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化系统》附录解读(合集)

《计算机化系统》附录解读(合集)
《计算机化系统》附录解读(合集)

【石头968详解】附录《计算机化系统》逐条解读(合集)

中国2010版GMP附录《计算机化系统》发布已经一年多了,我在蒲公英论坛连载的文章“CFDA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歪解”持续到第二十一条就停止了,因为我觉得后面的3条都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但是没想到一年来不断有人向我索要后几条的解读,为了方便浦友们阅读,干脆整理成合集发布,供大家审阅!

我一贯不喜欢解读法规,尤其是与GMP相关法规,可是最近接到一个任务,要求我把《计算机化系统》附录逐条解读一下,我不想从GMP要求的角度去解读,这类法规解读之类文字已经泛滥了,那么我就从一个“非专业”的电子工程师的角度去理解一下这个附录,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之所以说自己是非专业电子工程师,是因为自己的电子工程师证书已经在抽屉里躺了整整20年了,从来没有用过。

废话少说,言归正传!

第一条本附录适用于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计算机化系统由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组成,以满足特定的功能。

第一条适用范围,写得很清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用到的,首先我问几个问题:

1、什么是“生产质量管理”活动?设备维修活动算吗?人员招聘与绩效管理呢?锅炉、配电呢?污水、废气处理呢?食堂、餐厅呢?生产垃圾、生活垃圾处理呢?药物废渣处理呢?

药厂的生产、经营、生活……各种活动数不胜数,到底哪些是?哪些不是?这个附录所适用的范围,还真的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2、什么是计算机化系统?

那么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计算机?什么是计算机系统?什么是计算机“化”系统?这些专业名词不弄清楚,后面都是胡说。

一、计算机(computer)

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逻辑计算,具有存储记忆功能,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二、计算机系统

三、计算机“化”系统

那么回头再看,这一条的后半句话,就是完全错误的了:

计算机化系统由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组成,以满足特定的功能。

实际上说的是计算机系统,而不是计算机化系统。

好了,大家先思考一下,看了这一条,你清楚这个附录的适用范围了吗?

不清楚,请打电话给CFDA《计算机化系统》编委会!

补充:很多人对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化系统理解有差异,其实我也不好解释,都是老外搞的定义,还是追溯一下吧:

计算机系统(Computer system)由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外围设备组成的,可执行某一功能或一组功能的体系。

计算机化系统(Computerized system)指受控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人机接口的组合体系。

可以说计算机系统是计算机化系统的一部分。如果计算机系统只是用于数据处理,则计算机系统本身就代表着待验证的全系统。

我只是加了“人”和写给人看的“SOP”,计算机“化”,“化”了很多东西在里面,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可以去看GAMP5,似乎也把“人”和“SOP”化了进去的。

我想说,其实分清楚“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化系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能分清就分清,不能分清也就算了,何必计较这些没用的东西!

上期歪解了《计算机化系统》(第一条),大家的争议在于“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化系统”的区别,其实原本的定义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附录全文都把两个定义混用了,所以大家也就把他们当做一回事儿了,一回事儿就一回事儿吧,这样也好,简单化处理,就不复杂了。

但是我仍然觉得: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化系统,计算机化系统>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Computer system)由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外围设备组成的,可执行某一功能或一组功能的体系。

计算机化系统(Computerized system)指受控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人机接口的组合体系。

其实分得很清楚也没有什么意义,就算我咬文嚼字吧,工作肯定要认真对待了,尤其是GMP,至高无上,光荣伟大的工作!

对了,这次解读的是CFDA的附录《计算机化系统》,大家不要老是跟我套用GAMP5,GAMP5是工程规范,是GEP范畴,是计算机化系统全流程管理,不能

完全用来指导药厂计算机用户的工作

下面我们还是开始看第二条吧:

第二条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时,应当确保不对产品的质量、过程控制和其质量保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不增加总体风险。

一、为什么要用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

1、客户一直在降价,物料采购成本一直在提高,房价、消费品价格一路攀升,人的生存环境条件要求提高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否则将活不下去,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

2、计算机化系统确实能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3、计算机化系统确实能够提高产品质量。

4、计算机化系统确实能够降低混淆和差错,预防污染和交叉污染。

5、可以显得企业具有高的科技含量,显得高大上一些,也算是形象工程吧。

二、计算机化系统可以完全代替人的操作吗?

不能。

1、计算机系统本身也需要人来操作、维护。

2、GMP的本质要求,也不可能让计算机系统来完全代替人的操作,尤其是QA的工作职能

3、看过《最强大脑》,20个数学系的高才生用计算机,也算不过一个小孩子的最强大脑计算能力。

三、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时,首先必须保证其不对“产品质量或关键质量属性、过程控制或关键工艺参数、质量保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这很好理解。

那么质量源于设计,设计源于工艺和功能,合理的工艺、强大的功能的实现,有些“人”能够完成“计算机”却不能,有些“计算机”能够完成“人”却不能,所以我们把一项工作交给计算机系统去完成的时候,首先需要知道“人”工怎么完成,“计算机”怎么完成,人带来的风险、计算机带来的风险,要比较一下,当然了肯定是各有利弊了,那么,我们评估计算机系统代替人的操作不增加总体风险就可以了。

“不增加”,就意味着一定要和人工操作的风险去比较,一定要优于人工操作,即使某些方面增加了风险,只要风险可接受,而且总体风险可控,就可以了。

四、至于这一条里面的风险评估,我觉得有两种做法:

1、每一个计算机化系统的选型或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在DQ阶段进行评估,并与人工操作的风险进行对比,风险应可接受,并在后续过程中跟踪风险管理。

2、在生产工艺的风险评估中,把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的主要和关键的工艺参数进行风险评估,并评估计算机化系统的错误或失效对于这些被控关键工艺

参数的影响风险,风险应可接受。

总之,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的GMP体系管辖的计算机化系统,那么,就要对所有的相关计算机化系统逐一进行相关的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

第三条风险管理应当贯穿计算机化系统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应当考虑患者安全、数据完整性和产品质量。作为质量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应当根据书面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和数据完整性控制的程度。

首先要明白计算机化系统的生命周期,从生到死!

一、设备的生命周管理:(这里换一张图,和论坛上不一样)

二、计算机化系统的生命周期:

计算机化系统的生命周期,不过也就是“前期准备、设计阶段、安装调试、投入运行、日常维护、更新与升级、闲置与报废”,生命就走到了尽头!

如果非要和GMP扯上关系,那就是增加了“确认和验证”,或者说根据需要增加“URS、FAT、DQ、IQ、OQ、PQ”,即使没有这些要求,计算机系统本身也是要做计算机专业上的“验证”的,否则谁敢投入使用啊?

所以,计算机系统本身就是设备,或者不如说本身就是设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能更合适。如果说计算机系统是特殊的设备,那么所有的设备都和别的设备不同,是不是都是特殊设备啊?双胞胎长得还不一样呢!

所有,计算机系统的生命周期,从生到死,也没什么特别的崇高、伟大!

三、计算机生命周期概述:

①准备阶段:功能需求的提出,功能规范的制定。

②设计阶段:系统总体方案,硬件总体设计,软件总体设计,硬件和软件的详细设计,技术途径的选择与实现。

③模拟与调试阶段:软件仿真模拟和硬件调试。

④现场安装调试阶段:硬件、软件安装后的系统联合调试。

⑤投入运行和日常硬件、软件维护。

⑥硬件更新与软件升级直至最后的报废。

四、计算机系统应用项目生命周期的参与者:

1、终端用户(比如制药厂)

2、设备制造商(没有计算机系统开发能力,可以请专业的计算机公司来开发)

3、计算机系统开发商

在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生命周期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工作重点肯定都不一样,有些终端用户和设备制造商有能力自己开发计算机系统,而有些终端用户甚至日常的维护都需要外包,所以,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用户都具备相当丰富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和能力,这样也不符合社会化分工要求,也不利于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

五、计算机系统生命周期六阶段详述:

1.准备阶段

作为终端用户,我需要计算机帮我干什么?计算机所控制的对象是什么?这就是系统所能实现的功能,这就需要功能规范,目标系统的性能规范,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系统的运行环境、系统与外部生产过程、环境、人……的接口关系。

2.设计阶段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硬件总体设计,软件总体设计,硬件和软件的具体设计,技术途径的选择与实现。

(1)硬件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的方法是"黑箱"设计法。所谓"黑箱"设计,就是画方块图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做出的系统结构设计,只见方块之间的信号输入输出关系和功能要求,而不需知道"黑箱"内的具体结构。

(2)软件总体设计。

软件设计的方法和硬件一样,也是采用结构化的"黑箱"设计方法,先画出较高一级的方框图,然后再将大的方框分解成小的方格,直到能表达清楚为止。

(3)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将硬件总体方案和软件总体方案合在一起构成系统的总体方案。

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是互相有机联系的,相互往往有影响,要经过多次的协调和反复,最后才能形成合理、统一的总体方案设计。

(4)技术途径的选择。

技术途径是指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水平。

可以分为两种:①全部自主设计。②硬件由OEM产品组成,系统软件由厂家提供或从市场上购买,而应用软件由自己开发。

(5)硬件和软件的具体设计。

(此处省略1万字,我想,作为终端用户的我们,根本不想知道这个过程!)

3.模拟与调试阶段

采用仿真软件和硬件调试程序。程序调试是程序设计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实际编程中,即使有经验的程序设计者,也需要花费总研制时间的50%用于程序调试和软件修改。

4.现场安装调试阶段

在硬件和软件分别调试通过以后,就要进行系统联调。

系统联调通常分两步进行:

(1)在实验室里,对已知的标准量进行采集相比较,以验证系统设计是否正确和合理。

(2)到现场进行实际数据采集试验。在现场试验中,测试各项性能指标,修改并完善程序,直至系统能正常投入运行为止。

5.投入运行和日常硬件、软件维护。

6.硬件更新与软件升级直至最后的报废。

六.计算机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

1、计算机生命周期风险非常多,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风险,风险管理应当贯穿计算机系统的生命周期,但是我们所要关注的并不是“所有”的风险,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基于“患者安全、数据完整性和产品质量”的风险。

2、其实我们不应该把关注的重点集中在计算机本身,既然是基于“患者安全、产品质量”,那么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产品质量属性(以及质量属性对患者的安全有效性)”,从而应该关注“形成产品质量属性的关键因素(这里主要是关注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功能实现),从而应该关注计算机系统代替人的操作所实现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控制、工艺功能”对产品质量的风险。

3、那么,计算机系统的风险管理,和一般工艺设备的风险管理没有很大区别,何况计算机系统还是工艺设备的一部分,只是增加了一个风险因素——“数据完整性“。

4、计算机系统的风险管理,作为企业质量风险管理的一部分,我们也没必要单独把它拿出来说事儿!

5、那么计算机系统的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当然也需要经过风险评估确定,风险评估的方式方法,和设备一样。以后的条款解读可能还会说到。

6、数据完整性的控制程度,当然也要经过风险评估。以后的条款解读可能还会说到。

我们需要记住的是,无论你们怎么说的天花乱坠,不知所云,我风险评估的出发点,永远都只是考虑计算机系统对药品“关键质量属性”对生产过程“关键工艺参数”的影响性。

风险评估,当然是书面的!

后续解读第四条,敬请关注!

本文及相关图片为蒲公英论坛原创或收集整理,转载请与论坛或本人联系!

第四条企业应当针对计算机化系统供应商的管理制定操作规程。供应商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如安装、配置、集成、验证、维护、数据处理等),企业应当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协议,明确双方责任。

企业应当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提供与供应商质量体系和审计信息相关的文件。

这一条意义不大。

企业应当针对计算机化系统供应商的管理制定操作规程。对供应商“管理”制定“操作规程”?制定管理规程行不行?

企业有“设备选型管理、URS管理、招投标资格审查、招投标流程、合同管理”够不够?和原辅料一样制定供应商管理规程行不行?我觉得当然可以。

供应商提供产品或服务时,肯定需要签订正式协议或合同了,不然费用怎么处理?财务怎么办?

可能主要是为了控制不具备资质和能力的人来瞎搞吧,或者说没有协议,搞坏了不好索赔,数据丢失了不好明确责任。

所以签订合同或者协议是企业管理中最常规的、必要的、无需特别强调的管理制度,不是因为它是“计算机系统”才强调必须签订协议或合同。

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提供与供应商质量体系和审计信息相关的文件。

通常,我们强调的是对“药品”质量的影响,而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多是关于他们所制造的“产品”的质量控制体系,我们去审计,也只是审计供应商对于“计算机系统”设计、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

同时,我们可以考核供应商对于药品生产制造的了解,对于自己的“产品(计算机系统)”对于药品“质量”的影响,对于被控对象工艺流程的理解,看他们是否在设计系统时候考虑了计算机系统对药品质量的风险?

“相关的文件”,如果对药品质量风险较大,我们就多要一些,如果对药品质量影响不大,我们就少要一些,也无所谓。

总之,这一条告诉我们,要有关于计算机系统供应商的管理SOP,要与供应

商签订正式合同或协议,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我们和供应商要哪些质量体系文件?

至于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后面的条款可能要求更细一些。

后续解读第四条,敬请关注!

本文及相关图片为蒲公英论坛原创或收集整理,转载请与论坛或本人联系!

第五条计算机化系统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各种活动,如验证、使用、维护、管理等,需要各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应当明确所有使用和管理计算机化系统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接受相应的使用和管理培训。

应当确保有适当的专业人员,对计算机化系统的设计、验证、安装和运行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

计算机化系统生命周期,在CFDA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歪解(第三条)https://www.360docs.net/doc/c016693691.htm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1300&fromuid=198 80中已经解释的非常清楚,那么每一阶段,肯定需要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专业的人员进行通力合作,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是万能的“神”。

那么重温一下计算机系统生命周期:

①准备阶段:功能需求的提出,功能规范的制定。

②设计阶段:系统总体方案,硬件总体设计,软件总体设计,硬件和软件的详细设计,技术途径的选择与实现。

③模拟与调试阶段:软件仿真模拟和硬件调试。

④现场安装调试阶段:硬件、软件安装后的系统联合调试。

⑤投入运行和日常硬件、软件维护(GMP特别强调)。

⑥硬件更新与软件升级直至最后的报废。

额外增加“确认与验证”阶段(GMP特别强调)。

每一阶段、每一家供应商、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应该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我们可以列一个项目参与者列表:

序号项目阶段参与部门1参与部门2参与部门3…………

可以把所有部门、所有参与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都列在表格中。

公司外部人员,要有相应的资质,公司内部人员,要参加相应的培训,要有相应的资质确认,要胜任自己从事的工作。

适当的专业人员,对计算机化系统的设计、验证、安装和运行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也就是说企业内部要有一个这方面的“老师”。

“专业人员”,科学的定义是:以某种职业为生,并从业多年(7年及7年以上)并且对本职业比较精通,具有专业素养的人,称为“专业人员”,即professionals,从业但是工龄较短的或拥有一定技能但未从业的就是“业余人员”或“业余爱好者”,即amateurs。

做为用户,我们更关注的是计算机系统的“功能设计审核”“确认和验证”“运行、操作、维护”“日常管理”,其它我们不需要特别关注,那么就可以利用“外脑”和“外部智库”“供应商协作”来完成,甚至“确认与验证”和“维护校准”,都可以外协、外包。

如果计算机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每一项都要“用户”来弄通、弄懂,那么药厂就不需要做药了!

第六条计算机化系统验证包括应用程序的验证和基础架构的确认,其范围与程度应当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当充分考虑计算机化系统的使用范围和用途。

应当在计算机化系统生命周期中保持其验证状态。

首先看几条定义:

1、可配置软件(Configurable software)

由供应商开发的程序(主程序或子程序),该软件可提供通用功能,用户可自行设计工作程序或设定工作流程。

2、应用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

针对用户的特殊需求,而开发、购买或修订的程序(主程序或子程序),它可执行数据的收集、处理、报告、存档及过程控制。

3、系统软件(System software)

操作系统和通用功能的一套程序。在硬件及应用软件之间起接口的作用,且管理计算机的使用。厂家提供诊断性测试,即确认该软件。

4、基础构架: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软件又包含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计算机的基础构架就包含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系统软件。

计算机系统验证就包括“应用软件”的“验证”和“基础架构(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确认”。

范围与程度应当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方法,你只记住三句话就行了:

1、计算机系统代替人的操作或者控制设备的运行。

2、人的操作的风险和设备运行的风险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风险程度。

3、设备本身的验证范围和程度,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验证范围和程度。

所以,后一句话“风险评估应当充分考虑计算机化系统的使用范围和用途”,

也就是说它的风险取决于它的使用场合和用途、功能。

你只要清楚设备本身的验证范围和程度是如何进行风险评估的,就OK了。

关键一点,确定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就是要看设备、系统(含计算机系统)对于关键质量属性、对于关键工艺参数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生命周期中保持其验证状态,生命周期在CFDA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歪解(第三条)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6693691.htm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1300&fromuid =19880

中已经解释得很清楚。

保持验证状态,实际上还是老生常谈,实打实的要进行“预防性维护、故障维修、计量校准”,别的都是扯淡。

当然,适当的变更控制、偏差处理,必要的再验证,也是从质量管理流程上保持验证状态的“形式主义”。

形式还是要有,你懂得!

后续解读第七条,敬请关注!

本文及相关图片为蒲公英论坛原创或收集整理,转载请与论坛或本人联系!

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包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计算机化系统清单,标明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相关的功能。清单应当及时更新。

这个清单怎么建立,计算机系统如何分类,是不是大家都还死抱着ISPE的GAMP5的1、3、4、5类不放,而把所谓的第2类扔到爪哇国去了?

其实如何分类,关键看分类的目的,如何分类管理,如何分类管理更简单、实用、有效。

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计算机系统,但是在统计这个清单的时候,完全可以对全厂所有的计算机系统做一个完整的统计,再来根据用途和功能进行分类,便于今后的日常管理。

清单应当及时更新,有新增或者报废的,就要及时进行添加或删除,这是设备管理的惯例,没有什么新意!

那么,按照附录要求计算机化系统清单怎么做?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6693691.htm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9912&fromuid=198 80

这一篇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一、药厂常见计算机系统分类(A类: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1、现场安装的智能化传感器、显示仪(不带控制输出,只做校准就可以了)

温度、压力、流量、风速、转速、PH、电导率……在线仪表。

2、现场安装的智能化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带控制输出,需要校准和OQ测试)

温控仪、压力控制器、带调节信号、报警信号的智能仪表

3、电子衡器、数显式检验检测仪器、测试工具……离线仪表(需要校准、确认和适当的验证)。

A类计算机系统特点:

1、软件程序固化在系统的内部存储器中。

2、可以输入并储存运行参数,但不能对软件进行修改和配置。

3、修改和配置软件需要特殊的工具和方法。

二、药厂常见计算机系统分类(B类:工业过程控制类计算机)

1、HMI+PLC控制系统(药厂大部分设备是PLC控制)

生产工艺设备(反应釜、配液罐、洗烘灌轧联动线、灭菌柜、粉碎机、制粒机、混合机、压片机、胶囊机、三合一……)

纯化水系统、注射用水系统、纯蒸汽系统……

空压机系统、真空泵系统……

2、IPC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

计算机+IO接口(工业控制总线)+输入输出信号

3、DCS系统

集散(分布)式控制系统,工厂级过程自动化控制。

计算机+系统网络+计算机+工业总线+现场控制器+IO

接口+输入输出信号组成

4、SCADA系统

即分布式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它集中了PLC系统的现场测控功能和DCS 系统的组网通讯能力两大优点,性价比高,主要用于大系统、大量、甚至远程数据的采集和监控。

这几种类型,可能没有非常明确的严格的界限,也可能一大套系统中就包含了若干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甚至包括各种上位机、工作站、服务器、局域网、互联网……

我这样分类,只是说这一类大部分是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数据采集或监控”的计算机系统。

三、药厂常见计算机系统分类(C类:检验数据处理类计算机)

1、实验室设备计算机控制/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系统

HPLC(液相)

GC(气相)

IR(红外光谱)

UV(紫外)

CDS色谱工作站

(普通个人计算机+特定的数据采集系统+检验仪器)与(工业控制计算

机+IO接口+输入输出信号)类似,这一类主要用于检验数据的处理。

四、药厂常见计算机系统分类(D类:办公及管理类计算机)

1、个人电脑

(生产质量管理、文件记录管理、人员培训管理)

2、LIMS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3、仓库物料管理系统

4、GMP质量管理系统

5、ERP类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

6、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版ERP

这一类计算机系统,没有被控对象,主要用于人员录入数据或自动生成数据、数据处理、流程管理,不参与直接生产过程控制。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基于系统的用途和功能,基于硬件的复杂程度,至于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验证,后续还可能详述!

后续解读第八条,敬请关注!

本文及相关图片为蒲公英论坛原创或收集整理,转载请与论坛或本人联系!

第八条企业应当指定专人对通用的商业化计算机软件进行审核,确认其满足用户需求。在对定制的计算机化系统进行验证时,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在生命周期内评估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先来几个名词解释:

专人:

在这里指专门负责某项工作的人。

有几个理解,我也搞不清楚:

1、这件事由他管,别人都不能插手;这件事儿有专人管,你们都走吧!

2、他只管这件事,别的事儿不管;你专管这件事,别的事儿靠边儿站!

在这里似乎可以安排一个人专门来管“通用的商业化计算机软件”的审核,但是我觉得这个人也还可以兼职别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是反过来,如果这个人专门管别的工作,兼职管“通用的商业化计算机软件”的审核,那就完全不对了,同样的话,颠倒说,就完全不一样了。

网上有一个段子:

一个女大学生白天上课晚上去兼职陪酒,显得低级趣味,如果说一个陪酒女郎晚上陪酒白天坚持去上课,就显得高大上了。

商业化计算机软件:

商业软件(commercial software)是在计算机软件中,被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软件,也就是说在市场上用钱可以买到的软件。

相对于商业软件,有非商业的专用软件(Proprietary Software)(但专用软件中也有很多是商业软件),可供分享使用的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分享软件(Shareware)、免费软件(Freeware)等。

很多专业软件,包括定制软件,我们也可以花钱买到或者花钱定制,那么也可以把它叫做商业化软件。

但是,这一条说的是“通用商业化软件”,也就是说,不包含“专业的”“定制的”软件,只包括在“大众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商业化软件,至于大众化到什么程度才算“通用”,我也不理解了。

不过我觉得,各种操作系统、基础软件、非定制的工业控制软件、非定制的检验仪器数据处理软件、非定制的企业管理类软件,都应该属于通用商业软件。比如:

1、个人电脑、操作系统(DOS/UNIX/Windows/Linux)

2、常用工具、专业软件(编程软件/杀毒软件/CAD/UG6.0)

3、常规办公软件(Office/Photoshop/PDF/3Dsmax)

4、PLC控制软件、DCS、SCADA、BMS软件

5、ERP、GMP管理软件等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软件,企业都应当指定“专人”进行审核,“确认”其满足我们的需求(功能需求),确认,也就属于计算机验证的范畴,DQ、IQ、OQ、PQ,企业都要有人做,而且是“专人”。

当然,他可以兼职别的工作,我认为也不违法!

但是千万记住,别的人不能兼职来做“通用的商业化计算机软件”的审核!

与通用的商业软件相对而言,就是定制的计算机化系统。

定制,就是市场上没有卖的,是专门为你开发的、量身定做的、完成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对定制软件进行验证时,企业应当建立操作规程,以确保在定制软件的生命周期内评估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大家注意区别,通用商业软件需要“审核”“确认”,定制软件则需要“评估”其质量和性能。

第四章专门讲验证,却对如何做验证只字未提,仅仅还只是说“验证的范围与程度应当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

好了,请回到:CFDA附录《计算机化系统》歪解(第六条)

https://www.360docs.net/doc/c016693691.htm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1598&fromuid=198 80

后续解读第九条,敬请关注!

本文及相关图片为蒲公英论坛原创或收集整理,转载请与论坛或本人联系!

第九条数据转换格式或迁移时,应当确认数据的数值及含义没有改变。

这句话一般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其实很难理解,什么是数据格式?数据格式分哪几种?数据格式如何转换?

数据格式(data format)是数据保存在文件或记录中的编排格式。可分为“数值、字符或二进制数”等形式,我觉得应该还有“文本型”数据格式。

数据格式由数据类型及数据长度来描述,应满足一定条件:①保证记录所需要的全部信息;②提高存贮效率,保证存贮空间的充分利用;③格式标准化,保证有关数据处理系统间数据的交换。根据数据记录长度的特点,一般分为定长格式和变长格式。前者文件中记录具有相同的长度,后者长度由记录值长短确定。

数据类型在数据结构中的定义是一个值的集合以及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

变量是用来存储值的所在处,它们有名字和数据类型。变量的数据类型决定了如何将代表这些值的位存储到计算机的内存中。在声明变量时也可指定它的数据类型。所有变量都具有数据类型,以决定能够存储哪种数据。

数据类型包括原始类型、多元组、记录单元、代数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参考类型以及函数类型。

哈哈,你是不是晕了,这就对了,连我都晕了。

第九条出现在第四章《验证》这个位置,确实是不知所云,不过我还是很努力地去理解一下吧。

其实我觉得,我们做为终端用户,我们只关心计算机系统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输入进去我们可以理解的“数据”或者“信息”,计算机也能够“理解”并“执行”相关的指令,我们能够得到我们需要的“输出”就OK了,至于计算机是如何做到的,我们并不应该过分关心。

我想,我们应该保证以下几类“数据转换或迁移”时候数值和含义没有改变就可以了:

1、保证输入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

保证由“键盘、鼠标、光驱……等外部设备、温度、压力、ph、粒子……等传感器”输入(传入)电脑之后“显示的数据”是“准确、真实、完整、可靠”的,真实再现了输入数据的“数值和含义”

2、保证计算机系统输出的“信号、功能、动作”的正确性、可靠性,输出数据是我们需要的或者期望发生的。

3、保证计算机系统内部形成的“用户可阅读”或者“用户借助工具可阅读”的“文件、记录、数据”在“不同设备”之间转移、或者在“不同存贮介质”之

间转移、或者“文件(数据)转换阅读与存储格式”之后,用户仍然能够完好无损的“阅读”或者“借助工具阅读”,相关的“数值”和所要表达的“含义”没有被改变。

至于计算机是如何做到的,我们并不应该过分关心。

所以,我们用户不需要去对“逻辑语言”和“机器语言”进行数据转换格式和迁移的“确认”,如果需要,还是让计算机开发商自己去做吧,只要能够满足我上面的1、2、3条,我就很满意了。

如果我学会了你们应该做的,我相信,你们也就没饭吃了,哈哈!

对于这一条,我真的不知道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应该是计算机开发商写的这一条吧?

后续解读第十条,敬请关注!

本文及相关图片为蒲公英论坛原创或收集整理,转载请与论坛或本人联系!

第十条系统应当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以防止外来因素干扰。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外来因素”的干扰,然后才知道应该安装在什么位置。

总之,不是计算机本身带来的干扰,而是外来因素。

1、风吹、雨淋、日晒、潮湿、高温、低温……肯定不行,即使是普通设备,也不能承受太过恶劣的环境,更别说计算机系统了,那么就需要一间遮风、挡雨、防潮、控温的房子。

2、防偷、防盗、防火、防水灾、防地震、防雷电。

3、防静电、防强磁干扰。

4、防止灰尘、有害气体进入。

5、防止突然断电、电压不稳、谐波干扰、接地干扰。

6、防止素质能力较差的人员操作,防恶意篡改数据、输入假数据、输出信息被泄露或窃取。

7、防止计算机病毒、恶意入侵、网络犯罪。

我想,应该安装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做?大家都该清楚了!

后续解读第十一条,敬请关注!

本文及相关图片为蒲公英论坛原创或收集整理,转载请与论坛或本人联系!

第十一条关键系统应当有详细阐述的文件(必要时,要有图纸),并须及时更新。此文件应当详细描述系统的工作原理、目的、安全措施和适用范围、计算机运行方式的主要特征,以及如何与其他系统和程序对接。

首先,关键(计算机化)系统,应该是指支持“直接(或主要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设备系统、用于“直接影响产品放行的”检验检测仪器、用于GMP 体系生产质量管理的计算机系统。

详细的阐述文件,应当包括:

1、工作原理

2、硬件、软件结构简述

3、使用目的、适用范围

4、功能描述

5、安全措施

6、操作、运行、维护说明

7、硬件、软件与其它外部设备、其它系统的接口关系

8、硬件原理图、软件功能方框图

9、控制系统图

10、输入、输出接线图

实际上,一本说明书,什么都有了,只要不是从大街上的小商小贩手里买来的计算机系统,基本上说明书都很规范,你想知道的、你想要的,都基本齐全,所以,这一条讨论的意义也不大。

后续解读第十二条,敬请关注!

本文及相关图片为蒲公英论坛原创或收集整理,转载请与论坛或本人联系!

第十二条软件是计算机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所采用软件进行分级管理(如针对软件供应商的审计),评估供应商质量保证系统,保证软件符合企业需求。

软件,当然是计算机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软件,计算机系统根本无法工作,所以这句话近似废话。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软件进行分类,其实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和功能分类,在第七条已经讲得很清楚:

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包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计算机化系统清单,标明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相关的功能。清单应当及时更新。

实际上我们通常把计算机软件根据其“技术成熟度和可配置程度”分为以下几类:(其实完全按照这样的分类来做验证和管理,也是不科学的,还是要结合计算机系统的用途和功能)

一、基础软件

1、个人电脑、操作系统(DOS/UNIX/Windows/Linux)

2、常用工具、专业软件(编程软件/杀毒软件/CAD/UG6.0)

3、常规办公软件(Office/Photoshop/PDF/3Dsmax)

4、其它商业软件

二、不可配置软件

1、固件程序(需特定刷新程序升级,用户无法直接读出修改)

2、智能仪表等嵌入系统软件(大部分是固件程序)

三、可配置软件

1、非定制的工业控制软件

2、非定制的检验仪器数据处理软件

3、非定制管理类软件

4、部分商业软件

对于计算机系统供应商进行审计,其审计的方式方法、范围程度,取决于计算机系统的风险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定制软件、可配置软件、不可配置软件、基础软件”。

评估供应商质量保证系统,主要还是评估供应商对计算机系统的质量保证,“硬件设计能力、软件开发能力、系统维护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市场销售情况、同类用户使用情况、用户行业经验”,对于风险较高的计算机系统,需要评估供应商对于“GMP要求、被控对象对药品质量的影响、生产工艺要求、质量控制要求”熟悉程度和满足程度。

最终目的是保证供应商能够开发出符合用户需求和GMP要求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最后简单三句话概括:

1、如果一台设备或者一个系统属于“直接影响系统”,那么它的计算机系统也肯定应该是关键的。

2、如果一台检验设备用于药品关键质量属性的检验,那么它的计算机系统肯定也应该是主要的。

3、如果一个计算机系统用来进行GMP生产质量活动的综合管理和产品放行,那么这个计算机系统本身也应该是很重要的。

离开了计算机系统的用途和功能来评估计算机系统的风险,纯属流氓!

第十三条在计算机化系统使用之前,应当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并确认系统可以获得预期的结果。当计算机化系统替代某一人工系统时,可采用两个系统(人工和计算机化)平行运行的方式作为测试和验证内容的一部分。

这里的全面测试,对用户来说,我个人理解应该是“运行环境”下的“功能测试”,而不是“测试环境”下的“计算机软件测试”。

1、测试环境:构成软件测试的最基本环境条件(基本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应用软件运行的最低要求,独立、纯净、无毒的测试环境。

这种测试是为了保证程序编制符合特定的功能需求,程序能有效、简洁、可靠运行的技术性测试。

测试环境一般不需要连接被控对象和被监测对象,主要测试软件本身的运行状况,可以直接使用测试软件和调试程序,也可以输入输出信号使用模拟信号。

这种前期测试,可以由供应商自己独立完成,一般用户无需参与和监控,当然如果你想参与,也可以。

2、运行环境:计算机系统现场安装完毕,连接所有的输入输出、外围硬件、被控对象,具备运行条件前的测试环境。

这时候是真实的运行环境,主要测试硬件线路连接的正确性、输入输出信号的正确性、被控对象动作的正确性、被监测对象数据的准确性。

运行环境下的测试,相当于安装调试完成后的试车(COM),试车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IQ/OQ测试,“确认”系统可以获得预期的结果,满足用户需求、工艺要求、法规要求。

下面讲一下IQ、OQ、PQ分别需要做什么?

IQ阶段:确认硬件配置、软件版本,确认现场安装环境、安装条件、安装结果。确认供应商审计的文件报告、确认系统开发的技术文件和报告(审核开发过程、而不是审核每一条程序、指令的正确性)、确认仿真模拟与调试阶段的文件与报告(更多的是一种形式审核与确认)、确认安装后的各种测试、调试的文件、记录和报告(更多的是一种形式审核与确认)。确认各种技术资料、编程软件、应用软件备份、密码保存,确认输入输出(I/O)清单、电路图、接线图……硬件和软件手册,包括安装、操作、维修保养手册。

OQ阶段:按照操作SOP进行各种操作、测试,包括系统的安全性、三级密码、操作权限、IO输入输出的测试、人机接口、错误输入、报警、联锁、断电恢复……确认每一个正常的工作步骤、每一个操作部件(包含硬件操作部件和模拟操作部件)、每一个输入输出之间的动作关系、模拟运行的过程测试、全自动运行的过程测试确认。

正常环境下,模拟生产环境。

PQ阶段:确认系统运行过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测试项目依据对系统运行希望达到的整体效果而定如对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各项特性进行测试。

测试应在正常生产环境下,相当于随着正常生产的工艺验证过程进行测试。

工艺验证结束,计算机系统的PQ同步结束,验证合格,才可以投入运行。

当计算机化系统替代某一人工系统时,可采用两个系统(人工和计算机化)平行运行的方式作为测试和验证内容的一部分。

这一条说的很含糊,没有包含所有的情况,其实现在已经极少有纯粹的“人工”系统了,一般是“半自动、全自动”,或者“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或者是“就地控制和远程控制”。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核算)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总产出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常住单位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地区生产总值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三次产业三次产业的划分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产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有货币形式的,也有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出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转移支付,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计算,但是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对全社会固定资产进行重估价的基础,所以暂时还不能采用上述办法。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税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 支出法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支出法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试卷及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试卷1 一、简答题(15分) 电网互联的优缺点是什么? 影响系统电压的因素有哪些? 在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中,节点被分为几种类型,已知数和未知数各是什么? 电力系统的调压措施和调压方式有哪些? 什么是短路冲击电流?产生冲击电流最恶劣的条件有哪些? 二、1、(5分)标出图中发电机和变压器两侧的额定电压(图中所注电压是线路的额定电压等级) 2、(5分)系统接线如图所示, 当 f 1 、f 2点分别发生不对称接地短路故障时, 试作出相应的零序等值电路。(略去各元件电阻和所有对地导纳及变压器励磁导纳) T L G 1 T 三、(15分)额定电压为110KV 的辐射型电力网,参数如图所示,求功率分布和各母线电压(注:必须考虑功率损耗,不计电压降落的横分量)。 四、(15 P GN =500MW σ%=4 P GN =450MW σ%=5 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K L*=1.5

负荷后,系统的频率和发电机的出力各为多少? 五、(15分)设由电站1向用户2供电线路如图,为了使用户2能维持额定电压运行,问在用户处应装电容器的容量是多少?(忽略电压降落的横分量影响) 六、(15 (注:图中参数为归 算到统一基准值下的标么值SB=100MV A,UB=Uav) 故障点A相各序电流和电压的有名值、A相各序电流向量图。 中性点电位Un是多少KV? Xn是否流过正、负序电流?Xn的大小是否对正、负序电流有影响? 七、(15分)电力系统接线如图所示,元件参数标于图中,当f点发生三相短路时,若要使短路后的短路功率Sf不大于250MV A,试求(SB=100MV A,UB= Uav) 线路允许的电抗有名值XL? 发电机G1、G2的计算电抗? 一、简答题(25分) 电力系统为什么不采用一个统一的电压等级,而要设置多级电压? 什么是电压损耗、电压降落、电压偏移? 电力系统采用分裂导线有何作用?简要解释基本原理。 在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中,节点被分为几种类型,已知数和未知数各是什么? 什么是电力系统短路故障?故障的类型有哪些? 二、(15分)在如图所示的两机系统中,PGN1=450MW,σ1%=5;PGN2=500MW,σ2%=4。

电力系统分析期末考试试题A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 2、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可分为、。 3、升压变压器的的绕组从绕组最外层至铁心的排列顺序为、、。 4、由于变压器的变比不匹配而产生的功率称为,它取决于和。 5、电力系统节点按照给定条件不同可以分为、、。 6、频率的一次调整由进行,频率的二次调整由进行。 7、电力系统无功电源电源包括、、、。 8、中枢点调压方式分为、、。 9、电力系统调压措施有、、 、。 10、等面积定则是。 11、变压器的负序阻抗正序阻抗。(等于/不等于) 12、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是调整,频率的二次调整可实现调整。 二、简述题(35分) 1、电力系统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 2、导线截面选择的几种方法。 3、无限大容量电源。 4、耗量微增率,等耗量微增率准则

5、正序等效定则。 6、什么是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实用判据是什么? 7、为什么把短路功率定义为短路电流和网络额定电压的乘积? 三、计算题(40分) 1、两个电力系统由联络线连接为一个联合电力系统,如图1所示,正常运行时,△P ab =0。两个电力系统容量分别为1500MW 和1000MW ;各自的单位调节功率分别以两系统容量为基准的标幺值;设A 系统负荷增加100MW 。试计算下列情况下的频率变化量和联络线上流过的交换功率:①A 、B 两系统机组都参加一次调频②A 、B 两系统机组都不参加一、二次调频。A 、B 两系统都参见一次调频,A 系统由机组参加二次调频增发60MW (13分) 图1 K GA*=25 K LA*=1.5 P ab K GB*=20 K LB*=1.3 1500MW 1000MW

最新GMP附录(2015):计算机化系统

附件1 计算机化系统 第一章范围 第一条本附录适用于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计算机化系统由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组成,以满足特定的功能。 第二章原则 第二条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时,应当确保不对产品的质量、过程控制和其质量保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不增加总体风险。 第三条风险管理应当贯穿计算机化系统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应当考虑患者安全、数据完整性和产品质量。作为质量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应当根据书面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和数据完整性控制的程度。 第四条企业应当针对计算机化系统供应商的管理制定操作规程。供应商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如安装、配置、集成、验证、维护、数据处理等),企业应当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协议,明确双方责任。

企业应当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提供与供应商质量体系和审计信息相关的文件。 第三章人员 第五条计算机化系统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各种活动,如验证、使用、维护、管理等,需要各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应当明确所有使用和管理计算机化系统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接受相应的使用和管理培训。 应当确保有适当的专业人员,对计算机化系统的设计、验证、安装和运行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四章验证 第六条计算机化系统验证包括应用程序的验证和基础架构的确认,其范围与程度应当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当充分考虑计算机化系统的使用范围和用途。 应当在计算机化系统生命周期中保持其验证状态。 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包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计算机化系统清单,标明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相关的功能。清单应当及时更新。 第八条企业应当指定专人对通用的商业化计算机软件进行审核,确认其满足用户需求。

常用统计指标解释――国内贸易统计指标.

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17 --国内贸易统计指标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新闻出版业、邮政业和其他服务业等,售予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和社会集团用于公共消费的商品之总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一、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单位 : 1. 售予城乡居民的各种生活消费品; 2. 售予入境旅游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的各类商品; 3. 售予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和武警等机构的商品,以及以零售方式售予各类企业的商品。具体包括:用于非生产和社会交往的办公用品,如通讯设备、计算器具和设备、电讯网络设备、文印设备、音像视听器材和设备、纸张、本册、文具及装订文印材料、家具、日用电器、针纺织品、清洁卫生用品、文体用品、奖品、纪念品、礼品等; 供内部人员乘坐的交通工具和燃料;用于办公设施修缮的各类配件、材料、工具等;用于取暖和防暑降温的设备、燃料、材料及食品等;专用于教学的用品和设备;非营利医疗机构的中、西药品、中药材和医疗设备器材;非专用的劳动保护用品;不对外营业的内部食堂用的餐具、炊具、设备、清洁卫生工具和食品、燃料等;军队、武警用于其人员生活的衣着品和个人用品;其他各类非生产性设备和用品。 二、餐饮业出售的主食、菜肴、烟酒饮料和其他商品。 三、新闻出版业、邮政业售予城乡居民、企事业单位、军队和武警等机构的书报杂志、音像制品、邮品等。 四、其他服务业出售的食品、烟酒饮料、服装鞋帽、日常生活用品、医药保健用品、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玩具、殡葬用品以及其他消费品。 2. 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销、存总额

指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批发、零售业企业 (单位以本企业 (单位为总体的, 从国内、国外市场购进的商品总量,销售和出口的商品总量、库存商品总量等情况。该指标可以反映商品流转过程中商品的购进、销售、库存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存在的问题。 3. 商品购进总额 指从本企业 (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进 (包括从境外直接进口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的商品总额。它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业从国内、国外市场上购进商品的总量。商品购进总额包括:(1从工农业生产者购进的商品; (2从出版社、报社的出版发行部门购进的图书、杂志和报纸; (3从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单位购进的商品; (4从其他单位购进的商品,如从机关、团体、企业等单位购进的剩余物资,从餐饮业、服务业购进的商品,从海关、市场管理部门购进的缉私和没收的商品,从居民手中收购的废旧商品等; (5从国 (境外直接进口的商品。不包括企业(单位为自身经营用和未通过买卖行为而收入的商品以及销售退回、商品升溢等。 4. 商品销售总额 指对本企业 (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 (包括对境外直接出口的商品总额。它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业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商品以及出口商品的总量。商品销售总额包括:(1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消费用的商品; (2售给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作为生产、经营使用的商品; (3售给批发零售贸易业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的商品; (4对国 (境外直接出口的商品。不包括出售本企业 (单位自用的废旧包装用品;未通过买卖行为付出的商品;经本单位介绍,由买卖双方直接结算, 本单位只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购货退出的商品以及商品损耗和损失等。 5. 批发零售贸易业库存 指报告期末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 (单位已取得所有权的商品。它反映批发零售贸易企业 (单位的商品库存情况和对市场商品供应的保证程

电力系统分析试题答案(完整试题)

自测题(一)一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在答题区填入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 2.5分,共50分) 1、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A、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B、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C、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D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2、停电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主要生产设备损坏的用户的用电设备属于()。 A、一级负荷; B、二级负荷; C、三级负荷; D、特级负荷( 3、对于供电可靠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负荷都应当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 B、一级和二级负荷应当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 C、除一级负荷不允许中断供电外,其它负荷随时可以中断供电; D—级负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中断供电、二级负荷应尽可 能不停电、三级负荷可以根据系统运行情况随时停电。 4、衡量电能质量的技术指标是()。 A、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网损率; B [、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电压畸变率; C、厂用电率、燃料消耗率、网损率; D、厂用电率、网损率、

电压畸变率 5、用于电能远距离输送的线路称为()。 A、配电线路; B、直配线路; C、输电线路; D、输配 电线路。 6、关于变压器,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电压进行变化,升高电压满足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需要,降低电压满足用电的需求; B、变压器不仅可以对电压大小进行变换,也可以对功率大小进行变换; C、当变压器原边绕组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时(发电厂升压变压器的低压绕组),变压器原边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 D变压器的副边绕组额定电压一般应为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 1.1倍。 7、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是()。 A、燃料消耗率、厂用电率、网损率; B 、燃料消耗率、建 设投资、网损率; C、网损率、建设投资、电压畸变率; D 、网损率、占地面积、建设投资。 8关于联合电力系统,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联合电力系统可以更好地合理利用能源; B、在满足负荷要求的情况下,联合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可以减 少;

电力系统分析试题答案(全)

2、停电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主要生产设备损坏的用户的用电设备属于( )。 A 、一级负荷; B 、二级负荷; C 、三级负荷; D 、特级负荷。 4、衡量电能质量的技术指标是( )。 A 、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网损率; B 、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电压畸变率; C 、厂用电率、燃料消耗率、网损率; D 、厂用电率、网损率、电压畸变率 5、用于电能远距离输送的线路称为( )。 A 、配电线路; B 、直配线路; C 、输电线路; D 、输配电线路。 7、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是( )。 A 、燃料消耗率、厂用电率、网损率; B 、燃料消耗率、建设投资、网损率; C 、网损率、建设投资、电压畸变率; D 、网损率、占地面积、建设投资。 8、关于联合电力系统,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联合电力系统可以更好地合理利用能源; B 、在满足负荷要求的情况下,联合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可以减少; C 、联合电力系统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D 、联合电力系统不利于装设效率较高的大容量机组。 9、我国目前电力系统的最高电压等级是( )。 A 、交流500kv ,直流kv 500±; B 、交流750kv ,直流kv 500±; C 、交流500kv ,直流kv 800±;; D 、交流1000kv ,直流kv 800±。 10、用于连接220kv 和110kv 两个电压等级的降压变压器,其两侧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为( )。 A 、220kv 、110kv ; B 、220kv 、115kv ; C 、242Kv 、121Kv ; D 、220kv 、121kv 。 11、对于一级负荷比例比较大的电力用户,应采用的电力系统接线方式为( )。 A 、单电源双回路放射式; B 、双电源供电方式; C 、单回路放射式接线; D 、单回路放射式或单电源双回路放射式。 12、关于单电源环形供电网络,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供电可靠性差、正常运行方式下电压质量好; B 、供电可靠性高、正常运行及线路检修(开环运行)情况下都有好的电压质量; C 、供电可靠性高、正常运行情况下具有较好的电压质量,但在线路检修时可能出现电压质量较差的情况; D 、供电可靠性高,但电压质量较差。 13、关于各种电压等级在输配电网络中的应用,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交流500kv 通常用于区域电力系统的输电网络; B 、交流220kv 通常用于地方电力系统的输电网络; C 、交流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通常用于配电网络; D 、除10kv 电压等级用于配电网络外,10kv 以上的电压等级都只能用于输电网络。 14、110kv 及以上电力系统应采用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为( )。 A 、直接接地; B 、不接地; C 、经消弧线圈接地; D 、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16、110kv 及以上电力系统中,架空输电线路全线架设避雷线的目的是( )。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

常用经济术语和统计指标解释 1.国生产总值(GDP) 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围,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所生产和提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从生产角度说,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从分配角度说,是这些部门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等项目之和;从使用角度说,它是最终用于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流动资产以及净出口的产品和劳务。 2.总产出 指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即社会总产品。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出。 3.中间投入 指一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费和使用的所有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各种服务的价值。 3.增加值 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反映一定时期各部门、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也就是本部门、本单位对国生产总值提供的份额。 4.国民生产总值(GNP) 等于国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额和财

产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红利、利息、地租等财产收入扣除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的余额)之和。 5.世界上通行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通行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6.中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

《电力系统分析》期末试卷

2017 — 2018 学年 第 二 学期 机电工程学院(系)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2班 《电力系统分析》期末试卷 注意事项: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有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两种。 B.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一相接地时必须迅速切除三相。 C.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一相接地时可短时间运行,不必迅速切除接地相。 D. 直接接地系统对绝缘水平的要求高,不接地系统对绝缘水平的要求低。 2、架空输电线路全换位的目的是( )。 A. 使三相线路的电阻参数相等 B. 使三相线路的电抗和电纳参数相等

C. 减小线路电抗 D. 减小线路电阻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谓一般线路,是指中等及中等以下长度的线路 B. 短线路是指长度不超过300km的架空线 C. 中长线路是指长度在100~300km之间的架空线路和不超过100km 的电缆线路 D. 长线路指长度超过300km的架空线路和超过100km的电缆线路 4、用来支持或悬挂导线并使导线与杆塔绝缘的器件是( ) 。 A. 杆塔 B. 金具 C. 绝缘子 D. 保护包皮 5、架空输电线路的电抗与导线之间几何平均距离的关系为()。 A. 几何平均距离越大,电抗越大 B. 几何平均距离越大,电抗越小 C. 输电线路的电抗与几何平均距离无关 D. 改变导线之间的几何平均距离可以明显改变线路的电抗 6、双绕组变压器的电抗()。 A. 可由空载损耗计算 B. 可由短路电压百分值计算 C. 可由短路损耗计算 D. 可由空载电流百分值计算 7、电力网络的无备用接线不包括()。 A. 单回路放射式 B. 单回路干线式 C. 单回路链式网络 D. 两端供电网络 8、关于电力系统等值电路参数计算时,变压器变比的选择,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精确计算时采用实际变比,近似计算时采用平均额定变比 B. 近似计算时,采用实际变比;精确计算时采用平均额定变比 C. 不管是精确计算还是近似计算均应采用额定变比 D. 不管是精确计算还是近似计算均应采用平均额定变比 9、变压器的运算负荷是()。 A. 变压器付方功率加上变压器阻抗的功率损耗 B. 变压器付方功率加上变压器导纳的功率损耗 C. 变压器副方功率加上变压器阻抗和导纳的功率损耗 D. 在C的基础上,再加上变压器所联线路导纳中的功率 10、三类节点中,只有一个且必须有一个的是()。 A.P-Q节点 B.P-V节点 C.平衡节点 D.都不是 11、对于输电线路,当P2R+Q2X<0时,首端电压与末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电力系统分析试卷A答案doc资料

《电力系统分析》试卷A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栏内,多选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4分) 二、 判断题(下述说法中,对于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将答案填入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24分) 三、计算题(共52分) 1、(13分)额定电压110kV 的辐射形电网各段阻抗及负荷如图所示。已知电源A 的电压为121kV ,求功率分布和各母线电压。(注:考虑功率损耗,不计电压降落的横分量V δ) 解: 22 2 108(2030)0.2710.407110 BC S j j MVA +?=+=+ (2分) ''(108)0.2710.4079.7937.593B C BC S S S j j j MVA =-+?=--++=-- (1分) '''40309.7937.59330.20722.407B B B S S S j j j MVA =+=+--=+ (1分) 22 2 30.20722.407(2040) 2.338 4.676110 AB S j j MVA +?=+=+ (2分) ' 30.20722.407 2.338 4.67632.54527.083A B AB S S S j j j =+?=+++=+ (1分) 已知121A V kV = 32.5452027.08340 14.332121 AB V kV ?+??= = (2分) 12114.332106.668B A AB V V V kV =-?=-= (1分) (9.793)20(7.593)30 3.972106.668 BC V kV -?+-??= =- (2分) 106.668 3.972110.64C B BC V V V kV =-?=+= (1分)

2010版GMP附录完整版 计算机化系统

2010版GMP附录计算机化系统 第一章范围 第一条本附录适用于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计算机化系统由一系列硬件和软件组成,以满足特定的功能。 第二章原则 第二条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时,应当确保不对产品的质量、过程控制和其质量保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不增加总体风险。 第三条风险管理应当贯穿计算机化系统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应当考虑患者安全、数据完整性和产品质量。作为质量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应当根据书面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和数据完整性控制的程度。 第四条企业应当针对计算机化系统供应商的管理制定操作规程。供应商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如安装、配置、集成、验证、维护、数据处理等),企业应当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协议,明确双方责任。 企业应当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提供与供应商质量体系和审计信息相关的文件。 第三章人员 第五条计算机化系统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各种活动,如验证、使用、维护、管理等,需要各相关的职能部门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应当明确所有使用和管理计算机化系统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接受相应的使用和管理培训。 应当确保有适当的专业人员,对计算机化系统的设计、验证、安装和运行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 第四章验证 第六条计算机化系统验证包括应用程序的验证和基础架构的确认,其范围与程度应当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当充分考虑计算机化系统的使用范围和用途。 应当在计算机化系统生命周期中保持其验证状态。 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包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计算机化系统清单,标明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相关的功能。清单应当及时更新。 第八条企业应当指定专人对通用的商业化计算机软件进行审核,确认其满足用户需求。在对定制的计算机化系统进行验证时,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在生命周期内评估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第九条数据转换格式或迁移时,应当确认数据的数值及含义没有改变。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 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1.什么是GDP?如何全面看待GDP?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省及省以下称地区生产总值或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规模,在诸多经济指标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情况的晴雨表。 GDP核算的对象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经济单位。如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中国的GDP,而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美国的GDP。 GDP核算的范围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三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如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娱 1

乐服务企业提供的娱乐服务;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如城乡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GDP是世界组织和各国官方普遍认可、广泛采用的重要经济指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感叹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GDP自身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所决定的: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行各业,计算简便,可操作性较强。它采用“增加值”的概念,剔除了传统总量指标——社会总产值的重复计算,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别统计的新增投入及附加价值,理论上说不重复、不遗漏,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量,是政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经济实力比较的重要指标。 当然,GDP的缺点也十分突出。 第一,GDP忽视了社会生产所消耗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成本,相反,GDP计算中还记入不少与福利无关的费用(如环境污染恶化导致的居民“抵御性支出”)。

电力系统分析试题与答案(经典题目)

三、简答题 31.电力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电力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升高或降低电压,另外还起到将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相联系的作用。 32.简单闭式网分为哪些类网络? 答:简单的闭式网可分为两端供电网络(2分)和环形网络(2分)两类(1分)。 33.为什么说当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不充足时仅靠改变变压器变比分按头来调压并不能改变系统的电压水平? 答:通过调分接头实质是改变了电力网的无功分布,只能改善局部电压水平,同时却使系统中另个的某些局部电压水平变差并不能改变系统无功不足的状况因此就全系统总体来说并不能改变系统的电压水平。 34.为什么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能够提高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进的暂态稳定性? 答:在输电线路送端的变压器经小电阻接地,当线路送端发生不对称接地时,零序电流通过该电阴将消耗部分有功功率起到了电气制动作用,因而是能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四、简算题 35.某三相单回输电线路,采用LGJ -300型导线(计算外径25.2mm ),已知三相导线正三角形布置,导线间距离D =6m ,求每公里线路的电抗值。 解:计算半径:m 106.12mm 6.122 2.25r 3-?=== 几何均距:D m =D=6m /km 403.0 0157.010 6.126 lg 1445.0 0157.0r D g l 1445.0x 3 m 1Ω=+?=+=- 36。.110KV 单回架空线路,其参数如图所示,线路始端电压为116KV ,末端负荷为15+j10MVA ,求该电力线路末端电压及始端输出的功率。

解: 37.某系统发电机组的单位调节功率为740MW/Hz,当负荷增大200MW时,发电机二次调频增发40MW,此时频差为0.2Hz,求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 解: 38.网K点发生两相短路接地,求K点短路电流值。

GMP法规附录《计算机化系统》那些事儿-Waters

GMP 法规附录法规附录《《计算机化系统计算机化系统》》那些事儿 2015年5月26日,CFDA 正式发布了2010版GMP 法规的新附录之一《计算机化系统》,引起了国内制药行业的广泛讨论和高度关注。其实许多制药企业对它的内容并不陌生,因为这则法规于2013年作为征求意见稿已经添加到新版GMP 法规附录中。而现在,它将作为正式的法规于2015年12月1日起执行。这则法规附录将给国内制药企业带来什么新的挑战?从近两年来CFDA 的一系列举措(频繁的飞行检查,2014年至今已取消近100家药企的GMP 证书)来看,国内GMP 的监管力度是显著增强的。所以届时如果企业不能满足《计算机化系统》法规的要求,将可能面临十分严重的后果。 CFDA 为何要发布这则法规为何要发布这则法规?? 国内外GMP 法规有许多差异,而对计算机化系统的要求差异尤为明显。CFDA 所执行的2010版GMP 法规内容与国际上其他法规机构的cGMP 法规是对等的,如FDA 21 CFR Part 211。但美国的制药企业除了执行 21 CFR Part 211以外,同时还要遵守21 CFR Part 11法规;欧盟国家的制药企业除了执行欧盟GMP 以外,还要遵循Annex 11法规。FDA 的21 CFR Part 11与欧盟的Annex 11的内容是类似的,都是针对于制药企业使用计算机化系统的法规要求。新颁布的《计算机化系统》法规附录是国内法规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将填补国内对于计算机化系统要求的法规空白,是实现与国际法规监管机构之间相互认可的前提条件之一。 法规到底讲了些什么法规到底讲了些什么?? 《计算机化系统》法规附录究竟讲了哪些内容?其实,我们发现内容并不多,全文共24条要求、6页,共计2500字。我们尝试对这些法规条文作了初步的解读,把所理解的核心内容概括如下: 1.CFDA 明确提出进行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的要求 以往,法规对于仪器的确认是一直有要求的,但对计算机软件验证的要求不明确。因而,大部分的制药企业不对计算机系统进行验证,或仅进行最简单的确认。真正按照GAMP5指南基于风险评估进行完整验证的企业不多,仅某些企业有国外业务、需要通过FDA 或欧盟审计时才会考虑。而这则法规发布以后,明确对所有的国内制药企业提出进行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的要求,为计算机化系统验证提供了法规依据。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法规附录里要求进行基于风险评估的计算机化系统验证,实际上就是指遵循GAMP5的验证方法学,即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的形式应该是验证(Validation ),通常所说的确认(Qualification ,IQ/OQ/PQ )是不足够的。 2.数据合规性要求 法规明确了对数据输入的准确性和数据处理过程的正确性要求,以保证数据的合规性。概括来说,对计算机系统合规性的功能要求可以总结为:访问控制、权限分配、审计追踪和电子签名。 访问控制访问控制::只有经许可的人员才能进入和使用系统。 权限分配权限分配::应当对进入和使用系统制订授权、取消和授权变更的操作规程。 审计追踪审计追踪::用于记录数据的输入和修改以及系统的使用和变更。 电子签名电子签名::明确了直接对电子数据进行电子签名是合规的,但电子签名需要符合相应法规。 其中,电子签名是“可以有”,而不是“必须”,这取决于企业对于主数据的定义是电子数据还是纸质数据。这与21 CFR Part 11和Annex 11是一致的。对于审计追踪记录的要求,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考虑在计算机化系统中建立数据审计跟踪系统”,这可能是考虑到

四、几种常见的统计指标与参数

上机实习内容2 几种常见的统计指标与参数 一、描述地理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1、 平均数(Mean ) (1) 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 ) ① 简单算术平均数(Simple arithmetic mean ) 设有n 个地理数据n x x x x ,,,,321 ,其算数平均数x 可按下式计算: ∑==++++=n i i n x n n x x x x x 1 3211 练习1 求上海市1873-1940年100年内的年平均降水量的简单算术平均数。 /*调用Excel 中的average()函数求样本的简单算数平均数*/ 注意: 样本的简单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如有以下样本资料: 表1-1 13个样本的属性值 样本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属性值 5 7 5 4 6 7 8 5 4 7 8 6 20 全部资料的简单算术平均数约为7.08,实际上大部分数据(有10个)不超过7,如果去掉第13个属性值20,则剩下的12个数的平均数为6。 ② 加权算术平均数(Weighted arithmetic average ) 设有n 个地理数据n x x x x ,,,,321 ,其权重系数分别为n f f f f ,,,,321 ,其加权算术平均数x 可按下式计算: ∑∑=== ++++++++=n i i n i i i n n n f f x f f f f f x f x f x f x x 1 1321332211 练习2 根据黄土高原西部地区某山区县的人工造林地调查的分组数据求其加权算术平均数。 表1-2 某县人工造林地面积的统计分组数据 (单位:ha ) 分组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组中值 0.5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9.5 10.5 频数 25 96 136 214 253 286 260 203 154 85 24 /*运用Excel 中的相对引用功能和求和sum()函数*/ 494.524 962524 *5.1096*5.125*5.0≈++++++= x

电力系统分析试题及参考答案

作业题一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降压变压器高压侧的主分接头电压为220kv ,若选择+2×2.5%的分接头,则该分接头电压为 231KV 。 2.电力系统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指的是 中性点直接接地 。 3.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包括电抗、电导、电纳和 电阻 。 4.输电线路的电压偏移是指线路始端或末端母线的实际运行电压与线路 额定电压 的数值差。 5.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一般是用各节点的电压和 功率 表示。 6.调整发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用来调整电力系统运行的 频率 。 7.复合故障一般是指某一时刻在电力系统 二个及以上地方 发生故障。 8.用对称分量法计算不对称故障,当三相阻抗完全对称时,则其序阻抗矩阵Zsc 的非对角元素为 零 。 9.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点短路电流的大小是零序电流的 3 倍。 10.减小输出电元件的电抗将 提高(改善) 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同步发电机的转速和系统频率之间是否有严格的关系( ② ) ①否 ②是 ③不一定 ④根据发电机的形式定 12.三绕组变压器的结构、通常将高压绕组放在( ③ ) ①内层 ②中间层 ③外层 ④独立设置 13.中性点以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通常采用的补偿方式是( ③ ) ①全补偿 ②欠补偿 ③过补偿 ④有时全补偿,有时欠补偿 14.三相导线的几何均距越大,则导线的电抗( ②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 ④无法确定 15.变压器的电导参数G T ,主要决定于哪一个实验数据( ① ) ①△P O ②△P K ③U K % ④I O % 16.当功率的有名值为s =P +jQ 时(功率因数角为?)取基准功率为S n ,则有功功率的标么值为( ③ ) ① ?cos S P n ? ②?sin S P n ? ③n S P ④n S cos P ?? 17.环网中功率的自然分布是( ④ ) ①与电阻成正比分布 ②与电抗成正比分布 ③与阻抗成正比分布 ④与阻抗成反比分布 18.电力系统中PQ 节点的数量( ② )

最新电力系统分析试题与答案

一. 计算题 例2-6 已知Ω++=)52.63j 08.4(T Z , 10110/11==k 试求出图中变压器不含励磁支路的Ⅱ型等值电路。 解:变压器阻抗折算到高电压侧时,含理想变压器的等值电路示于图,因此图中各支路阻抗为 Ω+=Ω+=)52.63j 408.0(1052.63j 08.4k Z T ,Ω- -=Ω+=-).0587j 453.0(10 -152.63j 08.41k Z T Ω+=Ω?+=-).7060j 0453..0(1) -10(1052.63j 08.4)1(k k Z T 例2-8 试计算如图所示输电系数各元件电抗的标幺值。已知各元件的参数如下,发电机S G(N)=30MV .A ,V G (N )=10.5kV ,X G (N ) =0.26;变压器T-1 S T1(N)=31.5MV .A ,V S %=10.5,k T1=10.5/121;变压器T-2 S T2(N)=15MV A ,V S %=10.5,k T2=110/6.6;电抗器 V R(N)=6kV ,I R(N)=0.3kA ,X R %=5;架空线路长80km ,每公里电抗为0.4Ω;电缆线路长2.5km ,每公里电抗为0.08Ω。 解:首先选择基准值,取全系统的基准功率S B =100MV .A 。 121kV kV 121/5.1015.101V V ) ⅡⅠ(B )ⅠB()ⅡB(===-k 7.26kV (110/6.6)1121kV )6.6/110()121/5.10(15.101V 1V V )ⅢⅡ(B )ⅡⅠ(B ) ⅠB()ⅢⅡ(B )ⅡB()ⅢB(==?===---k k k 各元件电抗的标幺值为 87.05 .10100305.1026.0V S S V X X 222)ⅠB(B G(N)2G(N)G(B)*G(B)*1=??=?==x 33.05.101005.315.101005.10V S S V 100%V X 222) ⅠB(B T1(N2)2)ⅠT1(N S T1(B)*2=??=??==x 22.0121100804.0V S X X 22) ⅡB(B L L(B)*3=??===x 58.021 1100155.101005.10V S S V 100%V X 222B 2)ⅡT2(N S T2(B)*4=??=??==x

电力系统分析试题答案(完整试题)

自测题(一)—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在答题区填入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A、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B、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C、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D、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2、停电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主要生产设备损坏的用户的用电设备属于()。 A、一级负荷; B、二级负荷; C、三级负荷; D、特级负荷。 3、对于供电可靠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负荷都应当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 B、一级和二级负荷应当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 C、除一级负荷不允许中断供电外,其它负荷随时可以中断供电; D、一级负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中断供电、二级负荷应尽可能不停电、三级负荷可以根据系统运行情况随时停电。 4、衡量电能质量的技术指标是()。 A、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网损率; B、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电压畸变率; C、厂用电率、燃料消耗率、网损率; D、厂用电率、网损率、

电压畸变率 5、用于电能远距离输送的线路称为()。 A、配电线路; B、直配线路; C、输电线路; D、输配电线路。 6、关于变压器,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电压进行变化,升高电压满足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需要,降低电压满足用电的需求; B、变压器不仅可以对电压大小进行变换,也可以对功率大小进行变换; C、当变压器原边绕组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时(发电厂升压变压器的低压绕组),变压器原边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 D、变压器的副边绕组额定电压一般应为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1.1倍。 7、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是()。 A、燃料消耗率、厂用电率、网损率; B、燃料消耗率、建设投资、网损率; C、网损率、建设投资、电压畸变率; D、网损率、占地面积、建设投资。 8、关于联合电力系统,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联合电力系统可以更好地合理利用能源; B、在满足负荷要求的情况下,联合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可以减少;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能源消费总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地区)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尖的总各,是观察能源消费水平、构成和增长速度的问题指标,能源消费总量包括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不包括低热值燃料、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能源消费总量分为三部分,即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和能源损失量。 (1)终端能源消费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地区)生产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在扣除了用于加工转换二次能源消费量和损失量以后的数量。 (2)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地区)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之和与产出各种能源产品之各的差额。它是观察能源在加工转换过和中损失量变化的指标。 (3)能源损失量指一定时期内在输送、分配、储存过程中发生的损失和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各种损失量。不包括各种气体能源放空、放散量。 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分两个部分,即加工转换消费和终端消费。终端能源消费,是在能源核算时,为反映能源的实际消费情况而设置的一个综合指标,它是指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一次能源或经过加工转换后的二次能源直接用作原料、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工艺性消费的数量,不包括二次能源在加工转换过程中再投入的部分。购进量: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性质划分,购进量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能源经销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用于销售的能源购进数量,另一种是能源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能源购进数量。 能源经销企业能源购进量,指能源经销企业在报告期内购入的、用于销售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能源使用企业能源购进量,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外购的、用于企业消费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原煤是指煤厂生产出来未经洗选、筛选加工而只经人工拣矸和杂物的产品。包括天然焦及劣质煤,不包括低热值煤(如石煤、泥炭、油页岩等)。 焦炭是指在高温下由煤经过干镏后所得到的固体产品。包括各种生产方式生产的全部焦炭,即机械化焦炉、简易焦炉、土焦炉、煤气发生炉生产的焦炭和半焦炭。焦炭按干焦计算,不包括水份。 汽油指从原油分馏和裂化过程取得的挥发性高、燃点低、无色或淡黄色的轻质油。包括航空汽油、车用汽油、工业汽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