源现状及前景预测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构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世界95%的能源以及80%的工业原料来自矿物原料。矿产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首要条件以及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在世界已发现的200余种矿产中,我国就发现了约16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位于世界第三位,其中20种重要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位于世界第80位。在主要的矿产资源中,只有锑超过世界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人均水平50%的有铁和锡,其它均低于世界人均值的1/5。其资源特点是分布不均,贫矿多富矿少。 铜在我国自给率为60%左右。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铜进口国。主要受铜资源制约,我国铜矿山发展缓慢。预计十几年以后大部分矿山将陆续闭坑,供需矛盾更为突出,进口量将有加大趋势。我国铜资源特点是,大型铜矿少,中小型铜矿多。全世界探明金属储量超过500万t的巨型铜矿54座,而我国只有江西德兴铜矿和西藏玉龙铜矿两座。我国德兴铜矿正在开发,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铜14万t。玉龙铜矿由于外部建设条件较差,至今尚未开发利用。 我国铝的生产量增长较快,进口铝明显减少,还出口一部份。我国铝土矿资源虽然丰富,但质量不理想,98%的铝土矿属于高铝硅低铁的难溶矿石,溶出性能差,只能采用流程长、工艺复杂、能耗高的方法进行处理。其次氧化铝厂建设投资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而且达产期长。虽然冶炼铝能耗较高,建设投资较大,经济效益不很理想,但丰富的铝资源为铝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铅锌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其品位特点为锌高铅低,符合市场需要。近年来,产量激增除满足了国内外市场外,还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我国金属矿床具有规模小和埋藏深的特点,大部分露天矿均需要通过地下开采深部矿体。进入21世纪后,一方面因露天矿逐步转入地下开采,需要通过露天地下联合开采以形成相对稳定的产量规模;另一方面则因深凹露天矿开采条件越来越差,剥采比大,采矿综合成本增加,需要采用露天地下联合采矿技术以改善矿山经营效益。因此,越来越多的矿山将进行露天地下联合开采。

16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汇总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μ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μ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 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 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统计年报分析报告

***统计年报分析报告 基层统计工作担负着为上级党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神圣使命,是国家统计最基本的根基。2014年我办事处统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各单位的精心指导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思想作为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统计和党工委的中心工作,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充分发挥了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我办事处经济发展态势虽然平稳增长,特备是在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周边乡镇相比,在工业经济发展增速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企业发展方面 主要是工业发展空间不足。与豫龙镇相比,我办事处位臵处于我市的城区地带,现已无可发展工业企业的空间,我办管辖范围已全部处于城控区域内,陇海线以南全部都规划为商住用地,工业用地仅有道北建设路京城路以西的部分土地,新上企业已没有土地可用。造成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财政总收入等方面的落后。 2、是部分工业企业由于受到环境污染因素或城中村改造的影响将逐步减少。我辖区工业企业主要以磨料、服装、

食品和机械加工为主导产业。辖区原有磨料磨具企业**市新型氧化铝有限公司、**崟城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玉发磨料磨具有限公司、**铝城三星白刚玉厂、**信宇磨料有限公司、河南宏鑫隆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市特耐磨料有限公司、**市泰和刚玉有限公司等11家规模以上企业。大部分都建设于1995-1998年左右。2000年左右**玉发磨料磨具有限公司为亚洲产量最大的白刚玉生产销售厂家,在玉发公司为龙头的带领下占据了我国70%以上的白刚玉市场。办事处在2007年关停了达不到要求的**市小天鹅磨料有限公司等3家刚玉企业,2009年又关停了**市鑫源磨料有限公司,2010年关停了**银竹冶炼有限公司,2011年关停了**市太和刚玉有限公司,2012年关停了**特耐磨料有限公司,目前仅有4家2000年以前建设的刚玉企业还在辖区生产,由于一电厂的完全停产,由于我市的电价政策变化,(企业目前电价为0.69元/度,加基本电价为0.72-0.73元/度,上街区企业为0.45-0.47元/度)企业产品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企业都有外迁的意向。辖区刚玉企业完全享受不到优惠电价,并且上街区企业还有峰谷电价的优惠措施,这些企业均在上街或上街邻近的区域建有新厂或分厂,由于企业注册地在我辖区,统计数字还稍偏大,我辖区冶炼已完全停产,仅靠买来冶炼好的刚玉块粉碎制沙来维持经营,真实产值逐年下降,但统计数字逐年累加。磨料企业统计数字除玉发磨料是企业填报的之外,其余几家统计产值均在4亿元以上,有的突破5亿

矿山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矿山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在于矿山企业利用的是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矿山企业具有很强的效益传递功能和广泛的经济辐射效应以及矿山企业担负有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因此,矿山企业应通过实施资源储备战略、综合开发战略、适度开发战略、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战略以及优化重组战略等实现自身的可持续,达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结局。 关键词: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92%以上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源[1]。为了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矿业必须继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 在当代中国,矿业产资源发展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要求矿业提供更多的矿产资源;二是矿山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的任务也越来越重。面对中国矿业来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完成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矿业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二是矿业开发过程中要搞好环境保护;三是矿业自身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只有矿业自身实现了持续发展,才有可能为实现跨世纪工程和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所规定的任务提供矿产资源保障。矿产资源是矿业发展的基础,又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了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适度开发,均衡生产;二是提高资源利用率。适度开发就是要寻找这样一个资源耗竭率,矿产资源最优耗竭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为满足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需求,该区域实际可以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量。首先,这个概念具有综合性的内涵。即一定时期的矿产资源最优耗竭量是由诸如市场需求、资源基础、开发利用条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外来资源可供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次,这个概念具有相对性的内涵。即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确定的矿产资源最优耗竭量,只是权衡各个方面影响要素条件下,得出的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数量;再次,这个概念具有动态性的内涵。即一定区域的矿产资源最优耗竭量只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规划开发利用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条件的变化,这一耗竭量数据需要不断调整变化。依据上述概念的含义,结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需求,研究分析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力度和水平,对合理规划区域内矿业系统发展战略,制定相关的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努力挖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实现可持续发展。应特别注意这样两点:在开发过程中尽量提高资源采收率,避免矿产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 (1)矿产资源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及顶峰期,其中成长期、成熟期为可持续发展阶段区,试建立矿产资源发展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不同阶段的特征;(2)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矿产资源耗竭过程,并假定就某矿山开采煤矿,在煤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联系矿产资源价值、资源开发技术及资源开发成本等因素,研究该煤矿最佳的开采速率(即在使用年限足够大的情况下利润最大化); (3)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需要提高资源利用率,请列举影响资源利用率的因素,并就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给出合理的建议。

SPSS简单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SPSS简单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目录 一、数据样本描述 (4) 二、要解决的问题描述 (4) 1 数据管理与软件入门部分 (4) 1.1 分类汇总 (5) 1.2 个案排秩 (5) 1.3 连续变量变分组变量 (5) 2 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部分 (5) 2.1 频数分析 (5)

2.2 描述统计分析 (5) 3 假设检验方法部分 (5) 3.1 分布类型检验 (5) 3.1.1 正态分布 (6) 3.1.2 二项分布 (6) 3.1.3 游程检验 (6) 3.2 单因素方差分析 (6) 3.3 卡方检验 (6) 3.4 相关与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 (6) 3.4.1 相关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 (6) 3.4.2 线性回归模型 (6) 4 高级阶段方法部分 (6) 三、具体步骤描述 (7) 1 数据管理与软件入门部分 (7) 1.1 分类汇总 (7) 1.2 个案排秩 (8) 1.3 连续变量变分组变量 (10) 2 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部分 (11) 2.1 频数分析 (11) 2.2 描述统计分析 (14) 3 假设检验方法部分 (16) 3.1 分布类型检验 (16)

3.1.1 正态分布 (16) 3.1.2 二项分布 (17) 3.1.3 游程检验 (18) 3.2 单因素方差分析 (22) 3.3 卡方检验 (24) 3.4 相关与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 (26) 3.4.1 相关分析 (26) 3.4.2 线性回归模型 (28) 4 高级阶段方法部分 (32) 4.1 信度 (32) 一、数据样本描述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11个变量,分别是:id(职工编号),gender(性别),bdate(出生日期),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jobcat(职务等级),salbegin(起始工资),salary(现工资),jobtime(本单位工作经历<月>),prevexp(以前工作经历<月>),minority(民族类型),age(年龄)。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该公司职工总体状况,并分析职工受教育程度、起始工资、现工资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要解决的问题描述 1 数据管理与软件入门部分

spss的数据分析报告范例

关于某地区361个人旅游情况统计分析报告一、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地区361个人旅游情况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七变量,分别是:年龄,为三类变量;性别,为二类变量(0代表女,1代表男);收入,为一类变量;旅游花费,为一类变量;通道,为二类变量(0代表没走通道,1代表走通道);旅游的积极性,为三类变量(0代表积极性差,1代表积极性一般,2代表积极性比较好,3代表积极性好 4代表积极性非常好);额外收入,一类变量。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地区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数据分析 1、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地 区359个人旅游基本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性别、旅游的积极性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地区的男女职工数量、不同积极性情况的基本分布。 统计量 积极性性别 N有效359359 缺失00 首先,对该地区的男女性别分布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

性别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 比 累积百分 比 有效女19855.255.255.2 男16144.844.8100.0 合计359100.0100.0 表说明,在该地区被调查的359个人中,有198名女性,161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44.8%和55.2%,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女性略多于男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旅游的积极性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积极性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 比 累积百分 比 有效差17147.647.647.6一般7922.022.069.6 比较 好 7922.022.091.6好24 6.7 6.798.3

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程序

PAGE页码 1 of 2 一.目的 在正常的生产状态下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分析产品质量状况及制程能力,予以产品质量的 矫正、改善、预防与提高. 二. 范围 自进料检验、制程检验、成品检验等,凡与质量活动相关之统计均适用之. 三. 权责 3.1 品保单位:统计分析、呈报. 3.2 品管单位:统计分析、呈报. 3.2 相关单位: 质量不良改善之执行. 四. 内容 4.1 规定各项统计之方式 4.1.1 进料管制:依《?协力厂周/月/季质量管理表》、《协力厂退货批率/评鉴月报表》 统计绘制厂商评比推移图分析之;依《?IQC进料异常问题追踪记录》统计进料异 常问题之追踪与确认. 4.1.2 制程管制:依《?IPQC周/月/季质量管理表》、《?制程质量周/ 月报表》统计不良 项目之不良率;依《?IPQC制程异常问题追踪记录》统计制程异常问题之追踪与确认. 4.1.3 成品管制:依《?FQC周/月/季质量管理表》、《?FQC验货重工明细月报表》;品保 课依《QA周/月/季质量管理表》、《QA验货重工明细周~月报表》、《?事业处 __部重工来源柏拉图》作统计,绘制相关柏拉图和百分比图. 4.2 统计方法和内容 4.2.1 进料检验部分 4.2.1.1《?协力厂周/月/季质量管理表》应注明厂商、类别、交货批数、总不合格 批率、退货批率、特采批率等. 4.2.1.2 推移图:应注明厂商、退货批率、特采批率等进行曲线对比排序. 4.2.2 制程检验部分 4.2.2.1 制程检验用推移图:包括总送验数、抽验数、不良率、重工率、特采率等. 4.2.3 最终检验部分

PAGE页码 2 of 2 4.2.3.1 《?FQC验货重工明细月报表》应包括:送检数、检验数、不良数、不良现 象、不良原因等. 4.2.3.2 《?课质量缺点柏拉图周/月/季分析表》、《QA周/月/季质量管理表》统计总 抽验不良率、重工率、特采率。 4.2.3.3 《?事业处__部重工来源柏拉图》统计不良现象、不良率、重工批数. 4.3 判断基准 推移图中不良率比曲线上升超出质量目标值为质量改善之重点,由相关责任单位提出改善 措施,依【质量异常处理程序】办理. 五. 参考文件. 5.1 【进料管制程序】 5.2 【制程检测程序】 5.3 【成品检验程序】 5.4 【质量异常处理程序】 六. 使用表单 6.1 品保处IQC第三方质量管理周/月/季报表 6.2 协力厂退货批率/评鉴/辅导月报表 6.3 品保处IQC进料异常问题追踪记录周/月报表 6.4 品保处课IPQC质量管理周/月报表 6.5 品保处课IPQC制程异常问题追踪记录周/月报表 6.6 品保处质量缺点柏拉图周/月/季分析表 6.7 品保处课FQC验货重工明细周/月报表 6.8 品保处QA质量管理周/月/季报表 6.9 品保处QA验货重工明细周/月报表

SPSS简单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SPSS简单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目录 一、数据样本描述 (4) 二、要解决的问题描述 (4) 1 数据管理与软件入门部分 (4) 1.1 分类汇总 (4) 1.2 个案排秩 (5) 1.3 连续变量变分组变量 (5) 2 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部分 (5) 2.1 频数分析 (5) 2.2 描述统计分析 (5)

3 假设检验方法部分 (5) 3.1 分布类型检验 (5) 3.1.1 正态分布 (5) 3.1.2 二项分布 (6) 3.1.3 游程检验 (6) 3.2 单因素方差分析 (6) 3.3 卡方检验 (6) 3.4 相关与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 (6) 3.4.1 相关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 (6) 3.4.2 线性回归模型 (6) 4 高级阶段方法部分 (6) 三、具体步骤描述 (7) 1 数据管理与软件入门部分 (7) 1.1 分类汇总 (7) 1.2 个案排秩 (8) 1.3 连续变量变分组变量 (10) 2 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部分 (11) 2.1 频数分析 (11) 2.2 描述统计分析 (14) 3 假设检验方法部分 (16) 3.1 分布类型检验 (16) 3.1.1 正态分布 (16)

3.1.2 二项分布 (17) 3.1.3 游程检验 (18) 3.2 单因素方差分析 (22) 3.3 卡方检验 (24) 3.4 相关与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 (26) 3.4.1 相关分析 (26) 3.4.2 线性回归模型 (28) 4 高级阶段方法部分 (32) 4.1 信度 (32) 一、数据样本描述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11个变量,分别是:id(职工编号),gender(性别),bdate(出生日期),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jobcat(职务等级),salbegin(起始工资),salary(现工资),jobtime(本单位工作经历<月>),prevexp(以前工作经历<月>),minority(民族类型),age(年龄)。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该公司职工总体状况,并分析职工受教育程度、起始工资、现工资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要解决的问题描述 1 数据管理与软件入门部分 1.1 分类汇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